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红花大金元

红花大金元

红花大金元

乡镇情况介绍

乡镇情况介绍 xx镇地处闽东北结合部,东与xx乡相连,东南与xx县xx 乡接壤,南与xx乡毗邻,北与xx乡相邻,处在xx区中心区位,素有“闽北东大门”和“旱地码头”之称。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是xx区经济、教育、文化活动中心。省道302、202线贯穿全线。集镇所在地距县城xx公里,境内总面积234.4平方公里,平均海拔936米,年降雨量1726毫米,年平均气温13.9℃,夏季气温25.6℃,昼夜温差大,具有独特的“二元”地理气候;全镇下辖xx个行政村,xx个自然村,xx个村民小组,6630户,30352人。2010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17203.4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12040.5万元,工业总产值5162.9万元;县级工商税78.29万元;粮食总产量17014吨;农民人均纯收入2650元。xx镇特点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千年文化古镇。xx在后晋天福六年(公元941年)立为关隶镇。北宋咸平三年(公元1000年)升关隶镇为xx,县治移于今城关,属关隶县管辖。清时,xx是xxx县的十七、十八都。民国时,xx为xx二区的一个联保。一九五八年成立xx人民公社,一九五九年由南平专区划福安专区,一九七零年划到建阳地区,八九年改社为乡,九三年撤乡立镇。xx镇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鲤鱼溪文化民俗,有地方的古民居、高山新娘茶、本地方言快板等众多地方特色浓郁的民俗文化,独具魅力。 2、老区革命重镇。xx镇是闽北重点老区乡镇,全镇xx个行政村有xx个老区村。革命战争时期创立的xx革命根据地,曾

是闽浙边特委、中共xx委所在地,先后爆发过xx农联暴动、角坂刀子会抗丁、天柱战斗、宝岩战斗等革命历史事件。境内有闽浙边地委纪念碑、半林岗游击队集结地等红色遗址。当年,陈贵芳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xx进行长期的革命斗争,创造了“红旗不倒”的奇迹。 3、绿色农业大镇。xx镇地处高山平原区,具有独特的“二元”地理气候优势,造就了林业、毛竹、银杏、药材等丰富的自然资源。全镇现有林地面积19.2万亩,木材蓄积量60万立方米,耕地面积2.68万亩,生态茶园9000亩,毛竹4万亩,锥栗2万亩,百年野生银杏近百棵,反季节蔬菜1.2万亩,“红花大金元”特色烟叶2300亩,山油茶8000亩,食用菌50万袋。 4、区域优势集镇。xx镇是闽东北的“桥头堡”,与两县四乡接壤,又处于高山区中心位置,区域优势明显,省道302、202线贯穿全线,34.5公里的二级公路将于年底全面贯通。镇区主街有1.5公里,沿街店面200多家,是辐射周边乡镇商贸中心,被省经贸委授予“商业重镇”荣誉称号。“十一五”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中,是县域城镇体系次中心,从交通、卫生、教育、居民小区建设、产业发展等多方面进行了规划布局,集镇中心地位进一步突显。 5、旅游魅力乡镇。xx处于xx国家级风景区、xx国家地质公园和xx省级风景区三点一线的中间位置,发展旅游产业区位优势突出。境内民俗文化底蕴深厚,蕴藏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有xx的红色革命历史遗迹、古民居、鲤鱼乡村民俗文化、

不同烤烟品种上部叶发育及质量比较

不同烤烟品种上部叶发育及质量比较 摘要:通过对云烟87 、云烟97 、红花大金元、南江号、毕纳一号5 个烤烟品种进行大田对比试验,从上部烟叶的开片程度,干物质积累,物理特性,以及化学成分几个 方面筛选出上部叶生长发育良好的烤烟品种。试验结果表明: 云烟97 和毕纳号的上部叶的生长发育较好,红花大金元 居中,南江3 号和云烟87 最差。 关键词:烤烟;开片程度;干物质积累;物理特性;化 学成分 通过将烤烟品种云烟87、云烟97、红花大金元南江三 号,毕纳一号进行大田对比试验,从上部烟叶的开片程度,干物质 的积累,物理特性,以及化学成分几个方面筛选出上部叶生长发育 良好的烤烟品种。 、材料与方法 1.试验地情况:试验于2014年2月-7月在凌云县沙里瑶 族乡乡沙里大坝进行,土壤肥力均匀,年平均气温19.9 C, 年降雨量1700 毫米,年均日照为1443.7 小时。 2.试验设计:采 取随机区组设计,小区面积75cm2 ,3 次重复。行株距110cm*55cm ,施烟草专用肥45kg/ 亩,饼肥 10 kg/亩,N: P: K=12: 10: 24,其它栽培调制措施按照当 地最佳管理水平进行。 3.供试品种:云烟87、毕纳一号、云烟97、红花大金

元、南江三号 4.测试项目与数据分析 1)农艺性状调查;2)杀青样,测定干物质积累变化,采用 丙酮提取分 光光度法测定色素; 3)烤后烟物理特性测定,包括叶长宽、叶厚、单叶 重、含梗率、拉力、填充值、叶质重; 4)烤后烟化学成分采用流光分析仪法测定总氮、总 糖、还原糖、烟碱、钾、氯含量,采用蒽酮法测定淀粉含量; (5)采用SPS酣EXCELS件进行数据分析。 二、试验结果与分析 1.不同品种的上部叶发育状况比较 1)上部叶发育过程中长、宽、叶面积变化 由上图可知,在大田期间,云烟97 和毕纳一号的上部 叶表现相对较好,其次是红花大金元,南江3 号和云烟87 相对较差。在叶龄65d 时,各品种上部叶的叶片大小基础上稳定,表现为云烟97 和毕纳一号最大,红花大金元居中,南江3 号和云烟87 最小。 2.不同品种的上部叶生长过程干物质积累变化 由图1 可知,各个品种在移栽后64d-94d 之间干物质积 累速度最快,积累量最大。毕纳一号品种上部叶叶片干物质

烟草介绍

烟草yancao烟草 植物界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茄目茄科烟草属真核域 茄科(Solanaceae)烟草属(Nicotiana)一年生草本。叶片含烟碱(尼古丁),采收后经过调制、分级和加工处理,用于制卷烟、雪茄烟、斗烟、旱烟、水烟、嚼烟和鼻烟等,是世界性栽培的嗜好类工业原料作物。 分类烟草属约60余种,其中大多是野生种。中国栽培较广的种,一为普通烟草(N.tobacum),又名红花烟草,是世界性商品生产用烟种;一为黄花烟草(N.rustica),苏联和印度栽种较多,中国新疆、甘肃等地有少量栽培。两者都原产南美洲,其原始野生种分布在自厄瓜多尔和玻利维亚直到阿根廷的安第斯山脉一带。二者还都是自然产生的双二倍体。普通烟草还因调制方法以及种源、地区、栽培措施和使用要求的不同而形成多种类型:烤烟型,系在室内以火管将烟叶烤干,叶色黄亮的烟型,又称弗吉尼亚型;白肋烟型,系烟株的茎和叶主脉呈乳白色的一种晾烟;马里兰烟型,系原产于美国马里兰州的一种晾烟;雪茄烟型,系用以制造雪茄的一种晾烟;熏烟型,系在室内利用阴火的热量和阴燃产生的浓烟熏制的一种烟草;香料烟型,系具有特殊芳香、叶片较小的一种晒烟,又称土耳其烟或东方型烟;晒红烟型,系用日光曝晒将烟褶上的烟叶调制成棕褐色的晒烟;晒黄烟型,系用日光曝晒和烤晒结合,将烟褶或架索上的烟叶,调制成鲜黄、褐黄或红黄色的晒烟。每一类型各有很多栽培品种。此外,还有花烟草(N.alata)和光烟草(N.□lauca)供观赏用。(烤烟,晒烟,晾烟,白肋烟,香料烟,黄花烟)历史和分布建于公元 432年的墨西哥帕伦克一座神殿里的浮雕,表现了玛雅人的祭司在举行典礼时以管吹烟的情状(图 1祭司吹烟图),这是人类利用烟草的最早证据。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北部,约在650年时发现了穴居的印第安人遗留下的烟草和烟斗吸剩的烟丝,加勒比地区的印第安人将烟叶称作淡巴菰(tobago),英文名即源于此。1519年烟草开始栽培于墨西哥的尤卡坦,1531年西班牙人在西印度群岛的海地种烟,继而传到葡萄牙和西班牙。当时法国驻葡萄牙的大使J.尼科把烟草种子送给法国国王。以后逐渐传向各国。林奈为纪念尼科而把烟草属定名为Nicotiana。拉丁学名 nicotiana tabacum 形态和特性普通烟草主根不很明显,侧根和不定根是根系的主要部分。根系能合成烟碱,根尖活动与烟碱含量的高低关系很大。株高1~3米。茎直立,每个叶腋都有腋芽,均可萌发成分枝。叶互生,螺旋状排列。烟株移栽后叶片生长较快,顶峰期在移栽后的45天前后,每天约增加1片。多数普通烟草品种无叶柄,叶基部与茎连接处呈耳状的侧翼,俗称叶耳。大多数烤烟品种的叶面积指数在0.65左右。叶形有椭圆形、长椭圆形、卵圆形、长卵圆形、披针形和心脏形等。除白肋烟外,叶色都为绿色。圆锥状聚伞花序,花萼钟形,花冠管状漏斗形,由5个花瓣连合而成,多为粉红色。自花传粉,但天然杂交率较高,常超过4%。一般烤烟品种从移栽到现蕾需45~60天,从现蕾到开花需7~10天。在白天的开花数约占全日开花数的80%,从夜间9时到翌晨4时几乎不开花。从开花到果实成熟需1个月左右。蒴果卵圆形,花萼宿存。一般含2000~3000粒种子。种子很小,淡褐至深褐色,表面有凹凸不平的网状花纹,形状不规则。每克种子约有10000~15000粒(图2烟草形态图)。 黄花烟草株高不如普通烟草,木质化差。叶呈心脏形,叶长为宽的1~1.5倍,基部最宽,叶基近中脉处凹陷,叶质较厚而重,叶柄明显。花色苍黄到微绿。种子较普通烟草稍大。 烟草叶、茎、花萼和果都有多细胞的毛。其中腺毛细胞中含有叶绿素,能综合含有树胶和树脂的渗出物。腺毛与烟草的香气有一定关系。 烟草喜温、喜光、耐旱、怕涝、耐瘠、需钾较多。地上部在8~38℃气温下均可生长,最适温度为25~28℃。根部可耐的最低温度为 7℃,最高温度为43℃,最适温度为31℃左右。一般烤烟叶片成熟阶段的日平均温度以20~25℃为宜。晒烟、白肋烟等需平均气温在18℃、持续时间在90天以上;黄花烟草则较能耐冷凉气候,生长时尤其在成熟期。日光充足而不强烈的条件下,烟叶质量表现优异。

烟草黑胫病

烟草黑胫病 中文名称:烟草黑胫病 拉丁学名:Phytophthora parasitica var nicotianae 为害作物:烟草 病原菌形态特征:所引起的病害。菌丝无隔膜,孢子囊顶生或侧生,梨形或椭圆形,顶端有乳状突起。内生游动孢于,圆形或肾形,有侧生鞭毛两条。厚膜孢子圆形或卵形,萌发时产生芽管形成菌丝.卵孢子球形,黄色、厚膜 发病特点:黑胫病的流行主要由病菌特性,烟草的抗病性和环境条件三因素所制约。寄主除不同烟草品种的抗性不同外,随株龄的增加其抗性增加,在现蕾期以前,茎基部组织柔嫩,为感病阶段,至现蕾后基部己本质化,即进入抗病阶段。高温、多湿有利于此病流行,24.5~32℃为侵染适温。在适温条件下,如雨后相对湿度保持在80%以上,连续3-5天,田间即可出现发病高峰。 防治方法:1) 种植抗病品种 中烟14、5008、革新一号G140、G28、NC82、NC89、金星6007、 (2)轮作换茬苗床地和烟田至少实行三年轮作。前作以禾本科为宜不要与切科蔬菜科轮作 (3)平整土地,越垅培土 (4)药剂防治苗期喷洒1:1:120波尔多液二三次,移栽时用95%敌克松350克,对细土15-25公斤拌匀,于移栽封高窝前及起垅培土前,把药土洒在烟株周围,立即覆土避免药剂光解。 (5)在培土后也可用500倍的70%敌克松液喷茎基或浇灌,效果更好。也可用40%三乙膦酸铝(乙磷铝)可湿性粉剂,亩施1公斤,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50克对水50公斤,每株浇药液20~3~毫升,或于茎基部喷洒,隔10~15天再施药一次,可控制此病。 (4)药剂防治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10g/m2,拌10-12kg干细土,播种时1/3撒在苗床表面,播种后其余2/3覆盖在种子上。移栽前用此药500-800倍液喷一次,做到带药移栽。移栽时用药50g/667m2与干细土拌匀,撒入穴窝。也可用95%敌克松可湿性粉剂,每667m2350-400g穴施。烟株培土后发病前采用局部保护的灌根方法向茎部及其土表施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4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64%杀毒矾M 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90% 8 三乙膦酸铝可湿性粉剂400倍液、70%甲霜灵·福美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1:1:150-200倍式波尔多液喷淋,隔15天喷一次。 烟草黑胫病及其综合防治 烟草黑胫病又称疫病,是我省烟草生产中主要病害之一。该病从苗期到成株期均可发生,主产烟区一般发病率为5%一25%,严重田块高达60%以上,甚至成片死亡,严重威胁我省的烟草生产。

红花大金元不同栽培措施对其品质的影响

不同栽培措施对红花大金元品质的影响 赵延民1,蒋志宏1,周立新1,周文辉1,段凤云2,陈德鑫3* 1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湖南长沙 410007 2 云南省烟草公司大理州公司,云南大理 671000 3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山东青岛 266101 关键词:红花大金元;施氮量;密度;品质 摘要:研究比较了红花大金元品种不同施氮量、密度和打顶留叶数三因素条件下,对其农艺性状、烟叶产质量、常规化学成分、主要香气成分和感官评吸等因素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以施氮量4~5kg/亩,密度1100~1200株亩(行距为110cm,株距为50-55cm),留叶数18-20片为宜;表明获得最优产量和产值的施氮量并不是获得理想的彰显清香型风格特色烟叶品质的最佳栽培条件,在大理州同类烟区种植红大品种时,适当控氮降碱、尽可能的增加种植密度与单株留叶数,对彰显清香型特色风格更为有利。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示码:文章编号: Hongda different cultivation measures on its quality ZhaoYanMin(1), JiangZhiHong(1), ZhouLiXin(1), ZhouWenHui(1), DuanFengYun(2), ChenDeXin(3) 1.China Tobacco Hunan Industrial Co.,Ltd,Changsha 410007,China 2 Tobacco Corporation of Yunnan Dali,Dali 671000,China 3.Tobacco Research Institute of CAAS,Qingdao 266101, China Key words: Hongda;nitrogen application rate;density;quality Abstract: Study compares the safflower daikin yuan varieties with different n application rate, density and multi-topping leave leaf number under the condition of three factors, The agronomic traits, quality of tobacco leaf production, conventional chemical composition, the main aroma components and sensory evaluation of the influence of such factors as absorption differenc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ith n application 4 ~5 kg/mu, the density of 1100 ~1200 mu (spacing is 110 cm, planting distance of 50 to 55 cm), it is advisable to leave leaf number 18-20 pieces; Showed that yield and output value to obtain the optimal amount of nitrogen is not achieve the desired display optimum cultivation conditions of qing style characteristic scent of tobacco leaf quality, During the great varieties of Dali prefecture similar smoke zone grow red, Appropriate control nitrogen alkali reduction, as the increase of planting density and per plant leaf number, To show the features of qing scent style.

云南省经济作物资源概况

xx经济作物资源概况 点击次数:7422发布时间: 彩云之南网综合 1、油菜 云南油菜品种资源丰富多样,兼有芥菜型、白菜型、甘蓝型和油用萝卜籽等多种类型,而各类型中又有多种多样的品种。据省农科院油料所初步收集整理,云南省有油菜品种资源397份,其中: 芥菜型238份、白菜型145份、甘蓝型9份、其他类型5份,是我国油菜品种资源丰富的省份之一。 (1)芥菜型 在海拔1 400~2 500米地区均有栽培,集中分布在l400—2.100米的油菜主区。根据植株高矮,分枝部位高低和成熟早迟不同,又分为高棵、矮棵和中棵三类: 高棵品种。具有植株高大,分枝部位高,生育期长的特点。代表品种为昆明高脚黄菜子、江川高棵、楚雄高脚黄菜子,大理高脚黄菜子等。 矮脚品种。具有植株矮,分枝部位低,生育期短的特点。代表品种为富民矮脚金菜子,玉溪矮脚金菜子、江川矮脚黄、曲靖矮棵芥腊和曲溪矮棵芥蓝等。 中棵品种。株高,抗旱能力较强,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代表品种为罗平矮脚红菜子、江川中棵、玉溪中型黄、沾益松林黑子菜等。 (2)白菜型 主要分布在海拔1 500米以下的南部、东北部河谷地区和海拔2 100米以上的北部地区。 根据栽种地区的海拔划分为三类:

海拔1500米以下地区的白菜型品种。生育期短,叶片小,耐瘠、耐旱、耐迟播。代表品种为镇康红油菜、江城黑子菜、镇沅黑红油菜等。 海拔2100米以上地区的白菜型品种。抗冻力强,籽粒小,含油量高。代表品种为: 油菜、xxxx矮脚子等。 海拔1500—2 100米地区的白菜型品种。具有生长势强,叶片大,籽粒大,早熟丰产的特点。代表品种为南华吴官大菜子、玉溪大黑菜子、澄江矮棵、呈贡大批子等。 此外,在山区和高寒山区,主要种植抗旱耐瘠的油用萝卜籽,又称兰花籽、马牙花。油用萝卜籽分春萝卜籽和秋萝卜籽两种。春子为越年生,分布在海拔2000米以下的山地;秋子为一年生,分布在海拔2300—3 300米高寒地区的轮歇地、二荒地上。 2、甘蔗 云南是甘蔗原产地之一,种蔗历史悠久,甘蔗品种资源极为丰富,具有较多的野生甘蔗及其近缘植物。目前,科研部门已在云南采集到的甘蔗属有6个种(即割手密种、斑茅种、金猫尾种、河八王种、热带种、中国种)及1个变种,另有6个甘蔗边缘属的8个种(即滇蔗茅、蔗茅、台蔗茅、白茅、五节芒、回脉金茅、刚秀竹、大油芒),共400多个材料,其中地方品种2,4个,杂交种119个,甘蔗属及近缘物266个。在甘蔗育种中具有较高价值的割手密和斑茅种,在全省寒、温、热三大气候带均有分布。其中手密种糖分性状优良,有22个材料的锤度在15度以上,其中18度的2个,19度的1个,20度的1个,22度I的1个。是甘蔗育种中极为宝贵的资源,为云南自育良种、建立良种杂交场(站)创造了条件。新中国成立初期,云南主要栽种“罗汉蔗”、“芦蔗”等地方品种。之后引进“台糖134”、“印度419”等良种试种、示范,取得增产效果后,开始大面积推第四节生物资源39广。为了逐步实现早、中、晚品种相配合,提早榨期,增加产量和糖分的目的,近年来推广了早、中熟高糖分为主的新良种“云糖71/388’’、“选蔗3号”、“桂糖5号”、“粤糖56/268’’、“粤糖59/264”、“川糖64/408’’等。

烤烟品种介绍修订版

烤烟品种介绍修订版 IBMT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T5AB-IBMT08-IBMT2C-ZZT18】

红花大金元原名路美邑烟,1962年云南省路南县路美邑村烟农从大金元变异株中选出,因花色深红而得名,是云南烟区的主要栽培品种之一。 株式筒形或塔形,株高100~140cm,节距4~4.7cm,茎围 9.5~11cm。叶数20~22片,可采叶15~18片。腰叶长椭圆形,叶尖渐 尖,叶面较平,叶缘波浪状,叶色绿色,叶耳大,主脉较粗,叶肉组织细 致,茎叶角度小,叶片较厚。花序集中,花冠深红色。 移栽至中心花开放52~62天,大田生育期120天左右。中抗南方根结线虫病,气候型斑点病轻,感赤星病、黑胫病,中感野火病和普通花叶病。 一般亩产量130~180kg,原烟金黄色、柠檬黄色,油分多,光泽强,富弹性,身份适中,单叶重8~12g,主筋比29.11%;总糖26.02~31.93%,还原糖20.88~26.76%,总氮1.71~2.01%,烟碱1.92~2.61%,蛋白质9.19~11.00%,施木克值2.37~3.47,氮/碱1.13,糖/碱9~12.23;评吸清香型,香气质好,香气量尚足,浓度中等,杂气有,劲头适中,燃烧性强,灰色白。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在中等肥力的地块种植,亩施纯氮6- 8kg,氮磷钾比例1:1:2,亩栽1000~1200株,中心花开放时打 顶,留叶18~20片。

调制技术要点:红花大金元叶片落黄慢,充分成熟采收,严防采青,烘烤中变黄速度慢,而失水速度又快,较难定色,难烘烤。变黄期温度38~40℃,变黄7~8成,注意通风排湿,40℃保温就控制在36~38℃,43℃烟叶变黄9成,45℃保温使烟叶全部变黄。定色前期慢升温,加强通风排湿,烟筋变黄后升慢,转入定色后期,干筋期温度不超过68℃。 K326是美国诺斯朴·金种子公司(Northup King Seed Company)用McNair 225(McNair30×NC95)杂交选育而成, 1985年从美国引进云南省,1988年经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 会审定为推广品种1986~1988年参加全国烤烟良种区域试验, 1989年全国烟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全国推广良种。株式筒形 或塔形,株高110-130cm,节距4~4.89cm,茎围7~8.90cm,叶 数24~26片,可采叶18~22片。腰叶叶形长椭圆形,叶色绿色, 叶尖渐尖,叶缘波浪状,叶面较皱,叶耳小,主脉较细,叶片厚度中等,叶肉组织细致,茎叶角度大。花序集中,花冠淡红色。 移栽至中心花开放52~62天,大田生育期120天左右。田间生长整齐,腋芽生长势强。高抗黑胫病,中抗青枯病、南方根结线虫病和北方根结线虫病,抗爪哇根结线虫病,感野火病、普通花叶病、赤星病和气候型斑点病。 亩产量165.51~202.53kg。原烟桔黄色,油分多,光泽强,叶片结构疏松,身份适中,主筋比28.97%;总糖26.38%左右,烟碱2.01-3%,蛋白质10.77%左右,总氮 2.07%,施木克值2.45,氮/碱1.03,糖/碱1 3.12;评吸香气质尚好,香气量足,浓度中

烟草新品种介绍

烟草新品种介绍 中国烟草总公司青州烟草研究所 通过品种试验、示范,2002年12月又有8个烟草新品种通过全国烟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或认定,其中有5个烤烟新品种、1个白肋烟品种、2个香料烟品种,为使新品种更快地应用于生产,在此对8个新品种的特征特性分别加以介绍,以供生产选择和使用。 中烟100(原品系编号为CF965) 烤烟新品种中烟100是中国烟草遗传育种研究(北方)中心以优质抗病为主攻方向,采用优质品种NC82为中心亲本与多抗性互补亲本9201杂交,再用NC82回交5代后,用系谱法定向选择培育而成的优质多抗烤烟新品种,2002年12月通过全国烟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中烟100植株筒形,着生叶数24片左右,可收叶20~22片,叶形椭圆,叶面稍皱,叶尖渐尖,叶色绿,腰叶长65.6cm,宽30.1cm。花枝较松散,花冠粉红色,蒴果卵圆形。移栽至中心花开放59~63天,大田生育期116天左右。田间前期长势中等,中期转强,生长整齐一致。高抗赤星病、黑胫病,中抗根结线虫病,气候斑点病轻,中感黄瓜花叶病、青枯病,感普通花叶病。 该品种一般亩产170kg,上等烟比例30%,亩产值1200~1500元。烤后原烟多金黄色,光泽强,叶片色度均匀,油分较多,叶片结构疏松,单叶重7.8g左右。原烟(C3F)化验分析, 还原糖平均含量20.37%,总糖23.74%,烟碱2.41%,总氮1.78%,糖碱比8.45,氮碱比0.74,主要化学成分协调。原烟评吸香气质较好,香气量较足,吃味优于对照品质K326,烟叶质量符合目前卷烟工业要求。 该品种适应能力较强,在西南、华中、黄淮、东南、东北等肥水条件较好的烟区均适宜种植。该品种较耐肥水,抗病性较好,但要注意综合防治花叶病,青枯病频发区或重病区不宜种植。北方烟区宜重施基肥,早施追肥;南方烟区宜基肥与追肥并重。北方烟区一般亩施纯氮5~6kg,南方烟区一般亩施纯氮7~9kg,氮磷钾肥配比1:1~1.5:2~3。群体密度北方区以1100~1300株/亩、南方区1000~1200株/亩为宜。该品种上部叶开片好,应视田间长势和营养状况确定打顶时期,以平顶后株式呈筒型较好,留叶数在18~22片之间。烟叶采收要求下部叶适熟、中、上部叶成熟采收,尤其适宜于上部5~6片烟叶集中一次采收。该品种烟叶易烘烤,适宜采用三段式烘烤技术,应注意保证足够的烟叶变黄、定色时间,以利于物质的充分转化和香气物质的形成、积累,提高烟叶的内在质量和工业可用性。 中烟101(原品系编号为CF978) 烤烟新品种中烟101是中国烟草遗传育种研究(北方)中心以优质抗病为育种目标,用优质抗病品种SpeightG-80与优质品种红花大金元杂交,后代经系谱法定向选择培育而成,2002年12月通过全国烟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中烟101植株筒形,着叶均匀,着生叶数22片,可收叶数18~20片,叶形长椭圆,叶尖渐尖,叶色绿,腰叶长61.5cm,宽28.7cm。花枝较松散,花冠粉红色,蒴果卵圆形。移栽至中心花开放56~60天,大田生育期117天左右。田间长势较强,生长整齐一致。高抗黑胫病、赤星病,中抗TMV、CMV、PVY,中抗根结线虫病、角斑病,气候斑点病轻,感青枯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