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闽南童谣与音乐教学

闽南童谣与音乐教学

闽南童谣与音乐教学
闽南童谣与音乐教学

闽南童谣与音乐教学

魏幼林

“闽南童谣”产生于闽南这块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土壤里。多少年来,勤劳勇敢的闽南人民,用心灵和智慧创编和流传了许多脸炙人口的民歌,其中闽南童谣占有一定的比例,成为我们闽南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闽南童谣优美动听,通俗易懂,简短易学,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它既是一份宝贵的文化资源,又是一种难得的教育资源。

把闽南童谣引进教学

闽南地区丰富多彩的民歌童谣中,有游戏题材的《抛沙包》,有母亲唱给孩子的摇篮曲《一瞑大一寸》,有将文字环环相扣、紧紧相连的《连锁歌》,有概括动物特性的《十二生相》、《小蜜蜂》、《田鸽仔》、《白鹭鸶》,还有过中秋节搏月时唱的《中秋饼》等等。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一些赞美传统美德,如文明礼貌、团结友爱、反映现代人生活情感内容的题材也都融进了民歌童谣中。如由本地音乐工作者创编的《厦门八大景歌》、《文明歌》、《扒龙船》、《果子歌》、《月亮月光光》、《看新娘》等等。这些民歌童谣写得很逼真、很生动,符合现实生活,深受人们喜爱。但是这些年来,由于受到外来音乐的影响和多元文化的冲击,不少青少年甚至儿童也在追赶时尚,迷恋流行歌曲,闽南童谣几乎已经被遗忘了,我们的先辈一代一代传唱的歌谣,到了今天却没有几个人还能记得,更不用说传唱了。然而当今艺术界,无论国内国外都把振兴民族音乐,弘扬民族文化作为音乐创作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匈牙利的柯达伊、德国的奥尔夫,他们的教学法都是着眼于整个民族的发展,通过学习民族的民间音乐传统,树立民族文化意识,把提高全民族音乐文化素质作为音乐教育的目标。我国现行的《音乐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要使学生了解我国各民族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激发学生热爱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并强调在众多的教学内容中要突出民族音乐艺术的地位。传承本上音乐文化,成了当今世界各国音乐研究的课题。

学校是音乐教育的重要场所,也是传承乡土民谣的一个重要阵地,音乐教育要通过学校的音乐教学得以完成。有幸的是,我们学校从 2001年3月起承担了国家级课题《诱导小学生走进民族音乐的研究与实践——闽南民间音乐进课堂探

索》,其研究的目的,就是要使民族音乐文化能够真正得到继承、弘扬和发展,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深厚感情,增强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提高小学生的音乐素养、文化素质和创新意识,造就一代具有扎根本民族又向世界开放的文化心态和创造现代文化能力的新人。

编写闽南民间音乐乡土教材

编写一套系统的由浅入深的乡土音乐教材是把闽南童谣引进音乐教学的前提。我们音乐教研组经过艰苦的努力,收集、挖掘、整理、编写出小学1——6年级乡土教材(试用本),同时逐步也配置配套教学的音像材料。根据各年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在编排设计时,主要把闽南童谣作为低年级教材内容。童谣最符合低年段学生的心理特征和生活体验,使他们乐学易会,以至有不少专家呼吁“逾早学音乐逾好”,如果我们抓住童年时期的教育,让学生从小耳闻目染,朗读、吟唱、感受民间童谣,学生会在无意识中,适应环境,并且把所见所闻记入头脑。童年时期的教育,可以说是一个人人格发展的基础阶段,利用儿童早期教育的优势,让他们了解本地风土民情,继承当地劳动人民的优良传统,培养他们的中华灵魂和全球视野,是我们进行闽南童谣教育的宗旨。

创设多种闽南童谣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我们把新课程改革后使用的新教材和校本乡土教材结合起来进行教学,用新的教学理念,设计了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给学生提供参与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中了解闽南童谣的特点,让孩子们知道,他们的爷爷奶奶是唱着什么歌谣长大的,是哼唱着什么歌谣过日子的。

l、互教互学教学法

演唱闽南童谣,要保持它的原汁原味,必须用方言来演唱。方言是最自然、最有亲和力的语言。闽南童谣语言质朴、自然、率真,用方言朗读,朗朗上口,演唱出来韵味无穷。而我们所授课的班级,有1/3的学生祖籍是外地的,另外2/3的学生来自福建各地,由于八闽“乡不同语,村不同俗”,也很难说出纯正的厦门方言。加之平时教学过程中师生都说普通话,对课堂上用家乡话演唱故乡童谣,同学们都亲情倍增,跃跃欲试。为了解决学习闽南童谣的方言难题,我们充分开发教育资源,调动班内厦门土生土长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优势,轮流当小老师为同学们做示范朗读,同时也纠正老师所学不纯正方言。这样生生互教互学,师生互教互学,真正实现了互动互促,不仅贯彻了审美教育的相互交流性原则,提高了音乐教学效率,而且创造了一个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情感交流的机会,培养了良好的人际关系。

2、意象图示教学法

闽南童谣教学的难点之一是很多学生不懂闽南方言。而童谣里意象又相当丰富。我们就利用图画的直观性特点,以生动形象的简笔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他们理解歌词。如闽南童谣《火金姑》是一首连锁歌,以拟人的描述法,从邀请萤火虫来喝茶开始,以各种食物的特性和声音的趣味来制造丰富的意象。它后一个

短句扣前一句的韵脚,配上一个押韵的食物名称,听起来非常有趣味。我在黑板上画了几幅简笔画:一只萤火虫,一碗茶,还有香蕉、龙眼等水果,学生眼看着简笔画,耳听着音乐的旋律,手击相应的节拍,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这里贯彻了审美教育的形象性原则。

3、图形节奏谱教学法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让每个学生都有一件打击乐器,学生用乐器节奏和着闽南童谣的旋律演奏,使其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了音乐之中。如采用图形节奏谱感受闽南

击乐器。学生依据图形打击节奏,感受旋律独特的风格特点,领悟闽南童谣中那充满生活情趣,以及诙谐幽默的文化内涵,在多种感官参与中感受学习童谣的快乐。

这里贯彻了审美教育的愉悦性原则。

4、声势律动教学法

采用声势律动导入课堂教学,调动学生肢体的律动,视觉的律动,思维的律动,可以增强学生对歌谣的理解与感受,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律动中感受音乐旋律美,体验闽南童谣的风格特点。如学习闽南童谣《大头仔》,这是一首传统歌谣,诙谐幽默,反映孩子们嬉戏玩耍,无拘无束的心情。根据这首歌谣的特点,我设计了拍手、拍腿、双手绕圈、跺脚、耸

图做律动,和着音乐做律动,唱着歌谣做律动,感受到民间童谣的乐趣,学得主动,学得高兴,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全

身心地投入学习和表现,从而收到显著的教学效果。这里调动了学生的语言反应、肢体反应和内心反应,贯彻了审美教育的实践性原则。

开展闽南童谣课外活动

音乐课外活动是音乐课堂教学的延伸与辐射,是学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功能是不可忽视的。组织全校学生共同参与,以班级为单位的歌咏比赛,极大地活跃了校园文化生活,营造了浓厚的乡土文化氛围,也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锻炼。在学校艺术节期间,我们以“家乡的童谣” 为主题,开展了全校性的歌咏比赛,选择了闽南童谣《水蛙仔子》、《炒米香,强强滚》、《烧肉粽》、《月姐姐》、《大头仔》、《月亮月光光》、 《放鸡鸭》、《羞、羞、羞》等优秀曲目,各班级用不同的形式参与了表演。有的班级由本班学生用民族乐器伴奏;有的采用领唱、合唱的形式;有的用打击乐器伴奏;最可爱的是低年级小同学的表演,他们用歌表演的形式边游戏、边做动作、边随口念童谣。台上表演《天黑黑》,台下的观众也跟着一起唱,整个校园充满了热烈的气氛,全校学生沉浸在优美的歌声、动听的旋律之中。家乡的童谣感染了孩子们的心灵,也感染了前来观看的家长和过路的行人,有位家长激动地说:“当我们听了孩子们唱起天真烂漫的童谣,就想起我们孩提时有趣的生活情景”。孩子们还和厦门老年艺术团的爷爷、奶奶们同台演出,老少同乐,兴致盎然。浓浓的乡情,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音乐课外活动还包括校外活动。由于厦门特殊的地域文化,我们充分利用闽南童谣的文化功能,带领学生开展校际交流和海峡两岸交流,充分利用传统美德、民间习俗和乡土亲情,加强团结,呼唤统一。例如我们与金门岛的中学生开展联谊活动,就收到了文化的、教育的、伦理的、政治的良好效果。让小学生们更加感受到闽南童谣的美学价值,学习、演唱、传播闽南童谣的兴趣更浓了。

常言说得好:教学有法,而无定法。在民族民间音乐教学中需要我们大胆创新,合理运用有别于其他教学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让学生体会多闽南童谣给他们带来的智慧、艺术和快乐。我们所创造的教学艺术的教育目标、教育理念与整个音乐教学是一致的:为了“提高学生素质,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著名音乐教育家柯达伊提出:“儿童也应该首先使用音乐的母语唱歌。简练、淳朴、富有生活情趣的民间歌曲正是引导儿童进入音乐世界的最好材料,是培养儿童热爱民间音乐、继承民族传统的必由之路。”音乐教育要从民族传统音乐抓起,民族传统音乐教育又要从当地民间童谣抓起。这里运用了人类童年回忆的文化发生学,也利用了地域、年龄相近的文化亲和性。我们的教育实践证明,这是一条审美教育的规律。当地童谣教育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将民族文化的根深深植于每个孩子幼小的心灵里,从而诱导他们从厦门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走向未来,把闽南民间音乐唱进每一个与我们交往合作者的心里。

(作者系厦门第二实验小学音乐高级教师)

闽南童谣100首(最全)

闽南语童谣100首 西北雨直直落 西北雨直直落,鯽仔魚卜娶某。 鮕鮐兄拍鑼鼓,媒人婆仔土虱嫂, 日頭暗揣無路,趕緊來火金姑, 做好心來照路,西北雨直直落。 西北雨直直落,白鷺鷥來趕路。 搬山嶺過溪河,找無岫跋一倒, 日頭暗卜怎好,土地公土地婆, 做好心來帶路,西北雨直直落。 瘦丑仔 瘦丑仔猴,鼻那流,食芎焦,配土豆, 食西瓜,配菜头,毋是吐,著是漏。 乌头仔车 乌头仔车,车甘蔗,顶头坐一个阿舍。 流鼻蚵,挂目镜,腹肚枵,坐未正,跋落来,哀哀痛。 新年歌 初一早,初二巧,初三困到饱,初四顿顿饱, 初五隔开,初六挹肥,初七七元,初八原金,初九天公生,初十有食食,十一请囝婿, 十二查某囝转来拜,十三食泔糜仔配芥菜, 十四结登棚,十五上元瞑,十六拆灯棚。 摇囝歌 摇啊摇,阿妈斗挽茄,挽偌济,挽一饭篱, 也欲食,也欲卖。 阿公仔讲欲滚,滚烂烂,一人分一半, 滇满满,一人食一碗。

天乌乌,欲落雨,鲫仔鱼,欲娶某, 鱼担灯,虾拍鼓,水鸡扛轿大腹肚, 田螺举旗叫艰苦。 十二生肖相歌 一鼠贼仔名,二牛驶犁兄。 三虎爬山坪,四兔游东京。 五龙皇帝命,六蛇予人惊。 七马走兵营,八羊食草岭。 九猴爬树头,十鸡啼三声。 十一狗仔顾门埕,十二猪是菜刀命。 西北雨 西北雨,直直落。鲫仔鱼,欲娶某。 鮕代兄,拍锣鼓。媒人婆,土虱嫂。 日头暗,寻无路。赶紧来,火金姑。 做好心,来照路。西北雨,直直落。 西北雨,直直落。白鹭鸶,来赶路。 翻山岭,过溪河。寻无巢,跋一倒。 日头暗,欲怎好。土地公,土地婆。 做好心,来带路。西北雨,直直落。 坐牛车 坐飞机看天顶,坐大船看海涌,坐火车看风景。 坐汽车钱卡省,坐牛车顺续挽龙眼。 ABCD ABCD狗咬猪,阿公仔坐飞机, 摔一下冷吱吱,叫医生来共伊医,医一下脚骨大细枝,医一下脚骨大细枝。

闽南童谣.doc201班

闽南童谣《紧仔婴,有志气》 活动目标 1、通过学说《紧仔婴,有志气》童谣,体验本土童谣语言的韵律美,从而产生积极愉悦的情绪。 2、掌握| ××××| ×××| 的节奏特点,用简单的动作表现童谣中生有趣场景与情节。 3、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劳动、勤奋学习的优良品质。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图谱、节奏卡 活动过程 一、师生问好后谈话引入。 师:小孩子在本地话(闽南语)有几种讲法? 生:小朋友、紧仔婴……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首关于“紧仔婴”的童谣,小朋友一起来听听。”

二、教师朗诵童谣《紧仔婴,有志气》,结合图谱,引导生理解童谣。 1、倾听朗诵,引导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师朗诵后问:童谣的名字叫什么? 师:听起来感觉怎么样? 2、再次倾听朗诵,要求幼儿讲出童谣里讲的主要内容,师结合幼儿的回答“拆”出图谱。 师:童谣说谁有志气?她听见了什么?怎么做? 师:接下来“紧仔婴”做了哪些事? 师:爸爸妈妈心情怎么样? 师:接下来他到哪里去了?过得怎么样? 师:接下来他做了些什么? 师:早操的口令是什么? 师:学唱歌呢?

师:学英语呢? 师:学算术呢? 师:最后一句是什么? 3、据图谱朗诵童谣,发现童谣尾韵的特点,激励幼儿学习童谣中积极向上的精神。 师:我们一起来朗诵童谣吧。 师:小朋友有没有说发现,这首童谣有一个很大的特点?每一句的最后一个字的发音都靠近什么? 师:这就是所说的压韵。 师:刚才小朋友朗诵得真不错,再来一次吧。 师:童谣中的“紧仔婴”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师弹琴轻声演唱,让幼儿期盼在第二课时中学唱童谣。 师:好听吗?

师:我们下节课再来一起学吧。 闽南童谣《洗脚谣》 一、活动目的: 1、感受闽南童谣风趣诙谐,易于诵唱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闽南童谣的情感。 2、理解童谣中的闽南语:甲、堍、褴烂,初步学会朗诵童谣。 3、教育学生讲卫生、勤洗脚。 二、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请家长与学生一起收集有关闽南童谣的资料,并向学生介绍闽南童谣的起源、发展及其特色。‘ 2、物质准备:《洗脚的故事》表演,童谣图谱,五个角色头饰,洗脚盆一个,床一张,双响筒若干个,棍子一把。 三、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 师与学生玩闽南民间游戏“老鼠仔”。

幼儿园教研活动计划

幼儿园教研活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根据《xx镇教委办XX年秋季教科研活动月方案》等通知精神,根据我园实际情况,深入学习、研讨。以解决当前的问题为切入点,继续开展各种教研教改活动,不断的更新观念,提升教育水平,促进幼儿全面整体发展,紧紧围绕示范园创建目标,狠抓软件环境建设;以多层次的师训工作促保教人员的专业基本功提升;以深入的常规督导、示范展示保教常规工作的规范化;以有效开展的磨课为载体的园本教研,促教师专业化成长,促教科研工作出特色、出成果。 为进一步确保“教科研活动月”活动的顺利开展,成立以园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如下: 组长:龚xx 副组长:黄xx、黄xx 组员:陈xx、鲍xx 一.活动时间: XX年10月26号——XX年12月3日 二.活动目标: 以抓实保教活动为核心,合理安排一日常规,优化区域活动、游戏活动的开展,扎扎实实抓教科研,在“研”字上下功夫,实实在在地研究课堂教学微观领域经常面临的问题。 三.活动过程:

(一)加强学习,转变观念 .组织教师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幼儿园指导纲要》、《幼儿园教师园本培训》等,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使理念转化为教师的教育行为,逐步改善“教”与“学”的方式。 2.深入学习教材,转变新的教材观,正确领会教材编写意义,积极实践教材。 3.积极开展教师读书活动。继续开展《幼儿教育文集》读书活动,坚持做好读书笔记,写好读书心得;将学习体会运用于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保障幼儿快乐健康地成长。 (二)抓好常规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积极探索有效的备课方式,科学、合理地制定月计划、周计划和日计划,整合教学资源,提高教育活动的有效性。 2.抓好教学常规,科学合理地安排好幼儿在园一日生活,坚持以游戏为主要活动,做好各个环节中的管理工作,让幼儿在快乐的活动中成长。本学期,我们还将开展“闽南童谣进幼儿园”活动。 3.结合本幼儿园实际开展好“走进课堂月”活动。 4.继续采用视频教研、案例引导、教学观摩、对话讨论等方式引导教师探索有效地教学方法和策略,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 5.创设外出、观摩学习的机会。通过学习、研讨、听课、评课、外出交流等形式,让全体教师获得幼教新信息,扩大新经验,提高教师对目前幼儿教育的进一步认识。 6.注意各种教学资料的积累,做好教学业务档案资料的管理。

亲子课音乐活动

亲子课音乐活动《拔萝卜》 活动目标:1.记住歌词,学唱儿歌。 2.唱儿歌的同时,体会儿歌带来的快乐。 3.通过学唱儿歌,学会如何团结合作。 教学重点:学唱儿歌,初步感受儿歌带来的快乐。 教学难点:学会用轻快的节奏去唱儿歌。 活动准备:《拔萝卜》的音乐、老爷爷、老婆婆、小花狗、小花猫、小老鼠、大萝卜等。 活动过程: 一、热身 小朋友同教师先一起玩一个手指游戏《小手拍拍》,让小朋友的情绪跟着老师活跃起来。 二、播放歌曲《拨萝卜》 教师:看这是什么? 这是老公公种的一个萝卜,老爷爷每天都给它浇水、施肥、拔草,萝卜越长越大, 后来老公公想把萝卜拔出来,可是怎么拔也拔不动,请小朋友听一听歌曲,老公 公都请谁过来帮忙拔萝卜了。 提问小朋友,在这首歌里你们都听到了什么呢? 教师:小朋友,刚刚我们在歌曲里听到了都有谁呢? 幼儿:老爷爷、老奶奶、小花狗、小花猫 教师:他们在干什么呢? 幼儿:在拔萝卜。 教师:老爷爷拔萝卜时,会是什么样的动作呢?我们来模仿一下。 分别依此模仿老婆婆、小花狗、小花猫、小老鼠的动作。 三、再次播放音乐,老师请小朋友们来一起表演拔萝卜。 教师:请小朋友站在小圆点上,和老师一起学做拔萝卜的动作,一起拔萝卜吧!让爸爸妈妈看看宝贝们棒不棒。 四、带领孩子学唱《拔萝卜》 幼儿集体和教师一起听着音乐,唱起来!教师带领小朋友一起做着拔萝卜的动作唱歌,让幼儿更能感受到儿歌带来的快乐! 教师:小朋友们真棒! 哇,萝卜终于拔出来了!小朋友们拔得开心吗? 这个大萝卜需要几个人才能拔出来呢? 如果自己一个人,拔得动吗? 拔不动你开心吗? 如果遇到更大的萝卜怎么办?老师告诉你哦!我们可以多请几个小朋友来帮忙。 五、小结: 一个人办不到的事情,依靠大家的力量就能办得到,人多力量大。所以我们小朋友们平时也要互相帮助,团结合作!

闽南童谣

◆Do Re Mi Do Re Mi,大頭的拈田蛜, 田蛜天頂高,大頭的賣肉圓, 肉圓苦苦不好食,大頭的賣柴履, 柴履不好穿,大頭的真徼倖。 ◆一二三四 一二三四, 倪仔人褪裼無事情, 土地公伯仔來保庇。 ◆一放雞 一放雞,二放鴨,三分開,四相貼, 五搭胸,六拍手,七紡紗,八摸鼻, 九咬耳,十摸腳,十一摸土腳,十二攏總捎。 ◆一的炒米芳 一的炒米芳,二的炒韭菜,三的沖沖滾, 四的少米粉,五的五將軍,六的攬子孫, 七的七蝦米,八的縖肚綰,九的倒在蠕, 十的倚起來看。 打你千,打你萬,打你一千過五萬, 老鼠仔欲啁就緊啁,不啁給你打到啁。 ◆一個作穡的 一個作穡的,真古錐, 驚熱蒙棕簑,種籽敥歸堆, 種蕃薯,收當歸,插甘蔗,

收鑼鎚,作三年穡, 好額到會得落樓梯。 ◆一個緣投兄 一個緣投仔兄,予婦打生驚, 正月初一日,透早去拜正, 褲穿長短腳,上路坦橫行, 人看真好笑,假愚假無聽, 丈姆看一見,氣到不出聲, 食蚶無剝殼,食肉揀硬背, 酒做一下醉,房間四界拋, 好是丈姆厝,無得食打背。 ◆一陣鳥仔白溜溜 一陣鳥仔白溜溜,一條大路透福州,福州諸婦敖打球,打起有花共有柳,讓叔仔敖激酒,激去真正厚, 豬哥奔仔敖獵鱟,獵去一個復一個,老鼠緞仔敖擘蝦,擘去一尾復一尾,桌嬸仔敖炊粿:炊去一盛復一盛,遇著箭仔亂使鑽,愛食不敢說, 街頭走到巷仔尾,假無意,假點火,一手抓籠盛,一手偷提粿, 一塊提在食,一塊揜於大盤尾, 燒一下臭焦合著火, 大家笑到歪嘴靦。

◆人插花 人插花,伊插草; 人抱嬰,伊抱狗; 人未嫁,伊先走; 人坐轎,伊坐畚斗; 人睏紅眠床,伊睏屎斛仔口。◆十二生肖 一鼠做頭名,二牛駛犁兄, 三虎爬山崎,四兔遊京城, 五龍皇帝命,六蛇予人驚, 七馬跑兵營,八羊食草嶺, 九猴爬樹頭,十雞啼三聲, 十一狗顧門埕,十二豬真好命。 ◆土地公 土地公,土地婆, 許你蟶,許你蚵,到時攏總無。 ◆土地婆 土地婆,土地伯,恬恬聽我說,說到今年五十八,好花來著枝,好子來出世,亂彈布袋戲, 紅龜粿三百二,閹雞五斤四。◆子呀子 子呀子,彼時娶恁娘,無眼床,睏踏枋,無棉被,蓋腰裙,

闽南童谣100首(最新最全)word版本

闽南童谣100首(最 新最全)

闽南语童谣100首 西北雨直直落 西北雨直直落,鯽仔魚卜娶某。 鮕鮐兄拍鑼鼓,媒人婆仔土虱嫂, 日頭暗揣無路,趕緊來火金姑, 做好心來照路,西北雨直直落。 西北雨直直落,白鷺鷥來趕路。 搬山嶺過溪河,找無岫跋一倒, 日頭暗卜怎好,土地公土地婆, 做好心來帶路,西北雨直直落。 瘦丑仔 瘦丑仔猴,鼻那流,食芎焦,配土豆, 食西瓜,配菜头,毋是吐,著是漏。 乌头仔车 乌头仔车,车甘蔗,顶头坐一个阿舍。 流鼻蚵,挂目镜,腹肚枵,坐未正,跋落来,哀哀痛。 新年歌 初一早,初二巧,初三困到饱,初四顿顿饱, 初五隔开,初六挹肥,初七七元,初八原金, 初九天公生,初十有食食,十一请囝婿,

十二查某囝转来拜,十三食泔糜仔配芥菜,十四结登棚,十五上元瞑,十六拆灯棚。 摇囝歌 摇啊摇,阿妈斗挽茄,挽偌济,挽一饭篱, 也欲食,也欲卖。 阿公仔讲欲滚,滚烂烂,一人分一半, 滇满满,一人食一碗。 天乌乌 天乌乌,欲落雨,鲫仔鱼,欲娶某, 鱼担灯,虾拍鼓,水鸡扛轿大腹肚, 田螺举旗叫艰苦。 十二生肖相歌 一鼠贼仔名,二牛驶犁兄。 三虎爬山坪,四兔游东京。 五龙皇帝命,六蛇予人惊。 七马走兵营,八羊食草岭。 九猴爬树头,十鸡啼三声。 十一狗仔顾门埕,十二猪是菜刀命。 西北雨 西北雨,直直落。鲫仔鱼,欲娶某。

鮕代兄,拍锣鼓。媒人婆,土虱嫂。 日头暗,寻无路。赶紧来,火金姑。 做好心,来照路。西北雨,直直落。 西北雨,直直落。白鹭鸶,来赶路。 翻山岭,过溪河。寻无巢,跋一倒。 日头暗,欲怎好。土地公,土地婆。 做好心,来带路。西北雨,直直落。 坐牛车 坐飞机看天顶,坐大船看海涌,坐火车看风景。 坐汽车钱卡省,坐牛车顺续挽龙眼。 ABCD ABCD狗咬猪,阿公仔坐飞机, 摔一下冷吱吱,叫医生来共伊医,医一下脚骨大细枝,医一下脚骨大细枝。 放鸡鸭 一放鸡,二放鸭,三分开,四相叠,五搭胸,六拍手,七围墙,八摸鼻,九扭耳仔,十拾起,来啊!来啊,放鸡鸭,鸡仔鸭仔,走相拍。 点仔点 点仔点水缸,啥物人仔放屁烂尻川,

大班闽南童谣教案

大班闽南童谣教案

大班闽南童谣教案 【篇一:开展幼儿闽南民间游戏】 探索幼儿闽南本土文化教育,开展闽南民间游戏 厦门市第九幼儿园:王惠涵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珍视幼儿生活和游戏的独特价值。”在闽南地区流传着许多具有浓厚生活气息的民间游戏,是传承闽南本土文化的良好载体。结合园本特色课程,探索幼儿闽南本土文化教育,积极开展闽南民间游戏,既丰富幼儿的经验,也促进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 1.在闽南特色主题活动中的开展 指南中提出:充分利用多方面的资源,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闽南民间艺术宝库为幼儿主题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广泛的选择内容。如在闽台地区流传着“送王船”这一古老而独特的民间信仰,它发挥着联系海内外亲人情谊,增进共识,促进闽南民间文化交流的社会功能。利用这一民俗文化资源来开展“送王船”的闽南特色主题活动,生成并创编了幼儿喜欢玩的“抬王船”游戏:教师与幼儿共同收集并利用各种月饼盒、彩带等制作成一艘大王船,由8名大班幼儿抬王船。刚开始由于彼此步调的不一致,他们抬的王船东倒西歪,前进不了,经过大家的反复尝试,逐渐摸索到规律,幼儿齐心协力抬王船。“嘿咻、嘿咻!大家齐用力哟!嘿咻、嘿咻!脚步要一致哟!嘿咻、嘿咻!力气要一样哟??幼儿自发、主动地探索“抬王船”游戏的内容、规则,不仅促进了情感、态度以及与同伴合作等社会性的发展,而且幼儿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玩中学,各种潜能都得以很好的发挥。 2.在闽南民间艺术活动中的开展

纲要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应注重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中。”闽南民间艺术教育活动的形式丰富多彩,其中的闽南童谣结构短小、韵味十足,能较快地反映闽南的风土人情、民俗、民趣。选择具有趣味性的童谣来开展闽南民间游戏,深受幼儿的喜爱。如“一放鸡”、“草蜢公”等,这些游戏童谣用闽南方言来朗读既压韵,又富有节奏、风趣。幼儿边游戏边吟诵,动口、动手,其乐融融。又如游戏“炒米香”:两名幼儿亲昵友好地边拍打对方的手掌边有节奏地念“一的炒米香,二的炒韭菜,三的冲冲滚,四的炒米粉??”游戏中也可以循着数目次序摆出许多闽南小吃,幼儿享受了游戏的无穷乐趣,又丰富相关的生活经验。利用充满诙谐、幽默的闽南民间音乐也能开展趣味十足的游戏, 如“海龙王娶亲”中教师以游戏伙伴的身份参与到幼儿的模仿游戏中,使幼儿再次体验闽南民间艺术活动特有的魅力和所带来的快乐。 (三)在闽南节日习俗活动中的开展 节日是文化的一种表现,与文化不可分割,开展节日习俗活动是幼儿园课程中不可缺少的内容。闽南地区有许多内涵丰富的传统节日,把握特有的节日文化底蕴,结合传统习俗开展闽南习俗游戏,让幼儿以游戏的形式来反映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是非常有意义的。如春节“攻炮城”游戏:据传,该游戏是从古代军营活动演化而来,当年郑成功在闽南操练水师,部将洪旭创作这一游戏,让士兵抛掷、锻炼瞄准技巧,提高作战能力。郑成功收复台湾后,该游戏也在台湾流传,数百年来成为闽台春节并可少的游戏。我们利用这一节日习俗,创编适宜幼儿玩的“攻炮城”习俗游戏,在游戏中,幼儿利用自制的鞭炮,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建炮城”、“攻炮城”,寓教于乐。而元宵节的“踏火”习俗,端午节的“赛龙舟”“抓鸭子”等习俗都可以充分的挖掘利用,成为适合幼儿玩的闽南民间游戏。 (四)在闽南特色区域活动中的开展 区域活动是幼儿充分体现自主性的活动。从幼儿的认知出发,在生活中寻找幼儿感兴趣的的游戏材料,投放到区角中,开辟富有闽南特

幼儿园一日活动环节的儿歌,音乐及手指游戏

幼儿园一日活动环节的儿歌,音乐及手指游戏一餐前儿歌古诗 吃饭不挑剔 小羊爱吃草,小鸡爱吃米, 小兔爱吃菜,小猫爱吃鱼, 我是好孩子,吃饭不挑剔。 吃饭不挑食 米饭白白馒头香, 窝头尖尖面条长, 萝卜白菜营养好, 吃得多来长得壮, 我们吃饭不挑食, 爸爸妈妈都夸奖。 《大老虎》 大白米饭,豆腐鸡蛋, 青菜肉汤,喷香喷香, 我是一只大老虎, “啊呜”一口都吃光。 古诗《悯农》 锄禾日当午, 汗滴和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小餐桌, 四方方, 宝宝吃饭坐桌旁。 一口饭,一口菜, 细嚼慢咽无声响。 青菜鱼肉都爱吃, 不挑食,身体壮。 吃完饭,看一看, 碗儿净,衣不脏, 桌面地面净光光。 从小养成好习惯, 宝宝身体更健康。 妞妞不爱吃肉,不爱吃豆,吃饭发愁,越来越瘦; 牛牛又爱吃肉,又爱吃豆,吃饭不愁,壮得像牛。 你是学妞妞, 还是学牛牛?

大萝卜,水灵灵, 小白菜,绿莹莹, 西红柿像灯笼, 黄瓜一咬脆生生, 多吃蔬菜身体好, 壮壮实实少生病。 二音乐手指游戏:《搭房子》师:房子搭起来 幼:我就搭起来 搭房子搭房子搭搭搭 一门开开进不来 二门开开进不来 门开开进不来 四门开开进不来 五门开开小朋友们请进来 老师请进来YEAH 手指游戏:《五指歌》 大拇指是爸爸 爸爸开汽车,嘟嘟

食指是妈妈 妈妈洗衣服,搓搓搓 中指是哥哥 哥哥拍皮球,呯呯呯 无名指是姐姐 姐姐在跳舞,啦啦啦 小指头是我 我上幼儿园,哈哈哈 手指游戏《手指变变变》 一根手指头呀,一根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呀,变成毛毛虫呀爬呀爬呀爬呀爬呀爬呀 两根手指头呀,两根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呀,变成小白兔呀跳呀跳呀跳呀跳呀跳呀 三根手指头呀,三根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呀变呀变呀 变成小花猫呀 喵喵喵 四根手指头呀,四根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呀变呀变

闽南童谣教案

永春县邦大第一幼儿园大二班第十六周半日活动计划时间:2014.12. 15星期一上午活动地点:大二班执教者:邱幼玲活动一:艺术活动——天黑黑(歌曲) 活动目标 1.感受闽南童谣的原始风味,理解歌曲表达的幽默、滑稽的情绪。 2.乐于尝试学用闽南方言演唱歌曲,体验歌曲句尾词的韵律感。 活动准备 物资准备:音乐《天黑黑》,播放器。 活动过程 1.欣赏歌谣《天黑黑》,导入活动。 引导语:今天给小朋友带来一首老师小时候唱过的闽南歌谣,小朋友听一听它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讲述歌谣故事。 2.引导幼儿再次听歌谣,感受歌谣幽默、滑稽的情绪,理解歌词内容。 引导语:磨觉得歌谣,感受歌曲中最有意识的是那一段?它讲了什么? 帮助幼儿理解“鼎”(锅)和“旋鰡鼓”(泥鳅)的意思,学说闽南语“阿公””阿妈““旋鰡鼓”。 3.再听歌谣,学唱新歌。 引导幼儿进一步欣赏歌谣的优美。有趣的曲调,感受“阿公””阿妈即滑稽又可亲切可爱的形象,带领幼儿一起跟着音乐哼一哼。 学用闽南方言演唱歌谣,教师用夸张的口型帮助幼儿发好“乌“雨”“芋”“鼓”韵脚落在“o”上的音,以及“咸”“淡”“鼎”韵脚落在“ya”上的音,使歌谣演唱时更富有韵律感。 创设情境,引导幼儿分组扮演歌中的老爷爷和老奶奶,自编相应的角色动作进行表演唱。活动反思: 本节课是先让幼儿欣赏闽南童谣《天黑黑》,让幼儿感受闽南童谣的原始风味;再利用图谱帮助幼儿理解歌词,让幼儿感受歌曲所表达的幽默、滑稽的情绪。 因为本班幼儿有些是外地的,不懂闽南话,所以在言语表达方式用两种语言,用普通话说歌词内容,再用闽南话翻译。这样外地幼儿才能听懂,才能理解明白歌词内容。整节课下来幼儿几乎都能掌握歌词内容,但整首歌曲的音律还有一部分幼儿没有掌握好,可

幼儿园元宵节童谣活动教案:元宵圆

幼儿园元宵节童谣活动教案: 元宵圆 幼儿园元宵节童谣活动教案:元宵圆 设计思路: 闽南童谣源于生活,它描绘了泉州的风俗民情。在教学中我 们以音乐游戏为载体,创编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和发展需要的童谣 游戏,让幼儿在“玩”中感受生活,轻松愉快地参与游戏、体验 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流的亲切和和谐。 元宵圆是闽南地区——泉州的一种特色小吃,每逢元宵节, 家家户户都会做元宵圆,因此幼儿对元宵圆非常熟悉、喜爱,特 别对元宵圆的制作过程很感兴趣,于是我们设计了童谣游戏《元宵圆》,让幼儿在游戏中再现生活情景,体验做元宵圆,煮元宵圆的过程和乐趣。 活动目标: 1、能用动作随童谣节奏表现做元宵圆、煮元宵圆的过程。 2、尝试用身体的不同部位与同伴进行游戏。 3、体验与同伴互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幼儿了解做元宵圆的过程,已熟悉童谣《元宵圆》,玩过“照镜子”游戏。

2、材料准备:录像、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1、幼儿边朗诵童谣《元宵圆》边自由律动入室。 教师:“孩子们你们吃过元宵圆吗?元宵圆用闽南话怎么说。” 2、幼儿观看录像,回忆做元宵圆的过程。 (1)教师:“你们知道泉州的元宵圆是怎么做的呢?” (2)教师:“把元宵馅沾点水,放在糯米粉里滚一滚,沾点水,滚一滚,变大了点,沾点水,滚一滚,哇,变成了又大又圆的元 宵圆了。煮熟的元宵圆会怎么样?” 3、幼儿随音乐表现做元宵圆的过程,熟悉音乐的节奏。 (1)配语言节奏“沾点水,滚一滚”,用动作表现做元宵圆的 过程。 教师:“如果你是一粒元宵馅,你怎么让自己变成一粒大大 的元宵圆?可以用什么动作表示?” (2)随音乐节奏用动作表现做元宵圆的过程。 教师:“我们跟着音乐来做元宵圆吧,看谁的动作和别人不 一样,大家要注意听音乐的节奏。” “现在大家都变成了一粒元宵圆了,这些元宵圆又大又圆, 可以下锅了。” 4、引导幼儿迁移煮元宵圆的生活经验,尝试用身体的不同部 位与同伴互动。 (1)启发幼儿大胆想象,并尝试与同伴“碰一碰”。

幼儿园音乐活动优秀教案小班儿歌教学《小金鱼》

幼儿园音乐活动优秀教案小班儿歌教学 《小金鱼》 1、初步学习朗诵儿歌,能借助动作与游戏加深幼儿对儿歌内容的理解。 2、引导幼儿在角色扮演中,大胆表现自己的想法,提高幼儿的想象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3、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游戏活动,培养幼儿对小金鱼的喜爱之情。 活动准备: 1、若干盆小金鱼。 2、幼儿人手一份小金鱼头饰。 3、快乐的游水音乐,《春天》伴奏曲。

4、“小鱼虫”图片若干、布置“池塘”游戏区。 5、实物投影仪。 活动过程: 一、歌表演《春天》,引起幼儿对学习活动的兴趣。 1、师: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呀?(春天)春天多漂亮呀,你们喜欢春天吗?(喜欢)来,让我们一起听着春天的音乐跳个舞吧! 2、集体一边表演一边进入活动室。 二、在自由观察中对金鱼的特征有个初步的感观了解。 1、师:春姑娘还给我们带来了一种可爱的小动物呢,它呀会在水里游来游去,猜猜看,是什么呢?(幼儿自由发表想法)

2、(出示多个金鱼缸)看!是什么呀?(小金鱼)大家快去和小金鱼说说话吧。 3、幼儿自由参观各个桌子上的小金鱼,引导幼儿相互说说自己看到的金鱼是什么样子的? 三、观察实物投影仪中的小金鱼,尝试用简短的语言来描述金鱼的主要特征,学说儿歌的第一、二句“小金鱼,眼睛大,游来游去不说话。” 1、师:说说看,你看到的小金鱼长得是什么样子呀? 2、(打开实物投影仪)师:我们一起来找一找金鱼的眼睛在哪里?你觉得金鱼的眼睛是大还是小呢?(引导幼儿做做“大眼睛”的动作,并跟老师说:“小金鱼,眼睛大。”) 3、师:小金鱼听见小朋友夸它的眼睛大,心里可高兴了,看,它们在水里游来游去多快乐呀!(老师拍打金鱼缸,

闽南童谣《扒龙船》

闽南童谣《扒龙船》 活动目标: 1、在观察和欣赏的基础上理解并学习童谣,能有节奏朗诵。掌握和理解词汇:扒、哗哗滚、葐啡仔、满头面汗。 2、感受闽南端午节赛龙舟的民俗风情,懂得同心协力、共同努力才能成功的道理。 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了解划龙舟的风俗习惯。 2、材料准备:赛龙舟的视频、课件、节奏卡、鼓。 活动过程: 1、观看视频引入,感受端午节的热闹景象,激发幼儿兴趣。 提问:(1)龙舟赛是什么节日举行的?——五月节(即端午节) (2)你看到了什么? (3)小结划龙舟的由来。 2、完整欣赏童谣,提问:童谣名称?你听到了什么? 3、结合课件,理解童谣内容。 (1)教师边结合课件边朗诵童谣,提问:老师在朗诵童谣的时候你看到了什么? (2)引导幼儿观察画面,猜想每句话的意思,并用闽南语表达出来。 (3)理解扒、哗哗滚、啡仔葐的意思,引导幼儿学习并读准字音。 4、学习有节奏地朗诵童谣,感受韵律。 (1)幼儿边看课件边朗诵童谣。 (2)结合节奏卡,有节奏地朗诵童谣。 ①出示节奏卡,引导幼儿观察并尝试拍打。 ②跟着老师的鼓点节奏徒手伴奏诵读童谣。 ③以拍手和接龙的形式诵读。 5、游戏体验,分享乐趣 (1)师讲解游戏玩法,请一组幼儿做示范。 幼儿自由结伴五人一组,后面的幼儿依次抱住前面幼儿的腰或者拉住衣服,蹲着向前走。哪一组先划过终点就是冠军。 (2)幼儿边朗读童谣边游戏。提醒幼儿步调一致,有节奏地蹲着向

前走。 (3)组织幼儿讨论:小朋友要怎样才能得冠军? 小结:这首童谣和比赛就是要告诉我们只要大家团结起来,动作整齐、齐心协力,就能战胜困难,夺得冠军。 6、教师总结,活动自然结束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这首闽南童谣《扒龙船》,感受了扒龙船的热闹与特别,还懂得了要和同伴同心协力、共同努力才能获得胜利的道理,小朋友们回家后可以把今天学到的和爸爸妈妈一起分享。 附童谣: 扒龙船 五月节,扒龙船, 大人囝仔哗哗滚。 海面一排四只船, 岸上人马一大群。 比赛开始葐啡仔, 浆起浆落水花喷。 拍锣拍鼓做后盾, 满头面汗争冠军。

幼儿园老师个人德育工作总结(三篇)

幼儿园老师个人德育工作总结(三篇) 第1 页共13 页

幼儿园老师个人德育工作总结(三篇) 篇一 围绕镇工作重点和学校德育工作计划,把德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在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上下功夫,努力开创德育工作新局面,不断完善学校德育工作机制,强化德育工作责任,不断加强和改进幼儿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切实落实德育实效现就本学期德育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在日常生活中渗透德育 1、选择有利时机,让日常生活环节成为有效的德育教育课堂。 幼儿园的德育工作不是单独的说教,它是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的,每时每刻都影响着孩子们的成长。例如晨间活动时,我们引导幼儿主动地和老师、同伴打招呼,来得早的幼儿还会主动关心班级的自然角,给自然角的植物浇浇水。另外,指导教师改变以往传统的按名册一一点名的方法,让幼儿主动发现班里哪个同伴没入园,使幼儿有关心他人的意识,逐步养成热爱集体的常规。自由活动时,引导孩子学会互相谦让,学习与人交往的礼貌用语,培养孩子乐意和同伴分享玩具的习惯;午餐时,提醒幼儿吃饭时不掉米粒、不剩饭菜,吃完后能自觉地将餐具收拾好等良好常规的养成;结合相应的节日和月德育教育重点,有机选择幼儿喜欢的形式,如儿歌、歌曲、表演、闽南童谣等,在宽松、幽默、愉悦的氛围中使幼儿受到启迪。充分抓住一切有利的教育时机,有的放矢地进行品德教育。 2、优化教育活动,使幼儿乐意接受行为规范教育。 各个班级均能根据学园的总体工作布署,以“孝道教育”为主要工 第 2 页共 13 页

作重点,把内容丰富的教育活动作为进行孝敬教育工作的主要载体。与各领域活动有效整合,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重感悟、体验,采用日常谈话、教学游戏、情境表演等形式,让幼儿主体参与,鼓励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人。如在幼儿角色游戏中渗透孝道内容:给老人家让座、帮弟妹穿衣、主动招呼客人;开展“自助餐”、“玩具大家玩”等活动,幼儿从中感受到了与他人共享的快乐;将一个个关乎礼让的小故事通过情境表演,让幼儿在体验角色扮演的愉悦情感的同时,学到了助人、关心他人的语言、行为,有助于幼儿将外在的道德观念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幼儿园德育活动不枯燥乏味,幼儿才会产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也能充分释放儿童的“性本善”潜能,引导幼儿向“善”发展的方向,使幼儿从小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习惯使用礼貌用语等简单的做人与处世方法。 3、创设主题氛围,深化爱的礼仪教育。 根据幼儿园的课程特点,为促使幼儿与不同年龄段同伴、长辈间形成良好的交往能力。学期初,学园组织跨年段的“大带小”活动,中大班的小朋友充分发挥了他们做哥哥姐姐的作用,带领弟弟妹妹参观了幼儿园,展示才艺,帮助弟弟妹妹了解幼儿园的学习生活,在大带小的过程中,孩子们的交往能力得到了锻炼,中大班的幼儿在活动中也逐渐学会去关心照顾弟弟妹妹,学会了谦让。“六一”儿童节,我们让孩子的长辈走进幼儿园,亲子一起制作作品、表演节目,享受着亲情的快乐,共同度过了一个愉快的节日。“亲子厦门鼓浪屿一日游”让家长参与到幼儿园来,教育的作用不言而喻。 4、凸显特色教育,唱响德育主旋律。 教育是无形的,也是有形的。必须在富有时代气息和创造性的教育 第 3 页共 13 页

幼儿园音乐童谣精选教案教学设计

幼儿园音乐童谣精选教案教学设计 这个活动是根据小班音乐游戏《三条小金鱼》改编而来的。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缺少与小伙伴一起游戏的集体活动,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明显展露,既不易养成与人协同合作精神,又缺少竞争性,所以社会适应能力差,容易形成孤僻、缺少热情的个性倾向。现在用儿歌让幼儿体验有朋友,与朋友在一起的开心与快乐,以促进幼儿团结、友好,喜欢集体生活。下面是Wie大家准备以下的内容,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幼儿园音乐童谣精选教案教学设计一 【教学童谣】 童谣:小金鱼一条小鱼水里游,孤孤单单在发愁,两条小鱼水里游,摇摇尾巴点点头,许多小鱼水里游,快快乐乐做朋友。 【目标预设】 1.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儿歌。发挥幼儿的想象力。理解词:孤孤单单。 2.通过儿歌,知道同伴之间要团结友爱,快快乐乐的在一起。

3.能积极参与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交往能力,体验音乐的快乐和美。 【活动准备】 1、三只金鱼缸(分别放一、二、许多金鱼) 2、音乐《小星星》 【活动重点】 学会并理解童谣的内容。 【活动难点】 在学会童谣的基础上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交往能力。 【活动过程】 一.导入:引起幼儿的兴趣。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位小客人,(出示图)是谁呀?(小鱼)(发出叹气声)师:你们听到了什么?(叹气声)是谁在叹气呢? 2.师:是谁呀?它为什么叹气呢?(请小朋友说一说,帮助幼儿理解词:孤孤单单) 3.师:你想让小金鱼快乐起来吗?怎样帮助它呢?(请小朋友说一说) 4.(出示两条小金鱼)师:瞧!老师帮它找到了好朋友,现在有几条小金鱼了呀?想想看,它们会怎样呢?(请小朋友说一说) 5.师:你们还想帮它们找朋友吗?

闽南童谣探外公教案

第一课探外公 一、教学目标: 1、外地生学着吟诵童谣,会用闽南语说“日头、红贡贡、竹马、骑、倒落去、探外公”并理解它们的意思。 2、本地生熟练吟诵本念谣。 3、全班同学套用录音机磁带的配音,趣学本念谣。 4、从童谣感受一副外孙要去探望外公的心情。 二、教学设计出发点: 1、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主,让学生趣中学习。 2、教学过程中大部分采取闽南语教学,让学生初步适应闽南语的说、听能力。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准备:录音机,闽南语教学碟片 五、教学过程: 1、让学生看课本中的插图,先初步熟悉课文中的一些字 2、教学《探外公》 ①、教师先分别用普通话和闽南语读一下课题,让学生根据平时已经具备的闽南语经验说一说课题的大概意思,猜猜“探”的意思,紧接着教师揭示“探”是“探望”的意思,让学生大概知道这篇课文写的内容。 ②、教师范读课文,可能这部分教学,学生大部分都还理解不了课文的意思。 ③、教学难词 “日头”:跟读,指太阳的意思。学生造句:天上的日头很红! “红贡贡”:跟读,指太阳的颜色很红很艳的意思,也就是红通通的意思。“竹马”:跟读,指小孩子用一把竹竿当作马来骑的意思。“一阵风”:跟读指走路或者跑的速度飞快的意思。“倒落去”:跟读,指要到哪里去的意思。 现在这些难词你们会了吗?教师出示难词卡片,让学生试读,跟读两遍。 ④、教学整首童谣,让学生念童谣,感受押韵美。 教师一句一句教学,男女生赛读,开火车形式读童谣,“贡”和下面的“风”和“公”押韵,你们发现了吗? ⑤、同桌之间互相教一教。

⑥、配乐念童谣 听碟片念童谣,请几个表演突出的学生上台展示。 ⑦、谈收获 今天学习了《探外公》,你们有什么体会? ⑧、实践作业 让学生将这首童谣背熟。回去向父母介绍这首童谣。 板书设计: 探外公 “贡”、“风”、“公”(押韵) 第二课丢丢铜 一、教学目标: 1、外地生学着吟诵童谣,会用闽南语说“磅空里、滴落来”并理解它们的意思。 2、本地生熟练吟诵本童谣。 3、全班同学套用录音机磁带的配音,趣学中念谣。 4、从童谣感受出行的一种欢快心情。 二、教学设计出发点: 1、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主,让学生趣中学习。 2、教学过程中大部分采取闽南语教学,让学生初步适应闽南语的说、听能力。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准备:录音机,闽南语教学碟片 五、教学过程: 1、让学生看课本中的插图,先初步熟悉课文。 2、教学《丢丢铜》 ①、教师先分别用普通话和闽南语读一下课题。

中班元宵节儿歌内容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中班元宵节儿歌内容 篇一:元宵节儿歌 元宵节唱儿歌 1、闹元宵 元宵节,真热闹,看花灯,吃圆子,小牛灯,哞哞哞,小狗灯,汪汪汪,小龙灯,飞得高,小兔灯,跑得快。 2、元宵节 广场上,真热闹,摆满元宵原材料。你搓搓,我按按,大家动手做元宵。比一比,赛一赛,元宵游戏多好看。 3、元宵节 元宵节,月亮圆。圆圆元宵黏又甜。观花灯,踩高跷。大街小巷真热闹。宝宝对着月亮笑,又是一年春来到。 4、十五元宵 十五的月亮园又园,十五的汤圆甜又甜。十五的鞭炮响响响,点着烟花把歌唱。十五的灯笼亮亮亮,拿着火烛把迷想。 5、元宵好

元宵好,元宵妙。元宵好吃呱呱叫,赏花灯,猜灯谜,欢天喜地闹元宵。 6、正月十五 正月里来正月正,正月十五挂花灯,耍狮子舞大龙,圆圆的汤圆碗里盛,你一口我一口,甜美的生活好心情。 7、元宵节 窗外月儿圆又圆,全家欢聚吃汤圆。正月十五元宵节,家家户户庆团圆。 8、元宵儿歌 元宵节,月亮圆,圆圆元宵粘又甜。观花灯,踩高跷,大街小巷真热闹。 9、元宵灯 元宵灯,真热闹。看花灯,吃元宵(:中班元宵节儿歌内容)。飞机灯,飞得高,兔子等,拉得跑。小朋友拍手笑! 篇二:中班童谣游戏《元宵圆》 中班童谣游戏《元宵圆》 中班童谣游戏《元宵圆》 设计思路: 闽南童谣源于生活,它描绘了泉州的风俗民情。在教学中我们以音乐游戏为载体,创编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和发展需要的童谣游戏,让幼儿在“玩”中感受生活,轻松愉快地参与游戏、体验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流的亲切和和谐。

元宵圆是闽南地区——泉州的一种特色小吃,每逢元宵节,家家户户都会做元宵圆,因此幼儿对元宵圆非常熟悉、喜爱,特别对元宵圆的制作过程很感兴趣,于是我们设计了童谣游戏《元宵圆》,让幼儿在游戏中再现生活情景,体验做元宵圆,煮元宵圆的过程和乐趣。 活动目标: 1、能用动作随童谣节奏表现做元宵圆、煮元宵圆的过程。 2、尝试用身体的不同部位与同伴进行游戏。 3、体验与同伴互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幼儿了解做元宵圆的过程,已熟悉童谣《元宵圆》,玩过“照镜子”游戏。 2、材料准备:录像、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1、幼儿边朗诵童谣《元宵圆》边自由律动入室。 教师:“孩子们你们吃过元宵圆吗?元宵圆用闽南话怎么说。” 2、幼儿观看录像,回忆做元宵圆的过程。 (1)教师:“你们知道泉州的元宵圆是怎么做的呢?” (2)教师:“把元宵馅沾点水,放在糯米粉里滚一滚,沾点水,滚一滚,变大了点,沾点水,滚一滚,哇,变成了

幼儿园小班音乐《小小手》优质教学教案五篇

幼儿园小班音乐《小小手》优质教学教案五篇唱歌不仅是对学生音乐感受力和唱歌基本能力的培养,而且对学生浸润美的熏陶、提高艺术修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幼儿园小班音乐《小小手》优质教学教案五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能根据歌曲内容做动作。 2、为自己拥有一双灵巧、独特的手而自豪。 活动准备: 用手套做成的小手宝宝。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出示小手宝宝,小朋友们,你们好!你们知道我是谁吗?(小手宝宝) 我的本领可大呢!你们知道我有什么本领吗?(幼儿自由讨论) (小手可以吃饭,刷牙,梳头,洗脸,穿衣服,画画,做早操等等) 二、1、小手的本领可真大,今天我们就来学一首关于小手的歌曲:《小小手》 2、教师有表情地朗诵一遍歌词,提问:小朋友们你们刚才听到了什么? (我们都有一双手,唱歌我们拍拍手,跳舞我们拉拉手) 小朋友们听得真仔细,真不错! 三、1、教师一边弹琴一边完整地把歌曲唱一遍,幼儿仔细倾听。 2、小朋友们,这首歌曲好听吗?那我们一起来学学看。 3、幼儿跟着老师一起学唱歌曲二、三遍。 四、1、根据歌词内容幼儿自己创编动作。 2、创编得好的幼儿予以表扬,其他幼儿跟着一起模仿。 3、全体幼儿一起边唱歌曲边做动作。

五、今天我们又学会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回家表演给爸爸妈妈看,好吗? 设计背景 对于刚入园的小班幼儿来说,由于他们年龄小,动手能力较差,因此,培养幼儿的自 理能力是很重要的。在活动中,幼儿进一步认识了手的用途,懂得保护自己的双手,勤洗手,讲卫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道理。因此本次活动我将以语言教学《儿歌:小小手》为主线,在感知、朗诵儿歌的过程中继续引导幼儿了解手的用途,进一步激发幼儿爱护双手,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希望孩子们在学念儿歌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对文明礼貌用语 的认识和运用。 活动目标 1、欣赏、学习诗歌,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韵律、节奏美,能大胆完整的朗诵 儿歌。 2、愿意积极参与谈话,体会与同伴自由交谈的乐趣。初步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述能力 和参与活动的主动性。 3、引导幼儿在理解儿歌内容的基础上,巩固常见的文明礼貌用语。萌发幼儿从小养 成良好的礼貌习惯,在日常生活中能积极运用。知道宝宝有一双能干的小手,要自己的事 情自己做。 重点难点 重点是能大胆、完整的朗诵儿歌。 难点是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会正确的使用文明礼貌用语。 活动准备 1、卡纸做的小手宝宝一个, 2、儿歌内容贴图若干, 3、儿歌《小小手》挂图。 活动过程 一、开始环节 手指游戏, 小朋友们,刚才我们和谁一起做游戏啊(小手)

闽南童谣

闽南童谣 相牵手,好朋友,吃土豆,配烧酒,烧酒仙,走路空空颠。 1、天上一块铜,掉下来压着人,人要跑,压着狗,狗要吠,压着櫃(石臼),櫃要撞,压着经(庙),经要起(盖),压着椅,椅要坐,压着被,被要盖,压着鸭,鸭要钛(杀),压着死奴才,死奴才不担水,抓去拆做四五腿。 2、天乌乌,要落雨,海龙王,要娶某。孤呆做媒人,土虱做查某。龟吹笙,鳖拍鼓,水鸡扛轿目凸凸,蜻蜓举旗喊辛苦,火萤挑灯来照路,虾姑担盘勒屎肚,老鼠沿路拍锣鼓。为着龙王要娶某,鱼虾水卒真辛苦,照见一个水查某。 3、月娘月光光,起厝田中央,田螺做水缸,色裤做眠床,脚布做大肠。 4、一放鸡,二放鸭,三分开,四做堆,五搭胸,六拍手,七围墙,八摸鼻,九揪耳,十拍脚,十一拍土脚,十二容总沙(全部捡)。 6、天黑黑,欲落雨,阿公仔拿鋤頭,要掘芋,掘著一尾旋鰡鼓,阿公仔欲煮鹹,阿媽欲煮淡,兩個相打狀破鼎。 7、瘦丑仔猴,鼻那流,食芎焦,配土豆,食西瓜,配菜头,毋是吐,著是漏。 8、乌头仔车,车甘蔗,顶头坐一个阿舍。流鼻蚵,挂目镜,腹肚枵,坐未正,跋落来,哀哀痛。 10、摇啊摇,阿妈斗挽茄,挽偌济,挽一饭篱,也欲食,也欲卖。阿公仔讲欲滚,滚烂烂,一人分一半,滇满满,一人食一碗。 11、一鼠贼仔名,二牛驶犁兄。三虎爬山坪,四兔游东京。五龙皇帝命,六蛇予人惊。七马走兵营,八羊食草岭。九猴爬树头,十鸡啼三声。十一狗仔顾门埕,十二猪是菜刀命。 12、西北雨,直直落。鲫仔鱼,欲娶某。鮕代兄,拍锣鼓。媒人婆,土虱嫂。日头暗,寻无路。赶紧来,火金姑。做好心,来照路。西北雨,直直落。西北雨,直直落。白鹭鸶,来赶路。翻山岭,过溪河。寻无巢,跋一倒。日头暗,欲怎好。土地公,土地婆。做好心,来带路。西北雨,直直落。 13、大箍呆,炒韭菜,烧烧一碗来,冷冷我无爱。 14、坐飞机看天顶,坐大船看海涌,坐火车看风景。坐汽车钱卡省,坐牛车顺续挽龙眼。 15、一放鸡,二放鸭,三分开,四相叠,五搭胸,六拍手,七围墙,八摸鼻,九扭耳仔,十拾起,来啊!来啊,放鸡鸭,鸡仔鸭仔,走相拍。 17、月娘月光光,老公仔伫菜园,菜园掘松松,老公仔欲种葱,葱无芽,欲种茶,茶无花,欲种瓜,瓜无子,老公仔气甲欲死。 18、ABCD狗咬猪,阿公仔坐飞机,摔一下冷吱吱,叫医生来共伊医,医一下脚骨大细枝,医一下脚骨大细枝。 19、一的炒米香,二的炒韭菜,三的冲冲滚,四的炒米粉,五的五将军,六的好子孙,七的分一半,八的紧来看,九的九婶婆,十的撞大锣,打你千打你万,打你一千零一万。20、阿不倒,怣交交,无人拍,家已吼,人插花,你插草,人伸脚,你伸头,人刣猪,你刣狗,人咧笑,你咧哭,你列行,你列走,人戴帽子,你戴粪斗。 21、婴仔婴婴困,一眠大一寸,婴仔婴婴惜,一眠大一尺,摇儿日落山,抱子金金看,子是阮新肝,惊你受风寒。 22补雨伞 当当当,补雨伞,大家众人围来看。看甚乜,看海水,海水淹大山,同阿骑马去割菅,割菅好佚佗,骑马拜公婆。公婆面忧忧,骑马去福州。福州福健健,骑马去拍战

第21期婷闽南童谣

第 21期红领巾广播播音稿播出时间:2010年4月26日下午14:00 【甲】采撷一屡阳光,编织七彩童年 【乙】留住一阵清风,播洒希望明天 【甲】付出一份真情,打造爱的世界 【合】红领巾广播站又与您相约在周一下午 【甲】我是播音员 【乙】我是播音员 【合】大家下午好 【甲】今天我们为大家安排的栏目是经典闽南童谣颂读。 【甲】下面请听同学们的朗诵表演。 栏目一:一年级、二年级表演闽南童谣 一年一班:《老鼠仔干》 老鼠仔干,牵来牵去上大山。 大山无马草,牵到婆仔因门口, 婆仔去做客,撞到因大伯。 大伯卖面龟,撞到因姐夫。 姐夫卖粗纸,撞到伊,撞到我。 害我心肝扑扑弹,鸡母换鸡烂。 鸡烂面乌乌,叫狗咬安姑。 一年二班:《西北雨直直落》 西北雨,直直落。鲫仔鱼,欲娶某。 鮕代兄,拍锣鼓。媒人婆,土虱嫂。 日头暗,寻无路。赶紧来,火金姑。 做好心,来照路。西北雨,直直落。 西北雨,直直落。白鹭鸶,来赶路。 一年三班:《天乌乌》 天乌乌卜落雨阿公仔夯锄头仔卜掘芋 掘啊掘掘啊掘掘著一尾辿鰡鼓 咿呀嘿都真正趣味 天乌乌卜落雨阿公仔夯锄头仔卜掘芋 掘啊掘掘啊掘掘著一尾辿鰡鼓 咿呀嘿都真正趣味 阿公仔卜煮咸阿妈仔卜煮汫 二个相拍弄破鼎咿呀嘿都啷当叱当呛哇哈哈 阿公仔卜煮咸阿妈仔卜煮汫 二个相拍弄破鼎咿呀嘿都啷当叱当呛哇哈哈 弄破鼎,弄破鼎弄破鼎咿呀嘿都啷当叱当呛 哇哈哈哇哈哈哇哈哈哇哈哈 一年四班:《一的炒米香》 一的炒米香,二的炒韭菜,

三的冲冲滚,四的炒米粉, 五的五将军,六的好子孙, 七的分一半,八的紧来看, 九的九婶婆,十的撞大锣, 打你千打你万,打你一千零一万。 二年一班:《一的炒米香》 一的炒米香,二的炒韭菜, 三的冲冲滚,四的炒米粉, 五的五将军,六的好子孙, 七的分一半,八的紧来看, 九的九婶婆,十的撞大锣, 打你千打你万,打你一千零一万。《ABCD》 ABCD狗咬猪,阿公仔坐飞机, 摔一下冷吱吱,叫医生来共伊医, 医一下脚骨大细枝,医一下脚骨大细枝 二年二班:《扒龙船》 五月节扒龙船,大人小孩哗哗滚, 岸顶人吗一大群,海面一排四只船, 比赛开始盆啡仔,桨起桨落水花喷, 拍锣拍鼓做后盾,满头满汗争冠军。 二年三班:《蜜蜂花仔肚》 一二三四五,蜜蜂花仔肚。 一节黄一节乌,飞来飞去四五路, 千只万只同一户。 一二三四五,蜜蜂花仔肚。 采花粉造蜜库,飞来飞去四五路, 伓惊危险伓惊苦。 二年四班: 《天乌乌》 天乌乌卜落雨阿公仔夯锄头仔卜掘芋 掘啊掘掘啊掘掘著一尾辿鰡鼓 咿呀嘿都真正趣味 天乌乌卜落雨阿公仔夯锄头仔卜掘芋 掘啊掘掘啊掘掘著一尾辿鰡鼓 咿呀嘿都真正趣味 阿公仔卜煮咸阿妈仔卜煮汫 二个相拍弄破鼎咿呀嘿都啷当叱当呛哇哈哈阿公仔卜煮咸阿妈仔卜煮汫 二个相拍弄破鼎咿呀嘿都啷当叱当呛哇哈哈弄破鼎,弄破鼎弄破鼎咿呀嘿都啷当叱当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