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外汉语课堂观察记录表

对外汉语课堂观察记录表

对外汉语课堂观察记录表
对外汉语课堂观察记录表

课堂观察记录表

课程名称:初级汉语汉字课教学对象:一班,欧美与洲学生的混合班听课时间:10.00-12.00 观察者:导师姓名:

《实用对外汉语教学法》课堂笔记

实用对外汉语教学法 第一章总论 一、对外汉语教学法的课程性质和意义 1、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汉语作为外语或者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 2、对外汉语教学法:是实现对外汉语教学总目标和总任务、落实教学基本原则的方法。 总结:教学需考虑学习者自身因素,但教师的自身素质、教学方法也起着中要的作用。 4、与其他学科联系。 (1)与外语教学有密切联系。 (2)与哲学、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对外汉语教学法 心理、社会语言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 二、对外汉语教学法的理论支柱 1、语言学原理。 (1)一切外语教学法所涉及的教学内容都跟语言有关。如何对待并且处理这些语言学原理、语言要素和语言之间的不同点,就构成了不同教学法的原则和特点。 (2)每一种语言学派的兴起,都会形成以这种语言理论为基础的新外语教学法流派。 十七八世纪,机械语言学:普遍语法——语法翻译法 二十世纪40年代,结构主义语言学:不存在普遍语法,研究美洲印第安语——听说法 二十世纪60年代,转换生成语言学:语言规则具有生成性,教师要让学生发现规则——认知法 二十世纪70年代,社会语言学: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功能法 2、心理学原理。 (1)心理学研究什么? 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心理活动 情感、意志-->心理过程 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脾气、内外向-->个性倾向和特征 (2)心理学对人的心理活动、心理过程及个性倾向等等的研究,都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外语教学方法。 十九世纪后期,实验心理学诞生,提出“语言心理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感觉而非思维”,导致了直接法的产生。 二十世纪40年代,在巴甫洛夫两个信号系统理论的影响下,产生了自觉对比法。 二十世纪40年代以后,在斯金纳新行为主义理论的影响下,产生了听说法。 二十世纪50年代,在行为主义心理学和格式塔心理学的基础上产生视听法。 二十世纪60年代,在认知心理学理论的作用下,产生了认知法。 二十世纪70年代,提出“习得理论”和“监控理论”,倡导自然法。 3、教育学原理及教育心理学原理 (1)教育学的发展影响外语教学法 在传统古典教育思想(死记硬背)的制约下,只能采用翻译法。 捷克教育家认为教育必须“遵循自然”,从而产生了直接法。

泰国对外汉语教学教案第一课你好

教案1问好 第一课问好 教学目标:向学生做自我介绍,师生互相了解;用汉语表达问候,师生之间上课时的互相问候,让学生学会用汉语问好。通过学习,使学生慢慢进入汉语学习的氛围中。 掌握词汇:你好我叫老师谢谢我爱再见 要求学生掌握句子:你好,我叫...我爱...。 教给学生最基本的上课下课师生问好: A:上课!同学们好! B:老师好! A:请坐! B:谢谢老师! A:下课!同学们再见! B:老师再见 教授汉字基本笔画,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用具:汉语图片词卡。 教学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1.介绍自己:你好!我叫刘吉存!我是刘老师!我是中文老师!写出来在黑板上。 问号的同时用泰国合十礼,反复用汉语说“你好”,让学生猜测其意义。“老师,我”可以用泰文解释。

2.对话。把“你好”写在黑板上,老师走到每一个学生的面前,用中文说:你好!教给学生如何回答你好。然后老师给与学生夸奖(竖起大拇指,非常棒)。 3.要求学生掌握“你好!我叫。。。。”。把我叫写出来。首先跟学生用泰语解释“我叫”的意思。让学生明白汉语自我介绍的说法。领读,纠正发音。 4.要求每个学生用“你好,我叫......”做简单的自我介绍。对于发音准确声音洪亮的要及时的夸奖。(夸奖要用同样的,让学生以后逐渐明白老师的习惯性夸奖方式) 5.老师走到学生面前,和学生握手,并互相用“你好,我叫......”作自我介绍。 使学生明白中国人是握手问好,而泰国是行礼问好。 6.教授:我爱...爸爸、妈妈、泰国、中国。向学生解释“我爱泰国中国”并领读。教学生说出完整的句子:“你好,我叫...,我爱...。 第二课时 教学生上下课最基本的问候: 上课问候 1、先把要教的对话抄在黑板上。 A:上课!(等学生起立)同学们好! B:老师好! A:请坐!(示意学生坐下) B:谢谢老师! 2、词汇教学,解释“上课”,“请坐”的含义,要学生掌握“老师”“谢谢”。 3、师生对话练习。要求按照正常上课问好的方式,学生起立问好。

《对外汉语教学入门》笔记周小兵主编

对外汉语教学入门笔记 周小兵,李海鸥 上编主要介绍学科建设以及教学方法,中编主要介绍语言要素以及文化教学,下编主要讲语言技能教学机测试。 第一编 一教学简论 1.语言学习的基本概念 第一语言第一语言是指孩子最早习得的语言,也就是从父母或者周围其他人哪里自然习得的语言。 第二语言第二语言是指在第一语言之后再学习的其他语言。 目的语目的语是指学习者正在学习的语言。它的涵盖性强,可以包括第一语言,第二语言,母语,外语,本族语,非本族语,标准语,方言等。不管是什么语言,只要是一个人正在学习并希望最终掌握的语言,都可以成为目的语。 习得与学习 习得是指从周围环境中通过自然学习过的某种能力。比如说,幼儿站立,行走,饮食的能力,就是自然习得的。习得无需专门的教师,专门的教学。习得理论包括强化论,传递论,内在论,认知论等。 学习是从阅读,听讲,研究,实践,训练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多数情况下,学习是指在专门场所由专门教师实施的专门教学,应该有教学计划,教材,教学实施和测试。学习包括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多种辨别学习,言语联结学习,概念学习,原理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学习等。 2.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学习的差异 儿童第一语言习得和成人第二语言学习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主体,动机,环境,方式,教育者及相关因素,过程和文化等方面。 3.基础学科和相关学科 对外汉语教学的产生本身就是多学科交叉的结果,相关学科主要有神经生理学,心理学,语言学,教育学等。 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并很快成为应用语言学中最有影响的部分。 1.对比分析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习惯和偏误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两个重要概念。 对比分析的内容对比分析假说的心理学基础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假说有两派:强硬派和温和派。对比分析的语言学基础是结构主义语言学。它强调对语言进行细致描述。 对比分析遭遇的批评20世纪60年代以来,对比分析假说在发展中受到的批评主要来自一下三个方面:非干扰性偏误的事实,理论批评和来自实践的批评。 对比分析的发展对比分析在三个方面有了明显发展:回避,相似等级和干扰是学习者的策略。汉外对比分析汉外对比有宏观、微观两类。 2.偏误分析 偏误分析的步骤和作用 Corder曾详细描述了偏误分析的五个步骤:语料选择,偏误识辨,偏误分类,偏误解释和偏误评估。 偏误类别包括语际偏误、语内偏误和认知偏误。 3.中介语及其变异 中介语中介语的概念是:学习者在二语习得过程中构建的,既不同于母语又不同于目的语的

对外汉语教学笔记整理

蓬勃发展阶段(70年代(1978年以来)末至今) 成立了全国性对外汉语教学领导机构:“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1998年已扩展为由11个政府部门组成)。领导小组由当时的国家教委负责人任组成,日常工作由其常设机构“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后改称“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国家汉办”)负责。国家教委在1989年5月指出:“发展对外汉语教学事业是一项国家和民族的事业。” 发展出多种教育类型和各种教学形式: 对外汉语教学在事业的开创、巩固时期基本上只有汉语预备教育,即非学历教育。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以来,针对外国留学生的汉语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才逐步发展起来。外派汉语教师人数逐年增加: 正式确立对外汉语教学学科:1978年,吕必松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召开的“北京地区语言学科规划座谈会”上首次提出应当把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作为一个学科来建设。1983年6月,参加筹备成立“中国教育学会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会”(“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的前身)的专家学者正式提出了“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名称。1984年王力为《语言教学与研究》创刊5周年题词时指出:“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学科”。1998年7月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列入了“对外汉语”这门新的学科。 该专业培养目标明确,即培养对外汉语师资或者储备师资。它被列入05类一级学科“文学”类。二级学科归属“中国语言文学”(代码:0501)。该二级学科内共有3个分支:“汉语言文学”(050101)、“汉语言”(050102)和“对外汉语”(050103)。对外汉语专业代码后面加了“”号,文件说明是“目录内需一般控制的专业”,这表明还要受到某些条件的制约。 2007年1月,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3次会议上通过设置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Teaching Chinese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 –MTCSOL)。专业人士认为,这标志着对外汉语专业已经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为了促进世界汉语教学与研究的交流与合作并推动其发展,1987年在北京举行第二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期间,各国代表协商成立了“世界汉语教学学会”。首任会长为朱德熙。学会现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一千多名会员,已召开了八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1987 年9月由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和北京语言学院共同创办的会刊《世界汉语教学》转为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刊。 师资队伍培养形成完整体系:20世纪五六十年代对外汉语教师主要是中文系的毕业生和外语系的一小部分毕业生。 2007年11月,为了提高国际汉语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培养、培训一大批合格的汉语教师,满足世界各地日益增长的汉语学习需要求,中国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研制了《国际汉语教师标准》。该《标准》由5个模块组成。分别为:(1)语言基本知识与技能(2)文化与交际(3)第二语言习得与学习策略4)教学方法(5)教师综合素质。 研制并推行汉语水平考试: 中国汉语水平考试(HSK)是为测试母语非汉语者(包括外国人、华侨和中国国内少数民族人员)的汉语水平而设立的国家级标准化考试。 从学科建设的角度开展教学理论研究:刘月华的《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3)是第一部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书。 在教学法原则的研究上,引进了“交际性原则”,认为交际性原则应该高于实践性原则。 语言教学的交际性原则起源于60年代末,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家乔姆斯基(Avram Noam Chomsky,1928-)于1957年出版了《句法结构》(Syntactic Structures),该书对长期影响语言教学的行为主义和结构主义理论提出了挑战,他认为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强化方式不能解释人们运用语言的独创性,掌握语言也不等于结构主义所认为的掌握语音、语法、词汇等知识。 与之相应,1971年美国人类学家海姆斯(Dell Hathaway Hymes,1927-)提出了著名的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概念,他认为一般语言理论还应包括交际和文化方面,既应强调语言知识又要强调语言使用能力,既强调结构的准确性,又强调使用的恰当性。

对外汉语教学-评课稿

课程评价: 一、牵手一生是幸福还是谎言 课型:短文教学的综合课。 课时:2课时。 对象:初下/中上的留学生,一共12人,来自日、韩、泰、越等不同的国家。大致流程:生词讲解——课文讲解(语法点讲解)——巩固练习——总结课文、布置作业。 具体评价、分析及相关建议: (一)生词部分: 1、读生词,教师在这一部分采取的方式多样,如:带拼音读、去掉拼音读、领读、总体读、请学生读,等等。使学生在掌握生词的拼音基础上,多次听、读,加深了印象。 2、生词讲解, a、教师教学方法多样,采用了动作法(牵手、调换座位)、图片释义(守、枯、烂)、例句展示(谎言、一旦、守)、提问法、实物展示、创设情境法等;b、教学方式灵活,一个词的讲解有时综合采取了几种方法; c、词语的学习与后面的课文内容紧密结合,采用文中的例句,学以致用,保证了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d、以旧带新,由浅入深,由字面意思到深层含义(牵手、守、海枯石烂、壳); e、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重难点分明——重点有:牵手、守、海枯石烂,难点有壳/皮的区分。 (二)课文部分: 教师将课文内容一分为二,正反方的观点分开来讲,在讲解课文的同时插入语法点的讲解。但是并没有因此把课文内容分解的支离破碎,而是让学生在朗读中整体感知课文内容,通过提问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对事物的认知能力的基础上讲解了语法,并配合准备的道具(事物、卡片、创设的情境中)学会去用所学的语法造句,由简到烦,由易到难。学生

的参与度很高,兴趣盎然。 (三)巩固练习: 复述课文:这是老师了解学生对本次课堂内容掌握情况的一个大胆尝试,通过“所有学生一起说——单个学生说——去掉一些词”的复述方式,由易到难,可谓是对学生一个很大的挑战,而事实证明老师的这堂课是上得比较成功的,有2-3个学生都复述地很好,他们应该很有成就感,这同时也是对其他学生的一个激励和表率,对班上同学学好汉语的信心和兴趣有一个很积极的作用。 (四)总结课文、布置作业: 教师最后对分开讲授的两部分课文进行了总结,简洁明了,使整堂课回归一体,加深了学生的理解与感知。布置的作业不仅有基本的练习,如写生字,用所学的语法造句,也有拓展提高的练习,如思考题:牵手一生是由于爱吗?请学生讨论。 总评: 1、总的来说,本堂课是很成功的,教学环节紧密相扣,整个过程很流畅。 2、教师很有亲和力,和学生互动良好,学生的参与度高,课堂气氛活跃。 3、教师在教学内容的把握上,重难点突出。 4、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从学生的认知角度去讲授新知,讲练结合,让学生举一反三,亲身体验的学习的成就感,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5、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还注重对学生情感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和对学生认知能力的提高; 6、此外,教师在教具的准备和多媒体教学设备的运用上也很细致、娴熟,对教学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 疑问及建议:

对外汉语教学听课记录

语法教学听课笔记 听课时间:2010年12月6日星期一 听课地点:博文楼403教室 班级:外国留学生班 学生情况:中等汉语水平 教学环节: 一、组织教学: 1./ 2.师生间相互问好。 3.检查学生出勤情况。 二、复习旧课: 1.目的: ①检查学生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②巩固前一节课所学内容,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 2.复习形式: ①老师慢慢地读一遍课文,学生抢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例如: a.> b.老师姓什么 c.老师怎么啦 d.老师家住哪里 …… ②老师在念一遍课文,有学生复述课文内容。在此期间,对学生出现的问 题进行纠正。 三、讲练新课: 1. 教学重点: ①20个生字词的掌握与运用。 { ②“把”字句的掌握:S+把+O1+V+O2+其他成分。 ③“把”字句的拓展使用:S+把+O1+V+到(给、成……)+O2+其他成分。 2. 教学难点: “把”字句的拓展使用:S+把+O1+V+到(给、成……)+O2+其他成分。 3. 教学步骤: ①听写:老师先把要听写的20个生字词的序号写在黑板上,然后让学生自愿到讲台上听写生字词,每个学生写5个。

②讲解生字词:在核对学生听写正确与否的过程中,对生字词进行讲解。 ③讲解语法、句型。 … ④讲解课文。 a. 通过问一些“过生日”的问题引出课文。 b.进入课文:带读→提问→学生练习课文。 ⑤布置作业: a. 认真复习语法。 b. 会复述本课内容。 c. 做60页的第2、3题。 d. 把课本62页第5、7题做在作业本上。 : e. 预习生词21—41。 4. 教学方法: ①语法展示法: a.听写:老师念,学生写,然后在指着黑板上的字词让学生齐读。改 正学生写错的字词(让其他同学自愿到讲台上去改),“方”→“万” 等。 b.设置情景:设置一定的情景,把学生带进去,从而让学生明白字词 的意思。例如老师要讲“布置”一词,就先说一些有关晚会、party 的准备工作的话,然后又是学生自己理解“布置”的意思。 c.利用教具:讲到“桌布”“茶”“酒”“蛋糕”等的时候就把实 物拿出来,让学生一看就明白“它”的意思。 …… 】 ②讲解方法: a.提炼句型,列出公式:S+把+O1+V+O2+其他成分、S+把+O1+V+到(给、 成……)+O2+其他成分。 b.利用图片、实物及动作演示的直观手法:“桌布”“茶”“酒”“蛋 糕”“挂”等的讲解都采用这一方法。 …… ③练习的方法: a. 机械的练习:老师领读,学生跟读。 b.扩展练习:如讲到“S+把+O1+V+O2+其他成分”的时候,就让学生造句: “xxx把椅子搬到教室里来了”、“我把香蕉皮扔到垃圾箱里了”或者“我们把病人送到医院里去了”。再比如讲到“S+把+O1+V+到(给、成……)+O2+其他成分。”时,就让同学模拟情景造句:“老师把茶(酒)送给xxx 了”,“司马克,请把老师的苹果拿给我。”“xxx,能把你的自行车借给我吗”…… c.替换:“老师把‘太’写成‘大’了。” / “老师把‘方’写成‘万’了。” ……

对外汉语教学听课笔记

听课笔记 综合课:语法教学第五十一课:把这瓶鲜花放在桌子中间 主讲人:刘希明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1.课程回顾。 具体内容:老师念一篇课文,第一遍念完后由同学们回答问题。第二遍念完后,由学生们复述。 提问内容:1.他们班的老师姓什么?2.王老师怎么了?3.王老师多长时间没有上课了?3.他们决定什么时候去看老师?4.王老师家在哪里?5.他们几点从学校出发的?6.他们是怎么去的呢?7.王老师见到他们怎么了?8.他们几点从王老师家出来的?9.从王老师家出来他们都去做什么了?买了什么东西?10.他们怎么回学校的? *其中出现偏误,当老师询问课文中的人物使用什么交通方式回学校的时候,有同学回答“坐打的”,老师给予了纠正,指出只能使用“打的”或“坐出租车”两种形式。 2.新课教学。 (1)听写生词,共20个。听写的单词有:乱七八糟,收拾,布置,方,圆,乱,收,桌布,花,铺,脏,拖把,拖,递,打扫,显得,整齐,蛋糕,蜡烛,插。学生默写完以后,教师让学生们朗读单词,同时给黑板上由学生默写的单词纠错,全部改正又跟教师读一遍,后又请学生上讲台领读两遍。 (2)讲解生词。在讲解过程中,使用了桌布作为教学用具,同时还邀请同学演示了“递”这个动词,并纠正了其中出现的错误。 第二课时 1.邀请两位韩国学生演唱《月亮代表我的心》。 2.语法学习:教师通过把一瓶花放到桌上的动作,让学生造句。引出“把”字句的内容,再造正确的句子:老师把这瓶鲜花放在妮娜桌子上了。同时分析了句子成分: S+把+O1+V+在+O2+其他成分,同时演示了其他的类似句式,把“在”替换为“到”(V+到)“给”(V+给)“成”(V+成)。并且尝试在句子中加入状

对外汉语教学目的原则方法(读书笔记)

对外汉语教学目的、原则、方法 (2) 第一章语言教学目的 (2) 第一节:国外外语教学法主要流派所追求的教学目的 (2) 第二节: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在教学目的方面的追求和探索 (2) 第三节:跟语言教学目的有关的几个问题 (2) 第二章汉语语言教学 (2) 第一节:语言教学的重要性 (2) 第二节:语音教学阶段及其主要任务 (2) 第三节:语音教学原则 (3) 第四节:跟语音教学有关的几个理论问题 (3) 第三章汉语语法教学 (3) 第一节:教学语法和第二语言教学 (3) 第二节: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内容 (3) 第三节: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方法 (3) 第四节:语法的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 第四章结构与功能 (4) 第一节:教学原则 (4) 第二节:教学的试验和探讨 (4) 第三节:结构与功能相结合中的几个问题 (4) 第四节:专用汉语教学 (4) 第五章中国文化教学 (4) 第一节:中国文化教学问题的龙观讨论 (4) 第二节:文化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5) 第三节:文化课的文化教学 (5) 第四节:语言课内的文化教学 (5) 第六章语言教学法 (5) 第一节:教学法和教学方法 (5) 第二节:语言教学法的特点 (5) 第三节: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法 (6) 第七章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发展说略 (6) 第一节: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理论研究 (6) 第二节:汉语研究 (6)

对外汉语教学目的、原则、方法 第一章语言教学目的 第一节:国外外语教学法主要流派所追求的教学目的 如果从教学目的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把语言教学流派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以培养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为教学的总体目的,虽然都有主张培养语言技能,但各自主张和做法有所不同。比如;有的教学法流派主张全面培养听、说、读、写能力,有的则侧重某种能力的培养,在听、说、读、写这四种技能培养的循序方面,有的教学法流派主张听、说、领先,有的则主张听、读领先等。第二类是以培养交际能力为教学主要目的;语言交际能力这个概念是美国语言学家海姆斯首先提出来的。 第二节: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在教学目的方面的追求和探索 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已经走到半个世纪了。我们也一直在追求一个正确的教学目的。如果从教学目的的角度来看可以分为两个大阶段:第一阶段,从50年代初到 70 年代后期,基本上是以培养汉语的听、说、读、写语言技能为教学目的。第二阶段,从70年代末到现在提出并确立了培养汉语交际能力的教学目的。 第三节:跟语言教学目的有关的几个问题 - 语言教学目的代表语言教学的方向,体现语言教学的本质特性。 - 语言教学目的制约语言教学方法。 - 语言教学目的的确定不是任意的,而是有一定依据的。概括起来有两个方面:(一)是社会需要,(二)是理论基础。 第二章汉语语言教学 第一节:语言教学的重要性 语音是语言交际能力的基础,如果我们有不好的发音,就会影响到我们要表达的意思。发音不好,口语表达不可能很流利,也有的人发音很流利,但是别人都听不懂。如果我们发音不好,辨音能力就差,这就影响对别人话语的理解。因此,在实际口语交际中,发音不准确,会影响交际,甚至会使交际不能顺利进行,也有可能造成误会。 第二节:语音教学阶段及其主要任务 赵元任先生认为语音教学是外语学习中最难、也是必要掌握的地方,他主张用两个星期时间战胜所有的困难,语音教学时间不能拖得太长,如果不能在两个星期解决这个困难,以后就容易形成不良的发音习惯。

对外汉语教学案例评析

对外汉语教学案例评析 14级汉语国际教育潘琛 F21414030 注:本案例来自于实训课堂学生试讲案例,授课人为其他学生,教学过程由本人听课记录下来。 案例正文 标题:在活动中学汉语 关键字:以学生为中心交际文化教学与技能教学相结合 一、教学背景 教学类型:对外汉语综合课 教学内容:第九课《一封信》 教学对象:母语为非汉语的留学生 教学目标: 1、掌握生词的听说读写和运用 2、掌握表示原因和假设的句式用法 3、掌握简单记叙文的和书信的书写格式 4、掌握简单的量词搭配 教学时间:全课有一个课时,共90分钟。 教学环境:中国教师在中国教汉语的语境,在中国学习,具备目的语环境,学习效果较为理想。 学生特点:学生都是来自不同的国家,分布比较广,主要是日本、韩国、新加坡、泰国、印度尼西亚、埃塞俄比亚等国家的外国留学生。学生具备一定的汉语水平,但是仍然处于初级阶段。由于个体的差异,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存在差异。 二、教学过程描述 环节一:组织教学 1、问好 教师语言:同学们下午好! 学生语言:老师好! 2、导入 教师语言:写信是中国人传统的联系方式。大家都是怎么联系家人和朋友的? 学生行为:学生们争相回答。 学生回答:打电话/发短信/E-mail/视频…… 教师语言:小天以前也是用那些方式联系好朋友的,不过今天他给好朋友东东写了《一封信》。我们来看看信里都写了什么吧。 教师行为:教师打开PPt,展示今天的课题——一封信。同时黑板上进行板书。 环节二:学习新课 1、生词讲练

生词一:香港 教师行为:教师展示PPT图片,并向学生提问这是哪儿。 学生回答:上海/北京/不知道…… 教师行为:教师告诉学生这是香港,引出生词香港,并在黑板上板书。 学生行为:学生看老师是怎么书写汉字的。 教师行为:教师领读生词,读两遍,并用手势强调声调的升降。 学生行为:学生齐读生词两遍。 教师行为:教师请几个学生读生词,并注意纠正发音。 生词二:冬天 教师行为:教师展示PPT图片,并向学生提问。 教师语言:图片中的人穿得衣服多不多? 学生回答:多。 教师语言:他们穿这么多衣服,说明很冷对不对? 学生回答:对。 教师语言:同学们知道什么时候很冷吗? 学生回答:不知道/春天/秋天/冬天…… 教师语言:对,我听到有人说了冬天。冬天很冷,要穿很多衣服。 教师行为:教师进行板书,同时领读生词,读两遍,并用手势强调声调的升降。学生行为:学生齐读生词两遍。 教师行为:教师请几个学生读生词,并注意纠正发音。 生词三:手套

初中历史课堂观察报告

打造趣味课堂,提高教学有效性 毛鹏飞《中外的交往与冲突》教学之课堂观察报告 陈蓓(坪山实验学校初一英语组) 一、背景描述 在对毛鹏飞老师已有课堂的观察基础上,学校于2013年组织了我校老师观摩了毛鹏飞的一堂新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基于之前对毛老师的上课风格了解和对有关教学环节的观察思考,借这堂课再一次调整观察方法与过程并作细致分析,跟进对教学环节的有效性的课堂观察。 课堂观察作为研究课堂的最基本、也较为微观的科学方法,对改善教学研究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提升教师的专业品质有着很大的帮助。其最终目标是引领教师能自觉运用课堂观察的技术方法,从自身的专业角度出发,对自己感兴趣的课堂教学的某个维度等进行较为深入地关注并加以研究,以深化对课堂教学的认识,在比较中分析、在分析中反思,在反思中完善、改进自身的课堂,并为 他人课堂的完善、改进提供强有力地支撑。 二、本课教学目标分析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是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更好地认识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初步学会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社会与人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综合 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知道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及 历史现象,知道人类文明的主要成果,初步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再来看《中外的交往与冲突》教学目标实施条件:既然要求学生能够把握中 外历史交往与冲突,那么必然要在课堂上先丰富学生对中外交流的认知,这种认知包括三方面: (1)对中外交流的整体性把握。交流不仅有好的,还有坏的,不仅有和平 的交往,还有文明的冲突,这也是一种交流和沟通。

课堂观察记录表单

课堂观察记录表单

课堂观察记录表单1 学科年级教材版本课题观察视角一、教什么观察者: 观察视点观察记录 1.教学目标:是否明确而恰当? 2.核心知识:教师是如何呈现给不同 学生的? 3.内在联系:是否注意建立知识横向 或纵向联系,与生活联系? 4.学科特点:是否体现了学科特点与 本质? 5.详略得当:是否做到了易懂的少讲 或不讲、易混的细讲并辨析? 6.教学资源:是否合理使用教材和校 内外教学资源? 7.学法指导:是否注重学习方法的指 导和培养? 补充视点: 教学改进建议:

课堂观察记录表单3 学科年级教材版本课题观察视角三、怎么学观察者: 观察视点观察记录 1.指导预习:是否布置学生预习和思 考练习,从中发现学生的问题? 2.学思结合:是否引导学生思考教学 内容,并主动发现、提出问题? 3.合作学习:形式、次数,是否有效 组织、汇报交流、点拨指导? 4.聆听心声:教师能否细心聆听学生 不同意见,然后灵活积极地回应? 5.情境导入:是否创设情境,导入新 课,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6.活动作业:学生活动、作业时间、 内容、效果,活动的交流与指导 7.学法指导:学生用工具、记笔记、 抓要领、做小结、做对比等情况 补充视点: 教学改进建议:

课堂观察记录表单4 学科年级教材版本课题观察视角四、学得如何观察者: 观察视点观察记录 1.目标达成:通过当堂检测检查预期 教学目标是否达成? 2.各有所得:全班不同水平的学生是 否各有所得? 3.特殊需要:是否能了解、满足学生 的特殊教育需要? 4.时间空间:是否给学生创设必要的 时空、进行独立思考与实践? 5.问题解决:学生学习中的疑难问 题,是否得到有效解决? 6.作业完成:老师分层布置的作业, 学生完成的程度。 7.相异思维:学生对同一问题有无独 特的思考和创见 补充视点: 教学改进建议:

对外汉语教学读书笔记

对外汉语教学读书笔记 姓名:林飞飞 专业:语言学集运用语言学 学号:20130308 本次读书笔记是在我在阅读北京语言大学几篇关于对外汉语教学的硕士论文后选定的一篇。我认为这篇论文能够在总结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有自己的创新,作者所研制《初级汉字表》过程中所采取的方法很值得借鉴,《初级汉字表》对对外汉语汉语教学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题目:对外汉语教学《初级汉字表》研制 摘要:本文在总结对外汉语教学界有关《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大纲》研究的基础上,介绍了研制《初级汉字表》的科学依据及其字目选取的标准,并且详尽描述了研制过程中的每一个具体步骤" 《初级汉字表》适用于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即四年制对外汉语专业一年级与此相当的非学历汉语教学阶段"《初级汉字表》是笔者在分析对比现有各类字表的基础上,结合对外汉语教学的实践经验,并进行适当的联想添加而成的"《初级汉字表》共选用了950个常用汉字"笔者认为如果初级阶段的学习者能认识这950个汉字,就能满足基本的阅读和日常生活需要,并为进一步学习汉语字词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还从语义的角度分析了《初级汉字表》的收字情况,结果表明《初级汉字表》的字目构成可以基本满足初级阶段教学用字的需要"另外,为了检验《初级汉字表》字量的合理性,笔者还针对初级阶段的汉语学习者进行了识字量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初级汉字表》的字量是基本合理的"

内容摘录 ●汉字常用字的统计研究,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一、古代常用字的统计研究 二、二十世纪前期的常用字统计研究 三.二十世纪后期的常用字统计研究 四.二十一世纪到现在的常用字统计研究 五.近几年汉字定量研究的新进展 在《中国语言调查报告(2007下编)》中,公布了2005年!2006年和2007年连续三年的汉字使用情况与现行规范字表的比较结果: 这些统计结果表明在过去的16年中,中国社会的语言生活已经发生了巨大的 变化"与5现代汉语常用字表6相比,2005年有357个字,2006年有331个字! 2007年有334个字是/一级常用字0中所没有的,与5现代汉语通用字表6相比, 这些数字分别变成了506!517!654"从连续三年的差异字中独用字的比较可以看 出,这三年来媒体用字情况之间的差异远比他们与现行规范字表的差别小"这些调 查结果反映了现代汉字和汉语词汇使用现状,为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的相关研究提 供了具体珍贵的资料"

对外汉语听课记录

二、课堂教学观摩记录表(国内外共计10学时) 课堂教学观摩记录表(一) 课程科目高级汉语授课人王修洁课型综合授课班级高级4班 授课时间2011年4月8日13:00-14:40 教学内容 (章节、课题、教材) 《博雅汉语》高级飞翔篇第 三课《一诺千金》 主要教学内容及方法一、主要内容:《一诺千金》的词汇讲解 二、教学过程: 1、导入:(1)猜谜语,打一成语“一诺千金”,带出课文“最贵的承诺”。(2)同时引出以前课 文中有关联的词“冥思苦想”、“苦思冥想”,这与“千金一诺”、“一诺千金”一样是近义词。(3)讲解“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这一成语的出处和故事。 2、生词讲解:(1)蹒跚,形容词。意思是totter。这是叠韵词。走路缓慢而摇摆不稳的样子。 搭配:老人步伐(蹒跚),给出老人图片,和例句。近义词是:踉跄。反义词是:矫健(并解释 词义,请学生造句。)(2)完毕-完结(动词),相同点:结束;不同点:侧重过程已经完成-侧重结果,不再存在。练习:填词并说明原因。搭配:生命完结,学期完结,任务完结,故事完结。 并请学生读搭配词组。(3)难为-为难。(4)难堪。(5)归还。(6)责怪。(7)淌。(8)恍惚。(9)攥。(10)哑。(11)戏法、患、如期、借款、拂晓、攒乏、为何、十万火急、唯一、震撼、 绵长、深切、奔腾严谨、遗忘、相处、源头、牢靠、内涵、是否(副词)…… 3、布置作业:抄写生词 三、教学方法 (1)对比法:将新旧知识串联,重复记忆。 (2)联想法:“言而有信”联想到“言而无信”。 (3)演绎法:将词义、搭配、例句演绎出来,有的配以图片。 (4)词语与中国古代文化相结合,把成语故事或是着名的作品嵌入讲解中。 评析与收获1、教师借助多媒体教学及情景再现法,加深学生对新词新内容的理解。 2、教师语言生动,富有情感,在学习新词语时,穿插介绍中国文化常识,拓宽学生的视野,加 深对中国文化的了解。 3、教师有些用语不够准确,甚至读错字,备课不充分。 4、老师的例句有时很难,图片内容也很深奥,学生难以理解。 5、课堂气氛不够活跃,教学方法单一,没有顾及全班同学。 课堂教学观摩记录表(二) 课程科目课堂观察与实践授课人尹琬祺课型HSK综合授课班级HSK强化班授课时间2011年4月19日10:20-12:00 教学内容北语教材

政治课堂观察记录表单

(文化习俗,多姿多彩)课堂观察记录表单 学科思想品德版本 远程培训课题 文化习俗 多姿多彩 观察视角教什么观察者:王树龙,网络班级远程培训听课学 生 观察视点观察记录 1.教学目标:是否明确而 恰当?是。女教师的一言一行得体,情境教学举例,说的每一句话都紧扣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要求。 2.重点知识:教师是如何呈现给不同学生的?在情景教学活动中,让所有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利用图片风景使学生产生兴趣,增强文化习俗的认知能力。 3.内在联系:是否注意建立知识横向或纵向联系,与生 活联系?联系很多。利用图片情景增强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认识不同文化的差异,充分利用生活资源融于生活情境中,首尾呼应,将情感,态度,价值观很好地融入教学之中。 4.学科特点:是否体现了学科特点与本质?思品是社会科学,是以材料分析为基础,思品知识来源于社会实践从身边的事例去学习和认知知识。 5.详略得当:是否做到了易懂的少讲或不讲、易混的细 讲并辨析?是。女教师讲解精辟,言简意赅,少讲多做,重点把握的很到位。 6.教学资源:是否合理使用教材和校内外教学资源? 是。多媒体教学;课件紧扣课本知识点;是各民族的文化习俗呈现在学生面前课件紧扣课 本知识点。 7.学法指导:是否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培养?是。教师引用图片引导,让学生在情境探究中发现新知识,新的文化习俗的传播,有讲有练师生合作和谐,重点让学生动手去做探究,教师只起

引导作用。 补充视点: 说话节奏较好,板书课件相结合,放手让学生去做去思考。教师课堂调控能力较好。 教学改进建议:新课改,新课程,学生是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但也要和传统的教学优点相结合利用情景教学加深了对文化习俗,多姿多彩的理解。 利辛县展沟中学 王树龙 2014.6.18

对外汉语课堂听课记录

对外汉语教学课堂记录 本次教学案例为内蒙古师范大学国际交流学院老师所讲授的一节中级汉语的综合课。 使用教材 《发展汉语中级》 教学内容 掌握“这山望着那山高”课文的实际运用 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的教学,掌握句子用法,学习新的词汇。熟练使用“这山望着那山高”的使用方法。为下面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生情况 来到中国已有两年的蒙古国留学生,具有较好的汉语水平及较好的预习能力。教师情况 内蒙古师范大学国际交流学院新老师,教学经验不太丰富 上课地点 海航伯曼酒店汉语国际教育系611室 教学时间 9:00-9:50(50分钟)

教学目标: 1.使学习者学会本课四个生词组,并能够熟练运用在句子中 2.使学习者能够熟练使用“这山望着那山高”的用法。 1.使学习者学会本课四个生词组,并能够熟练运用在句子中 2.使学习者能够熟练使用“这山望着那山高”的用法。 教学方法 “这山望着那山高”主要内容是大卫和王楠对话。 通过两个人的对话让学生掌握日常会话以及“这山望着那山高”的含义和适合使用的位置。并且由于使用PPT教材,不仅能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又能让学生有兴趣。另外,在不断的复述过程中,每一个学生逐渐的掌握了句子的用法,并能够熟练的运用在自己的生活之中。这节课的安排如下。 1.展示对话,老师先念读,然后让学生集体跟读,轮流认读。 2.让两组学生组成一队,联系对话。A当做大卫,B当做王楠,再反过来B当做大卫,A当做王楠。 3.联系完对话,展示PPT资料,放映课文中出现生词,解释生词的意思与词法。用例句来让学生掌握词法。 4.让学生运用生词填空。并反复寻找学生练习。 5.展示课文,把之前的对话串成课文进行联系。 6.这里是比较特别的一步,老师把句子中比较常用的词语抹去,让学生进行联系。试着说出缺少的部分。先从比较短的词语开始,再到相对较长的词语。最后

对外汉语教学 目的、原则、方法(读书笔记)

对外汉语教学目的、原则、方法(读书笔记)

对外汉语教学目的、原则、方法 (3) 第一章语言教学目的 (3) 第一节:国外外语教学法主要流派所追求的教学目的 (3) 第二节: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在教学目的方面的追求和探索 (3) 第三节:跟语言教学目的有关的几个问题 (3) 第二章汉语语言教学 (4) 第一节:语言教学的重要性 (4) 第二节:语音教学阶段及其主要任务 (4) 第三节:语音教学原则 (4) 第四节:跟语音教学有关的几个理论问题 (4) 第三章汉语语法教学 (4) 第一节:教学语法和第二语言教学 (4) 第二节: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内容 (4) 第三节: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方法 (4) 第四节:语法的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5) 第四章结构与功能 (5) 第一节:教学原则 (5) 第二节:教学的试验和探讨 (5) 第三节:结构与功能相结合中的几个问题 (5) 第四节:专用汉语教学 (6) 第五章中国文化教学 (6) 第一节:中国文化教学问题的龙观讨论 (6) 第二节:文化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6) 第三节:文化课的文化教学 (6) 第四节:语言课内的文化教学 (6) 第六章语言教学法 (6) 第一节:教学法和教学方法 (6) 第二节:语言教学法的特点 (7) 第三节: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法 (7) 第七章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发展说略 (7) 第一节: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理论研究 (7) 第二节:汉语研究 (7)

对外汉语教学目的、原则、方法 第一章语言教学目的 第一节:国外外语教学法主要流派所追求的教学目的 如果从教学目的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把语言 教学流派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以培养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为教学的总体目的,虽然都有 主张培养语言技能,但各自主张和做法有所不 同。比如;有的教学法流派主张全面培养听、 说、读、写能力,有的则侧重某种能力的培养, 在听、说、读、写这四种技能培养的循序方面, 有的教学法流派主张听、说、领先,有的则主张听、读领先等。第二类是以培养交际能力为教学 主要目的;语言交际能力这个概念是美国语言学 家海姆斯首先提出来的。 第二节: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在教学目的方面的追求和探索 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已经走到半个世纪了。我们也一直在追求一个正确的教学目的。如果从教学目的的角度来看可以分为两个大阶段:第一阶段,从50年代初到70 年代后期,基本上是以培养汉语的听、说、读、写语言技能为教学目的。第二阶段,从70年代末到现在提出并确立了培养汉语交际能力的教学目的。 第三节:跟语言教学目的有关的几个问题 - 语言教学目的代表语言教学的方向,体现语言教学的本质特性。 - 语言教学目的制约语言教学方法。 - 语言教学目的的确定不是任意的,而是有一定依据的。概括起来有两个方面:(一)是社会需要,(二)是理论基础。

对外汉语教学听课笔记教程文件

对外汉语教学听课笔 记

听课笔记 综合课:语法教学第五十一课:把这瓶鲜花放在桌子中间 主讲人:刘希明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1.课程回顾。 具体内容:老师念一篇课文,第一遍念完后由同学们回答问题。第二遍念完后,由学生们复述。 提问内容:1.他们班的老师姓什么?2.王老师怎么了?3.王老师多长时间没有上课了?3.他们决定什么时候去看老师?4.王老师家在哪里?5.他们几点从学校出发的?6.他们是怎么去的呢?7.王老师见到他们怎么了?8.他们几点从王老师家出来的?9.从王老师家出来他们都去做什么了?买了什么东西?10.他们怎么回学校的? *其中出现偏误,当老师询问课文中的人物使用什么交通方式回学校的时候,有同学回答“坐打的”,老师给予了纠正,指出只能使用“打的”或“坐出租车” 两种形式。 2.新课教学。 (1)听写生词,共20个。听写的单词有:乱七八糟,收拾,布置,方,圆,乱,收,桌布,花,铺,脏,拖把,拖,递,打扫,显得,整齐,蛋糕,蜡烛,插。学生默写完以后,教师让学生们朗读单词,同时给黑板上由学生默写的单词纠错,全部改正又跟教师读一遍,后又请学生上讲台领读两遍。 (2)讲解生词。在讲解过程中,使用了桌布作为教学用具,同时还邀请同学演示了“递”这个动词,并纠正了其中出现的错误。

第二课时 1.邀请两位韩国学生演唱《月亮代表我的心》。 2.语法学习:教师通过把一瓶花放到桌上的动作,让学生造句。引出“把”字句的内容,再造正确的句子:老师把这瓶鲜花放在妮娜桌子上了。同时分析了句子成分: S+把+O1+V+在+O2+其他成分,同时演示了其他的类似句式,把“在”替换为“到”(V+到)“给”(V+给)“成”(V+成)。并且尝试在句子中加入状语成分。例如:斯马克把椅子搬到教室里来了;我们应该把病人送到医院去;我要把朋友送到机场去;我们要把香蕉皮扔到垃圾箱里去;老师把茶送给朴世希了;老师把酒送给瑞秋了;老师请你把辞典借给我,好吗;琉璃把“方”写成“万”了;老师把“大”写成“太”了;老师把“找”写成“我”了;老师把人民币换成美元等等。 3.验收教学成果:在教学任务完成以后,老师要求学生每人说一个把字句。 4.课文学习:老师首先询问同学们是否在中国过过生日。然后引出教学内容。(1)跟老师读课文,找出不会的字和生词,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2)两人为一组,分角色读课文一分钟。并让部分同学上台演示。5.布置课后作业:九十八页练习2,练习3写在书上,练习5,练习7写在本子上。 听课感想 所选取的这节课,主要是讲解“把字句”的。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把字句和被字句的教学算是两大难点。因此这节示范课对学习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和正在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老师是十分有指导意义的。纵观这节大课,不难看出这节课分为第一课时和第二课时,在这两个课时中,主题的划分十分明确。从复习巩固,到新的课程计划的更进,是有条不紊的。同时在教授新课的

课堂观察记录表单

课堂观察记录表单 1 学科英语年级八年级教材版本人教 版 课题 Unit1 What’s the matter? 观察视角一、教什么观察者:郑建梅济源市济水一中英语班 观察视点观察记录 1.教学目标:是否明确而恰当? 出示的教学目标明确具体,并且符合单元教学的整体目标要求。 2.核心知识:教师是如何呈现给不同学生的? 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合作学习和自我探究,教师设计符合重点和难点的话题引发学生思考、探讨,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感悟,掌握重难点。 3.内在联系:是否注意建立知识横向或纵向联系,与生活联系? 及时将学生受到的启发和感悟从课内引申到课外,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发现普通人的品质,提升道德情感。 4.学科特点:是否体现了学科特点与 本质? 创设情境,从情景导入话题,让学生学会问候 5.详略得当:是否做到了易懂的少讲或不讲、易混的细讲并辨析? 有的让学生自己小组合作解决,有的让学生来讲解,学生讲不到的老师来讲解 6.教学资源:是否合理使用教材和校内外教学资源? 多媒体教学提高了教学的实效性。在文章教学的基础上有适当的拓展 7.学法指导:是否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培养? 教师根据对话特点和学生特点,采用了合作探究、拓展法等方法。注重课前预习、自主阅读、合作交流等。 补充视点: 重视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融入英语教学中。遵循新课标英语教学的“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原则把握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改进建议: 1、安排的教学内容多,学生的讨论似乎不够深入。 2、多媒体呈现出问题讨论的“标准答案”的做法似乎 不妥当。 3、教师没有充分注意到激发学生对关爱、帮助普通人 和贫困者的不同认识和态度的讨论,教学拓展的深度 似乎不够。 课堂观察记录表单 2 学科英语年级八年级教材版本人教版课题Unit1 What’s the matter? 观察视角二、怎么教观察者:郑建梅济源市济水一中英语班 观察视点观察记录 1.先学后教:能否通过预学,暴露学 习中的问题? 能通过预习让学生画出词组和自己不懂的地方。 2.以学定教:能否针对学生的问题有效教学? 每一个学生不懂的问题都能讲解并举例,还给差生留出一些回答简单问题的机会。 3.课堂提问:启发式提问的次数,无效提问的次数? 一节课中教师所提问题基本都是启发式提问,无效提问的次数是很少的。 4.示范操作:教师能否示范高水平操 作行为? 总体可以,但课堂用语水平需提高 5.变式训练:能否分层设计变式训练题? 在小组合作探究中,教师设计了完成表格填写、听力再现、小组代表全班展示小组探究的成果等训练题 6.当堂检测:能否当堂检测学习效果,及时反馈回授? 在检测预习时,小组探究时,学生动手操作时,学生上台汇报时都做了许多方面的检测,并做了及时的反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