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李白传_李白传全文阅读

李白传_李白传全文阅读

李白传_李白传全文阅读
李白传_李白传全文阅读

白传,白传全文阅读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容归作者所有!中华名人传记

白传

目录

导语 (4)

第一章天才少年 (6)

迷离家世 (6)

万里东归 (10)

学诗习剑 (14)

游历蜀中 (19)

第二章仗剑去国 (23)

冲出夔门 (23)

江陵之遇 (27)

侠游长江 (31)

第三章酒隐安陆 (36)

孟之交 (36)

喜结伉俪 (40)

初入长安 (43)

两“难”问世 (46)

谒失败 (54)

北上 (58)

“酒歌”绝唱 (61)

移居东鲁 (65)

第四章待诏翰林 (69)

白传·2

奉诏入京 (69)

帮闲宫中 (73)

送别知章 (77)

辞京还山 (81)

第五章巨星之会 (86)

留相逢 (86)

结袖访道 (90)

齐鲁重聚 (94)

友谊长存 (99)

第六章十年漫游 (104)

南下越中 (104)

思亲还家 (108)

幽燕“探险” (112)

流连 (116)

首托诗稿 (121)

第七章从宾获罪 (125)

亡命道中 (125)

寻阳入幕 (130)

获救出狱 (134)

流放遇赦 (138)

第八章天夺壮心 (142)

盘桓江夏 (142)

归返豫章 (147)

白传·3

皓首从军 (152)

诗人之死 (156)

第九章千古华章 (160)

思想蕴 (160)

艺术风格 (177)

师承渊源 (185)

巨大影响 (197)

白传·4

导语

在中国,一个人只要能背几首古诗,其中便笃定有一二首是白写的;一个人即使只听说过几个关于古代诗人的掌故,其中便笃定有一二个是有关白的。一千多年来,人们在戏文里唱他,小说里写他,传说

《李白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xx传 白,字太白,山东人。母梦长庚星而诞,因以命之。十岁通五经。自梦笔头生花,后天才赡逸。喜纵横,击剑为任侠,轻财好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中,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自蜀至长安,道未振,以所业投贺知章,读至《蜀道难》,叹曰: 子,谪仙人也。乃解金龟换酒,终日相乐。遂荐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时事。因奏颂一篇。帝喜,赐食,亲为调羹,诏供奉翰林。尝大醉上前,草诏,使高力士脱靴。力士耻之,摘其《清平调》中飞燕事,以激怒贵妃。帝每欲与官,妃辄阻之。白益傲放,与贺之章、李适之、汝阳王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饮酒八仙人。恳求还山。赐黄金,诏放归。 白浮游四方,欲登华山,乘醉跨驴经县治,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曰: xx何人,敢无礼?白供状不书姓名,曰: 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宰惊愧,拜谢曰: 不知翰林至此。白长笑而去。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禄山反,明皇在蜀,永王璘节度东南。白时卧庐山,辟为僚佐。璘起兵反,白逃还彭泽。璘败,累系浔阳狱。初,白游并洲,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至是,郭子仪请官以赎,诏长流夜郎。 白晚节好黄、老,度牛渚矶,乘酒捉月,沉水中。初,悦谢家青山,今墓在焉。 选自《xx才子传》 5.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十岁通五经通:

xx B.xx放益: 更加 C.白时卧xx,辟为僚佐辟: 开辟 D.璘败,累系xx狱累系: 捆绑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因以命之衡因上疏xx事 B.以所业投xx何面目以xx C.遂荐于xx而君幸于xx D.xx而去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xx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母梦见太白金星而生下李白,所以李白的名字中有白字。李白天赋过人,才华横溢。 B.贺知章很欣赏李白的诗才,感叹他是遭贬的仙人。李白后经贺知章的推荐,担任翰林供奉。 C.在朝廷上下,李白都表现出放荡不羁的个性,这说明李白是个决不摧眉折腰事权贵的人。 D.郭子仪曾有恩于李白。后来,李白受牵连下狱,郭子仪又请求用自己的官爵来赎免李白的死罪。 8、把下例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李白传,李白传全文阅读

李白传,李白传全文阅读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中华名人传记 李白传 目录 导语 (4) 第一章天才少年 (6) 迷离家世 (6) 万里东归 (10) 学诗习剑 (14) 游历蜀中 (19) 第二章仗剑去国 (23) 冲出夔门 (23) 江陵之遇 (27) 侠游长江 (31) 第三章酒隐安陆 (36)

李孟之交 (36) 喜结伉俪 (40) 初入长安 (43) 两“难”问世 (46) 谒韩失败 (54) 北上太原 (58) “酒歌”绝唱 (61) 移居东鲁 (65) 第四章待诏翰林 (69)

李白传·2 奉诏入京 (69) 帮闲宫中 (73) 送别知章 (77) 辞京还山 (81) 第五章巨星之会 (86) 陈留相逢 (86) 结袖访道 (90) 齐鲁重聚 (94) 友谊长存 (99) 第六章十年漫游 (104) 南下越中 (104) 思亲还家 (108) 幽燕“探险” (112) 流连宣城 (116) 首托诗稿 (121) 第七章从宾获罪 (125) 亡命道中 (125) 寻阳入幕 (130) 获救出狱 (134)

流放遇赦 (138) 第八章天夺壮心 (142) 盘桓江夏 (142) 归返豫章 (147) 李白传·3 皓首从军 (152) 诗人之死 (156)

第九章千古华章 (160) 思想内蕴 (160) 艺术风格 (177) 师承渊源 (185) 巨大影响 (197)

李白传·4 导语 在中国,一个人只要能背几首古诗,其中便笃定 有一二首是李白写的;一个人即使只听说过几个关于古代诗人的掌故,其中便笃定有一二个是有关李白的。一千多年来,人们在戏文里唱他,小说里写他,传说

李白传读后感

李白传读后感 本文是关于读后感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李白传读后感(一) 带着对李白的景仰之情,我轻轻翻开了《李白传》这本书。 虽说对李白十分景仰,但对他的了解却甚少。只闻其才气和名气,却不曾细致了解他的生平经历。我翻开本书,看到了作者安旗于1983 年7 月写的“初版前言”中的一句话,“最发人深省的是:为什么他失败了而又成功了?”由此让我更想要深入地了解一下李白的一生。 李白出生于盛唐时期,但他的一生,绝大部分却在游历中度过,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 开元初年,赵蕤来访李白的父亲,交谈间听得隔壁有琅琅书声,便问:“这是何人?是你的儿子吗?今年多大了?”李客:“正是我那孽根祸胎。快满十五了。”客人又问:“从这书声听来,这孩子不是很好学吗?”李客:“好学倒是好学,而且已经写作了几百首诗文。他五岁发蒙识字,十岁读完了《诗》、《书》,以后便再不肯在儒家经典上好好下功夫,只爱杂学旁搜。《楚辞》、《庄子》,他百读不厌,可是对举业却一窍不通。”从这几句对话中,我仿佛看到了一个聪明好学,从小就饱读诗书的李白,也看到了一个从小就有独立思想,极富个性的李白。这些可都是我少年都不曾拥有的啊!倒是,我从小也和李白很相像,就是爱“神说”。十二岁上,爸爸教他读了司马相如的

《子虚赋》,他就看见了千里以外的云梦大泽,那里的山是什么样,水是什么样,土地是什么样,出产的东西是什么样,说得活灵活现。当他漫步江边,又常常从粼粼波光中看见:“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离骚》中上天入地的幻想,《庄子》中翱翔宇宙的神话,更使他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如此看来,爱神说的我也有作诗的天份,只是空有万千的想像却无法用丰富、精准的语言来转化成诗文。与之相比,我从小就读书太少,读得经典名着更是少之又少。这样,即使我和李白一样有天赋,结果也是天壤之别了。由此,让我又一次深深感受到:一个人后天的学习远远比先天的聪明更重要的多。 李白读到“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在他离开梓州郪县长平山的那天夜里,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大鹏。我们从书中的这些话里,不难看出李白的雄心壮志,还有那份掩饰不住的自信! 若说李白能成为诗仙只是因为他从小饱读诗书,还有丰富的想像力,我觉得并不全面。其实他作诗的灵感大多都来自他四处游历的过程中。他每到一处不光是为了欣访胜迹,更是为了拜访得道高僧、隐士、地方官吏和社会名流……他为听渔歌还特地找了一家清雅的酒楼,听两个歌女为他唱曲。听着听着,他会觉得那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曲子就是歌女自己心里的歌;听着听着,李白会情不自禁地为之地击节赞赏不已,并将其中一首歌词反复咏哦;更会感叹“民间竟有如此优美的天籁!如此动人的绝妙好词!这一支支曲子都是浑金璞玉

《新唐书.李白传》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更客认城”中的“客”字用法相同的是() A苏頲为益州长史,见之,异之 B力士素贵,耻之 . . C 帝欲官白,妃辄渚之 D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饮徒醉于市。帝坐沉香子亭,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颖面①,稍解,授笔成本,婉丽精切,无留思。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挝②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③之。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选自《新唐书·李白传》) 【注释】①颖面:洗脸。②挝(zhuā):这里是挑剔、挑拨之意。③沮:同“阻”,阻止。 1.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 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 2.解释文中划线词的意思。 (1)谪:(2)官: 3.翻译下面句子。 力士素贵,耻之,挝其诗以激杨贵妃。 4.在文学史上,李白享有“ 仙”的美誉,本文哪几句可以证明他这一美誉并非虚得请在原文中用“ ”标出。 5.“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阅读传文及本诗后,你了解到李白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你喜欢他的性格吗为什么 附:本段参考译文 (李白)前往拜见贺知章,贺知章看到他的诗文,赞叹说:“你,是天上贬谪下凡的仙人啊!”并向唐玄宗举荐。唐玄宗就在金銮殿召见李白,谈论当代国家大事,李白献上一篇颂赋。皇上赏赐食物,并亲自替他调羹。皇上下令,让他在翰林院任职。李白还是和酒友在闹市喝得烂醉。皇上坐在沉香亭子赏景,心里有所感触,想要李白创作歌词,就把李白召进宫中,可是李白已经喝醉了。酒醉稍醒,取笔给他,即刻写成歌词,辞藻委婉绮丽,意精旨切,一气呵成。皇上非常喜爱他的诗才,多次设宴。李白曾经伺候皇上宴饮,酒醉了,让高力士替他脱靴。高力士一向高贵,认为这件事耻辱,就挑剔他的诗句来激怒杨贵妃。皇上想任命李白担任(重要)的官职,杨贵妃就毁谤阻止。李白知道自己不被皇帝亲近的人容纳,更加桀骜不羁,不注重自己的言行。后来恳求回家,皇上就赏赐钱打发他回家。 参考答案: 1.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 2.(1)被贬、被罚(2)封官、赐官(或:让……做官) 文章出自吕东坡语文教学网

旧唐书.李白传

《旧唐书?李白传》原文及翻译 原文: 李白,字太白,山东人。少有逸才,志气宏放,飘然有超世之心。父为任城尉,因家焉。少与鲁中诸生孔巢父、韩沔、裴政、张叔明、陶沔等隐于徂徕山,酣歌纵酒,时号“竹溪六逸”。天宝初,客游会稽,与道士吴筠隐于剡中。既而玄宗诏筠赴京师,筠荐之于朝,遣使召之(按:教材引文有误,又漏引十余字,今补正),与筠俱待诏翰林。白既嗜酒,日与饮徒醉于酒肆。玄宗度曲,欲造乐府新词,亟召白,白已卧于酒肆矣。召入,以水洒面,即令秉笔,顷之成十余章,帝颇嘉之。尝沉醉殿上,引足令高力士脱靴,由是斥去。乃浪迹江湖,终日沉饮。时侍御史崔宗之谪官金陵,与白诗酒唱和。尝月夜乘舟,自采石达金陵。白衣宫锦袍,于舟中顾瞻笑傲,旁若无人。初,贺知章见白,赏之曰:“此天上谪仙人也。”禄山之乱,玄宗幸蜀,在途以永王璘为江淮兵马都督、扬州节度大使。白在宣州谒见,遂辟从事。永王谋乱,兵败。白坐,长流夜郎。后遇赦,得还,竟以饮酒过度,醉死于宣城(按:教材引文漏一“醉”字,今补)。有文集二十卷行于时。 译文: 李白,字太白,山东人。少年时就有超群之才,志向宏大,气度豁达,逍遥而有超然出世的心境。他父亲做任城尉,全家就在那里安家。李白少年时与鲁中的几个书生孔巢父、韩沔、裴政、张叔明、陶沔等隐逸在徂徕山,纵情欢歌豪饮,当时号称“竹溪六逸”。天宝初年,外出到会稽游历,与道士吴筠隐居在剡中。不久唐玄宗诏令吴筠去京城,吴筠把李白推荐给朝廷,朝廷派使者召见李白,并让他与吴筠一起待诏翰林。此时李白已经嗜好喝酒,天天与几个酒徒喝醉在酒店里。玄宗谱出曲子,要编制乐府新词,急忙召见李白,李白却已在酒店醉倒了。召入宫中,用凉水喷洒他的脸,醒来后,立即叫他提笔作词,很快就写出了十多首,皇帝很赞赏他。李白曾经沉醉在宫殿上,伸脚叫高力士脱靴,因此被贬斥而离开了朝廷。于是他浪迹江湖,整天喝酒。当时侍御史崔宗之被贬官到金陵,常与李白一起饮酒并做诗唱和。他们曾经在月明之夜驾着小船,从采石到金陵。李白穿着宫锦袍,在船上极目远望,纵情笑傲,旁若无人。当初,贺知章见到李白,赞赏他说:“这是天上贬下来的仙人啊。”安禄山起兵叛乱,玄宗逃到蜀地,在途中任用永王李璘作江淮兵马都督、扬州节度大使。李白在宣州请见,于是征召他为李璘的从事。永王图谋造反,起兵失败,李白因此获罪而被长期流放在夜郎。后来遇到大赦,才得以回来,最终因为饮酒过度,醉死在宣城。著有文集二十卷,流传于世。

《李白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李白传 白,字太白,山东人。母梦长庚星而诞,因以命之。十岁通五经。自梦笔头生花,后天才赡逸。喜纵横,击剑为任侠,轻财好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中,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自蜀至长安,道未振,以所业投贺知章,读至《蜀道难》,叹曰: 子,谪仙人也。乃解金龟换酒,终日相乐。遂荐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时事。因奏颂一篇。帝喜,赐食,亲为调羹,诏供奉翰林。尝大醉上前,草诏,使高力士脱靴。力士耻之,摘其《清平调》中飞燕事,以激怒贵妃。帝每欲与官,妃辄阻之。白益傲放,与贺之章、李适之、汝阳王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饮酒八仙人。恳求还山。赐黄金,诏放归。 白浮游四方,欲登华山,乘醉跨驴经县治,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曰: 汝何人,敢无礼?白供状不书姓名,曰: 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宰惊愧,拜谢曰: 不知翰林至此。白长笑而去。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禄山反,明皇在蜀,永王璘节度东南。白时卧庐山,辟为僚佐。璘起兵反,白逃还彭泽。璘败,累系浔阳狱。初,白游并洲,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至是,郭子仪请官以赎,诏长流夜郎。 白晚节好黄、老,度牛渚矶,乘酒捉月,沉水中。初,悦谢家青山,今墓在焉。 选自《唐才子传》 5.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十岁通五经通:

通晓 B.白益傲放益: 更加 C.白时卧庐山,辟为僚佐辟: 开辟 D.璘败,累系浔阳狱累系: 捆绑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因以命之衡因上疏陈事 B.以所业投贺知章何面目以归汉 C.遂荐于玄宗而君幸于赵王 D.白长笑而去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母梦见太白金星而生下李白,所以李白的名字中有白字。李白天赋过人,才华横溢。 B.贺知章很欣赏李白的诗才,感叹他是遭贬的仙人。李白后经贺知章的推荐,担任翰林供奉。 C.在朝廷上下,李白都表现出放荡不羁的个性,这说明李白是个决不摧眉折腰事权贵的人。 D.郭子仪曾有恩于李白。后来,李白受牵连下狱,郭子仪又请求用自己的官爵来赎免李白的死罪。 8、把下例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李白传翻译

译文: 李白,字太白,崤山以东人氏。母亲梦见长庚星就生下了他,因而就以此给李白起名字。李白十岁时就通晓五经,他自己梦见笔头长出花来,此后他天赋过人,才华横溢。李白喜欢纵横之术,练习剑术为打抱不平,他不看重钱财,乐于施舍。又客居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住在徂徕山中,天天设酒痛饮,号称“竹溪六逸”。天宝初年,李白从蜀中来到京城长安,当时他的本领尚未施展,就把自己所作的诗歌献给贺知章看,贺知章读到《蜀道难》一诗时,感叹地对李白说:“你啊,是被贬谪到人间的仙人。”于是,解下自己身上的金龟饰物来换酒,(与李白)整天相互欢乐,还在玄宗面前推荐了李白。玄宗在金銮殿召见了李白,与他谈论时局国政,李白献上颂文一篇,皇上很高兴,赐给他饭食,并亲手为他调匀肉汤,降旨命李白为翰林供奉。李白曾在皇上面前大醉,起草诏书,让高力士为他脱靴。高力士以此为羞辱,就指摘李白《清平调》中引用的赵飞燕的典故,用来激怒杨贵妃,每当玄宗要授官给李白时,杨贵妃总要阻止。李白更加高傲放达,与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并称为“饮酒八仙人”。后来他恳求回乡,玄宗赏赐给他黄金,下诏让他回家。李白云游四方,打算登华山,带着醉意跨在驴身上,路过县街门,县令不认识李白,十分生气,派人把李白带到公堂上问道:“你是什么人,敢这样无礼!”李白在供词中不写姓名,只写:“呕吐后曾让皇上用手巾擦嘴,吃饭时皇上亲手为我调匀肉汤,写字时杨贵妃捧着砚台,高力士帮着脱靴。在天子殿门前尚许我纵马奔驰,华阴县衙门口,却不能骑驴而过?”县令看了,又惊又愧,忙行礼道歉说:“不知道是翰林学士来到此地。”李白大笑着扬长而去。李白曾与崔宗之一起坐船从采石矶到金陵,他身穿宫中特制的绸袍坐在船上,旁若无人。安禄山叛乱时,玄宗避难蜀中,永王李璘统管东南地区,李白当时高卧隐居于庐山之上,被李璘招聘为军中幕僚。后来李璘起兵造反,李白潜逃回到彭泽。李璘失败后,李白受牵连关在浔阳的监狱中。当初,李白漫游到并州,见到郭子仪,感到此人非同寻常,曾解救过郭子仪的死罪。到这时,郭子仪向朝廷申请解除自己的官爵来赎免李白的死罪,于是皇上下旨把李白改判为流放夜郎。李白晚年喜欢黄帝、老子的道家学说,在牛渚矶泛舟,带着醉意捕捉月亮,就沉到水底去了。当初,李白喜欢谢家青山,如今他的墓还在那里。李白著有文集二十卷,流行于世。有人说,李白,是西凉武昭王李暠的第九代玄孙。 李白,字太白,是兴圣皇第九代孙。他的祖先于隋朝末年因为犯罪被流放到西域。神龙初年,他的父辈从西域逃回来,客居于巴西(在今四川)。 李白出生的时候,他母亲梦见太白星,因此给他取字叫太白。十岁时就通读诗书,及至长大成人,隐居于岷山。当时所在州郡凭有道科举

【2019-2020】《李白传》阅读答案附翻译word版本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李白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李白传 白,字太白,山东人。母梦长庚星而诞,因以命之。十岁通五经。自梦笔头生花,后天才赡逸。喜纵横,击剑为任侠,轻财好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中,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自蜀至长安,道未振,以所业投贺知章,读至《蜀道难》,叹曰:“子,谪仙人也。”乃解金龟换酒,终日相乐。遂荐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 时事。因奏颂一篇。帝喜,赐食,亲为调羹,诏供奉翰林。尝大醉上前,草诏,使高力士脱靴。力士耻之,摘其《清平调》中飞燕事,以激怒贵妃。帝每欲与官,妃辄阻之。白益傲放,与贺之章、李适之、汝阳王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饮酒八仙人”。恳求还山。赐黄金,诏放归。 白浮游四方,欲登华山,乘醉跨驴经县治,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曰:“汝何人,敢无礼?”白供状不书姓名,曰:“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宰惊愧,拜谢曰:“不知翰林至此。”白长笑而去。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禄山反,明皇在蜀,永王璘节度东南。白时卧庐山,辟为僚佐。璘起兵反,白逃还彭泽。璘败,累系浔阳狱。初,白游并洲,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至是,郭子仪请官以赎,诏长流夜郎。 白晚节好黄、老,度牛渚矶,乘酒捉月,沉水中。初,悦谢家青山,今墓在焉。 ——选自《唐才子传》 5.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十岁通五经通:通晓 B.白益傲放益:更加 C.白时卧庐山,辟为僚佐辟:开辟 D.璘败,累系浔阳狱累系:捆绑

《新唐书.李白传》

【原文】:《新唐书.李白传》 李白,字太白,兴圣皇帝九世孙。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循还,客巴西。白之生,母梦长庚星,因以命之。十岁通诗书,既长,隐岷山。州举有道,不应,苏颋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然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轻财重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来山,日沈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南入会稽,与吴筠善,筠被召,故白亦至长安。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饮徒醉于市。帝坐沈香亭,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靧面,稍解,授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擿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与知章、李适之、汝阳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酒八仙人”。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白浮游四方,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安禄山反,转侧宿松、匡庐间,永王璘辟为府僚佐,璘起兵,逃还彭泽;璘败,当诛。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会赦,还寻阳,坐事下狱。时宋若思将吴兵三千赴河南,道寻阳,释囚辟为参谋,未几辞职。李阳冰为当涂令,白依之。代宗位,以左拾遗召,而白已卒,年六十余。 白晚好黄老,度牛渚矶至姑孰,悦谢家青山,欲终焉。及卒,葬东麓,元和末,宣歙观察使范传正祭其冢,禁樵采。访后裔,惟二孙女嫁为民妻,进止仍有风范,因泣曰:“先祖志在青山,顷葬东麓,非本意。”传正为改葬,立二碑焉。告二女,将改妻士族,辞以孤穷失身,命也,不愿更嫁。传正嘉叹,复其夫徭役。 文宗时,诏以白歌诗、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 【注】:靧(hùi):洗脸。 擿(tī):挑剔,指摘。

李白传详细翻译及练习

文言文诗词复习资料 李白传阅读答案附翻译(教师版) 译文:李白,字太白,崤山以东人氏。母亲梦见长庚星生下了他,于是用“白”作他的名,用“太白”作他的字。 李白十岁时就通晓五经,他自己梦见笔头长出花来,此后他天赋过人,才华横溢。 李白喜欢纵横之术,练习剑术为打抱不平,他不看重钱财,乐于施舍。 又客居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住在徂徕山中,天天设酒痛饮,号称“竹溪六逸”。 天宝初年,李白从蜀中来到京城长安,当时他的本领尚未施展,就把自己所作的诗歌献给贺知章看,贺知章读到《蜀道难》一诗时,感叹地对李白说:“你啊,是被贬谪到人间的仙人。” 于是,解下自己身上的金龟饰物来换酒,与李白整天为乐。于是向玄宗推荐了李白。 玄宗在金銮殿召见了李白,与他谈论时局国政。李白献上颂文一篇。 皇上很高兴,赐给他饭食,并亲手为他调匀肉汤,降旨任命李白为翰林供奉。 李白曾在皇上面前大醉,起草诏书,让高力士为他脱靴。 高力士以此为羞辱,就指摘李白《清平调》中引用的赵飞燕的典故,用来激怒杨贵妃。 皇帝每次想要给李白官做,贵妃总是阻止。李白更加高傲放达,与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并称为“饮酒八仙人”。 后来他恳求回乡。玄宗赏赐给他黄金,下诏让他回家。 李白云游四方,打算登华山,带着醉意跨在驴身上,路过县衙门,县令不认识李白,十分生气,派人把李白带到公堂上问道:“你是什么人,敢这样无礼!” 李白在供词中不写姓名,只写:“呕吐后曾使皇上用手巾擦嘴,吃饭时皇上亲手为调匀肉汤,写字时杨贵妃捧着砚台,高力士帮着脱靴。在天子殿门前尚许我纵马奔驰;华阴县衙门口,却不能骑驴而过?” 县令看了,又惊又愧,忙行礼道歉说:“不知道是翰林学士来到此地。”李白大笑着扬长而去。 李白曾与崔宗之一起坐船从采石矶到金陵,他身穿宫中特制的绸袍坐在船上,旁若无人。 安禄山叛乱时,玄宗避难蜀中,永王李璘统管东南地区。李白当时高卧隐居于庐山之上,被李璘招聘为军中幕僚。 后来李璘起兵造反,李白潜逃回到彭泽。李璘失败后,李白受牵连被关在浔阳的监狱中。 当初,李白漫游到并州,见到郭子仪,感到此人非同寻常,曾解救过郭子仪的死罪。 到这时,郭子仪向朝廷申请解除自己的官爵来赎免李白的死罪,于是皇上下旨把李白改判为流放夜郎。 李白晚年喜欢黄帝、老子的道家学说,在牛渚矶泛舟,带着醉意捕捉月亮,就沉到水底去了。当初,李白喜欢谢家青山,如今他的墓还在那里。 ——选自《唐才子传》 1.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十岁通五经通:通晓B.白益傲放益:更加 C.白时卧庐山,辟为僚佐辟:开辟D.璘败,累系浔阳狱累系:捆绑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 A.力士耻之.(代词,他)不患其众之.不足也(助词,取读) B.曾救其.死罪(代词,他)其.有敢不尽力者(副词,难道) C.遂荐于.玄宗(介词,向)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连词,表转折,却) D.白长笑而.去(连词,表修饰)吾尝终日而.思矣(修饰,连词)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李母梦见太白金星而生下李白,所以李白的名字中有“白”字。李白天赋过人,才华横溢。 B.贺知章很欣赏李白的诗才,感叹他是遭贬的仙人。李白后经贺知章的推荐,担任翰林供奉。 C.在朝廷上下,李白都表现出放荡不羁的个性,这说明李白是个决不“摧眉折腰事权贵”的人。 D.郭子仪曾有恩于李白。后来,李白受牵连下狱,郭子仪又请求用自己的官爵来赎免李白的死罪。 4、把下例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摘其《清平调》中飞燕事,以激怒贵妃。(3分) 译:就指摘李白《清平调》中引用的赵飞燕的典故,用来激怒杨贵妃。 (2)白游并洲,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3分) 译:李白漫游到并州,见到郭子仪,感到此人非同寻常,曾解救过郭子仪的死罪。 翻译答案 ①就指摘李白《清平调》中引用的赵飞燕的典故,用来激怒杨贵妃。(“摘”1分,“以”1分,句意通顺1分) ②李白漫游到并州,见到郭子仪,感到此人非同寻常,曾解救过郭子仪的死罪。(“奇”1分,“其”1分,句意通顺1分) 李白传练习 1下面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十岁通五经通:通晓B.白益傲放益:更加 C.白时卧庐山,辟为僚佐辟:开辟D.璘败,累系浔阳狱累系:捆绑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力士耻之.()不患其众之.不足也() B.曾救其.死罪()其.有敢不尽力者()

文言文李白传详细翻译及练习

原文:白供状不书姓名,曰:“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 李白在供词中不写姓名,只写:“呕吐后曾使皇上用手巾擦嘴,吃饭时皇上亲手为调匀肉汤,写字时杨贵妃捧着砚台,高力士帮着脱靴。在天子殿门前尚许我纵马奔驰;华阴县衙门口,却不能骑驴而过?” 原文:宰惊愧,拜谢曰:“不知翰林至此。”白长笑而.去。 县令看了,又惊又愧,忙行礼道歉说:“不知道是翰林学士来到此地。”李白大笑着扬长而去。 原文: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 李白曾与崔宗之一起坐船从采石矶到金陵,他身穿宫中特制的绸袍坐在船上,旁若无人。 原文:禄山反,明皇在蜀,永王璘节度东南。 安禄山叛乱时,玄宗避难蜀中,永王李璘统管东南地区。李白当时高卧隐居于庐山之上,被李璘招聘为军中幕僚。 原文:白时卧庐山,辟为僚佐。璘起兵反,白逃还彭泽。 后来李璘起兵造反,李白潜逃回到彭泽。李璘失败后,李白受牵连被关在浔阳的监狱中。 原文:璘败,累系浔阳狱。初,白游并洲,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 当初,李白漫游到并州,见到郭子仪,感到此人非同寻常,曾解救过郭子仪的死罪。 原文:至是,郭子仪请官以赎,诏长流夜郎。 到这时,郭子仪向朝廷申请解除自己的官爵来赎免李白的死罪,于是皇上下旨把李白改判为流放夜郎。 第四段:原文:白晚节好黄、老,度牛渚矶,乘酒捉月,沉水中。初,悦谢家青山,今墓在焉。 李白晚年喜欢黄帝、老子的道家学说,在牛渚矶泛舟,带着醉意捕捉月亮,就沉到水底去了。当初,李白喜欢谢家青山,如今他的墓还在那里。 ——选自《唐才子传》 1.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十岁通五经通:通晓B.白益傲放益:更加 C.白时卧庐山,辟为僚佐辟:开辟D.璘败,累系浔阳狱累系:捆绑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 A.力士耻之.(代词,他)不患其众之.不足也(助词,取读)B.曾救其.死罪(代词,他)其.有敢不尽力者(副词,难道)C.遂荐于.玄宗(介词,向)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连词,表转折,却)D.白长笑而.去(连词,表修饰)吾尝终日而.思矣(修饰,连词)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李母梦见太白金星而生下李白,所以李白的名字中有“白”字。李白天赋过人, 才华横溢。 B.贺知章很欣赏李白的诗才,感叹他是遭贬的仙人。李白后经贺知章的推荐, 担任翰林供奉。 C.在朝廷上下,李白都表现出放荡不羁的个性,这说明李白是个决不“摧眉折

读《李白传》有感

读《李白传》有感1000字 读《李白传》有感:一声狂笑,半个盛唐 我见 从小学开始,李白便陪伴着我们,只是当时的我,每天只是在嚷嚷着背书好烦,而忽略了诗词中的美,初中略懂事,开始慢慢体会诗词的意境,当时最喜欢的是那首《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那句“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印象颇深。只是当时仍旧稚嫩,对它的喜欢也仅限于此,更多的也未曾尝试~ 长大后,接触的东西越来越多,悄悄地,发现可以理解诗词了,曾无数次感叹诗词的魅力,简短精炼,言有尽而意无穷现在,最喜欢的是那句“应是天仙狂坠,乱把白云揉碎”如此豪放,如此意境,不可多得~ 终于想起买本诗仙的传记看看了~于是选择了随园散人写的《李白传:一声狂笑,半个盛唐》,原因无他,这名字霸气,感觉可以驾驭得住这八个字的,寥寥无几,而用来形容李白~却恰如其分~ 李白,于我的印象,是天真的,亦是可爱的,他怀有雄心壮志,想要居庙堂之高位,后功成身退,退隐江湖,即便历经再大的磨难,一旦回归自由,一旦看到些许希望,便

重燃希望,从始至终都不忘初心。有的时候,感觉他就像不谙世事的孩童,不懂人心难测,求人帮忙引荐也不失傲骨,只保留一腔热血和满腹的才华,也就注定了他不适合于庙堂之上~ 我喜欢“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不来,犹能簸却沧溟水”这样豪放自信的李白~简简单单的几句,感受颇深~我还喜欢“一杯一杯复一杯”的李白,这么不按套路出牌的诗,让我觉得这个诗仙可爱的紧~ 李白~每到一个地方,都会留下足迹,也结识了许多朋友,他们把酒临欢,肆意快活,而其中印象最深的,要属贺知章和杜甫了,前者共同畅饮,以金龟换酒钱;后者当属知己,几次相逢,几次离别,时时牵念;前者曾称其为“谪仙人”,后者说其“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世人皆知李白爱饮酒,有“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一说。可酒是用来消愁的,即便表现的依旧豪放,可内心却满怀怀才不遇的愤懑啊~也许,诗人好酒,只是喜欢酒后那种忘却烦恼的感觉,可正如抽刀水难断,举杯愁难消一般,终究是自我安慰罢了~ 意境超赞的诗句 谷鸟吟晴日,江猿啸晚风 芳草换野色,飞萝摇春烟

文言文《李白传》阅读训练及答案

文言文训练题设计者:河北省昌黎县教育局教研室(066600)肖艳娟 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 李白传 李白字太白,兴圣皇帝①九十孙。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白之生,母梦长庚星,因以命之。十岁,通诗书。既长,隐岷山,州举有道②不应。苏頲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 ..,少益以学,可比相如。”然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轻财重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 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南入会稽,与吴筠善,筠被召,故白亦至长安。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饮徒醉于市。帝坐沉香子亭,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頮③面,稍解,授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摘其诗激杨贵妃。帝欲官.白, 妃辄沮止 ..所容,益骜放不自修,与知章、李适之、汝阳王、崔宗之、..。白自知不为亲近 苏晋、张旭、焦遂为“酒中八仙人”。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白浮.游.四方,尝乘月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安禄山反,转侧 ..宿松、匡庐间,永王璘辟为府僚佐。璘起兵,逃还彭泽;败,当诛。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会赦,还寻阳。(《新唐书.李白传》) 【注解】①兴圣皇帝:即西凉武昭王李暠,唐玄宗二年追谥。②有道:唐时选举科目之一。③頮:hui ,洒。 1.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是子天才英特 ..英特: ②帝欲官白,妃辄沮止 ..沮止: ③安禄山反,转侧 ..宿松、匡庐间侧转: ④白浮游 ..四方浮游: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①苏頲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 ②更客任城。 B ①见郭子仪,奇.之。 ②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C ①递欲官.白,妃辄沮之。 ②因以命之。 D ①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 ②力士素贵,耻.之。 3.下列句中“以”字用法与“焉用亡郑以陪邻”中“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 B.因以命之。 C.左右以水頮面。 D.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 1

《唐才子传·李白传》原文及翻译

《唐才子传·李白传》原文及翻译 白,字太白,山东人。母梦长庚星而诞,因以命之。十岁通五经。自梦笔头生花,后天才赡逸。喜纵横,击剑为任侠,轻财好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中,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自蜀至长安,道未振,以所业投贺知章,读至《蜀道难》,叹曰:“子,谪仙人也。”乃解金龟换酒,终日相乐。遂荐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时事。因奏颂一篇。帝喜,赐食,亲为调羹,诏供奉翰林。尝大醉上前,草诏,使高力士脱靴。力士耻之,摘其《清平调》中飞燕事,以激怒贵妃。帝每欲与官,妃辄阻之。白益傲放,与贺之章、李适之、汝阳王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饮酒八仙人”。恳求还山。赐黄金,诏放归。 白浮游四方,欲登华山,乘醉跨驴经县治,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曰:“汝何人,敢无礼?”白供状不书姓名,曰:

“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宰惊愧,拜谢曰:“不知翰林至此。”白长笑而去。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禄山反,明皇在蜀,永王璘节度东南。白时卧庐山,辟为僚佐。璘起兵反,白逃还彭泽。璘败,累系浔阳狱。初,白游并洲,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至是,郭子仪请官以赎,诏长流夜郎。 白晚节好黄、老,度牛渚矶,乘酒捉月,沉水中。初,悦谢家青山,今墓在焉。 译文: 李白,字太白,崤山以东人氏。母亲梦见长庚星生下了他,于是用“白”作他的名,用“太白”作他的字。李白十岁时就通晓五经,他自己梦见笔头长出花来,此后他天赋过

人,才华横溢。李白喜欢纵横之术,练习剑术为打抱不平,他不看重钱财,乐于施舍。又客居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住在徂徕山中,天天设酒痛饮,号称“竹溪六逸”。 天宝初年,李白从蜀中来到京城长安,当时他的本领尚未施展,就把自己所作的诗歌献给贺知章看,贺知章读到《蜀道难》一诗时,感叹地对李白说:“你啊,是被贬谪到人间的仙人。”于是,解下自己身上的金龟饰物来换酒,与李白整天为乐。于是向玄宗推荐了李白。玄宗在金銮殿召见了李白,与他谈论时局国政。李白献上颂文一篇,皇上很高兴,赐给他饭食,并亲手为他调匀肉汤,降旨任命李白为翰林供奉。李白曾在皇上面前大醉,起草诏书,让高力士为他脱靴。高力士以此为羞辱,就指摘李白《清平调》中引用的赵飞燕的典故,用来激怒杨贵妃。皇帝每次想要给李白官做,贵妃总是阻止。李白更加高傲放达,与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

李白传_李白传全文阅读

白传,白传全文阅读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容归作者所有!中华名人传记 白传 目录 导语 (4) 第一章天才少年 (6) 迷离家世 (6) 万里东归 (10) 学诗习剑 (14) 游历蜀中 (19) 第二章仗剑去国 (23) 冲出夔门 (23) 江陵之遇 (27) 侠游长江 (31) 第三章酒隐安陆 (36)

孟之交 (36) 喜结伉俪 (40) 初入长安 (43) 两“难”问世 (46) 谒失败 (54) 北上 (58) “酒歌”绝唱 (61) 移居东鲁 (65) 第四章待诏翰林 (69)

白传·2 奉诏入京 (69) 帮闲宫中 (73) 送别知章 (77) 辞京还山 (81) 第五章巨星之会 (86) 留相逢 (86) 结袖访道 (90) 齐鲁重聚 (94) 友谊长存 (99) 第六章十年漫游 (104) 南下越中 (104) 思亲还家 (108) 幽燕“探险” (112) 流连 (116) 首托诗稿 (121) 第七章从宾获罪 (125) 亡命道中 (125) 寻阳入幕 (130) 获救出狱 (134)

流放遇赦 (138) 第八章天夺壮心 (142) 盘桓江夏 (142) 归返豫章 (147) 白传·3 皓首从军 (152) 诗人之死 (156)

第九章千古华章 (160) 思想蕴 (160) 艺术风格 (177) 师承渊源 (185) 巨大影响 (197)

白传·4 导语 在中国,一个人只要能背几首古诗,其中便笃定有一二首是白写的;一个人即使只听说过几个关于古代诗人的掌故,其中便笃定有一二个是有关白的。一千多年来,人们在戏文里唱他,小说里写他,传说

古代名人传记李白传

古代名人传记——李白传 李白传 白,字太白,山东人。母梦长庚星而诞,因以命之。十岁通五经。自梦笔头生花,后天才赡逸。喜纵横,击剑为任侠,轻财好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中,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自蜀至长安,道未振,以所业投贺知章,读至《蜀道难》,叹曰:“子,谪仙人也。”乃解金龟换酒,终日相乐。遂荐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时事。因奏颂一篇。帝喜,赐食,亲为调羹,诏供奉翰林。尝大醉上前,草诏,使高力士脱靴。力士耻之,摘其《清平调》中飞燕事,以激怒贵妃。帝每欲与官,妃辄阻之。白益傲放,与贺之章、李适之、汝阳王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饮酒八仙人”。恳求还山。赐黄金,诏放归。 白浮游四方,欲登华山,乘醉跨驴经县治,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曰:“汝何人,敢无礼?”白供状不书姓名,曰:“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宰惊愧,拜谢曰:“不知翰林至此。”白长笑而去。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禄山反,明皇在蜀,永王璘节度东南。白时卧庐山,辟为僚佐。璘起兵反,白逃还彭泽。璘败,累系浔阳狱。初,白游并洲,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至是,郭子仪请官以赎,诏长流夜郎。 白晚节好黄、老,度牛渚矶,乘酒捉月,沉水中。初,悦谢家青山,今墓在焉。 ——选自《唐才子传》 5.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十岁通五经通:通晓 B.白益傲放益:更加 C.白时卧庐山,辟为僚佐辟:开辟 D.璘败,累系浔阳狱累系:捆绑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因以命之衡因上疏陈事 B.以所业投贺知章何面目以归汉 C.遂荐于玄宗而君幸于赵王 D.白长笑而去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母梦见太白金星而生下李白,所以李白的名字中有“白”字。李白天赋过人,才华横

李白传阅读答案 《李白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李白传阅读答案《李白传》阅读答案附翻 译 李白传阅读答案附翻译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 8 题。 李白传白,字太白,山东人。母梦长庚星而诞,因以命之。十岁通五经。自梦笔头生花,后天才赡逸。喜纵横,击剑为任侠,轻财好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中,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自蜀至长安,道未振,以所业投贺知章,读至蜀道难,叹曰“子,谪仙人也。”乃解金龟换酒,终日相乐。遂荐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时事。因奏颂一篇。帝喜,赐食,亲为调羹,诏供奉翰林。尝大醉上前,草诏,使高力士脱靴。力士耻之,摘其清平调中飞燕事,以激怒贵妃。帝每欲与官,妃辄阻之。白益傲放,与贺之章、李适之、汝阳王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饮酒八仙人”。恳求还山。赐黄金,诏放归。 白浮游四方,欲登华山,乘醉跨驴经县治,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曰“汝何人,敢无礼”白供状不书姓名,曰“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天子门前,尚容走马; 华阴县里,不得骑驴”宰惊愧,拜谢曰“不知翰林至此。”白长笑而去。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禄山反,明皇在蜀,永王璘节度东南。白时卧庐山,辟为僚佐。璘起兵

反,白逃还彭泽。璘败,累系浔阳狱。初,白游并洲,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至是,郭子仪请官以赎,诏长流夜郎。 白晚节好黄、老,度牛渚矶,乘酒捉月,沉水中。初,悦谢家青山,今墓在焉。 选自唐才子传 5.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十岁通五经通通晓 B.白益傲放益更加 C.白时卧庐山,辟为僚佐辟开辟 D.璘败,累系浔阳狱累系捆绑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因以命之衡因上疏陈事 B.以所业投贺知章何面目以归汉 C.遂荐于玄宗而君幸于赵王 D.白长笑而去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母梦见太白金星而生下李白,所以李白的名字中有“白”字。李白天赋过人,才华横溢。 B.贺知章很欣赏李白的诗才,感叹他是遭贬的仙人。李白后经贺知章的推荐,担任翰林供奉。 C.在朝廷上下,李白都表现出放荡不羁的个性,这说明李白是个决不“摧眉折腰事权贵”的人。 D.郭子仪曾有恩于李白。后来,李白受牵连下狱,郭子仪又请求用自己的官爵来赎免李白的死罪。 8、把下例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1)摘其清平调中飞燕事,以激怒贵妃。( 3 分)译▲▲( 2)白游并洲,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 3 分)译▲▲▲( 3)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4 分)译▲

《新唐书_李白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李白,字太白,兴圣皇帝九世孙。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白之 生,母梦长庚星,因以命之。十岁通诗书,既长,隐岷山。州举有道,不应。苏廷页为益州 长史,见白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然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 轻财重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日沉饮,号竹溪六 逸。 天宝初,南入会稽,与吴筠善。筠被召,故白亦至长安。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 曰: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 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饮徒醉于市。帝坐沈香子亭,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 醉,左右以水頮面,稍解,授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尝侍帝, 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擿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白自知不 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与知章、李适之、汝阳王璡、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酒 八仙人。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白浮游四方,尝乘月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 舟中,旁若无人。 安禄山反,转侧宿松、匡庐间,永王璘辟为府僚佐。璘起兵,逃还彭泽,璘败,当诛。 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赦免。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 夜郎。会赦,还寻阳,坐事下狱。时宋若思将吴兵三千赴河南,道寻阳,释囚辟为参谋,未 几辞职。李阳冰为当涂令,白依之。代宗立,以左拾遗召,而白已卒,年六十余。 白晚好黄老度牛诸矶至姑孰悦谢家青山欲终焉及卒葬东麓。元和末,宣歙观察使范传正祭其家,禁樵采。访后裔,惟二孙女嫁为民妻,进止仍有风范,因泣曰:先祖志在青山,顷葬东 麓,非本意。传正为改葬,立二碑焉。告二女,将改妻士族,辞以孤穷失身,命也,不愿更 嫁。传正嘉叹,复其夫徭役。 文宗时,诏以白歌诗、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 (选自《新唐书·李白传》)10.对文中画横线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白晚好黄老度/牛诸矶至/姑孰悦谢家/青山欲终焉/及卒/葬东麓 B. 白晚好黄老/度牛诸矶/至姑孰悦谢家/青山欲终/焉及卒/葬东麓 C.白晚好黄老/度牛诸矶至姑孰/悦谢家青山/欲终焉/及卒/葬东麓 D.白晚好黄老度/牛诸矶至姑/孰悦谢家/青山欲终/焉及卒/葬东麓 11.下列对文中有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字,又称“表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名定字。 B. 皇帝的命令称“诏”“敕”“圣旨”“谕旨”“上谕”等。假托或假冒皇帝的命令,称 为“矫诏”。 C. 李白“有诏供奉翰林”,“翰林”是朝廷中负责起草皇帝诏书的。古代负责诏书起草 的工作非常重要。 D. 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如:连辟公府不就。 12. 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李白l0岁就通诗书,成年后,州郡凭有道科举荐他,可是他没有应举。在长安李白拜见贺知章,知章见到李白的诗文,颇为感叹。 B. 李白曾游历并州(今山西太原),见到大将郭子仪,郭子仪认为李白很奇特。 C. 李白是个骜放之人,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诗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便道 出了他的心声;在朝堂上使高力士脱靴又为一例。 D. 在贺知章的推荐下,李白得以步人仕途,担任翰林供奉。玄宗皇帝爱李白的才华, 几次召见宴请。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