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文语法知识

古文语法知识

1判断句

古汉语判断句一般用名词或 名词性短语 对主语进行判断,一般不用判断词 是”字。其基本形

式是“……者,……也”,“……,……者”,“……, .......................... 也”。另一种是用 则”皆”乃”为”即”非”等判断词表示肯定或否定判断。还有一种情况是不用判断词,要 根据上下文判断。 是”例: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 扶苏

就是”例:吟鞭东指即天涯

是”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 耳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7) “ , 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8) “••…者,……也”。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然而不胜者,是 天时不如地利 也

(9) “••…者,……”例: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10) “……,……也”例: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夫战,勇气也 (11) “••…也”例: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2、省略句

句子中省略某个词或某个成分的现象,在文言文中较为常见。主要有: (1 )省略主语

a 承前省 渔人甚异之 ……(渔人)便舍船,从口入

b 蒙后省

c 对话省 例《曹刿论战》 (此)忠之属也。(《曹刿论战》)(此,代前文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 (2)省略谓语或省略动词

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 )省略宾语

投(之)以骨。(《狼》)

文言文中数词后常省略量词 一(张)桌,一(把)椅,一(把)扇,一(块)抚尺而已 孔子东游,见两(个)小儿斗 二(个)男新战死 3、倒装句 倒装句主要有四种:

(1)主谓倒装。在感叹句或疑问句中,为了强调谓语而将它放到句首,以加强感叹或疑问

语气。例:甚矣,汝之不惠。全句是汝之不惠甚矣”。谓语前置,表强调的意味,可译为你 太不聪明了 ”。 (2 )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充当宾语、疑问代词充当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以及用

之”字或

是”字作为提宾标志时,宾语通常都要前置。例:何陋之有”即有何陋”的倒装。可译为有 什么简陋呢”,何”,疑问代词, 之”,助词,无实在意义,在这里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3 )定语后置。古汉语中有时为了突出 修饰语,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例1: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荷担者三夫”是 三夫荷担者”的倒装,定语 三夫”后置,以突出

中心词荷担者”,可译为三个能挑担子的成年男子 ”。 例2: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花之隐逸者”是 隐逸之花”的倒装。可译为 具有隐逸气质

的花”

例3: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花之隐逸者”是 隐逸之花”的倒装。可译为 具有隐逸气质 的花”

例4:尝贻余核舟一 核舟一 ”是一核舟”的倒装,定语一”后置,可译为一个核舟”

(1) 为”表肯定判断,可译为 (2) 乃”表肯定判断,可译为 (3) 即”表肯定判断,可译为 (4) 贝『表肯定判断,可译为

是”例:中蛾冠儿多髯者为东坡 (5)是”做动词,表肯定判断 例:斯是陋室,惟吾德

闻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6)非”表否定判断,可译为 不是”非天质之卑兵革非不坚利也 (《论语十则》) (《曹刿论战》)

君与(之)俱来。 (4 )省略介词 林尽(于)水源。 急湍甚(于)箭。

(5 )省略量词

(《隆中对》)

(《桃花源记》) (《与朱元思书》)

(4)介宾结构后置

A、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后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译作补语外,大都数都要移到动词前做状语。例:何有于我哉?全句为于我有何”的倒装句,介宾结构

于我”后置。译为在我身上有哪一样呢”告之于帝”是于帝告之”的倒装,介宾结构于帝” 后置,译为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全句为于南阳躬耕,于

乱世苟全性命”的倒装,介宾结构于南阳、于乱世”后置,可译为亲自在南阳耕种,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

B、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后置,在今译时,一般都前置做状语。

例:屠惧,投以骨。全句为以骨投之”的倒装,介宾结构以骨”后置。译为把骨头

扔给它”为坛而盟,祭以尉首祭以尉首”是以尉首祭”的倒装,介宾结构以尉首”

后置,可译为用将尉的头来祭祀”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述以文”是以文

述”的倒装,介宾结构以文”后置,可译为用文字来记述”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是

以讨贼兴复之效托臣”的倒装,介宾结构以讨贼兴复之效”后置。

4、被动句

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用于”为”为……所”见”字表被动句。二是没有被动词,意思上隐含被动,要根据上下文语意去推断。

(1)没有标志词语,意念上的被动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被所感动

(2)有标志词语

a为”表被动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

b为……所……”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为所吞”即被……吞掉”

c于”表被动管夷吾举于士举于……”即在……被举荐”

5、固定格式。初中文言课文中固定结构有:不亦……乎”有……者”得无……乎”如…… 何”奈……何”然则……”等。

(1)不亦……乎”相当于不是……吗”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易君子乎?

(2)如……何”相当于对……该怎么办”把……怎么样”例:……如太行王屋何?即能

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其如土石何即能把土石怎么样呢”

(3)以……为……”相当于把……当作……”例: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即把丛草当作树林,把虫蚁当作禽兽……”

(4)何为”相当于为什么要呢”为什么会呢”例:此何遽不为福也

即为什么不会变成福呢”

(5)何以例:何以战

6、使动用法

某些动词或用如动词的形容词等在充当谓语时,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并不施行谓语动词所表示

的动作,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物施行这个动作,表示主语使宾语怎么样”的一种用法。(一)

动词的使动用法1.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当它带上宾语时,就作

使动用了。

①周文败,走出关,……章邯追败之。(《陈涉世家》)

――周文被打败,走出函谷关,……章邯追上去打败他。(败”即使之败”的意思。)

②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陈涉世家》)

――吴广故意多次说要逃跑,以此使校尉恼怒。(忿恚”是吴广使尉忿恚的意思。)

③外连衡而斗诸侯。(贾宜《过秦论》)

――(秦孝公)对外实行连衡”的战略,使诸侯各国互相斗争。(斗诸侯”即使诸侯斗)

④(单于)尽归汉使者路充国等。(《汉书李广苏建传》)

――(单于)让汉朝的使者路充国等人全都回国了。(归汉使者路充国等”意即让汉使路充

国等归”)

⑤买臣深怨,常欲死之。(《汉书朱买臣传》)

――朱买臣深深怨恨,经常想把他置于死地。(死之”即使之死”)

⑥项伯杀人,臣活之。(《鸿门宴》)

――项伯杀人,臣救活过他。(活之”即使之活”)2•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一般情况下,及物动词和宾语之间是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但有时宾语不是动词支配的对象,倒是动词表示的动作的发出者,是主语使宾语发出这个动作,这就是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及物动词作使动比较少见。及物动词本来带有宾语,在形式上和使动用法没有区别,区别只在意义上。使动的宾语不是动作的接受者,而是主语代表的人或事物使他(它)具有这

一动作。

①胡不见我于王?(《公输》)

――为什么不介绍我去见楚王呢?(见及物动词带宾语,是引我去见的意思。)

②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鸿门宴》)

――第二天,刘邦让一百多人跟从着来见项王。(从”和百余骑”这个动宾关系里,骑”不是从”这个动作的承受者,而是从”的发出者,是主语沛公”使宾语骑”产生从”这个动作,所以,全句的意思,不是沛公”跟从着百余骑”而是百余骑”跟从沛公”)

③中军置酒饮归客。(《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在主帅的大帐内设下酒宴,送别归去的朋友。(饮归客”是使归客饮”的意思。)

④曹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赤壁之战》)

――曹操的军队正连起了船舰,船头与船尾连在一起,我们可以用火攻,把他们赶跑。(走” 即使曹军走”)

⑤晋侯饮赵盾酒。(《左传宣公二年》)

――晋侯叫赵盾饮酒。(饮赵盾酒”是令赵盾饮”的意思)

⑥大惊韩市人。(《史记刺客列传》)

——使韩市人大惊。

⑦齐女乃与赵衰等谋醉重耳,载以行。(《史记晋世家》)

――齐女就和赵衰等商量把重耳灌醉,用车把他载走。(醉重耳”即使重耳醉”)

判断是否是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要特别注意上下文的关系,当分析出句子的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是主语使宾语施行的,就可以确定它是使动用法。

(二)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形容词带上宾语以后,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和状态。

①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膏腴之地。(《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如今您使长安君处于尊贵的地位,而封给他肥沃的土地。(尊”形容词,作使动,尊长安君之位”即“使长安君之位尊贵”)。

②我行法,当等贵贱,均贫富。”(《三朝北盟会编》)

——(钟相说:)“我推行法令,就要使贵贱平等。使贫富平均。”(“等贵贱”“均贫富”即“使贵贱等”使“贫富均”。)

③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谏太宗十思疏》)

——希望树木生长的人,一定要使树根稳固。(“固其根本”即“使其根本固”。)

④命甲士作堤大水之旁,大其下,小其上,随水而行。(《管子度地》)

——命令士兵在大堤旁修筑堤坝,使堤坝筑成下面宽,上面窄的,顺着河道延伸。(“大其下” 即“使其下大”,“小其上”即“使其上小”)

⑤夫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食。(《置屯田令》)

——安定国家的办法,在于使军队强盛,粮食充足。(“强兵”即“使兵强”,“足食”即“使食足”。)

⑥君子正其衣冠。(《论语!尧曰》)

——君子使自己衣冠端正。(“正其衣冠”是使其衣冠端正的意思。)

⑦静耳而不听。(《列子》)判断是否是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要特别注意上下文的关系,当分析出句子的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是主语使宾语施行的,就可以确定它是使动用法。

(二)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带上宾语以后,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和状态。

①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膏腴之地。(《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如今您使长安君处于尊贵的地位,而封给他肥沃的土地。(“尊”形容词,作使动,“尊长安君之位”即“使长安君之位尊贵”)。

②我行法,当等贵贱,均贫富。”(《三朝北盟会编》)

——(钟相说:)“我推行法令,就要使贵贱平等。使贫富平均。”(“等贵贱”“均贫富”即“使贵贱等”使“贫富均”。)

③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谏太宗十思疏》)

——希望树木生长的人,一定要使树根稳固。(“固其根本”即“使其根本固”。)

④命甲士作堤大水之旁,大其下,小其上,随水而行。(《管子度地》)

——命令士兵在大堤旁修筑堤坝,使堤坝筑成下面宽,上面窄的,顺着河道延伸。(“大其下” 即“使其下大”,“小其上”即“使其上小”)

⑤夫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食。(《置屯田令》)

——安定国家的办法,在于使军队强盛,粮食充足。(“强兵”即“使兵强”,“足食”即“使食足”。)

⑥君子正其衣冠。(《论语!尧曰》)

——君子使自己衣冠端正。(“正其衣冠”是使其衣冠端正的意思。)

⑦静耳而不听。(《列子》)

——使耳朵清静听不到外面的喧闹。(“静耳”即“使其耳静”)

⑧欲不战以老秦师。(《淝水之战》)

——企图用长期不战的方法,使秦军疲惫。(“老秦师”是“使秦师老”的意思。)

⑨武帝之众建诸侯而小之,唐宋之先声也。(王夫之:《读通鉴记》)

——汉武帝采取把诸侯国再分封为许多诸侯国的办法,使诸侯的势力变得弱小,这是唐朝和宋朝进一步削弱诸侯王势力的前奏。(“小”即“使之小”。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其特点是形容词带有宾语,但偶尔也有不带宾语的,但从上下文的意思来分析看,仍可以判断出其是使动用法。如:

⑩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荀五天论》)

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而又节约开支,大自然是不会让人贫穷的。“贫”是形容词,没有带宾语,

从文意上看,实为 贫之”所以这个 贫”仍然是使动用法。)

(三)名词的使动用法名词一般不带宾语,当名词带上宾语,而这个名词所表示的动作行 为又是主语使宾语施行的,这就是名词的使动用法。在古汉语里,名词用作使动的情况较 少。①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也。 (《论贵粟疏》) ――不是国君种田来供他们吃饭,织布来供他们穿衣。 (食” 衣”是名词作使动, 食之

即 让之吃饭” 衣之”即 使之穿衣”

②老父曰:

履我”。《史记留侯世家》)

――老人说 替我穿上鞋子。”(履我”即为我穿鞋”) ③

吾请去,不敢复言帝秦。 (《战国策 赵策》)

我要求走了,不敢再说尊秦为帝的事了) (帝秦”即 尊秦为帝”)

④ 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中山狼传》) ――先生的恩德,真是使死者复生,使白骨上长肉啊! ⑤ 吕太后时,王诸吕,诸吕擅权,欲劫少主,危刘氏。 -—吕太后(当权)时,让吕家的人一个个都做了王,

吕氏的人专权,

(这就)危急了刘氏的政权( 王诸吕”即让诸吕为王”)

――“现在王信虽然是近皇后的哥哥, 但没有功绩,封他为侯,不符合(高帝)约定的章程。

(侯之”即使之为侯”)

名词的使动用法,有时也可不带宾语。如: ⑦

天子不得而臣也,诸侯不得而友也。 (《新序 节士第七》)

天子不可以使他为臣,诸侯不可以与他为友( 臣”友”后面都没有带宾语 之”但仍作使动

用。)

使动用法中,宾语表示的内容往往是一种客观结果,而意动用法的宾语表示的内容则往往 只是一种主观看法,这是二者的一个明显区别,记住这一点,对于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 辨析很有帮助。 二意动用法:

用如动词的形容词或名词,在充当谓语时,表示主语以为宾语 怎么样”或主语把宾语当做

谁”或 什么”的一种用法。意动用法的谓语动词往往具有 认为宾语怎么样”或者 把宾语当

成什么”的意思。

(一)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形容词带上宾语以后,在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 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状态。动词对宾语有 认为”或 以为(以……为)”的意思。①

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

(《论贵粟疏》)

――所以贤明的统治者,以五谷为贵,以金玉为贱。 (贵”、贱”是以……为贵,以…… 为贱的意思)

② 世之所高莫若皇帝。(《庄子盗跖》)

――世上所认为崇高的人,没有比得上皇帝的。 (高”是 认为……高”的意思。)③ 子

小寡人之国,……”(《韩非子 外储说右上》)

――'你认为我的国家太小, ……”(小寡人之国”即是 认为寡人之国小”的意思。) ④鞅复见孝公,孝公善之而未用也。

(《史记商君列传》)

――公孙鞅又见了秦孝公,秦孝公认为他很不错,但还没有任用他。(善之”即 认为之善”) ⑤不贵难得之货。(《老子》) 一一不把难得的货物看得很贵重。 (不贵……货”即 不

以……货为贵”)

⑥ 渔人甚异之。(《桃花园记》)

渔人认为这种情况很奇怪。(异”是 认为……异”的意思)二)名词的意动用法: 名词用如意动,就是主观上把

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成为这个用作意动名词所表示的人 或事物。即是说认为宾语是什么,或主语把宾语当成什么。 “粪土当年万户侯 ”。“粪土 ”是 名词,用如意动, “当年万户侯 ”,是它的宾语。全句意思是:把当年的万户侯看做粪土一 样。

(肉”是使……长肉”的意思。) (《史记郦生陆贾传》) 要想劫持年幼的皇帝,

⑥今信虽皇后兄,无功,侯之,非约也 ”。(《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①天下乖戾,无君君之心。(《封建论》)

——天下反常,已没有把人君当着人君的想法。(“君君”不是“使君为君”,而是主观上“以君为君”。故是意动用法。)

②友风而子雨。(《苟子赋》)

——把风看成朋友,把雨看成儿女。(“友”是“看成友”,“子”是“看成子”的意思。)

③吾与子渔樵于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前赤壁赋》)

——我和你在江上打鱼,在沙洲上砍柴,把鱼虾当作伴侣,把麋鹿当作朋友。(“侣鱼虾”即“以渔虾为侣”,“友麋鹿”即“以麋鹿为友”)

④不如吾闻而药之也。(《左传襄公三^一年》)它当成苦口

不如我听取(乡人的议论)而且把

良药。(“药之”就是“以之为药”的意思)⑤使奴从容浆酒霍

肉。(《汉书王贡两龚鲍传》)

古汉语语法知识

古汉语语法知识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

古代汉语语法(一) 古代汉语的词类 词类是词在语法上的分类。根据词与词的结合能力,以及词在句中所能充当的句子成分等标准,古代汉语有以下词类: 一、名词 名词是人和事物的名称。如:孔子、赵威后、国、家、阿房宫、东、年、星、箕畚。 名词不受“不”、“很”、“将”这些副词的修饰,能受“大”、“好”等形容词的修饰,能受数词或数量词的修饰,如“一人”、“良马”。名词的主要功能是在句子结构中作主语、宾语和判断谓语,也可以作定语,如: 客. 从外来,与坐谈。(《战国策·齐策》)(“客”作主语) 却宾客以业诸侯.. 。(《谏逐客书》)(“诸侯”作宾语) 制,岩邑.. 也。(《左传·隐公元年》)(“岩”作定语,修饰“邑”;“邑”与“岩”构成名词性词组,一起充当判断谓语。) 古汉语的名词在功能上的特殊之处是可以作状语。古汉语名词作状语可分为以下几类: 1.表比拟。某些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意思是“像……一样地”。如: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影. 从。(《过秦论》)“云”、“响”、“影”分别译作“像云一样”、“像回声一样”、“像影子一样”。 2.表态度。某些名词作状语,表示对人的态度,含有“像对待……”、“把(宾语)当作……”等意思。如:君为我呼入,吾得兄. 事之。(《史记·项羽本纪》)“兄”译作“像对待兄长那样”。 3.表动作方式。某些名词作状语时,表示的是动作行为的方式。如:群臣吏民能面. 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战国策·齐策》)“面”译作“当面”。 4.表工具。某些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所使用的工具,含有“用……”的意思。如:乃丹. 书帛曰:“陈胜王。”(《史记·陈涉世家》)“丹”译作“用丹砂”,“丹书”即“用丹砂写”。 5.表凭借。某些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凭借、依据,有“按照……”、“根据……”等意思。如: 失期,法. 当斩。(《史记·陈涉世家》)“法”译作“根据法令”。

文言文词性句式知识列表

文言文词性句式知识列表 词类活用(一)名词作状语、名词作动词、形容词作动词

文言虚词 高中阶段应当掌握二三十个文言虚词。这需要一个一个地记忆。这里列出30个常见的文言虚词。 (1)之(2)其(3)是(4)焉(5)尔(6)然(7)莫(8)或(9)相(10)见(11)岂(12)乃(13)于(14)与(15)因(16)为(17)以(18)而(19)且(20)则(21)虽(22)若(23)者(24)所(25)夫(26)盖(27)也(28)矣(29)乎(30)哉 二、一组一组地比较。 1.例如,“之”和“其”

“之”和“其”的相同之处在于都可以作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而且都可以作第三人称代词,也都可以用作第一、第二人称代词。但它们有明显的区别,“之”作宾语,“其”作定语和主谓短语的主语;作为指示代词,它们也有分工,“之”主要表示近指,“其”主要表示远指。它们都可作音节助词,起调整音节的作用,“之”主要用在单音节词之后,“其”主要用在句中。而“之”作结构助词,“其”作语气副词,则是它们更大的区别。 又如,“相”和“见” 三、一类一类地掌握。对同是表示某一种语法意义的虚词,可以一类一类地掌握。 1.例如,表示单独的范围副词

2.又如,词尾 3.还有,第二人称代词(你,你的):尔、汝、女、而、乃、若;子、君、公、吾子…… 表高度的程度副词(最,极、很,非常):最、极、至、绝、殊、良、颇、甚、逼、大…… 表全部的范围副词(全、都):皆、尽、咸、举、悉、具、毕、备、胜……

表短暂的时间副词(不久、一会儿):旋、寻、俄、俄而、俄顷、顷之、既而、须臾、斯须、少间、未几、无何…… 表反问语气的副词(难道、哪里、怎么):岂、其、宁、庸、独、安、讵、何…… 表假设关系的连词(如果、假使):如、若、苟、使、向、倘、即、脱、设、而、自、试、令、如使、向使、竟使…… 四、根据语法位置确定用法。 要根据虚词在句子中的语法位置,结合句意,确定其用法。如,以:

古代文言的基本语法与句式

古代文言的基本语法与句式 古代文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独特的一种语言形式,它在中国历史上 长期被广泛使用。受到汉代文人文化的影响,古代文言语法与句式独 具特色。本文将探讨古代文言的基本语法与句式,并举例说明。 一、古代文言的基本语法 1. 名词的用法 古代文言中,名词一般没有数的变化,多数情况下不加“的”来构成 所有格,而是通过前后词语的位置来表示修饰关系。例如:“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出自《易经》),句中的“天地”和“宇宙”相当于现代汉语 中的名词短语“天和地”、“宇宙”。此外,古代文言中的名词可以作为动词使用,表达某种状态或动作。例如:“子曰:学而时习之”(出自 《论语》),句中的“学”和“习”在古代文言中可以理解为动词。 2. 动词的用法 在古代文言中,动词一般不变化,不随主语的单复数而变化。而动 作的时间和状态则通过副词、动词短语或补语来表示。例如:“余既竭 力而告祭之礼,果得之者……”(出自《礼记·祭法》),句中的“既”表 示时间的延续,“果得之者”表示结果。 3. 代词的用法 古代文言中的代词一般分为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人称代词包括“吾”、“尔”、“彼”等,它们在文言中代表不同的人称和数的变化,例如: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出自《大学》),句中的“君子”指代有德行的人。指示代词则用来指示某一特定的人或事物,例如:“此生贵幸”(出自《赋得古原草送别》),句中的“此”指代离别的景物。 4. 形容词的用法 古代文言中的形容词在大多数情况下不与名词直接组合,而是通过 副词的方式来修饰名词,或者通过动词和介词的结构来表达。例如:“余心安,他人莫予忧也”(出自《论语》),句中的“安”表示心情平静,修饰名词“心”。 二、古代文言的句式 1. 并列句 在古代文言中,使用并列句的情况较为常见,通常用于列举事物或 陈述多个相同或相似的观点。例如:“维天地万物之灵,常背性与人”(出自《庄子·逍遥游》),句中的“维……”表示列举的意思。 2. 定语从句 古代文言中的定语从句一般通过“之”字或者“者”字引导,用于对前 面名词进行进一步修饰或解释。例如:“心学之精要,为知自心”(出 自朱熹《程颢简介》),句中的“之”表示定语从句的引导词。 3. 状语从句

最全文言文语法知识

初中文言文语法 一、常用实词 实词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掌握常见文言实词的用法及意义,是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关键。 二、常用虚词 虚词没有实在意义,一般不能充当句子成分,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少数副词如“不”“也许”“没有”等可以单独回答问题),只能配合实词一起使用,才能表示种种语法关系。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兼词七类。文言虚词在整个文言词语中虽然只占一小部分,但是它的语法作用却很大。文言文中的许多句式是以虚词为标志的,如判断句“……者……也”、被动句“为……所……”等虚词在文言文中用得很频繁,而且它们的解释也相当灵活。 词类活用是古汉语中常见的一种实词运用现象,它主要有以下几类 (1)名词活用为动词 名词活用为动词,一般情况下是两个名词连用,必有一个名词作动词;副词后面直接带名词,名词就活用为动词。活用后的意义仍和这个名词的意义密切相关,只是动作化而已。如“一狼洞其中”(《狼》)中的“洞”,原为名词,洞穴,转化为动词“打洞”之义。 (2)一般名词作状语 ①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如“途中两狼,缀行甚远”(《狼》)中的“途”,原意为道路,这里作状语,是“在道路上”的意思。 ②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手段或工具。如“失期,法皆斩”(《陈涉世家》)中的“法”,原意是“法律”,这里作状语,修饰动词“斩”,表示行为的依据,是“按照法律”的意思。 ③表示行为的身份或对待的方式。如“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项羽本纪》) 中的“兄”,本为名词,转化为状语,是“用对待兄长的礼节”的意思。④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或状态。如“其一犬坐于前”(《狼》)中的“犬”,本是名词“狗”,在这儿作状语,意思是“像狗一样”。 (3)方位名词作状语 方位名词直接作状语,这种语法现象在古汉语中很多,往往用来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或表示动作的趋向。如“潭西南而望”(《小石潭记》)中的“西南”,是“向西南”的意思,用来修饰“望”,限制其方向。 (4)时间名词作状语 时间名词用于动词前作状语,表示行为变化的时间。如“朝而往,暮而归”(《醉翁亭记》)中的“朝”“暮”,就是典型的时间名词作状语。它们往往用“而”或“以”同动词相连接。 (5)动词活用为名词 动词出现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表示与这个动作行为有关的人或事,这时它就活用作名词。如“吾射不亦精乎”(《卖油翁》)中的“射”,本是动词“射箭”,这里转化为名词“射箭的本领”。 (6)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在句子中,形容词如果处于主语或宾语的位置,具有明显的表示人或身份的特征和意义,形容词就转化为名词。如“无鲜肥滋味之享”(《送东阳马生序》)中的“鲜肥”,就是形容词转化为名词,作“新鲜肥美的东西”讲。 (7)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形容词后面带了宾语,形容词就转化为动词。如“天下苦秦久矣”(《陈涉世家》)中的“苦”,因带宾语“秦”,意为“(对秦王朝的残暴统治)感到苦恼”。 (8)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认为(以为)……怎么样”的意思。 ①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的意动用法,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做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如“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中的“宾客”,本为名词,“宾客其父”为动宾结构,“宾客”就活用作动词,意思是“以其父为宾客”。 ②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形容词的意动,是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如“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中的“异”为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异之”就是“以之为异”,“认为这事奇怪”。 (9)使动用法 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怎么样”的意思。使动用法中的谓语动词,有的是由名词、形容词活用来的,活用之后,它们所表示的语法意义也有所改变。

文言文中常见语法现象和句式

文言文中常见语法现象和句式 1:使动用法 使动用法: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对宾语含有“使它怎么样”或“使它成为什么”的意味,它能让宾语具有“使动”动词所赋予的行为和性状。 一、动词使动用法。 例1:行仁义而怀西戎,遂王天下。(《五蠹》) 怀:使……归顺。 例2:直可惊天地,泣鬼神。(《〈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惊:使……震惊。 泣:使……悲泣。 二、名词使动用法。 例1: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诸侯。(《毛遂自荐》) 臣:使……称臣。 例2: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鸿门宴》) 王:使……为王。 三、形容词使动用法。 例1: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 安:使……安。 例2: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廉颇蔺相如列传》) 急:使……急。 2:意动用法 所谓意动动词,就是含有认定意义的动词,它对宾语含有“以为什么”或“以为怎样”的意思,或者把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看成是什么或看成怎样。古汉语表示意动的动词有“以……为……”、“以为”、“为”等。如: 市人皆以赢为小人。(都市里的人都认为我侯赢是个小人。)《信陵君窃符求赵》 皆以美于徐公。(全都认为我比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但是,在古汉语里,可以有另外一种表示方法,它可以不用意动动词,而用别的词来代替意动动词,并简化结构,我们称之为意动用法。 一、名词用作意动动词。 名词用作意动动词,就是把名词放在宾语前面,把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看成是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如: 孟尝君客我。(孟尝君把我当作客人。)《冯谖客孟尝君》 侣鱼虾而友麋鹿。(把鱼虾当作伴侣,把麋鹿当作朋友。)《前赤壁赋》 二、形容词用作意动动词。

文言文语法知识

文言文语法知识 文言文是中华文化的珍贵遗产,是一种丰富而优美的语言形式。然而,它的语法规则却十分复杂,需要认真学习和掌握。本文将为读者介绍一些常见的文言文语法知识,帮助读者掌握文言文的写作技巧。 一、句子结构 文言文的句子结构较为复杂,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等成分。其中,主语和谓语是句子的基本成分,其他成分都是对它们的修饰和补充。 主语的选择要注意“谓与主一致”的原则,即主语的人称、数要和谓语保持一致。例如:“吾欲以之为乐”,此句中主语“吾”和 谓语“欲”都是第一人称单数,符合一致原则。 谓语的时态主要有三种: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将来时,还有完成时、进行时等复合时态。时态的选择要根据句子的语境和要表达的意思来决定。 宾语是句子中的重要成分之一,它可以是动词的直接宾语、间接宾语、宾语补足语等。宾语的语气要与谓语相呼应,如“李 白喜欢饮酒”,此句中“饮酒”是谓语的直接宾语,用名词的形 式出现,表现出李白喜欢饮酒这个行为。 定语是修饰名词或代词的词或词组,它可以是形容词、副词、介词短语等。例如:“君子有四时之气”,此句中“四时之气”是

名词,定语为“四时”的形容词,表示“四季之气”。 状语是修饰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的词或词组,它可以是副词、介词短语、从句等。例如:“此志不可移也”,此句中,“不可 移也”是谓语,状语为“此志”的副词,表示不可移动的志向。 二、动词 动词是文言文中最重要的词类之一,它可以分为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及物动词必须搭配宾语,才能表达完整的意思;而不及物动词则不需要宾语,可以单独使用。 及物动词的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后,形成宾语和动词的结构。例如:“传曰:使民以礼节之”,此句中“使”是及物动词,宾语“民”放在动词后面。 不及物动词的语态有主动态和被动态,“被动”用“被”字或“为” 字加上动词的被动语态词尾“-之”来表示。例如:“庖丁解牛之时,且未始有刀牛之时也”,此句中,“解牛”是不及物动词, 用“之”来形成被动语态。 动词的时态需要根据语境选择,包括现在时、过去时、未来时、完成时等。例如:“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此句中的“务”和“立”都是现在时的形式,表示在现在做某事、建立某个基础。 三、名词 名词是文言文中非常重要的词类之一,它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

文言文语法大全

文言文语法大全 一、词类: (一)实词: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的成分,一般可以单独回答问题。 1. 名词:表示人、事物、地点或抽象概念的词。 2. 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的词。 3. 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状态等。 4. 数词:表示数目和顺序的词,常常放在数词连用或数量词中间。 5. 量词:表示事物或动作的数量单位的词。 6. 代词:起代替或指示作用,可以代替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和副词等。 7. 副词:表示行为动作或性状的程度、方式、时间、频率、范围等。 8. 介词:表示时间、处所、方向、方式等。 9. 连词:用来连接词、短语或句子的虚词。 (二)虚词:没有实在意义,一般不能充当句子成分,也不能单独回答问题。 1. 助词:包括结构助词(如“的”、“地”、“得”)、时态助词(如“着”、“了”、“过”)、语气助词(如“也”、“吧”、“吗”)。 2. 拟声词:模拟人或事物声音的词。 3. 叹词: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等声音的词。 二、文言文句法 (一)文言文句式 1. 判断句:常见的方式是在谓语后用“者……也”表判断,或者不用“者……也”而直接以“是”表判断。另外还有“为”、“乃”、“则”等表示判断的词语。 2. 被动句: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动词前加“被”字,另一种是在动词后加介词“于”表被动。 3. 倒装句: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会出现倒装现象。倒装主要有主谓倒装(谓语前置)和宾语前置两种形式。 4. 省略句:文言文中,省略现象比较普遍。省略主语、谓语、宾语、介词等都常见。(二)文言文翻译技巧 1. 留:保留一些不需要翻译的名词,例如人名、地名、官名等专有名词。 2. 补:补充一些在文言文中省略的成分,例如主语、谓语、宾语等。 3. 换:将文言文中的词语换成现代汉语中的词语,主要是把文言文中单音节的词语换成现代汉语中相应的多音节的词语。 4. 删:文言文中有的句子比较短小,或者比较简单,符合语法规则,又和现代汉语中的相关句子意思相同,这样的句子就可以删去,不影响原文意思的表达。

文言文语法知识点

文言文语法知识点 一、句子成分的划分 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 1、主语和谓语 在句子中,陈述的对象和陈述的内容都是句子的成分,陈述的对象叫主语,回答“谁”或“什么”的问题,陈述的内容叫谓语,回答“怎么样”的问题。(主谓之间用“//”分开)。例如:①语文老师//正在点名 ②今天天气//非常暖和 ③邻国之民//不加少 2、当谓语的中心词是动词时,在动词后面被支配的那部分叫宾语。(宾语用“﹏﹏”划起 来)。 例:①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 ②我们//需要 ..创新精神。 ③古之学者//必有.师。 ④吾//师.道也。 3、定语:在句子中起修饰限制主语、或宾语中心词的作用。(定语用()标出)。 例:①(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 ②(这样庞大而复杂)的结构//,该是(一项多么艰巨)的工程啊! ③(秦)//东割.(膏腴)之地。 ④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 4、状语是修饰、限制用动词或形容词充当谓语中心语的句子成分。(状语用“〔〕”标出)。状语一般在谓语中心语前面,有的在句子最前面,交代时间、地点、范围、情况等。例:①〔1925年5月30日〕,上海群众一万多人//〔在南京路上〕举行(反帝国主义)大示威。 ②吾//〔尝终日〕而思.矣。 ③(蚓)//〔上〕食.埃土。 总之,一般的句式是:〔时间或地点状语〕,(定语)主语//〔状语〕谓语(定语)宾语 二、文言文种特殊句式 (一)、宾语前置句 1、否定句中宾语前置 这类宾前的句子,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末”“毋”“莫”等否定词表示。 例: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硕鼠》) ②“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作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 例:①“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②“而今安在哉?”(《赤壁赋》) 3、介词宾语前置 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现象。 例:①“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完整版)文言文语法

文言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表示判断的句子,叫判断句。 1、“⋯⋯者⋯⋯也”式。 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2、“⋯⋯者⋯⋯”式。“者”不译,只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加判断词“是”。 如:柳敬亭者,扬州之泰州人,本性曹。 3、“⋯⋯,⋯⋯者也”式。 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4、“⋯⋯,⋯⋯也”式。“也”不译,翻译时只在主谓之间加“是”。 如:和氏壁,天下所共传宝也。 5、“⋯⋯,⋯⋯”式。译成现代汉语时,只需在主谓语之间加“是”。如:刘备,天下枭雄。 6、“⋯⋯为⋯⋯”式。如: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司马迁《鸿门宴》) 7、用“乃、即、则、皆、必”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用副词“非”表示否定判断。 如:①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8、用“是”作判断动词,文言文中也有,但出现较晚并且少见。 如:巨是.凡人,偏在远郡。(司马光《赤壁之战》) 二、被动句 1. “谓语+于⋯⋯”. 用介词“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表被动。 如: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触龙说赵太后》) 2. “见+谓语” 在动词前边用“见”表示被动。如: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司马迁《屈原列传》)“见+谓 语+于”: 把动作行为的主动者介绍出来,在动词后加介词“于” 如: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3. “受+谓语” 在动词前用“受”字来表示被动, 如:(1)有罪受.贰。 如果需引进主动者,就构成了“ 受+谓语+于”的形式。 如:(2)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4. “为+动词” 在动词前边加介词“为”。 这种句式的“为”和“见”不同:“见“是助词,不能带宾语,所以它总是紧挨着动词;“为”是介词,它可以紧挨着动词(省略了宾语),也可以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如: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5. “为⋯⋯所⋯⋯”式用“为”引进主动者,谓语前再加“所”,表被动。如: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苏洵《六国论》) “为”的行为主动者有时不出现,或被承前省略了,变为“⋯为所⋯”如: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司马迁《鸿门宴》) 6. “被+动词” 如: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三、省略句 1. 省略主语 (1)承前省 ①廉颇为赵将,(廉颇)伐齐,大破之。 ②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异蛇)触草木,(草木)尽死。 (2)蒙后省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司马迁《鸿门宴》) (3)对话省 ①(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 ②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今日这事)甚急。” (司马迁《鸿门宴》) 2. 省略谓语 (1)承上文谓语而省略,如: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为乐)。(司马迁《鸿门宴》)

文言文语法知识点总结必看

文言文语法知识点总结必看 求学的三个条件是:多观察、多吃苦、多研究。语文要想成绩提高,多记多看多做题是错不了的,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况且勤能补拙。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一些文言文语法知识点的学习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三文言文句型知识点 (一)、宾语前置 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词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例如:《硕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否)焉。(之,宾语提前的标志)《师说》 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苏轼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只要)余情其信芳(美好)。《离骚》屈原 东望愁泣,若不自胜。《柳毅传》李朝威 见大王爱女牧羊于野,所(代词,“之人”)不忍视。《柳毅传》李朝威 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而良人未之知也。《齐人有一妻一妾》〈孟子〉 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用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 例如:《鸿门宴》:“良问曰:‘大王来何操?’”“何操”应理

解为“操何” 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彼且奚适也?《逍遥游》〈庄子〉 彼且恶(何)乎待哉?《逍遥游》〈庄子〉 沛公安在?《鸿门宴》〈史记〉 夫晋,何厌之有?(之,宾语提前的标志)《烛之武退秦师》〈左传〉吾实为之,其又何尤(怨)?《祭十二郎文》韩愈 洞庭君安在哉?《柳毅传》李朝威 无情郎安在?《柳毅传》李朝威 3.介词宾语提前: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例如: 《岳阳楼记》:“臆!微斯人吾谁与归?”“谁与归”应理解为“与谁归”。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战国策〉 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情形),何以异?《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何以能田(畋)猎也?《庄暴见孟子》〈孟子〉 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史记〉 余是以记之。《石钟山记》苏轼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卫风•氓》〈诗经〉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陈情表》李密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奚以知其然也?《逍遥游》〈庄子〉 4.特殊结构:用"之"、"是"将宾语提前。 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效法哪一个古代) 宋何罪之有?(宋国有什么罪过?) 惟命是听(成语)惟利是图(成语) 惟马首是瞻《冯婉贞》

文言文语法

文言文语法 一、判断句 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表示判断的句子,叫判断句。 现代汉语一般是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用判断动词“是”来表判断。但在古汉 语里,“是”多作代词用,很少把它当作判断词用。因此,在绝大多数情 况下借助语气词来表示判断。 常见的判断句式有以下几种: 1.主语后面用“者”表示停顿,在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即“……者……也”式。这种判断句式,是古汉语中表示判断的典型格式。如:廉 颇者,赵之良将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2.主语后面用“者”表示停顿,而谓语后面不用“也”,即“……者……”式。这种判断句式中的“者”不译,翻译时只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加判断词“是”。如:柳敬亭者,扬州之泰州人,本性曹。 3.主语后面不用“者”表示停顿,在谓语后面用“者也”表示判断,即“……,……者也”式。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 王纳谏》) 4.主语后面不用“者”表示停顿,只在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即“……,……也”式。这种判断句式中“也”同样不译,翻译时只在主谓 之间加“是”。如:和氏壁,天下所共传宝也。 5.“者”“也”都不用,即“……,……”式。译成现代汉语时,只需在 主谓语之间加“是”。如:刘备,天下枭雄。 6.用动词“为”表示判断,即“……为……”式。如:人方为刀俎,我为 鱼肉。(司马迁《鸿门宴》) 7.用“乃、即、则、皆、必”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用副词“非”表示否 定判断。 ①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8.用“是”作判断动词,文言文中也有,但出现较晚并且少见。如:巨是 凡人,偏在远郡。(司马光《赤壁之战》)

文言文的语法特点及其分析

文言文的语法特点及其分析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语言形式,其语法特点独具一格。本文将 对文言文的语法特点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文言文。 一、句法特点 1. 平行句式:文言文中经常使用平行句式,即通过重复或对比来增 强语言的表达效果。例如:“曰……曰……”、“既……又……”等。这种句式能够使语言显得简练、有力。 2. 略去主语:文言文常常省略主语,尤其是一些常用的动词。例如:“行有庙堂”的“行”即表示皇帝。这种省略主语的方式使文言文表达简洁、深入。 3. 重叠句式:文言文善于使用重叠句式,即通过反复出现同一成分,以加强表达的感染力。例如:“日复一日,月复一月”、“人生有情,情 似水”等。重叠句式能够使文言文的语言更加优美、富有韵味。 二、词语特点 1. 文言虚词:文言文中出现许多虚词,如“之”、“乎”、“者”、“也”等。这些虚词用于衔接句子和成分,使语言更加凝练、具有文言文的 特色。 2. 偏正结构:在文言文中,偏正结构频繁出现。这种结构由一个补 充说明的成分和被说明的成分组成。例如:“明月之光”、“青山绿水”等。偏正结构能够使文言文的表达更加具体、生动。

3. 描写细腻:文言文善于通过描写来表达情感和景物,因此在词语 的选择上注重细腻。例如使用“怡然自得”、“风和日丽”等词语,使文言文的表达更加精准、凝练。 三、语序特点 1. 定状结构:文言文中常常使用定状结构,即先定后状的语序。例如:“低头思故乡”、“奋发有为”等。这种语序使文言文的表达更加清晰、有序。 2. 前置宾语:文言文中常常将宾语放在动词前面,以突出宾语的重 要性。例如:“吾爱吾母”、“吾将上下而求索”。这种语序使文言文的表达更加凸显宾语的地位。 3. 双宾语结构:文言文中常常出现双宾语结构,即一个动词可以直 接接受两个宾语,一个是直接宾语,一个是间接宾语。例如:“赠君书”、“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种结构使文言文的表达更加灵活、丰富。 综上所述,文言文具有独特的语法特点。句法特点包括平行句式、 略去主语和重叠句式,这些特点使文言文的语言显得简练、有力、优美。词语特点包括虚词、偏正结构和描写细腻,这些特点使文言文的 表达更加凝练、具体。语序特点包括定状结构、前置宾语和双宾语结构,这些特点使文言文的表达更加清晰、有序、灵活。通过对文言文 语法特点的分析,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文言文,提升我们的阅 读和使用能力。

文言文常见语法

文言文常见语法 文言文是古代汉语的一种写作形式,广泛应用于中国古代文学和文 化传播中。文言文具有丰富的语法特点,本文将针对常见的文言文语 法进行探讨,以加深大家对文言文的理解和应用。 一、名词 名词在文言文中起着表示人、事、物等概念的作用。名词在句子中 可以充当主语、宾语、定语等,文言文中的名词一般没有单复数的区别,需要根据上下文来理解。 例句1:人者,万物之灵也。 例句2:君子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 二、动词 动词是文言文中最重要的成分之一,用于表示动作、状态、变化等。文言文的动词形式多样,常见的有实义动词和虚词。 实义动词:表示实际的动作或状态。 例句1: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例句2:思考使人进步,勤奋使人成功。 虚词:表示语气、态度、程度等语法范畴的词语,虚词主要包括助词、语气词、副词等。 助词:用于词义的补充、变化等作用。

例句:心有余而力不足。 语气词:用于表示说话人的语气、口气等。 例句:诸葛亮曰:“蜀将何在?” 副词:用于表示时间、地点、程度、方式等。 例句:夜阑卧听风吹雨。 三、形容词 形容词用来修饰名词,表示名词的属性、特点等。 例句1:红楼一梦,绿水青山。 例句2:书香治国,永世长存。 四、连词 连词在文言文中主要起连接句子、词组、短语等成分的作用,可分为并列连词、递进连词、转折连词等。 并列连词:连接相同地位的词、词组、句子。 例句1:叔子与吾同桓公。 例句2:吾闻孔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递进连词:表示递进、增加的关系。 例句: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转折连词:表示对比、转折的关系。

例句:困于心,衡于虑。 五、副词 副词在文言文中用于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等,表示时间、地点、方式、程度等语义。 例句1: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也; 例句2:世事无常,人事如梦。 六、介词 介词在文言文中用于连接名词、动词等成分,表示方位、时间、方 式等。 例句1:以身相许,执手百年。 例句2:心怀梦想,追求自由。 七、句子结构 文言文的句子结构一般呈现主谓宾的形式,语序多为倒装,强调特 定语气和修辞手法。 例句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例句2: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综上所述,文言文是我国古代汉语的一种写作形式,具有独特的语 法特点。通过对名词、动词、形容词、连词、副词、介词以及句子结

文言文语法概述

文言文语法概述 一、文言文的基本特点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具有一些独特的语法特点。与现代汉语相比,文言文的语法结构更加复杂,使用的词汇和句法规则也较为古老。下面将对文言文的基本特点进行概述。 二、文言文的词汇特点 1. 词性多变:文言文的词汇多为多音多义词,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有不同的词性。 2. 通假字的使用:文言文中常常使用通假字,即同音异形字,这是因为古代发音和现代汉语有所差异。 三、文言文的句法特点 1. 定语放在被修饰词之后:与现代汉语不同,文言文中的定语通常放在被修饰词之后。 【例句】食我之粟。 2. 动宾结构的排列:文言文中的动宾结构通常按照主宾谓的顺序排列,与现代汉语的主谓宾结构相反。 【例句】夫人之美,人所宗也。 3. 主谓结构的省略:在简洁的表达中,文言文中的主语或谓语常常被省略掉,需要通过上下文来推断。

【例句】古之人,有言曰... 四、文言文的句子结构特点 1. 分句连用:文言文中常常使用分句的句子结构,通过并列、屈折等手段来连接多个分句。 【例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2. 习惯倒装:文言文中的句子倒装现象普遍存在,常常通过动词前置或主谓倒置来表达。 【例句】不谋同盟,无以自立也。 五、文言文的语助词和助词特点 1. 语助词使用较少:与现代汉语的大量使用语助词不同,文言文中的语助词使用相对较少。 【例句】曰者,疑问之辞也。 2. 助词的使用限制:文言文中的助词使用存在一些限制,如“之”可以充当宾语,但不能用作定语等。 六、文言文的修辞特点 1. 典故的引用:文言文中经常引用典故,以增强文章的修辞效果。 【例句】余先就西华山中采,因卧久之,遂成访仙之志。 2. 借代和象征:文言文中常常通过借代和象征的手法来进行修辞,给读者带来深远的联想。

文言文知识点梳理

文言文知识点梳理 文言文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中华民族的 文化瑰宝。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知 识点,才能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内涵和精髓。本文将对文言文的 语法、词汇、修辞等方面进行梳理,帮助读者更好地学习和掌握 文言文。 一、语法知识点 1.主谓宾定状补 主谓宾定状补是文言文的基本句式,分别由主语、谓语、宾语、定语和状语组成。其中,定语可以放在谓语之前或之后,状语一 般放在谓语之后。 例如:“太宗即位,乃以文景之治开基,广大王畿,去官租, 巨惠安危,陵亿万之众。” 2.并列句

并列句是由两个或多个并列的简单句组成的复句。并列句的连 接词有“而”、“则”、“乃”等。 例如:“君子能容之,则小人不怨;小人不能容之,则君子有怨。” 3.倒装句 倒装句是指在句子中颠倒主谓语序的句子,其中谓语动词通常 放在主语之前。倒装句包括全部倒装、部分倒装、否定倒装等。 例如:“不听君子言,无论如何行,必受其殃。” 二、词汇知识点 1.词义辨析 文言文中有许多同音异义词,需要根据上下文的含义进行理解。例如:“乘”有“乘坐”、“乘势”等不同的意思。

2.常用词汇 文言文中的常用词汇有很多,例如“而已”、“之”、“与”、“乃”等。掌握这些常用词汇对于阅读和理解文言文非常重要。 三、修辞知识点 1.比喻 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对两种事物间类比的方式来表达某种意义。例如:“人之相识,贵在相知而不在相见。” 2.夹叙夹议 夹叙夹议是将议论穿插在叙述中,使之更加生动有趣。例如:“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4.对偶

对偶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手法,指用相似或对称的语言形式 来表达同一意义。例如:“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 则灵。” 以上仅是文言文知识点的部分梳理,文言文的学习还需要不断 深入和扩展。希望各位读者能够通过学习,更好地领会文言文的 精髓,在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也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

文言文语法

文言文语法 语法 词性:根据语法功能和意义,把汉语的词分成两大类: 一、实词 表示实在意义的词,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二、虚词 不表示实在意义而表示语法意义的词,有: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实词: (一)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1、人事名词:如,人学生鲁迅《离骚》政治文化 2、时间名词:如,春天上午星期天母亲节刚才 3、处所名词:如,上海中国远处周围里屋郊区 4、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里外旁内东西 判断方法: 1、能受数量词修饰。两个城市一些学生一点儿水 2、不受副词“不”修饰。 名词的语法功能:经常作主语、宾语 练习:请把在这段文字中的名词找出来。 当国歌国旗一起升起来的时候,我从一个山村孩子纯朴的敬礼里,我从一个老华侨湿润的凝视里,看到,看到中国深远处的伟力和韧性(二)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存现、变化、消失、判断、心理活动等的词。 1、动作动词:表动作、行为。如,走看说进行开始 2、心理活动动词如,想爱恨怕希望喜欢担心 3、使令动词:表指使、命令或请求。如,使叫让派请求禁止 4、能愿动词(助动词)如,能会可以愿肯敢要应应该(跟动词、形容词等组成能愿短语。如,能够解决) 5、趋向动词如,来去上进出回过开上来起来

6、判断动词:主要是“是”,以及同“是”相当的“为”等。动词的判断方法: 1、不能受“很”修饰(除能愿和心理活动动词外) 2、标志:“着”“了”“过” 3、用带趋向动词或重叠的方式来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趋向等。动词的语法功能: 1、常作谓语或谓语中心语 2、大部分能带宾语 名与动、形的区别: A.名词不能重叠。 (少数除外如:人人、时时、处处、事事、家家、上上下下、前前后后、里里外外,重叠后表示遍及全部、毫无遗漏。) 动词、形容词可以重叠 如:跑跑、想想、讨论讨论、干干净净、高高的。 B.名词不能用肯定否定相叠形式提问。 国家不国家? 动词、形容词可以重叠, 如:走不走?好不好? C.名词前不能加“不”(不受副词限制) 如:不北京。动词、形容词一般可以,如:不看、不吃、不好、不大。 练习:请把在这段文字中的动词找出来。 有一座破败的山顶小学,很多事情都从简或省略了,唯有国旗每天要升。 (三)形容词:表示性质、状态的词。 1、一般形容词:能充当谓、定等多种句子成分。 如,大小快慢好坏清楚干净漂亮绿油油 2、非谓语形容词:不能充当谓语。 如,男正副金银中等恶性彩色万能唯一人造单方面判断方法:1、一般能用程度副词“很”等修饰(少数本身就表示程度“雪白、完美”

古代语法知识点总结

古代语法知识点总结 古代语法是指古代汉语的语法体系,是指古代汉语中的语法规则和结构。从古代文献中可以看出古代语法的发展过程,古代语法主要包括古代汉语的词法、句法等方面的规则,古代语法的形成和发展与古代文学的发展及古代汉字书写系统的建立有着密切联系。下面就古代语法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古代语法的发展 古代语法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古代汉语初期、古代汉语中期和古代汉语后期。这三个阶段的古代语法体系在其演变过程中形成了原始古汉语的基本语法规则,为后来的文言文语法奠定了基础。 1、古代汉语初期 古代汉语初期是古代语法的最早阶段,大约在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之间。在这一阶段,古代汉语的形态结构相对简单,主要存在名词、动词和形容词等基本的词类,其语法规则基本以词类的功能和位置来体现。 在此阶段,古代汉语词法变化主要有三点表现:一是名词有天地人三大类名词之分;二是动词词义丰富,形容词的“句用”,句子内部逻辑关系用词法体现;三是代词疑问词的交互使用和加行为词或名词构成复合礼貌性用语。 2、古代汉语中期 古代汉语中期,是古代汉语语法发展的第二阶段,时间大约在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3世纪之间。在这一阶段,古代汉语的语法规则开始趋于严谨和规范,新的词法变化和句法结构开始逐渐发展。 在此阶段,古代汉语的词法变化逐渐丰富,名词的格、数、量的变化规则开始逐渐形成。动词的时态、语态、方式等变化也开始逐渐规范化,形容词和副词的使用也开始有了更为准确的规则。句法结构也开始逐渐完善,主谓宾结构、定语后置等句法规则开始逐渐成为古代汉语的语法规范。 3、古代汉语后期 古代汉语后期是古代语法发展的第三阶段,时间大约在公元3世纪至公元10世纪之间。在这一阶段,古代汉语的语法规则逐渐趋于成熟和完善,这一阶段也是古代文言文语法形成和发展的阶段。 在此阶段,古代汉语的词法变化逐渐趋于规范,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等词类的词法规则开始逐渐完善。句法结构也逐渐趋于规范化,主谓宾结构、定语后置等句法规则的使用也逐渐趋于标准。同时,形成了句法特殊句型、典型句型、小品词用法等一系列语法规范。

古代汉语语法

古代汉语语法 词类的活用 关于词类活用 某类词中的某个词在句中临时改变了它的语法功能或意义而具备了另一类词的语法功能或意义,就叫做“词类活用”。 《荀子·劝学》:“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史记·陈涉起义》:“将军身被坚执锐。” 《公羊传·庄公十三年》:“曹子手剑而从之。” “活用”与“兼类”的区别: 兼类:固定义、常用 命:兼类词。动词义,命令。名词义,使命 《左传·隐公元年》:“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国语·越语上》:“昔天以越予吴。而吴不受命。” 活用:非固定义、临时 桓宽《盐铁论》:“不耕而食,不蚕而衣。” 《史记·淮阴侯列传》:“楚兵卒不能西。” 古代汉语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 使动用法 意动用法 名词用如动词 名词作状语 词类活用的条件 一、使动用法 使动用法:即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左传·宣公二年》:“晋侯饮赵盾酒。” 《鸿门宴》:“项伯杀人,臣活之。” 使动用法是用动宾结构表达了兼语式的内容: 齐威王欲将孙膑。比较:齐使田忌将而往。 1.动词的使动用法

动词与宾语的关系不是支配关系,而是使宾语具有动词所表示的行为动作,就是“使动用法”。 《史记·陈涉起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荀子·天论》:“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 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形容词充当谓语,具有了动词含义,它与宾语的关系是使宾语具有该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就是“使动用法”。 《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贾谊《过秦论》:“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荀子·天论》:“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3.名词的使动用法 名词充当谓语,具有了动词含义,它与宾语的关系是使宾语成为该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就是“使动用法”。 《史记·项羽本纪》:“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中山狼传》:“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 刘向《新序·节士》:“天子不得而臣也,诸侯不得而友也。” 成语中的使动用法举例 降龙伏虎汗牛充栋洁身自好惊天动地 祸国殃民严阵以待惊心动魄正本清源 汗马功劳独善其身沉鱼落雁腾蛟起凤 富国强兵丰衣足食闭月羞花大快人心 兴风作浪 二、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主语认为宾语具有谓词表示的性质和状态。 《汉书·赵充国传》:“时充国年七十余,上老之。” 意动用法也是一种特殊的动宾关系,仅限于形容词和名词的活用,动词没有意动用法。 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形容词充当谓词,含义是主语认为宾语具有该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就是“意动用法”。

文言文语法知识

文言文基础知识整理 一、词类活用 (一)动词活用 1、使动用法(客观事实) (1)动词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欧阳修《伶官传序》)项伯杀人,臣活之。(司马迁《鸿门晏》) (2)形容词今媪尊长安君之位。(战国策《触龙说太后》)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魏征《谏太宗十思疏》)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泊般瓜洲》) (3)名词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司马迁《鸿门晏》) 2、意动用法 (1)形容词渔人甚异之。(陶渊明《桃花源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 (2)名词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韩愈《师说》)稍稍宾客其父。(王安石《伤仲永》) 2、为动用法既泣之三日。(龚自珍《病梅馆记》)文嬴请三帅。(左丘明《战国策》)驼闻之曰: “甚善,名我固当。“(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二)名词的活用 1、用作动词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司马迁《鸿门晏》)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司马迁《鸿门晏》) 2、用作状语 (1)表示方位或处所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姚鼐《登泰山记》)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归有光《向脊轩志》) (2)表示工具或依据置人所罾鱼腹中。(司马迁《陈涉世家》)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列子《愚公移山》) (3)表示对人的态度君为我呼入,吾将兄事之。(司马迁《鸿门晏》)人皆得以隶使之。(张溥《五人墓碑记》) (4)表比喻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薄松龄《聊斋志异?狼》)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贾谊《过秦论》)星罗棋布 (三)形容词 1、用作名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张溥《五人墓碑记》)将军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司马迁《陈涉世家》) 2、用作动词吾妻美我者,私我也。(战国策《邹记讽齐王纳谏》)火尚足以明也。(王安石《石钟山记》) 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王安石《石钟山记》)尽情享受 (四)数词的用法文言文里将数词直接放在名词或动词的前面,而不用量词,翻译成现代汉语时应把量词增补上。例如: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林嗣环《口技》) 1、约数(余、可、许,译作左右、光景)潭中鱼可百许头。(柳宗元《小石潭记》)三岁贯女,莫我肯顾。(《诗经?伐檀》)章小女,年可十二。《汉书?王章传》一问三不知,三思而后行,“三、九”极言“多” 2、倍数与分数三五之夜,明月半墙。(归有光《项脊轩志》)盖余之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王安石《石钟山记》)二八佳人 3、作动词六王毕,四海一。(杜牧《阿房宫赋》)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荀子《劝说》) 二、代词用法 1、人称代词第一人称:吾、余、予第二人称:汝、尔、若、乃、而第三人称:之、其、彼、夫、厥 2、指示代词 (1)近指:是、此、斯、兹 (2)远指:其、彼、夫 3、无定代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