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增塑剂应用

增塑剂应用

增塑剂应用

常用增塑剂的性能比较:

1 按增塑效果大小排列:DBS>DBP>DOS>DOA>DOP>DIOP>M-

50>TCP>PC1-50。

2 按其与PVC的相容性能力排列:

DBS>DBP>DOP>DIOP>DNP>ED3>DOA>DOS》PC1-50。

3 按其绝缘大小排列:TCP>DNP>DOP>M-50>ED3>DOS>DBP>DOA。

4 按其耐寒性的优劣排列:DOS>DOZ>DOA>ED3>DBP>DOP>DIOP>DNP>M-

50>TCP。

5 按阻燃效果排列:TCP>TPP>TOP>DPOP。

部分热塑性塑料增强配方设计实例 /质量份

橡胶增塑原理以及增塑剂选择

橡胶增塑原理 一.橡胶增塑的方法 1.物理增塑法:加入物理增塑剂 2.化学增塑法:化学塑解剂 3.机械增塑法:通过机械剪切作用,提高可塑性。 二、作用机理 1.软化剂(对非极性橡胶)的作用 增塑剂的加入会降低橡胶的玻璃化温度Tg,Tg下降值与增塑剂的体积分数有直接关系:ΔTg=kφ1k-常数;φ1—增塑剂的体积分数 2.增塑剂(对极性橡胶)的作用 ΔTg=kn k—与增塑剂性质有关的常数; n—增塑剂的摩尔数。 三、判断互溶性的基本原则 1.溶解度参数相近相溶 溶解度参数δ(简称S.P.)是表示物质互溶能力的参数,可表示物质极性的大小。 吉布斯自由能ΔG=ΔH-TΔS 若ΔG<0,溶解能自发进行,相容性好。 溶解焓变:ΔH=υ1υ2(δ1-δ2)2 υ1、υ2—橡胶、增塑剂的体积分数 δ1、δ2—橡胶、增塑剂的溶解度参数 一般来说:(δ1-δ2)→0时,互溶性最好;(δ1-δ2)<1.2时,能互溶 2.相似相溶或同类相溶 即结构相似的物质能够相溶。这即是“同类相溶”原理 3.溶剂化效应 (1)概念: 由于软化剂和增塑剂分子与橡胶分子之间产生分子间吸引力,而引起橡胶分子链分离的作用。 (2)两种物质间产生溶剂化的条件 ①两者之间能形成氢键 ②两者之间能产生亲电亲核作用 三、溶剂型与非溶剂型软化增塑剂 1.溶剂型软化剂、增塑剂(能与橡胶产生溶剂化作用)如芳烃油、松焦油古马隆、酯类等 2.非溶剂型软化剂、增塑剂如链烷油、石蜡凡士林、油膏、机油等 增塑剂的选择 一、与橡胶的互溶性 互溶性是衡量增塑剂对橡胶增塑能力的标志。 二、对胶料加工性能的影响

1.对填料分散的影响 一般来说,与橡胶互溶性好的软化、增塑剂对橡胶的增塑作用大,易使填料分散均匀。 2.对胶料粘着性的影响 一般来说,与橡胶互溶性好的软化增塑剂,其加工性能好,粘着性也好。 3.对于压延、挤出工艺 应选与橡胶互溶性较小,增塑效果适中,增粘作用小的软化增塑剂。 三、对硫化胶物机性能和老化性能的影响 四、对橡胶的污染性 五、对制品成本的影响 橡胶小知识——喷霜现象 喷霜:是指未硫化或硫化胶中所含的配合剂迁移到表面并析出的现象。 产生喷霜现象的原因:超量配合;欠硫;老化喷霜;受力不均;降温 喷霜的危害:(1)影响产品外观,成为质量缺陷,特别对生活用橡胶制品影响较大,常因喷霜而使产品降级甚至报废;(2)降低制品表面的粘着性,影响与其它件的粘合强度。(3)就胶料半成品而言,喷出层往往会影响贴合成型,增加加工难度。 防止喷霜的方法:预防;治理 本章思考题: 1、软化剂、增塑剂的作用及品种类型。 2、指出操作油、松焦油、液体古马隆树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癸二酸二辛酯的特性及应用于哪种橡胶? 3、溶解度参数的定义。试解释为什么两种溶解度参数值相近的物质能相溶? 4、操作油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增塑原理有何不同? 5、为什么有些δ值相差较大的生胶和增塑剂它们仍能相溶? 6、在选用软化剂和增塑剂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作业:有哪些原则可以判断软化剂、增塑剂与橡胶的互溶性?本文由衡水圣康化工有限公司增塑剂https://www.doczj.com/doc/7515008955.html,编辑整理。

PVC聚酯增塑剂的应用

PVC聚酯增塑剂的应用 PVC聚酯增塑剂的应用: 聚酯增塑剂可用于PVC制品特别是作为PVC高档制品助剂,在接触食品方面包括包装薄膜、饮料软管、乳制品机械及瓶盖垫片等。 用于橡胶制品,能赋予橡胶以硫化耐热性、耐油性、抗溶胀性和耐迁移性,能改善胶料加工工艺性能,如降低胶料的粘度,提高硫化的回弹性和伸长率,对胶料的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下降较小,常用于苯乙烯—丁二烯橡胶和丁腈橡胶制品中。 在EVA—VC接枝共聚树脂中,聚酯增塑剂可作为硬质改性剂使用,用于PVC 门、窗等异型材配方中,加量6~10份聚酯增塑剂作为助剂后,其制品的耐候性、冲击性优良;聚酯增塑剂在软PVC制品中,加量能达到20%~70%。用聚酯增塑剂生产出特种丁腈橡胶粉末,可用于PVC、ABS树脂、酚醛树脂等的改性剂,能增加材料韧性和改善冷冲击性。 将聚酯增塑剂用于PVC改性剂,将生产的PVC改性剂用于硬质PVC配方内,能改善PVC树脂的脆性,起到极好的增韧效果。聚酯增塑剂用于PVC材料,具有优良的加工性能与耐擦伤性,特别适用于耐油、水的各种塑料制品。 PVC聚酯增塑剂的应用效果: 用PVC聚酯增塑剂生产出特种丁腈橡胶粉末,可用于PVC、abs树脂、酚醛树脂等的改性剂,能增加材料韧性和改善冷冲击性。PVC聚酯增塑剂生产的丁腈粉末是制造耐油制品较理想的原材料,将PVC聚酯增塑剂用于PVC改性剂,将生产的PVC改性剂用于硬质PVC配方内,能改善PVC树脂的脆性,起到极好的增韧效果。 PVC聚酯增塑剂用于PVC材料,具有优良的加工性能与耐擦伤性,特别适用于耐油、水的各种塑料制品。产品的加工性能和PVC制品的特性都会下降。 在配方中加入DOP的作用是与聚酯起到增塑的协同作用,提高PVC制品的性能,PVC聚酯增塑剂能对产品的质量的改观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配方中加入量在15份以上,PVC聚酯增塑剂就能使制品的特性有较大的提高。 新生PVC聚酯增塑剂广泛应用于耐油、耐高温特殊制品,如:耐油胶管、耐高温、高湿非迁移电缆料,耐高温线材的包复层、绝缘料等,用于接触涂料层、橡胶、聚苯乙烯、ABS和有机溶剂紧密的制品,如:电器电线、冰箱密封条、管、器材等。 在抗污染制品方面用于地板材料、耐油手套及胶靴。在接触食品方面可用于包装薄膜、饮料软管、瓶盖垫片等。作为冲击改性剂用于硬质PVC配方中,起到改善PVC树脂脆性,增韧的效果。 PVC聚酯增塑剂可用于PVC制品特别是作为PVC高档制品助剂,在接触食品方面包括包装薄膜、饮料软管、乳制品机械及瓶盖垫片等。

常用增塑剂简介

常用增塑剂简介 1.邻苯二甲酸酯类邻苯二田酸酣类是目前最广泛使用的主增塑剂,品种多、产量高,井具有色泽浅、毒性低、电性能好、挥发件小、气味少、耐低温性一般等特点。目前邻苯二酸酯类的消耗量约占增塑剂总消耗量的80-85%,而其中最常用的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和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两种。 (1)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简称DOP)无色油状液体,有特殊气味。 (2)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简称DIOP) 几乎是无色的粘稠液体,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和烃类, (3)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简称DIDP) 粘稠液体,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和烃类,不溶于或微溶于甘油、乙二醇和某些胺类。它的挥发性比DOP小。耐迁移,是一种低挥发性增塑剂,又耐老化,电性能好,但相溶性差些。 (4)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简称DINP)透明油状液体,其高温下的挥发性只是DOP的一半。 (5)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简称DBP)无色透明液体,具有芳香族气味,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和烃类。DBP对PVC的临界塑化温度为90—95℃。 (6)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简称DIBP) 无色透明液体, DIBP在PVC农用薄膜中使用时曾发现由于它的析出致使水稻烂秧的问题。 (7)邻苯二甲酸丁苄酯(简称BBP) 透明油状液体,溶于有机溶剂和烃类,不溶于水。BBP对PVC的临界塑化温度为96-100℃。 (8)邻苯二甲酸二甲酯(简称DMP) 无色油状液体,微带芳香族气味,常温下不溶于水,和脂肪烃混溶,与大多数树脂相溶性良好. (9)邻苯二甲酸二乙酯(简称DEP) 无色油状液体,无毒,微带芳香族气味,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 (10)邻苯二甲酸二环己酯(DCHP) 具有芳香族气味的白色结晶状粉末.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在热的汽油和矿物油中完全溶解,微溶于乙二醇类和某些胺类。 (11)对苯二甲酸二辛酯(DOTP) DOTP与DOP的物理性能相似,制品的机械性能也相似,但DOTP 的挥发件比DOP小得多。 2. 脂肪酸酯类脂肪酸酯类的低温性能很好,但与聚氯乙烯的相溶性较差故只能用作耐寒的副增塑剂与邻苯二甲酸酯类并用。最常用的品种是己二酸二辛酯和癸二酸二辛酯。 (1)己二酸二辛酯(简称DOA) 无色无嗅液体,无毒,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微溶于乙二醇类,不溶于水,DOA对PVC的临界塑化温度为12l一125℃。 (2)已二酸二异癸酯(简称DIDA) 清澈易流动的油状液体。 (3)壬二酸二辛酯(简称D0Z) 几乎是无色的透明液体, (4)癸二酸二丁酸(简称DBS) 几乎是无色的液体, (5)癸二酸二辛酯(简称DOS) 几乎是无色的油状液体,不溶于水,溶于醇、苯、醚等有机溶剂。 (6)癸二酸二异辛酯(简称DIOS) 无色清澈液体,溶于酮、醇、酯、芳香烃和脂肪烃等大多数有机溶剂,微溶于胺和多元醇。 (7)二(2—乙基丁酸)三缩乙二醇酯(简称3GH) 它是安全玻璃用聚乙烯醇缩丁醛薄膜中最为广泛使用的增塑剂,同时它对纤维索塑料、丙烯酸酯塑料和聚氯乙烯也是良好的增塑剂。 3.磷酸酯类磷酸酯与聚氯乙烯等树脂有良好的相溶性,透明性也好,但有毒性。它们既是增塑剂,又是阻燃剂。芳香族磷酸醋的低温性能很差,而脂肪族磷酸酯的低温性能较好,但热稳定性较差,耐久性不如芳香族磷酸酯。其主要品种有磷酸三甲苯酯和磷酸三苯酯。 (1)磷酸三甲苯酯(简称TCP) (2)磷酸三苯酯(简称TPP) 微带芳香气味的白色针状结晶,微溶于乙醇,醚、苯、氯仿、丙酮。

增塑剂在医疗器械产品中的应用final

增塑剂在医疗器械产品中的应用

内容简介 当前医疗器械产品中PVC和增塑剂状况 DEHP(DOP)的安全问题广受关注 欧盟REACH法规和联合国《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Globally Harmonized System of Classification and Labelling of Chemicals 简称GHS), –DEHP(DOP)被列入第一批SVHC(Substance of Very High Concern) –新科学数据对DEHP的影响 REACH 法规和医疗器械 DEHP 适合的替代品 –TOTM? –Hexamoll?DINCH 新欧盟药典和中国药典的更新 医疗产品中增塑剂发展方向

1.目前医疗器械材料状况 大多数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PVC 材料 1/3 的医疗用品由PVC 材料制成 欧盟药典推荐使用DEHP 用于水性灌输液,血液及相关血液成分的容器 医疗用品制造商可以说明这些产品的安全性 软PVC 医疗产品已成功使用超过50年 到目前为止,未发现PVC 医疗用品对人体有害的明显证据 但是=> 病人暴露于DEHP 的情况可能相当高 静脉注射用管, 袋液体导管,尿液管血袋和灌输用管肠道营养喂饲袋鼻饲用管腹膜透析用管, 袋其他医用管类 医用手套

2. PVC在各种各样的医疗产品中有着悠久的使用历史 医用PVC医疗产品的优点: 无可比拟的性价比 广泛用于各种场合 良好的光学透明性 较长的保质期 产品多样性,设计多元化 不需要新的投资 对PVC产品的了解较深刻

3. 医疗用品中的DEHP正引起人们对人类健康的关注

聚氨酯增塑剂的应用

聚氨酯增塑剂的应用 聚氨酯全称为聚氨基甲酸酯,是主链上含有重复氨基甲酸酯基团的大分子化合物的统称。 为了增强聚氨酯弹性的抗拉强度、抗撕裂强度、耐冲击性、耐磨性、耐候性、耐水解性等优点,需要在聚氨酯弹性体加工时加入增塑剂,这种聚氨酯用增塑剂也叫PU增塑剂,它的具体的应用奥瑞拉化工总结如下: 1、在双组分浇注聚氨酯弹性体中的应用 将PU增塑剂用于双组分浇注聚氨酯弹性体(CPU)具有如下优点: 其一,PU增塑剂能方便地加入到多元醇组分或异氰酸酯组分,易于调节二者混合比例,同时还可以方便地调节组分的粘度,使2个组分的粘度尽可能地接近,便于混合均匀; 其二,PU增塑剂能与聚氨酯弹性体溶为一体,并且不会发生迁移,因此对CPU性能的负面影响很小。有文献报道,使用PU增塑剂时,制品中增塑剂的二甲苯萃取率远比使用DOP低,显示出PU增塑剂的难迁移性。 2、在聚氨酯密封剂中的应用 聚氨酯密封剂被广泛的应用于建筑和汽车等行业。工程中对这些产品的弹性,粘接性和固化速率都有严格的要求。 为了改善产品的弹性,柔软性和施工性能,配方中常常加入增塑剂。普通的增塑剂由于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发生迁移,因此影响密封胶的粘接性能和外观,PU 增塑剂则能克服普通增塑剂的弊端。 3、在火箭固体推进剂中的应用 火箭固体推进剂通常由氧化剂、树脂及燃料组成。配方中通常含有燃烧速率调节剂,润湿剂,抑泡剂,增塑剂等组分。 固体推进剂配方中使用增塑剂主要是为了改善推进剂的填柱性能,改进树脂燃料的低温柔韧性,机械性能以及火箭的弹道特性。 传统的固体推进剂配方中采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己二酸二辛酯或聚丁二烯作为增塑剂。但是这些增塑剂在火箭储存过程中会发生迁移,影响推进剂的品质,有时这些增塑剂会迁移到火箭发动机内衬上,造成火箭储存期缩短。 美国军方在开发固态火箭推进剂的配方中,采用了PU增塑剂,解决了火箭武器的贮存问题。 4、在聚碳酸酯制品中的应用 聚碳酸酯(PC)是一种优良的工程塑料。但是,熔融态的聚碳酸酯粘度很高,不利于制品成型。用于降低热塑性塑料熔融粘度的助剂,并不适合于PC,其原因是PC熔点高,在PC熔点温度下,很多降粘物质会发生分解或汽化。 通过研究发现,在PC中加入少量PU增塑剂,可以降低其熔融粘度,改善其加工性能,但不影响PC的高抗冲击性能。

可交联增塑剂的功效

可交联增塑剂的功效 杜杨, Shinichi Takizawa, John K. Hirata, Dr. Brian K. Chapman, Shigenao Kuwahara, Dr. Dirk Killian* 摘要:当前,如何减少矿物油的应用并避免其析出,不仅是制备轮胎,也是其他橡胶配方开发的课题之一。据此前的报道[1],可乐丽公司成功开发了一系列分子量范围在5000~70000的液体橡胶。这些由异戊二烯、丁二烯和苯乙烯组成的聚合物,能够被橡胶加工商用以提高产品性能和生产效率。可乐丽液体橡胶设计的初衷是用来塑化固体橡胶并与之共硫化,即成为一种“反应性增塑剂”或“共交联增塑剂”。目前的市售规格为:均聚型(标准规格)、共聚型以及改性型。 液体橡胶能够被应用于广泛的领域,包括橡胶制品(轮胎,传送带)、粘合剂(溶液型、热熔型、胶乳型和光固化型)、汽车/建筑密封胶及其他方面(印刷板材,涂料)。改性规格则可以提供更多的功效。譬如,羧基规格能够提高橡胶与金属的粘结力并能促进填料在基体橡胶中的分散。 关键词:增塑剂;KLR ;交联;改性剂;轮胎性能 1 前言 增塑剂的应用是橡胶和粘合剂行业的重要方法。一方面,增塑剂被用以降低硬度、改善加工性和减少原料成本;另一方面,产品的机械性能却随着增塑剂用量的增加而下降。此外,由于增塑剂的挥发 或析出,经常会导致制品随着时间和染色 而产生性能上的变化。而鉴于磷系增塑剂和芳烃油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它们的应用已经或将要被管制。 可乐丽液体橡胶(KLR )是一种能够与固体橡胶共交联的增塑剂。因此,该产品几乎不可能发生诸如析出或挥发之类的问题。据此,我们期待KLR 能够作为环境友好型增塑剂而具有发展潜力。有关该产品的物性、规格以及应用方案已被报道[2]过,表1是其简单的 总结。 2 KLR 作为天然橡胶的改性剂 KLR 的典型性能列于表2中。通过 Banbury 密炼机和实验用开炼机,制备了KLR 、天然橡胶、碳黑以及硫化剂的共混物,具体配方详见表3。 表4总结了共混物在硫化前后的性能。在以天然橡胶为基材的配方中,芳烃油的增塑效果要优于石蜡烃油(见配方2和3)。低分子量的KLR 表现出与芳烃油近似的增塑效应(见配方4、5、7和9);而且,含有KLR 的配方与采用 * 杜杨,技术主管, yang_du@kuraray.co.jp ; Shinichi Takizawa ,销售总监, takizawa_shinichi@kuraray.co.jp , 可乐丽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John K. Hirata ,研究员(日本东京), 可乐丽株式会社 Brian K. Chapman 博士, 技术服务和开发经理(美国得克萨斯), 可乐丽(美国)公司 Shigenao Kuwahara ,技术经理; Dr. Dirk Killian ,开发经理(德国法兰克福), 可乐丽欧洲公司 表1:KLR 的应用表2: KLR 的典型性能(分子量和化学结构的影响)

增塑剂的种类

增塑剂得种类 1.邻苯二甲酸酯类邻苯二田酸酣类就是目前最广泛使用得主增塑剂,品种多、产量高,井具有色泽浅、毒性低、电性能好、挥发件小、气味少、耐低温性一般等特点。目前邻苯二酸酯类得消耗量约占增塑剂总消耗量得80-85%,而其中最常用得就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与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两种。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就是重要得通用型增塑剂,主要用于聚氯乙烯树脂得加工,还可用于化纤树脂、醋酸树脂、ABS树脂及橡胶等高聚物得加工,也可用于造漆、染料、分散剂等。 通用级DOP,广泛用于塑料、橡胶、油漆及乳化剂等工业中。用其增塑得PVC 可用于制造人造革、农用薄膜、包装材料、电缆等。 电气级DOP,具有通用级DOP得全部性能外,还具有很好得电绝缘性能,主要用于生产电线与电。 品级DOP,主要用于生产食品包装材料。 医用级DOP,主要用于生产医疗卫生制品,如一次性医疗器具及医用包装材料等。主要用途:DOP就是通用型增塑剂,主要用于聚氯乙烯脂得加工、还可用于化地树脂、醋酸树脂、ABS树脂及橡胶等高聚物得加工,也可用于造漆、染料、分散剂等、DOP增塑得PVC可用于制造人造革、农用薄膜、包装材料、电缆等。 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简称DIOP,结构式为,分子量390、56,几乎无色透明粘稠状液体。相对密度(20℃/20℃)0、986,凝固点-50℃,沸点235℃(0、76kpa),闪点218℃,折射率(n25D)1、484,粘度(20℃)83mpa·s。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完全溶于汽油、矿物油。微溶于甘油、乙二醇与一些胺类。难溶于水,25℃时水中溶解度<0、01%。可燃,微毒。LD5022300mg/kg。 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得质量指标 色度(Pt-Co)≤ 50号 相对密度(20℃/20℃)0、986±0、003 酸度(以苯二甲酸计)≤0、01% 水分≤0、1% 酯含量≥98% 对树脂与橡胶有良好得相容性,性能与DOP类似,但电性能,低温性能与增塑效率稍差,可作为DOP得代用品。

(生产管理知识)无毒增塑剂的生产与应用

无毒增塑剂的生产与应用 随着塑料工业的飞速发展,对增塑剂的需求愈来愈多。我国增塑剂主要用于聚氯乙烯(PVC)制品和电缆绝缘材料,其他则用于纤维素、尼龙、聚醋酸乙烯酯、橡胶的软化剂和有机溶剂等。随着我国建筑塑料(型材、管材)、农用塑料、塑料包装材料、日用塑料制品以及工程塑料等的发展,将推动我国增塑剂将不断发展。 1.我国增塑剂生产消费现状 1·1增塑剂主要生产厂家、生产能力和品种目前,我国增塑剂的生产厂家有50多家,总生产能力约为1·4Mt/a,万吨级装置有16套,能生产近100个品种,常用的有30种左右。生产的增塑剂主要品种和生产能力见表1,主要生产厂家、生产能力及品种见表2。 增塑剂主要品种和生产能力 据预测,我国2010年增塑剂的需求量将达到1400kt/a,工业增塑剂市场前景广阔。 1·2增塑剂行业存在的问题 从表1和表2可见,我国增塑剂生产厂家规模小,竞争力低;产品结构不合理,老品种多,新品种少,符合环保要求的品种更欠缺,主要生产厂家都生产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1〕。 20世纪80年代美国国家环境卫生部科学研究所毒性试验组用大量动物试验证明,DOP 可引起动物肝组织病变和癌变。因此,欧盟和美国已永远禁止3岁以下儿童玩具及用品使用6种邻苯二甲酸酯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丁基苄酯、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DIDP)和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并且这6种增塑剂在其他塑料制品中含量不得超过0·1%。俄罗斯也对中国进口的含有上述增塑剂的塑料玩具发出警告。在日本,DOP作为增塑剂只能在工业塑料制品中应用。苏州市环境监测中心顾钧等〔2〕通过试验证明,DOP急性毒性很小,但其亚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亚急性动物毒性试验显示能导致体重减轻,白细胞增加,贫血,血尿等,特别是对肝脏组织具有不良影响;同时DOP还能从塑料包装袋中向食品、特别是含油脂食品,如牛奶、肉类中迁移,食品在塑料包装材料中储存的时间越长,或用于包装食品的塑料

橡胶环保增塑剂的发展及应用Word版

橡胶环保增塑剂的发展及应用 一.橡胶增塑剂的概念 增塑剂又称为软化剂,是指能够降低橡胶分子链间的作用力,改善加工工艺性能,并能调整胶料的物理机械性能,提高功能性、降低成本的一类较低分子量化合物。 过去习惯上根据应用范围不同分为软化剂和增塑剂、操作油。软化剂多来源于天然物质,常用于非极性橡胶;增塑剂多为合成类产品,多用于极性合成橡胶和塑料中。目前由于所起的作用相同,统称为增塑剂。 二.增塑剂的作用 1.改善橡胶的加工工艺性能:通过降低分子间作用力,使粉末状配合剂更好地与生胶浸润并分散均匀,改善混炼工艺;通过增加胶料的可塑性、流动性、粘着性改善压延、压出、成型工艺。 2.改善橡胶的某些物理机械性能与功能性:降低制品的硬度、定伸应力、提高硫化胶的弹性、耐寒性、降低生热等。3.降低成本:价格低、耗能省。 三.增塑剂的分类 1.根据作用机理分: 物理增塑剂:增塑分子进入橡胶分子内,增大分子间距、减弱分子间作用力,分子链易滑动。 化学增塑剂:又称塑解剂,通过力化学作用,使橡胶大分子断链,增加可塑性。 大部分为酯类、芳香族硫酚的衍生物如2-萘硫酚、二甲苯基硫酚、五氯硫酚,领苯、对苯等。 2.按来源分: ①石油系增塑剂 ②煤焦油系增塑剂 ③松油系增塑剂 ④脂肪油系增塑剂 ⑤合成增塑剂 四.对增塑剂的要求 增塑效果好,用量少,吸收速度快; 与橡胶的相容性好,环保好、挥发性小、不迁移、耐寒性好,耐水、耐油、溶剂; 电绝缘性好,耐燃性好,无色、无毒、无臭,价廉易得。 2.增塑剂与橡胶相容性的实验检测 研究发现,在不饱和橡胶中使用增塑剂时,增塑剂的不饱和性高低对增塑剂和不饱和橡胶的相容性有很大影响。增塑剂的不饱和性越高,增塑剂与不饱和橡胶的相容性越好。测定增塑剂不饱和性的方法是测其苯胺点。 苯胺点:同体积的苯胺与增塑剂混合时,混合液呈均匀透明时的温度。 苯胺点越高,说明增塑剂与苯胺的相容性越差,不饱和性低。 五.极性增塑剂的作用机理 极性增塑剂增塑极性橡胶时,极性的增塑剂低分子的极性部分定向地排列于橡胶大分子的极性部位,对大分子链段起包围阻隔作用,从而增加了大分子链段之间的距离,减小了大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增大了大分子链段的运动性,从而提高了橡胶的塑性,一般通过主链接枝的技术提高增塑剂的极性,更好的增加增塑等相关作用。 ΔTg=kn k—与增塑剂性质有关的常数;n—增塑剂的摩尔数。 六.常用增塑剂合成简介 1.邻苯二甲酸酯类邻苯二田酸酣类是目前最广泛使用的主增塑剂,品种多、产量高,井具有色泽浅、毒性低、电性能好、挥发件小、气味少、耐低温性一般等特点。目前邻苯二酸酯类的消耗量约占增塑剂总消耗量的80-85%,而其中最常用的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和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两种。 (1)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简称DOP)无色油状液体,有特殊气味。 (2)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简称DIOP) 几乎是无色的粘稠液体,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和烃类, (3)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简称DIDP) 粘稠液体,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和烃类,不溶于或微溶于甘油、乙二醇和某些胺类。它的挥发性比DOP小。耐迁移,是一种低挥发性增塑剂,又耐老化,电性能好,但相溶性差些。 (4)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简称DINP)透明油状液体,其高温下的挥发性只是DOP的一半。

聚酯增塑剂的应用介绍

增塑剂是世界产量和消费量最大的塑料助剂之一。近年来,我国已成为亚洲地区增塑剂生产量和消费最多的国家。随着世界各国环保意识的提高,对主增塑剂DOP等提出了限制使用的要求。欧盟2005/84/EC 指令明确了对邻苯二甲酸酯类在儿童玩具上的使用限制。在欧盟REACH法案中,把DOP等增塑剂列为了高度关注物质。目前国内企业生产的主增塑剂在许多性能上,特别是卫生、迁移量、低毒性等都难以满足环保的要求。 聚酯增塑剂是极性高分子聚合物,与PVC有很好的相容性,聚酯型增塑剂在欧盟的化学品登记号为REFNo.76866,可以作为食品包装用增塑剂使用,SML为30PPM。聚酯增塑剂加入PVC配方内,都能使PVC塑化时间有不同程度的提前,作为一种配方原料与助剂,常环氧大豆油复配并用,由于聚酯增塑剂具有较强极性,与其他的液体增塑剂产品的特性有关,当聚酯增塑剂用于PVC制品中能起到了吸引和固定其他增塑剂不向PVC制品的表面迁移的作用,故聚酯增塑剂有永久增塑剂之称,聚酯增塑剂可用于各类PVC制品中,特别是PVC高档产品中的不可缺少的一种加工助剂。 聚酯增塑剂可用于PVC制品特别是作为PVC高档制品助剂,广泛应用于耐油电缆、煤气管、防水卷材、人造革、鞋料、耐高温线材包覆层、水箱密封条、各种设备(包括冷冻设备、机动车辆)的垫片、嵌条;室内高级装饰品;电气胶带;耐油耐汽油的特殊制品等。在接 食品方面包括包装薄膜、饮料软管、乳制品机械及瓶盖垫片等。 聚酯增塑剂用于橡胶制品,能赋予橡胶以硫化耐热性、耐油性、

抗溶胀性和耐迁移性,能改善胶料加工工艺性能,如降低胶料的粘度,提高硫化的回弹性和伸长率,对胶料的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下降较小,常用于苯乙烯-丁二烯橡胶和丁腈橡胶制品中。 在EVA-VC树脂中,聚酯增塑剂可作为硬质改性剂使用,用于PVC 门、窗等异型材配方中,加量6-10份聚酯增塑剂作为肋剂后,其制品的耐候性、冲击性优良;聚酯增塑剂在软PVC制品中,加量能达到20%-70%,用聚酯增塑剂生产出特种丁腈橡胶粉末,可用于PVC、ABS 树脂、酚醛树脂等改性剂,能增加材料韧性和改善冷冲击性。聚酯增塑剂生产的丁腈粉末是制造耐油制品较理想的原材料,将聚酯增塑剂用于PVC改性剂,将生产的PVC改性剂用于硬质PVC配方内,能改善PVC树脂的脆性,起到极好的增韧效果。聚酯增塑剂用于PVC材料,具有优质的加工性能与耐擦伤性,特别适用于耐油、水的各种塑料制品。

常用PVC增塑剂种类、区别以及PVC增塑剂配方成分

常用PVC增塑剂种类、区别以及PVC增塑剂配方成分1.脂肪酸酯类 脂肪酸酯类的低温性能很好,但与聚氯乙烯的相溶性较差故只能用作耐寒的副增塑剂与邻苯二甲酸酯类并用。最常用的品种是己二酸二辛酯和癸二酸二辛酯。 (1)己二酸二辛酯(简称DOA) :无色无嗅液体,无毒,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微溶于乙二醇类,不溶于水,DOA对PVC的临界塑化温度为12l一125℃。 (2)已二酸二异癸酯(简称DIDA) :清澈易流动的油状液体。 (3)壬二酸二辛酯(简称D0Z) :几乎是无色的透明液体。 (4)癸二酸二丁酸(简称DBS) :几乎是无色的液体。 (5)癸二酸二辛酯(简称DOS) :几乎是无色的油状液体,不溶于水,溶于醇、苯、醚等有机溶剂。 (6)癸二酸二异辛酯(简称DIOS) :无色清澈液体,溶于酮、醇、酯、芳香烃和脂肪烃等大多数有机溶剂,微溶于胺和多元醇。 (7)二(2—乙基丁酸)三缩乙二醇酯(简称3GH) :它是安全玻璃用聚乙烯醇缩丁醛薄膜中最为广泛使用的增塑剂,同时它对纤维索塑料、丙烯酸酯塑料和聚氯乙烯也是良好的增塑剂。 2.邻苯二甲酸酯类 邻苯二田酸酣类是目前最广泛使用的主增塑剂,品种多、产量高,井具有色泽浅、毒性低、电性能好、挥发件小、气味少、耐低温性一般等特点。目前邻苯二酸酯类的消耗量约占增塑剂总消耗量的80-85%,而其中最常用的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和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两种。 (1)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简称DOP):无色油状液体,有特殊气味。

(2)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简称DIOP) :几乎是无色的粘稠液体,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和烃类。 (3)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简称DIDP) :粘稠液体,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和烃类,不溶于或微溶于甘油、乙二醇和某些胺类。它的挥发性比DOP小。耐迁移,是一种低挥发性增塑剂,又耐老化,电性能好,但相溶性差些。 (4)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简称DINP):透明油状液体,其高温下的挥发性只是DOP的一半。 (5)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简称DBP):无色透明液体,具有芳香族气味,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和烃类。DBP对PVC的临界塑化温度为90—95℃。 (6)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简称DIBP) :无色透明液体,DIBP在PVC农用薄膜中使用时曾发现由于它的析出致使水稻烂秧的问题。 (7)邻苯二甲酸丁苄酯(简称BBP) :透明油状液体,溶于有机溶剂和烃类,不溶于水。BBP对PVC的临界塑化温度为96-100℃。 (8)邻苯二甲酸二甲酯(简称DMP) :无色油状液体,微带芳香族气味,常温下不溶于水,和脂肪烃混溶,与大多数树脂相溶性良好. (9)邻苯二甲酸二乙酯(简称DEP) :无色油状液体,无毒,微带芳香族气味,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 (10)邻苯二甲酸二环己酯(DCHP) :具有芳香族气味的白色结晶状粉末.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在热的汽油和矿物油中完全溶解,微溶于乙二醇类和某些胺类。 (11)对苯二甲酸二辛酯(DOTP) :DOTP与DOP的物理性能相似,制品的机械性能也相似,但DOTP的挥发件比DOP小得多。 3.磷酸酯类

废塑料常用助剂——增塑剂

废旧塑料是使用后的塑料,性能上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为改善回收料的质量,可在造粒时添加一些助剂,这个配料过程对聚氯乙烯尤为重要,而对聚烯烃塑料,一般不配料,即使需要,也很简单。 常用助剂 在用废旧塑料生产再生制品时需要添加的助剂有增塑剂、稳定剂、润滑剂、着色剂、发泡剂和填充剂等。 1.增塑剂增塑剂是指增加塑料的可塑剂,改善在成型加工时树脂的流动性,并使制品具有柔韧性的有机物质。它通常是一些高沸、难以挥发的粘稠液体或低熔点的固体,一般不与塑料发生化学反应。 增塑剂首先要与树脂具有良好的相容性,相容性越好,其增塑效果也越好。添加增塑剂可降低塑料的玻璃转化温度,使硬而刚性的塑料变得软且柔韧。一般还要求增塑剂无色、无毒、无臭、耐光、耐热、耐寒、挥发性和迁移性小,不燃且化学稳定性好,廉价易得。实际上,一种增塑剂不可能满足以上的所有要求,这就需要进行选择、配合使用,以达到满意的效果。 (1) 分类: ①根据其作用分有主增塑剂,即溶剂型增塑剂;辅助增塑剂,即非溶剂型增塑剂;催化剂型增塑剂。 ②根据其化学结构分为苯二甲酸酯类,脂肪酸酯类,磷酸酯类,聚酯类,环氧酯类,含氯化合物等。 (2) 常用增塑剂: 增塑剂主要用于聚氯乙烯和纤维素等塑料。常用的增塑剂有: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环氧大豆油,磷酸三甲苯酯,磷酸三苯酯,癸二酸二辛酯,氯化石蜡等。

①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为无色液体,不溶于水,但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是塑料、合成橡胶和人造革等的常用增塑剂。它由邻苯二甲酸酐和正丁醇加热酯化制得。 ②邻苯二甲酸二辛酯为无色无臭透明液体,稍有芳香气味,不溶于水,而溶于乙醇、乙醚和矿物油等。与聚氯乙烯、硝酸纤维等、乙基纤维素、聚苯乙烯、有机玻璃等相容性好,有助于提高制品的弹性和防水能力,并具有适当的硬度。它由邻苯二甲酸酐与α-乙基己醇加热酯化制得,是聚氯乙烯和氯乙烯共聚物的优良增塑剂。 ③磷酸三甲苯酯为无色有毒的不挥发油状液体,不溶于水,能与普通有机溶剂、稀释剂、植物油等混溶。与聚氯乙烯、醋酸纤维素、乙酸纤维素、聚苯乙烯、酚醛树脂等相容性好,阻燃性、耐候性好,但低温性能差。常用作人造革、薄膜、片材等聚氯乙烯制品的增塑剂。它由甲酚与三氯化磷通氯反应后经水解、减压蒸馏制得。 ④磷酸三苯酯为无色无臭结晶状固体,稍有芳香气味,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极易溶于乙醚等。阻燃性好,可用作硝酸纤维素、醋酸纤维素薄膜的阻燃性增塑剂,但其塑化能力差,要与邻苯二甲酸酯类溶剂型增塑剂并用,机械性能持久,并有很好的柔软性和强韧性。它与苯酚与三氯化磷通氯反应后经水解、解压蒸馏制得。 ⑤环氧大豆油为浅黄色油状液体,无毒,耐热性、耐光性好,低温柔韧性优良,挥发性低,迁移性小,是使用最广泛的环氧增塑剂和稳定剂,与聚氯乙烯相容性好,可用于聚氯乙烯薄膜、薄板、人造革和农膜等。 ⑥癸二酸二辛酯为浅黄色或无色透明油状液体,不溶于水,可溶于乙醇、乙醚、苯等有机溶剂,挥发性低,具有优良的耐寒性,较好的耐热性,主要用作聚氯乙烯、硝酸纤维素、聚苯乙烯、聚乙烯等的低温增塑剂。它由癸二酸经酯化而制得。 ⑦氯化石蜡为金黄色或琥珀色粘稠液体,无臭,无毒,挥发性极低,不燃,可使制品具有阻燃性,价廉,可降低制品成本,可替代部分主要增塑剂,可用于电缆制造和水管、地板、薄膜,人造革和日用品等塑料制品,兼作稳定剂。

无毒增塑剂的生产与应用

无毒增塑剂的生产与应用. 无毒增塑剂的生产与应用 随着塑料工业的飞速发展,对增塑剂的需求愈来愈多。我国增塑剂主要用于聚氯乙烯

(PVC) 制品和电缆绝缘材料,其他则用于纤维素、尼龙、聚醋酸乙烯酯、橡胶的软化剂和有机溶剂等。随着我国建筑塑料(型材、管材)、农用塑料、塑料包装材料、日用塑料制品以及工程塑料等的发展,将推动我国增塑剂将不断发展。

1.我国增塑剂生产消费现状 1·1增塑剂主要生产厂家、生产能力和品种目前,我国增塑剂的生产厂家有50多家,总生产能力约为1·4Mt/a,万吨级装置有16套,能生产近100个品种,常用的有30种左右。生产的增塑剂主要品种和生产能力见表1,主要生产厂家、。2生产能力及品种见表.

增塑剂主要品种和生产能力 据预测,我国2010年增塑剂的需求量将达到1400kt/a,工业增塑剂市场前景广阔。

1·2增塑剂行业存在的问题 从表1和表2可见,我国增塑剂生产厂家规模小,竞争力低;产品结构不合理,老品种多,新品种少,符合环保要求的品种更欠缺,主要 生产厂家都生产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1〕。 20世纪80年代美国国家环境卫生部科 学研究所毒性试验组用大量动物试验证 明,DOP可引欧盟和美国已,起动物肝组织病 变和癌变。因此. 永远禁止3岁以下儿童玩具及用品使用6种邻苯二甲酸酯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 乙基己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

丁基苄酯、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DIDP)和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并且这6种增塑剂在其他塑料制品中含量不得超过0·1%。俄罗斯也对中国进口的含有上述增塑剂的塑料玩具发出警告。在日本,DOP作为增塑剂只能在工业塑料制品中应用。苏州市环境监测中心顾钧等

增塑剂发展现状及趋势

增塑剂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摘要:增塑剂是一种加入到高分子聚合体系中能增加它们的可塑性,柔韧性或膨胀性的物质。自1868 年海厄特布用樟脑作为硝酸纤维素的增塑剂以来,增塑剂的发展很快,它在所有的橡塑加工助剂中产量及消费量最大,品种最多。增塑剂的品种按化学结构可分为:邻苯二甲酸酯类、脂肪族二元酸酯、磷酸酯、环氧类、对苯二甲酸酯类、苯多酸酯类、石油酯、氯化石蜡和聚酯增塑剂等。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增塑剂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并综合叙述各类增塑剂的研究现状及新型增塑剂发展趋势。 关键词:增塑剂;研究现状;发展趋势 作用机理:增塑剂的作用机理是增塑剂分子插入到聚合物分子链之间,削弱了聚合物分子链间的应力,结果增加了聚合物分子链的移动性、降低了聚合物分子链的结晶度,从而使聚合物的塑性增加,也就是对抗塑化作用的主要因素聚合物分子链间的应力和聚合物的分子链的结晶度,而他们则取决于聚合物的化学结构和物理结构。 当把增塑剂加入到聚合物中,增塑剂分子相互之间、增塑剂与聚合物分子相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是很重要。除非所有这些相互作用(增塑剂与增塑剂之间、增塑剂与聚合物之间、聚合物与聚合物之间)都是同样大小时,才可能没有增塑作用和反增塑作用。 引言:增塑剂是橡塑制品加工中极其重要的助剂,在橡塑制品中添加增塑剂,可以削弱聚合物分子间的相互吸引力即范德华力,从而增加聚合物分子链的移动性,降低聚合物分子链的结晶性,亦即增加了聚合物的塑性。表现为聚合物的熔融粘度下降、流动性增加,制品的硬度、模量、软化温度和脆化温度下降,而伸长率、挠曲性和柔韧性则提高。现在,增塑剂主要用于聚氯乙烯、纤维素、醋酸乙烯树脂、合成橡胶、涂料等合成材料[1]。 。 1 邻苯二甲酸酯类

常用pvc增塑剂种类

常用pvc增塑剂种类 pvc增塑剂,代号8650 是二辛酯、二丁酯优良替代品,可以替代100%。新型环保增塑剂,执行GB-11406-89标准,分子式(C6H5COOCH2CH2CO2),分子量314,分为8650—1#为无色无味透明液体和8650—2#淡黄色油状透明液体两种。 增塑剂详细分类: 脂肪族二元酸酯(如: 己二酸二辛酯DOA、癸二酸二辛酯DOS) (1)邻苯二甲酸酯(如: DBP、DOP、DIDP) (2)脂肪族二元酸酯(如: 己二酸二辛酯DOA、癸二酸二辛酯DOS) (3)磷酸酯(如:磷酸三甲苯酯TCP、磷酸甲苯二苯酯CDP) (4)环氧化合物(如:环氧化大豆油、环氧油酸丁酯) (5)聚合型增塑剂(如:己二酸丙二醇聚酯) (6)苯多酸酯(如: 1,2,4-偏苯三酸三异辛酯) (7)含氯增塑剂(如: 氯化石蜡、五氯硬酯酸甲酯) (8)烷基磺酸酯 (9)多元醇酯 (10)其它增塑剂 新生增塑剂小编给您列举了常用pvc增塑剂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比如; 增塑剂作为一种化学试剂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非常的广泛,

塑化剂在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基本上都是。如塑料袋用到塑化剂,塑料制品也用到塑化剂。比如一般常使用的保鲜膜,一种是无添加剂的PE(聚乙烯)材料,但其黏性较差;另一种广被使用的是PVC(聚氯乙烯)保鲜膜,有大量的塑化剂,以让PVC(聚氯乙烯)材质变得柔软且增加黏度,非常适合生鲜食品的包装。 另一个广泛存有塑化剂的产品是PVC制造的儿童玩具,欧盟已经明定塑料玩具中塑化剂的含量需0.1%以下,但台湾尚无明确规定或限制。 女性经常使用之香水、指甲油等化妆品,则以邻苯二甲酸酯类作为定香剂,以保持香料气味,或使指甲油薄膜更光滑。 这些都是常用pvc增塑剂的种类与具体应用。

增塑剂综述

增塑剂综述 摘要: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增塑剂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合叙述。 关键词:增塑剂;增塑剂应用;助剂 引言: 增塑剂是一种加入到高分子聚合体系中能增加它们的可塑性,柔韧性或膨胀性的物质。它的主要作用是削弱聚合物分子间的次价键,即范德华力,从而增加了聚合物分子链的移动性,降低了聚合物分子链的结晶性,即增加了聚合物的塑性,主要表现为聚合物的硬度、模量、转化温度和脆化温度的下降,以及伸长率、曲挠性和柔韧性的提高。典型的例子就是我们生产中最常用的是邻苯二甲酸酯类。如生产聚氯乙烯塑料时,若加入较多的增塑剂便可得到软质聚氯乙烯塑料,若不加或少加增塑剂(用量<10%),则得硬质聚氯乙烯塑料。然而增塑剂不止于此,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种类,如脂肪族二元酸酯、磷酸酯、环氧化物、多元醇酯、含氯化合物、聚酯、石油酯、苯多酯、柠檬酸酯等,在此基础上现今国内外又从多方面研究增塑剂的新型产品或新型合成工艺来弥补我们现在所用增塑剂当中的不足与欠缺,这其中包括增塑剂自身的缺陷和其在合成中对环境的缺陷,值得我们做进一步研究和讨论。1.BDNPA/F增塑剂的合成及其发展 美国早期开发出氧化硝化法和氯化硝化法两种制备BDNPA/F(BDNPA/BDNPF,简称BDNPA/F)的方法,其中氯化硝化法适于大规模生产时使用。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美国聚硫公司最近开发出了环境友好的BDNPA/F的合成工艺。该工艺以廉价过硫酸盐为氧化剂,在催化剂铁氰化钾作用下合成DNPOH(双2, 22二硝基丙醇),用乙酸乙酯萃取DNPOH(双2, 22二硝基丙醇); 缩乙醛和缩甲醛的反应在无溶剂条件下进行,使用非氯惰性溶剂甲基叔丁基醚分离产品。 1.1环境友好的BDNPA/F制备工艺: 1.1.1DNPOH的制备 硝基乙烷在催化剂铁氰化钾和氧化剂过硫酸钠作用下,与亚硝酸钠进行亚硝基取代反应, 与甲醛进行羟甲基化反应,然后在酸性条件下用乙酸乙酯萃取出DNPOH。其化学方程式如下: 1.1.2 BDNPF的制备 将固体的DNPOH,S2三噁烷和硫酸在0 ℃混合反应1 h,然后加入足够量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和硫酸并溶解未反应的DNPOH, 之后用MTBE 溶剂萃取BDNPF。得到的有机相用氢氧化钠水溶液充分洗涤, 除去酸和未反应的DNPOH。最后干燥有机相,在减压下蒸去MTBE,得到BDNPF。其化学方程式如下: 1.1.3BDNPA的制备 将固体DNPOH和乙醛配成溶液,搅拌下把三氟化硼乙醚缓缓加入。反应结束后,用水冷却反应溶液并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然后,用MTBE萃取BDNPA,减压下脱去MTBE得到

增塑剂的作用机理

增塑剂的作用机理 增塑剂在塑料中的增塑过程可以看作是树脂和增塑剂低分子化合物相互溶解的过程,但增塑剂与一般溶剂不同,溶剂在加工过程中会挥发出去,而增塑剂则要求长期留在聚合物中,且不与树脂起化学反应,与树脂形成一种固体。 增塑剂加人后,能增加塑料的柔软性、曲挠性、耐寒性和伸长率。降低塑料的硬度、模量、玻璃化温度、熔点、软化温度或流动温度,使塑料的粘度变小,流动性增加,从而改善了加工性能。 增塑剂的作用机理,一般认为有以下几种: 1、增塑剂的作用机理之范德华力: 范德华力是物质的聚集态中分子与分子间存在着的一种较弱的引力。但这却种力在聚合物的形态及结晶性等方面起着主导的作用。范德华力包括色散力、诱导力和取向力。 2、增塑剂的作用机理之色散力: 色散力存在于所有极性或非极性分子之间,是由于微小的瞬时偶极的相互作用使挨近的偶极处于异极相邻状态而产生的一种引力。但是只有在非极性体系中,如苯、聚乙烯或聚苯乙烯中,色散力才占较主要的成分。 3、增塑剂的作用机理之诱导力: 当一个具有固定偶极的分子在相邻的一个非极性分子中诱导出一个诱导偶极使,诱导偶极和固有偶极之间的引力叫做诱导力。芳香族化合物因为π电子能高度极化所以影响特别强,如低分子量的酯与聚苯乙烯之间或苯与聚醋酸乙烯之间主要是诱导力。 4、增塑剂的作用机理之取向力: 当极性分子相互靠近时,由于固有偶极的取向而引起分子间的一种作用力叫做取向力。如酯类增塑剂与pvc或与硝酸纤维素的相互作用就是代表性的例子。 另外,奥瑞拉化工经实践发现,增塑剂的作用机理中聚合物的分子结构也影响聚合物分子链间的引力,特别是聚合物分子链上各基团的性质,具有强极性基团的分子链间作用力大,具有非极性基团的分子链间作用力小,为了使具有强极性基团的聚合物易于成型,可以加人增塑剂,增塑剂的极性基团会与聚合物极性基团相互作用,从而削弱了聚合物间的引力,也就达到了增塑的目的。 由上述可见,增塑剂之所以起到增塑剂的作用机理,其关键是使聚合物间的作用力增塑剂的作用机理减弱。

增塑剂稳定剂原理

增塑剂稳定剂原理 增塑剂的作用机理 增塑剂的作用机理是增塑剂分子插入到聚合物分子链之间,削弱了聚合物分子链间的应力,结果增加了聚合物分子链的移动性、降低了聚合物分子链的结晶度,从而使聚合物的塑性增加,也就是对抗塑化作用的主要因素聚合物分子链间的应力和聚合物的分子链的结晶度,而他们则取决于聚合物的化学结构和物理结构。 聚合物的分子间力: 当把增塑剂加入到聚合物中,增塑剂分子相互之间、增塑给予聚合物分子相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是很重要。除非所有这些相互作用(增塑剂与增塑剂之间、增塑剂与聚合物之间、聚和物与聚合物之间)都是同样大小时,才可能没有增塑作用和反增塑作用。 1.范德华力范德华力是物质的聚集态中分子与分子间存在着的一种较弱的引力。范德华力包括色散力、诱导力和取向力。范德华力的作用范围只有几个埃。 (1) 色散力色散力存在于所有极性或非极性分子之间,是由于微小的瞬时偶极的相互作用使挨近的偶极处于异极相邻状态而产生的一种引力。但是只有在非极性体系中,如苯、聚乙烯或聚苯乙烯中,色散力才占较主要的成分。 (2) 诱导力当一个具有固定偶极的分子在相邻的一个非极性分子中诱导出一个诱导偶极使,诱导偶极和固有偶极之间的引力叫做诱导力。芳香族化合物因为π电子能高度极化所以影响特别强,如低分子量的酯与聚苯乙烯之间或苯与聚醋酸乙烯之间主要是诱导力。 (3) 取向力当极性分子相互靠近时,由于固有偶极的取向而引起分子间的一种作用力叫做取向力。如酯类增塑剂与 PVC 或与硝酸纤维素的相互作用就是代表性的例子。

2. 氢键含有—OH基或—NH—基团的分子,如聚酰胺、聚乙烯醇、纤维素等,在分子间、有时在分子内部都能形成氢键。氢键是一个比较强的相互作用键,它们妨碍增塑剂分子插入聚合物分子间,如果氢键沿聚合物分子链分布越密相应的对抗增塑剂插入的作用也越强。因此要求增塑剂与聚合物分子也能产生类似的强的作用。另一方面随着温度的升高,分子间的吸引作用由于氢键的减少而显著削弱,这是因为分子的热运动妨碍了聚合物分子的取向。 3. 空间有规结构的聚合物的分子链适当的条件下能够结晶,即链状分子从卷 的和杂乱的状态变成紧密折叠成行的有规则状态。在一般条件下,工业生产的聚合物不可能是完全结晶的,而往往是由结晶区域散插在无定形区域构成的。 显然,增塑剂的分子插入结晶区域要比插入无定形区域困难得多,因为在结晶区与聚合物与链之间的自由空间最小。如果增塑剂的分子仅能插入部分结晶的聚合物的无定形区域,则此增塑剂便是非溶剂型增塑剂,也就是所谓的辅助增塑剂。如果增塑剂的分子仅能插入聚合物的无定形区域同时又能插入结晶区域,则此增塑剂便是溶剂型增塑剂,即所谓的主增塑剂 。 PVC热稳定剂的种类划分及作用机理 1塑料热稳定剂种类划分 热稳定剂是一类能防止或减少聚合物在加工使用过程中受热而发生降解或交联,延长复合材料使用寿命的添加剂。常用的稳定剂按照主要成分分类可分为盐基类、脂肪酸皂类、有机锡化合物、复合型热稳定剂及纯有机化合物类。 1)盐基类热稳定剂:盐基类稳定剂是指结合有“盐基”的无机和有机酸铅盐,这类稳定剂具有优良的耐热性、耐候性和电绝缘性,成本低,透明性差,有一定毒性,用量一般在0.5%~5.0%。(文章来源环球聚氨酯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