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配电网自动化全解

配电网自动化全解

配电网自动化

配电自动化系统 (DAS) 是一种可以使配电企业在远方以实时方式监视、协调和操作配电设备的自动化系统;其内容包括配电网数据采集与监视(SCADA 系统)、配电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需求侧管理(DSM)几个部份。

一、配电网自动化的功能:

(1)配电网实时数据采集与控制(SCADA)。通过终端设备和通信系统将配电网的实时状

态传送到主站,在主站对配电网络进行远方监视和控制,与调度自动化类似,包括配电开关的状态、保护动作信息、运行数据等。

(2)提供主站控制方式下的馈线自动化功能。用于完成路线故障的快速定位、隔离和非故障区段的供电恢复,要求合用于各种复杂的网络。

(3)配电地理信息管理(AM/FM/GIS)。以地理图为背景对配电设备、配电网络进行分层

次管理,包括查询、统计等。

(4) 配电网应用分析(PAS)。对系统采集的运行数据进行分析计算,为调度员提供辅助决策,包括"网络拓扑、状态估计、潮流计算、无功优化、仿真培训等。配电网具有输电网不同的特点,因此配电网应用分析的算法与能量管理系统(EMS) 有所不同。

(5)与其它应用系统(如MIS) 接口。根据生产和管理的要求,配电主站系统需要与其它应用系统交换数据,给供电企业内部其它部门提供配电网信息。配网主站的建设应遵循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在规划时要考虑系统的安全可靠、实用和扩展性。

配电自动化的意义:在正常运行情况下,通过监视配网运行工况,优化配网的运行方式;当配网发生故障或者异常运行时,迅速查处故障区段及异常情况,快速隔离故障区段,及时恢复非故障区段用户的供电,缩短对用户的停电时间,减少停电面积;根据配网电压合理

控制无功负荷和电压水平,改善供电质量,达到经济运行目的;合理控制用电负荷,从而

提高设备利用率;自动抄表计费,保证抄表计费的及时和准确,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工

作效率,并可为用户提供自动化的用电信息服务等。

二、配电网自动化的结构

配电自动化系统,亦称配电管理系统(DMS)或者配电自动化/需求方管理系统(DA/DSM),是包括110/10kV 变电所的10kV 馈线,开闭所、二次配电站和用户在内的配电系统的整体数字自动化与能源管理系统。

(1) 配电管理系统

通常把从变电、配电到用电过程的监视、控制和管理的综合自动化系统,称为配电管理系统(DMS)。

配电管理系统是一个涉及供电企业运行管理、设备管理、用户服务等各个方面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以配电自动化实时环境、地理信息系统、综合性数据库系统等为基础,组成多个相对独立的应用功能子系统,包括配网自动化(DA)、配电工作管理(DWM)、故障投诉管理(TCM)、自动作图(AM)和设备管理(FM)、负荷管理(LM)、配网分析系统(DAS)等。以实现配电网的管理自动化,优化配网运行、提高供电可靠性、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

主要功能:

1.配电自动化DA

实现配网的运行、监控、故障诊断、故障隔离与网络重构决策。

2.负荷管理LM

提供大用户负荷采集、控制功能。

3.故障投诉管理TCM

投诉电话处理、故障定位与恢复供电。 4.配网分析系统 DAS

网络建模与网络拓朴、状态估计、配网潮流、网损与压降分析、短路电流、电压/无功 控制、负荷预测等;

5.配电工作管理 DWM

6.配网运行工作、统计报表管理;配电设计、施工、检修管理。 7、图纸管理 AM / FM / GIS

配电图纸管理系统是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自动作图(AM)和设备管理(FM)系统。 它 把标明有各种电力设备和路线的街道地理位置作为配电网管理和维修电力设备以及寻觅和 排除设备故障的有力工具。

监控终端:

出线开关终端 分段开关终端 开闭所开关终端 联络开关终端

小区变电站开关终端

监测终端:

配电变压器监测终端 配电所监测终端

其他终端

配电网管理系统构成示意框图

(2) 馈线自动化

馈线自动化是指变电站出线到用户用电设备之间的馈电路线自动化, 其内容可以归纳为 两慷慨面: 一是正常情况下的用户检测、 资料测量和运行优化; 二是事故状态下的故障检测、 故障隔离、转移和恢复供电控制。

网 控 制 中 心

至 上 级 调度

分 中

信 道

信 道

馈线自动化是配电网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份。 要实现馈线自动化, 需要合理的配电网结 构, 具备环网供电的条件; 各环网开关、 负荷开关和街道配电站内开关的操作机构必须具有 远方操作功能;环网开关柜内必须具备可靠的开关操作电源和供 FTU 、通信设备用的工作 电源;具备可靠的、不受外界环境影响的通信系统。

馈线自动化在正常状态下, 实时监视馈线分段开关与联络开关的状态和馈线电流、 电压 情况, 实现路线开关的远方或者就地合闸和分闸操作。 在故障时获得故障记录, 并能自动判别 和隔离馈线故障区段, 迅速对非故障区域恢复供电。 其中故障定位、 隔离和自动恢复对提高 供电的可靠性和缩短非故障区的停电时间有重要意义,这也是馈电自动化的一项主要功能。

1.馈线运行状态监测: 分为正常状态和事故状态监测。正常状态监测的量主要有电压幅 值、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等以及开关设备的运行状态。监测量是实时的, 监测设备普通称为馈线终端单元(FTU)。在有通讯设备时,这些量可以送到某一级配电 SCADA 系统;在没有通信设备时,可以选择某些可以保存或者指示的量加以监测。配电网中 的监测点不少,应选择确有必要的监测点加以监测,以节省投资。

装有 FTU 的配电网, 同样可以完成事故状态下的监测。没有装设 FTU 的地点可装设故 障指示器,通常将其装在分支路线和大用户入口处,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和定时复位功能。 如果故障指示器有触点,也可以经过通信设备把故障信息送到某一级配电 SCADA 系统。

2.馈线控制:利用配电网中可控设备 (主要是开关设备) 对馈线实行事故状态下和正常 运行时的控制。

3.馈线的故障定位、 隔离和自动恢复供电:这是馈线自动化的一个独特功能, 由断路器、 分段器所组成的系统, 能在馈线发生永久性故障时, 自动对故障进行定位, 通过开关设备的 顺序动作实现故障隔离; 在环网运行或者环网结构但开环运行的配电网中实现负荷转供,恢复 供电。 在发生瞬时性故障时,通常因切断故障电流后,故障自动消失,可以由断路器自动重 合而恢复对负荷的供电。 (3) 配电网图资地理信息系统

1 、编辑维护功能 :该功能可分为图层编辑和数据编辑两部份, 所谓图层编辑,即可以 在相应地图层上增加、删除、修改基本地理信息单元。如增加一条道路,一座建造物等;所 谓数据编辑功能, 即在 GIS 上增加、删除、修改电力设施的属性数据,如改变杆塔位置、 增加或者删除一条路线等,我公司的路线数据档案就是在该功能的基础上进行维护。

配电网自动化控制中心

区域工作站

区域工作站

RTU

RTU

基于 FTU 的远方控制方式馈线自动化系统示意图

区域工作站

2、查询分析功能:可以在地图上查到高低压路线、配变、开关箱、电表箱等各种电力 设施的位置,以及该电力设施的各种技术参数;可以按选定的要求,查询如配变型号、 供电 半径、导线规格而列出相应的路线或者和配变的数据等。

3、调度 SCADA 信息查询 :通过接口,将调度 SCADA 数据存入 GIS 数据库,在 GIS 平台上就可以看到类似于调度 SCADA 系统画面, 显示各条 10KV 路线的所有实时遥测、 遥 信量,使调度 SCADA 的该项功能,扩展到所有 GIS10KV 路线上去。同时,在 GIS 上可以 查看某一路线的任意时段内的负荷曲线。 此外, 还具有负荷报警功能, 即根据导线规格及定 值确定的最大负荷电流, 当路线电流大于设定值时, 会浮现红字报警。

4、电网故障定位功能: 当电力用户浮现故障或者停电时, 只要报出用户名,就可在 GIS 上查出该用户的配变名称,以及配变在地图上的位置。 同时列出控制该配变所在路线的隔离 开关及断路器,为快速找到故障点,及时隔离故障创造条件。

5 、停电范围显示 :在 GIS 上拉开断路器时,地图上由该断路器及单刀控制的路线的 颜色由红色转为绿色,并列出所有停电的用户。

配电 GIS 的基本结构框图

(4) 需求侧管理

需求侧管理(DSM)是指在政府法规和政策的支持下,采取有效的激励和引导措施以及适 宜的运作方式,通过发电公司、电网公司、能源服务公司、社会中介组织、产品供应商、电 力用户等共同协力,提高终端用电效率和改变用电方式,在满足同样用电功能的同时减少电 量消耗和电力需求, 达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实现社会效益最好、各方受益、最低成本能 源服务所进行的管理活动。

DSM 的目标主要集中在电力和电量的改变上,一方面采取措施降低电网的峰荷时段的 电力需求或者增加电网的低谷时段的电力需求,以较少的新增装机容量达到系统的电力供需平 衡;另一方面, 采取措施节省或者增加电力系统的发电量, 在满足同样的能源服务的同时节约 了社会总资源的耗费。从经济学的角度看, DSM 的目标就是将有限的电力资源最有效地加 以利用,使社会效益最大化。在 DSM 的规划实施过程中,不同地区的电网公司还有一些具 体目标。如供电总成本最小、购电费用最小等目标。

DSM 的对象主要指电力用户的终端用能设备,以及与用电环境条件有关的设施。 包括 以下 6 方面: 1.用户终端的主要用电设备,如照明系统、 空调系统、电动机系统、电热、 电化学、冷藏、热水器等; 2 .可与电能相互替代的用能设备,如以燃气、燃油、燃煤、太 阳能、 沼气等作为动力的替代设备;3.与电能利用有关的余热回收,如热泵、热管、余热

各类表格、 文档、 数字等文本信息

信息存储和管理

数据库管理

系统

各类图形

地理、地质、地貌 等基本图形/图象

信息

信息分析和应用

GIS 软件包

报表库

和余压发电等; 4.与用电有关的蓄能设备,如蒸汽蓄热器、热水蓄热器、电动汽车蓄电瓶 等;5.自备发电厂, 如自备背压式、 抽汽式热电厂, 以及燃气轮机电厂、 柴油机电厂等; 6.与 用电有关的环境设施,如建造物的保温、自然采光和自然采暖及遮阴等。 (5) 远程自动抄表系统

自动抄表(AutomaticMeterReading-AMR )是指利用微电子和计算机网络、传感等技术 自动读取和处理表计数据,将城市居民的用水、电、 气信息加以综合处理的系统。自动抄表 技术使各水、 电、气公司及物业管理部门从根本上解决了入户抄表收费给用户和抄表人员带 来的麻烦, 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纠纷。 准确而便捷的收费系统, 非但能提高管理部门的工作 效率,也适应现代用户对用水、用电、用气缴费的需求。

现在最常见的远程自动抄表系统是采用分线制集中抄表方式,即由采集器定时顺序采集 来自多路分线连接的水、 电、气表信号并进行数据处理、 存储,各采集器之间采用总线制连 接,最后连接至计算机。 其典型特点是各户表通过分户线连接至采集器位置。系统普通分为 四层次结构;现场采集器、 服务器(区域管理器)、通信控制器、管理器中心,部份产品还 会附带一个掌抄器。系统结构如下图所示:

三、配电网自动化的实现案例

一个成功的配网自动化系统典范——美国长岛电力公司(LILCO)配网自动化系统。 该公 司从 1994 年开始在 GE-Harris 公司的支持下开始用 850 个 DART RTU 和无线数字电台组成 了以配电网故障快速隔离和负荷转移为主的配网馈线自动化系统, 在 4 年内避免了 595675 个用户的停电事故(根据美国事故统计标准,用户停电时间在 5 min 及以上时即为停电事 故),并因此获得了IEEE DA/DSM 大奖。

美国纽约长岛电力公司为 100 万人口提供服务,共有 750 条馈线,其中绝大部份为架空 路线,这些路线时常遭受雷击、冰雹飓风等影响而引起短路故障。通过对客户停电分析,一 条主要路线的故障大约会引起 2000 个客户停电。 为了减少这些故障和提高供电可靠性,该 公司除采取常规方法外,还实现了以配电网故障快速隔离和负荷转移为主的配网馈线自动化 系统。 整个系统大致经历了 3 个阶段: 自动分段、引入通信和 SCADA 系统、 非故障段自动 恢复供电。 图 1 是该公司配网馈线自动化系统示意框图。

远程抄表计算机系统

公用电话网

集中器/交换机 集中器/交换机 集中器/交换机

配电线载波

分层远程自动抄表系统示意框图

RS--485

图 1 配网馈线自动化示意框图

1 自动分段算法实现

1.1 故障检测算法

早在 1980 年,长岛电力公司安装了 400 多个带无线电控制的柱上开关,主要包括中压

真空开关和电流互感器等设备。安装了这些设备之后,减少了故障时间,但故障发生频率没

有发生多大变化。为了进一步提高配网自动化系统的性能,需要有智能的远端馈线监控单元(FTU),能够检测负荷侧永久性故障和在变电站断路器闭锁之前断开负荷开关,以便实现自

动分段的功能。长岛电力公司选择了 GE-Harris 公司的配网馈线自动化专用设备 DART RTU(F TU),它可以从开关的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交流二次侧直接接入,并控制执行相应程序

规定的跳闸和重合命令。DART 有一个故障检测算法,可以分别检测和区分出永久性故障、

瞬时性故障、负荷过流这三个级别的故障。具体内容如下:

第 1 级:当浮现永久性故障时,离故障点电源侧最近的DART RTU 检测到故障并按预置

程序控制 DART 所在断路器(重合器)跳闸,断路器一次或者多次重合失败后,断路器(重合器) 跳闸闭锁切除故障,并由DART 发出跳闸闭锁告警信号,要求组织检修以恢复对故障路

线的供电。

第 2 级:当路线浮现瞬时短路或者接地故障时,离故障点电源侧最近的 DART 检测出故障,并按预置程序控制 DART 所在断路器(重合器)跳闸,断路器一次或者多次重合成功后,切除

故障恢复供电。同时 DART 发出跳闸、重合闸成功信号。被小动物或者树枝引起接地或者

瞬间短路故障已清除,不影响供电,但仍需巡线查看现场是否有危(wei)险遗留物需清除。

第 3 级:当路线过负荷,但尚不大影响路线安全运行的情况下,DART 检测到电流超过预

置值,发出过负荷告警信号,以引起运行人员注意。

1.2 自动分段算法

在故障检测算法的基础上,开辟了一套FTU 自动分段算法,没有通信网络也可以应用。当路线发生故障时产生短路电流,使出线保护动作,变电站断路器跳闸,重合闸。如果为永

久性故障,保护再次动作。FTU 因检测到过流、失压的条件利用自动分段算法使流过故障电

流的开关跳闸,自动切断故障区域。然后变电站断路器再次重合闸,变电站和第一个分段开

关之间的非故障段路线恢复供电,减少停电区域,实现故障路线的自动分段隔离(图 2)。

T —保护动作,断路器(重合器)跳闸时间; T —重合闸时间;

1 2

T —重合闸失败; T —故障切除,断路器(重合器)再次重合闸恢复供电

3 4

图 2 电源侧断路器(重合器)两次重合闸成功时序图

1.3 应用效果

长岛电力公司安装了 850 个带有自动分段算法FTU 的开关之后,使受主要路线停电影响的客户数量减少了 25%,即在 1995 年 1 月到 1996 年 6 月的 18 个月内使 240000 客户避免遭受停电事故的影响。

2 SCADA 系统实现

为了进一步发挥 FTU 的功能,并对 FTU 进行遥控,实时监控配网数据,系统中安装了基于 PC 机的 SCADA 系统。这个系统是在基于和自动分段开关通信的基础上开辟的,主站系统能够发遥控命令,并对开关进行控制。在这个系统中,计算机主站系统直接对 FTU 的信息采用 DNP3.0 规约通过无线电进行通信,采取集中控制方式。SCADA 系统提供电压、电流、功率因素、负荷值和其他为最优化配电网络系统使用的实时量。在配电通信系统自动化中,长岛电力公司选用了无线数字电台通信。整个系统中, 9 个月内共安装了 850 个无线数字电台和相配合的开关 850 个。

3 自动恢复算法实现

3.1 利用D200 通信前置机实现自动恢复算法

在经过上述 FTU 本身具有的自动分段功能实现和 SCADA 功能实现后,当许多条路线同时浮现故障时(比如在雷击情况下),就会产生处理速度慢,故障处理效率低的问题。为了实现完整快速的配网自动化功能和对非故障区域进行自动恢复供电,新开辟的自动恢复算法满足了上述需要。为了进一步提高系统性能,在系统中引进了通信前置机D200,提高了系统的性能。具体为:

(1)D200 通过通信媒介和 FTU 通信(普通采用DNP3.0 规约),另一方面 D200 和主站 SCA DA 进行通信,把 FTU 的数据传送至主站。在与RTU 通信和主站通信,可采用不同的通信规约, D200 可进行自动转换,为配网系统的通信时规约的兼容和系统的进一步扩充打下基础。

(2) 自动恢复算法用梯形逻辑控制编程(PLC)在D200 中运行,大大减少了自动恢复供电的时间,据统计,采用这种方法进行非故障段自动恢复的时间在 1 min 以内。

(3)D200 装置中有一个可由用户定义的实时数据库,可实现对 FTU 数据进行采集处理和控制,对主站不需要的数据量进行处理,这样减轻了主站的工作量,特殊对 FTU 较多的配网系统,可大大提高系统的运行速度。

3.2 自动恢复供电算法

D200 接收自动分段开关FTU 中的失压和过流故障检测信息,同时还接收变电站断路器状态信息和供电环路中与故障路线相连接的供电路线切换信息以及联络开关信息。在基于上述实时电压、电流、负荷、断路器状态、开关位置的基础上,自动恢复供电算法计算并报告自动恢复供电后的各种实时数据。

图 3 中,当配网系统需要对非故障区域自动恢复供电时,通过分析各 FTU 送上来的 1

h 和72 h 负荷最大值(这两个参数由 FTU 提供)来判断正常侧路线是否有多余容量可带动转移过来的负荷。当永久性故障发生在 A 段时, FTU 自动断开 SW1, 自动恢复系统在断开 S W2 后,判断馈线 2 的剩余容量是否大于 SW2 的 1h 最大负荷值,如果大于这个容量,合上联络开关 SW4;如果馈线 2 的剩余容量只大于 SW3 的 1h 最大负荷值,那末断开 SW3,再合上联络开关 SW4;如果馈线 2 的剩余容量小于 SW3 的 1h 最大负荷值,则不合联络开关 SW4。这样就保证负荷转移不会引起非故障段的路线浮现过负荷。在实际系统中还设置不同季节的线路容量许可值,以满足不同季节的用电特点。

图 3 典型配电环网图

自动恢复供电算法可以同时处理高达 12 条路线的自动恢复供电,但必须在开环运行的环网中运行,每一个环网中最多可有 7 个开关。

3.3 具体应用

在 SCADA 主站系统中,操作者可以对每一个供电环路网络设置自动化等级,这些等级主要包括:

(1)手工操作: SCADA 系统将关闭D200 中的自动恢复供电算法。操作者可彻底进行遥控操作,并对开关进行控制。

(2)根据提示操作: D200 可以自动检测故障区域并在基于实时信息的基础上,在 SCADA 系统中作摹拟显示并对需要做故障恢复的开关操作步骤进行显示。假如操作者允许系统推荐的操作方案,操作者可以“确认”通过 SCADA 对开关进行必须的操作。任何一步操作失败,将退出故障恢复程序并把对环网的操作转入手工操作状态。

(3)彻底自动化:通过自动恢复供电算法,自动检测故障区域,通过切换开关对非故障区域进行自动恢复供电。所有自动的开关切换步骤均是基于实时信息基础上的,不需要操作人员介入。

3.4 应用效果

纽约长岛电力公司利用DART RTU 和组成以配电网故障快速隔离和负荷转移为主的配网馈线自动化系统之后,效果非常明显,图 4 是 1994~1998 年间该公司避免停电事故的用户数目统计图。由图可见,累计趋势是随时间上升的,这说明该配电网的运行安全性在逐年提高。

在 1994 年由于停电的原因用户需要服务的时间间隔为 8.9 个月,到 1998 年用户需要服务的时间间隔增加为 16.4 个月。在实现馈线自动化之前,也采用过各种提高电网可靠性的方法,结果是因停电的原因用户需要服务的时间间隔只能从 8.9 个月提高到 12.5 个月;而实现了馈线自动化之后,达到了 16.4 个月。

图 4 实现馈线自动化之后免受停电影响的用户数统计图

配网自动化课件

配网自动化课件 配网自动化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领域,其目标是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和效率。随着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配网自动化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本文将介绍配网自动化的概念、技术及其应用。一、配网自动化的概念 配网自动化是指利用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对配电网络进行实时监测、控制、保护和调度,实现配网的自动化、高效化和可靠性。配网自动化的主要目的是提高配网的供电质量,降低损耗,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安全性,减少事故发生,提高配网的运行水平和管理水平。 二、配网自动化的技术 配网自动化的技术包括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电子技术是配网自动化的核心技术,它可以对配电网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保证配电网的正常运行。通信技术是实现配网自动化的重要手段,它可以实现配电网的远程监控和信息传输。计算机技术可以实现配电网的自动化管理和调度,提高配电网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 三、配网自动化的应用 配网自动化在电力系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首先,它可以提高供电质

量,减少停电时间和范围,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其次,它可以降低损耗,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安全性,减少事故发生,提高配网的运行水平和管理水平。此外,配网自动化还可以实现远程监控和信息传输,提高电力系统的智能化和信息化水平。 四、总结 配网自动化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领域,它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和效率。随着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配网自动化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未来,我们将继续研究和探索配网自动化的新技术和应用,为电力行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配网自动化三摇验收标准说明 配网自动化三摇验收标准说明 一、核心主题 本文主要针对配网自动化的三摇验收标准进行详细阐述,旨在明确验收标准,为配网自动化建设提供参考。配网自动化是电力系统发展的重要趋势,而三摇验收标准在其中扮演着关键角色。通过明确标准,可以提高配网建设质量,优化电网运行,保障电力供应的稳定与安全。 二、背景介绍 随着电力需求的增长,电力系统逐渐向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发展。配

(完整版)配电自动化知识点整理

配电网的特点:1、深入城市中心和居民密集点。2、传输功率和距离一般不大。 3、供电容量、用户性质、供电质量和可靠性要求千差万别。 4、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或经过电阻、消弧线圈接地),发生单相短路允许供电一段时间,与国外配电网运行方式不同。实现配电自动化在技术和管理方面存在哪些难点: 1、技术方面问题 早期配电网架存在缺陷且配电设备陈旧落后。配电网的拓扑结构必须符合自动化控制要求;配电自动化技术和相关系统、装置不够成熟;供应商和运行单位的实施力量不足。(系统复杂性、通信系统建设、满足户外运行的需要) 2、管理方面问题 相关标准和规范十分匮乏且出台严重滞后,造成配电自动化建设缺乏有效指导,标准化程度远远不够,自动化系统的分步建设困难;有关单位对开展配电自动化工作的复杂性认识不足,应用主体不明确,后期运行和维护工作跟不上。 配电自动化:以一次网架和设备为基础,以配电自动化系统为核心,综合利用多种通信方式,实现对配电网(含分布式电源、微电网等)的监测与控制,并通过与相关应用系统的信息集成,实现配电网的科学管理。 配电自动化系统:实现配电网的运行监视和控制的自动化系统,具备配电SCADA、馈线自动化、电网分析应用及与相关应用系统互连等功能,主要由配电自动化系统主站、配电终端、配电子站和通信通道等部分组成。 配电SCADA:是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的基本功能,DSCADA通过人机交互,实现配电网的运行监视和远方控制,为配电网的生产指挥和调度提供服务。(主要来源于实时数据的采集)馈线自动化:利用自动化装置(系统),监视配电线路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线路故障,迅速诊断出故障区域并将故障区域隔离,快速恢复对非故障区域供电。(三步曲:故障定位、隔离、恢复供电) 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是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核心部分,主要实现配电网数据采集与监控等基本功能和电网拓扑分析应用等扩展功能,并具有与其他应用信息系统进行信息交互的功能,为配电网调度指挥和生产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配电终端:是安装于中压配电网现场的各种远方监测、控制单元的总称,主要包括配电开关监控终端(FTU)、配电变压器监测终端(TTU)、开关站(开闭所)和公用及用户配电所的监控终端等。 配电子站:为优化系统结构层次、提高信息传输效率、便于配电通信系统组网而设置的中间层,实现所辖范围内的信息汇集、处理或配电网区域故障处理、通信监视等功能。 信息交互:为扩大配电信息覆盖面、满足更多应用功能的需要,配电自动化系统与其他相关应用系统间通过标准接口实现信息交换和数据共享。 多态模型:针对配电网在不同应用阶段和状态下的操作控制需要,建立的多场景配电网模型,一般分为实时态、研究态、未来态等。 网络优化与分析:包括潮流分析和网络拓扑优化,目的在于通过以上手段达到减少线损、改善电压质量、降低运行成本、提高供电质量所必须的分析等目的。 工作管理系统:对在线工作设备进行监测,并对采集数据进行分析,以确定设备实际磨损状态,据此制定检修规划的顺序进行计划检修。 调度员培训模拟系统:通过用软件对配电网的模拟仿真手段,对调度员进行培训。当系统的数据来自实时采集时,也可以帮助调度员在操作前了解操作结果,从而提高调度的安全性。实现配电自动化的意义1、提高供电可靠性:2、提高设备利用率:3、经济优质供电:4、提高配电网应急能力:5、通过对配电网运行情况的长期监视和记录,掌握负荷特性和发展趋势,为科学开展配电网规划、建设与改造提供客观依据。6、保证抄表计费及时和准确,

配电自动化复习知识点整理

配电自动化复习 一.概述 1.配电网的组成及特点 ●组成:馈线(架空线或电缆)、降压变、断路器、各种开关(也包括继保、自 动装置、测量、计量仪表、通信、控制设备)。 ●配电网特点:1)负荷集中(深入城市、居民点)、传输功率较小、距离较短、用 户类型要求变化大;2)中性点不直接接地。 ●电压:≥1kV称高压(35kV、6~10kV、3kV);≤1kV称低压(一般指220V、380V)。 2.配电网的体系结构 树状网,辐射网,环状网,网格式连接 3.配电自动化的目的、意义 意义: ●正常时,监视配网运行工况,优化配网运行方式; ●故障时,快速发现故障和异常,快速隔离故障区段,恢复非故障区域供电,减 少停电时间,减小停电面积; ●根据配网电压合理控制无功负荷、电压水平,改善电压质量; ●合理控制负荷,提高设备利用率; ●自动抄表计费,保证抄表计费及时准确,提高效率; ●减少人力,避免大量重复性工作。 目的: 提高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减少停电时间、面积;使调度员根据监视情况,在控制中心通过遥控、遥调实现明智、必要的操作;降低运行费用;实现配电管理现代化。 4.配电管理系统的组成 ●配电SCADA系统(SCADA) ●地理信息系统(GIS) ●需方管理系统(DSM) ●网络分析和优化(NA) ●工作管理系统(WMS) ●调度员培训模拟系统(DTS) 5.配电自动化的基本功能 三大基本功能:配电网安全监视、控制、保护。 ●安全监视功能:通过采集配电网上状态量、模拟量、电度量,实现对配网运行 状况监视。 ●控制功能:远方控制开关的合闸、跳闸、有载调压设备调节。 ●保护功能:检测、判断故障区段,隔离故障区段,恢复正常区域供电。

配网自动化基本知识

配网自动化基础知识手册 配网自动化是进一步减少配电网故障快速复电的时间,提高配网运行管理水平重要的技术手段,公司自2000 年以来先后组织广州、深圳、佛山、东莞、中山、珠海、茂名等供电局开展了配网自动化试点建设。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2012 年公司将在佛山、东莞、江门等11 个供电局开展配网自动化建设,为使后续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特编制本手册。 1 总体概述 配网自动化概念配电自动化是以一次网架和设备为基础,利用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现代电子传感技术,以配电自动化系统为核心,将配网设备的实时、准实时和非实时数据进行信息整合和集成,实现对配电网正常运行及事故情况下的监测、保护及控制等。 配电自动化系统主要由配电自动化主站、配电自动化终端及通信通道组成,主站与终端的通信通常采用光纤有线、GPRS5线等方式。 配网自动化意义通过实施配网自动化,实现了对配电网设备运行状态和潮流的实时监控,为配网调度集约化、规范化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通过对配网故障快速定位/ 隔离与非故障段恢复供电,缩小了故障影响范围,加快故障处理速度,减少了故障停电时间,进一步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2 配网自动化基础知识 名词术语 馈线自动化是指对配电线路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和控制,在故障发生后实现快速准确定位和迅速隔离故障区段,恢复非故障区域供电。馈线自动化包括主站集中型馈线自动化和就地型馈线自动化两种方式。 主站集中型馈线自动化 是指配电自动化主站与配电自动化终端相互通信,由配电自动化主站实现对配电线路的故障定位、故障隔离和恢复非故障区域供电。 就地型馈线自动化是指不依赖与配电自动化主站通信,由现场自动化开关与终端协同配合实现对配电线路故障的实时检测,就地实现故障快速定位/ 隔离以及恢复非故障区域供电。按照控制

配电自动化简介

配电自动化简介 配电是电力系统发电、输电和配电(有时也称供电和用电)中直接面向电力用户的功能。由配电设备,包括馈线、降压变压器、断路器、各种开关在内构成的配电网和继电保护、自动装置、测量和计量仪表以及通信和控制设备构成一个配电系统,按一定的规则运行,以高质量的电能持续地满足电力用户需求。就我国电力系统而言,配电网是指110 kV及以下的电网。在配电网中,通常把110 kV,35 kV级称为高压,10 kV级称为中压,0.4 kV级称为低压。因此,完整地说,配电自动化应该是指整个配电网并包括电力用户在内的自动化。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用户对电能质量的要求愈来愈高。对用户电能质量的评价主要有以下几个指标:一是电压质量,它包括电压偏差、电压波动和电压闪变3个方面的要求;二是频率;三是供电可靠率,它是配电网对用户持续供电能力的量度,有多至11项的评价指标,其中主要是年平均供电可靠率,即用户年平均供电时间的百分数;四是谐波含量,应不高于规定的含量。 提高电能质量要由改善整个电力系统的装备和运行来达到。显然,限于配电网络设备及用户所具有的能力,配电网只能对电能质量中的某些指标起到显著的作用,如提高供电可靠率和电压质量。而且,众所周知,合理而完善的配电网络结构对于提高供电可靠率和电压质量至关重要,在某种意义上讲是起主要作用的。 从另一方面说,保护、监测和控制的改进并逐步达到自动化,对于配电网的运行也十分重要,且其重要性和作用正逐渐增大,在某些方面,如故障隔离,是必不可少的。 当然,电力系统应以最经济的能源消耗、最有效的运行管理,以最合理和便宜的价格向用户供电。配电网及其控制和用户管理也关系到供电的经济性。因此,可以说,实现或实施配电自动化的目的是采用现代电子、通信和计算机等技术和装备对配电网和用户在正常运行和事故情况下实行监测、保护、控制和管理,提高供电质量和经济性,改善服务和提高工作效率。 1我国配电网的状况 我国目前的配电网很薄弱,绝大多数为树状结构,且多为架空线,可靠性差,尤其在农村,送电距离太长,损耗严重,电压质量差。配电设备比较陈旧,大多是不可遥控的。配电网运行状态监测设备少,信息传输通道缺乏,因而信息搜集量少,这些导致事故处理自动化程度低,处理时间长,事故后恢复供电慢。 近几年,一些地区发生电网事故,导致重要用户停电,除了某些人为的因素以外,电网结构薄弱、可靠性低,是其主要原因;自动化程度低、管理不善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加强电网建设,除了强化输电网以外,加强配电网建设是当务之急。这是因为长期以来在配电网上投资欠账太多,其薄弱的程度大大甚于输电网。因此国家在近期内投资建设的重点在改造和建设配电网,合理增加变电站,完善配电网络,更换陈旧的开关设备,提高配电自动化水平,这是非常正确的,也是迫切需要的。在建设过程中首先要做好规划,而且在做好配电网一次系统规划的同时,应同时做好配电自动化的规划,与输电网相比较,这一点尤其重要。这是由于配电网一次系统中的设备选择与配电自动化关系密切。例如,在选择开关设备时可以有多种选择,如断路器、重合器、重合分段器、分段器、电动负荷开关……,这与配电自动化采取何种方式有关;其次,某些一、二次结合设备,如电流(或电压)互感器等,也与配电自动化的实施方案有关。 2配电自动化的内容 配电自动化是80年代末首先由美国而后到其他工业发达国家逐步发展起来的,其内容

配电自动化

配电网组成及特点 组成:馈线(架空线或电缆)、降压变、断路器、各种开关(也包括继保、自动装置、测量、计量仪表、通信、控制设备)。特点:1)负荷集中(深入城市、居民点)、传输功率较小、距离较短、用户类型要求变化大;2)中性点不直接接地。 配电网的体系结构 树状网,辐射网,环状网,网格式接线 配电自动化的目的、意义 意义:1:正常时,监视配网运行工况,优化配网运行方式;2:故障时,快速发现故障和异常,快速隔离故障区段,恢复非故障区域供电,减少停电时间,减小停电面积;3:根据配网电压合理控制无功负荷、电压水平,改善电压质量;4:合理控制负荷,提高设备利用率;5:自动抄表计费,保证抄表计费及时准确,提高效率;6:减少人力,避免大量重复性工作。 目的:提高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减少停电时间、面积;使调度员根据监视情况,在控制中心通过遥控、遥调实现明智、必要的操作;降低运行费用;实现配电管理现代化。 配电管理系统的组成 配电网数据采集和监控,地理信息系统,网络分析和优化,工作管理系统,需方管理包括负荷监控及管理和远方超标及计费自动化和调度员培训模拟系统几个部分。 配电自动化的基本功能 对配电网进行安全监视,控制和保护(安全监视功能:通过采集配电网上状态量、模拟量、电度量,实现对配网运行状况监视/控制功能:远方控制开关的合闸、跳闸、有载调压设备调节/保护功能:检测、判断故障区段,隔离故障区段,恢复正常区域供电) 实现配电自动化的难点分析 1:配电自动化较输电自动化复杂,规模大,投资大,同时引起重视程度不够。2:要监测、控制的站点多,DSM 主机计算机要求高,设备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要求高;3:环境(温度、湿度等)恶劣,要考虑防雷、防雨、散热等问题;4:通信系统复杂,站端设备多,通信规约不一致;5:控制电源与工作电源难以获取,用蓄电池的方法时间、容量难以满足,充放电难以控制;6:许多开关需改造(加装互感器、开关操作机构改造),以满足跳闸、控制要求。 配电自动化通信系统的种类 1.配电线载波通信 2. 脉动控制技术 3. 工频控制技术 4. 电话线 5. 光纤通信 6. 有线电视(CATV)通道 7. 现场总线和RS-485 8. 无线通信系统卫星通信 9. 无线扩频通信10. 混合通信 调制解调器与复接分接器的作用 解调器:实现数据信息的发送、接收(实现数模,模数的转换);复接分接器:将高速数据传输信道转换为多个较低速数据传输信道 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的组成 安装在主变电站的多路载波机、线路测控对象处的配电线载波机、高频通道(由阻波器、耦合滤波器、结合滤波器组成) 配电自动化对通信系统的要求 1、通信可靠性:能抵抗恶劣的气候条件、强电磁干扰,保证停电及电网故障时的通信能力。 2、通信系统费用:选择费用、功能及技术先进性的最佳组合,实现最佳效能费用比。 3、通信速率的要求:通信系统带宽越窄则通信速率越低(一般>300bps) ,必须满足实时性要求。 4、双向通信能力:保证数据上传、控制命令下发,要具有半双工或全双工能力。 5、不受停电影响:保证通过通信系统对停电区开关的操作,停电区FTU等要有备用电源(电池等)。 6、使用和维护的方便性:选择通用性、标准化程度高的通信设备。 RTU的结构分为几类

配电自动化系统组成

配电自动化系统组成 配电自动化系统是指利用先进的电气设备、通信设备和控制系统,对配电网络 进行自动化管理和控制的系统。它通过实时监测、远程操作和智能决策,提高配电网络的可靠性、安全性和运行效率,为用户提供可靠的电力供应。 配电自动化系统由以下几个主要组成部份构成: 1. 电力监控与测量装置:用于实时监测和测量配电网络的电压、电流、功率因 数等参数。这些装置通常包括电能表、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等。 2. 通信设备:用于实现配电自动化系统各个组成部份之间的数据传输和通信。 通信设备可以采用有线或者无线通信方式,包括以太网、无线局域网、光纤通信等。 3. 远动终端单元(RTU):负责将电力监控与测量装置采集到的数据传输给上 级控制中心,并接收来自上级控制中心的指令,控制配电设备的运行。RTU通常 包括数据采集单元、通信接口、数据处理单元等。 4. 上级控制中心:负责对配电网络进行监控、管理和控制。上级控制中心通常 配备有人机界面(HMI)、数据库、数据分析与处理系统等。运行人员可以通过上级控制中心实时监测配电网络的运行状态,并进行远程操作和决策。 5. 配电设备:包括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负荷开关等。这些设备通过与RTU或者上级控制中心的通信接口,实现远程监控和控制。 6. 配电自动化软件:用于实现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功能。软件可以包括监控软件、控制软件、数据分析软件等。通过软件,运行人员可以对配电网络进行实时监控、故障诊断、负荷管理等操作。 以上是配电自动化系统的主要组成部份。通过这些组成部份的协同工作,配电 自动化系统可以实现对配电网络的全面监控和智能控制,提高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和效率,降低运维成本,为用户提供更加可靠和高效的电力服务。

配电自动化系统组成

配电自动化系统组成 配电自动化系统是一种用于控制、保护和监测配电设备的先进技术,它能够提 高配电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和效率。配电自动化系统由多个组成部分组成,包括监控与控制系统、保护设备、通信设备和传感器等。 1. 监控与控制系统: 监控与控制系统是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核心部分,它负责实时监测配电设备的运 行状态,并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控制操作。该系统通常由一个集中控制器和多个远程终端组成。集中控制器负责接收和处理来自各个终端的数据,并根据预设的逻辑和策略进行控制操作。远程终端则负责采集和传输配电设备的数据,并执行集中控制器下发的控制命令。 2. 保护设备: 保护设备是配电自动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用于对配电设备进行保护,防止其发生过载、短路等故障。常见的保护设备包括断路器、隔离开关、接触器等。这些设备能够根据设定的保护参数和逻辑进行自动断开故障电路,保护配电设备和负载设备的安全运行。 3. 通信设备: 通信设备是配电自动化系统用于实现与上级监控系统或其他设备之间的数据交 互的重要组成部分。通信设备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并传输配电设备的状态数据、告警信息等。常见的通信设备包括以太网交换机、无线路由器、光纤模块等。 4. 传感器:

传感器是配电自动化系统中用于采集配电设备状态数据的关键组件。传感器可 以实时监测电流、电压、温度等参数,并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给监控与控制系统进行处理。常见的传感器包括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 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监控与控制系统实时采集配电设备的状态 数据,根据预设的逻辑和策略进行控制操作,保护配电设备的安全运行。同时,配电自动化系统还可以实现对配电设备的远程监控和远程控制,提高配电系统的可靠性和效率。 总结起来,配电自动化系统由监控与控制系统、保护设备、通信设备和传感器 等组成。它能够实现对配电设备的实时监测、保护和控制,提高配电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和效率。配电自动化系统在工业、商业和住宅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对于保障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配电网自动化的主要内容和实施的技术原则

配电网自动化的主要内容和实施的技术原则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在各个领域都起到了革命性的作用,而配电网也 不例外。配电网自动化可以提高配电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和运行效率,实现智能化管理和优化运营。本文将探讨配电网自动化的主要内 容和实施的技术原则。 一、配电网自动化的主要内容 1. 变电站自动化: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节点,实现其自动化 可以提高运行效率和可靠性。变电站自动化的主要内容包括变电设备 的远程监控、故障诊断与自愈、装置的自动控制和通信网络的建设等。 2. 高压开关柜自动化:高压开关柜是配电系统的核心设备,实现其 自动化可以提高系统运行的灵活性和可靠性。高压开关柜自动化的内 容包括远程控制、故障检测与诊断、实时数据采集和通信传输等。 3. 环网柜自动化:环网柜作为配电网中的关键设备,实现其自动化 可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运维效率。环网柜自动化的主要内容包括远 程监测、智能配电管理、电力负荷调控以及与上级系统的信息交互等。 4. 智能电表与用户侧自动化:智能电表的广泛应用可以提供实时用 电数据和电能质量监测,并为用户提供用电行为分析、能源管理等服务。用户侧自动化可以通过远程控制、智能调度和故障检测等方式提 高用电设备的管理效率。 二、配电网自动化的实施技术原则

1. 开放性原则: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应具备开放性,兼容各类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能够与其他系统进行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实现系统的互联互通。 2. 可靠性原则: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应具备高可靠性,能够保证数据采集、控制操作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同时具备自动切换和容错机制,确保系统的连续运行。 3. 灵活性原则: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应具备灵活性,能够快速适应不同的运行模式和环境变化,支持系统的扩展和升级,满足日益增长的业务需求。 4. 安全性原则: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应具备高级别的安全性,包括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防止非法入侵和信息泄露,确保系统的运行和数据的安全。 5. 经济性原则: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实施应基于经济可行性,综合考虑投资成本和运维成本,确保系统的效益和可持续发展。 通过以上主要内容和实施技术原则的探讨,我们可以看出配电网自动化在提高配电系统可靠性、安全性和运行效率方面的重要作用。随着智能电网的不断发展,配电网自动化将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更可靠、更高效的电力供应。

简述配网自动化及馈线自动化技术

简述配网自动化及馈线自动化技术配网自动化及馈线自动化技术简述 一、引言 配网自动化及馈线自动化技术是现代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应用可以提高电网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本文将对配网自动化及馈线自动化技术进行简要介绍。 二、配网自动化技术 1. 定义 配网自动化技术是指利用先进的通信、计算和控制技术,对配电网进行监测、控制和管理的一种技术。它包括对配电设备、线路和负荷的实时监测、故障检测、故障定位、故障隔离和自动恢复等功能。 2. 技术组成 配网自动化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技术组成: - 智能终端设备:包括智能终端装置、智能电表等,用于实时监测和采集配电设备的状态信息和负荷信息。 - 通信网络:建立在配电网中的通信网络,用于传输终端设备采集的数据和控制命令。 - 数据处理与分析系统: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存储,提供实时监测、故障诊断和决策支持等功能。 - 控制中心系统:用于对配电网进行监控、控制和管理,实现故障检测、故障定位、故障隔离和自动恢复等功能。

3. 技术应用 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电网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具体应用包括: - 实时监测和管理配电设备的状态,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提高电网的可 靠性和安全性。 - 自动故障检测、定位和隔离,缩短故障处理时间,减少停电范围和停电时间。 - 自动恢复功能,能够在故障隔离后自动恢复供电,减少对用户的影响。 - 负荷管理和优化,根据实时负荷信息进行调度和控制,提高供电效率和经济性。 三、馈线自动化技术 1. 定义 馈线自动化技术是指利用先进的通信、计算和控制技术,对输电线路进行监测、控制和管理的一种技术。它包括对输电线路的实时监测、故障检测、故障定位、故障隔离和自动恢复等功能。 2. 技术组成 馈线自动化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技术组成: - 智能监测装置:用于实时监测输电线路的状态信息,包括电流、电压、温度 等参数。 - 通信网络:建立在输电线路中的通信网络,用于传输监测装置采集的数据和 控制命令。 - 数据处理与分析系统: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存储,提供实时监测、故障诊断和决策支持等功能。

配电自动化

配电自动化 中文名称: 配电自动化 英文名称: distribution automation 定义: 利用计算机、电力和通信技术对配电网设备进行数据采集、分析、控制、调节和管理的技术。 配电自动化(DA)是一项集计算机技术、数据传输、控制技术、现代化设备及管理于一体的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其目的是提高供电可靠性,改进电能质量,向用户提供优质服务,降低运行费用,减轻运行人员的劳动强度。在工业发达国家中,配电系统自动化受到了广泛的重视,美国、日本、德国、法国等国家的配电系统自动化,已经形成了集变电站自动化、馈线分段开关测控、电容器组调节控制、用户负荷控制和远方抄表等系统于一体的配电网管理系统(DMS),其功能已多达140余项。 分类 电力自动化按功能类别分:1\调度自动化:分国调\省调\地调和县调.用于对变电站和发电站的发电和输电进行调度指挥,实现自动化的管理. 2\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分500KV\220KV\110KV\35KV等级变电站的就地监视和控制,并把数据传送调度自动化系统. 3\配网自动化:城区10KV系统的配网的监视\控制的自动化管理,优化城区配网结构,合理高效用电管理,事故的及时预和故障的及时处理. 4配电自动化;对于工厂\建筑等终端用户的配电设备的自动化管理,提 高配电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对于事故实现提前预告,提高工作效率,并达到经济运行的目标. 原理及应用 下面结合美国斯威尔的配电自动化的系统解决方案,阐述配电自动化的原理及应用 随着电力网络的不断发展,用电负荷的持续增长,各种新型负载不断涌现,用户更加关注电能质量问题,同时对节能减排也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用户需要更加有效的电力监控管理解决方案来应对上述变化带来的挑战,以实现配电系统持续可靠、高效、低耗的运行。 ZEpower电力监控系统,是斯威尔电气公司根据用户电能管理需求而提供给用户的完整电力监控管理解决方案,用以实现对电气设备和电力系统运行的最优管理。 ZEpower电力监控系统,采用现代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实现对配电系统的各项分析和管理功能,提高配电系统管理的效率,保障配电系统的可靠安全运行,帮助用户实现电能降耗目标,从而为用户创造价值。

配网自动化系统专业术语电力配电知识

配网自动化系统专业术语 - 电力配电学问 1.配电系统自动化 配电系统自动化是利用现代电子技术、通讯技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将配电网在线数据和离线数据、配电网数据和用户数据、电网结构和地理图形进行信息集成,构成完整的自动化系统,实现配电系统正常运行及事故状况下的监测、爱护、把握、用电和配电管理的现代化。 2.配网自动化 完成配网自动化相关生产把握类应用功能,主要实现对配电网的实时与准实时运行监视和把握,包括配电SCADA功能、馈线自动化功能、配网高级应用功能等。 3.馈线自动化 实现对10kV配电线路的运行方式和负荷的监测和把握,实现故障发生后故障区段的准时精确定位和快速隔离,恢复健全区域供电。 4.配电生产管理信息系统 主要实现配网日常的设备台账管理、设备检修管理、运行工作管理、配电工程管理、停电管理等配电运行管理流程。 5.GIS系统 基于地理信息,实现配电网络分散设备计算机帮助管理,实现配网基础设备信息分层管理的计算机图文交互系统。 6.配电自动化主站

完成配电自动化信息的采集、处理与存储,并对配网进行分析、计算与决策过程,配电主站是整个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监控中心。 7.配电子站 实现肯定供电范围内配电线路上自动化终端设备的数据采集及通信管理,具有信息汇合、处理以及通信监视等功能。 8.配电终端 配电终端设备是指用于配电网馈线回路的各种馈线远方终端、配电变压器远方终端以及中压监控单元(配电子站)等设备的统称,其中: FTU是指安装在配电网馈线回路的柱上开关等处,并具有遥信、遥测、遥控和故障电流检测(或利用故障指示器检测故障)等功能的远方终端; DTU是指安装在配电网馈线回路的环网柜、开闭所和配电所站点,具有遥信、遥测、遥控和故障电流检测(或利用故障指示器检测故障)等功能的远方终端; TTU是指安装在配电变压器的监测终端。 9.“一遥”功能 指状态信息的远传(即遥信YX)。 10.“二遥”功能 指配电终端将采集的开关位置信息(即遥信YX)及电流电压量(即遥测YC),通过通信系统上传到配电自动化主站。 11.“三遥”功能

配电网自动化课程小结

配电网自动化课程小结 一、引言 配电网自动化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对配电网进行监控、控制 和管理,以提高配电系统的可靠性、经济性和安全性。本文将对配电网自动化课程进行小结,包括课程内容、学习目标、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等方面的总结。 二、课程内容 配电网自动化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配电网自动化概述:介绍配电网自动化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重要意义。 2. 配电网基础知识:包括配电网的组成结构、电力负荷特性、电能质量要求等 基础知识。 3. 配电网监控系统:介绍配电网监控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包括数据采集、数据 传输、数据处理和数据展示等方面的内容。 4. 配电网保护与自动化装置:介绍配电网保护与自动化装置的原理、分类和应用,包括过电压保护、过电流保护、短路保护等方面的内容。 5. 配电网自动化通信技术:介绍配电网自动化中常用的通信技术,包括以太网、无线通信、光纤通信等方面的内容。 6. 配电网自动化管理系统:介绍配电网自动化管理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包括远 程监控、故障诊断、负荷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三、学习目标 通过学习配电网自动化课程,学生应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学习目标:

1. 理解配电网自动化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其在电力系统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2. 掌握配电网基础知识,包括配电网的组成结构、电力负荷特性和电能质量要求等方面的知识。 3. 熟悉配电网监控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能够进行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处理和数据展示等操作。 4. 理解配电网保护与自动化装置的原理和分类,能够进行过电压保护、过电流保护、短路保护等操作。 5. 掌握配电网自动化中常用的通信技术,包括以太网、无线通信、光纤通信等方面的知识。 6. 熟悉配电网自动化管理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能够进行远程监控、故障诊断、负荷管理等操作。 四、教学方法 配电网自动化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理论讲授、实验操作、案例分析和课堂讨论等。 1. 理论讲授:通过教师的讲解,向学生传授配电网自动化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技术。 2. 实验操作:通过实验室实践,让学生亲自操作配电网自动化设备,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 3.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配电网自动化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和问题解决方法。 4. 课堂讨论: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维碰撞,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配电网自动化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概述 1.名词解释 1配电系统:配电区域内的配电线及配电设施的总称。它由变电站、配电站、配电变压器及二次变电站以下各级线路、发电厂直配线路和进户线及用电设备组成。 2配电系统自动化:〔DSA"是利用现代电子、计算机、通信及网络技术,将配电网在线数据和离线数据等配电网数据和用户数据、电网结构和地理图形进行信息集成,构成完整的自动化系统,实现配电网及其设备正常运行及事故状态下的监测、保护、控制、用电和配电管理的现代化。" 3SCADA:即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是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生产过程控制与调度自动化系统。它可以对现场的运行设备进行监视和控制,以实现数据采集、设备控制、测量、参数调节以及各类信号报警等各项功能。4SA<变电站自动化>:包括配电所、开关站自动化。它是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将变电站的二次设备〔包括测量仪表、信号系统、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和远动装置等经过功能组合和优化设计,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信号处理技术,实现对全变电站的主要设备和输、配电线路的自动监视、测量、自动控制和微机保护,以及与调度通信等综合性的自动化功能。 5FA〔馈线自动化:包括故障自动隔离和恢复供电系统,馈线数据检测和电压、无功控制系统。主要是在正常情况下,远方实时监测馈线分段开关与联络开关的状态及馈线电流、电压情况,并实现线路开关的远方分合闸操作;在线路故障时,能自动的记录故障信息、自动判别和隔离馈线故障区段以及恢复对未故障区段的供电。 6DMS〔配电管理系统:就是利用当前先进的计算机监控、网络通信、数据处理技术对配电的运行工况进行监视、控制,并对其设备、图纸和日常工作实现离线、在线管理,提高配电运行的可靠性和故障自动分段、故障快速处理。包括配电网SCADA、配电网的负荷管理功能和一些配电网分析软件〔DPAS,如网络拓扑、潮流、短路电流计算、电压/无功控制、负荷预报、投诉处理、变压器设备管理等。 7LM〔配电网的负荷管理功能:负荷管理提供控制用户负荷,以及帮助控制中心操作员制定负荷控制策略和计划的能力。其中削峰和降压减载为其主要的两个功能。 8DPAS〔配电网分析软件:配电系统的高级应用软件为配电网的运行提供了有力的分析工具,主要包括:潮流计算、负荷预测、状态估计、拓扑分析、电流/阻抗计算及无功电压优化等。 9AM/FM/GIS〔配电图资系统:是自动绘图AM〔Automatic Mapping、设备管理FM〔Facilities Management和地理信息系统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的总称,也是配电系统自动化的基础。 10DSM〔需方用电管理:实际上是电力的供需双方共同对用电市场进行管理,以达到提高供电可靠性,减少能源消耗和供需双方的费用支出的目的。其内容包括负荷监控、管理和远方抄表、计费自动化两方面。 11FTU:馈线自动化测控终端, 是一种集测量、保护、监控为一体的综合型自动监控装置 12TTU:对配电变压器的信息采集和控制,它实时监测配电变压器的运行工况,并能将采集的信息传送到主站或其他的智能装置,提供配电系统运行控制及管理所需的数据。 13RTU:Remote Terminal Unit 微机远方终端/变电站远方终端。 2.问答题 <3>我国配电网有哪些主要特点? 1>城市配电网的主要特点 1》深入城市中心地区和居民密集点,负载相对集中,发展速度快,因此在规划时应留有发展余地。 2》用户对供电质量要求高。 3》配电网的设计标准较高,在安全与经济合理平衡下,要求供电有较高的可靠性。 4》配电网的接线较复杂,要保证调度上的灵活性、运行上的供电连续性和经济性。 5》随着配电网自动化的水平提高,对供电管理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 6》对配电设施要求较高。因为城市配电网的线路和变电站要考虑占地面积小、容量大、安全可靠、维护量小及城市景观等诸多因素。 2>农村配电网的主要特点 1》供电线路长,分布面积广,负载小而分散;用电季节性强,设备利用率低。 2》发展速度快,存在建设无规划,布局不合理,施工无设计,设备质量差等先天不足。

配电自动化60+版本必看

名词解释(5题20分) 1.配电自动化 配电自动化(Distribution Automation,简称DA)。配电自动化以一次网架和设备为基础,以配电自动化系统为核心,综合利用多种通信方式,实现对配电网(含分布式电源、微网等)的监测与控制,并通过与相关应用系统的信息集成,实现配电网的科学管理。 2.配电自动化系统 配电自动化系统(Distribution Automation System,简称DAS)。实现配电网的运行监视和控制的自动化系统,具备配电SCADA(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馈线自动化、电网分析应用及与相关应用系统互连等功能,主要由配电自动化系统主站、配电终端、配电子站(可选)和通信通道等部分组成。 3.配电SCADA 配电SCADA(Distribution SCADA,简称DSCADA)。是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的基本功能。DSCADA 通过人机交互,实现配电网的运行监视和远方控制,为配电网的生产指挥和调度提供服务。 4.馈线自动化 馈线自动化 (Feeder Automation,简称FA)。利用自动化装置(系统),监视配电线路(馈线)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线路故障,迅速诊断出故障区域并将故障区域隔离,快速恢复对非故障区域的供电。 5.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 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Master Station System of Distribution Automation)。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即配电主站)是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核心部分,主要实现配电网数据采集与监控等基本功能和电网拓扑分析应用等扩展功能,并具有与其他应用信息系统进行信息交互的功能,为配电网调度指挥和生产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6.配电终端 配电终端(Remote Terminal Unit of Distribution Automation System)。配电终端是安装于中压配电网现场的各种远方监测、控制单元的总称,主要包括配电开关监控终端Feeder Terminal Unit(即FTU,馈线终端)、配电变压器监测终端Transformer Terminal Unit(即TTU,配变终端)、开关站和公用及客户配电所的监控终端Distribution Terminal Unit(即DTU,站所终端)等。 7.多分段多联络配电网 N分段N联络接线模式的结构特征为:一条馈线分为N段,各馈线段分别经过联络开关与各不相同的备用电源联络。 8.柱上重合器 重合器是一款具有断路器功能的智能化成套设备,满足实现就地保护功能的馈线自动化应用。 9.用户分界开关 用户分界开关可分为用户分界负荷开关及用户分界断路器,其目的是为了解决用户侧故障对配电网主干线故障的影响造成的事故扩大。 10.环网柜

配电网自动化全解

配电网自动化全解

配电网自动化 配电自动化系统(DAS)是一种可以使配电企业在远方以实时方式监视、协调和操作配电设备的自动化系统;其内容包括配电网数据采集与监视(SCADA系统)、配电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需求侧管理(DSM)几个部分。 一、配电网自动化的功能: (1)配电网实时数据采集与控制(SCADA)。通过终端设备和通信系统将配电网的实时状态传送到主站,在主站对配电网络进行远方监视和控制,与调度自动化类似,包括配电开关的状态、保护动作信息、运行数据等。 (2)提供主站控制方式下的馈线自动化功能。用于完成线路故障的快速定位、隔离和非故障区段的供电恢复,要求适用于各种复杂的网络。(3)配电地理信息管理(AM/FM/GIS)。以地理图为背景对配电设备、配电网络进行分层次管理,包括查询、统计等。 (4)配电网应用分析(PAS)。对系统采集的运行数据进行分析计算,为调度员提供辅助决策,包括"网络拓扑、状态估计、潮流计算、无功优化、仿真培训等。配电网具有输电网不同的特点,因

此配电网应用分析的算法与能量管理系统(EMS)有所不同。 (5)与其它应用系统(如MIS)接口。根据生产和管理的要求,配电主站系统需要与其它应用系统交换数据,给供电企业内部其它部门提供配电网信息。配网主站的建设应遵循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在规划时要考虑系统的安全可靠、实用和扩展性。 配电自动化的意义:在正常运行情况下,通过监视配网运行工况,优化配网的运行方式;当配网发生故障或异常运行时,迅速查处故障区段及异常情况,快速隔离故障区段,及时恢复非故障区段用户的供电,缩短对用户的停电时间,减少停电面积;根据配网电压合理控制无功负荷和电压水平,改善供电质量,达到经济运行目的;合理控制用电负荷,从而提高设备利用率;自动抄表计费,保证抄表计费的及时和准确,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工作效率,并可为用户提供自动化的用电信息服务等。 二、配电网自动化的结构 配电自动化系统,亦称配电管理系统(DMS)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