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联碱法

联碱法

联碱法
联碱法

联碱法(候氏制碱法)和氨碱法的生产流程简要表示如下图:

(1)沉淀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X是________,Y是_______(填化学式);

(3)Z中除了溶解的氨气、食盐外,其它溶质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排出液中的溶质除了氢氧化钙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理论上分析,在氨碱法生产过程中_________(填“需要”、“不需要”)补充氨气,从原料到产品,氨碱法总反应过程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可写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联碱法中从母液中提取氯化铵晶体的过程推测,所得结论正确是_____;

a.常温时氯化铵的溶解度比氯化钠小

b.通入氨气目的是使氯化铵更多析出

c.加入食盐细粉目的是提高Na+的浓度,促进碳酸氢钠结晶析出

(6)联碱法中,每当通入NH3 44.8L(已折合成标准状况下)时可以得到纯碱100.0g,则NH3的利用率为______。相比于氨碱法,指出联碱法的一项优点_________________。

制碱工艺

纯碱俗名苏打、石碱、碳酸钠、洗涤碱,化学式为Na2CO3。纯碱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玻璃、日用化学、化工、搪瓷、造纸、医药、纺织、印染、制革等工业部门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制碱工业中通过氨盐水吸收二氧化碳可得到得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再送煅烧工序,得到的即为轻质纯碱(轻灰)。轻质纯碱溶于水中,达到饱和后结晶生成一水碱,再经煅烧就成为重质纯碱(重灰)。轻重灰最明显的区别是重度堆密度不同,即相同体积重量不一样,轻灰≥500公斤/立方,重灰≥900公斤/立方。轻灰多用于食品,冶炼及玻璃制造,用的最多的是日化洗涤用品。重灰多用于浮法玻璃等高档玻璃的制造。 目前纯碱的生产方法有氨碱法、联碱法、天然碱法、芒硝制碱法、霞石制碱法等,其中最重要、国内最常用的是氨碱法和联碱法。 (一)氨碱法 在很早以前,人们就开始使用天然碱湖中的碱以及海草灰中的碱供洗涤和制造玻璃之用,到18世纪末,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天然碱的产量已远不能满足玻璃、肥皂、皮革等工业需要,因此人工制碱的问题就被提出来了。1861年,比利时人索尔维原是一名工人,在煤气厂从事稀氨水的浓缩工作,发现用食盐水吸收氨和二氧化碳时可以得到碳酸氢钠,于是获得用海盐和石灰石为原料制取纯碱的专利,这种方法也就被称之为“索尔维制碱法”。因为在生产过程中需用氨作为媒介,故又称为“氨碱法”。氨碱法主要工艺流程如下:

饱和食盐水氨盐 水沉淀NaHCO3沉淀NH4Cl NaCl CO2(循环使用) Na2CO3产品通NH3过滤洗涤通CO2 Ca(OH)2煅烧NH3(循环使用) 废液CaCl2,NaCl Δ 石灰石CaCO3 CO2 CaO 煅烧 石灰乳 Ca(OH)2 氨碱法制碱工艺的原理如下: NH4Cl NaHCO3H2O CO2NH3NaCl +↓→+++ ↑+→CO2CaO CaCO3,H2O 2CaCl NH32CaO NH4Cl 2++↑→+ H2O CO2CO32Na NaHCO32+↑+→ 但是氨碱法存在着比较严重的缺点,即其对原料NaCl 的利用率低,且大量氯化物以废液形式排弃,不但原料无法完全利用,而且严重污染环境。 (二)联碱法 20世纪初期,德国人Schreib 提出将氨碱法碳酸化母液中所含的氯化铵直接制成固体作为产品出售。1931年德国人Gland 和Lupmann 获得初步结果。1938年我国永利化学工业公司在侯德榜博士领导下从事这项研究,历经数年,获得成功,命名为“候氏制碱法”,因为与氨厂联合,以氨厂的NH3和CO2同时生产纯碱和氯化铵两种产品,故又称“联碱法”。又因在生产过程中NaHCO3母液用于制NH4Cl ,NH4Cl 母液又用于制NaHCO3,过程循环进行,故又称为“循环制碱法”。联碱法制碱工艺副产的氯化铵简称“氯铵”,又称卤砂,是一种速效氮素化学肥

百度文库-典型油脂精炼工艺流程

典型油脂精炼与加工工艺学 油脂精炼工艺流程--豆油、花生油、芝麻油 豆油、花生油、芝麻油是我国大宗油脂,其脂肪酸组成均以油酸、亚油酸为主,是人类主要食用油脂,如果油料品质好,制取工艺科学,则其毛油的品质是较好的。一般游离脂肪酸含量低于1%,经过粗炼即能达到普通食用油的品质,其精制油的精炼工艺也较简单。两种品级食用油的精炼工艺如下: 1.一级食用油精炼工艺流程(间歇式) 操作条件:过滤后的毛油含杂不大于0.2%,水化温度60-65℃,加水量为毛油胶质含量的3~3.5倍,水化搅拌时间30~40分钟,沉降分离时间不少于6小时,干燥温度不低于95℃,操作时极限真空6.6kPa(50mmHg).若有残留溶剂时,根据卓品科技工程师现场经验,脱溶温度160~170℃左右,极限真空为4.0kPa,脱溶时间需要3小时。 2.精制食用油精炼工艺流程(间歇式脱色脱臭) 操作条件:过滤毛油含杂不大于0.2%,碱液浓度16~18Be’,超量碱添加量为理论

碱量的10%~25%,有时还先添加油量0.05%~0.20%的磷酸(浓度为85%),脱皂温度 70~82℃,洗涤温度95℃左右,软水添加量为油量的10~20%,吸附脱色温度95~98℃,极限真空为4.0~4.7kPa。脱色温度下的操作时间为20分钟左右,活性白土添加量为油量的2.5~5%,分离白土时的过滤温度不大于70℃。脱臭温度180℃左右,极限真空为 0.67kPa(5mmHg),气提蒸汽通量30~50千克/吨油·小时,脱臭时间’6~7小时,柠檬酸添加量为油量的0.02%(配制成乙醇溶液)在90℃油温时加入,根据卓品科技工程师现场经验,安全过滤温度不高于70℃。 油脂精炼工艺流程--菜籽油 菜籽油是世界性的大宗油脂之一,是含芥酸的半干性油类,除低芥酸菜籽油外,其余品种菜籽制得的菜籽油均含有较高的芥酸,含量约占脂肪酸组成的26.3%~57%,高芥酸菜油营养结构不及低芥酸菜油,但特别适合于制造船舶润滑油和轮胎等工业用油。 由于制油过程中芥子甙在芥子酶作用下发生水解,菜籽毛油中均含有一定量的含硫化合物,从而影响食用。一般的粗炼工艺对硫化物的脱除率甚低,因此,从卫生观点出发,食用菜籽油应该进行精制。目前市售菜籽油的品级有粗炼油、精制油和冷餐油,其精炼工艺流程分列如下: 1.一级菜籽油精炼工艺流程 操作条件:过滤毛油含杂不大于0.2%,碱液浓度20-28Be’,超量碱为理论碱的

(工艺流程)广东南方制碱有限公司生产工艺流程简介

广东南方制碱有限公司生产工艺流程简介 一、南碱公司概况广东南方制碱有限公司分为厂区和矿区,厂区位于广州市东部黄埔区南岗,北接广深公路和高速公路,南濒东江,水陆交通便利,占地面积17.22 万平方米,该地区是广东省规划的 经济技术发展区,目前已具规模,有多个世界著名企业在此投资建厂,仅玻璃行业就有八条生产线投入运行。矿区位于广州市北郊龙归镇,占地面积 3.75 万平方米,通过46 公里的输卤管道与厂区连接。公司自有盐矿、4个500吨级泊位码头、热电装置和完善的基础设施。 南碱公司纯碱工程是广州市“八五”计划重点建设项目之一,设计生产规模为年产纯碱15 万吨、芒硝 5.6 万吨,概算总投资7.84 亿元人民币,是华南地区唯一的大、中型化工原材料生产企业,全国十大纯碱生产企业之一,现为广州市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广州国际集团有限公司)直属企业。纯碱装置于91 年 1 月开工建设,94 年 2 月一次投料试车成功,97 年生产纯碱20 万吨,达到设计生产能力,97年9 月正式竣工验收。硝盐矿区位于西郊白云区龙归镇,矿产丰富,具有每年开采160 万立方米卤水的能力。 南碱公司纯碱生产采用氨碱法工艺,引进比利时索尔维公司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工艺技术和部分国外先进的单机设备及检测仪表,综合了国内制碱行业的先进技术;自备热电站、能源运用合理,曾被广州外经贸委评为“先进技术企业”。 南碱公司产品有轻质纯碱、重质纯碱、食品纯碱和付产品芒硝。公司在广东省内已建立拥有两百多家厂商的销售网络,并在努力开拓国外销售市场。 经过十余年的不断改造和调整,南碱公司目前纯碱生产装置能力已达30 万吨/年,芒硝 8 万吨/年。公司现有职工1028 余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70 人,拥有固定资产7.6 亿元,连续多年盈利。2006年销售收入 3.2 亿元,实现利税3000万元,企业发展面临较好的内、外部环境。 二、南碱工艺选择 2 .1 南碱工艺路线确定的原则和依据目前我国纯碱生产主要采用氨碱法和联碱法两种生产工艺,少量以天然碱为原料加工制作。氨碱法因不需要配套合成氨装置,纯碱产品质量优异而备受欢迎,目前国内大规模的纯碱生产装置仍以氨碱法为主。 氨碱法与联合制碱法相互比较 ⑴氨碱法生产纯碱以合成氨作为中间媒介始终在系统中循环利用,联合制碱法是将中间产物氯化铵作为产品分离出来。 ⑵氨碱法是传统的生产工艺,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工艺成熟可靠,产品质量优异,远远优于联碱法产品质量。 ⑶氨碱法产品品种专一,中间媒介合成氨是严格控制指标,由于全系统处于常温常压状态,工艺过程控

工业硅酸钠工艺规程

工业硅酸钠工艺规程 1.目的为了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及便于操作,以保证生产出合格的硅酸钠产品。 2.范围适用于泡花碱车间马蹄焰窑炉硅酸钠产品生产过程。 3.产品说明 3.1 名称化学名称: 硅酸钠又称水玻璃俗名: 泡花碱英文名称: Sodium Silcate 化学式: Na2O?nSiO2 (其中n 为模数) 说明:模数在3以上的称为“中性”水玻璃,模数在3以下的称为“碱性”水玻璃。 3.2 性质 3.2.1 物理性质 3.2.1.1 外观固体水玻璃: 淡兰色、青绿色、天蓝色或黄绿色玻璃状物。液体水玻璃: 无色透明或带浅灰色粘稠状液体。当杂质含量极少时,玻璃状无水固体硅酸纳是无色透明的玻璃体。随着杂质含量的增加,玻璃体出现颜色。杂志中铁的氧化物使其呈现淡棕或深棕色,甚至是黑色。颜色的深浅又随模数的减小而加深。 3.1.1.2 密度: 随着模数的降低而增大。当模数从3.33 下降到1时,密度从2.413增大到2.560。 3.1.1.3 熔点: 无固定熔点, "中性"水玻璃大约在550℃左右软化。 3.1.1.4 对急冷急热非常敏感,受到这种作用时,立即裂成不规则的小碎块。 3.1.1.5 溶解度: 固体水玻璃在水中溶解度随下列因素有关 a 与压强有关,压强升高,溶解速度增大。 b 在相同的压强下,随水玻璃模数增大,溶解速度而减少。 c与固体水玻璃的粒度有关,粒度越大,所用的溶解时间越长。 3.1.1.5模数:硅酸纳中的二氧化硅与氧化纳的摩尔比称为模数。模数既显示硅酸纳的组成,又影响硅酸纳的物理、化学性质。模数与质量百分比的关系如下式: M=SiO 2%∕Na2O%×1.032 式中M为模数,1.032为换算系数(Na2O与SiO2分子量之比)。 3.2.2 化学性质无论是块状或粉状固体无水硅酸纳,对酸都很难起起作用。但易被氢氟酸分解,生成挥发性的SiF4和碱金属氟化物。苛性碱能溶解固体硅酸钠,特别对细粉状物的反应更快。 a 水玻璃的水溶液能发生强烈的水解反应而使溶液呈碱性。 b 强酸、弱酸、甚至电解质,在加热或在室温,都能使水玻璃水解而析出二氧化硅。 c氯气在低于100 ℃时,即能相当剧烈地分解固体硅酸钠。生成NaCl、SiO2、并放出氧气。 d H2O2能与固体硅酸纳起反应,生成含氧气泡的二氧化硅凝胶。模数高的硅酸钠

离子膜制碱工艺

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毕 业 论 文 论文题目:离子膜制碱工艺 系部:化学工程系 班级:三高08化工班 学生:俞晋龙 指导老师:张明峰

目录 前言 (3) 一离子交换膜法制碱的优势及前景 1.1离子交换膜法制碱的优势 (4) 1.2离子交换膜法制碱的前景 (5) 二离子交换膜法制碱的性能和种类 2.1离子交换膜法制碱的性能 (6) 2.2离子交换膜的类型 (7) 三离子交换膜法制碱的基本原理 3.1电解原理 (8) 3.2离子交换膜 (8) 四离子交换膜法制碱的工艺条件的选择及操作控制 4.1盐水质量 (9) 4.2阴极液中的氢氧化钠的浓度 (9) 4.3阳极液中氯化钠浓度 (9) 4.4盐水中加盐酸 (9) 4.5盐水与纯水-淡碱液的供应 (10) 4.6气体压强 (10) 4.7操作温度 (10) 五离子交换膜法制碱工艺流程及主要设备 5.1工艺流程 (11) 5.2离子交换膜电解槽 (12) 六小结 (13) 七参考文献 (14) 八致谢 (15)

摘要:简单介绍了离子交换膜法制碱工艺的优势及前景,通过对隔膜法、汞法、离子膜法的比较得到,离子膜法制烧碱较传统的隔膜法,水银法具有很大优势。另外彻底根治了石棉、水银对环境的污染。因此,离子膜法制烧碱是氯碱工业发展的方向。离子膜法制碱的基本原理是:电解原理。它的工艺条件主要取决与:盐水的质量、氢氧化纳的浓度、氯化钠浓度、盐水与纯水-淡碱液的供应等。工艺流程分为四部分:一次盐水精制、二次盐水精制、电解槽、烧碱蒸发装置。关键词:离子膜、电解、烧碱、电解槽 前言 氯碱工业产品主要有烧碱、氢气、氯气及下游产品,品种超过900多种,广泛应用于轻工、化工、纺织、农业、建材、电力、电子、国防、冶金等各个部门,是我国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基本化工原料。 离子膜法生产氯碱优点是可节电1/3,成品浓度高,基建占地少,无污染,经济效益好,所产氯碱质量好,成本低,产品性能大大优于隔膜烧碱,能满足轻纺、化纤、造纸、冶金等行业对高质量碱的要求及发展。我国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加速了离子膜制碱技术的国产化,目前,技术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具备了从设计施工、开车的全套技术能力,国产复极式离子膜电解槽性能已接近国外先进水平。世界烧碱消费结构中,化学工业所占比例最大,为39%,其次为造纸,占16%。我国烧碱消费以轻工、化工、纺织工业为主,三大行业每年的消费量约占75%。1998年我国烧碱消费量为500万吨,预计2010年将750万吨。目前,世界烧碱生产能力5420万吨,产量4340万吨。我国烧碱生产能力达到680万吨,产量530万吨,居世界第二位。 离子膜法电解制碱是世界上工业化生产烧碱当中最先进的工艺方法,具有能耗低、三废污染少、成本低及操作管理方便等优点。副产的氯气和氢气,可以合成盐酸,或深加工氯下游产品如PVC、有机硅及甲烷氯化物等。 离子膜制碱法有许多优点,现在以被关泛应用,很有发展前景。 一、离子交换膜法制碱的优势及前景 1.1 离子交换膜法制碱的优势 离子膜法食盐溶液电解工艺之所以占上风,就其规模而言,大到日产近(3.0

侯氏制碱法与索尔维制碱法

侯氏制碱法与索尔维制碱法(也叫做氨碱法与联碱法)的比较 一、氨碱法(又称索尔维法) 以食盐(氯化钠)、石灰石(经煅烧生成生石灰和二氧化碳)、氨气为原料来制取纯碱。先使氨气通入饱和食盐水中而成氨盐水,再通入二氧化碳生成溶解度较小的碳酸氢钠沉淀和氯化铵溶液。其化学反应原理是:NaCl+NH3+H2O+CO2=NaHCO3↓+NH4Cl 将经过滤、洗涤得到的NaHCO3微小晶体,再加热煅烧制得纯碱产品。2NaHCO3 =Na2CO3+H2O+CO2含有氯化铵的滤液与石灰乳[Ca(OH)2]CaO+H2O=Ca(OH)2,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氨碱法的优点是:原料(食盐和石灰石)便宜;产品纯碱的纯度高;副产品氨和二氧化碳都可以回收循环使用;制造步骤简单,适合于大规模生产。但氨碱法也有许多缺点:首先是两种原料的成分里都只利用了一半—食盐成分里的钠离子(Na+)和石灰石成分里的碳酸根离子(CO32-)结合成了碳酸钠,可是食盐的另一成分氯离子(Cl-)和石灰石的另一成分钙离子(Ca2+)却结合成了没有多大用途的氯化钙(CaCl2),因此如何处理氯化钙成为一个很大的负担。氨碱法的最大缺点还在于原料食盐的利用率只有72%~74%,其余的食盐都随着氯化钙溶液作为废液被抛弃了,这是一个很大的损失。 二、联合制碱法(又称侯氏制碱法) 将氨碱法和合成氨法两种工艺联合起来,同时生产纯碱和氯化铵两种产品的方法。原料是食盐、氨和二氧化碳—合成氨厂用水煤气制取氢气时的废气。其化学反应原理是:C+H2O=CO+H2 CO+H2O=CO2+H2 联合制碱法包括两个过程:第一个过程与氨碱法相同,将氨通入饱和食盐水而成氨盐水,再通入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钠沉淀,经过滤、洗涤得NaHCO3微小晶体,再煅烧制得纯碱产品,其滤液是含有氯化铵和氯化钠的溶液。第二个过程是从含有氯化铵和氯化钠的滤液中结晶沉淀出氯化铵晶体。由于氯化铵在常温下的溶解度比氯化钠要大,低温时的溶解度则比氯化钠小,而且氯化铵在氯化钠的浓溶液里的溶解度要比在水里的溶解度小得多。所以在低温条件下,向滤液中加入细粉状的氯化钠,并通入氨气,

侯式制碱法原理和简单流程

精锐教育学科教师辅导讲义 授课主题 侯式制碱法原理和简单流程 教学目的 侯氏制碱法在上海咼考中占有比较特殊的地位, 出现的几率较大;常考的知识点是侯氏制碱法 的原理、温度的选择、母液的成分、处理及与氨碱法的优劣比较,学生在温度的控制和母液的 处理上出现的错误几率较大。 教学内容 内容回顾 1. 【2013年上海高考6】与索尔维制碱法相比,侯德榜制碱法最突出的优点是( ) A.原料利用率高 B .设备少 C ?循环利用的物质多 D ?原料易得 2. 【2012年上海高考八】碳酸氢铵是一种重要的铵盐。实验室中,将二氧化碳通入氨水可制得碳酸氢铵,用碳酸氢 铵和氯 化钠可制得纯碱。 完成下列填空: 41 .二氧化碳通入氨水的过程中, 先有 _________ 晶体(填写化学式)析出,然后晶体溶解,最后析出NHHCO 晶体。 3. 【2010年上海高考27】工业生产纯碱的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 完成下列填空: 1 )粗盐水加入沉淀剂 A 、B 除杂质(沉淀剂 A 来源于石灰窑厂),写出 A B 的化学式。 A B 2)实验室提纯粗盐的实验操作依次为: 取样、 、沉淀、 、 、冷却结晶、 、烘干。 3 )工业生产纯碱工艺流程中,碳酸化时产生的现象是 。碳酸化时没有 析出 碳酸钠晶体,其原因是 。 4 )碳酸化后过滤,滤液 D 最主要的成分是 (填写化学式),检验这一成分的阴 离子的具体方法是: 。 5 )氨碱法流程中氨是循环使用的,为此,滤液 D 加入石灰水产生氨。加石灰水后所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滤液D 加石灰水前先要加热,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产品纯碱中含有碳酸氢钠。如果用加热分解的方法测定纯碱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纯碱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 数可表示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明你的表达式中所用的有关符号的含义) 4. 【2005年上海高考五26 ( A )】我国化学侯德榜(右图)改革国外的纯碱生产工艺,生产流程可简要表示如下: 学员编号: 学员姓名: 辅导科目:化学 课时数:3 学 科教师:

微专题-化工生产-纯碱工业(侯氏制碱法和索氏制碱法)

【纯碱工业】 索尔维制碱法与侯氏制碱法(也叫做氨碱法与联碱法) 氨碱法:先使氨气通入饱和食盐水中而成氨盐水,再通入二氧化碳生成溶解度较小的碳酸氢钠沉淀和氯化铵溶液。其化学反应原理是:NaCl+NH3+H2O+CO2→NaHCO3↓+NH4Cl 将经过滤、洗涤得到的NaHCO3微小晶体,再加热煅烧制得纯碱产品。2NaHCO3???→ 煅烧Na 2CO3+H2O+CO2↑放出的CO2气体可回收循环使用。含有NH4Cl的滤液与石灰乳[Ca(OH)2]混合加热,所放出的NH3可回收循环使用。CaO+H2O→Ca(OH)2,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氨碱法的优点是:原料(食盐和石灰石)便宜;产品纯碱的纯度高;副产品氨和二氧化碳都可以回收循环使用;制造步骤简单,适合于大规模生产。 但氨碱法也有许多缺点:首先是两种原料的成分里都只利用了一半—食盐成分里的Na+和石灰石成分里的CO32 -结合成了Na 2CO3,可是食盐的另一成分Cl -和石灰石的另一成分Ca2+却结合成了没有多大用途的CaCl 2,因此如何处理CaCl2成为一个很大的负担。氨碱法的最大缺点还在于原料食盐的利用率只有72%~74%,其余的食盐都随着CaCl2溶液作为废液被抛弃了,这是一个很大的损失。 联合制碱法(又称侯氏制碱法):它是我国化学工程专家侯德榜(1890~1974)于1943年创立的。是将氨碱法和合成氨法两种工艺联合起来,同时生产纯碱和氯化铵两种产品的方法。原料是食盐、氨和二氧化碳(合成氨厂用水煤气制取氢气时的废气,其化学反应原理是:C+H2O→CO+H2 CO+H2O→CO2+H2) 联合制碱法包括两个过程:第一个过程与氨碱法相同,将氨通入饱和食盐水而成氨盐水,再通入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钠沉淀,经过滤、洗涤得NaHCO3微小晶体,再煅烧制得纯碱产品,其滤液是含有氯化铵和氯化钠的溶液。第二个过程是从含有氯化铵和氯化钠的滤液中结晶沉淀出氯化铵晶体。由于氯化铵在常温下的溶解度比氯化钠要大,低温时的溶解度则比氯化钠小,而且氯化铵在氯化钠的浓溶液里的溶解度要比在水里的溶解度小得多。所以在低温条件下,向滤液中加入细粉状的氯化钠,并通入氨气,可以使氯化铵单独结晶沉淀析出,经过滤、洗涤和干燥即得氯化铵产品。此时滤出氯化铵沉淀后所得的滤液,已基本上被氯化钠饱和,可回收循环使用。

制碱加工工艺创新设计,天然碱开采生产,碱厂规划生产经营管理实务手册,制碱新技术

《制碱加工工艺创新设计与天然碱开采生产及碱厂规划生产经营管理实务手册》 作者:编委会 出版社:中国化工出版社2010年出版 开本:16开精装 册数:全四卷 定价:999 元 优惠价:450 元 详细目录 第一编碱及其制品生产加工总论 第一章制碱工业发展与现状 第二章制碱工业产品及其分类 第三章制碱工业原料 第四章制碱常用方法 第二编氨碱法制碱工艺流程 第一章氨碱法制碱理论分析 第二章石灰石的锻烧与石灰的消化 第三章制碱盐水精制工艺

第四章精制盐水的氨化工艺 第五章氨盐水碳酸化技术工艺 第六章重碱过滤技术工艺流程 第七章重碱的锻烧技术工艺流程 第八章重制纯碱的技术工艺流程 第九章母液和蛋液蒸馏技术工艺 第十章二氧化碳压缩技术工艺流程 第十一章苛化法烧碱技术工艺 第三编联合法生产纯碱和氯化氨技术工艺流程第一章联合法制碱原理 第二章原盐精制工艺流程 第三章原盐精制主要设备 第四章联合法制碱过程 第五章联合法制碱设备 第六章联合法制氨过程 第七章联合法制氨设备 第八章热法生产氯化氨工艺 第九章热法生产氯化氨设备 第十章变换气制碱工艺 第十一章变换气制碱设备 第四编天然碱的开采和加工工艺流程 第一章天然碱矿床露天开采与井巷开采

第二章天然碱溶解开采 第三章天然碱开采与碱液的制备 第四章天然碱加工制纯碱工艺 第五章天然碱加工制小苏打工艺 第六章天然碱加工制烧碱工艺 第七章天然碱加工制泡花碱工艺 第五篇制碱厂规划设计及其生产管理第一章制碱厂总体设计与布局 第二章制碱厂粉体物料输关技术 第三章制碱厂储存与运输系统设计第四章制碱厂给排水设计 第五章制碱厂热能和电力供应设计第六章制碱厂生产流程控制 第七章碱成品质量控制与分析 第八章制碱工艺过程质量检测与控制第九章制碱厂“三废”处理技术 第十章制碱厂设备与厂房建筑维护第十一章制碱厂安全生产技术

泡花碱是什么

泡花碱 泡花碱 硅酸钠(Na2SiO3)又名泡花碱、水玻璃(xNa2O。ySiO2),无色、青绿色或棕色的固体或粘稠液体。硅酸钠是由硅石(石英砂)、纯碱(或土碱)在熔化窑炉中共熔,冷却粉碎制得,其燃料为煤、天然气、煤气均可。 简述 泡花碱生产工艺可分为干法和湿法两种,通常所使用的是干法生产固体泡花碱,再经溶解转变成所需规格的液体泡花碱,其转换率为1∶2。5。生产泡花碱的原料为石英砂、纯碱,将二者按一定比例混合送至反射窑炉中,经高温煅烧溶化炉水淬后包装即为固体泡花碱。固体泡花碱有利于运输、贮存。将固体泡花碱在一定温度、压力下将其溶化成液体即为液体泡花碱。 EINECS号 215-687-4[1] 化学反应式 化学反应式为:Na2CO3+SiO2—(高温)Na2SiO3+CO2↑ 制备 石英砂、纯碱→混合→煅烧→水淬→固体泡花碱→经溶化→液体泡花碱用途 泡花碱的用途非常广泛,几乎遍及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在化工系统被用来制造硅胶、白炭黑、沸石分子筛、偏硅酸钠、硅溶胶、层硅及速溶粉状泡花碱、硅酸钾钠等各种硅酸盐类产品,是硅化合物的基本原料;在轻工业中是洗衣粉、肥皂等洗涤剂中不可缺少的原料,也是水质软化剂、助沉剂;在纺织工业中用于助染、漂白和浆纱;在机械行业中广泛用于铸造、砂轮制造和金属防腐剂等;在建筑行业中用于制造快干水泥、耐酸水泥防水油、土壤固化剂、耐火材料等;在农业方面可制造硅素肥料;另外泡花碱作为粘合剂,广泛应用于纸板(瓦楞纸)纸箱的粘合剂。含磷助洗剂污染水资源,目

前正在全面取代中,取代含磷助洗剂需同时满足助洗剂的三大功能:软化水、必要的碱性和良好的抗再沉降能力。最新一代无磷助洗剂中只有层状结晶二硅酸钠达到上述三项要求,而且具有交换钙镁快、溶于水、能与漂白剂具有良好的相溶性以及易浓缩化等特点,因此是目前前景最好的无磷助洗剂,但国内目前还无大批量生产。国内需求现依靠从国外进口,进口价1万元人民币/吨。据估计,中国无磷助洗剂每年国内的年需求量将达50~80万吨。层状结晶二硅酸钠有四种不同晶型结构(a-,b-,g-,d-),其中以无水d型的d-Na2Si2O5为最理想。 工艺流程 颗粒的 中国泡花碱的生产共分为两大类:干法生产和湿法生产工艺,现介绍如下。 干法生产 将石英砂和钠盐(主要指Na2CO3、Na2SO4)搅拌均匀,在1400℃左右的高温下熔融反应。根据原料不同又分为纯碱法和芒硝法。生产过程都包括配料、煅烧、浸溶、浓缩等四道工序。 具体过程是: 一:配料与熔融:纯碱或芒硝与石英砂按比例,经搅拌机搅均匀后经贮槽、加料斗由螺旋输送机加入反射炉或马蹄焰炉进行熔融反应。 二:浸溶:熔窑加入生料时,已熔融的水玻璃即可从下料口流入冷却槽中,经小型履带式输送机送入贮料桶内,过磅后由电动行车将桶内的玻璃块吊起倒入滚筒内,根据块子重量及不同产品规格加入适量水,通入蒸汽溶解,蒸汽压力一般为0.4~0.5MPa,液筒转速为2~4r/min,溶解到一定浓度后放入沉清槽内,经自然沉清除去杂质。 三:浓缩:除去杂质后的溶液送到浓缩槽内进行浓缩,采用蒸汽间接加热,槽底利用熔窑烟道气余热加热,溶液浓缩至要求浓度时即为成品。 湿法生产 湿法生产泡花碱又分为传统湿法工艺和活性SiO2常压生产工艺两种。传统湿法生产工艺传统湿法生产泡花碱产量高,能耗低,劳动强度低,原料易得,但该法只能生产模数小于2.5的产品,其生产原理是石英砂在高温烧碱中溶解生成硅酸钠。活性SiO2常压生产工艺活性SiO2常压生产泡花碱是

氨碱法制取纯碱与侯氏制碱法

氨碱法制取纯碱与侯氏制碱法 2008-10-13 15:17 索尔维制碱法与侯氏制碱法(也叫做氨碱法与联碱法) 郭永斌发表于 2006-8-10 19:15:28 无水碳酸钠,俗名纯碱、苏打。它是玻璃、造纸、肥皂、洗涤剂、纺织、制革等工业的重要原料,还常用作硬水的软化剂,也用于制造钠的化合物。它的工业制法主要有氨碱法和联合制碱法两种。 一、氨碱法(又称索尔维法) 它是比利时工程师苏尔维(1838~1922)于1892年发明的纯碱制法。他以食盐(氯化钠)、石灰石(经煅烧生成生石灰和二氧化碳)、氨气为原料来制取纯碱。先使氨气通入饱和食盐水中而成氨盐水,再通入二氧化碳生成溶解度较小的碳酸氢钠沉淀和氯化铵溶液。其化学反应原理是:NaCl+NH3+H2O+CO2=NaHCO3↓+NH4Cl 将经过滤、洗涤得到的NaHCO3微小晶体,再加热煅烧制得纯碱产品。2NaHCO3=Na2CO3+H2O+CO2↑放出的二氧化碳气体可回收循环使用。含有氯化铵的滤液与石灰乳[Ca(OH)2]混合加热,所放出的氨气可回收循环使用。CaO+H2O= Ca(OH)2,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氨碱法的优点是:原料(食盐和石灰石)便宜;产品纯碱的纯度高;副产品氨和二氧化碳都可以回收循环使用;制造步骤简单,适合于大规模生产。但氨碱法也有许多缺点:首先是两种原料的成分里都只利用了一半——食盐成分里的钠离子(Na+)和石灰石成分里的碳酸根离子(CO32-)结合成了碳酸钠,可是食盐的另一成分氯离子(Cl-)和石灰石的另一成分钙离子(Ca2+)却结合成了没有多大用途的氯化钙(CaCl2),因此如何处理氯化钙成为一个很大的负担。氨碱法的最大缺点还在于原料食盐的利用率只有72%~74%,其余的食盐都随着氯化钙溶液作为废液被抛弃了,这是一个很大的损失。 二、联合制碱法(又称侯氏制碱法) 它是我国化学工程专家侯德榜(1890~1974)于1943年创立的。是将氨碱法和合成氨法两种工艺联合起来,同时生产纯碱和氯化铵两种产品的方法。原料是食盐、氨和二氧化碳——合成氨厂用水煤气制取氢气时的废气。其化学反应原理是:C+H2O=CO+H2 CO+H2O=CO2+H2 联合制碱法包括两个过程:第一个过程与氨碱法相同,将氨通入饱和食盐水而成氨盐水,再通入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钠沉淀,经过滤、洗涤得NaHCO3微小晶体,再煅烧制得纯碱产品,其滤液是含有氯化铵和氯化钠的溶液。第二个过程是从含有氯化铵和氯化钠的滤液中结晶沉淀出氯化铵晶体。由于氯化铵在常温下的溶解度比氯化钠要大,低温时的溶解度则比氯化钠小,而且氯化铵在氯化钠的浓溶液里的溶解度要比在水里的溶解度小得多。所以在低温条件下,向滤液中加

泡花碱工艺控制流程

泡花碱生产工艺流程 采用DCS为控制核心,可实现自动、手动等对窑炉的碹顶温度、助燃风风量、窑压、燃烧换向、自动配料等的综合自动控制功能。1、由控制站、操作站及工程师站组成DCS控制系统,具备冗余功能。2、共设两套操作站/工程师站,,每套操作站均可对两条窑炉生产线进行监控,并具备与二期工程通讯能力。3、设多回路工业电视一套,分别对2条线出料链板进行监测,监视器为液晶监示器,可切换放大画面。 配料系统由两条独立的生产线构成,有称量、输送、混合等工艺过程, 具有全自动、手动两种控制方式,(手动包括DCS机控和人工手动)。 ●窑压自动调节(调节引风机频率)、窑顶温自动调节(采用调节窑炉助 燃风机频率与煤气炉助燃风机频率),具有自动、手动两种操作方式及 配有后备手操器。 ●火焰换向具备全自动,手动操作。手动包括DCS机控和人工手动(在 规定的时间内自动控制熔窑火焰换向)换向不到位时,系统给出报警 信息,同时换向过程中各段时间参数均可调整。 ●具有出料链板机故障报警并与下料机停车连锁。 ●加料机推扒与喂料均由变频器通过计算机和人手动两种方式控制加料 量。加料机配套控制柜放置于配电室。 ●余热锅炉出口蒸汽流量及压力信号进入DCS系统,应具备原积算仪所 有功能,同时具备累计量按日、月打印输出功能。 ●余热锅炉水位信号进入DCS系统,具有水位控制、显示报警功能。 ?煤气站保留常规仪表,将原煤气站三台数显调节仪改为三台手操 器。一旦DCS出现故障,由手操器控制。将1号、2号、3号煤气 发生炉饱和空气温度和压力调节纳入DCS系统,具备自动、手动 功能。 ●煤气站、余热锅炉房、空压机房、动力室的主要测控参数和动力设备 (如:水泵、电机、风机等)的运行状况均进入系统监测并设有故障 报警。

侯德榜制碱法工艺流程

侯德榜制碱法工艺原理 【情景】 侯德榜制碱法工艺流程如下: 1、将氯化钠溶于水制成饱和氯化钠溶液。 2、先通入NH3达饱和 3、再通入CO2至饱和 4、过滤,得到碳酸氢钠固体. 5、加热固体,得纯碱. 6、滤液,主要是氯化铵。让其和碳酸钙分解生成的CaO(溶于水生成Ca(OH)2)反应重新放出NH3,循环使用。 或在初始滤液中继续加固体NaCl还可以得到碳酸氢钠固体; 或在初始滤液中通氨气得到氯化铵。

【讨论】 1、Na HCO3(s) = Na+(aq) + HCO3-(aq)——这是一个“沉淀”溶解平衡。为了得到NaHCO3,只要Na+和HCO3-浓度足够高即可。因为我们需要饱和氯化钠溶液,这样Na+浓度最大。当然使用饱和NaOH溶液更好,因为可以得到的Na+可以更高,但工业成本太大,不现实。 2、先通氨气后通二氧化碳显然为了得到最大浓度的HCO3-。 假如先通二氧化碳,再通氨气,由于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很小,最后得到的HCO3-浓度很小,况且假如通入的氨气过量,则得到的HCO3-浓度更小,无法使NaHCO3(s) = Na+(aq) + HCO3-(aq)平衡往左移动,工业目的无法达到。 相反,先通氨气再通过量的二氧化碳,则看保证都得到碳酸氢铵。 在通二氧化碳一段时间以后,继续再通氨气,理论上可以得到的碳酸氢铵浓度更大,得到的HCO3-浓度更高,则越溶液得到NaHCO3(s)。 3、分离碳酸氢钠固体显然使用过滤的方法,因为这是一个难溶于水和水溶液之间的混合物的分离。 4、在初始滤液中继续加固体Na Cl,显然是为了提高Na+浓度,使得Na HCO3(s)继续i析出;在初始滤液中通氨气得到氯化铵的道理也一样。 5、摩尔盐的制备原理和碳酸氢钠制备的道理也一样。 6、“沉淀”溶解平衡不仅仅局限在难溶物质,只是可溶或者易溶物质的Ksp 更大而已。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侯氏制碱法的原理及应用_带答案

侯氏制碱法的原理及应用 小结:工业制纯碱的方法: 1.氨碱法(索尔维制碱法) 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足量氨气至饱和,然后在加压下通入CO 2(由CaCO 3煅烧而得),因NaHCO 3溶解度较小,故有下列反应发生: NH 3+CO 2+H 2O =NH 4HCO 3 NaCl +NH 4HCO 3=NaHCO 3↓+NH 4Cl 将析出的NaHCO 3晶体煅烧,即得Na 2CO 3: 2NaHCO 3? ====Na 2CO 3+CO 2↑+H 2O 母液中的NH 4Cl 加消石灰可回收氨,以便循环使用: 2NH 4Cl +Ca(OH)2? ====CaCl 2+2NH 3↑+2H 2O 此法优点:原料经济,能连续生产,CO 2和NH 3能回收使用. 缺点:大量CaCl 2用途不大,NaCl 利用率只有70%,约有30%的NaCl 留在母液中。 2.联合制碱法(侯氏制碱法) 根据NH 4Cl 在常温时的溶解度比NaCl 大,而在低温下却比NaCl 溶解度小的原理,在278K ~283K(5℃~10℃)时,向母液中加入食盐细粉,而使NH 4Cl 单独结晶析出供做氮肥. 此法优点:保留了氨碱法的优点,消除了它的缺点,使食盐的利用率提高到96%;NH 4Cl 可做氮肥;可与合成氨厂联合,使合成氨的原料气CO 转化成CO 2,革除了CaCO 3制CO 2这一工序。 例1 1892年,比利时人索尔维以NaCl 、CO 2、H 2O 、NH 3为原料生产Na 2CO 3,叫索尔维法.其主要步骤是:(1)在NH 3饱和的NaCl 溶液中通入CO 2制得NaHCO 3;(2)再将NaHCO 3焙烧制得纯碱,CO 2循环使用;(3)在析出小苏打的母液中加入生石灰,NH 3循环使用.1940年,我国著名化工专家侯德榜先生,冲破了“索尔维”法的技术封锁,并加以改进,用NaCl 固体代替生石灰,加入母液使NH 4Cl 晶体析出,生产出纯碱和氯化铵.这便是举世闻名的“侯氏制碱法”.试回答: (1)在氨饱和NaCl 溶液中通入CO 2的两步反应方程式为 。 (2)不能在NaCl 溶液中通入CO 2制NaHCO 3的原因 。 (3)析出小苏打的母液中加入生石灰的反应方程式是 。 (4)“侯氏制碱法”与“索尔维法”相比其优点是 。 例1 解析:CO 2在水中发生反应:CO 2+H 2O H 2CO 3 H + +HCO -3,因为碳酸是弱酸,所以HCO - 3在水溶液中 浓度很小;但是在通入氨气后,氨气在水溶液中也发生反应:NH 3+H 2O NH 3·H 2O NH + 4+OH - ,所得到的少量 OH - 和前一反应中的H + 结合生成极弱的电解质H 2O ,从而使得两个反应都向右进行,可以使溶液中HCO -3的浓度变大,由于NaHCO 3溶解度较小,所以可析出NaHCO 3晶体,母液中为NH 4Cl ,加入生石灰可生成NH 3和CaCl 2,改用NaCl ,利用NH 4Cl 溶解度小的原理可析出NH 4Cl 做肥料,析出NH 4Cl 的母液循环使用,原料充分利用,NH 3循环使用,不生成CaCl 2. 答案:(1)NH 3+H 2O +CO 2=NH 4HCO 3 NH 4HCO 3+NaCl =NH 4Cl +NaHCO 3↓ (2)H 2CO 3酸性比盐酸弱,CO 2与NaCl 不反应 (3)2NH 4Cl +CaO =CaCl 2+H 2O +2NH 3↑ (4)使NH 4Cl 析出,可做氮肥,不生成CaCl 2,原料NaCl 充分利用。

湿法生产泡花碱项目建议书-6万吨

湿法生产泡花碱项目建议书 一、项目名称 项目名称:湿法生产泡花碱 二、项目建设的目的 本项目拟以云南丰富的硅砂资源和我公司生产的离子膜烧碱出发,以湿法生产液体泡花碱,为我公司层硅生产和磷化工单位进行磷矿浮选提供合格原料,以提高烧碱产品深加工度增加附加值,创造新的烧碱消费增长速度点。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一)全国的烧碱产销情况 据全国氯碱工业信息中心统计,国内176家主要氯碱企业产能合计达1322万吨/年。至2005年底,国内将有206万吨/年的氯碱装置投产;2006年,国内将迎来新建、扩建装置的投产高潮,预计新增产能261万吨/年;到2007年,还会有99万吨/年的装置投产,若规划中的几个大氯碱项目现在开始建设,2007年投产规模将超过2006年,仅内蒙古就有超过200万吨/年的烧碱能力在建或即将建设。随着WTO条款的实施、国外烧碱企业国内竞争的加剧,烧碱产品供需关系已经出现供过于求,价格开始走低,形势不容乐观,我国烧碱企业面临着如何做大做强,培养自己的独特竞争优势的现实选择。 (二)我公司烧碱产销面临的环境 我公司立足“以化促盐”的战略,大力进军化工领域,聚氯乙烯、烧碱成为我公司的重要产品,其销售情况直接影响我公司的发展。我公司目前拥有3万吨/年离子膜烧碱生产能力,产品品质优良,销售情况良

好。随着“双十一期”和“双十二期”工程的陆续建设投产,到2006年我公司将形成13万吨/年离子膜烧碱生产能力,到2007年将形成25吨/年离子膜烧碱生产能力。未来几年内,云南省的烧碱消费量不会出现大规模的增长,周边省份如四川省、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等,近一两年内均有新的氯碱项目投产,燃碱产量将大幅度增加,我公司烧碱的销售将面临严峻的考验。在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完善服务以提高产品竞争力的基础上,寻找烧碱消耗新的增长点将是关系到我公司未来发展的重大问题。 (三)湿法生产泡花碱是扩大烧碱消耗提高产品附加值的良好途径 1、湿法生产液体泡花碱较干法生产的优势 泡花硅的生产方法分为干法和湿法两种工艺路线。湿法生产以称为液相法,其生产工艺非常简单,产量较高,设备投资小,其与干法生产比较最大的优点就是节能效果显著。由于纯碱、柴油、煤价的不断上涨,使干法生产的泡花碱成本不断提高。而湿法生产泡花碱是以烧碱为原料,其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因此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近年来,随着湿法生产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生产工艺的不断改进,湿法生产泡花碱日益成熟,市场占有率明显提高。 2、湿法生产泡花碱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硅酸钠作为一种廉价的具有特殊性能的无机材料,被大量应用于制皂、铸造、合成洗涤剂、耐火材料、纺织、建材等行业。同时它作为一种可溶性的硅酸盐可被加工成硅酸、分子筛、硅酸镁、偏硅酸钠、硅酸铝钠等含硅酸根的重要化工产品,是一种基本的化工原料,因其用量大、用途广在国民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我国从七十年代开始采用液相法生产硅酸钠,发展至今年产几十万吨,与国外发达国家的产量相比差距很

第二章--氨碱法纯碱生产工艺概述资料

第二章氨碱法纯碱生产工艺概述 第一节氨碱法基本生产原理及总流程简述 一、氨碱法生产纯碱的特点及总流程 氨碱法生产纯碱的技术成熟,设备基本定型,原料易得,价格低廉,过程中的NH3循环使用,损失较少。能大规模连续化生产,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产品的质量好,纯度高。 该法的突出缺点是:原料利用率低,主要是指NaCl的利用率低,废渣排放量大。严重污染环境,厂址选择有很大局限性,石灰制备和氨回收系统设备庞大,能耗较高,流程较长。 针对上述不足和合成氨厂副产CO2的特点,提出了氨碱两大生产系统组成同一条连续的生产线,用NaCl,NH3和CO2同时生产出纯碱和氯化铵两种产品——即联碱法。 氨碱法生产纯碱的总流程见图5-19。 二、氨碱法制纯碱的生产工艺流程 1、氨碱法生产纯碱的流程示意如图5-1所示。其过程大致如下:

2、氨碱法纯碱生产工艺流程框图: 3、氨碱法纯碱生产工序的基本划分: (1)石灰工序:CO 2和石灰乳的制备,石灰石经煅烧制得石灰和CO 2,石灰经消化得石灰乳; (2)盐水工序:盐水的制备和精制; (3)蒸吸工序: 盐水氨化制氨盐水及母液中氨的蒸发与回收; 原盐 石灰石 无烟煤 CO 2 NH 3 废液 重质纯碱 轻质纯碱 盐水精制 盐水吸氨 氨盐水碳化 石灰煅烧 石灰乳制备 母液蒸馏 重碱过滤 重碱煅烧 水合

(4)碳滤工序: 氨盐水碳化制得重碱及其重碱过滤和洗涤; (5)煅烧工序:重碱煅烧得纯碱成品及CO2;和重质纯碱的生产; (6)CO2压缩工序:窑气CO2、炉气CO2的压缩工碳酸化制碱。 三、氨碱法纯碱生产原理及工艺流程叙述 氨碱法生产纯碱的原料是食盐和石灰石,燃料为焦炭(煤)。氨作为催化剂在系统中循环使用。原料盐(海盐、岩盐、天然盐水)经精制吸氨、碳化、结晶、过滤,再煅烧即为成品。母液经石灰乳中和后,氨蒸发并回收使用,氯化钙则排放。其化学反应为: 氨碱法具有原料来源丰富和方便,生产过程均在气液相间进行,可以大规模连续化生产及产品质量好、成本低等优点。但排出的氯化钙(CaCl2)废渣没有应用出路,造成大量堆积。因此,该生产方法在厂址选择方面相对较为苛求,否则引起公害。另外盐的总利用率低(<30%),工艺流程较长且复杂。 (1)、氨碱法纯碱生产的基本原理及总流程叙述:氨碱法是当今世界大规模制造纯碱的工业方法之一。是以食盐、石灰石为主要原料,以氨作为中间辅助材料制取纯碱。总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aCO3+2NaCL=Na2CO3+CaCL2 这个化学反应实际上是不能直接进行的,它只是一系列中间反应的总和。这个反应的实际过程是由右向左进行的,因此要实现由左至右的反应,就必须通过复杂的中间途径,还必须导入氨,在系统中不断循环再用,这就使得氨碱法制碱成为一种很复杂的化学反应过程,其全过程需范围若干个步骤,各主要步骤及其主要化学反应如下: 1、石灰石煅烧以制取CO2及生石灰 CaCO3(s)===CaO(s)+CO2(g)—178.27KJ/mol 燃料中的碳在空气流中燃烧生成CO2并放热 C(s)+O2=CO2(g)+395.4KJ/mol 氧化钙(生石灰)消化制成熟石灰 CaO(s)+H2O(l)=Ca(OH)2(s)+65.65KJ/mol 2、饱和盐水吸氨、碳酸化制成NaHCO3,叫做重碳酸钠(碳酸氢钠),或简称重碱。综合反应如下所示: NaCL(aq)+NH3(g)+CO2(g)+H2O(l)=NH4CL(aq)+NaHCO3(s)+114.5KJ/mol 或分布反应如下:

油脂精炼工艺(new)

油脂精炼工艺 一、油脂精炼工艺的一般过程 食用植物油脂的精炼工艺可分为一般食用油脂精炼、高级食用油脂精炼及特殊油脂精炼,其精炼流程依油脂产品的用途和品质要求而不同,几种主要品级的食用植物油脂精炼流程如下。 (一)一般食用油脂精炼工艺流程 1、国标二级油(原料油要求色泽浅、酸值低于4、不含污染物)工艺流程(Ⅰ) ┌———→脱溶→———┐ 2、国标二级油(原料油为品质较差的毛油,含污染物)工艺流程(Ⅱ) ┌———→脱溶→———┐ 3、国标一级油工艺流程 ┌———→脱溶→———┐ (二)高级食用油脂精炼工艺流程 1、精制食用油(含高级烹调油和色拉油)工艺流程 ┌——→脱蜡→——┐ 2、精制冷餐油(色拉油)工艺流程 (三)食品专用油脂精炼工艺流程 ┌—→酯交换→—┐ 二、典型油脂精炼工艺 (一)大豆油、花生油、芝麻油 豆油、花生油、芝麻油是我国大宗油脂。若原料品质好、取油工艺合理,则毛油的品质较好,游离脂肪酸含量一般低于2%,容易精炼。 1、粗炼食用油精炼工艺流程(间歇式) → ↓

油脚处理←—— 操作条件:滤后毛油含杂不大于0.2%,水化温度 90~95℃,加水量为毛油胶质含量的 3~3.5倍,水化时间30~40min,沉降分离时间 4 h,干燥温度不低于 90℃,操作绝对压力 4.0 kPa,若精炼浸出毛油时,脱溶温度160℃左右,操作压力不大于4.0kPa,脱溶时间 l~3 h。 2、精制食用油精炼工艺流程(连续脱酸、间歇式脱色脱臭) ↓ ↓↓↓↑↓ 操作条件:过滤毛油含杂不大于0.2%,碱液浓度18~22°Bé,超量碱添加量为理论碱量的10%~25%,有时还先添加油量的0.05%~0.20%的磷酸(浓度为85%),脱皂温度70~82℃,洗涤温度95℃左右,软水添加量为油量的10%~20%。吸附脱色温度为80~90℃,操作绝对压力为 2.5~ 4.0 kPa,脱色温度下的操作时间为20 min 左右,活性白土添加量为油量的 2.5%~5%,分离白土时的过滤温度不大于 70℃。脱色油中p<5 ppm、Fe<0.1ppm、Cu<0.01ppm,不含白土,脱臭温度230℃左右,操作绝对压力260~650Pa,汽提蒸汽通入量8~16 kg/t· h,脱臭时间 4~6 h,柠檬酸(浓度 5%)添加量为油量的0.02%~0.04%,安全过滤温度不高于70℃。 (二)棉籽油 棉籽油也是主要的食用油。但毛棉油中含有棉酚(含量约l%)、胶质和蜡质(含量视制油棉胚含壳量而异),品质较差,不宜直接食用,其精炼工艺也较为复杂。 1、粗炼棉清油精炼工艺流程(连续式) ↓↓ 操作条件:过滤毛油含杂不大于0.2%,碱液浓度20~28°Bé,超量碱为理论碱的10%~25%,脱皂温度 70~95℃,转鼓冲洗水添加量为 25~1001/h,进油压力0.l~0.3 MPa,出油背压力0.1~0.3 MPa,洗涤温度85~90℃,洗涤水添加量为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