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997年雅典第六届世界田径锦标赛生物力学研究报告

1997年雅典第六届世界田径锦标赛生物力学研究报告

1997年雅典第六届世界田径锦标赛生物力学研究报告
1997年雅典第六届世界田径锦标赛生物力学研究报告

1997年雅典第六届世界田径锦标赛生物力学研究报告

布吕格曼 等 德国科隆体育大学

艾康伟 等译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

(aikangwei@https://www.doczj.com/doc/743244418.html,)

1 前言

国际田径联合会委托德国科隆体育大学田径研究所在1997雅典第六届世界田径锦标赛期间进行生物

力学研究。这是在1987年罗马第二届世界锦标赛期间首次对于不同的田赛和径赛项目在比赛的条件下对世界优秀的运动员进行的运动技术数据分析的继续。

本项研究的目的是:

-充实优秀运动员生物力学参数的数据库

-为教练员和运动员提供不同技术动作的定量化参数

-进一步增加对田径技术限制因素的理解

-获得男女运动员运动技术差异的数据

-帮助国际新闻媒体具有吸引力和竞争力的田径转播报道和提供所获得的研究数据

此项研究有三部分组成:

·用三种语言(英语,法语,西班牙语)以插图宣传手册的形式为新闻媒体提供历史背景和重要生物力学概念等信息服务

·在决赛后的第二天提供生物力学的信息服务

·对所采集的数据的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并在1997年12月和所拍摄的录像资料以报告的形式发表。最后的研究报告将作为“新技术研究”的增刊在1998年初出版。

本项研究重点分析以下项目的男女决赛:

·100m, 200m, 400m, 4×100m

· 100m 和 110m 跨栏

· 5000m, 10000m

·跳远,三级跳,跳高和撑杆跳

·铁饼

女运动员在跳跃,短跑和投掷项目中不同的技术特点是特别值得研究的。选择长距离径赛项目来研究疲劳对于跑技术的影响和机械效率。

使用高速录像技术,三维运动分析,速度和时间测量仪器来采集生物力学数据。一种新的名称为LAVEG 的激光测量系统在本次研究中被广泛运用。

在锦标赛期间,国际田联生物力学测试队每天在快速信息服务会议上发布初步的研究结果并加以解释。提供了以下男女运动项目的生物力学信息:

·100m, 200m, 400m

· 110m 跨栏

·跳远,三级跳,跳高

在信息发布会上,参加者得到前一天决赛的结果,以及对比赛简要的评述和解释。

因为这是首次在重要的国际比赛上对男女三级跳进行研究,所以这项研究着重对由于性别不同男女运动员技术上的差异进行生物力学分析。

此外,也提供了锦标赛最后一天进行的100m 跨栏决赛的数据和撑杆跳分析的初步结果。

2 研究方法和步骤

2.1 电子测量

2.1.1 光电测量

为获得助跑的测量数据,一套光电测量系统被安装在离跳远和三级跳踏跳板11m,6m,和1m处。这被用来测量运动员通过光电测量装置之间距离的平均速度。

2.1.2 激光测量

使用一套激光测量系统(LAVEG SPORT)来测量跳远,三级跳,撑杆跳助跑以及短跑和跨栏项目运动员的瞬时速度。测量系统安放在助跑道和100米以及跨栏项目的后方。

在运动员整个助跑过程(跳远,三级跳,撑杆跳),三级跳的单脚跳,跨步跳和跳跃,以及100米,100米和110米跨栏,200米最后的80米比赛中,系统操作人员使用一光学控制装置来跟踪运动员的背部。根据已知红外光的速度,可以每秒50次的采样频率测量出激光测量系统与反射物体之间的距离。根据位置和时间参数,通过对时间的一次微分可计算出运动物体的速度。所得到的原始数据和经计算得到的速度曲线储存到比赛现场的PC机中。

2.2 录像技术

2.2.1 50赫兹录像

使用多台同步S-VHS录像机,拍摄频率为每秒50场,来记录1997雅典第六届世界田径锦标赛的跳跃比赛。对于跳远和三级跳摄像机的主光轴垂直于运动平面。在三级跳比赛中使用了四台摄像机。第一台摄像机用来拍摄助跑的最后两步,第二,三,四台摄像机分别拍摄单脚跳,跨步跳和跳跃等技术动作。对于跳远比赛使用了三台摄像机,第一台用来拍摄助跑的倒数第三、四步,第二台拍摄助跑的最后两步,第三台拍摄运动员空中飞行动作。

使用四台摄像机来拍摄撑杆跳的技术动作。摄像机1和3用来拍摄助跑的倒数最后两步到撑杆达到最大弯曲这一动作范围;摄像机2和4用来记录撑杆达到最大弯曲到运动员过杆的技术动作。因为对撑杆跳要进行三维分析,所以摄像机1和3的主光轴分别与摄像机2和4的主光轴成直角。为对拍摄的录像资料进行数据分析,通过视频采集卡将数据储存到MOTUS运动录像分析系统视频数据磁盘上。

2.2.2 高速录像

为拍摄三级跳,一台拍摄频率为每秒250帧来拍摄跨步跳的起跳步,另一台高速录像机(Peak Performance)以每秒200帧的频率拍摄单脚跳的起跳。定点的高速摄像机拍摄跳远的起跳,100米和跨栏比赛60米处的技术动作。

2.2.3 扫描录像

在跳远,跳高,三级跳,撑杆跳,100米,200米(弯道)和跨栏比赛中,使用扫描录像技术来采集数据。对于女子跳高和撑杆跳使用50赫兹的录像系统。对于其它的比赛项目,在使用高速录像的同时,运用了录像扫描技术。

使用了可解算扫描旋转和倾斜角度的三角架。使用标定杆作为参考系统,可计算出摄像机拍摄每一幅画面的摄像机的位置,扫描旋转和倾斜角度以及摄像机镜头的聚焦。输入这些参数可运用2D-DLT技术对摄像机进行标定和计算坐标参数。

2.2.4 数据分析和坐标系统

对于跳远和三级跳项目,坐标系统的X轴指向助跑和跳跃的方向,Y轴垂直于地面并与X轴垂直。坐标原点为起跳板前沿的中心。跳高项目坐标系统的X轴平行于横杆,Y轴在地平面上并垂直于X轴,Z轴垂直向上并垂直于X和Y轴。坐标原点在横杆中心点垂直下方的地面上。

撑杆跳坐标系统的X轴指向助跑和跳跃的方向,Y轴垂直于地面并与X轴垂直。

3 100M

3.1 研究方法和步骤

使用两种不同的测量仪器来记录100M决赛运动员的参数:在运动员的后方使用LAVEG激光测量仪器和在运动平面的正侧面运用录像分析。

由于激光分析可以计算出运动员比赛时的瞬时速度,所以运用录像分析可得到每十米的分段时间。因为只有六台激光测速仪器,所以只能获得参加100米决赛男女各六名运动员的参数。

3.2 结果和评述

3.2.1 男子100M决赛

时间参数

表1 给出了每10米的分段时间。

雅典世锦赛100米决赛的数据证明了一些众所周知的趋势。世界级的短跑选手在50米到70米处达到最大速度,并在最后20米中或多或少有所减速。在一10米段用时最短是卡尔.刘易斯(1991东京世锦赛)和多诺万.贝利(1996亚特兰大奥运会),他们所用的时间是0.83秒,并创造了新的世界记录。雅典100米决赛的运动员没有人达到了这一速度。

图1说明:贝利输掉100米决赛主要是因为他前10米比格林慢0.06秒。从10米到50米,贝利比格林要快0.05秒。从60米到90米,两运动员的用时一样,但格林在最后的10米比贝利快0.02秒。

表1:男子100米决赛运动员的分段时间(秒)

姓名成绩反应时

(毫秒)0-10m10-20

m

20-30

m

30-40

m

40-50

m

50-60

m

60-70

m

70-80

m

80-90

m

90-100

m

格林9.86 134 1.71 1.040.920.880.870.85 0.85 0.86 0.870.88 贝利9.91 145 1.77 1.030.910.870.850.85 0.85 0.86 0.870.90 蒙哥马利9.94 134 1.73 1.030.930.880.860.86 0.86 0.87 0.880.90 弗雷德里克斯9.95 129 1.73 1.040.930.890.870.86 0.86 0.87 0.880.89 博尔顿10.02 123 1.72 1.050.930.890.870.87 0.87 0.88 0.900.92 伊辛瓦10.10 135 1.77 1.050.940.890.870.87 0.87 0.88 0.890.93

速度参数

表2给出了运动员在每10米处的瞬时速度。

表2:男子100米决赛运动员在每10米处的瞬时速度(米/秒)

姓名10m 20m 30m 40m50m60m70m80m90m 100m

格林8.71 10.47 11.14 11.5011.6711.8011.6811.5711.51 11.30

贝利8.90 10.55 11.28 11.6311.7611.8011.7011.5511.38 11.00 蒙哥马利8.82 10.34 11.14 11.5411.6211.6111.5411.4211.25 10.95

弗雷德里克斯8.77 10.35 11.02 11.4311.6011.7211.5211.4311.27 10.79 博尔顿8.67 10.36 11.03 11.4111.5011.5411.3411.2011.05 10.46

伊辛瓦8.55 10.21 11.08 11.3811.5211.5111.4211.3011.07 10.36

当然,从整体上来看,表1的数据有相同的趋势。在对格林和贝利的参数进行比较后,可得到一些有

趣的结果。虽然贝利在前10米要比格林慢0.06秒,但是他在10米处的速度要比格林快些。这就是说:在

前10米贝利主要是慢在起跑上,并在其后具有很强的加速能力。

分析的所有决赛运动员他们在30米后的速度都超过了11米/秒。大多数运动员在60米处达到最大速度。表3给出了详细的分析结果。在这次决赛中所测得的最大速度为11.87m/s,格林和贝利都达到了这一速度。

表3:男子100米决赛运动员的最大速度和位置

姓名Vmax(m/s)Vmax at (m)

格林11.87 58.10

贝利11.87 62.30

蒙哥马利11.67 60.20

弗雷德里克斯11.74 59.20

博尔顿11.66 60.80

伊辛瓦11.56 61.90

从激光测速仪的数据可获得其它新的信息,这就是运动员以一速度所跑过的距离。表4给出了详细的结果。这些结果准确地反映出短跑的特点。以较高的速度所跑过的距离越长成绩就越好。获得奖牌的运动员以大于11.0m/s的跑速所跑的距离都超过了70米。格林以

大于11.5m/s的跑速所跑的距离超过了50米,并在最后冲刺撞线时的速度也超过11.0m/s。贝利表现出了很强的加速能力,他是首先达到11.0m/s和11.5m/s跑速的运动员。

表4:男子100米决赛运动员跑速超过11m/s和11.5m/s的距离

V>11m/s V>11.5m/s

从(m) 到(m) 距离(m)从(m)到(m) 距离(m)

格林28.64 100.00 71.36 40.2090.36 50.16

贝利24.26 95.90 71.64 36.2482.75 46.51

蒙哥马利27.78 97.91 70.13 37.7376.91 39.18

弗雷德里克斯29.62 97.63 68.01 43.1574.02 30.87

博尔顿30.09 92.70 62.61 44.3568.44 24.09

伊辛瓦28.86 93.55 64.69 43.9663.99 20.03

3.2.2 女子100米决赛

时间参数

表5 给出了每10米的分段时间。

根据这些数据,女子运动员的最大跑速在40-60米之间达到,这比男运动员要早。获奖牌运动员在最后20米的减速是明显的,所分析的决赛运动员有的在最后30米处就开始减速。

图2给出了琼斯和平图斯维切每10米分段时间的比较。与格林在男子决赛的情况相似,尽管琼斯的起跑反应时较长, 但她在第一10米段的加速能力和在最后10米的冲刺速度使她赢得了比赛。

表5:女子100米决赛运动员的分段时间(秒)

姓名成绩反应时0-1010-2020-3030-4040-5050-6060-7070-8080-9090-100

(毫秒)m m m m m m m m m m 琼斯10.83 160 1.81 1.11 1.020.970.950.940.95 0.95 0.970.99 平图斯维切10.85 130 1.86 1.12 1.010.970.940.940.94 0.96 0.98 1.00 阿伦11.05 165 1.89 1.15 1.020.980.960.960.96 0.97 0.99 1.01 米勒 1.18 117 1.88 1.15 1.05 1.000.980.980.98 1.00 1.01 1.04 帕施克11.19 138 1.89 1.14 1.04 1.000.980.980.98 1.00 1.01 1.03 奥蒂11.29 139 1.89 1.13 1.010.980.960.970.97 1.00 1.04 1.20

速度参数

表6 给出了运动员在每10米处的瞬时速度。

这些数据再次证实了由分段时间所得到的结果。只有获得奖牌的运动员的最高跑速超过10.50m/s, 并在冲刺时的速度超过10m/s。奥蒂在加速阶段具有超强的能力。不过,由于她没有赢得比赛,这显然她在后半程的能力不足。根据这些结果,女子100米短跑运动员要取得得好成绩就需要在30米处的跑速超过10m/s,在40米到80米的跑速超过10.50m/s,并在冲刺时的跑速仍然保持超过10m/s。

表6:女子100米决赛运动员在每10米处的瞬时速度(米/秒)

姓名10m 20m 30m40m50m60m70m80m 90m 100m

琼斯8.22 9.59 10.1610.5810.5910.6710.6310.53 10.38 10.10平图斯维切8.12 9.56 10.2610.4910.6610.6510.5110.43 10.23 -阿伦7.92 9.41 10.0810.4410.4610.5510.3610.12 10.00 9.52

米勒7.95 9.27 9.7510.1410.2710.2110.119.97 9.83 9.50

帕施克8.00 9.34 9.8410.0910.2410.2210.149.93 9.86 9.47

奥蒂8.10 9.54 10.1210.3010.4610.3910.099.89 9.25 8.24

表7给出了女子100米决赛运动员的最大速度和其位置。如上所述,女子运动员达到其最高速度要比男子早些。阿伦的最高速度很接近获奖牌运动员的最高速度,不过其它运动员的最高速度却没有超过

10.5m/s。

表7:女子100米决赛运动员的最大速度和其位置

姓名Vmax(m/s)Vmax at (m)

琼斯10.68 58.80

平图斯维切10.72 54.10

阿伦10.65 56.70

米勒10.34 52.40

帕施克10.29 55.00

奥蒂10.47 45.40

除了最高速度以外,以接近最高速度所跑过的距离也是很重要的。这些数据在表8中给出。表中的数据再次表明,以较高的速度所跑过的距离越长成绩就越好。获奖牌的运动员以超过10m/s的跑速跑过了比赛距离的三分之二。琼斯以10.5m/s的速度跑过了大约一半的距离,在冲刺时的速度也超过了10m/s。

表8:女子100米决赛运动员跑速超过10m/s和10.5m/s的距离

姓名 V>10m/s V>10.5m/s

从(m) 到(m) 距离(m)从(m)到(m) 距离(m)

琼斯28.38 100.00 71.62 38.4884.81 46.33

平图斯维切26.71 95.81 69.10 40.5373.23 32.70

阿伦27.55 92.73 65.18 51.2663.88 12.62

米勒34.29 78.59 44.30 ---

帕施克34.88 76.18 41.30 ---

奥蒂25.89 75.97 50.08 ---

4 200米

4.1 研究方法

200米决赛的数据是用三台分别安放在50米,100米和150米处的摄像机采集的,并计算出每一名决赛运动员的分段时间。使用激光测速仪最后70米的最高速度。

4.2 结果和分析

4.2.1 男子决赛

表9给出了50米的分段时间。200米决赛运动员的起跑反应时比100米要慢些,他们的最快的50米段是在50-100米这一段,最高速度要比100米慢,只有获得奖牌的运动员能在5秒之内跑完最后的50米。

表9:男子200米决赛50米的分段时间

姓名成绩(s) 反应时(s) 0-50m(s)50-100m(s)100-150m(s) 150-200m(s)

博尔顿20.04 132 5.69 4.54 4.78 4.90

弗雷德里克斯20.23 127 5.66 4.62 4.82 5.00 达席尔瓦20.26 141 5.76 4.66 4.80 4.90

加西亚20.31 131 5.66 4.64 4.76 5.12

帕纳高托普勒斯20.32 115 5.73 4.64 4.82 5.02 汤普森20.37 184 5.75 4.56 4.80 5.08

德拉蒙德20.44 144 5.62 4.58 4.86 5.24

史蒂文斯20.44 183 5.74 4.64 4.80 5.08

表10给出了第一和第二个100米的分段时间。在获得奖牌的运动员中,金牌获得者博尔顿

在这两段中是最快的,而第三名达席尔瓦虽然第二个100米段很快,但在第一个100米却太慢了。德拉蒙德由于他在第一个100米是最快的证明他具有100米选手的素质,但在第二个100米却是最慢的。博尔顿200米的成绩恰好是100米成绩10.02秒的二倍,而对弗雷德里克斯来说,他却比他9.95秒的100米决赛成绩的二倍慢了0.38秒.

表10:男子200米决赛100米的分段时间(s)

姓名第一个100米第二个100米时间差值

博尔顿10.23 9.68 0.55

弗雷德里克斯10.28 9.82 0.46

达席尔瓦10.42 9.70 0.72

加西亚10.30 9.88 0.42

帕纳高托普勒斯10.37 9.84 0.53

汤普森10.31 9.88 0.43

德拉蒙德10.20 10.10 0.10

史蒂文斯10.38 9.88 0.50

表11给出了计算得到各段速度。由于速度是通过50米的距离除以这段相应的时间得到的,所以其值一定与分段的时间有对应的关系。除博尔顿外,参加决赛运动员没有人在他们一50米内的平均速度超过11.0m/s。当计算100米决赛相同距离段的平均速度,其相应的速度分别为:

博尔顿第一个50m: 9.16(m/s) 第二个50m: 11.26(m/s)

弗雷德里克斯第一个50m: 9.16(m/s) 第二个50m: 11.47(m/s)

格林第一个50m: 9.23(m/s) 第二个50m: 11.60(m/s)

贝利第一个50m: 9.21(m/s) 第二个50m: 11.55(m/s)

由此可知,200米比赛第一个和第二个50米段的速度明显地比100米比赛相应的各段速度要慢。

表11:男子200米决赛各50米段的平均速度(m/s)

姓名0-50m50-100m100-150m150-200m

博尔顿8.7911.01 10.46 10.20

弗雷德里克斯8.8310.82 10.37 10.00

达席尔瓦8.6810.73 10.42 10.20

加西亚8.8410.78 10.50 9.77

帕纳高托普勒斯8.7310.78 10.37 9.96

汤普森8.7010.96 10.42 9.84

德拉蒙德8.9010.92 10.29 9.54

史蒂文斯8.7210.78 10.42 9.84

4.2.2 女子决赛

表12给出了50米的分段时间。与男子的分析结果相同,最快的是第二个50米段。奥蒂在150米前的各分段时间最短,但她在最后50米的冲刺能力比较差。女子运动员的起跑反应时比男子要慢些。加亚辛格输给平图斯维切7/100秒中有6/100秒是输在起跑上

表12:女子200米决赛50米的分段时间

姓名成绩(s) 反应时(s)0-50m(s) 50-100m(s)100-150m(s)

150-200m(s)平图斯维切22.32 124 6.00 5.04 5.32 5.84

加亚辛格22.39 181 6.05 5.02 5.32 5.82 奥蒂22.40 146 5.99 5.00 5.24 6.02 莱斯科娃22.50 149 6.21 5.10 5.40 5.64 米勒22.52 143 6.08 5.04 5.36 5.90 坦登科娃22.65 138 6.25 5.14 5.36 5.76 泰勒22.73 150 6.24 5.06 5.38 5.90

菲利克斯22.81 157 6.37 5.20 5.36 5.72

表13给出了第一和第二个100米的分段时间。所得到的结果与男子运动员的结果相比较有很大的不同。男子的第二个100米要比第一个100米快大约0.50秒(德拉蒙德除外),但在女子运动员的数据中没有这样明显的趋势。获奖牌的运动员和米勒的前半程要明显的比后半程要快。与此恰恰相反的是菲利克斯,她的前半程很慢,但她的后半程却相当地快。这些可由表14的速度参数得到证实。

奥蒂最快的50米段的平均速度是10.0m/s,但她在冲刺阶段却是最慢的选手。两名俄罗斯运动员在最后50米段较快证明他们具有较强速度耐力能力。

女子100米决赛的参考数据如下:

平图斯维切第一个50m: 8.47(m/s) 第二个50m: 10.40(m/s)

奥蒂第一个50m: 8.18(m/s) 第二个50m: 9.92(m/s)

米勒第一个50m: 8.25(m/s) 第二个50m: 10.00(m/s)

琼斯第一个50m: 8.53(m/s) 第二个50m: 10.40(m/s)

表13:女子200米决赛100米的分段时间(s)

姓名第一个100米第二个100米时间差值

平图斯维切11.04 11.16 -0.12

加亚辛格11.07 11.14 -0.07

奥蒂10.99 11.26 -0.27

莱斯科娃11.31 11.04 0.27

米勒11.12 11.26 -0.14

坦登科娃11.39 11.12 0.27

泰勒11.30 11.28 0.02

菲利克斯11.57 11.08 0.49

表14:女子200米决赛各50米段的平均速度(m/s)

姓名0-50m50-100m100-150m150-200m

平图斯维切8.349.92 9.40 8.56

加亚辛格8.279.96 9.40 8.59

奥蒂8.3410.00 9.54 8.31

莱斯科娃8.059.80 9.26 8.87

米勒8.239.92 9.33 8.47

坦登科娃8.009.73 9.33 8.68

泰勒8.019.88 9.29 8.47

菲利克斯7.859.62 9.33 8.74

5 400米

5.1研究方法

400米决赛的数据是用三台分别安放在100米,200米和300米处的摄像机采集的,并计算出每一名决赛运动员的分段时间。

5.2 结果与分析

5.2.1 男子决赛

表15给出了各100米段的分段时间。虽然普遍认为在长距离径赛中的起跑反应时比较慢,但是起跑反应时超过0.20秒是不可取的。例如,理查森的起跑反应时比华盛顿慢了8/100秒。皮特格鲁如果起跑反应时是0.16的话,可获得比赛的第四名。

表15:男子400米决赛50米的分段时间(秒)

姓名成绩反应时

(毫秒) 0-50m 50-100m100-150

m

150-200

m

200-250

m

250-300

m

300-350

m

350-400

m

约翰逊44.12 167 6.01 4.98 5.20 5.28 5.28 5.40 5.66 6.14 卡莫加44.37 216 6.23 5.04 5.04 5.02 5.24 5.46 5.78 6.34 华盛顿44.39 161 6.07 5.00 5.10 5.30 5.46 5.40 5.80 6.10 理查森44.47 245 5.91 4.98 5.20 5.24 5.38 5.54 5.72 6.26 杨44.51 185 6.16 5.00 5.08 5.08 5.40 5.48 5.86 6.26 托马斯44.52 165 5.72 5.02 4.94 5.16 5.40 5.68 5.98 6.46 皮特格鲁44.57 275 6.30 4.96 5.18 5.28 5.28 5.50 5.72 6.08 鲍奇45.22 158 6.08 4.88 5.00 5.20 5.46 5.84 6.00 6.60 通过比较各100米段,可对比赛的速度分配有更深的理解。(表16)

约翰逊在比赛中显示出了最佳的速度分配模式,在后半程只慢了1.01秒。皮特格鲁的前,后半程的用时之差较小,其原因是他前200米跑速比较慢。卡莫加的前,后半程的用时之差为1.49秒,是由于他的前半程跑速过快,尤其是在第二个100米段。两名英国运动员托马斯和鲍奇在前半程跑得过快,结果后半程比后半程用时超过2.5秒。

表16:男子400米决赛100米和200米的分段时间(秒)

姓名成绩0-100m 100-200

m 200-300

m

300-400

m

1st100m 2nd100m 差值

约翰逊44.12 10.99 10.48 10.68 11.80 21.47 22.48 -1.01 卡莫加44.37 11.27 10.06 10.70 12.12 21.33 22.82 -1.49 华盛顿44.39 11.07 10.40 10.86 11.90 21.47 22.76 -1.29 理查森44.47 10.89 10.44 10.92 11.98 21.33 22.90 -1.58 杨44.51 11.17 10.16 10.89 12.12 21.33 23.00 -1.68 托马斯44.52 10.74 10.10 11.08 12.44 20.84 23.52 -2.69 皮特格鲁44.57 11.26 10.46 10.78 11.80 21.72 22.58 -0.86 鲍奇45.22 10.96 10.20 11.30 12.60 21.16 23.90 -2.74

根据分段时间计算出各段的平均速度(表17)。

最大的平均速度恰好超过10m/s。在最后50米段,运动员之间平均速度的变化范围是0.64m/s。较佳的速度分配由以下两个事实来说明。第一,尽管约翰逊赢得了比赛,但他只是在300-350米这一段跑得是最快的。银牌获得者卡莫加是决赛运动员中唯一一名在各段的最大平均速度没有达到10.0m/s的运动员。

表17:男子400米决赛运动员的平均速度(米/秒)

姓名成绩0-50m 50-100

m 100-150

m

150-200

m

200-250

m

250-300

m

300-350

m

350-400

m

约翰逊44.12 8.32 10.04 9.62 9.47 9.47 9.26 8.83 8.14 卡莫加44.37 8.02 9.92 9.92 9.96 9.54 9.16 8.65 7.89 华盛顿44.39 8.24 10.00 9.80 9.43 9.16 9.26 8.62 8.20 理查森44.47 8.47 10.04 9.62 9.54 9.29 9.03 8.74 7.99 杨44.51 8.11 10.00 9.84 9.84 9.26 9.12 8.53 7.99 托马斯44.52 8.75 9.96 10.12 9.69 9.26 8.80 8.36 7.74 皮特格鲁44.57 7.94 10.08 9.65 9.47 9.47 9.09 8.74 8.22 鲍奇45.22 8.22 10.25 10.00 9.62 9.16 8.56 8.33 7.58

5.2.2 女子决赛

表18给出了各100米段的分段时间。

与男子的的结果相比较,除了金牌获得者弗里曼外,女子运动员的起跑反应时相当的快。与其他运动员相比较,布鲁尔在100-150米这段跑得相当地快。通过比较各50米段得分段时间,可对比赛的速度分配有更好的理解。(表19)

表18:女子400米决赛50米的分段时间(秒)

姓名成绩反应时

(毫秒) 0-50m 50-100m100-150

m

150-200

m

200-250

m

250-300

m

300-350

m

350-400

m

弗里曼49.77 226 6.54 5.72 5.64 5.80 6.00 6.20 6.60 7.04 理查兹49.79 167 6.50 5.56 5.76 5.88 6.08 6.24 6.60 7.00 科拉克49.90 143 6.67 5.56 5.56 5.96 6.08 6.24 6.60 7.08 布鲁尔50.06 143 6.44 5.48 5.24 6.36 6.20 6.40 6.64 7.16 奥冈科亚50.27 126 6.58 5.72 5.64 5.76 6.08 6.20 6.76 7.40 弗切索娃50.66 159 6.62 5.56 5.52 5.96 6.24 6.48 6.76 7.36 戴维斯50.68 127 6.58 5.72 5.88 6.00 6.20 6.41 6.60 7.16 阿莱克斯

耶娃

51.37 167 6.48 5.76 5.40 5.84 6.24 6.56 6.96 7.96

表19:女子400米决赛100米和200米的分段时间(秒)

姓名成绩0-100m 100-200

m 200-300

m

300-400

m

1st100m 2nd100m 差值

弗里曼49.77 12.26 11.44 12.20 13.64 23.70 25.84 -2.14 理查兹49.79 12.06 11.64 12.32 13.60 23.70 25.92 -2.22 科拉克49.90 12.23 11.52 12.32 13.68 23.76 26.00 -2.24

布鲁尔50.06 11.92 11.60 12.60 13.80 23.52 26.40 -2.88 奥冈科亚50.27 12.30 11.40 12.28 14.16 23.70 26.44 -2.74 弗切索娃50.66 12.18 11.48 12.72 14.12 23.66 26.84 -3.18 戴维斯50.68 12.30 11.88 12.61 13.76 24.18 26.37 -2.19 阿莱克斯耶

51.37 12.24 11.24 12.80 14.92 23.48 27.72 -4.24

除了戴维斯以外,比赛成绩几乎与运动员在第二个200米所损失的时间相一致。阿莱克斯耶娃损失了4.42秒,显然是她在开始阶段跑的过快。她在所有决赛运动员中,在第一个200米跑得是最快的。

表20给出了平均速度参数。

布鲁尔在50-150米这段的最大平均速度超过了9m/s,但在下一个50米段跑得却较慢。弗切索娃和阿莱克斯耶娃也有相似的情况。只有金牌获得者在最后50米段的速度超过了7m/s。速度分配的重要性可由下面的数据来说明(最快和最慢50米段的时间差):

弗里曼 1.76秒

理查兹 1.85秒

科拉克 1.93秒

布鲁尔 2.56秒

奥冈科亚 2.11秒

弗切索娃 2.26秒

戴维斯 1.76秒

阿莱克斯耶娃 2.98秒

这一趋势不十分完全,但仍然很清楚:时间差值越小,成绩就越好。布鲁尔特别表现出了较差的速度分配能力。

表20:女子400米决赛运动员的平均速度(米/秒)

0-50m

50-100

m 100-150

m

150-200

m

200-250

m

250-300

m

300-350

m

350-400

m

弗里曼49.77 7.64 8.74 8.87 8.62 8.33 8.06 7.58 7.10 理查兹49.79 7.69 8.99 8.68 8.50 8.22 8.01 7.58 7.14 科拉克49.90 7.49 8.99 8.99 8.39 8.22 8.01 7.58 7.06 布鲁尔50.06 7.77 9.12 9.54 7.86 8.06 7.81 7.53 6.98 奥冈科亚50.27 7.59 8.74 8.87 8.68 8.22 8.06 7.40 6.76 弗切索娃50.66 7.55 8.99 9.06 8.39 8.01 7.72 7.40 6.79 戴维斯50.68 7.60 8.74 8.50 8.33 8.06 7.80 7.58 6.98 阿莱克斯耶

51.37 7.71 8.68 9.26 8.56 8.01 7.62 7.18 6.28

6.110m和100m栏

6. 1研究方法与过程

110m 栏决赛数据是用两套不同的仪器得到的:一套是用激光测量系统从后部获得,一套是从直角位置拍摄的录像分析获得。由于其它跳跃项目的决赛在同时进行,只有4套激光仪器可以用,因而100m栏

的数据只是从录像中得到的。

激光分析能够计算出比赛过程中的即时速度,录像分析则给出了每个栏间的区间速度。〔栏间:从开始至过第一栏后的落地(1),然后是从第一栏落地至第二栏落地,依次类推(2…10),从第十栏落地至冲刺(11)〕。

除了男子即时速度(表21)是从激光测量系统得到的外,所有其它的跨栏决赛数据都是由录像分析得到的,最后结果用表格给出,并且依据以前重大比赛的分析,给出了奖牌获得者的数据的标准图表。

表21:男子110米栏决赛的即时速度[m/s]

姓名H1 H2 H3 H4H5 H6 H7H8H9 H10 冲刺约翰逊(USA) 8.679.11 9.33 9.229.109.068.998.908.818.78 9.04

杰克逊(GBR) 8.668.93 9.14 9.179.168.988.968.838.748.63 8.97

科瓦奇(SLO) 8.458.78 8.85 8.928.968.938.868.828.768.90 8.97

施瓦茨洛夫(GER) 8.418.77 9.03 9.028.888.958.818.838.678.68 -

6. 2 结果与分析

一个比较好的成绩取决于较短的反应时(< 0.13s);较高的初速度及用较大的加速度使速度在第三栏时达到最大(> 9m/s),并保持这个速度到第七至第十栏;较短的栏间时间(≈0.30s),以及一个较高的冲刺速度。(图4,杰克逊)

栏间时间(tHurdle)不仅说明运动员的短跑能力,还说明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并且我们必须考虑运动员的人体形态学参数(腿长、质心等)和飞行距离(上栏前的离地至下栏后的落地之间的距离)对栏间时间的影响。高水平运动员趋于从第一栏至第十栏上栏前的离地点离栏越来越远,而低水平运动员则越来越近。但这些数据不能从录像分析中重新获得以作为第一手资料,还须用跑道上的标志点来做进一步分析。

对于女子100m栏,速度曲线与男子相似,只是在较低的水平上,但不同的是在比赛的后半程速度稍有降低。由于从最后一栏至终点距离较短,较男子110m栏来说,最后加速的可能很小。(图7,迪米特娃)男子冠军约翰逊(图3)比赛过程中速度不稳,在tH3、tH5和Th7时达到高速,在最后冲刺达到最高速(9.75m/s)。居于第二位的是世界记录保持者杰克逊(图4),他跑速平稳,但高速段速度较低(从tH3至tH4只有9.14m/s)。科瓦奇在第八栏前一直落后于施瓦茨洛夫,但由于他较快的冲刺使他获得了铜牌。

第四名施瓦茨洛夫在tH3时也达到了9.75m/s,但后来降低到只有8.94m/s(见表24),他一直保持着最低的栏间时间(0.28-0.32s)(见表23)。

Rees, 杰克逊和菲利波特表现出出色的反应时(见表22),分别为0.117s, 0.118s和0.118s。

表22:110米栏决赛-栏间时间[s]

成绩反应时0-tH1tH1-tH2 tH2-tH3tH3-tH4tH4-tH5tH5-tH6tH6-tH7tH7-tH8 tH8-tH9 tH9-tH10终点

约翰逊(USA)

12.93 0.128 2.56 1.00 0.98 1.00 0.98 1.02 0.98 1.05 1.02 1.03 1.31

杰克逊(GBR)

13.05 0.118 2.58 1.04 1.00 1.00 1.00 1.00 1.00 1.02 1.04 1.04 1.33

科瓦奇(SVK)

13.18 0.161 2.62 1.06 1.02 1.02 1.00 1.02 1.04 1.00 1.04 1.04 1.32

施瓦茨洛夫(GER)

13.20 0.141 2.58 1.06 1.00 1.02 1.02 1.02 1.02 1.02 1.04 1.06 1.36

菲利波特(FRA)

13.26 0.118 2.62 1.08 1.00 1.00 1.00 1.02 1.02 1.02 1.06 1.04 1.40

里斯(USA)

13.30 0.117 2.66 1.06 1.02 1.00 1.02 1.02 1.02 1.02 1.08 1.10 1.30

克里(USA)

13.55 0.134 2.60 1.04 1.01 1.01 1.00 1.10 1.02 1.08 1.06 1.14 1.49

表23:110米栏过栏时间(s)

tH1 tH2 tH3 tH4 tH5 tH6 tH7 tH8 tH9 tH10 约翰逊(USA) 0.35 0.34 0.32 0.32 0.32 0.34 0.32 0.35 0.35 0.34 杰克逊(GBR) 0.34 0.36 0.36 0.34 0.36 0.34 0.36 0.34 0.35 0.34 科瓦奇(SVK) 0.34 0.34 0.32 0.34 0.32 0.32 0.32 0.32 0.34 0.34 施瓦茨洛夫 (GER) 0.34 0.28 0.30 0.30 0.32 0.32 0.32 0.32 0.32

菲利波特 (FRA) 0.32 0.36 0.34 0.34 0.30 0.32 0.34 0.34 0.36 0.36 里斯 (USA) 0.38 0.40 0.36 0.38 0.38 0.38 0.38 0.36 0.40 0.44 克里 (USA) 0.36 0.36 0.35 0.36 0.34 0.42 0.36 0.36 0.36 0.36

表24:110米栏栏间速度(m/s)

tH2-tH3tH3-tH4tH4-tH5tH5-tH6tH6-tH7tH7-tH8 tH8-tH9 tH9-tH10冲刺

tH1-tH2

0-tH1

约翰逊 (USA) 5.85 9.14 9.33 9.14 9.33 8.96 9.33 8.70 8.96 8.87 9.75 杰克逊 (GBR) 5.80 8.79 9.14 9.14 9.14 9.14 9.14 8.96 8.79 8.79 9.60 科瓦奇 (SVK) 5.71 8.62 8.96 8.96 9.14 8.96 8.79 9.14 8.79 8.79 9.67 施瓦茨洛夫 (GER) 5.80 8.62 9.14 8.96 8.96 8.96 8.96 8.96 8.79 8.62 9.39 菲利波特 (FRA) 5.71 8.46 9.14 9.14 9.14 8.96 8.96 8.96 8.62 8.79 9.12 里斯 (USA) 5.63 8.62 8.96 9.14 8.96 8.96 8.96 8.96 8.46 8.31 9.82 克里 (USA) 5.76 8.79 9.05 9.05 9.14 8.31 8.96 8.46 8.62 8.02 8.57 在女子决赛中,金牌得主恩奎斯特(图6)在第四和第五栏间达到最高速度(9.04m/s),居于第二的

迪米特娃(图7)最高速达到8.85m/s,且保持平稳,除了在tH10时由于触栏使速度降低。铜牌得主弗里

曼(图8)在tH4时获得最高速(8.85m/s),但以后速度不断降低直至tH10,她本来在第九栏前一直领先,但由于平衡问题触第十栏,因而冲刺时没有机会加速。

恩奎斯特在比赛的最后部分栏间时间最短(表26,在第七和第八栏间为0.29s,在第九和第十栏间为

0.28s)。

最佳反应时是罗斯(第五名)创造的(0.118s)。

表25:100米栏栏间时间(s)

成绩反应时0-tH1 tH1-tH2 tH2-tH3tH3-tH4tH4-tH5tH5-tH6tH6-tH7tH7-tH8 tH8-tH9 tH9-tH10冲刺

恩奎斯特 (SWE)

12.50 0.126 2.56 1.00 1.00 0.98 0.94 0.98 0.95 0.97 0.98 1.00 1.14 迪米特娃 (BUL)

12.58 0.136 2.58 1.04 0.98 0.98 0.96 0.97 0.97 0.98 0.98 1.04 1.10 弗里曼 (JAM)

12.61 0.145 2.52 1.01 0.99 0.96 0.98 0.97 0.99 1.00 1.02 1.04 1.13 布科维克 (SLO)

12.69 0.146 2.60 0.98 1.00 0.98 0.96 0.97 1.01 1.00 1.00 1.04 1.15

罗斯 (JAM)

12.87 0.118 2.60 0.98 1.00 0.98 1.00 1.00 1.02 1.02 1.04 1.02 1.21 安德森 (CAN)

12.88 0.127 2.54 1.04 1.00 1.00 0.98 1.00 1.00 1.04 1.04 1.08 1.16 劳科霍娃 (RUS)

12.89 0.135 2.58 1.04 1.02 1.00 1.00 1.00 1.03 1.03 1.02 1.08 1.09

表26:100米栏过栏时间(s)

tH1 tH2 tH3 tH4 tH5 tH6 tH7 tH8 tH9 tH10 恩奎斯特 (SWE) 0.30 0.30 0.32 0.32 0.30 0.32 0.29 0.29 0.28 0.28 迪米特娃 (BUL) 0.32 0.32 0.32 0.30 0.30 0.31 0.30 0.32 0.30 0.32 弗里曼 (JAM) 0.32 0.31 0.34 0.30 0.32 0.33 0.32 0.34 0.34 0.34 布科维克 (SLO) 0.30 0.28 0.30 0.28 0.28 0.27 0.30 0.30 0.28 0.30 罗斯 (JAM) 0.36 0.30 0.28 0.28 0.30 0.30 0.32 0.32 0.32 0.28 安德森 (CAN) 0.30 0.30 0.30 0.30 0.30 0.30 0.30 0.32 0.34 0.34 劳科霍娃 (RUS) 0.30 0.34 0.30 0.30 0.30 0.30 0.31 0.31 0.30 0.32

表27:100米栏栏间速度(m/s)

tH2-tH3tH3-tH4tH4-tH5tH5-tH6tH6-tH7tH7-tH8 tH8-tH9 tH9-tH10冲刺

tH1-tH2

0-tH1

恩奎斯特 (SWE) 5.49 8.50 8.50 8.67 9.04 8.67 8.95 8.76 8.67 8.50 8.29 迪米特娃 (BUL) 5.45 8.17 8.67 8.67 8.85 8.76 8.76 8.67 8.67 8.17 8.59 弗里曼 (JAM) 5.58 8.42 8.59 8.85 8.67 8.76 8.59 8.50 8.33 8.17 8.36 布科维克 (SLO) 5.40 8.67 8.50 8.67 8.85 8.76 8.42 8.50 8.50 8.17 8.22 罗斯 (JAM) 5.40 8.67 8.50 8.67 8.50 8.50 8.33 8.33 8.17 8.33 7.81 安德森 (CAN) 5.53 8.17 8.50 8.50 8.67 8.50 8.50 8.17 8.17 7.87 8.15 劳科霍娃 (RUS) 5.45 8.17 8.33 8.50 8.50 8.50 8.25 8.25 8.33 7.87 8.67 7. 跳远

7.1 前言和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是对目前优秀跳远运动员的质心和环节参数数据进行生物力学研究。我们把世界锦标赛

期间收集的数据进行了男女之间和技术的比较,把目前数据同文献数据及以前的研究进行了比较。为了得

到更多的信息,我们采集了男女决赛和资格赛中的数据。

7.2 研究方法与过程

用三台同步S-VHS摄像机以每秒50场拍摄了1997年世界锦标赛跳远决赛。摄像机放置在垂直于运

动平面的位置。第一台拍摄倒数第三和第二步,第二台拍摄倒数第二步至起跳离地,第三台集中拍摄起跳

后的过程。除了这套设备外,还有一台高速摄影机(Motion-Scope,Redlake),以每秒250帧拍摄起跳。

所有男子和女子参数选手的动作都被拍摄下来。为了解析数据,相应的录像带转成录像解析系统里的

数据盘(Peak系统)。用立体框架作为参考系,计算了每台摄像机的位置,全景角度、倾斜角度及焦距,

然后用3D-DLT法标定摄像机和建立坐标系。

坐标系的x轴沿跑道指向跳远方向,y轴是竖直的,垂直于x轴,原点固定在踏跳板前沿的中点。我

们分别选取了决赛中男子和女子最好的一跳进行更深入的分析。为了获得更多有关助跑的信息,我们在离

踏跳板11m、6mh和1m处安装了一套光电管系统。运动员助跑的即时速度是由安装在跑道后面的一套激

光系统测量的。

7.3 结果

跳远距离

跳远中的距离是这样定义的:

成绩距离:依据尺子,从踏跳板的最前沿至运动员落地的最近点的水平距离。

有效距离:从运动员起跳脚的脚趾至落地时脚的最近点之间的水平距离。

全部距离损失(TLD):落地失败损失的距离,起跳过程中分偏移及脚趾与踏跳板前沿之间距离的总

和。

趾-板距离(TTB):起跳时损失的距离,是指从起跳脚的离地点至踏跳板前沿的距离。

表28给出了男子的所有距离,表33是女子的数据。表中包括比赛中最佳一跳的数据。

表28:男子跳远决赛的距离(m)

姓名成绩有效距离总损失距离趾-板距离佩德鲁斯 (CUB) 8.42 8.67 0.25 0.14 沃尔德 (USA) 8.38 8.58 0.20 0.11 萨斯纳伍 (RUS) 8.18 8.46 0.28 0.19 贝克福特 (JAM) 8.07 8.44 0.37 0.07 费里拉 (BRA) 8.04 8.36 0.32 0.01 格拉维塔斯基 (BLR) 7.98 8.06 0.08 0.00 图尔 (FRA) 7.98 8.17 0.19 0.11 迪尔沃思 (USA) 7.98 8.68 0.80 0.29 平均值8.12 8.43 0.31 0.12 标准差±0.20 ±0.22 ±0.22 ±0.10

7.3.1 男子决赛

男子决赛水平较高但并不突出,成绩平均为8.12m(±0.20m),最好成绩为8.42m。助跑踏跳精确度

很高,在踏跳板上平均损失距离为0.12m(±0.10m),这连同落地时的距离损失,平均损失了0.31m(±

0.22m)。格拉维塔斯基s的助跑精确度很高,他总的距离损失为0.08m,这使他的成绩很好。比较而言,

迪尔沃思却损失了0.80m。佩德鲁斯的数据接近于平均值,但也只是在助跑精确度(0.14m)和总距离损失

(0.25m)上接近于平均值。沃尔德和萨斯纳伍也是这个趋势。

在踏板阶段(TD)质心速度(VxTD)是取得好成绩的主要因素。初速度为运动员提供起跳(TO)的机

械能。一般的,较高的水平速度是必须的,但这并不是取得好成绩的唯一条件。

更重要的是起跳阶段质心的垂直速度(VyTO),以及水平速度的适当损失。

从目前的数据看,这种趋势得以证实。佩德鲁斯获得的垂直速度是决赛选手中最高的,达3.86m/s,

(第二名沃尔德的为3.31m/s),虽然他踏板和起跳离板的水平速度(VxTD为10.82m/s,VxTO为8.72m/s)

低于沃尔德的(VxTD为11.12m/s,VxTO为9.29m/s)。

起跳角说明了在起跳过程中佩德鲁斯的技术动作与其他运动员不同。由于他起跳阶段获得了很高的垂

直速度,他获得了最大起跳角(24°,见表29)。

分析最后三步的步长可看出,最后两步表现出“长-短”的规律。步长的这种调整,使得运动员从倒

数第二步到最后一步过程中降低了他的质心高度。在最后一步降低质心位置,实际上是延长了起跳过程中

垂直加速距离。表30和表31表明大多数运动员有这样的趋势。倒数第二步的平均步长为2.41m(±0.09m),

最后一步的平均步长为2.23m(±0.10m),几乎所有决赛选手的最后一步步长缩短(费里拉 Jr.除外),平

均缩短0.18m。

表29:男子决赛起跳的质心速度(m/s)和起跳角(度)

姓名成绩VxTD VxTO VyTO Angpr 佩德鲁斯8.42 10.82 8.72 3.86 24

沃尔德8.38 11.12 9.29 3.31 20 萨斯纳伍8.18 10.81 8.65 3.55 22 贝克福特8.07 10.75 8.53 3.48 22

费里拉8.04 10.47 8.87 3.10 19 格拉维塔斯基7.98 10.19 8.22 3.38 22 图尔7.98 10.62 9.15 3.15 19 迪尔沃思7.88 10.52 9.24 3.45 20

平均值8.12 10.66 8.83 3.41 21

标准差±0.20 ±0.28 ±0.38 ±0.24 ±1.77

表30:男子决赛最后三步的步长(m)

姓名成绩倒数第三步倒数第二步最后一步佩德鲁斯8.42 2.28 2.43 2.16 沃尔德8.38 2.34 2.43 2.27 萨斯纳伍8.18 - 2.50 2.40 贝克福特8.07 2.49 2.45 2.13 费里拉8.04 2.21 2.24 2.27 格拉维塔斯基7.98 2.44 2.28 2.10 图尔7.98 - 2.46 2.33 迪尔沃思7.88 - 2.45 2.21 平均值8.12 2.35 2.41 2.23 标准差±0.20 ±0.11 ±0.09 ±0.10

表31:男子决赛最后一步的质心高度变化(cm)

姓名成绩(m)倒数第二步至最后一步最后一步至起跳

佩德鲁斯8.42 -8 -4 沃尔德8.38 -10 4 萨斯纳伍8.18 -8 -2 贝克福特8.07 -9 -7 费里拉8.04 -11 -5 格拉维塔斯基7.98 -7 0 图尔7.98 -8 -3 迪尔沃思7.88 -3 -5 平均值8.12 -8 -2.75 标准差±0.20 22.39 3.45 表32:男子支撑阶段机械能的变化(着地能量的百分比)

姓名成绩(m)倒数第二步最后一步起跳佩德鲁斯8.42 -5.4 6.4 -16.6 沃尔德8.38 -6.2 3.4 -15.1 萨斯纳伍8.18 1.6 -17.9 贝克福特8.07 -5.6 3.9 -18.4 费里拉8.04 2.4 -5.0 -12.9 格拉维塔斯基7.98 -3.5 1.0 -15.0 图尔7.98 - 3.7 -11.1 迪尔沃思7.88 - -2.7 -6.50 平均值8.12 -3.66 1.54 -14.19 标准差±0.20 ±3.54 ±3.75 ±3.95

正如已经提到的,多数决赛选手通过加大倒数第二步步长来降低他们的质心,这正符合表4关于质心

高度的数据(平均降低8cm±2.4cm)。所有选手(沃尔德除外)通过降低质心向起跳过渡,从倒数第二步

至起跳,质心在竖直方向上大约降低了4-6cm。

观察起跳时刻机械能的变化,我们发现运动员平均损失了起跳阶段总机械能的14.19%(±3.95%)。我

们并未发现成绩越好的运动员能量损失越少的趋势。

7.3.2 女子决赛

由于乔娜森 和克里斯托娃成绩一样,研究组决定研究九个而不是八个运动员。

比赛水平较高,平均成绩为6.81m(±0.14m),最好成绩超过7.00m(加林科娜,7.05m)。采用与男

子相同的研究方法(见表33)。有趣的是大多数运动员有着准确的助跑踏板,距离损失平均为0.08±0.05m。

从总的距离损失来看,冠军加林科娜结果最佳(TTB 0.06m,TLD 0.12m),而没有夺得低于的赞瑟欧和梅则

主要是距离损失太大(赞瑟欧的TLD 0.34m,梅的0.40m)。

表33:女子跳远决赛的距离(m)

姓名成绩有效距离总损失距离趾-板距离加林科娜 (RUS) 7.05 7.71 0.12 0.06 赞瑟欧 (GRE) 6.93 7.27 0.34 0.15 梅 (ITA) 6.91 7.31 0.40 0.13 德莱斯勒 (GER) 6.89 6.99 0.10 0.01 乔伊娜.克斯 (USA) 6.79 7.02 0.23 0.08

蒂迪克.格里尼 (GER) 6.75 6.98 0.23 0.09 维斯尼娜 (UKR) 6.71 6.83 0.12 0.10 乔娜森 (SWE) 6.64 6.74 0.10 0.00 克里斯托娃 (BUL) 6.64 6.85 0.21 0.06 平均值 6.81 7.02 0.21 0.08 标准差±0.14 ±0.20 ±0.11 ±0.05

助跑水平速度的绝对值比其他研究结果略低,平均为9.52m/s±0.28m/s,比男子低1m/s。总之,我们

发现在起跳阶段女子的动能变化与男子相似,比较特殊的是冠军加林科娜的VyTO(2.95m/s)比第二、第三

名运动员都低。赞瑟欧和梅在支撑阶段都有一个较大的后蹬动作,因此水平速度损失较大(赞瑟欧从9.66m/s

至7.84m/s,梅从9.77m/s至7.98m/s),较高的VyTO(3.48m/s和3.32m/s)及较大的起跳角也不能弥补水

平速度的损失。

而乔伊娜.克斯获得了最高的助跑速度9.94m/s及支撑腿着地时的最大动能,但她却不能把这些能量有

效的转向垂直方向,她获得了很低的垂直速度VyTO,2.88m/s,及很小的起跳角19°。

最后三步的步长(见表35)基本遵循最后两步“长-短”的规律。步长缩短的绝对值女子不同于男子

(男子平均为0.18m,女子平均为0.08m),特别是前4名决赛选手,只有一名选手(加林科娜)的动作与

男子相似(步长差:0.34m),其他的则趋于最后两步步长相当或从倒数第二步至最后一步步长增加,这与

表36质心高度的数据相符合。步长的绝对值与男子相当,说明女子步长相对较长,特别是最后一步较男子

还稍长(女子:2.24m±0.18m,男子:2.23m±0.10m)。

比较男女的数据,明显看出助跑阶段质心高度变化是不同的。一般的是女子在最后一步降低质心高度

更多些(-5.67cm±2.18cm),而男子倒数第二步降低更多些(-8cm±2.39cm)。

表34:女子决赛起跳的质心速度(m/s)和起跳角(度)

姓名成绩(m)VxTD VxTO VyTO

Angpr 加林科娜7.05 9.72 8.32 2.95

20

赞瑟欧 6.93 9.66 7.84 3.48

24

梅 6.91 9.77 7.98 3.32

23

德莱斯勒 6.89 9.54 8.43 2.88

19

乔伊娜.克斯 6.79 9.94 8.28 2.88

19

蒂迪克.格里尼 6.75 9.38 8.07 3.09

21

维斯尼娜 6.71 9.33 7.79 3.17

22

乔娜森 6.64 9.20 7.98 2.99

21

克里斯托娃 6.64 9.13 7.55 3.27

23

平均值 6.81 9.52 8.03 3.11

21.33

标准差±0.14 ±0.28 ±0.28 ±0.21 ±1.80

表35:女子决赛最后三步的步长(m)

姓名成绩(m)倒数第三步倒数第二步最后一步

加林科娜7.05 2.18 2.41 2.07

赞瑟欧 6.93 2.61 2.12 2.27 梅 6.91 2.30 2.29 2.25 德莱斯勒 6.89 2.24 2.48 2.43

乔伊娜.克斯 6.79 2.33 2.16 2.16

蒂迪克.格里尼 6.75 2.23 2.48 2.37 维斯尼娜 6.71 2.68 2.54 乔娜森 6.64 1.92 2.21 2.07 克里斯托娃 6.64 1.90 2.04 2.01 平均值 6.81 2.21 2.32 2.24 标准差±0.14 ±0.23 ±0.21 ±0.18

表36:女子决赛最后一步的质心高度变化(cm)

姓名成绩(m)倒数第二步至最后一步最后一步至起跳

加林科娜7.05 -4 -6

赞瑟欧 6.93 -5 -10 梅 6.91 -2 -7 德莱斯勒 6.89 -7 -4

乔伊娜.克斯 6.79 -4 -6

蒂迪克.格里尼 6.75 -2 -4 维斯尼娜 6.71 -1 -7

乔娜森 6.64 -3 -4 克里斯托娃 6.64 -6 -3 平均值 6.81 -3.78 -5.67

标准差±0.14 ±1.99 ±2.18

表37:女子决赛支撑阶段机械能的变化(着地能量的百分比)

姓名成绩(m)倒数第二步最后一步起跳

加林科娜7.05 4.5 -2.3 -10.5

赞瑟欧 6.93 -4.2 5.1 -13.8 梅 6.91 -0.6 0.4 -14.0 德莱斯勒 6.89 2.0 -5.3 -6.60 乔伊娜.克斯 6.79 -0.1 -3.9 -15.1 蒂迪克.格里尼 6.75 1.4 -3.1 -8.90 维斯尼娜 6.71 -0.1

-11.4 乔娜森 6.64 0.9 -1.7 -10.7 克里斯托娃 6.64 -1.6 -0.3 -7.80 平均值 6.81 0.29 -1.24

11.38

标准差±0.14 ±2.59 ±3.03 ±2.58 表37给出了起跳阶段机械能的变化,可看出女子跳远运动员平均损失机械能11.38%(±2.58%),这比男子少。同样没有发现成绩越好的运动员损失能量越少的趋势。

8. 三级跳远

8.1 前言

在很多民族文化中,多级跳远是古老村镇节日的娱乐项目。十九世纪,德国体操先驱们练习了一种所谓的“德国三级跳远”(左-右-左或相反)。当目前的三级跳远形式萌芽时,爱尔兰技术(单足跳-单足跳-跳跃)占了优势。1887年,爱尔兰运动员约翰.珀赛尔利用这种技术跳了15.11m。到十九世纪末,

现代技术(单足跳-跨步-跳跃)已占了统治地位。1896年,第一个奥林匹克冠军J.B.康纳利(美国)跳出了13.71m。

第一个国际田联承认的世界记录是1911年丹尼尔.阿海(美国)创造的,成绩是15.12m。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三级跳远舞台上占霸主地位的是日本选手,其中,Naoto Tajima 以16.00m获得1936年柏林奥运会的金牌。1955年后,巴西人费里拉.德.赛拉引起人们的注意,他创造了五个世界记录(1955:16.56m),是1952年和1956年的奥运会冠军。1960年,约瑟夫.斯科曼茨(波兰)第一个以17.03m突破17m大关。1995年,威利.班克斯(美国)以17.97m第一个接近18m。米歇尔.科利1992年奥运会金牌得主也没有被承认打破这个大关,尽管他在巴塞罗那跳了18.17m,这个距离由于顺风原因而不被认为有效。乔纳森.埃德瓦以18.29m创造了新的世界记录并成为1995年世界冠军。第二个跳过18.00m的是科尼.哈里森(美国),他于1996年在亚特兰大跳了18.09m。

由于在起跳阶段地面冲击力很大,具有损伤踝关节的危险,国际田联一直犹豫是否把三级跳远设为女子项目。其实有关女子三级跳远的成绩记录早已存在。第一个在录的成绩是8.805m,由凯瑟林.汉德(美国)于1909年创造的。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越来越多的国家把三级跳远作为国家比赛项目。国家田联还保存有一份自1990年以来的世界记录成绩单。1990年,李慧荣(音译)(中国)跳出了14.54m。这个项目于1993年第一次被列入世界锦标赛,在这次比赛中,阿娜.玻利克娃(俄)以15.09m成为第一个突破15.00m 的女子选手。1995年在Goteburg 举行的世锦赛上,艾尼萨.克雷沃思(乌克兰)提高记录至15.57m。

近年来,高水平三级跳远女选手的成绩达到男子成绩的84%。从1993年至1997年的世锦赛成绩看,百分比的提高或变化是不大的(见表38)。

值得注意的是,从1993年至1997年,男子和女子决赛的平均成绩并无显著变化(P <0.05)。换句话说,在最近三年的世锦赛上,三级跳远的平均成绩并无显著提高,至少对各项目的八名决赛选手是这样的。

在短跑项目中,男女成绩的差异是很小的,大约10%,因而我们可以认为女子在获得高的跑速和产生高的动能方面的能力与男子接近,而在三级跳远(及其他水平跳或竖直跳)方面则男女差异较大。就生物力学方面来说,其原因在于女子在多级跳中不能很好的利用潜在能量。技术和训练上的欠缺也可能是这种现象的原因。

本研究的目的是提供第一份国际比赛中女子三级跳远的生物力学数据,力求解释多级跳中机械能的利用问题。为了能够对比,我们也提供了男子决赛的数据。

表38:1993,1995和1997年世界锦标赛男女三级跳远决赛成绩

年1993 男子

1995 1997 1993

女子

1995 1997

平均(n=8)17.26 17.41 17.42

14.32(82.96%)14.77(84.8%) 14.57(83.6%)

标准差±0.34 ±0.46 ±0.30 ±0.39 ±0.50 ±0.44

最大值17.86 18.29 17.85

15.09(84.5%)15.50(84.7%) 15.20(85.1%)

最小值16.65 16.93 17.11 13.80 14.18 14.02 8.2 研究方法和过程

用4台同步S-VHS摄像机拍摄了1997年世界田径锦标赛三级跳远决赛,拍摄频率为每秒50场。摄像机垂直于运动平面。1号摄像机拍摄助跑的最后两步,2、3、4号摄像机则分别集中拍摄单足跳、跨步和跳跃。除了上述设备,一台每秒250帧的高速摄像机(motionscope,redlake)拍摄跨步跳的起跳,一套每秒200帧的次高速系统(Peak系统)记录单足跳的起跳。

所有女子和男子决赛选手的动作都被记录下来。为解析数据,相应的录像带转成录像解析系统里的数据盘(Peak系统)。用一个立体框架做为参考系,计算了每台摄像机的位置,全景角度,倾斜角度及焦距,

田径理论试题及答案

体育系专选田径理论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1924年第()届全运会田径赛开始由中国人自己主办。 A.1 B.2 C.3 D.4 2.从1983年开始国际田联设立了()年一届的世界田径锦标赛 A.1 B.2 C.3 D.4 3.()是人体在无氧条件下进行的一种运动,能使有氧系统酶的活性增加,提高人体最大摄氧量。 A.短距离跑 B.长距离跑 C.竞走 D.跳远 4.1957年,()以1.77米的成绩,创造了女子跳高世界记录,震动了世界田坛 A.郑凤荣 B.金玲 C.倪志钦 D.朱建华 5.1993年我国第7界全运会上()的成绩打破了女子3000米和10000米的世界记录 A.曲云霞 B.王军霞 C.黄志红 D.李梅素 二.多项选择题 1.我国通常将田径运动分为:() A.径赛 B.田赛 C.全能 D.越野 2.田径运动的教育价值有() A.培养人的勇敢顽强、拼搏进取的意志品质 B.增进责任感和集体主义精神 C.有利于心理素质的培养 D.培养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精神 3.体育教育专业开设的田径项目包括() A.重点项目 B.一般项目 C.田赛项目 D.竞赛项目 4.下列哪(BC)项目是属于中距离跑 A.400米 B.800米 C.1500米 D.5000米 5.下列哪两项不属于田赛项目() A.100米 B.接力跑 C.跳高 D.铁饼 三.名词解释 1.田径运动: 2.IAAF: 四.简答题 1.田径运动具有哪几方面价值特点 2.田径运动除具有一般体育项目特点外,还具有哪几方面明显特点 3.简要说明开设田径运动理论课的意义 4.体育教育专业开设田径课的内容包括哪几大类 五.论述题 1.我国现代田径运动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请试述这四个阶段,并简要说明这个时期的具体事件。

找寻珍稀动植物

找寻珍稀动植物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我国的几种珍稀动植物。 2.让学生了解保护珍稀动植物的意义和措施。 3.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要保护珍稀动植物,加强对学生进行保护珍稀动植物的教育。 4.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 教材分析:本课主要由五个板块构成。 1.开动脑筋,通过展示让学生多多认识珍稀动植物。 2.沉思默想,通过一些数据的对比,引出一些珍稀动植物正在濒临灭亡或者数量急剧减少。 为什么会成为珍稀?一个是自然环境的变迁,一个是人类活动的影响。 3.畅所欲言,思考保护濒危生物有什么意义。 4.齐心协力,结合图片,学生从身边做起,如何保护珍稀生物。 5.走出校园,了解一种珍稀生物的生存现况,提出保护性建议。 教学实施:1.教学准备 我国珍稀的动植物的图片及生活习性,尤其暗教材中提到的珍稀动植物。 2.教学过程 (1)课程引入课件演示情景,使学生入情入景。 A.课前唱《一个真实的故事》第一段。提问爱看动物世界吗?认识哪些动物?B.课件演示,创设情景我国丰富自然资源以及遭到破坏的情景。 教师看了短片有什么想法?想弄清哪些问题?

(2)开动脑筋。教师展示一些珍稀动植物的图片,结合图片让学生认识我国的珍稀动植物。 首先认识大熊猫,请学生仔细观察并提问:同学们都认识它,请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大熊猫可爱的样子。教师提问:关于大熊猫,你知道哪些?你还想知道些什么?是我国特有的哺乳动物,为世界各国人民所喜爱。大熊猫体胖,长约1.5米,身体像熊,脸像猫,所以人们称之为熊猫。生活在2000-4000米高山的竹林中,以竹子和小动物为食。由于自然环境的恶化,加之人为破坏,造成了大熊猫越来越少,生存空间也越来越小,目前只有1000只左右。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活化石之称。1980年我国在四川的卧龙建立了保护区,成为世界熊猫研究中心。 第二个认识白唇鹿,为我国特有动物。简单介绍外形生活习性数量分布区域等。 第三个认识朱鹮,教师展示图片。朱鹮号称国际保护鸟,是国际上一级濒危动物。 第四个认识桫椤,教师展示图片,提问:这是什么植物?对它了解多少?第五个认识银杉,教师展示图片,提问:大家认识这种植物吗?人们为什么称它为银杉?银杉叶背面那两条银白色的带子闪闪发光,非常漂亮,全世界仅存于我国,且只有2000多株,被人们称为植物中的大熊猫。 提问:你们知道在我国,哪些是珍稀的动植物吗?组织同学汇报,学生汇报时,师生可以及时点评,对汇报有新意的组给予鼓励表扬。 (3)沉思默想板块,提问:为什么会这样稀少?分组讲座并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师生共同讨论归纳总结: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自然环境的变化,另一个方面是人的乱捕乱杀和乱砍乱伐。 (4)畅所欲言板块,过渡:生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必须保护他们,提问:保护珍稀动植物的重要意义是什么?是特别富贵的自然资源,数量正在减少,有的已经濒临灭绝。(5)齐心协力板块,教师提问:怎样保护珍稀的动植物?组织学生集体讨论,记录学生的发言。颁布相关法律,设立自然保护区,从自身做起。

田径竞赛规则2018-2019

定义 地区 由隶属于6个地区联合会之一的所有国家和地区构成的地理区域。 地区联合会 国际田联的地区联合会是指会员协会按照“章程”划分并隶属的、负责本地区田径运动发展的6个地区之一。 运动员代理人 按照国际田联运动员代理人管理规定相应授权并注册为运动员代理的个人。 运动员代理人管理规定 国际田联运动员代理人管理规定由国际田联理事会不定期通过。运动员辅助人员 在国际比赛中,由运动员或运动员所在会员协会雇佣的或与其共同工作的任何教练员、训练人员、管理者、运动员代理人、经纪人、运动队工作人员、官员、医务人员或者辅助医务人员、父母或其他任何个人。 田径运动 包括径赛和田赛、公路赛跑、竞走、越野赛跑、山地赛跑、野外赛跑。 体育仲裁法庭 体育仲裁法庭是一个独立仲裁机构,位于瑞士洛桑。 公民 具有某一国家的合法公民身份或某地区管辖国合法公民身份,并依照相应法律享有该地区适当法律地位的人。 公民身份 某一国家的合法公民身份或某地区管辖国合法公民身份,并依照相应法律享有该地区适当法律地位。 俱乐部 根据会员协会的有关规定,直接或通过某个机构隶属于会员协会的俱乐部或运动员社团。 委员会 依据国际田联章程条款,由理事会任命的国际田联工作委员会。 章程 国际田联章程。 理事会 国际田联理事会。 国家(译注:国家或地区) 被国际法和国际政府机构承认具有独立政权的自治性地理区域。 IAAF 国际田联是国际田径协会联合会的简称。 国际比赛 主要包括世界田径系列赛(如规则中表述)、奥运会田径比赛,由国际田联组织或者代表国际田联组织的赛事,以及规则规程明确规定的赛事。 国际邀请赛 由赛事组织者邀请两个或两个以上会员协会运动员参加的田径比赛。 国际级运动员 被列入注册检测名单或者参加反兴奋剂规则规定的国际比赛的运动员。 IOC 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的缩写。 会员协会 国际田联下属的国家地区性田径运动管理机构。

世界八大珍稀植物

世界八大珍稀植物 世界范围内种类个体和分布面积极为有限、本身又具有独到特征的植物珍品,各国均视为国宝,现列出世界八大珍稀植物: 一、神奇的莲中王——王莲 生长在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是世界上最大的莲,直径2m多,最大可达4m,圆形,叶缘向上卷曲,浮于水面,可载二,三十公斤重的小孩也不沉没。 二、古老的活化石——水杉 1946年在我国四川万县(现重庆市万州区)发现一株亿万年前地球上早已绝灭的水杉,称为“古老的活化石”。我国

现人工繁殖种植较多。 三、热带雨林巨树——望天树 1974年在我国西双版纳发现一种异常高大的树木,比周围其他乔木高出20多m,欲见其树冠须抬头仰望才能见,最高达80多m。又名擎天树。

四、蕨类植物之冠——桫椤 蕨类是古老的原始植物,现今的蕨类多为草本,桫椤(又名树蕨)是恐龙绝灭后留下的数量极为有限的木本蕨类,极为珍贵。 五、奇异的长命叶——百岁兰 非洲西南部沙漠地区生长的一种矮树桩似的植物,整株植物只一对叶子,百年不凋,称为百岁兰。

六、中国的鸽子树——珙桐 珙桐原产中国,初夏开花,花形奇特,似白色鸽子,随风而舞,极端漂亮,西方人引种后称为“中国的鸽子树”。

七、最重量级椰子——海椰子 是塞舌尔普拉兰岛及库瑞岛的一种特有棕榈。果重可达25公斤,是世界上最重的坚果,海椰子果实虽可随海水流走他乡,却不能在异地定居。

八、稀世山茶之宝——金花茶 1960年在中国广西南宁发现一种花呈金黄色的稀世之宝的金花茶,花色娇艳,分布面积狭小,数量极少。国外称之为神奇的东方魔茶,被誉为“植物界大熊猫”、“茶族皇后”。

2014年巴西世界杯分组及小组赛赛程

一、分组及大名单 组别种子队第二档第三档第四档 A组巴西喀麦隆墨西哥克罗地亚 B组西班牙智利澳大利亚荷兰 C组哥伦比亚科特迪瓦日本希腊 D组乌拉圭英格兰哥斯达黎加意大利 E组瑞士厄瓜多尔洪都拉斯法国 F组阿根廷尼日利亚伊朗波黑 G组德国加纳美国葡萄牙 H组比利时阿尔及利亚韩国俄罗斯二、小组赛赛程 时间对阵城市 1场06月13日星期五 04:00 巴西VS 克罗地亚圣保罗 2场06月14日星期六 00:00 墨西哥VS 喀麦隆纳塔尔 3场06月14日星期六 03:00 西班牙VS 荷兰萨尔瓦多

4场06月14日星期六 06:00 智利VS 澳大利亚库亚巴 5场06月15日星期日 00:00 哥伦比亚VS 希腊贝罗奥里藏特 7场06月15日星期日 03:00 乌拉圭VS 哥斯达黎 加 福塔莱萨 8场06月15日星期日 06:00 英格兰VS 意大利玛瑙斯 6场06月15日星期日 09:00 科特迪瓦VS 日本累西腓 9场06月16日星期一 00:00 瑞士VS 厄瓜多尔巴西利亚 10场06月16日星期一 03:00 法国VS 洪都拉斯阿雷格里港 11场06月16日星期一 06:00 阿根廷VS 波黑里约热内卢 13场06月17日星期二 00:00 德国VS 葡萄牙萨尔瓦多 12场06月17日星期二 03:00 伊朗VS 尼日利亚库亚巴

14场06月17日星期二 06:00 加纳VS 美国纳塔尔 15场06月18日星期三 00:00 比利时VS 阿尔及利 亚 贝罗奥里藏特 17场06月18日星期三 03:00 巴西VS 墨西哥福塔莱萨 16场06月18日星期三 06:00 俄罗斯VS 韩国库亚巴 20场06月19日星期四 00:00 澳大利亚VS 荷兰阿雷格里港 19场06月19日星期四 03:00 西班牙VS 智利里约热内卢 18场06月19日星期四 06:00 喀麦隆VS 克罗地亚玛瑙斯 21场06月20日星期五 00:00 哥伦比亚VS 科特迪 瓦 巴西利亚 23场06月20日星期五 03:00 乌拉圭VS 英格兰圣保罗 22场06月20日星期五 06:00 日本VS 希腊纳塔尔

田径比赛各项目的世界纪录多少啊

田径比赛各项目的世界纪录多少啊 男子100米:9秒58,尤塞恩·博尔特(牙买加),xx年8月16日; 男子200米:19秒19,尤塞恩·博尔特(牙买加),xx年8月20日; 男子800米:1分40秒91,大卫·鲁迪沙(肯尼亚),xx年8月9日; 男子1500米:3分26秒,希沙姆·格鲁杰(摩洛哥),1998年7月14日; 男子5000米:12分37秒35,克内尼萨·贝克勒(埃塞俄比亚),xx年5月31日; 男子10000米:26分17秒53,克内尼萨·贝克勒(埃塞俄比亚), xx年8月26日; 男子马拉松:2小时3分38秒,丹尼斯·基梅托(肯尼亚),xx年9月28日;

男子3000米障碍赛:7分53秒63,塞夫·萨伊德·沙辛(卡塔尔),xx年9月3日; 男子110米栏:12秒80,阿里斯·梅里特(美国),xx年9月7日; 男子跳高:2米45,哈维尔·索托马约尔(古巴),1993年7月27日; 男子撑杆跳:6米16,拉维勒尼(法国),xx年2月15日; 男子跳远:8米95,迈克·鲍威尔(美国),1991年8月30日; 男子三级跳远:18米29,乔纳森·爱德华(英国),1995年8月7日; 男子铅球:23米12,兰迪·巴恩斯(美国),1990年5月20日; 男子铁饼:74米08,于尔根·舒尔特(东德),1986年6月6日;

男子链球:86米74,尤里·谢德赫(苏联),1986年8月30日; 男子标枪:98米48,扬·热莱兹尼(捷克),1996年5月25日; 男子十项全能:9039分,阿什顿·伊顿(美国)xx年6月23日; 男子20公里竞走:1小时16分36秒,铃木雄介(日本),xx 年3月15日; 男子50公里竞走:3小时32分33秒,约翰·迪尼兹(法国),xx年8月15日; 男子4X100米接力:36秒84,牙买加队,xx年8月11日; 女子100米:10秒49,弗洛朗丝·格里菲斯-乔伊娜(美国),1988年7月16日;

2014巴西世界杯赛程CCTV直播表

2014年巴西世界杯赛程CCTV直播表(北京时间)地点(城市球场) 圣保罗圣保罗体育场巴西克罗地亚 纳塔尔沙丘体育场墨西哥喀麦隆萨尔瓦多新水源体育场西班牙荷兰 库亚巴潘塔纳尔体育场智利澳大利亚贝洛奥里臧特米内罗体育场哥伦比亚希腊 福塔雷萨卡斯特劳体育场乌拉圭哥斯达黎加玛瑙斯亚马逊体育场英格兰意大利 累西腓伯南布哥体育场科特迪瓦日本巴西利亚巴西利亚国家体育场瑞士厄瓜多尔

阿雷格里港河岸体育场法国洪都拉斯里约热内卢马拉卡纳体育场阿根廷波黑萨尔瓦多新水源体育场德国葡萄牙科里蒂巴拜沙达体育场伊朗尼日利亚纳塔尔沙丘体育场加纳美国 贝洛奥里臧特米内罗体育场比利时阿尔及利亚福塔雷萨卡斯特劳体育场巴西墨西哥库亚巴潘塔纳尔体育场俄罗斯韩国阿雷格里港河岸体育场澳大利亚荷兰 里约热内卢马拉卡纳体育场西班牙智利玛瑙斯亚马逊体育场喀麦隆克罗地亚巴西利亚巴西利亚国家体育场哥伦比亚科特迪瓦

纳塔尔沙丘体育场日本希腊 累西腓伯南布哥体育场意大利哥斯达黎加萨尔瓦多新水源体育场瑞士法国 科里蒂巴拜沙达体育场洪都拉斯厄瓜多尔贝洛奥里臧特米内罗体育场阿根廷伊朗 福塔雷萨卡斯特劳体育场德国加纳 库亚巴潘塔纳尔体育场尼日利亚波黑 里约热内卢马拉卡纳体育场比利时俄罗斯阿雷格里港河岸体育场韩国阿尔及利亚玛瑙斯亚马逊体育场美国葡萄牙科里蒂巴拜沙达体育场澳大利亚西班牙

巴西利亚巴西利亚国家体育场喀麦隆巴西累西腓伯南布哥体育场克罗地亚墨西哥纳塔尔沙丘体育场意大利乌拉圭贝洛奥里臧特米内罗体育场哥斯达黎加英格兰库亚巴潘塔纳尔体育场日本哥伦比亚福塔雷萨卡斯特劳体育场希腊科特迪瓦阿雷格里港河岸体育场尼日利亚阿根廷萨尔瓦多新水源体育场波黑伊朗玛瑙斯亚马逊体育场洪都拉斯瑞士里约热内卢马拉卡纳体育场厄瓜多尔法国累西腓伯南布哥体育场美国德国

(完整版)田径运动知识

田径运动会知识 田径运动是田赛和径赛的合称。它是一种结合了速度与能力,力量与技巧的综合性体育运动。“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运动精神在很多方面都能够通过田径运动得到集中体现。 田赛主要指跑道内部进行的,像跳高、跳远、标枪之类的比赛项目;径赛主要指在跑道上完成的赛跑项目。它是人类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起源发展 据记载,最早的田径比赛,是公元前776年在希腊奥林匹克村举行的第一届古代奥运会上进行的,项目只有一个——短距离赛跑,跑道为一条直道,长192.27米。到公元前708年的第10届奥运会上,才正式列入了跳远、铁饼、标枪等田赛项目。当时只准男子参加,女子连观看也不行,违者处以死刑。 1894年,在英国举行了最早的现代田径运动国际比赛,比赛共分9个项目。真正的大型国际比赛是1896年开始举行的现代奥运会。它沿用古代奥运会每隔4年举行一次的制度,每届奥运会上,田径运动都是主要的比赛项目之一。从1928年第9届奥运会起,才增设了女子田径项目,此后,女子便参加了田径项目的比赛。 田径运动是人类长期社会实践发展起来的,包括男女竞走、跑跃、投掷四十多个单项,以及由跑跳、跳跃、投掷部分项目组成的全能运动。以时间计算成绩的竞走和跑的项目,叫"径赛"。以高度和远度计算成绩的跳跃、投掷项目叫"田赛",田径运动是径赛,田赛和全能比赛的全称。

运动分类 短距离跑,简称短跑。跑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基本能力,自古以来就是一种比赛形式,几乎每个国家的文献中都有描述。据史料记载,短跑是公元前776年古希腊奥运会唯一的竞技项目。现代奥运会比赛项目男、女均为100米跑、200米跑和400米跑,其中男子项目1896年列入,女子100米跑和200米跑1928年列入,400米跑1964年列入。 中距离跑,简称中跑。奥运会比赛项目男、女均为800米跑和1500米跑,其中男子项目1896年列入;女子800米跑1938年列入,1500米跑1972年列入。 长距离跑,简称长跑。奥运会比赛项目男、女均为5000米跑和10000米跑。男子项目1912年列入;女子5000米跑1996年列入,10000米跑1988年列入。 跨栏跑起源于英国。由牧羊人跨越羊圈栅栏的游戏演变而来。奥运会比赛项目分男子110米跨栏跑、400米跨栏跑;女子100米跨栏跑、400米跨栏跑。 马拉松,1896年首届奥运会后,马拉松赛在世界各地广泛举行,美国从1897年起举行波士顿马拉松赛,至2000年已举办了104届,成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马拉松赛。马拉松在公路上举行,可采用起、终点在同一地点的往返路线或起、终点不在同一地点的单程路线。比赛时,沿途必须摆放标有已跑距离的公里牌,并要每隔5公里设一个饮料站提供饮料,两个饮料站之间设一个用水站,提供饮水或用水。赛前需经身体健康检查,合格者方可报名参加比赛。因比赛路线、条件差异较大,故国际田联不设世界纪录,只公布世界最好成绩。

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

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本数据库根据《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中国植物红皮书》,从我国自然生长的蕨类植物,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中选择确定了392种珍稀濒危植物。种类比《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名录》和《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增加了39种。选定的植物包括蕨类植物13种,裸子植物71种,被子植物308种,每种植物记录有学名、中文名、所划类别、保护级别、现状、地理分布、生态特征、经济价值、科研价值、保护措施和栽培要求等30个字段,数据库中的数据除引自上述专着外,还补充了我们自己收集整理的内容。 蕨类植物13种:峨眉耳蕨,荷叶铁线蕨,截基盾蕨,连珠蕨,鹿角蕨,扇蕨,桫椤,蟹爪叶盾蕨 裸子植物:百山祖冷杉斑子麻黄篦子三尖杉长白松 长苞铁杉长叶榧树朝鲜崖柏翠柏 大别山五针松短叶黄杉福建柏贵州苏铁 旱地油杉红豆杉红桧华东黄杉 华南五针松黄杉黄枝油杉 金钱松巨柏昆仑方枝柏 南方铁杉攀枝花苏铁 秦岭冷杉青岩油杉 柔毛油杉水杉水松穗花杉 台湾杉太白红杉西伯利亚红松 西伯利亚冷杉西伯利亚云杉 兴凯湖松轩辕柏 银杉银杏油麦吊去杉

云南穗花杉樟子松资源冷杉 被子植物:矮牡丹矮沙冬青凹叶厚朴凹叶木兰 八宝树八角莲白穗花白梭梭白辛树 百合花杜鹃百花蒿半日花瓣鳞花 宝华玉兰滨玉蕊(棋盘脚树) 伯乐树菜豆树藏报春糙独活 草苁蓉叉唇虾脊兰叉叶蓝长瓣短柱茶 长柄双花木长里桑长序榆沉水樟 秤锤树翅果油树川明参茈碧莲刺参 刺五中大根兰(腐生兰)大果假水晶兰 大赖草大叶木兰大叶子(山荷叶) 单性木兰灯笼花滇南风吹楠 顶果木东北岩高兰董棕独花兰 独叶草杜仲短节百里香短穗竹 对节白蜡对叶杓兰多苞藁本峨眉报春 峨眉光亮杜鹃峨眉含笑峨眉红山茶 峨眉黄连峨眉姜峨眉开口箭 峨眉拟单性木兰峨眉无柱兰 峨眉岩白菜峨眉紫堇峨屏草鹅掌揪(马褂木)丰实箭竹富民枳富宁藤干花榕甘草高山捕虫堇珙桐贡山独活观光木 管萼山豆根光叶珙桐海芒果海南龙血树(小花龙血树)合果木核桃核桃揪贺兰女蒿红椿红豆树

世界田径名将

世界田径名将之尤塞恩-博尔特 姓名:尤塞恩·博尔特(Usain Bolt) 国籍:牙买加 性别:男 生日:1986.8.21 星座:狮子座 身高:1.96米 体重:88公斤 项目:短跑(200米/100米/4×100米) ★ 主要成绩 2008北京奥运会男子4×100米冠军成绩37.10秒打破世界纪录

2008年北京奥运会男子200米冠军成绩19.30秒打破世界纪录 2008年北京奥运会男子100米冠军成绩9.69秒,打破世界纪录 2008年纽约锐步大奖赛 9秒72夺得冠军 2007年大阪田径世锦赛 200米亚军 2007年大阪田径世锦赛男子4×100米接力亚军 2006年田径世界杯200米亚军 2005年田径世锦赛200米第八名 2004年雅典奥运会200米第五名 2002年世界青年锦标赛200米冠军 2002年世界青年锦标赛4×100米亚军 早在2002年举行的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中,博尔特就在200米的比赛中跑出20秒40的成绩,这一成绩也令他得到了媒体赋予的闪电侠的称号。在2004年,博尔特以19秒93的成绩再次刷新了自己的200米纪录,也成为了第一个在200米比赛中跑进20秒的青年选手。 北京时间2008年6月1日,当地时间5月31日2008年纽约田径大奖赛中,小伙乌塞恩-博尔特以9秒72的成绩打破了百米世界纪录,该原世界纪录是由他的同胞鲍威尔保持的9秒74。博尔特本年度5月份的比赛中,就曾连续跑出过9秒76和9秒92的好成绩,在本次大赛之前,占据了今年男子百米世界最好成绩的头两位。尤其是5月3日在本国首都金斯敦跑出的9秒76,被赞誉为完全能挑战鲍威尔世界纪录的绝佳战绩。 北京时间2008年8月16日,北京奥运会田径比赛第二日晚上在国家体育场进行的男子百米“飞人大战”中,博尔特在第四跑道,虽然0.165的反应速度在所有选手中倒数第二,

田径运动概述

田径运动概述 一、教学目的 田径必修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中等学校体育教师必备的田径运动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使学生具备从事中等学校田径运动各项工作的基本能力。 具体任务是: 1.使学生认识田径运动在中等学校体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思想教育,使学生树立为当好一名中学体育教师而努力学好田径课程的思想和态度。 2.使学生认识田径运动既是一种竞技项目,又是一种健身的手段。掌握田径运动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全面、系统地掌握运用田径运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方法。 3.培养学生自学自练、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具备从事中学体育课中田径教材教学,指导田径运动锻炼,组织基层田径运动竞赛及田径运动场地、器材管理等多方面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田径运动的定义、分类、特征、意义 一、田径运动的定义 在国内外已有的田径运动教材和专著中,对田径运动定义论述的基本内容比较一致,但是,在文字表述上却不尽相同。如,体育学院专修通用教材《田径》中说:“田径运动包括男、女竞走、跑、跳跃、投掷40多个单项以及由跑、跳跃、投掷部分项目组成的全能运动。以时间计算成绩的竞走和跑的项目叫‘径赛’,以高度和远度计算成绩的跳跃、投掷项目叫‘田赛’田径运动是径赛、田赛和全能的合称。”原苏联体育学院田径教科书中称:“田径运动(又称轻竞技)是由走、跑、跳、投与全能(跑、跳、投项目而成)所组成的运动项目。”《世界田径大全》一书对田径运动解释为:“田径运动由走、跑、跳、投等所组成,分为田赛与径赛两个部分,即‘径赛’是在跑道或公路上等举行的比赛项目,‘田赛’是在专门场地上举行的比赛项目……另外,由部分跑、跳、投掷项目组合的综合项目,用评分办法计算成绩的叫做‘全能运动’。”《田径史话》一书对田径运动解释为:“田径运动是人类从跑、跳、投这些自然运动而发展起来的体育运动和竞技项目。” 从以上情况中可看出,人们对田径运动的认识以及田径运动的发展和意义等见解尚 有不同。因此,对田径运动定义的文字表述有统一的必要。 根据国际业余田径联合会章程第1条对田径运动的解释,田径运动的定义应做如下 表述:“田径运动是由田赛和径赛、公路赛、竞走和越野赛组成的运动项目”。 田径运动的功能:健身功能。2、竞技功能。 3、基础功能。 4、教育功能。 健身与竞技两种属性田径运动的区别: 竞技属性健身属性 1.面向运动员,以提高运动成绩,参加 1.面向广大群众,以锻炼身体、增进健康、竞赛,获取优胜为目的. 增强体质为目的. 2.追求高、精、尖的技术和快、高、远的 2.掌握基本技术,追求锻炼身体的最佳效运动成绩. 果. 3.有专门的训练原理、原则和方法 3.有专门的健身原理、原则和方法 4.有固定的比赛项目、形式和方法 4.根据年龄、性别、健康状况,确定不同 内容、形式和方法 5.有严格的竞赛规则要求 5.要服从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和教育上的

田径锦标赛

(三)世界田径锦标赛 1977年开设的世界杯田径赛,是国际田联单独主办的第一个世界性田径赛,对世界田径运动的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这种作用是很有限的。因为杯赛中的一些限制,如每项每队只限一人或一队参加,使许多优秀运动员无法问津,它(杯赛)不能反映各国的真实水平,并有可能遭到一些名手冷落的趋势。因此,同杯赛一样,酝酿了很久的世界田径锦标赛计划,也紧随杯赛应运而生了。1978年10月,国际田联第三十一届波多黎各会议,正式决定组办世界田径锦标赛。世界田径锦标赛每四年一届,因是在奥运会前一年(或在奥运会后第三年)举行,实际上是奥运会前一次世界田径实力大检阅。 锦标赛赛程共8天,中间休息1天,实际比赛为7天。它与杯赛主要不同点是,不是以各洲代表队为主体,而是以各国或地区协会为单位参加。参赛选手需达到报名标准。标准分A、B两级(即最高标准与最低标准)。每个国家(或地区)每个项目可报一名达到B级标准的运动员参加。若报名者的成绩均已达到A级标准,每个国家每个项目可报2—3名,但最多不能超过3人。 【世界锦标赛】 第一届世界田径锦标赛1983年在芬兰赫尔辛基举行。中国选手朱建华夺得跳高铜牌。 第二届世界田径锦标赛1987年在意大利罗马举行。中国选手阎红夺得女子10公里竞走铜牌。 第三届世界田径锦标赛1991年在日本东京举行。中国选手黄志红、徐德妹分别获得女子铅球、女子标枪金牌。黄志红的金牌是亚洲选手在世界田径锦标赛上夺得的首枚金牌。 第四届世界田径锦标赛1993年在德国斯图加特举行。中国选手黄志红、王军霞、刘东和曲云霞分别夺得女子铅球及女子中长跑10000米、1500米、800米共4枚金牌。 第五届世界田径锦标赛1995年在瑞典哥德堡举行。中国选手一牌未得。 第六届世界田径锦标赛1997年在希腊雅典举行。中国选手又一次无人进入前三名。 第七届世界田径锦标赛1999年在西班牙塞维利亚举行。中国选手刘宏宇、王妍分别夺得女子20公里竞走金牌、银牌。 2001年世界田径锦标赛中国队在这次大赛上空手而归,一块奖牌没有得到,重温在1995和1997年世界大赛上全军覆没旧梦。女子20公里竞走刘宏宇再次犯规被罚,让中国田径唯一有希望夺奖牌的项目流产。最好成绩是女子5000米董艳梅超水平发挥获得第四名,但由于实力不够,不具备夺牌可能,她的第四名成绩已经超额完成了任务。中国队派出15名选手参赛,除高淑英获女子撑杆跳高第五和董艳梅得第四外,其他人均未进入前八名。 2003年世锦赛,中国所获得的两枚铜牌分别是男子110米跨栏、女子10000米;一个第四是女子链球;四个第七是:男子十项全能和110米跨栏、女子10000米和铁饼。 2005年田径世锦赛中国选手以1枚银牌、1个第四、6个第五结束了赫尔辛基之行。中国选手在本届世锦赛上进入前八名的情况如下:刘翔获得男子110米栏银牌,邢慧娜获得女子10000米第四名、女子5000米第五名,赵成良获得男子50公里竞走第五名,黄潇潇获得女子400米栏第五名,高淑英获得女子撑杆跳第五名,张文秀获得女子链球第五名,周春秀获女子马拉松第五名,马淑丽获得女子铁饼第六名,孙英杰获得女子10000米第七名,李梅菊获女子铅球第七名。 2007年大阪田径世锦赛,中国选手夺得1金1银1铜、1个第四、3个第五的好成绩。除男子110米栏、女子马拉松、女子链球之外,女子400米栏、女子铅球、女子铁饼、女子三级跳进入了前8名。 (四)世界室内田径锦标赛 室内田径赛成为比较正规的比赛,是在60年代。从这一时期始,欧洲每年都举行欧洲室内田径锦标赛。美国每年有两个大规模的室内比赛:大学生(NCAA)室内田径锦标赛和全国(TAC)室内田径锦标赛。(美国是最早举行室内田径赛的国家,早在1901年就在纽约麦迪逊广场公园举行了全国室内田径锦标赛。) 亚洲最早举行室内比赛的是日本。在1964年东京奥运会前的1961—1963年间,东京修建了室内运动场,并邀请外国选手参加比赛,后来一度中断。由于欧美一些国家都把室内比赛作为冬季训练的重要手段并取得很大成果,促使日本田径界人士重新考虑举办室内比赛。1966年起,日本又举办了单项室内比赛,后来项目陆续增加。至今每年都举行一次规模较大的国际室内邀请赛。中国是到80年代初期才开始举行一些项目的室内比赛。 由于各国场地条件不一,开始时室内跑道的长度和弯道没有统一规定,所以国际田联没有正式承认室内世界纪录,只有非正式的世界最好成绩。由于室内比赛是在冬季举行,运动员受气候和训练方式的限制,成绩一般都比室外比赛低一些。 到80年代中期,室内比赛已成为运动员全年训练和比赛计划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1984年7月国际田联洛杉矾会议决定于1985 年1月18—19日在巴黎举行第一届世界室内田径运动会,并且规定标准室内跑道长度为一圈300米,弯道65

1997年雅典第六届世界田径锦标赛生物力学研究报告

1997年雅典第六届世界田径锦标赛生物力学研究报告 布吕格曼 等 德国科隆体育大学 艾康伟 等译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 (aikangwei@https://www.doczj.com/doc/743244418.html,) 1 前言 国际田径联合会委托德国科隆体育大学田径研究所在1997雅典第六届世界田径锦标赛期间进行生物 力学研究。这是在1987年罗马第二届世界锦标赛期间首次对于不同的田赛和径赛项目在比赛的条件下对世界优秀的运动员进行的运动技术数据分析的继续。 本项研究的目的是: -充实优秀运动员生物力学参数的数据库 -为教练员和运动员提供不同技术动作的定量化参数 -进一步增加对田径技术限制因素的理解 -获得男女运动员运动技术差异的数据 -帮助国际新闻媒体具有吸引力和竞争力的田径转播报道和提供所获得的研究数据 此项研究有三部分组成: ·用三种语言(英语,法语,西班牙语)以插图宣传手册的形式为新闻媒体提供历史背景和重要生物力学概念等信息服务 ·在决赛后的第二天提供生物力学的信息服务 ·对所采集的数据的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并在1997年12月和所拍摄的录像资料以报告的形式发表。最后的研究报告将作为“新技术研究”的增刊在1998年初出版。 本项研究重点分析以下项目的男女决赛: ·100m, 200m, 400m, 4×100m · 100m 和 110m 跨栏 · 5000m, 10000m ·跳远,三级跳,跳高和撑杆跳 ·铁饼 女运动员在跳跃,短跑和投掷项目中不同的技术特点是特别值得研究的。选择长距离径赛项目来研究疲劳对于跑技术的影响和机械效率。 使用高速录像技术,三维运动分析,速度和时间测量仪器来采集生物力学数据。一种新的名称为LAVEG 的激光测量系统在本次研究中被广泛运用。 在锦标赛期间,国际田联生物力学测试队每天在快速信息服务会议上发布初步的研究结果并加以解释。提供了以下男女运动项目的生物力学信息: ·100m, 200m, 400m · 110m 跨栏 ·跳远,三级跳,跳高 在信息发布会上,参加者得到前一天决赛的结果,以及对比赛简要的评述和解释。 因为这是首次在重要的国际比赛上对男女三级跳进行研究,所以这项研究着重对由于性别不同男女运动员技术上的差异进行生物力学分析。 此外,也提供了锦标赛最后一天进行的100m 跨栏决赛的数据和撑杆跳分析的初步结果。

正式国际田径比赛的项目如下

田径运动 田径是世界上最为普及的体育运动之一,也是历史最悠久的运动项目。田径与游泳、射击被视为奥运金牌三大项目,46枚金牌也是奥运金牌最多的项目,“得田径者得天下”也由此而来。 田径运动是比速度、比高度、比远度和比耐力的体能项目,或要求在很短的时间内表现出最大的速度和力量,或要求在很长的时间内表现出最大的耐力,最能体现奥林匹克“更快、更高、更强”的格言。 今天,田径运动仍然是奥运会最受欢迎的项目之一。从100米跑到42.195公里的马拉松,从铅球到跳高,都是奥运会上最受关注的比赛,也有着众多的世界体坛巨星。 田径运动的起源:田径运动是一项古老的体育运动。远古时代,人们为了获得生活资料,在和大自然以及飞禽走兽的斗争中,需要有快速的奔跑,敏的跳跃和准确的投掷等本领。由于在劳动实践中经常地重复这些动作,便逐渐形成了走、跑、跳、投等各种技能。为了提高同大自然作斗争的能力,人们又有意识地进行走、跑、跳、投的练习,以至逐渐形成了这些项目的比赛形式。据记载,最早的田径比赛,是公元前776年在希腊奥林匹克村举行的第一届古代奥运会上进行的,项目只有一个--短距离赛跑,跑道是一条直道,长192.27米。到公元前648年,又增加了跳跃、投标枪、掷铁饼、摔跤等比赛项目。 人类最早的田径比赛是在公元前776年第1届古代奥运会上举行的。古代奥运会是希腊人的庆典活动,田径比赛是其重要的内容之一。 标枪;掷标枪技术的产生与发展,有它独特的演变过程。标枪是古代劳动人民为了求得生存,在与大自然作斗争中为获取必需的生活资料而创造的一种原始投掷工具,在当时也作为一种运动器械。到了奴隶社会,就被统治阶段用来作为训练士兵,镇压奴隶,掠夺财富和进行战争的一种武器。原始的标枪构造很简单,把石头磨尖装在木杆的一端即为枪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才改用金属做枪头。有的部落逐渐搞起掷标枪的比赛,比赛中最优秀的人,就被众人推选为部落的领袖。比赛不仅比远而且还比准。 掷铁饼;掷铁饼在很早的时期就出现了,它最早的来源是一些掷石片的活动。在远古时期,古人类为了获得生活资料,常用石块去投掷飞禽走兽;在采集高大植物的果子时,也常用石块投掷,打击树枝,使果子掉下树来,便于人们的采集。在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掷铁饼比赛中,所用的铁饼最初是用石头制成的,它的形状是略成圆形,且中心厚度较周边大,后来才逐步演变成用各种金属(如铁、铜、铝等类)制作的铁饼。 掷链球运动,早在中世纪就在苏格兰矿工中流行了。当时,他们投的不是现在的链球,而是装有木柄的大铁锤。那时的比赛,铁锤不按一定的方向投出,而是自由飞出。丈量距离,是从掷者前脚到器械的落地点。据记载,1873年,英国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学生第一次把掷锤子列为比赛项目。当时的投方法是:双手握住锤子柄,旋转五圈后,松手,把锤子掷出去。以后,掷铁锤运动有了很大的演变和发展。铁锤逐渐变成了球体,木柄改为拉力很强的钢丝,并且增加了把手,形成了现代的掷链球运动。 铅球:大约在公元前,人们就开始用石头和带把的石头进行投远比赛。到公元十四世纪时,战争中出现了炮兵,当时发射的炮弹是圆球形的,重量为16磅。在炮兵的训练中,时常进行投石头的比赛,这个石头与炮弹的样子和重量差不多。后来人们为了统一规格,不用石头,改投金属做的圆球,重量还是16磅。因为当时的铸铁技术比较高,所以制作的金属球的重量也比较准确。以后统一用公制,16磅折合成公斤就是7.257公斤。它一直沿用下来。直到近十几年鉴于7.257有三位小数不方便,采取"四舍五入"的办法,改为7.26公斤。 马拉松;元前492年的春天,波斯又想征服美丽富饶,欣欣向荣的希腊城邦了。波斯派出大批战舰入侵和他们隔海相望的希腊,开始了历史上著名的希波战争。天有不测风云,波斯的海军在海上遭到飓风袭击,300艘战舰,20000多名海军官兵全部葬身海底。波斯的陆军失去海军的呼应,好像一支独臂,遭到色雷斯人的袭击,波斯的统帅也身负重伤。这次侵略希腊的军事行动不得不半途而废了。 波斯国王暴跳如雷。第二年,他幻想不战而降服希腊。他派出使者到希腊各城邦要“水和土”,意思是让他们臣服归顺波斯。希腊中部和北部的小城邦惧怕波斯帝国的武力,都屈膝投降了。但希腊最大的两个城邦——雅典和斯巴达岂能低下他们高傲的头?雅典人把波斯使者从悬崖抛入大海,斯巴达人把使者丢进井里,让他们自己去取“水和土”。 大流士一生也没受到这样的羞辱,他恼羞成怒,他决定派最有经验的大将军第二次出征希腊。公元前490年,波斯大军横渡爱琴海,在雅典郊外的马拉松平原登陆。当时雅典军队有一万人,加上一千援军,总共不过一万一千人。而波斯军队有10万人,而且装备精良。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米太亚得决定不与敌人硬拚,而是把战线稍稍拉长,把精锐步兵安排在两侧,正面战线上的兵力比较薄弱。 希腊军队边战边退,波斯军队步步进逼。在千钧一发的时刻,埋伏在两侧的士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出,从两侧夹击波斯军。波斯军队由于追击希腊人,战线拉得过长,这时陷入希腊军队的包围,首尾不能相顾,连忙慌忙逃向海边,想上船逃跑。希腊军队尾追至海边,和波斯军展开夺取军舰的战斗。一位叫基纳尔的希腊战士,他奋不顾身地用手抓住战船,被敌人砍掉了一只手,他忍住疼痛,用另一只手抓住战船,终于和战友们一起夺取了一艘战船。这场战役中,波斯人丢下了6400具尸体和7条战船。雅典人牺牲了192人,其中有执政官卡利乌斯和几位将军。当天晚上,斯巴达派来的2000名前锋战士赶到时,只见月光下尸首遍野的战场。

珍稀动植物资源

动物:熊猫,大鲵,丹顶鹤,扬子鄂,金丝猴,白鳍豚,坡鹿,麋鹿 植物:银杉、银杏、金钱松、珙桐,福建柏,水松,水杉 我国部分珍稀动物 (1)大熊猫:亦称猫熊。哺乳动物。体肥胖,形似熊,长约1.5米,肩高约66厘米。眼周、耳、前后肢和肩部黑色,其余均为白色。生活在2000米~4000米高山的竹林中,喜食竹子,有时也吃小动物。善于爬树,性孤独,不群栖。仅产于我国四川、陕西、甘肃的少数地方,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国家一类保护动物。 (2)朱鹮:鸟类。雄鸟体长近80厘米,雌鸟稍小。羽毛多是白色,有的部位粉红色,颈部有若干延长而下垂的柳叶形羽毛,额、眼周、头顶、嘴基部、跗跖及裸露的下胫为红色。生活于沼泽、山区溪流附近,栖于高大乔木上,以蟹、蛙、小鱼、田螺、甲虫等为食。我国一类保护动物。 (3)金丝猴:亦称仰鼻猴。哺乳动物。体长约70厘米,尾长与体长相等或更长些。背部有发亮的长毛,脸两侧、胸及后腿毛赤色。生活于2500米~3000米高山密林中,群栖,以野果、嫩芽、竹笋为食。分布于四川、甘肃和陕西南部。我国一类保护动物。 (4)白头叶猴:哺乳动物。体长约50厘米,头小,尾较体长,四肢细长。头白,有毛冠,体背的毛较腹面长而密。生活于热带、亚热带阔叶林中,群栖树上,很少下地,以野果、叶、花等为食。产于我国云南、广西南部及越南北部。我国一类保护动物。(此外还有黑叶猴,也是一类保护动物。) (5)羚牛:亦称扭角羚。哺乳动物。长1.7米~2.2米,肩高1米~1.3米,重可达350公斤。尾较短,雌雄均有短角。全身棕黄色或深棕色,眼周黑色。一般栖于3000米~4000米高地,夜出觅食,吃青草、树枝、竹笋等。分布于我国四川、云南、陕西、甘肃等地。我国一类保护动物。 我国部分珍稀植物 (1)银杉:常绿乔木,高达20米。枝平列,小枝有毛。叶两型,长枝上的叶放射状散生,长4厘米~5厘米;短枝上的叶轮生,长2.5厘米,线形,下面有白色气孔带。球果。产于广西、四川、湖南、贵州等地。1956年发现,我国特有的珍贵树种。 (2)水杉:落叶大乔木,高达35米,胸径达2.5米。侧生小枝对生,羽状。叶条形,扁平,长13毫米~20毫米,交互对生成两列,羽状。球果下垂,近四棱球形或短圆筒形,长约18毫米~25毫米。产于四川、湖北、湖南等地。1941年发现,我国特有的珍贵树种。 (3)珙桐:又称水梨子。落叶乔木,高15米~20米。叶阔卵形,先端渐尖,基部心形,边缘有锯齿。球形头状花序,花序基部有两片乳白色大型苞片,苞片矩圆形或卵形,长约7厘米,宽约3厘米~5厘米。我国特有,分布于四川、贵

田径运动简介

趣味田径: 蜗牛赛跑:第五届国际蜗牛“赛跑”锦标赛曾在西班牙举行。200多只蜗牛来自世界各国,参加了这次比赛。西班牙和葡萄牙的选手获得奖牌。葡萄牙的蜗牛获得“高山奖”,他用5分钟爬了2.8英尺的斜坡。至于西班牙的蜗牛取得“快速奖",他用了6分钟爬了4.8英尺。西班牙的“彼彼”获得冠军,他在一小时跑完15米,而法国的蜗牛获得亚军,他只比“彼彼”落后了25厘米。 田径运动的起源与发展:田径运动是人类长期社会实践发展起来的,包括男女竟走、跑跃、投掷四十多个单项,以及由跑跳、跳跃、投掷部分项目组成的全能运动。以时间计算成绩的竟走和跑的项目,叫"径赛"。以高度和远度计算成]绩的跳跃、投掷项目叫"田赛",田径运动是径赛,田赛和全能比赛的全称。 远在上古时代,人们为了获得生活资料,在和大自然及禽兽的斗争中,不得不走或跑相当的距离,跳过各种障碍,投掷石块和使用各种捕猎工具。在劳动中不断的重复这些动作,便形成了走、跑、跳跃和投掷的各种技能。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有意识地把走、跑、跳跃、投掷作为练习和比赛形式。 公元前776年,在古希腊奥林匹克村举行了第一届古奥运会,从那时起,田径运动为正式比赛项目之一。1894年,在法国巴黎成立了现代奥运会组织。1896年在希腊举行了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在这届奥运会上田径的走、跑、跳跃、投掷的上些项目,被列为大会的主要项目。至今已举行的各届奥运会上,田径运动都是主要比赛项目之一。1990年在巴黎的第二届奥运会上,才有女子参加,参加的女运动员只有六名。 四年一届的奥运会是促使田径运动成绩不断提高和改进训练方法的动力。许多优秀的田径运动员经过刻苦训练、他们的先进技术和训练方法通过奥运会又推广于世界各地。如:第二届和奥运会推广了跨栏跑和剪式跳高技术。采用大运动是训练的捷克选手拉脱培克,在第十五届奥运会上取得5000、10000米和马拉松三项冠军后,变速跑的方法立即推广于世界各地。1960年第十七届罗马奥运会上采用马拉松式训练法的新西兰运动员斯奈尔、马吉等在800米、5000米、10000米上取得好成绩后,新西兰的马拉松训练法又得以推广。在1968年的墨西哥奥运会上,美国运动员福斯贝里采用背跃式跳高取得冠军后,在世界各地仅2--3年时间里便取代了俯跳卧式跳高技术。诸如此类事例在历届奥运会中不胜枚举,它对田径运动的技术和训练方法起到了推陈出新的作用,促使了全世界的田径运动的不断发展。 生理学家和有经验的教练员们曾预言在田径运动成绩的最高界限,但过去和这些预言,一个个都被运动员的实践所冲破,历史奥运会中都出现了可观的被纪录的项目数,这说明田径运动成绩永无顶峰,这也是田径项目受人喜欢之所在。 田径运动在我国的发展是经外国传教士于本世纪初带入的,当时只在教会创办的学校之间开展后来,才逐渐扩展到各级国立、私立学校。 新中国成立后,田径运动得到迅速普及,技术水平提高很快。1953年起,几乎每年都举行规模较大的全国性的田径运动会,在群众性体育运动广泛开展的基础上,我国田径技术水平和成绩缩短了国际间的差距。1956年,好跳高运动员郑凤荣以1。77米打破了当时1。76米的世界纪录。六十年代有10个项目。进入了世界前10名。1983年,在上海举行的第五届全会上朱健华以2。38米创造了他自己保持的2。37米的世界纪录。同年,徐永久以45'13'4的成绩创女子竟走世界纪录,成为我国第一个在世界比赛中获得冠军的田径运动员.

我国珍稀的植物

《我国珍稀的植物》教案 平王中学康秀梅 一、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1.使学生认识我国几种珍稀的植物。 ⒉知道保护珍稀植物的意义。 能力目标:⒈学会利用网络搜集信息。 ⒉对信息的处理能力。 情感目标:⒈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热情。 2.使学生产生保护珍稀植物的信念。 二、教学重点:⒈认识我国几种珍稀的植物。 ⒉使学生产生保护珍稀植物的信念。 三、教学难点:使学生产生保护珍稀植物的信念。 二、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收集一些有关珍稀植物的图片、视频等并课件。 学生准备:了解本地有没有珍稀植物。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国植物种类很多,其中有些是非常珍贵稀少的植物。这节课,我们来认识一些我国珍稀的植物。(出示课题)

(二)学习新课 1、认识珍稀植物“银杉” ①学生查找、收集、交流以,老师巡视。 ②教师用电子教室软件进行学生屏幕广播,展示学生收集到的资料。 ③师生小结:银杉是一种高达20米的树木,叶背面有两条银白色的“带子”闪闪发光,所以人们称它做银杉。它是世界上珍稀的植物,仅生存在我国,目前只有2000多株,被称为“植物中的大熊猫”。 2、认识珍稀植物“水杉” ①学生查找、收集、交流以,老师巡视。 ②教师用电子教室软件进行学生屏幕广播,展示学生收集到的资料。 ③师生小结:水杉是一种高达35米的树木,叶淡绿色,在树枝上排成羽毛状,非常好看。它也是我国特有的、世界珍稀的植物。 3、按上述方法,认识其他几种珍稀的植物——银杏、珙桐、望天树、桫椤、金花茶、鹅掌楸等。把搜集的信息整理后填入下列表格: 名称特点分布状况保护措施 银杏 珙桐 望天树 桫椤 ……

⒋学生把整理好的信息发给教师。在大屏幕展示学生的成果,学生评价,互相补充,完善。 4、提问: ①现在你知道我国有哪些珍稀的植物? ②为什么称它们为珍稀的植物?(有的数量极少,有的仅在我国有。) 6、指导学生认识保护珍稀植物的意义 ①你知道这些植物为什么会这样稀少吗? ②这些植物所以这样稀少,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自然环境的变化,另一方面是乱砍乱伐,人为破坏。 ③讨论: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办? 7.指导学生认识如何保护珍稀植物 讨论:怎样保护珍稀植物呢? 为了保护珍稀的动植物,国家颁布了法律,对砍伐珍稀植物的人,要进行法律制裁。为了保护珍稀的动植物,国家还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在自然保护区里,不准采伐,不准破坏自然环境,使珍稀动植物能很好地生存、繁殖。通过以上措施,我国的珍稀植物已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保护,有的种类数量有所增加。但是,破坏珍稀植物的事情还时有发生,我们必须大力宣传保护珍稀植物的意义,使每个人都懂得并认真做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