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灾评估报告模板格式

地灾评估报告模板格式

目录

1前言.................................. 错误!未指定书签。

1.1任务由来........................................ 错误!未指定书签。

1.2评估工作依据.................................... 错误!未指定书签。

1.3主要任务和要求.................................. 错误!未指定书签。

2评估工作概述 .......................... 错误!未指定书签。

2.1工程概况........................................ 错误!未指定书签。

2.2以往工作程度.................................... 错误!未指定书签。

2.3工作方法及完成工作量............................ 错误!未指定书签。

2.4评估范围与级别的确定............................ 错误!未指定书签。

3自然地理概况 (1)

3.1地理位置及交通.................................. 错误!未指定书签。

3.2气象、水文...................................... 错误!未指定书签。

3.3地形地貌........................................ 错误!未指定书签。

3.4地层岩性........................................ 错误!未指定书签。

3.5地质构造与地震.................................. 错误!未指定书签。

3.6工程地质条件.................................... 错误!未指定书签。

3.7水文地质条件.................................... 错误!未指定书签。

3.8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错误!未指定书签。

4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错误!未指定书签。

4.1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标准.......................... 错误!未指定书签。

4.2地质灾害类型及发育分布特征...................... 错误!未指定书签。

4.3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小结...................... 错误!未指定书签。

5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 错误!未指定书签。

5.1工程建设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评估...... 错误!未指定书签。

5.2工程建设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评估........ 错误!未指定书签。

5.3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小结...................... 错误!未指定书签。

6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及防治措施... 错误!未指定书签。

6.1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原则与评估指标的确定...... 错误!未指定书签。

6.2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 错误!未指定书签。

6.3建设用地适宜性分区评估.......................... 错误!未指定书签。

6.4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建议............................ 错误!未指定书签。

7结论及建议 ............................ 错误!未指定书签。

7.1结论............................................ 错误!未指定书签。

7.2建议............................................ 错误!未指定书签。

附图:

1.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分区图(1:500)

2.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剖面图1-1’、2-2’(1:300)

3.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区域地质构造图(1:200000)

4.企业投资项目备案通知书

5.项目用地勘测定界图

6.XXX城乡规划建设和住房保障局关于汇金支道以西、工业水厂项目以北地块规划设计条件

1前言

1.1任务由来

XXX华气化学制品有限公司拟在XXXX科技园区新建生产车间及配套办公楼、库房、职工宿舍等工程。依据国家有关规定,需进行建设场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受XXX华气化学制品有限公司委托,XXXXX勘察设计院承担了XXXXXXXXXX 工程项目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任务。

1.2评估工作依据

本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依据:

1)《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第27号令)和《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第394号令);

2)《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69号);

3)《XXX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川府办发电(2001)27号);

4)《关于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的通知》(川国土资发[2004]240号);

5)《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备案工作的通知》(川国土资函[2005]1167号);

6)《XXX地质环境管理条例》;

7)合同书。

此外,本次评估工作主要参照、参考的技术资料有:

1)《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国土资发)[2004]69号文的附件一);

2)《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基本要求(实施细则)》(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3)《宋渡路末段以西、工业水厂以北地块定位图》

4)《项目建议书》

5)项目用地勘测定界图

1.3主要任务和要求

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第394号令)和《建设用地审查报批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3号令),新建工程场地应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其主要任务是:按照《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通过调查XXXXXXXXXX工程项目建设用地及其影响范围内的地质环境条件和地质灾害发育及分布特征,分析产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并对遭受地质灾害的危险性作出现状调查和评估;在现状评估的基础上,对工程建设诱发或加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和工程建设本身可能遭受地质灾害的危险性作出预测评估,为工程建设用地审批和工程建设防治地质灾害提供科学依据。具体要求为:1)确定评估工作的级别和范围。

2)对评估区内地质环境条件进行调查和评估,具体包括气象水文、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及区域稳定性、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条件、人类工程活动状况等。

3)查明评估范围内地质灾害分布、类型及基本特征,包括崩塌、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形成的环境条件、规模,对其危险性作现状评估。

4)评估工程建设诱发、加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评估工程建设本身可能遭受地质灾害的危险性。

5)在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的基础上,对建设场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综合评估,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分区,对建设区内是否适宜建设进行评估。

6)针对工程建设的特点及遭受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及危险程度,提出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建议。

2评估工作概述

2.1工程概况

XXXXXXXXXX工程项目总占地面积为15368平方米,约23.0522亩。总建筑面积为10000平方米,拟建建筑群由厂区车间、办公楼、库房、职工宿舍等几部分组成,拟采用轻钢结构,无地下室,场地标高为325.10~326.40m。用地范围拐点坐标见(表2-1)

表2-1华气生产线项目用地范围拐点坐标表

2015年6月5日,受XXX华气化学制品有限公司委托,我院技术人员前往XX县XX科技园区实地开展了此项评估工作,对XXXXXXXXXX工程项目建设用地评估区范围进行了野外调查,调查面积约0.1km2,评估区内地质环境简单,现状稳定性较好。

2.2以往工作程度

项目建设用地位于XX县XX科技园区,对这一区域内曾做过的地质工作为:1)1977年~1980年XXX地质局航空区域调查队完成1:20万XX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工作,提交1:20万区测报告和图件;

2)2003年~2004年XXX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化探队开展了XXX矿产资源总体规划调查,并编制了《XXXXXX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3)2003年~2005年XXX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化探队开展了XXX地质灾害调查及防治规划,并提交了报告。

2.3工作方法及完成工作量

2.3.1工作方法

此次地质灾害评估工作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工作方法。项目组人员对建设项目进行了初步分析和现场踏勘,按《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结合项目性质及该区地质灾害的类型与发育程度,编制了工作方案,2015年6月5日开展相关工作。

在充分收集和利用前人调查研究成果资料的基础上,对建设用地评估区范围内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全面的调查并逐一做好详细记录、测制剖面、拍摄照片等。我院始终贯彻“质量第一”的方针,按照评估“纲要”和相关规程、规范实施,取得了翔实的成果资料,符合和达到评估工作要求。

野外调查工作采用以实地地质调查与社会调查、询问相结合的方法,选用1:500地形图作为野外手图,结合GPS手持机进行实地定点综合调查。本工程用地面积约23亩,调查面积约115亩。于6月6日结束野外调查并转入室内资料整理、报告编制工作,于2015年6月10日完成文字报告、图件初步编制工作,于2015年6月12日完成报告的最终评审工作,并最终提交:《XXXXXXXXXX工程项目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说明书》,综合分区评估图(1:500),评估剖面图(1:300)。

评估工作方法、资料整理和报告编写均按照国土资源部《技术要求》进行。整个评估工作按图2-1所示程序进行。

图2-1评估工作程序框图

2.3.2完成工作量

外业工作于2015年6月6日完成。此次评估野外调查面积约0.1km2,综合评估图1张(1:500)、剖面图2张(1:300)、区域地质构造图1张(1:200000),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说明书一套。通过现场调查和资料收集分析,完成了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评估工作程度严格按照委托要求及国土资源部和XXX国土资源厅相关技术规程的要求。

本次评估工作完成的实物工作量见表2-2。

2.4评估范围与级别的确定

2.4.1评估区范围

评估范围包括委托单位提供的建设用地范围和结合建设用地周边的地质环境条件适当扩大的范围,其面积约76666.67m2,约115亩,详见综合评估分区图,拐点坐标见(表2-3)。

表2-3XXXXXXXXXX工程项目建设用地评估区拐点坐标表

2.4.2评估级别的确定

根据国土资源部《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不同规模和不同重要性的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级别规定。该建设区属一般建设项目,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分类为简单,评估级别为三级(详见表1-4,表1-5,表1-6)。

1)建设项目的重要性

XXXXXXXXXX工程项目拟建设净用地面积15368平方米,为工业建筑,在厂职工人数<100人;按表2-4分类,该项目属一般建设项目。

2)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

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应根据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程度、地质灾害现状发育程度等综合确定。

根据现场调查及收集的资料综合分析:评估区原地貌类型属丘陵地貌,评估区范围及周边较为平坦。现状地质灾害一般不发育;地形简单,地貌类型单一;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良好;工程水文地质条件较好;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一般。因此,按表2-5的分类,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简单。

表2-5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分类表

3)评估工作级别的确定

本建设项目为一般建设项目,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简单,根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级表(表2-6),确定XXXXXXXXXX工程项目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级别为三级。

3自然地理概况

3.1地理位置及交通

1、XXXXXXXXXX工程项目位于XX县XX科技园区化工新材料区老孝子山工业水厂以北,鑫宇公司沼气供热项目以东,汇金支道以西。评估区距四川理工黄

岭校区2400m,距XX县政府4000m,距沱江600m,距釜溪河500m。场地地势较为平坦,交通便利。详见工作区交通位置图3-1。

图3-1工作区交通位置图

3.2气象、水文

3.2.1气象

XX县地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无霜期较长;雨量充沛,但分配不均,云雾多,霜雪少,日照少。年平均气温17.9℃,七月最热,平均气温28.9℃,最高气温41.1℃,一月最冷,平均气温7.3℃。夏季为东南风,其余季节多为偏东风,瞬时最大风速34米/秒。多年平均雾日58天,最长持续11天。主要灾害性气候表现为寒潮大风、水涝和干旱。

3.2.2水文

该地区40年平均降雨量1100mm,多年平均雨天138.9天,最多年177天,最少年仅81天。季节分配差异甚大,夏季降雨量721mm,集中降雨季节在6~8月,占年降雨总量的73%;春季尚不足100mm,占年降雨量的10%。最大一日降雨量158.8mm,最大三日降雨量187.2mm,因此夏季水灾害较频繁。评估区以东600m左右为沱江,以东500m左右为釜溪河。

场地主要岩土构成为砂岩及上覆土层,中风化以下岩层裂隙,一般不发育,地表水不易渗入,故场地基岩裂隙水不发育,该工程场地地面径流条件较好,地表水排泄畅通。

3.3地形地貌

XX县地处四川盆地南部低山丘陵区,属于剥蚀浅丘地貌类型,其特点是丘陵密布,河谷纵横。评估区位于“邓井关背斜”北西翼,地层倾向310°,倾角5°,为缓倾斜单斜构造,基岩厚层状结构,风化程度一般。拟建场地内无断层

通过,无不良地质作用。故从区域地质构造分析属相对稳定地区。详见建设场地外貌照片(图3-2、图3-3、图3-4、图3-5)。

图3-2建设场地南侧外貌

图3-3建设场地北侧外貌

图3-4建设场地西侧外貌

图3-5建设场地东侧外貌

3.4地层岩性

ml),下覆侏罗系中评估区出露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杂填土(Q

4

S)。

统砂岩(J

2

1、第四系全新统土层

ml):杂色、稍湿,结构松散-稍密。主要由砂岩碎块(屑)、杂填土(Q

4

粘性土、建筑砖头、以及山体开挖的岩石块(屑)组成,夹杂少量的粉质粘土,随意堆填,堆积时间较短,充填密实程度一般,均匀性较差,粒径以3cm~10cm为主,形状以片状为主,不规则,只有少量块石粒径达到30cm。厚度在1.5m~6m。

2、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基岩(J

S)

2

S):评估区出露地层为侏罗系中统砂岩。砂岩呈浅灰色、紫砂岩(J

2

灰色,含砂质较重,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云母等。强风化层厚度一般在1.0米左右,岩体较破碎,结构部分被破坏,层理不明显,具破碎状结构;中风化层砂岩,裂隙较发育,可见水平层理,厚层状结构,岩质密实,较完整。岩层产状:310~320°∠4~5°。

3.5地质构造与地震

3.5.1地质构造

㈠地质构造

XX县位于四川盆地内,第四纪以来主要表现为缓慢的整体性抬升,差异性活动不明显,是一个新构造运动较微弱的地区。场地所处地质构造单元归属于扬子准地台四川台坳川中台拱,评估区地处“邓井关背斜”北西翼。拟建场地出露基岩为侏罗系中统(J

S)砂岩,地层倾向北西310~3200,倾角4~5°。

2

详见建设用地范围区域地质构造图(图3-6)。

图3-6建设用地范围区域地质构造图

3.5.2地震

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以及川震防法【2009】117号文件规定:XX县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XX县设计地震分组属第一组。区内构造单一,地层平缓,新构造活动微弱,节理裂隙较发育,岩体完整性一般。

另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本工程为一般工业厂房、仓库,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应按丙类采用。

3.6工程地质条件

3.6.1岩土体类型

评估区内岩土体类型与组合及其工程地质特征直接与地质灾害的发育相关,根据岩土体成因和工程地质性质,评估区岩土体可分为:松散岩类;软岩类。

1)松散岩类

ml),岩土层的工程性质特征如下:杂场地分布的松散岩类为杂填土(Q

4

填土是人为环境条件下随意堆填的岩石块(屑)、碎砖、生活垃圾等,厚度一般,自身未完成沉降固结,承载力较低,未经处理不可作为建筑的地基持力层使用。

2)软岩类

厚层状的砂岩岩分布于整个场地,为侏罗系中统砂岩,岩质密实,强风化层厚度在1.0米左右。砂岩强风化层岩体较破碎,透水性较好,承载力能达到300kpa左右,但考虑到该层较薄,且下覆的砂岩中风化层工程特性较好(一般

不利用强风化层作为建筑物的地基持力层);中风化砂岩,岩质密实,其单轴饱和抗压强度根据XX县地区经验可达到5.0MPa,该层有较好的工程特性。宜将中风化砂岩作为建筑物的地基持力层使用。

3.6.2场地不良地质现象

据现场走访调查和影像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建设场地无滑坡、崩塌、泥石流、膨胀土等不良地质现象。评估区及周边仅有一些小土埂、小土丘,高不过2米,场地平整之后将不复存在。

3.7水文地质条件

3.7.1地下水类型

据评估区内岩土层的分布、结构、渗透性等情况综合分析,区内地下水基本类型为基岩裂隙水和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孔隙水。

孔隙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杂填土层中,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在杂填土层形成局部分布的上层滞水,雨季水量较大,通过蒸发及地表径流排泄。孔隙水的聚集和排泄使杂填土层的工程性能下降,造成杂填土层的承载力降低及沉降。

基岩裂隙水主要分布在砂岩层中,赋存于基岩构造裂隙、风化裂隙及地层结构孔隙之中,受降雨影响大,但总体水量不大,对工程建设影响不大。

评估区内,地下水除天然降水作为补给来源外,还受水塘的补给,地下水较为容易受污染,其水体质量受本地总体环境影响较大。

3.7.2地下水腐蚀性

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区内地下水水质类型较简单,在拟建用地附近未见污染源。根据XX县地区经验,进行地下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评价: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微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微腐蚀性。

3.8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评估区内目前所进行人类工程活动主要表现为修建建筑物时的场地平整。虽然人类工程活动较强烈,但其所处地势较为平坦,对地质环境条件影响较小,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一般。

4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4.1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标准

据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通过现场调查和结合已有地质灾害调查资料查明评估区内发育的地质灾害类型、规模、数量,划定危险区,调查和判断各地质灾害点的灾情,即各地质灾害点对现场生命财产和基础设施的危害。根据《国家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函》(国办函2005年37号)的规定,采用“死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指标对灾情进行分级,采用“受威胁需搬迁人数”和“潜在经济损失”指标对险情进行分级,见表4-1。

或险情小型的危险性小,灾情或险情中型的危险性中等,灾情或险情大型和特大型的危险性大。

4.2地质灾害类型及发育分布特征

在地质灾害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构造等是地质灾害产生的主导因素,降雨、地震、人类工程活动等是地质灾害发生的诱发因素,

当地质灾害产生的基本条件与主要诱发因素发挥相互作用时,即会产生地质灾害。评估区处于地势较平坦地带,无不良地质灾害作用。

根据现场调查和前人的资料,评估区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不发育。其主要不良地质现象表现为表层岩土体风化。在评估区北侧地势低洼,与建设用地形成大约2米左右高差,连接处为一复合斜坡,单层砂岩结构,坡度平缓,稳定性较好。

4.3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小结

通过对评估区地质灾害现状调查表明:建设用地位于浅丘顶部平台,建设场地初步整平、地形起伏不大,第四系覆盖层厚度较厚,且分布稳定。表层人工填土层虽结构松散,本身粘结度低,但在场区内未形成高陡边坡,仅南侧红线以外30米处有一高约2米的小土坡,目前该土坡已由两台挖掘机整平,对拟建建筑物无影响,评估区岩层整体稳定性较好。

根据现场调查及对区内居民访问结果:评估区区域地质构造不发育,场地杂填土性质较差,但场地基岩工程地质性质较好,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影响一般,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简单。场地周边未发现明显的地质灾害隐患,根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中地质灾害危险性分级标准(表4-1),评估区内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损失小,危险性分级为危险性小。

5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

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主要是在分析已有的地质灾害的地质环境背景以及地质灾害的类型、形成机理、诱发因素、稳定状况等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建设对地质灾害的影响或改变方式,评估工程建设是否有加剧或诱发地质灾害的可能以及工程建设本身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危险的程度。

本次预测评估在拟建场地建筑规划设计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区的地质环境特征,运用工程地质原理分析并结合已有的地质灾害特征,根据其建设目的、范围等分别论述可能诱发或加剧的地质灾害情况。

5.1工程建设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评估

建设场地范围内未发育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因此工程建设不存在引发或加剧已有地质灾害危的可能性,但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和建成运营后,将使工程范围内的地质环境条件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这些改变将可能诱发地质灾害的发生。据工程总平图,评估区内的工程建设主要表现为现场浅部开挖、场地整平,根据拟建建筑物和场地周边地质环境条件以及评估区内岩土体的工程地质特性考虑(详见3.4),评估区容易出现以下地质灾害可能:

1)由于场地内杂填土的不良工程特性,在工程建设及后期使用过程中增加了地面荷载,易加剧土层的沉降固结,致使场地地面产生沉降及裂缝。可能在建设施工中造成一定的损失及造成后期使用的不便。其地质灾害灾情及地质灾害险情均为小。

2)如果建筑物地基持力层未选在基岩上,会使地基产生变形、下沉、地面开裂及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等地质灾害,一旦发生此类灾情,严重可致使建筑物废弃。其地质灾害灾情中等,地质灾害险情小。

3)场地北侧有一小型斜坡,由于临近拟建建筑物,在施工期间,如果在此进行开挖将形成边坡。虽然此边坡较小,但不进行适当处理,当施工期间荷载增大时易导致浅表溜滑,可采取适当支护措施。其地质灾害灾情中等,地质灾害险情小。

5.2工程建设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评估

工程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人为扰动将会迫使地层原有的稳定状态遭到破坏。由于评估区现状地质灾害不发育,故本工程建设不遭受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的威胁。

根据工程建设范围内地质环境条件和地质灾害现状调查结果与预测评估结果,本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遭受的地质灾害为:人为扰动导致堡坎周围岩土体失稳的危害以及水塘填方区不均匀沉降的问题。

北侧有部分水塘填方区,场地回填土较厚。对填方地段、老填土界限处,由于新近回填土与老土层存在差异沉降问题,加之后续工程构筑物加载,易诱发构

筑物不均匀沉降产生裂缝;在填方地段,由于填土层较厚,固结沉降时间较长,后续工程加载可加速其沉降,从而造成地面沉降问题,其危险性中等。

5.3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小结

工程建设本身遭受地质灾害的危险性,来自于现状地质灾害和工程建设诱发地质灾害两方面。

在施工过程中形成的临时边坡,其覆盖层主要物质成分为松散的岩石碎屑。该层土体本身固结度低,结构松散,力学性质差,若不加以理会易诱发土层出露部分滑塌、浅表溜滑,威胁现场施工人员和坡顶建筑财产安全。如北、东侧现有斜坡应适当做支挡措施,见剖面图5-1;水塘填方区因存在差异沉降问题,易诱发构筑物不均匀沉降产生裂缝。危险性中等

图5-1建设用地北、东侧斜坡

综上所述:评估区内地质环境条件受人类工程建设活动影响一般,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简单,对原有自然生态环境和地质环境造成的影响一般。水塘填方区易诱发构筑物不均匀沉降产生裂缝使工程建设受到影响,属危险性中等;评估区其他地方地质灾害灾情小,地质灾害险情小,属危险性小。

合理的开挖结合有效的支护、排水措施(如修堡坎、排水沟)将大为降低工程建设引发地质灾害的危险性。

6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及防治措施

6.1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原则与评估指标的确定

1、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原则

综合评估主要是以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为基础,对建设用地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并根据地质灾害防治的可行性和防治的难易程度,对建设用地进行适宜性评价。

根据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将地质灾害危险性划分为三个等级:

1)地质灾害危险性大:指场地存在各类不良工程地质现象,并且已发生过严重的地质灾害,场地稳定性差,工程建设会受到地质灾害的危害,或工程建设必然会诱发或加剧地质灾害的发生;

2)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指场地存在不良工程地质现象,场地稳定性较好,但场地条件稍有变化就可能发生地质灾害,工程建设宜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

3)地质灾害危险性小:指场地稳定性好,地质环境条件没有重大变化,不会发生地质灾害,工程建设不会受到地质灾害的危害,也不会诱发地质灾害。

工程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应依据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对工程的破坏性以及防治的可能性,分级评价场地的适宜程度,见表6-1。

表6-1建设用地适宜性分级表

6.2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

根据评估区内形成的自然地质环境条件和地质灾害危险性的“现状评估”及“预测评估”,可知:场地地质构造单一,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简单,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影响一般。结合项目建设特点,按照上述划分原则(表4-1),评

估区地质灾害危险性划分为危险性中等区(Ⅱ区)和危险性小区(Ⅲ区)。详见综合评估分区图(附图1)。下面分别对各区进行综合评价。

1、危险性中等区(Ⅱ区)

Ⅱ区为场地整平后北侧水塘填方区。该填方区由于填土厚度不同、固结沉降时间不同,易造成不均匀沉降问题,可能引发建筑物产生一定的变形开裂。属危险性中等。

2、危险性小区(Ⅲ区)

根据综合评估原则,结合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除上述危险性中等区以外其他区域划分为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区Ⅲ。这些区域现状地质灾害一般不发育。经整平开挖后,可直接出露基岩层,下伏稳定基岩层可作为地基持力层,引发人工边坡失稳的可能性小,故综合认为是危险性小区。

6.3建设用地适宜性分区评估

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在地质灾害现状评估、预测评估、综合评估基础上,结合防治难度和防治效益进行,主要依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进行评价(表6-4)。

表6-4建设用地适宜性分级表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报告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报告》 摘要:项目名称:**市****有限公司**建设工程项目地址:**省**市**镇,**市****有限公司*****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委托协议书甲方:**市****有限公司乙方:**公司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报告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项目名称:**市****有限公司**建设工程项目地址:**省**市**镇 **公司 二○一○年一月 **市****有限公司*****建设工程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委评资项调报报 目查告告 主编负 责人编写 托估质 单单证 位:**市****有限公司位:**公司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甲级书: 国土资地灾评资字第*******号人:员:人:人: 报告审查人: 评估单位法人代表:总

工 程 师: 提交报告单位:**公司提交报告时间:二○一○年一日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委托协议书甲方:**市****有限公司乙方:**公司 根椐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的有关规定,甲方委托乙方承担**市****有限公司****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任务,达成如下协议: 一、建设用地位置:***省**市上塘镇西侧。用地面积:公顷。建设用地拐点坐标为:。 二、评估执行技术标准: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和有关规范、规定。 三、评估成果须通过由甲方委托乙方组织有资格的评审专家,按**省国土资源厅有关规定进行技术审查,并由乙方负责按有关规定报送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后,提交甲方使用。 四、乙方承诺: 保证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成果的技术质量,对评估资料的真实性、可靠性和所提的评估意见与结论负责。 随时应甲方要求(转载于:写: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报告),对工程建设过程中涉及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技术业务问题提供后续咨询服务。 五、甲方承诺: 向乙方提供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的规划平面图及相关的说明资料、建设用地平面图、本项目已有的岩土工程勘察资料和地形图资料。 根据乙方提交的评估成果和建设工程实际情况,按照配套的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或防治措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的要求,做好相应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六、评估工期及评估费用按双方签订的合同执行。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书0

*********工程建设用地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书 (一级评估) *********有限公司 2011年9月

*********工程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书 (一级评估) 项目负责: 技术负责: 报告编写: 审核: 总工程师: 总经理: 提交报告单位:*********有限公司 资质证书等级:甲级 资质证书编号:2005119004 提交报告时间:2011年9月

目录 1 前言 (1) 1.1 任务由来 (1) 1.2 评估工作的目的、任务及要求 (1) 1.3 评估工作的依据 (2) 2 评估工作概述 (3) 2.1工程规划概况与征地范围 (3) 2.2 以往工作程度 (4) 2.3 工作方法及完成的工作量 (4) 2.4 评估范围与级别的确定 (8) 3 地质环境条件 (10) 3.1 气象、水文 (10) 3.2 地形、地貌 (10) 3.3 地层岩性 (11) 3.4 地质构造与区域地壳稳定性 (11) 3.5 岩土工程地质特征 (12) 3.6 水文地质条件 (15) 3.7 岩溶发育特征 (16) 3.8 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16) 小结 (16) 4 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17) 小结 (17) 5 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 (17)

5.1 工程建设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 (17) 5.2 工程建设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 (22) 5.3 工程建设引发地质灾害对附近村寨住户、道路、高压输电线路 等的危害程度评估 (28) 小结 (29) 6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及防治措施 (32) 6.1 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原则及量化指标的确定 (32) 6.2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 (32) 6.3 场地建设适宜性分区评估 (35) 6.4 防治措施 (35) 小结 (36) 7 结论及建议 (37) 7.1 结论 (37) 7.2 建议 (38) 附件: 1、资质单位资质证书1张 2、项目委托书1张 3、内部审查意见1张 4、报告评审意见书1张 5、评审专家组名单1张 6、评审专家资格证书5张

地灾评估报告模板格式

目录 1前言.................................. 错误!未指定书签。 1.1任务由来........................................ 错误!未指定书签。 1.2评估工作依据.................................... 错误!未指定书签。 1.3主要任务和要求.................................. 错误!未指定书签。 2评估工作概述 .......................... 错误!未指定书签。 2.1工程概况........................................ 错误!未指定书签。 2.2以往工作程度.................................... 错误!未指定书签。 2.3工作方法及完成工作量............................ 错误!未指定书签。 2.4评估范围与级别的确定............................ 错误!未指定书签。 3自然地理概况 (1) 3.1地理位置及交通.................................. 错误!未指定书签。 3.2气象、水文...................................... 错误!未指定书签。 3.3地形地貌........................................ 错误!未指定书签。 3.4地层岩性........................................ 错误!未指定书签。 3.5地质构造与地震.................................. 错误!未指定书签。 3.6工程地质条件.................................... 错误!未指定书签。 3.7水文地质条件.................................... 错误!未指定书签。 3.8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错误!未指定书签。 4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错误!未指定书签。 4.1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标准.......................... 错误!未指定书签。 4.2地质灾害类型及发育分布特征...................... 错误!未指定书签。 4.3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小结...................... 错误!未指定书签。 5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 错误!未指定书签。 5.1工程建设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评估...... 错误!未指定书签。 5.2工程建设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评估........ 错误!未指定书签。 5.3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小结...................... 错误!未指定书签。 6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及防治措施... 错误!未指定书签。

地质灾害评估报告3篇

地质灾害评估报告 第一篇:地质灾害评估报告:地震 一、背景概述 地震是地球自然界中最具破坏性的自然灾害之一。全球范围内每年先后经历数十次地震事件,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的威胁。我国沿海地区地震活动频繁,地震灾害的影响也同样巨大。为了更好地了解地震灾害的发生及预防,本文对某沿海城市地震风险进行评估分析。 二、地震灾害评估分析 1.历史地震活动情况 该城市地震活动频繁,历史地震记录较为完整。据悉,在过去的200年中,该城市共历经了5次地震,最大烈度为7.2级。其中,2008年的一次地震已经对其经济建设及当地民众生活产生了波及。 2.地震危险性评估 根据现有数据,该城市所处地区地震活动频繁,属于地震高风险地区。考虑到该城市地勘落后和抗震设施技术相对薄弱,一旦发生地震灾害后果不堪设想。 3.区域受灾分析 该城市所处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地表破裂及地面塌陷的风险都较高,而该城市内高层建筑较多,建筑抗震能力较低,如果发生地震灾害,建筑物倒塌、人员伤亡等问题相对突出。 三、建议措施 1.强化地震监测体系。加强地震台网布局,增加地震监

测设备密度,及早发现地震动态,为预防灾害提前作好准备。 2.加强地质勘探工作。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地质勘探,加强地质调查,对有地质灾害隐患的地区,加强防范建设工作。 3.提高抗震设施建设水平。制定各类抗震规范,加强抗震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增加建筑物的抗震能力,从而保障建筑物的安全。 四、结论 该城市所处地区地震高风险,若不采取积极的防范措施,一旦发生地震灾害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建议强化地震监测、加强地质勘探工作和提高抗震设施建设水平,从而最大限度减少地震灾害给当地带来的危害。 第二篇:地质灾害评估报告:滑坡 一、背景概述 滑坡是指因土壤松弛、重力作用或外部力的影响,导致土体在山腰、山脊或山坡上向下运动的一种地质灾害。该城市位于高山地区,地势陡峭,滑坡灾害潜在压力较高。为了更好地了解该城市的滑坡风险情况,本文对该城市进行了滑坡灾害评估。 二、评估分析 1.历史滑坡活动情况 根据当地政府提供的数据,该城市历史上的滑坡活动频繁。近十年来,该城市先后发生了若干次滑坡灾害,给当地民众带来了极大的困扰。此外,由于该城市地质构造复杂,高山悬崖较多,滑坡灾害潜在压力较大。 2.滑坡危险性评估 结合地质勘探数据,该城市滑坡危险性较高。影响滑坡发生的因素很多,除了地质因素,还包括人类开发及天气等原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范本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范本1000字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1. 项目概述 本项目位于***地区,为一处***(岩石崩塌、滑坡、地裂缝等)灾害易发区域。为了避免灾害对周边居民、生产和交通的影响,特决定对该区域进行危险性评估,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和治理方案。 2. 现场调查 在该区域进行了详细的现场调查。通过对地形、地质、气候等因素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该区域属于***地形,地质构造呈***结构,***岩石层为主要构成部分。 (2)该区域年平均温度为***℃,年平均降雨量为***mm,降雨集中在***至***月份。 (3)地表水自然流向为***,形成了主要水系***,且该区域周边具有较强的人类活动和开发痕迹。 (4)根据现场调查和历史记录资料,该区域存在明显的***灾害痕迹,存在较高的地质灾害危险性。 3. 危险性评估 基于现场调查和相关资料,本次危险性评估采用了国家标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GB/T 21153-2007)的方法,得出了以下危险性评估结果: (1)预测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类型:***。 (2)评定该区域的灾害危险性为***级,属于较高的危险性等级。 (3)根据灾害的危险性等级,提出了以下治理方案。 4. 治理方案 为有效预防和治理该区域的地质灾害,本报告提出了以下建议: (1)加强该区域的环境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一些灾害隐患。

(2)通过政府和社会各界力量加强该区域的生态保护和修复,减轻地表水和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 (3)建设更为完备的监测系统,开展预警,切实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4)加大投入,加强防灾工程建设,及时修建加固措施。 (5)通过科学合理地规划、开发,减少对该区域的人为干扰,有效维护其自然环境。 5. 结论 通过对该区域的危险性评估和治理方案提出,能够有效预防和减轻该区域的地质灾害产生对周边情况的影响。同时也为其他类似灾害区域的危险性评估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范本

%%%%%%%%%%%%%%%%%%%%%%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公司 二○一五年七月

%%%%%%%%%%%%%%%%%%%%%%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编写单位:@@@@@@@@@@@公司 项目负责: 报告编写: 审核: 技术负责: 法人代表: 提交单位:@@@@@@@@@@@@ 提交日期:二○一四年七月

目录 一、前言 (1) (一)评估任务的由来 (1) (二)评估工作的依据 (2) (三)评估工作主要任务和要求 (4) 二、评估工作概述 (4) (一)工程和规划概况 (5) (二)以往工作程度 (6) (三)、工作方法及完成的工作量 (6) (四)评估范围与级别的确定 (9) 三、地质环境条件 (12) (一)气象、水文 (12) (二)地形地貌 (14) (三)地层岩性 (16) (四)地质构造及区域稳定性 (17) (五)工程地质条件 (19) (六)水文地质条件 (20) (七)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20) 四、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20) (一)地质灾害类型及发育特征 (21) (二)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21)

五、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 (24) (一)工程建设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 (24) (二)工程建设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 (25) 六、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及防治措施 (26) (一)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原则与量化指标的确定 (26) (二)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 (27) (三)建设场地适宜性分区评估 (28) (四)防治措施 (29) 七、结论与建议 (30) (一)结论 (30) (二)建议 (30) 附表: 1、%%%%%%%%%%%%%%%%%%%%%%项目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说明表(附表1) 附图: 1、%%%%%%%%%%%%%%%%%%%%%%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图(附图1) 附件: 1、项目《委托函》 2、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资质 3、专家评审意见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书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书01000字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书 一、前言 地质灾害是自然灾害中的一种,它的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了 很大的危害。因此,对于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进行评估,可以为相关 决策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减少灾害对人们的危害,对于社会的发展 进步有重要意义。 本文的主要任务是对某地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以期为相关部 门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提高城市的防灾减灾能力,减轻灾害对人 民群众的危害。 二、评估方法 本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采用了定量评估和经验评估相结合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地质环境评估 针对评估范围内的地质背景、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性等方面进 行综合评估,确定发生地质灾害的概率。 2、历史灾害资料分析 通过对历史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类型、频率等方面的分析,确 定灾害发生的规律和特点。 3、地质灾害空间分布分析 通过对评估区域内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性等方面进行地形 图分析,绘制灾害发生的空间分布图。 4、定量评估 建立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模型,进行定量评估,确定灾害发生的概率、危险程度等指标。 三、评估结果 1、地质环境评估

评估区域所处的地理位置属于山区,地形复杂,地质构造复杂,岩性较为松散,断裂带多。同时,降雨量较大,地面坡度较陡,易于发生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2、历史灾害资料分析 评估区域历史上发生了多次地质灾害,包括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类型的灾害。其中,滑坡和泥石流是发生频率较高的地质灾害类型。 3、地质灾害空间分布分析 评估区域内滑坡灾害分布较为广泛,主要分布在陡峭坡面和缓坡面上;泥石流灾害主要分布在河谷、山区和陡峭坡面上;地面塌陷灾害分布较为稀疏。 4、定量评估 根据地形地貌、地质背景、历史灾害和灾害分布等内容,我们建立了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模型,按照灾害的概率和危险程度等指标进行量化评估。评估结果如表所示: 表:评估结果指标表 评估指标概率分级 滑坡 0.25 高危 泥石流 0.35 高危 地面塌陷 0.1 中危 四、评估结论 通过本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发现评估区域发生的滑坡和泥石流灾害风险较高,需要加强灾害预警和防范措施。对于地面塌陷灾害风险较低,但也需要进行防范措施。 针对评估结果,我们建议加强对评估区域的监测和预警机制,建立完善的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做好相关应对措施,以降低地质灾害对人民群众的危害,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

地质灾害评估报告[范文]

地质灾害评估报告[范文] 地质灾害评估报告 概述: 本报告基于对某地域地质灾害情况的调查研究,旨在评估该地区地质灾害的发生潜力和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从而提供相应的风险评估和应对对策,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一、地质背景和地质灾害类型 1.1 地质背景 该地区位于地震带/断裂带/火山带等,地质构造复杂,矿产资源丰富,但也增加了地质灾害发生的风险。 1.2 地质灾害类型 根据调查分析,该地区主要存在以下几种地质灾害类型: 1) 地震灾害:该地区历史上发生过多次中等至大型地震,且地震活动频繁。 2) 泥石流:由于地形陡峭、降雨集中、土壤侵蚀等原因,该地区容易发生泥石流。 3) 滑坡:该地区地质构造复杂,易形成滑坡地质条件。 4) 崩塌:局部地区由于土地开发不当或自然力量作用,容易发生山体崩塌。 二、潜在影响和风险评估 2.1 人口和建筑物 根据统计数据,该地区人口密度高,且建筑物众多,因此地质灾害如果发生,将对人口和建筑物造成重大影响。 2.2 经济影响

经济发展相对集中的该地区,地质灾害的发生将对当地经济和产业链条造成严重打击,可能导致物质损失、生产中断和就业岗位减少等问题。 2.3 环境影响 地质灾害会对该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对土壤、水源、生物多样性等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进而影响当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三、防灾减灾对策 3.1 预警系统建设 建立完善的地质灾害预警系统,通过监测地质活动、气象预测等手段提前发现地质灾害的迹象,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以便人们做好应对准备。 3.2 土地规划管理 加强土地规划管理,严格控制在易发地质灾害区域的土地开发和建设活动,限制建筑物的高度和密度,确保土地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3.3 加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 加强地质灾害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提高救援队伍的整体素质、装备水平和应急反应能力,确保在地质灾害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救援和抢险。 3.4 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支持 加强与地质灾害相关的科学研究,提高地质灾害的预测能力和风险评估精度,为防灾减灾措施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结论: 地质灾害评估报告结果表明,该地区存在较大的地质灾害风险,对人口、建筑物、经济和环境都将带来严重影响。只有通过加强预警系统建设、土地规划管理、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和科学研

地灾评估报告

xxxxx·xxxxx建设项目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二〇一四年十月

报告名称:提交单位:经理:总工程师:技术负责:编写人:评估资质:证书编号:证书编号:提交时间: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资质证书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资质证书

目录 前言 ................................................................................................................................. - 1 -一任务由来. (1) 二评估工作的依据 (1) (一)法规文件 ........................................................................................... - 1 - (二)技术标准 ........................................................................................... - 1 - (三)有关文件、委托合同 ....................................................................... - 2 -三评估工作的目的任务.. (2) (一)评估工作目的 ................................................................................... - 2 - (二)评估工作的主要任务 ....................................................................... - 2 -第一章评估工作概述................................................................................................... - 3 -一工程概况与征地范围.. (3) (一)工程概况 ........................................................................................... - 3 - (二)征地范围 ........................................................................................... - 3 -二以往工作程度.. (3) 三工作方法及完成的工作量 (4) 四评估范围与级别的确定 (7) (一)评估范围 ........................................................................................... - 7 - (二)评估级别的确定 ............................................................................... - 7 -第二章地质环境条件................................................................................................... - 9 -一气象水文. (9) (一)气象 ................................................................................................... - 9 - (二)水文 ................................................................................................... - 9 -二地形地貌. (9) 三地层与岩浆岩 (10) (一)地层 ................................................................................................. - 10 - (二)岩浆岩 ............................................................................................. - 11 -四地质构造与区域地壳稳定性 (11) (一)地质构造 ......................................................................................... - 11 -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三篇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三篇 篇一: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前言 第一节评估任务来源 XXXXX北侧政府备用地位于XXXXX南东麓坡脚地带,原为东湾采石场

废弃后的山体缺口,采石场的采掘面延伸长度约960m,最大高度达137m,坡度40~70°,因山体缺口下部平整后作为政府备用地,现正在建设大百汇高科技工业研发基地,山体缺口西南角为东部沿海高速施工隧道口。由于采石场的边坡高陡,坡面上有危石分布,边坡顶部为松散的土层,每年暴雨季节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崩塌,为保证坡脚建筑工程的安全,以利今后进行政府备用地的开发,开展边坡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势在必行,根据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XX]69号)以及《广东省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实施细则》(试行)等文件要求,XXX 国土资源和房产管理局决定对XXXXX北侧政府备用地边坡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 20XX年7月21日,XXX国土资源和房产管理局直属分局委托XXXXXXXXXXX对XXXXX北侧政府备用地边坡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见委托书)。 第二节评估工作依据 一、法规和政策依据 1、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XX]35号),20XX年5月12日;

2、广东省十届人大常委会《广东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20XX年7月25日; 3、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394号),20XX年11月19日; 4、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XX]69号),20XX年3月25日; 5、广东省国土资源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粤国土资发[20XX]63号),20XX年4月16日; 6、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广东省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粤国土资发[20XX]237号),20XX年10月10日。 二、评估技术依据 1、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20XX年3月25日; 2、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广东省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实施细则》(试行),20XX年10月10日; 3、《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综合勘察规范(1:50000)》 (GB/T14158-93),1993年; 4、《地质灾害勘查指南》—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一、报告目的 本报告旨在对某地区的地质灾害进行危险性评估,为当地相关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提供科学依据,以制定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和应对策略。 二、评估区域 本次评估的地理范围为某市的XX区域,包括XX山脉和周边地区。 三、评估方法 评估主要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结合地质概况调查和数据分析,对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进行综合评估。 四、地质概况 1.地质构造特征:该区域位于活跃断裂带,多次地震活动留下了丰富的地质构造特征。 2.地形地貌特点:地势起伏较大,山地和丘陵区域较多,地形复杂。 3.地质岩性:该地区岩性主要为伪青山石、页岩和砂岩,岩土层的层理较明显。 4.地下水条件:该地区地下水位较高,水文条件相对复杂。 五、地震灾害危险性评估 1.历史地震活动情况:根据历史地震记录和地震烈度图分析,

该区域存在频繁地震活动的趋势,存在中等以上地震的危险性。 2.场地条件:根据地质概况和场地分析,该区域地震动力学特 点复杂,地震波传递较快,场地破坏性较大。 3.液化危险性:鉴于该区域地下水位较高,并且多为细粒土壤,存在液化的危险性。特别是在地震作用下,该区域的砾石层存在液化破坏的风险。 六、滑坡灾害危险性评估 1.山体稳定性:根据地质概况和地质调查,该区域山体的岩性 较差,容易发生滑坡灾害,尤其是在降雨量较大的情况下,滑坡的危险性更高。 2.地形条件:地形起伏较大,山地和丘陵地形多,地势较陡峭,这些地形条件都有助于滑坡的形成。 3.人类活动因素:区域内的采矿、基建和植被破坏等人类活动 都会增加滑坡发生的概率和危险性。 七、泥石流灾害危险性评估 1.地质条件:根据地质概况和地貌特点,该区域砂岩和伪青山 石等可溶性岩石较多,易于产生泥石流。 2.降雨和排水条件:降雨量大且集中,加上地下水位较高,会 导致水土流失,进而引发泥石流。 3.人类活动因素:大量的采矿和基建活动引起的地表裸露和土 地开垦,会使地表覆盖层减少,增加泥石流发生的概率。 八、评估结论与建议 综合以上评估结果,得出该区域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较高的结论。为了减轻地质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的

地灾评估报告

地灾评估报告 地灾评估报告 一、地灾背景 近日,我国xx省发生了一次严重的地灾。该地灾发生在xx市,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此次地灾是由于强降雨和山体滑坡引发的。 二、灾害情况 1.人员伤亡:据统计,共有40人在地灾中遇难,其中包括12 名儿童,另有80多人受伤。人员伤亡主要集中在山体滑坡发 生的地区,由于滑坡突然,许多人没有及时逃生。 2.财产损失:地灾造成了大量的财产损失,包括房屋倒塌、道 路中断、农田被淹等。初步估计,财产损失达到1000万元。 三、原因分析 1.气象原因:此次地灾主要是由强降雨引发的。近期,该地区 降雨量异常偏多,土地饱和导致了山体滑坡的发生。 2.地质原因:该地区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存在着较多的岩层和 裂隙。降雨过程中,大量的水进入岩层和裂隙中,加剧了山体滑坡的风险。

3.人为原因: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建设房屋和道路,未充分考虑地质因素,加剧了灾害的发生。此外,缺乏有效的防灾教育和预警系统,使得许多居民没有及时逃离灾害现场。 四、应对措施 1.加强气象监测:加强对气象变化的监测,及时预警并采取措施减轻灾害的影响。 2.加强地质勘探:在规划建设之前,进行地质勘探,详细了解地区的地质条件,避免在易发地质灾害区建设。 3.强化防灾教育:加强对公众的防灾教育,提高居民的灾害防范意识,明确逃生路线和避灾场所。 4.完善预警系统:建立健全的预警系统,能够及时向公众发布地质灾害预警信息,提醒居民及时采取行动。 五、救灾措施 1.救援人员:派遣专业救援队伍,参与搜救和抢险救援工作,确保被困人员及时获救。 2.医疗救助:调派医疗队到灾区,为受伤的人员提供及时的医疗救助,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 3.灾后重建:组织力量对灾区进行灾后重建工作,恢复基本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共16页)

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pínɡɡū)报 告 -----------------------作者(zuòzhě):-----------------------日期(rìqī):

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pínɡɡū)报告(bàogào)编制及资料(zīliào)要求(yāoqiú)(试行) 为规范(guīfàn)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以下简称评估报告)编制及备案管理工作,保证提交技术资料的完整性和统一性,特制定本要求。 一、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提交 1.评估报告应做到内容完整、真实准确、数据无误、图表清晰、重点突出、结论正确,建议合理、可行。 2.评估报告的编制章节和内容应符合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和省主管部门指导意见。 3、评估报告格式:正文、表格的幅面采用国际标准A4规格(个别表格也可采用A3规格,但应折叠成A4大小);封面应包括报告名称、建设单位、提交单位和日期(送审稿应在封皮的报告名称下方注明“送审稿”字样);扉页除有封面部分内容外,还需有报告编制单位、项目负责、报告编写人、审核人、总工程师和单位负责人签字栏;目录应包括正文目录、附图目录、附件目录及相应的页码;图件大小依据建设场地的规模而定,比例尺应满足其精度的要求,一律按A4规格折成手风琴式,图面朝里,图签向外;附图册和附表册幅面可为A 4、A3幅面(其格式要求详见本要求附件)。 4.评估报告中的文字、术语、标点、代号、符号、数字、图例、图式、单位等均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规范、规程的规定。 5.评估报告中的插图应注明图号、图名、图例、比例尺(图号、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广公路改造工程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广东建安勘测设计有限公司二〇一八年十二月

目录 前言 (1) 第一节评估任务由来 (1) 第二节评估工作依据 (1) 第三节主要任务和要求 (4) 第一章评估工作概述 (6) 第一节地理位置及交通 (6) 第二节工程概况与征地范围 (8) 第三节以往工作程度 (16) 第四节工作方法及完成的工作量 (18) 第五节评估范围与级别的确定 (22) 第六节评估的地质灾害类型 (23) 第二章地质环境条件 (25) 第一节区域地质背景 (25) 第二节气象、水文 (33) 第三节地形地貌 (35) 第四节地层与岩石 (38) 第五节地质构造 (39) 第六节岩土类型及工程地质性质 (39) 第七节水文地质条件 (47) 第八节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51) 第九节地质环境条件评估小结 (51)

第三章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54) 第一节地质灾害类型及特征 (54) 第二节地质灾害现状评估 (55) 第三节现状评估小结 (56) 第四章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 (57) 第一节工程建设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 (57) 第二节工程建设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 (75) 第三节预测评估小结 (77) 第五章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及防治措施 (78) 第一节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原则及量化指标的确定 (78) 第二节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 (80) 第三节建设和规划场地适宜性评估 (84) 第四节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86) 第五节综合评估小结 (89) 第六章结论与建议 (90) 第一节结论 (90) 第二节建议 (91) 附图: 1、公路改造工程地质灾害分布图(1:20000)………………………………………2张 2、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图(比例尺1:20000)……………………………2张

灾情报告格式模板

灾情报告格式模板 一、基本信息 1. 灾害类型:(例如地震、洪水、飓风等) 2. 发生时间:(年、月、日) 3. 发生地点:(具体地理位置) 4. 受灾范围:(市、县、乡镇) 5. 影响人口数:(受伤、失踪、死亡) 6. 受灾物品损失:(住房、农田、交通工具等) 二、灾情描述 1. 灾害起因:(灾害发生的原因,如自然灾害的自然因素或人为灾害的人为因素) 2. 灾害过程:(灾害发生后的情况,如地震的震级、洪水的水位、飓风的强度等) 3. 灾情描述:(受灾地区的特点、损失情况、人员伤亡、紧急救援情况等) 三、救援和保障工作 1. 救援措施:(组织的救援行动、人员配置、物资运送等) 2. 救援难点:(救援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和挑战) 3. 救援进展:(救援工作的实时情况,如人员救助、灾民安置、医疗救治等) 4. 保障工作:(提供给受灾群众的安置、食品、药品等保障措施) 四、灾情评估和预警 1. 灾情评估:(灾情目前的严重程度、损失状况、可能的长期影响等) 2. 预警措施:(根据灾情评估,制定出具体的预警措施,包括撤离、防范等) 五、需求和呼吁 1. 紧急需求:(当前急需的物资、装备等) 2. 呼吁:(向社会各界呼吁的支援和援助)

注意事项: 1. 灾情报告应客观、实事求是地描述灾情,避免夸大或低估灾害的程度。 2. 报告应简洁明了,重点突出,方便上级和相关部门获取关键信息。 3. 报告中应包含相关数据和详细描述,以准确反映灾情和救援情况。 详细描述示例: 本次地震发生于2022年5月10日,地震规模为5.5级,震中位于XXX市XX区。受灾范围包括XXX市、XXX县和XXX乡镇,共影响人口10万人。死亡10人,失踪5人,受伤50人。房屋倒塌300间,农田被毁约1000亩,交通受阻,道路损坏严重。紧急救援行动已展开,共派遣100名救援人员和10辆救援车辆,携带救援装备和物资前往灾区。救援行动目前进展顺利,已成功救助20名被困人员,并开始安置灾民。向社会各界呼吁提供紧急救援物资,如食品、水、帐篷等。灾情评估显示,本次地震造成了较大的损失,还需要继续加大救援力度,同时加强灾后重建工作。预计将持续发布地震预警,提醒民众加强防范措施。

自然地灾评估报告范文

自然地灾评估报告范文 根据最新的自然地灾评估数据,本报告将通过分析不同自然灾害的发生情况、影响范围以及灾后的救援与重建工作,对当前自然地灾的情况进行评估。本报告的目的是为了提供政府、各相关部门以及公众对自然地灾的了解,并为未来的应对和减灾工作提供参考。 1.气候变化引发的极端天气事件 首先,我们将聚焦对气候变化引发的极端天气事件进行评估。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极端气候事件的频率和强度增加,对人类和自然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根据最新数据,过去几年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频率明显增加,包括热浪、干旱、洪水和风暴等。 2.地震和地壳运动 其次,我们将评估地震和地壳运动对地区的影响。地震是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地球表面的震动,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和人员伤亡。通过分析近年来地震事件的发生情况和震级,我们将对地震对不同地区的影响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减灾和救援建议。 3. 海洋灾害:海啸、飓风和海平面上升 此外,我们将评估海洋灾害,包括海啸、飓风和海平面上升等。海洋灾害对沿海地区和岛屿国家带来了巨大威胁,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我们将对不同海洋灾害的发生频率、强度以及与之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预警和

适应措施。 4. 森林火灾和草原火灾 最后,我们将评估森林火灾和草原火灾对林区和草原的影响。森林火灾和草原火灾是由于干旱、高温等因素引起的,给生态环境和人们的安全造成了极大威胁。我们将分析这些火灾的发生频率、火势扩散速度以及火灾后的生态恢复工作情况,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综上所述,本报告将对气候变化引发的极端天气事件、地震和地壳运动、海洋灾害以及森林火灾和草原火灾等自然地灾进行全面评估。通过对灾害发生情况、影响范围以及相关工作的分析,我们将提供有关减灾和救援的建议,以帮助相关部门和公众增强应对自然地灾的能力。

地震减灾能力评估报告模板

地震减灾能力评估报告模板 背景 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造成的损失非常巨大,因此推进地震 减灾工作至关重要。评估地震减灾能力是了解地震减灾工作情况并提出改进措施的关键步骤之一。本文档提供了一个地震减灾能力评估报告的模板,可以为评估提供指导。 评估指标 评估指标是评估地震减灾能力的关键因素,本文档列举了几个常见的评估指标,具体如下: 1. 社会心理准备 社会心理准备是评估地震减灾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为地震往往发生在不可 预测的时间,人们在遭受地震后需要及时进行心理适应和自救互救。因此评估社会心理准备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地震风险意识水平 •应急疏散演练情况 •公众心理疏导和心理治疗服务水平 2. 城市建设 城市建设是评估地震减灾能力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因为地震发生时,城市建设 状况对于人员伤亡和建筑物损失都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因此评估城市建设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建筑物抗震能力 •紧急避难场所建设和分布情况 •供水、供电、通讯等关键设施的韧性和恢复能力 3. 救援体系 救援体系是评估地震减灾能力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因为救援体系的健全与否直 接影响救援的效果。因此评估救援体系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救援机构的组织架构和联动机制 •救援人员的培训和储备情况 •救援装备和物资的储备和更新情况

评估方法 评估方法是评估地震减灾能力的核心步骤之一。下面列举了几种常见的评估方法,供参考: 1. 现场调查法 现场调查法是通过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等方式获取信息,以此判断地震减灾能 力的情况。现场调查法的优点是信息全面、直观,但缺点是耗时耗力,数据量大且难以定量化。 2.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方法是通过数据和指标对地震减灾能力进行评估。统计学方法的优点是 数据客观、结果准确,但缺点是只有数量性的描述,无法全面反映地震减灾能力的情况。 3. 专家评估法 专家评估法是通过邀请具有地震减灾领域知识和丰富经验的专家进行综合评估。专家评估法的优点是评估结果具有权威性,但缺点是专家意见可能存在主观性和局限性。 评估结果 评估结果是评估地震减灾能力的最终输出。评估结果需要结合评估指标和评估 方法,全面分析地震减灾能力的优劣,为政府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 评估结果的表现形式可以是文字、图表、表格等多种形式,需要根据具体情况 进行选择。同时,评估结果中需要包含具体的结论和建议,以此对地震减灾工作进行指导。 结论 地震减灾工作是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评估地震减灾能力是推进该工作的关键 步骤之一。本文档提供了评估地震减灾能力的模板和方法,希望对相关工作有所帮助。

地灾评估报告的模板

地灾评估报告的模板 一、概述 地灾评估报告是对地质灾害发生现场进行详细勘察、评估和预测,制定应急预 案和治理方案的重要依据。本文将介绍地灾评估报告的模板,包括地灾现场检测、评估和治理方案。 二、地灾现场检测 在地灾现场检测时,应按以下步骤进行: 2.1 现场分析 首先需要进行现场分析,包括地质地形分析、水文地质分析、岩土工程分析等,以确定可能造成地灾的原因和类型。 2.2 地质勘探 根据现场分析结果,进行地质勘探,采用测量、钻探或爆破等方法,获取地质 资料,确定地灾规模和危害程度。 2.3 灾害征兆观测 对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区域实施灾害征兆观测,包括地形变形、水位变化、地 震活动等指标的实时监测和记录,及时掌握地灾发生的趋势,制定应对措施。 2.4 矿山地质监测 在矿区或其他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地段,进行地质监测工作,包括采集数据、 辨析数据、分析数据、预测地质灾害等工作,以尽早发现地质灾害的踪迹,提前采取措施。 2.5 调查与摸底 对地质灾害发生区域进行详细的调查和摸底,了解影响范围、危害程度、受灾 人员等信息,为制定治理方案做好充分准备。 三、地灾评估 在地灾现场检测的基础上,进行地灾评估,包括:

3.1 地灾危害评估 对地灾的危害程度进行评估,包括对建筑、交通、通讯线路等设施的影响评估,以及对人员财产的估损评估。 3.2 灾害类型划分 根据灾害类型、规模、危害程度等指标,对地质灾害进行分类划分,有利于制 定相应的治理方案。 3.3 风险评估 综合考虑地质灾害带来的自然风险和人为风险,进行风险评估,以便制定合理 的治理方案。 四、治理方案 在地灾评估工作的基础上,制定出具体有力的治理方案,包括: 4.1 灾害防治方案 针对不同类型的地质灾害,采取相应的防治技术和措施,以减少损失和危害。 4.2 灾后重建方案 在地质灾害发生后,对被毁建筑、道路、桥梁等设施以及受灾群众进行重建和 救助工作,恢复当地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 4.3 灾后监测方案 对地质灾害治理后的效果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不良后果,保 障治理方案的实施效果。 五、总结 地灾评估报告是地质灾害治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介绍了地灾评估报告 的模板,主要包括地灾现场检测、评估和治理方案三个方面。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估和制定合适的治理方案,可以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的危害,保障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