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网络安全扫描技术概述

网络安全扫描技术概述

网络安全扫描技术概述
网络安全扫描技术概述

网络安全扫描技术概述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信息技术已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巨大推动力:当今社会高度的计算机化信息资源对任何人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变得极有价值。不管是存储在工作站中、服务器里还是流通于互联网上的信息都已转变成为一个关系事业成败关键的策略点,这就使得保证信息的安全变得格外重要。然而,随着互联网络的飞速发展,网络入侵行为日益严重,因此,网络安全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安全扫描技术是一类重要的网络安全技术。安全扫描技术与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互相配合,能够有效提高网络的安全性。通过对网络的扫描,网络管理员可以了解网络的安全配置和运行的应用服务,及时发现安全漏洞,客观评估网络风险等级。网络管理员可以根据扫描的结果更正网络安全漏洞和系统中的错误配置,在黑客攻击前进行防范。如果说防火墙和网络监控系统是被动的防御手段,那么安全扫描就是一种主动的防范措施,可以有效避免黑客攻击行为,做到防患于未然。

网络安全扫描技术是计算机安全扫描技术的主要分类之一。网络安全扫描技术主要针对系统中不合适的设置脆弱的口令,以及针对其它同安全规则抵触的对象进行检查等。

网络安全扫描技术是一种基于Internet远程检测目标网络或本地主机安全性脆弱点的技术。通过网络安全扫描,系统管理员能够发现所维护的Web服务器的各种TCP/IP端口的分配、开放的服务、Web服务软件版本和这些服务及软件呈现在Internet上的安全漏洞。网络安全扫描技术也是采用积极的、非破坏性的办法来检验系统是否有可能被攻击崩溃。它利用了一系列的脚本模拟对系统进行攻击的行为,并对结果进行分析。这种技术通常被用来进行模拟攻击实验和安全审计。网络安全扫描技术与防火墙、安全监控系统互相配合就能够为网络提供很高的安全性。

一次完整的网络安全扫描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发现目标主机或网络。

第二阶段:发现目标后进一步搜集目标信息,包括操作系统类型、运行的服务以及服务软件的版本等。如果目标是一个网络,还可以进一步发现该网络的拓扑结构、路由设备以及各主机的信息。

第三阶段:根据搜集到的信息判断或者进一步测试系统是否存在安全漏洞。

网络安全扫描技术包括有PING扫射(Ping sweeP)、操作系统探测(Operating system identification)、如何探测访问控制规则(firewalking)、端口扫描(Port scan)以及漏洞扫描(vulnerability scan)等。这些技术在网络安全扫描的三个阶段中各有体现。

PING扫射用于网络安全扫描的第一阶段,可以帮助我们识别系统是否处于活动状态。操作系统探测、如何探测访问控制规则和端口扫描用于网络安全扫描的第二阶段,其中操作系统探测顾名思义就是对目标主机运行的操作系统进行识别;如何探测访问控制规则用于获取被防火墙保护的远端网络的资料;而端口扫描是通过与目标系统的TCP/IP端口连接,并查看该系统处于监听或运行状态的服务。网络安全扫描第三阶段采用的漏洞扫描通常是在端口扫描的基础上,对得到的信息进行相关处理,进而检测出目标系统存在的安全漏洞。

网络安全扫描技术的两大核心技术就是端口扫描技术与漏洞扫描技术,这两种技术广泛运用于当前较成熟的网络扫描器中,如著名的Nmap和Nessus就是利用了这两种技术。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两种技术的原理。

端口扫描技术原理:

一个端口就是一个潜在的通信通道,也就是一个入侵通道。对目标计算机进行端口扫描,能得到许多有用的信息,从而发现系统的安全漏洞。它使系统用户了解系统目前向外界提供了哪些服务,从而为系统用户管理网络提供了一种手段。

端口扫描向目标主机的TCP/IP服务端口发送探测数据包,并记录目标主机的响应。通过分析响应来判断服务端口是打开还是关闭,就可以得知端口提供的服务或信息。端口扫描也可以通过捕获

本地主机或服务器的流入流出IP数据包来监视本地主机的运行情况,它仅能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帮助我们发现目标主机的某些内在的弱点,而不会提供进入一个系统的详细步骤。

端口扫描主要有经典的扫描器(全连接)以及所谓的SYN(半连接)扫描器。此外还有间接扫描和秘密扫描等。要想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你首先应该对TCP/IP数据包的内容以及TCP的秘密握手机制有所了解。除了携带发送和接受方的IP地址和端口号外,TCP的报头还包含一个序列号和一些起着特殊作用的标记位,如:SYN,ACK和FIN。

当系统间彼此说“HELLO”或道“GOODBYE”时,就会用到所谓的握手机制。让我们先看看如何利用TCP/IP的握手机制来建立一个连接。当你想网上冲浪,或者想TELNET到远程主机时三次握手机制就会为你生成一个这样的连接。

它的工作原理大致如下:握手的第一步,一台计算机首先请求和另外一台计算机建立连接,他通过发送SYN请求来完成,也即将前面提到的SYN标记位置位。消息的内容就像是说:“HI,听着,我想和你的机子端口X说话,咱们先同步一下,我用序列号Y来开始连接。”端口X表示了连接的服务类型。两台计算机间的每条信息都有一个由发送方产生的序列号,序列号的使用使得双方知道他们之间是同步的,而且还可以起到丢失信息时或接收顺序错误时发送警告信息的作用。

握手的第二步,接收到SYN请求的计算机响应发送来的序列号,它会将ACK标记位置位,同时它也提供自己的序列号,这个做法类似于说:“OH,亲爱的,我已经收到了你的号码,这是我的号码。”

到现在为止,发起连接建立请求的计算机认为连接已经建立起来,然而对方却并不这样认为,对方还要等到它自己的序列号有了应答后才能确认连接已经建立起来。因此现在的状态可以称为“半连接”。如果发起连接请求的计算机不对收到的序列号作出应答,那么这个连接就永远也建立不起来,而正因为没有建立连接,所以系统也不会对这次连接做任何记录。

握手的第三步,发起连接请求的计算机对收到的序列号作出应答,这样,两台计算机之间的连接才算建立起来。

两台计算机说:“GOODYBYE”时的握手情况与此类似:当一台计算机没有更多的数据需要发送了,它发送一个FIN信号(将FIN标记位置位)通知另一端,接受到FIN的另一端计算机可能发送完了数据,也可能没发送完,但它会对此作出应答,而当它真正完成所有需要发送的数据后,它会再发送一个自己的FIN信号,等对方对此作出应答后,连接才彻底解除。

全连接扫描是TCP端口扫描的基础,现有的全连接扫描有TCP connect()扫描和TCP反向ident 扫描等。其中TCP connect()扫描的实现原理如下所述:

扫描主机通过TCP/IP协议的三次握手与目标主机的指定端口建立一次完整的连接。连接由系统调用connect开始。如果端口开放,则连接将建立成功;否则,若返回-1则表示端口关闭。建立连接成功:响应扫描主机的SYN/ACK连接请求,这一响应表明目标端口处于监听(打开)的状态。如果目标端口处于关闭状态,则目标主机会向扫描主机发送RST的响应。

半连接(SYN)扫描是端口扫描没有完成一个完整的TCP连接,在扫描主机和目标主机的一指定端口建立连接时候只完成了前两次握手,在第三步时,扫描主机中断了本次连接,使连接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这样的端口扫描称为半连接扫描,也称为间接扫描。现有的半连接扫描有TCPSYN扫描和IP ID头dumb扫描等。

SYN扫描的优点在于即使日志中对扫描有所记录,但是尝试进行连接的记录也要比全扫描少得多。缺点是在大部分操作系统下,发送主机需要构造适用于这种扫描的IP包,通常情况下,构造SYN数据包需要超级用户或者授权用户访问专门的系统调用。

FIN秘密扫描就是向它的目的地一个根本不存在的连接发送FIN信息,如果这项服务没有开,那么目的地会响应一条错误信息,但如果是有这项服务,那么它将忽略这条信息。这样,扫描者的问题“你运行X吗”就有了答案,而且还不会在系统中有所记录。

漏洞扫描技术原理:

漏洞扫描技术主要是检查目标主机是否存在漏洞。它主要通过以下两种方法来检查目标主机是否存在漏洞:在端口扫描后得知目标主机开启的端口以及端口上的网络服务,将这些相关信息与网络漏洞扫描系统提供的漏洞库进行匹配,查看是否有满足匹配条件的漏洞存在;通过模拟黑客的攻击手法,对目标主机系统进行攻击性的安全漏洞扫描,如测试弱势口令等。若模拟攻击成功,则表明目标主机系统存在安全漏洞。

基于网络系统漏洞库,漏洞扫描大体包括CGI漏洞扫描、POP3漏洞扫描、FTP漏洞扫描、SSH 漏洞扫描、HTTP漏洞扫描等。这些漏洞扫描是基于漏洞库,将扫描结果与漏洞库相关数据匹配比较得到漏洞信息;漏洞扫描还包括没有相应漏洞库的各种扫描,比如Unicode遍历目录漏洞探测、FTP 弱势密码探测、OPENRelay邮件转发漏洞探测等,这些扫描通过使用插件(功能模块技术)进行模拟攻击,测试出目标主机的漏洞信息。下面就这两种扫描的实现方法进行讨论:(1)漏洞库的匹配方法:

基于网络系统漏洞库的漏洞扫描的关键部分就是它所使用的漏洞库。通过采用基于规则的匹配技术,即根据安全专家对网络系统安全漏洞、黑客攻击案例的分析和系统管理员对网络系统安全配置的实际经验,可以形成一套标准的网络系统漏洞库,然后再在此基础之上构成相应的匹配规则,由扫描程序自动的进行漏洞扫描的工作。

这样,漏洞库信息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决定了漏洞扫描系统的性能,漏洞库的修订和更新的性能也会影响漏洞扫描系统运行的时间。因此,漏洞库的编制不仅要对每个存在安全隐患的网络服务建立对应的漏洞库文件,而且应当能满足前面所提出的性能要求。

(2)插件(功能模块技术)技术:

插件是由脚本语言编写的子程序,扫描程序可以通过调用它来执行漏洞扫描,检测出系统中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漏洞。添加新的插件就可以使漏洞扫描软件增加新的功能,扫描出更多的漏洞。插件编写规范化后,甚至用户自己都可以用perl、c或自行设计的脚本语言编写的插件来扩充漏洞扫描软件的功能。这种技术使漏洞扫描软件的升级维护变得相对简单,而专用脚本语言的使用也简化了编写新插件的编程工作,使漏洞扫描软件具有强的扩展性。

现有的安全隐患扫描系统基本上是采用上述的两种方法来完成对漏洞的扫描,但是这两种方法在不同程度上也各有不足之处。下面将说明这两种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给出相应的完善建议:

(1)系统配置规则库问题:

网络系统漏洞库是基于漏洞库的漏洞扫描的灵魂所在,而系统漏洞的确认是以系统配置规则库为基础的。但是,这样的系统配置规则库存在其局限性:

①如果规则库设计的不准确,预报的准确度就无从谈起;

②它是根据已知的安全漏洞进行安排和策划的,而对网络系统的很多危险的威胁却是来自未知的漏洞,这样,如果规则库更新不及时,预报准确度也会逐渐降低;

③受漏洞库覆盖范围的限制,部分系统漏洞也可能不会触发任何一个规则,从而不被检测到。

因此,系统配置规则库应能不断地被扩充和修正,这样也是对系统漏洞库的扩充和修正,但这在目前仍需要专家的指导和参与才能够实现。

(2)漏洞库信息要求:

漏洞库信息是基于网络系统漏洞库的漏洞扫描的主要判断依据。如果漏洞库信息不全面或得不到即时的更新,不但不能发挥漏洞扫描的作用,还会给系统管理员以错误的引导,从而对系统的安全隐患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并及时的消除。

因此,漏洞库信息不但应具备完整性和有效性,也应具有简易性的特点,这样即使是用户自己也易于对漏洞库进行添加配置,从而实现对漏洞库的即时更新。比如漏洞库在设计时可以基于某种标准(如CVE标准)来建立,这样便于扫描者的理解和信息交互,使漏洞库具有比较强的扩充性,

更有利于以后对漏洞库的更新升级。

网络安全扫描技术是新兴的技术,它与防火墙、入侵检测等技术相比,从另一个角度来解决网络安全上的问题。随着网络的发展和内核的进一步修改,新的端口扫描技术及对入侵性的端口扫描的新防御技术还会诞生,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完全成熟、高效的端口扫描防御技术;同时,漏洞扫描面向的漏洞包罗万象,而且漏洞的数目也在继续的增加。就目前的漏洞扫描技术而言,自动化的漏洞扫描无法得以完全实现,而且新的难题也将不断涌现,因此网络安全扫描技术仍有待更进一步的研究和完善。

基于Web网络安全和统一身份认证中的数据加密技术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7417641634.html, 基于Web网络安全和统一身份认证中的数据加密技术 作者:符浩陈灵科郭鑫 来源:《软件导刊》2011年第03期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网络的快速崛起和广泛应用,致使用户在网络应用 中不得不重复地进行身份认证,过程较为繁琐,耗时很大,而且同时存在着用户安全信息泄露的危险。显然,这时用户的数据信息安全就受到威胁。基于Web的网络安全和统一的身份认证系统就是致力解决类似的问题。主要探讨的是当今流行的几种加密算法以及它们在实现网络安全中的具体应用,同时也介绍了在基于Web的网络安全与统一身份认证系统中的数据加密技术。 关键词:信息安全;数据加密;传输安全;加密技术;身份认证 中图分类号:TP393.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00(2011)03-0157- 基金项目: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JSU-CX-2010-29) 作者简介:符浩(1989-),男,四川达州人,吉首大学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网络安全与统一身份认证系统;陈灵科(1989-),男,湖南衡阳人,吉首大学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郭鑫(1984-),男,湖南张家界人,硕士,吉首大学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数据挖掘和并行计算。 0 引言 数据加密技术(Data Encryption Technology)在网络应用中是为了提高数据的存储安全、传 输安全,防止数据外泄,保障网络安全的一种十分重要也是十分有效的技术手段。数据安全,不仅要保障数据的传输安全,同时也要保障数据的存储安全。 数据加密技术将信息或称明文经过加密钥匙(Encryption key)及加密函数转换,变成加密后的不明显的信息即密文,而接收方则将此密文经过解密函数、解密钥匙(Decryption key)

网络安全技术第1章网络安全概述习题及答案

第1章网络安全概述 练习题 1.选择题 (1)在短时间内向网络中的某台服务器发送大量无效连接请求,导致合法用户暂时无法访问服务器的攻击行为是破坏了( C )。 A.机密性B.完整性 C.可用性D.可控性 (2)Alice向Bob发送数字签名的消息M,则不正确的说法是( A ) 。 A.Alice可以保证Bob收到消息M B.Alice不能否认发送消息M C.Bob不能编造或改变消息M D.Bob可以验证消息M确实来源于Alice (3)入侵检测系统(IDS,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是对( D )的合理补充,帮助系统对付网络攻击。 A.交换机B.路由器C.服务器D.防火墙(4)根据统计显示,80%的网络攻击源于内部网络,因此,必须加强对内部网络的安全控制和防范。下面的措施中,无助于提高局域网内安全性的措施是( D )。 A.使用防病毒软件B.使用日志审计系统 C.使用入侵检测系统D.使用防火墙防止内部攻击 2. 填空题 (1)网络安全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与不可抵赖性。 (2)网络安全是指在分布式网络环境中,对信息载体(处理载体、存储载体、传输载体)和信息的处理、传输、存储、访问提供安全保护,以防止数据、信息内容遭到破坏、更改、泄露,或网络服务中断或拒绝服务或被非授权使用和篡改。 (3)网络钓鱼是近年来兴起的另一种新型网络攻击手段,黑客建立一个网站,通过模仿银行、购物网站、炒股网站、彩票网站等,诱骗用户访问。 (4)防火墙是网络的第一道防线,它是设置在被保护网络和外部网络之间的一道屏障,以防止发生不可预测的、潜在破坏性的入侵, (5)入侵检测是网络的第二道防线,入侵检测是指通过对行为、安全日志或审计数据或其他网络上可以获得的信息进行操作,检测到对系统的闯入或闯入的企图。

浅析计算机网络安全与漏洞扫描技术

浅析计算机网络安全与漏洞扫描技术 发表时间:2017-07-27T09:50:21.773Z 来源:《防护工程》2017年第7期作者:郑冬雪[导读] 在预防计算机系统程序漏洞工作中,可以通过使用竞争编码预防安全漏洞。 成都双流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一般来说,互联网设计的领域十分广泛,不受地域、时间、人员的限制,基于互联网上述的性质,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众多便利,但是同时也无形中增加了自身的危险性,由于涉及的层面较多,关乎的因素也较多,因此,任何一种因素的改变都会制约互联网的正常运行,使得互联网失去安全的环境。这篇论文根据上述介绍的内容做出了深入的研究,主要讲述计算机网络与漏洞扫描技术的实际应用和存在的价值。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安全;漏洞扫描技术;网络信息安全 1漏洞检测技术对计算机网络安全的作用 (1)预防竞争性漏洞。在预防计算机系统程序漏洞工作中,可以通过使用竞争编码预防安全漏洞。原子编码是编程语言中最小的单位,对系统运行的影响较小。原子化操作是指通过锁定系统状态从而避免系统发生异常变化,导致间接调动系统文件或语句。(2)预防缓冲区漏洞。缓冲区的漏洞能够通过计算机系统程序检测出来,同时可以通过应用系统中的危险函数进行预防,通过强制更新计算机版本覆盖存在安全漏洞的版本,例如将版本4.0.6.7683更新至4.0.6.7687。(3)预防随机性漏洞。通过使用性能良好的随机发生设备能够有效预防计算机系统程序出现随机性漏洞。基于设备自带密码算法,能够通过随机流数来实现计算机安全监测。当计算机出现系统漏洞时,由于无法确定具体数据,及时被黑客攻击也无法获取计算机中的资料。(4)预防字符串漏洞。通过在数码中直接应用于格式常量能够有效预防字符串漏洞,能够使黑客无法对系统进行侵入。函数公式在没有给出具体数值的情况下,是无法进行计算的。因此,计算机程序在使用各类函数进行安全监测时,需要确保各方面的参数设置以及性能的均衡。 2计算机网络安全漏洞防范的具体措施 2.1防火墙技术网络 目前,为了给计算机网络的使用提供安全、健康的环境,科技人员创造出防火墙技术,将安全漏洞和整体系统进行分离。但是,这种过滤型隔离技术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其很难分辨出隐含的操作地址,使得整个安全维护工作出现了弊端。尽管,目前的代理技术可以缓解上述问题,但也需要借助防护器在密码辅助的条件下才能顺利进行。若是想将防火墙装配全部应用到互联网安全维护体系中,就必须要利用防控技术,合理控制互联网使用者的权限,避免部分数据资料的流失,以此维护互联网的稳定。 2.2漏洞扫描技术 这项技术的使用宗旨在于对计算机互联网体系内部漏洞的监管,及时发现漏洞的存在并给以相应的解决方案。比如说,在对计算机主机端口进行漏洞扫描的时候,可以采用模拟的形式确定漏洞是否存在,接下来在一层层的确认环节后,将出现的和将要出现的漏洞统统找到,最后根据其成因给出解决方案。一般来说,对于互联网端口和设备的检测必须要经常进行,要定期检查并不定期抽查,特别是在经常出现漏洞的部位更要严格检测,因为只有每隔一段时间的监管才能确保计算机一直处在安全稳定的环境当中,才能保证其正常的操作和使用。 2.3提高病毒的防杀技术 在对网络造成不良影响的众多成因中,病毒的杀伤力是极大的。为此,最为核心的安全技术便是防范网络病毒并进行杀毒处理。大多数计算机用户都认为对网络病毒的防范最重要的就是杀毒,其实并不是那么简单的。防止电脑中毒是有效避免网络病毒的首要步骤。若感染后再分析病毒并杀毒,难以从本质上解决计算检网络问题,而只是采取补救措施罢了。所以,针对计算机网络病毒,要从杀毒转变为防病毒,用户可在计算机内安装软件监督计算机内病毒情况,而且应注重杀毒软件的更新,若觉察到了计算机内潜在病毒的存在,应当立即消除病毒隐患。 3安全漏洞扫描的技术简析 3.1主动扫描与被动扫描 现今社会当中,科技水平在逐年强化,整个漏洞监管体系也被分成两个方面:主动扫描和被动扫描。对于主动扫描的概念可以解释为:其是一种较为老旧的监管方式,是计算机自带的一种安全防卫模式,以便计算机对互联网环境的维护。被动扫描的概念可以解释为:其是一种自动感应的互联网监管体系,一般只会在极其特殊的情况下才会运作,使得整个监管系统变得全面。虽然两者具有本质的不同,但是都有各自的优势:主动扫描进行的速度很快、反应敏捷且扫描准确;被动扫描进行的较为全面,监管力度较强。 3.2采用暴力破解法 一般来说,很多互联网体系都会安装安全防护装置,以此保护使用者的使用安全,但是如果想要得到使用者的信息则需要对应的口则,导致问题较为繁琐,使得难度较低的口则被攻击者轻易破解。这样一来,攻击者就会轻而易举的得到互联网的访问权限,但是不会引起管理人员的注意。 4结束语 互联网危险度表现为以下几点:互联网因为安全漏洞的出现,导致使用人的人身安全、人员信息、财产数据等等信息泄露;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使得网络的使用状况更加危险,很多隐含的漏洞无形中增加,就算是安全扫描也可能忽视。所以说,若是想强化互联网漏洞扫描技术,实现整体化的检测,就必须要不断强化互联网安全维护工作,将每一份任务都做到位。除此之外,安全维护人员还要不断学习,创造出顺应时代需要的新技能,使得漏洞扫描系统更加全面和高效。对于目前扫描中发现的互联网缺陷,管理人员必须要及时解决,为计算机的运行营造安全、健康的互联网环境。 参考文献: [1]魏昭.计算机网络防御策略求精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

§1 网络安全概述

1.网络安全概述 1. 1. 网络安全的内涵 1. 1.1. 信息安全 信息安全——防止对知识、事实、数据或能力非授权使用、误用、篡改或拒绝使用所采取的措施(量度)。 e .w e e k @ 16 3. c o m 张 定 祥

1. 1. 2. 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是地理上分散的多台自主计算机互联的集合,实现信息交换、资源共享、协同工作及在线处理等功能。 1. 1.3. 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概念 网络安全——是在分布式网络环境中,对信息载体(处理载体、存储载体、传输载体)和信息的处理、存储、传输、访问提供安全保护,以防止数据、信息内容或能力被非授权使用、篡改或拒绝服务。 从本质上来讲,网络安全就是网络上的信息安全,是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受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 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 中断。网络安全涉及的内容既有技术方面的问题,也有管理方面的问 题,两方面相互补充,缺一不可。 网络安全的三个方面 ①自主计算机的安全; ②互联安全,即用以实现互联的通信设备、通信链路、网络软件、网络协议的安全; ③各种网络应用和服务的安全。 e .w e e k @ 16 3. c o m 张 定 祥

1. 1.4. 网络安全的基本属性 ①机密性 也称为保密性:信息不泄露、不被非授权者获取与使用。占有性 ②完整性 信息不被删除、添加、篡改、伪造。信息的真实性。 ③可用性 不宕机、不阻塞、能正常运行 1. 1.5. 网络信息安全性服务 ①机密性服务 机密性(confidentiality ): ? 保证信息与信息系统不被非授权者获取与使用 ? 保证系统不以电磁方式向外泄露信息 e .w e e k @ 16 3. c o m 张 定 祥

网络安全扫描器及漏洞的入侵扫描

单元三网络系统的安全配置与管理 项目五网络安全扫描器及漏洞的入侵扫描 教学目标 1.了解安全扫描的的原理、作用和网络扫描工具X-scan、Superscan的主要原理; 2.熟练掌握X-Scan、Superscan扫描器的使用,实现屏幕监视和控制和远程执行命令; 3.掌握主机入侵方式及基于Unicode漏洞的入侵,提高计算机安全方面的安全隐患意识。 教学要求 1.认真听讲,专心操作, 操作规范,认真记录实验过程,总结操作经验和写好实验报告,在实验中培养严谨科学的实践操作习惯; 2.遵守学校的实验室纪律,注意人身和设备的安全操作,爱护实验设备、及时上缴作业; 3.教学环境: Windows 7以及Windows server2003/2008以上操作系统。 知识要点 1.了解安全扫描的的原理、作用; 2.理解网络扫描工具X-scan、Superscan的主要原理。; 技术要点 1.熟练掌握X-Scan、Superscan扫描器的使用,实现屏幕监视和控制和远程执行命令。 2.掌握主机入侵方式及基于Unicode漏洞的入侵,提高计算机安全方面的安全隐患意识。 技能训练 一.讲授与示范 正确启动计算机,在最后一个磁盘上建立以学号为名的文件夹,从指定的共享文件夹中将“实习指导书”和其他内容复制到该文件夹中。 (一)安全扫描的原理 1.作用 1)自动检测远程或本地主机安全脆弱点的程序; 2)采用模拟攻击的形式对目标可能存在的已知安全漏洞进行逐项检查; 3)并不是一个直接的攻击网络漏洞的程序; 2.功能 发现一个主机和网络的能力;一旦发现一台主机,有发现什么服务正运行在这台主机上的能力;通过测试这些服务,发现这些漏洞的能力。 (二)端口扫描 扫描器主要可分为基于主机的和基于网络的两种。 真正的扫描器是TCP端口扫描器,可以连通TCP/IP端口和服务(比如,Telnet或FTP),并记录目标的回答,搜集到关于目标主机的有用信息。 1.TCP SYN 扫描

计算机网络安全知识要点

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安全概述 网络面临的安全威胁 1、网络安全威胁 是指某个人、物或时间对网络资源的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和非否认性等所造成的危害 2、网络安全威胁的分类 1) 外部攻击:分为 被动攻击 和 主动攻击 a) 被动攻击:涉及消息的秘密性。通常被动攻击不改变系统中的数据,只读取系统中的数据,从中获利。 被动攻击的目的:从传输中获得信息。 被动攻击的手段:截获、分析。 被动攻击的种类:析出消息内容、通信量分析 析出消息内容:从截获的信息中获得有用的数据。 常用的防止被动攻击的手段是安全可靠的数据加密 通信量分析:通过对消息模式的观察,测定通信主机的标识、通信的源和目的、 交换信息的频率和长度,然后根据这些信息猜测正在发生的通信的性质。 被动攻击的特点:难以检测,但可以预防。 对付被动攻击的重点:防止而不是检测。 b) 主动攻击 主动攻击的位置:可能发生在端到端通信线路上的几乎任何地方 网络安全威胁人为的不可避免的人为因素操作失误设计错误有意攻击内部攻击 蓄意破坏病毒威胁外部攻击主动攻击中断篡改伪装被动攻击析出消息内容 通信量分析非人为的设备失效:软件故障、硬件失效、电源故障、……自然灾害:雷电、地震、火灾、水灾、……

主动攻击的特点:难以预防,但容易检测。 对付主动攻击的方法:检测攻击,并从攻击引起的破坏中恢复。 主动攻击的种类:篡改消息、伪装、拒绝服务。 篡改消息:对消息的完整性的攻击。篡改消息包括改变消息的内容、删除消 息包、插入消息包、改变消息包的顺序。注意,消息重放也是一种篡改,是对 消息发送时间的篡改。重放设计消息的被动获取以及后继的重传,通过重放一 获得一种为授权的效果。 伪装:对消息真实性的攻击。伪装是一个实体假装成另外一个实体以获得非 授权的效果。 拒绝服务:对消息可用性的攻击。拒绝服务攻击中断或干扰通信设施或服务 的正常使用。典型的拒绝服务攻击是通过大量的信息耗尽网络带宽,是用户无 法使用特定的网络服务。另外,拒绝服务攻击还可能抑制消息通往安全审计这 样的特殊服务,从而是服务失效。 网络安全服务及机制 安全服务是由网络安全系统提供的用于保护网络安全的服务。 安全机制保护系统与网络安全所采用的手段称为安全机制。 安全服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机密性 完整性 真实性(鉴别)访问控制 非否认性 可用性 安全审计 入侵检测 事故响应 1、机密性 机密性服务用于保护信息免受被动攻击,是系统为防止数据被截获或被非法访问所提供的保护 机密性能够应用于一个消息流、单个消息或者一个消息中所选的部分字段。 安全机制包括:

5.1 网络安全概述

5.1 网络安全概述 1、网络安全的含义 网络安全是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受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 网络安全从其本质上来讲主要就是网络上的信息安全,即要保障网络上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和真实性。 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主要包括网络服务的可用性(Availability)、网络信息的保密性(Confidentiaity)和网络信息的完整性(Integrity)。随着网络应用的深入,网上各种数据会急剧增加,各种各样的安全问题开始困扰网络管理人员。数据安全和设备安全是网络安全保护两个重要内容。 通常,对数据和设备构成安全威胁的因素很多,有的来自企业外部,有的来自企业内部;有的是人为的,有的是自然造成的;有的是恶意的,有的是无意的。其中来自外部和内部人员的恶意攻击和入侵是企业网面临的最大威胁,也是企业网安全策略的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2、网络安全的层次划分 什么样的网络才是一个安全的网络?下面我们从五个方面简单阐述, 2.1 网络的安全性 网络的安全性问题核心在于网络是否得到控制,即是不是任何一个IP地址来源的用户都能够进入网络?如果将整个网络比作一栋办公大楼的话,对于网络层的安全考虑就如同大楼设置守门人一样。守门人会仔细察看每一位来访者,一旦发现危险的来访者,便会将其拒之门外。 通过网络通道对网络系统进行访问的时候,每一个用户都会拥有一个独立的IP地址,这一IP地址能够大致表明用户的来源所在地和来源系统。目标网站通过对来源IP进行分析,便能够初步判断这一IP的数据是否安全,是否会对本网络系统造成危害,以及来自这一IP 的用户是否有权使用本网络的数据。一旦发现某些数据来自于不可信任的IP地址,系统便会自动将这些数据挡在系统之外。并且大多数系统能够自动记录曾经危害过的IP地址,使得它们的数据将无法第二次造成伤害。 用于解决网络层安全性问题的产品主要有防火墙产品和VPN(虚拟专用网)。防火墙的主要目的在于判断来源IP,将危险或者未经授权的IP数据拒之系统之外,而只让安全的IP 通过。一般来说,公司的内部网络主要雨Internet相连,则应该再二者之间的配置防火墙产品,以防止公司内部数据的外泄。VPN主要解决的是数据传输的安全问题,如果公司各部在地域上跨度较大,使用专网,专线过于昂贵,则可以考虑使用VPN。其目的在于保证公司内部的敏感关键数据能够安全的借助公共网络进行频繁的交换。 2.2 系统的安全性 在系统安全性问题中,主要考虑两个问题:一是病毒对于网络的威胁,二是黑客对于网络的破坏和侵入。

操作系统漏洞扫描实验

操作系统漏洞扫描实验 应用场景 网络系统也是非法入侵者主要攻击的目标。开放分布或互连网络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主要体现在: 一是协议的开放性。TCP/IP 协议不提供安全保证,网络协议的开放性方便了网络互连,同时也为非法入侵者提供了方便。非法入侵者可以冒充合法用户进行破坏,篡改信息,窃取报文内容。 二是因特网主机上有不安全业务,如远程访问。许多数据信息是明文传输,明文传输既提供了方便,也为入侵者提供了窃取条件。入侵者可以利用网络分析工具实时窃取到网络上的各种信息,甚至可以获得主机系统网络设备的超级用户口令,从而轻易地进入系统。 三是因特网连接基于主机上社团的彼此信任,只要侵入一个社团,其他就可能受到攻击。 基于网络的漏洞扫描器包含网络映射(Network Mapping )和端口扫描功能。 我们以基于网络的漏洞扫描器为例,来讨论基于网络的漏洞扫描器。基于网络的漏洞扫描器一般结合了扫描器网络端口扫描功能,常常用来检测目标系统中到底开放了哪些端口,并通过特定系统中提供的相关端口信息,增强了漏洞扫描器的功能。 基于网络的漏洞扫描器,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组成: ①漏洞数据库模块:漏洞数据库包含了各种操作系统的各种漏洞信息,以及如何检测漏洞的指令。由于新的漏洞会不断出现,该数据库需要经常更新,以便能够检测到新发现的漏洞。 ②用户配置控制台模块:用户配置控制台与安全管理员进行交互,用来设置要扫描的目标系统,以及扫描哪些漏洞。 ③扫描引擎模块:扫描引擎是扫描器的主要部件。根据用户配置控制台部分的相关设置,扫描引擎组装好相应的数据包,发送到目标系统,将接收到的目标系统的应答数据包,与漏洞数据库中的漏洞特征进行比较,来判断所选择的漏洞是否存在。 ④当前活动的扫描知识库模块:通过查看内存中的配置信息,该模块监控当前活动的扫描,将要扫描的漏洞的相关信息提供给扫描引擎,同时还接收扫描引擎返回的扫描结果。 ⑤结果存储器和报告生成工具:报告生成工具,利用当前活动扫描知识库中存储的扫描结果,生成扫描报告。扫描报告将告诉用户配置控制台设置了哪些选项,根据这些设置,扫描结束后,在哪些目标系统上发现了哪些漏洞。 实验目标 1. 了解常见的可能出现漏洞的操作系统 2. 了解操作系统中常见的漏洞 VM Client VM Server

互联网系统在线安全监测技术方案(标书)

1.1在线安全监测 1.1.1网站安全监测背景 当前,互联网在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作为国家关键基础设施和新的生产、生活工具,互联网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信息流通和共享,提高了社会生产效率和人民生活水平,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网络安全形势日益严峻,针对我国互联网基础设施和金融、证券、交通、能源、海关、税务、工业、科技等重点行业的联网信息系统的探测、渗透和攻击逐渐增多。基础网络防护能力提升,但安全隐患不容忽视;政府网站篡改类安全事件影响巨大;以用户信息泄露为代表的与网民利益密切相关的事件,引起了公众对网络安全的广泛关注;遭受境外的网络攻击持续增多;网上银行面临的钓鱼威胁愈演愈烈;工业控制系统安全事件呈现增长态势;手机恶意程序现多发态势;木马和僵尸网络活动越发猖獗;应用软件漏洞呈现迅猛增长趋势;DDoS攻击仍然呈现频率高、规模大和转嫁攻击的特点。 1.1.2网站安全监测服务介绍 1.1. 2.1基本信息安全分析 对网站基本信息进行扫描评估,如网站使用的WEB发布系统版本,使用的BBS、CMS版本;检测网站是否备案等备案信息;另外判断目标网站使用的应用系统是否存在已公开的安全漏洞,是否有调试信息泄露等安全隐患等。 1.1. 2.2网站可用性及平稳度监测 拒绝服务、域名劫持等是网站可用性面临的重要威胁;远程监测的方式对拒绝服务的检测,可用性指通过PING、HTTP等判断网站的响应速度,然后经分析用以进一步判断网站是否被拒绝服务攻击等。 域名安全方面,可以判断域名解析速度检测,即DNS请求解析目标网站域

名成功解析IP的速度。 1.1. 2.3网站挂马监测功能 挂马攻击是指攻击者在已经获得控制权的网站的网页中嵌入恶意代码(通常是通过IFrame、Script引用来实现),当用户访问该网页时,嵌入的恶意代码利用浏览器本身的漏洞、第三方ActiveX漏洞或者其它插件(如Flash、PDF插件等)漏洞,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下载并执行恶意木马。 网站被挂马不仅严重影响到了网站的公众信誉度,还可能对访问该网站的用户计算机造成很大的破坏。一般情况下,攻击者挂马的目的只有一个:利益。如果用户访问被挂网站时,用户计算机就有可能被植入病毒,这些病毒会偷盗各类账号密码,如网银账户、游戏账号、邮箱账号、QQ及MSN账号等。植入的病毒还可能破坏用户的本地数据,从而给用户带来巨大的损失,甚至让用户计算机沦为僵尸网络中的一员。 1.1. 2.4网站敏感内容及防篡改监测 基于远程Hash技术,实时对重点网站的页面真实度进行监测,判断页面是否存在敏感内容或遭到篡改,并根据相应规则进行报警 1.1. 2.5网站安全漏洞监测 Web时代的互联网应用不断扩展,在方便了互联网用户的同时也打开了罪恶之门。在地下产业巨大的经济利益驱动之下,网站挂马形势越来越严峻。2008年全球知名反恶意软件组织StopBadware的研究报告显示,全球有10%的站点都存在恶意链接或被挂马。一旦一个网站被挂马,将会很快使得浏览该网站用户计算机中毒,导致客户敏感信息被窃取,反过来使得网站失去用户的信任,从而丧失用户;同时当前主流安全工具、浏览器、搜索引擎等都开展了封杀挂马网站行动,一旦网站出现挂马,将会失去90%以上用户。 网站挂马的根本原因,绝大多数是由于网站存在SQL注入漏洞和跨站脚本漏洞导致。尤其是随着自动化挂马工具的发展,这些工具会自动大面积扫描互联

第2章网络安全技术基础

第2章网络安全技术基础 1. 选择题 (1)SSL协议是()之间实现加密传输的协议。 A.物理层和网络层 B.网络层和系统层 C.传输层和应用层 D.物理层和数据层 (2)加密安全机制提供了数据的()。 A.可靠性和安全性 B.保密性和可控性 C.完整性和安全性 D.保密性和完整性 (3)抗抵赖性服务对证明信息的管理与具体服务项目和公证机制密切相关,通常都建立在()层之上。 A.物理层 B.网络层 C. 传输层 D.应用层 (4)能在物理层、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提供的网络安全服务的是()。 A.认证服务 B.数据保密性服务 C.数据完整性服务 D.访问控制服务 (5)传输层由于可以提供真正的端到端的连接,最适宜提供()安全服务。 A.数据保密性 B.数据完整性 C.访问控制服务 D.认证服务 解答:(1)C (2)D (3)D (4)B (5)B 2. 填空题 (1)应用层安全分解成、、的安全,利用各种协议运行和管理。 解答:(1)网络层、操作系统、数据库、TCP/IP (2)安全套层SSL协议是在网络传输过程中,提供通信双方网络信息的性和性,由和两层组成。 (2)保密性、可靠性、SSL 记录协议、SSL握手协议 (3)OSI/RM开放式系统互连参考模型七层协议是、、、、、、。 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4)ISO对OSI规定了、、、、五种级别的安全服务。 对象认证、访问控制、数据保密性、数据完整性、防抵赖

(5)一个VPN连接由、和三部分组成。一个高效、成功的VPN具有、、、四个特点。 客户机、隧道、服务器、安全保障、服务质量保证、可扩充和灵活性、可管理性 解答:(1)网络层、操作系统、数据库、TCP/IP (2)保密性、可靠性、SSL 记录协议、SSL握手协议 (3)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4)对象认证、访问控制、数据保密性、数据完整性、防抵赖 (5)客户机、隧道、服务器、安全保障、服务质量保证、可扩充和灵活性、可管理性 3.简答题 (1)TCP/IP的四层协议与OSI参考模型七层协议的对应关系是什么? Internet现在使用的协议是TCP/IP协议。TCP/IP协议是一个四层结构的协议族,这四层协议分别是:物理网络接口层协议、网际层协议、传输层协议和应用层协议。TCP/IP 组的4层协议与OSI参考模型7层协议和常用协议的对应关系如下图所示。 (2)简述IPV6协议的基本特征及与IPV4的IP报头格式的区别? TCP/IP的所有协议的数据都以IP数据报的形式传输,TCP/IP协议簇有两种IP版本:IPv4和IPv6。 IPv4的IP地址是TCP/IP网络中唯一指定主机的32位地址,一个IP包头占20字节包括IP版本号、长度、服务类型和其他配置信息及控制字段。IPv4在设计之初没有考虑安全性,IP包本身并不具有任何安全特性。

网络安全措施

电子政务保密管理工作措施 网络时代的到来,就是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随着Internet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已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巨大推动力网络带给大家的优越性是有目共睹的。但是随之而来的网络安全问题成为了大家所关注的交点。为了认真贯彻执行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电子政务保密管理工作应采取措施: 第一章:网络安全性 第二章:保密性与系统管理 第三章:人员培训 第四章:管理制度 第一章:网络安全性 网络安全是一项动态的、整体的系统工程,从技术上来说,网络安全由安全的操作系统、应用系统、防病毒、防火墙、入侵检测、网络监控、实时监控与恢复系统安全扫描等多个安全组件组成,一个单独的组件是无法确保您信息网络的安全性。这就需要硬件与软件相结合来使用才能使得网络安全得到进一步的保障。 第一节:硬件方面 计算机本身的硬件是否稳定可靠,整体性能是否优越。是否有加密设备(比如:热狗),是否有硬件防火墙。这样也为网络安全性进一步的提供了条件。 第二节:软件方面 1.防病毒软件 2001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是计算机病毒疯狂肆虐的一年,红色代码病毒、尼姆达病毒、求职病毒触动了信息网络脆弱的安全神经,更使部分信息网络用户一度陷入通讯瘫痪的尴尬局面…… 为了免受病毒所造成的损失,建议采用多层的病毒防卫体系。所谓的多层病毒防卫体系,是指在每台PC机上安装单机版反病毒软件,在服务器上安装基于服务器的反病毒软件(比如:瑞星、熊猫卫士、江民等等),在网关上安装基于网关的反病毒软件。因为防止病毒的攻击是每个员工的责任,人人都要做到自己使用的台式机上不受病毒的感染,从而保证整个网络不受病毒的感染。 考虑到病毒在网络中存储、传播、感染的方式各异且途径多种多样,故相应地在构建网络防病毒系统时,应利用全方位的企业防毒产品,实施"层层设防、集中控制、以防为主、防杀结合"的策略。具体而言,就是针对网络中所有可能的病毒攻击设置对应的防毒软件,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防毒系统配置,使网络没有薄弱环节成为病毒入侵的缺口。 2.软件防火墙 防火墙技术是重要网络安全技术,其主要作用是在网络入口处检查网络通讯,根据客户设定的安全规则,在保护内部网络安全的前提下,保障内外网络通讯。 在网络出口处安装防火墙后,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进行了有效的隔离,所

网络安全技术概述

网络安全技术概述 本质上讲,网络安全就是网络上的信息安全。从广义上来说,凡是涉及到网络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真实性和可控性得相关技术和理论都是网络安全的研究领域。 信息安全的技术主要包括监控、扫描、检测、加密、认证、防攻击、防病毒以及审计等几个方面,其中加密技术是信息安全的核心技术,已经渗透到大部分安全产品之中,并正向芯片化方向发展。 1信息加密技术 在保障信息安全各种功能特性的诸多技术中,密码技术是信息安全的核心和关键技术,通过数据加密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数据传输的安全性,保证传输数据的完整性。一个数据加密系统包括加密算法、明文、密文以及密钥,密钥控制加密和解密过程,一个加密系统的全部安全性是基于密钥的,而不是基于算法,所以加密系统的密钥管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数据加密过程就是通过加密系统把原始的数字信息(明文),按照加密算法变换成与明文完全不同得数字信息(密文)的过程。假设E为加密算法,D为解密算法,则数据的加密解密数学表达式为:P=D(KD,E(KE,P)) 2数据加密技术 2.1数据加密技术 数据加密技术主要分为数据传输加密和数据存储加密。数据传输加密技术主要是对传输中的数据流进行加密,常用的有链路加密、节点加密和端到端加密三种方式。

链路加密是传输数据仅在物理层前的数据链路层进行加密,不考虑信源和信宿,它用于保护通信节点间的数据,接收方是传送路径上的各台节点机,信息在每台节点机内都要被解密和再加密,依次进行,直至到达目的地。 与链路加密类似的节点加密方法,是在节点处采用一个与节点机相连的密码装置,密文在该装置中被解密并被重新加密,明文不通过节点机,避免了链路加密节点处易受攻击的缺点。 端到端加密是为数据从一端到另一端提供的加密方式。数据在发送端被加密,在接收端解密,中间节点处不以明文的形式出现。端到端加密是在应用层完成的。在端到端加密中,除报头外的的报文均以密文的形式贯穿于全部传输过程,只是在发送端和接收端才有加、解密设备,而在中间任何节点报文均不解密,因此,不需要有密码设备,同链路加密相比,可减少密码设备的数量。另一方面,信息是由报头和报文组成的,报文为要传送的信息,报头为路由选择信息,由于网络传输中要涉及到路由选择,在链路加密时,报文和报头两者均须加密。而在端到端加密时,由于通道上的每一个中间节点虽不对报文解密,但为将报文传送到目的地,必须检查路由选择信息,因此,只能加密报文,而不能对报头加密。这样就容易被某些通信分析发觉,而从中获取某些敏感信息。 链路加密对用户来说比较容易,使用的密钥较少,而端到端加密比较灵活,对用户可见。在对链路加密中各节点安全状况不放心的情况下也可使用端到端加密方式。

计算机网络安全教程第2版--亲自整理最全课后答案

第1章网络安全概述与环境配置 一、选择题 1. 狭义上说的信息安全,只是从自然科学的角度介绍信息安全的研究内容。 2. 信息安全从总体上可以分成5个层次,密码技术是信息安全中研究的关键点。 3. 信息安全的目标CIA指的是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 4. 1999年10月经过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将计算机安全保护划分为以下5个级别。 二、填空题 1. 信息保障的核心思想是对系统或者数据的4个方面的要求:保护(Protect),检测(Detect),反应(React),恢复(Restore)。 2. TCG目的是在计算和通信系统中广泛使用基于硬件安全模块支持下的可信计算平台Trusted Computing Platform,以提高整体的安全性。 3. 从1998年到2006年,平均年增长幅度达50%左右,使这些安全事件的主要因素是系统和网络安全脆弱性(Vulnerability)层出不穷,这些安全威胁事件给Internet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4. B2级,又叫结构保护(Structured Protection)级别,它要求计算机系统中所有的对象都要加上标签,而且给设备(磁盘、磁带和终端)分配单个或者多个安全级别。 5. 从系统安全的角度可以把网络安全的研究内容分成两大体系:攻击和防御。 三、简答题 1. 网络攻击和防御分别包括哪些内容? 答:①攻击技术:网络扫描,网络监听,网络入侵,网络后门,网络隐身 ②防御技术:安全操作系统和操作系统的安全配置,加密技术,防火墙技术,入侵检测,网络安全协议。 2. 从层次上,网络安全可以分成哪几层?每层有什么特点? 答:从层次体系上,可以将网络安全分为4个层次上的安全: (1)物理安全特点:防火,防盗,防静电,防雷击和防电磁泄露。 (2)逻辑安全特点:计算机的逻辑安全需要用口令、文件许可等方法实现。 (3)操作系统特点:操作系统是计算机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软件。操作系统的安全是网络安全的基础。 (4)联网安全特点:联网的安全性通过访问控制和通信安全两方面的服务来保证。 3、为什么要研究网络安全? 答:目前研究网络安全已经不只为了信息和数据的安全性。网络安全已经渗透到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并影响到社会的稳定。 第2章网络安全协议基础 一、选择题 1. OSI参考模型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模型,把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分成7个互相连接的协议层。 2. 表示层服务的一个典型例子是用一种一致选定的标准方法对数据进行编码。。 3. 子网掩码是用来判断任意两台计算机的IP地址是否属于同一子网络的根据。。 4. 通过ICMP协议,主机和路由器可以报告错误并交换相关的状态信息。 5. 常用的网络服务中,DNS使用UDP协议。 二、填空题 1. 网络层的主要功能是完成网络中主机间的报文传输,在广域网中,这包括产生从源端到目的端的路由。 2. TCP/IP协议族包括4个功能层: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和网络接口层。这4层概括了相对于OSI参考模型中的7层。 3. 目前E-mail服务使用的两个主要协议是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和邮局协议(POP)。 4. ping指令通过发送ICMP包来验证与另一台TCP/IP计算机的IP级连接,应答消息的接收情况将和往返过程的次数一起显示出来。

漏洞扫描系统的功能

漏洞扫描系统通过对已探测漏洞的修补,可以有效防止黑客攻击行为,防患于未然。漏洞扫描系统通过对网络的扫描,可以了解网络的安全配置和运行的应用服务,及时发现安全漏洞,客观评估网络风险。铱迅漏洞扫描系统,支持主机漏洞扫描、Web漏洞扫描、弱密码扫描等,可提供查询每个扫描任务中,主机的漏洞数量及分类结果等详细信息。 新一代漏洞扫描系统──快速扫描各种漏洞 铱迅漏洞扫描系统(英文:Yxlink Network Vulnerability Scan System,简称:Yxlink NVS),是仅有的支持IP地址段批量反查域名、内网穿透扫描的专业漏洞扫描器,可支持主机漏洞扫描、Web漏洞扫描、弱密码扫描等。 铱迅漏洞扫描系统可以广泛用于扫描数据库、操作系统、邮件系统、Web服务器等平台。通过部署铱迅漏洞扫描系统,快速掌握主机中存在的脆弱点,能够降低与缓解主机中的漏洞造成的威胁与损失。 产品功能 主机漏洞扫描 主机系统上存储、处理和传输各种重要数据,可以说主机的安全问题是Internet安全的核心问题之一,是Internet实现安全性的关键。因此,主机系统的安全防护也是整个安全策略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铱迅漏洞扫描系统全面支持各种主机漏洞的检测。 铱迅漏洞扫描系统支持扫描操作系统漏洞、网络设备漏洞、Web服务器漏洞、数据库服务器漏洞、邮件服务器漏洞、DNS漏洞等。 Web漏洞扫描 Web应用程序可以运行于多种操作系统平台,由于网站开发人员在进行编码时,对Web应用的安全性考虑不周,容易引入各种Web漏洞。另外,如果管理员对于安全性重视度不够,不对已知的缺陷进行修补,攻击者能很容易利用Web应用程序漏洞穿透防火墙攻击内网数据库等服务器,造成更大的安全隐患。 铱迅漏洞扫描系统支持检测SQL注入、跨站脚本、木马上传、代码执行、远程本地包含、信息泄露等各种类型的Web漏洞,可第一时间提示管理员,做到防患于未然。 弱密码扫描 弱密码是网络主机系统中一个普遍存在的严重安全隐患,存在弱密码漏洞的计算机一直是黑客青睐的对象,通过此类漏洞,可以轻易地得到服务器的管理员权限,从而威胁网站及数据的安全。

网络安全技术第1章网络安全概述习题及答案

网络安全技术第1章网络安全概述习题及答案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第1章网络安全概述 练习题 1.选择题 (1)在短时间内向网络中的某台服务器发送大量无效连接请求,导致合法用户暂时无法访问服务器的攻击行为是破坏了( C )。 A.机密性B.完整性 C.可用性D.可控性 (2)Alice向Bob发送数字签名的消息M,则不正确的说法是( A ) 。 A.Alice可以保证Bob收到消息M B.Alice不能否认发送消息M C.Bob不能编造或改变消息M D.Bob可以验证消息M确实来源于Alice (3)入侵检测系统(IDS,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是对( D )的合理补充,帮助系统对付网络攻击。 A.交换机B.路由器C.服务器D.防火墙(4)根据统计显示,80%的网络攻击源于内部网络,因此,必须加强对内部网络的安全控制和防范。下面的措施中,无助于提高局域网内安全性的措施是( D )。 A.使用防病毒软件B.使用日志审计系统 C.使用入侵检测系统D.使用防火墙防止内部攻击 2. 填空题 (1)网络安全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与不可抵赖性。 (2)网络安全是指在分布式网络环境中,对信息载体(处理载体、存储载体、传输载体)和信息的处理、传输、存储、访问提供安全保护,以防止数据、信息内容遭到破坏、更改、泄露,或网络服务中断或拒绝服务或被非授权使用和篡改。 (3)网络钓鱼是近年来兴起的另一种新型网络攻击手段,黑客建立一个网站,通过模仿银行、购物网站、炒股网站、彩票网站等,诱骗用户访问。

《网络安全技术》课程标准

《网络安全技术》课程标准 一、概述 1、本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一门新兴科学,属于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专业课程,为学生的必修课。实施网络安全的首要工作就是要进行网络防范设臵。深入细致的安全防范是成功阻止利用计算机网络犯罪的途径,缺乏安全防范的网络必然是不稳定的网络,其稳定性、扩展性、安全性、可管理性没有保证。本课程在介绍计算机网路安全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深入细致的介绍了网络安全设臵的方法和经验。并且配合必要的实验,和具体的网络安全案例,使学生顺利掌握网络安全的方法。 2、课程基本理念 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打破了传统的学科体系的模式,将《计算机网络基础》、《Windows 2003Server服务器安全配臵》、《计算机网络管理》、《Internet安全设臵》等学科内容按计算机高级网络安全管理员岗位的实际项目进行整合,按理论实践一体化要求设计。它体现了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培养目标,不仅强调计算机网络管理维护岗位的实际要求,还强调学生个人适应劳动力市场的发展要求。因而,该课程的设计应兼顾企业实际岗位和个人两者的需求,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即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提高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 学习项目选取的基本依据是该门课程涉及的工作领域和工作任务范围,但在具体设计过程中还需根据当前计算机常见网络安全的典型实际工作项目为载体,使工作任务具体化,产生具体的学习项目。其编排依据是该职业岗位所特有的工作任务逻辑关系,而不是知识关系。 依据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五年制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按照“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嵌入式”的设计要求确定课程的知识、技能等内容。 依据各学习项目的内容总量以及在该门课程中的地位分配各学习项目的学时数 3、课程改革思路 ⑴、课程内容方面的改革 随着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网络日新月异、网络设备和网络协议不断升级,教师应对课本内容的及时更新。 ⑵、授课方式的改革 可以考虑采用以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为教学主线,先讲基本设臵,再讲各种网络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功能,最后讲网络中各种安全设臵方法。 ⑶、课时分配 课程内容由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两大部分组成,建议课程总学时为 78学时,其中理论

网络安全技术

1. 由于来自系统外部或内部的攻击者冒充为网络的合法用户获得访问权限的攻击方法是下列哪一项? A、黑客攻击 B、社会工程学攻击 C、操作系统攻击 D、恶意代码攻击我的答案:B 2. 在信息安全性中,用于提供追溯服务信息或服务源头的是哪一项? A、不可否认性 B、认证性 C、可用性 D、完整性我的答案:A 3. 下列哪项属于网络协议和服务的脆弱性 A、操作系统不安全 B、RAM被复制且不留下痕迹 C、www服务、pop、ftp、dns服务漏洞 D、搭线侦听电子干扰我的答案:C 4. __ 是对付嗅探器的最好手段。 A、数字签名技术 B、加密算法 C、三次握手 D、hash算法答案:B 5. 对于黑客攻击web 服务器的威胁,管理员可以在黑客与服务器主机之间建立防火墙,这种措施属于: A、风险规避 B、风险承担 C、风险转移 D、风险最小化答案:D 6. 网络中的服务器主要有________ 和 _______ 两个主要通信协议,都使用 ____ 来识别高层的服务。注:如添加英文则全部大写, 如:ABC,NET等。 第一空:UDP第二空:TCP第三空:端口号 简述黑客攻击的一般过程。 我的答案:踩点T扫描T查点T获取访问权T权限提升T获取攻击成

果—掩盖踪迹—创建后门黑客侵入Web站点的目的何在?我的答案:答:1、为了得到物质利益; 2、为了满足精神需求。分析扫描器的工作原理. 我的答案:答:对原稿进行光学扫描,然后将光学图像传送到光电转换器中变为模拟电信号,又将模拟电信号变换成为数字电信号,最后通过计算机接口送至计算机中。 分析缓冲区溢出的工作原理 我的答案:答:通过往程序的缓冲区写超出其长度的内容,造成缓冲区的溢出,从而破坏程序的堆栈,使程序转而执行其他指令,以达到攻击的目的,造成缓冲区溢出的原因是程序没有仔细检查用户输入的参数。IP 欺骗的原理和步骤是什么. 我的答案:答:两台主机之间的是基于IP 地址而建立起来的,假如冒充其中一台主机的IP,就可以使用该IP下的账号登录到另一台主机上,而不需要任何的口令验证。 步骤:1、使被信任主机的网络暂时瘫痪,以免对攻击造成干扰; 2、连接到目标机的某个端口来猜测SN基值和增加规律; 3、把源地址伪装成被信任主机,发送带有SYN标志的数据段请求连接; 4、等待目标机发送SY N+AC包给已经瘫痪的主机; 5、再次伪装成被信任主机向目标主机发送ACK此时发送的数据段带有预测的目标主机的ISN+1; 6、连接建立,发送命令请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