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生动物营养与饲料学习题终审稿)

水生动物营养与饲料学习题终审稿)

水生动物营养与饲料学习题终审稿)
水生动物营养与饲料学习题终审稿)

水生动物营养与饲料学

习题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水生动物营养与饲料学习题

名词解释:

1、营养:

机体摄食、消化、吸收、转运、利用饲料中营养素的过程。

2、营养素:

营养素是指在动物体内消化吸收、供给能量、构成体质以及调节生理机能的物质。动物需要的营养素包括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矿物质和水等六类。

3、蛋白质:

蛋白质由氨基酸构成的含氮的高分子化合物,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是所有生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氮是蛋白质的特征元素。

4、氮的平衡:

是动物所摄取的蛋白质的氮量与在粪中和尿中排出的氮量之差。

5、必需氨基酸:

体内必不可少,而机体内又不能合成的或者合成的速度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必需从食物中补充的氨基酸,称必需氨基酸。

6、半必需氨基酸:

半胱氨酸和酪氨酸在体内能分别由蛋氨酸和苯丙氨酸合成,如果饲料中能够直接提供两种氨基酸,在动物体内就不必耗用苯丙氨酸和蛋氨酸来合成这两种非必需氨基酸,具有节省苯丙氨酸和蛋氨酸的功用,所以半胱氨酸和酪氨酸称为条件必需氨基酸或半必需氨基酸。

7、氨基酸平衡:

指配合饲料中各种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以及比例等于动物对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量。

8、限制性氨基酸:

指在饲料蛋白质中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和鱼虾的需要量和比例不同,其相对不足的某种氨基酸称之为限制性氨基酸。

9、蛋白质互补:

也叫氨基酸互补作用。将多种饲料合理搭配在一起,令饲料中必需氨基酸相互补偿,使其比例接近鱼虾需要模式,以提高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这种现象成为蛋白质互补作用。

10、蛋白质效率:

用含有试验蛋白质的饲料饲喂动物一段时间,从体重增加量和蛋白质的摄取量,求得结果为蛋白质效率。不同饲料蛋白质利用率不同,利用率越高,用于合成鱼虾体蛋白质的部分越多。

11、糖类:

多羟基醛或者多羟基酮以及水解以后能够产生多羟基醛或者多羟基酮的一类有机化合物。

12、ɑ-糊化:

利用高温或者其他手段使淀粉结构破坏的过程称为ɑ-糊化,糊化的作用可以提高生淀粉的利用率和颗粒料的粘结性。

13、糖原:

又称动物淀粉,是唯一的动物来源的糖类,分布在动物肝脏和肌肉组织中,是动物体能量贮备物质,但机体需要时,随时可以分解释放出能量。

14、无氮浸出物:

是复杂的一组物质,包括淀粉、可溶性单糖、双糖,一部分果胶、木质素、有机酸、单宁、色素等。在植物性精料中(籽实饲料),无氮浸出物以淀粉为主,在青饲料中以戊聚糖为最多。淀粉和可溶性糖容易被各类动物消化吸收。常规饲料分析不能直接分析饲料中无氮浸出物含量,而是通过减除水分、灰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纤维计算求得。

15、乙醚浸出物:

粗脂肪是饲料、动物组织、动物排泄物中脂溶性物质的总称。常规饲料分析是用乙醚浸提样品所得的乙醚浸出物。粗脂肪中除真脂肪外,还含有其他溶于乙醚的有机物质,如叶绿素、胡萝卜素、有机酸、树脂、脂溶性维生素等物质,故称粗脂肪或乙醚浸出物。

16、不饱和脂肪酸:

脂肪酸中氢原子数目不及碳原子数两倍者,称为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根双键个数的不同,分为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食物脂肪中,单不饱和脂肪酸有油酸,多不饱和脂肪酸有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等。根据双键的位置及功能又将多不饱和脂肪酸分为ω-6系列和ω-3系列。

17、酸败作用:

油脂在在贮存期间,受湿热光和空气中氧等的作用,逐渐产生一种油耗味,叫做油脂的酸败作用。

18、必需脂肪酸:

指那些为鱼类、虾类生长所必需,但鱼体本身不能合成,必须由饲料直接提供的脂肪酸。从化学组成和结构看,必需脂肪酸均系含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双键的不饱和脂肪酸。n-3、n-6系列不饱和脂肪酸即为鱼虾类的必需脂肪酸。

19、脂肪对蛋白的节约作用:

饲料中可消化能量含量较低时候,饲料中的部分蛋白质被作为能源消耗掉。在此种饲料中适当添加适量的脂肪,可以提高饲料的可消化能含量,从而减少了作为能量消耗的蛋白质含量,使之更好合成体蛋白的作用,称脂肪对蛋白的节约作用。

20、维生素:

是维持动物健康、促进动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一类低分子有机化合物。这类物质在体内不能由其他物质合成或者合成很少,必须经常由食物提供。维生素的种类很多,一般按其溶解性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两大类。

21、微量元素:

在动物体内含量不超过50mg/kg体重的矿物元素,称为微量元素。22、能源营养物质:

动物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源于蛋白质、脂肪和糖类这三大营养素,这类含有能量的营养物质在体内代谢过程中经酶的催化,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释放出贮存的能量。这三类营养素被称为能源营养物质。23、总能:

指一定量饲料或者饲料原料中所含的全部能量,也就是饲料中三大能源营养物质完全燃烧所释放出来的全部能量。

24、可消化能:

从饲料中摄入的总能减去粪能后说剩余的能量,即已经消化吸收养分所含重量。

25、表观消化能:

从摄入的总能中扣除粪能所得到的消化能往往比真实值要低,这种消化能称为表观消化能。

26、代谢能:

摄入单位重量饲料的总能与由粪便、尿以及鳃排出的能量之差,也就是消化能在减除尿能和鳃能后所剩余的能量。即可被吸收供代谢的三大营养素所含的能量。

27、净能:

代谢能减去摄食后的体增热量所剩下的能量,是完全可以被机体利用的能量称为净能。分为维持净能和生产净能两部分。

28、体增热:

绝食动物饲给饲粮后,产热量增加,增加的那部分热量损失掉了,这个部分热量就叫体增热。

29、活动代谢:

指鱼虾以一定强度做位移运动(游泳)时所消耗的能量。

30、标准代谢:

一尾不受惊的鱼、虾于静水中在肠胃内食物刚刚被吸收完时所产生的最低强度的热能。标准代谢是鱼虾维持基本生命活动所需的最低能量消耗。

31、能量蛋白比:

指单位重量饲料中所含的总能与饲料中总能于饲料中粗蛋白含量的的比值。

32、实验单元:

33、在实验过程可施以不同处理的最小实验单位。

33、处理:

指试验水平、方法、条件等。

34、重复:

在同一处理中的实验单位。

35、纯合日粮:

指配制动物日粮时不用天然饲料原料,所有营养物质均由化学合成或提纯的物质提供,这种日粮就称为纯合日粮。

36、半纯合日粮:

指配制动物日粮时采用部分天然饲料原料,部分采用纯化物质。1、饱食量:

在适宜的条件下,使空腹的鱼虾群一次性吃饱,其摄食量称为饱食量。

37、摄食率:

单位时间单位体重的鱼虾体的摄食量,称为摄食率。

38、表观消化率:

测定动物对饲料的总摄入量和粪便的中排出量求得的饲料消化率。其没有把粪便中来自体内的成分扣除,所以称为表观消化率。

39、内源指示剂:

饲料本身含有符合指示剂要求的物质称作内源指示剂。如酸性不溶物、粗纤维、、色源等常作内源指示剂。

40、外源指示剂:

人工添加的指示剂叫做外源指示剂。如三氧化二铬、三氧化二钇等。41饲料

饲料是饲养动物的物质基础,凡是能为饲养动物提供一种或多种营养物质的天然物质或其加工产品,使它们能正常生长、繁殖和生产各种动物产品的物质,被称为饲料。

42、蛋白质饲料

蛋白质饲料是指饲料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少于18%而粗蛋白含量大于20%的饲料。

43、能量饲料

能量饲料是指干物质中粗纤维<18%、粗蛋白<20%的一类饲料,如谷实类,此外尚包括含能量极高的饲用油脂。

44、配合饲料

配合饲料是指根据动物的营养需要,将多种原料按一定比例均匀混合,经加工而成一定形状的饲料产品。

45、全价配合饲料

配方科学合理,营养全面,完全符合动物生长需要的配合饲料,特称之为全价配合饲料。

46、饲料添加剂

是指为了某种特殊需要而添加于饲料内的某种或某些微量的物质。47、载体

是指用于承载微量添加剂活性组分,并改变其物理性状,保证添加剂成分能够均匀地分布到饲料中去的可饲物料。

48、稀释剂

是掺入到一种或多种微量添加剂中起稀释作用的物质,它可以稀释活性组分的浓度,但它不起承载添加剂的作用。

49、预混合饲料

是指一种或多种饲料添加剂与载体或稀释剂按一定比例配制的均匀混合物。又称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简称添加剂预混料。

50、 饲料系数

饲料系数又称增肉系数,是指摄食量与增重量之比值。

51、 饲料效率

饲料效率是指鱼、虾增重量与摄食量的百分比。

问答题

1、 蛋白质有哪些生理功能?

(1) 供体组织蛋白的更新、修复以及维持体蛋白质现状;

(2) 用于生长(体蛋白质的增加);

(3) 作为部分能源来源;

(4) 组成各种激素和酶类等具有特殊生物学功能的物质。

2、 解释模式I=I m +I g +I e ,并说明饲料对模式的影响。

模式I=I m +I g +I e 中:I 代表吸收的氨基酸;I m 代表用于体组织蛋白质的

更新、修复以及维持体蛋白相关现状等的氨基酸;I g 代表用于生长的

氨基酸;I e 代表分解后作为能源消耗的氨基酸。

式中I m 、I e 是蛋白质特有营养效果,是其他营养素无法代替的,而I e

的营养作用,从理论上讲可由脂肪和糖类来代替。

鱼虾类吸收的氨基酸用于三者的比率主要取决于饲料蛋白质的营养价

值,营养价值高的蛋白质被利用为I m 、I g 的比例较高,用作I e 的比例

则较低。相反,则被利用为I m 、I g 的比例较低,用作I e 的比例则偏

高。在配合饲料中用同一质量的蛋白质饲料源,如果适量增加能量饲

料时,则利用为I m 、I g 的比例大,用作I e 的比例小,对提高饲料效率

十分重要。

3、 怎样确定蛋白质的最适需要量应该考虑哪些问题

确定需要量的方法:

(1) 蛋白质浓度梯度法,采用不同梯度蛋白质含量的试验饲料来饲

喂鱼虾类,测定各试验组鱼虾的增重率、蛋白质效率等指标,

确定蛋白质需要量;

(2) 使用营养价值高的蛋白质饲料,使氮的平衡达到最高的正平

衡,由摄取的氮量计算出蛋白质的最大需要量;

(3) 使用营养价值高的蛋白质饲料饲养鱼虾类,经过一定期间鱼虾

体内的氮的最大增加量,计算出蛋白质的最大需要量。

考虑的问题:

(1) 应考虑投饲率、氮的积蓄量和蛋白质的利用率问题;

(2) 考虑饲养的环境条件、饲料蛋白质的营养价值以及能量饲料源

的组成的影响;

(3) 在实际生产中还应该考虑经济成本因素。

4、 什么是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各有哪几种鱼虾类的必需氨基酸

是如何确定的

必需氨基酸是指在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的速度不能满足机体的需

要,必需从食物中摄取的氨基酸。是体内能够合成的,为非必需氨基

酸。鱼类的必需氨基酸经研究确定有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蛋

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缬氨酸、精氨酸、组氨酸等十种氨基酸。而酪氨酸。丙氨酸、甘氨酸、脯氨酸、谷氨酸、丝氨酸、胱氨酸和天门冬氨酸等8种是非必需氨基酸。

确定鱼、虾类的必需氨基酸常用如下方法:1.用含有氨墓酸混合物代替蛋白质的饲料饲养鱼、虾类,观察其生长的方法;2.投喂氨基酸饲料测定体氮平衡的方法;3.用示踪原子14C的方法。

5、什么是限制性氨基酸一般饲料中限制性氨基酸有哪些

所谓限制性氨基酸(Limiting amino acid)是指在饲料蛋白质中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和鱼、虾的需要量和比例不同,其相对不足的某种氨基酸称之为限制性氨基酸,如谷类的限制性氨基酸为赖氨酸、蛋氨酸,豆粕类的限制性氨基酸为蛋氨酸、苯丙氨酸等。

6、木桶效应与氨基酸平衡?

所谓氨基酸平衡是指配合饲料中各种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及其比例等于鱼、虾类对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量,这就是理想的氨基酸平衡的饲料。

鱼、虾摄取这样的饲料,吸收到体内的氨基酸才能有效的进行生物化学反应,合成新的蛋白质。事实上任何一种饲料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达到这种理想的氨基酸平衡是不可能的。总是某种必需氨基酸或多或少。

生产实践证明,饲料无沦缺乏哪—种必需氨基酸,都会影响饲料的营养价值,假如配合饲料中某一种必需氨基酸只能满足鱼、虾需要量的一半,那么,其他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再高,也要按这个必需氨基酸的半量为基准,按比例的合成新的蛋白质。

这一机理如同木桶盛水一样,其中一块桶板短缺,就不能使木桶装满水。我们把每一种必需氨基酸比作一块捅板,多余的必需氨基酸就像组成的木桶的桶板长短不一,盛不住水一样,长的桶板白白浪费。7、鱼虾类利用糖类的能力低,其原因何在?

一般来说,鱼、虾类利用糖类的能力较其他动物低,其原因:鱼类的胰岛素量不足被认为是导致鱼类耐

糖机能低下的主要原因;鱼类的糖代谢机能低劣也被认为是原因之一,而与糖代谢机能直接相关的不是

胰岛素而是酶;鱼类利用糖类的能力又随鱼的食性、种类不同呈现出很大差异,一般认为肉食性愈强的

鱼对糖类的利用能力愈低;糖的种类不同,鱼、虾对其利用率也不同,鱼类对低分子糖类的消化率高于

高分子糖类,而对纤维素则几乎不能消化。

8、糖类有哪些生理功能?

(1)糖类及其衍生物是鱼、虾类体组织细胞的组成成分;

(2)糖类可为鱼、虾类提供能量。吸收进入鱼、虾体内的葡萄糖被氧化分解,并释放出能量,供机体利用;

(3)糖类是合成体脂的重要原料。当肝脏和肌肉组织中储存足量的糖原后,继续进入体内的糖类则合成脂肪,储存于体内;

(4)糖类可为鱼、虾类合成非必需氨基酸提供碳架。葡萄糖代谢的中间产物,如磷酸甘油酸、α-酮戊二酸、丙酮酸可用于合成一

些非必需氨基酸;

(5) ) 糖类可改善饲料蛋白质的利用。当饲料中含有适量的糖类时,可减少蛋白质的分解供能。同时ATP的大量合成有利于氨

基酸的活化和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提高了饲料蛋白质的利用

率。

9、脂类有哪些生理功能?

(1)脂类是鱼、虾类组织细胞的组成成分,—般组织细胞中均含有1%~2%的脂类物质;

(2)脂类可为鱼、虾类提供能量。脂肪是饲料中的高热量物质,其产热量高于糖类和蛋白质;

(3)脂类物质有助于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和在体内的运输,维生素

A、D、E、K等脂溶性维生素只有当脂类存在时方可被吸收;

(4)提供鱼类生长的必需脂肪酸;

(5)脂类可作为某些激素和维生素的合成原料,如麦角固醇可转化

,而胆固醇则是合成性激素的重要原料;

为维生素D

2

(6)节省蛋白质,提高饲料蛋白质利用率。

10、氧化脂肪对鱼虾带来什么危害如何防止油脂的氧化酸败

脂肪酸氧化酸败的结果产生大量具有不良气味的醛、酮等低分子化合物,不仅使脂肪营养价值和饲料适口性下降,而且在氧化过程中产生的大量过氧化物会破坏某些维生素。此外蛋白质的消化率也显着下降,除了饲料营养价值下降外,氧化过程中产生的醛、酮对鱼、虾尚有直接毒害作用。

防止饲料脂肪氧化酸败的关键在于改善仓储条件,缩短贮存时间,防止饲料霉变。对脂肪量较高的饲料应加入抗氧化剂,而且应该在未氧化时加入。

11、维生素有哪些特点

维生素是维持动物健康、促进动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一类低分子有机化合物。这类物质在体内不能由其他物质合成或合成很少,必须经常由食物提供,但动物体对其需要量很少。维生素虽不是构成动物体的主要成分,也不能提供能量,但它们对维持动物体的代谢过程和生理机能,有着极其重要的且不能为其他营养物质所替代的作用。许多维生素是构成酶的辅酶的重要成分,有的则直接参与动物体的生长和生殖活动。

12、影响鱼类对维生素需要量的有哪些因素?

(1)维生素在饲料中以某种不能被鱼、虾类利用的结合态存在,如谷物糠麸中的泛酸、烟酸含量虽很高,

但由于它们以某种结合态存在,因而利用率较低;

(2)维生素吸收障碍。饲料中含有适量的脂肪可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

的吸收则有赖于胃肠壁产生的一种小分子粘蛋白(内因子)的存收,而B

12

在,如果这些与维生素吸收有关的物质缺乏或不足,则会显着降低维生素的吸收率;

(3)饲料中存在与维生素相拮抗的物质(抗维生素),从而削弱甚至抵销了维生素的生理功用,导致维生素缺乏症;

(4)由于绝大多数维生素性质极不稳定,在饲料贮藏加工过程中往往会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有时这种破坏是十分严重的。

13、什么是抗维生素其拮抗机理为何

抗维生素(或称维生素的拮抗物),是指那些具有和维生素相似的分子结构,却不具有维生素生理功用的物质。它可以代替辅酶中维生素的位置,与维生素竞争和有关酶结合,从而削弱或阻止了维生素与酶的结合,使酶活性丧失。

14、钙、磷的生理功能是什么它在何处沉积

构成骨、齿、鳞及甲壳;钙在软组织中的生理功用有:参与肌肉收缩、血液凝固、神经传导、某些酶的激活以及细胞膜的完整性和通透性的维持。在细胞膜中,钙和磷紧密结合,由此控制膜的通透性和调控细胞对营养成分的吸收。血钙过低,则使神经组织应激性提高,并导致痉挛和惊厥。

体内99%钙和80%的磷存在于骨骼、牙齿和鳞片上;磷除与钙结合形成骨齿外,其余20%分布于全身细胞中。磷是三磷酸腺苷、核酸、磷脂、细胞膜和多种辅酶的重要组成成分,磷与能量转化,细胞膜通透性,遗传密码以及生殖和生长有密切关系。磷还用作缓冲液,以保持体液和细胞内液的正常pH值。

15、能量营养的意义?

有机体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的第一需要是为了供给生命活动的能量需要,鱼类当然也不例外。鱼、虾类在其生存过程中,一切生命活动都需要能量,如各种细胞的生长、增殖,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运输,体组织的更新,神经冲动的传导,生物电的产生,肌肉的收缩,代谢废物的清除等都需要能量,没有能量,鱼、虾体内的任何—个器官都无法实现它的正常功能。

鱼、虾类在生命活动过程中消耗了营养物质,释放了其中的能量,用于做功,另外还有一部分能量贮存于体内,其表现为鱼、虾体生长和体重增加。

16、什么是总能如何测定

总能是指一定量饲料或饲料原料中所含的全部能量,也就是饲料中三大能源营养物质完全氧化燃烧所释放出来的全部能量。

总能的测定方法有两种:直接测定法和间接推算法。

(1) 直接测定法:总能量一般用弹式热量计(bomb calorimeter)直接

测定。

(2) 间接推算法:通常采用根据饲料化学成分乘以营养素平均产热量的

近似计算法,即为间接推算法。

17、什么是可消化能什么是表观消化能真消化能

可消化能被定义为从饲料中摄入的总能减去粪能后所剩余的能量,即已消化吸收养分所含总能量,或称之为已消化物质的能量。

粪能是摄入的总能在消化过程中损失量最大的部分,经由粪便排泄的“废物”中不仅有未被消化的饲料残渣所含的能量,而且亦含有少量肠道微生物及其产物、消化道脱落上皮细胞以及消化道分泌物所含有的能量。因此,从摄入的总能中扣除粪能所得到的消化能值往往比真实值低,这种消化能便被称为表观消化能。

真消化能为:总能-(粪能-由粪中排出的代谢氮能),欲求真消化能值需将表观消化能值加以修正。

18、什么是代谢能如何测定

代谢能被定义为摄入单位重量饲料的总能与由粪、尿及鳃排出的能量之差,也就是消化能在减除尿能和鳃能后所剩余的能量,意即可被吸收供代谢的三大营养素所含的能量。

代谢能的测定有两种方法:直接测定法和间接推算法。

(1) 直接测定法:此法可用弹式热量计直接测定在测得饲料总能、粪

能、尿能和鳃能后.即可按下式计算代谢能:ME=GE一EF一(UE十ZE);

(2) 间接推算法:此法假定鱼粪排泄的氮化物都是氨,根据撮入饲料总

能(GE)按下式计算即可得代谢能:

(3) ME=GE·D

S 一3975D

P

·P

式中:D

S 、D

P

分别为所测饲料及饲料中蛋白质的消化率;P为从饲料中

摄入的粗蛋白质量;3975为每克蛋白质进行分解代谢时以氨的形式所损失的能量(J)。

19、什么是活动代谢什么是活跃代谢两者的区别

活动代谢是指鱼、虾以一定强度作位移运动(游泳)时所消耗的能量,.即是鱼随意活动所消耗的能量。活跃代谢是指鱼在以最大持续速度游泳时的代谢能量,它实质上是指鱼类有氧呼吸的能力。

20、蛋白质、脂肪和糖类在体内是如何相互转变的?

蛋白质与脂肪:组成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均可在动物体内转变成脂肪。

生酮氨基酸可以转变为非必需脂肪酸,生糖氨基酸亦可先转变为糖,然

后转变成脂肪,脂肪在一定范围内可转变为蛋白质.脂肪组成中的甘油

可转变为丙酮酸和其他—些酮酸,然后进一步经转氨基或氨基化作用而

形成非必需氨基酸。

蛋白质与糖类:蛋白质可在鱼体内转变成糖类。组成蛋白质的各种氨基

酸均可经脱氨基作用生成酮酸,然后沿糖的异生作用途径合成糖;反

之,糖类可转变为蛋白质,尽管这种转变是有局限的。实际上是由糖转

变为非必需氨基酸,因糖在代谢过程中可生成酮酸,然后通过转氨基作

用而生成氨基酸。

脂肪与糖类:脂肪可转变为糖类,脂肪中的甘油可通过糖代谢的中间产

物磷酸二羟丙酮(DHAP)而转变变为糖类。然而脂肪酸并不能合成糖类。

反之,糖类可转变成脂肪,糖类代谢的中间产物磷酸二羟丙酮可还原生

成磷酸甘油,而乙酰辅酶A则可缩合成长链脂肪酰辅酶A,然后,磷酸甘

油与脂肪酰辅酶A经酯化则可生成脂肪。

1、影响摄食量的主要内部因素有哪些?

(1) 胃容积的大小直接影响摄食量:

(2) 同—品种的饱食量随着体重的增加呈直线指数函数增加;然而日

摄食率呈指数函数减少。

(3) 鱼、虾的摄食量与其空腹状态有关;

(4) 有些鱼、虾的食欲受其群体的影响, 体行动时比单独行动时摄食

量大;

(5) 鱼、虾的摄食量大小还与其对试验饲料的习惯程度有关;

(6) 对环境的适应程度也会影响摄食量。

2、什么是消化率测定动物对饲料的消化率有哪些方法

消化率是动物从食物中所消化吸收的部分占总摄入量的百分比,表示不

同饲料源的营养物质的可被消化吸收的程度。

研究动物对饲料的消化率主要有两种方法:体外消化法和体内消化

法。

体外消化法是利用酶试剂或研究对象的消化器官的酶提取液在试管内

进行的消化试验。此法虽简便但无法反映体内消化的真实情况,所以

缺乏可靠性,已很少采用。

体内试验法又分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种。

直接法是测量动物对饲料的总摄入量和粪便的总排出量便可求得饲料

的总消化率。

间接法的原理是在饲料中存在的或人工均匀掺入的一种完全不被消化

吸收的指示剂,它可以随食物在消化道内一起移动,本身无毒,也不

妨碍饲料的适口性和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且定量容易。根据指示剂

及营养成分在饲料和粪便中的含量变化,便可计算营养成分的消化

率。

3、 间接测定消化率的指示剂应该具备什么样条件有哪些物质可以作为

指示剂

条件:完全不被消化吸收,它可以随食物在消化道内一起移动,本身

无毒,也不妨碍饲料的适口性和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且定量容易。

外源指示剂:氧化铬、Fe 2O 3、TiO 2、BaSO 4、144CeCI 和32P-磷钼酸铵等

等。

内源指示剂:酸性不溶灰、粗纤维、色原等常作内源指示剂。

1、问答题

1、 动物性蛋白饲料包括哪些其营养成分的特点是什么

动物性蛋白饲料包括优质鱼、虾、贝类、水产副产品和畜禽副产品

等。

这类饲料的特点是:

(1)蛋白质含量丰富,品质较好.富含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色氨

酸等必需氨墓酸,鲜体含蛋白质11.4%~21.8%,而在干物质中蛋白

质一般都在30%以上;

(2)某些种类含脂肪较多,如肉粉、蚕蛹,脂肪含量过高,容易酸败变

质,应进行脱脂处理;

(3)含糖量很低,几乎不含粗纤维;

(4)灰分含量高。这不仅是因为有肉骨、鱼骨,而且动物软组织本身灰

分含量就很高,如血、肝、乳品等的灰分含量都在5%以上,特别是

钙、磷含量丰富;

(5)此类饲料维生索含量丰富,特别是B 族维生素。

问答题

1、 在饲料中为什么要添加饲料添加剂?

其主要作用是:补充配合饲料中营养成分的不足,提高饲料利用率,改善饲料口味,提高适口性,促进鱼、虾正常发育和加速生长,改进产品品质,防治鱼、虾疾病,改善饲料的加工性能,减少饲料贮藏和加工运输过程中营养成分的损失。

2、 作为载体和稀释剂应该符合哪些条件?

(一)载体和稀释剂的水分含量一般不超过10%,最高不超过12%。而作为维生素的载体,其水分宜控制在5%以内。含水量过高.不仅给配制添加剂造成困难,还易使微量组分在贮藏过程中失去活性,从而严重影

响预混合饲料的效能,因此,必须严格控制载体与稀释剂的水分。(二)用作载体和稀释剂物料的容重和比重与添加剂微量活性组分基本一致,以便在混合过程中均匀混合,其容重一般在0.5~0.8kg/L为宜。(三)载体表面应当粗糙,或具有小孔洞和皱脊,当载体与微量活性组分充分混合时,微量成分能嵌入载体表面的小孔,或吸附在粗糙的表面上。粗纤维含量较高的麦麸,脱脂米糠,大豆皮粉、小麦粗粉等均属良好的载体。

(四)载体的酸碱性对维生素在贮藏过程中的稳定性影响很大,偏酸性或偏碱性容易使维生素受到破坏,因此,载体和稀释剂的酸碱度要接近中性,pH值保持在6.0~7.5之间。

(五)核黄素、尼克酸、抗生素等,当干燥、粉细时,常带有静电荷,产生吸附作用。使活性成分吸附在混合机或输送设备表面,造成产品不合格。静电作用也会影响物料的流动性。所以选择载体和稀释剂应不产生静电吸附现象或静电荷比较容易消除。在载体表面涂以植物油、矿物油等抗静电物料,就能消除静电影响。

(六)载体、稀释剂如吸湿性强,则制成预混合饲料易吸附水分并结块,在贮藏中活性物质易变质失活,应尽量不使用具有吸湿性强的物料做载体或稀释剂。在实际生产中,可加入沸石、二氧化硅、疏水淀粉等以防止结块。

(七)载体或稀释剂应具有较好的流动性。流动性差,则不易混合均匀;流动性太强,则预混料或其成品在运输过程中易产生分离,因此选用具适当流动性的载体,对与微量组分的均匀混合具有重要作用。(八)载体、稀释剂应无毒无害,清洁卫生,每克物料细菌含量不超过30万个,其中真菌不超过4万个;不影响动物的消化吸收,不影响饲料的营养平衡。

3、什么叫预混合料优点是

预混合饲料是指一种或多种饲料添加剂与载体或稀释剂按一定比例配制的均匀混合物。

使用预混合饲料有以下优点:

(1)有利于标准化,对各种添加剂活性,使用浓度等的表示都可标准化.有利于配合饲料的生产与应用。

(2)配料速度快,精度高,混合均匀度好。

(3)添加剂预混合饲料在配制时已注意到其稳定性、静电感应及吸湿结块等问题,使用预混合饲料可以防止产生这些缺点。

4、鱼虾为什么要添加着色剂?

人工养殖的鱼、虾,其体色往往不如天然鱼虾的色彩鲜艳,影响其商品价值,在饲料中添加着色剂可以改善鱼、虾的体色。虾粉、苜蓿、黄玉米、绿藻等都是良好的色源原料,但天然色源成分不稳定,有的价高,故须开发着色剂。属于黄色色系的有金鱼、香鱼等,属于红色色系的有

真鲷、对虾、虹鳟、锦鲤鱼等。所用着色剂多为类胡萝卜产品。

问答题

1、配合饲料如何分类各具有什么特点

渔用配合饲料按其物理性状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粉状饲料将各种饲料原料粉碎到—定粒度,按配方比例充分混

合后进行包装。使用时将粉状饲料加适量的水和油充分搅拌,形成具

有强粘结性和弹性的团块状饲料,在水中不易溶散,适于鳗鱼摄食。

(2) 颗粒饲料颗粒饲料呈短棒状,颗粒直径根据所喂鱼、虾类的大

小而定,依加工方法和成品的物理性状,又分为软颗粒饲,硬颗粒饲

料和膨化(或发泡)颗粒饲料三种类型。

(3) 微粒饲粒

2、配合饲料配方设计的原则?

(1) 根据饲养标准编制配方

根据饲养标准规定的营养成分的种类、数量和比例来选择和搭配多种

饲料原料,贯彻营养平衡的原则。掌握饲料中能量同蛋白质、脂肪、

糖的比例关系,各种氨基酸之间的关系,以及矿物质和维生素的需要

量与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等。

(2) 根据鱼、虾类的生长和消化生理特点编制配方鱼、虾类在不同

生长阶段,年龄和个体大小不同对饲料的营养需要也不一样。

(3) 配合饲料原料的选择应尽量开发和利用经济的、供应稳定的饲料

原料,以保证饲料配方相对稳定。

(4 )必须掌握饲料原料的营养成分及其特性,以确保配合饲料的品

质。

(5) 编制饲料配方要考虑经济效益。

3、配合饲料加工的主要工序。

主要工序:

原料清理、粉碎、混合、制粒、破碎、筛分和包装、贮藏。

问答题

1、配合饲料质量包括哪些内容?

渔用配合饲料质量包括感官指标、物理指标、营养指标和卫生指标等

四项。

2、鱼虾类配合饲料的感官指标包括哪些?

感官指标要求:色泽一致,具有该饲料固有气味,无异味,无发霉、变

质,结块现象,无鸟、鼠、虫污染,无杂质,对虾及鱼饲料呈颗粒状,

表面光滑;鳗鱼饲料在加水搅拌后具有良好伸展性和粘弹性。

3、鱼虾类配合饲料的物理指标有哪些?

物理指标要求:粉料粒度98%通过40目 (0.425mm)筛孔,80%通过

60目(0.250mm)筛孔。

4、鱼虾饲料的营养指标包括哪些?

营养指标(化学指标)要求:饲料的营养指标主要指饲料中的能量、粗

蛋白质、必需氨基酸、粗脂肪、粗纤维、钙、磷、粗灰分、砂分等含

量。

5、作为化学指标的水分含量是否越低越好鱼虾类饲料对水分含量的要

求一般是多少

水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指标,水分太高,会引起饲料霉变,而水分太

低,虽有利于贮藏,但会相应的增加成本,降低经济效益。—般鱼、

虾饲料要求水分在12%以下,鳗鱼饲料水分要求在9%以下。

6、生产性评价饲料质量包括哪些内容?

生产性评定法是指在生产、养成全过程中对配合饲料的评定,通过生产

所获得的产品规格、产量和经济效益来评定配合饲料的质量。

生产性评价饲料质量包括:

(1) 生物学指标通过养成全过程,最后收获时,量其平均体长、体

重,及单产产量作为指标,对配合饲料进行评定。规格大、产量高说明

配合饲料的质量好。

(2) 饲料系数与投饵系数饲料系数被用来衡量配合饲料的质量以及

鱼、虾对配合饲料的利用程度,其值大小除与饲料质量有关外,还与

鱼、虾对其消化、吸收和代谢有关。用饲料系数评定配合饲料的质量是

较准确可靠的,因为它综合了有关配合饲料质量的各项指标及鱼、虾本

身对配合饲料的利用程度。但在生产中却不适用,这是因为实验过程中

死亡鱼、虾的重量和残饵量都无法测定出来,因此在生产中即以投饵系

数来代替饲料系数。投饵系数不仅与饲料质量有关,和投饵技术的高低

也密切相关,生产实践证明,投饵过多或过少,都会使投饵系数上升。

(3)饲料效率:饲料效率与饲料系数之间是倒数关系。

影响投饲率的因素有哪些?

投饲率是指投放水体中的饲料占鱼体的百分数。投饲量是根据水体中载鱼量

在投饲率的基础上换算出来的具体数值,随着水体中载鱼量而变动。它受饲料

的质量、鱼的种类、鱼体的大小和水温、溶氧量、水质等环境因子以及养殖技

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水生生物学课后习题完整版

水生生物学课后习题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题型:名词解释、写出各名词的英文或汉语名称、单项选择、是非题、简答题、问答题、绘图题 第一、二次绪论 解释: 水生生物学Hydrobiology 湖沼学 Limnology 水生生物学作为生态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水生生物学的形态、结构及其在分类系统中的地位和它与其生活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 浮游生物(plankton):为悬浮水中的水生生物,它们无游泳能力,或者游泳能力微弱, 不能长距离的游动,只能被动地“随波逐流”,其个体微小。包括细菌、真菌、浮游植物、浮游动物。 自游生物(Nekton):具有发达的游泳器官,具有快的游泳能力。如各种鱼、虾。 漂浮生物(Neuston):生活在水表面。依靠水的表面张力,漂浮于水面上,一般生活在水面静止或流动性不大的水体中,如槐叶萍、船卵溞等。 底栖生物(benthos):包括底栖动物和水生锥管束植物(Large aquatic plants) 栖息在水体底部,不能长时间在水中游动的一类生物,如着生生物、沉水植物、软体动物、水生昆虫等。 2.简述我国在水生生物学研究上的一些成就。 3.如何划分湖泊的生物区? 1.水底区:沿岸带, 亚沿岸带, 深沿岸带 沿岸带(littoral zone):从水面开始,延伸到沉水植物的部分。 亚沿岸带(sublittoral zone) :沿岸带与深底带的过渡带. 深底带(profoundal zone):深底带部分,无植物生长,只有少数底栖动物。 2.水层区: 沿岸区(littoral zone):沿岸带以上的浅水部分。 湖心区(limnetic zone):沿岸区以外的开阔部分。 生物圈(biosphere): 4.简述水生生物的产生和发展 第三次藻类摡述 浮游植物 (phytoplankton) 1)水华(water bloom) 有些种类在小水体和浅水湖泊中常大量繁殖,使水体呈现色彩,这一现象称为水华。 2)赤潮(red tide):有些种类在海水中大量繁殖且分泌毒素,形成赤潮. 3)囊壳(lorica)某些藻类还有特殊性的构造囊壳;壳中无纤维质,有由钙或铁化合物的沉积,常呈黄色,棕红色的囊壳。 4)蛋白核(造粉核和淀粉核) 是绿藻、隐藻等藻类中常有的细胞器,常由蛋白质核心和淀粉鞘(starch sheath)组成,有的则无鞘.蛋白核与淀粉形成有关,所以称淀粉核,其构造、形状、数目以及存在于色素体或细胞质中的位置等,因种类而异,故也常作为分类依据之一。 2、何谓藻类,藻类包括哪些类群?

浅谈自然地理环境对动物生理构造

浅谈自然地理环境对动物生理构造、身体形态及分布的影响 ——以骆驼为例 众所周知,自然地理环境对动物的生理形态、构造及分布等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们人也不例外。如生活在热带地区中的黑色人种,因为气候温暖湿润,鼻子的温暖湿润空气的功能不很重要,所以鼻孔一般是宽阔的;而同样是受地理环境影响的白种人,却因为生活在高纬度的寒冷地带,需要将吸入体内的空气暖化和湿润,鼻子显得长而突兀。再如,我们黄色人种由于处在白种人和黑种人的过渡地带,身体形态也由此表现出了黑白两色人种的过度特征。 下面我将以骆驼为例,深入探讨地理环境对骆驼的生态形态、构造和地理分布等方面的影响。 繁衍于沙漠地区 沙漠,就是这样一种极度缺水、昼夜温差大、炎热与寒冷并存的不毛之地,繁衍着骆驼这种奇特动物。据考证,骆驼原产于1000万年前的北美大陆内部,后才越过白令海峡到达亚洲和非洲,并经演化形成双峰骆驼和单峰骆驼。 集中分布于干旱的沙漠地区,散居世界各地。 生活在现代的骆驼和它们的祖先一样,还是目前主要分布在干旱少雨的沙漠地区,如北非、中西亚、阿拉伯半岛等地方;但由于人为原因,在印度、澳大利亚、北美等一些国家或地区也有部分分布。另外,由于现代社会的发展,旅游业的旺盛,骆驼凭着其独特的生存环境及其数量的日渐减少,现在也越来越多的被用作旅游资源分布于各类动物园或滨海沙滩供人们观赏骑乐。 我们都知道骆驼特别能耐饥耐渴,还能横穿号称是“死亡之海”的沙漠,因此还赢得了“沙漠之舟”的美称。那它的生存环境——沙漠,到底赋予了它什么样的功能?它是如何适应沙漠的? 生理构造——耐饥耐渴耐寒 骆驼颇能忍饥耐渴耐寒,每次吃饱喝足后能数日不吃不喝,仍能在炎热、干旱的沙漠地区活动,其中,双峰驼尤其能耐饥渴,它们可以十多天甚至更长时间不喝水;沙漠昼夜温差大,白天炎热,可达六七十度的高温,而晚上则会下降到零下甚至十几度的温度,而这样的冰火两重天对骆驼也是没有生命危险的。这是我们人类还有很多动物无法做到的。那是因为骆驼在沙漠中繁衍进化,其生理构造的适应成果: 鼻内管道:骆驼的鼻内有很多极细而曲折的管道,平时管道被液体湿润着,当体内缺水时,管道立即停止分泌液体,并在管道表面结出1层硬皮,用它吸收呼出的水分而不致散失体外;在吸气时,硬皮内的水分又可被送回体内。水分如此在体内反复循环被利用,故能耐渴。 胃部分工:骆驼的胃分为有三室,第一胃室它有20~30个水脬,专门用来贮水,一次饮水可达57升。与此同时,红血球可以大幅膨胀吸水来贮水,所以耐饥渴,可以多日不吃不喝,一旦遇到水草,可以大量饮水贮存。另外,骆驼的胃里有许多瓶子形状的小泡泡,那是骆驼贮存水的地方,这些“瓶子”里的水使骆驼即使几天不喝水,也不会有生命危险背有肉峰,内蓄脂肪:骆驼的驼峰里贮存着脂肪,这些脂肪在骆驼得不到食物的时候,能够分解成骆驼身体所需要的养分,供骆驼生存需要。另外,在极度缺水时,双峰驼还能将驼峰内的脂肪分解,产生水和热量。 反刍:骆驼在食物丰盛的时候能一次性吃很多食物,但它并不完全消化这些食物,而是

高中生物免疫系统复习

免役调节 一、三道防线 人体抵御病原体的三道防线: 1、皮肤、粘膜 2、某些白细胞和血浆蛋白 3、免疫应答 可以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物质叫做抗原。 前两者的免疫不具有特异性,成为非特异性免疫,而第三道防线具有特异性,成为特异性免疫。 二、免疫系统 免疫类型 1、体液免疫:与B淋巴细胞有关 2、细胞免疫:与T淋巴细胞有关 三、淋巴细胞识别入侵者 人体所有细胞的细胞膜上都有一种叫做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的分子标志。当一个入侵者所携带的“非己”标志被识别后,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受到刺激,开始反复分裂,形成巨大的数量。同时分化成不同的群体,以不同的方式对入侵者做出反应。一部分成为效应细胞与入侵者作战并歼灭之。另一部分分化成为记忆细胞进入静止期。下图是免疫应答的特殊性与记忆示意图 抗原 只与适合的 受体结合 B 淋巴细胞 表面不同的受体 激活的 B 淋巴 细胞增大、 分化、分裂 记忆 B 细胞群, 一旦遇到同一类 型抗原便快速增 殖分泌抗体 效应 B 细胞群 分泌抗体进入血液

四、细胞免疫 TIP : 1、成熟的T 淋巴细胞有不同的群体,有成熟的辅助性T 淋巴细胞,还有成熟的细胞毒性T 淋巴细胞。 2、每一个成熟的T 淋巴细胞只带有对应于一种抗原的受体。 五、体液免疫 TIP : 1、 所有的抗体分子都是蛋白质,但每一种抗体分子的结合位点只能与一种抗原匹配。 2、 反复分裂形成的B 细胞克隆分化为效应B 细胞和记忆B 细胞。 3、 实现体液免疫需要T 细胞的参与。 4、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分别处理入侵细胞内和细胞外的抗原,相辅相成。 巨噬细胞 辅助性T 细胞 上的抗原 MHC 受体 效应细胞 毒性T 细胞 分裂和分化 细胞毒性T 细胞 抗原-MHC 复合体 被感染的 体细胞 MHC 标志 病原体 抗原-MHC 复合体 巨噬细胞 抗原 MHC 抗体 辅助性T 细胞 B 细胞 大量的效应和 记忆B 细胞 分裂和分化 效应B 细胞 记忆B 细胞

湖南农业大学水生生物学2015—2018年考研真题试题

2015年湖南农业大学硕士招生自命题科目试题 科目名称及代码:水生生物学 814 适用专业:水产、水生生物学 考生需带的工具: 考生注意事项:①所有答案必须做在答题纸上,做在试题纸上一律无效; ②按试题顺序答题,在答题纸上标明题目序号。 一、名词解释(共计30分,每小题3分) 1.原核生物 2.桡足幼体 3.混交雌体 4.半变态 5. 咀嚼器 6.卵鞍 7.接合生殖 8.色素体 9.物种多样性 10.次级生产者 二、简答题(共计80分,每小题10分) 1、列举几种藻类中运动种类的运动及其运动辅助器官。 2、污染对水生生物的影响主要通过哪些途径? 3、简述浮游植物群落季节演替的一般规律。 4、比较枝角类与轮虫生活史的异同点。 5、淡水水体中浮游动物主要由那几类构成?其经济意义如何? 6、水生植物对水环境的适应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举例说明。 7、简述对虾类和真虾类的繁殖方式的不同。 8、什么是光补偿强度?简述其主要的生态意义。 三、论述题(共计40分,每小题20分) 1、目前,各地政府开始控制发展内陆水库、湖泊养鱼,请结合渔业环境、水生生物及渔业发展的关系分析其合理性。 2、论述水域环境生物修复的主要途径和原理。

2016年湖南农业大学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自命题科目试题 科目名称及代码:水生生物学 814 适用专业:水产、水生生物学 考生需带的工具: 考生注意事项:①所有答案必须做在答题纸上,做在试题纸上一律无效; ②按试题顺序答题,在答题纸上标明题目序号。 一、解释下列名词(共计30分,每小题3分) 1.Plankton https://www.doczj.com/doc/754012432.html,munity 3.蛋白核 4.固着生物 5.水华 6.不混交雌体 7.休眠卵 8.伪足 9.壳缝 10.季节变异 二、简答题(共计80分,每小题10分) 1.蓝藻和细菌在细胞结构、功能上有哪些异同点? 2.简述轮虫分类依据及世代交替特征。 3.浮游植物主要通过哪几种方式适应浮游生活?其适应机制是什么? 4.简述裸藻的特征、分布特点及经济意义。 5.高等水生植物可分为哪几种生态类群?每个类群有哪些常见种类?(各举1例) 6.简述双壳类特征及其经济意义。 7.水生生物的昼夜垂直移动具有什么意义? 8.什么叫变态?水生昆虫的变态有何特点? 三、论述题(共计40分,每小题20分) 1.论述淡水藻类各门类的特征及其在渔业上的经济意义。 2.试述水生生物在环境监测中的作用。

动物生理学——赵茹茜主编

绪论 第一节概述 一、什么是动物生理学 生理学是生物科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有机体正常生命活动规律和机体各组成部分功能的科学。任何生命,从简单的微生物到复杂的高等动物,均有其独特的活动规律和功能特征。因此,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生理学分为微生物生理学、植物生理学、动物及人体生理学等。动物生理学是生理学的重要分支,也是动物学和畜牧兽医学科重要的基础课程。 动物有机体由四大功能系统组成:①支持系统:包括皮肤、被毛、骨骼和肌肉,其作用为构建骨架,决定外貌体型,执行躯体运动功能,同时也参与机体防御和代谢。②维持系统:包括血液、循环、呼吸、消化、泌尿以及能量代谢和体温调节,其作用为执行新陈代谢,维持内环境稳态,维持动物个体的生存。③调节系统:包括神经、内分泌和免疫,其作用为整合协调机体各部分的功能,并作为一个整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④生殖系统:包括生殖(产仔或产蛋)和泌乳,其作用为复制动物个体,并给新生子代提供营养,确保种系的繁衍。每个功能系统均涉及多种不同的器官,而器官由许多不同的细胞组成,细胞是构成动物机体的最基本单位。 动物生理学的任务是研究动物机体各系统、器官和细胞的正常活动过程和规律,揭示各系统、器官和细胞功能表现的内部机制,探索不同系统、器官和细胞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并阐明机体如何协调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并作为一个整体适应复杂多变的生存环境,从而维持个体的生存和种系的繁衍。 二、怎样研究动物生理学 17世纪初,英国医生哈维(WilliamHarvy,1578-1657)首先通过活体解剖和实验手段研究动物的血液循环,证明心脏是循环系统的中心,血液由心脏射入动脉,再由静脉回流入心,不断循环。1628年,哈维的著作《心与血的运动》出版,标志着生理学作为一门实验科学的诞生。 生理学的知识主要是通过观察和实验,并对观察到的现象和实验得出的结果进行分析、推理和归纳所获得的。观察是指对动物生命现象的如实描述;而实验室记录并分析在人为控制或改变某些条件时生命现象的变化,以探求因果关系。 (一)两种研究方式 1. 无假说驱动研究无假说驱动的研究基于细致的观察和大量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对各种生理活动的机制进行推测,为假说驱动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和新的线索。无假说驱动的研究通常依赖于高通量的技术手段、复杂的仪器设备以及庞大的研究团队。例如,基于各种组学(基因组学、蛋白组学、代谢组学等)的系统生物学,要求采用计算生物学方法对分子、细胞、组织、器官和整体水平获得的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和整合,在没有任何假说或理论的前提下,客观定量地描述和预测生物功能、表型和行为。 2.假说驱动研究假说驱动的研究指从背景知识出发,利用理性思维方法对已知的相关科学现象和规律进行概括,并构建科学假说,然后所构建的科学假说,采用不同实验方案从正反两方面对假说进行检验。如果一个假说能被自己和他人反复证实并得到发展,就成为被学术界公认的知识或理论。 需要指出的是,随着人类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各种新的信息、知识、技术、观点、思想方法不断出现,动物生理学的知识也不断更新和发展。目前,教科书中的知识,有的会补充,有的会更新,有的甚至会被推翻,被新的理论所替代。 (二)三个研究水平 动物生理学的观察和实验,通常要借助各种研究方法、实验技术与仪器设备。不同的研究技术和仪器设备适用不同层次的研究。通常很难在同一个实验中同时观察从分子、细胞到器官、系统,乃至整体和群体的生命活动,因此,研究工作者往往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技术,在不同层次进行研究。动物生理学的研究涉及细胞和分子、器官和系统以及整体和群体三个不同水平。 1.细胞、分子水平各种生理活动都是在细胞内进行的物理过程和化学反应,如腺细胞的分泌、神经细胞的生物电活动、肌细胞的收缩等。细胞由质膜、胞浆、核及众多的细胞器组成。与动物体一样,细胞也包括支持系统(细胞骨架)、维持系统(能量代谢和物质转运)、调节系统(信息传递和信号转导)以及繁殖系统(增殖与分化)等四大功能系统,可视作动物机体的缩影。

中国海洋大学2018年《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考研大纲_中国海洋大学考研网

中国海洋大学2018年《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考研大纲(一)水产动物营养学 1、蛋白质营养 分类;生理功能;分解和合成代谢;必需氨基酸、限制性氨基酸的概念和氨基酸平衡理论;蛋白质营养价值评定;凯氏定氮法的原理等。 2、糖类营养 分类;生理功能;糖代谢;水产动物糖类利用率低的原因等。 3、脂类营养 分类;生理功能;脂肪消化吸收;脂肪酸分类、生理功能及代谢;脂肪对蛋白的节约作用等。 4、能量营养 生物能量学和营养能量学的概念;表观可消化能和真可消化能;尿能和代谢能;鱼类能量收支方程;鱼类对能量的分配与利用等。 5、维生素营养 维生素和抗维生素的概念;维生素种类、生理功能及缺乏症等。 6、矿物质营养 矿物质营养种类、生理功能及缺乏症等。 7、营养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蛋白质、脂类和糖类间的相互转化;蛋白质、脂类和糖类与维生素的关系;蛋白质、脂类和糖类与矿物质的关系;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关系等。 8、鱼、虾类的摄食与消化吸收 影响鱼、虾摄食和消化的因素、鱼类的消化系统和消化酶、对虾的消化系统和消化酶、消化吸收的途径和机制等。 9、水产动物繁殖期的营养 亲体的营养(繁殖过程中的能量分配和营养需要)和幼苗的营养(幼苗的生理独特性、营养需要、人工配合微颗粒饲料的特性)等。 10、营养免疫学 营养素和非营养型添加剂对水产动物免疫力和抗病力的影响等。 (二)水产动物饲料学 1、水产配合饲料与畜禽配合饲料的异同

原料粉碎粒度;水稳定性;饲料形状;营养成分等。 2、水产动物配合饲料原料 水产饲料原料分类;蛋白质饲料、能量饲料、粗饲料、青绿饲料、新型饲料源的开发等。 3、水产动物配合饲料添加剂 水产饲料添加剂分类(营养性饲料添加剂、药物添加剂和改善饲料质量添加剂)。 4、水产动物饲料配方的设计与加工 水产配合饲料的分类及优点;配合饲料配方的设计原则及方法;配合饲料的加工工艺与设备等。 5、水产配合饲料的质量管理与评价 水产配合饲料的质量评价(感官指标、显微镜检查、粒状饲料外形检查、颗粒饲料物理性质检查、黏团性饲料黏弹性测定、营养学指标、卫生学指标)、水产配合饲料的贮藏与保管等。 (三)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试验方法 1、消化生理研究方法 消化系统形态结构和组织学研究;食性和消化特性研究;消化产物吸收与运输的研究等。 2、饲养试验研究方法 可控环境的营养研究(目的意义、设备、试验动物选择与分组、试验饲料、试验管理、结果处理与计算);实际生产环境的营养研究(生产环境的要求与设施、试验管理)等。 3、能量学研究方法 总能测定;可消化能测定;可代谢能测定;摄食热增耗测定;标准代谢测定等。 4、营养免疫学研究方法 鱼类免疫学指标(血细胞比容、白细胞比容和白细胞分类计数、吞噬指数和呼吸爆发、溶菌酶、补体系统及替代途径补体活力);甲壳动物免疫学指标(总淋巴细胞密度和分化血淋巴细胞密度、酚氧化酶活力、吞噬指数和呼吸爆发活力、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等。 5、分子营养学研究方法 差异显示PCR(DD-PCR)、抑制性消减杂交(SSH)、DNA芯片、荧光定量PCR等。 文章来源:文彦考研

生态学练习题1

生态学第一、二、三、四、五章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生物多样性; 2.生物圈; 3.环境; 4.环境因子; 5.生态因子; 6.生存条件; 7.生态环境; 8.生境; 9.限制因子;10.光补偿点;11.光饱和点;12.种群;13.自交不亲和性;14. 最后产量恒值法则;15.-3/2自疏法则;16.竞争排斥原理;17.协同进化 二、填空 1.地球上最初的生命是靠化学反应而得到发生和发展的,故称为阶段,具体包括以下 几个阶段:→→→。当细胞生命一旦出现,则进入了阶段。 2.关于生命起源中的“自然发生论”是指生物是从环境中直接而迅速产生出来的。由法 国微生物学家的实验证明,而否定了“自然发生论”。 3.生物圈的范围包括:整个圈;整个圈;圈的下层;圈的上层。 4.生态学作为一科学名词最早由德国生物学家于1866提出:生态学是研究与相 互关系的科学。 5.著名化学家在1670年发表的低气压对动物效应的试验,标志着动物生理生态学的 开端;1735年法国昆虫学家被认为是研究积温与昆虫发育生理的先驱;1798年的的发表,促进了达尔文“生存斗争”及“物种形成”理论的形成,并促进了“人口统计学” 及“种群生态学”的发展。1859年达尔文的,促进了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研究,使不少生物学家开展了环境诱导生态变异的实验生态学工作。和这两本书的出版标志着生态学作为一门生物学的分支科学的诞生。 6.按照环境的主体不同,我们可将环境分为环境和环境;按照环境的不同,我 们可将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半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按照环境范围大小,我们将其划分为环境、环境、环境、环境和环境。 7.植物生长过程中,光照不足,导致光合作用下降,可以通过增加CO2的量来补偿,这 种作用称为生态因子的。但该作用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才适用,不可能以一种因子来代替另一种因子,这是由生态因子的决定的。 8.反应环境特征的生物,我们称其为生物。 9.极地狐的体型比沙漠狐大,这符合生物对极端温度适应的规律,而沙漠狐的四肢比 极地狐的长,这符合生物对极端温度适应的规律。 10.在1hm2稻田里面捕获10只田鼠进行标记,之后放回田中,次日重新捕获,总共捕获

真题分类 纯题目版841生态学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生态学(Biological) 二.成对名词辨析 三.问答题 1. 简述生态学发展的理论与人类发展的关系 2. 论述Tansley ,Haeckel,,Odum ,马世骏Clements Elton (还有几个人想不起来了)的主要贡献,并据此说明生态学的发展过程趋势 3. 列举生态学的主要分支学科 4. 生态学的概念及其分支,并谈谈你对近年来生态学发展趋势的理解 5.如何通过生态学的研究手段(即研究中应该注重收集哪些方面的数据?采用什么研究技术?),研究斑尾榛鸡集合种群的生存状况,进而为斑尾榛鸡的保护提出对策 四.论述题 2. 生态学的概念及其分支,并谈谈你对近年来生态学发展趋势的理解 第二章生物与环境 一. 名词解释 1. 生态因子(ecological factor) 2.限制因子(limiting factor) 3. 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Liebig’s “law of minimum”) 4.谢尔福德氏耐性定律(Shelford’s “law of tolerance”) 4.生态幅(ecological amplitude)或者生态价(ecological valence) 5.光周期现象 6.光饱和点 7.有效积温法则(Law of sum of effective temperature) 8.温周期现象

动物生理生态学: 1..适应 2. 表型适应 3.自然选择 4.权衡 5.适合度 6.驯化 7.权衡 二. 成对名词辨析 1. 最小因子定律(Liebig’s “law of minimum)与限制因子定律 2. 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 3. 表型适应(Phenotypic adaptation)与进化适应(Evolution adaptation) 4. 适应性趋同(Adaptive Convergence)和适应性趋异(Adaptive Divergence) 5. 繁殖成本与繁殖代价 三. 问答题 1.生态因子的概念及主要类型 2. 何谓耐受性定律?何谓生态幅?以下两幅图中的上图为某地点的生态气候图,下图为两种植物在水分供应充足时的生长量对气温的反应曲线,分析这两种植物能否稳定分布于该地点? 3. 简述植物对光强的适应类型 4. 光的生态作用?植物对光照强度的适应和动物对光周期适应的生态类型? 5. 光的生态作用及动植物对光的适应。 6. 什么是光周期现象?温周期现象?论述植物对光照强度的适应类型和动物对光周期的适应类型。 7. 简述温度和水对植物的生态作用;并论述中国植被的地带性规律及其与水热条件的关系。 8. 简述水对植物的生态作用,并分别说明植物是如何适应水体和沙漠两种不同生境的。 9. 土壤的生态作用,土壤各生态因子对土壤生物的影响。 10. 土壤的生态学作用。土壤中生物因素的作用。举例说明土壤对植物群落地带性分布的影响。 11. 土壤的生态作用,土壤动物对土壤的改良作用。 四. 论述题

高中生物必修三免疫调节知识点汇总

高中生物必修三免疫调 节知识点汇总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第4节 免疫调节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1.免疫器官:骨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等。 2.免疫细胞: (1)吞噬细胞等 (2)淋巴细胞:T 细胞(迁移到胸腺中发育成熟)、 B 细胞(在骨髓中发育成熟)。 3.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二、免疫系统的功能: 防卫功能、监控和清除功能 1.防卫功能 (1)免疫种类: 第一道防线:皮肤、粘膜等 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免疫):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特异性免疫(获得性免疫) 第三道防线: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 淋巴循环组成 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免疫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细胞 (2)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 ①体液免疫过程: 抗原?→? 吞噬细胞?→?T 细胞?→? 淋巴因子?→?B 细胞?→?浆细胞?→?抗体 记忆B 细胞 ②细胞免疫的过程: 抗原?→? 吞噬细胞?→?T 细胞?→?效应T 细胞 效应T 细胞作用: 记忆T 细胞 与靶细胞结合,使靶细胞破裂 (使抗原失去寄生的场所) 三、免疫系统疾病:

1.免疫过强 (1)自身免疫病:是由于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敌我不分”,将自身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反击而引起的,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 (2)过敏反应 ①概念: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 ②特点: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2.防卫过弱 (1)艾滋病,又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遗传物质是RNA; (2)病因: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HIV主要攻击人体的T细胞,它可使人体免疫能力几乎全部丧失。 (3)传播途径:性接触、血液、母婴三种途径,共用注射器、吸毒和性滥交是传播艾滋病的主要途径。 四、免疫学的应用: 1.预防接种:接种疫苗,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主要是得到记忆细胞); 2.疾病的检测:利用抗原、抗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用相应的抗体检验是否有抗原; 3.器官移植:外源器官相当于抗原、自身T细胞会对其进行攻击,移植时要用免疫抑制药物使机体免疫功能下降。 特别提醒: 1. 免疫是机体的一种特殊的保护性生理功能。 2. 溶菌酶主要存在于动物的外分泌液(泪液、唾液、乳汁、尿液等)、组织液和某些微生物体内,该酶能水解细菌的细胞壁。溶菌酶杀菌一定是非特异性免疫。 3.吞噬细胞既可以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直接吞噬消化各种病原微生物; 吞噬细胞也可以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吞噬处理抗原;吞噬抗原-抗体的结合体。4.消化道、呼吸道及皮肤表面等都是外界环境,在这些场所发生的免疫都属于第一道防线,如胃酸杀菌。

生态学基本知识点

第一章绪论 1.生态学(ecology):研究有机体及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研究重心就是生态系 统、 2.生态学研究的对象的四个层次: ●个体:就是有机体对环境的反映。 ●种群:就是栖息在同一地域中同种个体组成的复合体。出生率、死亡率、增长率、 年龄结构比、性比、种内关系与空间分布结构等。60年代前就是研究主流。 ●群落:栖息在同一区域中的动物、植物与微生物组成的复合体。群落的结构、演替、 多样性、稳定性。群落组成与结构的过程。 ●生态系统:就是一定空间中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的复合体。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 过程。 ●生物圈:地球上的全部生物与一切适合于生物栖息的场所。岩石圈的上层、全部水 圈与大气圈的下层。 3.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分为野外、实验研究与理论研究 ●野外就是首选、并且就是第一性的。如了解动物的种群数量变动 ●实验研究就是分析因果关系的一种补充手段。优点就是条件控制严格,对结果分析比 较可靠,重复性强。——自然条件下试验法,如驱除寄生虫以研究雷鸟种群的动态。 ●理论研究常用的方法就是利用数学模型进行模拟研究。在种群生态学中,研究种群动 态,种群增长与种间竞争。预测结果还必须通过现实来检验,根据现实通过修改模型 参数,使研究结果逐步逼近现实等。 第二章个体生态学 一名词解释 1生态因子:指环境中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与分布有着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如温度、湿度、食物、氧气、二氧化碳与其她相关生物等。 2环境:生物赖以生存的外界条件的总与。它包括一定的空间以及其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生物生活与发展的各种因素。 3生境:特定群落的生态因子的总与(无机环境)称为生境(Habitat)。生境就是生物生活的具体场所,对生物具有更实际的意义。 4限制因子:在众多的生态因子中,那些接近或超过生物的耐受范围,而限制其生存、生长、繁

上海海洋大学水生生物学试题库完整版含整理答案

水生生物试题库·枝角类的游泳器官是第二触角桡足类是第一触角。 ·桡足幼体:亦称剑水蚤型幼虫期。系继后无节幼体之后的挠足类幼虫的一个发育阶段。身体较无节幼体长,前体部和后体部之区分明显。口器之 构造接近于成体,尾叉已形成。可进一步分为第一至第六桡足幼体期, 第二桡足幼体期后,每期增加1个体节,最后完成10个活动体节。尾 鳃蚓属(鲺属Argulus)孵化时亦为桡足幼体,但可发生变态,而具有 与桡足亚纲完全不同的外观。 ·无节幼体:低等甲壳类孵化后最初的幼体,但高等甲壳类在更高的发育阶段才开始出现(十足目、糠虾目)甲壳纲之幼体中,身体尚不分为头胸部和腹部,呈扁平椭圆形,在正中线前方有无节幼体眼1个,其后方有口和消化管(肛门尚未开启),左右具第一触角、第二触角和大颚等3对附肢,这一阶段称为无节幼体。 ·一种枝角类的刚毛式为0-0-1-3/1-1-3,请解释其含义,图示之并标注各部分名称。(6分) 答:此刚毛式的含义为:此种枝角类第二触角外肢4节, 第1、2节无刚毛,第3节具1根刚毛,第4节具3根刚毛; 内肢3节,第1、2节分别具有1根刚毛,第3节具3根刚毛。

(解释含义3分;图示3分) ·垂直移动:为了捕食或繁殖活动,鱼类等水生动物从水面到水底或从水底到水面的往还迁移。昼夜和季节 ·桡足类雌雄区别:雄的多一节腹节。雌性,腹面膨大,叫生殖突起。雄性第一触角有较多的感觉毛或感觉棒,特化成执握器,。 ·中华哲水蚤的特征:身体呈长筒形,体长仅2~3毫米。该种最显着的特征是:雌雄的第5胸足第1基节的内缘都具齿列(雌性齿数一般为18~22,雄性一般为11~21)。齿的基部彼此连接,齿列的近中央部分有明显凹陷,齿边较小。雄性第5胸足左足外枝较右足的长得多。左足外枝第1、2节较狭长,第3节短小,呈锥状;但右足的外枝较短,第3节末端没有达到左足外枝第2节的中央。左足内枝第3节的末端一般不超过外枝第1节的末端。 ·虾的鳃在甲壳动物中是种类最多的,构造也最复杂,在分类上也具有重要的价值,在鳃腔中通常有侧鳃,关节鳃,足鳃,肢鳃( 4)种。 ·所有藻类都具有的色素为叶绿素a,胡萝卜素。 ·藻类大多数都具有细胞壁,但裸藻门、隠藻门少数甲藻和金藻不具有细胞壁。

基础生态学(第二版)常考基础知识点总结

基础生态学(第二版)常考基础知识点总结 绪论 * 学习生态学的三条原则: 1、扎实的博物学知识基础; 2、把生物作为生态学研究的基本单位; 3、进化论思想在生态学研究中具有核心地位。 当代生物进化论的三大理论来源及其发展 * 当代生物进化论学派林立,但都来自三个不同而又相互关联的基本学说:拉马克学说、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和孟德尔遗传理论。 1.新拉马克主义 * 拉马克是第一个从科学角度提出进化论的学者,主要观点:①在生物演化的动力上,尽管他们也承认自然选择的作用,但认为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意义更大;②生物演化有内因(遗传、变异)与外因(环境),两者相比,他们更强调环境的作用; ③生物的身体结构与其生理功能是协调一致的,但在因果关系上,即他们认为生理功能决定了结构特征,最典型的例子是对长颈鹿的脖子的解释。 2.孟德尔遗传理论 孟是奥地理利学者,1843年因生活所迫进入修道院,自不成才,1849年任大学预科的代课教师,1851年入维也纳大学深造,1856年开始了豌豆杂交试验,他的颗粒遗传理论与达尔文1859年的《物种起源》几乎同时完成,但却没人理解他为遗传学和进化论做出的杰出贡献。1884年,在达尔文去逝不到两年,孟与世长辞。直到1900年他的遗传学成果才被科学界重新发现,并概括为―孟德尔定律‖。 3.达尔文学说 (1)新达尔文主义:传统的达尔文主义缺乏遗传学基础,孟德尔遗传理论的创立,为新达尔文主义发展提供了契机。 其贡献主要是提出了遗传基因的概念,还证实了基因存在于染色体上;提出了突变论,认为非连续变异的突变可以形成新种;提出了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概念;将孟德尔遗传理论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如连锁遗传定律。 * 其局限性是:研究生物演化主要局限于个体水平,实际上进化是一种在群体范畴内发生的过程;忽视了自然选择作用在进化中的地位,因而难以正确解释进化的过程。 (2)现代达尔文主义(或称现代综合进化论):是现代进化理论中影响最大的一个学派,是达尔文自然选择理论与新达尔文主义遗传理论的有机结合。如1908年英国数学家哈迪和德国医生温伯格分别证明了―哈迪—温伯格定律‖,创立了群体遗传学理论。其要点:①主张共享一个基因库的群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因而进化机制研究应属于群体遗传学的范围。②主张物种形成的生物进化的机制应包括突变、自然选择和隔离三个方面。 一、生态学的定义 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生物)与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生物:动物(人类)、植物、微生物 环境:非生物环境(无机因素-温度、阳光、水等)和生物环境(包括种认为分子生

水生生物学试卷07-08A.B及答案

水生生物学A 一、名词解释(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处。每小题2分,共20分。) 1、水生生物学:水生生物学作为生态学的一个分支, 是研究水生生物学的形态、结构及其在分类系统中的 地位和它与其生活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 2、隔片:硅藻门具间生带的种类,有向细胞腔内伸展 成片状的结构,称隔片。 3、围口节:环节动物位于口前叶后面的一个环节,是 由担轮幼虫的前纤毛轮演化而来的。 4、伪足:肉足纲的运动胞器,为细胞质向体表伸出的 突起,没有固定形状,可随时形成或消失。 5、帽状环纹:鞘藻目种类的营养繁殖是由营养细胞顶 端发生环状裂纹,自此逐渐延伸出新生的子细胞,并 留下一个帽状环纹。 6、水华:有些藻类在小水体和浅水湖泊中常大量繁殖, 使水体呈现色彩,这一现象称为水华。 7、拟亲孢子:似不动孢子,当它形成后还在母细胞壁 内,有与母细胞相同的形态,而大小不同。 8、卵鞍:受精卵外包有一层壳瓣似“马鞍”状,卵鞍 的作用是抵抗寒冷与干旱的不良环境。 9、植被:在一定范围内覆盖地面的植物及其群落的泛 称。 10、包囊:某些原生动物为抵御不良环境以求生存而 形成的一种结构。 二、写出下列各名词的拉丁学名或汉语名称(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处。每空1分,共10分。) 1、Neuston(漂浮生物) 2、原生动物(Protozoa) 3、轮虫(Rotifera) 4、浮游植物(phytoplankton) 5、甲藻门(Pyrrophyta) 6、Euglenophyta(裸藻门) 7、Copepoda(桡足类)8、Chlorophyta(绿藻门) 9、Cyanophyta(隐藻门) 10、Higher plants(高等植物) 三、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处。答案错选或未选者,该题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1、具有伪空泡。 A A、微囊藻属 B、平裂藻属 C、空星藻属 D、转板藻属 2、蓝藻喜欢生长在环境中。 A A、有机质丰富的碱性水体 B、有机质不丰富的酸性水体 C、有机质不丰富的碱性水体 D、有机质丰富的酸性水体 3、复大孢子生殖是的特殊生殖方法。 D A、蓝藻门 B、金藻门 C、绿藻门 D、硅藻门 5、黄丝藻的细胞壁由。 A A、“H”形的2个节片合成 B、“U”形的2个节片合成 C、上下两个半壳套合而成 D、“W”形的2个节片合成 6、苦草隶属于水生维管束植物的。 C A、浮叶植物 B、挺水植物 C、沉水植物 D、漂浮植物 7、壳面上具有壳缝可以运动。 D A、针杆藻属 B、直链藻属 C、小环藻属 D、舟形藻属 8、砂壳虫属的运动器官是。

动物呼吸代谢与生理生态研究技术

动物呼吸代谢与生理生态研究技术 Metabolic Measurement and Phenotyping for Animal and Human Health

新陈代谢是生命的基本特征,包括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动物通过呼吸将摄取的物质转化为能量,呼吸测量技术(respirometry)不仅是研究测量动物能量代谢、生理生态、营养转化规律等的主要技术手段,也是药理学、生态毒理学、动物表型分析(Phenotyping)、衰老生理学、运动生理学、药理学、生物医学研究等的重要工具。 本专集主要介绍动物呼吸代谢测量技术包括陆生动物测量技术和水生生物(鱼类等)测量技术,还包括动物活动或行为观测技术等,具体包括开放式呼吸代谢测量技术、封闭式呼吸代谢测量技术、Stop-flow呼吸代谢测量技术、鱼类间歇式呼吸代谢测量技术、AD-2红外昆虫活动强度监测、红外动物位移跟踪观测技术、视频动物轨迹跟踪观测技术等,这些技术方法主要通过如下仪器设备得以实现: 1)SSI果蝇呼吸代谢测量系统 2)SSI动物呼吸代谢测量系统 3)SSI中大型动物呼吸代谢测量系统 4)Promethion实验动物呼吸代谢与行为观测系统 5)Promethion人类呼吸代谢观测系统 6)Promethion中大型动物呼吸代谢观测系统 7)FMS便携式动物呼吸代谢测量系统 8)FoxBox便携式动物呼吸代谢测量系统 9)DST植入式动物体温与心律记录仪 10)Loligo斑马鱼/水生生物呼吸代谢测量系统 11)穿梭池动物喜好度观测系统 12)LoliTrack动物行为观测分析系统 需要强调说明的是,易科泰生态技术公司可以根据您的预算、研究目的、实验动物等具体情况,定制不同的系统方案,提供最优的专家支持!无论是常用的实验动物如果蝇、大小鼠、家兔、猕猴,还是土壤动物、昆虫、鱼类、两爬类、鸟类、野生动物乃至海洋动物、牛羊等家畜及家禽,即便只有几万元的预算,我们总会给您提供最佳方案!

水生生物学期末考试模拟试题

水产养殖专业《水产饵料生物学》试题标准答案 (考试时间 100分钟成绩 100分) 一.名词解释(20分,每个2分) 1.异形胞:是丝状蓝藻类(除了颤藻目以外)产生的一种与繁殖有关的特别类型的细胞,它是由营养细胞特化而成的。圆形色淡,成熟时是透明的,其细胞壁在与相邻细胞相接处有钮状增厚部(极节球)。 2.副淀粉:是裸藻门藻类特有的同化产物,遇碘不变色,其形状、数目和在细胞中的位置常是分类的依据。 3.龙骨点: 是硅藻门管壳缝目管壳缝通向细胞内的横向小管在龙骨突上的体现,呈点状称为龙骨点。 4.蛋白核:是许多藻类(绿藻、裸藻、隐藻)细胞中的一种结构,通常其中心部分是蛋白质体,周围一般有淀粉鞘。蛋白核常与淀粉形成有关,故又称造粉核。 5.段殖体:是丝状蓝类两个异形胞或凹面体之间的一段藻丝,具繁殖能力。 6.甲片式:表示甲藻门细胞壁上下甲甲片数目和排列的式子,如多甲藻的甲片式为4-3-7/5-2。 7.小盾片:水生昆虫两翅基部之间中胸背板特化,呈三角形,称为小盾片,为鉴别种类的依据之一。 8.壳腺:是枝角类的一种排泄器官,与保持体内渗透压稳定有关。 9.鞭毛藻类:具有鞭毛的藻类统称为鞭毛藻类,如金藻、甲藻、隐藻、裸藻和绿藻门团藻目的种类。 10.后腹部:枝角类的腹部自尾刚毛着生的小节突起到尾爪之间的部分称为后腹部。后腹部是躯体最后一个体节变成的,其形状多种多样,是鉴定种类的重要依据。 二、填空(20分,每空0 .5分) 1.Rotifer的含义是轮虫__, 其主要特征是具有____具有纤毛环的头冠______ ,___具有内含咀嚼器的咀嚼囊 ________和____具有末_。(轮虫;具有纤毛环的头冠;具有内含咀嚼器的咀嚼囊;具有末端有焰茎球的原肾管。)2.藻类所共有的光合色素是叶绿素______和______胡萝卜素。叶绿素b只存在于____门、轮藻门和______门藻类中。a; β;裸藻;绿藻。 3.轮藻是多细胞体,有假根、茎、叶的分化,无维管束,雌雄生殖器官分别称为_________和__________。常见的种类有____________属和___________属。3.藏卵器;藏精器;轮藻;丽藻。 4.水生维管束植物按生态类型可分为___________如芦苇,___________如菹草,_________如睡莲,___________如水浮莲。挺水植物;沉水植物;浮叶植物;漂浮植物。 5.蓝藻门的主要特征是无_____________、无_____________、无____________和无____________________。鞭毛;细胞核;有性生殖;色素体。 6.蓝藻门的特征色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藻胆素;蓝藻藻蓝素;蓝藻藻红素;别藻蓝素。 7.水生大型植物主要包括丝状绿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轮藻;红藻;褐藻;水生维管束植物。 8.桡足类无节幼体的附肢一般是3对,第一对为__________,第二对为__________,第三对为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_为单肢型。第一触角;第二触角;大颚;第一触角。 9.湖泊调查时浮游植物样一般多采水__________L,加__________ml鲁哥低液固定。而浮游动物一般采水10-20L 用__________号浮游生物网过滤,滤液用4-5%的__________固定。1;10~15mL;25#;甲醛(或福尔马林)。 10.轮虫的咀嚼器一般分为砧板和槌板两部分,前者是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构成,后者是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构成。砧基;砧枝;槌柄;槌钩。 三、选择题(10分,每题1分) 1.Navicula是( D )。 A. 盐卤虫 B. 丰年虫 C. 中华鲎虫 D. 舟形藻 2.下列轮虫中没有被甲的是( C );有被甲的轮虫中有4个前棘刺的是( B )。 A. 褶皱臂尾轮虫 B. 萼花臂尾轮虫 C. 长三肢轮虫 D. 螺型龟甲轮虫 3.下面藻类中没有色素体的是( A ),色素体呈杯状的藻类是( B )。 A. Spirulina platensis B. Dunaliella salina C. Cryptomonas erosa D. Cyclotella striata 4.拟长腹剑水蚤雌性成体腹部有( B )个体节:而卤虫胸部体节是( C )个。 A. 4 B. 5 C. 11 D. 13 5.糠虾区别于鳞虾最显著的特征是( A )。 A. 糠虾第7、8胸节暴露于头胸甲之外,发育无变态; B. 糠虾第6、7胸节暴露于头胸甲之外,发育无变态; C. 糠虾第7、8胸节暴露于头胸甲之外,发育有变态; D. 糠虾第6、7胸节暴露于头胸甲之外,发育无变态。

动物学简述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 1.动物学的分支学科:动物形态学、动物分类学、动物生理学、动物胚胎学、动物生态学、动物地理学、动物遗传学。 学习动物学的意义:1.对动物资源的保护、开发和持续利用方面。2.在农业和畜牧业发展方面、在医药卫生方面、在工业工程方面。 2.物种是客观的原因是:物种是客观存在的,不为人意志转移的。 第二章:动物的基本结构与机能 3.上皮组织主要特征、类型及最主要的机能是什么 答:主要特征:由密集的细胞和少量细胞间质构成。一般细胞密集排列成膜状,具极性。类型:被覆上皮、腺上皮(分泌)、感觉上皮(感受)。 最主要的机能:保护、(吸收、排泄、分泌和呼吸) 4.结缔组织的主要特征、类型、及最主要的机能是什么 答:主要特征:由多种细胞和大量的细胞间质构成。细胞种类多,分散在细胞间质中。 类型: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软骨组织、骨组织、血液 最主要的机能:支持、保护、营养、修复和物质运输。 5.肌肉组织主要特征、类型、及主要机能是什么 答:主要有收缩性强的肌细胞构成,肌细胞一般细长呈纤维状,因此也称肌纤维。主要机能是将化学能转变为机械能,使肌纤维收缩,机体进行各种运动。 类型:横纹肌、心肌、斜纹肌或螺旋纹肌、平滑肌 6.神经组织的主要特征及最主要的机能是什么 答:由神经细胞或称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神经胶质细胞无传导兴奋的能力,但有支持、保护、营养和修补等作用。 第三章:原生动物们 7.原生动物们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主要特征是由单细胞构成,但是是真核细胞,又具有一般动物所表现的各种生活机能,如:运动、消化、呼吸、排泄、感应和生殖等。能够独立生活;除单个细胞外,还有几个个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