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五种常用的癫痫药

五种常用的癫痫药

五种常用的癫痫药

在癫痫的治疗过程中,目前仍以抗癫痫药物治疗为主要手段。药物治疗是根据治疗效果产生可分为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癫痫的药物治疗是一种对症治疗,其目的在于控制癫痫的发作,改善症状,减轻病情,从而保护患者脑功能不受到严重损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常用的抗癫痫药物,主要分为五种:

1、巴比妥类:如苯巴比妥、去氧苯巴比妥、甲基苯巴比妥等。

2、乙丙酰脲类:如苯妥英钠、甲妥英、乙妥英等。

3、琥珀酰亚胺类:如乙琥胺、苯琥胺、甲琥胺等。

4、双链脂肪酸类:如丙戊酸、丙戊酸钠、丙戊酸镁、癫痫安等。

5、苯甲二氮类:如安定、硝基安定、氯硝安定等。

在以上抗癫痫药物中,以苯巴比妥应用最多。它主要用于癫痫强制阵挛性发作,也可用于非其他部分性发作,还可用于治疗新生儿惊厥及预防热性惊厥复发。它是比较安全的抗癫痫药物。

常见癫痫药物介绍

常见癫痫药物介绍 下面介绍一下常用的抗癫痫药物的适应证、常用剂量、主要不良反应和主要优点及缺点。患者和家庭成员通过了解这部分内容可以对所服用的药物有个初步的认识,同时能有效地监测药物的不良反应,对患者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及完善服药的自我管理非常有益。 常用药物包括传统的抗癫痫药物卡马西平(得理多)、丙戊酸钠(德巴金)、苯妥英钠、苯巴比妥、扑米酮、乙琥胺、氯硝西泮(氯硝安定)、西地泮(安定);新型抗癫痫药有氨已烯酸、拉莫三嗪、托吡酯、加巴喷丁、非氨酯、奥卡西平、噻加宾、唑尼沙胺。 现将常用抗癫痫药物的适应症、常用剂量、不良反应等做一简单介绍。 一、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CBZ) 卡马西平国内商品名有痛痉宁、痛可宁等,国外商品名为Tegretol(得理多)。70年代临床用于抗癫痫治疗。 1.适应证:主要用于部分性发作,亦可用于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 2.剂量: (1) 每日维持剂量:成年人为300-1200mg;儿童为10-20mg/kg。 (2) 初始治疗每日剂量:成人100mg-200mg。 3.主要不良反应 (1) 与剂量有关的不良反应:在开始服药时会出现复视、头痛、眩晕、共济失调、胃肠道不适、震颤、疲劳、困倦等。但随着服药时间的延长,这些副作用逐渐减弱或消失。 (2) 加重肌阵挛发作、失神发作、失张力发作。 (3) 特异性反应:5%-15%的患者会出现皮疹, Stevens-Johnson综合征、狼疮、肝损害及骨髓抑制罕见。 (4) 慢性不良反应:少数患者有认知障碍、行为障碍及运动障碍。 (5) 致畸性

卡马西平本身致畸性很小,但其代谢产物环氧化物有致畸性,特别在联合治疗中环氧化物积蓄,使胎儿有较高的先天异常率。从轻度的异常到严重的畸形都能见到,其中脊柱裂的发生率为0.5%。 4.优点 选择性疗效好;有效范围相对无镇静作用;对认知功能影响小;致畸性小;相对花费少。 5. 缺点 适应症谱较小;应用之初可能有胃肠反应;有自身酶诱导作用;少数有肝脏及骨髓抑制作用;皮疹等特异性反应比较常见;有毒性代谢产物环氧化物。 二、丙戊酸(Vaiproic acid,VPA) 有丙戊酸钠及丙戊酸镁。国外商品名德巴金(Deoakine)。 1.适应证:为广谱抗癫痫药物。是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失神发作、肌阵挛的首选药物,对部分性发作也有效。 2.剂量 (1) 每日维持剂量:成年人为600-1800 mg;儿童为20-30 mg/kg。 (2) 初始治疗每日剂量:成人为400 mg;儿童为10-15mg/ kg。 3.主要不良反应 (1)与剂量有关的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如食欲不好、恶心、呕吐、消化不良、腹泻或便秘等;乏力、脱发、震颤、行为异常、高血氨症、脑病。 (2)特异性反应:血小板减少和肝酶升高。骨髓抑制、胰腺炎少见。,年龄小于2岁的患者应用多药联合治疗时,致命性肝功能障碍的危险性为1/500,其危险性随着年龄增大而下降。 (3)慢性不良反应:体重增加、多囊卵巢、月经不规律、脑病和脑萎缩罕见。 (4)致畸性:在妊娠前三个月孕妇服用丙戊酸,胎儿脊柱裂的发生率为1-2%。也可见到其他畸形。 4.优点

癫痫持续状态

癫痫持续状态 指凡一次癫痫发作持续30分钟以上。或反复发作而间歇期意识无好转超过30分钟者。 简介 癫痫持续状态(status epilepticus)或称癫痫状态,是癫痫连续发作之间意识未完全恢复又频繁再发,或发作持续30min以上不自行停止。长时间(>30min)癫痫发作若不及时治疗,可因高热、循环衰竭或神经元兴奋毒性损伤导致不可逆的脑损伤,致残率和病死率很高,因而癫痫状态是内科 癫痫持续状态书册 常见的急症。任何类型癫痫均可出现癫痫状态,通常指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持续状态。癫痫状态多发生于癫痫患者,最常见原因是不适当地停用AEDs,或急性脑病、脑卒中、脑炎、外伤肿瘤和药物中毒等所致,不规范AEDs治疗、感染、精神因素、过度疲劳、孕产和饮酒等也可诱发,个别病人原因不明。癫痫连续状态或癫痫连续发作是癫痫发作连续发生,但两次发作间意识清醒。各种癫痫发作均可发生持续状态, 但临床以强直一阵孪持续状态最常见。全身性发作的癫痫持续状态(status epilepicuh,SE) 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运动功能障碍, 严重者更有脑水肿和颅压增高表现。即使积极抢救, 病死率仍达 3.6%。同时, 智力低下、瘫痪和更严重癫痫发作等神经后遗症发生率高达9%~20%。 病因 1. 热性惊厥约占小儿SE 的20%~30% 2. 癫瘸约占小儿SE 的15%~30%。主要发生于癫瘸患儿突然撤停抗癫痛药物、不规服药、睡眠严重缺失或间发感染时。部分SE 是癫痛的首次发作表现。 3. 症状性约占小儿SE 的40%~60%。前述急性疾病中惊厥发作的各种病因均可引起症状性SE 。其病死率和致残率均较其他病因者高。可分为特发性和继发性,特发性多与遗传因素有关多为难治性癫痫。继发性居多。 不规范抗痫药治疗

临床几种抗癫痫新药的疗效副作用的动物实验

临床几种抗癫痫新药的疗效副作用的动物实验 窦立敏1,杨天明1,张世明2 1东南大学临床医学院,南京(210009) 2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苏州(215006) E-mail:limindou1976@https://www.doczj.com/doc/7415295083.html,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较常用的几种抗癫痫新药奥卡西平、拉莫三嗪,妥泰单药治疗、长期使用,用传统抗癫痫药苯妥英钠对照,观察对于慢性颞叶癫痫大鼠的疗效与副作用。方法使用海仁酸制作成慢性颞叶癫痫的大鼠模型,临床常用维持剂量的苯妥因钠,奥卡西平、拉莫三嗪、妥泰根据成人体重转换为大鼠剂量分别为37.50mg/Kg,125mg/Kg,28.13mg/ Kg,15.63mg/Kg.每日灌胃,连续90天后,观察各用药组大鼠脑电功率谱,学习记忆能力,血液常规,肝功能的变化,并比较分析其结果。结果90天后,苯妥因钠,奥卡西平、拉莫三嗪、妥泰各组与造模组相比,脑电活动均改善,以拉莫三嗪组最明显;水迷宫测试中:奥卡西平、拉莫三嗪成绩较好;各用药组对造血、肝功能的影响与造模组及正常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慢性颞叶癫痫大鼠,奥卡西平与拉莫三嗪治疗效果优于妥泰和苯妥英钠。 关键词:动物模型,颞叶癫痫,抗癫痫药,疗效,副作用 1. 引言 我国目前有癫痫患者将近900万人。通过药物治疗,约75%的病人可控癫痫制发作。复杂部分性癫痫是人类最常见的一种类型,颞叶癫痫约占其中的70~80%。苯妥因钠、奥卡西平、拉莫三嗪、妥泰是临床较常见的几种抗癫痫药,苯妥英钠是治疗颞叶癫痫(复杂部分性发作)的常用药物之一[1],奥卡西平是与卡马西平相似的抗癫痫新药,拉莫三嗪和妥泰是广谱抗癫痫新药.本研究采用海仁酸建立慢性颞叶癫痫模型,选取脑电功率谱,Morris水迷宫,血常规,肝功能测试评价几种抗癫痫药的疗效和副作用,并比较其结果。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健康雄性SD大鼠,体重250~300克(东南大学实验动物中心) 。海仁酸(美国Sigma公司),江湾Ⅰ型脑立体定向仪(第二军医大学生产)。苯妥因钠片(天津力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卡马西平片(上海三维制药有限公司),奥卡西平片(诺华公司),拉莫三嗪片(葛兰素史克公司),妥泰片(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Morris水迷宫(上海吉量软件科技公司),Ac.T 5diff血液分析仪与Lx-20全自动生化仪(美国Beckman-Coulter公司),MD2000生物信号采集系统(江苏省捷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 。 2.2 方法 模型建立及分组按参考文献[2]制作:立体定向下海马CA3区注入4ug/kg海仁酸,于癫痫持续状态(SE) 60分钟后腹腔注射地西泮(4mg/kg)以中止SE,降低致死率。选择完全点燃的大鼠随机分为六组(每组动物10只):正常对照组、癫痫模型组、苯妥英钠组、奥卡西平组、拉莫三嗪组、妥泰组;药物灌胃自造模一周后开始,每天上午一次,剂量分别37.50mg/Kg,125mg/Kg, 28.13mg/Kg, 15.63mg/Kg(临床成人常用维持量:苯妥英钠6mg/Kg 、奥卡西平20mg/Kg、拉莫三嗪2.5mg/Kg、妥泰4.5mg/Kg;体重按60Kg,按单位成人体重剂量的6.25倍【3】计算转换为大鼠用量),共持续90天。

神经内科试题癫痫病药物专题(附答案)

神经内科试题癫痫病药物专题(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对于癫痫的药物治疗,下面哪项不正确 A.口服药剂量自低限开始 B.定期复查,注意毒性反应及不良反应 C.不能突然停药、换药 D.先用一种药物,不能控制可加用其他药物 E.当完全控制和不产生严重毒性反应不能同时兼顾时,应满足完全控制@.抗癫痫药物换药时,下面哪项是错误的 A.正规用药,并且已经达到有效血浓度时,仍然治疗无效 B.换药时应该先增加新的药物 C.新老药物应该有5~7天的过渡期 D.新药达到有效的抗癫痫作用时,再逐渐撤换老药 E.换新药的同时停用老药,避免合并用药时的不良反应 @.治疗癫痫持续状态应静脉给予大剂量的苯二氮草类药物,原因是 A.一次注射后其控制癫痫活动的效果可长达24小时 B.没有呼吸抑制作用 C.静脉给药后起效很快 D.没有致低血压作用 E.其代谢和清除不依赖肝脏 @.治疗有中央-颞部或枕部棘波的良性儿童期癫痫的首选药物是 A.卡马西平 B.氯硝西泮 C.乙酰唑胺 D.ACTH E.地西泮 @.对于癫痫的药物治疗剂量最理想的是 A.开始用大剂量,快速控制癫痫 B.根据血药浓度,即使无发作也要血药浓度达标

C.根据医生的经验 D.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达到既能控制癫痫,又无明显不良反应时为止A. E.根据患者用药经验 @.下面哪项不属于抗癫痫药物的严重特异反应 A.卡马西平、丙戊酸钠所引起的骨髓抑制现象 B.苯妥英钠导致的齿龈增生 C.卡马西平、拉莫三嗪所致的皮疹 D.丙戊酸钠、卡马西平导致的肝损伤 E.苯巴比妥导致的智能、行为改变 @.强直性癫痫发作的治疗药物可选用 A.乙琥胺 B.苯妥英钠 C.卡马西平 D.丙戊酸钠 E.苯巴比妥 @.治疗癫痫持续状态首选药物为 A.静脉注射氯丙嗪 B.静脉注射地西泮(安定) C.肌内注射地西泮(安定) E.D.肌内注射副醛 E.肌内注射苯巴比妥(鲁米那) @.癫痫的药物治疗,用药原则中下述哪项是不正确的 A.根据癫痫发作类型选用有效抗癫痫药物 B.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 C.药物无效时,应立即停药而改为其他抗癫痫药 D.若药物有过敏反应、皮疹、发热,应立即停药 E.若药物效果不理想,可加用第二种抗癫痫药合并用药 @.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和失神发作合并发生时,药物治疗首选 A.地西泮

第三讲 镇静催眠药、抗癫痫药

第三章镇静催眠药、抗癫痫药和抗精神失常药 第一节镇静催眠药 一、镇静催眠药分类: 按化学结构可分为苯二氮卓类、巴比妥类、及其它如醛类、氨基甲酸酯类等。 二、苯二氮类(Benzodiazepines) 苯二氮类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的一类药物,具有镇静催眠、抗焦虑、中枢性肌肉松弛、抗惊厥等作用。已取代巴比妥类成为镇静催眠、抗焦虑的首选药物。其中一些也用作抗癫痫药。 (一)基本结构及其化学命名法*: 苯二氮类具有以下基本结构 化学名:1,3-二氢-5-苯基-2H-1,4-苯并二氮-2-酮 额外氢的标明法*:杂环母核均含有最大数目的非累积双键,当杂环上某个不饱和碳原子再额外连接氢原子时,即从=CH-变为-CH2- ,这个氢原子称为额外氢,用斜体大写的H标明额外氢, H前面的阿拉伯数字是额外氢在结构中的位码。可以此命名各异构体。例如: (二)苯二氮类药物的发展概况:

氯氮卓(Chlordiazepoxide,利眠宁,Librium,)1960年首先于用于临床。地西泮(Diazepam,安定,Valium),作用强于氯氮,对其构效关系研究,合成了许多同型物和类似物,例如硝西泮(Nitrazepam,硝基安定)、氯硝西泮(Clonazepam,氯硝安定)、氟西泮(Flurazepam,氟安定)、氟地西泮(Fludiazepam)、氟托西泮(Flutoprazepam)等。 地西泮在体内的活性代谢物不仅催眠作用较强,且毒副作用较小,已开发成药物用于临床的有奥沙西泮(Oxazepam,去甲羟安定)、替马西泮(Temazepam,羟安定)、劳拉西泮(Lorazepam,去甲氯羟安定)。 在苯二氮环1,2位上并合三唑环,增加了对代谢的稳定性,并可提高其与受体的亲和力。如艾司唑伦(Estazolam,)、阿普唑伦(Alprazolam,)、三唑伦(Triazolam)等。 此外,在1,2位并合咪唑环,如咪达唑伦(Midazolam)在4,5位并入四氢噁唑环例如卤噁唑仑(Haloxazolam)等,均使作用增强。将苯二氮的苯核用噻吩环置换,仍保留苯二氮类的作用,如依替唑仑(Etizolam)和溴替唑仑(Brotizolam)。 (三)苯二氮类药物的构效关系 1.均含有1,3-二氢-5-苯基-2H-1,4-苯并二氮-2-酮母核,结构中七元亚胺内酰胺环是产生药效的必要结构。

癫痫持续状态的治疗

癫痫持续状态的治疗 癫痫持续状态是神经科的急症,一旦发作就应该紧急处理。可是,很多人对“癫痫持续状态的治疗”不了解,接下来,治疗癫痫病医院就来为大家介绍下,癫痫持续状态该 怎么处理,怎么治疗,首选药是什么,有疑问的可以咨询在线专家。 癫痫持续状态的治疗 癫痫持续状态(SE)是一种以持续的癫痫发作为特征的病理状况,持 续时间30分钟以上。治疗目的:1、尽快终止发作,一般应在癫痫发生的 30分钟内终止发作。2、保护脑神经元。3、查寻病因,并去除。 癫痫持续状态,可分为:全面惊厥性、非惊厥性、单纯部分性三大类 型,也可以分为:全面性与局灶性两大类型。下面来介绍下疗法。 全面性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 1一般措施 (1)保持呼吸道通畅。(2)给氧。(3)监护生命体征:呼吸、心脏功能、血压、血氧等。(4)建立大静脉输液通路。(5)对症治疗,维持生命体征和内环境的稳定。(6)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实验室检査,如全血细胞计数、尿常规、肝功能、血糖、血钙、凝血象、AED血药浓度监测等。 2在30分钟内终止发作的治疗 (1)安定(地西泮):首选药物。(2)氯羟安定(劳拉西泮):抗癫痫 作用的维持时间比安定长。对18岁以下的患者不推荐静脉注射本药。(3)苯妥 英钠:注意监测心电图及血压。脑达峰时间比地西泮长,约15~30分钟,无呼吸 抑制。(4)磷苯妥英:药理特性与苯妥英钠相同,应用剂量相等。水溶性,局 部刺激小。(5)苯巴比妥:可引起呼吸抑制、静脉注射应选用较粗的静脉,应 避免药物外渗或注人动脉内。(6)丙戊酸钠;(7)水合氯醛;(8)利多卡因: 主要用于安定静脉注射无效者。心脏传导阻滞及心动过缓者慎用,必要时进行心 电监测。{如何用药?点击咨询}

癫痫持续状态

癫痫持续状态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广州:510282)李奇林 【概述】 癫痫持续状态是癫痫发作的严重状态,是指癫痫连续多次发作,两次发作间期病人意识不恢复,或一次癫痫发作持续时间超过30分钟以上者。而癫痫发作频繁,但间歇期意识完全清楚者,称癫痫频发。癫痫持续状态是临床常见急症之一,占癫痫患者的2.6-6.0%。 【病因和发病机理】 (一)病因 由多种脑部病损和代谢障碍而引起,其中常见的有颅内感染、脑血管病、颅脑外伤、颅内肿瘤、代谢性脑病、脑发育不全、脑寄生虫病等。突然停药、减药、或换药、感染、疲劳、精神刺激、饮酒、妊娠等是常见的诱发因素。 (二)发病机理 1. 电生理基础:在各种致病因素(如脑缺氧、缺血、低血糖、中毒或脑肿瘤等)作用下,中枢神经系统调节兴奋和抑制的功能失衡,使神经元产生高频同步放电,这种超同步化放电是癫痫放电的电生理基础。它通过皮层水平细胞或皮层下U纤维,传向对侧半球而产生全脑的传播,从而引起全身癫痫发作。当各种致病因素持续存在或逐渐加重时,神经元膜电位呈现过度去极化,便形成了癫痫持续状态。 2.病理生理改变:由于脑组织代谢率较其他组织高,而且没有氧和葡萄糖的储备,因此,当癫痫发作时,能量很快得以大量消耗,使得离子泵功能发生障碍,细胞膜稳定性受到破坏。各种酶、神经递质、氨基酸及有关化合物释放,导致脑水肿甚至脑细胞死亡。当癫痫持续60分钟以上时,大脑即可产生永久性损害。与此同时,由于代谢性酸中毒、高热、休克、持续抽搐致大量肌纤维溶解等,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 【临床表现及分型】 1. 强直阵挛性癫痫持续状态: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一种,表现为癫痫大发作的连续反复出现,症状逐渐加重,发作时间延长,间隙缩短,昏迷加深,发作间隙意识不再恢复。可能开始就是全身性大发作,也可能是由局限性发作发展而来。多伴有植物神经症状,如高热、大汗、心动过速等心律失常,呼吸加快或不规则,唾液增多,以致上呼吸道堵塞而引起紫绀、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50%的患者有病理反射,亦可有一过性偏瘫(Todd`s瘫痪)若不及时控制可致残或死亡。辅助检查:外周白细胞增高,血BUN增高,CO2结合力下降;脑电图为弥散性高辐慢波; 2. 强直性癫痫持续状态:表现为强直性发作而无阵挛,呈角弓反张型发作,上述植物神经症状显著。 3. 肌阵挛性癫痫持续状态:为持续数小时至数天的节律性反复全身性抽搐,常无意识障碍。脑电图特点为高峰节律异常。 4. 失神性癫痫持续状态:临床特征为反应迟钝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10岁以下患儿多见,发作持续数小时到数天,甚至长达数月,半数患儿在12小时以内。脑电图以爆发性或弥散性棘慢综合波为主。 5. 单侧性癫痫持续状态:主要见于儿童和婴儿,72%在3岁以前,以单侧阵挛为主。表现为Jackson型发作,惊厥的一侧肢体常有暂时性轻瘫。50%的病例可发现病因,须进一步CT或

第十二章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

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 苯妥英钠:又称大仑丁,属乙内酰脲类。静脉注射用于治疗癫痫持续状态。 药理作用:1本品治疗大发作和局限性发作的首选药,但对小发作(失神发作)无效,有时甚至使病情恶化;2)治疗三叉神经痛和舌咽神经痛等中枢疼痛综合征;3)抗心 律失常;4具有膜稳定作用(阻断电压依赖性钠、钙通道,抑制钙调节激素酶系 统)。 不良反应: 1与剂量有关的毒性反应静脉注射过快可引起心律失常,血压下降。口服过量引起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小脑-前庭功能。浓度过高可致精神错乱、昏迷、昏睡。 2慢性毒性反应出现青少年牙龈增生,精神失常,偶见男性乳房增大、多毛、淋巴结肿大3过敏反应可见皮肤瘙痒、皮疹、粒细胞缺乏、血小板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4致畸反应妊娠期早期用药致畸胎,即有“胎儿妥因综合征”出现小头症、智能障碍、斜视、眼距过宽、腭裂等。故孕妇禁用,久用骤停癫痫可加剧,甚至诱发癫痫持续 状态。须交叉用药一段时间。 卡马西平:又称酰胺咪嗪,最初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是治疗单纯局部性发作和大发作的首选药之一,治疗神经痛效果优于苯妥英钠。还可以治疗尿崩症。 苯巴比妥:起效快、疗效好、毒性小和价廉。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癫痫大发作和癫痫持续状态,对小发作和婴儿痉挛效果差。因其中枢抑制作用明显均不能做首选药。 扑米酮:价格昂贵,只用于其他药物不能控制的患者。 乙琥胺:属于琥珀酰亚胺类,抑制T型钙离子通道,副作用和耐受性较少,故作防治小发作的首选药。 丙戊酸钠:化学名为二丙基醋酸钠,广谱抗癫痫药,因其肝脏毒性故不作小发作的首选药。 是大发作合并小发作的首选药,对其他药物未能控制的顽固性癫痫可能奏效。硫酸镁:口服疗效差且有泻下和利胆的作用。注射给药能抑制中枢及其外周神经系统,使骨骼肌、心肌、血管平滑肌松弛,从而发挥肌松作用和降压作用。临床上常用于缓 解子痫、破伤风等惊厥,也用于高血压危象。 抗癫痫药及抗惊厥药对比: 1治疗癫痫大发作的药物:首选苯妥英钠、卡马西平、苯巴比妥,扑米酮等 2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药物:首选地西泮;苯巴比妥、苯妥英钠。 3治疗癫痫小发作的药物:首选乙琥胺,硝西泮、氯硝西泮、丙戊酸钠等抗惊厥药物:地西泮、苯巴比妥、水合氯醛(直肠给药)、硫酸镁。

癫痫类型及常用药物

癫痫只能控制,目前还不能治愈.而且临床上有很多类型. 部分性发作(局部开始的发作)] 单纯部分性发作(相当于局灶性癫痫) 1.运动性发作 2.感觉性发作 3.植物神经性发作 4.精神性发作 复杂部分性发作(相当于颞叶癫痫) 1.意识障碍起病者(精神运动性发作) 2.继发于单纯部分性发作的意识障碍者 全身性发作(非局部开始的发作) 1.大发作(强直-阵挛发作) 2.小发作(失神发作) 3.不典型小发作 4.强直发作 5.阵挛发作 6.无张力发作 未能分型的发作 1.新生儿错乱性发作 2.婴儿痉挛 3.偏侧性发作 4.良性中央区癫痫 5.间脑癫痫 苯妥英钠 阻滞使用-依赖性Na+通道和T型Ca2+通道,增强GABA能抑制效应。

除失神小发作以外的所有各型癫痫,尤其用于大发作和部分性发作。中枢性疼痛综合征。心律失常。 胃肠道反应,牙龈增生,粒细胞缺乏,再障,致畸。 卡马西平 与苯妥英钠相似。 同上。对中枢性疼痛综合征的疗效优于苯妥英钠。 头昏,共济失调,剥脱性皮炎,再障,多动。 苯巴比妥 与苯妥英钠相似。 除失神小发作以外的所有各型癫痫。 中枢抑制,眩晕,共济失调,造血障碍。 扑米酮 乙琥胺 机制未明 小发作常用药。对其他类型发作无效。 眩晕,嗜睡,胃肠道反应,粒细胞缺乏,再障。 丙戊酸钠 阻滞Na+通道,抑制GABA代谢酶 各型癫痫 胃肠道反应,肝脏损害,共济失调,致畸。 苯二氮ZUO类 地西泮 增强GABA能抑制作用,使神经元超极化 癫痫持续状态首选药。 静脉注射偶可致呼吸抑制。 硝西泮 肌阵挛性癫痫,不典型小发作,婴儿痉挛。 嗜睡,头昏,共济失调。 氯硝西泮 氯巴占 各型癫痫,尤其用于不典型小发作,失神小发作,肌阵挛发作。 啫睡,共济失调,白细胞减少,行为障碍。

癫痫持续状态的护理_常规

癫痫持续状态 一、概念 癫痫持续状态或称癫痫状态,是癫痫连续发作之间意识未完全恢复又频繁再发,或发作持续30min以上不自行停止。 二、病因及诱因 1、癫痫状态多发生于癫痫患者,最常见原因是不适当地停用抗癫痫药物,或急性脑病、脑卒中、脑炎、外伤、肿瘤和药物中毒等所致,不规AEDs治疗、感染、精神因素、过度疲劳、孕产和饮酒等也可诱发,个别病人原因不明。癫痫连续状态或癫痫连续发作是癫痫发作连续发生,但两次发作间意识清醒。 2、诱发因素发热、感染、劳累、饮酒、酒精戒断、妊娠及分娩等,停用镇静剂,服用异烟肼、三环或四环类抗抑郁药亦可诱发。 三、临床表现及分类 1、全身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包括全身强直-阵挛性癫痫持续状态、强直性癫痫持续状态、阵挛性癫痫持续状态和肌阵挛性癫痫持续状态。其中最主要、最常见的是全身强直-阵挛性癫痫持续状态。其临床表现为反复的全身强直-阵挛发作,两次发作期间意识不清,或1次发作时间持续在30分钟以上。发作时全身抽搐、呼吸停止,可造成脑缺氧、充血、水肿,重则形成脑疝甚至死亡。病死率与致残率均较高。 2、全身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主要有小发作持续状态。表现为持续性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达30分钟以上,多见于儿童。轻者可貌似“正常”,或仅为工作或学习“缺乏效率”,多表现为嗜睡、反应迟钝、自发动作及言语减少,较重者呈昏睡状态。可伴有肌阵挛或自动症等表现。脑电图呈广泛的3Hz棘慢波综合持续发放。 3、简单部分性发作持续状态:主要有简单部分性运动性发作状态,表现为身体某一部分持续不停抽搐,达数小时、数天甚至数月,但无

意识障碍,可发展为继发性全身性癫痫,发作终止后可遗留发作部位的瘫痪。 4、复杂部分性发作持续状态:表现为长时间的精神错乱状态或仅有模糊记忆,可伴有自动症,持续数日或数月。有时可紧跟在一次全身强直-阵挛发作之后出现,易误诊为全身强直-阵挛性癫痫持续状态。脑电图可见在颞叶或颞额叶局限性痫样放电。 5、肌阵挛性癫痫持续状态:表现为数小时、数日连续肌阵挛发作,常无意识障碍,有时也可伴意识障碍。 6、偏侧性癫痫持续状态:多见于婴幼儿,表现为半侧阵挛性抽搐,常伴有同侧偏瘫,称为半身惊厥-偏瘫综合征。 7、新生儿期癫痫持续状态:其发作形式往往有别于成人。临床表现极不典型,多呈轻微抽动,肢体呈奇异的强直动作,发作形式不固定,常由一肢体或一肌群转移至另一肢体或另一肌群,或呈半身型抽搐发作。发作时呼吸暂停、意识不清。脑电图改变也具有特殊性,呈1~4Hz慢波、夹杂棘波,或呈2~6Hz节律性棘慢波综合,强直发作时呈δ波,阵挛发作时有棘、尖波发放。 四、辅助检查 1.常规EEG、视频EEG和动态EEG监测可显示尖波、棘波、尖-慢波、棘-慢波等痫性波型,有助于癫痫发作和癫痫状态的确诊。 2.心电图检查可排除大面积心肌梗死、各种类型心律失常导致广泛脑缺血、缺氧后发作和意识障碍。 3.胸部X线检查可排除严重肺部感染导致低氧血症或呼吸衰竭。 4.必要时可行头部CT和MRI检查。 五、治疗原则 1、尽快控制癫痫发作,选用快速、高效、足量的抗癫痫药。 2、抽搐控制后,应给中效与长效抗癫痫药以防止复发。 3、维持生命体征,预防并发症。 4、寻找病因及诱因并消除之。

癫痫患者长期吃药的四种副作用

癫痫患者长期吃药的四种副作用。从目前数据显示来看,患了癫痫的患者每年都在增多,现在治疗癫痫病的方法也有很多种,多数人都会选择药物来治疗癫痫。大家都知道只要是药都会有三分毒,任何药物都具有不良反应,抗癫痫药物也不例外。所以患者要对抗癫痫药物治疗要有正确的认识,不能忽视长期吃癫痫药的副作用。下面就来介绍下长期吃癫痫药会有什么副作用吧。 1.剂量相关的不良反应:例如苯巴比妥的镇静作用,卡马西平、苯妥英钠引起的头晕、复视、共济失调等与剂量有关。从小剂量开始缓慢增加剂量,尽可能不要超过说明书推荐的治疗剂量可以减轻这类不良反应。 2.特异体质的不良反应:一般出现在治疗开始的前几周,与剂量无关。部分特异体质不良反应虽然罕见但有可能危及生命。几乎所有的传统AEDs都有特异体质不良反应的报道。主要有皮肤损害、严重的肝毒性、血液系统损害。新型AEDs中的拉莫三嗪和奥卡西平也有报告。此类不良反应一般比较轻微,在停药后迅速缓解。部分严重者需要立即停药,并积极对症处理。 3.长期的不良反应:与累计剂量有关。如给予患者能够控制发作的最小剂量,若干年无发作后可考虑逐渐撤药或减量,有助于减少AEDs的长期不良反应。 4.致畸作用:像癫痫妇女后代的畸形发生率是正常妇女的2倍左右。造成后代畸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遗传因素、癫痫发作、服用AEDs等。大多数研究者认为抗癫痫药物的不良反应是造成后代畸形的主要原因。黄山癫痫治疗基地址在哪儿? 通过上文对癫痫患者长期吃药的四种副作用的相关介绍,相信大家都有一定的了解吧。因此患者朋友们一定要引起重视了。希望患者们在用药时,都能合理食用这些抗癫痫药物,因为您要对您自己的身体健康负责。祝愿广大患者朋友都能早日恢复健康!

癫痫持续状态处理

癫痫持续状态的紧急处理 1、目的:①尽快终止发作,一般应在30分钟内终止 ②保护脑神经元 ③寻找病因,去除促发因素 2、全面性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的治疗 ⑴全面措施 ①一般措施: a 保持呼吸道通畅; b 低流量吸氧; c 监护生命体征:如呼吸、 心脏功能、血压、血氧等;d 建立大静脉通道;e 对症治疗,维持生命体征和内环境的稳定;f 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实验室检查,如白细胞计数、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凝血、血气分析、AEDs血液浓度的检测等。 ②在30分钟内终止发作的治疗 a 地西泮(安定)为首选药。其特点是作用快,一般1-3分钟内 生效,缺点是作用维持时间短,其主要副作用是呼吸抑制。如在苯巴比妥类、水合氯醛、副醛等药物应用之后,再用地西泮,副作用会更加明显。 地西泮具体用法:儿童0.2-0.5mg/kg,最大剂量不超过10mg,或按年龄(年龄+1)mg计算,如1岁2mg,2岁3mg,以此类推,以每分钟1-2mg的速度缓慢静注射。因为小儿用量少,不容易控制注射速度,可将原液稀释后注射。原液稀释后混浊,但不影响疗效。如在患儿注射过程中患儿停止发作,则剩余的药液不必继

续注入。成人首次静脉注射10-20mg,注射速度为2-5mg/分,如癫痫持续或复发,可于15分钟后重复给药,或用100-200mg安定溶于5%葡萄糖液中,于12小时内缓慢滴注。 氯羟安定(劳拉西泮)静脉注射,成人用药剂量是4mg缓慢注射,注射速度<2mg/分;如果癫痫持续或复发可于10-15分钟后按相同剂量重复给药;如再给10-15分钟后仍无效果,需采取其他措施。12小时内用量一般不超过8mg。12岁以下的小儿安全性尚未明确,对18岁以下的患者不推荐注射本药。抗癫痫的作用和持续时间比安定长。 苯妥英钠,成人静脉注射每次150-250mg,静脉注射速度<5mg/分,必要时30分钟后可再次静脉注射100-150mg,一日总量不超过500mg。静脉滴注用量(16.4±2.7)mg/kg,小儿常用量静注5mg/kg,分2-3次给药,以每日不超过250mg为度或按体表面积250mg/㎡,分1-2次注射给药。静脉注射速度过快易导致房室传导阻滞、低血压、心动过缓,甚至心跳骤停,呼吸抑制。有引起结节性动脉周围炎的报道。注意监测心电图及血压。达脑高峰时间比地西泮长约15-30分钟。 苯巴比妥:成人静脉注射每次200-250mg,注射速度<60mg/分,必要时6小时后重复1次,极量一次250mg,一日500mg,可引起呼吸抑制,低血压。如已应用过安定,则增加呼吸抑制的风险。静脉注射应选择较粗的静脉,减少局部的刺激,否则可引起血栓的形成。应避免药物外渗或注入动脉内,外渗可引起局部组

癫痫持续状态

癫痫持续状态的诊治要点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儿科任榕娜 癫痫持续状态为一次癫痫发作持续30分钟以上,或在30分钟内连续多次发作,发作间隙意识不恢复者 一、癫痫持续状态的定义(status epilepticus,SE) 传统的定义:指癫痫连续多次发作,两次发作间期病人意识不恢复,或一次癫痫发作持续时间超过30分钟以上者。 现代SE概念:Smith等认为惊厥持续5分钟或连续惊厥且意识不能恢复者;Scott等认为以急诊治疗为目的应为惊厥持续5分钟以上;以病理生理学、流行病学和预后为目的惊厥应持续至少20分钟。Pellock认为以引起癫痫发作的神经元持续活动,神经功能在持续或反复发作期间不能恢复达30分钟 二、癫痫持续状态的流行病学 癫痫持续状态(SE) ——神经科常见严重急症之一 ——占癫痫患者的2.6%-6.0%。 本病若不及时治疗,可因生命功能衰竭而死亡或造成持久性脑损害后遗症,因而必须给予充分重视。癫痫持续状态约占癫痫病人的2.6%~6%。在新生儿和婴儿发病率较高 1、小儿癫痫持续状态 --37%发生在1岁以内 --73%发生在3岁以内 --85%发生在5岁以内

--有时癫痫持续状态又是癫痫的首发症状 2、SE的死亡率 --约1%-2%癫痫患者直接死于SE --SE患者死亡率在3%-20% --生存者中48%出现精神发育迟滞 --37%有神经功能缺损,其中9%神经功能缺损直接来源于SE 【病因】 1、长期服用抗惊厥药物时突然停药是引起癫痫持续状态最常见的原因 2、感染包括颅内感染(脑炎、脑膜炎)及颅外感染。颅外感染引起的高热 惊厥一般发作时间短暂,但也可发生高热惊厥持续状态,与癫痫持续状态相似 3、缺氧性疾病如窒息,呼吸循环系统疾病,一氧化碳中毒等 4、代谢紊乱低血糖、低血钙、低血镁、水中毒、高钠血症等 5、脑血管病和头部外伤颅内出血、急慢性硬膜下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血管栓塞等 6.脑进行性或非进行性疾病脑肿瘤、变性疾患、畸形等 7.中毒中毒药物、食物、重金属中毒 8.寄生虫脑囊虫等 在6个月以下的婴儿,癫痫持续状态主要是由脑的器质性病变和代谢紊乱所引起 【临床表现】 1、强直阵挛性癫痫持续状态 又称大发作持续状态,强直阵挛性发作连续反复出现。间歇期意

最新抗癫痫药物调查报告

抗癫痫药物调查报告 院系:xxxxxxxxx 学号:xxxxxxxxx 姓名:xxxxxxx 2013年12月1日

抗癫痫药物调查报告 【摘要】: 癫痫是一种有多种原因引起的脑内异常放电而导致的神经性疾病。临床上根据发作时症状,将癫痫分为三种类型,即全身性发作(generalized serizure)、部分发作(partial serizure)和非典型性发作(unclassified),(包括一些精神性发作)。抗癫痫药可以用于减少和防止癫痫发作,由于病人大多需要长期用药,因此要十分注意药物的毒性和副作用。 癫痫药物已经从无到有再到现在已经形成了完整的药物体系。溴化物、苯巴比妥、非镇静性抗癫痫药苯妥英钠,通过对相对简单的异环结构的改造,得到了大批有效的化合物,又随着酰胺咪嗪、硝基安定、氯硝安定以及丙戌酸的开发,结构全新的抗电线药物,由于药物所存在的毒性和副作用,寻求一种更安全有效的治疗癫痫的药物及方法,已成为医学科学研究的热点。 对于癫痫药物研究在近几年逐渐形成规模,通过对癫痫药物的结构单位认识到癫痫的简单作用机理。最重要的是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了抗癫痫药物的作用以及分类和相关结构。并且选取了一种较为成熟的苯妥英钠作为重点深入调查对象。 【关键词】:癫痫癫痫药物苯妥英钠 【正文】: 癫痫是最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病程长,致残率高,易反复。资料显示,我国癫痫患病率为7‰,年发病率为28.8/10万,目前我国约有900万癫痫病人,占全世界患者的1/5~1/6,同时每年新增加病人数约40万[1]。由于癫痫患者需要长期服用抗癫痫药物(多数达3年以上),因此极易产生耐药性;同时由于抗癫痫药物较大的毒副作用,如胃肠道刺激、肝功能损害、记忆和认知功能减退、骨损害及致痫作用等[2-6],也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和疗效。约有25%~30%的患者转为难治性癫痫。 癫痫是一组不同病因引起的慢性脑部疾病,以大脑神经元过度放电所致的短暂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为特征,具有反复发作的倾向,为神经系统常见病、难治病。临床上癫痫的诊断一旦确立,不管是否发现病因治疗的指征,均应及时进行药物治疗。抗癫痫药(antiepileptic drugs,AEDs)虽可使约80%的患者临床症状得以控制,但需长期用药(多数达3 年以上),因此极易产生耐药性,同时由于抗癫痫药物较大的毒副作用(如胃肠道刺激、肝功能损害、记忆和认知功能减退等),而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和疗效。因此寻求一种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已成为医学科学研究的热点。 最初的抗癫痫药溴化物和苯巴比妥均为偶然发现。而非镇静性抗癫痫药苯妥英则直到1938年当Merritt和Putnmam用猫电休克模型筛选各种药物时发现。自此以后,直至1960年美国乙琥胺进入市场的20年中,主要通过对相对简单的异环结构的改造,得到了大批有效的化合物。之后,随着酰胺咪嗪、硝基安定、氯硝安定以及丙戌酸的开发,才出现了结构全新的抗电线药物。 癫痫是一种复发性的短暂的大脑功能失调。临床表现为感觉、运动、植物神经功能、精神活动障碍以及脑电图异常。其重要特征为反复发作,可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两大类,前者

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

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 一、概述 1. 癫痫发作的分类。 2. 抗癫痫药物的治疗机制 (1)电生理:抑制异常放电、抑制异常放电的扩散; (2)分子水平:增强GABA能神经元的功能,抑制兴奋性神经元的功能,抑制Na+、Ca2+通道的功能,增强K+、Cl-通道的功能。 二、常用抗癫痫药物及作用机制 1. 主要抑制钠通道的药物 1)Phenytoin Sodium(苯妥英钠,大仑丁) (1)药理作用:抑制异常放电的扩散,但对异常放电的形成无效; (2)作用机制:主要作用机制是在治疗量时即阻滞Na+通道,减少Na+内流,所以对各种组织的可兴奋膜,包括神经元和心肌细胞膜,有稳定作用,降低其兴奋性。还抑制神经元的快灭活型Ca2+通道,较大浓度时能抑制神经末梢对GABA的摄取。

(3)主要用途:①抗癫痫,是治疗大发作和部分性发作的首选药,但对小发作无效。②治疗中枢疼痛综合征,使疼痛减轻,发作次数减少。③抗心律失常,主要用于室性心律失常及强心苷类药物中毒所致的心律失常。 (4)不良反应:①胃肠道刺激;②神经症状,如眩晕、共济失调、精神错乱甚至昏迷;③牙龈增生;④叶酸吸收及代谢障碍,甚至发生巨幼细胞性贫血;⑤其他不良反应,如过敏等。 (5)体内药动学特点:口服吸收慢而不规则,不同制剂的生物利用度显著不同,且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多数在肝内质网中代谢为无活性的对羟基苯基衍生物,少数以原形由尿排出。消除速率与血浆浓度有密切关系,低浓度时按一级动力学消除;高浓度时,则按零级动力学消除,血药浓度可明显升高,容易出现毒性反应。 (6)药物相互作用:①竞争血浆蛋白高的结合;②异烟肼、氯霉素等肝药酶抑制剂可降低苯妥英钠的代谢;③苯巴比妥、卡马西平等肝药酶诱导剂可加快苯妥英钠的代谢;④苯妥英钠可加快皮质激素和维生素D的代谢。 2)Carbamazepine(卡马西平):抑制Na+、Ca2+通道,增强GABA的作用,对精神运动性发作和大发作有效,并可用于治疗躁狂、抑郁症及神经痛。 3)Lamotrigine (拉莫三嗪):新型抗癫痫药,抑制Na+、Ca2+通道,对部分发作及大发作(包括失神发作)。 2. 主要影响氯离子通道的药物 1)Valproate sodium(丙戊酸钠) 增加GABA合成,抑制降解、摄取,增强对GABA的反应性,可抑制Na+、Ca2+通道,为广谱抗癫痫药. 2)Phenobarbital(苯巴比妥) (1)抑制异常放电、抑制异常放电的扩散。 (2)作用机制:增加突触后Cl-内流,使膜超极化;抑制突触前Ca2+ 内流,导致NE、Ach和谷氨酸释放减少。 (3)主要用途:镇静、催眠、抗癫痫。 3. 主要作用于谷氨酸受体的药物

抗精神病药物常见的副作用和处理措施

抗精神病药物常见的副作用和处理措施 (一)药源性精神症状(即矛盾反应)▲▲▲▲▲ 1、主要表现 (1)过度镇静多由于一次服药量过大、几种镇静作用的药物联合应用,或对老年、体弱病人剂量调节不当所致。病从表现睡眠过多、难以醒转、软弱无力等。 (2)情绪抑郁多数抗精神病药物可引起抑郁状态。其中以氟哌啶醇、氯丙嗪、利血平等较为多见。 (3)焦虑激越应用抗精神病药治疗初期,病人可出现失眠、多梦、易激惹、焦虑及心神不定等症状,多发生于具有焦虑素质的人。其中以氟哌啶醇、奋乃静、维思通等较为常见。 (4)紧张症状群往往先有锥体外系症状、肌张力增高,随即表现缄默、呆滞、直至木僵,可出现吞咽困难。常与药物剂量过大(包括注射长效剂)有关,老年病人特别易发。 (5)谵妄错乱抗精神病药及抗胆碱类药均能引起。 (6)加重原有精神症状。 2、处理措施 (1)根据病史、症状特点、病人的反应等,详加鉴别,必要时停药观察。 (2)出现明显药源性精神症状时,应采取措施促进排泄,足量输液,给予维生素B、C 等治疗。 (3)采用心理治疗,进行安慰、解释。 (4)症状治疗 抑郁状态:经一般处理无效时,可给予抗抑郁剂,如多虑平25-75mg,3次/日。

紧张症状群:给予金刚烷胺100mg,2次/日。意识障碍,应注意除外合并症。抗胆碱类药物引起者,可用0.1%毒扁豆碱0.5-1ml,肌注,可每小时重复应用,至症状改善。 (二)急性锥体外系症状▲▲▲▲▲ 1、主要表现 (1)震颤麻痹综合征一般在治疗早期多见。主要表现有:假面具面容、静止性震颤、静止性震颤、肌张力增高、运动减少、动作笨拙、小步态及流涎等,严重时可影响吞咽动作。 (2)静坐不能多发生于用药早期。表现为不能静坐、不能静立、坐卧不宁、来回踱步,重者可伴有烦躁、焦虑,甚至加重原有精神症状。 (3)急性隆肌张力障碍通常在服药48小时内发生,以青少年为多见。表现为面、舌、颈部的大幅怪异动作,痉挛性斜颈、动眼危象(眼球上窜)、角弓反张、扭转痉挛等。 2、处理措施 (1)注意鉴别,必要时减用抗精神病药物或加用对抗药(如安坦)来治疗观察。 (2)采用抗震颤麻痹综合征药治疗①安坦2mg,2次/日。②海俄辛0.3mg,肌注,2次/日。③苯甲托品1mg,3次/日。④金刚烷胺100mS,2次/日。 (三)迟发性运动障碍(TD)▲▲▲▲▲▲ 1、主要表现 此症状多在长期使用抗精神病药后出现。典型的表现为颊肌、舌肌及咀嚼肌的不自主运动,产生吸吮、咂嘴、弄舌等动作,称为"口一舌一颊"三联症。 2、处理措施 (1)停药或换药迟发性运动障碍一旦出现,应及时停药。对仍需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病人可改用锥体外系反应较轻的药治疗,如氯氮平、甲硫达嗪等。

癫痫持续状态的护理

癫痫持续状态的护理 癫痫持续状态 (status epilepticus)或称癫痫症状态,是癫痫连续发作之间意识未完全恢复又频繁再发,或发作持续30min以上不自行停止。长时间(>30min)癫痫发作若不及时治疗,可因高热、循环衰竭或神经元兴奋毒性损伤导致不可逆的脑损伤,致残率和病死率很高,因而癫痫状态是内科常见的急症。任何类型癫痫均可出现癫痫状态,通常指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持续状态。癫痫状态多发生于癫痫患者,最常见原因是不适当地停用AEDs,或急性脑病、脑卒中、脑炎、外伤肿瘤和药物中毒等所致,不规范AEDs治疗、感染、精神因素、过度疲劳、孕产和饮酒等也可诱发,个别病人原因不明。癫痫连续状态或癫痫连续发作是癫痫发作连续发生,但两次发作间意识清醒。 各种癫痫发作均可发生持续状态 , 但临床以强直一阵孪持续状态最常见。全身性发作的癫痫持续状态(status epilepicuh,SE) 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运动功能障碍 , 严重者更有脑水肿和颅压增高表现。即使积极抢救 , 病死率仍达 3.6%。同时 , 智力低下、瘫痪和更严重癫痫发作等神经后遗症发生率高达9%~20%。 了解了癫痫的基本概念,咱们现在就来了解一下癫痫持续状态的护理有哪些方面。 1. 一般处理:将病人平卧于床上,松解衣扣裤带,头偏向一侧,以利呕吐物流出,保证病人安全。有躁动不安精神症状者,必须加床档或加约束带。抽搐时不强压肢体,以免发生骨折或脱臼。尽早插胃管鼻饲,可预防呕吐物误吸,同时供给营养。高热病人,水分可适当增加,同时给病人予物理降温,出现烦躁时,尽量避免使用大剂量氯丙嗪注射,否则有可能诱发或加重癫痫发作。可选用10%水合氯醛10~20ml保留灌肠或口服。 2. 保持呼吸道通畅,随时清除口腔及呼吸道分泌物,防止吸入性肺炎和窒息。如有假牙应取出,尽快将开口器或外表有纱布的压舌板置于病人上,下磨牙间,防止咬伤舌头及颊部,并便于吸除痰液和呕吐物,舌根后坠时,以舌钳将舌牵出。如吸氧及反复吸痰后仍有发绀、血氧饱和度低于90%,呼吸次数>35次/min,动脉血氧分压<60mmHg或伴二氧化碳分压≥50mmHg,必要时应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常规吸氧,注意呼吸和紫绀情况。发生呼吸停止者,应及时呼吸机辅助呼吸。 3. 生命体征支持:心电、血压、呼吸、脑电监测,抽血查血气、糖、肝肾功能、电解质及抗癫痫药血药浓度等,若低血糖,静注50%葡萄糖溶液50ml,若有酒精中毒或其他营养障碍史,应积极补充维生素。 4. 观察发作时的状态:注意病人的意识情况,抽搐的起始部位,眼球偏向何方,瞳孔大小,有无大、小便失禁及整个发作过程持续时间,这对定位,定性

药理学—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

药理学—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 考情分析 十二、抗癫痫药和抗 惊厥药 1.抗癫 痫药 (1)癫痫类型 (2)苯妥英钠、卡马西平、丙戊酸钠的药理作用、药动学特点、 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3)其它药物特点 (4)抗癫痫药的临床应用原则 2.抗惊 厥药 硫酸镁的药理作用、药动学特点、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一、抗癫痫药 癫痫——是一组由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所引起的短暂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为特征的慢性脑部疾病。临床表现为:运动、感觉、意识、行为和自主神经等不同程度的障碍。 现有抗癫痫药的作用: 1. 作用于——病灶神经元的作用 →减弱或防止异常放电 2.作用于——病灶周围正常脑组织 →防止异常放电的扩散 (一)癫痫的分型了解 1.局限性发作 (1)单纯局限性发作 (2)复合性局限性发作(精神运动性) 2.全身性发作 (1)失神性发作(小发作) (2)强直-阵挛性发作(大发作) (3)癫痫持续状态 (4)肌阵挛性发作 (二)常用的抗癫痫药: 1.苯妥英钠(大仑丁) 2.卡马西平(酰胺咪嗪) 3.丙戊酸钠 4.乙琥胺 5.苯巴比妥 6.扑米酮(去氧苯比妥) 7.安定(地西泮)

(三)临床合理选药 (1)强直阵挛性发作(大发作):首选苯妥英钠或苯巴比妥,如不能控制,加用扑米酮; (2)失神发作(小发作):首选丙戊酸钠或乙琥胺,也可用硝西泮或氯硝西泮; (3)复杂部分性发作(精神运动性发作):首选卡马西平,也可选用苯妥英钠或苯巴比妥; (4)单纯部分性发作:可选用苯妥英钠或卡马西平; (5)肌阵挛性发作:氯硝西泮或硝西泮; (6)癫痫持续状态:首选地西泮静脉注射,也可用苯巴比妥肌注或苯妥英钠缓慢静注。 --抗癫痫药--- 癫痫小发作,首选乙琥胺; 局限发作大发作,苯妥英钠鲁米那; 卡马西平精神性,持续状态用安定; 慢加剂量停药渐,坚持用药防骤停。 A.卡马西平 B.地西泮 C.乙琥胺 D.丙戊酸钠 E.硫酸镁 1.对精神运动性发作疗效较好的是 2.对小发作首选的药物是 3.对癫痫持续状态疗效较好的药物是 『正确答案』A、C、B 1.苯妥英钠(大仑丁) 【药动学】 口服吸收慢而不规则,需连服数日才开始出现疗效,吸收后可迅速分布于脑组织中。 不同制剂的生物利用度显著不同,且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因此应进行血药浓度监测,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因呈强碱性(pH=10.4),刺激性大,不宜肌内注射,癫痫持续状态可作静脉注射。 血浆蛋白结合率约90%——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