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法勘探课本重要知识点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电法勘探课本重要知识点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电法勘探课本重要知识点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电法勘探课本重要知识点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电法勘探》知识点

电阻率法

何为电法勘探?

电法勘探的地球物理学基础是地壳中多数岩矿石之间存在的电学性质的差异,它是通过观测和研究由电性质差异引起的人工或天然电磁场的空间和时间分布规律及其变化特点,从而达到查明地下地质构造或矿产分布的一组勘探方法的总称。

矿物如何按导电机理进行划分?

按导电机理将矿物分为金属导体,半导体,固体电解质

影响岩石和矿石电阻率的因素?

1 岩石和矿石电阻率与成分和结构的关系

岩石和矿石电阻率与所含水分的关系,含盐分越多(矿化度越高)电阻率值越低,含水量大的岩石电阻率较低,而含水量小或干燥岩石的电阻率较高。

3 岩石和矿石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一般表现为温度升高,电阻率降低。

三大岩类的电阻率如何变化?

火成岩与变质岩的电阻率值较高,通常在102~105 ?.m范围内变化;沉积岩电阻率值一般较低

何为非各向同性系数?如何表征这

各向同性指物体的物理、化学等方面的性质不会因方向的不同而有所变化的特性,即某一物体在不同的方向所测得的性能数值完全相同,亦称均质性。

针状和片状结构的岩石和矿石电阻率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即非各向同性。

为了表征层状岩石的非各向同性程度和平均的导电性,定义其非各向同性系数λ和平均

电阻率ρm 分别为:

岩石和矿石标本电阻率的测定方法有哪些?

露头法、电测井、(岩芯)标本测定法

电法勘探进行正演问题数值模拟时,一般会采取哪几种方法?每种方法的特点

是什么?

已知地电模型和场源分布,求解场的分布规律,称为电法勘探的正演问题。在学习电法勘探时,我们经常先对一些典型的地质模型进行正演模拟,从而建立地质模型与场分布特征之间的关系。因此,正演问题是学习电法勘探的重要基础。

解电阻率法正演问题有两个途径:一是通过物理模拟,即通过模型实验直接测量得到某种介质和场源条件下稳定电流场的分布情况;二是通过数学模拟途径,即寻求满足表1.1-5

边界条件下的拉普拉斯方程解。

物理模拟方法主要有土槽、水槽、导电纸等手段。

数值模拟可分为解析法和数值计算方法两种。解析解有明确的表达式,但只有少数理想的地电模型才有解析解(这里指的理想模型是指数学意义上的,如均匀大地以及均匀大地中存在球体、两种介质垂直接触、水平均匀地层等,有些简单或规则模型不一定有解析解,如正方体等),不能满足实际需要。目前,随着计算机和计算技术的发展,求解复杂条件下电磁场分布规律的数值计算方法已成为主要手段。主要数值计算方法有有限元法、有限差分法、边界元法和积分方程法等等。

电阻率法的原理是什么?

电阻率法是以地壳不同岩石和矿石的导电性差异为物质基础,通过观测与研究人工建立的地中稳定电流场的分布规律以达到找矿和解决其它地质问题目的的一组电法勘探分支方法。:

何为视电阻率?

若进行测量的地段为电阻率不均匀的地电断面,仍按均匀大地电阻率公式计算的结果来表示地下非均匀介质的导电性能,此时称之为视电阻率,单位仍为Ω.m,符号ρs

视电阻率微分表示式及其含义?

ρMN是测量电极MN间的岩石电阻率,电流密度jMN,均匀地段电流密度j0

高密度电阻率法与电测深及电测面法的关系是什么?有何优点?

①电阻率剖面法简称电剖面法。该方法在工作中是采用不变的电极距,并使整个装置沿着观测剖面移动,逐点观测视电阻率ρs 的变化。由于电极距固定不变,勘探深度就基本保持在同一个范围内,因而通过ρs值沿剖面的变化可以把地下某一深度以上具有不同电阻率的地质体沿剖面方向的分布情况反映出来。

②电阻率测深法(简称电测深)是常用来探明水平(或近似水平)层状岩石在地下分布情况的一种电阻率法。该法是在同一测点上逐次扩大电极距,观测垂直方向由浅到深的视电阻率变化情况,通过分析视电阻率测深曲线来了解测点下面沿垂向变化的地质情况。与电阻率剖面法相比,电阻率测深法用于了解该测点地下介质电阻率的垂向变化,而电阻率剖面法是了解沿测线方向地下介质电阻率的横向变化。这两种方法相辅相成,使电阻率法成为一种能够详细研究地质构造的空间分布状态的方法。

③对二维大地,开展测深—剖面法可同时完成电测剖面和电测深两种形式的测量,得到地下不同位置视电阻率值,绘出测线下方视电阻率拟断面图,从而展示地下介质电性横向和纵向变化。测深—剖面法要求在测线上按一定点距布置n 个测深点,然后逐点进行测深工作,这样做费时又费力。对浅层地质目标的探测,由于装置的极距小、点距密,进行测深—剖面法时,在很多点上要重复布置电极(供电电极或测量电极)

④高密度电阻率法是一种适用于浅层电阻率测深一剖面法的阵列电阻率勘探方法

高密度电阻率法仍然是以岩、矿石导电性的差异为基础,研究人工施加稳定电流场作用下地中传导电流分布规律的一种电探方法。因此,它的理论基础与常规电阻率法相同,所不同的是方法技术。

高密度电阻率法野外测量时将全部电极(几十至几百根)置于观测剖面的各测点上,然后利

用程控电极转换装置和微机工程电测仪便可实现数据的快速和自动采集。当将测量结果送入微机后,还可对数据进行处理并给出关于地电断面分布的各种图示结果。显然, 高密度

电阻率勘探技术的运用与发展,使电法勘探的智能化程度大大向前迈进了一步。

高密度电阻率法具有以下优点:

①电极布设是一次完成的,这不仅减少了因电极设置而引起的故障和干扰,而且为野外数据的快速和自动测量奠定了基础;

②能有效地进行多种电极排列方式的扫描测量,因而可以获得较丰富的关于地电断面结构特征的地质信息;

③野外数据采集实现了自动化或半自动化,不仅采集速度快(大约每一测点需2~5 s),而

且避免了由于手工操作所出现的错误

④可以对资料进行预处理并显示剖面曲线形态,脱机处理后还可自动绘制和打印各种成果图件;

⑤与传统的电阻率法相比,工作效率高,测点密集,所获信息更加丰富,解释结果更加准确。

在电阻率法中,常用的装置类型主要有哪些?

二极装置、三极装置、联合剖面装置、对称四极装置以及中间梯度装置等。

无论哪种装置类型, 其共同特点是: 用供电电极( A、B) 向地下供电,同时在测量电极( M、N) 间观测电位差( ΔUMN ) , 并算出视电阻率( ρs ) , 各电极沿选定的测线同时( 或仅测量电极) 逐点向前移动和观测。电剖面法主要用来探查地下一定深度范围内的横向电性变化, 以此解决多种地质问题。

简要叙述电法勘探里镜像法的原理是什么?

镜像法原理将半空间映射为全空间,用地面上方的一个镜像球代替地面影响

应用联合剖面法时,低阻、高阻球体、低阻及高阻倾斜板状体的联剖曲线特征?

见课件4。

在进行电阻率法勘探时,地形对电流场分布的影响主要有哪几个方面?

三方面进行分析,即:供电点位置地形起伏、测量点位置地形起伏、地形起伏引起的电极距变化。

简述在电阻率法中克服地形影响采用的“比较法”的基本思想?

“比较法”是将野外实测的视电阻率(ρs ),逐点除以相应点的纯地形异常(ρsD /

ρ1),从而得到经过地形改正后的视电阻率曲线(ρsG),

从上式不难看出:如果设法求得单纯地形引起的视电阻率曲线,便可按照关系,将实测剖面各测点的ρs值与地形影响值相比。当地下无矿时,按取比值绘制的校正曲线是一条ρs = ρ1的直线,完全消除了地形影响。若地下有矿,取比值后的校正曲线近似地消除了(或消弱了)地形影响,突出了矿体异常。

简述电阻率法野外工作中常见的干扰有哪些?

(1)极化不稳。克服办法:为避免产生极化不稳现象,应采用化学性质稳定的金属作为测量电极

(2)大地电流、工业游散电流等人文噪声以及感应干扰

(3)由电磁感应引起的一类干扰,统称为感应干扰。克服办法:工作中应将供电导线和测量导线尽量分开一定距离

电阻率测深法(简称电测深)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电阻率测深法(简称电测深)是常用来探明水平(或近似水平)层状岩石在地下分布情况的一种电阻率法。该法是在同一测点上逐次扩大电极距,观测垂直方向由浅到深的视电阻率变化情况,通过分析视电阻率测深曲线来了解测点下面沿垂向变化的地质情况。

与电阻率剖面法相比,电阻率测深法用于了解该测点地下介质电阻率的垂向变化,而电阻率剖面法是了解沿测线方向地下介质电阻率的横向变化。这两种方法相辅相成,使电阻率法成为一种能够详细研究地质构造的空间分布状态的方法。

电测深曲线的等值现象?T等值及S等值现象的特点?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存在一定的测量误差,于是出现某些层参数不同的地电断面所对应的电测深曲线之间,其差别在观测误差范围以内,可将它们看成为“同一条”电测深曲线,这种情况称为电测深曲线的等值现象。由于等值现象存在,一条实测电测深曲线可对应一组不同的地电断面,常可造成错误的解释结果。电测深曲线的等值现象分为同层等值、混层等值。同层等值又分为S 等值和T 等值两类。S2 =H2/ ρ2 。由上式可见,若第二层厚度和电阻率同时发生变化(增大或减小),只要S 2保持不变,则T1(3) (m)不变,即ρs(R) 恒定,故称此为S 等值现象。发生S 等值现象的条件是ν2《1 及ρ3 》1。而且,中间层的厚度越薄、电阻率越小,则等值范围越宽。

只要保持T2=H2*ρ2不变,则T1(3) (m)不变,即ρs(R)曲线不变,这便是T2 等值现象。二层及三层模型的电测深曲线有哪几类?其有什么特征?

简述一维电测深最优化反演的基本思想及流程?

课件5-65页或书本57页

充电法

何谓理想导体?

当对具有天然或人工露头的良导地质体进行充电时,若良导地质体的电阻率远小于围岩电阻率时( < 200倍),我们便可近似地把它看作理想导体。

充电法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充电法的应用条件是什么?

①被研究的对象(充电体)至少已有一处被揭露或出露,以便设置充电点;

②充电体相对围岩应是良导电体;

③充电体规模越大,埋藏越浅,应用充电法的效果越理想;充电法的最大研究深度,一般仅为充电体延伸长度之半。

充电法主要用于详查阶段。

自然电场法

自然电场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自然电场主要是由地下矿体、地下水

和各种水系电化学作用产生的,分布于局部地区,一般具有较大的梯度。

自然电场法工作方法主要有哪些?

1 观测方法。野外观测自然电场通常采用两种方法:电位法和梯度法。

2基点和基点网的联测

3观测结果的整理

自然电场法的应用范围有哪些?

进行硫化金属矿和石墨矿快速普查,乃至详查的有效方法,在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调查中也应用相当广泛。1 青海某铜钴矿床的应用实例

2 确定地下水流向的应用实例

3 寻找水库坝体渗漏位置中的应用

激发极化法

激发极化法的原理?何为激发极化效应?

地下岩、矿石在电流场作用下产生了二次场。根据研究,这种二次场与介电极化和感应现象无关,而是岩、矿石及其所含水溶液在电流作用下所发生的复杂电化学过程的结果。岩、矿石在外电场作用下产生这种电化学起因的附加电场现象,称为激发极化效应( 简称激电效应)。

激发极化法(Induced Polarization Method,简称激电法,IP) 是以不同岩、矿石激电效应之差为物质基础,通过观测和研究大地激电效应,来探查地下地质情况的一种分支电法。

试述电子导体激化的电极电解极化现象?

当电子导体和电解质溶液接触时,形成初步的正负电荷的分离。

由于电荷之间的吸引,导体中的负电荷和溶液中的正电荷大多分布在导体—溶液界面的两侧。

在发生溶解的同时也发生电荷的中和,或者说再交换,使金属离子还原成金属,达到动态平衡,从而在导体与溶液的界面上建立起一个稳定的双电层,称为自然双电层。自然双电层即是电子导体与围岩电解质溶液接触时的电极电位。

当有电流流过上述电子导体—溶液系统时(图c),在外电场的作用下,电子导体内部的电荷将重新分布:自由电子反电流方向移向电流流入端,使那里的负电荷相对增多,形成“阴极”;而在电流流出端,呈现相对增多的正电荷,形成“阳极”。同时,在周围溶液中也分别于“阴极”和“阳极”处,形成离子积。

当电流于“阴极”从溶液进入电子导体时,溶液中的载流子(阳离子)要从电子导体表面

获得电子,以实现电荷的传递。同样,当电流于“阳极”从电子导体流入溶液,溶液中的

载流子(阴离子)将释放电子(电子导体获得电子)。若此种电荷传递和相伴随的电化学反应的速度极快,则电子导体和溶液之间,电流可以“畅通无阻”,便不会在界面两侧形成异性电荷的滞留。但由于电化学过程的迟缓性,实际上电极过程的速度有限,电子导体和溶

液之间不是“畅通”的,从而在界面两侧产生异性电荷的滞留与堆积,形成附加的双电层,使自然双电层的平衡状态遭到破坏,偏离平衡值。

在一定的外电流作用下,“电极”和溶液界面上的双电层电位差Φ相对平衡电极电位Φ

平之变化,在电化学中称为“过电位”或“超电压”,记为ΔΦ,于是有:ΔΦ = Φ - Φ平

随着通电时间的延续,界面两侧堆积的异性电荷将逐渐增多,过电位随之增大。过电位的

形成和增大将加速电极过程的进行(加速电荷的传递),直到该过程的速度与外电流相适应,即流至界面的电流均能全部通过界面,因而不再堆积新电荷时,过电位便趋于某一个饱和值,不再继续增大。这便是过电位的形成过程或充电过程。当外电流断开后,堆积在界面

两侧的异性电荷,将通过界面本身、电子导体内部和周围溶液放电,使界面上的电荷分布

逐渐减小,直至最后消失。这就是过电位的放电过程。

试述离子导体激化的薄膜极化现象?

当岩石颗粒间的孔隙截面积接近于分散层的厚度时(窄孔带),则整个孔隙都处在离子分散层内。在外电场作用下,分散

层中正离子移动较快(因其受负电荷束缚较弱)。分散层负离子较少,又受紧密层正离子的吸引,移动较慢。相对于窄孔带,宽孔带可移动正、负离子数相差无几。当电流通过宽窄

不同而彼此相连的岩石孔隙时,由于窄孔带中阳离子的迁移率大于阴离子的迁移率,结果

在窄孔隙的电流流出端形成阳离子的堆积,在电流流入端形成负离子过剩,从而形成离子

浓度沿孔隙方向的变化。

随着供电时间的持续,离子浓度的增长不会无限制地进行下去,因为离子的浓度的增加会

阻碍离子的运动,最终达到动态平衡。于是形成化学的浓度梯度和电的势垒。

外电流切断后,形成的浓度梯度要恢复平衡,势垒中积累的能量要向外释放,于是观察到

激发极化现象。人们把上述窄孔带称为“薄膜”,相应的激发极化称为“薄膜极化”。

在激电法理论和实践中,为使问题简化,将岩、矿石的激发极化分为理想哪两大类?

第一类是是我们前面提到过的“面极化”,如致密的金属矿或石墨属此类,其特点是激发极化都发生在极化体与围岩溶液的界面上;第二类是“体极化”,如浸染状金属矿和矿化(包括石墨化)岩石及离子导电岩石的激发极化属此类。其特点是极化单元(微小的金属矿物

或岩石颗粒)分布于整个极化体中。

简述将岩、矿石的体极化模式在正演计算时在两介质分界面上采用的边界条件

是什么?

当极化介质与围岩接触时,则在界面两侧,总场电位应是连续的。由此得出体极化时总场

的第一个边界条件:

电流连续性的边界条件应与面极化总场的相应边界条件相似。不过,当前极化体和围岩的

电阻率,应采用相应的等效电阻率ρ1*和ρ2*,即有

描述岩、矿石时间域及频率域激发极化特性的参数都有哪些?

时间域:视极化率ηs

m s 视充电

率频率域:复电阻率ρ (i ω) 频散率相位φ也可作为描写激电效应强弱的参数、复电阻率频谱

是描述频率域激电特性的模型是哪个?

复电阻率柯尔—柯尔模型

何为“等效电阻率法”?

体极化效应等效于体极化介质电阻率的增大。为与介质在无激电效应时的真电阻率相区别,我们将发生体极化效应时,极化体对极化总场的电阻率称为“等效电阻率”或“极化电阻率”。为什么说视极化率参数不受地形起伏影响?

将地形不平或地下不均匀时,按均匀大地公式计算的参数称为视极化率,记为ηs ,则有:

此式说明,如果大地极化率是均匀的,则地形起伏和地下导电性不均匀,

均不造成视极化率的假异常,即视极化率仍等于大地的真极化率。不受地形影响

应用联合剖面法时,极化球体、极化倾斜板状体的极化率联剖曲线特征?

曲线与高阻球体上视电阻率联剖曲线形状相似,其共同特点是AMN∞和∞MNB 测得的视极化率曲线(ηsA 和ηsB)相互对称,并在球心上方有高的反交点。在电极距AO 相对于球心埋深h0 不大时,异常幅度较小,形状比较简单,在反交点两侧ηsA 和ηsB 各有一个极大值和极小值。

随着电极距增大( AO/ h0 ≥2),异常幅度上升,同时形态变得较复杂,在反交点两侧, ηsA 和ηsB 有主极大值后,又出现一个次极小值和次极大值。后者是由于供电电极通过球体上方时引起的。当电极

距进一步增大时ηsA 和ηsB 的次极小值进一步降低,同时主极值点向球心上方的反交点靠近,两条曲线的分界性变差;并当电极距很大时ηsA 和ηsB 重合,变成中梯装置的ηs 曲线。

在陡立板状极化体上,激电联剖曲线的基本形态与球体上的一致;

当倾斜板状体时,可看出在倾斜板状极化体上,联剖的两条曲线ηsA 和ηsB 互不对称,反映极化体存在的反交点从板状体上顶往倾斜方向移动。对于低阻极化体,供电电极在板状体倾向一侧的视极化率极大值ηsA 较小,而另一条ηsB 曲线的极大值较大,故两个视极化

%

率主极大值点连线的倾斜方向与极化体的倾向相反。对于高阻极化体情况则相反,曲线主

极大值点连线的倾斜方向与极化体的倾向一致。可判断目标体倾向。

电磁法

电磁法勘探的原理是什么?

电磁法是以地壳中岩石和矿石的电性(导电性、介电性)和磁性差异为主要物质基础,观

测和研究电磁场空间与时间的分布规律,从而寻找地下有用矿床或解决地质问题的一组电

法勘探分支方法。

线性偏振波的特点是什么?

电磁场分量Ey 只和Hx 有关,Hy 只和Ex 有关,它们都沿z 轴传播,物理学中称这种性质的波为线性偏振波

何谓电磁系数?表达式及各参数的意义是什么?

传导电流和位移电流的比值称为介质的电磁系数m ,即:

传导电流密度:位移电流密:

当m >>1时,介质中传导电流起主要作用,此时可忽略位移电流作用;反之,当m <<1时,主要由位移电流起作用,可忽略传导电流作用。当m = 1时,说明传导电流和位移电流具有同等重要性,场的性质因此变得复杂。

何谓趋肤(穿透)深度?表达公式及各参数的意义是什么?

习惯上我们用场强衰减1/ e 时的距离δ表征介质的衰减特性,δ就是所谓的趋肤深度。

在无磁介质中,式中:电阻率ρ的单位为Ω.m;频率f 的单位为Hz。

何为椭圆极化场?

当地下存在导电地质体时,在交变电磁场(一次场)的作用下,导体中将产生涡流(感应

电流),涡流又在其周围产生二次磁场(二次场)。二次场的出现使一次

场发生畸变,一般说,一次场和二次场迭加后的总场在强度、相位和方向上与一次场不同。

这时总场(磁场H 和电场E )矢量端点随时间变化的轨迹为一椭圆,称其为椭圆极化场。电磁场的椭圆极化现象是存在感应二次场的重要特征,它反映了良导地质体的存在。

在电磁法勘探里,波阻抗是如何定义的?

波阻抗,定义为一对正交的电场和磁场的振幅之比,它具有阻抗的量纲(单位为欧姆)。

电磁测深法的理论基础为什么?

以天然存在区域性分布的交变电磁场为场源的电磁勘探方法。

大地电磁测深法的原理?

大地电磁测深法(magnetotelluric,MT)是一种以天然存在区域性分布的交变电磁场为场源的电磁勘探方法。在很大地区范围内观测到的地球天然交变电磁场称为大地电磁场,它是以地球的电场和磁场分量的变化形式表现出来的。

何为卡尼亚视电阻率?

当地下为水平层状介质时,按这种方法确定的视电阻率称为卡尼亚视电阻率

大地电磁测深数据处理主要流程有哪些?

选点、布极、观测

电磁测深与直流电测深的不同点有哪些?

在直流电测深时,固定的极距对应着大致相同的深度,而在电磁测深中,固定的频率并不对应着固定的深度。在电阻率较高的地层上,一定的频率对应较大的深度;在电阻率较低的地层上,它对应较浅的深度。

瞬变电磁法的原理?

时间域电磁法(Time domain electromagnetic methods )或称为瞬变电磁法(Transienrt electromagnetic methods)都缩写为TEM。它是利用不接地回线、长导线或接地电极向地下发送脉冲式一次电磁场,用线圈或接地电极观测该脉冲电磁场感应的地下涡流产生的二次电磁场的空间和时间分布,从而达到探测地下地质体的目的一种电磁感应法。

电磁法勘探时,观测的量主要有哪些?

人工源频率测深与天然源频率测深的区别有哪些?

人工场源(或称可控源)频率域电磁测深简称频率测深,与大地电磁测深相同,都是利用改

变电磁场的频率来控制探测深度。所不同的是,前者采用人工源(主动源),后者利用天然源(被动源)。

在人工源频率电磁法是如何进行分区的?为什么要进行分区?

当| k1 r | >> 1(或r >> λ / 2π)时,地层波S1 已衰减殆尽,此时,地中只有S* 波,故称| k1 r | >> 1 的区域为远区(或波区),即远区指的是收发距很大或频率很高的范围。在远区S* 波相当从高空垂直入射的不均匀平面波。

当| k1 r | << 1时(或r << λ / 2π),称为近区,即感应区。因此,近区指的是收发距很小或频率很低的范围。此时地层波S1 占主导,因为频率足够低,故场具有类似直流电

场的性质。此时,在地层中的电场分布与该层的纵向电导有关,因此也称为S 区人工源频率电磁法里,电阻率曲线处于过渡区及近区的特点是什么?

试通过相位矢量图简要分析导电地质体的电磁感应过程?

高密度电阻率法实验报告

工程物探实验报告 实验一:高密度电阻率法勘探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贵州理工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2016年11月

1实验目的 了解电阻率法(高密度电阻率法)的方法原理、野外工作布置及装置形式;掌握高密度 电阻率法数据的采集、处理和解释,熟练操作高密度电阻率法软件。 2高密度电阻率法原理 高密度电阻率法属于直流电阻率法的范畴,它是在常规电法勘探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 种勘探方法,仍然是以岩土体的电性差异为基础,研究在施加电场的作用下,地下传导电 流的变化分布规律。相对于传统电法而言,高密度电阻率法其特点是信息量大。利用程控 电极转换器,由微机控制选择供电电极和测量电极,实现了高效率的数据采集,可以快速 采集到大量原始数 据。具有观测精度高、数据采集量大、地质信息丰富、生产效率高等特 点。一次布极可以完成 纵、横向二维勘探过程,既能反映地下某一深度沿水平方向岩土体 的电性变化,同时又能提供 地层岩性沿纵向的电性变化情况,具备电剖面法和电测深法两 种方法的综合探测能力。 该观测系统包括数据的采集和资料处理两部分,现场测量时,只需将全部电极设置在 一定间隔的 测点上,测点密度远较常规电阻率法大,一般从 1m~10m 。然后用多芯电缆将 其连接到程控式多路电 极转换开关上,电极转换开关是一种由单片机控制的电极自动换接 装置,它可以根据需要自动进行电 极装置形式、极距及测点的转换。测量信号 由电极转换 开关送入微机工程电测仪, 并将测量结果依次存入随 机存储器。将数据回放 送 入微机,便可按给定程序 对数据进行处理。高密度电 阻率法现场工作时是在 预先选定的测线和测点 上,同时布置几十乃至上 百个电极,然后用多芯电缆 将它们连 接到特制的电极转换装置,电极转换装置将这些电极组合成指定的电极装置和 电极距,进而用自动电测仪,快速完成多种电极装置和多电极距在观测剖面的多个测点上 的电阻率法观测。再配上相应的数据处理、成图和解释软件,便可及时完成给定的地质勘 | 説据处返邮分 説孫輕野汨分

中学综合素质考试知识点梳理

综合素质 第一章职业理念 第一节教育观 1、教育观是人们对教育所持有的看法。核心是“教育为了什么”,即教育目的。 ①以提高国民素质教育为根本宗旨 ②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素质教育观的内涵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创新教育是素质④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教育的核心)⑤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外延:连贯的、全方位的、全过程的、终身的教育活动 3、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 ①国家政策保障 ②推进新课程改革 ③学校管理、课外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重要途径) 4、新课改带来的教学转变 ①教学从“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 ②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③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 ④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5、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 ①发挥教师的作用 ②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③积极开展实践活动 6、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 ①全面素质与片面素质的区别(德育为先,五育并举) ②价值取向的区别(培养符合社会进步所需要的人才) ③教育方针的区别(实施了党的教育方针) 应试教育素质教育 教育对象主要面向少数学生,忽视大多数学生面向所有学生 教育目的偏重知识传授,忽视德育、体育、美 育、心理教育和生产劳动教育 德育、体育、美育、心理教育和生产劳 动教育全面进行 能力培养只重视技能训练,忽视能力培养重视各种能力的培养 教学方法以死记硬背和机械重复训练为主,使 学生课业负担过重 启发式、探究式教学,使学生生动、活 泼、主动地学习,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学生评价筛选性评价,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 生的主要标准甚至唯一标准 发展性评价,评价方式多元,评价主体 多元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较难,过于偏重学科体系, 忽视综合性及应用性内容,存在着脱 离学生生活实际,忽视实践等问题 降低教学内容的深度和难度,弱化学科 体系,重视综合,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经 验、联系实际 教学着眼点局限于学校注重发展性,终身教育,终身学习 7、素质教育的实施障碍 ①对素质教育的误解 ②沉重的课业负担

四年级数学期末考试必背知识点

四年级数学期末考试必背知识点 四年级数学期末考试必背知识点 1。整数加法 (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2)在加法里,相加的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加数是部分数,和是总数。 (3)加数+加数=和,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2。整数减法 (1)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2)在减法里,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已知的加数叫做减数,未知的加数叫做差。被减数是总数,减数和差分别是部分数。 (3)加法和减法互为逆运算。 3。整数乘法 (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2)在乘法里,相同的加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都叫做因数。相同加数的和叫做积。 (3)在乘法里,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4)1和任何数相乘都的任何数。 (5)一个因数×一个因数=积;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4。整数除法

(1)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叫做除法。 (2)在除法里,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已知的一个因数叫做除数,所求的因数叫做商。 (3)乘法和除法互为逆运算。 (4)在除法里,0不能做除数。因为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所以任何一个数除以0,均得不到一个确定的商。 (5)被除数÷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5。整数加法计算法则: 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6。整数减法计算法则 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它的前一位退一作十,和本位上的.数合并在一起,再减。 7。整数乘法计算法则 先用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另一个因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用因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尾就对齐哪一位,然后把 各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8。整数除法计算法则 先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除数是几位数,就看被除数的前几位; 如果不够除,就多看一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 的上面。如果哪一位上不够商1,要补“0”占位。每次除得的余数 要小于除数。 9。运算顺序 (1)小数、分数、整数

-地震勘探实验报告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空学院 地震实验报告 姓名:沈 班级:班 学号: 时间: 2015年05月 指导老师:张

一、实验目的 实验一: 1、浅层地震装备的基本组成; 2、认识GEODE96浅层地震仪的主要结构,并学会该类仪器的操作方法; 3、地震波认识。 实验二: 1、掌握浅层地震数据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 二、仪器介绍 1、仪器简介 全套美国GEOMETRICS公司生产的Geode96浅层地震仪(相当于四套独立的24道浅层地震仪)该仪器能满足折、反射地震勘探、井间勘探、面波调查等地震监测需要,应用Crystal公司的A/D转换器和高速过采样技术达到了24位地震仪的精度。频带从1.75Hz到20,000Hz,使得采样间隔可以从20毫秒到16微秒。采样到的数据叠加到32位的叠加器中,然后传回到主机的硬盘或其它介质上。内置预触发器,每道有16K的内存。用硬件相关器对震源信号进行实时相关运算。Geode包装坚固、防水、防震,有提手,重4.1公斤,用12V的外接电池可以连续工作10个小时。(如下图)

2、主要操作功能键及快捷键 注释: 1锁定与解锁;2清除界面;4检测噪声;7保存 3、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1、每个GEODE用数传线按规定串联,通过数传盒与笔记本电脑的USB口连 接。 2、每个GEODE接上12V电源。 3、开关接到与笔记本相连的第一个GEODE上。 4、传盒上的开关置于POWER UP处。 5、采集控制程序,并按工作需要设置好各项参数,然后进行正常数据采集工作。 6、出采集控制程序之前,应将数传盒上的开关置于POWER DOWN处。 7、卸下各连接线并清理整齐。 8、注意的是:在正常工作过程中,任何时候移动数传线与GEODE的连接头时,必须退出采集控制程序。另外Y型头上有红色标记的与GEODE的前12道相连接。而且采集控制软件运行的语言环境必须是英语(美国)。

学学期《电法勘探原理与方法》

成都理工大学2014—2015学年 第一学期《电法勘探原理与方法》考试试卷 注意:所有答案请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 、名词解释(共5小题,每小题2分,总10分) 1、接地电阻 2、电磁波波数 3、正交点 4、视极化率 5、静态位移 二 不定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 1分,总20分) 1、影响视电阻率的因素有( ) A 地形 B 装置 C 测点位置 2、利用自然电位法勘探某金属矿,在其上方中心处通常能观测到( ) A 明显的正异常 B 明显的负异常 C 正负异常伴生 3、激发极化法可解决下列地质问题( ) A 寻找浸染矿体 B 寻找水 C 寻找碳质、石墨化岩层 4 、电磁偶极剖面法中,哪些装置能观测纯异常(二次场)( ) A (X ,X ) B (X ,Z ) C (Z ,Z ) 5、下列方法中受地形影响最小的方法是( ) A 电阻率法 B 激发极化法 C 电磁感应法 得分 得分

6、本学期《地电学》课程实习“电阻率测深仪器及装置认识实习”过程中,采用电源电瓶最高供电压档位为() A 63伏 B 90伏 C 120伏 7、本学期《电法勘探原理与方法》课程实习“电偶极子场特征认识”过程中,实习要求中,要求同学们完成的图件有() A 电位图 B 电阻率图 C 电场强度图 8、本学期《地电学》课程实习“电测深正演模拟”实习过程中, 给出地电模型是() A 二层模型 B 三层模型 C 四层模型 9、本学期《电法勘探原理与方法》课程实习过程中,学习了绘制二维电阻率异常剖面图的软件是() A SURFER软件 B GRAPHER 软件 C GEOPRO 软件 10、本学期《电法勘探原理与方法》课程实习“仪器及装置认识实习”过程中,采用的装置有() A 中间梯度装置 B 对称四极装置 C 偶极装置 11、中间梯度法理论上在勘探哪些电性和产状的矿体能产生明显的异常() A 陡立低阻矿体 B 陡立高阻矿体 C 水平的高阻矿体 12、联合剖面法理论上在勘探哪些电性和产状的矿体能产生明显的异常() A 直立的低阻矿体 B 直立的高阻矿体 C 水平的低阻矿体 13、下列方法能有效勘探产状较陡的良导矿体的有() A中梯法 B联剖法 C 回线法 14、用联合剖面法工作时电阻率异常曲线能看到高阻正交点的有()

最新-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期末考试必考知识点重点总结 精品

单片机概述 单片机是微单片微型计算机的简称,微型计算机的一种。 它把中央处理器(CPU),随机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定时器\计数器以及I\O 接口,串并通信等接口电路的功能集成与一块电路芯片的微型计算机。 字长:在计算机中有一组二进制编码表示一个信息,这组编码称为计算机的字,组成字的位数称为“字长”,字长标志着精度,MCS-51是8位的微型计算机。 89c51 是8位(字长)单片机(51系列为8位) 单片机硬件系统仍然依照体系结构:包括CPU(进行运算、控制)、RAM(数据存储器)、ROM(程序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内部总线等。 由于一块尺寸有限的电路芯片实现多种功能,所以制作上要求单片机的高性能,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稳定。 单片机软件系统包括监控程序,中断、控制、初始化等用户程序。 一般编程语言有汇编语言和C语言,都是通过编译以后得到机器语言(二进制代码)。 1.1单片机的半导体工艺 一种是HMOS工艺,高密度短沟道MOS工艺具有高速度、高密度的特点; 另一种是CHMOS工艺,互补金属氧化物的HMOS工艺,它兼有HMOS工艺的特点还具有CMOS的低功耗的特点。例如:8181的功耗是630mW,80C51的功耗只有110mW左右。1.2开发步5骤: 1.设计单片机系统的电路 2.利用软件开发工具(如:Keil c51)编辑程序,通过编译得到.hex的机器语言。 3.利用单片机仿真系统(例如:Protus)对单片机最小系统以及设计的外围电路,进行模拟的硬软件联合调试。 4.借助单片机开发工具软件(如:STC_ISP下载软件)读写设备将仿真中调试好的.hex程序拷到单片机的程序存储器里面。 5.根据设计实物搭建单片机系统。 2.1MCS-51单片机的组成:(有两个定时器) CPU(进行运算、控制)、RAM(数据存储器)、ROM(程序存储器)、I/O口(串口、并口)、内部总线和中断系统等。 工作过程框图如下:

教资《综合素质》必背考点+口诀

教资《综合素质》必背考点+口诀 距离教师资格证考试仅剩15天了,想必大家的复习也进入了最后阶段,《综合素质》同样是一门考点杂又多的学科,快来复习一遍看看你的《综合素质》都背熟了吗? ◆◆一、教育观◆◆ (一)素质教育观 (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口诀:“提素”“个性”“创”“两全” (二)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要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 (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 口诀:全面建设个性接班人 (二)新课改的教学观 口诀:四个转向 (1)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

(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3)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 (4)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二、学生观◆◆ 口诀:二独一发 (1)学生是发展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三、教师观◆◆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 口诀:“促进”“研究“开”“社区”或四者一社区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2)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3)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新课改教师角色的转变(即教师职业的责任) a.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b.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c.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

《马原》大学期末考试必背知识点汇总

最新《马原》大学期末考试必背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根源(或经济、社会历史条件)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马克思、恩格斯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同唯物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为创立马克思主义奠定思想前提 4、在马克思主义创立过程中,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着作是《德意志意识形态》 5、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着作中,被誉为“工人阶级的圣经”的着作是《资本论》 6、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是剩余价值理论 7、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是共产主义者同盟 8、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着特征是实践性 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9、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和斗争中交织着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斗争 10、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个专门的哲学术语有着特定的含义和确定的标准,不能随意乱用,也不能另立标准,否则会造成混乱。这里所说的特定含义和确定标准是指对世界本原究竟是物质还是精神的回答;存在和思维是否具有同一性,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的内容,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11、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根本点在于世界本原问题 1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客观实在”是指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13、相信“意念移物”,甚至相信可以用意念来直接改变物质结构,就是信奉主张精神主宰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唯心论 14、“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15、哲学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关于具体的物质形态和物质结构的概念之间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系统与要素的关系) 16、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17、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过这个范围便是相对的了,这个范围是指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 18、对同一张事物的不同看法都是客观事物的主观映象 19、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这说明意识是客观精神的主观映象 20、“思想实验”体现了意识活动的创造性 21、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22、“寒路神麦正当时”说明一切事物都处在永恒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 23、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也就是意识的能动作用,即人特有的积极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24、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25、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 26、柏格森所说的运动变化不是指任何具体的事物的运动变化,而只是纯粹的“动作”,是没有物质承担者的运动

地震勘探实验报告记录

地震勘探实验报告记录

————————————————————————————————作者:————————————————————————————————日期: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空学院 地震实验报告 姓名:沈 班级:班 学号: 时间: 2015年05月 指导老师:张

一、实验目的 实验一: 1、浅层地震装备的基本组成; 2、认识GEODE96浅层地震仪的主要结构,并学会该类仪器的操作方法; 3、地震波认识。 实验二: 1、掌握浅层地震数据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 二、仪器介绍 1、仪器简介 全套美国GEOMETRICS公司生产的Geode96浅层地震仪(相当于四套独立的24道浅层地震仪)该仪器能满足折、反射地震勘探、井间勘探、面波调查等地震监测需要,应用Crystal公司的A/D转换器和高速过采样技术达到了24位地震仪的精度。频带从1.75Hz到20,000Hz,使得采样间隔可以从20毫秒到16微秒。采样到的数据叠加到32位的叠加器中,然后传回到主机的硬盘或其它介质上。内置预触发器,每道有16K的内存。用硬件相关器对震源信号进行实时相关运算。Geode包装坚固、防水、防震,有提手,重4.1公斤,用12V的外接电池可以连续工作10个小时。(如下图)

2、主要操作功能键及快捷键 注释: 1锁定与解锁;2清除界面;4检测噪声;7保存 3、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1、每个GEODE用数传线按规定串联,通过数传盒与笔记本电脑的USB 口连接。 2、每个GEODE接上12V电源。 3、开关接到与笔记本相连的第一个GEODE上。 4、传盒上的开关置于POWER UP处。 5、采集控制程序,并按工作需要设置好各项参数,然后进行正常数据采集工作。 6、出采集控制程序之前,应将数传盒上的开关置于POWER DOWN处。 7、卸下各连接线并清理整齐。 8、注意的是:在正常工作过程中,任何时候移动数传线与GEODE的连接头时,必须退出采集控制程序。另外Y型头上有红色标记的与GEODE的前12道相连接。而且采集控制软件运行的语言环境必须是英语(美国)。

综合素质必背知识点

●重要考点:素质教育的内涵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重要考点:“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1)学生是发展的人:①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②学生具有发展潜能;③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①学生是完整的人;②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③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差异。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①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③学生是责权的主体。 ●重要考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 (2)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3)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重要考点:教师行为转变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4)在对待其他教师者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重要考点:教师职业道德 一、爱国守法 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爱岗敬业 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三、关爱学生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教书育人 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五、为人师表 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 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 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六、终身学习 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折射波勘探实验报告全解

《浅层折射波勘探》实验报告

《浅层折射波勘探》实验成绩评定表班级姓名学号

一、实验名称:浅层折射波勘探 二、实验目的 加深对地震勘探基本概念的理解,巩固已学的理论知识,了解数字地震仪的使用和仪器工作参数的选择;了解地震勘探人工震源激发,检波器的安置条件;地震折射波法野外资料的采集技术及方法,并进行资料的整理与解释;了解地震勘探野外工作施工的过程以及组织管理工作。 三、实验原理 1、折射波法基本原理 以水平界面的两层介质进行简要的说明,假设地下深度为h ,有一个水平的速度分界面R ,上、下两层的速度分别为V 1和V 2,且V 2>V 1。 如图1所示。从激发点O 至地面某一接收点D 的距离为X ,折射波旅行的路程为OK 、KE 、ED 之和,则它的旅行时t 为: 图1 水平两层介质折射波时距曲线 1 21V ED V KE V OK t ++= 式1 为了简便起见,先作如下证明:从O ,D 两点分别作界面R 的垂线,则OA =DG =h ,再自A 、G 分别作OK ,ED 的垂线,几何上不难证明∠BAK =∠EGF =i ,因

已知2 1 sin V V i = ,所以: 2 1 V V EG EF AK BK == 式2 即 21V AK V BK = 和 2 1V EG V EF = 式3 上式说明,波以速度V 1旅行BK (或EF )路程与以速度V 2旅行AK (或EC )路程所需的时间是相等的。将式3的关系和式1作等效置换,并经变换后可得: 2 121222122cos 2V V V V h V x V i h V x t -+=+= 式4 这就是水平两层介质的折射波时距曲线方程。它表示时距曲线是一条直线,若令x =0,则可得时距曲线的截距时间t 0(时距曲线延长与t 轴相交处的时间值) 2 12122102cos 2V V V V h V i h t -== 式5 式5表示出界面深度h 和截距时间t0之间的关系,当已知V 1和V 2时,可以求出界面的深度h 。 2、折射波分层解释的t 0法 折射波t 0解释法是常用的地震折射波解释方法,它是针相遇时距曲线观测系统采集发展起来的解释方法。 t 0法解释的主要原理与方法如下: t 0法又称为t 0差数时距曲线法,是解释折射波相遇时距曲线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当折射界面的曲率半径比其埋深大得很多的情况下,t 0法通常能取得很好的效果,且具有简便快速的优点。 如图2所示,设有折射波相遇的时距曲线S 1和S 2,两者的激发点分别是O 1 和O 2,

多道瞬态面波探测实验报告

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文远楼前防空洞多道瞬态面波探测实验报告 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地球物理系 指导老师:吴健生赵永辉 小组成员:刘佳叶何文俊马驰 2011年6月

目录 1. 目的 2. 原理 3. 仪器介绍 4. 野外实施 5. 数据处理 6. 保证质量措施 7. 问题对策 8. 结论分析 9. 体会展望 10. 参考文献

摘要:利用多道瞬态面波探测方法,测定不同频率的面波速度VR,达到了解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黑松林斜坡地下的情况。 关键词:面波探测黑松林斜坡 1.实验目的 通过人工地震资料的采集、处理的方法对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黑松林斜坡进行勘察。要求勘探出黑松林斜坡地下的情况。 2. 实验原理 面波分为拉夫波和瑞利波。本实验主要应用的是瑞利波。同一频率的面波的相速度在水平方向上的变化反映出地质条件的横向不均匀性;不同频率的面波的相速度的变化则反映了地下介质在深度方向上的不均匀性。 通过测定不同频率的面波速度VR ,即可达到了解地下地质构造的目的。 3. 仪器介绍 4. 野外实施 4.1 实验区概况 试验区域位于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文远楼前,入口朝北,由于无法进入内部,初步估测

该防空洞在平面上呈长方形。实验区上部覆盖种有草皮的土壤层,堪探时土壤较湿润。 4.2 野外布线 此次实验本小组总布线条数为 2条,布线方向为南北向。我们根据实验场地具体情况,在防空洞入口边缘布下了第一条线,在第一条线西侧距离为3米处布下第二条线。在实验过程中,炮点距为1米,检波器间距为1米,检波器每次向北移动距离也为1米。进行人工激发时,我们在每点处各激发两次并采集数据,总共得到数据14组。 4.3 野外操作 1. 排线,布检波器 第一道测线 第二道测线

小学综合素质考试知识点

2018年教师资格证考试 小学幼教《综合素质》重难点知识点 汇总 教育观 一、素质教育观的定义和内涵 素质教育观是与应试教育观相对的一种教育观。是把教育活动目的指向“素质”——人的全面素质的教育观。素质教育观认为,教育活动应当指向人的整体的、全面的素质发展,使人的整体品质、全面素质得到提升。即先天的生理素质及后天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的全面发展。 (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二、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1.面向全体 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4.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5.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三、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一)深化教育改革,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条件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新课程改革提出了六项具体目标: 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

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二)优化结构,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1.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 2.提高教师的师德素养 3.强化教师在职进修制度,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待遇.优化学校管理 (三)将教育目的落实到教学之中 (四)教学内容要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 (五)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高等数学上册必背的知识点期末考试备考的重点知识

高等数学上册必背的知识点期末考试备考的重 点知识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高等数学上册,必背的知识点,期末考试备考的重点知识 东西不多,但都是经典,多了也记不住,是吧。 (14)C x dx x +-=?csc cot csc (15)C x xdx x +=?sec tan sec (16)C x xdx +-=?|cos |ln tan (17)C x xdx +=?|sin |ln cot (18)C x x xdx ++=?|tan sec |ln sec (19)C x x xdx +-=?|cot csc |ln csc (20)C a x a dx x a +=+?arctan 1122 (21)C a x a x a dx a x ++-=-?||ln 21122 (22)C a x dx x a +=-?arcsin 12 2 (23)C a x x a x dx +++=+? )ln(222 2 (24)C a x x a x dx +-+=-? ||ln 222 2 用于三角函数有理式积分的变换: 把sin x 、cos x 表成2 tan x 的函数 然后作变换2 tan x u = 2 22122tan 12tan 22sec 2tan 22cos 2sin 2sin u u x x x x x x x +=+== = 2 22222112 sec 2tan 12sin 2cos cos u u x x x x x +-=-= -= 变换后原积分变成了有理函数的积分 二 泰勒多项式 若)(x f 在点x 0处N 阶可导,称 ) ()()(! 1....)(! 21))(()()(0) (2 0// 0/ 0x x x f x x x f x x f x p o n o x f x n n o n --+ ++ -+=的 多项式 ) (x p n 为函数)(x f 在点x 0的(n 次)泰勒多项式。 的麦克劳林公式

地震勘探资料处理

本科生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基于 Vista 系统的地震资料处理学院名称地球物理学院 专业名称勘查技术与工程(石油物探)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指导教师唐湘蓉 实验地点5417 实验成绩 2015年3月- 2015年5月

基于 Vista 系统的地震资料处理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认知熟悉地震资料处理软件系统--vista软件的基本功能,了解其并熟练掌握vista软件运行的基本操作; 2)了解并掌握地震数据处理的基本流程,掌握地震数据处理的流程和基本方法,选择合适的处理参数以提高地震数据处理的精度; 3)对比地震资料处理与解释的理论与实际资料处理的结果,深入理解理论,并在理论指导下提高处理解释的水平、提高资料处理的质量; 4)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与编写实验报告或生产报告的能力。 二、实验内容 总流程 图1 总流程图 1)加载数据 打开Vista软件后选择加入2D的SEG-Y格式的原始地震数据,本实验

所用数据为给定的SHOT-20。加载后的原始地震数据如图2: 图2 原始地震数据显示 2)道均衡 各个道由于炮检距的不同,导致的反射波的振幅的变化,因为在共反射点叠加中,要求每一个叠加道的振幅都应该相等,每一道对叠加所做的贡献是等价的,无特殊情况,一般就以记录图中间的振幅为基准,使近激发点的地震道振幅减少,增加远离激发点的地震道记录的振幅。道均衡流程模块如图3,道均衡结果如图4: 图3 道均衡流程模块

3)建立观测系统 图5 观测系统显示4)初至拾取 初至拾取结果显示如图6:

图6 初至拾取结果显示 5)初至切除 地震记录上的初至波包括直达波和浅层折射波,它们能量强且有一定延续时间,对紧接而来的浅层反射波有干涉和破坏作用。另外,动校正后会引起波形畸变,浅层尤其厉害。对这些强能量初至波和动校正畸变引起的处理办法是“切除”,即将这些波的采样值全部变为零值(充零)。初至切除流程模块如图7,初至切 除结果如图8: 图7 初至切除流程模块

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知识点

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 质知识点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小学《综合素质》大题重点 备注: 1.此文档是知识点精简提要,材料分析题必背知识点,至于其他章节知识点请看书,并理解。 2.《综合素质》答题主旨:往好的方面答就对了。 3.表格中加粗字体为复习重点和主要题型 4.为什么综合素质只有几页,问的同学有点多,我统一回复一下:综合素质主要是看书,其中作文就占了50分;选择题,如法律法规部分知识点需看书理解,文化素养部分知识点太多太杂,我也提炼不出知识点来,剩下就是材料分析题了,分析题主要考以下知识点。 第一章职业理念 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教育观“两全两发展创新和实践”) 1.面向全体。 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4.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5.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学校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深化教育改革,为素质教育创造条件; 2.优化结构,建设全面推进教育的高质量的教育队伍; 3.将教育目的落实; 4.教学内容要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 5.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以人为本”学生观的内涵 1.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是不以教师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1)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 (2)学生具有个体独立性,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 (3)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主体的需求与责权; 2.学生是发展的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1)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 ①顺序性—循序渐进 ②阶段性—根据不同年龄特点分阶段进行 ③不平衡性—把握最佳关键期 ④互补性—扬长避短 ⑤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 (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3.学生是具有个性与差异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具有自身的独特性。 (1)人的全面发展是以承认学生差异和个性发展为基础; (2)学生的个性与差异要求切实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学生观对小学教育的具体要求 1.把握小学教育的本质特征(基础性、全面性、全民性) 2.全面促进小学生的发展 ①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人教版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复习知识点:必背内容

人教版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复习知识点:必背内容本文是关于人教版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复习知识点:必背内容,感谢您的阅读!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我们从小就把这就挂在嘴边,不知道有多少同学做到了呢?不管以前是否做到了,从现在开始也不迟。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复习知识点向大家推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日积月累 轻诺必寡信《老子》民无信不立。《论语》 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礼记》 有所期诺,纤毫必偿;有所期约,时刻不易。《袁氏世范》 2.加拿大作家蒙格玛丽的《绿山墙的安妮》读来引人入胜,这是一个孤儿长大成人的故事。许多文学作品都动情地歌颂了人的美好心灵。例如,中国作家曹文轩的《根鸟》、日本作家黑柳彻子的《窗边的小豆豆》、瑞士作家斯比丽的《小海蒂》。 《只有一个地球》 采用科学小品文(文艺性说明文)的形式,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呼吁人类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这篇文章被誉为是有史以来在环境保护方面最动人心弦的演说,文章生动形象地描述了人类与大地上河水、空气、动植物等的血肉关

系,强烈地表达了印第安人对土地无比眷恋的真挚情感,表达了人们对土地的爱。 “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转让给你们,你们一定要记住: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反复出现,产生一咏三叹的表达效果,不仅使主题深化,而且强化了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 《少年闰土》作者鲁迅 本文节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课文通过“我”的回忆,刻画了一个见识丰富而又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闰土的形象,反映了“我”与他儿时短暂而又真挚的友谊以及对他的怀念之情。 重点写了闰土给“我”讲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看跳鱼儿四件事。 1、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只是无端地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 这句话中的两个破折号是起补充说明的作用。整句的意思是说“我”不仅那时,就是现在也都不知道猹是一种什么动物,只是主观上认为它的样子像狗而且很凶猛。 2、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它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 句子从两个方面述说这些新鲜事:一是海边有如此多的五色的贝壳,二是讲关于西瓜被猹等动物咬食破坏的危险。“我”向来不知道这许多新鲜事,因为“我”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从未接

成都理工大学电法勘探实验报告

本科生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 学院名称 专业名称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指导教师 实验地点 实验成绩 二〇年月二〇年月

填写说明 1、适用于本科生所有的实验报告(印制实验报告册除外); 2、专业填写为专业全称,有专业方向的用小括号标明; 3、格式要求: ①用A4纸双面打印(封面双面打印)或在A4大小纸上用蓝黑色水笔书写。 ②打印排版:正文用宋体小四号,1.5倍行距,页边距采取默认形式(上下 2.54cm,左右2.54cm,页眉1.5cm,页脚1.75cm)。字符间距为默认值(缩 放100%,间距:标准);页码用小五号字底端居中。 ③具体要求: 题目(二号黑体居中); 摘要(“摘要”二字用小二号黑体居中,隔行书写摘要的文字部分,小4号宋体); 关键词(隔行顶格书写“关键词”三字,提炼3-5个关键词,用分号隔开,小4号黑体); 正文部分采用三级标题; 第1章××(小二号黑体居中,段前0.5行) 1.1 ×××××小三号黑体×××××(段前、段后0.5行) 1.1.1小四号黑体(段前、段后0.5行) 参考文献(黑体小二号居中,段前0.5行),参考文献用五号宋体,参照《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05)》。

目录 一、实习目的 (4) 二、实习安排 (4) 三、实习内容 (5) 3.1高密度电法 (5) 3.2对称四级电测深 (10) 3.3联合剖面法 (12) 四、实验心得体会 (12) 五、手绘附图 (14)

一、实习目的 主要目的:巩固理论知识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并要求能掌握以下几点: 1、掌握电极距选择规则 2、掌握对称四极电测深、高密度电阻率法α、β、γ的野外施工方法和数据采集 3、学会对所采集数据初步整理与绘制实测曲线 4、学会高密度电法的数据处理及计算机作图方法 5、进行高密度电法项目设计和报告的编写。 二、实习安排 图 1 电法勘探实习安排

综合素质必背知识点

教育观 素质教育观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 (1)德育为先,五育并举 (2)把握课改精神,实践“新课程” (3)教学课程以外的各种学校管理、教育活动,重点是班主任工作 开展素质教育的方法 (1)改变教育观念 (2)加大教育改革力度 (3)转变学生观 (4)建立素质教育的保障机制 (5)建立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 (6)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新课改下的评价观 (1)评价目的是促进发展 (2)评价内容多元化 (3)评价方式多样化 (4)评价主体多样化 (5)更注重评价过程 “以人为本”学生观 (一)学生是发展的人 1、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3、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二)学生是独特的人 1、学生是完整的人 2、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3、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三)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1、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观 教师职业的劳动特点 (1)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 (2)教师劳动的连续性和广延性 (3)教师劳动的长期性和间接性 (4)教师劳动的主体性和示范性 教师职业素养: (1)完整的知识结构 (2)灵活的教学能力 (3)教育机智 (4)情感智力和品质 教师专业发展阶段: 关注生存阶段--关注情境阶段--关注学生阶段 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2.开展微格教学 3.进行专门训练 4.反思教学经验 新课改下新型师生关系 (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1. 尊师爱生 2. 民主平等 3. 教学相长 4. 心理相容 (二)梳理教师威信 (三)善于和学生交往 (四)发扬教育民主,倾听学生意见 教师观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 (1)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课程资源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3)教育问题的研究者 (4)社区型和开放型教师 (二)教师行为转变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与赞赏(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最新《马原》大学期末考试必背知识点汇总

马原必背知识点 最新《马原》大学期末考试必背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根源(或经济、社会历史条件)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马克思、恩格斯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同唯物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为创 立马克思主义奠定思想前提 4、在马克思主义创立过程中,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著作是《德意志意识形态》 5、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中,被誉为“工人阶级的圣经”的著作是《资本论》 6、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是剩余价值理论 7、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是共产主义者同盟 8、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是实践性 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9、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和斗争中交织着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斗争 10、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个专门的哲学术语有着特定的含义和确定的标准,不能随意乱用,也不能另立标准,否则会造成混乱。这里所说的特定含义和确定标准是指对世界本原究竟是物质还是精 神的回答;存在和思维是否具有同一性,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的内容,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11、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根本点在于世界本原问题 1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客观实在”是指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不以人的意志为 转移 13、相信“意念移物” ,甚至相信可以用意念来直接改变物质结构,就是信奉主张精神主宰 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唯心论 14、“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15、哲学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关于具体的物质形态和物质结构的概念之间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系统与要素的关系) 16、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