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桉树问题

桉树问题

桉树问题
桉树问题

●村民:桉树叶释放出有毒物质污染水体,山上连草也不长

●林业部门:山地生物减少,并非桉树生物排他性所致

背景:

年初的西南大旱中,桉树的利害之争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作为一种速生树种,经济效益为许多山地开发商共知,我市不少山地也种上了桉树。然而,在民间,广泛流传着桉树树叶有毒、吸水量过大的说法。而正面派观点认为速生桉树破坏生态环境的说法缺乏科学依据,速生桉树无毒无害,适地适树、适度发展符合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我市不少山地中都种有桉树,对于这种速生树种,在一些村民中存在不少争议。近日,记者在一次采访中,惠城区芦洲镇岚派村的村民反映,几年前作为该村饮用水源的丰门坳水库,因水库边种有大量桉树而受到影响,水质中氨氮过高而不适宜人体饮用。水源受污染确实由桉树引起?林业部门和生物学教授对此持否定意见,认为桉树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并且认为将种植桉树时产生的各种环境问题加之于桉树头上并不合理。

事件起因

水库经检测水质中氨氮含量过高

丰门坳水库归属于芦洲镇岚派村,长久以来,村民们一直从这里取水饮用。2007年,在农村改水改厕中,市爱卫办工作人员在该处取水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显示水中的氨氮过高,达不到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岚派村的村民并没有在水库中饲养鱼鸭,也没有其他的污染源,村民遂将质疑的目光投向环围水库面积颇大的桉树林,认为是因为桉树叶释放出有毒物质污染了水体。

随后,记者来到丰门坳水库,一路上可看到,路旁所种树种大多是桉树,而偌大的水库则被密实而秩序井然的桉树林所包围,环顾四周,山上所植树种皆为单一的桉树。据了解,丰门坳水库面积达600亩,而周围所种桉树面积约有两万多亩。在裸露干涸的河床上,记者看到上面零散铺着一层桉树叶,还有剥落的枯黄厚实的桉树皮。桉树叶颜色腐旧,但鲜有腐烂。#

该村村支书许志达说:“你看到的这些树叶,都掉了很久了,但是都不会腐烂。氨氮过高,就是由于这桉树引起的。”许志达说,旱季的时候,水库的水都是发黑的。记者看到,此时水库里的水呈绿色,水并不满,在水库边缘已经裸露出河床,河床上还长出了一棵小小的桉树苗。“之前我感觉水库的水颜色发黑,而且也听说桉树的树叶是有毒的。后来检测结果出来之后,才知道这水原来真的有毒。”?>

引水解忧

近20万元引来山泉水,村委会至今负债

2007年以前,丰门坳水库一直作为该村的饮用水水源,水源水质受污染,不适合人体饮用,村民们担忧起来,只能另寻水源获得饮用水。“我们从5公里之外的地方引来了山泉水,铺设水管加上其他费用,花了近20万元,至今村委会还负债呢。”许志达说,这笔花费使得并不富裕的村庄资金更为紧张。而更换了饮用水水源后,如今又面临着水源不足的问题,“可能种树太多了,水都给树吸取了,山沟里的山泉水量也不大。”

许志达说,2003年前后,当地掀起一股出租山地的高潮,他们村将一部分山地出租给开发商,而开发商同样种上了桉树。也就是在那时候起,丰门坳水库周围的山地都被清一色地种上了桉树。看着水源越来越少,他们与开发商约定,水源上方留下几百亩地不再种植桉树,以涵养水源。

邻村之遇

大面积种植桉树后潺潺山沟水逐日变小

岚星村与岚派村相隔不远,与岚派村的情况相似,山地面积较大的岚星村也出租了部分山地给外地开发商。2003年,正值承包山地的高峰期,岚星村出租了1760亩山地给外地开发商,开发商先在山中种植了南洋楹,后因南洋楹难以适应当地,发生大面积死亡,而后又种植了300多亩桉树。

岚星村全村的饮用水取自山沟,而山沟附近也种有桉树。“以前有做过自来水的检测,检测结果说山

沟里的水水质很好,所以我们就把自来水管接到了山沟里。”岚星村村委会主任马耀星说,近年来当地村民发现,自从山地种上了桉树之后,原来源源不断的山沟水水量渐渐变小了。而且村民发现,开发商种了桉树的山地,其他树木和植被稀少,连草也长不起来。“我们也砍过桉树,一砍就从树里流出很多水来。”村民们都认为是桉树把地下的水都抽掉了,桉树的抽水量很大,所以地上连草也长不出来。?>

村民抵制

村民与开发商约定空地不能再种桉树

看着山沟里的水越来越小,清泉变色,山上的植被变少,山地种植桉树带来的种种变化,让村民们开始抵制种植桉树。“以前出租出去已经种下了桉树的就算了,没有种的,我们与开发商约定好再也不能种桉树。”马耀星说,当时山地的出租价格为1元/亩,租期为30年。另外,马耀星还提到,开发商为了能让桉树在短时间内成材,往往要大量施肥。“一年要施两次肥,一棵树都要半斤几两,量比较大。”

但是在农村中,却出现了一边向开发商限制大量种植桉树,一边又在田地里种植桉树的情形。“桉树成材后每年每亩有四五百元的收入,比种荔枝等水果强多了。而且种树不用管理,也少虫害,很轻松,不像果树那样年景不好就受影响。”岚派村村民老许说,桉树5年就可以成材,销售按重量计算,每棵树少说也有200公斤,因此很多村民都或多或少种有桉树。#

■部门说法

如施用毒性强化工产品或污染水质

无独有偶,2009年1月13日,惠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网络问政平台上一封来信中,惠城区横沥镇大岚建安村村民同样表示对桉树的质疑。村民反映,几年前该村村委会将本村山地承包给开发商。后来,村民们发现承包人在山上种上了整片的桉树。而该村所有村民的饮用水均取自这些种植了桉树的山沟自然水,村民们觉得水质没以前好了。另外,在村民中也有这样一种说法:桉树的叶子掉到水里后会产生有毒物质,会污染水源。村民们担心这些饮用水是否会危害人体健康。

记者看到,受文单位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此的答复是,种植桉树对水质的影响主要考虑两种情况:一是如果大量桉树落叶长期浸泡在水中,会腐烂分解,滋生细菌,使水中的含氧量降低。当达到一定程度时会使水质变差,影响水质味道和口感,饮用此类生水不利于人体健康。如果浸泡落叶量少而且水源水为流动水,那对水质影响就比较小。二是大面积种植桉树时,如果施用毒性强、毒效长的化工产品,那可能会污染水质。

另外,记者从市环保局了解到,目前我市列入水质常规监测的水库有14座,这些水库一年检测两次。而丰门坳水库属村集体所有,未被列入常规监测水库范围。如果村民怀疑水源受污染,可向环保部门投诉。如情况属实,环保部门会对受污染水源进行检测。?>

桉树不会破坏环境及生物多样性

随后,记者采访了惠州市林业局营林科。有关负责人为桉树正名:种植桉树不会对生态造成破坏与影响。

“种植桉树不会破坏生物多样性,也不会破坏环境。”该负责人说,人们看到种植桉树之后山地的生物减少了,其原因在于许多开发商单一地种植桉树,“这是开发商从经济利益出发才产生的经营排他性,把其他树种都砍掉了,这是人为的,并不是生物的排他性所致。”对于有些村民反映的种植桉树之后,地上的草也长不出来的问题,该负责人认为同样是人为操作的。此外,开发商的经营排他性导致桉树林里的其他植物都减少了,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导致了土地的蓄水能力变差,所以人们会发现土地的含水量少了。“开发商把其他树种都砍掉了,桉树经营过量,山地呈生物单一性,这些都是人为的,并非由于桉树直接导致。”

据了解,目前我市对种植桉树尚未出台限制性规定,但为了建设合理、科学的林种树种结构,保持生物的多样性,维护区域生态平衡,因此,不提倡单一种植桉树品种。我市各县(区)对种植桉树也是采取不提倡、不鼓励的政策措施。同时,种植桉树必须符合当地县(区)的林地总体规划和商品林的发展规划。我市目前有90万亩桉树,约占全市营林面积的9%,近5年以来在生态公益林都没有再种植过桉树。而非

生态公益林范围的山地,林权所属单位可直接出租山地,其他单位不能加以干涉。?>

■生物学教授

桉树人工林生物多样性不如天然林

同样,惠州学院生命科学系主任、生物学教授廖建良也认为,在一些地方出现的种植桉树的种种不良现象,将所有过错加之于桉树头上并不合理。廖建良说,根据桉树的药用价值,能疏风解热,抑菌消炎,防腐止痒,至今还没有证据显示桉树会致癌。另外,大面积的桉树造林属人工造林,而人工造林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潜在的不良影响,包括水土流失、肥力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等,特别是多代连栽的单一纯林尤其明显,这是所有树种人工林的普遍现象。种植桉树引起的种种现象,基本属于营造林本身的问题,并非桉树造成。“客观地说,桉树人工林确实是集约经营的纯林,其生物多样性肯定不如天然林,但绝对没有影响到地上不长草的程度。但是,桉树属阳性树种,速生性强,对土壤的水分和养分需求较大,种植业主仍然以传统经营理念、经营措施来经营桉树,必然造成林地土壤肥力下降、地力衰退。”

据廖建良介绍,华南农业大学曾做过研究,在广东雷州半岛5个不同地点对桉树林的调查结果显示,采集到的植物种类共有61科、127属、150种。这些研究结果证明,桉树人工林对雷州半岛森林植物的多样性并未造成什么影响。“在极少数情况下,桉树林下植被少,这也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一是初植密度大,林下阳光少,营养竞争激烈,造成植被稀少;二是人工林抚育强度大,除草及时,高度集约经营,使得杂草难于生长;三是在个别地方造林前其本身的植被生长就很少。”因此,将人工林的土壤板结、地力衰退等生态问题都归结于大面积桉树造林,是没有科学道理的。另外,廖建良认为,桉树生长快,需要的养分绝对量也大,只要科学地管理,及时地补充养分,采用配方施肥,土壤缺什么补什么,问题也就能够得到解决。

#

■相关新闻

河源市2008年起停种桉树

2008年起,河源市不再扩大种植桉树人工林。河源市政府经过为期半年多时间的深入调研后,下发文件通知,对当地干部群众广为关注、涉及民生的有关处理桉树人工林遗留问题,果断地作出了将不再扩大种植桉树人工林的决定。

据了解,近年来,河源各地大面积、单一种植速生桉已引发了纵火烧山、频繁盗砍生态公益林等一系列的生态安全问题,严重破坏了自然生态和生物多样性的规律,而且还出现了各地荒山面积递增的不良现象。面积单一种植速生桉后,河源市的荒山由原来的60万亩,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急剧上升到155万多亩。为此,河源市委、市政府在2007年6月6日召开的联席会议上,果断地作出了暂停桉树种植计划审批、暂停山地出租、暂停桉树种植的决定。

无辜的桉树,林业的功臣——谢耀坚研究员关于桉树功过的客观评价2008-09-16 17:57无辜的桉树,林业的功臣——谢耀坚研究员关于桉树功过的客观评价

关于桉树是非功过的话题,是很多读者感兴趣的。虽然已经作了多方面的介绍,但是读者仍然向我们提出很多问题。经过一番梳理,我们发现,读者普遍感兴趣的问题可在国家林业局桉树研究开发中心谢耀坚研究员撰写的这篇文章中都可以找到生动、通俗的解答。比如针对桉树有毒的传闻,文章反举了可爱的树熊考拉在桉树林中自在生活的例子。针对种过桉树的土壤就不能种其他作物的说法,文章指出,桉树引起地力衰退,这是存在的,但有人说种过桉树的土壤,就再不能种其它作物了,只有荒废,那就言过其实了。桉树林“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是真的吗?桉树是“抽水机”,会把地上的水抽干吗?对于这样的问题,文章也都以科学调查和科学实验的数据,作出了相反的结论。

谢耀坚研究员最后对桉树的评价是“七分优点,三分缺点。”面对人们的指责,“桉树是无辜的,它应是林业的功臣!”这些评判,使我们对桉树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不了解不具有发言权

桉树是桃金娘科桉树属树种的总称,原产于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我国引种桉树已有110多年历史,现已成为我国南方速生丰产林的战略性树种,桉树与杨树、松树一起被称为世界三大速生树种。目前我国桉树人工林面积已达170万公顷,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云南、海南、福建、四川、湖南、江西等省。桉树已成为华南地区最重要的纸浆材和纤维材树种,如广西“十五”期间营造速丰林1000万亩,其中50%是桉树,世界几大著名浆纸企业纷纷抢滩广西,大量圈地营造桉树速丰林,使广西成为我国林业产业大省。

然而,随着桉树在我国南方的快速发展,关于桉树的争论也越来越多,人们担心桉树的发展会给生态环境带来负面的影响,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有一些人对桉树一知半解,甚至完全不了解,却随意断言桉树破坏生态环境,应该禁止推广,这不是科学的态度。

桉树作为速丰林的优点

1、生长极快。桉树是世界上长得最快的树种,生长旺季,1天可长高3厘米,一个月可长高1米,一年最高可长10米。巴西拥有世界上生长最好的桉树人工林,最高生长速度达到7.8立方米/年亩,我国在海南的试验林中,最高生长速度达到4立方米/年亩。

2、轮伐期极短。北欧云杉人工林的轮伐期为70年,我国马尾松人工林的轮伐期为20-25年,杉木轮伐期15-20年,而南方各省桉树人工林的轮伐期为5-7年,尤其是在雷州半岛,有的甚至缩短至3-4年。由于生长极快,生产的木材主要用于打成木片,作为造纸或纤维板工业原料,因此,短周期小径材的经营模式很受欢迎。

3、技术成熟。桉树适应性强,适宜于集约经营和高产栽培,目前世界各地广为种植,有一整套成熟的栽培、管理技术,只要品种得当,措施到位,就一定能获得高产。

4、病虫害少。由于桉树是外来树种,目前在中国大面积种植的历史不长,因此,还很少有大面积的病虫害发生,比杨树的情况好很多。但近年来,病虫害的情况有扩大发展的趋势。

5、经济效益好。桉树人工林的经济效益是目前我国林业产业中的佼佼者。以湛江地区为例,种植桉树的纯利润可达到200-500元/年亩,近几年来,桉树木片价格不断攀升,林业税费不断下降,因此造林的利润越来越好,在这里,有人愿以100元/亩的价格租地种桉树,可见桉树人工林的利润丰厚。

关于桉树的指责和传闻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重视。桉树人工林大面积的发展,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社会对发展桉树的看法褒贬不一,有的人认为发展桉树对社会是有益的,创造了财富,产生了效益;有的人则把发展桉树与生态环境保护对立起来,说什么“桉树引起地力衰退,种过桉树的地以后就不能再种其它作物了”,“桉树是抽水机”,“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甚至把大面积的桉树林比作“绿色沙漠”等等。还有的人说,桉树分泌有毒物质,抑制其它植物生长,扩散到水中,可将鱼类毒杀至死,如此等等,传闻很多。事实真相究竟是什么呢?

桉树是不是有毒?

这是一个浅显的问题,以下事实可以证明桉树不但是无毒的,而且还可被动物和人类直接利用。澳大利亚有一种动物叫考拉(树袋熊),生活在桉树林中,专吃桉树叶为生,如果桉树有毒,动物能吃吗?

此外,澳大利亚从南到北到处都是桉树林,各大城市的饮用水源的涵养林基本上都是桉树,生命至上的澳大利亚人却从未反映过桉树林区的水源不好,更不要说有毒。再有,桉树有一种副产品——桉叶油,从桉树叶中提取出来的一类天然化合作物,是用于化妆品和药品的原料,很多喉片中即含有桉叶油成份。因此,说桉树有毒,完全是无稽之谈。主要是人们对桉树不了解造成的。

种过桉树的土壤,就再不能种其他作物了吗?

关于桉树引起地力衰退,这是存在的,但有人说种过桉树的土壤,就再不能种其它作物了,只有荒废,那就言过其实了。

所有人工林树种,由于实行集约经营,都会造成一定的地力衰退,因为人工林生长快,密度大,吸收的矿质营养多,再加上一些地方农民将枯枝落叶全部取走,造成土壤肥力下降,这很正常。是不是土壤肥力下降了,土地就荒废了?没有那么严重。关键是科学管理,补充养分,采用配方施肥,土壤缺什么就补什么,问题就解决了。

下表(见附表)说明,桉树无论是吸收还是带来的矿质营养量,较其他植物相比都不是最多的。因此,说桉树会导致严重的土壤退化是没有充分的科学依据的。

以湛江地区为例,成立于1954年的雷州林业局,种植桉树已经有50年的历史了,面积70万亩,90%都是桉树人工林,照某些人的说法,那这里的土地早该荒废了。但情况恰恰相反,这里的桉树人工林的产量一代更比一代高,20世纪70年代前的生长量只有0.3立方米/亩年,现在达到1.5立方米/亩年,这是为什么,就是依靠科技,一是使用了桉树新品种;二是采用配方施肥技术;三是现在当地老百姓燃料问题解决了,枯枝落叶回归土壤,因此桉树越种越好。雷州的农民还喜欢在桉树采收地间种西瓜或蔬菜,理由是林地种菜,病虫害和杂草少,产量高,桉树地还可以种蔬菜,何来荒废之说?!

桉树林“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是真的吗?

这是一个生物多样性问题。客观地说,由于桉树林是一种人工生态系统,又是集约经营的纯林,其生物多样性比自然生态系统肯定简单多了,但决没有到“地上不长草”的程度。事实上,据华南农大谢正生等在雷州半岛5个不同地点桉树林下调查结果,采集到桉树林下植物种类共计61科127属150种,证明桉树人工林对雷州半岛的森林植物多样性并未造成降低。福建长泰岩溪林场洪长福等对漳州尾巨桉林下植被调查表明:林下植被共有29科49属53种,同样说明“桉树底下不长草”是没有依据的。

在桉树的原产地澳大利亚,桉树林中动植物资源丰富,走进桉树林随处可见到袋鼠、鸟类和爬行动物,地上则有茂密的灌木和杂草。

个别情况下,桉树林下植被很少,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的,一是桉树种得太密,每亩300株以上,林下无阳光,营养竞争激烈,造成植被稀少;二是有些地方在造桉树前本身就没有植被,桉树长起来了,只能说明桉树的适应性强;三是人工抚育强度太大,除草及时,高度集约经营,导致没有杂草。

桉树是“抽水机”,会把地上的水抽干吗?

桉树是“抽水机”,把地上的水抽干了,确实危言耸听。是不是真这么严重呢?不是!科学研究表明,每合成1公斤生物量(干重),松树需要消耗1000升水,相思、黄檀、香樵、咖啡需要8000升以上,而桉树只需要510升。可见,桉树的水分利用效率很高,由于桉树生长快速,总的用水量可能会比其它树种多一点,但并不构成危机。桉树在雷州半岛的水分蒸腾只占降雨量的1/3左右,蒸腾+蒸发量为1000-1100毫米/年,小于年降水量1500毫米,不会造成地下水减少。并且,中澳合作项目“桉树与水”研究结果表明,雷州半岛桉树林夏季对地下水的补给是明显的,具有一定的水源涵养作用。

桉树七分优点三分缺点

作为桉树科技工作者,让我们客观地对桉树作一番评价,应该说是七分优点,三分缺点。桉树是无辜的,它应是林业的功臣!只要我们尊重科学,适地适树,科学整地,合理施肥,密度适当,按照可持续发展规律来经营桉树,就可以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造福人类社会!

目前,大面积种植速生桉的危害已经在许多地方显现出来。据了解,大面积种植主要存在以下危害:

1、速生桉是“抽水机”

速生桉对土壤的水分需求极大,大面积种植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保持水的能力很差,土地表面板结,还出现土地沙化现象。据报道,广州市花都区赤坭镇10年前种植了大量速生桉。10年过去,树间流淌的小溪流接二连三地干涸了,山脚下的水井越取越深;一些村子里以往甘甜的泉水还变得苦涩了。

2、速生桉是“抽肥机”

速生桉对土壤的肥料和养分需求极大,凡种植了速生桉的地方,土地肥力不降乃至枯竭,原始植被因为得不到足够的肥料和养分而受到严重破坏,引发土地退化,水土保持情况恶化,土地贫瘠,以后再引进种植其他植物根本无法存活。土壤强度侵蚀比例逐年升高,山体滑坡和洪涝灾害增多。

3、速生桉是“霸王树”

速生桉对当地乡土的原产、原生物种具有极大的抑制性。它生长了,其他物种就会慢慢地萎缩,最后造成速生桉种植地都是地表光秃秃的,地上没有草、灌木,也没有小乔木及各种中草药材等。速生桉中动物十分稀少甚至绝迹,生物多样性水平极低,生物食物链断裂,生态十分脆弱,缺少天敌对虫害进行控制,很易感染虫灾,容易导致小气候变化等严重的生态危机。

4、速生桉施用的化工产品毒性强、毒效长

种植速生桉时施用某些毒性、毒效长的化工产品,该产品一旦施加在土地里,将很难清除干净,对水质污染极大。另外,速生桉发出的气味对人体有刺激和毒害作用。虽然目前对速生按是否危害生态环境还众说纷纭,未有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大规模发展速生桉的确存在潜在危险。

桉树是桃金娘科桉树属树种的总称,原产于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世界上有58个国家和地区实施了商业性人工栽培,我国引种桉树已有110多年的历史,现已成为我国南方速生丰产林的战略性树种,桉树与杨树、松树一起被称为世界三大速生树种。目前,我国桉树人工林面积已达260多万公顷,主要分布在华南地区,是这些地方最重要的纸浆材和纤维材树种。重庆市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引种桉树,主要品种为巨桉、尾巨桉、巨尾桉、赤桉等。近年来,随着桉树种植面积的增加,社会上对“种植桉树是否破坏态环境”问题产生了争议,甚至出现抵制和毁坏桉树人工林的现象。桉树的问题不是一个树种的问题,而是世界人工林经营和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桉树问题的焦点应该是如何经营管理人工林、以发挥森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三方面综合效益的问题。

桉树速生丰产林的建设,既解决了长期困扰林业的生产周期长的问题,能迅速增加森林资源,种植桉树是一种生态产业,桉树是生态效益之树,只要科学规划种植,合理经营,就能规避因经营措施不当而产生的负面效应。

在桉树人工林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由于经营方式不正确而造成的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有人说,桉树是“抽水机”,科学研究表明,每合成1公斤生物量(干重),松树需要消耗1000升水,相思、黄檀、香樵、咖啡需要800升以上,而桉树只需要510升。可见,桉树的水分利用效率高,由于桉树生长快,总

的用水量可能会比其他树种多一点,但并不构成危机,不会造成地下水减少。

在发展桉树人工林的过程中,由于对桉树科技知识宣传不够和采用的营林措施不当等原因,桉树人工林中出现的一些个别现象被歪曲、放大,如“桉树林下不长草”、“桉树破坏地力”,等等。事实上,社会上的这些谣传并不是桉树本身特有,而是不科学栽培经营所致。我国桉树人工林在管理水平方面,多属“掠夺”式经营,从土地中拿走的多,而投入少;短期行为多,长期措施少。现在的收获方式,92%以上的树木积累养分要被带出林地生态系统,是造成地力衰退的主要原因之一。过度密植也是不合理的栽培方式。

2009年7月,由中国工程院“大面积种植桉树中保护生态与环境重大问题的战略研究”咨询项目组的专家、学者主讲的“科学种植桉树与环境保护”技术宣讲会在广东举办。专家从“桉树发展总体情况与研究结果”、“桉树对环境(空气、土壤等)的影响研究结果”、“桉树的科学种植与管理”等方面,以翔实的数据、图表和直观的图片,有力地说明了桉树不是“抽水机”、“抽肥机”,也不会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只要科学种植,桉树能给人类带来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为科学认识种植桉树与环境保护的问题,受中国工程院的委托,由沈国舫院士任总顾问,陈克复院士、张齐生院士任组长的“桉树研究”项目组就此展开调查研究工作,取得了对桉树今后发展的一个客观研究成果。

2009年8月,在广西南宁“全国桉树人工林生态环境管理高级研修班”向全社会发出了“正确认识桉树,科学发展桉树人工林”的倡议。围绕科学发展桉树人工林理念,从科学规划林地、造林品系多样化、不使用炼山方式清理林地、不使用国家禁止的农药、除草剂等化学制品,正确处理废弃薄膜袋、硬质育苗杯等方面出发,提出“桉树无害,桉树可以发展”。

为实现桉树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促进经济、生态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应努力在桉树经营中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发展桉树应科学规划,要在商品林种植规划区域内栽培桉树,禁止毁坏天然林、水源林、水土保持林、风景名胜林等生态公益林用于营造桉树人工林。

2、造林品系应多样化,避免使用单一品系大面积连片造林,提倡多个品系配置种植,增加桉树人工林遗传多样性。

3、不使用炼山方式清理林地,建议采用带状或块状人工清理;保留冲沟两边、山顶、山脚等地段原有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和维护生物多样性;不采用全垦方式整地,建议采用穴垦方式整地;合理补充林地养分,维护林地养分循环平衡,保持地力。

4、不使用国家禁止的农药、除草剂等化学制品,废弃薄膜袋、硬质育苗杯等要及时回收并正确处理,以避免对土壤和环境造成污染。

正确认识桉树、科学种植桉树,才能有效地促进林业持续有序、健康发展。

大同市常见四种绿化灌木抗寒性比较

大同市常见四种绿化灌木抗寒性比较 摘要: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需要一个适宜的温度环境,低于一定的温度,植物就会受到低温的胁迫或者冻害,甚至引起植株死亡。但在低温的胁迫下,植物体内也会发生一系列的生理生化反应来消除或降低低温的伤害作用。本文综述了寒害和冻害发生的生理机理,从生理指标方面论述了植物与抗寒性的关系、各项生理指标的测定方法以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关键词:抗寒性、生理指标 1 绿化灌木简介 水蜡、紫叶小檗、小叶黄杨、小叶丁香是大同市绿化中常见的四种灌木。 水蜡是木犀科女贞属的植物,是一种落叶灌木,在北方各地广泛栽培,适应性较强,喜光照,稍耐荫,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格,适合做盆景或造型树等。 紫叶小檗是小檗科小檗属的植物,落叶灌木,适应性强,喜阳,耐半阴,但在光线稍差或密度过大时部分叶片会返绿。耐寒,但不畏炎热高温,耐修剪。园林常用与常绿树种作块面色彩布置,可用来布置花坛、花镜,是园林绿化中色块组合的重要树种。 小叶黄杨是黄杨科黄杨属的植物,常绿灌木,我国各地均有分布,小叶黄杨属于生长缓慢的植物,其耐寒性很弱,在零下10摄氏度,既能冻伤。而且很怕水淹,但是耐旱性很好,生长浅根性,根系密集发达。养护管理简单方便,寿命漫长,通过不断的引种,现在在北方北京等地方冬天也能很好的生活。 小叶丁香是木犀科丁香属的植物,落叶灌木,主要分布于中国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等省,喜充足阳光,也耐半荫。适应性较强,耐寒、耐旱、耐瘠薄,病虫害较少。以排水良好、疏松的中性土壤为宜,忌酸性土。忌积涝、湿热。 2 植物抗寒性研究 2.1植物寒害和冻害的生理机理 2.1.1寒害机理 喜温植物在零下低温条件下,原生质流动减慢或停止,水分平衡失调,光合速率减弱,呼吸速率大起大落。零下低温对组织的伤害,大致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是膜相的改变,第二步是由于膜损坏而引起的代谢紊乱,导致死亡。抗寒性弱的植物,由于生物膜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少,膜的液化程度较差,伸缩性小,在低温来临的时候,膜从液晶态转变为凝胶态,膜收缩,出现裂缝。

关于大面积种植桉树的危害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面积种植桉树的危害的调查报告 据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所、中国西南林学院及国家林业局的权威意见,大面积种植桉树的危害非常之大,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桉树是“抽水机”。桉树是速生丰产林,有很强的蒸腾作用,对土壤的水分需求极大,大面积引种桉树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保持水的能力很差,时间长了,土地表面板结,还出现土地沙化现象。桉林造成的旱情一年比一年严重。以广西隆安县那降水库周边种植了大规模的桉树人工林为例,水源涵养林全部被种成了桉树。绿色和平组织曾到当地进行过调查森林项目主任易兰说“我们发现在桉树商品林集中种植的地区,当地的水库及水源地的旱情十分严重,周边农民的灌溉和饮水受到影响。” 2、桉树是“抽肥机”。桉树对土壤的肥料和养分需求极大,凡种植了桉树的,土地肥力下降乃至枯竭,原始植被因为得不到足够的肥料和养分而受到严重破坏,引发土地退化,水土保持情况恶化,土地贫瘠,到时再引种其他植物根本无法存活。 3、桉树是“霸王树”。桉树会分泌一种化工物质,这种物质会抑制和排斥其他植物的生长,使得桉树底下的植物都长不起来,对当地乡土的、原产、原生的物种有极大的抑制性。它生长了,其他物种就不能生长,生态将遭受颠覆性的破坏,且难以恢复。 4、桉树是“毒气树”。桉树本身是没有毒的,但是桉树释放的含有橡胶基质的碳氢化合物与二氧化碳结合会形成臭氧。发出的气味对人体有刺激和毒害作用,会威胁当地人民的身体健康,桉树施用的化工产品毒性强、毒效长,桉树气体有刺激和毒害作用。种植桉树时施用某些毒性强、毒效长的化工产品,该产品一旦施加在土地里,将很难清除干净,对水质污染极大,人畜饮用后将造成不可估量的危害。另外,桉树发出的气味对人体有刺激和毒害作用,将威胁当地人民的身体健康。

第八章林业有害植物的危害与调查

第八章林业有害植物的危害与调查 有害植物对林木的危害有两种类型,一类是通过缠绕、覆盖林木、绞缢枝干,阻碍林木的光合作用及营养的输送,致其死亡;另一类是快速繁殖生长、迅速建立起单优生物群落、大面积的侵占其他林木与植物的生境,威胁“土著”林木资源,使本地生物多样性丧失。 第一节本土林业有害植物的监测调查 本土植物是产地在当地或起源于当地的植物。当其对林木的生长构成严重影响时,我们称其为林业有害植物。主要的有油杉寄生、无根藤、金钟藤和葛藤。 1.油杉寄生Arceuthobium chinense Lecomte 分布于云南中部和西北部、四川西南部、西藏东部的海拔1500m~4100m山地针叶阔叶混交林或油杉林中。危害云南油杉Keteleeria evelyniana或川西云杉Picea likiangensis var.balfouriana 。 特征特性 亚灌木,高2cm~8cm,枝条黄绿色或绿色;主茎的节间长3mm~7mm,粗1mm~2mm;侧枝交叉对生,通常长不及1cm。叶呈鳞片状,长约0.5mm。花单朵腋生或顶生;雄花:花蕾时近球形,长约1mm,黄色,基部具杯状苞片,开花时直径约2mm,萼片4枚,近三角形,长约1.5mm;花药圆形,直径约0.5mm;雌花:近球形,浅绿色,长约1mm,花萼管长约0.8mm;花柱红色。果卵球形,长4mm~6mm,直径3mm~4mm,上半部为宿萼包围,下半部平滑,粉绿色或绿黄色;果梗长1mm~1.5mm米。花期7月~10月,果成熟期翌年10月~11月。 油杉寄生植株通常经过2a~3a才开花结果,之后枯萎,但侵入树枝内的“吸器”可沿寄主的枝条延伸,并不断荫生出新的植株,当寄主出现疯枝时,在疯枝上呈密集生长。受侵害的20a~100a生大树,常出现丛生疯枝,当寄主的大部分侧枝上有油杉寄生时,可致死亡,3a~5a生幼树若受侵害,数年后枯死。 油杉寄生的诊断主要根据寄主枝干上油杉寄生植株的存在。当寄生植株脱落后,在侵入部位的表面留下1个杯状窗,用扩大镜观察其横切面,可见到略呈黄色的楔形吸根。另一显著特征是寄主被寄生处常表现丛枝现象。枝干上被寄生处常显现纺锤形肿大,经过一段时间,由于寄生物组织的死亡和脱落,留下溃疡型的肿大部分。油杉寄生侵染的部位多在树冠中、下部,侵染部位以上的针叶变得短小,呈黄绿色,顶梢及树冠上部逐渐枯萎死亡。 调查方法 于7月~10月,在寄主林内踏查,发现寄主树冠中、下部的枝干上有油杉寄生植株,或出现丛生疯枝甚至死亡,随即设立面积为0.2hm2的临时标准地1块,在标准地内以“五点式”取样法抽取20株标准株,统计被害株率。 2.无根藤Cassytha filiformis Linn.

桉树病虫害手册

THE HANDBOOK OF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ON EUCALYPTUS 桉树病虫害手册 黄小红、奚福生、弓明钦、顾茂彬、钟永立、洪富文等编著 (内部参考文件,不得外传,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中国林务总部研发处 (2006.05)

桉树青枯病: 症状:主要为害苗木和3年生以内的幼树。急性型病株叶片萎焉,保持青绿,稍卷曲而不脱落。茎、枝干上出现黑褐色条斑,根部腐烂。远观时整株或顶端或中间枝叶干枯。慢性型病株发育不良、较矮小,下部变紫红色,最后落叶枯死,根腐烂。如将清水滴在根、茎部横切面上,不久切面的木质部即显现白色到淡黄色的细菌脓液,并呈环状溢出,急、慢两型中病株解剖特性相同。

病原:茄拉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曾用学名:Pseudomonas solanacearum 发病时间:多发生在高温高湿的季节,台风暴雨使病害流行。5月逐渐增加,7、8月最重,11月后逐渐减轻。 防治要点:目前防治有效的化学药剂甚少,主要依靠选用抗病力强的良种。林地发现病株要及时连根挖出,集中到空旷处暴晒后烧毁,植穴在翻土后对病穴及其周围用生石灰消毒,再补种其它抗病桉树或其他树种以减少损失。 桉树茎腐病:

症状:主要发生在苗圃育苗过程中,引起大量苗 死亡。感病后,初期症状是离地面0.5~1厘米的 茎基部出现黑褐色斑,扩展至茎部一圈后,茎部 腐烂,下陷,严重者全株枯死,叶片下垂不易脱 落。 病原:菜豆球壳孢菌Macrophmina phaseolina 发病时间:茎腐病菌是一种土壤习居病菌,在高 温高湿条件及通气不良时容易感病,7~10月均 有此病发生,而以8、9月最为严重。 防治要点:基质消毒彻底,苗木生长健康,避免 苗圃地积水,发病率会显著降低。发现病株及时 拔除、烧毁,发病初期用40%根腐灵、敌克松、 1%波尔多液、多菌灵,甲基托布津防治效果较好。扦插用的穗条在采穗开始知道扦插结束均要严格消毒;扦插苗床要及时遮荫和揭开保湿薄膜,促进通风透光。 桉树焦枯病: 症状:主要为害桉树苗木和4年生以下的幼林,病叶和枝梢变为焦枯状,俗称落叶病。感病叶片初期有不规则的灰绿色病斑,边缘呈水渍状。后期病斑中部变浅色,有明显或不明显的轮纹晕圈。枝条、茎部的病斑扩大绕枝、茎一圈后,病区缢缩纵裂,呈黑褐色,上部失水干枯。

桉树品种介绍

桉树品种介绍 桉树是桃金娘科Myrtaceac桉树属EucalytusSPP树种的总称是世界上著名的三大速生树种之一。原产澳大利亚树种多达945种在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引种栽培具有适应性强、速生丰产周期短等优良性状。 多数桉树树种喜光、畏寒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山地红壤、黄红壤及壤质土壤上才能生长良好所以山地种植桉树一般都下基础肥改良土壤。我国南方主栽邓恩桉、柳隆按、尾巨桉、尾赤桉、巨桉等一些无性系品种。 据悉l978年到2005年27年间广东的木材消费量增长了19.6倍其中工业木材消费量增长27.34倍随着我省经济社会的发展这种增长趋势还在持续。我国年产值近3000亿元工业木材消费达4227.95多万立方米而目前广东自产的木材仅500多万立方米。桉树生长速度极快3-5年便可成林对缓解我省乃至全国木材紧张的问题有着前大的意义。 南方引种的树种有l、尾巨桉EurophyllaXEgrandis是以尾叶桉为母本巨桉为父本的杂交品种。喜光生长迅速干形好能耐-3℃短期霜冻抗风力弱适宜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山地红壤、黄红壤。 2、邓恩桉Edunnii树干通直尤其适宜培育大径材。邓恩桉偏好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的地方不同立地质量林分生长差异较大上坡及坡顶生长不良。邓恩桉既能耐寒又速生。 3、柳隆桉LvvqEsalignaxEexserta是通过柳桉和隆缘桉人工杂交子代选育的优良无性系。柳隆桉属比较耐寒且较耐脊薄的桉树第二年开始表现生长优势。 4、巨桉Egrandis为高大乔术生长迅速树干通直圆满极喜光不抗台风有的种源可耐-5℃的低温。在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各类壤质土壤或较粘土壤上生长最好。 5、赤按EcamaldulensisDehn为大乔木干形通直适应性强在较干旱脊薄而土层深厚的山地上也能正常生长。能耐-5℃短时低温强阳性树种具早期速生的特性在光照不足或庇荫条件下长势不良主根发达枝叶稀疏抗台风能力强。 此外还有尾赤桉DH201、DH184和尾细桉T5等等。

桉树的种植:

页面 | 1 桉树的种植: 一、适宜的环境 桉树喜温暖气候,但不耐湿热,气候过热生长不良;主要分布在海拔1200-2400米的地带,耐寒性不强,仅能耐短暂时间的-7℃左右的低温,如果在-5℃下经2-3天就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冻害,轻者小枝枯死,重者会全株枯死。桉树性喜光,稍有遮荫即可影响生长速度。喜肥沃湿润的酸性土。1年苗可达1.5-2米高,3年生高达9米,10年生高约20米,20年生高约30米,以后生长渐慢,6年生即可开花结实,15年后进入盛果期。 二、播种 于11-12月采种,次年春播,也可在7-8月采种,当年播种。每100千克果实可获种子1.5千克,千粒重蓝桉为2.8克、直干桉为1.5克,种子发芽率达90%以上。 1、母床育苗。选择土壤肥沃的菜园地做苗床地,在3月中旬播种,精细整地理墒,墒宽1.2-1.6米。将种子浸泡48小时后,用细沙拌匀种子撒播于苗床上,用细粪土覆盖1-2厘米厚。浇足水后盖膜,播后7-10天可出土,土壤保持湿润、通风,防止高温烧苗。当小苗长至5-10厘米高时,揭膜炼苗;苗长到30-40厘米高时,宜选阴雨天移栽,易成活。在滇中地区于6月上旬至7月上旬移栽最佳。 2、营养袋育苗。营养土装袋后,将浸泡好的种子播于袋中(每袋2-3粒), 再覆盖一层细粪,浇足水后盖膜,注意通风和保持水分。在小苗成长期间定苗,拔出弱小苗,每个营养袋留1株。待小苗长至10-20厘米高时可以移栽,一般3月上旬育苗,6月上旬雨季进行移栽。 3、苗床管理。待幼苗出苗后,拔除苗床的所有杂草。桉树幼苗易发生立枯病,发病初期每亩用70%敌克松500倍液(每亩用100千克药液),喷淋或浇泼苗床2-3次,每次间隔时间10-15天。 三、移栽及幼树管理 1、移栽。6月上旬雨季开始后进行移栽,塘深40厘米,直径40厘米,每亩植300株(株行距1×2米),栽后浇足定根水,培土要高于地表,防止积水烂根和土壤板结,利于幼树成活生长。 2、施肥及虫害防治。成活后,每亩用复合肥50千克或普通过磷酸钙40千克、尿素10千克,于塘周施用。桉树易受黄蚂蚁为害,在移栽成活后,用10%二嗪磷颗粒剂每亩500克或3%辛硫磷每亩1千克拌在化肥中,施于塘周与土壤拌匀,可防治黄蚂蚁的危害。 3、幼树管理。成活后的幼树林应禁止放牧,及时铲锄树苗周围的杂草,有条件的松土,保持土壤疏松。树苗长至2-3年后,每年进行修枝1次,修除下层细弱枝,有利于通风透光,保持树苗的成长。4年后即可采叶提取芳香油。 综上所述,桉树的栽培管理中壮苗的培育和移栽后1-2年的幼树管理很关键,第3年后的管理主要是修剪枝条、培育树干成材。因此,种植桉树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十分显著,具有广阔的前景。

四种桉树的桉叶精油成分差异与遗传多样性

四种桉树的桉叶精油成分差异与遗传多样性 2011级生物技术(检验检疫)1班卢雪指导老师:唐建民 摘要:桉叶精油是将桉树叶子和顶端枝条经水蒸气蒸馏而得的精油。我国的桉树种植量截止到2005年已达到200万h㎡资源丰富,具有强大的开发桉叶油的潜力,本文将从蓝桉、尾叶桉、粗皮按、巨桉这四种桉树所提取的桉叶精油的成分和含量进行差异比较,反映出这四种桉树的遗传多样性差异。 关键词:桉树;桉树精油;遗传多样性 Four eucalyptus essential oil of eucalyptus composition differences and genetic diversity Class 1, level 2011 biotechnology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Lu Xue guide teacher: Tang Jianmin Abstract: eucalyptus essential oil of eucalyptus leaves and branches at the top of essential oil by steam distillation. Eucalyptus planting in China by 2005 h has reached 2 million ㎡rich in resources, has great development potential of eucalyptus oil, this article will from the eucalyptus globulus, eucalyptus leaves, thick skin, giant eucalyptus this four kinds of eucalyptus of eucalyptus essential oil extracted by comparing differences between composition and content, reflects the genetic diversity of the four kinds of eucalyptus. Component content to compare Key words:eucalyptus; Eucalyptus essential oil; The genetic diversity

桉树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常见桉树主要病虫害类型及防治方法 为做好良凤江国家森林公园桉树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提高桉树生产质量,制定本结合我园实际,制定我园常见的一些主要的病虫害防治方法。 一、油桐尺蛾 1.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6-24mm,翅展52-69mm,体灰白色,胸部密布灰色细毛,翅基片及腹部各节后缘生黄色鳞片。前翅外援为波状,缘毛黄色;翅反面灰白色,中央有一黑斑。卵圆形,长径0.6-0.8mm,越冬代卵块上有浓密黄色绒毛,其余各代绒毛稀疏。共6龄,初孵幼虫体长月2mm,末龄达70mm,随龄期不同,体色变化,头顶中央部凹陷,额面有褐色“人”字纹,前胸背板有2个突起,气门为紫红色。圆锥形,长达26mm,黑褐色,头顶有一对角状突起,腹末基部有2个突起,端部臀棘明显。 2.生物学特性 广西1年发生2-3代,以蛹在树干周围土中过冬,翌年4约上旬成虫羽化,羽化到5月中旬。5-6月为第一代幼虫发生期,幼虫期约40天,7月化蛹,蛹期7-12天。第二代幼虫发生在8 -9月中旬,幼虫期约35天左右,9月开始化蛹越冬。发生3代的,成虫9月中旬羽化,幼虫发生于9月中旬至

10月下旬,11月化蛹越冬。 3.防治方法 (1)生物防治方法。在低龄虫阶段可喷洒1亿孢子/毫升苏云金杆菌液,或100亿孢子/克白僵菌粉,可用滑石粉作为添加剂,使用高压喷雾器喷洒。 (2)化学防治方法。可选农药2.5%溴氰菊酯粉剂;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90%晶体敌百虫15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 (3)桉树其它尺蛾类害虫防治方法同上。 二、桉树枝瘿姬小蜂 1.形态特征 桉树枝瘿姬小蜂个体较小;雌性成虫体长为1.1-1.4 mm,褐色,略带兰绿色金属光泽;头部骨化程度较弱,易皱缩;幼虫白色。 2.生物学特性 该虫每年发生2-3代,世代重叠,以成虫在虫瘿内越冬,翌年4月开始羽化。在室温条件下,平均132.6天完成1个世代,雌性成虫在提供蜂蜜及水的情况下,平均寿命为6.5天。主要危害桉树的新梢、叶柄及叶脉,受害部位肿大畸形,形成虫瘿,新叶、新梢细小,受害树冠成丛枝状,树势衰弱,基本停止生长,以1、2年生左右的幼林受害最严重。该小蜂孤雌生殖,繁殖能力强,种群密度大,扩散迅速。自然扩散靠成虫飞行,

桉树种植承包合同范本

编号:_____________桉树种植承包合同 发包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承包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签订日期: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发包方(甲方): 地址: 邮码:电话: 法定代表人:职务: 承包方(乙方): 地址: 邮码:电话: 法定代表人:职务: 甲乙双方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和云南省红河州政府的有关规定,经双方协商一致,就绿春县营盘山速生丰产林桉树种植承包达成合同如下: 第一条工程项目 一、项目名称: 二、项目地点: 三、项目编号: 四、项目范围和内容:荒山清理、桉树等速生丰产林种植。全部项目、种植面积14777亩。(各单项工程详见工程作业设计说明书)。 五、项目造价: (一)清理林地(砍杂地、确树、烧山、防火带、第二次清理渣)人民币55元/亩。 (二)挖坑(包括回土填坑)150元/亩。 (三)栽植(施肥、放药)70元/亩。 (四)抚育(补苗、砍草、锄草二次)25元/亩。 (五)伐木(造材规格:要求直径10公分以上;长度1.6米—2.2米,包括装车)人民币60元/m3。 第二条工程期限 一、开竣工日期:经双方商定,本合同工程开竣工日期如下: 全部任务自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开工,至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竣工。(各单项工程详见工程作业设计说明书)。

二、种植前各项准备工作,双方应根据本合同第三条的规定,分别负责按时完成。 三、在种植过程中,如遇下列情况,可顺延工期。顺延期限,应由双方及时协商,签订协议,并报有关部门备案。 1、由于人力不可抗拒的灾害,而被迫停工者; 2、因甲方变更计划或变更施工作业计划,而不能继续施工者; 3、因甲方不能按期提供施工图、种苗等必需材料,然后不能顺利开工、被迫停工者。 第三条种苗、肥料供应 一、本项目所需的种苗、肥料由甲方提供。 二、本条第一项所需的种苗、肥料由甲方运输至车辆能到达的位置,经甲乙双方验收确认后交由乙方保管。甲方提供的种苗、肥料等发生丢失所产生的经济损失,均由乙方以实际经济损失十倍进行赔偿。 三、项目所需种苗、肥料等,如因供应部门规格、品种或材质不能满足工程要求必须以其他规格、品种代替或加工处理时,应事先取得原设计单位和甲方同意,并由三方签订协议后实行。 四、凡应附有合格证明的种苗、肥料等,在进场时必须由甲方负责验证;如无合格证明,必须经甲方试验合格后乙方准使用,其试验费用,应由甲方负担。 四、由甲方负责供应的种苗、肥料等,如未按期供应或规定、质量不符要求,经甲乙双方努力仍无法解决,因此造成乙方的损失,应由甲方负担。 第四条工程验收、成活保证期及成活率 一、乙方在阶段种植任务完成前5日将验收日期以书面通知的方式通知甲方届时进行初步验收,如甲方不能按时参加初步验收,须提前以书面通知的形式通知乙方,并与惭方协商另订初步验收日期,但甲方须承认阶段任务完成日期。如甲方再不按时参加初步验收,其所发生的管理费和各项损失均由甲方承担。并偿付给乙方按预算造价每日万分之一的逾期违约金。 二、成活保证期为所有种植任务结束且各阶段任务初步验收合格后90天。在成活保证期内,乙方应对其施工幼苗进行合理养护。成活保证期结束后10个工作日内,甲乙双方应对整个工程进行最后验收并确定成活率。 三、乙方应按甲方提供的《工程作业说明书》进行施工,在甲方提供的树苗、肥料等合格的情况下,乙方保证成活率达到100%。 四、工作验收合格,从验收合格之日起3天内,乙方向甲方移交完毕。如甲方不能按期接管、致

种植桉树的利与弊.doc

种植桉树的利与弊 桉树种植在我国很多见,特别是在华南地区,好多山区都是在采用山头大片种植,在华南地区经常能见到。那有什么?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希望对您有用。 种植方法:秋季种植最合宜。桉树苗应选择苗直根壮叶肥厚的苗株,一般购买的时候都有自带土壤外加薄膜包裹。山头开梯级片区种植。种植坑位一般直径开到不小于80CM,留下余地方便以后施肥和淋水。种植后淋下定根水,刚开始的头一个星期,每保持土壤表面湿润。以后可半月淋水一次,三个月后可以开始混水施小肥。五个月后可以在根部进行埋肥,定期管理就可以。 桉树的价植:目前来说,桉树种植收益还是不错的,价格方面也一直保持一个中高不下的市价。拉平均是750元/立方米,在树林种植来说,这个项目还是可以考虑的。 桉树的好处就是给给农业种植业带来一定的收益,周期也不算太短,人工投入方面也不算太繁杂。但弊端就很明显,给土壤和当地带来的损失很难弥补的。可以说桉树就是一个抽肥机,不但会把土壤内的有机物榨干,引发土地退化,还会引发水土保持情况恶化。 据说桉树气体有刺激和毒害作用,渗入土地里将很难清除干净,对水质污染极大,人畜饮用后将造成不可估量的危害。另外,桉树发出的气味对人体有刺激和毒害作用,将威胁当地人民的身体健康。这就是为什么有部

分农村的村民在把山头土地包给承包商后一听说要种植桉树都纷纷解约 的原因,因为他们知道这会给他们带来什么样的后果,是这几个山头一年几十块两三百块所不能弥补的。 种植桉树的技术 播种技术 于11-12月采种,次年春播,也可在7-8月采种,当年播种。每100千克果实可获种子1.5千克,千粒重蓝桉为2.8克、直干桉为1.5克,种子发芽率达90%以上。 1.母床育苗。选择土壤肥沃的菜园地做苗床地,在3月中旬播种,精细整地理墒,墒宽1.2-1.6米。将种子浸泡48小时后,用细沙拌匀种子撒播于苗床上,用细粪土复盖1-2厘米厚。浇足水后盖膜,播后7-10天可出土,土壤保持湿润、通风,防止高温烧苗。当小苗长至5-10厘米高时,揭膜炼苗;苗长到30-40厘米高时,宜选阴雨天移栽,易成活。在滇中地区于6月上旬至7月上旬移栽最佳。 2.营养袋育苗。营养土装袋后,将浸泡好的种子播于袋中(每袋2-3粒),再复盖一层细粪,浇足水后盖膜,注意通风和保持水分。在小苗成长期间定苗,拔出弱小苗,每个营养袋留1株。待小苗长至10-20厘米高时可以移栽,一般3月上旬育苗,6月上旬雨季进行移栽。 3.苗床管理。待幼苗出苗后,拔除苗床的所有杂草。桉树幼苗易发生立枯病,发病初期每亩用70%敌克松500倍液(每亩用100千克药液),喷淋或浇泼苗床2-3次,每次间隔时间10-15天。 移栽管理

桉树焦枯病蔓延探因

桉树焦枯病蔓延探因 摘要:桉树焦枯病是危害速生桉的重要叶部病害,近年来已经在广西玉林市桉林内蔓延扩散,给林业生产带来损失。本文对该病害的发生和蔓延原因作了初步分析,为控制该病害的继续扩散,减少对林业的损失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速生桉焦枯病蔓延原因 由于桉树焦枯病的容易传染,扩散速度快又难以控制,对桉林生产影响较大,1995年已经被国家定为森林植物检疫对象。以往把桉树焦枯病危害苗木作为观察和防治主要目标,但是近年来,桉树焦枯病危害成林已经形成新的趋势。随着速生桉的人工林面积扩大,以其为寄主的病虫害相继发生。其中桉树焦枯病近十年来从发生、扩散到大面积成灾,目前在玉林市发生面积已经达到1万hm2,已经成为影响桉树生产发展的重要病害。罹病的桉树可从幼林到高达15m以上的成林植株。在玉林市范围内,每年5至9月伴随着高温和雨季的到来,是该病的发生主要发生季节。根据2005年以来笔者的观察,桉树焦枯病在玉林市内的发生、蔓延情况有如下特点。 1、寄主的变化 本世纪初,邻省种植速生桉的主要品种是尾叶桉U6品系,其人工林面积占桉林面积50%以上。玉林市最初引进种植的速生桉也以此品系居多,尤其是公路沿线的行道树几乎为清一色的U6品种。而U6往往是桉树焦枯病的首先感病树种,同一地段有多种桉树品种的话,每年焦枯病的发生经常是U6林区首先暴发,然后其它林分才陆续发生。经过几年病原的扩散和积累,近几年来,玉林市当前主要的速生桉树种巨尾桉广九已经成为桉树焦枯病的主要寄主。尽管玉林市内公路沿线的路树已经多被广九所替代,其主要病害焦枯病仍在玉林公路沿线和各县、市(区)林区内继续发生。由于苗圃防治工作的加强,受害桉树不再是在苗圃上出现,而是在林区中暴发和加剧。在林区内多从生长茂盛、叶片稠密,山脚山窝或背风的地段首先出现。最初发生病害的植株在最下部或靠近下部的枝条叶片边缘上出现退绿、变枯褐的病斑,逐渐向叶片中间扩散,经过3-5天病菌的侵染,叶片1/3-2/3的组织坏死,全叶便脱落。同时,罹病叶片由下部枝条的外端向树干内侧、由下面的枝条向上方的枝条叶片入侵扩散,病叶也之脱落。路树感病多在剩余全株叶片1/2左右部位停止,最多的达1/3左右,通常不会全株掉光。在林区内的发病中心则常常为严重发病区,会有全部落叶的病株情况出现。发病林区可以千亩以上边成一片。如2011-2012年,陆川、博白南部林区的焦枯病连绵几个乡镇。若同一林区连续几年受害,会影响木材蓄积和出材量,减收可达20%。桉树焦枯病在玉林市的不断扩散、蔓延有多种原因造成。 2、病害的病原菌侵染能力强 引起该病的病原菌为半知菌亚门丛梗孢目丛梗孢科的五隔柱盘孢、双隔柱盘孢菌、三隔柱盘孢菌、单隔柱盘孢菌。此类病原菌在PDA培养基上生长迅速,72小时就能产生粉状孢子堆。菌落生长适宜温度为20-25℃;在林区25—32℃,连续大雨、中雨情况下,适合病害扩散,这样的气候条件与玉林市多个县市(区)5-9月情况相符(玉林市内各地年均降雨量1600-1750mm,且集中在雨季),也是桉树叶片生长盛期。 2.1 病害入侵和种苗调运相互影响 U6品种是邻省首先种植并且是焦枯病的重要寄主,而玉林市的公路绿化和

桉树基本知识

桉树 1.形态特征 常绿高大乔木(少数种为小乔木),可长至100-110米,最高达156米,是世界上最高的树。树皮粗厚而宿存,或平滑而年年脱落。主根深,抗风力强。多数根颈有木瘤,有贮藏养分和萌芽更新的作用。 树冠形状有尖塔形、多枝形和垂枝形等。一年内有周期性的老叶脱落现象。单叶,全缘,革质,有时有一层薄蜡质。叶两型,可分为幼态叶、中间叶和成熟叶三类,大多数幼态叶无柄而对生,成熟叶镰形或长圆形。有挥发性芳香油。 花两性,萼管钟形与子房合生;花瓣与萼裂片连成帽状体;雄蕊多数,花药心形或肾形、直裂或孔开;花盘存在;子房下位,2~7室,胚珠多数。 蒴果藏在壶形萼管内或突出萼管外;花盘在结实时形成果缘。种子多数,只有少数几个能育。 2.生活习性 生长环境 喜光,喜湿,耐旱,耐热,畏寒,对低温很敏感。有些种起源于热带,不耐0度以下低温;有些种原生于温暖气候地带,能耐-10度低温。大多数要求年平均温度15℃以上,最冷月不低于7~8℃,一般能生长在年降水量500毫米的地区,年降水量超过1000毫米生长较好。 生于阳光充足的平原、山坡和路旁。适生于酸性的红壤、黄壤和土层深厚的冲积土,但在土层深厚、疏松、排水好的地方生长良好。多数种既能适应酸性土,也能适应碱性土,而最适宜的土壤为肥沃的冲积土。 繁育 用播种、嫁接、扦插和茎尖组织培养等方法繁殖。一般造林后3~4年即可开花结实。树冠小,蒸腾作用也小,是节水树种。 3.分布范围 原产地绝大多数生长在澳洲大陆,少部分生长于邻近的新几内亚岛、印度尼西亚,以及菲律宾群岛。19世纪引种至世界各地,截至2012年,有96个国家或地区有栽培。现主要分布中心在大洋洲,在中国的南方如福建、云南有一定数量的分布。 4.代表种类 桉树是桃金娘科Myrtaceae桉属Eucalyptus植物的统称,到21世纪初已知的桉树品种有七百多种。 桉树在原产地澳大利亚的森林类型有:干旱硬叶乔木林类型、湿润硬叶乔木类型、稀树草原类型、干旱硬叶乔木类型、高山草甸类型。 人工培育的品种举例如下: 1、尾巨桉():是以尾叶桉为母本,巨桉为父本的杂交品种。喜光,生长迅速,干形好,能耐-3℃短期霜冻,抗风力弱;适宜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山地红壤、黄红壤。秀阳引种的32-29和32-25无性系,虽5月中旬栽植后连续干旱,仍长势良好,可推荐在海拔200米以下,避风的阳坡及立地条件较好的地段栽植。

桉树速生丰产的栽培技术

桉树速生丰产的栽培技术 桉树原产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广泛引种的速生优质树种之一,它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强,用途广(其木材可用于纤维板、胶合板、造纸、食用菌、家具等生产行业),经济价值高等特点。桉树是桃金娘科桉属植物的统称,全世界的桉树品种约有1000多种,引入我国栽培的有300多种,已推广种植的桉树优良品种有U6(尾叶桉6号)、W5(刚果桉12号)、DH32-22、DH201-2、DH19-6(杂种桉东海无性系)、LH1(雷林一号)、SH1(石岭一号)。目前在我市大面积推广种植的桉树优良品种有无性系尾叶桉6号(U6)和刚果桉12号(W5)两个品种。桉树要取得速生丰产,必须要掌握如下几点: 一、林地选择 选择造林地是种植速生丰产林的基础。必须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的低丘陵地,土壤质地以砂质壤好,要求土壤疏松、透水、透气能力强,最好适宜机械耕作的林地。 二、树种选择 桉树的优良品种很多,各有各的优缺点,造林时应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选择不同的桉树品种,不同的树种(品系)对立条件要求不同,尤其是对土壤肥力要求不同。因此,种植桉树丰产林要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根据造林地情况选择适当的造林树种或品种,才能取得较好的效益。 尾叶桉U6—该品种是从尾叶桉实生林中选育出来的优良品系,目前已在广东、广西和海南三省大面积推广造林。它具有速生丰产、抗青枯病、抗风能力强、第二、三代萌芽力强等优点。不足之处是其速生性能略有退化现象,对土壤肥力要求较高,不耐瘦瘠,不适宜在低洼水渍、排水不良的地方生长,

在高温多雨季节,如果种植过密,林分透气性不好,易引发焦枯病(俗称落叶病),影响林木生长。 刚果12号桉W5---该品种生长快,抗病力强,在瘦瘠的土壤上生长良好,适应性强,林木产量稳定。缺点是其速生性能也略有退化现象,1—2年生幼林抗风力弱,易风倒,如遇到台风,损失较大。 杂种桉LHI---该品种是雷州林业局近年推广的新品种,生长快,抗风、抗病能力较强,对立地条件的要求和产量与尾叶桉U6相近。 杂种桉石岭1号---该品种也是雷州林业局近年推广的新品种,对立地条件要求与刚果12号桉W5相近,对土壤肥力要求不高,适应范围广,产量也比较稳定。 杂种桉东海1号和东海3号—这两个品系是近年选育出来的新品种,幼林生长快,抗风力强,在东海岛、雷州市等地试种表现良好,但其抗青枯病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测定。 高州地区种植桉树丰产林可根据不同地类选择上述不同品种。如造林地肥力中等以上的,上述品种均可选用。从目前看,最受欢迎的是尾叶桉U6。如造林地肥力中等偏瘦,则应选用刚果12号桉W5、杂种桉石岭1号等耐瘦瘠品种。 三、苗木选购 良种壮苗是造好丰产林的基础和保证。近年来,桉树苗木市场发展很快,桉树苗圃很多,但苗木的质量参差不齐。为保证苗木质量,造林单位和农户购苗时一定要慎重,可先到当地林业部门咨询,到有苗木经营许可证的苗圃购买,最好到桉树良种基地买苗。 购买桉树无性系苗时要做到“三查”:

桉树对水质的影响

桉树对水质的影响 1 、桉树是“抽水机”:桉树是速生丰产林,桉树还有很强的蒸腾作用,对土壤的水分需求极大,大面积引种桉树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严重影响到水土保持,时间长了,土地表面板结,还出现土地沙化现象。 2 、桉树是“抽肥机”:桉树对土壤的肥料和养分需求极大,而且桉树枯枝落叶少,不利于土地肥力的恢复,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凡种植了桉树的,土地肥力下降乃至枯竭,原始植被因为得不到足够的肥料和养分而受到严重破坏,引发土地退化,水土保持情况恶化,土地贫瘠,到时再引种其他植物根本无法存活。土壤强度侵蚀比例逐年升高,山体滑坡和洪涝灾害增多。 3 、桉树是“霸王树”:桉树对当地乡土的、原产、原生的物种有极大的抑制性。它生长了,其他物种就不能生长,而且会慢慢地退缩,最后造成桉树林都是地表光秃秃的,地被上没有草、灌木(如家乡俗称的当泥树、牛奶根、鸡屎藤、金银花等),也没有小乔木及各种中草药材等。其他物种不能和它一起生存。原生物种衰减、退化,植物种类极为单一,无法给大多数动物提供食物或适宜的栖息环境,林中动物十分稀少甚至绝迹,生物多样性水平极低,生物食物链断裂,生态十分脆弱,缺少天敌对虫害进行控制,很易感染虫灾,造成大面积损害,砍伐天然林种植大片树木种类单一、树龄相近且十分密集的人工林,会导致“绿色沙漠”;干燥且易形成火灾;还会导致小气候变化等严重的生态危机。生态将遭受颠覆性的破坏,且难以恢复。而且不一定在两三年内显现出来。 4 、桉树施用的化工产品毒性强、毒效长,桉树气体有刺激和毒害作用种植桉树时将施用某些毒性强、毒效长的化工产品,该产品一旦施加在土地里,将很难清除干净,对水质污染极大,人畜饮用后将造成不可估量的危害。 5、关于桉树林建植对于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一直以来是人们研究和关注的重点。目前,多数研究结果表明桉树林的种植或多代连栽均会导致生物多样性的降低,这可能是由于物种替代效应、竞争效应、化感效应和继发性人为干扰效应等原因所引起的。但也有研究认为桉树林生物多样性降低可能是由于人为干扰过多引起的,而且在其他人工林中也存在这种现象。 6、桉树林下土壤容重提高,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下降,引起土壤水分渗透速率下降,进而导致最大持水量和田间持水量减少。,一方面是由于人为抚育过程,压紧表层土壤,同时加速地表有机残余物与土壤的混合以及有机物的分解,导致了土壤容重的增加和土壤结构性状的下降驯;另一方面人工林生物多样性较低,直接影响到植物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和数量以及林下凋落层的组成和数量,从而影响着土壤的孔隙发育和土壤持水性能。 7、桉树取代马尾松造林是我国南方典型土地利用变化类型之一。桉树取代马尾松造林后,土壤全碳、易分解碳库、中等易分解碳库、难分解碳库、全氮和碱解氮含量显著降低,但速效磷显著增加,这可能是由于桉树林施肥和磷素在土壤中移动性弱导致;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蛋白酶、脲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降低。树种变化、桉树林轮伐期短、林下植被差、炼山、翻耕等可能是土壤养分、微生物和酶活性降低的驱动因子;施肥有助于缓解土壤养分降低。 (一)、桉树纯林结构单一,生态稳定性差 人工林的生态效益不如天然林的生态效益,短轮伐期的速生林会存在一定的生态隐患。营造大面积的纸浆用材林基地,容易出现造林树种单一,结构简单,消耗地力过多的问题。多数研究认为,人工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失衡,是地力衰退的主要原因之一,人工林特别是短轮伐期人工林,常使土壤肥力下降。有人认为这是由于在幼龄林中,边材与心材的比例比老龄林高,树冠生物量与干材生物量的比例亦随年龄变化而增大。轮伐期短,意味着采伐取走物质中边材比例大,树冠生物量也大。据估计,将桉树在轮伐期由57年缩短到18年时,每单位木材取走的P数量增加70%,桉树7年生时便开始形成心材,此后木材中高达90%的养分

桉树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常见桉树主要病虫害类型及防治方法为做好良凤江国家森林公园桉树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提高桉树生产质量,制定本结合我园实际,制定我园常见的一些主要的病虫害防治方法。 一、油桐尺蛾 1.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6-24mm,翅展52-69mm,体灰白色,胸部密布灰色细毛,翅基片及腹部各节后缘生黄色鳞片。前翅外援为波状,缘毛黄色;翅反面灰白色,中央有一黑斑。卵圆形,长径0.6-0.8mm,越冬代卵块上有浓密黄色绒毛,其余各代绒毛稀疏。共6龄,初孵幼虫体长月2mm,末龄达70mm,随龄期不同,体色变化,头顶中央部凹陷,额面有褐色“人”字纹,前胸背板有2个突起,气门为紫红色。圆锥形,长达26mm,黑褐色,头顶有一对角状突起,腹末基部有2个突起,端部臀棘明显。 2.生物学特性 广西1年发生2-3代,以蛹在树干周围土中过冬,翌年4约上旬成虫羽化,羽化到5月中旬。5-6月为第一代幼虫发生期,幼虫期约40天,7月化蛹,蛹期7-12天。第二代幼虫发生在8 -9月中旬,幼虫期约35天左右,9月开始化蛹越冬。发生3代的,成虫9月中旬羽化,幼虫发生于9月中旬至10月下旬,11月化蛹越冬。 3.防治方法

(1)生物防治方法。在低龄虫阶段可喷洒1亿孢子/毫升苏云金杆菌液,或100亿孢子/克白僵菌粉,可用滑石粉作为添加剂,使用高压喷雾器喷洒。 (2)化学防治方法。可选农药2.5%溴氰菊酯粉剂;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90%晶体敌百虫15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 (3)桉树其它尺蛾类害虫防治方法同上。 二、桉树枝瘿姬小蜂 1.形态特征 桉树枝瘿姬小蜂个体较小;雌性成虫体长为1.1-1.4 mm,褐色,略带兰绿色金属光泽;头部骨化程度较弱,易皱缩;幼虫白色。 2.生物学特性 该虫每年发生2-3代,世代重叠,以成虫在虫瘿内越冬,翌年4月开始羽化。在室温条件下,平均132.6天完成1个世代,雌性成虫在提供蜂蜜及水的情况下,平均寿命为6.5天。主要危害桉树的新梢、叶柄及叶脉,受害部位肿大畸形,形成虫瘿,新叶、新梢细小,受害树冠成丛枝状,树势衰弱,基本停止生长,以1、2年生左右的幼林受害最严重。该小蜂孤雌生殖,繁殖能力强,种群密度大,扩散迅速。自然扩散靠成虫飞行,人为携带繁殖材料是远距离传播的主要方式。 3.防治措施

桉树种植栽培方法

桉树种植栽培方法 用播种和茎尖组织培养等方法繁殖 整地 整地能够改善土壤的理化特性,让土壤变的通透,有效的清除杂草,增强土壤蓄水能力,对板结的土壤进行整地效果尤为明显。在幼林阶段,整地可以增加土壤肥料的转换率,减少根系生长阻力,从而提高幼苗的生长速度。传统的整地通常是以人工为主,机械化整地得到了极大的推广,对整地效率、效果的提高有明显的效果。但是,也对桉树林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在消除杂草的过程中也消灭了不少有益生物。[8] 挖坑 栽植密度对桉树的最终产量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而挖坑则决定了最终栽培密度。在挖坑时,要根据速生桉树的种植年限和品种生长特性来决定挖坑间距,保证桉树在生长中具有合理的通透性,还要避免因栽植密度过小而浪费土壤肥力。通常,挖坑密度可为行株距3m ×2m ,挖坑规格为50cm ×50cm ×40cm ,品字形排列。此外,还要防止挖坑造成水土流失,做到先整地,后挖坑,且坑底深度应深于40cm 。[8] 施肥 速生桉树生长速度快,对肥料的需求也较高,因此,合理施肥对提高桉树生长速度十分关键。在施肥时,一定要把握一个基本原则:在满足桉树生长的前提下追求最小的肥料使用量。因此,在研究施肥技术时不但要研究施肥具体方法,还要确定植株所需肥料。首先,要重视基肥使用,基肥通常是发酵后的城市生 活垃圾或厩肥,这些肥料具有缓释性,因此可在种植前1 个月施肥,在回填土时还可以穴施的方式将铵磷钾肥与有机肥混合施人。需要注意的是,幼苗期的桉树根系比较脆弱,要避免肥料直接接触幼苗根系,导致烧根。速生桉树前3 年需要的肥力较多,可在首次施肥后40 天进行首次追肥,若前期施肥中含氮量较多,则可适当延后首次追肥时间。以后的追肥要依据桉树长势,尤其是树冠郁闭程度来决定追肥时机与追肥量。此外,为避免林间杂草争夺肥力,须进行及时的除草作业。[8] 种植 在整地并实施基肥后,要选择合适的种植时间。春季温度适宜,雨水充沛,桉树树苗成活率较高,是较为理想的造林时间。在种植时,首先要选择健壮的幼苗,并进行防病、防虫处理,保持幼苗湿润,在种植时做到脱袋、深栽、压实。其后,应根据桉树树苗的成活率进行补栽。[8] 抚育 按树苗在栽植成功后的3 ~6 个月内,长势还较弱,为保证幼苗能有充足的光照和养分,要注意清除杂草,避免其与树苗竞争生长元素,且春季正是杂草生长旺季,除草是必须工作。同时,为保证土壤肥力的释放,还要进行松土作业,在作业时应注意与树苗根部保持一定距离,避免伤害根部。[8]

种植桉树的危害知识讲解

种植桉树的危害

关于广西大面积种植桉树的危害的调查报告 资评1131 广西壮族自治区于1890年开始引入桉树在近10年来因为经济效益突出,桉树在广西得以大面积种植,目前广西的桉树人工林面积近27×108平方米居全国第一位。可是在人们欣喜之余,也忽略了它给环境所带来的问题.近10年来桉树种植技术迅速发展,种植面积也不断扩大,给广西带来了突出的经济效益。但是、桉树也是一把双刃剑造福社会的同时也播下了不可忽视的环境问题,如桉树人工林的大面积发展会引起水资源污染、土地退化、生物多样性单一等严重后果。 速生桉树,生长快,能够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是造纸和人造板等生产优质原料。其实很多人不知道速生桉的危害性,大面积种植速生桉树需要大量的营养元素,很容易导致土地贫瘠,地力衰退,土地干旱造成原生物种退化和死亡,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地下河,溪水干枯断流。 据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所、中国西南林学院及国家林业局的权威意见,大面积种植桉树的危害非常之大,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桉树是“抽水机”。桉树是速生丰产林,有很强的蒸腾作用,对土壤的水分需求极大,大面积引种桉树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保持水的能力很差,时间长了,土地表面板结,还出现土地沙化现象。 2、桉树是“抽肥机”。桉树对土壤的肥料和养分需求极大,凡种植了桉树的,土地肥力下降乃至枯竭,原始植被因为得不到足够的肥料和养分而受到严重破坏,引发土地退化,水土保持情况恶化,土地贫瘠,到时再引种其他植物根本无法存活。 3、桉树是“霸王树”。桉树会分泌一种化工物质,这种物质会抑制和排斥其他植物的生长,使得桉树底下的植物都长不起来,对当地乡土的、原产、原生的物种有极大的抑制性。它生长了,其他物种就不能生长,生态将遭受颠覆性的破坏,且难以恢复。 4、桉树是“毒气树”。桉树本身是没有毒的,但是桉树释放的含有橡胶基质的碳氢化合物与二氧化碳结合会形成臭氧。发出的气味对人体有刺激和毒害作用,会威胁当地人民的身体健康,桉树施用的化工产品毒性强、毒效长,桉树气体有刺激和毒害作用。种植桉树时施用某些毒性强、毒效长的化工产品,该产品一旦施加在土地里,将很难清除干净,对水质污染极大,人畜饮用后将造成不可估量的危害。另外,桉树发出的气味对人体有刺激和毒害作用,将威胁当地人民的身体健康。 自从桉树被引入中国后,外来物种巨桉树就给中国的不少地区带来了严重的生态危害: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土地贫瘠化和荒漠化等。近年来,这种危害正在日益加剧,许多地区的混交林、天然林、次生林、甚至原始林正在被破坏,许多珍贵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