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法勘探实习报告

电法勘探实习报告

电法勘探实习报告

————————————————————————————————作者:————————————————————————————————日期:

本科生实习报告

实习类型生产实习

题目电法勘探实习报告

学院名称地球物理学院

专业名称勘查技术与工程(石油物探)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指导教师肖宏跃

实习地点成都理工大学

实习成绩

2015年 9月-2015年11月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1.1实习目的 (1)

1.2实习安排 (1)

1.3实习内容 (2)

第二章联合剖面法 (3)

2.1方法原理 (3)

2.2仪器设备 (4)

2.3实施步骤 (4)

2.4成果解释 (4)

第三章高密度电法 (6)

3.1方法原理 (6)

3.2仪器设备 (7)

3.3实施步骤 (8)

3.4成果解释 (8)

第四章大功率激发极化法 (12)

4.1方法原理 (12)

4.2仪器设备 (16)

4.3实施步骤 (16)

4.4成果解释 (16)

第五章实习总结 (19)

第一章绪论

电法勘探是勘探地球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电学、电磁学、电子学及电化学在解决地质找矿及地质学问题中发展起来的一门应用科学。电法勘探(常称为电法或电探)的地球物理学基础是地壳中多数岩矿石之间存在的电学性质的差异,它是通过观测和研究由电性差异引起的人工或天然电磁场的空间和时间分布规律及其变化特点,从而达到查明地下地质构造或矿产分布的一组勘探方法的总称。

1.1 实习目的

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

1)学习一系列电法勘探方法,了解一系列电法勘探仪器的操作及布线;

2)学会对所采集数据进行初步整理,以及使用相关软件进行相应处理和成果图的绘制;

3)巩固理论知识和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能快速适应生产,解决一系列地质问题。

1.2 实习安排

本次实习时间为2015年9月-11月。实习进度安排如表1-1。

表1-1 实习进度安排一览表

时间地点内容

2015年9月7日地球物理学院水槽实验室联合剖面法实习

2015年9月8日地球物理学院5417 AMT数据整理

2015年9月9日地球物理学院5417 联合剖面数据处理及作图

2015年11月3号理工东苑旁边试验场AMT室外实习

2015年11月4日金工实习基地后面高密度电法室外实习

2015年11月5日地物院楼前草坪上大功率激发极化法室外实习2015年11月6日地球物理学院5417 机房激电资料、高密度电法处理

1.3 实习内容

在电法勘探的实践中已被利用的电学性质有:描述岩、矿石导电性的电阻率(ρ),反映岩、矿石磁性强弱的磁导率(μ),表示岩、矿石电化学活动性的极化率(η)和岩、矿石的介电常数(ε)等。本次实习包括:联合剖面法、大功率激发极化法、高密度电法以及AMT。

第二章联合剖面法

2.1 方法原理

联合剖面法是两个三极装置AMN∞和∞MNB联合进行探测的一种电剖面法,即是由两个三极装置组合而成。所谓三极装置,是指一个供电电极置于无穷远的装置。如图2-1所示,A、M、N、B四个电极位于同一条测线上,以M、N之间的中点作为测点,且AO=BO,MO=NO,电极C是两个三极装置共同的无穷远极,一般假设在测线的中垂线上,与测线之间的距离大于AO的5倍,如果平行测线布置,距MN中点的距离应该大于10倍AO。因此,提供了较为丰富的地质信息。

工作中将A、M、N、B四个电极沿测线一起移动,并保持各电极间的距离不变。在每个测点上分别测出A、C电极供电时的电位差和电流强度I,B、C 电极供电时的电位差和电流强度I,然后求得两个视电阻率和。每个测点观测结果是用下列两式分别计算:

AMN装置

(2-1)装置

(2-2) 式中分别为AMN装置和装置的装置系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