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护理学第八章辨证

中医护理学第八章辨证

中医护理学第八章辨证
中医护理学第八章辨证

第二篇中医护理基础理论

第八章辨证

【重点难点】

一、八纲辨证

八纲是指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种辨证纲领。八纲辨证是各种辨证的总纲,阴阳又是八纲中的总纲。

(一)表里证候的辨证

表里是辨别疾病病位内外深浅和病势趋向的二个纲领。

1.表证表证是指六淫、疫疠等邪气经皮毛、口鼻侵入机体,正气(卫气)抗邪所表现的轻浅证候。表证多见于外感病的初期阶段,具有起病急,病情轻,病程短的特点。临床表现为恶寒(或恶风)发热,头身疼痛,鼻塞流涕,喷嚏,咽喉痒或痛,微有咳嗽,舌苔薄白,脉浮。

2.里证:里证泛指疾病深入于脏腑、气血、骨髓所表现的证候。里证多见外感病的中、后期阶段,或见于内伤杂病之中,具有病位较深、病情较重、病程较长的基本特征。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但其基本特征是没有新起恶寒发热,以脏腑症状为主要表现。

3.表证与里证的鉴别要点:辨别表证和里证,主要是审察病证的寒热、舌象、脉象等变化。外感病中,恶寒发热同时并见者,属表证;但寒不热或但热不寒者,属里证。表证多有头身疼痛及肺系的症状,脏腑症状不明显;而里证以脏腑症状为主要表现。表证舌苔少变化,里证舌苔多有变化。表证多见浮脉,里证多见沉脉或其他多种脉象。此外,辨别表证和里证还应结合起病的缓急、病情的轻重、病程的长短等。

(二)寒热证候的辨证

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

1.寒证寒证是感受阴寒之邪,或阳虚阴盛所表现的证候。常见的临床表现有恶寒喜暖,面色白,肢冷倦卧,口淡不渴,或喜热饮,痰、涎、涕清稀,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淡苔白润滑,脉迟或紧等。

2.热证热证是感受火热之邪,或阴虚阳亢,人体的机能活动亢进所表现的证候。常见的临床表现有恶热喜冷,面红目赤,烦躁不宁,口渴喜冷饮,痰、涕黄稠,吐血衄血,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而干燥,脉数等。

3.寒证与热证的鉴别要点:寒热的喜恶、口渴与不渴、面色的赤白、四肢的凉温、二便、舌象、脉象等对寒证、热证鉴别最为重要。

(三)虚实证候的辨证

虚实,是辨别邪正盛衰的两个纲领。

1.虚证虚证是指人体正气不足所表现的证候。虚证人体正气虚弱明显,但邪气并不太盛,临床表现以不足、松弛、衰退为基本特点,多见于慢性疾病或疾病的后期,病程较长。

2.实证实证是指邪气亢盛所表现的证候。实证虽邪气壅盛而正气未虚,临床表现以有余、亢盛、停聚为基本特征。实证临床表现多样,一般是新起、暴病多实证;病情急剧者多实证;体质壮实者多实证。

3.虚证与实证的鉴别要点:辨别虚证与实证,主要是观察病人的形体盛衰,精神萎振,声息强弱,疼痛喜按与拒按,以及舌象和脉象等。

(四)阴阳证候的辨证

阴阳是八纲中的总纲,是辨证疾病属性的两个纲领。

1.阴证凡见抑制、沉静、衰退、晦暗等表现的里证、寒证、虚证,以及症状表现于内的、向下的、不易发现的,或病邪性质为阴邪致病、病情变化较慢等,均属阴证范畴。其特征性表现主要有:面色苍白或暗淡,精神萎靡,身重倦卧,畏冷肢凉,倦怠无力,语声低怯,纳差,口淡不渴,小便清长或短少,大便溏泄气腥,舌淡胖嫩,脉沉迟、微弱、细。

2.阳证凡见兴奋、躁动、亢进、明亮等表现的表证、热证、实证,以及症状表现于外的、向上的、容易发现的,或病邪性质为阳邪致病、病情变化较快等,均属阳证范畴。其特征性表现主要有:面色赤,恶寒发热,肌肤灼热,烦躁不安,语声高亢,呼吸气粗,喘促痰鸣,口干渴饮,小便短赤涩痛,大便秘结奇臭,舌红降,苔黄黑生芒刺,脉浮数、洪大、滑实。

3.阴虚证阴虚证是指由于体内阴液亏虚,不能制阳所致的虚热证候。又称虚热证。临床表现为咽干口燥,形体消瘦,潮热盗汗,两颧潮红,五心烦热,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细数。

4.阳虚证阳虚证是指由于体内阳气虚衰,不能制阴所致的虚寒证候。又称虚寒证。临床表现为畏寒肢冷,面色晄白,口淡不渴,或渴喜热饮,神疲乏力,少气

懒言,自汗,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舌淡胖嫩,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5.亡阴证亡阴证是指阴液大量耗损而欲竭所表现的危重证候。临床表现为汗出而粘、如珠如油,神情烦躁或昏愦,面色潮红,肢温身热,唇焦,口渴欲饮,目眶凹陷,皮肤皱瘪,小便极少,呼吸急促,舌红而干,脉细数疾。

6.亡阳证亡阳证是指体内阳气极度衰微而欲脱所表现的危重证候。临床表现为冷汗淋漓、汗质稀淡,精神疲惫,表情淡漠,面色苍白,肌肤不温,四肢厥冷,口不渴或渴喜热饮,呼吸微弱,舌质淡润,脉微欲绝。

二、气血津液辨证

(一)气血病辨证

1.气虚类证

(1)气虚证气虚证是指元气不足,脏腑组织机能活动减退所表现的虚弱证候。临床表现为少气懒言,神疲乏力,头晕目眩,自汗,活动时诸症加剧,舌淡苔白,脉虚无力。

(2)气陷证气陷证是气虚无力升举,清阳之气下陷所表现的虚弱证候。临床表现为头晕目眩,少气倦怠,便意频频,久痢久泄,形体消瘦,腹部有坠胀感,脱肛,子宫脱垂,舌淡苔白,脉弱。

(3)气脱证气脱证是指元气亏虚已极,气息奄奄欲脱所表现的危重证候。临床表现为呼吸微弱而不规则,汗出不止,面色苍白,口开目合,手撒身软,神识朦胧,昏迷或昏仆,二便失禁,舌质淡白,苔白润,脉微欲绝。

2.血虚类证

(1)血虚证血虚证是指血液亏少,脏腑、经络、组织失于濡养所表现的虚弱证候。临床表现为面白无华或萎黄,眼、口唇、爪甲淡白,头晕眼花,心悸失眠,手足发麻,妇女月经量少色淡、衍期甚或闭经,舌淡苔白,脉细无力。

(2)血脱证血脱证是指突然大量出血或长期反复出血,以致血液亡脱所表现的危重证侯。临床表现为面色苍白无泽,头晕目眩,心悸怔忡,气微而短,四肢厥冷,甚至昏厥,不省人事,舌色淡白,脉芤或微欲绝。

3.气血两虚类证

(1)气血两虚证气血两虚证是指气虚和血虚同时存在所表现的证候。临床表现为头晕目眩,少气懒言,神疲乏力,自汗,面色淡白或萎黄,唇甲淡白,心悸

失眠,形体消瘦,舌淡而嫩,脉细弱。

(2)气不摄血证气不摄血证是指气虚不能统摄血液而见出血所表现的证候。临床表现为吐血,便血,皮下瘀斑,崩漏,鼻衄,气短,神疲乏力,面白无华,舌淡,脉细弱。

4.气滞类证

(1)气滞证气滞证是指人体某一部位,或某一脏腑、经络的气机阻滞,运行不畅所表现的证候。又称气郁证、气结证。临床表现为胸胁、乳房、脘腹等处胀闷或疼痛,时轻时重,痛无定处,按之无形,痛胀常随嗳气、矢气、叹息或情绪好转而减轻,或随忧思恼怒而加重,脉象多弦,舌象可无明显变化。

(2)气逆证气逆证是指气机升降失常,逆而向上所表现的证候。临床上以肺、胃之气上逆和肝气升发太过的病变为多见。临床表现为咳嗽,喘息;呃逆,嗳气,恶心,呕吐;头痛,眩晕,甚至昏厥、咯血,以及气从少腹上冲于胸咽。

(3)气闭证气闭证是指邪气阻闭脏器、管窍,以突发昏厥或绞痛为主要表现的危重证候,属实证。临床表现为突然昏仆或晕厥,四肢厥冷,或见绞痛,二便不通,并有呼吸气粗,声高,舌暗苔厚,脉沉实有力。

5.血瘀证凡离经之血未能及时排出或消散,停留于体内;或血液运行不畅,壅积于脏腑、器官、组织之内,失去正常生理功能者,均属瘀血。由瘀血内阻而产生的证候,即为血瘀证。临床表现为疼痛如针刺、刀割,痛有定处、拒按,常在夜间加重。肿块在体表者,常呈青紫色;在体内者,呈坚硬而按之不移的肿块,称为积。出血反复不止,呈紫暗色,血中多夹有血块。面色黧黑,肌肤甲错,唇甲青紫,皮下瘀斑,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舌下络脉曲张,脉细涩或结代,或无脉。

6.血寒证血寒证是指寒邪客于血脉,凝滞气机,血行不畅所表现的实寒证候。临床表现为冷痛拘急,得温则痛减,遇寒则加剧,皮肤紫暗发凉,形寒肢冷,妇女月经衍期,经色紫暗,夹有血块,舌淡紫苔白,脉沉迟涩或紧。

7.血热证血热证是指火热内炽,侵犯血分所表现的实热证候。临床表现为咳血、吐血、衄血等急性出血症,血色鲜红质稠,身热,面红,口渴,心烦,失眠,或局部疮疡,红、肿、热、痛,舌红绛,脉滑数或弦数。

(二)津液病辨证

1.津液不足证津液不足证是指由于津液亏少,导致脏腑、组织、器官失其滋养润泽所表现的证候。临床表现为口燥咽干,渴欲饮水,唇焦而裂,鼻孔干燥,皮肤干枯无泽,目眶凹陷,小便短少,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细数。

2.痰证痰是由水液内停而凝聚所形成的病理性产物,其质粘稠。由痰浊停聚或流窜于脏腑、经络、组织之间而表现的证候,即为痰证。临床表现为胸闷,咳喘,痰多粘稠,喉中痰鸣,脘痞,纳呆,恶心,呕吐痰涎,头晕目眩,表情淡漠,神昏神乱,肢体麻木,半身不遂,瘰疬气瘿,痰核乳癖,喉中异物感,舌苔白腻,脉滑。

3.饮证饮邪是由体内水液停积而形成的病理性产物,其质清稀。由饮邪停滞于胃肠、胸胁、心肺、四肢等处所表现的证候,即为饮证。临床表现为脘腹痞满,沥沥有声,泛吐清水;咳嗽气喘,痰多清稀,喉中有哮鸣声,胸闷心悸,甚或咳逆倚息不得平卧;或胸胁饱满,支撑胀痛,随呼吸、咳嗽、转身而痛加剧;小便不利,肢体浮肿、沉重痛。头晕目眩,苔白滑,脉弦或滑。

4.水停证水邪又称水气,是体内水液停聚所形成的最清稀而善流动的病理性产物。由水邪内停所致的证候,即为水停证。临床表现为头面、肢体,甚或全身浮肿,按之凹陷不能即起,或腹部膨隆胀满,叩之呈浊音或呈移动性浊音,按之如囊裹水,小便不利,身体困重,舌体胖大,苔白滑,脉沉弦。

三、脏腑辨证

(一)心与小肠病辨证

1.心气虚证心气虚证是指由于心气不足,鼓动无力所表现的证候。临床表现为心悸,气短,精神疲惫,活动后加重,或见精神恍惚,或有自汗,或面色淡白,舌质淡,脉虚。

2.心阳虚证心阳虚证是指由于心阳虚衰,鼓动无力,虚寒内生所表现的证候。临床表现为心悸怔忡,心胸憋闷或痛,形寒畏冷,气短,自汗,面色晄白,或面唇青紫,舌质淡胖或紫暗,苔白滑,脉迟弱或结代。

3.心阳暴脱证心阳暴脱证是指心阳衰竭,阳气暴脱所表现的证候。临床表现为在心阳虚证的表现基础上,更见突然冷汗淋漓,四肢厥冷,呼吸微弱,面色苍白,口唇青紫,舌淡紫,脉微欲绝,或心痛剧烈,甚或神志模糊,昏迷不醒。

4.心阴虚证心阴虚证是指由于心阴亏损,虚热内扰所表现的证候。临床表现

为心悸心烦,失眠多梦,或喜笑不休,举止失常,或见五心烦热,午后潮热,盗汗,两颧潮红,舌红少津,脉象细数。

5.心血虚证心血虚证是指由于心血亏虚,不能养心所表现的证候。临床表现为心悸,失眠多梦,面色淡白或萎黄,或兼见头晕,健忘,或见精神恍惚,唇、舌色淡,脉细弱。

6.心火亢盛证心火亢盛证是指由于心火内炽所表现的证候。临床表现为心烦失眠,面赤口渴,口舌赤烂疼痛,身热,便秘溲黄,或兼见小便赤、涩、灼、痛,或见尿血,或精神错乱,甚或狂躁谵语,神识不清,舌尖红绛,苔黄,脉数。

7.痰迷心窍证痰迷心窍证是指由于痰浊蒙蔽心神所表现的证候。又称痰迷心包证。临床表现为意识模糊,甚则昏不知人;或精神抑郁,表情淡漠,神志痴呆,喃喃独语,举止失常;或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口吐涎沫,喉有痰声。并见面色晦滞,胸闷呕恶,舌苔白腻,脉滑。

8.痰火扰神证痰火扰神证是指由于火热痰浊侵扰心神所表现的证候。临床表现为躁狂谵语,甚则狂越妄动,打人毁物,胡言乱语,哭笑无常,或见神昏谵语,或发热烦躁,面红目赤,口渴气粗,便秘尿黄,痰黄稠,喉间痰鸣,胸闷,心烦不寐,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9.小肠实热证小肠实热证是小肠里热炽盛所表现的证候。临床表现为心烦口渴,口舌生疮,小便赤涩、尿道灼痛,或尿血,舌红苔黄,脉数。

10.心脉痹阻证心脉痹阻证是指由于瘀血、痰浊、阴寒、气滞等因素阻痹心脉所表现的证候。临床表现为心悸怔忡,心胸憋闷作痛,痛引肩背内臂,时作时止。或见痛如针刺,舌暗或有青紫斑点,脉细涩或结代;或为心胸闷痛,体胖痰多,身重困倦,舌苔白腻,脉沉滑或沉涩;或遇寒痛剧,得温痛减,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迟或沉紧;或疼痛而胀,胁胀,常喜太息,舌淡红,脉弦。

11.瘀阻脑络证瘀阻脑络证是指由瘀血犯头,阻滞脑络所表现的证候。临床表现为头痛、头晕经久不愈,痛处固定不移,痛如锥刺,面晦不泽;或健忘、失眠、心悸;或神情不宁,喜笑如狂,谵语妄言;或头部外伤后昏不知人,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细涩。

(二)肺与大肠病辨证

1.肺气虚证肺气虚证是指肺的功能减弱,其主气、卫外功能失职所表现的证

候。临床表现为咳喘无力,咳痰清稀,少气懒言,语声低怯,自汗、动则益甚,畏风,易于感冒,神疲体倦,面色淡白,舌淡苔白,脉弱。

2.肺阳虚证肺阳虚证是指肺阳亏虚,失于温煦,其主气、通调水道功能下降,水津不布,肺失宣肃所表现的证候。临床表现为久咳无力,胸闷气喘,痰多色白,神疲懒言,畏寒肢冷,易于感冒,或自汗,面色淡白,舌淡胖大,苔薄白,脉弱。

3.肺阴虚证肺阴虚证是指由于肺阴不足,失于清肃,虚热内生所表现的证候。临床表现为干咳少痰,或痰少而粘,不易咯出,口燥咽干,形体消瘦,五心烦热,午后潮热,盗汗,颧红,或痰中带血,声音嘶哑,舌红少津,脉细数。

4.风寒束表证风寒束表证是指由于风寒之邪侵袭肺表,肺卫失宣所表现的证候。临床表现为咳嗽,痰稀色白,微有恶寒发热,鼻塞,流清涕,喉痒,或见身痛无汗,舌苔薄白,脉浮紧。

5.风热犯肺证风热犯肺证是指风热之邪侵袭肺系,肺卫受病所表现的证候。临床表现为咳嗽,痰稠色黄,发热微恶风寒,鼻塞,流浊涕,口微渴,或咽喉疼痛,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6.燥邪犯肺证燥邪犯肺证是指外界燥邪侵犯肺卫,肺系津液耗伤所表现的证候。临床表现为干咳少痰,或痰粘难咯,或痰中带血,唇、鼻、咽喉干燥,发热,微恶风寒,胸痛,或见鼻衄,咯血,便干溲少,无汗或少汗,苔薄而干燥少津,脉浮数或浮紧。

7.痰热壅肺证痰热壅肺证是指邪热内盛,痰热互结,壅闭于肺所表现的肺经实热证。临床表现为咳嗽痰稠色黄,气喘息粗,壮热口渴,鼻煽气灼,胸痛,咽喉红肿疼痛,或喉中痰鸣,或咳吐脓血腥臭痰,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或黄腻,脉数或滑数。

8.寒痰阻肺证寒痰阻肺证是指寒邪与痰浊交并,壅阻于肺,肺失宣降所表现的证候。临床表现为咳喘痰多,痰白清稀或粘稠,易咯,形寒肢冷,胸闷,或见喘哮痰鸣,舌淡苔白腻或白滑,脉濡缓或滑。

9.大肠液亏证大肠液亏证是指津液不足,不能濡润大肠所表现的证候。临床表现为大便秘结干燥,难以排出,常数日一行,口干咽燥,或伴见口臭头晕等症,舌红少津,脉细涩。

10.肠虚滑泻证肠虚滑泻证是指大肠阳气虚衰不能固摄所表现的证候。临床表

现为利下无度,或大便失禁,神疲畏寒,脱肛,腹痛隐隐,喜温喜按,舌淡苔白滑,脉沉弱。

11.大肠湿热证大肠湿热证是指湿热下注大肠所表现的证候。临床表现为泄泻,肛门灼热,或下利赤白粘冻,或暴注下泄,色黄而臭,腹痛,里急后重,小便短赤,口渴,或有恶寒发热,或但热不寒,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三)脾与胃病辨证

1.脾气虚证脾气虚证是指脾气不足,运化功能减退所表现的虚弱证候。临床表现为食欲减退,食后饱胀或腹胀,大便稀溏或先干后溏,神疲或体倦乏力,消瘦或虚肿,少气懒言,面色萎黄或淡白,排便无力,腹痛绵绵、喜按,肠鸣,口淡乏味,舌质淡或胖嫩有齿痕,苔白润;脉缓弱或沉细弱或虚大。

2.脾阳虚证脾阳虚证是指脾阳虚衰,失于温运,阴寒内生所表现的虚寒证候。亦可称脾虚寒证。临床表现为食少纳呆,脘腹胀满,大便溏薄清稀或完谷不化,腹部冷痛,喜温喜按,畏寒怯冷,四肢不温,口淡不渴,或周身浮肿,小便短少,或白带量大质稀,舌质淡胖或边有齿痕,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3.脾阴虚证脾阴虚证是指脾阴不足,运化失司所表现的虚弱证候。临床表现为食少,腹胀,食后尤甚,大便溏薄,或秘结,或溏结不调,口干唇燥,形体消瘦,面色无华,倦怠乏力,手足心热,舌红少津,苔少或无,脉细无力。

4.脾虚气陷证脾虚气陷证是指脾气亏虚,脾主升清功能失司,清气上升无力而致气机下陷的证候。临床表现为脘腹坠胀,食后益甚,或便意频数,肛门坠胀,或久泄久痢不止,甚或脱肛,或子宫下垂,或小便混浊如米泔。常伴见肢倦乏力,少气懒言,声低无力,头晕目眩,面色萎黄,形体消瘦,食少便溏,舌质淡,苔薄白,脉缓弱。

5.脾不统血证脾不统血证是指脾气虚弱,不能统摄血液,而致血溢脉外,以慢性出血为主要表现的证候。临床表现为便血、尿血、肌衄、齿衄、鼻衄、或妇女月经过多、崩漏等各种慢性出血表现。常伴见食少腹胀,便溏,面色无华或萎黄,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舌淡苔白,脉细弱。

6.寒湿困脾证寒湿困脾证是寒湿之邪内盛,中阳受困所表现的证候。又称湿困脾阳证或寒湿中阻证。临床表现为脘腹痞闷胀痛,口腻纳呆,腹痛便溏,泛恶欲呕,口淡不渴,头身困重,面色晦黄,或肌肤面目发黄,黄而晦暗如烟熏,或

肢体浮肿,小便短少,或妇女白带量多质稀,舌淡胖苔白腻,脉濡缓。

7.湿热蕴脾证湿热蕴脾证是湿热之邪内蕴中焦,影响脾的运化功能所表现的证候。临床表现为脘腹痞满,纳呆厌食,恶心呕吐,厌食油腻,口苦而粘,大便秘结,或便溏不爽,头身困重,或身黄、目黄,色泽鲜明如橘皮色,小便黄,或皮肤瘙痒,或身热起伏,汗出热不解,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8.(八)胃气虚证胃气虚证是指胃气不足,胃的机能减退,影响胃的受纳、腐熟功能,以致胃失和降所表现的证候。临床表现为胃脘痞胀,食后胀甚,或隐隐作痛,按之觉舒,不思饮食,恶心呕逆,时作嗳气,或干呕反胃,面色萎黄,少气,神疲乏力,声低懒言,自汗眩晕,舌质淡,苔薄白,脉虚弱。

9.胃阳虚证胃阳虚证是由于胃阳不足,虚寒内生,影响胃的受纳腐熟功能所表现的虚寒证候。又称胃虚寒证。临床表现为胃脘隐痛,喜温喜按,口淡不渴,食少脘痞,泛吐清水,或夹有不消化食物,或嗳气,呕吐呃逆,神疲乏力,畏寒肢冷。舌质淡,苔白,脉沉迟无力。

10.胃阴虚证胃阴虚证是由于胃阴不足,胃失濡润,影响胃的正常功能所表现的虚弱证候。临床表现为胃脘隐隐灼痛,饥不欲食,或胃脘嘈杂,干呕呃逆,口燥咽干,烦渴思饮,大便干结,小便短少,或形体消瘦。舌红少津,苔少或剥脱苔,脉细数。

11.寒滞胃腑证寒滞胃腑证是由于阴寒之邪凝滞胃腑,使胃的功能受阻所表现的证候。临床表现为胃脘冷痛,病势急剧,得温痛减,遇寒痛甚,口淡不渴,脘腹痞胀,泛吐清水,或恶心呕吐,吐后痛缓,形寒肢冷,甚则面白唇青,舌质淡,苔白润,脉弦或沉紧。

12.胃火炽盛证胃火炽盛证是由于邪热在胃,胃中火热炽盛,胃的受纳腐熟功能异常所表现的实热证候。亦称胃热证或胃火证。临床表现为胃脘灼痛,吞酸嘈杂,消谷善饥,口苦口臭,或牙龈肿痛、糜烂,或口舌生疮,或吐血、衄血、便血。渴喜冷饮,小便短赤,大便干,舌红苔黄,脉滑数。

13.食滞胃脘证食滞胃脘证是指饮食停滞胃脘,胃不能腐熟、消化水谷所表现的证候。临床表现为胃脘胀满疼痛、拒按,嗳腐吞酸,厌食呕恶,或吐出酸腐食物,吐后胀痛得减,矢气便溏,泻下物酸腐臭秽,或便秘不通,舌苔厚腻,脉滑或沉实。

(四)肝胆病辨证

1.肝血虚证肝血虚证是指全身营血亏虚,使肝藏血不足,其所系的目、爪甲、筋或冲任等失养失充所表现的虚弱证候。临床表现为视物模糊或夜盲,两目干涩,爪甲枯槁不泽,妇女可见月经量少色淡,甚至闭经,或肢体麻木,关节拘急不利,手足震颤,肌肉瞤动,头晕眼花,面唇淡白无华,舌淡,脉细。

2.肝阴虚证肝阴虚证是指肝之阴液亏损,目、筋和胁络失去濡养,虚热内扰所表现的证候。临床表现为两目干涩,视力减退,或胁肋隐隐灼痛,或见手足蠕动,头晕目眩,午后颧红,面部烘热,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口燥咽干,舌红少苔少津,脉弦细而数。

3.肝气虚证肝气虚证是指肝气虚弱,不能滋养筋目、调畅情志所表现的证候。临床表现为两胁拘急,目糊不明,爪甲干枯,关节不利,神疲乏力,不耐劳累,或懈怠,忧郁,胆怯,或四肢不温。舌淡苔白,脉沉滑细或迟而无力。

4.肝气郁结证肝气郁结证是指肝的疏泄功能失常,而致肝经气机郁滞所表现的证候。临床表现为情志抑郁、易怒,胸胁或少腹胀痛、窜痛,胸闷,善太息,妇女可见乳房作胀疼痛,痛经,月经不调,甚则闭经。舌苔薄白,脉弦。或见梅核气,或见瘿瘤、瘰疬,或见胁下块。病情轻重与情志变化关系密切。

5.肝火上炎证肝火上炎证是指肝火内炽,气火上逆,表现以肝经上行部位火热炽盛为特征的证候。临床表现为头晕胀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或胁肋灼痛。或耳鸣耳聋,或耳内肿痛流脓。或失眠多梦,或吐血、衄血,口苦口干,大便秘结,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6.肝胆湿热证肝胆湿热证是指湿热蕴结肝胆,疏泄功能失职或湿热下注肝经所表现的证候。临床表现为胁肋胀痛,口苦,纳呆腹胀,泛恶欲呕,大便不调,小便短赤。或身目发黄。或见寒热往来。或男性睾丸肿胀热痛,阴囊湿疹。或妇女带下黄臭,阴部瘙痒。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

7.寒凝肝脉证寒凝肝脉证是指寒邪内侵肝脉,寒凝气滞,表现以肝经循行部位冷痛为主症的证候。临床表现为少腹牵引阴部冷痛,或男子阴囊收缩引痛,或女子痛经,经暗有块。或见巅顶冷痛。遇寒加甚,得温则减,形寒肢冷,舌淡苔白润,脉沉紧或弦迟。

8.胆郁痰扰证胆郁痰扰证是指痰热内扰,胆气不宁,表现以惊悸失眠为特点

的证候。临床表现为惊悸失眠,胆怯,烦躁不安,胸胁闷胀,善太息,头晕目眩,口苦,呕恶,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9.肝阳上亢证肝阳上亢证是指肝肾阴亏,阴不制阳,表现以亢阳上扰为特征的上盛下虚的证候。临床表现为头目胀痛,眩晕耳鸣,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失眠多梦,腰膝酸软,头重脚轻,舌红,脉弦或弦细数。

10.肝风内动证:肝风内动证泛指患者出现眩晕欲仆、抽搐、震颤等具有“动摇”特点为主的一类证候,属内风。

(1)肝阳化风证肝阳化风证是指阴虚阳亢,肝阳升发无制,亢极化风所导致的一类动风证候。临床表现为眩晕欲仆,头摇而痛,肢体震颤,言语謇涩,手足麻木,步履不正。或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口眼喎斜,半身不遂,舌强不语,喉中痰鸣。舌红,苔白或腻,脉弦有力。

(2)热极生风证热极生风证是指由于邪热炽盛,燔灼肝经,引动肝风所表现的动风证候。临床表现为高热,抽搐,颈项强直,两目上视,甚则角弓反张,牙关紧闭;烦躁不宁或神志昏迷,舌质红绛,苔黄燥,脉弦数。

(3)阴虚动风证阴虚动风证是指阴液亏虚,筋脉失养所表现的动风证候。(4)血虚生风证血虚生风证是指血液亏虚,筋脉失养所表现的动风证候。(五)肾与膀胱病辨证

1.肾阳虚证肾阳虚证是肾脏阳气虚衰,温煦失职,气化无权所表现的一类证候。临床表现为腰膝酸软,面色晄白或黧黑,头目眩晕,精神萎靡,形寒肢冷,尤以下肢为甚;或阳痿,妇女宫寒不孕;或大便久泄不止,完谷不化,五更泄泻;或浮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起,甚则腹部胀满,全身肿胀,心悸咳喘,舌淡胖苔白,脉沉弱。

2.肾阴虚证肾阴虚证是肾脏阴精亏损,失于滋养,虚热内生所表现的证候。临床表现为腰膝酸痛,眩晕耳鸣,失眠多梦,男子阳强易举,遗精,妇女经少经闭,或见崩漏,形体消瘦,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咽干颧红,溲黄便干,舌红少津,脉细数。

3.肾精不足证肾精不足证是指肾中所藏之精亏损,其主生长发育、主生殖功能减退所表现的证候。临床表现为小儿发育迟缓,囟门迟闭,;男子精少不育,女子经闭不孕,性功能减退;成人早衰,发脱齿摇,耳鸣耳聋,健忘恍惚,动作

迟缓,足痿无力,精神呆钝等,舌淡,脉细弱。

4.肾气不固证肾气不固证是指肾气亏虚,封藏固摄无权所表现的证候。临床表现为腰膝酸软,面白神疲,听力减退,小便频数而清,或尿后余沥不尽,或遗尿,或小便失禁,或夜尿频多。男子滑精早泄,女子带下清稀,或胎动易滑,舌淡苔白,脉沉弱。

5.膀胱湿热证膀胱湿热证是指湿热蕴结膀胱,气化不利所表现的证候。临床表现为尿频尿急,排尿灼热涩痛,小便短赤,小腹胀闷,或伴有发热腰痛,或尿血,或尿有砂石,舌红苔黄腻,脉数。

测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八纲

2.实证

3.脾不统血证

4.肝风内动证

二、填空题

1.表里是辨别疾病和的两个纲领。

2.肺的病证有虚实之分,虚证多为和。

3.气虚类证包括、和。

4.血病常见证候可概括为、、和四种。

三、单选题

1.八纲辨证是()

A、各种辨证的综合

B、各种辨证的总纲

C、内伤杂病的辨证方法

D、外感热病的辨证方法

E、病因辨证

2.产生表证的主要原因是()

A、外邪直中

B、劳倦所伤

C、里邪表出

D、六淫初袭

E、情志所伤

3、头晕目眩,少气懒言,乏力自汗,面色淡白,心悸失眠,舌淡嫩,脉弱,

证属()

A、血虚证

B、气虚证

C、气血两虚证

D、气不摄血证

E、气滞血瘀证

4、临床表现为口燥咽干,唇燥而裂,皮肤干枯无泽,小便短少,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细数,辨证是()

A、血虚证

B、温燥证

C、阴虚证

D、津液不足证

E、阳虚证

四、简答题

1.简述虚证、实证的鉴别要点。

2.简述肝阳上亢证的概念及临床特点。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八纲:是指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种辨证纲领。

2.实证:是指邪气亢盛所表现的证候。实证虽邪气壅盛而正气未衰,临床表现以有余、亢盛、停聚为基本特征。

3.脾不统血证:脾不统血证是指脾气虚弱,不能统摄血液,而致血溢脉外,以慢性出血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4.肝风内动证:肝风内动泛指出现以眩晕欲仆、抽搐、震颤等具有动摇特点为主的一类证候,属内风。

二、填空题

1.病位内外深浅、病势趋向。

2.气虚、阴虚。

3.气虚证、气陷证、气脱证。

4.血虚证、血热证、血瘀证、血寒证。

三、单选题

1.B 2.D 3、B 4、C

四、简答题

1.辨别虚证与实证,主要是观察病人的形体盛衰,精神萎振,声息强弱,疼痛喜按与拒按,以及舌象和脉象等。一般说来,病人形体消瘦,精神萎靡,声低息微,痛处喜按,舌质娇嫩,舌淡少苔或无苔,脉无力者属虚证;病人形体壮实,精神兴奋,声高气粗,痛处拒按,舌质苍老,舌苔厚腻,脉有力者属实证。此外,辨别虚证和实证还应结合起病的缓急、病程的长短等。

2.肝阳上亢证是指肝肾阴亏,阴不制阳,表现以亢阳上扰为特征的上盛下虚的证候。主要临床表现有头目胀痛,眩晕耳鸣,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失眠多梦,腰膝酸软,头重脚轻,舌红,脉弦或弦细数。

s

中医护理学试卷

、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四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1、人体是有机的统一整体,在生理方面是以() A、五脏中心 B、六腑为中心 C、经络为中心 D、精气血津液为中心 2、“热极生寒”“寒极生热”属阴阳的() A、相互对立 B、相互消长 C、相互转化 D、相互累及 3、临床症见呼吸少,吸气困难,动则气喘属() A、肺气虚 B、心气虚 C、宗气虚 D、肾不纳气 4、能转化成血液又是血液组成部分的是() A、原气 B、宗气 C、营气 D、卫气 5、内风的产生是由于() A、肝脏功能失调 B、心脏功能失调 C、情志失调 D、邪气偏盛 6、膀胱贮藏排泄尿液的功能是依靠() A、膀胱的气化 B、肾的气化 C、肾与膀胀的气化 D、三焦的气化 7、麻疹的隔离时间一般为() A、疹退 B、透疹后 C、透疹后6天 D、透疹后2周 8、风热证感冒汗多湿衣时防止受凉复感护理应() A、随时擦汗衣 B、汗止后更衣 C、擦汗后盖上被子 D、温水擦浴 9、暴盲肝阳上亢证饮食禁忌() A、酒及辛辣之品 B、生冷瓜果 C、多饮水 D、荤腥 10、水痘隔离时间从发病开始到() A、水痘透布 B、水痘完全干燥结痂后二周 C、水痘完全干燥结痂后一周 D、水痘完全干燥结痂 11、芒刺舌主() A、热盛 B、阴虚 C、食滞 D、气滞 12、语音低微或断续不相接的多属() A、虚证 B、实证 C、寒证 D、热证 13、便有腥味为() A、消化不良 B、胃热证 C、虚证 D、实热证 14、疼痛喜按多属() A、虚证 B、实证 C、气滞证 D、瘀血证 15、迟脉主() A、表证 B、里证 C、寒证 D、热证

中医护理的基本原则

中医(中西医结合)科 中医护理的基本原则 预防为主预防,是指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学历来十分重视预防,早在《内经》中就提出了“治未病”的预防思想,强调“防患于未然”。《素问.四报导神大论》中记载:“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科。”指出了“治未病”的重要意义。 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方面内容。 1、未病先防就是在疾病未发生之前,做好各种预防工作,防止疾病的发生 1)调养身体,提高正气抗邪能力:要提高正气,关键要增强。《素问.遗篇.刺法论》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为了防止疾病的发生,必须注意精神的调摄、身体的锻炼、饮食起居护理、避免过度和适当的药物预防等方面。 ① 调摄精神。中医认为精神神志活动,与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有密切的关系。突然强烈或反复、持续的精神刺激,可使人体气机逆乱,气血阴阳失调而发病。如过喜伤心、暴努伤肝、过思伤脾、恐惧伤肾等。在疾病过程中,情绪波动或突然的精神刺激,均可导致疾病恶化。而心情舒畅、精神愉快,则使气机通畅,气血和平,有利于疾病康复。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说的:“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可见,做好情志护理,保持精神上安定清静愉快,对提高正气,预防疾病的发生或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② 加强身体锻炼。汉代医家华佗根据“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道理,创造了“五禽戏”。说明经常进行身体锻炼,能增强体质,减少疾病的发生。对慢性疾病,通过太极拳、八段锦等锻炼,也有助于关节流利、气机通畅,达到早日康复。

③ 生活起居护理。要保持身体,精神充沛,益寿延年,就应懂得自然变化规律,适应自然环境的的变化,对饮食起居、劳逸等有适当的节制和安排。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说的:“亡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④ 药物预防。《素问.遗篇.刺法论》中有“小金丹……服十粒,无疫干也”预防疾病的记载。早在明清时代,人痘接种法已得到推广。还有用苍术、雄黄等烟熏以消毒防病等。近年来中草药预防疾病有了很大发展,取得很好效果。如用贯众、板蓝根或大青叶预防,用茵陈、栀子等预防,马齿苋预防痢疾等。 (2)防止病邪的侵害:要做好未病先防除了采用以上四方面措施外,还应防止病邪的侵害,因病邪是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如讲究卫生,防止水源、和环境的污染;对“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对“五疫之至,皆相染易”应“避其毒气”;对生活起居方面,应起居有常、饮食有节、不妄作劳等,都是防止病邪侵害的有效方法。 2、既病防变做好未病先防是预防疾病积极而理想的措施。但如果疾病已经发生,则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处理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及时、果断采取一切护理措施,防止疾病的发展和传变。 (1)在疾病尚未明确诊断时,护理人员要加强观察,通过病员出现的症状、体征及期有关情况的综合分析,为医生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防止疾病的发展。 (2)捕捉并发症的先兆,防止疾病传变。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常可出现病情突变或并发症发生。如高热病人出现热极动风或邪热内陷心包的抽风或昏迷等。若护理人员能及早发现,并采取适当措施,可挽回逆势,使病员转危为安。 (3)掌握疾病的传变规则和途径,及早采取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医学源流论》中说:“……是故传经之邪,先夺其未至,则所以断敌之要道也,横暴之疾,而急保其未病,则所以守我之岩疆也,挟宿食而病者,先除其食,则敌之资粮已焚……。”《金匮

喀喇沁旗中蒙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

喀喇沁旗中蒙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1

————————————————————————————————作者:————————————————————————————————日期:

喀喇沁旗中蒙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 (2011年-2015年) 三十几年来,喀喇沁旗中蒙医院在医院建设和管理上做出了很多努力,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同级兄弟旗县中蒙医院相比和社会对卫生事业的要求还存在着差距。为了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从现在起,要坚持不懈地开展医院建设工作,努力创造条件解决在医院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为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医疗环境。医院发展规划的制订是振兴我旗中蒙医药事业的需要,是保证全旗百姓健康的需要,更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为此,特制定我院中长期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一切以病人为中心,努力优化服务环境,着力提高医疗和服务质量,积极发展和突出中医药特色优势,努力拓宽中医药的服务领域和提高服务水平,进一步规范执业行为,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为促进中蒙医药事业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二、发展目标 目前我院面临规模小,人才匮乏,基础设施薄弱、资金不足,生存发展难等诸多问题。为解决医院的生存发展问题,为振兴中蒙医药事业,结合我院实际及二级中医院评审标准特制定我院中

长期发展规划。在上级领导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全体医院职工的共同努力,加强医院科学管理,扩大医院规模,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强化医疗服务质量、注重人才开发培养为重点,积极探索新的经营模式,群策群力,团结协作,力争在2015年,建成“规模适度、功能完善、环境优美、设施完备、管理规范、技术精湛、中蒙医药特色突出,医疗服务满意”的集医疗、预防、康复、保健于一体的二级甲等中蒙医院,为人民群众提供完善有效、质量优良的医疗保健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 三、重点工作 (一)加强规范化管理建设,努力创建标准化旗县级中蒙医院。 学习现代管理理念,提高整体管理水平,建立健全科学化的管理体系,实施医疗技术、服务质量、质量监控体系规范化管理。完善院科两级目标责任制管理体系,开展现代管理知识培训,强化院领导班子、职能科室和临床科室二级负责人的管理意识、管理责任,提高各级人员的管理水平。以狠抓医疗护理质量,强化质量管理为核心,不断完善各种质量管理监控体系和管理措施,健全质量管理制度,完善三级质量控制网络,加强质量督查力度,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在规划期内各项工作达到标准化二级中蒙医院要求。 (二)、加强医院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医院综合服务能力。 1、基础设施建设:利用好国家、自治区、市、旗有关对中蒙医药的扶持政策,发挥中蒙医药优势,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增

(完整word版)中医护理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一、名词解释 1.正治与正护:是指疾病的临床表现与它的本质相一致情况下所实施的治法与护法,又称 “逆治逆护法”。 2.反治与反护:是指疾病的临床表现与它的本质不相一致情况下所实施的治法与护法。 3.热因热用:用温热药、温热护法,治护热的症状表现的方法。 4.寒因寒用:用寒凉药、寒凉护法,治护寒的症状表现的方法。 5.塞因塞用:用补塞药、补塞护法,治护闭塞不通症状的护法。 6.通因通用:用通利的药物、通利的护法,治护通泄症状的方法。 7.同病异护:一般情况下,相同的症证,应该使用相同的护法。 8.异病同护:一般情况下,不同的病证,应该使用不同的护法。 9.未病先防:使之在未病之前,采取各种措施,做好预防工作,以预防疾病的发生。 10.既病防变:指的是在疾病发生的初始阶段,应力求早诊断、早诊断,以防止疾病的发展 及传变。 11.汗法:亦称解表法。是通过宣发肺气、调畅营卫、开泄腠理等作用,促使人体微微出汗, 使肌表的外感六淫之邪随汗而解的一种治法。 12.吐法:亦称涌吐法。是指通过药物,使停留在咽喉、胸膈、胃脘等部位的痰涎、宿食或 毒物从口中吐出的一种治法。 13.温法:亦称温阳法。是通过温中祛寒、回阳通络等作用,使寒气去,阳气复,经络通, 血脉和的一种方法。 14.刮痧法:又称“挑痧”,是指在边缘钝滑的器具,在患者体表一定部位反复刮动,使其 局部皮下出现瘀斑或痧痕的一种治疗方法。 15.药熨法:是将中药用白酒或食醋搅拌后炒热,装入布袋内,在患处或特定穴位来回移动 或回旋运转,利用温热及药物的共同作用,已达到行气活血、散寒止痛、祛瘀消肿、温经通络等作用的一种治疗方法。 16.灸法:是以艾绒为主要材料,加工制成艾条或艾炷,点燃后在人体体表的一种部位或腧 穴进行烧灼熏烤,借灸火的热力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方法。 17.拔罐法:又称“吸筒法”,是以罐或筒为工具,利用热力排出罐内空气,形成负压,使 罐或筒吸附于腧穴部位皮肤上或应拔部位,造成被拔部位的皮肤充血、淤血,产生刺激以调节脏腑功能,而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二、简答题 1、煎药加水方法 1)第一煎的加水量以水超过药物表面3-5cm 2)第二煎的加水量以水超过药物表面2-3cm为准加水方法是按平均每1g药加水10ml计算出该方的需水量一般第一煎将总水量的70%加入,第二煎加入剩余的30%应一次将水加足,避免在煎药过程中频频加水 2、中草药中毒 1)立即停止接触服用有毒药物 2)尽快清除毒物 3)解毒:催吐:口服有毒药物2-3h;洗胃;导泻中毒超过6h 4)促进已吸收毒物的排泄

护理专业《中医护理学》课程标准

护理专业 《中医护理学》课程标准 1.课程定位和设计思路 1.1 课程定位 《中医护理学》是护理学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专业课程,同时也是高职护理专业必修课程。中医护理学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研究中医护理理论和护理技术为主的一门学科通过本门课的学习使学生在理解中医学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运用中医护理理论和基本技能对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进行中医护理奠定基础;同时为培养有中医护理理论和基本技能的高端技能型护理人才奠定基础。 表1.1 -1 课程定位表 本课程是高职护理专业必修课课程,考试课课程。 2. 课程教学目标

培养系统掌握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术;通过任务驱动、服务驱动来展开知识、技能的教学活动,突出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的高职办学特色;使学生全面掌握或理解藏象、辨证、诊法、经络、腧穴等内容,能适应县级以上、城镇社区和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预防保健及康复护理的高素质、实用性技能型人才。本课程贯穿着职业素质教育,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操作技能训练;以期达到课程教学目标。 2.1知识目标 1.能正确解释中医的名词术语。 2.能解释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特点。 3.能区分中西医脏器的异同,熟悉理解中医各脏腑的功能,正常与异常的表现。 4.能解释理解人体的必需物质气血津液的概念、生成、运行、功能、关系。 5.能解释经络的概念、组成、十二经的分布规律;腧穴的含义、分类、作用。 6.能解释中药的四气五味概念和作用。 7.能用八纲进行辨证 2.2 能力目标 1.能正确的使用舌诊、脉诊诊病的方法。按照中医的问诊内容进行问诊。 2.学会中药的煎服方法 3.能熟练的用针灸、推拿、刮痧、火罐等中医方法护理疾病。 4.能正确运用各种取穴方法。在身上准确地找出常用的骨度折量寸。 5.能在身上找准40个以上的常用穴位,并能对常见病组方治疗。 2.3素质目标 1.培养自学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2.能用互联网、参考书收集信息。 3.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 4.注重实践能力的锻炼。 3.参考学时及学分 3.1参考学时 总学时36学时,其中理论课24学时,实训课12学时。 3.2课程学分 课程修完,考试合格给予课程学分分。 4.课程内容及教学要求

中医护理学基础100题

五禽戏的创立者华佗 被称为刚脏的是肝 下列具有表里关系的经脉是足阙阴与足少阳经 五化中,属于火的是长 治疗和护理疾病的基本原则是调整阴阳, 恢复其相对平衡 失眠兼见潮热盗汗,腰膝酸软者,多为心肾不交 “阳胜则阴病”,用下列那种理论解释为宜阴阳消长平衡 下列不属于津液范畴的是痰饮 脾的生理功能有主运化/主升清/主统血 气化是指通过气的运动产生各种变化 属于阴中之阴的时间是前半夜 泻南补北法是指泻心补肾法 七情致病的特点有直接伤及内脏/影响脏腑气 机/情志变化与病势相关 经络的主要组成部分十二经脉 目睛斜视多为肝风内动 与血液正常运行有关的因素有脉管的完整性/气的推动/气 的固摄/心肝脾等脏的功能/ 血液自身清浊 诊寸口脉,右寸候肺 与血液生成无关的是自然界清气 期的生理功能有推动作用/温煦作用/防御 作用/固摄作用/气化作用 五脏中以升为健的脏是脾 在液为唾的脏是肾 属于六腑的有胆/胃/三焦/膀胱 数脉的主病是热证 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为阴邪,易伤阳气/其性凝

滞,主用/其性收引 湿证患者面色多表现为黄色 格阴的本质是真热假寒 过度安逸易导致的病理变化是气血运行不畅 均属于肝系统的是胆/筋/目/爪 脾在体合肉 下列哪项症状属于假神面赤如妆 神识不清,胡言乱语,声高有力,称为谵语 行气利水并用治水肿的依据是气能行津 与肺相表里的六腑是大肠 被称为百病之长的六淫邪气是风邪 呕吐清水痰涎,多属痰饮 机体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是血 具有主决断的脏腑是胆 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舌苔白腻,主病是痰饮证 五行制化关系中,异常的是相乘/相侮 宗气的盛衰可诊察虚里穴 潮热多见于阳明实证/湿温病/阴虚 证 卫气的生理功能是防御、温煦、调控 人体组织结构中,属于阳的是六腑 大实有羸状是指真实假虚 望络脉通用的年龄是3岁内 灰黑苔主病是热极或寒极 瘀血疼痛的性质多是刺痛 肝主流泄的功能体現在调畅气机/促进血液运 行/调解情志/促进肠胃 运化 性质精纯, 灌注于脉中之气是营气 水火既济概括的是哪两个脏腑的关系心与肾

中医护理学基础

中医护理学基础 第一章 *1中医护理学的概念: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整体观念,对疾病进行辨证护理,结合预防,保健,康复等措施,并运用独特的传统护理技术,对患者及人群施以健康照顾与服务,以保护人民健康的一门应用学科。 *2中医护理学的研究领域和服务对象:研究领域:(1)在研究对象对方面,既涉及患者的疾病护理,病后调摄与康复,又涉及人群的养身保健与防未病;(2)在临床实践方面,既涉及医院的专科护理,又涉及社区护理,(3)在学科任务方面及包括临床护理,还包括护理管理、护理教育和护理科研。服务对象:既包括患者,又包括健康人群。 3中医护理学的两个基本点:(1)整体观念—即人是一个有机整体及人和自然界的统一。中医护理学强调以人为本,重视人体五脏六腑的完整统一以及人与自然环境、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和谐,运用整体观念,对患者进行整体护理。(2)辩证施护—辩证施运用中医学理论,通过望闻问切四诊的方法收集患者有关疾病的病史、症状、体征等发生、发展的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概括、判断,对疾病进行证候定性。施护施在辩证的基础上,从疾病的证候定性确立相应的护理原则和方法,制定出护理计划和具体的护理措施,对患者实施护理。辩证施决定护理的前提与依据,施护施护理疾病的手段和方法。 4中医整体护理:施指在观察判断病情和护理疾病时应注意把人体的局部病变与机体整体病理变化统一起来,重视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根据四时气候、地理环境、居住条件及一天昼夜晨昏变化等各方面因素,制定出适宜的护理计划。 5证、症、病三者的关系与区别:“病”是疾病的总称,概括疾病的全部病理过程,因此,“病”可以概括“证”,“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症”施指症状,而“证”施证候,是辩证所得到的结果,概括了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出现的各种症状。“证”比“症状”更全面、更深刻、更准确的揭示了疾病的本质。 6八纲辩证的概念:八纲,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辩证将疾病的病位深浅、病位性质、邪正盛衰、证候类别等情况加以综合分析,归纳为八类证候,称为八纲辩证。 7扶正祛邪的概念:疾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从邪正关系来说是正气与邪气矛盾双方互相斗争的过程。 8护病求本的概念:护病求本就是在护理患者时必须先抓住疾病的本质,针对疾病的本质进行护理,这是辩证施护的根本原则。 9三因制宜的概念:三因制宜护理施指在护理工作中,要注意因时,因地,因人的差异性,区别对待,采取适宜的护理措施。 10治未病的概念: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与发展,维持机体阴阳平衡的健康状态即被称为“治未病”。 11阴阳:(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 寒证、里证、虚证属于因证热证、表证、实证属于阳证 (1)阴证:多因体内阳气虚衰或寒邪凝滞所致。临床可见面色暗淡,精神萎靡,形寒肢冷,倦怠无力,语声低怯,纳差,便溏,尿清,舌淡胖嫩,苔润滑,脉沉迟等。 (2)阳证:多因体内热邪炽盛或阳气亢盛所致。临床可见面赤身热,神烦,烦躁不安,声高气粗,口干,渴喜冷饮,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降,苔黄黑起芒刺,脉象浮数、洪大等。 (3)阴虚证:病理机制是阴液亏损,阴部制阳表现:阴液亏损,阳气相对偏盛而生虚热(4)阳虚证:病理机制施阳气亏损,阳不制阴表现:机体功能减退的气虚证候,阴气相对偏盛而生虚寒 (5)亡阳证:指由于体内阴液大量消耗所表现出阴液衰竭的证候。阴虚而阳亢,表现出一

对护理专业的认识(同名2112)

对护理专业的认识(同名2112)

对护理专业的认识 内容摘要:本专业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需要和我国社会医疗体制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具有社会主义觉悟,掌握较深厚的中西医护理理论知识、专业实践能力和一定的科研教学能力,能在各级医疗单位及相关领域从事临床护理、护理教学、护理管理的高级应用型护理人才。且护理专业被教育部、卫生部等六部委列入国家紧缺人才专业,应予以重点扶持。世界卫生组织对各成员国卫生人才资源统计结果显示,许多国家护理人才紧缺。在我国,护士的数量远远不够,医护比例严重失调。这为学习护理专业的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 关键字:培养目标培养要求学科课程国内现状就业前景就业要求 一、专业培养目标及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需要和我国社会医疗体制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具有社会主义觉悟,掌握较深厚的中西医护理理论知识、专业实践能力和一定的科研教学能力,能在各级医疗单位及相关领域从事临床护理、护理教学、护理管理的高级应用型护理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中西医护理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一定的现代自然科学及现代护理学知识和研究方法,受到严格的中西医护理技能的训练,掌握护理教学、护理研究的基本能力。 [具体培养要求] 1.知识方面:打好坚实的外语、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基础,掌握自然学科、人文社会学科、丰富的医学、护理学专业学科及相关学科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一定的现代医学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具备宽广而深远的科技视野,强烈的求知欲望,事业心和创新意识。 2.能力方面:培养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社交能力、组织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分析能力、动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综合能力。 3.素质方面:在一切教育环节中,强化全面素质教育。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素质、人文素质、生理和心理素质,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全面发展的具有健康体魄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二、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 护理学、基础医学 [主要课程] 正常人体学、疾病学基础、医用化学与生物化学、药理学、护理学基础、护理心理学、中医学基础、中医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 三、课程设置和基本要求 [课程设置] 课程结构分为两大类:即必修课和选修课(包括限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 [基本要求] 1.贯彻德育放在首位的原则,加强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工作,使学生具备应有的政治修养。

中医护理的基本原则教学提纲

中医护理的基本原则

中医(中西医结合)科 中医护理的基本原则 预防为主预防,是指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中医学历来十分重视预防,早在《内经》中就提出了“治未病”的预防思想,强调“防患于未然”。《素问.四报导神大论》中记载:“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科。”指出了“治未病”的重要意义。 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方面内容。 1、未病先防就是在疾病未发生之前,做好各种预防工作,防止疾病的发生 1)调养身体,提高正气抗邪能力:要提高正气,关键要增强体质。《素问.遗篇.刺法论》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为了防止疾病的发生,必须注意精神的调摄、身体的锻炼、饮食起居护理、避免过度疲劳和适当的药物预防等方面。 ① 调摄精神。中医认为精神神志活动,与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有密切的关系。突然强烈或反复、持续的精神刺激,可使人体气机逆乱,气血阴阳失调而发病。如过喜伤心、暴努伤肝、过思伤脾、恐惧伤肾等。在疾病过程中,情绪波动或突然的精神刺激,均可导致疾病恶化。而心情舒畅、精神愉快,则使气机通畅,气血和平,有利于疾病康复。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说的:“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可见,做好情志护理,保持精神上安定清静愉快,对提高正气,预防疾病的发生或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② 加强身体锻炼。汉代医家华佗根据“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道理,创造了“五禽戏”。说明经常进行身体锻炼,能增强体质,减少疾病的发生。对慢性疾病,通过太极拳、八段锦等健身锻炼,也有助于关节流利、气机通畅,达到早日康复。 ③ 生活起居护理。要保持身体健康,精神充沛,益寿延年,就应懂得自然变化规律,适应自然环境的的变化,对饮食起居、劳逸等有适当的节制和安排。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说的:“亡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④ 药物预防。《素问.遗篇.刺法论》中有“小金丹……服十粒,无疫干也”预防疾病的记载。早在明清时代,人痘接种法已得到推广。还有用苍术、雄黄等烟熏以消毒防病等。近年来中草药预防疾病有了很大发展,取得很好效果。如用贯众、板蓝根或大青叶预防流感,用茵陈、栀子等预防肝炎,马齿苋预防痢疾等。 (2)防止病邪的侵害:要做好未病先防除了采用以上四方面措施外,还应防止病邪的侵害,因病邪是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如讲究卫生,防止水源、食物和环境的污染;对“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对“五疫之至,皆相染易”应“避其毒气”;对生活起居方面,应起居有常、饮食有节、不妄作劳等,都是防止病邪侵害的有效方法。 2、既病防变做好未病先防是预防疾病积极而理想的措施。但如果疾病已经发生,则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处理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及时、果断采取一切护理措施,防止疾病的发展和传变。

中医护理学课程标准

中职护理专业《中医护理学》课程标准课程名称:《中医护理学》 总学时:54学时(其中实验22学时) 适用专业:护理专业(中医护理方向)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中医护理学》是中等卫生职业学校护理专业的专业课之一,是中医护理方向的必修课。通过近年来的探索,我们将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中医基本知识和中医护理技术两大部分。基本知识部分涵盖中医学最基本的理论知识,通过讲解力求使学生对中医有较为完整系统的认识;护理技术部分则包含了有中医特色的饮食、情志、运动、用药和针灸调护等内容,教学过程以实验实训或临床为主,以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了解中医学生理、病理及诊治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掌握中医护理的基本理念、基本方法和基本技术,为将来在中医医院、社区医院和乡镇医院从事中医护理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中医护理学》采用课堂讲授、教师示范、实验实训及临床见习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加强学生对中医基本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注重每一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突出重点,讲清难点。并说明本课程在整个护理专业的地位,适当对比现代护理理念,突出中医特点。 二、基本教学内容和学时安排 本课程共54学时,其中课堂讲授30学时,实验实训22学时,考试2学时。 (一)教学时间安排表:

(二)实验项目、性质与器材、学时安排:

第一部分中医基本知识 第一章中医护理原则与特点(2学时) 【目的要求】 知识目标:掌握中医学及中医护理学的含义;整体观念、辨证施护的概念和内容。 技能目标:了解中医护理的起源、各朝代中医护理的发展。 态度目标:热爱中医事业,立志为中医而奉献。 【教学内容】 第一节中医护理在典籍中的体现:历代医著、医家对护理的记载和论述。 第二节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与原则:整体观念、辩证施护、独特的护理技术。 【教学建议】 讲授法、分析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 教学中注重启发、引导,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使教学内容直观形象,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吸引学生注意力,加深对课堂内容的理解。 第二章中医哲学思想(2学时) 【目的要求】 知识目标:掌握阴阳五行的基本概念、阴阳学五行说的基本内容。 技能目标:学会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态度目标:用物质的、运动的观点看待一切事物和现象。 【教学内容】 第一节阴阳:阴阳的概念、内容及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第二节五行:五行的概念、事物的五行归类、五行的生克乘侮及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教学建议】 讲授法、分析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

《中医护理学》课程标准

《中医护理学》理论课程标准 课程编号:04204072 适用专业:五年制护理专业 课程类别:公共课 修课方式:必修 教学时数:64学时 总学分数:4学分 一、课程定位 1.课程地位与作用 课程的地位:《中医护理学》课程是我院护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课程的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运用中医理论知识和技能对患者提供有效的整体护理。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和临床见习,在教学实践中以职业伦理道德作为指导行为的准则,并认真完成个案护理计划。 2.课程基本理念 本课程根据专业培养目标,以护理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任务引领为课程设计基础,以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结合护理岗位能力需求和临床护理岗位工作过程,对应护士执业资格标准和学生个性发展,以培养学生的执业能力为核心,遵循必须、够用的原则整合《中医护理学》课程内容,实现实践性和开放性教学理念。以多种教学手段并用的教学理念,开展教学活动,培养高素质技能型护理人才。 二、课程性质与任务 1.课程的性质 《中医护理学》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护理学的重要分支,它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研究探讨中医护理理论和护理技术为主的一门学科。在古代中医是

医护不分的,随着中医现代化和中西医结合工作的发展,中医护理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开始建立。中医护理除了讲授中医基础理论之外,还要介绍针灸、推拿、情志护理、饮食疗法、常见病的中成药应用、预防与护理等。 2.课程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中医基础理论和体现中医护理基础操作。课程着重体现辩证施护和整体护理,将传统医学的化内容充实精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和临床见习,在教学实践中以职业伦理道德作为指和整体护理,将传统医学的精化内容充实于临床护理之中,使中医护理更贴近生活,贴近社会,为护理的人员在工作中拓宽思路、提高临床工作水平发挥积极作用。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和临床见习,在教学实践中以职业伦理道德作为指导行为的准则,并认真完成个案护理计划。 三、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能正确解释和理解中医名词术语。 2.能理解解释中医基本特点。 3.能区分中西医脏器的异同,熟悉理解中医各脏腑的功能,正常与异常的表现。 4.能解释理解人体的必需物质精气血津液的概念、生成、运行、功能之间的关系及正常与异常的表现。 5.能说出各种病因的含义、治病特点。 6.能熟悉20个以上的常用中成药的功效、适应症。 7.能解释和理解腧穴的含义、分类、作用。 8.说出常见病症的病型。 9.能完成一般的中医基础护理。 (二)能力目标 1.具备自学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终身学习打好惯,为医护的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2.能用网络信息、相关的参考书、专业杂志搜集信息,不断的积累知识。 3.有不耻下问的精神,虚心学习别人的经验,丰富临床经验。 4.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三)素质目标 1. 培养学生刻苦勤奋、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学会关心、爱护、尊重病人,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和细心严谨的工作作风。 2. 通过任务驱动、服务驱动来展开知识、技能的教学活动,突出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的妇产科护理教学活动,使学生能运用护理程序与护理技能对中医健康问题、疾病问题提供服务。 3.培养学生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的意识,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在教学实践中以职业伦理道德作为指导行为的准则,并认真完成个案护理计划,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中医护理学基础:中医护理原则——扶正祛邪的护理原则

中医护理学基础:中医护理原则——扶正祛 邪的护理原则 护理原则是依据治则制定的,用以指导辨证施护,制定出具体的护理措施。治则是治疗疾病的法则,是用以指导治疗方法的原则。所以护理要符合治则的要求,根据治则常用的护理原则包括: 扶正祛邪的护理原则 疾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从邪正关系来说,是正气与邪气矛盾双方互相斗争的过程。邪正斗争的胜负决定着疾病的进退,邪胜于正则病进,正胜于邪则病退。那么什么是正气?什么是邪气? 正气 邪气 所以,护理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扶助正气,祛除邪气,改变邪正双方的力量对比,使其向有利于疾病好转的方向的转化。 扶正:即是扶助正气,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抗邪能力。 所采取的护理措施有:饮食营养的补充、精神的调摄、适当的休息、体育锻炼以及药物预防、药膳、气功、养生法

等以增强机体的抗病邪能力。多用补虚法以扶正,护理法则:“虚则补之” 祛邪:是祛除病邪,使邪去正安。 适用于以邪盛为主要矛盾的病证,多采用“实则泻之”的方法。不同的邪气、不同的部位,其治疗护理方法亦不相同。如病在上者,采用催吐法及护理;病在下者,采用攻下法及护理;病在表者,采用发汗法及护理等。 扶正祛邪的运用原则 扶正法 适用于单纯正气虚而无外邪者,或邪气不盛的虚证。扶正可使正气加强,有助于机体抗御和祛除病邪。 如:气虚、阳虚病人,应采取补气、补阳的方法进行治疗和护理。阳虚病人多怕冷,护理时应加衣、避风寒,尽量安排在阳面病房等。 祛邪法 适用于以邪实为主,而正气未衰的实性病证。邪去则正安。 如:表邪盛者,宜发汗解表。风寒感冒者,宜辛温解表,葱豉汤加减,饮食、药物宜温热服;风热感冒者,宜辛凉解表,银翘散加减,饮食、药物可凉服。实热实火,宜用清热泻火;如实证便秘可用承气类。寒证病人宜用温中祛寒,护理可增加衣物、调节室温、热水袋,饮食、汤

中医护理学第八章辨证分析

第二篇中医护理基础理论 第八章辨证 【重点难点】 一、八纲辨证 八纲是指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种辨证纲领。八纲辨证是各种辨证的总纲,阴阳又是八纲中的总纲。 (一)表里证候的辨证 表里是辨别疾病病位内外深浅和病势趋向的二个纲领。 1.表证表证是指六淫、疫疠等邪气经皮毛、口鼻侵入机体,正气(卫气)抗邪所表现的轻浅证候。表证多见于外感病的初期阶段,具有起病急,病情轻,病程短的特点。临床表现为恶寒(或恶风)发热,头身疼痛,鼻塞流涕,喷嚏,咽喉痒或痛,微有咳嗽,舌苔薄白,脉浮。 2.里证:里证泛指疾病深入于脏腑、气血、骨髓所表现的证候。里证多见外感病的中、后期阶段,或见于内伤杂病之中,具有病位较深、病情较重、病程较长的基本特征。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但其基本特征是没有新起恶寒发热,以脏腑症状为主要表现。 3.表证与里证的鉴别要点:辨别表证和里证,主要是审察病证的寒热、舌象、脉象等变化。外感病中,恶寒发热同时并见者,属表证;但寒不热或但热不寒者,属里证。表证多有头身疼痛及肺系的症状,脏腑症状不明显;而里证以脏腑症状为主要表现。表证舌苔少变化,里证舌苔多有变化。表证多见浮脉,里证多见沉脉或其他多种脉象。此外,辨别表证和里证还应结合起病的缓急、病情的轻重、病程的长短等。 (二)寒热证候的辨证 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 1.寒证寒证是感受阴寒之邪,或阳虚阴盛所表现的证候。常见的临床表现有恶寒喜暖,面色白,肢冷倦卧,口淡不渴,或喜热饮,痰、涎、涕清稀,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淡苔白润滑,脉迟或紧等。 2.热证热证是感受火热之邪,或阴虚阳亢,人体的机能活动亢进所表现的证候。常见的临床表现有恶热喜冷,面红目赤,烦躁不宁,口渴喜冷饮,痰、涕黄稠,吐血衄血,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而干燥,脉数等。

中医护理学

湖南中医药大学本(专)科课程教学大纲 《中医护理学》 适用护理学专业(湘杏本科) 执笔人:杨金花 审定人:潘晓彦 学院负责人:罗尧岳 湖南中医药大学教务处 二○一四年十月 一、理论与实验课时教学时间分配表

二、课程性质和教 学目的 《中医护理学》是建立在中医基础理论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上的一门基础学科,是高等中医药院校护理学专业的必修核心课程,是其他中医护理专科学习的基础,也是护理学专业的特色课程,在中医护理学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课程适用于护理学专业。其任务是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中医护理基本理念,掌握中医护理学的基础知识,能够运用整体观念开展辨证施护,在今后的临床工作实践中更好地为人的健康服务提供高水平的护理。 三、课程目标 第四篇 中医护理基本技能

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特点:整体观念与辨证施护;中医护理的一般方法(生活起居、饮食调护、情志护理、用药护理等);中医护理的基本技术操作(拔罐、艾灸、刮痧等),最终使学生能够应用中医护理学基础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满足临床护理服务对象的生理、心理、社会需求。同时,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和临床实践环节,帮助学生认识作为一名护士的自身价值,建立积极的专业情感和专业态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和发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日后的护理专业学习和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坚实的专业信念、知识和技能基础。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篇概述 第一章概述 第二节中医护理学概述 【教学内容】 一、中医护理学的概念 二、中医护理学发展简史 三、中医护理与现代护理的关系 四、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 【目的要求】 一、重点与难点 重点:中医护理学的基本概念与发展史,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 难点:中医护理学发展史。 二、教学要求 1、掌握中医护理学的概念,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 2、熟悉:中医护理学发展简史,特别是有关著作; 3、了解中医辨证施护与现代护理的关系。 【教学方法】 多媒体授课,运用讲授法、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等。 【参考学时】 2学时。 第二篇中医基础理论 【教学内容】

中医护理学发展史与展望

中医护理学发展史与展望 兰州市中医医院妇产科周梅琳 概述 中医护理在各历史阶段的发展特点 ■《黄帝内经》 ■《伤寒杂病论》 ■《外科精义》 ■《侍疾要语》对中医护理学基础的贡献 ■《千金方》等在妇儿科护理的内容。 ■中医护理之展望 中医学根植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沃土,并不断汲取外来文化营养,形成了极为系统、缜密的理论体系,积累了卓有成效的治疗方法与养生保健手段,其属生命科学范畴,独具中国医学特色。为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中医学的形成,源于人类的生产与生活实践,但必须以人类求生本能为先导,而中医理论的形成,必脱胎于医疗经验。 站在哲学的角度来看中医理论,则可发现,传统的中医理论是以临床实践为基础,以哲学思想为依托。 “医学经验”与“哲学思想”,构成了中医理论的两大支柱。 中医护理学的定义 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结合预防、养生、保健、康复及各项医疗护理活动等对患者加以照料,并施以独特的中医护理技术,以保护、维持、恢复人类的健康的一门应用学科。 既继承了中国传统的护理特点,又汲取了现代护理学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新成就、新技术、新进展。 是临床护理中最常用、最具普遍性的基本理论与技术。 中医护理学基础起到了中医基本理论与临床辨证施护之间的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 整体观念、辩证施护及独特的中医临床操作技术与护理方法三个基本特点,是中医护理的重要指导原则和措施。 各时期对中医护理的贡献 夏、商、周至春秋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和文化的发展,护理学也得到相应发展。如河南安阳殷王墓中发掘出来的甲骨文中记载的“沐”字,很像人在盆中用水洗澡,说明当时人们已有定期沐浴的卫生习惯。 春秋时期,人们已了解四时气候变化与疾病的关系,如《周礼》记载四季发病:“春时有病首疾,夏时有痒疥疾,秋时有疟寒疾,冬时有咳上气”说明四季气候变化影响

影响中医护理发展的因素及解决对策

影响中医护理发展的因素及解决对策 发表时间:2016-06-07T16:37:24.793Z 来源:《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2期作者:刘振贤王金玉 [导读] 中医学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为我国民族的昌盛与繁荣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刘振贤王金玉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130117 【摘要】目前,中医护理正处在学科的建设以及发展的重要时期,许多因素制约着中医护理的发展,其中包含学科内涵及理论的模糊、中医护理人员基础知识的薄弱、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能力较弱以及相关的体系与规制不健全等。针对一系列的问题,提倡中医护理的相关组织机构与教育医疗机构都能够定期开展相关理论与专题的研究,从而界定中医护理整体的技术范畴,加强对学科研究的重视程度,将中医护理人员的继续教育以及终身教育体系不断改革完善,加强法律规制以及相关制度的健全与完善,以便于可以培养出大批优秀的中医护理专业的护理工作者,不断促进中医护理技术的可持续的发展。 【关键词】中医护理学;中医护理发展;发展研究 [中图分类号] R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5018(2016)02-294-01 中医学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为我国民族的昌盛与繁荣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医的经验不断丰富累积,其中也包含着极其丰富的护理学的相关内容与方法,在护理事业不断发展且趋于完善的今天,中医护理凭借其独特的理论体系以及客观与实用的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且不断从医院护理,逐步向社区护理以及家庭护理进行普及与转化,特别是在护理学被规划为一级学科之后,中医护理学具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1、影响中医护理发展的因素分析 1.1 学科内涵的模糊 从中医护理学的相关概念出发,不难看出,中医护理学具有极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其中包括了中医护理的理论、方法以及独特的技能。随着医院的不断发展与成立,中医护理逐渐从中医学当中分化,进而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由于中医护理学的发展时间比较短,因此还存在着一系列诸如学科内涵模糊以及学科界限不清等问题,加之中医护理的总体范畴目前尚且没有一个比较完善的定论。而中医当中,有许多先进的方法与理论,不但实用,而且安全,这些操作的技术都可以被纳入到中医护理的范围之内。纵观中医护理的技术与手法,正是由于学科内涵的模糊,致使医护职责的界限始终不是很清晰,这样一来就严重制约了临床护理人员进行一系列中医护理操作的积极性,中医护理相关技术的应用逐渐被人们所忽略,这样一来就严重造成了中医护理的逐渐萎缩的趋势。 1.2 护理人员中医护理基础知识薄弱 从目前中医护理工作者的临床操作情况来看,中医护理的相关技术并不比西医的护理技术难,例如毫针针刺的方法,在具体的操作流程上同肌内注射相比,除了进针的方法与具体部位不相同以外,在操作的整体过程大体上是相同的。然而从内涵方面进行分析,中医护理工作者若想熟练完成这项护理操作,除了对具体操作程序进行熟练掌握之外,还需要在中医理论指导之下进行各项操作,对所属的各个位置、经络以及功效等加以熟知,确定身体各个穴位的具体位置,并且掌握各种针的进针与行针首发,除此之外,还要能够根据患者的病情,辨证地选取穴位等。由此可见,一个合格的中医护理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各项护理操作的技术,并且扎实掌握中医的基础理论。 2、中医护理技术发展的对策思考 2.1开展理论与专题研究 中医护理传统的技术操作种类与内容很多,范围也很广,因此,将中医护理加以明确界定是当前中医护理学科发展的极其重要的前提条件。2006年,我国的中医药管理局下发了相关规定,规定中针、灸、按摩等相关15项的操作内容,可以由护士独立实施并且完成,然而目前临床上,相关操作内容都有相应的专业人员予以实施,因此,护士执行这些操作的管理趋势呈现下滑的状态。而中医护理的相关技术究竟归属于哪些范畴,中医护士在执行相关中医护理技术是否需要相应的资格证书,这些问题都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思考,从而对中医护理学科加以科学的定位,并且将其与其他相关学科之间的关系予以明确,探讨中医护理人员的工作职责与技术范畴,明确中医护理工作者的责任与义务,从而最大限度避免医疗的纠纷。 2.2 培养优秀的专业化中医护理专业护士 在中医护理学科建设的过程中,极其重要的内容是专业化中医护士的培养与教育,在国外,这种专业化的护士的建设已经日趋成熟,虽然在国内起步比较晚,但是也处在了不断发展进步的阶段。在目前的中医院当中,绝大多数的护士都是毕业于西医类的院校当中,想要使全体中医院的护士都能够掌握中医理论与相应技术,在实际操作中尚且存在着一些难度,因此,可以在医院中成立专门的中医护理模式的病房,从而培养一批优秀的中医护理专业的护理人员,以便于起到以点带面的积极作用,可以为全面推广中医护理技术奠定夯实的基础。 2.3 积极发展中医护理技术 目前,随着国家对中医事业的逐渐重视与全力支持,已经在全国各地设立中医院,并且逐渐加大了对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的考核力度。然而一系列的培训与考核,都是将重点放在了操作的规范性与过程当中,并没有深入探究应当如何使用。从这个角度进行分析,中医护理工作者更应该抓住机遇,将历代中医的典籍以及先进的理论成果进行收集与整理,从中探究出适用于现代化医疗环境的中医护理技术,以便于可以真正为临床实践进行指导。与此同时,还需要积极开展相关中医护理技术的研究工作,在对实践进行加强的基础上,加强科研能力,将中医护理技术的作用机理与效果进行总结与评价,从而达到提升中医护理技术的目的,为广泛开展中医护理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万燕萍.欧国琴.中医护理技术在糖尿病便秘患者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6(02). [2]张秀英.王文秀.张艳媛.袁华.中医护理技术的应用现状[J].全科护理.2015(05). [3]闵俊英.中医护理规范化培训及中医护理技术临床应用的现状与分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