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三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提高强化练习含答案

初三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提高强化练习含答案

初三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提高强化练习含答案
初三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提高强化练习含答案

初三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提高强化练习含答案

一、初中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选择题

1.为比较X、Y、Z三种金属活动性大小,进行如下实验。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A.X>Y>Z B.Z>Y>X C.Y>X>Z D.X>Z>Y

2.向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Zn和Cu的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可能有气泡产生

B.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可能有沉淀产生

C.滤渣中一定有Ag,一定无Zn和Cu

D.滤液中一定有Cu(NO3)2 ,可能有Zn(NO3)2和AgNO3

3.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金属的粉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反应后甲、乙、丙三种金属均显+2价),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三种金属的活泼性:乙>甲>丙

B.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

C.相对原子质量:甲>乙>丙

D.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

4.向一定量的铁粉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至过量,该图是反应过程中某种物质的质量Y随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变化的关系,则Y不可能表示()。

A.消耗铁粉的质量

B.生成硫酸亚铁的质量

C.溶液的总质量

D.生成氢气的质量

5.对Ag、Fe、Cu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下列所选试剂不可行的是()

A.Fe、Ag、CuSO4溶液B.Cu、Ag、FeSO4溶液

C.Fe、Cu、稀盐酸、AgNO3溶液D.Cu、FeSO4溶液、AgNO3溶液

6.新型材料纳米铁粉具有广泛的用途,它比普通铁粉更易与氧气反应,工业上可以利用H2 和 FeCl2 在高温反应器中制备,同时得到 HCl。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制备纳米级铁粉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纳米级铁粉与氧气反应,生成物是 Fe3O4

C.反应前需向反应器中通入氮气,目的是排除装置中的空气

D.纳米级铁粉比普通铁粉更易与氧气反应是因为物质种类不同

7.向一定质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往滤渣中加入少量的稀盐酸,无气泡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滤液一定呈蓝色B.滤液中一定有Zn(NO3)2

C.反应前后溶液的质量不变D.滤渣中的物质至少有两种

8.把铁片放入下列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溶液的质量比反应前减轻的是

A.稀H2SO4 B.稀HCl C.CuSO4溶液D.FeSO4溶液

9.下列关于金属及金属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A.镁条、铝片、铜丝均能在空气中燃烧

B.铝合金门窗是用纯的金属铝材料制成的

C.人类使用铝的年代早于铜、铁

D.武德合金的熔点低,可作保险丝

10.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如果把甲和丙分别放入稀硫酸中,甲溶解并产生氢气,丙不反应.如果把乙和丙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丙表面有银析出,而乙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甲、乙、丙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正确的是

A.甲>乙>丙B.甲>丙>乙C.丙>甲>乙D.乙>丙>甲11.一定质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下列图中一定错误的是(横坐标表示加入铁的质量)()

A.

B.

C.

D.

12.为比较 X、Y、Z 三种金属活动性大小,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

A.X>Y>Z B.Z>Y>X C.X>Y、Z>Y D.Y>X、Y>Z 13.某工厂废液中含有 Fe(NO3)2和 Cu(NO3)2两种溶质,取部分废液于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测定所得溶液中某溶质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同时得到以下结论:

①图中纵坐标表示 Cu(NO3)2的质量

②a 点时溶液中有三种溶质,b 点时溶液中有两种溶质

③c 点时烧杯中有两种金属单质,d 点时烧杯中有三种金属单质

④完全反应后烧杯中溶液呈浅绿色

⑤完全反应后过滤,滤渣中加入少量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A.4 个B.3 个C.2 个D.1 个

14.某溶液含有Cu(NO3)2和AgNO3,先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进行处理,并绘制参加反应的铁与溶液中溶质种类的关系图(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为m1时,溶质的种类、金属单质种类均为3种

B.当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为m1、m2时,两者溶液中Cu(NO3)2的质量分数相等

C.溶质种类为2种时,金属单质种类可能为2种

D.当溶质种类为1种时,金属单质种类可能为1种

15.把一定质量的锌粉放入Cu(NO3)2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体产生。根据以上现象,下列判断滤渣中的成分正确是

A.只有Cu B.只有Zn

C.一定有Cu,可能有Zn D.一定有Zn和Cu

16.已知:金属X在常温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金属Y和Z不能;将Y 、Z分别投入稀盐酸中,Y溶解并产生气泡,Z无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氧化物的化学式只能表示为XO B.Y能将X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C.Z在自然界中只能以单质形式存在 D.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X>Y>Z

17.将a、b、c三种金属分别投入稀盐酸中,只有b溶解并产生气泡;把a和c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在a表面有铜析出,c没有变化。则a、b、c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

()

A.c>b>a

B.b>a>c

C.a>c>b

D.b>c>a

18.将50克镁和铁的混合物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3.6克氢气,将反应后的溶液蒸发结晶,得到无水硫酸盐,其质量为()

A.226.4克B.222.8克C.172.8克D.无法计算

19.金属R与CuCl2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CuCl2=RCl2+Cu,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是置换反应B.金属R活动性比Cu强

C.金属R可能是铝D.该反应前后R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20.下图所示反应,有关说法的错误的是()

A.铝丝需要砂纸打磨

B.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C.金属活动性强弱:Al>Cu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CuSO4=Cu+AlSO4

21.在硝酸银、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仍为蓝色,滤渣中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滤渣中一定有银,没有锌和铜

B.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硝酸铜,可能有硝酸银

C.滤渣中一定有银和锌,可能有铜

D.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硝酸铜、硝酸银

22.向盐酸与氯化铜的混合液中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定有气体生成

B.溶液中有氯化铜

C.滤出的固体可能是纯净物

D.溶液质量一定减小

23.4.5g 镁和铝的合金加入到一定质量、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产生0.4g 氢气。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 NaOH 溶液,恰好使上述产生的 MgCl2 和AlCl3 完全转化为沉淀,则生成 NaCl 的质量为()

A.23.4g B.29.25g C.11.7g D.5.85g

24.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Mg、Zn、Fe与稀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将铜片加入一定量向一定质量的氯化锌

A.A B.B C.C D.D 25.下列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CO+CuO

Cu+CO2

B.CaO + H2O=Ca(OH) 2

C.Zn+CuSO4=ZnSO4+Cu

D.SO2+2NaOH=Na2SO3+H2O

26.下列物质不能由金属和酸反应直接制得的是( )

A.AgCl B.FeCl2C.MgCl2D.AlCl3

27.锡(Sn)是五金之一,它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位于铁和铜之间,则下列反应不会发生的是()

A.Zn+Sn(NO3)2═Zn(NO3)2+Sn

B.Sn+2HCl═SnCl2+H2↑

C.Sn+2AgNO3═Sn(NO3)2+2Ag

D.Sn+MgSO4═SnSO4+Mg

28.某同学为了验证铁、锌、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下列四种方案,其中一定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将锌粒、铜片分别加入到FeSO4溶液中

B.将锌粒、铜片分别加入到ZnSO4溶液中

C.将锌粒分别加入到FeSO4、CuSO4溶液中

D.将锌粒、铁粉、铜片分别加入到稀硫酸中

29.探究Mg、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下列试剂的选择方案不可行的是()A.Mg、Cu、FeSO4溶液B.Mg、Fe、Cu、稀硫酸

C.Fe、Cu、MgSO4溶液D.Fe、MgSO4溶液、CuSO4溶液

30.在天平的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只烧杯,烧杯中都盛有足量的盐酸,此时天平保持平衡。如果一边投入少许锌粒,另一边投入相同质量的铁粉,两者都完全溶解后,天平指针将( ) A.偏向放锌粒的烧杯一边B.不发生偏转C.偏向放铁粉的烧杯一边D.无法判断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初中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选择题

1.A

解析:A

【解析】

试题分析:X和硫酸反应会产生气体,说明X的活动性大于氢,而y 活动性小于氢;金属Y 和硝酸银能够发生反应,说明银的活动性小于Y,而银的活动性大于Z。故选A.

考点:金属的活动性

2.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向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Zn和Cu的混合粉末,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金属锌先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然后金属铜在于硝酸银溶液反应,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说明金属锌完全反应,已发生金属铜与硝酸银溶液的反应,使溶液显蓝色;证明滤渣中一定有金属银可能有金属铜。一定没有金属锌;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硝酸铜,可能有硝酸银;故答案选择B。

3.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金属活动性越强,反应速率越快,那么三种金属活动性的强弱为乙>甲>丙;

依据图形,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则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

物质的质量可以用相对原子质量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越小,生成的气体的质量越多,故相对原子质量:丙>乙>甲。故选C。

4.C

解析:C

【解析】

试题分析:向一定量的铁粉中逐滴加入稀硫酸恰好反应完时溶液从硫酸的溶液变为硫酸亚铁,过程中溶液的总质量不能从零开始。所以C错误。故选C.,

考点:物质的变化及其过程

5.B

解析:B

【解析】

A、Cu、Ag、FeSO4溶液这三种物质中,Fe与CuSO4溶液反应,证明铁的活动性比铜强,Ag 与CuSO4溶液不能反应,证明铜比银的活动性强,此方案可行;

B、因为铁的活动性在三种金属中最强,所以Cu,Ag都不能和FeSO4溶液反应,得不出Cu,Ag的活动性强弱,所以此方案不可行;

C、Fe,Cu,稀盐酸,AgNO3溶液四种物质中,铁能与稀盐酸反应,也能与AgNO3溶液反应,证明铁比氢和银的活动性强,铜和稀盐酸不反应,但能与AgNO3溶液反应,证明铜的

活动性比氢弱,比银强,也能得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此方案可行;

D、Cu、FeSO4溶液、AgNO3溶液这三种物质中,Cu与FeSO4溶液不反应,证明铁的活动性比铜强,Cu与AgNO3溶液能反应,证明铜比银的活动性强,可以证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此方案可行.

故选B.

6.D

解析:D

【解析】A. 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置换反应,制备纳米级铁粉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正确;B. 纳米级铁粉与氧气反应,生成物是

Fe3O4,正确;C. 反应前需向反应器中通入氮气,目的是排除装置中的空气,防止铁粉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被氧化,正确;D. 纳米级铁粉比普通铁粉更易与氧气反应是因为物质颗粒大小不同,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不同,错误。故选D。

7.B

解析:B

【解析】

A、向滤渣中滴加少量的稀盐酸,无气泡产生,说明固体中不含有锌,锌全部参加了反应,可能是锌与硫酸铜恰好反应,滤液不一定呈蓝色,错误;

B、锌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锌能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故滤液中一定有Zn(NO3)2,正确;

C、锌和硝酸银、硝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质量关系为:

Zn+2AgNO3=Zn(NO3)2+2Ag,

65 216

Zn+Cu(NO3)2=Zn(NO3)2+Cu,

65 64

由以上质量关系可知,锌和硝酸银反应后溶液质量减小,和硝酸铜反应后溶液质量增大,所以无法判断溶液的质量变化,错误; D、如果锌量很少,锌只与部分硝酸银反应,故滤渣中只含有银,错误。故选B。

8.C

解析:C

【解析】

首先分析,把铁加入下列溶液,是否反应.如果不反应,则溶液的质量保持不变;如果反应,再看反应后,生成的溶质的质量是否增大或减小,从而判断出溶液的质量的变化.

A、铁与H2SO4反应后,生成FeSO4溶液,溶液质量增加.故A错误;

B、铁与HCl反应后,生成FeCl2溶液,溶液质量增加.故B错误;

C、铁与CuSO4反应后,生成FeSO4溶液,溶液质量减少.故C正确;

D、铁与FeSO4溶液不反应,溶液质量不变.故D错误;

故选C.

9.D

解析:D

【解析】

【详解】

A、镁条能在空气中燃烧,铝片、铜丝均不能在空气中燃烧,故A说法不正确;

B、铝合金门窗是用铝的合金材料制成的,故B说法不正确;

C、人类使用铝的年代晚于铜、铁,故C说法不正确;

D、武德合金的熔点低,可作保险丝,故D说法正确。

故选D。

10.B

解析:B

【解析】

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化合物的水溶液中置换出来。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如果把甲和丙分别放入稀硫酸中,甲溶解并产生氢气,丙不反应,说明甲>H,H>丙。如果把乙和丙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丙表面有银析出,而乙没有变化,说明丙>Ag,Ag>乙,所以甲、乙、丙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甲>丙>乙,故选B。

点睛:要顺利解答此题,就要熟练掌握并会应用金属活动性顺序,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11.D

解析:D

【解析】

【详解】

A、由于所加入的铁粉首先与硝酸银反应,因此开始加入铁粉时得到铜的质量为0;待硝酸银完全反应后才开始有铜出现,所得铜的质量不断增加,直到硝酸铜完全反应铜的质量不再改变,不符合题意;

B、铁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铁和银单质,铁置换硝酸银的过程中溶液质量逐渐减小,而溶液中硝酸铜的质量不变,因此该阶段硝酸铜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等铁粉开始与硝酸铜反应时,硝酸铜不断减小至完全反应,溶液硝酸铜的质量分数开始逐渐减小直至为0,不符合题意;

C、铁与硝酸银、硝酸铜的反应过程中,溶液的质量都不断减小,由于银的相对原子质量比铜大,所以与硝酸银反应阶段溶液质量减小的速度比与硝酸铜反应时要更大些;两种物质完全反应后所得到的硝酸亚铁溶液质量不再改变,不符合题意;

D、在未加入铁粉时,混合溶液中只含有硝酸银和硝酸铜两种溶质,而不是三种溶质,符合题意。故选D。

12.A

解析:A

【解析】

【详解】

现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和Y分别放入稀盐酸中,X产生氢气,Y不反应,说明X 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强,Y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弱,即X>H>Y;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

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Y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说明Y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Z 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弱,即Y>Ag>Z;则X、Y和Z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X>Y>Z。故选A。

【点睛】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据此判断能否发生反应,进而可确定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

13.B

解析:B

【解析】

【详解】

解: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Zn>Fe>Cu,向一定质量Fe(NO3)2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粉,与两种溶质依次发生反应:

所以析出铁的过程是溶液质量增加的过程,

所以析出铜的过程是溶液质量增加的过程,

根据反应图像,ab段溶液的质量没有变化,可推出此段锌只于Cu(NO3)2反应生成铜和硝酸锌,所以a点时溶液中有Zn(NO3)2、Cu(NO3)2、Fe(NO3)2;bc段溶液的质量开始减少,可知此段锌与Fe(NO3)2反应生成Zn(NO3)2和Fe,所以a点时溶液中有Zn (NO3)2、Fe(NO3)2;所以b点时溶液中有Zn(NO3)2、Fe(NO3)2;c点含有的金属是Cu、Fe;d点溶液质量不在改变,说明Zn过量,此时含有的金属是Zn、Cu、Fe;加入盐酸后,会与Zn、Fe反应生成氢气,此时溶液中只有Zn(NO3)2,溶液为无色;由以上可知,纵坐标表示Fe(NO3)2的质量减少,综上所述,只有②③⑤正确。

故选B。

【点睛】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且置换时先把最弱的金属置换出来。

14.C

解析:C

【解析】

【分析】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铁>铜>银,铁能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生成的铜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

【详解】

A、当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为m1时,溶液中溶质的种类为三种,表明铁的量少,没有将硝酸铜和硝酸银全部置换出来,金属单质不可能是三种,故A错误;

B、当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为m1、m2时,溶液中溶质的种类为三种,表明硝酸银没有全部被置换出来,硝酸铜没有参加反应,硝酸铜的质量相等,但是溶液的质量不相等,故硝酸铜的质量分数不相等,故B错误;

C、当溶质种类为两种时,硝酸银全部被置换为银,硝酸铜可能有部分被置换为铜,金属单质的种类可能是2种,故C正确;

D、当溶质种类为1种时,表明溶液中的硝酸银和硝酸铜全部参加反应,金属单质至少两种,不可能为1种,故D错误,故选C。

15.D

解析:D

【解析】

把一定质量的锌粉放入Cu(NO3)2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体产生。锌粉过量,锌可置换出铜。滤渣中的成分正确是D. 一定有Zn和Cu。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金属活动顺序表的应用。

16.D

解析:D

【解析】金属X在常温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金属Y和Z不能,说明金属x比金属Y和Z活泼;将Y 、Z分别投入稀盐酸中,Y溶解并产生气泡,Z无变化,说明金属Y比Z 活泼。A、X氧化物的化学式不一定只能表示为XO,故A错误;B、Y不能将X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故B错误;C、Z在自然界中不一定只能以单质形式存在,也可能以化合物形式存在,故C错误;D、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X>Y>Z,故D正确。

点睛∶金属在自然界中通常以两种形式存在一种是以单质形式存在,另一种是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17.B

解析:B

【解析】

【分析】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在氢元素前面的金属能将氢元素从稀硫酸或盐酸中置换出来;除钾、钙、钠外,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前面的金属可以将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详解】

由于三种金属只有金属b可以和稀盐酸反应产生气泡,说明金属b的化学性质最活泼;把a和c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在a表面有铜析出,c没有变化,说明a的金属活动性比c 强,故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关系是b>a>c,故选B.

18.B

解析:B

【解析】

设硫酸根的质量为x,根据关系式A→ASO4→SO4→H2↑,

则2 3.6g

=

96x

,x=172.8g

所以无水硫酸盐的质量=172.8g+50g=222.8g。故选B。

点睛:已知Mg→MgSO4; Fe→FeSO4,并且可知道,在H2SO4中氢元素与硫酸根的质量比为2:96,由氢气的质量可求出硫酸根的质量,再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无水硫酸盐。点睛: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19.C

解析:C

【解析】

A、该反应是由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新单质和新化合物,故符合置换反应的定义,故A 正确;

B、金属R能够将氯化铜中的铜置换出来,说明金属R比铜活泼,故B正确;

C、化合物中铝元素的化合价是+3,不可能生成AlCl2,故R不可能是铝,故错误;

D、反应前R是单质,化合价为0,反应后R以化合态存在,化合价不为0,故化合价一定改变了,故正确。故选C。

20.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A.铝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需要将其表面的氧化物及污物清除,因此铝丝需要砂纸打磨,正确;

B.铝置换出硫酸铜溶液里面的铜,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正确;

C.由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可知,铝置换出硫酸铜溶液里面的铜,故金属活动性强弱:Al>Cu,正确;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3CuSO4=3Cu+ Al2(SO4)3,故错误。故选D。

21.B

解析:B

【解析】

【分析】

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仍为蓝色,说明滤液中仍然含有Cu2+。

【详解】

A、在硝酸银、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锌先和硝酸银反应,所以滤渣中一定有银,但是不能确定锌的硝酸铜反应了多少,所以滤渣中可能有铜,也可能没有铜,错误;

B、锌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滤液为蓝色,说明还含有硝酸铜,如果锌没有和硝酸银完全反应,则滤液中可能还有硝酸银,正确;

C、充分反应后滤液为蓝色,说明锌粉不足,则滤渣中一定没有锌,错误;

D、锌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滤液为蓝色,说明还含有硝酸铜,如果锌和硝酸银完全反应,则滤液中没有硝酸银,错误。

故选B。

22.A

解析:A

【解析】

【分析】

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铁和氯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氯化亚铁。

【详解】

A、过量的铁粉会和盐酸反应,一定有气体生成,故A正确;

B、过量的铁粉会将氯化铜中的铜全部置换出来,溶液中不再有氯化铜,故B不正确;

C、滤出的固体不仅会有反应生成的铜,也会有过量的铁,不可能是纯净物,故C不正确;

D、盐酸与铁反应,每溶解56份质量的铁,就会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溶液质量增加;氯化铜与铁反应,每溶解56份质量的铁,就会析出64份质量的铜,溶液质量减小。但该混合液中不确定盐酸和氯化铜的质量,因此无法判断溶液质量的变化,故D不正确。故选A。

23.A

解析:A

【解析】

【详解】

根据H~HCl~NaCl,则设生成NaCl的质量为x。

H HCl NaCl

~~

158.5

0.4g x

10.4g

=

58.5x

则x=23.4g,

故生成NaCl 的质量为23.4g。故选A。

【点睛】

解决本题的技巧在于发现最终生成的氯化钠中氯元素全部来自于与镁铝合金发生反应的盐酸,这样就把看似无法解决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转变为根据化学式的计算,从而巧妙地解决问题。

24.B

解析:B

【解析】

【分析】

A、根据可

知,每24份质量的镁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每65份质量的锌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每56份质量的铁会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 Mg、Zn、Fe与稀盐酸反应时,生成等质量的氢气,需要的镁的质量最小,需要锌的质量最多,与图像不符,故A错误;

B、根据可知,用等质量的相同质

量分数的盐酸分别与足量的镁粉和锌粉反应,最终生成的氢气的质量相等,镁的活动性强于锌,故对应的曲线是镁的比锌的斜率大,与图像相符,故B正确;

C、根据可知,铜与硝酸银生成硝酸铜和银,每64份质量的

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216份质量的银,反应后固体质量会增大,不会减小,与图像不符,故C错误;

D、往一定质量的ZnCl2和HC1溶液中加入锌粒,溶液的质量增加,当稀盐酸反应完全时,溶液的质量不再能增加,故D错误。故选B。

【点睛】

本题是一道图像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确定正确的图像。

25.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项属于置换反应。故选C。

26.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A、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银位于氢的后面,不能与酸反应,故A符合题意;

B、铁和盐酸反应生成的是氯化亚铁,故B不符合题意;

C、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故C不符合题意;

D、铝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7.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于锌位于铁的前面,锡(Sn)位于铁的后面,所以锌能置换硝酸锡中的锡,故A能发生反应;

B、锡(Sn)位于铁和铜之间,且锡位于氢的前面,能与酸反应,故B能发生反应;

C、因为锡(Sn)位于铁和铜之间,银位于铜的后面,所以锡位于银的前面,故C能发生反应;

D、因为镁位于铁的前面,锡(Sn)位于铁的后面,所以锡(Sn)位于镁的后面,所以该反应不能发生.

故选D.

【点睛】

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28.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A、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锌在铁前,铜在铁后,锌可以和硫酸亚铁溶液反应,在锌的表面有一层银白色的物质生成,而铜不能和硫酸亚铁溶液反应,从而证明了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锌>铁>铜,故A正确;

B、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在锌的后面,铜不能和硫酸锌溶液反应,锌也不和硫酸锌溶液反应,只能证明锌的活动性比铜强,但无法比较铁与锌、铜的活动性顺序,故B不正确;

C、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锌在铁和铜的前面,锌和硫酸亚铁溶液、硫酸铜溶液都能反应,只能证明出锌的活动性比铁和铜都强,却不能证明铁和铜的活动性强弱,故C不正确;

D、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铁和锌都在氢的前面,都能和稀硫酸产生气泡,但用的锌粒和铁粉的状态不同,无法通过气泡的快慢来比较二者的活动性强弱;铜不能和稀硫酸发生反应,只能证明铜的活动性最弱,故D不正确。故选A。

29.C

解析:C

【解析】

试题分析:探究金属的活动性可利用的原理:1、金属与酸反应,根据是否能与酸反应以及与酸反应的激烈程度来判断活动性的强弱,2、金属与盐溶液反应,根据是否能反应来判断金属活动性的强弱,A、Mg、Cu、FeS04溶液,根据Mg 能与FeS04溶液反应,而铜不会,可以判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正确,B、 Mg、Fe、Cu、稀硫酸,根据Mg、Fe都能与稀硫酸,而且反应的激烈程度不同,Cu不会与稀硫酸反应,可以判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正确,C、Fe、Cu、MgS04溶液,由于Fe和Cu都不会与MgS04溶液反应,故无法判断,错误,D、Fe、MgSO4溶液、CuSO4溶液,根据Fe不会与MgSO4溶液反应,能与

CuSO4溶液反应,可以判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正确,故选C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

30.A

解析:A

【解析】

【详解】

由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锌在铁前,因此刚开始反应时,锌的反应速率快,得到的氢气多,所以刚开始时,天平会偏向铁的一边;但由于铁的相对原子质量比锌小,因此最终铁得到的氢气多,故最终天平会偏向锌的一边。

故选:A。

【点睛】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越靠前的金属化学性质越活泼,和相同的酸溶液反应时速率就越快;而对于在化合物中化合价相等的金属元素,等量的金属和相同的酸溶液反应时,相对原子质量越大的,得到的氢气反而越少。

初三化学综合复习选择题专题

初三化学选择题专项练习 1. 下列家庭实验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B ) A.用少量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B.用木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C.用糯米、酒曲和水酿制甜酒 D.用双氧水杀菌消毒 2.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镁片放置在空气中,不需要加热就能够在表面生成MgO B.铁丝加热后放入氧气中,燃烧生成Fe2O3固体 C.木炭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 D.铜在加热的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 3. 下图是金刚石、石墨、C60、碳纳米管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金刚石和石墨的质地较软,常用来做润滑剂 B.这四种物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化学式都是C C.这四种物质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都是CO2 D.金刚石和石墨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因此化学性质完全不同 4.重铬酸钾(化学式为K2Cr2O7)是一种红色固体,用于制铬矾、火柴、铬颜料、并供鞣革、电镀、有机合成等用,其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为( C ) A.+4 B.+5 C.+6 D.+7 5、实验中的药品常按物质的性质、类别等有规律地摆放。现有部分药品按某种规律摆放在实验桌上,如下图。做“酸的性质”实验时,某同学取用碳酸钾后,应把它放回的位置是( C )

A. A B. B C. C D. D 6.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2 ① 2H ② 2NH3③ SO2④ CuO ⑤ Mg2+⑥ 2OH-⑦ H2O A.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③⑦ B.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② C.表示离子个数的是⑤⑥ D.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④⑤ 7. 若金属锰(Mn)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铝和锌之间,则下列反应不正确的是( A ) A. Fe + MnSO4 = FeSO4 + Mn B. Mg + MnSO4 = MgSO4 + Mn C. Mn + H2SO4 = MnSO4 + H2↑ D. Mn + CuSO4 = MnSO4 + Cu 8.下列对一些现象或事实解释正确的是( A )序号现象或事实解释 A 铁锅不宜长时间储存酸性食品铁易与酸性溶液反应 B 蜡烛一吹即灭冷空气降低了蜡烛的着火点 C 物质的热胀冷缩分子或原子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D 用洗洁精清洗盘子上的油污洗洁精能溶解油污 A. A B. B

初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

九年级化学 考生注意:本卷包括I卷和II卷,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8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Mg 24 Fe 56 Zn 65 Ⅰ卷分)30(选择题共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填写在机读卡。每小题1分,共30个小题。) 1.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葡萄酿酒.蛋糕发霉D.炸药爆炸B.干冰升华CA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 A.铁B.铝C.氧D.硅 3.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A.质子数B.中子数C.电子数D.最外层电子数 4.下图为国家颁布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标志”,易拉罐和废弃的塑料瓶属于 .有害垃圾.其它垃圾D.厨余垃圾A B.可回收垃圾C 所运送的气体是天然气,其主要成分是西气东输”5.“.CHH C.CO D.AO B.422BaSO,“X”.光透视常用钡餐作造影剂。钡餐的主要成分为硫酸钡,其化学式是BaSO644属于.氧化物 D .单质B.混合物C.化合物A不属于合金的是7.下列物质....青铜.不锈钢D.生铁A.氧化铁 B C8.氧气广泛用于炼钢、焊接或切割金属等,这些应用所利用的是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 A.氧气不易溶于水 B. D.C.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氧气与某些物质反应能放出大量的热1 / 10

9.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B.点燃酒精灯C.取固体颗粒D.读取液体体积 10.10 mL酒精和10 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 mL,其现象说明 A.分子间有间隔B.分子在不断运动 C.分子可以分成原子D.分子的体积很小 11.北京是一座缺水城市。作为北京市民我们在生产、生活中不仅要节约用水,也要防止水被污染。下列做法应该摒弃的是..A.用盆接水洗菜B.使用含磷洗衣粉 C.更换节水型马桶D.使用透水砖铺设人行便道 12.下列物质的用途中,没有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铜丝做导线B.氮气做食品保鲜剂C.点燃方法鉴别纯毛织物D.天然气作清洁燃料 13.下列物质中,含有氢分子的是 A.HO B.HO C.H D.HSO4 2222214.下列反应或作用中,不产生二氧化碳的是...A.蜡烛燃烧B.使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C.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D.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15.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与事实不符合的是...A.镁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放出热量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有黑色固体生成 C.水通电一段时间后,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 D.将铁钉放在硫酸铜溶液中,铁钉上有红色固体附着,一段时间后,蓝色溶液逐渐变为浅绿色 2 / 10 下列微粒符号中,对“2”的含义理解正确的是16.表示2个镁元素A.2Mg 表示2个一氧化

人教版初三化学常见的酸和碱提高综合训练题

人教版初三化学常见的酸和碱提高综合训练题 一、初中化学常见的酸和碱选择题 1.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下列关于物质结构与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铁和钢的性质不同,是由于含碳量不同 B.CO和CO2的性质不同,是由于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 C.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由于构成它们的碳原子不同 D.盐酸和硫酸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其溶液中都有H+ 2.在天平两边各放一个盛有相同质量分数、等体积的足量稀硫酸的烧杯,把天平调到平衡,在左边烧杯中加入6.5g锌粒,为使天平最终保持平衡,右边的烧杯中应放入铝粉的质量为( ) A.5.4g B.5.68g C.6.5g D.7.09g 3.向滴有酚酞的盐酸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所得溶液的pH与加入溶液体积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升高B.A点对应溶液的溶质为HCl、NaCl C.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显中性D.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颜色由红色变为无色4.将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由此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溶液对外不显电性 B.反应前后溶剂质量不变 C.反应后溶液呈中性 D.图中A代表水分子 5.某不纯的锌块6.5 克,与足量稀盐酸反应,放出氢气0.18 克,则锌块中含有的杂质可能是() A.镁 B.铜 C.铝 D.铁 6.下列对有关事实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A.气体可压缩储于钢瓶中﹣﹣分子数目变少

B.H2O和H2O2的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C.烧碱和纯碱的溶液都显碱性一两者都是碱类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升华放热 7.向分别盛有甲、乙、丙三种金属的试管中滴加稀硫酸,仅甲、丙能产生气泡,并分别生成X、Y,丙能从X溶液中置换出甲,则三者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 A.丙>甲>乙B.甲>乙>丙C.乙>甲>丙D.甲>丙>乙 8.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研究 NaOH溶液与H2SO4溶液是否恰好中和,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分别用不同试剂进行实验.下列方法及结论错误的是() 实验序号所用试剂现象和结论 A pH试纸pH=7,恰好中和 B锌粒有气泡产生,则H2SO4过量 C CuSO4溶液有蓝色沉淀,则NaOH过量 D 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则H2SO4溶液过量 A.A B.B C.C D.D 9.分类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维,下列图中的包含关系,正确的一项是()A.B. C.D. 10.将铁粉加入到一定量的硝酸银、硝酸铜和硝酸锌的混合溶液中,待充分反应后过滤,以下说法:①在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可能有锌或铁②在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则滤液可能呈蓝色③在滤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白色沉淀,则滤液中一定存在4种溶质④在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没有白色沉淀,则滤液中至少存在3种溶质。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11.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对物质的分类中正确的是 A.碳酸钙和葡萄糖均含有碳元素,都是有机物 B.双氧水和氧气中均含有氧元素,都是氧化物 C.氧化铜和高锰酸钾均由不同种元素组成,都是化合物 D.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于水后均能使无色酚酞变红,都是碱 12.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必须借助其他试剂才能将它们鉴别出来的是() A.紫色石蕊、HCl、MgSO4、NaOH

初三化学-选择题专题

学生陈国豪教师刘老师时间2015.11.17 内容选择题专题 重难点 1. 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化学变化: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化学性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注意:燃烧一定是化学变化,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例题1:下列各组物质的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块熔化 B.钢铁生锈 C.汽油挥发 D.石墨导电例题2:下列变化中,肯定是化学变化的是( ) A.伴随有发光发热的变化 B.物质发生爆炸 C.由铝离子变为铝原子 D.浓盐酸敞口久置,溶液质量减少 练习1:下列设施中,获得能量的原理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太阳能热水器 B.燃煤取暖炉 C.水利发电站 D.风力发电站 练习2:下列是日常生活中常发生的一些变化,其中都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A、水受热沸腾、酒精燃烧 B、汽油挥发、动物的呼吸 C、剩饭变馊、铁锅生锈 D、玻璃破碎、桔子榨成汁 2:化学安全与环保 安全标志: 环保燃料:氢能,太阳能,风能

污染:大气污染(氮,硫的氧化物),水污染(含磷洗衣粉), 温室效应:二氧化碳,臭氧。 例题1:从安全角度考虑,储存烟花爆竹的仓库应贴上的标志是( ) 例题2:“绿色化学”要求减少乃至从根本上杜绝污染,下列是某校处理生活垃圾的方法,其中符合“绿色化学”的是( ) A.挖坑深埋 B.分类回收再利用 C.搬运到校外荒野地 D.校外焚烧 例题3:近期,我市旱情比较严重,水资源紧缺。有关部门呼吁,人人都应该树立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下列节水措施中错误的是( ) A.为了节约用水,可以用工业废水直接浇灌农田 B.洗过菜的水用来浇花 C.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再排放 D.推广使用节水龙头 练习1:室内空气污染危害健康,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以下不属于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是() A、厨房烹饪时产生的油烟 B、室内摆放的水果散发出的香味 C、石材释放出的有害放射性气体氡 D、劣质粘合剂释放出的甲醛等有毒物质2.下列所述情况①城市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②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使用不当;③海上油轮石油泄漏;④工业生产中“三废”的任意排放,可能引起水污染的是() A、只有①③ B、只有①④ C、只有②④ D、①②③④ 3.“两型”社会,提倡“低碳”生活,下列有关碳及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是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 B.室内放一盆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C.大气中二氧化碳消耗的途径主要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完整版)初三化学试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 满分:80分时间:10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S—32 Cl—35.5 K—39 Ca—40 Fe—56 Zn—65 I—127 第Ⅰ卷(选择题 35分) 一、下列各题均有4个选项,其中只有1个是符合题意的。(共35分,每小题1分) 1. 空气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在空气的组成中,体积约占1/5的气体是 (A)氧气(B)水蒸气(C)氮气(D)二氧化碳 2. 亲爱的同学们,你是否注意过,我们身边有很多公共标志,下面与消防安全无关的 公共标志是 (A)(B)(C)(D) 3.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轮胎爆炸(B)玻璃破碎(C)冰棒融化(D)菜刀生锈4.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氧(B)硅(C)铝(D)铁 5. 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 (A)水(B)干冰(C)红磷(D)石灰水6.人类生活需要能量。下列能量由化学变化产生的是 (A)电灯通电发出的光(B)液化石油气燃烧放出的热量 (C)水力发电产生的电能(D)电熨斗通电发出的热 7. 能决定元素种类的微粒数是 (A)质子数(B)中子数(C)最外层电子数(D)电子数 8. 下列属于氧化物的是 (A)H2O (B)O2(C)NaOH (D)KNO3 9.图中○和●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氧原子,其中的粒子可用4H表示的是 (A)(B)(C)(D)

10. 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珍惜和保护水是每个公民的责任。下列有关水的叙述正 确的是 (A)水是直接由原子组成的物质 (B)水分子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 (C)工厂废水只要无色透明就可以直接排放 (D)采用喷灌和滴灌的方式灌溉农田可以达到节水目的 11.安全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厨房煤气泄露,迅速开启排风扇 (B)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先要做灯火试验 (C)煤矿井下停电,赶快引燃火把照明 (D)室内起火,立即敞开门窗 12.下图所示的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B)(C)(D) 13.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一组药品是 (A)大理石和稀盐酸(B)石灰石和稀硫酸 (C)木炭和氧气(D)碳酸溶液 14.近几年我国一些地区时有火灾发生。如果室内遭遇火灾时,下列自救措施不正确 ...的是 (A)尽快到达最近的可用出口的楼梯 (B)可将毛巾用水浸湿,捂在口鼻上作防毒面具 (C)遇房内浓烟弥漫时,可匍匐爬行逃生 (D)躲在衣柜内等待救援 15. 生活中下列常见的物质与水混合后,不能 ..形成溶液的是 (A)蔗糖(B)花生油(C)食盐(D)白醋16.下列仪器中,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时必须用到的是 (A)(B)(C)(D) 17.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可用分子的知识加以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初三化学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九年级化学试题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 得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H-1、O-16、S-32、N-14、Mn-55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20分,请把答案填写在题后 的答案栏内) 1.化学的发展对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和促进社会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下列各项措施与其要达到的目标不相符的是 A.研制、合成药物-------抑制细菌和病毒 B.生产化肥和农药------增加粮食产量 C.开发新材料、新能源-------改善生存条件,提高生活质量 D.合成食品添加剂-------增进人体健康 2.自然界中发生的这些变化中,有一种与其它三种变化有本质区别的是 A.云雾消散 B.冰雪融化 C.树木折断 D.铁器生锈 3.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于2008年9月25日成功发射升空并顺利返回。飞船常使用的一种助燃剂液氧是由氧气加压降温制成的蓝色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氧和氧气的构成分子相同,物理性质不同 B.液氧中的氧分子停止了运动 C.液氧和氧气的组成元素不同 D.液氧中的氧分子间没有空隙4.化学变化常伴随着能量的转化。如图所示,火柴燃烧实验中观察到试管塞被冲飞,这种现象主要能说明 A.化学能最终可转化为机械能 B.内能可转化为化学能 C.化学能最终可转化为光能 D.化学能可转化为内能 5.下图所示的基本实验操作符合操作规范的是 A.点燃酒精灯 B.检查气密性 C.给液体加热 D.称量药品质量 6.观察与比较是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观察比较四种物质:CO2、SO2、MnO2、NO2,它们的共同点是 A.组成中都含有氧元素 B.构成中都含有氧分子 C.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的质量比都是2:1 D.常温下都是无色气体 7.关于实验室电解水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室必须使用直流电对水进行电解 B.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化学】初三化学化学计算题提高训练及解析

【化学】初三化学化学计算题提高训练及解析 一、中考化学计算题 1.20g含杂质(杂质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锌样品,与一定质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质量为80.5g,同时生成氢气0.4g。试计算: (1)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是_____; (2)完全反应后生成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 (3)所用稀硫酸的质量分数是_____(计算结果保留到0.01%)。 【答案】65% 40% 28.87% 【解析】 【分析】 样品中的锌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 【详解】 设样品中锌的质量为x;生成的硫酸锌的质量为y;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z; 2442 Zn+H SO=ZnSO+H 65981612 x z y0.4g ↑ 65981612 === x z y0.4g x=13g y=32.2g z=19.6g (1)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为13g ×100%=65% 20g (2)完全反应后生成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2.2g ×100%=40% 80.5g (3)所用稀硫酸的质量分数为 19.6g ×100%28.87% 80.5g+0.4g-13g ≈ 答: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为65%,完全反应后生成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所用稀硫酸的质量分数为28.87%。 【点睛】 利用化学方程式根据锌与生成的氢气的质量比求出锌的质量;反应后的溶液是硫酸锌溶液,利用化学方程式可计算出溶质硫酸锌的质量。 2.某品牌纯碱中含有杂质NaCl,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称取12g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并绘制出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放出气体质量的关系如图

初中化学复习专题之选择题100道有答案

中考化学选择题100精选 1、下列除杂(括号内的是杂质)所选试剂合理的是() A、Cu(Zn) 稀盐酸 B、CO2气体(HCl) 氢氧化钠溶液 C、CuO(Cu) 浓硫酸 D、Na2SO4溶液(Na2CO3) 氯化钡溶液 2、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括号内的物质)不正确的是() A、氮气中的氧气(铜) B、二氧化碳气体中的水蒸气(浓硫酸) C、碳酸钙中的氯化钠(水) D、氯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硫酸) 3、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 物质杂质除杂所用的试剂和方法 A H2 HCl气体先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B NaOH溶液Ba(OH)2溶液先加入CuSO4溶液、过滤 C CO气体CO2气体通过灼热的CuO D Cu(OH)2固体CuCl2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4、要将待提纯的物质中杂质(括号内为杂质)除去,所用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待提纯物质选用试剂操作方法 A CuCl2(MgCl2) 镁片过滤 B CaO(CaCO3) 盐酸蒸发 C Cu(Fe) 稀硫酸过滤 D FeCl3溶液(盐酸) 氢氧化钠溶液滴加 5、欲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物质杂质试剂或方法 A CO2 HCl气体NaOH溶液 B NaNO3溶液Na2SO4溶液Ba(OH)2溶液 C CO2 CO 点燃 D CuO KNO3 H2O 6、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物质杂质试剂或方法 A CaCl2溶液HCl 过量CaCO3、过滤 B NaOH溶液Ca(OH)2 过量Na2CO3溶液、过滤 C FeCl2溶液CuCl2 过量铁粉、过滤 D CH4 H2O 通过盛浓硫酸的洗气瓶 7、不能用于区别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是() A、紫色石蕊试液 B、NaCl溶液 C、BaCl2溶液 D、CuSO4溶液 8、下列物质中,不能用来鉴别CO和CO2的是() A、澄清石灰水 B、观察颜色 C、灼热的氧化铜 D、紫色的石蕊试剂 9、某生在化学晚会上表演如下魔术:用毛笔蘸取一种无色液体在一张白纸上书写了“化学魔术”四字,然后再喷上一种无色液体,白纸上立即出现了红色的“化学魔术”四字。该生先后所用的无色液体可能是() A、石蕊溶液、稀硫酸 B、酚酞溶液、“雪碧”饮料 C、NaOH溶液、酚酞溶液 D、CuSO4溶液、NaOH溶液 10、为了区别O2与CO2两瓶(或两种)无色气体,下列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A、分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 B、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 C、分别倒入少量NaOH溶液,振荡 D、用塑料可乐瓶分别盛满上述两种气体,各倒入1/5容积的水,盖紧瓶盖,振荡

初三化学综合测试试题

2016年初三化学综合测试试题(一) 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第一部分1至4页,第二部分4至8页,共8页。总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考生号、姓名、考场试室号、座位号;再用2B铅笔把对应考生号的标号涂黑。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改动的答案也不能超出指定的区域;除作图可用2B铅笔外,其他都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不准使用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5.全卷共30个小题,请考生检查题数。 6.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O-16 Cl-35.5 Fe-56 H-1 C-12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多选,错 选,漏选均不能得分) 1. 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煤矿矿井里的煤层气发生爆炸B.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C.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D.用盐酸除去铁制用品表面的锈 2.下列环境问题与二氧化硫的排放有关的是 A.白色污染B.酸雨C.臭氧层被破坏D.温室效应 3.锌铬黄(化学式为ZnCrO4)常用于制防锈涂料。锌铬黄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为A.+1 B.+2 C.+6 D.+7 4.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A.H+ B.Zn C.Cl2 D.H 5.水是重要的资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净化水时,常会用到活性炭,其作用是用它作杀菌、消毒 B.过滤是通常净化水必须采纳的基础工序 C.用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软水 D.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氧化物 6.下列各图所示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 读取液体体积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2018-2019威海市九中第一学期初三化学期中测试题(无答案)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 化学期中质量检测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填入下列答案栏内,每空1分) 1. “化学——人类社会进步的关键”,请你根据所学知识指出下列事例的说明中与化学紧密相关的一项 A .紫茎泽兰、飞机草……外来物种的入侵已经给我国造成了约4000亿人民币的损失.——外来物种的入侵 B .化肥的合理施用有效地促进了我国粮食产量的提高——化肥的生产 C .道路、桥梁的大量修建,极大地改善了民生——交通发达 D .植树造林,既绿化了环境,又改善了局部气候——植树造林 2.对于“滴水成冰”过程中的有关水分子的变化描述错误的是 A .水分子的能量降低 B .水分子的运动速率减慢 C .水分子排列方式不变 D .水分子的构成不变 3. 通过化学反应不能实现的是 A .获得能量 B .获得一种新原子 C .获得新的物质 D .获得一种新分子 4. 下列关于电解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电解水实验中,正极上产生的气体与负极上产生的气体质量比约为1:2 B .电解水实验中为增强水的导电性,在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 C 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负极产生的气体被点燃,产生淡蓝色火焰 D .电解水制取氢气要消耗大量的电能,应寻找更好的方法使水分解出氢气 5. 对下列事实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A .通过气味辨别氮气和氨气 :分子是运动的,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 B.氧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 压强增大,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 C.干冰升华为二氧化碳气体状态变化:分子大小随之变化 D.蔗糖在热水中溶解更快 温度越高 :分子运动速率越大 6在实验室中,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不要把拇指按在试管夹短柄上,试管口不能对着 自己,试管内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一半 B .在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中,要力求利用最少的实验用品,获得最佳的实验 效果,最大限度的减少废弃物 C .取用液体药品时,要把瓶塞倒放在桌面上,标签朝向手心,放回原处时标签向外 D .不能用手接触实验室里的药品,不要凑到容器口闻气体气味,不能尝药品的味道 7、下列实验仪器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是 8. 下列各组物质可用过滤法分离的是 A .酒精和水 B .铁粉和水 C .食盐和水 D .蔗糖和食盐 9. 甲、乙两物质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B C D

初三化学_四大基本反应练习题

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中考变形题 1.下列化学方程式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 A. C +O 2 CO 2 B. 2H 2O 2 H2↑+O 2↑ C.3CO +Fe 2O 3 2Fe +3CO 2 D, HCl +AgNO 3=AgCl ↓+HNO 3 2.在A +B =C +D 的反应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若C 和D 为盐和水,则该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B.此反应可能是复分解反应 C.若10gA 和15gB 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C 、D 的总质量为25 g D 、若A 是氧化铜、C 为铜,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5.如下图所示,X 溶液与AgNO 3、Na 2CO 3、Na 2SO 4三种溶液发生反应均生成白色沉淀。则X 可能是下列哪种物质的溶液( ) A 、HNO 3或KNO 3 B 、HCl 或H 2SO 4 C 、BaCl 2或CaCl 2 D 、NaOH 或Ca(OH)2 6.下列各组物质能在pH =1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 、K 2SO 4 Ba(OH)2 KCl B 、Cu(NO 3)2 NaCl KNO 3 C 、Na 2CO 3 KNO 3 NH 4Cl D 、MgSO 4 NaNO 3 KCl 7.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存在某个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对该反应,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中,甲、丙、丁的质量比为1∶16∶13 B 、乙在该反应中一定是催化剂 C 、待测质量一定为4 g D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二.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与环境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初三化学中考模拟试题

2016初三化学中考模拟试题 时间:60分钟满分:6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Na-23 C-12 O-16 H-1 Cu-64 Zn-65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24分;1-8小题每题1分,9-16小题每题2分) 1.“一带一路”是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赋予古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 古丝绸之路将中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下列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稻草造纸 B.使用火药 C,蚕丝织布 D.冶炼金属 2.水是我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过滤的方法可以使硬水软化 B.用活性炭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是化学变化 C.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与软水 D.水通电分解时产生的氢气和氧气质量比为2:1 3. 2015年4月22日是第46个世界地球日,其活动主题为“珍惜地球资 源,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回收利用废旧金属,保护金属资源 B.推广无纸化办公,使用再生纸且双面打印 C.大力发展新资源,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D.洗菜的水用来浇花 4.下列事实的结论或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说明温度升高分子会变大 B.公园的桂花开放时满园飘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C.酸碱中和反应都能生成水﹣﹣实质是H+与OH﹣结合生成了H2O ]D.铝制品有抗腐蚀性能﹣﹣实质是表面生成了致密氧化膜起保护作用 5.下列各组物质中,由相同元素组成的是() A.冰和干冰B.银和水银C.烧碱和纯碱D.水和双氧水6.全球近140个国家将根据签署的《国际防治汞污染公约》,在2020年前禁止生产和出口含汞产品,如电池、荧光灯、化妆品、温度计、血压计等,分 析如图判断关于汞元素的相关信息正确的是() A. 汞原子的质量为 B. 汞的化学式为Hg C. 汞原子的中子数是80 D. 汞为非金属元素 7.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燃料 B.水生生物能依靠溶于水中的氧气而生存 C.氧气能跟所有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D.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78% 8.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从化学的角度认识生活中的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A.地沟油经化学方法处理制成航空燃油,实现变废为宝 B.食品添加剂符合国家许可,制作食品过程中可随意添加 C.脂肪、糖类、动物蛋白都是人体必须的营养素,吃得越多越好 D.生活污水不是化工废水,可向江河湖泊里任意排放

初三化学上学期期中考试复习知识点与习题

期中复习 1.物质的变化 (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通常是物质的形状、状态发生变化。 (2)化学变化: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变化中常伴随有放热、发光、颜色变化、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3)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判断依据:有没有其他物质生成。 (4)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关系: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物理变化过程中不 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2.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吸附性、导电性等。 (2)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稳定性、不稳定性、活泼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毒性等。 3.药品的取用 (1)取用原则: ①“三不”原则:不摸、不闻,不尝; ②节约原则: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时,应按最少量取用:液体1-2mL,固体盖满试管底 部; ③处理原则:实验用剩的药品应放入指定容器内,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能随意丢弃。(2)取用方法: ①固体药品的取用: 取用粉末、小颗粒状药品时应用药匙或纸槽,步骤:“一斜、二送、三立” 取用块状药品或密度较大的金属颗粒时应用镊子夹取,步骤:“一横、二放、三缓立” ②液体药品的取用: 取少量液体时,可用滴管吸取。使用时要注意:不要平放或倒置,防止液体倒流,玷污试剂或腐蚀胶头;不要把滴管放在桌上,以免玷污滴管。用过的滴管要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滴瓶上的滴管不要用水冲洗)。用滴管取液体时应先挤压胶头,赶走空气,再伸入瓶中取用较多量时,可用倾倒法,倾倒时要注意:a.瓶塞要倒放;b.试管要倾斜且试剂瓶口紧挨着试管口;c.试剂瓶上的标签要朝手心(防止残留的药液流下来腐蚀标签)。4.物质的加热 (1)酒精灯:焰心、内焰、外焰,外焰温度最高,应用外焰部分加热; (2)给物质加热的方法:①给物质加热时,若被热的玻璃容器外壁有水,应擦干再加热,以免容器炸裂;加热时玻璃容器底部不能跟灯芯接触,也不能离得太远;烧得很热的玻璃容器,不要立即用冷水冲洗(以免容器炸裂),也不要直接放在实验台上(防止烫坏实验台),要垫上石棉网;②给试管里的药品加热时应先预热,后集中在有药品位加热(防止受热不均匀而炸裂试管)。预热的方法:在酒精灯火焰的外焰上来回移动试管(若试管已固定,可来回移动酒精灯),待试管均匀受热后,再把火焰固定在放药品的部位加热;③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药品平铺于试管底部,试管口一般应略向下倾斜,以免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④给液体加热,试管口向上倾斜与桌面约成45°角。试管内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管口切勿朝人。 5.量筒的使用:量筒放平,倒液体到接近刻度时,用滴管逐滴滴至刻度线。 读数时量筒放平,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若仰视读数,则读数偏小,若俯视读数,则读数偏大,仰视和俯视读数都不准确(如图1-4-2所示)。 6.仪器的洗涤: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表明玻璃仪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提高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提高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一、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选择题 1.如图所示:3个甲分子与1个乙分子反应生成两个丙分子.根据图示所得信息正确的是() A.物质甲的化学式为H6 B.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C.化学反应中,分子是最小的微粒 D.该图示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2.将铜投入浓硝酸中,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可能为() A.二氧化碳B.氢气C.氯化氢D.二氧化氮 3.如图表示某个化学反应,据图分析判断,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反应中乙、丙两物质质量比为2: 7 C.图示中x的数值为4 D.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4.我国科学家研制出一种催化剂,能在室温下高效催化空气中一种有毒气体,其反应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这种有毒气体的化学式为HCHO C.其中有三种物质属于氧化物 D.该反应中A与C的质量比为1:1 5.某金属单质 X与非金属单质Y可发生反应:2X+Y=X2Y。某实验探究小组进行了两次实验,测得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X的用量/g Y的用量/g生成X2Y的质量/g 17.4 1.68.0

29.6 3.212.0 参加反应的X与Y的质量比为 ( ) A.4:1 B.3:1 C.2:1 D.37:8 6.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B.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C.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未发生变化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Cl22HCl 7.某仓库工作人员违章操作,在雨天转运“保险粉”引起爆炸。“保险粉”化学名为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主要用于印染工业。该化学品在潮湿空气中极不稳定,易分解并引起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S2O4=Na2S2O3+Na2SO3+X。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X 的化学式为 SO2 B.连二亚硫酸钠与水能剧烈反应,化学性质很活泼 C.Na2SO3 是一种盐,其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3 价 D.Na2S2O4 通常要在干燥阴凉处密闭贮存 8.将一定量xFeSO4?y(NH4)2SO4?6H2O晶体加入到过量NaOH溶液中,加热生成 NH30.85g(假如生成NH3的全部逸出),过滤、洗涤、灼烧,得Fe2O3固体2.0g.则x,y 的关系正确的是() A.x:y=1:1 B.x:y=1:2 C.x:y=1:4 D.x:y=2:1 9.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物质X Y Z Q 反应前质量/g410121 反应后质量/g01215待测 A.反应物是X和Y,成物是Q和Z B.参加反应的Y和Q的质量比是1∶1 C.参加反应的X与Q的质量比是1∶3

初三化学所有章节的习题_非常全面

走进化学实验室习题精选(一) 一.选择题 1.关于药品的取用,不正确的操作是() A.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应用药匙 B.取用较大块或颗粒状固体药品用镊子 C.实验室没说明用量,一般液体取1~2mL,固体只要盖满试管底部D.从试剂瓶取出的溶液如果超出了需用量,应将超量的部分倒回原瓶内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将实验室用剩的药品放回原瓶 B.把鼻孔凑近瓶口闻药品的气味C.将洗净的试管正放在试管架上 D.玻璃仪器外壁有水,加热前应擦干3.下列仪器不能作为反应容器的是() A.试管 B.广口瓶 C.量筒 D.烧杯 4.取5mL液体,应当选用()。 A.托盘天平 B.带刻度试管 C.10mL量筒 D.100mL量筒5.用胶头滴管向试管里滴加液体的正确操作是() A.滴管伸入试管竖直滴加 B.滴管位于试管口上方垂直滴加 C.滴管口斜靠在试管壁滴加 D.滴管水平向试管中滴加 6.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液体的量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A.1/2 B.1/3 C.1/4 D.2/3 7.取用块状固体可以用(),往试管里装入固体粉末可以用()A.手抓 B.药匙 C.镊子 D.纸槽 8.酒精灯的火焰可分为() A.内焰、中焰、外焰 B.焰心、内焰、外焰 C.焰心、中焰、外焰 D.下焰、中焰、上焰 9.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A.蒸发皿 B.集气瓶 C.烧瓶 D.试管 10.玻璃仪器洗净的标志是() A.用热的纯碱溶液洗涤过 B.用蒸馏水洗过多次 C.洗涤后的仪器已经透明了 D.仪器内壁的水附着均匀了

11.振荡试管内的液体时,正确的操作是() A.用手紧握试管,用臂晃动 B.拇指堵住试管口,上下晃动 C.用手捏住试管,用腕摇动 D.手紧握试管,上下晃动 12.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的体积,量筒放平稳且面对刻度线,初次仰视凹液面的最低点读数为19mL,倾出部分液体后,俯视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0mL,则实际该学生倾出液体的体积是()mL A.9 B.大于 9 C.小于9 D.无法判断 二.填空题 13.写出下列实验所需主要仪器的名称(只写一种) (1)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作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时需用________________。 (3)溶解较多量固体时应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物质加热时需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少量试剂反应时需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将试管置于酒精灯上加热需用__________________。 14.酒精灯火焰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部分,其中_________温度最高,应用_______________加热。 15.用量筒量取液体时,正确的读数方法是:视线应与量筒内凹液面的_______________保持水平,若仰视量筒,则读数_______________,若俯视量筒,则读数_____________。 16.用容积为30mL的试管加热某种液体时,试管中液体的体积不超过______________mL。 17.如图所示,将一根火柴梗横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1~2s钟后取出,观察到火柴梗上有两处碳化(变黑),此实验说明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 请指出所示实验操作中的错误,并改正: 18.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三化学上册试题及答案

精品文档 2013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1、下列成语中只包含物理变化的是()A.沙里淘金 B.刀耕火耨 C.釜底抽薪 D.百炼成钢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3、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症,铁还是植物制造叶绿素不可缺少的催化剂。这里的“铁”是(铁离子 D. C.铁元素 A.铁分子 B.铁单质 、据监测,目前全国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点状和面状污染,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为解决人民饮水安4 )全问题,需对水进行净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经过吸附作用可使硬水变为软水 BA.此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 D.长期饮用纯净水对身体健康有利C.用肥皂水能区别硬水和软水】作为氧化剂和漂白剂,被 广泛地用于蓄电池等行业;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和腐蚀性,长SO5、过硫酸铵【(NH)8224) 元素的化合价(期接触可引起变应性皮炎。过硫酸铵中硫(S)-2 D. +4 C B.+6 . A.+7 同时还观察到茶杯内壁变黑。低的后熄灭,如右图,将两支燃着的蜡烛罩上茶杯,过一会儿高的蜡烛先熄灭, 6、)由此可看出:从着火的房间逃离时,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 .用湿毛巾捂住鼻子 B.成站立姿势跑出A .伏低身子逃出 D.淋湿衣服爬出C ()7、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A、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说明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的体积 和质量很小B、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 、水沸腾时,掀起壶盖,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 ,不能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1L黄豆和1L芝麻混合,体积小于2LD、是可裂变核元素,在

初三化学化学计算题解题技巧及练习题

初三化学化学计算题解题技巧及练习题 一、中考化学计算题 1.徐州地区石灰石资源丰富。某化学兴趣小组称取4.0g石灰石样品,把40g稀盐酸分4次加入样品中(假设杂质不反应也不溶解),得实验数据如下: 请计算: (1)4.0g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是____g。 (2)10g稀盐酸能与_____g碳酸钙正好完全反应。 (3)求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答案】3.4 1.0 7.3% 【解析】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4.0g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4.0g-0.6g=3.4g; (2)由第一次加入10g稀盐酸,剩余固体3.0g,第二次加入10g稀盐酸,剩余固体2.0g可知,10g稀盐酸能与1.0g碳酸钙正好完全反应; (3)第一次加入10g稀盐酸消耗碳酸钙的质量为4.0g-3.0g=1.0g; 设第一次加入10g稀盐酸中溶质质量为x。 CaCO3 + 2HCl= CaCl2 + H2O + CO2↑ 100 73 1.0g x 10073 1.0g x x=0.73g 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0.73g 10g ×100%=7.3%; 答: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7.3%。 2.若要生产含杂质4%的生铁100t,需要含氧化铁60%的赤铁矿石的质量是多少 ________?(要求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1位) 【答案】228.6t 【解析】 试题分析:含杂质物质的计算要把混合物的质量转化为纯物质的质量,即纯物质质量=含杂

质物质质量×纯度,再把纯物质的质量带入化学方程式计算。最后再把计算出的纯物质质量转换为含杂质物质的质量。 [解]设:需要向炼铁高炉中投入这种铁矿石的质量为x Fe2O3+ 3CO2Fe + 3CO2 160 112 60%x (1-4%)×100 t = x=" 228.6" t 答:需要向炼铁高炉中投入这种铁矿石的质量为228.6t。 考点:含杂质的物质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3.为测定某铜锌合金中的铜的质量分数,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用该合金与稀硫酸反应,进行了三次实验.所有的相关数据记录见下表(实验误差忽略不计);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 所取合金质量/g12.512.525 所用稀硫酸质量/g120140100 生成氢气的质量/g0.20.20.2 (1)计算该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_____ (2)求第三次实验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 【答案】(1)48%(2)15.1% 【解析】 【分析】 铜、锌合金中铜和稀硫酸不反应只有锌和稀硫酸反应,第二次和第一次所取的合金质量相同,第二次所用的稀硫酸比第一次多,而两次生成的气体质量相同,说明两次所取的合金中的锌都完全反应了,由此可知12.5g合金只能生成0.2g氢气;第三次所取的合金是前两次的2倍,但产生的气体和前两次相同只有0.2g,说明第三次反应中稀硫酸不足,由此可知25g合金中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与12.5g合金中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从而可以结合氢气的质量计算出锌的质量和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详解】 (1)比较三组数据可以知道,12.5g合金最多只能生成0.2g氢气,其中的锌完全参加反应设12.5g铜锌合金中含有锌的质量为x,生成硫酸锌的质量为y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