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肺癌的双途径介入治疗研究

肺癌的双途径介入治疗研究

肺癌的双途径介入治疗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中晚期肺癌行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和肺动脉灌注化疗的双途径

介入的疗效。方法双途径介入治疗中晚期肺癌26例,单纯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

同期中晚期肺癌20例作对照。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按国际卫生组织WHO 肿瘤大小变化的判定标准,近期显效率对照组7/20=35%,实验组23/26=88%。双

介入疗效优于单介入。

一概述

长期以来,肺癌总的治疗效果差,5年总生存率只有10%左右[1]。对中晚期

肺癌的治疗无好的方法,而大部分的中晚期肺癌均已无手术机会,能手术的不足20%;如何提高中晚期肺癌的治疗效果?1964年spoken等报道了选择性支气管

动脉插管灌注抗癌药物治疗不能手术的肺癌的方法。至20世纪70年代,随着丝

裂霉素,阿霉素,卡铂等新一代抗癌药物的研制成功,本疗法得到新生,并取得

了较好的效果。国内刘子江等一组227例,缓解率51.5%,另41.8%为稳定,仅

6.7%为进展。其中随访的117人,1年以上生存者占58%。2002年解放军97医

院史跃报告了应用双重介入治疗中晚期肺癌病人可以增加疗效,总有效率达90%,能提高生存率[2]。我们采用支气管动脉和肺动脉双重介入方法,治疗中晚期肺癌

病人26例,取得了肯定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二材料和方法

1、病例选择

2004年7月至2007年7月,我们在临床上运用途径介入法治疗中晚期肺癌

26例;肺癌分期按1989年国际肺癌TNM分期标准,其中Ⅲa期10例,Ⅲb期

12例,Ⅳ期4例;另外将同期单纯行支气管动脉治疗20例中晚期肺癌(Ⅲa期8例,Ⅲb期10例,Ⅳ期2例);作对照组。全部病例均经影像学(X光照片,CT,PET/CT)及组织细胞学检查证实,资料完整。26例中鳞癌12例、腺癌14例,20

例经皮股动脉、静脉穿刺行支气管动脉及肺动脉灌注化疗,共58次,其中6例

经左锁骨下静脉放置肺动脉植入式带药囊导管(PICS)20次。

2、疗效评定

疗效评定主要依据X光片、CT片。按国内外适用化疗近期疗效评定标准,肿

瘤完全消失为完全缓解(CR)、缩小50%以上为部分缓解(PR)、缩小不及25%

或无变化为轻度缓解NC、进展为PD。

3、治疗方法

(1)病人准备:术前血常规、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电解质、癌胚抗原、

心电图等入院常规检查;碘过敏试验;术前与家属说明病情、治疗大致经过及可

能的并发症,并签订手术协议书等。

(2)使用800MA数字减影机、COOK公司的6.5FD右心漂流导管和5.0F眼镜

蛇导管。采用Seldinger法,经皮-股静脉穿刺插管将右心导管置于肺动脉内行肺

动脉造影,注射76%泛影葡胺45ml拍片,注射速度为15ml/s;了解肿瘤血供情况;采用左锁骨下静脉穿刺,DSA监控下插入6.5FD右心漂流导管至肿瘤所在肺段的

肺动脉,交换导丝,置入德国贝朗公司产的药囊导管(PICS),固定位置后在锁

骨下皮下开隧埋入药合,术后定期经导管灌注药物;在肺动脉插管中,导管通过

右室及右室流出道时,可能会刺激心肌引起室性早搏,所以要求在整个手术过程

中有心电监护[3]。采用同样的方法经皮-股动脉穿刺插管,导管头在胸5-胸6水平,相当于气管分叉处上下缓慢移动,当导管头有嵌顿感或挂钩感时推注少量造

影剂,判断是否为供应肿瘤区的支气管动脉。当证实为靶血管后,以1-2ml/秒的

速度注入60%的泛影葡胺5-10ml,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了解支气管动脉的走向、分布和肿瘤、淋巴结染色情况。药物:鳞癌——环磷酰胺600-800mg卡铂200-

300mg、长春瑞滨20mg。腺癌——丝裂霉素10-20mg、卡铂200-300mg。将上述

一组化疗药物配制各1/2量,分别经肺动脉和支气管动脉灌注;并根据术中造影

肿瘤的血供情况应用10%超液化碘油5-10ml进行肿瘤血管栓塞。

三结果

全部病例均经2个疗程以上治疗,按国际卫生组织WHO肿瘤大小变化的判

定标准,近期显效率对照组7/20=35%,实验组23/26=88%。双介入与单介入疗效

比较见表1,病理类型与两种给药途径疗效比较见表2。治疗后全部病例经3月

至3年的随访,双介入组的最长生存期为2年9月;中位生存期为16月,单介

入组的最中位生存期10月。

表1 双介入和单介入化疗比较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比较

表2 病理类型与两种给药途径疗效比较

支气管动脉、肺动脉插管及左锁骨下肺动脉药盒植入成功率高,达95%,失

败的主要原因支气管动脉的变异。并发症主要为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及白细胞

下降低等。最严重的并发症为脊髓动脉损伤引起截瘫,上述并发症均经过对症处

理后缓解。以上病例周期为4-6周。双途径介入治疗26例病人,CR7例,PR15

例,NC4例,PD为0。CR+PR=23例,有效率达88%。临床表现为气促、咳血、

胸痛等症状缓解,胸水减少;5例病人治疗后短期内恢复正常工作。2例经治疗

后取活检见细胞变性坏死。而对照组有效率仅达35%。

四讨论

1、肺癌的血供问题:正常肺组织接受两套血管系统——肺动脉和支气管动脉

供血,以支气管动脉为主。肺癌的血供主要来源于支气管动脉,部分尚有肺动脉

供血,靠近内侧病灶以支气管动脉供血为主,越靠近外周的病灶肺动脉供血成分

越多,而转移性肺癌的血供以肺动脉为主。支气管动脉参与肺癌供血的问题,目

前国内外学者已达成共识,一致认为支气管动脉为肺癌的主要供血血管,无需争议。但肺动脉是否参与肺癌的供血,目前尚存在较多的争议,国内学者肖湘生、

韩钧铭等认为肺动脉不参与肺癌的供血[4]。但早在60年代,国外学者Milne对

尸体进行微动脉造影研究,提出肺动脉参与周围型肺癌的供血[5],20年后Milne

在转移癌的鼠模型上应用微血管注射技术发现48%转移癌由肺动脉供血[6]。国内

亦有支气管动脉和肺动脉双重灌注抗癌药治疗晚期肺癌的报道。曹中良等发现肺

转移癌行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几乎无临床疗效,提示转移性肺癌的血供与肺动脉

有关。结合本组26例58次肺动脉造影结果发现18例肺癌有肺动脉参与供血,

其中1例原发性肺癌支气管动脉不参与供血,主要由肺动脉供血,故认为肺动脉

参与肺癌的血供,尤其是转移性肺癌更为明显[7]。

2、双介入的治疗效果:本组双介入治疗有效率为88%,较对照组35%明显增高;主要是双介入可弥补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的缺点;一方面,反复行支气管动

脉灌注或栓塞治疗,使支气管动脉变细,甚至闭塞;另一方面,有一部分的肺癌

的血供支气管不参与;此时再作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效果差。采用双介入治疗可

补充这方面的不足,故可提高疗效。而采用锁骨下静脉放置肺动脉植入式带药囊

导管(PICS)持续灌注化疗药物,则效果更佳。由于延长了抗癌药物在瘤体内的接

触时间,使肿瘤的局部完全达到药物浓度的弥散,从而提高药物对癌细胞的杀伤力。本组完全缓解7例中有4例是采用了该方法治疗的。且该方法具有避免反复

穿刺,可以重复使用,给药方便等特点[8]。

3、并发症的防治:肺动脉插管时由于导管通过心脏,刺激心肌易引起心律失常,术中应在心电监护下进行。支气管动脉插管化疗,最严重的并发症为脊髓动

脉损伤,国内外报道为2-3%。主要为脊髓动脉与支气管动脉共干及造影剂、抗癌药物进入脊髓动脉致。术中要求遵守操作规程,熟悉有关血管解剖,如插管时遇

有支气管动脉与脊髓动脉共干情况,应停止造影及治疗。一旦发生脊髓损伤,应

及早处理,可应用血管扩张剂及脱水等处理。

双介入疗法为中晚期肺癌的治疗带来了希望,近期的疗效得到了肯定;但远

期效果有待下一步的观察。今后在适应症、药物、栓塞材料材料料及并发症等方

面继续深入研究。并在临床实践中,结合放疗,中医中药等进行综合治疗,以达

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吴一龙.肺癌治疗的现代争议[J].医学新知识杂志,2001,4:169.

[2]史跃,高从敬,采用双重介入治疗中晚期肺癌的临床研究[J]. 介入放射学杂志,2002,184-186.

[3]程洁敏,王建华,颜志平,等.肺动脉化疗药盒埋置术治疗肝癌肺转移[J].介入放射学杂志,2000,8:158-159.

[4]韩铭钧,冯敢生,杨建勇,等.肺癌不参与肺癌供血.实验和DSA研究[J].中华放射杂志,2000,34:802-804.

[5]Milne EN . cirtulation of Permonary and metastatie pulmonary nei-oplasiaa apostmorten microbar-teriography study .AJR,1967,100:63.

[6]Milne EN:Zerhouni EA Bloob Supply Of Pulmomary Mestastases JThoral, Imaging 1987, 2:15.

[7]廖博贤,刘凤娇,陈燕情,等.46例肺恶性肿瘤导管介入治疗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

报,2007,18:35-37.

[8]廖博贤,郝春志,陈海燕,等.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144例总结[J].肝胆胰外科杂志,2007,1:50-51.

肺癌的介入疗法及注意事项

肺癌的介入疗法及注意事项 介入治疗的适应症状 1 .肿块直径大于 5 ㎝的肺癌在其他非手术方法治疗。 2 .其他非手术治疗不敏感的肺癌。 3 .两肺广泛转移性肺癌或全身多处转移性肺癌肿瘤。 5 .原发病灶已手术切除,病灶数少于 3~4 只,少有肿块直径 小于 3 ㎝的转移性肺癌。 6 .直径小于 3-5 ㎝的周围型肺癌,由于心肺功能不全或其他 原因不能开胸手术者,及个别不原接受外科手术者。 肺癌的介入治疗是在血管造影机下 , 将导管从病人的股动脉 , 送入到肿瘤的供血动脉内 ( 如肺癌的支气管动脉、肝癌的肝动脉等 ) , 给予化疗药物 , 使局部肺癌肿瘤组织接受高浓度的化疗药物 , 以期达到增加局部摧毁肿瘤的效果 , 随后必要时再给予栓塞剂 , 栓塞局部肿瘤的供血动脉 , 使肿瘤血供减少 , 进一步控制肿瘤的生长。介入疗法首先在肝癌的治疗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进而引入到肺癌的治疗中, 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目前已成为肺癌综合治疗中一种有效的局部药物治疗手段 , 但由于肺癌是全身性疾病的特点 , 以及局部病灶的供血动脉复杂等多种原因 , 故肺癌的介入疗法不能替代全身化疗以及其他治疗 , 应该在综合治疗中选择相应的病人 , 择期合理地安排使用介入治疗。 治疗后的护理 1、术前准备 1.1 做好心理护理要运用沟通技巧,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介入治疗的目的和相关程序,消除其恐惧心理,以积极配合治疗,使手术能够顺利进行。 1.2 术前进行必要的血常规、出凝血时间、肝功及心电图检查。 1.3 行双侧腹股沟处备皮,作好碘、普鲁卡因及青霉素过敏试验,并向患者解释其必要性。 1.4 术前禁食6h,入导管室前让患者排空膀胱。

肺癌患者介入治疗时的注意事项

肺癌患者介入治疗时的注意事项 一、肺癌是什么 肺癌发病部位为支气管的黏膜上皮,是恶性肿瘤的一种,见图1。欧美工业 发达城市和工业发达国家发生肺癌的概率更高,且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更高,且 在女性常见恶性肿瘤排名第二或第三。早期时临床症状并不明显,大部分患者没 有定期检查,因此发现时已经到了晚期,主要因为肺泡没有感觉神经,无疼痛感。但病情不断进展的过程中临床上表现为慢性咳嗽,其是肺癌最常见的症状,通常 表现为刺激性干咳,甚至还存在咳痰的问题,还有咳血或胸痛的表现。 图1 肺癌 二、肺癌患者介入治疗 1.血管性介入治疗 肺癌治疗时,血管性介入治疗以肺癌循环特点为基础,通过支气管动脉完成 化疗药物的灌注,可通过提高药物局部浓度将细胞杀灭,让全身毒副作用减轻, 如有必要可以合理利用栓塞剂栓塞肿瘤供血动脉。

不同于静脉给药途径,通过支气管动脉给药可以提高进入肿瘤组织的给药浓度,且化学药物增加1倍,杀灭肿瘤细胞的数量增加10倍,因此临床上广泛应用在血管性介入治疗。 1.非血管性介入治疗 肺血管性治疗包含了碘125粒子植入术和肺肿瘤射频消融术,而肺肿瘤射频消融术和肝癌射频消融术相同。碘125粒子组织之间植入近距离放疗也是近年来常用的一种新型的肿瘤治疗方法,该方法通过对碘125粒子组织持续发射低能射线进行合理利用,持续破坏了不同周期的肿瘤细胞的DNA分子链,对有丝分裂进行抑制。同时,持续低剂量照射可以让缺乏养细胞氧化后再氧化,促进肿瘤不断提高对射线的敏感性,导致肿瘤缺乏养细胞失去生长的能力,因此局部控制效果更好。肿瘤组织之间三位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常用的方法为放射性碘125例植入治疗,其中局部“适形”治疗是主要的特点。肿瘤靶区高剂量,但周围正常组织受辐射量较低,因此治疗增益系数明显提高,导致疗效增加,并发症发生率降低。 三、肺癌介入治疗的优势 1.药物可以直接在肿瘤作用,局部药物浓度更高,药物用量少,毒副作用减少(局部用 药为主,药物浓度高,杀死的肿瘤更多。) 2.创口通常为为5mm,创伤不大,可以保护皮肤,更美观,恢复速度更快。 3.局部麻醉为主,患者在意识清醒的状态下接受手术,心理负担更低,操作简单,风险 更低。 4.通过机器定位,定位更准确,不会导致原有的解剖结构被破坏。 5.局部治疗为主,术后并发症低,更便于患者家属护理。 四、肺癌患者介入治疗注意事项 1.术前准备 (1)给患者发放病号服,若天气脚冷,则让其外套宽松的开襟衣物,注意不可穿着套头的卫衣或高领毛衣。 (2)在常用手留取留置针一枚,但要注意留置针不可选择术侧。 (3)保持睡眠状态优良。

肺癌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与双介入治疗的临床对照研究

肺癌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与双介入治疗的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评价肺癌支气管化疗栓塞(Brinchial artery chemoembolization,BACE)与双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确诊的肺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A 组对照组40例单纯行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术(BACE),共97次;B组治疗组40例先行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术共103次,再行经皮穿刺肿瘤注射无水乙醇固化消融术(Percutaneous ethand injection,PEI)共172次。结果随访6~24个月,治疗组较对照组有效率明显提高(P<0.05),中位生存期延长3个月。结论单纯BACE与BACE联合PEI治疗均达到较好效果,但BACE联合PEI治疗肺癌的疗效优于单纯BACE。 标签:肺癌;化疗栓塞术;经皮瘤内注射;无水乙醇 肺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传统治疗有手术、放疗、化疗等,但多数患者发现时已属中晚期,多已失去手术治疗机会;临床采用静脉化疗,毒副作用较重,患者常难以接受。近年来采用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术(Brinchial artery chemoembolization,BACE)治疗中晚期肺癌的疗效已得到肯定,但有的患者仅行BACE治疗已不能达到满意疗效,特别是肿瘤体积较大或靠近胸壁时,瘤体缩小不明显。本文采用肺癌双介入治疗即PEI联合BACE治疗与单纯BACE的疗效进行探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05~2008年初次来我科就诊的肺癌患者80例,均经过CT和(或)支气管镜、肺穿刺活检病理证实为肺癌,所有患者术前均无明显肝肾功能损害,血常规均无明显异常。将8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40例,男27例,女13例,年龄平均(57±14)岁;B组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平均为(61±13)岁。两组间患者年龄、性别、肿瘤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 A组单纯行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术(BACE),采用Seldinger技术穿刺股动脉,用4Fcobra或RG导管在透视下选择性进入患侧支气管动脉后,注射造影剂(碘必乐)总量4~6 mL行支气管动脉造影,如确定该支气管动脉为肿瘤的供血动脉后即经导管注入抗癌药物,根据病理类型选用氟尿嘧啶750~1000 mg,順铂60~80 mg或卡铂300~400 mg,丝裂霉素16~20 mg,足叶乙苷200 mg等,一般选2~3种药物联合灌注,剂量视患者一般情况及肿瘤大小而定,分别将选用药物溶于50~100 mL生理盐水中,再用碘化油和(或)明胶海绵颗粒栓塞。 B组先行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术,用药方案同A组,约1 w后再在电视透视或CT引导下行PEI术,根据肺内肿块位置不同选择距胸壁最近且尽可能远离大血管位置作为穿刺点,在患者平静呼吸状态下将直径20G细针插至肿瘤内,

支气管肺癌介入治疗临床路径及表单

支气管肺癌介入治疗临床路径 一、支气管肺癌介入治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原发性支气管肺癌(ICD-10:C34/D02.2): 1.患者不愿接受外科治疗及不能耐受外科治疗的I-Ⅲa 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2.无手术指征的IIIb、IV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3.伴大咯血的肺癌患者。 (二)诊断依据。 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国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临床诊疗指南-胸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高危因素:吸烟指数>400年支,年龄>45岁,环境与职业因素。 2.临床症状:刺激性咳嗽、血痰或咯血、胸痛。 3.临床体征:早期不显著。 4.辅助检查:胸部影像学检查,纤维支气管镜,肺穿刺 活检等。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国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临床诊疗指南-放射介入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

卫生出版社)。 1.支气管动脉造影化疗栓塞术。 2.肺癌射频或微波消融术。 3.放射性粒子植入术。 4.消融术和粒子植入术可与支气管动脉造影化疗栓塞术相结合。 (四)标准住院日为≤12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符合ICD-10:C34/D0 2.2支气管肺癌疾病编码。 2.临床分期(UICC 2009)为I期、II期、和III期及 部分Ⅳ期非小细胞肺癌。 3.心、肺、肝、肾等器官功能可以耐受介入治疗。 4.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 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进入此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4天。 1.常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凝血功能、血型、肝肾功能、电解质、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肿瘤标志物检查;

介入治疗联合适形放射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介入治疗联合适形放射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目的研究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介入化疗联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疗效及 副反应。方法对96例经病理和/或细胞学证实的非小细胞肺癌分为A组(三维适形放疗组)和B组(三维适形放疗+介入化疗组)。放疗设备采用瑞典医科达电子直线加速器,治疗计划系统为Precise 2.03,采用剂量体积直方图、等剂量线图、二维等剂量线和云图综合评价确定治疗计划。DT180cGy/次,每天1次,每周5次,总剂量65~70cGy。B组:采用A组同样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方案,放疗前进行二次介入化疗,分别在放射治疗前第4周、第1周进行。选择肿瘤供血动脉进行灌注化疗。化疗药为顺铂DDP 60~80 mg、表阿霉素40~60 mg、5-Fu 0.75~1.00 g、去甲长春花碱40~60 mg,根据病情选二联或三联应用。结果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54.5%和80.9%,其中完全缓解率分别为20.5%和 38.3%,显示三维适形放疗联合介入化疗近期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三维适形放疗。 A、B两组患者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41.3%(19/46)、11.4%(5/44)、13.6%(6/44)和58.0%(29/50)、80.8%(38/47)、34.1%(15/44)。三维适形放疗联合介入化疗组比单纯三维适形放疗组1、3年生存率高出十多个百分点,中位生存期亦比其高出9.0个月。结论三维适形放疗+介入化疗组显示提高局部控制可使患者的长期生存获益。5年生存率虽无统计学意义,因观察时间有限,远期疗效和并发症有待进一步随访。 标签:非小细胞肺癌;介入化疗;三维适形放疗 肺癌已成为目前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不能手术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NSCLC)大约占肺癌的40%,放射治疗是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重要手段。但预后仍然很差,五年生存率仍维持在5%~10%之间,放射治疗联合化疗成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模式之一。笔者所在医院自2003年8月~2006年8月对96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取介入化疗联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临床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在笔者所在科室2003年8月~2006年8月住院的符合条件的96例局部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成A组(三维适形放疗组)和B组(介入化疗+三位适形放射组)。A组46例(男30例,女16例)中位年龄48岁;AJCC2002年临床分期:ⅢA期22例、ⅢB期24例;病理类型:鳞癌20例,腺癌24例,其他2例。B组50例(男33例,女17例),中位年龄50岁;临床分期:ⅢA期23例,ⅢB期27例;病理类型:鳞癌20例,腺癌27例,其他3例。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病例选择 (1)经病理学和/或细胞学及影像学证实的局部晚期NSCLC患者,医学原因不能手术,或在技术上手术不能切除;(2)年龄25~70岁;(3)卡氏评分(KPS)≥70;(4)无严重的可能影响治疗计划按期完成的内科疾病;(5)治疗过程中出现远地转移和其他内科疾病导致治疗计划不能按期完成者剔除。 1.3?治疗方法 A组:采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放疗设备采用瑞典医科达电子直线加速器,治疗计划系统为Precise 2.03,采用剂量体积直方图(dose volume histogram,

医院肺癌介入诊疗操作指南

文档序号:XXYY-ZWK-001 文档编号:ZWK-20XX-001 XXX医院 肺癌介入诊疗操作指南 编制科室:知丁 日期:年月日

肺癌介入诊疗操作指南 适应症 1.中晚期的中央型与周围型肺癌为主要对象; 2. 虽能手术切除,但有手术禁忌或拒绝手术者; 3. 手术前需局部化疗提高疗效者; 4. 小细胞肺癌患者不接受全身化疗者; 5. 虽有胸内外转移患者不接受全身化疗者。 禁忌症 1. 恶病质或心、肺、肝肾功能衰竭; 2. 高热、严重感染或白细胞计数明显低下(低于3×109/L); 3. 严重出血倾向和碘过敏等血管造影禁忌。 术前准备 1. 明确诊断 1.1 常规胸片,增强CT明确肿瘤大小、位置、数目、肿瘤供血动脉; 1.2 头、腹部、盆腔CT或MR必要时行PET-CT明确有无转移; 1.3 痰液、气管镜或胸腔或经皮穿刺获得组织学诊断; 1.4 化验检查:血常规、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肺癌特异性指标) 2. 设备器材准备

2.1 必须有运行良好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SA); 2.2 导管:Cobra及其他常规导管、微导管; 2.3 其他辅助设备。 病人准备 1. 谈话签字; 2. 碘过敏试验; 3. 术前四小时禁食。 技术操作 动脉入路 1. 常规选择股动脉穿刺入路,取腹股沟韧带下方2cm股动脉行Seldinger技术穿刺,引入导管鞘; 2. 老人或髂动脉迂曲明显导管不易上行时,可运用25cm长导管鞘; 3. 髂动脉闭塞或严重迂曲不能引入导管者可作肱动脉穿刺。 寻找供血动脉 1. 在导丝配合下经导管鞘插入导管,透视下将导管头送至降主动脉水平,经导管或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mg和止吐药。 2. 让导管头在4~6椎体水平沿主动脉前后左右壁上下推拉,当导管头有嵌顿感或挂钩感时推注少量造影剂,判断是否为供应肿瘤的供血动脉。

肿瘤介入治疗的现状及进展

肿瘤介入治疗的现状及进展 介入医学是指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CT、磁共振成像、超声等医学影像设备的引导下,通过导丝、导管等专用器械对病变组织或器官进行诊断及治疗的新兴学科,具有微创、安全、高效等优势。 在恶性肿瘤治疗方面,介入治疗已成为部分肿瘤的一线治疗手段,是目前恶性肿瘤诊治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其诊疗对象,可将其归为针对恶性肿瘤本身的治疗、针对恶性肿瘤合并症的治疗以及其他辅助诊疗技术。 一、肿瘤血管介入治疗 1.1动脉灌注化疗 动脉灌注化疗是通过皮下置入动脉泵或者直接经导管将化疗药物注入肿瘤的供血动脉,以提高药物在肿瘤内的浓度,从而获得更好的肿瘤反应,同时降低化疗药物在体循环中的浓度,减少对其他脏器的毒副作用。 动脉灌注化疗最早用于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治疗,目前在肝癌、肺癌、胰腺癌、肾癌等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均有较好的疗效。 在未接受过化疗的不可切除结肠癌肝转移患者中,肝动脉灌注化疗(hepatic arterial infusion chemotherapy,HAIC)联合全身化疗可使有效率提高到92%。 晚期肝细胞癌患者接受HAIC的中位生存期为7.6~17.6个月。 目前,亚洲大部分国家及地区已将HAIC纳入晚期肝细胞癌标准治疗方案中。 在日本,采用低剂量顺铂联合氟尿嘧啶(FP方案)的持续给药时间长达5d,临床上常采用经股动脉皮下置入动脉泵的方式给药,随后在门诊完成多个周期的HAIC。

近年来,以奥沙利铂为主的HAIC方案成为肝癌研究领域的热点,HAIC在中国多使用氟尿嘧啶、亚叶酸钙及奥沙利铂(FOLFOX方案),一般需要持续给药46h,由于每次置管时需要重新调整导管尖端的位置,并避开栓塞后再通的胃十二指肠动脉,一般采用皮下置入导管的方式给药。 1.2经导管动脉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embolization,TAE) TAE是运用栓塞材料将肿瘤供血血管部分或完全阻塞,从而使肿瘤细胞缺血、坏死,达到治疗的目的,主要用于不适合给予化疗药物的实体肿瘤的介入治疗。 其在肝癌、肾癌、胰腺癌、肺癌、宫颈癌等恶性肿瘤的姑息性治疗以及肿瘤大出血的止血治疗中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同时可用于肿瘤的术前栓塞以及术中保护性栓塞。 临床上常用的栓塞材料有明胶海绵颗粒、弹簧圈、聚乙烯醇颗粒、碘油、微球和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等。 TAE术中应综合考虑肿瘤血供、血管解剖和造影结果等合理地选择栓塞材料。 1.3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 TACE在将化疗药物注入肿瘤供血动脉的同时,运用栓塞材料阻断供血血流,从而提高局部药物浓度,延长药物与肿瘤接触的时间。 TACE是中晚期不可切除肝癌的首选治疗方式。 载药微球作为一种新型栓塞材料,可负载阿霉素、多柔比星和伊立替康等抗肿瘤药物,近年来逐渐应用于肝癌TACE术中。 常用的载药微球包括DC-Beads、HepaSphere、LCbead、Tandem以及国产的CalliSphere等。

支气管肺癌的介入治疗

支气管肺癌的介入治疗 支气管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影响着全球许多人的健康。它通常起源 于支气管和肺组织中的恶性细胞,并且其发展和扩散速度较快。吸烟、环境污染 和遗传因素等多种因素都与支气管肺癌的发生有关。该疾病早期症状不明显,但 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能会出现咳嗽、呼吸困难和体重下降等明显症状。因此, 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提高生存率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一、介入治疗的基本原理 (一)介入治疗的定义和分类 介入治疗是一种通过导管或其他器械进入体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方法。它通 常是通过小切口或血管插入点进入体内,避免了传统手术的创伤和恢复时间。介 入治疗可以分为诊断性和治疗性两种类型。诊断性介入治疗用于获取更多关于肿 瘤的信息,例如通过活检确定肿瘤类型。治疗性介入治疗则是通过介入手段直接 干预和治疗肿瘤,如消融肿瘤或栓塞供应肿瘤的血液。 (二)支气管肺癌中的介入治疗应用 在支气管肺癌中,介入治疗有多种应用方式。其中,支气管镜检查和治疗是 一种常见的介入治疗方法,它可以通过支气管镜插入到支气管中,进行活检、切 除肿瘤或放置支气管内支架,以恢复呼吸通畅。另外,射频消融治疗利用高频电 流加热肿瘤,以摧毁癌细胞。栓塞治疗则是通过将药物或物质注射到肿瘤血管中,阻断肿瘤的血液供应,使其萎缩和死亡。此外,内镜超声引导治疗和其他新兴的 介入治疗技术也在支气管肺癌中得到应用。 (三)介入治疗的优势和限制 介入治疗具有一些明显的优势。首先,相比传统手术,介入治疗创伤小、恢 复快,患者的痛苦和恢复时间明显减少。其次,介入治疗通常可以在局部麻醉下

完成,减少了麻醉的风险和副作用。此外,介入治疗在一些无法手术切除或化学治疗无效的患者中提供了额外的治疗选择。 二、常见的支气管肺癌介入治疗方法 (一)支气管镜检查和治疗 支气管镜检查是一种常用的介入治疗方法,它通过将支气管镜插入患者的气道中,进行可视化检查和治疗。医生可以直接观察肺部情况,获取活检样本以确定肿瘤类型,或进行切除肿瘤或放置支气管内支架来改善呼吸通畅。 (二)射频消融治疗 射频消融治疗是一种利用高频电流加热的方法,用于破坏肿瘤组织。通过导入射频探针到肿瘤区域,电流会产生热量,将肿瘤内部的细胞破坏。这种治疗方法常用于肿瘤较小且局部化的情况,可以减少手术的创伤和恢复时间。 (三)栓塞治疗 栓塞治疗是通过将药物或物质注射到肿瘤血管中,阻断肿瘤的血液供应,使其萎缩和死亡。这种治疗方法常用于肿瘤较大、血液供应丰富的情况。栓塞治疗可以通过导管插入到肿瘤附近的血管,释放栓塞剂,从而减少肿瘤的营养供应,达到治疗的效果。 (四)内镜超声引导治疗 内镜超声引导治疗是一种结合内镜和超声技术的介入治疗方法。医生通过内镜插入到食道或支气管中,结合超声技术实时观察肿瘤位置和大小,并进行针刺活检或消融治疗。这种方法可以提供更准确的定位和导航,以确保治疗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五)其他新兴的介入治疗技术 除了上述常见的介入治疗方法外,还有许多新兴的技术在支气管肺癌的治疗中得到应用。例如,光动力疗法利用特定波长的激光光束破坏肿瘤组织。还有一

介入手术技术在肺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介入手术技术在肺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术技术也在不断更新换代。 在肺部疾病治疗中,介入手术技术日益受到医生和患者的关注。 介入手术技术是一种不开刀的微创治疗方法,适用于一些肺部疾病,例如支气管哮喘、肺部感染、肺癌等。本文将介绍介入手术 技术的原理及其在肺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一、介入手术技术的原理 介入手术技术是一种微创治疗方法,与传统手术不同,它不需 要开刀或切口,而是通过组织间隙、自然管道或导管从体内做出 小切口,将医疗器械引入体内进行操作。与传统的手术方法相比,介入手术技术的优点在于创伤小、恢复时间快、痛苦小,并且不 需要全身麻醉。介入手术技术主要包括支气管镜检查、介入支气 管镜检查、心脏介入手术、血管介入手术、神经介入手术等。 二、介入手术技术在肺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1. 支气管哮喘治疗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包括吸入支气管扩张剂、皮质类固醇、抗生素治疗等。然而,对于一些顽固性哮喘患者来说,这些治疗方法可能无效。介入治 疗可以在保持体表不切开的前提下,通过导管或支气管镜将手术 器械引入患者体内,对病灶进行治疗。例如,通过支气管镜技术 在病灶周围喷洒药物或使用射频技术烧灼病变组织等方法,可以 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 2. 肺部感染治疗 肺部感染是病因多样的常见疾病,治疗方法也多种多样。传统 治疗方法一般是广谱抗生素治疗,但是对于一些顽固性病菌,这 些治疗方法可能无效。介入治疗可以通过支气管镜技术将手术器 械引入患者体内,直接处理病灶。通过支气管镜技术局部冲洗、 局部注射药物、抽取病灶组织等方法,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护患 者的身体。 3. 肺癌治疗 肺癌是一种高发的恶性肿瘤,诊断后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放疗、化疗等。但是对于无法手术的患者或治疗后出现复发的患

肺癌的介入治疗

肺癌的介入治疗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科张新 一、肺癌的介入治疗概述 (一)介入肺脏病学 介入肺脏病学是针对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和侵入性治疗操作的,也是一门科学和艺术;掌握这一门科学,不仅要掌握常规的呼吸病学的知识和训练之外,还需要更多专门的训练和更专业的判断。其基本治疗方式是采用手术、放疗、化疗、免疫和中药治疗和靶向治疗等。 (二)肺癌的介入治疗方式 初诊肺癌分期的比例各不相同,详细分析如图1所示。肺癌的介入治疗方式有气道内的介入治疗、经皮介入治疗和经血管的介入。 二、气道狭窄梗阻的介入治疗 任何导致通气功能障碍,并产生明显症状的中央气道(即气管,左、右主支气管、中间段支气管和叶支气管开口)腔内的阻塞,均可应用激光、微波、高頻电刀、APC等进行切除,从而使气道保持通畅。治疗的技术,组织消融如激光、微波、高頻电刀、APC等,机械扩张如呼吸道球囊扩张,支架植入如金属支架、硅胶支架,药物注射,腔内近距离放疗,光动力治疗(PDT)。气道内介入治疗的有关问题有纤支镜与硬质气管镜、麻醉、与其它治疗的联合和疗效评价。 (一)激光治疗 激光治疗的功率大,组织穿透性强,YAG激光的组织穿透力可以达到10mm;能量高度集中,能准确地定位于病变部位;Cavalier等曾研究了约1800例患者应用Nd: YAG的治疗效果,发现位于气管、主支气管和右中间支气管的恶性肿瘤造成的阻塞再通率超过90%;外周病变或外压性气道狭窄成功率较低,从0%至50%不等;大出血、气道穿孔。激光治疗如图2所示。

(二)高频电灼 高频电灼的原理是有个开关的回路电流。电流经过组织会刺激神经,使组织肌肉伸缩,并产热效应。高频电灼要大于100KHz.详细分析见图3。 (三)氩离子凝固术 近年来使用氩离子凝固术的越来越多。氩离子凝固术的仪器见图4。APC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碳化来导电,氩气经过高电压导电,见图5。 (四)微波治疗 微波治疗的原理是利用组织中的极性分子(主要是水分子)在微波的辐射下随微波频率做高速运动,分子之间相互摩擦产生热量,继而组织凝固、脱水坏死以达到治疗目的;肿瘤细胞含水量相对多,可吸收较多的微波能量;肿瘤细胞对高热损伤比正常细胞更敏感;实体肿瘤内存在大量的乏氧细胞,对微波辐射更加敏感。 (五)冷冻治疗 通过反复的冷冻(低温可至-40℃--70℃)和复温而破坏组织,使肿瘤细胞坏死、血管凝结,这种方法效果慢;冻切是应用冷冻电极对肿瘤组织取活检及直接切除肿瘤组织,这种方法效果快。如图6。

呼吸道疾病的微创手术和介入治疗

呼吸道疾病的微创手术和介入治疗呼吸道疾病是一类常见且严重的疾病,包括肺癌、支气管扩张症等。传统的手术治疗对患者身体造成一定程度的创伤,恢复时间较长。然而,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微创手术和介入治疗成为了呼吸道疾 病治疗的新选择。 微创手术是指通过较小的切口或者体腔自然孔道进行操作,减少了 手术对患者身体的损伤。目前,微创手术在呼吸道疾病的治疗中得到 了广泛应用。例如,对于早期肺癌患者,传统的开胸手术需要切开肋 骨进行肺叶切除或肺部切除,而微创手术则可以通过纤维支气管镜或 胸腹腔镜等工具进行,切口小、出血少、恢复快,大大提高了手术安 全性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除了微创手术,介入治疗也成为呼吸道疾病的有效疗法之一。介入 治疗是通过导管插入血管或体腔,经过仪器的引导和操作来完成治疗。对于支气管扩张症患者,常常出现支气管塌陷、黏膜增厚等情况,传 统治疗方法难以解决。而介入治疗则可以通过支架植入、球囊扩张等 方式恢复支气管的正常通畅,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 当然,微创手术和介入治疗并非适用于所有呼吸道疾病患者。临床 医生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评估,确定最适合的治疗方案。同时,患者也应该对治疗过程和风险有充分的了解,并与医生进行充分沟通。 目前,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创手术和介入治疗在呼吸道疾病治 疗中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它们不仅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 发生,还可以减少患者的痛苦和康复时间,提高生活质量。然而,微

创手术和介入治疗仍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以不断完善技术和提高治疗水平。 总之,微创手术和介入治疗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式,为呼吸道疾病患者带来了希望。它们不仅可以有效治疗疾病,还可以减少手术对患者身体的损伤,提高生活质量。然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仍需要经过专业医生的评估和患者的共同决策。未来,我们期待微创手术和介入治疗在呼吸道疾病治疗中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肺癌治疗研究报告

肺癌治疗研究报告 摘要: 肺癌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近年来在肺癌治疗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其预后仍然不容乐观。本研究旨在探索肺癌治疗的最新进展,包括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化学治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方面。 1. 引言 肺癌是一种高度侵袭性的肿瘤,常常在早期没有明显症状,导致大多数患者在 确诊时已处于晚期。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然而其疗效有限。因此,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当前肺癌研究的重要方向。 2. 手术切除 手术切除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主要方法。通过切除肿瘤组织,可以有效 控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然而,手术切除对于晚期肺癌的治疗效果较差,因为肿瘤已经扩散到其他部位。 3. 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是使用高能射线杀灭肿瘤细胞的方法。它可以作为手术前的辅助治疗,也可以作为无法手术的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然而,放射治疗对于肺癌的治疗效果有限,容易引起放射性肺炎等副作用。 4. 化学治疗 化学治疗是使用抗癌药物杀灭肿瘤细胞的方法。目前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顺铂、紫杉醇等。化学治疗可以通过静脉注射或口服给药进行,也可以与放射治疗联合应用。然而,化学治疗对于肺癌的疗效有限,且副作用较大。

5. 靶向治疗 靶向治疗是根据肿瘤细胞的特定变异基因或蛋白质靶点选择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目前已经开发出多种靶向药物,如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抑制剂和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靶向治疗可以显著提高肺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6. 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是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抑制肿瘤生长和扩散。目前常用的免疫治疗药物包括PD-1抑制剂和CTLA-4抑制剂。免疫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晚期肺癌患者的生存率,并且副作用相对较小。 7. 结论 肺癌治疗是一个复杂而多样化的过程,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治疗方法。虽然目前肺癌治疗的效果仍然不尽人意,但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对于肺癌的认识和治疗手段也在不断提高。未来,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索个体化治疗的策略,并结合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等新技术,为肺癌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手段。 关键词:肺癌;治疗;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化学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

54例肺癌合并大咳血的介入治疗体会

54例肺癌合并大咳血的介入治疗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肺癌合并大咳血的介入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肺癌合并大咳血患者54例,均采取介入治疗方法,栓塞材料为明胶海绵颗粒。结果经过介入治疗,54例病例均即刻止血,即完全治愈,治疗总有效率为100%。经过术后6个月的随访,本组病例未出现局部皮肤肌肉坏死、脊髓梗塞、食管-支气管瘘、误栓等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本组病例在溶栓介入治疗后,出现发热9例,经对症治疗后,在3~6 d后恢复正常;胸骨后疼痛7例,在3~12 d内自行缓解。结论在肺癌合并大咳血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介入治疗是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并且成为治疗晚期肺癌合并大咳血的首选手段。 【关键词】肺癌;大咳血;介入治疗 在现代内科临床中,大咳血是较为严重的肺癌并发症之一,是导致肺癌患者临床死亡率上升的重要因素。目前,在国内内科临床中,对于肺癌合并大咳血的治疗尚未形成一套快速、有效的治疗方法,多是采用介入治疗对患者的咳血症状进行控制,以达到降低相关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目的。随着国内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对于肺癌合并大咳血的介入治疗多应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并且成为疗效最为理想的治疗手段之一[1]。本院2010年1~8月收治的肺癌合并大咳血患者54例,均采取介入治疗,现将相关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0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肺癌合并大咳血患者54例,男性31例,女性23例,年龄38~69岁,平均(55.8±1.4)岁。本组病例的咳血量为320~610 ml/24 h,平均咳血量为(470.5±53.2) ml/24 h。临床分期为Ⅱ~Ⅳ期,Ⅱ期15例,Ⅲ期20例,Ⅳ期19例。本组病例均接受常规内科治疗,但是治疗效果均不理想或无效,在得到患者认可的情况下,采取支气管动脉进行灌注化疗加栓塞。 1.2 方法本组患者均接受介入治疗,患者于术前进行常规检查,检查内容包括:血常规、肝肾心功能、凝血功能、心电图、胸片、胸部增强CT片等,确定无介入化疗禁忌证,准确定位患者肿瘤位置,以便进行相关操作。介入医师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监视透视下,采用国际较为先进的Seldinger技术,经患者皮股进行动脉穿刺,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插入5F-Cobra导管,并且将导管选择性插入支气管的动脉内。在完成上述操作后,进行超选择支气管动脉造影,进一步明确靶血管,并且将PVA栓塞颗粒或碘化油10 ml、化疗药物等依次在DSA监视下缓慢注入患者的靶血管[2]。化疗药物为DDP 60~80 mg、THP 60~80 mg、Gem 1.4~1.8 g等。待相关临床操作全部完成后,为患者进行拔管,并在穿刺处压迫15~17 min后加压包扎。 1.3 疗效评定标准本组病例的疗效评定标准分为:治愈、显效、好转、无效四个等级。治愈:患者在临床检验中活动性咳血即刻止血,或者在3~5 d内咳血逐渐得到控制,无复发现象;显效:患者经过

肺癌手术介入杂交诊疗现状及前景

肺癌手术介入杂交诊疗现状及前景 肺癌是目前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高居恶性肿瘤之首,严重危害人民健康[1]。提高肺癌生存率和降低病死率的关键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近年来随着胸部低剂量CT筛查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肺部结节被发现[2-3],其中很多是早期肺癌,治疗方案多种多样,可通过多通道进行诊疗,如经微小切口通道、经自然腔道、经皮、经血管等,其有各自的优势和不足,仅单一通道难以满足目前的临床需求。近年来肺癌的治疗已逐步实现并形成了全方位、多学科、一体化、全程化、慢病化的管理诊疗模式。在多学科团队的不断努力和高新技术的支持下,肺癌治疗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外科手术治疗技术已融合并覆盖肺癌诊治的全过程。肺癌的介入治疗已从以往的晚期肺癌姑息治疗及妥协性治疗进入到肺癌的全程化诊 治过程中。以经微小切口通道为代表的微创手术技术(如胸腔镜、手术机器人)为早期肺癌患者带来根治性的疗效和快速康复。同时,通过与高新技术电磁导航等经自然腔道、经皮、经血管介入诊疗的杂交优化,进一步提升微创理念和临床疗效。因此,肺癌的手术介入杂交诊疗技术应运而生,将多通道杂交融合,扬长避短,消灭盲区,在手术室平台实现肺癌治疗的一体化、一站式、全程化。本文将对肺癌的各通道诊疗优劣和手术介入杂交诊疗技术作一阐述。

1 经微小切口通道手术治疗1.1 胸腔镜胸腔镜辅助肺癌 手术视野较开阔,能够发现较小的病变、出血,做到精准操作,达到开放性手术同样的效果。其创伤较小,对胸廓的完整性破坏少,术后疼痛较常规开胸明显减轻,实现了早期下床活动,明显减少了胸管放置时间和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如肺不张、肺炎、胸腔积液的发生率也有大幅度的下降[4-5]。心肺功能较差、外伤导致的胸膜炎、胸腔广泛粘连及不能够耐受单肺通气的患者,不适合胸腔镜手术。若术中解剖困难,出血难以控制或发生脏器损伤等,则需要转开胸手术。1.2 达芬奇机器人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具有可突破人眼局 限的3D放大高清成像系统,可提供清晰、稳定的三维立体 图像,同时也具有可突破人手局限的可转腕器械。器械的关节活动具有7个自由度,可完全模仿人的手腕动作,且其活动范围甚至远大于人手,使其活动更加灵活[6]。Nomori 等[7]和Terra等[8]的研究表明,机器人手术在肺癌外科的疗效与传统胸腔镜手术相当,围术期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相当,在淋巴结清扫等方面有一定优势。Anderson等[9]的回顾性研究显示,机器人手术可以对肺恶性肿瘤进行彻底的淋巴结清扫,并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住院时间短。Liang等[10]的一项Meta分析显示,机器人手术的中转开胸率及围术期死亡率均低于传统胸腔镜手术,进一步论证了机器人手术在肺癌根治方面的安全性及有效性。Ambrogi等

肺癌介入治疗方法

肺癌介入治疗方法 :肺癌介入治疗方法,这是很多患者想了解的,肺癌是发生于支气管粘膜上皮所以称之为支气管肺癌。严重危害患者健康,肺癌现在是全世界癌症死因的第一名。下面我们看下肺癌介入治疗方法: 肺癌介入治疗方法 我们知道,外科治疗,是靠手术暴露后来做的;内科治疗,靠服药;而介入治疗呢,不象完全打开的那种暴露、开放似的手术,同时,也不是一种靠药物来治疗的手术,它介乎于二者之间,所以美国医生给它命名intervention(介入干预的意思),就叫介入者治疗。“介入治疗”就等于“不用开刀的手术”。 介入治疗(Interventional treatment),是介于外科、内科治疗之间的新兴治疗方法,包括血管内介入和非血管介入治疗。经过30 多年的发展,现在已和外科、内科一道称为三大支柱性学科。简单的讲,介入治疗就是不开刀暴露病灶的情况下,在血管、皮肤上作直径几毫米的微小通道,或经人体原有的管道,在影像设备(血管造影机、透视机、CT、MR 、B 超)的引导下对病灶局部进行治疗的创伤最小的治疗方法。具体的讲,就是将不同的药物经血管或经皮肤直接穿刺注射入病灶内,改变病灶血供并直接作用于病灶,对于肿瘤是“饿死(堵塞肿瘤血管)+杀死(高浓度的抗癌药物)”肿瘤,对于血栓则是“粉碎血栓+溶解

血栓” ;还可将不同的材料及器材置于血管或身体其他管道(胆管、食管、肠管、气管),恢复这些管道的正常功能,置于血管内则恢复血流、置于胆管则减轻肝内胆汁淤积、置于食管则可改善进食、置于肠管则可恢复肠道的消化功能、置于气管则能改善呼吸。 介入治疗分类:血管性、非血管性介入治疗什么是非血管性 介入治疗 各种经皮活检术、各种非血管性腔道的成形术(包括泌尿道、消化道、呼吸道、胆道等狭窄的扩张和支架)、实体瘤局部灭能术(经皮穿刺瘤内注药术、射频消融术)、引流术、造瘘术(胃、膀胱等)瘘栓塞术、输卵管粘堵和再通术、椎间盘突出介入治疗、椎体成形术、神经丛阻滞术治疗慢性疼痛等什么是血管性介入技术血管疾病方面:包括经皮腔内血管成形、血管支架、溶栓治疗、非血栓性缺血、控制出血(急慢性创伤、产后、炎症、静脉曲张等)、血管畸形以及动静脉瘘与血管瘤栓塞治疗、下腔静脉过滤器、TIPSS、血管再建、各种血管造影诊断、静脉取血诊断等等。 肿瘤性疾病方面:包括肿瘤的供血栓塞与药物灌注、动脉内照射、放射性损伤的预防、化疗、术前栓塞肿瘤血管、血管作用性药物及酒精等灌注。 介入治疗缺点 价格实在昂贵:介入治疗收取的治疗费用相当高,一般没有

肺癌的治疗现状及研究新进展

治疗肺癌的研究进展 班级:制药142 :万廷彪 学号:14435227 关键词:肺癌;化疗;介入;手术;基因;免疫;光动力;综述 摘要:肺癌发生于支气管黏膜上皮,近50年来肺癌的发病率显著增高,在欧美工业兴旺国家和我国的一些工业大城市中,肺癌发病率在男性恶性肿瘤中已居首位,在女性发病率也迅速增高,占女性常见恶性肿瘤的第2位或第3位。肺癌成为危害生命安康的一种主要疾病。肺癌的种类较多,其中最常发生的是非小细胞肺癌,而且当多数患者确诊时病情已开展至中晚期,治疗难度进一步加大。目前临床上对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有化疗、介入、手术、基因、免疫、光动力治疗等等。本文就治疗肺癌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如下: 1化学治疗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化疗药物有顺铂、吉西他滨、多柔比星、紫杉醇、新碱等。虽然治疗肺癌的药物较多,但是患者的生存率并没有明显改善,而且化疗属于姑息性的,主要目的是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其生活质量。 1.1破坏DNA结构和功能的药物 顺铂、卡铂、奥沙利铂属于铂类药物,主要是破坏DNA结构和功能,具体是作用于DNA的嘌呤和嘧啶碱基,抑制癌细胞的DNA复制,损伤其细胞膜结构[2]。铂类化疗药物的特点是抗癌谱广、作用强、与多种抗肿瘤药物可以协同合作,并且无穿插耐药,对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效果极佳。相关研究报道显示,用铂类治疗肺癌的总体有效率30%左右,中位生存时间10个月左右,1年存活率35%左右。环磷酰胺是烷化剂类药物,对G1期与M期细胞作用敏感,大剂量时可对各周期

的细胞和非增殖细胞均有杀伤作用,其在临床上广泛使用,常用于恶性淋巴瘤、白血病、乳腺癌、卵巢癌、鼻咽癌、肺癌等,有一定的疗效[3]。 1.2干扰转录过程抑制RNA合成的药物 多柔比星,一般又叫阿霉素,既能抑制RNA的合成,又能抑制DNA的合成,能够作用于细胞周期的各个阶段,抗瘤谱广,而且对乏氧细胞也具有一定的疗效。在治疗肺癌过程中常见的不良反响是骨髓抑制、脱发以与恶心呕吐等[4],偶可发生心脏毒性,引发心肌炎、心力衰竭。 1.3 影响蛋白质合成和功能的药物 此类代表药物是新碱。其作用于微管蛋白,干扰蛋白质代,抑制RNA多聚酶的活性,抑制细胞膜类脂质的合成和氨基酸在细胞膜的运转。新碱治疗小细胞肺癌时所出现的神经毒性较大,而骨髓抑制和恶心、呕吐现象不明显。因此,治疗期问需严格检查血象。紫杉醇也属于抗微管药物,对G2和M期敏感,有放射增敏作用。常见的不良反响是过敏反响和心血管毒性、骨髓抑制。在治疗肺癌时要注意患者是否发生过敏反响[5]。 1.4 影响核酸合成的药物 治疗肺癌常见影响核酸合成的药物是吉西他滨和培美曲塞。吉西他滨其主要作用于S期的肿瘤细胞,阻止G期向S期进展,不仅有明显的细胞毒活性,还有自我强化作用,进一步提高细胞活性复合物浓度。培美曲塞是一种多靶点抗代类细胞毒药物,借助复原型叶酸载体进入细胞,能高度亲和叶酸受体,抑制多种叶酸依赖性酶,干扰DNA合成,使细胞无法复制,从而实现抗肿瘤的目的。常见的不良反响是骨髓抑制和恶心呕吐,当补充足够的叶酸和维生素B12后不良反响减轻。 1.5作用于DNA复制的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 代表药物是伊立替康,为半合成喜树碱的衍生物。在人体体可被代为有活性的SN-38。SN-38与其可诱导单链DNA损伤,从而阻断DNA复制叉,由此产生细

紫杉醇脂质体联合顺铂介入治疗高龄中晚期肺鳞癌的疗效分析

紫杉醇脂质体联合顺铂介入治疗高龄中晚期肺鳞癌的疗效分 析 摘要:目的:分析紫杉醇脂质体联合顺铂介入治疗高龄中晚期肺鳞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4例高龄中晚期肺鳞癌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分 组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行吉西他滨联合顺铂介入治疗;观察组 47例,行紫杉醇脂质体联合顺铂介入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及临床控制率比较均无较大差异(p>0.05),但组间在疾病无进展 生存期方面比较则存在明显差异(p<0.05);且观察组患者在胃肠道反应及血小 板降低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高龄中晚期 肺鳞癌患者开展紫杉醇脂质体联合顺铂介入治疗效果显著,有利于患者无进展生 存期,且安全性高,可推广应用。 关键词:紫杉醇脂质体;顺铂;吉西他滨;中晚期肺鳞癌;介入治疗 Effect of paclitaxel liposome combined with cisplatin on advanced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the lung Xie Baojie,Zhu Lina,Zhao Jingqi,Wang Qiuxiang,Li Zhi gang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 Fourth Hospital,050011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paclitaxel liposome combined with cisplatin in the treatment of advanced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the lung. Methods:Forty-nine patients with advanced lung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were enrolled in our hospital.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randomization.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gemcitabine plus cisplatin in 47 cases.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paclitaxel Liposomes combined with cisplatin interventional therapy,compared the two groups of treatment. Results: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and clinical control rat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 0.05),but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 <0.05)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such as gastrointestinal reactions and thrombocytopenia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 <0.05). Conclusion:Paclitaxel liposomes combined with cisplatin is effective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the elderly,which is beneficial to patients without progressive survival and high safety and can be widely used. 【Key words】 paclitaxel liposomes;cisplatin;gemcitabine;advanced lung squamous cell carcinoma;interventional therapy 肺癌为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一种恶性肿瘤,而非小细胞肺癌则是常见的肺癌类型。肺鳞 癌作为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种,其极易通过淋巴结转移,临床治疗难度较大。对于老年肺鳞癌 患者,临床上多采用化疗方式进行治疗。为分析紫杉醇脂质体联合顺铂在高龄中晚期肺鳞癌 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笔者选取了94例患者进行介入治疗,详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94例高龄中晚期肺鳞癌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其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2例,患者年龄最小72岁,最大89岁,平均年龄(78.9±7.3)岁;观察组47例,其中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0例,患者年龄最 小71岁,最大88岁,平均年龄(77.9±6.9)岁;对比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较大差异 (p>0.05),可对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