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超声引导骨肿瘤穿刺活检的应用价值

超声引导骨肿瘤穿刺活检的应用价值

超声引导骨肿瘤穿刺活检的应用价值
超声引导骨肿瘤穿刺活检的应用价值

超声引导下肝脏穿刺活检技术诊疗规范

超声引导下肝脏穿刺活检技术诊疗规范肝脏穿刺活检技术简称肝穿刺。当前肝穿刺的方法主要用于慢性肝病和肝脏移植等方面。 一、适应症 1.慢性肝炎目前慢性肝炎是肝穿刺的主要适应症。年龄大于40岁的部分慢乙肝患者抗病毒时机的选择及疗效的评价主要依赖于肝脏病理学结果。自身免疫性肝炎多需借助肝活检。 2.原因不明的肝功能异常如谷丙转氨酶(ALT)、γ-谷氨酸转肽酶(GGT)增高等。 3.药物性肝病对于病史不详,与慢性肝炎鉴别存在困难时,可借助肝穿刺病理诊断。 4.不明原因黄疸适用于超声未见肝内胆管扩张,黄疸鉴别有困难临床偏向肝内胆汁淤积。 5.感染性疾病常见疾病包括组织胞浆菌病、钩端螺旋体病、阿米巴病、结核等。 6.代谢性疾病包括血色病、Wilson病、糖原累积病和淀粉样变等。 7. 器官移植在肝脏移植的围手术期,肝穿刺有助于判断术后出现的各种并发症。 二、禁忌症 1.重度黄疸,大量腹水和有凝血功能障碍者。凝血酶原时间与正常对照比较应小于3秒,血小板计数应大于50×109/L。 2.充血性肝肿大。 3.右侧胸腔及膈下有急性炎症。 4.血友病患者。如有强烈指征应通过输入Ⅷ因子改善凝血状况后施行。 三、操作步骤 1.肝穿刺术前准备 1.1术前检查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如不正常,不应强行穿刺。 1.2 穿刺前应测量一次血压,以了解患者基础生命体征情况。术前30分钟肌肉注射立止血1000U。 1.3 向患者及家属充分解释穿刺目的及可能出现之并发症,训练患者数次深呼吸后屏息。 1.4 用品准备无菌肝穿刺包、一次性活检枪(16G)、灭菌超声探头、灭菌手套、高弹力腹带、利多卡因、标本固定液等。 2.肝穿刺操作方法 2.1患者取左侧卧位,先用普通超声探头确定最佳穿刺点及进针路径,避开大的血管及胆管,并测量穿刺点至肝包膜距离。 2.2常规消毒局部皮肤,术者及超声操作者带无菌手套,铺无菌洞巾。根据测量皮肤至肝包膜距离,局麻至肝包膜。 2.3换灭菌超声探头,涂灭菌耦合剂,嘱患者屏息或平静呼吸,取枪迅速进针至肝组织约2cm,激发活检枪后迅速拔出。 2.4拔针后立即消毒按压创面止血,再胶布固定,高弹力腹带束紧。 2.5 取出穿刺组织,以固定液固定根据临床需要送检病理。 超声引导下肝穿刺活检可在显示器下监控进行,从而避开重要器官和较大血管及胆管,是较为理想诊检技术。一次性活检枪,进针速度极快,很好地避免切割副损伤。 四、术后处理 4.1 穿刺后出血最常发生在术后的3-4小时,一般在术后6小时内密切监测,如有内出血表现明显,应考虑输血,必要时邀外科医生协助。穿刺后出血是第一位的严重并发症,但发生几率极低。据报道肝穿刺后出血的致死率仅为1-1.2/10000。 4.2 穿刺后如局部疼痛,应仔细查找原因,若为一般组织创伤性疼痛,可给止痛剂。 4.3 术后可短期内常规给予抗菌药物预防感染及止血药预防出血。

超声引导下肝穿刺活检诊断慢性肝炎的临床意义

超声引导下肝穿刺活检诊断慢性肝炎的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肝穿刺活检诊断慢性肝炎的临床价值。方法:320例慢性肝炎病人进行肝穿刺活组织检查,用日本八光活检枪,16 G穿刺针。结果:320例进行病理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引导下肝穿刺活检是安全可行的。对慢性肝炎病人可做常规检查,用以了解治疗前后炎症和纤维化的情况。 【关键词】慢性肝炎;超声引导;肝活检;病理诊诊 探讨超声引导下肝穿刺活检诊断慢性肝炎的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320例慢性肝炎均为我院2003年以来的住院或门诊病人,其中男220例,女100例,年龄19~55岁,慢性肝炎临床诊断符合2000年全国第十次病毒性肝炎及肝病会议修订的标准[1],肝组织病理学检查,肝穿刺病例选择:血清总胆红素<151 μmol/L,凝血酶原时间(PT)≤18秒,无腹水的患者。 1.2 仪器与方法:使用LOGIQ-7,3.5 MHz凸阵探头行常规检查,观察肝脏大小、形态,包膜,肝内血管走行,门静脉直径,脾脏大小,脾门静脉直径。超声诊断慢性肝炎参照《超声医学》第三版的诊断标准[2]。使用LOGIQ-100、acuson cyPRESS仪器,3.5 MHz做床边穿刺定位,日本八光自动活检枪,16 G活检切割针。病人取左侧卧位,行肝右叶穿刺,避开血管,定好穿刺点。一般选两个穿刺点,让病人吸气后屏气选一个穿刺点,让病人呼气后屏气再选一个穿刺点,穿刺两次,取两条肝组织(长约1~2 cm),以提高病理诊断的准确性。穿刺完后常规消毒包扎,用沙袋压迫,腹带包扎,绝对卧床2小时,密切注意生命体征,2小时后再卧休息4小时,共6小时后可正常活动,无不良反应。肝组织标本用10%的甲醛固定,石蜡包埋,4 ?滋m间断的连续切片,分别做HE(苯木素-依红染色)、网染、Masson染色(两者为广州俪科有限公司试剂)。 2 结果 320例病人全部穿刺成功,取材非常满意。病理诊断参照2000年全国修订

CT引导下经皮肺(纵膈)穿刺活检术规范流程【内容详细】

CT引导下经皮肺(纵膈)穿刺活检术 规范流程 CT引导下经皮肺(纵膈)穿刺活检作为CT介入放射学的重要诊断方法,减少了开胸探查手术,在疾病诊断治疗中起重要作用。是近年来用以诊断肺部病变的一项微创性检查方法,它具有定位精确、检出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已被临床广泛应用,并显示出了极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一、术前准备 1、患者及家属 1)患者术前禁饮食4-6小时,防止术中呕吐; 2)家属准备最近一次CT片/PET-CT报告册,平车,卫生纸备用; 2、主管医生 1)评估适应症、禁忌症: 适应症:1、肺内实质性病变,尤其位于周边用纤支镜等其他方法不能确诊者;2、双侧病变或不能手术的恶性病变,需要病理类型诊断指导放疗或化疗者;3、为了确定肺内转移性病变的性质;4、纵隔肿瘤。 禁忌症:1、病变附近有严重肺气肿、肺大疱者;2、怀疑有血管病变如血管瘤、肺动静脉瘘;3.怀疑肺内囊性病变如肺包虫病;4.患者有凝血机制障碍或正在抗凝治疗中;5.患者不合作不耐受,不能控制咳嗽,有严重心肺功能不全,肺动脉高压者。

2)术前与患者及家属谈话,详细告知患者及家属穿刺必要性及可能出现风险(并发症),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3)化验单、检查单:血常规(血小板计数)、凝血系列(凝血酶原时间)、免疫系列、心电图、CT/PET-CT报告等; 4)下达术前医嘱:胸部CT平扫检查单,细胞学(组织印片)检查单,病理检查单,肺/纵膈穿刺取活检术,利多卡因、巴曲亭等止血药物、抗菌药物。 5)器械准备:Biopince活检针、穿刺套管针、一次性换药碗或棉签、碘伏、一次性外科手套、一次性手术洞巾、5ml注射器、一次性纱布、一次性手术刀(片)、痰杯(内装约1/3杯10%甲醛溶液)、载玻片、一次性注射针头若干、甲壳质敷贴、氧气袋(必要时)。 2、主管护士 1)止血药物注射:病房内予以巴曲亭肌注后前往CT室; 2)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监护仪器准备,吸氧准备; 二、术中操作流程 1、阅读CT片,然后根据CT片显示病变的部位选择相对舒适的体位如仰卧位、侧卧位或俯卧位,并在合适位置粘贴定位纸; 2、初次扫描,寻找最大直径病灶层面并测量直径,确定穿刺点,进针方向、角度、深度(应尽量避开骨性胸廓、大血管或病灶坏死区); 3、穿刺点常规消毒,戴无菌手套,铺无菌手术洞巾,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至胸膜,暂不拔出注射器针头,再次扫描以确认进针角度

彩色超声引导下肝脏穿刺活检患者的护理

实用医药杂志2013年01月第30卷第01期Prac J Med &Pharm.Vol 30,2013-01No.01[作者单位]271000山东泰安,88医院肝病中心二区(李洁,亓琳)肝脏穿刺活体组织检查,简称肝穿,是在局部麻醉下,通过肝穿刺针或活检枪穿刺取得少量肝脏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以明确肝脏疾病诊断的有效方法,被国内外公认为是判断肝脏损害及纤维化程度的“金标准”[1]。在彩超引导下行肝脏穿刺活检,可有效避开血管、胆管及内脏神经,准确定位穿刺目标,使穿刺操作安全、有效,提高了穿刺部位的准确性及一次穿刺成功率,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痛苦小、安全微创、操作简单、恢复快。2000 ̄1—2012 ̄3笔者所在科行彩超引导下肝脏穿刺术870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870例。男690例,女180例;年龄10~72岁,平均41岁。慢性乙肝610例、慢性丙肝195例、酒精性肝炎42例、脂肪肝9例,自身免疫学肝病6例,其它8例。本组870例中连续行2次肝穿刺者380例,≥3次者75例。间隔时间3~6个月。 1.2方法彩超定位穿刺部位,确定穿刺安全路径,对穿刺部位进行消毒、局部麻醉,选用16~18G 一次性活检针,巴德活检枪彩超引导进入肝包膜,嘱患者屏气,立即扣动活检枪扳机后拔出活检针,将取出的肝组织标本置于10%的甲醛溶液送病理科检查。穿刺点消毒后用无菌纱布覆盖,腹带加压包扎。自动活检枪利用机械自动弹射代替传统手动操 作方法,克服了由于手动操作不稳定的缺陷,具有取材好的 特点[2]。护理 彩色超声引导下肝脏穿刺活检患者的护理 李洁,亓琳 [关键词]彩色超声;肝穿;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7[文献标识码]B 察病情变化,对年老体弱者,特别注意脉搏、血压、面色、呼吸等变化情况,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师。2.3术后护理2.3.1并发症观察与护理①疼痛和异物感:患者因疼痛惧怕咳嗽,可适当遵医嘱给予镇痛剂,在其咳嗽时可按住患者的胸部减轻其疼痛,术后口服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2%利多卡因5ml+庆大霉素16万U+地塞米松10mg ,以消除在食管扩张成形术及支架置入后引起的咽部食管炎症反应;②出血:球囊扩张可使狭窄段黏膜发生不同程度的损伤,出现轻微疼痛和少量出血,但若出血量较多、疼痛较重时,应立即报告医师处理,同时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变化,并做好心理护理,解除焦虑及恐惧心理,使其情绪稳定,禁食;若出现大出血,立即给予股静脉穿刺快速静脉补充平衡液、输血、止血剂、心电监护、吸氧,使出血得到有效控制;③支架移位:支架移位是较常见的并发症,可移出病变部位,重者可脱入胃内,上端病变可经口脱出,向上移位可表现为喉部异物感、窒息感,向下多表现为吞咽困难重新出现,要注意患者的进食情况,近期内突然出现进食困难应警惕内支架滑脱,及时报告医师,对出现严重并发症者,可用内窥镜取出重新放置;④反流性食管炎:指导患者少食多餐,饭后宜散步,忌烟、酒、浓茶、高脂饮食和甜食等,睡前避免过饱,进食后抬高床头30°;根据病情给予胃黏膜保护剂;⑤食物嵌顿:进食大块食物或者高纤维素食物后突发性吞咽不畅或不能下咽,多数是因为食物嵌顿在支架上;在内镜下推下食物,或者用齿钳捣碎取出;⑥穿孔、破裂:是消化道狭窄扩张成形术最严重的并发症;若出现局部疼痛明显、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应及时报告医师处理,否则会导致纵隔脓肿或血肿,甚至引起病死等严重后果[3]。 2.3.2一般护理①术后卧床24~48h ;②术后心电监护,观察生命体征、有无消化道出血或支架滑脱;③术后当日给予 抗生素预防感染,对症治疗。 2.3.3饮食护理①首先认真做好餐前指导、餐时监督、餐后观察,耐心指导术后进食,从进水-流质饮食-半流质饮食-软质饮食;口服药碾成粉剂服用[4];②进食时取坐位或半坐卧位,细嚼慢咽、少量多餐、餐后多饮水,以冲洗残留在支架上的食物;忌粘性食物,如糯米制的食物,禁冷食、冷饮;③纤维素丰富的食物,如韭菜、芹菜、肉类等应加工成食糜,吞咽食团要小于支架内径,防止纤维素包绕、牵拉造成支架变形、移位、脱落;④饭后不宜平卧,散步30min ,保持情绪稳定,睡觉前2h 禁食,抬高头部15~30°以减少食物反流。 2.3.4出院指导嘱患者出院后勿吸烟、饮酒,忌刺激性的食物,保持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增强机体免疫力,指导正确的饮食,复查X 线片,了解食管狭窄扩张改善情况,勿用力咳嗽,以免支架移位。定期复诊,了解支架内有无肉芽生长或突出,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参考文献】 [1]Sundelof M ,Ringby D ,Stockeld D ,et al.Palliative treatment of malignant dysphagia with self-expanding metal stents:a 12-year experience[J].Scand J Gastroenterol ,2007,42(1):11-6.[2]刘辉,于双,李庆平,等.食管支架置入术的临床应用[J].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07,6(2):101-103. [3]鹿咏洪,张希全.食管狭窄球囊扩张及内支架治疗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3,18(1):84. [4]潘雪玲,岳同云,李微清,等.内支架术后联合腔内近距离治疗晚期食管癌的护理体会[J].介入放射学杂志,2004,13(4):365. [2011-10-17收稿,2011-11-20修回][本文编辑:张建东] 74··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120例临床分析范洪涛

CT 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120例临床分析 范洪涛 洪原城黄鑫成黄种杰 【摘要】目的 探讨CT 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肺周围型占位性病变和弥漫性病变患者共120 例,均在CT 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结果 CT 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穿刺成功率100%,诊断恶性病变102例,良性病变 (慢性炎、结核、矽肺、隐球菌病)14例,病理不能确诊4例。术后出现气胸13例,咯血30例,胸痛5例,术后晕厥1例,未出现感染、血胸、DIC 、空气栓塞、胸壁针道种植转移等并发症。结论CT 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安全可靠、诊断准确率高、并发症 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doi :10.3969/j.issn.1009-6663.2013.03.098作者单位:362000 福建泉州,泉州市解放军第一八○医院呼吸内科 肺周围型占位性病变和弥漫性病变从影像学难以确定病 因和性质,而痰脱落细胞学检测及支气管镜活检也较难取得病理诊断。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人们对于诊断则有更高的要求。CT 引导下行经皮肺穿刺活检术自1976年首次被Haa-ga 等报道后,现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成为对肺部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2010年11月份 2012年4月份,我们采用CT 引导下对120例肺周围型占位性病变或弥漫性病变进行自动式活检枪切割活检,取得了满意的诊断结果,且安全可靠。 临床资料与方法 一、本组共120例,其中男性93例,女性27例;年龄21 90岁,中位年龄65岁;全部病人经X 线、CT 或MRI 发现肺部周围型占位或弥漫性病变,病灶直径>2cm 的104例,≤2cm 的16例,病灶位于右肺者66例,左肺者50例,双肺4例。所有患者均无明显穿刺禁忌症。 二、方法 1.术前准备:术前常规行胸部CT 扫描,必要时行增强CT 扫描,根据病灶的大小、部位,及其与血管、气管、胸膜等的距离选择合适的体位及穿刺针型号。应用美国PQ5000单排单螺旋CT 机,使用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复用型全自动活检 枪和14、16、18G 自动活检枪套针,配有活检枪带槽针芯,有 1.5cm 和 2.2cm 两个固定的取材档位供选择。活检前常规 检测血常规、 凝血四项、传染病四项,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该项检查的必要性,以及操作中、操作后需注意的事项和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取得患者及其家属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 2.CT 引导定位:患者的体位选择应根据病灶位置而定,常采用仰卧、俯卧、侧卧。摆好体位后,嘱患者保持体位不动,操作者和助手撤出CT 机房,行胸部CT 平扫,选定病变所在最佳穿刺层面,定好穿刺点,测量体表至病灶边缘的距离和进针角度。然后通过CT 机打出光标,确定病变所在层面相对应的体表位置,并用记号笔在穿刺点皮肤表面做好标记。 3.穿刺方法:常规消毒穿刺点皮肤,戴无菌手套,辅无菌洞巾,嘱患者平稳呼吸,用2%利多卡因5ml 在穿刺点肋间肋骨的上缘自皮肤至壁层胸膜进行逐层局部浸润麻醉,当麻醉至壁层胸膜时,操作者再次离开CT 机房,再次行胸部CT 扫描,进一步明确进针深度及角度。用生理盐水推冲穿刺针,检 查穿刺针通畅后,操作者一手捏持穿刺针下方,另一手捏持穿 刺针芯及套筒交界处,防止进针时,由于皮肤、肌肉等组织外顶套针使其滞后于针芯(此举可影响活检组织的获得),此时应嘱患者尽量放松,平静呼吸,沿麻醉针眼刺入胸壁,按照原来测定的进针角度和深度,匀速穿过胸壁各层组织,当刺入胸膜腔时,此时嘱患者屏住呼吸,快速穿过脏层胸膜,使针尖抵达肺内病变组织边缘(如操作者不熟练或不能确定针尖已抵达病变组织边缘,可再次CT 扫描明确穿刺针位置,并可予以调整,直至穿刺针抵达病变表面),操作者固定穿刺针套针与针芯不动,助手戴无菌手套,取活检枪,调整好活检所需组织的长度(一般选1.5cm ),拉上枪栓,连接穿刺针,助手一手固 定活检枪(防止扣动扳机时穿刺针触及病变组织而反弹), 一手扣动扳机,击发穿刺枪后,操作者与助手协作连同穿刺针及枪一起迅速拔出,压迫穿刺针眼,无菌纱布覆盖。若对穿刺活检所得组织不满意或未取得组织,可重复穿刺2 3次。 4.标本的获取和术后处理:从穿刺针槽内取出完整的活检组织条,放入含10%甲醛溶液的玻璃瓶内固定,送病理检查;穿刺针槽内的组织碎屑可涂片作细胞学检查。穿刺结束后再次行CT 平扫,观察有无气胸或出血等并发症。术毕,患者由专人护送,轮椅送回病房,平卧休息4h ,常规予吸氧、止咳、止血等处理,并嘱其注意避免用力咳嗽、大声说话、大笑等。术后第二天常规行胸片检查,观察有无气胸或出血等并发症及其变化情况。如有血、气胸或血气胸,量较大,且患者有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应积极予吸氧、休息及药物等治疗,并充分引流,必要时行胸腔闭式引流术。 结 果 一、穿刺成功率本组120例共做了141次穿刺,21例在同一病灶分别做了2次穿刺,原因是病灶直径较大或第一次穿刺所获得的组织较少,且穿刺后未出现任何并发症,为了提高病理组织学的诊断率而施行第二次穿刺;其余99例均只行一次穿刺即获得足够的组织学标本,穿刺成功率为100%。 二、病理结果穿刺病理诊断恶性肿瘤102例,组织学及细胞学均阳性者86例(84.31%),组织学阳性而细胞学阴性者12例(10.00%),组织学阴性而细胞学阳性者4例(3.33%)。其中腺癌56例(54.90%),鳞癌37例(36.27%),腺鳞癌4例(3.92%),小细胞癌3例(2.94%),肺转移癌2例(1.96%)。11例行手术切除,病理与穿刺病理完全吻合;诊断为腺癌的组织学标本中有9例行EGFR 基因 测定5例敏感者服用分子靶向药抗肿瘤治疗, 4例不敏感者865临床肺科杂志2013年3月第18卷第3期

超声引导下经皮肝脏穿刺活检的临床研究

超声引导下经皮肝脏穿刺活检的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经皮肝脏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情况及其价值。方 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肝病患者92例作为研究组,对研究组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经皮肝脏穿刺活检,并进行病理学组织检查,分析检测 结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经皮肝脏穿刺全部成功,成功率100%,病理学检查诊 断中慢性乙型肝炎15例,肝硬化18例,非酒精性脂肪肝16例,酒精性肝病22例,肝细胞癌6例,转移癌7例,原因不明慢性肝炎8例,确诊率91.30%。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肝脏穿刺活检是一种能够安全、便捷的检验肝脏病变的检测方式,对于肝脏疾病诊断治疗具有重要的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超声引导;经皮肝脏穿刺活检;临床研究 肝脏是人体内十分重要的器官,肝脏疾病发病率高并且比较复杂,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详 细了解患者肝脏病变情况,对于肝病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临床用于肝病病灶诊断的方式包括CT、超声等检查,但在临床检验中单一的检验方法很容易造成漏诊误诊现象[1]。选择更为高 效的诊断方式判断患者病情对后续治疗方案制定有关键性作用,超声引导下经皮肝脏穿刺活 检是目前临床应用中对肝病病灶诊断最为先进的手段,能够成功弥补营养学诊断的不足之处。为进一步研究超声引导下经皮肝脏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情况,本文选取2015年6月—2016 年6月我院收治的肝病患者92例作为研究组,对研究组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经皮肝脏穿刺 活检,并进行病理学组织检查,进行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肝病患者92例作为研究组。研究组患者中, 女性44例,男性48例,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46.7±3.2)岁,症状表现腹部不适42 例,腹痛16例,肝区隐痛15例,消化道出血5例,胸闷乏力14例。研究组患者均符合研 究标准,并同意进行超声引导下经皮肝脏穿刺活检。 1.2 方法 对研究组患者进行超声传导下经皮肝脏穿刺活检,具体内容如下。①仪器准备:本次检 测所用超声诊断仪为LOGIQ400CL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仪,探头频率为3—12MHz,诊断仪 带有可调式超声引导穿刺架。选用带有刻度线的可调式弹簧活检枪对患者进行穿刺,活检枪 最远射程2.2mm,组织切割针16G或18G[2]。②穿刺活检准备。穿刺活检如正式手术方案 一样需要注意周密计划。在进行手术前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查,包括患者血常规、生化检查以 及肝功能状况等,注意评定患者的凝血状态,对凝血状态不佳的患者应该进行提前预防和相 关治疗,待患者凝血状况符合穿刺条件后进行活检。手术开始前对患者进行术前宣传教育, 包括向患者简单介绍手术的流程,告知手术风险,并对患者术前注意事项进行说明。对手术 中出现凝血障碍的患者进行及时治疗,有大量腹水的患者应为其补充白蛋白并进行利尿治疗。穿刺活检前注意对患者进行术前呼吸指导,训练患者屏息,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缓解手术前 的压力。③穿刺活检。手术开始前通过超声引导确定患者病变的部位以及病变部位周围的情况,并于患者皮肤上选择最佳穿刺点进行标记,提前制定好穿刺角度和路径。手术开始后, 让患者采取仰卧位或者侧卧位,根据提前做好的标记进行穿刺,注意使用碘酒和铺巾进行消 毒和防感染。为患者注射5ml的2%利卡多因进行局部麻醉,麻醉范围保证从穿刺方向至患 者腹膜。在穿刺皮肤标记点做一处2mm的切口,借助超声引导,沿固定穿刺架针槽将活检 枪刺入[3]。穿刺进行时注意指导患者屏息,活检枪针尖到达患者病变部位后即可进行穿刺。 部分患者肝脏存在弥散性损害,需要将活检针刺入健康肝脏后使用外套针进行病变肝脏的切割。切割的组织样本应需保证足够进行病理检查,若组织样本不合格需要进行2—3次取样工作。穿刺结束后对患者进行压迫止血,无出血现象后进行消毒和敷料包扎,使用腹带进行加 压包扎保证安全。将组织样本放入福尔马林溶液中固定,送入病理检验处进行检验,样本检 验在24h内处理完毕,并通过电子显微镜、免疫组化法等方式对病变组织进行诊断,撰写诊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护理精修订

C 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 活检术的护理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护理 2012-10-7 14:31:26 【摘要】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护理,提高穿刺成功率,预防和处理并发症。方法对230 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患者术前指导、术中配合与术后观察护理。结果本组临床观察中共穿刺230 例,成功230 例,明确诊断228 例,阳性率%,未能确诊2 例,并发气胸28 例,约占%,出血25 例,约占%,分别给予少许止血药物及自行止血。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安全性高,确诊率高,并发症少,值得推广使用。护理人员必须具有高度责任心,严密观察护理,保证穿刺成功,预防和减少并发症。 【关键词】 CT;经皮肺穿刺;活检;护理 CT引导 下经皮肺穿刺作为一种微创的诊断方法具有分辨率高、定位精确等优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工作中[1]。做好经皮肺穿刺的护理,对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本院2004 年7 月~2009 年12 月行经皮肺穿刺230 例,成功率100%,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包括2004 年7 月~2009 年12 月门诊及住院病例共230 例,经过纤维支气管镜及反复痰细菌学、细胞学检查临床未能明确诊断者,其中男156 例,女74 例,年龄26~75 岁,临床表现咳嗽咳痰225 例,胸闷气短40 例,胸痛24 例,发热30 例,胸部CT表现肺部外周结节138 例,大叶性渗出实变20 例,外周斑片阴影18 例,肺门占位病变54 例。 方法 在螺旋CT机定位下,根据病变部位选择合适体位,采用自制体表金属定位光栅,确定穿刺层面以及进针角度、进针深度,退出CT扫描,术前准备胸穿包及止血药物。对穿刺点用吉尔碘常规环形消毒、铺无菌洞巾,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至胸膜组织,采用16~18 g半自动切割穿刺针,视情况不同,每次取长约~公分长线状组织1~3 条送病理学及细菌学检查。术后复查胸部CT了解出血及气胸情况。 2 结果 本组临床观察中共穿刺230 例,成功230 例,明确诊断228 例,阳性率%,肺鳞癌89 例,肺腺癌102 例,支气管肺泡癌12 例,结核10 例,慢性炎症5 例,急性感染3 例,肺曲菌病3 例,肺淋巴瘤4 例,未能确诊2 例。并发气胸28 例,约占%,除1 例气胸行闭式引流外,其余大部分气胸因肺压缩少于30%,均无需特殊处理,一周内自行吸收消失。出血25 例,多为少量咳血,约占%,分别给予少许止血药物及自行止血,并发血气胸2 例,出血量较多,给予止血及胸腔闭式引流病情好转。 3 护理 术前护理 3.1.1 心理护理 由于经皮肺活检术是一种创伤性诊断技术,大多数患者因害怕躯体损伤、担心手术失败、遗留后遗症等,内心非常恐惧焦虑。护士应了解患者心理,因人施护,详细说明穿刺活检术的意义和过程特点,解释经皮肺穿刺术的目的、过程、注意事项和配合方法[2],以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签知情同意书。 术前准备 详细了解患者疾病史、过敏史,全面掌握病人病情,常规行心电图、CT检查,化验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注意患者有无出血倾向,高血压、发热、剧烈咳嗽、气喘等症状,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穿刺需要在平静呼吸下屏气时进行,所以术前要对患者进行屏气训练。对咳嗽较剧烈的患者用镇咳药止咳,症状好转后再行穿刺。备好抢救药品和器械。 术中配合 按要求摆好患者体位,尽量使患者舒适又有利于操作进行。嘱咐患者调节呼吸频率与深度,避免咳嗽,以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穿刺时安抚患者,消除紧张情绪,必要时给予镇静止痛剂。密切观察患者的面色、呼吸、脉搏、血压、神志等改变,经常询问有无异常感觉。若有面色苍白、胸闷不适、呼吸困难等症状,立即停止操作,随时做好配合医生抢救的准备。术后观察及护理 病情观察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注意有无胸闷、胸痛、气促等症状及穿刺侧呼吸音的变化,如无异常送患者回病房卧床休息。手术完成后嘱患者患侧卧位休息8~12 h,注意不可用力咳嗽,咳嗽较多时适当给予镇咳剂,警惕气胸的发生。 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CT引导下经皮肺(纵膈)穿刺活检术规 范 流 程教学教材

C T引导下经皮肺(纵膈)穿刺活检术规范 流程

CT引导下经皮肺(纵膈)穿刺活检术 规范流程 CT引导下经皮肺(纵膈)穿刺活检作为CT介入放射学的重要诊断方法,减少了开胸探查手术,在疾病诊断治疗中起重要作用。是近年来用以诊断肺部病变的一项微创性检查方法,它具有定位精确、检出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已被临床广泛应用,并显示出了极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一、术前准备 1、患者及家属 1)患者术前禁饮食4-6小时,防止术中呕吐; 2)家属准备最近一次CT片/PET-CT报告册,平车,卫生纸备用; 2、主管医生 1)评估适应症、禁忌症: 适应症:1、肺内实质性病变,尤其位于周边用纤支镜等其他方法不能确诊者;2、双侧病变或不能手术的恶性病变,需要病理类型诊断指导放疗或化疗者;3、为了确定肺内转移性病变的性质;4、纵隔肿瘤。 禁忌症:1、病变附近有严重肺气肿、肺大疱者;2、怀疑有血管病变如血管瘤、肺动静脉瘘;3.怀疑肺内囊性病变如肺包虫病;4.患者有凝血机制障碍或正在抗凝治疗中;5.患者不合作不耐受,不能控制咳嗽,有严重心肺功能不全,肺动脉高压者。

2)术前与患者及家属谈话,详细告知患者及家属穿刺必要性及可能出现风险(并发症),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3)化验单、检查单:血常规(血小板计数)、凝血系列(凝血酶原时间)、免疫系列、心电图、CT/PET-CT报告等; 4)下达术前医嘱:胸部CT平扫检查单,细胞学(组织印片)检查单,病理检查单,肺/纵膈穿刺取活检术,利多卡因、巴曲亭等止血药物、抗菌药物。 5)器械准备:Biopince活检针、穿刺套管针、一次性换药碗或棉签、碘伏、一次性外科手套、一次性手术洞巾、5ml注射器、一次性纱布、一次性手术刀(片)、痰杯(内装约1/3杯10%甲醛溶液)、载玻片、一次性注射针头若干、甲壳质敷贴、氧气袋(必要时)。 2、主管护士 1)止血药物注射:病房内予以巴曲亭肌注后前往CT室; 2)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监护仪器准备,吸氧准备; 二、术中操作流程 1、阅读CT片,然后根据CT片显示病变的部位选择相对舒适的体位如仰卧位、侧卧位或俯卧位,并在合适位置粘贴定位纸; 2、初次扫描,寻找最大直径病灶层面并测量直径,确定穿刺点,进针方向、角度、深度(应尽量避开骨性胸廓、大血管或病灶坏死区);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地几点心得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的几点心得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是肺部疾病的一种重要的诊断方法,当然也很老了,是指在CT扫描定位协助下,通过体外的穿刺针或活检枪对肺病灶进行负压吸引或切割活检,取得病灶组织后送检来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一种手段。 具体的操作步骤:在CT光标指示下,以记号笔标记出穿刺点,常规消毒、铺巾,局部麻醉后,穿刺针进入皮下后行CT扫描,直观地确定进针角度和病灶的关系后,按预定的进针角度和深度穿刺进针至靶点,再行靶层面CT扫描,证实针尖位于病灶,即负压吸引或活检枪击发取材。抽吸活检时抽吸针保持负压拨出,将容物推到玻片上;组织针取出有形组织条送入10%福尔马林液固定。术后常规胸部CT扫描,观察有无气胸等并发症发生,如无不适,嘱患者回病房静卧1-2小时。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常见的并发症有气胸、肺出血、少量咯血和胸膜腔出血等。最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主要为气胸和肺出血,文献报告气胸发生率为 9%~44%,多在10%左右,大多是少量气胸,无需特殊处理休息吸氧后短时间可自行吸收,需做胸腔闭式引流的病人仅占 1.6%~14.3% ;肺出血 1~3日可自行吸收,少数病人有痰中带血;大咯血和胸膜腔出血的发生率较低。并发症的发生与操作者的熟练程度、进针次数、穿刺针与穿刺点胸膜切线位的角度及患者肺的质量如有无肺气肿等因素有关。 心得一:首先如何预防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的并发症? 1)首先术前进行患者教育,配合医生的操作,保持相同的呼吸状态。 2)正确地评估,要确定好穿刺层面和进针点,以及进针深度、角度和呼吸对穿刺的影响。穿刺点到病变距离最短,以垂直方向或水平方向为佳。尽量避开叶间胸膜、肺大疱及CT下能显示的粗大血管影或肺纹理等。 3)麻醉针不宜穿刺太深,若刺破胸膜,会增加气胸的概率。 4)穿刺胸膜时,病人应在平静呼气后屏气状态下进行,动作迅速地刺入靶点,尽量缩短穿刺经过胸膜的时间。 5)穿到细胞或组织后,应在呼气末负压迅速拔出穿刺针。 心得二:如何穿到肿瘤组织。 当然,常规的、较大的、贴近胸膜的病灶是不用说的,要讲的是小病灶、骨组织后的难以取得的病灶或靠近大血管病灶和肺气肿患者。 1)小病灶

乳腺病变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

乳腺病变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当乳腺病变通过综合影像检查难以明确诊断,或疑诊乳腺癌拟进行手术治疗者,需要对病灶进行病理学检查。影像引导下穿刺活检是目前最常用的诊断方法,其中超声引导空芯针穿刺活检(ultrasound-guided core needle biopsy,USCNB)因其无放射性,操作简便快捷,实时显示等优势成为国内目前应用最多的穿刺取材方式。 3.1适应症 临床可触及到且超声可显示的乳腺瘤样病变或非肿块性病灶,需明确良恶性(B1-RADS 4)。 临床触及不到但超声可检出的乳腺瘤样病变,需明确病变性质。 影像典型的乳腺癌及复发性乳腺癌,术前及治疗前活检,指导治疗。 新辅助化疗后为了评价疗效,需再次行病理检查,以指导进一步治疗。 3.2禁忌症 患者一般状况差、无法耐受穿刺术。 超声无法显示病变。 有严重出血倾向。 4.进针区域内皮肤破溃、感染或结痂。 3.3操作前准备 (一)患者准备

1.患者需提供近期的血常规及凝血检查结果,排除凝血功能障碍及严重感染等,结果异常暂时不能穿刺。经过治疗,以上检查结果正常后再行穿刺活检。 2.穿刺当日不必空腹,应适当进食进水,以免穿刺前后因紧张或疼痛,发生虚脱等症状。 3.患者需仔细阅读并亲自签署《穿刺知情同意书》,了解穿刺过程、穿刺风险及可能并发症,有疑问及时咨询相关医生。 4.精神紧张患者应消除紧张情绪后再行穿刺,必要时可服用适量镇静剂或更改穿刺日期。 (二)器材准备 穿刺针组织学检查所用活检针根据内径的大小分为不同型号,国外最常使用14G活检针,而国内医院更多使用16G及18G活检针,针长10-20cm左右,配以自动活检枪使用。细胞学或抽吸液体使用20-22GPTC针。 探头乳腺穿刺多采用高频探头,如肿瘤位置较深需应用穿刺架引导时也可采用低探头。因探头多为工程塑料质地,且匹配层不宜反复擦拭,所以穿刺前探头的消毒不宜采用消毒液浸泡、擦拭、熏蒸及高温消毒等方式。目前常用一次性无菌防护套套在探头外面并固定好后使用。 穿刺引导架乳腺穿刺可不使用引导架,根据肿瘤深度自超声探头的一端倾斜相应角度进针,一般可清晰显示穿刺针全貌(图1,图2)。当乳腺肿瘤位置深在,与胸壁或大血管关系密切且肿瘤穿刺径大于

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PTGD)

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 PTGD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PTGD)是一种简便的胆囊穿 刺置管引流技术,主要用于治疗患有急性胆囊炎而手术风险很高的危重和老年患者,对低位胆道梗阻患者也可达到胆道引流的作用。 【目的】 1.胆囊引流减压,控制感染。 2.对低位梗阻患者引流胆汁,降低黄疸,改善肝功能。 【适应证】 PTGD是结石性或非结石性胆囊炎、胆管炎、胆道梗阻的方便减压方法。 1.急性胆囊炎病人症状危重或年老体衰,或合并有心、肾、肝等脏器疾病,不能耐受外科手术者。 2.胆总管下端梗阻胰头癌、胆管癌或结石嵌顿引起胆总管梗阻 合并胆囊肿大者,尤其是做经皮经肝胆管插管引流失败而病情危重者。 3.急性化脓性胆管炎胆石症并发急性胆管炎患者,肝内胆管扩 张并不明显而胆囊显著肿大者,用超声引导作胆囊引流比PTCD 要简单容易而效果相同。 4.妊娠期急性胆囊炎有效地减轻症状,待产后行胆囊切除。 【禁忌证】 1.有凝血功能障碍者。 2.全身衰竭者不能耐受经皮经肝穿刺者。 3.有大量腹水者。 4.胆囊充满结石或无结石但胆囊腔过小者。 5.由于胃肠气体、肋骨干扰或患者过于肥胖导致胆囊显示不清者。 6.无安全穿刺路径者。

【器具】 同PTCD。 【术前准备】 1.常规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 2.积极纠正严重的内科合并症。 3.术前半小时肌注阿托品0.5mg,地西泮10mg,术前测血压、心率。 4.急性化脓性胆囊炎通常伴有高热、脱水症状,术前应快速静脉滴注加有抗生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液体,如有低血压应予以纠正,注意防止DIC的发生。 5.术前签署知情同意书。 【操作方法】 1.穿刺前先用普通探头扫查胆囊,选择最佳穿刺点和穿刺路径,原则上选择经肝脏胆囊床进入胆囊。然而解剖学上的胆囊床超声难以判别,一般可选择体部的中心或近颈部的体部作为穿刺部位。 2.常规消毒铺巾,局麻,超声引导采用套管针法或Seldinger方 法完成穿刺置管引流。 (1)套管针法:超声引导下将套管针刺入胆囊,见胆汁后,然后向前推套管,放入合适位置后将穿刺针拔出,最后将引流管外露端缝合固定于皮肤。 (2)Seld in ger方法:超声引导下将穿刺针刺入胆囊 -拔出针芯见胆汁-插入导丝-拔出针鞘-用扩张导管扩张针道 -顺导丝插入引流管。 3.将引流管缝合固定在皮肤上,接无菌引流袋。 【注意事项】 1.要力求一次穿刺置管成功,尽可能减小粗针对肝脏和胆囊的损伤。

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诊断肺部肿瘤

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诊断肺部肿瘤 发表时间:2018-11-21T17:07:02.383Z 来源:《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6期作者:谭焜耀张暘阳通讯作者 [导读] 目的:对肺部肿瘤采取CT引导下穿刺活检诊断价值进行探讨。 重庆市荣昌区人民医院 402460 【摘要】目的:对肺部肿瘤采取CT引导下穿刺活检诊断价值进行探讨。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检查的30例疑似肺部肿瘤患者纳入观察中,均行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分析和总结检查结果。结果:本组30例患者穿刺活检术均顺利完成,成功率 100%,术后出现1例气胸,1例咳血,均得到及时有效治疗,未出现其他并发症;28例确诊,诊断符合率93.3%;其中,25例恶性肿瘤,均得到手术病理证实;3例未经手术病理证实,2例经治疗后和活检结果符合,1例未得到明确诊断。结论:在肺部肿瘤诊断采取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有着较高准确率,可为临床早期诊治提供重要依据,且创伤小,安全性较高,有着重要临床价值。 【关键词】CT引导;肺穿刺活检;肺部肿瘤 近年来,随着临床医疗影像技术不断发展,肺部肿瘤阳性检出率日益提高。当前,肿瘤病变治疗方法选择主要依赖于临床病理学诊断,对肺部肿瘤进行定性诊断,近中央支气管镜可见病变的纤支镜活检阳性率较高[1],但是对靠近胸壁周围性病灶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的阳性率高。本文主要对30例疑似胸部肿瘤患者的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诊断情况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诊治的30例疑似肺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咳嗽、咳血、胸痛,部分患者伴发热、喘息。均满足穿刺活检术适应证,术前检查排除凝血机制障碍、心肺功能不全、胸腔畸形、穿刺路径合并肺大泡及咳嗽剧烈等患者。其中,男患者19例,女患者11例;44~76岁,平均(58.3±4.5)岁;病灶部位:右上肺5例,右中肺4例,右下肺4例,左上肺10例,左下肺7例;病灶直径1.2~6.0cm,平均(4.1±0.5)cm。 1.2方法 术前检查排除穿刺活检禁忌症,根据术前CT检查病灶部位,选择合适体位,应用CT扫描定位光标在体表定位;然后在CT引导下,确定皮肤进针点并标记,测定进针角度和深度。选用普利塞活检针;对穿刺点及周围皮肤常规消毒、铺巾,应用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再在CT引导下将活检针穿刺到胸壁,然后迅速穿透胸膜置入病灶内,通过CT显示观察针尖所在位置,确认针尖进入病灶内或边缘,把针芯往前推1~2cm,并嘱患者缓缓呼气或者屏住呼吸数秒,同时快速关闭活检钳,钳取病灶组织,通过相同方法,在同个病灶,换穿刺针往病灶不同向取组织3次,再拔出活检针,对穿刺点消毒、包扎;将获取组织,进行涂片查找结核杆菌与肿瘤细胞,其余标本置入10%甲醛溶液固定,进行病理检查。在术后进行常规胸部CT检查,掌握有无气胸、咳血等并发症。 2.结果 本组30例患者CT引导下穿刺活检术均取得成功,成功率100%,术后出现1例气胸,1例咳血,均在及时对症治疗后治愈,未出现其他并发症;28例活检确诊,诊断符合率93.3%,其中,25例恶性肿瘤,均得到手术病理证实,包括原发性肺部肿瘤24例(鳞癌9例、腺癌13例、腺鳞癌2例、小细胞肺癌1例),转移性肺部肿瘤1例(乳腺癌肺转移);3例未经手术病理证实,其中,2例经治疗后和活检结果符合,1例炎性假瘤,1例肺脓肿;1例未得到明确诊断,病理活检提示少量异型细胞和炎性细胞浸润,或坏死组织。 3.讨论 肺癌肺癌是临床常见的一个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三大癌症之一[2]。早期肺癌临床症状与影像学表现一般不具特异性,在早期诊断中需要和良性肿瘤、结核、炎性反应等进行鉴别,如此可能延误患者诊疗时机;中晚期肺癌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具有特异性,但大多数已失去手术治疗时机,因而在早期应获取准确的组织病理学诊断。 当前,肺部肿瘤组织学诊断方法主要有纤支镜、胸腔镜、胸腔积液细胞学检查及经皮活检等,其中纤支镜对于肺部中心型病变诊断率较高,但是对周围型病变诊断率不高;胸腔镜活检有着较大创伤,且费用高,术后并发症多,受到很大限制;胸腔积液细胞学检查虽是常规检查,但是阳性率整体不高。CT有着较高空间与密度分辨率,能够清晰显示肺脏组织内部结构和病灶情况,可以提供更为准确进针深度和角度,进而为早期病理诊断提供重要依据。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技术日益成熟,为保证临床诊断准确率,在CT引导下进行多点定位、多点取材活检。研究报道,多点取材有助于预防出现严重并发症,提高活检取材的准确率。本研究中,30例患者均行CT扫描体表定位,选取最佳进针点,穿刺均取得成功。在穿刺时应选择病灶最大面,并要避开骨骼和血管。通过CT高分辨率优势来避开肿瘤低密度坏死区,提升穿刺成功率。本组30例患者均行同轴活检针操作,术中多点取材,最终诊断符合率93.3%,与相关研究报道基本一致[3]。 气胸是CT经皮肺穿刺活检常见并发症,临床发生率在14.8%~27.0%,本组患者术后气胸发生率为6.7%,相对低于报道。气胸发生和多种因素有关,比如:患者肺部病变情况、手术操作者穿刺熟练度、患者配合等。此外,肺脏出血也较为常见,表现为术后咳血。本组患者术后出现1例咳血,发生率为3.3%,均在治疗后治愈,未出现心包填塞、体循环空气栓塞等严重并发症。为减少活检穿刺术并发症,在术前必须做好出、凝血时间、PLT计数等检查,并确诊患者无严重肺气肿、冠心病、心肌炎等病症。并要和患者开展术前宣教,提高患者认识,缓解心理压力,让患者更好配合手术。当前,肺部肿瘤病灶活检很难避免并发症发生[4]。 综上而言,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在肺部肿瘤诊断中检出率高,能够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且创伤小,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张海青,黄玲玲,韩羽凤.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诊断肺部病变的价值[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38(09):1192-1193. [2]周际昌.实用肿瘤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66-469. [3]张树荣,王彩萍,陈洁,等.69例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诊断肺部病变的临床分析与护理体会[J].安徽医药,2015,19(07):

超声引导下肝脏穿刺活检

超声引导下肝脏穿刺活检 经皮肝穿刺活体组织学检查(简称肝穿活检)自从1880年由Ehrlich首先应用于糖尿病肝糖原含量研究以来,因其简单,可在床边操作,且可获组织学诊断,故已成为临床医生诊断肝脏疾病常用的手段。在B型超声仪问世之前进行的肝穿刺往往是盲目的,自超声技术应用以后,尤其是在1972年Holm和Goldberg发明穿刺探头以来,超声引导穿刺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显著提高了穿刺的准确性,减少了并发症。 适应症: 1、不明原因的肝脏肿大及黄疸。 2、全身性疾病疑有肝脏受累,如肝结核、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3、对肝炎进行诊断、分型及判断治疗效果。 4、确定肝脏占位性病变的性质。 禁忌症: 1、凝血功能障碍 2、中等量以上腹水 3、右侧胸腔感染 4、肝包囊虫病、肝海绵状血管瘤、肝脏浊音界明显缩小者 5、位于肝脏表面的肿瘤穿刺宜慎重 6、患者不能合作者 术前准备:

1、测定出血时间、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及血小板计数。 2、检查血型,以备必要时输血。 3、术前3日肌注维生素K,每日3—8mg 。训练呼吸运动,以取得患者穿刺过程中的合作。 4、术前常规禁食2-4小时。 5、准备好穿刺探头、穿刺针、穿刺消毒包,消毒超声耦合剂和组织固定剂(如4%甲醛、组织化学液等)。 穿刺操作: ①选择穿刺点:经B超定位选择右侧腋前线至锁骨中线第7、8、9肋间肝脏切面较大处,避开胆囊、大血管及肝脏上下缘;对于明显肿大的肝脏可在肋缘下穿刺,选择肿大或有结节的部位穿刺。 ②体位:取仰卧位或左侧卧位。 ③消毒、麻醉:严格无菌操作,常规消毒穿刺局部皮肤,术者戴无菌手套、铺无菌孔巾,以2%利多卡因局部逐层浸润麻醉穿刺点皮肤、肋间肌、膈肌与肝包膜。 ④经皮穿刺:嘱病人平静呼吸,术者持一次性活检枪于选定的穿刺点穿透皮肤、肌层进至肝包膜时,令病人呼气后屏气,快速推动穿刺针进入肝实质或者占位前缘,激发活检枪并快速拔针,整个过程只需1-2秒钟。 术后处理: ①穿刺点以碘伏消毒后无菌纱布覆盖并固定,多头腹带紧束肋部及上腹部加压包扎2小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