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级经济师农业经济专业知识与实务考试大纲及答案知识

中级经济师农业经济专业知识与实务考试大纲及答案知识

中级经济师农业经济专业知识与实务考试大纲及答案知识
中级经济师农业经济专业知识与实务考试大纲及答案知识

中级经济师农业经济专业知识与实务考试大纲

及答案知识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

中级经济师金融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 第一节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概述 一、金融市场的涵义与构成要素 (一)金融市场涵义 金融市场指有关主体,按照市场机制,从事货币资金融通、交易的场所或营运网络。是由不同市场要素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是各种金融交易及资金融通关系的总和。简而言之,是资金融通的场所。 (二)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 四个基本要素:金融市场主体、金融市场客体、金融市场中介和金融市场价格 1.金融市场的主体 市场上的参与者。资金供求双方。主体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决定着金融工具的数量和种类,决定市场的规模和发展程度,市场的深度、广度和弹性。 (1)家庭 家庭是金融市场上主要的资金供应者。也需要资金,但需求数额一般较小。 (2)企业 企业是金融市场运行的基础,是重要的资金需求者和供给者。对资金有需要也有供给。除此之外,企业还是金融衍生品市场上重要的套期保值主体。 (3)政府 在金融市场上,各国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通常是资金的需求者。政府也会出现短期资金盈余,此时,政府部门也会成为暂时的资金供应者。 (4)金融机构 金融机构是金融市场上最活跃的交易者,分为存款性金融机构和非存款性金融机构。存款性金融机构:商业银行、储蓄机构和信用合作社。非存款性金融机构:保险公司、养老金、投资银行、投资基金等。金融机构在金融市场上扮演着资金需求者和资金供给者的双重身份。 (5)中央银行 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处于一种特殊的地位,既是金融市场中重要的交易主体,又是监管机构之一。 交易者:是各金融机构的最后贷款人,因此是资金的供给者;而且在金融市场上进行公开市场操作调节货币供应量(既是供给者又是需求者)。 监管者:代表政府对金融市场上交易者进行监督,防范金融风险,使金融市场平稳运行。 2.金融市场客体 金融市场客体即金融工具,是指金融市场上的交易对象或交易标的物。 (1)金融工具的分类 ①按期限不同,金融工具可分为货币市场工具和资本市场工具。货币市场工具是期限在一年以内的金融工具。资本市场工具是期限在一年以上的金融工具,包括股票、企业债券、国债等 ②按性质不同,金融工具可分为债权凭证与所有权凭证。债权凭证是依法发行,约定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债权债务关系——债券等。所有权凭证是股份公司发行,证明投资者股东身份和权益,并据以取得股息的有价证券——所有权——股票等 ③按与实际金融活动的关系,可分为原生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原生金融工具:商业票据、股票、债券等。衍生金融工具:是在原生金融工具基础上派生出来的,有远期合约、期货、期权和互换等。 (2)金融工具的性质 ①期限性:金融工具中的债权凭证一般有约定的偿还期。 ②流动性 流动性是指金融工具在金融市场上能够迅速地转化为现金而不致遭受损失的能力。金融工具的收益率高低和发行人的资信程度是决定流动性高低的重要因素。 ③收益性 ④风险性 金融工具的风险一般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信用风险;二是市场风险。 这四个性质之间的联系:期限性和收益性、风险性成正比,与流动性成反比。流动性与收益性成反比。收益性与风险性成正比。流动性与风险性成反比。 3.金融市场中介 金融市场中介是指在金融市场上充当交易媒介,从事交易或促使交易完成的组织、机构或个人。金融市场中介与金融市场主体存在区别,中介的目的是获取佣金。 中介的作用:促进资金融通,降低交易成本,构造和维持市场运行。 4.金融市场价格

2011年_中级经济师考试必读

2011中级经济基础知识重点汇总 第一部分经济学 第一章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1、需求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2、影响需求变动的基本因素:消费者偏好、消费者的个人收、产品价格、替代品的价格、互补品的价格、预期、其他因素。 3、影响需求最关键的因素还是:该商品本身的价格。 4、市场供给是所有生产者供给的总和。 5、影响供给的因素主要有:产品价格、生产成本、生产技术、预期、相关产品的价格、其他因素,包括生产要素的价格以及国家政策等。 6、市场上商品或服务的供给量和市场价格呈正向关系变化 7、需求价格弹性指,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需求量变动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百分比的比率 8、通常可以把需求价格弹性分为三种: 1)当需求变量百分数大于价格变动百分数,需求弹性大于1时,叫做需求富有弹性或高弹性; 2)当需求变量百分数等于价格变动百分数,需求弹性等于1时,叫做需求单一弹性; 3)当需求变量百分数小于价格变动百分数,需求弹性小于1时,叫做需求缺乏弹性; 9、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替代品的数量和相近程度、商品的重要性、商品用途的多少、时间与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至关重要。 10、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时间是决定供给弹性的首要因素、资金有机构成不同影响供给弹性的大小、供给弹性还受生产周期和自然条件的影响、投入品替代性大小和相似程度对供给弹性的影响也很大。 11、消费者收入变动与需求的变动呈同方向变化。价格与需求之间的这种呈反向变化的关系,就叫需求规律。 12、供给与价格之间呈同方向变化关系。价格与供给之间的这种呈同向变化的关系,就叫供给规律。 1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产品价格降低,供给将减少。供给曲线是一条从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14、市场需求不变,供给的变动将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市场供给不变,需求的变动将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15、在我国,实行最高限价属于政府对市场价格的干预措施。 16、保护价格也称支持价格、最低限价。 17、需求富有弹性商品适合采用薄利多销的方式增加销售收入。 18、需求交叉弹性是指一种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化与由此引起的另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变动之间的比率。 19、当Eij>0,交叉弹性系数为正数时,表明两种商品的关系为两者为替代品。 20、由于供给规律的作用,价格的变化和供给的变化总是同方向的,所以,Es的符号始终为正值。 第二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1、效用是指商品或者服务满足人们某种欲望的能力;效用是消费者在消费商品和服务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效用是人们心里的一种主观评价 2、由于人们对效用的认识不同,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效用理论。基数效用理论运用边际效用理论分析。序数效用理论运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进行分析。序数效用理论认为消费者可以知道自己对不同消费组合的偏好次序。 3、无差异曲线具有以下特征:第一,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消费者的偏好程度就越高。第二,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第三,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4、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都不能相交。在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所有各点的商品的组合带给消费者的满足程度是完全相同的。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消费者的偏好程度越高。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 5、商品边际替代率是指在效用水平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增加一个单位某商品时必须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无差异曲线上的某一点的边际替代率是无差异曲线上该点的切线斜率的绝对值。商品边际替代率沿曲线递减。 6、预算线的斜率取决于商品的价格。预算约束线与坐标轴的交点取决于商品价格和消费者收入 7、决定预算线变动的因素有:消费者的收入、商品的价格。 8、预算线的斜率等于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预算线的斜率等于无差异曲线的切线斜率。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两种商品的价格比。 9、经济利润也称为超额利润,企业的隐成本一般称为正常利润 第三章生产成本和市场结构 1、企业是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组织形势,主要包括个人企业、合法企业和公司企业。 2、个人企业优点是利润动机明确,决策灵活自由,管理简便直接。弱点是资金有限,规模较小,抵御风险的能力弱。 3、交易成本的节约是企业存在的根本原因,即企业是市场交易费用节约的产物。 4、导致市场机制和企业的交易费用不同的主要因素在于信息的不完全性。 5、公司制企业特点是: .公司为股东所有; .公司股东承担有限责任; .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分别由股东、董事会和经理层拥有,即公司为股东所有,公司的控制权在董事会监督下的经理层; .可以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的形式筹集资金。 6、生产要素一般划分为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四种类型。 7、机会成本是指当一种生产要素被用于生产单位某产品时所放弃的使用相同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得到的最高收入

2020经济师《初级工商管理》考试教材大纲

2020经济师《初级工商管理》考试教材大纲 1. 企业及其管理概述。理解企业发展的主要阶段、基本要求和主要途径,辨别企业的构成要素,分析企业与市场相比的优势与劣势,区分企业和企业制度的类型,概括各种企业类型的特征和企业制度的特征,理解企业的基本职能、经营目标和社会责任,辨析企业管理的基本性质和主要职能,开展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 2. 工商企业组织结构。理解劳动分工与专业化,理解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的关系,识别集权与分权,解释直线关系与参谋关系,区分现代企业部门划分方法并进行部门划分,说明企业组织设计的主要依据和基本原则,区分企业组织结构的形式并进行选择,识别新型企业组织模式,诠释企业生命周期,说明企业变革的基本原因和先兆,区分企业变革的战略类型,分析影响企业成功变革的因素。 3. 市场营销管理。掌握市场调查的内容和方法,辨别市场调查的类型,编制市场调查方案。理解市场预测定义和原理,掌握市场预测内容和预测方法。了解营销管理一般过程涉及的内容,掌握营销管理调研分析的主要内容和方法,理解营销战略和营销组合的核心内容,辨析不同类型的营销计划,了解营销计划实施和控制的过程。 4. 生产过程组织。理解生产组织、生产过程,分解生产过程的构成,掌握生产过程组织的合理要求,辨别生产类型,进行厂址选择,理解生产过程空间组织的原则,辨别生产过程空间组织的形式,理解生产过程时间组织的方式,针对零件工序间移动方式计算零件的生产周期,辨别生产过程组织的具体形式,组织设计单对象流水线的生产过程,掌握安全生产的特点与基本方针,说明安全生产管理的内容,履行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职责与法律责任,理解清洁生产的基本途径和“5S”管理的内容。 5. 质量管理。辨别质量特性,理解质量管理的基本内容及其发展历程,理解全面质量管理和六西格玛管理的基本内容,概括ISO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认证的基础知识,辨别质量管理常用的方法和技术,通过测定并分析工序能力进行工序质量控制,选择质量检验的方式和类型实施质量检验,理解《产品质量法》立法的基本原则及内容体系,区分产品质量责任,执行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制度。

中级经济师考试必备公式集合

中级经济师考试必备公式集合 一、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指标: 1、备付金比例=备付金余额÷各项存款余额×100%-法定存款准备金比例;(标准:不得低于3%) 备付金包括:现金、业务周转金、缴存存款准备金、存农业银行款项、存放其他同业款项、存放联社款项。 2、资产流动性比例=流动性资产期末余额÷流动性负债期末余额×100%;(标准:不得低于25%) 流动性资产是指资产负债表上的流动资产;流动性负债是指资产负债表上的流动负债。 3、存贷比例=各项贷款余额÷各项存款余额×100%;(标准:年末不得高于80%) 4、对流动负债依存率=流动负债净额÷长期资产×100%;(标准:不得高于30%) 流动负债净额=流动负债-流动资产;长期资产是指资产负债表上的长期资产。 5、中长期贷款比例=一年期以上中长期贷款余额÷一年期以上存款余额×100%;(标准:不得高于120%) 一年期以上中长期贷款是指资产负债表上的中长期贷款;一年期以上存款是指资产负债表上的长期存款和长期储蓄存款。 6、拆借资金比例 ①拆(调)入资金比例=拆(调)入资金余额÷各项存款余额×100%;(标

准:不得高于4%) ②拆(调)出资金比例=拆(调)出资金余额÷各项存款余额×100%;(标准:不得高于8%) ③净拆(调)入资金比例=净拆(调)入资金余额÷流动负债×100%;(标准:不得高于4%) 拆(调)入资金包括:银行业拆入、金融性公司拆入、调入调剂资金,拆入资金余额不得超过各项存款余额的4%;拆(调)出资金包括:拆放银行业、拆放金融性公司、调出调剂资金,拆出资金余额不得超过各项存款余额的8%;净拆(调)入资金是指拆(调)入资金与拆(调)出资金的差额。 7、贷款质量指标 ①不良贷款比例=不良贷款÷各项贷款×100%; (标准:不得高于15%) ②逾期贷款比例=逾期贷款余额÷各项贷款余额×100%;(标准:不得高于8%) ③呆滞呆账贷款比例=(呆滞贷款余额+呆账贷款余额)÷各项贷款余额×100%;(标准:不得高于7%) ④不良贷款预计损失比例=不良贷款预计损失额÷各项贷款期末余额×100%; 不良贷款预计损失额=(各类逾期贷款×10%+各类呆滞贷款×40%+各类呆账贷款)。 ⑤不良贷款预计损失抵补率=(呆账准备余额+呆账准备借方发生额)÷(不良贷款预计损失额+呆账准备借方发生额)×100% ;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曲线大全

基础各种曲线 第一章: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 一、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P:价格;Qd:需求量含义:某商品的消费者随价格的变化愿意购买的数量。 规律:价格与需求之间呈反方面变化(反映需求和价格的对应关系);需求的的两种变化情况: 1、需求数量变动:只考虑需求和价格的关系, 需求量的变化是:沿着既定的需求曲线进行变动(点移动) 2、需求变动:由于消费者收入和消费者偏好等因素的变化引起需求 的相应变化,这种变化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移(线移动) 通常情况下:以下情况使需求曲线向右平移 1、消费者偏好增强; 2、收入增加; 3、替代品价格上涨; 4、互补品价格下降 导致需求曲线向左移动或者向右移动的因素: 当消费者的收入增加,需求量增大,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当消费者的收入减少,需求量变小,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二、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PS:价格;QS:供给量 含义:假定其他因素不变,某种商品供给量和该商品价格之间的关系;规律:价格与供给之间呈同方向变化的关系;(供给与价格之间关系)供给的两种变化情况: 1、供给数量变动:只考虑供给和价格的关系, 供给量的变化是:沿着既定的供给曲线进行的,(点移动) 2、供给变动:由于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引起供给的相应变动, 这样的表现为:供给曲线的位移 产品价格不变,以下因素会使供给曲线向右平移 A、生产成本降低; B、生产技术提高 供给曲线向左或者向右移动的原因: 生产成本上升时,供给量下降,供给曲线向左移动; 生产成本下降时,供给量上升,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影响需求的因素:影响供给的因素: 1、消费者的偏好;1、产品价格; 2、消费者的个人收入;2、生产成本; 3、产品价格;3、生产技术; 4、替代品的价格4、相关产品; 5、预期

最新中级经济师基础知识必考考点归纳(最全版)

1.2012中级经济基础知识要点汇总 2.第一部分经济学 3.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a)需求是指在 一定时间和 一定价格条 件下,消费 者对某种商 品或服务愿 意而且能够 购买的数量 4.影响需求变动的基本因素:消费者偏好、消费者的个人收、产品价格、替代品的价格、互补品的价格、预期、其他因素 5.影响需求最 关键的因素 还是:该商 品本身的价 格 6.市场供给是 所有生产者 供给的总和 7.影响供给的 因素主要 有:产品价 格、生产成 本、生产技 术、预期、 相关产品的 价格、其他 因素,包括 生产要素的 价格以及国 家政策等 8.市场上商品 或服务的供 给量和市场 价格呈正向 关系变化 9.需求价格弹 性指,需求 量对价格变 动的反应程 度,是需求 量变动百分 比与价格变 动百分比的 比率 10.通常可以 把需求价格 弹性分为三 种:1)当需 求变量百分 数大于价格 变动百分 数,需求弹 性大于1时, 叫做需求富 有弹性或高 弹性;2)当 需求变量百 分数等于价 格变动百分 数,需求弹 性等于1时, 叫做需求单 一弹性;3) 当需求变量 百分数小于 价格变动百 分数,需求 弹性小于1 时,叫做需 求缺乏弹 性; 11.影响需求 价格弹性的 因素:替代 品的数量和 相近程度、 商品的重要 性、商品用 途的多少、 时间与需求 价格弹性的 大小至关重 要 12.影响供给 价格弹性的 因素:时间 是决定供给 弹性的首要 因素、资金 有机构成不 同影响供给 弹性的大 小、供给弹 性还受生产 周期和自然 条件的影 响、投入品 替代性大小 和相似程度 对供给弹性 的影响也很 大 13.消费者收 入变动与需 求的变动呈 同方向变 化。价格与 需求之间的 这种呈反向 变化的关

2016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

2016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 1.由于金融机构的交易系统不完善,管理失误所导致的风险属于() A.市场风险 B.信用风险 C.流动性风险 D.操作风险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金融风险。由于金融机构的交易系统不完整,管理失误或者其他一些人为错误而导致的操作风险。参见教材P156。 2.在不兑换信用货币制度下,信用知道货币的功能通常由()掌握。 A.中央银行 B.财政部门 C.财政性银行 D.商业银行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货币供给机制。信用创造货币是当代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下货币供给机制的重要内容,而且信用创造货币的功能为中央银行所掌控。参见教材P136。 3.下列财务指标中,反映投资者投入资本盈利能力的是() A.净资产收益率 B.营业利润率 C.资产周转率 D.主管业务净利润率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盈利功能分析。净资产收益率是反映所有者对企业投资部分的盈利能力,也叫所有者权益报酬率或净资产利润率。参见教材P251-252。 4.下列合同中,属于实践合同的是() A.买卖合同 B.抵押合同 C.委托合同 D.保管合同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合同的分类。保管合同、借用合同等都属于实践合同。参见教材P252。 5.线性回归模型常用的参数估计方法是() A.最大二乘法 B.最小残差和法 C.最大残差和法 D.最小二乘法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最小二乘法。对回归模型进行估计的方法称为最小二乘法。参见教材 P198。 6.关于布雷顿森林体系运行特征的说法,错误的是()。 A.美元按照每盎司黄金35美元的官价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 B.实行不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 C.国际收支短期失衡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信贷资金来解决 D.国际收支长期失衡通过调整汇率评价来解决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布雷顿森林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实行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参见教材 P169。

中级经济师考试《金融实务》知识点整理笔记(十一)

中级经济师考试《金融实务》知识点整理笔记(十一) 第十一章金融监管及其协调 第一节金融监管概述 一、金融监管的涵义、目标与原则 (一)金融监管的涵义 金融监管属于管制的范畴。管制(Regulation)一般是指国家以经济管理的名义进行干预。本文所说的金融监管,倾向于一般意义上的管制定义,是指金融监管机构通过制定市场准入、风险监管和市场退出等标准,对金融机构的经营行为实施有效约束,确保金融机构和金融体系的安全稳健运行。 (二)金融监管的目标 第一,实现金融业经营活动与国家金融货币政策的统一。 第二,减少金融风险,确保经营的安全。 第三,实现公平有效的竞争,促进金融业的健康发展。 (三)金融监管的基本原则 金融监管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以下六点: 1.监管主体独立性原则 监管主体的独立性是金融监管机构实施有效金融监管的基本前提。 2.依法监管原则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机构依法经营,金融监管机构依法监管是确保金融体系正常运行的保证。

3.外部监管与自律并重原则 4.安全稳健与经营效率结合原则 保证金融机构安全稳健经营与发展是金融监管的基本目标。 5.适度竞争原则 促进银行机构间的适度竞争有两层涵义:一是防止不计任何代价的过度竞争,避免出现金融市场上的垄断行为;二是防止不计任何手段的恶劣竞争,避免出现危及银行体系安全稳定的行为。 6.统一性原则 统一性原则指金融监管要做到使微观金融和宏观金融相统一,以及国内金融和国际金融相统一。 (四)金融监管的作用 金融监管是确保金融机构稳健经营、维持社会货币信用体系的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 第一,维护信用、支付体系的稳定。 第二,保护存款人、投资者和被保险人的利益。 第三,保证金融机构依法经营。 第四,促进金融机构之间的公平竞争。 第五,解决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金融机构个体的盲目经营行为。 二、金融监管的理论 (一)公共利益论

[资格考试]年中级经济师考试重点复习资料基础知识-打印版

第一章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一是消费者愿意购买,即有购买的欲望;二是消费者能够购买,即有支付能力。市场需求:在一定时间内,一定价格条件下和一定的市场上所有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市场需求是消费者需求的总和。 1消费者偏好,2消费者个人收入,3产品价格,4替代品价格,5互补品价格,6预期,7其他因素。在一般情况下,需求与价格的变动成反方向变化。 场供给是所有生产者供给总和。 1产品价格,2生产成本,3生产技术,4预期,5相关产品价格,6其他因素。供给曲线:市场上商品或服务的供给量和市场价格呈正向关系变化。在我国,最高限价属于政府对市场价格的干预措施。在我国,保护价属于政府对市场价格的干预措施。由于保护价格高于均衡价格,因此会刺激生产,限制消费,导致市场过剩。保护价格只宜在少数产品上实行。需求价格弹性系数=需求量的相对变动/价格的相对变动,价格和需求量呈相反方向变化的,价格下跌,需求量增加;需求价格弹性系数总是负数。 1需求弹性系数大于1,需求富有弹性或高弹性,2需求弹性系数等于1,叫需求单一弹性,需求弹性系数小于1,叫需求缺乏弹性或低弹性。 1替代品数量和相近程度,2商品的重要性,3商品用途的多少,4时间与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至关重要。 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一般商品而言,收入弹性的大小,可作为划分“高档品”和“必需品”的标准。凡是收入弹性大于1的商品,都可以称为“高档品”,小于1的则称为“必需品”,收入弹性为负值的商品称为低档物品。供给价格弹性系数=供给量的相对变动÷价格的相对变动。由于供给规律的作用,价格的变化和供给变化总是同方向的。 1时间是决定供给弹性的首要因素,2资金有机构成不同影响供给弹性的大小,3供给弹性还受到生产周期和自然条件的影响,4投入品替代性大小和相似程度对供给弹性的影响也很大。 第二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2019年中级经济师基础知识

3①消费者的偏好。消费者偏好支配着他在使用价值相同或接近的替代品之间的消费选择。 ②消费者的个人收入。一般来说,消费者收入增加,将引起需求增加。

⑦其他因素。如商品的品种、质量、广告宣传、地理位置、季节、国家政策。 影响需求最关键的因素是该商品本身的价格。 4、需求函数、需求规律和需求曲线 横轴表示需求量(Q ),纵轴表示价格5、供给的含义:市场供给:是所有生产者供给的总和。 6、影响供给的因素主要有: ①产品价格②生产成本。③生产技术。技术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生产成本并进而影响供给。 ④预期。 ⑤相关产品的价格。 ⑥其他因素。包括生产要素的价格以及国家政策等。 第一章: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1.弧弹性系数计算公式: 2017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考点归纳 2.需求价格弹性系数>1,价格上升,销售收入减少;需求价格弹性系数<1,价格上升,销售收入增加。 第二章:消费者行为分析 1.消费者效用最大的均衡条件:商品边际替代率=商品的价格之比 2.对于正常品,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 3.对于低档品,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变动

4.预算线的斜率取决于商品的价格 5.商品价格的变化会产生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第三章:生产和成本理论 1.美国经济学家科斯认为,企业的本质是作为市场机制的替代物 2.显成本是指企业购买或租用的生产要素所实际支付的货币支出。隐成本(机会成本)是指企业本身所拥有的并且被用于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 3.正常利润指企业对自己所提供的企业家才能的报酬支付。经济利润不包括正常利润。 4.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的位置关系:MC边际成本,ATC平均成本,AVC 平均可变成本,AFC平均固定成本 见下图: 第四章:市场结构理论 1.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个别企业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水平线

中级经济师考试必考重点-经济基础(干货)

中级经济师考试 《中级经济基础知识》必考重点(干货) 【第一章市场求、供与均价格考点】 1.需求、供给的构成要素2个(愿意+能够:有购买的愿望、支付的能力) 2.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7个)、影响供给的主要因素(6个) 3.需求曲线、供给曲线(引起曲线位移的情形:除价格以外的其他影响需求、供给的因素) 4.某商品需求与替代品(煤气、电)价格同方向、互补品(汽油、汽车)价格反方向变动 5.均衡价格模型的运用:最高限价(低干均衡价格)和保护价格(高干均衡价格) 6.需求价格弹性:公式;影响因素;与收入关系(弾性小涨价、弾性大薄利多销,收入增加) 7.需求交叉弹性:运用需求交叉弹性区分:互补品(负数)、替代品(正数) 8.需求收入弹性:运用需求收入弹性区分:低档品、必需品、高档品 *思格尔定律: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随着收入的増加而减少,越富裕,弹性越小 【第二章消者行为分析考点】 1.经济人假设概念: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获得自己最大的经济利益; 2.效用分类:基数、序数效用论。区别:效用是否可以度量;运用什么来分析:基数(边际效用);序数(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 3.总效用、边际效用及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概念 4.消费者偏好的基本假设:完备性、可传递性、多比少好 5.无差异曲线:描述消费者偏好的曲线 6.无差异曲线的3个基本特征:越远偏好越高;不能相交(可传递性判定);从左向右下方倾斜(由商品边际替代递减规律决定) 7.商品边际替代率:增加一単位某商品时必须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 8.预算线的斜率:两种商品价格比率的负值:收入及价格变动对预算线的影响;确定端点 9.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商品边际替代率=商品的价格之比 10.消费者均衡的前提:偏好、收入、价格不变。假定偏好、收入不变,用图形来分析价格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并说明需求曲线的形成。需求曲线是通过价格一消费曲线推导出来的。 11.价格一消费曲线的概念:将消费者均衡点链接起来而得到的线; 12.需求曲线之所以向右下方倾斜,是因为价格的变化具有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公式汇总 ( 考试必备)

2012年经济师考试(中级) 经济基础知识公式汇总 第一章 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价格的相对变化 需求量的相对变化 弧弹性 (1)如果E d <1,即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价格上升会使销售收入增加,价格下降会使销售收入减少。销售收入与价格变动成同方向变动趋势。 (2)如果E d >1,即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价格上升会使销售收入减少,价格下降会使销售收入增加。销售收入与价格变动成反方向变动趋势。 (3)如果E d =1,即需求单位弹性的商品,价格变动不会引起销售收入的变动。 综上,企业对于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适用实行薄利多销的方法。 需求交叉价格弹性 E ij =价格的相对变化 商品需求量的相对变化商品j i (1)需求交叉弹性系数E ij >0,两种商品之间存在替代关系,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会随着它的替代品的价格的变动呈同方向的变动。 (2)需求交叉弹性系数E ij <0,两种商品之间存在互补关系,即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会随着它的互补品价格的变动呈反方向的变动。 (3)需求交叉弹性系数E ij =0,两种商品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即其中任何商品的需求量都不会对另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做出反应。 需求收入弹性y Q Q y y y Q Q E y ???=?÷?= 需求收入弹性的类型 1=y E ,表明收入变动和需求数量变动是成相同比例的。 1>y E ,表明收入弹性高,即需求数量的相应增加大于收入的增加。 1

初级经济师考试大纲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 一、社会经济制度 考试目的 测查应试人员是否掌握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基本规律和基本过程,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概念和基本特征,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之间的关系。 考试内容 (一)物质资料生产和基本经济规律 物质资料生产及其必备的基本要素,社会生产关系及其主要类型,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 动过程,以及社会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及其类型。 (二)社会经济制度演变的原因和所经历的主要阶段。 人类社会经济制度演变的原因和所经历的主要阶段。 (三)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 自然经济的概念和基本特征,商品经济产生的基本条件,商品经济发展的基本过程。 (四)市场与市场体系 市场和市场体系的基本概念,市场体系所具有的基本功能。 (五)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 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区别和联系。 (六)资源配置方式与经济体制 合理配置社会资源的必要性,社会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之间的关系。 二、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 考试目的 测查应试人员是否掌握商品的基本属性和本质,货币形成的过程、职能、特征及其流通规律,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及其在商品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考试内容 (一)商品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 商品的基本属性,生产商品劳动的二重性,商品价值量的概念及其决定因素。 (二)货币的产生和职能 货币产生的过程,货币的本质和基本职能,货币流通的基本规律。 (三)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的主要作用。 三、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考试目的 测查应试人员是否掌握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过程和必然趋势,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基本经济特征,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客观必然性和特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途径。 考试内容 (一)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过程 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和市场机制,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向垄断过渡的过程。 (二)垄断资本主义 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垄断资本、金融寡头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国家垄断资本主

中级经济师考试金融实务知识点整理笔记

中级经济师考试《金融实务》知识点整理笔记(七) 第七章货币供求及其均衡 第一节货币需求 一、货币需求与货币需求量的涵义 货币需求是指经济主体对执行流通手段和价值贮藏手段的 货币的需求。 货币需求量是指在特定的时间段和区域内(如一个国家),社会各个部门(企事业单位、政府和个人)对货币持有的需求总和。 “购买力总量说” “流通总量说”。前者是一个存量概念,后者是一个流量概念。需要指出的是,我们考察货币需求量,通常都是从存量角度计量的。 二、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理论模型) 货币需求理论主要分析经济中哪些因素会影响到社会各个 部门的货币需求量,这些因素又是如何对社会各个部门的货币需求产生影响的。 (一)马克思关于流通中货币量的理论 马克思关于流通中货币量的分析先以金币流通为假设条件,可表达为: 这一规律可用符号表示为:

式中,P是商品价格,T是商品交易量,V是货币流通的平均速度,是货币需求量。公式表明:货币量取决于价格的水平、进入流通的商品数量和货币的流通速度这几个因素。 马克思揭示的货币必要量规律,是以他的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该理论的前提条件是: (1)黄金是货币商品。 (2)商品价格总额是既定的。 (3)这里考察的只是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量, (二)费雪方程式与剑桥方程式 欧文·费雪()于1911出版的《货币的购买力》一书,是交易型货币数量学说的代表作。在该书中,费雪提出了著名的“交易方程式”,也被称为费雪方程式,即: 上式还可以表示为: 这一方程式表明,物价水平的变动与流通中的货币数量的变动和货币的流通速度变动成正比,而与商品交易量的变动呈反比。费雪认为,交易方程式中的V和Y两个变量在长期中都不受M变动的影响。V是制度因素影响的,它取决于人们的支付习惯、信用发达程度、运输条件等社会因素,而Y则取决于资本、劳动力及自然资源的供给状况和生产技术等非货币因素。因此,在货

中级经济师,金融专业知识点

第一章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第一节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概述;1.金融市场的主体包括家庭、企业、政府、金融机构;2.金融工具的分类:;按期限不同,金融工具可分为货币市场工具和资本市场;按性质不同,金融工具可分为债权凭证与所有权凭证;按与实际信用活动的关系,可分为原生金融工具(基础;3.金融工具的性质:期限性,流动性,收益性,风险;4.金融市场的类型:;按照市场中交 第一章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 第一节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概述 1.金融市场的主体包括家庭、企业、政府、金融机构、中央银行及监管机构。 2.金融工具的分类: 按期限不同,金融工具可分为货币市场工具和资本市场工具。 按性质不同,金融工具可分为债权凭证与所有权凭证。 按与实际信用活动的关系,可分为原生金融工具(基础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 3.金融工具的性质:期限性,流动性,收益性,风险性。 4.金融市场的类型: 按照市场中交易标的物的不同,分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衍生品市场、保险市场和黄金市场等。 按照交易中介作用的不同,分为直接金融市场和间接金融市场。

按照金融工具的交易程序不同,分为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 按照金融交易是否存在固定场所,分为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两类。 按照金融工具的本原和从属关系不同,分为传统金融市场和金融衍生品市场。 按照地域范围的不同,分为国内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市场。 5.金融市场的功能:资金积聚功能,宏观调控功能,财富功能,风险分散功能,交易功能,资源配置功能,反映功能 第二节传统的金融市场及其工具 1.货币市场中交易的金融工具一般都具有期限短、流动性高、对利率敏感等特点,具有“准货币”特性。 2.同业拆借市场有以下几个特点:(1)期限短(2)参与者广泛(3)在拆借市场交易的主要是金融机构存放在中央银行账户上的超额准备金(4)信用拆借 3.同业拆借市场有以下几个功能:(1)调剂金融机构间资金短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2)同业拆借市场是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 4.回购协议市场:证券的卖方以一定数量的证券为抵押进行短期借款,条件是在规定期限内再购回证券,且购回价格高于卖出价格,两者的差额即为借款的利息。在证券回购协议中,作为标的物的主要是国库券等政府债券或其他有担保债券,也可以是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其他货币市场工具。 5.证券回购作为一种重要的短期融资工具,在货币市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证券回购交易增加了证券的运用途径和闲置资金的灵活性。(2)回购协议是中央银行进行公开市场操作的重要工具。

2014年 中级经济师基础35章节考试_ 必备重点

中级经济基础知识要点汇总 第一部分 经济学 第一章 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1. 需求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价格条件下, 消费者 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2. 影响需求变动的基本因素: 消费者偏好、 消费者 的个人收、产品价格、替代品的价格、互补品的价格、 预期、其他因素 3. 影响需求最关键的因素还是: 该商品本身的价格 4. 市场供给是所有生产者供给的总和 5. 影响供给的因素主要有:产品价格、生产成本、 生产技术、预期、相关产品的价格、其他因素,包括生 产要素的价格以及国家政策等 6. 市场上商品或服务的供给量和市场价格呈正向 关系变化 7. 需求价格弹性指,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 度,是需求量变动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百分比的比率 8. 通常可以把需求价格弹性分为三种:1)当需求 变量百分数大于价格变动百分数,需求弹性大于 1 时, 叫做需求富有弹性或高弹性;2)当需求变量百分数等于 价格变动百分数,需求弹性等于 1 时,叫做需求单一弹 性;3)当需求变量百分数小于价格变动百分数,需求弹 性小于 1 时,叫做需求缺乏弹性; 9. 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 替代品的数量和相近 程度、商品的重要性、商品用途的多少、时间与需求价 格弹性的大小至关重要 10. 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 时间是决定供给弹性 的首要因素、资金有机构成不同影响供给弹性的大小、 供给弹性还受生产周期和自然条件的影响、投入品替代 性大小和相似程度对供给弹性的影响也很大 11. 消费者收入变动与需求的变动呈同方向变化。 价 格与需求之间的这种呈反向变化的关系,就叫需求规律。 12. 供给与价格之间呈同方向变化关系。 价格与供给 之间的这种呈同向变化的关系,就叫供给规律。 13.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产品价格降低, 供给 将减少。供给曲线是一条从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14. 市场需求不变, 供给的变动将引起均衡价格反方 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市场供给不变,需求的 变动将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15. 在我国, 实行最高限价属于政府对市场价格的干 预措施。 16. 保护价格也称支持价格、最低限价 17. 需求富有弹性商品适合采用薄利多销的方式增 加销售收入 18. 需求交叉弹性是指一种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化与 由此引起的另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变动之间的比率。 19. 当 Eij>0,交叉弹性系数为正数时,表明两种 商品的关系为两者为替代品 20. 由于供给规律的作用, 价格的变化和供给的变化 总是同方向的,所以,Es 的符号始终为正值。 第二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1. 效用是指商品或者服务满足人们某种欲望的能 力;效用是消费者在消费商品和服务时所感受到的满足 程度;效用是人们心里的一种主观评价 2. 由于人们对效用的认识不同, 形成了两种不同的 效用理论。基数效用理论运用边际效用理论分析。序数 效用理论运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进行分析。序数 效用理论认为消费者可以知道自己对不同消费组合的偏 好次序。 3. 无差异曲线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 离原点越远的 无差异曲线,消费者的偏好程度就越高。第二,任何两 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第三,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倾 斜。 4. 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都不能相交。 在同一条无差 异曲线上,所有各点的商品的组合带给消费者的满足程 度是完全相同的。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消 费者的偏好程度越高。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 5. 商品边际替代率是指在效用水平不变的条件下, 消费者增加一个单位某商品时必须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 数量。无差异曲线上的某一点的边际替代率是无差异曲 线上该点的切线斜率的绝对值。商品边际替代率沿曲线 递减。 6. 预算线的斜率取决于商品的价格。 预算约束线与 坐标轴的交点取决于商品价格和消费者收入 7. 决定预算线变动的因素有: 消费者的收入、 商品 的价格。 8. 预算线的斜率等于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预算线 的斜率等于无差异曲线的切线斜率。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等于两种商品的价格比。 9. 满足效用最大化的商品组合必定位于预算线与 无差异曲线相切的切点上。无差异曲线的斜率恰好等于 预算线的斜率。 10. .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可以表示为:商 品边际替代率=商品的价格之比。 11. 替代效用和收入效应 12. 经济利润也称为超额利润, 企业的隐成本一般称 为正常利润 第三章 生产和成本理论 1. 企业是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组织形势, 主要包 括个人企业、合伙企业和公司企业。 2. 交易费用是指围绕交易契约所产生的成本或费 用 3. 个人企业优点是利润动机明确,决策灵活自由, 管理简便直接。弱点是资金有限,规模较小,抵御风险 的能力弱。 4. 交易成本的节约是企业存在的根本原因, 即企业 是市场交易费用节约的产物。 5. 导致市场机制和企业的交易费用不同的主要因 素在于信息的不完全性。 6. 生产是将投入转变成产出的过程产出是企业获 得销售收入的基础 7. 生产要素一般划分为劳动、 资本、 土地和企业家 才能四种类型。 8. 投入一般可分为可变投入和不便投入。 9. 生产函数是生产过程中生产要素投入量与产品 的产出量这之间的关系,任何生产函数都以一定时期的 生产技术水平为条件,当技术水平发生变化时,生产函 数也会发生变化。 10. 总产量是指生产出来的用食物单位衡量的产出 总量 11. 平均产量是指总产量除以总投入的单位数, 或者 说是每单位投入生产的产出 12. 边际产量是指在其他投入保持不变的条件下, 由 于新增一单位的投入而多生产出来的产量伙产出 13. 规模报酬: 规模收益, 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 况下,企业内部各种生产要素按照相同比例变化时所带 来的产量的变化。 14. 规模报酬不变: 产量增加的比例等于各种生产要 素增加的比例 15. 规模报酬递增: 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各种生产要 素增加的比例 16. 规模报酬递减: 产量增加的比例小于各种生产要 素增加的比例 17. 成本又称生产费用, 是生产过程中企业对所购买 的各种生产要素的货币指出。也可以说是企业在生产经 营过程中所支付的物质费用和人工费用。 18. 机会成本是指当一种生产要素被用于生产单位 某产品时所放弃的使用相同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得 到的最高收入 19. 生产成本分为显成本和隐成本。 20. 显成本是指企业购买伙租用的生产要素所实际 支付的货币支出。 21. 隐成本是企业自己拥有并使用的资源的成本。 22. 经济利润: 企业的总收益和总成本的差额。 和经 济利润相对的正常利润,通常是指企业对自己所提供的 企业家才能的报酬支付。正常利润是生产成本的一部分, 是作为隐成本的一部分计入成本的。所以经济利润中不 包括正常利润。 23. 短期成本函数和长期成本函数的区别在于是否 含的固定成本 24. 短期总成本等于总固定成本加总可变成本 (TC=TFC+TVC) 25. 增加一个单位产量时总成本的增加额称为边际 成本 26. 平均成本也叫平均总成本, 也即我们常说的单位 产品成本,是生产每一单位产品的成本,是总成本除以 总产量所得之商。 27. 边际成本是增加一个单位产量时总成本的增加 额。 28. 固定成本包括厂房和设备的折旧、 管理人员的工 资费用总可变成本曲线是从原点开始,随产量的增加而 逐步上升的 29. 成本曲线是用图形反映的成本与产量之间的数 量关系 30. 当边际成本与平均可变成本正好相等时, 平均可 变成本处于最低点 31. 平均总成本是先下降后上升的曲线; 平均可变成 本是先下降后上升的曲线;边际成本曲线是先下降后上 升的曲线 32. 可变成本包括原材料、燃料、动力、生产工人的 工资费用 第四章 市场结构理论 1. 所谓市场结构, 是指一个行业内部买方和卖方的 数量及其规模分布、产品差别的程度和新企业进入该行 业的难易程度的综合状态。也可以说,市场结构就是指 某种产品或服务的竞争状态和竞争程度。 2. 市场类型的划分标准是市场上竞争程度或垄断 程度。划分市场结构的主要依据有三个:本行业内部的 生产者数目或企业数目、本行业内各企业生产者的产品 的差别程度、进入障碍的大小 3. 市场分为: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 垄断市场、完全垄断市场 4. 完全竞争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的主要区别在于 产品是否具有差别性 5. 完全竞争(又叫纯粹竞争)市场特征:(1)市场 上有很多生产者与消费者,或买者和卖者,且生产者的 规模都很小。(2)企业生产的产品是同质的,既不存在 产品差别。(3)资源可以自由流动,自由进入或退出市 场。(4)买卖双方对市场信息都有充分的了解。 6. 完全垄断市场的特征:(1)只有一个生产者,因 而它是价格的决定者,而不是价格的接受者;(2)完全 垄断者的产品是没有合适替代品的独特性产品;(3)其 他企业进入这一市场非常困难。在实际生活中,公用事 业、电力、固定电话近似于完全垄断市场。 7. 完全垄断形成的条件:(1)政府垄断(2)对某 些特殊的原材料的单独控制而形成的对这些资源和产品 的完全垄断 (3) 对某些产品的专利权形成的完全垄断 (4) 自然垄断 8. 垄断竞争市场的特征:(1) 具有很多的生产者和 消费者;(2)产品具有差别性;(3)进入或退出市场比 较容易,不存在什么进入障碍;垄断竞争是比较符合现 实生活的市场结构,如香烟、啤酒、糖果等产品市场。 9. 寡头垄断市场的特征:1)在一个行业中,只有 很少几个企业进行生产;(2)它们所生产的产品有一定 的差别或者完全无差别;(3)他们对价格有较大程度的 控制;(4)进入这一行业比较困难。 10. 由少数几家企业控制的市场结构是寡头垄断市 场 11. 完全竞争市场上, 生产者是价格的接受者, 而非 决定者 12.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 整个行业的需求曲线和某个 企业的需求曲线是不同的。整个行业的需求曲线是一条 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 曲线。由整个行业的供求决定其均衡价格。 13. 完全垄断企业的需求曲线就是市场的需求曲线。 这与完全竞争市场不同的。完全垄断企业的需求曲线是 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 14. 完全垄断企业进行产量和价格决策的基本原则 也是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完全垄断企业和完全竞争 企业的成本曲线是相同的。完全垄断企业根据边际成本 等于边际收益的原则确定了均衡产量,根据这个产量就 可以确定均衡价格。与完全竞争市场相比较,在完全垄 断条件下,企业向市场供应的产品数量较少,而产品价 格较高,完全垄断企业可以获得超额利润。但在完全垄 断市场上,完全垄断企业并不是为所欲为的。 15. 实行价格歧视的基本条件是: 第一, 必须有可能 根据不同的需求价格弹性划分出两组或两组以上的不同 购买者;第二,市场必须是能够有效的隔离开的,同一 产品不能在不同市场之间流动。 第五章 市场失灵和政府的干预 1. 当整个经济的价格体系恰好使所有的商品供求 都相等时,经济就处于一般均衡状态或瓦尔拉斯均衡状 态,当经济处于一般均衡状态时,资源便实现了最优配 置。 2. 资源实现最优配置的标准是: 当一种资源的任何 重新分配,已经不可能使任何一个人的境况变好,而不 使一个人的境况变坏。 3. 如果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能够在其他人福利水 平不下降的情况下,通过重新配置资源,使得至少有一 个人的福利水平有所提高, 则称这种资源重新配置为 “帕 累托改进” 。 4. 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条件: 经济主是 完全理性的、信息是完全的、市场是完全竞争的、经济 主体的行为不存在外部影响 5. 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垄断、外部性、公共物品 和信息不对称。 6. 按照微观经济学的分析,只有在完全竞争市场 上,企业的生产成本从长期来看才是最低的,市场机制 才能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7. 所谓外部性或外部影响, 是指某个人或某个企业 的经济活动对其他人或其他企业造成了影响,但是却没 有因此付出代价或得到利益。外部性可以分为外部经济 与外部不经济。 8. 由于外部性的存在, 通常会使市场主体的活动水 平低于社会所需要的水平;存在外部不经济时,会造成 产品供给过多;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的存在,都意味 着资源配置未能达到最优;外部性的存在,在很大程度 上是由产权不清晰引起的 9. 私人物品的特征:竞争性、排他性 10. 公共物品的特征:非竞争性、非排他性 11. 纯公共物品的特征: 完全的非竞争性、 完全的非 排他性,如国防、治安等 12. 准公共物品的特征: 有限的非竞争性、 非排他性, 如教育、医疗卫生、收费公路等 13. 关于私人物品的表述:.增加一个人对该物品的 消费,必然减少另一个人对该物品的消费;该物品在财 产所有权上具有独占性;一个人不进行购买就不能消费 该物品。 14. 信息不对称是指市场上买卖双方掌握的信息量 不一样的一种情况。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就会产生 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问题。 15. 政府应对市场失灵进行干预,其方式和措施包 括: 16. 第一,为了限制和消除垄断,保护和促进竞争, 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政府可以通过法律手段来限制垄 断和反对不正当竞争;还可以对垄断行业进行公共管制, 主要是对垄断行业的产品或服务的价格进行管制——或 规定限价,或规定利润率。第二,消除外部性的传统方 法,包括使用税收和补贴手段,将相关企业合并从而使 外部性内部化的手段以及明晰产权。第三,为了提供适 当水平的公共物品,政府承担了主要提供者的职责,例 如国防、治安、消防和公共卫生。第四,为了解决因信 息不对称所造成的市场失灵,政府对许多商品的说明、 质量标准和广告都做出了具体的法律规定,政府还通过 多种方式为消费者提供信息服务。 第六章 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 1. 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形态: 价值形态、 收入形态、 产品形态 2. 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生产法、收入法、支 出法 3. 用支出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包括: 消费支出、 固 定投资支出、政府购买、净出口(GDP=C+I+G+(X-M)) 4. 用收入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包括: 生产要素收入 (包括工资、非公司企业业主收入、利息收入、租金收 入、公司税前利润)、非生产要素收入。(国内生产总值= 工资+利息+租金+利润+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统 计误差) 5. 非生产要素包括:企业转移支付和企业间接税、 资本折旧 6. 我国统计实践中,收入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包 括: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 余 7. 国内生产总值是用最终产品来计量的 8. 两部门经济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C+I=C+S 9. 三部门经济中的储蓄 — 投资恒等式 : C+I+G=C+S+T 10. 四部门经济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 I= S+ (T-G) +(M-X)、C+I+G+(X-M)= C+S+T 11. 三部门条件下的储蓄—投资恒等式涉及的部门 是:企业、消费者(居民)、政府部门 12. 平均消费倾向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 1。 13. 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是: 消费函数和储蓄 函数互为补数,二者之和总是等于收入。 14. 凯恩斯消费理论主要由三个假设构成: 第一是边 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第二是收入是决定消费的最重要 的因素。第三是,凯恩斯认为消费对收入的比率,即“平 均消费倾向”是随着收入的上升而下降的。 15. 储蓄是收入中减去消费的余额。从公式 Y=C+S 可得:S=Y-C 16. 乘数又称作倍数, 它是指在经济活动中某一变量 的增减同其他变量所发生的连锁反应的大小或倍数之间 的关系。投资乘数,即指在一定的消费倾向下,投资的 增加可导致收入和就业量按投资量成倍地增加。 第七章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 1. 经济发展既包括经济增长, 还包括伴随经济增长 过程而出现的:技术进步、结构优化、制度变迁、福利 改善、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进一步和谐 2.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 总产出与前期相比所实现的增长。通常用国内生产总值 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来衡量。 3. 对一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度量, 通常用经济增长率 来表示。用现价计算的 GDP(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 发展规模)和用不变价格计算的 GDP(用来计算经济增长 速度) 4. 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没有一定的经济增 长,就不会有经济发展。但经济增长并不简单的等同于 经济发展。. 5. 决定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 劳动的投入数量、 资 本的投入数量、劳动生产率、资本的效率 6. 经济增长因素分解:(1)两因素分解法(假定其 他条件不变,把经济增长看作某一项生产要素,劳动或 资本与其生产率的作用的结果):经济增长率=工作小时 数的增加率+每小时产出的增加率 7. 三要素分解法 (运用生产函数, 把经济增长按照 劳动投入、资本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三个要素分解) 8. 全要素生产率是将劳动、 资本等要素投入数量等 因素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扣除之后,金属进步因素对机 构及增长的贡献份额。 9. 索罗余值:GA=GY-αGL-βGK 10. 经济周期又称商业循环, 是指总体经济活动沿着 经济增长的总体趋势而出现的有规律的矿长和收缩。经 济周期需要通过一组经济总量指标,包括GDP、就业、金 融市场指标等才能够说明情况。 11. 经济周期主要有三种类型:长周期、中周期、短 周期 12. 长周期又称长波周期或康德拉耶夫周期, 每个周 期的长度平均 50-6-0 年。中周期又称为大循环或朱格拉 周期,每个周期的平均长度约为 8 年左右。短周期又称 小循环或基软周期,他的平均长度约为 3-5 年。人们一 般关注的都是中周期。 13. 按照经济总量绝对下降或相对下降的不同情况, 经济周期又分为:古典性周期和增长型周期。 14. 一般来说,可以 把经济周期划分为两个阶段, 扩张阶段和收缩阶段,如果衰退特别严重,则可称为萧 条。扩张阶段又可以称为复苏阶段和繁荣阶段,复苏是 扩张阶段的初期,繁荣是扩张阶段的后期,紧缩阶段的 最低点称为谷底,扩张阶段的最高点称为峰顶。 15. 经济波动的一般原因: 投资率的变动、 消费需求 的波动、技术进步的状况、语气的变化、经济体制的变 动、国际经济因素的冲击。 16. 在实际经济分析工作中, 就可以把一系列经济指 标划分为一直指标、先行指标和滞后指标。所谓一致性 指标,也叫同步指标,这些指标的峰顶与谷底出现的时 间与总体经济运行的峰谷出现的时间一致,可以综合地 描述总体经济所处状态。在我国,一般把工业总产值、 固定资产投资额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视为一致指 标。所谓先行指标,也叫领先指标,通过这些指标可以 预测总体经济运行的轨迹,例如制造业订货单、股票价 格指数和广义货币M2 等就属于先行指标。所谓滞后性指 标是对总体经济运行中能够已经出现的峰顶和谷底的确 认,入库存、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等。 17. 经济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增长, 而且还包括经济结 构和社会结构的变化。这些变化包括:第一,产业结构 的不断优化、第二,城市化进程的逐步推进;第三,广 大居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第四,国民收入分配状况 的逐步改善。 18. 经济发展的核心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 19. 经济发展方式, 实现经济发展的方法、 手段和模 式,其中不仅包含经济增长方式,而且包括结构、运行 质量、经济效益、收入分配、环境保护、程式化程度、 工业化水平以及现代化进程等诸多方面的内容。 20.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具体内容主要是要出尽 “三 个转变” :一是要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 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二是要促进 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 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三是要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 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和能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 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21.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 续的发展观, 22. 科学发展观, 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第八章 价格总水平和就业、失业 1. 价格总水平也叫一般价格水平, 是指一个国家或 地区在一定时期(如月、季、年)内全社会各类商品和 服务价格变动状态的平均或综合,一般用价格指数来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