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心得体会4篇

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心得体会4篇

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心得体会4篇
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心得体会4篇

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心得体会4篇

作为从事一线的教师,我们应该走出没有课程标准、没有教材、套用其它学科的教法的境地,进行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下面是unjs整理的关于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心得体会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心得体会范文一

本次培训很实用,以任务驱动为主线、以活动为中心、以讲授、研讨、自学、评价相结合、以理论相渗透、以技术为支撑,让学员充分感受了教育技术应用的多样性,在学习体验中感悟了现代教育理念与运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学创新的魅力,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心得体会4篇。与以往的培训相比,本次培训具备很多的优点,同时给我们的感受也非常深刻。

1、培训内容和我们平时的教学工作紧密联系,实用性很强。

比如创建教学设计方案,规划主题单元等一系列学习活动能梳理我们的教学思路,促使我们整合各方面的资源,更好的理解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意义,为我们今后能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具体的教学工作中打下了扎实的理论基矗

2、培训形式新颖有趣,着力培养学员们的合作意识。本文由一起去留学编辑整理。

特别是以小组为单位,设立小组代表,既有趣又能激发大家的创新思维,迅速树立团队合作意识,增强团队的凝聚力,为后续培训打下基矗

3、课堂属于开放式,气氛轻松。

各组员可以自由的发表自己的意见。打破了传统课堂的教学规律。对于我们来说,虽然只有短短3天的培训,但受益匪浅。在这里我们见识了很多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鲜活的案例,在集体讨论和辅导老师的点拨下,我们进一步理解了信息技术对现代教学产生的重大意义,了解了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优化方法。不但丰富了我们的教学基本理论知识,而且对我们今后的教学活动有很大帮助,可以将这些知识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对所任教的学科进行教学规划设计,梳理教学思路,加深对教材的理解。

4、是学习收获巨大。

在学习内容方面,不仅理解了教育技术的基本内涵,深入理解了教设计的一般过程,掌握了信息资源的获取方法、处理方法,还通过案例的研讨,掌握了探究型学习和授导型学习的设计方法及评价方法,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也有了一定的认识,提升了教学设计的整合水平等等,可以用“收获颇丰”来概括。在学习方式上,老师们感受最多的是小组学习和探究型学习的优势。专业上的互补,使老师们能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同时增强了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探究型的学习,能充分调动每位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各展所长,始终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和热烈的学习气氛。如果能有效地将它们应用到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必将有力地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通过此次培训使我真正领会到了新的教育技术理念,也发现了自己身上许许多多欠缺的地方。学习虽然完成了,但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我们一定会在日后的教学中努力做到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真正让教育技术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

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心得体会范文二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对信息化教学有了一些更深刻的认识。结合我所任教的语文学科特点,我觉得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教育的整合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的运用,为语文课堂教学增添了无穷魅力,拓宽语文教学的空间。

信息化教学对于学生学习能力以及问题意识的培养乃至怀疑精神的塑造具有重要意义。学生通过对现代化教学资源的真正利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与发现的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协作能力,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可促进学生个性化阅读等等有诸多益处。

但是信息化教学在实际的实施和操作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困惑:

1、比如语文学科中的单元模块,一个单元一个主题,一般情况下包括四篇课文,四篇

课文全部学完,以往大概要10个课时,再加上练习和习作部分,至少要16个课时,需要8个两连堂,这样设计单元模块时对老师来说也是一个繁重的任务。我昨天在设计第一单元时,四篇课文,我分成两个模块,一篇现代抒情诗歌,一篇古诗两首分在一个模块里,剩下两篇是两位爱国伟人的故事散文分在一个模块。但是在实际设计中,时间的分配上、操作的可能性上我还是出现了困惑。再有,语文课虽然是一个单元同一个主题,但是每一篇课文的重难点是不同,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点也是不同,我觉得还是一篇课文一篇课文的学习,如有共性的地方再融会贯通起来。我觉得还是一篇课文,两个课时,一个两连堂,一个小模块,这样从时间、和实际操作上更容易把握。

2、电脑的使用在内容要有选择

信息化教学并不是课堂上学生使用电脑了,就是信息化教学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学到了什么东西。既然电脑是个比字典更丰富的学习工具,我们知道在学习的过程中并不是时刻都在使用字典,所以我觉得在学习、操作过程中并不是每一个内容都要借助电脑,所以电脑的使用在内容要有选择。对一些教学内容如:识字、写字、朗读、口语表达能力还是要实实在在、扎扎实实地带领着学生训练到位,这些能力的培养可以借助电脑,但是不能完全依赖电脑。

3、相对于学生,教师面对信息化教学资源所感受到的不仅是便利,更多的是挑战。同时也必须思考和实施新的对策与方法,教师一方面要积极激发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更应重新确立教育教学的侧重点。由于教师与学生面对的是同样的信息资源,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课堂驾驭能力和课堂管理能力。

4、培养学生上网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电脑的使用固然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宽他们的知识面,给他们学习的自由。但是作为小学生来说由于年龄的特点,如果不能够很好的引导、管理,学生可能在一定的时间里从电脑里什么价值的知识也搜索不到,那就竹篮打水一场空了。所以培养学生上网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这应该是我们需要着重培养。

以上是我的一些粗浅的感受,有不足之处,希望领导、同时指正。

信息化教学培训心得二:信息化教学培训心得体会

今年的暑假很特别,因为这是我第一次以教师的身份来享受这个欢乐让我期待的暑假,更特别让我记忆深刻的还有,我有幸参加了由日照教育局培训科组织举办的信息技化教学培训。本次培训为期六天,由市教育局的培训科主持,并特邀著名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胡小勇教授进行全方位的培训讲课,来自全市初中和小学约200位骨干教师接受了培训并积极参与讨论。培训通过四个模块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应用水平,分别是:信息化教学研修、问题化教学的案例分析、教学评价目标学习、集中上级学习实用教学软件。

完善稳定的教学平台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地基,所以掌握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掌握实践操作技巧是在信息化教学的万里长征第一步。我通过前两个模块的学习,首先了解了以前不知道的概念:“信息化教学”。胡教授有句让我感受深刻的话:信息技术是个万能的锤子,但是我们需要的钉子在哪里呢?也就是说,因为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从网络中可以获得的东西多了,但是这样也是一把双刃剑,我们怎么样从这个海量的信息中获得自己想要的钉子呢?这就是需要我们老师有实践实效性的知识,和对知识的处理。而优秀的教师更是一个机智,策略,技能的存储者。胡教授所传授的很多理论自己第一次接触,觉得很新奇,更或者我们这个环境下的教师接触的少了,毕竟环境不一样。

这次培训不仅仅在掌握先进的信息技术知识,还增加了学员的上机实战操作训练,后半部分的培训在上午学习理论后,下午直接进行面对面的操作,实践的效果很有效,我们学会了更好地使用各种软件来支撑教学,我们可以轻松构建自己的教学课程、编写学案、组织讨论。我们将作业统一第一时间上传到专门的教育平台,胡教授的精心批阅更是让我们知道自

己的不足,更好更快的完善自己。

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心得体会范文三

全面实施信息技术素质教育,全面实施信息技术课程改革是当前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作为这场变革中站在第一线的我在不断地学习新课标,尝试着正确领会新课标的精神和理念,期望能更好地应用于教学实践,为信息技术课程建设尽自己的微薄之力。看了那篇文章我觉得有所感触,所以又去看了有关的知识现把学到的知识和大家一起来学习。

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学习方式的变革迫在眉睫!它关系到我们的教育质量,关系到师生的校园生活质量。我们今天必须倡导新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这也是实施新课标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新课标强调师生互动、互教互学。

引用沃德的一句话说“平庸的老师传达知识;水平一般的老师解释知识;好的老师演示知识;伟大的老师激励学生去学习知识。”教师们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要想让学生学到东西,学生自己得渴望学习,而不是要老师逼着学。实现这一学习目标的惟一办法就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担任主角。任何老师都不能让人学好,学生必须愿意学习,而且努力学习才行。新课程理念认为学习是一项参与性的活动。学生学习的方式是实践——不断实践,直到学习成为他们的第二本性为止。信息技术学习心得体会5篇。而无论是自主学习还是合作学习亦或是探究学习体现的正是学生亲身的体验和实践。听新课标指导下的老师上课,你会明显地体会到他们很少这样做: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地讲,让学生把每天的讲话记录下来。相反,让学生主动学习的观念似乎是头脑中根深蒂固的理念,自然而然的行为。运用苏格拉底式的教学原则,向学生提问,鼓励学生讨论,对话和辩论,希望学生去思考、推理和交流,其目的是给学生足够的机会去尝试:体验成功,品尝失败,得到提高和进步。这种方法给学生传达出信息是:教师尊重学生的意见,而且相信学生的能力。有一句古话说,如果你认为他们行,他们就行。

多年来,学生已习惯于教师讲、学生听、做笔记、课后背。如何让学生“动”起来,老师们确实动了一番脑筋,可当学生真的“动”了起来以后,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课堂气氛空前活跃,学生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有些甚至是令人始料不及的,课堂纪律难以控制,教学任务难以完成,最令人担心的是考试怎么办?课改使学生思维变得活跃了,他们的自我意识增强了,甚至敢于向教师挑战,教师得放下架子,学会蹲下来欣赏学生,学会换位思考,有勇气承认自己有不懂的地方,愿意与学生共同探讨。因此一节课,无论怎么准备,都不会尽善尽美,课堂上会发生很多事先无法预知的情况,有时教学任务没有完成,这是很正常的,但学生在某一方面获得了充分的发展,就应当肯定。

新教材最大的特点是它的开放性,并且采用了现在比较流行的任务驱动模式来设计教材。学生并非空着头脑进入教室,在日常生活中,在以往的学习生活中,他们已经形成了广泛而丰富的经验和背景知识,从自然现象到农家生活、社区活动,他们几乎都有自己的看法。而且,有些问题即便他们还没有接触过,没有现成的经验,但当问题一旦呈现在面前时,他们也可以基于相关的经验,依靠他们的认知能力形成对问题的某种解释,这并不是胡思乱想,而是从他们的经验出发来推出的合乎逻辑的假设。所以,教师的备课不仅要备教材,而且要备学生。教师从学生的经验出发,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问题情境出发,引导学生探究学习、体验学习。这样的课堂学习才有的放矢。然而这种全新的编排体例和教学要求上的变化,与教师教学习惯产生强烈的冲突,矛盾日益突出。但我们却坚信有了矛盾才会有改变、有进步

教材只是一个载体,需要每一个教师去挖掘,去创造。教学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是对课程的不断发展、不断丰富的过程。新课程的理念告诉我们拿到教材后,千万不能就教材“教”教材,而是利用教材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对教材进行调适和重组。由

于强调开放式教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就提到日程,教材已不再成为惟一的课程资源了。这就要求教师学会寻找、开发、制作、整合教学资源和资料。教师在执行新课程计划中,开发利用校内外的一切课程资源,来丰富教学内容。

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心得体会范文四

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不同于以往的计算机课程。过去的计算机课程侧重于计算机技术的教学,以应用软件操作技术的学习为主要内容,采用教师讲授和示范操作,学生记忆和模仿练习的方法学习。信息技术课程注重培养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知识,在生活和学习中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交流信息、运用信息的实践能力,树立在信息化社会生活中健康的伦理道德等,资料共享平台《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心得体会4篇》(https://unjs)。在这里,计算机和网络等被视作学生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工具和资源。

世界各国进行的信息教育改革实践表明,新的教学模式的特点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提出问题或活动项目,引导学生开展讨论、研究、探索、问题解决。学生组成小组协同学习和工作,进行社会调查、实地研究、模拟戏剧活动、阅读、网上搜索和发表等。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安排要符合学生对周围环境的认识规律,从学生身边的信息谈起,逐步远及全球和未来,并与学科教学的内容相融合。

作为从事一线的教师,我们应该走出没有课程标准、没有教材、套用其它学科的教法的境地,迈向充满希望、充满探索、大有用武之地的新时期。我们要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教学研究,不断完善信息技术课教学,从培养学生的能力入手,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其综合素质。作为从事一线的教师,我们应该走出没有课程标准、没有教材、套用其它学科的教法的境地,进行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下面是unjs 整理的关于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心得体会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心得体会范文一

本次培训很实用,以任务驱动为主线、以活动为中心、以讲授、研讨、自学、评价相结合、以理论相渗透、以技术为支撑,让学员充分感受了教育技术应用的多样性,在学习体验中感悟了现代教育理念与运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学创新的魅力。与以往的培训相比,本次培训具备很多的优点,同时给我们的感受也非常深刻。

1、培训内容和我们平时的教学工作紧密联系,实用性很强。

比如创建教学设计方案,规划主题单元等一系列学习活动能梳理我们的教学思路,促使我们整合各方面的资源,更好的理解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意义,为我们今后能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具体的教学工作中打下了扎实的理论基矗

2、培训形式新颖有趣,着力培养学员们的合作意识。本文由一起去留学编辑整理。

特别是以小组为单位,设立小组代表,既有趣又能激发大家的创新思维,迅速树立团队合作意识,增强团队的凝聚力,为后续培训打下基矗

3、课堂属于开放式,气氛轻松。

各组员可以自由的发表自己的意见。打破了传统课堂的教学规律。对于我们来说,虽然只有短短3天的培训,但受益匪浅。在这里我们见识了很多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鲜活的案例,在集体讨论和辅导老师的点拨下,我们进一步理解了信息技术对现代教学产生的重大意义,了解了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优化方法。不但丰富了我们的教学基本理论知识,而且对我们今后的教学活动有很大帮助,可以将这些知识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对所任教的学科进行教学规划设计,梳理教学思路,加深对教材的理解。

4、是学习收获巨大。

在学习内容方面,不仅理解了教育技术的基本内涵,深入理解了教设计的一般过程,掌握了信息资源的获取方法、处理方法,还通过案例的研讨,掌握了探究型学习和授导型学习的设计方法及评价方法,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也有了一定的认识,提升了教学设计

的整合水平等等,可以用“收获颇丰”来概括。在学习方式上,老师们感受最多的是小组学习和探究型学习的优势。专业上的互补,使老师们能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同时增强了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探究型的学习,能充分调动每位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各展所长,始终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和热烈的学习气氛。如果能有效地将它们应用到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必将有力地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通过此次培训使我真正领会到了新的教育技术理念,也发现了自己身上许许多多欠缺的地方。学习虽然完成了,但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我们一定会在日后的教学中努力做到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真正让教育技术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

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心得体会范文二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对信息化教学有了一些更深刻的认识。结合我所任教的语文学科特点,我觉得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教育的整合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的运用,为语文课堂教学增添了无穷魅力,拓宽语文教学的空间。

信息化教学对于学生学习能力以及问题意识的培养乃至怀疑精神的塑造具有重要意义。学生通过对现代化教学资源的真正利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与发现的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协作能力,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可促进学生个性化阅读等等有诸多益处。

但是信息化教学在实际的实施和操作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困惑:

1、比如语文学科中的单元模块,一个单元一个主题,一般情况下包括四篇课文,四篇课文全部学完,以往大概要10个课时,再加上练习和习作部分,至少要16个课时,需要8个两连堂,这样设计单元模块时对老师来说也是一个繁重的任务。我昨天在设计第一单元时,四篇课文,我分成两个模块,一篇现代抒情诗歌,一篇古诗两首分在一个模块里,剩下两篇是两位爱国伟人的故事散文分在一个模块。但是在实际设计中,时间的分配上、操作的可能性上我还是出现了困惑。再有,语文课虽然是一个单元同一个主题,但是每一篇课文的重难点是不同,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点也是不同,我觉得还是一篇课文一篇课文的学习,如有共性的地方再融会贯通起来。我觉得还是一篇课文,两个课时,一个两连堂,一个小模块,这样从时间、和实际操作上更容易把握。

2、电脑的使用在内容要有选择

信息化教学并不是课堂上学生使用电脑了,就是信息化教学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学到了什么东西。既然电脑是个比字典更丰富的学习工具,我们知道在学习的过程中并不是时刻都在使用字典,所以我觉得在学习、操作过程中并不是每一个内容都要借助电脑,所以电脑的使用在内容要有选择。对一些教学内容如:识字、写字、朗读、口语表达能力还是要实实在在、扎扎实实地带领着学生训练到位,这些能力的培养可以借助电脑,但是不能完全依赖电脑。

3、相对于学生,教师面对信息化教学资源所感受到的不仅是便利,更多的是挑战。同时也必须思考和实施新的对策与方法,教师一方面要积极激发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更应重新确立教育教学的侧重点。由于教师与学生面对的是同样的信息资源,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课堂驾驭能力和课堂管理能力。

4、培养学生上网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电脑的使用固然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宽他们的知识面,给他们学习的自由。但是作为小学生来说由于年龄的特点,如果不能够很好的引导、管理,学生可能在一定的时间里从电脑里什么价值的知识也搜索不到,那就竹篮打水一场空了。所以培养学生上网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这应该是我们需要着重培养。

以上是我的一些粗浅的感受,有不足之处,希望领导、同时指正。

信息化教学培训心得二:信息化教学培训心得体会

今年的暑假很特别,因为这是我第一次以教师的身份来享受这个欢乐让我期待的暑假,

更特别让我记忆深刻的还有,我有幸参加了由日照教育局培训科组织举办的信息技化教学培训。本次培训为期六天,由市教育局的培训科主持,并特邀著名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胡小勇教授进行全方位的培训讲课,来自全市初中和小学约200位骨干教师接受了培训并积极参与讨论。培训通过四个模块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应用水平,分别是:信息化教学研修、问题化教学的案例分析、教学评价目标学习、集中上级学习实用教学软件。

完善稳定的教学平台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地基,所以掌握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掌握实践操作技巧是在信息化教学的万里长征第一步。我通过前两个模块的学习,首先了解了以前不知道的概念:“信息化教学”。胡教授有句让我感受深刻的话:信息技术是个万能的锤子,但是我们需要的钉子在哪里呢?也就是说,因为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从网络中可以获得的东西多了,但是这样也是一把双刃剑,我们怎么样从这个海量的信息中获得自己想要的钉子呢?这就是需要我们老师有实践实效性的知识,和对知识的处理。而优秀的教师更是一个机智,策略,技能的存储者。胡教授所传授的很多理论自己第一次接触,觉得很新奇,更或者我们这个环境下的教师接触的少了,毕竟环境不一样。

这次培训不仅仅在掌握先进的信息技术知识,还增加了学员的上机实战操作训练,后半部分的培训在上午学习理论后,下午直接进行面对面的操作,实践的效果很有效,我们学会了更好地使用各种软件来支撑教学,我们可以轻松构建自己的教学课程、编写学案、组织讨论。我们将作业统一第一时间上传到专门的教育平台,胡教授的精心批阅更是让我们知道自己的不足,更好更快的完善自己。

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心得体会范文三

全面实施信息技术素质教育,全面实施信息技术课程改革是当前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作为这场变革中站在第一线的我在不断地学习新课标,尝试着正确领会新课标的精神和理念,期望能更好地应用于教学实践,为信息技术课程建设尽自己的微薄之力。看了那篇文章我觉得有所感触,所以又去看了有关的知识现把学到的知识和大家一起来学习。

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学习方式的变革迫在眉睫!它关系到我们的教育质量,关系到师生的校园生活质量。我们今天必须倡导新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这也是实施新课标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新课标强调师生互动、互教互学。

引用沃德的一句话说“平庸的老师传达知识;水平一般的老师解释知识;好的老师演示知识;伟大的老师激励学生去学习知识。”教师们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要想让学生学到东西,学生自己得渴望学习,而不是要老师逼着学。实现这一学习目标的惟一办法就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担任主角。任何老师都不能让人学好,学生必须愿意学习,而且努力学习才行。新课程理念认为学习是一项参与性的活动。学生学习的方式是实践——不断实践,直到学习成为他们的第二本性为止。信息技术学习心得体会5篇。而无论是自主学习还是合作学习亦或是探究学习体现的正是学生亲身的体验和实践。听新课标指导下的老师上课,你会明显地体会到他们很少这样做: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地讲,让学生把每天的讲话记录下来。相反,让学生主动学习的观念似乎是头脑中根深蒂固的理念,自然而然的行为。运用苏格拉底式的教学原则,向学生提问,鼓励学生讨论,对话和辩论,希望学生去思考、推理和交流,其目的是给学生足够的机会去尝试:体验成功,品尝失败,得到提高和进步。这种方法给学生传达出信息是:教师尊重学生的意见,而且相信学生的能力。有一句古话说,如果你认为他们行,他们就行。

多年来,学生已习惯于教师讲、学生听、做笔记、课后背。如何让学生“动”起来,老师们确实动了一番脑筋,可当学生真的“动”了起来以后,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课堂气氛空前活跃,学生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有些甚至是令人始料不及的,课堂纪律难以控制,教学任务难以完成,最令人担心的是考试怎么办?课改使学生思维变得活跃了,

他们的自我意识增强了,甚至敢于向教师挑战,教师得放下架子,学会蹲下来欣赏学生,学会换位思考,有勇气承认自己有不懂的地方,愿意与学生共同探讨。因此一节课,无论怎么准备,都不会尽善尽美,课堂上会发生很多事先无法预知的情况,有时教学任务没有完成,这是很正常的,但学生在某一方面获得了充分的发展,就应当肯定。

新教材最大的特点是它的开放性,并且采用了现在比较流行的任务驱动模式来设计教材。学生并非空着头脑进入教室,在日常生活中,在以往的学习生活中,他们已经形成了广泛而丰富的经验和背景知识,从自然现象到农家生活、社区活动,他们几乎都有自己的看法。而且,有些问题即便他们还没有接触过,没有现成的经验,但当问题一旦呈现在面前时,他们也可以基于相关的经验,依靠他们的认知能力形成对问题的某种解释,这并不是胡思乱想,而是从他们的经验出发来推出的合乎逻辑的假设。所以,教师的备课不仅要备教材,而且要备学生。教师从学生的经验出发,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问题情境出发,引导学生探究学习、体验学习。这样的课堂学习才有的放矢。然而这种全新的编排体例和教学要求上的变化,与教师教学习惯产生强烈的冲突,矛盾日益突出。但我们却坚信有了矛盾才会有改变、有进步

教材只是一个载体,需要每一个教师去挖掘,去创造。教学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是对课程的不断发展、不断丰富的过程。新课程的理念告诉我们拿到教材后,千万不能就教材“教”教材,而是利用教材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对教材进行调适和重组。由于强调开放式教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就提到日程,教材已不再成为惟一的课程资源了。这就要求教师学会寻找、开发、制作、整合教学资源和资料。教师在执行新课程计划中,开发利用校内外的一切课程资源,来丰富教学内容。

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心得体会范文四

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不同于以往的计算机课程。过去的计算机课程侧重于计算机技术的教学,以应用软件操作技术的学习为主要内容,采用教师讲授和示范操作,学生记忆和模仿练习的方法学习。信息技术课程注重培养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知识,在生活和学习中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交流信息、运用信息的实践能力,树立在信息化社会生活中健康的伦理道德等。在这里,计算机和网络等被视作学生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工具和资源。

世界各国进行的信息教育改革实践表明,新的教学模式的特点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提出问题或活动项目,引导学生开展讨论、研究、探索、问题解决。学生组成小组协同学习和工作,进行社会调查、实地研究、模拟戏剧活动、阅读、网上搜索和发表等。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安排要符合学生对周围环境的认识规律,从学生身边的信息谈起,逐步远及全球和未来,并与学科教学的内容相融合。

作为从事一线的教师,我们应该走出没有课程标准、没有教材、套用其它学科的教法的境地,迈向充满希望、充满探索、大有用武之地的新时期。我们要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教学研究,不断完善信息技术课教学,从培养学生的能力入手,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其综合素质。

四年级下册环境教育教案

四年级下册环境教育教 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第10课小区的环境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新小区的环境美、设施全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感受小区工作人员的辛劳与用心。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关心小区环境。 教学重难点: 感受小区工作人员的辛劳与用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都有优美的居住环境。例如:历山小区、胜利山小区、西山小区等,下面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小区的情况。(板书课题) 二、联系实际生活,了解小区的特点: 1、介绍自己居住的小区: 其实在我们周围像这样的小区还有很多很多,那么你住在哪个小区呢?拿出照片介绍一下吧! 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2、说说小区的设施 这些小区的设施大家都很熟悉小区里都有哪些设施呢? 三、走进小区,感受小区服务,体会工作人员的辛苦和用心。 1、了解工作人员的辛劳。 为了小区的优美环境和居民安全、方便、快乐的生活,有哪些人在小区工作他们要考虑和做哪些事

2、交流感想: 这样设施齐全、环境优美的小区内生活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小朋友,见到他们,我们可以说什么呢? 四、环保在行动。 讨论:小区的环境、设施是一流的,但是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我们的环境。 1、绿地保护 2、街道清扫 3、垃圾拣拾 4、竹篮购物 五、课堂小结 学习了本课之后,你对保护小区的环境想说点什么?

11、城市“牛皮癣 教学目标: 1、弄清楚什么是城市中的“牛皮癣” 2、明白“牛皮癣”的危害。(影响市容、广告骗人) 过程方法: 1、通过资料阅读、图片欣赏、比较激发学生情感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爱护美好城市的思想感情。 2、激发学生自己动手美化城市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出示课题:城市“牛皮癣”什么是“牛皮癣”(教师讲解) 据医书记载,牛皮癣是一种生长于人体的常见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它具有顽固性和复发性的特点。那么我们这里加了引号的“牛皮癣”指的是什么呢?张贴于城市大街小巷的非法广告。下面同学们看到的是我们课本开始提到的重庆市菜园坝长江大桥。 欣赏图片(重庆菜园坝长江大桥)看了这两幅图片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谈感受继续欣赏图片其实,这样的现象不只是重庆,在全国各地,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 看下面一组图片:(图片分三部分,一是城市大街小巷中常见的现象,二是在一些文物上的牛皮癣;三是网上出现的最牛的办证广告)看了这些形形色色的“牛皮癣”你有什么感受?请同学们来谈一谈!学生谈自己的感受。教师总结城市“牛皮癣”的危害。

四年级环境教育教案

四年级环境教案 太阳是万物之源 课题:太阳是万物之源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太阳的作用。 2.使学生知道太阳和人类的关系 3.使学生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太阳的作用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难点:太阳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放映关于太阳用途的图片。 2.谈话:同学们通过观看幻灯片,有什么想法和问题? 3.学生提出问题后,引导学生自己讨论解答。 (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时要给予引导和鼓励。) 4.讲述:太阳给了我们阳光,所以植物才能进行光和作用,给人类提供必需的氧气;太阳给了我们热量,不然地球可能就是一个冰球。今天,太阳能作为清洁能 源已被人们应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板书课题:太阳是万物之源) 二、学习新课 1.请同学们带着以下的问题观察: 如果没有太阳,地球将会是什么样呢? 用各种形式表达你的看法。 2.观察两种植物在阳光下和室内的不同。 师生共同谈论交流。 3.畅所欲言

在石油可开采量日益减少和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两大危机的 夹击下,太阳能的利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做个现代工程师,展开想象,谈一谈,你最想“开发”出 太阳能的哪些新用途? 三、小结 太阳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用途? 四、布臵作业-做一个调查 走访你生活的社区,调查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电热水器、燃气热水器的比例, 分析不同类型热水器的利与弊。 绿色出行 教学目标: 1、通过简单的调查、统计,了解人们日常出行的方式。 2、通过谈话、讨论、听故事,了解摩托车、汽车给环境带来的危害,从身边事入手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养成科学的生活态度。 教学准备: 1、调查表 2、汽车、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步行人的标记各二 教学过程: 一、以路人和家长为对象已进行调查,了解日常生活中人们的出行方式。 “前几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去调查了人们出行时最常选择的方式,同学们都把它记录在调查表上了,现在,谁来告诉我你调查的结果是哪一种出行方式最多呢? 二、说出自己调查的结果,并固定在相应的标记下面,分辨出哪一种出行方式最多、最少。 1、“谁来告诉我,加上之前我们调查的和刚刚调查的,你的结果又是哪种出行方式最多呢?” 2、“我们来看一下,调查出来的结果中哪一种出行方式最多呢?”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设计的研究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设计的研究(作者:訾斐) 2009-12-27 9:22:22 前言: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和深入,特别是Internet与校园网的接轨,为小学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使网络教学真正成为现实,为有效实施素质教育搭建了平台,有力推进了新课程改革,为小学教育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创新人才培养提出了挑战的同时也提供了机遇,如何有效地利用网上资源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实现基础教育超越式发展,建构基于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和教学设计的研究,是一个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因此,于2002年元月,五条路小学继“九五”成果申报了中央电教馆“十五”现代教育技术试验课题《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002年4月立项,批准被列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第二项专项课题《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子课题。我校在总课题组的指导下,于2002年4月在数学、英语、美术三个学科开始进行试验研究,经过三年的试验,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项目研究的预期目标 1、基于网络环境下,建立探究式数学教学模式,培养学生一题多解的创造性学习能力; 2、解决如何在网络环境下营造英语教学情景,培养学生口语交流、表达的实践能力; 3、创设一种网络环境下的美术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索引美术信息,提高其整合素材及绘图创新能力; 4、与上述目标相关联,使学生的“信息素养”(包括信息获取、分析、加工、创新、利用、交流等能力)提高,进而促使学生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 5、编写课题研究的典型课例的教学设计方案; 6、研制、开发与课题研究教学配套的工具平台,教学网络资源库等; 7、摄制一批课题研究典型课例,逐步建立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新型教学模式; 8、撰写一批研究论文,总结并形成网络环境下的数学、英语、美术各科课堂教学的一般模式。 二、项目研究所采用的主要方法与学校组织的相关活动 1、夯实理论,为课题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任何教学改革要想取得成效,它都必须有正确的理论做指导。学校为此加大了现代教育理论的培训力度。其做法是:做好“三个结合”,保证人人受训,人人提高。第一是校内普及培训和校外提高培训相结合。自开展“十五”课题以来,我校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阅读一本有关课题研究理论的书籍,并做好读书笔记和学习心得的撰写。同时,选派学校领导、课题实验教师、骨干教师、电教员先后参加了南京、北京、成都、广州、上海、郑州、许昌等地组织的理论培训。第二是辅助讲座和研讨交流相结合。近三年我校先后请省内外著名的现代教育技术专家来校做专题讲座。校内每学期举行经验交流会,教师人人参与,研讨、交流使新的教育理念在自己心中定位。第三是专题培训和校本培训相结合。我科研室定期在全校范围内举办“十五课题”专题讲座。同时我校科研室在每月两次的教研科研活动中,系统地引导广大教师进行校本培训。 2、制定制度,务实研究,确保课题有序进展。 我课题组对实验制订出严格的管理制度,不但鼓励教师参加科研,而且每位实验人员有义务对实验的每个环节、每项任务负完全责任。 人们曾形象地将网络硬件设施比作“马路”和“汽车”,各种软件和网络信息资源比作“货物”,把实验人员比作“司机”,对于我实验学校当时的状况来说,我校选定的实验教师——“司机”可以说是素质比较高的,但其它两项却处于弱势。课题组根据校情充分发挥优势,由实验教师视校情制订出具有科学性、可行性的各学科具体实施方案。在此基础上,科学严密地设计前测项目,把握好实验的重要环节,掌握第一手资料,为实验中、后期定出了很好的坐标。 在网络环境新型教学模式探索中,我课题组注重从理论上提升,从方法上探索,在实践中研讨,把基

四年级环境教育-教案

四年级环境教育教案 第一单元习俗与文明 1、《给动物让路》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懂得动物为什么要穿越公路 2、知道人们保护动物的有关习俗。 3、了解有关部门为保护动物而采取的积极行动。 4、懂得如何保护动物。 5、增强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准备:搜集有关动物行走(或迁徙)的知识;了解与保护动物有关的习俗;查阅有关部门保护动动物的积极措施。 教学方法:谈话、交流 板书设计: 给动物让路 动物为什么穿越公路? 为什么要保护他们? 如何保护他们?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要求认真倾听,谈出自己心中的感受。教师读“生活在线”。 二探求新知: 1、猜想动物为什么要穿越马路?(迁徙、公路切割了动物的生活区域) 2、交流:人和动物应是什么关系?为什么? 人们的哪些习俗与保护动物有关? 3、你认为应怎样保护动物不受伤害? 4、你了解到哪些保护动物的典型事例? 5、我们能为保护动物做出哪些实际行动?做保护动物的小卫士。 教师总结:动物和人类一样是自然界的重要成员,是地球上共存的生命,人类应该与他们和谐相处,积极保护他们不受伤害。 三、拓展应用

1、用美丽的图画表达人类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 2、现在让我们为保护动物写下几份倡议书(或宣传单)吧! 教后记: 2、《“煮鸡蛋”的思考》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树立节约的意识。 2、启发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积极采取节约的方法,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 3、转化思想、培养品质。 教学重、难点:树立节约意识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教学准备:课件、资料 板书设计: “煮鸡蛋”的思考 节约小妙法 节约资源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你会煮鸡蛋吗?指名说。 教师:日本人和德国人是这样煮鸡蛋的:指名读教材。 假如我们在每件事情上都习惯了无所谓和浪费,那么怎么可能会有高效率的人生呢?日本人,办事高效率却是世界一流的,我们是否应当从中学点什么呀。 二、探究新知: 思考: 1、德国人煮鸡蛋的方法给了我们什么启示?(教师:另据专家介绍,水开以后,五分钟即可煮熟鸡蛋,还不破坏营养成分,煮的时间长,会有许多浪费。) 2、现在生活好了还需要节约吗?

四年级环境教育教案全册(叶俊)

1.寻找伤心的纸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本课,让学生知道随意乱扔纸张,既污染了环境,又浪费了纸张。 2.懂得废纸也有利用的价值,它可以制作成纸工艺品,能做到珍惜每一张纸。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寻找生活中的伤心纸,如果你就是那张伤心纸,你有什么话要想说。教学活动过程 一、拟人化的导入 1、导入:今天我们一起来上一节环境教育课。 同学们,大家看一看:我手上拿着什么?(一张纸) 对!是一张纸!纸从森林走来,默默地陪伴着我们,用自己的全部生命,记录着我们成长的足迹,书写着我们多彩的梦想,创造着我们缤纷的生活。它的贡献这么大,照理说应该很开心,可现实不是这样的!生活中有很多纸是不开心的。我们今天学习的课题就是:寻找伤心的纸。 2、大家想一想:哪些纸是伤心的呢? (不被人重视,没发挥作用。被人乱扔乱丢的纸) 3、老师手上也有一张废纸,它是我在教室的一个角落里捡到的。我们来听听它的心声吧:请一个同学读。 大家好!我是被你们老师捡到的那张可怜的纸,今天我很伤心!我的小主人是一个贪玩调皮的家伙,一点不珍惜我,不是把我扔来扔去的,就是胡乱地放在抽屉里。这不。一阵风就把我从他的抽屉里吹了下来。他还不知道呢,我还被他的同桌踩了一脚,疼死我了! 问:昨天老师布置了一项作业,让大家找一张废纸,找到了吗? 你们在哪儿找到的呢?学生回答 问:还有哪些地方可以寻找到伤心的纸?(出示:上学路上、在校园里,自己的抽屉里

……) 4、拟人化介绍 刚才大家已经听到了老师捡到的这张纸的心理话,谁能像老师那样为自己的捡到的纸做拟人化的介绍。请几个学生介绍。 二、纸的诉苦会 听了大家的介绍,我们知道了被遗弃的纸确实有满肚子的委屈和苦水。假如你就是这张被人们丢弃的纸,你们有什么话想说吗? 生:一看完新闻人们就随手把我扔了。 人类自己把我扔了,反过来说我破坏了环境。 …… 活动一:寻找伤心纸,它们有什么话想说 三、建立伤心的纸小档案 1、既然我们生活中有这么多的废纸,为了引起大家的注意和重视,我们来为他们做一个小档案吧!请看这是我为我捡到到的纸做的一份档案,出示:伤心的纸小档案。下面大家就来为你找到的废纸建立一份小档案。 2、学生建立纸的小档案。并挑几个同学读一读。 活动二:制作伤心的纸小档案

四年级下册环境教育教案

第10课小区的环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新小区的环境美、设施全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感受小区工作人员的辛劳与用心。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关心小区环境。 教学重难点: 感受小区工作人员的辛劳与用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都有优美的居住环境。例如:历山小区、胜利山小区、西山小区等,下面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小区的情况。(板书课题) 二、联系实际生活,了解小区的特点: 1、介绍自己居住的小区: 其实在我们周围像这样的小区还有很多很多,那么你住在哪个小区呢?拿出照片介绍一下吧! 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2、说说小区的设施 这些小区的设施大家都很熟悉小区里都有哪些设施呢? 三、走进小区,感受小区服务,体会工作人员的辛苦和用心。 1、了解工作人员的辛劳。 为了小区的优美环境和居民安全、方便、快乐的生活,有哪些人在小区工作?他们要考虑和做哪些事? 2、交流感想: 这样设施齐全、环境优美的小区内生活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小朋友,见到他们,我们可以说什么呢? 四、环保在行动。 讨论:小区的环境、设施是一流的,但是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我们的环境。 1、绿地保护 2、街道清扫 3、垃圾拣拾 4、竹篮购物 五、课堂小结 学习了本课之后,你对保护小区的环境想说点什么?

11、城市“牛皮癣 教学目标: 1、弄清楚什么是城市中的“牛皮癣” 2、明白“牛皮癣”的危害。(影响市容、广告骗人) 过程方法: 1、通过资料阅读、图片欣赏、比较激发学生情感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爱护美好城市的思想感情。 2、激发学生自己动手美化城市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出示课题:城市“牛皮癣”什么是“牛皮癣”?(教师讲解) 据医书记载,牛皮癣是一种生长于人体的常见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它具有顽固性和复发性的特点。那么我们这里加了引号的“牛皮癣”指的是什么呢?张贴于城市大街小巷的非法广告。下面同学们看到的是我们课本开始提到的重庆市菜园坝长江大桥。 欣赏图片(重庆菜园坝长江大桥)看了这两幅图片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谈感受继续欣赏图片其实,这样的现象不只是重庆,在全国各地,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 看下面一组图片:(图片分三部分,一是城市大街小巷中常见的现象,二是在一些文物上的牛皮癣;三是网上出现的最牛的办证广告)看了这些形形色色的“牛皮癣”你有什么感受?请同学们来谈一谈!学生谈自己的感受。教师总结城市“牛皮癣”的危害。 城市“牛皮癣”的危害 1、影响城市形象。 2、非法广告骗人。 3、清理非常困难。

网络环境下的数学课堂教学设计

网络环境下的数学课堂教学设计 摘要:为了能更好地深化数学课堂的素质教育,体现以人为本,建构一种既能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模式,基于网络环境下的的数学课堂教学值得我们去试验、探讨和推广。笔者想从“转变观念”的角度,结合一具体课例来谈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数学课堂的教学设计:1、充分认识网络学习环境的特点。2、对比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观念,重新对老师、学生、媒体以及教学内容定位。3、基于网络环境,营造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空间,为培养具有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的人才奠定基础。 关键字:网络环境数学课堂教学设计 [正文]: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冲击着现代教育。而校园网络的使用改变着我们的传统教育理念、教学思想。更为现实的是改变着我们的课堂教学模式。为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这种教学模式的内含,课堂教学这个脚本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合对网络环境下学习的特点的认识;对比传统的教学模式,重新认识老师、学生、媒体以及教学内容的地位与作用;结合具体课例--《分式的基本性质》,浅谈网络环境下数

学课堂的教学设计:一、对网络环境下数学课堂学习特点的认识:1、网络环境下,学习没有时间的限制,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基础和能力水平,不受老师的控制,在不同的时间段去学习,通过网络提供的资源去构建知识。2、网络环境下,学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学习的主动性。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即突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同时,还能方便与其他同学或老师交流,并能获得及时反馈。二、转变观念,对比传统的教学模式,重新对老师、学生、媒体以及教学内容的定位:1、对老师定位的重新认识: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主动的施教者,并且监控整个教学活动的进程。其严重不足是:基本由教师主宰课堂,忽视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不利于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的成长。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是学生建构知识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 2.对学生定位的重新认识:在传统教学中,学生是知识传授的对象,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在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发现、独立协作去构建知识。他们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基础和能力水平,进行自主学习和跨越学习。在有问题时,可请教教师或别的同学,进行协作化学习。 3.对教学内容定位的重新认识:在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数学课本的教材内容不再是学生的学习唯一资源,通过自主学习,学生还可以从其它途径(如网上资源)获取大量的数学知识。 4.对媒体定位的重新认识:在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媒体不再是辅助教师的演示工具,它更主要的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三、基于网络环境,营造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空间,为培养具有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的人才奠定基础。为充分体现网络环境下学生学习的特点,在对比传统的教学模式,重新对教师、学生、媒体以及教学内容的定位的基础上,我们数学课堂的教学设计,必须转变观念,综合地考虑教师、学生、媒体之间的关系,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的功能,有机地将教师的指导、帮助、

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精)

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 提纲 一、设计思路 二、活动目标 三、活动准备 四、教学过程设计 五、教学多媒体设计 六、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 七、教学过程流程图 八、情景式语文活动课应用模式 九、课件结构图 十、课后反思 《赞美巾帼英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以七年级(下册)人教版语文课本第二单元第三课为教材基础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本课学习设计三个课时而《赞美巾帼英雄》作为一堂活动课占其中的一个课时。

二、授课对象 七年级活泼可爱、感情丰富、具有一定诗词积累的学生。这一阶段学生的特点是好奇心强,善于发现,思维活跃,喜欢有趣的教学活动,对理性材料理解能力较弱,对感性材料理解能力较强。价值观上这个阶段的少年处于叛逆期,价值观正在建立,要营造积极的气氛,引导学生建立健康向上的价值观。 三、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网络资源辅助教学法 2、影视教学法 3、课件演示法 4、作品展示法 5、小组讨论法 四、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学生学习资源:1、教师提供的学习材料2、小组间成员分享的学习材料3、相关网址下载的学习材料 教师资源与工具:1、教师备课资源(信息、视听、课件、教案、练习等等)2、工具:网络和多媒体 知识与技能:本节活动课重点在于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过程与方法:学习运用多种媒体搜集学习资料,学习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自我阐述和展示观点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积极乐观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精神,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和热爱祖国的爱国热情 1、教师在组织教学中建立自己的博客或者网站或者QQ群。这个网络媒体对学生开放,进行远程的组织教学,学习管理,对学习起到辅助作用。教师在开课之前布置学生搜集材料和信息的任务。在网上课堂提供一些准备资料和查询资料的网址,引导学生运用网络预习,查询信息。培养学生利用现代化的工具自主学习的能力。 2、教师组织丰富的多媒体材料准备课件和视听资料

青岛版四年级下册环境教育教案

10 小区的环境 教学目标: 1.了解新小区的环境美、设施全的特点。 2.感受小区工作人员的辛劳与用心。 3.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关心小区环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都有优美的居住环境。例如:历山小区、胜利山小区、西山小区等,下面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小区的情况。(板书课题 二、联系实际生活,了解小区的特点: 1.介绍自己居住的小区: 其实在我们周围像这样的小区还有很多很多,那么你住在哪个小区呢?拿出照片介绍一下吧! 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2.说说小区的设施 这些小区的设施大家都很熟悉小区里都有哪些设施呢? 三、走进小区,感受小区服务,体会工作人员的辛苦和用心。 1.了解工作人员的辛劳。 为了小区的优美环境和居民安全、方便、快乐的生活,有哪些人在小区工作?他们要考虑和做哪些事? 2.交流感想: 这样设施齐全、环境优美的小区内生活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小朋友,见到他们,我们可以说什么呢? 四、环保在行动。 讨论:小区的环境、设施是一流的,但是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我们的环境。 1、绿地保护 2、街道清扫 3、垃圾拣拾 4、竹篮购物

五.小结。

11 城市“牛皮癣” 教学目标: 1、弄清楚什么是城市中的“牛皮癣” 2、明白“牛皮癣”的危害。(影响市容、广告骗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课题:城市“牛皮癣” 2、什么是“牛皮癣”?(课件出示) 据医书记载,牛皮癣是一种生长于人体的常见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它具有顽固性和复发性的特点。(课件出示) 那么我们这里加了引号的“牛皮癣”指的是什么呢? 张贴于城市大街小巷的非法广告。 3、欣赏图片 看了这两幅图片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谈感受 看下面一组图片: 图片分三部分,一是城市大街小巷中常见的现象,二是在一些文物上的牛皮癣;三是网上出现的最牛的办证广告) 看了这些形形色色的“牛皮癣”你有什么感受?请同学们来谈一谈! 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4、教师总结城市“牛皮癣”的危害。 城市“牛皮癣”的危害: 1、影响城市形象。 2、非法广告骗人。 3、清理非常困难。 解决办法一:图片出示:市政部门使用的现代化广告清洗车。 解决办法二:作为城市一员的我们有没有责任呢?我们应该怎么办呢?请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谈看法)

网络环境下的探究式物理教学设计

网络环境下的探究式物理教学设计如何从课件进课堂到包括网络资源在内的课程资源进课堂,如何使网络环境和网络资源从信息技术的专利,变为提高学科教学效率和效果的工具?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应该怎样设计?应用网络资源的教学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教学策略?如何使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的优势得到互补?解决上述问题的立足点,就是根据教学存在的带全局性的质量问题和能力培养问题,通过将网络环境和资源融入物理课程,从教学规律和目标出发,恰当合理地应用网络教育技术重组教学内容,探索网络环境下的物理教学设计,使网络环境和资源走进学科教学。为此,笔者在近年来的教学实验中进行了粗浅的探索和尝试,发现网络环境下的探究式物理教学,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下面对于网络环境下的探究式物理教学设计作一简述。 概述 网络环境下的探究式物理教学,以实际问题为导向(任务驱动),学生利用可视化的模拟实验,自主地进行科学的探究和学习的新型课程模式。有了可视化的分析工具,物理模型从静态的图表发展到用交互媒体制作的动态模型,从根本上改变了物理科学探究的性质。围绕探究式物理教学活动而构建的物理学科课程,既可用于基于实际问题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也可以作为学习支架广泛用于日常的物理学科教学之

中。 物理科学的发展历史表明,全盘形式化是不可能的,中学物理课程应该返璞归真,努力揭示物理概念、法则、结论的发展过程和本质。物理课程需要直观感知,需要重视物理实验,更需要逻辑推理和逻辑分析。只有学生自主地对典型的具有实际意义的物理问题进行分析和探究,才能真正理解物理概念、结论及物理知识产生和形成的过程,体会蕴涵在其中的物理思想和方法,把物理的学术形态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的教育形态。 应用探究式物理实验操作让学生体验、感知物理原理和概念,是探究式学习的一种常用的物理教学策略。 基本特点 1.以问题为核心是网络环境下的探究式物理教学的基本特点 网络环境下的探究式物理教学以认知心理学的建构学说为 理论基础。教学的设计,必须是能够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让他们利用可视化的模拟实验探究和验证自己的想法,模仿科学家在体验中学会如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网络环境下的探究式物理教学必须提供“中断”的可能性,让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不断地反思和总结,建立过程性的自我评价机制。 网络环境下的探究式物理教学以学生为中心,“问题”面向

小学四年级环境教育教案

太阳是万物之源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太阳的作用。 2.使学生知道太阳和人类的关系 3.使学生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太阳的作用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难点:太阳的作用 一、引入 1.放映关于太阳用途的图片。 2.谈话:同学们通过观看幻灯片,有什么想法和问题? 3.学生提出问题后,引导学生自己讨论解答。 (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时要给予引导和鼓励。) 4.讲述:太阳给了我们阳光,所以植物才能进行光和作用,给人类提供必需的氧气;太阳给了我们热量,不然地球可能就是一个冰球。今天,太阳能作为清洁能 源已被人们应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板书课题:太阳是万物之源) 二、学习新课 1.请同学们带着以下的问题观察: 如果没有太阳,地球将会是什么样呢? 用各种形式表达你的看法。 2.观察两种植物在阳光下和室内的不同。 师生共同谈论交流。 3.畅所欲言 在石油可开采量日益减少和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两大危机的 夹击下,太阳能的利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做个现代工程师,展开想象,谈一谈,你最想“开发”出 太阳能的哪些新用途? 三、小结 太阳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用途? 四、布置作业-做一个调查 走访你生活的社区,调查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电热水器、燃气热水器的比例, 分析不同类型热水器的利与弊。

绿色出行 教学目标: 1、通过简单的调查、统计,了解人们日常出行的方式。 2、通过谈话、讨论、听故事,了解摩托车、汽车给环境带来的危害,从身边事入手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养成科学的生活态度。 教学准备: 1、调查表 2、汽车、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步行人的标记各二 活动过程: 一、以路人和家长为对象已进行调查,了解日常生活中人们的出行方式。 “前几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去调查了人们出行时最常选择的方式,同学们都把它记录在调查表上了,现在,谁来告诉我你调查的结果是哪一种出行方式最多呢? 二、说出自己调查的结果,并固定在相应的标记下面,分辨出哪一种出行方式最多、最少。 1、“谁来告诉我,加上之前我们调查的和刚刚调查的,你的结果又是哪种出行方式最多呢?” 2、“我们来看一下,调查出来的结果中哪一种出行方式最多呢?” 三、选择自己喜欢的出行方式,并阐述理由 1、“同学们如果现在你要外出,你最喜欢哪种出行方式?” 2、阐述理由。 四、看课件故事,了解汽车、摩托车给环境带来的危害,选择科学的出行方式。 五、请进行第二次选择 “如果你现在又要外出,你又会选择什么出行方式呢?为什么?” 小结:如果家离你要去的地方不远的话,我们尽量不要自己开汽车或摩托车去,因为每个人都选择自己开汽车或摩托车的话,那就会排出许多的尾气,空气就会污染的更严重了。我们可以选择骑自行车或是电动车,如果家里没有这两种车的话,我们可以步行过去,这样不仅可以边观赏风景,还可以锻炼我们的身体。如果要去的地方实在太远,或是下大雨,那我们就可以选择乘公共汽车,有的小朋友心里会想:公共汽车不是也要排出尾气的吗?那如果乘公共汽车的每个人都选择自己开汽车,那马路上就会有许多的汽车,排出的尾气也就更多了。如果这么多人都改乘一辆公共汽车,那就减少了很多尾气的排放,你们说对吗? 六、制作“绿色出行宣传单” 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我们懂得了出行时选择什么方式,但是我们还要让我们周围的每一个人也要知道环保的出行方式。所以,我们一起来做一回“环保小卫士”,请同学们自己来制作“绿色出行宣传单”,然后我们一起到社区向大家去宣传“绿色出行”的知识,你们愿意吗?

四年级下环境教育教案

10、小区的环境 教学目标: 1.了解新小区的环境美、设施全的特点。 2.感受小区工作人员的辛劳与用心。 3.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关心小区环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都有优美的居住环境。例如:历山小区、胜利山小区、西山小区等,下面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小区的情况。(板书课题 二、联系实际生活,了解小区的特点: 1.介绍自己居住的小区: 其实在我们周围像这样的小区还有很多很多,那么你住在哪个小区呢?拿出照片介绍一下吧! 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2.说说小区的设施 这些小区的设施大家都很熟悉小区里都有哪些设施呢? 三、走进小区,感受小区服务,体会工作人员的辛苦和用心。 1.了解工作人员的辛劳。 为了小区的优美环境和居民安全、方便、快乐的生活,有哪些人在小区工作?他们要考虑和做哪些事? 2.交流感想: 这样设施齐全、环境优美的小区内生活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小朋友,见到他们,我们可以说什么呢? 四、环保在行动。 讨论:小区的环境、设施是一流的,但是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我们的环境。 1、绿地保护 2、街道清扫 3、垃圾拣拾 4、竹篮购物 五.小结。 11、城市“牛皮癣” 教学目标: 1、弄清楚什么是城市中的“牛皮癣” 2、明白“牛皮癣”的危害。(影响市容、广告骗人) 教学过程: 出示课题:城市“牛皮癣” 什么是“牛皮癣”?(课件出示) 据医书记载,牛皮癣是一种生长于人体的常见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它具有顽固性和复发性的特点。(课件出示) 那么我们这里加了引号的“牛皮癣”指的是什么呢? 张贴于城市大街小巷的非法广告。 下面同学们看到的是我们课本开始提到的重庆市菜园坝长江大桥。 欣赏图片(长江大桥) 看了这两幅图片你有什么感受?

(完整版)网络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网络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一)网络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学设计不同于传统课堂环境的教学设计。为发挥网络环境的优势,体现网络教学的特点,开展网络环境的教学设计,应遵循如下原则: 1、教学(学习)关系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2、学习(教学)活动具有个性化的特点; 3、学习(教学)方式是以问题为中心的,以任务来驱动; 4、学习(教学)过程是协商合作、共同建构的过程; 5、学习(教学)成果是具有创造性和生产性的。 (二)网络教学设计的内容体系 教学设计的内容一般包括教学(学习)目标的分析、教学(学习)策略的确定、学习评价的设计等。为发挥网络环境的优势下,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当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教学改革的指导意义,结合网络教学的特点,我们提出网络教学设计的内容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目标与任务的确定; 2、学习者特征的分析; 3、学习环境的选择; 4、学习情境的创设; 5、学习资源的设计; 6、学习活动的组织; 7、学习评价的设计。

四、网络教学设计的具体方法 (一)学习目标与任务的确定 包括学习目标的确定、学习内容的选择、学习形式的确定、学习结果的描述等。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网络教学强调学生通过网络与教师、学生发生联系,进行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因此,在网络教学设计中,分析学生不同的学习风格与学习内容的处理、学习方法的运用、网络资源的选择等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格雷戈克的观点,将学习者的学习风格分为具体—序列、具体—随机、抽象—序列和抽象—随机四种类型,并分析各类学生的学习特点。 1、具体—序列型:这种风格的学习者喜欢通过直接的动手经验来学习,希望学习组织得逻辑有序; 2、具体—随机型:这种风格的学习者能通过试误法,从探索经验中迅速得出结论; 3、抽象—序列型:这种风格的学习者特别善于理解以逻辑序列呈现的词语和符号的信息; 4、抽象—随机型:这种风格的学习者特别善于从演讲中抓住要点,理解意思。此外,他们还能对演讲者的声调和演讲风格作出反应。 (三)学习环境的选择 网络教学的环境基础是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化环境,这种环境具有信息显示多媒体化、信息传输网络化、信息处理智能化和教学环境虚拟化的特征。 网络学习环境包括Web教室、校园网络、城域网络、Internet等。 (四)学习情境的选择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一定的情境),借助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因此,情境是学习环境中重要的要素。

网络环境的教学设计方案

《生物的变异》网络课的教学设计 学校:福州第三中学 姓名:池必文 一、学习目标与任务 1. 学习目标描述 (一) 知识教学点 1?了解变异的类型和可遗传变异的来源。基因突变才能产生新基因。 2. 掌握突变的概念,理解基因突变的原因。 3?了解基因突变的种类、特点,理解基因突变的意义。 4?了解人工诱变在育种上的应用及其成就。 (二) 能力训练点 1 ?对学生学习方法进行训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及综合能力。 (三) 德育渗透点 1 ?基因突变的学习,不但可以使学生懂得生物界丰富多彩的本质,还可以对学生进行 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教育。 2?通过例举我国在诱变育种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2. 学习内容与学习任务说明 (一)学习内容: 1. 变异的类型和可遗传变异的来源。 2. 突变的概念、基因突变的原因 3. 基因突变的种类、特点,理解基因突变的意义。 4. 人工诱变在育种上的应用及成就。 (二)学习任务 1. 通过自编的flash 游戏,掌握基因表达的过程 2. 阅读“镰刀性细胞贫血症” 相关的知识,明白性状发生变异的根本原因。 3. 观看基因突变的其它两种情况,深刻理解基因突变的概念 4. 自主浏览基因突变的起因、特点、应用,总结交流 5. 网上测试检测学习的效果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说明学生的特点、学习习惯、学习交往特点等) 作为高二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一定的生物学 知识。 有一种好奇探究的欲望, 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 但是又希望有所改变。 更加重视和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 学习环境选择与学习资源设计 1、学习环境选择(打 日期:4.20 对于未知的世界 习惯于老师教授,被动接受的情况, 渴望得到被人的重视和肯定。

四年级下册环境教育教案.

四年级下学期环境教案 课题:随着水滴去旅行 教学目标: 1、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记录小水滴旅行的原因以及过程。 2、对小水滴的变化过程感兴趣。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完成开动脑筋到齐心协力板块 第2课时完成走出校园 环境与材料: 关于水资源的资料、图片、录像、小水滴的形象、故事录音、纸、笔教学设计: 一、引起兴趣 1、你们喜欢旅行吗?你们到哪些地方去旅行过的? (教师:原来在我们中国有这么多好玩的地方,下次我也去旅行,去玩一玩。 2、你觉得小水滴能去旅行吗?为什么? (教师:你们真棒,和别人有不同的想法时,都能大胆的说出你们的理由。 二、倾听故事

师:小水滴真的去旅行了,今天就请你们来听一听小水滴旅行的故事,可今天听故事可和平时不一样,我们要试一试边听故事,边把故事中你最喜欢的小水滴旅行中的一件事情记录下来,想不想来试一试。 三、记录故事 把你最喜欢的那一件小水滴旅行的事情记录下来,要是能让别人一看就明白,就更棒了。 四、介绍记录 (一教师指导要点:(小水滴旅行的路线图——地球上的水循环示意图 1、小水滴变成水蒸气、云、雨的原因与过程 2、和别人不同的记录方式。 (二把全班按照各自的观点分成正方、反方,如开一次辩论会。 (三公益广告语评选,评出一、二、三等奖。 五、小结: 原来你们都发现了水蒸气、天上的云、雨都是因为小水滴旅行的原因。我们还用自己的方法把小水滴旅行的事情记录下来了,你们真棒!接下来,我又想给你们出一个难题了,有没有信心完成?下次,我们在区角活动中,把我们记录的故事来制作一本小水滴旅行的小图书,行吗? 课题:地球上的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地球上水的分布,知道淡水资源十分缺乏。

小学四年级环境教育教学计划及教案

四年级环境教育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完成新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环境教育教学任务。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地去开展和组织教学,目的在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环境教育思想,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让学生在思想上重视环境教育这门学科。通过学习,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 二、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并认识纸的来源,感受纸带给我们的方便。 2、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纸的用途,生活中有哪些方面用到纸。 3 、继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环保的内在动机。 4 、了解废纸的回收利用,知道那些是可回收的纸,那些是不可回收的纸。 5、让学生知道我们要以实际行动保护我们的纸。 6、让学生通过想象,想象一下未来的纸是什么样的。 三、教学中应该采取的措施和方法 1、在学习过程中,联系身边的生活实际,多观察、多思考、多动手,用科学探究的步骤去寻找问题的答案。 2、堂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积极地去参与课堂,多举实例,来加以说明。 3、确保每周一节环境教育知识课,要把环境教育知识传递给每一个学生。 4、利用教学光盘、多媒体、录像带、各种宣传图片等资料来丰富学生的知识,以此来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 5、开展环境教育主题活动。 学校将会利用班会课、思品课、等途径,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辨论环境教育相关的主题,提高广大学生对环境教育的认识,增强自觉保护环境、爱护环境、改造环境的能力,使校园内形成一个人人讲环境、人人爱环境、的良好氛围。 四、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 1、寻找伤心得纸 3课时 2、探访纸的身世 3课时 3、纸的生活实录 3课时 4、纸的兄弟姐妹 3课时 5、废纸再生记 3课时 6、未来的纸 3课时

四年级上册环境教育教案

环境教育教案四年级上册 前士郭小学

第一课餐桌上的浪费 教学目标: 1.意识到在生活中要自觉避免浪费,厉行节约;关注饮食习惯中的环境问题,积极参与环境教育的宣传活动,做一个由社会责任心的公民. 2.了解有关饮食方面的环境问题;指导浪费食品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3.能够辩证的认识日常生活方式对环境的影响;能正确理解资源浪费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知道生活中在餐桌上的浪费现象,并能找到原因及解决的办法。 教学准备:白纸、笔、调查问卷、课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同学们,老师请你们到一个地方参观一下,看看这是哪里?出示:摆满丰盛饭菜的餐桌摆满了有剩饭菜的餐桌对,是饭店。你看到了什么?还看到了什么?(学生回答:剩菜,教师顺势板书课题:餐桌上的剩菜) 2.看完了,你想说点什么啊?(组内交流---班内交流) 3.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餐桌上剩菜的问题。二、追根求源,真实再现。 1.探究食物从哪里来。 (1)要想探究剩菜的问题,我们先得知道,食物从哪里来?请看大屏幕(课件展示:食品种植、人工饲养、加工的流程) (2)同学们,根据刚才的视频,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你们认为我们吃的食物是怎么来的?(学生小组讨论课前搜集的资料) (3)小结:我们的食物来之不易啊!(板书:来之不易) 2.我们国家的人口越来越多,对食物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我们的食物又想对我们说些什么呢? (课件出示:真实再现“我国粮食的现状”) 3.听了它们的话,你想说点什么? 生交流(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我们就更没有食物吃了。太浪费了。我们要不剩饭菜。) 4.生活中,你有过哪些浪费现象? 5.昨天,我们对我们家里饭桌上剩菜的情况做了简单的调查,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 (1)自己家人就餐情况:汇报内容:时间地点就餐人数浪费现象处理方式 (2)计算年级浪费情况的数量:一个家庭一个班级一个年级一月一年 6.看到了这些情况,你又想说些什么呢? 生交流: 师小结:算完帐,我们不仅感慨万千,心情也非常沉重,照这样计算,我们的一个学校,一个市,大到一个国家…. 7.饭菜为什么会有剩余?(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调查结果。其他同学根据汇报做适当的质疑和点评。) 8.课件出示:(西方分餐东方聚餐)同学们,西方国家的人他们的就餐习惯与我们传统的就餐形式不同,我们看看,有什么不同?你比较赞赏哪一个呢? 生交流。 师小结: 分餐制体现了适度节俭,合理饮食的理念。它克服了中餐讲究排场,铺张浪费的缺点。现在我们国家流行的自助餐也体现了这一特点。 三、环保在行动 1.怎样做到饭菜无剩余 师:目前,你们大多已经意识到浪费现象给人们带来了比较严重的后果,所以大多数人已经行动起来,开始了科学餐饮,你们知道科学饮食那些? 生:点菜要合理适量。 2.饭菜剩下了怎么办? 师:如果饭菜有了剩余,你们认为怎样处理更合适? 四、绿色延长线

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设计

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设计 之表格的修饰 刘刚 教材:江苏省教育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对表格修饰后的优点。 2、学会自动套用格式。 3、自定义表格的格式。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探索能力、协作能力,能运用自己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新意识。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重点: 1、学会自动套用格式。 2、自定义表格的格式。 教学难点:自定义表格的格式。 教学环境:网络教室、苏亚星电子教师控制系统。 教学准备: 多媒体机房一座、投影仪、学生机预装课件一个、教师机预装演示课件一个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表格的修饰也就是给表格化装,也许有同学会问那有什么作用呢?我们看下面两张表格就知道了。(多媒体出示两张表格) 2、师:大家看这两张表格,你觉得哪一张好?为什么? ①比较漂亮。 ②易于理解。 ③条理清晰。 [意图: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要对表格进行修饰,对表格修饰后有什么优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可以看出经过修饰过的表格有这么多的优点,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也能

够做出漂亮的表格。(揭题:表格的修饰) 二、新授: 表格的修饰有两种方法:(自动套用格式、自定义单元格格式) 1、自动套用格式: 自动套用格式是一种比较简单、快速修饰表格的方法,它可以在短短几步之内给表格加上实用的经典格式。 步骤: ①选中表格区域。(强调)[意图:让学生明白应该先要告诉计算机要对什么内容 进行操作] ②选择“格式(O )”菜单中的“自动套用格式(A )……”弹出“动套用格式对话框”。 ③在“在动套用格式对话框”中选择一种格式。 ④通过“选项(O )……”对应用格式进行调整。 ⑤单击“确定”按钮。 练一练(通过课件学生进行练习) 1、进行表格修饰的第一步是什么?(选择题) 2、模仿秀(在EXCEL 的表格中预先插入一张表格的图片,学生按要求做一张一模 一样的表格) 选择一种格式 对格式进行调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