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奥林匹克公园设计

奥林匹克公园设计

奥林匹克公园设计
奥林匹克公园设计

将城市、生态和人的活动整合在一起的景观设计-奥林匹克公园之荷花

?简介: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北京市内城市中轴线的北端,是为第29界奥运

会而规划的一处大型体育设施集中建设场地。它的规划用地共1,135公顷(不包

括穿过规划用地中部的五环路、四环路和辛店村路)。其中包括了680公顷的森林公园和405公顷的奥运中心区。

?关键字:奥林匹克公园,城市,生态

[1][2][3][4][5]

1.引言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北京市内城市中轴线的北端,是为第29界奥运会而规划的一处大型体育设施集中建设场地。它的规划用地共1,135公顷(不包括穿过规划用地中部的五环路、四环路和辛店村路)。其中包括了680公顷的森林公园和405公顷的奥运中心区。

2.规划设计原则

第29界奥运会在中国的举办对中国及世界都有重要的意义。奥林匹克公园的规划设计既要充分体现奥林匹克运动的精神,建设出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体育设施,又要考虑到北京城市整体发展需要,充分向世人展现“绿色奥运、科技奥运和人文奥运” **的基本宗旨。项目组归纳规划设计标书中提出的5点规划设计指导思想,制定了以下两项规划的基本原则:

2.1 尊重场所精神

这里的场所既指奥林匹克公园的选址地,也包括第29界奥运会的选址地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古城——北京。充分了解北京城市和被开发土地的自然与文化的双重特质,使新的土地使用内容趋利避害、因势利导地发展成为本方案的基本目标。

2.2 体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奥林匹克公园除了服务于第29界奥运会和残奥会外,还是未来北京从事体育、文化教育、科学普及、展览、休闲、观光活动为一体的城市公共活动中心。将生态

和人的活动整合到奥林匹克公园和城市设计中,是实现北京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环节,因而也是本方案的基本目标。

3.规划原则在设计中的具体体现

3.1 尊重场所精神的设计

经过对奥林匹克公园的选址现场的反复考察和对当地文化的仔细研究,我们提炼出四点对秉存场地文脉和特色的要素:植被、水系、古迹、轴线。

3.1.1 植被

(1)B区农田、树木的保留。在B区凯迪克酒店的西侧,成府路以北,是一大片美丽的农田。农田上有数条东北―西南向、东南―向的斜向穿插道路。道路两旁的行道树挺拔高大,浓荫蔽日。赛时这片优质的景观被完好的保留下来,与建成区的风格形成鲜明对比。赛后,由于建设需要设置文化设施与商务区,利用保留的行道树组织步行系统与建筑庭院空间,在规则格网的建筑布局基理上,打通斜向视线通道,活跃空间气氛。

(2)B区荷塘的保留与改造。B区几何中心偏南处有数块荷塘。塘中中荷花竞开,塘边水生植物茂盛,景色宜人。方案中将此处稍加规整后,设计成为地铁出口与步行广场间的莲池。从地铁站出来的人流通过若干条宽阔的步道,在满目花红叶绿与阵阵清香中跨过莲池,进入步行广场。

(3)C区苗圃、农田的保留与发展。C区是城市未来的森林公园。根据现状已有的苗圃分布与树种,方案增加了种植面积与树木品种,并保留了景观质量优良的少部分农田,除建立起小型林业、农业科普教育和休闲游乐设施外,不设置吸引大量人流的设施,以生态效益第一的原则进行设计,使之真正成为未来城市北区高密度住区中的一块绿肺。

3.1.2 水系

B、C区中有几处现存的湖泊与湿地,并有水渠联系。设计着重恢复水体岸边的植被,改善水质。B区局部根据与整体建筑环境协调的需要,对水体线型进行调整,其他部分尽力保持其自然的面貌。

3.1.3 古迹

在B区的西南角有一庙宇,做工考究,其旁有一棵古树,虽已枯死,但姿态奇特。据《日下旧文考》,它就是北京五顶中的北顶(五顶是老北京对5座碧霞元君庙,又称娘娘庙的俗称)。该庙建于明代,每年四月有庙市,是昌平、沙河一带农民的春季商品交易会。此庙虽然不大,但它终究承载了当地一份兴盛的历史,无论从历史意义还是从景观要素上,都有保留的价值。

方案将它置于文化设施西侧公园的树林中,让它在静谧的一角继续讲述古老的故事。

3.1.4 轴线

在奥林匹克公园整个场地中,历史沉淀最深厚,文化内涵最丰富的莫过于北京城市中轴线了。它对方案有着重大的影响力,相关阐述详见4.1。

3.2 可持续发展的设计

本方案的可持续发展的设计主要从技术经济的可行性、和生态的适宜性方面综合考虑。

3.2.1 经济的可持续性

(1)分期建设。赛时B-1区保留现有农田与树木,赛后建设文化设施与

商务设施.

(2)场馆功能置换。赛后,国家体育馆兼作杂技中心,国家游泳馆兼作戏水

乐园,部分体育场馆与MPC、IBC改作展览中心,射箭场、国际区拆除。

(3)功能混合。国家体育场的部分与国家游泳馆嵌在商业功能的建筑综合体中,形成集购物、商住、娱乐、休闲、餐饮、观赛于一体的高效便捷的多功能体。

(4)高层设计。三座高层基本都具有较近的、面向体育场馆的视野,便于租售。

(5)赛后租售奥运村。赛后的奥运村是融商贸、展览和市民活动于一体的理想城市区域。

3.2.2 生态

(1)生物多样性。奥林匹克公园场地中保存并发展林地、耕地、草地、湿地(荷塘、沿着主要河溪和清河南侧的低洼地)等多样化的自然土地类型。多样化的环境造就多样化的动植物生存空间,有利于自然的和谐发展。

(2)乡土植被。在奥林匹克公园区域的植树造林选择乡土树种,使之低维护或者免维护的。

(3)垃圾处理。建筑垃圾中硬质的部分可以用来修建北部林地中的步行道;软质的部分(泥土)可以用来堆建规划的山丘。所有有机垃圾(包括残余食物、人粪尿、刈割产生的植物屑、枯枝落叶等)将通过沼气池消解。在林地西南侧保留的农耕地附近修建一个巨大的沼气池,并与农业教育基地形成一个整体。

(4)节约用水。区域的各种水体,包括人工水面、被自然植被覆盖河溪、河道(包括元大都北护城河)、湿地,水源主要为雨水、经过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回用水。为了充分体现水是北京最重要的限制性资源,本方案中尽可能减少凈水面的面积。

(5)节约能源。整个奥林匹克公园域的建筑都是节能型的“生态建筑”,充分考虑到太阳能的利用、自然通风降温、地热循环利用等,以及前面已经提到的通过有机垃圾的再利用开发新能源等。

4.中轴线的处理

规划设计在依据规划原则的基础上,始终围绕两个规划核心问题展开:中轴线的处理与设计主题的确定。

4.1 中轴线现状

北京城市中轴线在元大都时就已存在。后来明朝城市扩张,北京旧城格局基本确立下来,中轴线得以进一步延伸。从永定门开始,向北穿过紫禁城的六大殿和景山,止于鼓楼和钟楼。全长7.8公里。其上布置有城门、牌坊、桥梁和广场,空间格局严谨对称,宫殿建筑金碧辉煌,体现了封建帝王不可一世的威严。

新中国成立后,中轴线上又增添了新的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及两侧的人民大会堂、革命历史博物馆。在钟楼以北,中轴线以宽阔的交通性干道的面貌示人,两旁高楼林立,向北一直延伸了到北四环。

整体来看,北京城市空间结构严谨规则、层次清晰,而中轴线是整个城市布局的统领,是北京城市规划与建筑艺术的精华所在。

概括而言,北京城市中轴线为人们提供了感受这个城市的无限遐想。它见证了中华民族历朝历代的风云变换,凝聚着广大人民的智慧与血汗,是人们心中的圣地和感情依托。

然而,这条延绵20多公里的中轴线也是一个警示,一个不断蔓延和膨胀的特大城市正面临着土地蚕食、水资源短缺、水环境和空气污染、交通堵塞和人挤为患等现代城市问题。

4.2 让中轴线回到城市中

要协调中轴线和城市现状与未来的关系,其处理方法无外乎两个,一个是让中轴线在奥林匹克公园形成一个高潮,然后穿越森林公园继续向北延伸;一个是在中轴线上设置标志性或者纪念性建筑物,使之成为中轴线的终点。这两种方案反映了设计师们的不同追求,前者注意到了中轴线的含义和重要性,一个延伸的中轴线支持了人们所追求的想象和好奇,后者则同时还注意到中轴线的继续延伸可能给这个城市带来的消极影响。选择让中轴线终止是一个痛苦的决策,但又是不得已而为之。

是否存在第三种方案呢?

回答这个问题需要脱离场地本身,从更大的范围研究场地与区域环境的关系。项目组敏感地注意到,北京这个城市特殊的地理空间格局,那就是北京北边的燕山和西边的太行山北段围合形成的山脊轮廓像一个上下翻转的巨大的英文字母L庇护着古老的北京城。于是,一个大胆的设想产生了,让中轴线回到城市中!中轴线延伸进入奥林匹克公园后,通过建筑等一系列景观元素使其向西回转,这样中轴线的形态就像是一个逆时钟旋转了180度的巨大的L,它与北京地貌轮廓相互拥抱。这个方案无论从空间构图,还是从满足人们对一条无限延伸的中轴线的期待的处理都可以说是最完美的,同时也体现了规划设计者面对城市膨胀所带来的资源环境问题的使命感。

具体做法是借助奥林匹克公园内三个体量巨大的体育建筑及其定义的空间

引导轴线的发展。这三座体育建筑呈半月形布局,使中轴线经过奥林匹克公园这一组重要体育建筑形成的高潮后,向西重新回到城市中,喻意着这条近历经千年

的中轴线在经历了皇权至上的封建历程后,最终回归到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的的

寻常城市生活中。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北京中轴线的精神栖息地和新的起点。

除三座主体育建筑外,方案还利用起坡的广场、3座标志性的高层建筑的组合强化中轴线进入奥林匹克公园后先从南北向东北稍偏,并以精彩的弧线实现向西和向南回转的空间构想。

4.3 奥运支轴的设置

城市的生活包括政治、文化、经济、体育等多个方面,作为体育精神代表的奥林匹克竞赛只是城市生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一个精彩的瞬间。从它可以窥视整个城市生活的文明程度与包容态度。方案中以主体育场、奥运圣火和莲池广场的主要步道定义了一条奥运轴,这条轴成为城市中轴的一条分支。

5.景观设计

5.1 设计主题的确定

在多次现场踏勘中,我们注意到场地中间(也就是未来场地中的成府路段的北侧),有几块生长茂盛的的荷塘。在盛夏的骄阳下,荷花显得平和静谧、挺拔美好。这给了设计师极大的灵感,最终决定以荷花作为整个设计的主题。荷花主题包含三个方面的深层含义:中华文化的典型代表,奥运精神的完美体现,谐音“和”与“合”的美好寓意。

5.1.1中华文化的典型代表

从古至今,荷花就是为中国人熟悉和喜爱的植物。莲子和莲藕是民间餐桌上的美味,莲子是传统中医的一味良药,荷叶除了餐桌上的用途外,还是孩子们在夏日里游戏嬉闹时的一把遮荫碧伞。总之,荷花渗透在市井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它“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又成为历代文人墨客争相歌咏的对象。在无数传统绘画与书法中,都能见到它的身影。在中国园林艺术中,荷花还是重要的造园要素之一。

作为一种寻常的植物,荷花遍布大江南北,为普通百姓所接近;但它不寻常的品格又令人肃然起敬。对于它,中国人有着特殊的理解与感情,是中华文化的典型符号之一。

5.1.2 奥运精神的完美体现

用谐音来表意是中国文化中一种常见的形式。“荷”恰与“和”、“合”谐音。它暗示了荷花背后种种美好的寄望:在激烈竞争的赛事中心态的平和;人体的灵与肉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北京和中国通过举办奥运会走向世界等等。

荷花主题主要从下面六个方面展示奥运精神。

(1)传播文化。荷花对于中国人有其独特文化内涵和情感内容,是中华文化的缩影。奥运会是一个体育盛会,更是主办国向世界展示独特文化魅力并与其他民族文化交流的契机。

(2)普天同庆。荷花的花瓣围绕着花蕊,簇成一个正圆,象征世界各国人民共享奥运盛事。

(3)和谐自然。荷花硕大优美的花朵亭亭于坚韧挺立的茎上,展示了力与美的和谐统一。它与运动员追求的灵与肉的和谐自然有异曲同工之妙。

(4)丰富多彩。荷花的花、茎、叶、果均有用途。奥运会除了展示体育精神外,还是传播文明、缔结友谊、发展经济的多产品的盛会。

(5)奋发向上。无论参与者来自何方,辛勤的努力将使他们在奥运会上最终脱颖而出,达到人生新的顶点。就象荷花奋力向上,最终从碧波中冉冉升起。

(6)天时地利。荷花花开的时节正是北京2008年喜迎天下宾客的佳期,天时地利,美景良辰。

5.2 荷之理念的具体设计构思

5.2.1 荷之理念的形式提示

荷花具有大自然赐予的有机、优美的形式。

(1)圆与椭圆――莲子、荷叶与荷瓣、莲藕。

(2)曲与直――叶柄、花茎。

(3)垂直与水平――叶柄、花茎与水面、叶面。

(4)重复与层叠――荷塘中层层荷叶。

(5)对比与亮点――花与叶。

(6)放射状排列――叶脉、花瓣。

(7)变换――平展的、半曲的、卷合的荷叶。

5.2.2 荷之理念的平面布局

[1][2][3][

4][5]

从元大都护城河开始,北中轴向北一直延伸到成府路,在此,一道半圆型水面缓缓划过奥林匹克中心的主场地,围合着西岸的半圆型步行广场。步行广场从西向东缓缓坡起,与主体育广场连成一体,抽象为一片舒展的荷叶,承托着三朵荷花――三个体育场馆。

5.2.3 荷之理念的立体交通组织

如同荷花是一个生命有机体一样,整个奥林匹克公园也是一个三维的有机体,维系它生命活力是人。养分被水下的莲藕吸收,通过叶脉和花茎到达荷花、荷叶。而人们是通过地下四通八达的地铁系统到达奥林匹克公园,再利用垂直交通工具(电梯和扶梯)到达各广场或建筑。

5.2.4 荷之理念的建筑单体

(1)展览中心。部分比赛场馆和IPC(国际新闻中心)和MPC(主广播中心)赛后会成为亚洲最大的展览中心。建筑组群被覆以若可调节角度的太阳能板(象征荷叶),随太阳位置的转移而转动,给建筑以丰富的表情。

(2)莲池广场。半荷叶状莲池广场由西向东以5%的坡度升起,其上布置若干片树林,便于人流的临时驻留、休息和赛时商业、文化展示活动的布置。

(3)三个主体育场馆对应荷花一天中的三态。早晨,东方微白,荷花开始张开。与之对应的是国家游泳中心。国家游泳中心半嵌进莲池步行广场,考虑到赛时游泳、赛后为水上乐园的特点,屋顶设计成为可开合的、部分透明的屋顶。中午,烈日当

头,荷花怒放。与之对应的是容纳8万人的国家体育场。奥运会的开、闭幕式在此举行。国家体育场的屋顶设计为开敞式。傍晚,太阳下山,荷花合拢。与之对应的国家体育馆。它的屋顶采用全闭合式设计。

(4)三座高层。与三座体育场馆呈回应环抱之势的三座高层,亦采用荷花概念的设计。微弧型的承重结构为抽象的叶梗,其上的太阳能板为抽象的荷叶。远远望去,三支挺拔的“荷”,又似三位微微颔首的东方君子,守护着奥林匹克公园。

(5)北京城市规划展览馆。此设施赛后建设项目。建筑内部由上至下组织参观游线,建筑外型恰似一个抽象的莲蓬。

6.功能布局

6.1 A区功能布局

四环以南的场地根据比赛需要进行了重新设计。

现有的国家奥林匹克中心将建两个曲棍球场地,主网球场和附属的开放性训练场地。新的主广场在西北部与原有奥体中心体育场相连。现存的道路半环继续向南延伸成方型环路。

6.2 B区功能布局

B-1区赛时不做建设。保留现有的耕地和带状林地。赛后,中轴路以东为商务区,以西为文化区。

B-2区赛时东侧为体育建筑与商业、商住建筑混合的多功能区。主体建筑包括国家体育场、国家游泳中心、三座商住高层。

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B区)的西部将依方格网规划。西侧为乒乓球、击剑、现代五项、摔跤和羽毛球比赛场馆和MPC、IBC。赛后西侧建筑将改作展览中心。

B-2区西北部分赛时为国际区,赛后建设北京城市规划展览馆。东北部分赛时设置奥林匹克射箭场,赛后为北京城市规划展览馆公园。

B-3区为奥运村。赛时服务运动员,赛后向社会租售。

6.3 C区功能布局

北部森林公园被辛店村路分割。在那里将利用建设的渣土堆起一座小山,并在

其南部建设水面。森林公园西部建设环境教育中心,作为教育基地。现存的耕地以

及荷花塘,加之传统的耕作方式成为露天的博物馆。一条教育性的游道穿越森林。

若干小型景观建筑将随教育点和有轨电车站点缀在这个区域内,作为游客服务点。

7.道路交通规划

7.1 奥林匹克公园内的城市道路

北辰西路延伸向北并将成为这个区域的城市主干路,和新的与五环路交叉的高

架桥相接,北中轴路跨过四环向北连接城府路。将大屯路在北辰西路和北辰东路之

间的的机动车道布置在地下,以便使奥林匹克公园内部中心区不受干扰。同时联系

地下车库的入口以及通向露天大型体育场的服务性道路。自行车道和人行道保留在

地面上。

7.2 地铁线

在比赛期间,奥运线路连通B-1区、C-1区和C-2区。有5个地铁站,2个在B -1区,2个在C区,1个在现在的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附近。

7.3 公交线

在比赛期间,主要的公交车流将直接从周围的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路引入。南北辰西路、北中轴路、北辰东路与城府路和大屯路相交,形成3个主要交通结点。赛时城市公交线不允许在大屯路上穿过B区。

7.4 有轨电车(轻轨线)

一条环型轻轨线连接森林区、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域和现在的国家奥林匹克体

育中心。沿线临近所有主要的广场。轻轨线架空以桥的形式通过重要的道路。比赛

期间,轻轨服务于观众和其他到访者,赛后可连接不同的运动场馆和休闲区(森林区)。有必要的话,也可延伸至中华民族园。

7.5 停车系统

赛时,在国际区边等候场地为40辆来自奥运村的公交车服务。沿着公交车和小公共车道布置8个大的停车场,在IBC和MPC建筑的西边布置两个停车场,专门为

电台车辆和记者车辆服务。特殊车辆(官方车辆和VIP车辆)在地下车库停放。赛后,大部分地下车库在有体育比赛时为观众服务,同时将南部改建为商业服务项目。

自行车可以穿过环路在公共车停车场停放。

7.6 步行系统

步行者可被分为两个部分,乘城市公交车来的观众和乘地铁的观众。规划中为前一部分观众设计了6个安检入口,位于主轴上的南北入口和2个东西入口。

在南部的奥运地铁站设立了3个出入口(在南部的几何状荷花池之间)以供人们出入。

北部地铁站设在国家体育场和国家体育馆之间,在国家体育场广场的北部边缘。

步行系统在北部与森林区连接。

7.7 交通规则

在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域内部设计一条新的内环线,服务于所有的主场馆和赛后的展览区。

在B-1区,特殊汽车使用地面上的内环路和地下部分大屯路,在B-2区、A-1区和A-2区,所有的路将为特殊车辆开放。自行车向志愿者和到访者出租。在B-1区内,这些自行车可使用所有道路。设计了一条与大屯路平行连接东西的自行车道。

重型卡车(媒体车辆)在夜间可以使用任何内部道路,但是在白天只能使用IBC和MPC建筑以西、北辰西路的入口。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调研报告(完整版)

报告编号:YT-FS-5337-33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调研报 告(完整版) 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调研报告(完整 版) 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那天我来到奥林匹克公园的时候大约是九点种,奥体匹克公园位于北京城市中轴线北端,位于北四环边上,北辰桥。 我当时坐公交下错了站点,到奥运村就下了,一路往奥体中心方向走,没想到到了奥体中心才发现,这儿是举办亚运会的地方,是原来的亚运村。就这块区域,现在也是属于奥林匹克公园的范酬,于是我就对奥体中心的一些场馆作了一些小考察,感觉这些场馆外形设计得很独特,只是稍显过时,看起来有些陈旧。不过它的造型,主意都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从奥体中心的北门出来,远远地看见了国家体育场,然而却是隔路相望,走了老远才发现了过街天桥。

可能是这边的车流太大,人流过小,所以过马路很不方便,也没修地下通道。 好不容易过了马路来到奥体公园中心区附近,却发现公园的南大门已经成了围墙,被封了起来,只有东西北面的门开着。于是又走了很多很多路才到达西门,进入里面还要经过安检,接着我才进到中心区里面,由于我是从西门进的,首先看到的是娘娘庙,这一点感到很奇怪,为什么公园里会有一个娘娘庙。而且庙门关着,看起来里面没有什么人。我门了当地的老北京人,据说奥体公园在建设之前这儿全是民房,然后可能唯独这个娘娘庙保留了,这个娘娘庙见证了这里的变化。 进了大门走了很多路,除了娘娘庙就全是绿地,可见公园的绿化率是相当之高。过了娘娘庙,国家游泳馆就呈现在眼前了,之前我也看过水立方的一些照片,但它外立面的那些“气泡”,只有亲眼所见才能真正感受它给我们带来的震撼。 奥体公园的平面图,就像老北京的版图一样,以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规划设计方案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规划设计方案
本规划获得“北京奥林匹克公园规划设计方案征集”第一名

简报内容
? 规划背景 ? 空间规划设计说明 ? 交通规划 ? 市政设施规划 ? 规划项目一览表

规划背景
? 规划背景 ? 规划范围 ? 规划内容和要求 ? 现状条件分析

规划背景
2001年,北京申办2008年第29届奥林匹克 运动会的承办权取得成功,奥运成为中国 向世界展示自我的一个大好机会,而奥运 会主会场的设计,就成为展现自身的平 台,其规划设计成为举足轻重的一个环 节。
为充分体现中国文化同奥运文化的融合, 体现时代精神,并积极配合奥运使用的要 求,在延续申奥时期奥运主会场的选址基 础上,北京市奥委会委托首都规划委员 会,于2002年进行了“北京奥林匹克公园 规划设计方案征集” ,对北京第29届奥 运会的主会场进行进一步的方案探讨。
在这次国际方案征集中,由我公司——天 津华汇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同美国Sasaki公 司合作完成的设计——“人类文明成就轴 线”从50多个方案中脱颖而出,获得第一 名,并成为进一步深化设计的蓝本。

规划范围
奥林匹克公园总规划用地约1135 公顷,其中森林公园680公顷,奥 运中心区用地405公顷,中华民族 园及部分北中轴路用地50公顷。 规划内容包括景观规划、功能布 局规划、交通规划、市政概念规 划、地下空间规划等,这些规划 内容要适应奥运会赛时和城市长 远发展的要求。

规划内容和要求
奥林匹克公园是北京四个主要奥运赛场中 的主体赛场,规划设计内容包括中轴线、 森林公园、元大都遗址公园、奥运中心 区。其中奥运中心区北区包括会展博览设 施、文化设施、商业服务设施、运动员 村、地下停车设施、集中公共绿地和广场 以及体育设施:8万人国家体育场,1.8万 人国家体育馆,1.5万人国家游泳中心, 奥林匹克公园射箭场等,奥运中心区南区 包括原有亚运会体育设施、新建网球中心 和曲棍球场。
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是要考虑奥运会的建 设和城市长远发展相结合;延续和发展城 市中轴线,体现文化内涵;体现“绿色奥 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宗旨。

奥体公园整体设计理念及空间结构

奥体公园整体设计理念及空间结构;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Beijing Olympic Park,2008年)设计:[美] SASAKI设计公司 空间结构: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位于北京市区北部朝阳区,城市中轴线的北端。公园南起北土城东路,北至清河,东至安立路和北辰东路,西至林萃路和北辰西路,跨越北四环和北五环,总占地面积11.59平方公里,分三个区域,北端是680公顷的森林公园;中心区291公顷,是主要场馆和配套设施建设区;南端114公顷是已建成场馆区和预留地,中华民族园也纳入奥林匹克公园范围内。中心区位于奥林匹克公园中部,科荟路以南,北四环中路以北。其西北角设有奥运村,南部设有各个主场馆,包括国家体育场“鸟巢”、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国家体育馆、国家会议中心(赛时为击剑馆、国际广播中心)等。此外,奥林匹克多功能演播塔(玲珑塔)、数字北京大厦、主新闻中心也在这一区域。已建成和预留区原为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位于北四环中路以南、北辰路以东的地区,所有场馆均为1990年亚运会的比赛场馆——包括奥体中心体育场、奥体中心体育馆和英东游泳馆。其南部的预留地将被开发为文化商务区。 奥林匹克公园容纳了44%的奥运会比赛场馆和为奥运会服务的绝大多数设施,这些场馆和设施包括:比赛场馆:共有14个,可进行15个项目的比赛。其中有4个比赛场馆设在展览馆内。 奥运村:占地80公顷,建筑面积约47万平方米(公寓36万平方米,其他11万平方米),可供16000名运动员、教练员及其随行人员居住,邻近主要比赛场馆。奥运村分为居住区和国际区,环境优美,舒适方便,安静安全。 记者村:占地30公顷、建筑面积约40万平方米,记者到达公园内的比赛场馆,时间不超过6分钟。奥林匹克公园也是北京中轴线向北延长的工程,在公园设计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中轴线由城市引出,最终消失在森林公园的山水之间。 赛时,奥林匹克公园设有包括主体育场国家体育场在内的10个比赛场馆,奥运村,以及相应的配套设施;而赛后利用的规划中,奥林匹克公园将成为包含体育赛事、会展中心、科教文化、休闲购物等多种功能在内的综合性市民公共活动中心。2009年至2011年,奥林匹克公园游人数量不断上升,各场馆通过不同的方式自负盈亏,其中国家会议中心和国家游泳中心是北京奥运会赛后利用最为成功的场馆。奥林匹克公园于2012年11月获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奥林匹克公园依托亚运会场馆和各项配套设施,交通便捷,人口集中,市政基础条件较好,商业、文化等配套服务设施齐备。是融合了办公、商业、酒店、文化、体育、会议、居住多种功能的新型城市区域,区域内有完善的能源基础、四通八达的交通网。 地下结构工程 1.地下交通联系通道 地下通道总投资约11亿元(平均每延公里约1.17亿元)。设计钢筋用量8.77万吨,混凝土用量32.12万立方米。主体结构布置在南一路、湖边东路、北一路北侧及景观西路的地下,全长9.9公里,其中主通道长4.5公里,把地下商业、公共地下车库、地铁及建筑物连接成互联、互通、互用的地下公共空间。 2.地下车库工程 3.地下空间及下沉花园 地下商业建筑规划建设用地面积14.35公顷,总建筑面积24.03万平方米;地下机动车停放数量1318辆,地下自行车停放数量3597辆。 位于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地下9米的下沉花园,其两侧是大型购物中心和地铁的出入口,长达700米的空间由7个庭院串联而成。

北京奥林匹克中心区景观设计

北京奥林匹克中心区景观设计 【摘要】本文从项目表述、使用状况调查、分析评价、改进对策等四个方面,从城市景观设计的角度,对北京奥林匹克中心区进行了项目分析阐述。 【关键词】表述;调查;评价 1.项目表述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选址位于北京市区北部,城市中轴线的北端,分为三个区域:北端是680ha的森林公园;中心区315ha,是主要场馆和配套设施建设区;南端114ha是已建成场馆区和预留地。奥林匹克公园的规划将着眼于城市的长远发展和市民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使之成为一个集体育竞赛、会议展览、文化娱乐和休闲购物于一体,空间开敞、绿地环绕、环境优美,能够提供多功能服务的市民公共活动中心。 2.使用状况调查 奥林匹克公园因涉及到国家赛事场馆集中场地的使用,充分考虑了赛前赛后的作用转换。对于赛后利用进行了可持续性发展的设计。本次研究对于细化的人流也进行了分析研究。采用统计方法,分析不同季节、不同时间段的人流量变化及使用者空间分布状况。结果显示:春季使用率最高,以外地游客及中年使用者为主;6:00~8:00时段使用者数量较少,8:00~18:00时段较稳定,18:00时刻为转折点,9~12:00,13:00~17:00,20:00~22:00时段达到高峰值(P0.05);使用者分布较分散,白天集中在北段,傍晚后集中在南段。 3.分析评价 奥林匹克公园空间形态体现了北京城市特色,强调中轴线的特殊意义。功能布局既充分满足奥运会的要求,又利用于城市的长远发展。交通系统及交通组织规划有利于赛期和赛后的使用,重视公共交通系统的建设;体现生态、环保的概念。具有较强的分期建设与市场化融资运作的可操作性。 3.1总体设计 奥林匹克公园坐落在老北京城的中轴线上,与北京古城遥相呼应,也成为了现代北京的重要组成部分。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的景观设计延续了北京城市的棋盘格网布局,设计风格“简约、现代、宏大”,三条相互渗透的轴线和一座下沉花园成为设计的最大特征。三条轴线分别是体现庄重理性的中轴、体现人文自然的绿轴、和体现生态科学的水轴,三条轴线在一个相对紧密的空间内相互联系、互相交融,形成统一整体。 北京传统的中轴线是实轴,它南起永定门,贯穿着正阳门、天安门、故宫、景山等许多大型建筑,北抵钟鼓楼。奥林匹克公园的中轴则是不摆放建筑的虚轴,2.4km长、60m宽的中轴景观大道贯穿中心区,延续北京中轴线平缓开阔的空间形态,北方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仰山稳稳地压于轴线之上,颇具北京古城之内景山之于故宫的神韵;国家体育场、国家游泳中心、国家体育馆等体育设施分布两侧,拱卫着中轴;北端的湖泊与轴线东侧的龙形水系组成一条巨大的水龙,与北京古城区内中轴线西侧的水龙——什刹海、中南海遥相呼应,形成对称式布局。这样,已延伸至26km长的北京城市中轴线成为了一个人文与山水相融的整体。 根据中心区景观设计特点,可将中心区总体景观分为中轴景观大道(北京城市中轴线的延长,宽度60m)、树阵景观区(位于中轴景观大道西侧)、庆典广场(位于国家体育场和国家游泳馆之间、中轴景观大道西侧)、下沉花园(位于公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工程简介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设计专栏?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工程简介 郑克白1 董瑞玲2 苏云龙3 邓卓智4 (1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 100045;2北京新奥集团有限公司,北京100021;3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北京 100045;4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 100044) 摘要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总规划用地面积97.39hm2,赛时将是人员集散、赛事管理以及各类展示的中心区域。介绍了该工程的项目概况,设计中涉及到的给水系统、再生水系统、雨水再利用及绿化灌溉系统、雨洪利用系统、雨水排放系统、污水系统、广场管道直饮水系统、水景喷泉系统、奥运水系循环系统等九大系统。总结了该工程采用新技术、绿色环保、节能节水等情况,并列出了专栏中拟报道的文章题目。 关键词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 给排水系统 环保 节能 节水 专栏 1 项目概况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位于朝阳区北京城中轴线的北端,北起清河南至北土城东路、林翠路、运动员村及北辰西路与北辰东路、安立路围成的区域,包括北区:科荟路以北的森林公园;南区:北四环以南至熊猫环岛的民族大道及中心区三部分,总面积约680万m2。 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南临北四环路,北临科荟路,西临景观路(北四环路以北,国家游泳馆以南地段西临景观西路),东临湖边东路(北四环路以北,凯迪克酒店以南地段东临北辰东路),总规划用地面积97.39万m2(不含市政道路)。周边是本届赛事的主要场馆:国家体育场(鸟巢)、国家体育馆、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国家会议中心以及改造一新的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等。赛时,这里将是人员集散、赛事管理以及各类展示的中心区域。 中心区内沿北京城中轴线从南至北为60m宽的中轴景观大道,大道西侧为树阵区,东侧自南向北依次为:国家体育场区域、下沉花园、北部休闲花园。再向东为奥运水系及湖两边景观道路,南端与四环路衔接处为绿化区。在靠近国家体育场及会议中心区域都设有大型的城市广场(分别为庆典广场及会议中心广场)。国家体育场前的庆典广场设有大型数控旱喷泉,奥运水系中央设有大型数控喷泉,下沉花园设有瀑布、旱喷泉、人工造雾等多种水景设施。为满足赛事的需求,同时作为场馆、城市公园的配套设施,在中心区的地下设有地下轨道交通、地下公交站、城市道路通过本区的下穿隧道、地下环型机动车隧道、大型地下车库、地下商业以及连接各地下建筑并与地面贯通的下沉广场、对中心区实行全方位自动化管理的地下监控中心等。 主要用地指标:重要景观占地面积86.87万m2,下沉花园占地面积4.75万m2,市政道路面积5.9万m2。 主要建筑指标:地下商业建筑面积23.8万m2,地下车库建筑面积3.8万m2,地下监控中心面积0.2万m2。 项目业主:北京新奥集团有限公司。 设计团队:由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中国风景园林中心、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组成的“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联合体”为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重要景观详细设计以及地下建筑、地下环形隧道、下沉广场的设计单位。 2 工程介绍 设计依据:《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市政工程规划方案综合》、周边市政道路的设计综合、现行设计规范和设计标准。 中心区地面景观设计中涉及给水排水及相关专业的内容有:给水系统、再生水系统、 雨水再利用及 给水排水 Vol134 No17 200893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规划设计

[查看评论][发表评论] 类别:城市公园与绿地 甲方:北京市规划委员会 规模:1135公顷 地点:北京 状态:方案设计 特色:奥林匹克公园的一个主要创意是整个设计像荷花在荷塘中繁茂生长一样。运动员、裁判员和其他参与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好比被荷叶呵护的水中和水面上丰富多彩的生命活动。中央的步行区域和必要的交通设施是关键。人流从地铁中出来好像穿越荷塘水面(正好在现存的荷田周围相同的位置),精心设计的南主入口将设计最大 的一片荷塘,并依此形成基本的几何构图,一直延伸到各个主要的体育场馆。 荷花作为代表中国文化和传统的一个象征的创意体现了2008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特征。传播文化: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一个国际盛会,但同时更是主办国弘扬自己特殊文化的极好机会;普天齐聚:荷花具有的“团圆”的涵义,吸引人们聚集在一起,那一刻所有参赛队伍、裁判员、观众和所有关心奥林匹克的人们汇聚一起,并通过现代通讯技术广泛传播;和谐自然:亭亭玉立的荷花穿过浓密的圆形叶丛构筑一个几乎完美的图景,几乎可以与人的躯体和灵魂的和谐相媲美;丰富多彩:荷花丰富的功用和同样硕果累累的奥运盛会惊人相似,运动员不仅仅为奖牌而战,他们还通过奥运盛会缔结新的友谊,在职业生涯中携手共进;参加国的社会活动家们通过这个盛会扩大国与国之间的交流,展现本国经济和文化;正式的和非正式的联系通过奥运会延伸,成为很多国家拓展交流合作的契机;奋发向上:从碧波荡漾的荷塘冉冉升起的美,激发人们通过辛勤的付出和经年累月的艰苦训练、通过参加奥运会达到人生的顶点,因而奥运会上每一个参与者都是赢者;天时地利:荷花花期与奥运会的举办时间一致,奥运会期间正是荷花盛开,莲子新出的理想季节。 对荷花的抽象被应用到各个层面和阶段的设计中。荷花的构造通过主体建筑的建筑设计转化成清晰和抽象的几何形状:风中的叶柄或者花梗(即摩天楼),层层叠 叠的荷叶下的联片建筑(赛后展览中心),荷花(三个主要体育场馆)和莲蓬(赛后北京 城市规划展览馆)。另外,从更大的尺度上,由北京西山和北山形成的山体轮廓线,与从南二环延伸到奥林匹克公园转而向西的城市空间轴线呈合抱之势,城市空间轴线和地理轮廓完美协调。 景观设计结合现状景观及其特性:林地在北部、重新设计河溪、林地斑块和树丛、荷田,并围绕荷花的主题。环境的生态状况被保持和改善。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导游词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导游词 奥林匹克公园地处城市中轴线北端,位于北四环的边上,北辰桥。总占地面积1135公顷,分三个区域,北端是680公顷的森林公园;下面是带来的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的导游词,欢迎欣赏。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导游词一: 早上好!欢迎参加由展一小四(1)班旅行社组织的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南园一日游,导游就是我了。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北起五环路,南至民族园路和北土城路;东起安立路及北辰东路,西至林翠路及北辰西路,总占地面积680公顷,是离北京市最近的森林公园。整个公园分南园和北园两部分,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今天只游玩南园。现在我声明一下注意事项:1.请跟紧队伍,以防走失;2.山路危险,小心脚下;3.请不要在您停留过的地方留下垃圾;4禁止明火,以防火灾。最后,祝我们游玩愉快。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南区的主山主湖是整个公园的标志性工程。主山体以398万立方米土方堆砌填筑而成,主湖体奥运湖和景观河道构成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中的龙形水系。 今天我们要从南门进入公园。首先,我们来到入口北侧的露天广场,它位于主湖奥海南岸,与奥林匹克观景大道连为一体。此广场面积为4万平米,可容纳2万名游客,北侧还有呈弧形设计的音乐激光喷泉。这个喷泉是北京最为壮观的户外表演场所。 往西走,就是园内最吸引人的人造湿地了。在大片芦苇、香蒲、

球穗莎草等植物的指引下,我们就能找到它了。湿地上有一座小桥,下桥走500米就到了水下沉廊。它是从南园到北园的惟一入口。水下沉廊的廊体是由新型玻璃筑成,完全是透明的,大家可以观赏一下水底景色。 现在已经到中午了。我们就到森林公园制高点--天境上野餐吧。天境位于仰山峰顶,在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鸟巢和水立方的全貌。这里还有29棵苍翠油松,寓意着第29届奥运会。 我们现在看到的那块景观石,高5.7米,重63吨,是特意从泰山运来的。我们可以在周围野餐,一个半小时后就在这块景观旁集合。北京奥林匹克公园 大家都到齐了吗?好,我们将要从西门返回了,沿途我们还将经过雕塑广场。有银光闪闪的大型雕塑运动员之路,还有金奖作品和平塔等等。 好了,上车返航的时间到。我们还可以在车上讨论观园感想,如果有哪位对下一次游园活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北园一日游有什么建议的话,请尽快告诉我哟!Today is best day !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导游词二: 这个十一,是祖国我亲爱的母亲六十大寿,我祝祖国母亲繁荣昌盛!这个十一,我就开始了我去首都北京的五日之行! 我最喜欢奥林匹克公园!为什么?因为这里曾是十三亿中华儿女的骄傲之地,这里兴办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残奥会之地。北京奥林匹克公园是历届奥运会最大的场馆群区域。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景观设计方案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景观设计方案摘要:奥林匹克公园荟萃了50%以上的奥运场馆,是北京市2008年奥运会的核心地区。协调奥林匹克精神与中华传统文化、奥林匹克公园建设与北京长远发展的关系,运用高新技术和体现生态学思想、满足公众活动的需求是奥林匹克公园规划设计必须考虑的基本内容。本方案以中轴线的回转和荷花主题统领整个设计过程,体现对场所精神的尊重,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追求。 1.引言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北京市内城市中轴线的北端,是为第29界奥运会而规划的一处大型体育设施集中建设场地。它的规划用地共1,135公顷(不包括穿过规划用地中部的五环路、四环路和辛店村路)。其中包括了680公顷的森林公园和405公顷的奥运中心区。 2.规划设计原则 第29界奥运会在中国的举办对中国及世界都有重要的意义。奥林匹克公园的规划设计既要充分体现奥林匹克运动的精神,建设出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体育设施,又要考虑到北京城市整体发展需要,充分向世人展现“绿色奥运、科技奥运和人文奥运” **的基本宗旨。项目组归纳规划设计标书中提出的5点规划设计指导思想,制定了以下两项规划的基本原则:尊重场所精神

这里的场所既指奥林匹克公园的选址地,也包括第29界奥运会的选址地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古城——北京。充分了解北京城市和被开发土地的自然与文化的双重特质,使新的土地使用内容趋利避害、因势利导地发展成为本方案的基本目标。 体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奥林匹克公园除了服务于第29界奥运会和残奥会外,还是未来北京从事体育、文化教育、科学普及、展览、休闲、观光活动为一体的城市公共活动中心。将生态和人的活动整合到奥林匹克公园和城市设计中,是实现北京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环节,因而也是本方案的基本目标。 3.规划原则在设计中的具体体现 尊重场所精神的设计 经过对奥林匹克公园的选址现场的反复考察和对当地文化的仔细研究,我们提炼出四点对秉存场地文脉和特色的要素:植被、水系、古迹、轴线。 3.1.1 植被 (1)B区农田、树木的保留。在B区凯迪克酒店的西侧,成府路以北,是一大片美丽的农田。农田上有数条东北―西南向、东南―向的斜向穿插道路。道路两旁的行道树挺拔高大,浓荫蔽日。赛时这片优质的景观被完好的保留下来,与建成区的风格形成鲜明对比。赛后,由于建设需要设置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奥运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 ——奥运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 一、项目概述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是为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而建立的,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地处北京城中轴线北端,北至清河南岸,南至北土城路,东至安立路和北辰东路,西至林翠路和北辰西路。

奥林匹克公园总占地面积11.59平方公里,分三个区域,北部是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占地6.8平方公里;中部是主要场馆和配套设施,包括鸟巢、水立方、国家体育馆、国家会议中心等,占地3.15平方公里;南部是已建成场馆区和预留地,占地1.64平方公里。 奥林匹克公园依托奥运会场馆和各项配套设施,交通便捷,人口集中,市政基础条件好,商业、文化等配套服务设施齐备,已成为北京市集体育竞赛、会议展览、文化娱乐和休闲购物于一体,空间开敞、绿地环绕、环境优美,能够提供多功能服务新旅游地。奥运会结束后截至2011年8月,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已累计接待中外游客约1亿人次,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综合性奥林匹克文化展示区。 奥林匹克公园已经成为北京市发展的新坐标,它带动了文化、体育、会展、旅游、商业等多项相关产业的成长,也成为国家形象的展示窗口。 二、主要景点 (一)国家体育场(鸟巢) 国家体育场主体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南部,是由一系列钢桁架围绕碗状座席区编织而成的“鸟巢”外形,空间结构新颖,建筑和结构浑然一体,独特、美观,具有很强的震撼力和视觉冲击力,充分体现了自然和谐之美。场馆建筑面积25.8万平方米,占地面积20.4万平方米,容纳观众座席91000个,其中固定座席约80000个。北京奥运会期间,国家体育场作为主会场,承担了开闭幕式、田径赛事和足球决赛。 这里的旅游活动包括参观游览、休闲娱乐等活动,主要有: 场馆参观:鸟巢工程亮点展示、奥运主题景点(风火轮、奥运开、闭幕式道具、媒体区等)、贵宾游览线路,历任国际奥委会主席蜡像馆等。 体育赛事观战:不定期举行一些国内或国际体育赛事。比如曾举办了沸雪北京世界单板滑雪赛、意大利超级杯足球赛、北京国际马术大师赛、巴萨中国行中西足球对抗赛、、意大利超级杯足球赛等赛事。 文艺演出活动:会不定期的举行各类文艺演出活动。王力宏火力全开MUSIC-MANⅡ世界巡回演唱会北京站、中日韩音乐盛典、滚石30鸟巢演唱会、"成龙和他的朋友们"演唱会等演出。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规划设计之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规划设计之"荷花"

奥林匹克公园的一个主要创意是整个设计像荷花在荷塘中繁茂生长一样。运动员、裁判员和其他参与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好比被荷叶呵护的水中和水面上丰富多彩的生命活动。中央的步行区域和必要的交通设施是关键。人流从地铁中出来好像穿越荷塘水面(正好在现存的荷田周围相同的位置),精心设计的南主入口将设计最大的一片荷塘,并依此形成基本的几何构图,一直延伸到各个主要的体育场馆。 荷花作为代表中国文化和传统的一个象征的创意体现了2008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特征。传播文化: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一个国际盛会,但同时更是主办国弘扬自己特殊文化的极好机会;普天齐聚:荷花具有的“团圆”的涵义,吸引人们聚集在一起,那一刻所有参赛队伍、裁判员、观众和所有关心奥林匹克的人们汇聚一起,并通过现代通讯技术广泛传播;和谐自然:亭亭玉立的荷花穿过浓密的圆

形叶丛构筑一个几乎完美的图景,几乎可以与人的躯体和灵魂的和谐相媲美;丰富多彩:荷花丰富的功用和同样硕果累累的奥运盛会惊人相似,运动员不仅仅为奖牌而战,他们还通过奥运盛会缔结新的友谊,在职业生涯中携手共进;参加国的社会活动家们通过这个盛会扩大国与国之间的交流,展现本国经济和文化;正式的和非正式的联系通过奥运会延伸,成为很多国家拓展交流合作的契机;奋发向上:从碧波荡漾的荷塘冉冉升起的美,激发人们通过辛勤的付出和经年累月的艰苦训练、通过参加奥运会达到人生的顶点,因而奥运会上每一个参与者都是赢者;天时地利:荷花花期与奥运会的举办时间一致,奥运会期间正是荷花盛开,莲子新出的理想季节。 对荷花的抽象被应用到各个层面和阶段的设计中。荷花的构造通过主体建筑的建筑设计转化成清晰和抽象的几何形状:风中的叶柄或者花梗(即摩天楼),层层叠叠的荷叶下的联片建筑(赛后展览中心),荷花(三个主要体育场馆)和莲蓬(赛后北京城市规划展览馆)。另外,从更大的尺度上,由北京西山和北山形成的山体轮廓线,与从南二环延伸到奥林匹克公园转而向西的城市空间轴线呈合抱之势,城市空间轴线和地理轮廓完美协调。 景观设计结合现状景观及其特性:林地在北部、重新设计河溪、林地斑块和树丛、荷田,并围绕荷花的主题。环境的生态状况被保持和改善。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调研报告简易版

The Short-Term Results Report By Individuals Or Institutions At Regular Or Irregular Times, Including Analysis, Synthesis, Innovation, Etc., Will Eventually Achieve Good Planning For The Future. 编订:XXXXXXXX 20XX年XX月XX日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调研报 告简易版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调研报告简易版 温馨提示:本报告文件应用在个人或机构组织在定时或不定时情况下进行的近期成果汇报,表达方式以叙述、说明为主,内容包含分析,综合,新意,重点等,最终实现对未来的良好规划。文档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请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套用。 那天我来到奥林匹克公园的时候大约是九点种,奥体匹克公园位于北京城市中轴线北端,位于北四环边上,北辰桥。 我当时坐公交下错了站点,到奥运村就下了,一路往奥体中心方向走,没想到到了奥体中心才发现,这儿是举办亚运会的地方,是原来的亚运村。就这块区域,现在也是属于奥林匹克公园的范酬,于是我就对奥体中心的一些场馆作了一些小考察,感觉这些场馆外形设计得很独特,只是稍显过时,看起来有些陈旧。不过它的造型,主意都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从奥体中心的北门出来,远远地看见了国

家体育场,然而却是隔路相望,走了老远才发现了过街天桥。可能是这边的车流太大,人流过小,所以过马路很不方便,也没修地下通道。 好不容易过了马路来到奥体公园中心区附近,却发现公园的南大门已经成了围墙,被封了起来,只有东西北面的门开着。于是又走了很多很多路才到达西门,进入里面还要经过安检,接着我才进到中心区里面,由于我是从西门进的,首先看到的是娘娘庙,这一点感到很奇怪,为什么公园里会有一个娘娘庙。而且庙门关着,看起来里面没有什么人。我门了当地的老北京人,据说奥体公园在建设之前这儿全是民房,然后可能唯独这个娘娘庙保留了,这个娘娘庙见证了这里的变化。

伦敦奥林匹克公园规划详细简介doc资料

《建筑与世界名园赏析》结课论文——园林2011级 伦敦奥林匹克公园 姓名:蔡惠影、张亚楠 学号:2011512371、2011512380 院系:农学院林学系 班级:2011-1园林 教师:王翠 日期:2014.3.5

伦敦奥林匹克公园 一、简介 项目名称:伦敦奥林匹克公园 地点:位于英国伦敦东部,与斯特拉特福德市相邻 建成时间:2012 年1 月竣工开园时间为 2012年7月27日 造价:总投资93亿英镑 规模:占地面积:250英亩 哈格里夫斯简介:男,出生于1952年。幼年辗转生活于亚特兰大、休斯顿、纳什维尔和俄克拉荷马城和伊利诺斯州的弗农山区等地。1977年他获得风景园林学士学位(BLA),随后进入哈佛设计研究生院,于1979年获得风景园林硕士学位(MLA)。在他就学期间,就以出众的才华引起了诸多风景园林大师广泛的注意。毕业后,他追随他的老师——Peter Walker,加入由其创办的著名的SWA事务所,两年后即担任主任设计师,并曾经在英格兰的Cheshire设计集团短暂工作。1983年,他正式创办自己的事务所Hargreaves Associates,开始了风景园林创作的新尝试。此外他还先后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哈佛大学、维吉尼亚大学、伊利诺斯大学等多所著名大学任客座教授,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纪之交世界风景园林设计界教父级人物。 代表作:拜斯比(Byxbee)公园、辛辛纳提大学Sigma Sigma剧场、2000年悉尼奥运会公共区域环境设计、哥德鲁普河公园等。 总述: 伦敦奥利匹克公园位于伦敦东部,与伦敦施特拉福德市相邻。这里主办过2012伦敦奥运会该公园于2013年更名为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公园(QueenElizabethOlympicPark)。该公园占地250 英亩,是19世纪以来英国新建最大的城市公园。公园的设计采取最具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不仅为奥林匹克运动会提供服务,同时考虑将来成为英国乃至国际的城市绿地空间。该项目最初的总体规划由EDAW为首设计团队完成。2008年后,由哈格里夫斯(Hargreaves)的北美项目组和英国LDA景观设计协会(Landscape Design Associates)共同对景观总体规划进行了修订。 二、区位分析 伦敦(图1)位于英格兰东南部,跨泰晤士河下游两岸,距河口88公里,海轮可直达。由“伦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调查报告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调查报告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是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体育健身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北京最大的公共公园。公园共占地约680公顷,属温带大陆型半湿润季风气候,是亚洲最大的城市绿化景观。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以五环路为界,公园分为南、北两园,横跨五环路的生态廊道是中国第一座跨城市高速公路的人工模拟自然通道,将南北两园连为一体。南园占地约380公顷,以仰山、奥海、人造湿地等大型山水景观为主;北园占地约300公顷,以花田野趣、雨燕塔、大树园等小型溪涧景观为主。 1地理环境 地理境域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位于北纬40°01′3.00″,东经116°23′2.98″,以五环路为界,公园分为南、北两园。 地形地貌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地质构造为河流冲积平原,主山为“仰山”,仰山海拔86.5米,相对高度48米。“仰山”的建设是利用鸟巢、水立方等周边场馆建设以及公园挖湖产生的土方堆筑完成,填方总量约500万立方米。 气候特点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属温带大陆型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降水集中。春季干燥多风,昼夜温差较大;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晴朗少雨,冷暖适宜,光照充足;冬季寒冷干燥,多风少雪。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可沉淀、吸收和讲解有毒物质。森林公园4.7公顷的人造湿地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由基质和水生生物组成,是一种独特的“土壤—植物—微生物”生态系统,基质表面吸附许多微生物,形成大量生物膜,分布于植物根系,通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生化作用实现污水净化。人造湿地内的用水全部来源于清河污水处理厂的再生水和公园主湖的循环水,通过低下这套先进的高效水处理设施,将再生水和循环水进行处理,以达到景观和植物用水的标准。森林公园每天可处理清河污水厂的再生水2600立方米,处理主湖内的循环水20000立方米,是国内第一个全面采用中水作为循环水系和主要景观用水补水水源的大型城市公园。 观景点 眺望台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规划设计评价 刘正阳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规划设计评价 北京城市学院10资源本2班10111502026 刘正阳 摘要:北京奥林匹克公园是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继承城市中轴线的奥运主题公园。采用“绿色”、“科技”、“人文”的设计理念,结合世界先进建筑潮流、设计理念而建成。该公园的建设契合了园林建设的基本要素,从地形、植物、水体、生态、功用等多方面考虑了公园的设计布局。但是,园中细节仍然有不尽人意之处。 关键词:奥林匹克公园设计理念规划要素不足 导言:随着第29届夏季奥运会的举行,北京奥林匹克公园成为了世界备受瞩目的地方。公园的整体规划与景观设计关系到了运动员及游客的游览效果。人性化的规划设计使游客兴致盎然,设计上的不足也给人们带来了诸多的不便。 1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概况 1.1 奥林匹克公园建设概况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地处北京城市中轴线北段,北至清河南岸,南至北土城路,东至安立路和北辰东路,西至林萃路和北辰西路。公园总占地面积11.59平方公里,并分成了三个区域。北部是森林公园,占地6.8平方公里;中部是主要场馆和配套设施,占地3.15平方公里;南部是已建成场馆区和预留地,占地1.64平方公里,中华民族园也纳入了奥林匹克公园的范围。 着眼于城市的长远发展和市民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使公园成为一个依托亚运会场馆和各项配套设施,集体育竞赛、会议展览、文化娱乐和休闲购物于一体,空间开敞、绿地环绕、环境优美,能够提供多功能服务的市民公共活动中心。 奥林匹克公园是城市传统中轴线的延伸,意喻中国千年历史文化的延续,是一个的融合了办公、商业、酒店、体育、会议等多种功能的新型城市区域,区域内的能源、资源供给便利;交通网络发达;并且存在着一定规模的商业服务。 奥林匹克公园也是一座景观公园,其中包括一条贯穿南北的龙形水系、各式精心设计的花卉图案、景观灯柱等。位于地下的下沉花园,同时兼有交通网点(地铁站)的作用,它将中国的广庭、城门等传统元素与现代建筑结合起来,营造了古今交融的时空意境。[1]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水系规划说明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水系规划说明 1 规划背景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是奥林匹克公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奥运中心区重要的景观背景。其规划设计既要保证奥运赛时活动的需求,又要符合建设一个多功能生态区域的长期目标的需要。 中国传统园林艺术中的叠山理水,要求掌握山水构成的规律,把握山水的客观形貌和特点。只有掌握了山水构成的规律、形态,才能创作出生动感人、典型化的山形与水系。水得地而流,地得水而柔。山水结合,才能组成完整的自然景观。真实的自然山水就是以山水为骨架的自然综合体。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山水方案构建山和水的组合。经过对颐和园、北海等传统园林山形水系的研究,森林公园的山水组合最终定为“山环水抱、起伏连绵、负阴抱阳、左急右缓,左峰层峦逶迤、右翼余脉蜿蜒、环顾龙湖胜景”的模式。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水系统设计就是结合现场的地形水系条件,因地制宜地做出的“龙湖”——龙形水系。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它不仅是变幻莫测的神物,更是炎黄子孙的祖先。没有一种图案可以如同龙纹一般代表着中国这个古老神秘的国家。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龙”是司水的神明。腾云驾雾、排云布雨,龙与水相互依存。唐代陶渊明曾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除了龙,没有一种神物能与水如此的相容。此次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设计方案被命名为“通往自然的轴线”,在这里,北京城的城市中轴线将与自然山水融为一体。在利用中国传统园林手法构建的自然山林前,龙形的蜿蜒水系,沿着城市的轴线向北盘卧。银色的波光如同银龙的鳞甲在绿色的山林间熠熠生辉。 2 场地现状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园内水面包括3部分:一是湖泊,主要分布在南区的洼里公园和碧玉公园内,水面面积约,其中主湖面积22hm2,现状洼里湖公园湖面,现状碧玉公园湖面;二是河道(渠),水面面积约36hm2,主要包括清河导流渠、仰山大沟、北区园内小河等;三是规划湿地,水面面积为8hm2。

奥林匹克公园简介

奥林匹克公园简介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定义为通向自然的轴线,这里有充满民族气息的——龙形水系,自然的绿化环境——树阵绿地,新型的场馆设施——鸟巢、水立方。蕴藏古老中国底蕴的公园在传统意义上本着以人为本、和谐共存、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从环境出发,创造出一个环保、生态的宜居环境。很好的融合在北京城市中,也为百姓创造出一个舒适的休闲环境。 在这里领略自然美景的同时,通过公园的设计规划可以学习环保知识,并且深入研究生态理念在城市中的应用和体现。

龙形水系水生态环境简介 从北辰西路进入奥林匹克公园,沿着龙形水系西侧直行,可以领略水系的自然风光,学习研究水系采用的环保技术和生态设计理念。 龙形水系采用节约用水、再生水利用、水循环净化、水生态环境、水体自然净化的雨水利用五大系统。这五大系统全面运作,相互关联,实现水系的补充、净化、循环、回用。科学有效,环保生态。

奥林匹克公园节约供水、再生水利用系统 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景观耗水量较大,本着节水、节能的原则,补水水源采用清水和再生水两种。由污水处理厂提供的高品质再生水,用于动植物用水、水井、道路喷洒、景观喷泉。 龙形水系补充 1、清水补水 从小月河和第九水厂补水,利用现有的环境补水通道,沿辛店村路北侧,经小月河向东沿输水涵至龙形水系。 清水与周边河道联通,节约水源,安全有效,又增强蓄洪抗洪的能力。 2、再生水(中水) 公园中心区再生水水源包括由北小河、清河再生水处理厂联合提供的普通中水及高品质中水,雨洪利用系统收集的经自然处理后的雨水。水源从科萃路市政中水管道,补充到南一路的“龙尾”。 普通中水:用于车辆冲洗、冲厕、地面冲洗等,在雨水不足时用于补充。 高品质中水:北小河中水厂设水深度处理设备,沿湖边东路、中一路、景观路提供高品质中水。 龙形水系补充路线图 景观水源补充 1、中轴景观水系、下沉花园水景(人工造雾除外)

奥林匹克公园设计

将城市、生态和人的活动整合在一起的景观设计-奥林匹克公园之荷花 ?简介: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北京市内城市中轴线的北端,是为第29界奥运 会而规划的一处大型体育设施集中建设场地。它的规划用地共1,135公顷(不包 括穿过规划用地中部的五环路、四环路和辛店村路)。其中包括了680公顷的森林公园和405公顷的奥运中心区。 ?关键字:奥林匹克公园,城市,生态 [1][2][3][4][5] 1.引言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北京市内城市中轴线的北端,是为第29界奥运会而规划的一处大型体育设施集中建设场地。它的规划用地共1,135公顷(不包括穿过规划用地中部的五环路、四环路和辛店村路)。其中包括了680公顷的森林公园和405公顷的奥运中心区。 2.规划设计原则 第29界奥运会在中国的举办对中国及世界都有重要的意义。奥林匹克公园的规划设计既要充分体现奥林匹克运动的精神,建设出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体育设施,又要考虑到北京城市整体发展需要,充分向世人展现“绿色奥运、科技奥运和人文奥运” **的基本宗旨。项目组归纳规划设计标书中提出的5点规划设计指导思想,制定了以下两项规划的基本原则: 2.1 尊重场所精神 这里的场所既指奥林匹克公园的选址地,也包括第29界奥运会的选址地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古城——北京。充分了解北京城市和被开发土地的自然与文化的双重特质,使新的土地使用内容趋利避害、因势利导地发展成为本方案的基本目标。 2.2 体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奥林匹克公园除了服务于第29界奥运会和残奥会外,还是未来北京从事体育、文化教育、科学普及、展览、休闲、观光活动为一体的城市公共活动中心。将生态

和人的活动整合到奥林匹克公园和城市设计中,是实现北京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环节,因而也是本方案的基本目标。 3.规划原则在设计中的具体体现 3.1 尊重场所精神的设计 经过对奥林匹克公园的选址现场的反复考察和对当地文化的仔细研究,我们提炼出四点对秉存场地文脉和特色的要素:植被、水系、古迹、轴线。 3.1.1 植被 (1)B区农田、树木的保留。在B区凯迪克酒店的西侧,成府路以北,是一大片美丽的农田。农田上有数条东北―西南向、东南―向的斜向穿插道路。道路两旁的行道树挺拔高大,浓荫蔽日。赛时这片优质的景观被完好的保留下来,与建成区的风格形成鲜明对比。赛后,由于建设需要设置文化设施与商务区,利用保留的行道树组织步行系统与建筑庭院空间,在规则格网的建筑布局基理上,打通斜向视线通道,活跃空间气氛。 (2)B区荷塘的保留与改造。B区几何中心偏南处有数块荷塘。塘中中荷花竞开,塘边水生植物茂盛,景色宜人。方案中将此处稍加规整后,设计成为地铁出口与步行广场间的莲池。从地铁站出来的人流通过若干条宽阔的步道,在满目花红叶绿与阵阵清香中跨过莲池,进入步行广场。 (3)C区苗圃、农田的保留与发展。C区是城市未来的森林公园。根据现状已有的苗圃分布与树种,方案增加了种植面积与树木品种,并保留了景观质量优良的少部分农田,除建立起小型林业、农业科普教育和休闲游乐设施外,不设置吸引大量人流的设施,以生态效益第一的原则进行设计,使之真正成为未来城市北区高密度住区中的一块绿肺。 3.1.2 水系 B、C区中有几处现存的湖泊与湿地,并有水渠联系。设计着重恢复水体岸边的植被,改善水质。B区局部根据与整体建筑环境协调的需要,对水体线型进行调整,其他部分尽力保持其自然的面貌。 3.1.3 古迹

奥林匹克公园规划设计构思简介

陕西省精品课程建设 《园林规划设计》课外阅读资料汇编 第七章公园设计 榆林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贺学林

第七章公园设计课外阅读资料之一 奥林匹克公园规划设计构思简介 2002年举办的奥林匹克公园规划设计竞赛不仅是举办城市的盛会,也是中国园林设计界一次难逢的盛事。中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中心与中央美术学院环境艺术系联合参加了此次投标方案的创作。“重在参与、勇于表达、学习提高”是我们参加赛事的初衷。下面是这一方案构思的简要介绍。 1 设计目标 奥林匹克公园规划设计方案的最终结果是应该向世界呈现一届历史上最出色的奥运会。这一“出色”可归纳为“新北京、新奥运”主题的体现,既要体现古老北京对奥林匹克的理解与贡献,也要体现永恒的奥林匹克理想。 上述主题的具体化就是“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举办理念,“绿色”是可见的整体形象,“人文”是灵魂,“科技”是实现前者的支持手段,这是我们对设计目标的理解。 2 整体构思 2.1 应该是绿色环境,而不是建筑奥运会的举办将使北京整体布局中出现一个新的中心区域,这一区域将以什么形象出现?本届奥运会将在什么环境中举行?会后又将留下什么?这是我们首先思考的。 纵观历届奥运会,其场馆建筑尽管千变万化,但大规模的绿色环境却是共同的特点,这种规模是以整个城市和地区完整的绿化体系为基础的。 而这正是北京城市建设所匮乏的。近20年北京城市的发展,大片水泥森林拔地而起,其速度远远超过绿色树木的增长;奥运会场馆周边建筑也正以惊人的速度合围而来;北京环城绿化虽然正在建设之中,但更多的却是体现在在图纸上,

绿色仅仅停留在“点缀”的水平,还不到“环境”的层次,从现状难以想像会呈现历史上最“出色”的奥运会。面对现状本方案基本的构思就是从环境出发,做到:营建一个绿色环境中的奥运会;留给后人一片生机盎然的生活林地;以奥运会为契机,带动并完善北京整体的生态建设。为实现这一目标,在满足奥运会比赛功能的前提下,方案采用以下手段: (1)摒弃追求建筑形象的手法,大部分比赛场馆设施均采用半地下或覆土式,整个区域地表以园林绿地覆盖。主赛场为山—坛形式,赛后改建为自然山林景观。 (2)建筑群集中,以换取最大的绿色空间;综合体育馆采用复层形式,尽可能减少占地面积。 (3)将主要机动车交通集中于北辰东路及中轴路地下部分,同时减少车辆对绿地的穿插分割。 (4)改造地形地貌,建立以林地为主的开放式园林,即:以人为本、市民可以自由进出并与整个城市绿地系统相联通的绿地。 (5)充分发展地下空间。 (6)建立绿色交通系统,使人可以从每个场馆轻易进入绿色环境之中。 (7)将简单实用的生态技术运用到景观环境建设与养护管理之中,并使其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模式。 2.2 强烈的中轴线为绿色环境注入灵魂:新北京、新奥运北京古城中轴线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与历届举办城市相比,其特色更是独树一帜,为出色的盛会设计奠定了基础。继承弘扬北京中轴线的气势,延续这一轴线的韵律节奏是本方案之灵魂。 2.2.1 本方案将北京中轴线分为如下3部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