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如何破美国步步围堵

中国如何破美国步步围堵

中国如何破美国步步围堵
中国如何破美国步步围堵

中国如何破美国步步围堵

一、美国“重返亚洲”,中国面临“严冬”

美国正在高调“重返亚洲”。其实,美国从来就没有离开过亚洲。所谓重返,无非是发出一个强烈信号:这一回,美国要真正开始重视亚洲了。此前,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美国通过广场协议,成功地扼杀了日本崛起的势头后,亚洲的新兴国家在美国人眼里,都不过是它予取予夺的提款机而已,不再有谁是它的挑战对手。

但是,过去二十年,风流水转,中国起来了,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欧元启动,恐怖主义,中国复兴,这三大因素开始有可能危及美国人的世纪梦想:连续两个百年的“美国世纪梦”。

为此,美国人穷十年之力,击毙了本·拉登,象征性的结束了反恐战争;又通过欧债危机,使欧元陷入一时难以自拔的困境。接下来,还剩下一个麻烦,那就是中国。

当美国经济遭金融危机重创,使尽浑身解数,也无法将经济拉出泥潭时,美国人别无选择,不得不拿出自己曾经屡试不爽的老招数:我的日子不好过,那我就折腾别人,让别人的日子比我更难过。最后,水落石出,相比之下,还是我的日子更好过。

于是,奥巴马和他的团队频出阴招,在西太平洋上空演出了一连串令人眼花缭乱的政治杂技。先是通过“天安号事件——延坪岛炮击——黄海军演”以及“钓鱼岛事件”,把本已有离心倾向的韩日两国一边倒地拉向美国,稳住东北亚的阵脚后,又掉头南下,挑唆和鼓动越南、菲律宾在南中国海反复滋事;恢复对台湾出售武器;向缅甸政府释放“善意”,在原本关系不错的中缅之间打进楔子;跟新加坡谈判部署沿海快速舰基地问题;在澳大利亚建立一个驻扎2500名海军陆战队的军事基地;与印度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在打完这一系列地缘战略的组合拳之后,真正富有深意的战略动作也跟着出台,那就是主导甚至主宰亚太经济。因为在美国人看来,一切战略利益,最终都要表达为经济利益,而经济利益的获得,只能通过财富的转移来实现。环视全球,受美国经济影响和欧债危机拖累,大多数国家的经济都表现低迷。只有亚太地区,由于有渐成地区经济火车头的中国牵引,尚具活力。对美国来说,无论是让自己

经济脱困,还是要把亚洲财富最后变成美国的财富,都必须刻不容缓地向亚太开刀。因为如果现在不动手,等到亚洲国家围绕中国重新排起新的雁阵时,美国想做什么,恐怕都为时晚矣。

一不做,二不休。奥巴马和希拉里轮番出击。极力架空甚至废弃已存在了近二十年的“APEC”机制,然后,借壳上市,把原本默默无闻的“TPP”(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变成美国主导乃至主宰亚太经济的新平台,为亚太经济重新定则立规,意在用其将亚太国家一网打尽,独独把中国排除在外。

有评论一针见血地指出:

“美国为什么要力推TPP?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曾明确表示,把推动TPP作为美国重返亚洲战略的重点。美国试图以TPP为突破口,建立以其为主导的横跨太平洋的亚太经济合作体系,并由此建立美国主导的”亚太自贸区“,进而赢得全球的战略优势。TPP谈判出现的背景是,亚太特别是亚洲区域经贸合作进展迅速。美国一方面不愿错过亚太经济发展良机,同时也希望通过设置一定规范继续主导这一地区未来政治、经济等格局的变化。”

所有这一切,只有一个目标,剑指中国。对满怀热情拥抱全球化,以为可以通过市场经济话语,与美国和西方这些意识形态语境不同的国家,找到共同话题的中国来说,无异于兜头一盆凉水。

当切分财富蛋糕的游戏变成一场零和游戏,你的获得就是他的失去时,共同的语境就只能是赤裸裸的丛林法则的残酷对话:

依据美国在过去两年间对中国所做的全部动作来判断,不难得出一个结论:环绕中国的地缘战略和经济战略的双重严冬正在来临。中国,必须做好过冬的准备了。

二、美国为什么要对中国出黑拳,下狠手?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并没有过去。美国经济今天远不是尚未复苏的问题,美国次贷的第二个债务违约期已经开始,而2007——08年次贷危机中被掩盖的美金融机构的有毒资产,也陆续开始释放。这对美国经济复苏是一个沉重的牵制和打击(中国亦不能幸免。因为这一轮危机会导致美国经济进一步衰退,再通过贸易联系传导,使世界贸易整体衰退,从而导致中国的外需萎缩,压抑中国经济增长),也是美国政府极力在欧债问题和南海问题上做文章的重要原因。

因为美国政府不希望全球视线过分聚焦在美国遇到的麻烦上,从而动摇对美元和美国的信心。

美国债务上限问题的艰难解决,虽然让美国也让全世界的债主们松了口气,但谁都知道,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尤其解决不了美国仍须靠借债度日的本质问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报告指出:美国国债已占其GDP的99%,预计2012年将达到103%。美国财长盖特纳承认,美国政府每花1美元,其中就有40美分是借的。包括国债在内,美国公私债务总额已高达55万亿美元,人均负债17.6万美元,家庭平均负债67万美元。而美国年度税收仅约3万亿美元,中等家庭年均收入约5万美元,这说明美国已深陷入不敷出的债务困境。)因为这一问题与美国是靠向全球输出美元这一方式生存联系在一起的,这一“特里芬难题”是美国经济愈来愈解不开的死结。

造成美国经济今天这一局面的,是美国从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到解体后这大半个世纪里,由于掌握了国际流通货币的金融高端优势,而逐渐放弃了对那些处于低端的实体经济的眷顾。美国之所以过去四十年里把大部分中低端制造业当做“垃圾产业”转移出去(只把高端技术产业和高附加值产业保留下来),是确信可以通过全球信任的美元体系,使新兴国家成为为其廉价提供中低端产品的加工厂,说白了也就是为挣美元给美国打工。而当美国为脱困不断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滥发美元,使美元越来越弱势,美元的信用也日益受到普遍质疑时,美国人那种即使没有“实体经济”,单靠“虚拟经济”也能过好日子的局面,就难以为继了。

现在,金融危机的引爆和发酵,使美国靠输出美元转移全球财富的模式已不可持续,这意味着“华盛顿共识”的不可持续。眼下,看不出美国能够拿出新的以美国和美元为中心的新模式,继续“忽悠”整个世界。美国今天所做的一切,都还是在拼命维护和挽救这一模式。因此对其前景的预期是悲观的。

在这一本质性问题得到根本性解决之前,奥巴马所许诺的“再工业化”和“五年内出口翻一番”的目标,都将是画饼充饥。

这首先是美国劳动力成本过高,而各类工会为了自身利益,又都不肯降低从业人员工薪(这次NBA劳资双方工薪大战就是最新例证)。如果美国“产业空心化”这一致命现实不能从根本上得到扭转,美国的衰落就几乎不可避免。这不是通过玩弄“压人民币升值”这种伪命题就能解决的。因为美元要获得“全球结算货币和储备货币”这一地位(只有获得这一地位才能带来美元霸权),美国只能通过贸易方式向全球输出美元。这也就必然造成美国的贸易逆差。这一“特里芬问题”既是美元的天然优势,也是其天然缺陷。其优势是美国可以通过输出“绿纸”而廉价获得全球的产品和资源。其缺陷就是如此一来美国只能使自己长期处在贸易逆差状态。这意味着美国即使不从中国获得产品(也就不存在美中贸易逆

差,当然也就谈不上操纵人民币汇率问题),也必须从其他国家获得替代产品,仍然解决不了其逆差国地位的问题,当然也就无从解决其国内民众的就业问题(因为其民众不可能都就业于高端产业,而一度达到的70%就业人口从事金融和金融服务业的“盛况”,也由于金融危机的爆发,金融业的萧条而不可能重现)。这种自己脸丑怪镜子的做法,对解决“美国病”于事无补。就此意义上说,金融危机暴露出来的“美国病”,是本体性的,起码是结构性的,而不是一般的决策失误或监管不力。这一根本性的缺陷恐怕只有美国放弃美元霸权,放弃美元一仆二主的矛盾地位,让位于“世界元”才可能一劳永逸的解决。这就意味着压人民币升值真正的目的是,美国宁可转向其他国家寻求替代产品,也要给中国出口依赖型经济以打击,因为那些可以为美国提供替代产品的国家,无一个可对美国的霸权地位提出挑战,而这正是美国上层最担心的事情。所以,打击中国是目的,解决其国内就业只是幌子。因为两个目的只能实现其一,那就是打击中国,就业问题是根本解决不了的。美国国会的议员们肯定明白这一点,只是拿中国产品抢了美国人的饭碗说事罢了。

既然如此,中国应明白美国的用心,做好彻底下车的准备,不必再与美国打口水仗。因为中国必须认清,美国的那些国会议员极力推进这一议案,是铁了心的,不惜一切代价,也要阻止中国经济增长(带动中国国力、军力的增长)对美国的霸权地位构成最终的威胁。明白了这一点,中国就应该丢掉一切幻想,只能与美国进行冷静的合作和清醒的博弈。

三、如何脱困,美国还需要一场战争

无论我们现在如何不看好美国的未来,现在仍必须清醒地看到,即使在美国金融危机如此严重,美元霸权可能崩溃的情况下,美元的地位眼下仍无一种货币可以替代。国际大宗商品交易和一般贸易,仍摆脱不了美元结算的惯性力。(国际清算银行资料显示,全球每天发生的国际贸易中有86%涉及美元结算。)美国也充分了解这一点。因此,为摆脱这种困境,继续延长自己的霸主地位,给自己赢得“舔伤”的时间和空间,美国当然要想办法拉其他国家为其分担风险,同时给一些国家制造麻烦和难题,让所有这些国家顾不上指责美国怀疑美国甚至对付美国。这是美国的一大策略。欧债危机、南海问题、北非中东变局,都是美国在下先手棋,四处布子,给不同的对手制造不同的麻烦。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国一直在努力克服危机对其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带来的沉重打击,尤其是努力摆脱全世界对美元信心下降的不利局面。美国需要大量的美元回流支撑其国内经济的流动性。吸引美元回流美国的办法,一是靠美国高科技支撑的高回报率的投资环境(这一点现在已没了指望),另一点就靠发行美国国债(美国国债利率虽低,但相对安全,且几乎没有上限,想买多少买多少,但债务上限的风波,也让世人对其偿债的前景产生越来越多的疑虑)。对美国人而言,自从踏上美元霸权道路之后,其经济就已成为一种信心经济,只有世人对美元信心充足,相信美国的国家信用,才会让更多美元回流美国,给美国经济赖

以为生的的信贷模式引入活水。尽管美国的两任财长以及贸易代表、联储主席都跳出来发出利好信号,但是美国实体经济振兴道路艰难,金融改革进展缓慢,就业、市场的实际情况都不尽如人意,两轮量化宽松政策使用过后经济仍未见起色,且反而让世人对美元兑水大为不满,更加担心。美国巨额国债又牵动国际关注,国家信用面临质疑,这些问题都无法令人看好美国经济的复苏前景。无法提振世界对美国的信心,无法恢复人们对美元的信心,这让美国非常难堪。

在这种情势下,美国将会做什么?美国还能做什么?也就是说,美国最有可能通过什么办法让自己脱困?

我认为不外乎三种方式脱困。

其一、在最理想的情况下,是“技术脱困”,就像当年美国人用IT业引领全球经济,让自己赚的盆满钵满一样。但眼下,这种前景似乎很渺茫。除非美国能在能源技术上获得突破,则可能一举解决许多麻烦,美国将重新凤凰涅槃,所以,我们对美国在能源技术上的任何进展都应保持关注和警惕。因为在能源日渐紧张的情况下,谁能掌握新的能源技术,谁就可能控制世界的未来。如果美国掌握了这种技术,就可能使全球经济重新翻盘,确保美元地位不可撼动。

其二、是“赖账脱困”。对这一点,我们尤其要特别警惕,提防美国继续在美元上做文章。不能排除这样一种可能性:美国在未来一段时间,继续超发美元,让美元的信用烂到极点,再借助其世界第一的黄金储备,突然宣布部分恢复金本位制,让美元重新与黄金挂钩,从而重新为美元定值,借以达到与旧美元脱钩,金蝉脱壳,公然赤裸裸赖账的目的。但这一步棋是双刃剑,伤害别人,也伤害美国自己,不到万不得已,无路可走时,美国应不会出此下策。

其三、就是“战争脱困”了。通过战争既拉动美国经济,增加就业机会,摆脱国内压力,又在国际上重新为美元树威。用战争对大宗商品价格特别是能源价格产生决定性影响,从而对国际投资环境及经济布局重新洗牌,改变国际资本的投向,使美国最终成为受益方。眼下看,美国人的下一个打击目标,最接近水到渠成的是目标是叙利亚。最有可能打击的目标是伊朗。最出人意料的打击目标将是委内瑞拉。

四、内在的稳固和强大是应对美国挑战的最有力武器

欧债危机动摇了人们对欧元区经济的信心,也给欧盟的发展前景带来了不确定因素,作为单一货币的欧元对美元储备货币、基准货币的挑战也就大大减弱。

对此,当我们看清美国的这种大战略后,就必须尽早研究和部署真正管用的对等战略和见招拆招地应对之。

首先,作为一个大国,你的外交、军事这两只轮子必须相互配合,要善于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不能在国际舞台上只有一个表情。最近几年,“中国威胁论”甚嚣尘上。这种论调的提出者自有其意图,但客观说来,“中国威胁论”也并非完全抹黑中国。因为你近年来体量急剧增大、体能快速提升,别人自然会有压力,这几乎是每一个大国崛起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情况。面对“中国威胁论”论调,我们以往采取的方式是不断做解释:我们不威胁他人,我们是和平崛起,但这种宣示收效甚微。别人对你自然会有他的固有看法甚至偏见。你想用宣传去消除他们这种看法和偏见是很困难的。既然如此,你索性就少在这方面下功夫,不妨该强硬的时候强硬一些,让那些持“中国威胁论”,想给中国制造麻烦的人习惯中国“威胁”的存在。

就此意义来说,我国首艘航母的出现,肯定会在那些“中国威胁论”的想法上加上一个极有分量的砝码。因为中国的安全不能依靠驱逐舰来维系。我们还需要“大家伙”和“硬家伙”。随着中国经济全球化的参与度提高,中国有大量的海外利益需要国家力量的保护,中国又是资源进口大国和能源消耗大国,国际通道的畅通和安全对中国未来发展的意义非比寻常,需要有更多的利器保护我们的商船和海上生命线,同时也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向国际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就这一点而言,中国拥有航母会是治疗“中国威胁论”患者,让他们脱敏,也给他们带来相应利益的好药方。

其二,对于那些一心想给中国制造麻烦者,中国不妨像美国那样,也下先手棋,给麻烦制造者制造麻烦。我们这些年一直强调国内稳定“不折腾”,这是对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在国际上你也完全“不折腾”。比如在东海或南海方向,在外交和动武之间,有巨大的灰色地带可以让你有所作为。当然,必须强调的是,在如何“作为”上,要动脑子,讲智慧,而不是蛮干。美国这些年对中国布局下棋,打擦边球,动了不少脑筋,做了不少手脚,很多做法值得我们好好玩味和借鉴。

其三,中国需要用好手中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一票,可以多投否决票和赞同票,少投弃权票。要把否决票和赞同票做为组合拳来打。从联合国决策机制来看,否决票或赞同票都体现为加一票或减一票的力量,而弃权票则无法显示这一票的立场和力量。中国要尽量减少投弃权票,从而避免在别人眼里,你就是个零。你可以在一些问题上先投否决票,然后借此与别人讨价还价,在别人接受你的条件后,再投赞同票,通过这一过程让别人明白,中国是它绕不过去的力量,使他们在处理国际问题时不能不考虑中国的看法。

其四,中国要用好手中巨额的美国国债,把巨量外储和美债欧债做为战略武

器来使用,而不是只考虑它的安全性或投资回报率。乍一看,中国买美国国债是不得已而为之,是被美国所绑架,其实并非完全如此。巨额美元国债实际上令中美两国处在一个十分微妙的“互相绑架”的状态。对中国而言,买美国国债易,投资美国难,持有美国国债确实是不得已的选择;但对美国而言,巨额债务降低了美元的信用,美元信用是美国经济的生存支柱,美元信用下降,最终会损伤美国经济本身。如果美国真的违约,中国拥有的三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中约有一万多亿是美国国债,确实存在损失风险,但这种损失风险是可以估量的,或者说是可控的;美国则不然,违约就意味着美元信用濒临崩溃,其基准货币、储备货币的地位会大幅下降,进而与大宗商品定价、国际贸易结算脱钩,显然有助于人民币国际地位的提升。这绝对不是华尔街乃至华盛顿愿意看到并接受的。中国的损失在当下,美国的损失则在未来,孰轻孰重?美国掂量得很清楚。这种“互相绑架”使我们拥有了金融战略武器操作的空间。

其五,中国要敢于“做负责任的大国”,但我们履行这些国际责任和义务决不是依照西方的指令。首先我们要有能力维护自己的安全,并自愿向国际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如中国舰队在索马里护航,优先考虑确保本国商船、油轮的安全,并向提出要求的他国船只提供护航服务;更重要的是,中国要在关键时刻为兄弟国家和准盟国有所担当。从既往经验来看,对巴基斯坦、俄罗斯等友好国家,各个层面的合作意愿需要加以保护和维持,一些问题上要互通声气、彼此支持。这反过来也会对我们打击分裂势力、恐怖主义活动有很大帮助。在今天的国际社会,只有支持了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支持,从而避免孤立。获得别人的支持没有免费的途径。

其六,加速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减少出口依赖,特别是对美国市场的依赖,使中国经济面向世界有更强的适应性。在完善金融体制,增强金融体制的防冲击、抗打击能力的前提下,逐步完成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与贸易对手更多地进行货币互换和人民币结算,是不错的方法。中国已处于资本扩张期,但资本的输出不是人民币而主要是虽然巨量但毕竟有限的外汇储备这一点,要有清醒的认识。非本币扩张是不可持续的,而且风险很大。

其七,必须加大整军备战的力度。中国周边群狼环伺,连狼崽子也敢从“龙口夺食”。而更重要的是做好比对台军事斗争准备更大的军事斗争准备。世界大战打不起来,不等于小战、中战打不起来。随着中国的逐渐强大,战争危险不是在减小,而是在增大。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重建社会公平。缩小贫富差距是社会稳定、发展的根本出路。必须懂得这一点如解决不好,就有可能危及到党和国家的生存。任何时候,内部的稳固都是外部强大的根本和基石。中国这样的国家,你自己不垮,没有任何力量能搞垮你。

美国对中国策略

美国对中国策略 为什么老是使用2012年?一则人类杰出的雅玛文明的预测结果!二则美国佬的好莱坞往往会把美帝国的核心目标和方向以及重大问题搬上荧屏的结果!好莱坞的电影往往不是空穴来风的,都是有准备和有预见的!三则2012是太阳黑子近百年来活动最厉害或者说对地球影响最大的一年也就是对人类影响最大的一年,这种影响甚至可能是致命的破坏性!四则观察美国对中国的出招已经越来越明显,已经开始进入到了倒计时了!而中国还在欢呼美帝国等邪恶集团对中国的歌功颂德,中国的某些主流精英还不知道美帝国全面瓦解和控制中国后他们的主子会怎么对待他们而还在为他们的主子给他们安排的最后的晚宴喝完最后的一杯鹤顶红!中国的主流精英不懂得中国的一句俗语“宁为鸡首不为牛尾”!悲哀啊!五则2012是中国周易里面重要的一年!六则2012是中央换届的重要一年!综合以上所述,美帝国的2012年电影虽说的是雅玛文明预测世界末日的结果还不如说是隐喻了中国的命运! 美帝国从来亡我华夏之心不死!本人无能为力!又无力呐喊,人微言轻!只能提供自己的一点看法,不知对于不对,仅供有志之士参考,希及早提防,救救我华夏亿万黎民! 美帝国第一招,炒高资产价格形成巨大泡沫,房地产就是代表,这一招是最基本最常用最见效的一招了!也是中国没有自己的货币主权的一招,永远受制于人的一招!人民币是美元的附属品,美元是自从有美元以来一直一路在贬值的,所以只要是跟着美元走的国家的资产肯定会不断地创新高的!形成泡沫那是不必说的了!而索罗斯就是美帝国派去刺破泡沫收获果实的工具,索罗斯狙击泰国、香港、小日本等第一招都是使用这一招!中国到底派谁来?反正索罗斯的对冲基金已经在香港注册了,是2500亿美元!罗杰斯已经在新加坡准备好了!而中国的房地产到底现在怎样的一种状况自不用我多说了。 美帝国第二招,把要狙击的对象国的所有资本全部逼到虚拟经济当中去,继续爆高所有资产虚拟经济的泡沫,房地产、证券、期货等等。这一招正在实行,就是全面打击中国的实业,中国拉动所谓的“GDP”增长的第二辆马车就是出口,那么美帝国就全面提高关税掐死你出口!国际专家称三月份美帝国将全面征收提高中国所有出口的商品的关税!此言正在一步步地被证实!把中国的所有出口企业全面掐死!就算中国刚刚和东盟建立了全面的贸易伙伴关系也不顶用,因为刚刚建立二则是贸易额不大不足于代替美国!而中国的出口型企业往往是国家出口退税关照下的企业,这种企业基本上都是劳动密集型压榨工人型的就像是妈妈怀里的婴儿一样的企业!全面掐死出口

《乌媒:美国强化围堵中国中方低调反应令人惊讶》111229

乌媒:美国强化围堵中国中方低调反应令人惊讶 星岛环球网 https://www.doczj.com/doc/7413489319.html, 2011-12-29 1月19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华盛顿同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会谈,讨论中美关系及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 星岛环球网消息:据乌克兰《每周镜报》周刊12月23日报道,美国及其现任领导人决定重返亚太,打造美国、澳大利亚、印度三国地缘政治同盟,吸引日本加入,拉拢缅甸、越南,增加驻军,企图以此包围和孤立中国,遏制中国和平崛起。 据环球网报道,乌媒称,今年11月奥巴马总统高调宣布美国将重返亚太,白宫官员随即开始积极行动。最近10年来,美国一直忙于全球反恐战争,亚洲力量格局发生了一定的变化,首先是中国影响力迅速加强,逐步填补了美国人留下的真空。

此前美国对亚太的注意力有所下降,为中国提供了相当有利的条件,使中国得以增强自己的潜力,加强在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存在,并且通过积极的外交努力巩固这一地位。直到近年来,中国越来越积极地动用海军,捍卫自己的海洋利益,才令美国提高了警惕。 最近5年来,中国海军实力迅速提升,现代化水平大幅提高,装备了许多能在远洋行动对抗他国海军的新型舰艇和武器系统。今年中国拥有了首艘航母“瓦良格”号,并且开始新一轮海军舰队换装进程。 预计到2015年,中国海军可能拥有一到两支航母编队、多艘新型支援舰、护卫舰、巡洋舰,以及反舰导弹系统、通信和情报系统。高度警惕的美国迅速行动起来。美国国会研究机构11月份起草专题报告,探讨应当采取哪些措施应对中国海军,乃至中国军队整体实力的增强,并将其作为美国国防战略计划中最为重要的任务。美国专家认为,随着美国军事地位的削弱,一些地区国家在对外政策中越来越倾向于认同中国的立场,结果导致美国的政治影响进一步削弱。 乌媒称,以前美国军界和政界对中国取得的成就只是感到惊讶和好奇,现在却感到不安和忧虑,担心美国在危机条件下无法适当应对中国实力的增强。这样下去,不仅会面临维持亚太地区现有力量平衡的问题,而且还可能面临台海紧张局势升级的潜在危险。 白宫公布的胡锦涛奥巴马于美国时间1月18日晚在白宫进行晚宴的照片。

美国与中国饮食的差异和特点

美国与中国饮食的差异和特点 中国与美国的饮食差别体现在: 其一、美国人喜欢一日多餐,每餐适量;而中国人传统习惯一日三餐。(相关阅读:美国饮食文化) 中国与美国的饮食差别 其二、许多中国人习惯每日购买新鲜食品烹饪;美国人往往一次性购买一周的食品贮存在冰箱里,每日食用冷冻食品,且食用的罐头和腌制品分别为中国人的八倍和六倍,要知道它们含较多的防腐剂和色素等化学品,均对身体不利,这值得生活日趋简单化的都 市白领一族注意的。 其三、中国许多家庭逢年过节时菜肴特别多,应酬也特别多。而美国人宴客或过节,从不铺张,连总统宴请外国元首也是五菜一羹,更不劝酒。 本网注明“来源:美国饮食特点”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居外,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

其四、中国人烹调时喜欢用植物油,美国人则喜欢用含胆固醇较高的动物油。植物油为 不饱和脂肪酸,不含胆固醇,因此美国人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特别高。 其五、中国人的烹调往往放盐较多,而美国人做菜下盐仅为中国人的一半,有的甚至完全不放盐。摄盐太多可引发种种疾病。 其六、中国人烹调时爱下味精,而美国人不下味精。味精含钠,过量摄入有损健康,特别是对幼儿的发育影响甚大。(实际上世卫组织已经取消了对味精-谷氨酸钠的食用限制,并认为味精是一种安全的食品。当然味精确实含有纳,吃太多会让你口干舌燥。) 其七、中国人进食新鲜蔬菜瓜果比美国人多得多。而美国人较中国人每日摄入的蛋白质亦多得多,但肠胃功能却因体内缺少纤维素而受到影响。中国的消化系统患病率及患癌率却大大超过美国。 其八、中国人尤其是广州及珠三角一带的居民爱食猪肝、肠、肺等动物的内脏,美国人则无此爱好。 其九、中国人喜爱食糙米和普通面粉,美国人则偏爱精白面粉制作的面点。实际上糙米和普通面粉所含营养物质高于精白面粉,这对日益爱食精白面粉制品的中国人是一个有益的提示。 其十、中国人尤其是珠三角一带的群众和美国人都有爱食刺身或煎牛扒五六成熟的习惯,但美国人十分注意刺身的海鲜和牛肉的质量和卫生条件,选取深海的无污染的为必须的条件。而中国人却注意不够。 十一、美国人餐后习惯加一份甜食,而中国人餐后习惯食水果。水果当然比甜食有益,但中国人又往往餐后水果再加甜食,尤其是宴席上。不少营养学家认为餐前用水果比餐后有益。 十二、中国人往往餐后饮一杯热茶,而美国人餐后却爱饮咖啡。茶能降低胆固醇,而咖 本网注明“来源:美国饮食特点”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居外,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

美国对付中国的策略

一:美国中情局对付中国的《十条诫令》 在中央情报局极其机密的“行事手册”中,关于对付中国的部分最初撰写于中美严重对立的1951年,以后随着中美关系的变化不断修改,至今共成十项,内部代号称为《十条诫令》。 一、尽量用物质来引诱和败坏他们的青年,鼓励他们藐视、鄙视、进一步公开反对他们原来怕受的思想教育,特别是共产主义教条。替他们制造对色情奔放的兴趣和机会,进而鼓励他们进行性的滥交。让他们不以肤浅、虚荣为羞耻。一定要毁掉他们强调过的刻苦耐劳精神。 二、一定要尽一切可能,做好传播工作,包括电影、书籍、电视、无线电波和新式的宗教传播。只要他们向往我们的衣、食、住、行、娱乐和教育的方式,就是成功的一半。 三、一定要把他们青年的注意力,从以政府为中心的传统引开来。让他们的头脑集中于:体育表演、色情书籍、享乐、游戏、犯罪性的电影,以及宗教迷信。 四、时常制造一些无事之事,让他们的人民公开讨论。这样就在他们的潜意识中种下了分裂的种子。特别要在他们的少数民族里找好机会,分裂他们的地区,分裂他们的民族,分裂他们的感情,在他们之间制造新仇旧恨。 五、要不断制造消息,丑化他们的领导。我们的记者应该找机会采访他们,然后组织他们自己的言辞来攻击他们自己。 六、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宣扬民主。一有机会,不管是大型小型,有形无形,都要抓紧发动民主运动。无论在什么场合,什么情况下,我们都要不断对他们(政府)要求民主和人权。只要我们每一个人都不

断地说同样的话,他们的人民就一定会相信我们说的是真理。我们抓住一个人是一个人,我们占住一个地盘是一个地盘。 七、要尽量鼓励他们(政府)花费,鼓励他们向我们借贷。这样我们就有十足的把握来摧毁他们的信用,使他们的货币贬值,通货膨胀。只要他们对物价失去了控制,他们在人民心目中就会完全垮台。 八、要以我们的经济和技术优势,有形无形地打击他们的工业。只要他们的工业在不知不觉中瘫痪下去,我们就可以鼓励社会动乱。不过我们必须表面上非常慈爱地去帮助和援助他们,这样他们(政府)就显得疲软。一个疲软的政府,就会带来更大的动乱。 九、要利用所有的资源,甚至举手投足,一言一笑,都足以破坏他们的传统价值。我们要利用一切来毁灭他们的道德人心。摧毁他们的自尊自信的钥匙,就是尽量打击他们刻苦耐劳的精神。 十、暗地运送各种武器,装备他们的一切敌人,以及可能成为他们敌人的人们。 二:美国前中央情报局局长艾伦·杜勒斯提出的《战后国际关系原则》摘录: 美国要在(社会主义国家)里播种下混乱的种子,应该在他们不知不觉中把他们有价值的东西换成赝品,并使他们相信这些假的东西。美国一定能在他们国内找到志同道合者以及帮手和盟友,这就能使那些世界上最不驯服的人民,一场接一场地演出自身灭亡及其自我意识不可逆转地完全消失的规模极其巨大的悲剧。美国应消除(他们)文学和艺术的社会本质,使(他们的)艺术家疏远它,使他们不想去描写和了解人民群众内部发生的事情,让(他们的)文学、戏剧和电影都来表现和颂扬人的最鄙劣的情感;我们要千方百计地支持和鼓励那

AMA(美国管理协会)领导力模型

美国管理协会(中国) 领导力模型 美国管理协会2005年全球领导力调查显示,竞争环境的日益加剧、变革的日益加速给领导力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把领导力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作为最早踏入中国大陆的国际专业管理培训机构,美国管理协会(中国)充分利用全球的研发成果,在长达10年的管理培训实践中,始终重视培养中国职业经理人的卓越领导力,也一直致力于为经理人的领导力提升规划一个清晰的蓝图。 受益于美国管理协会的领导力课题研究成果和全球领导力调查,根据我们在中国10年的管理培训经验,结合3年来我们访谈众多企业高层的发现,我们为中国经理人建立了下面的领导力模型。我们把经理人的角色归结为4个维度:经营企业、管理运营、凝聚人心和发展能力,每个维度又细化成3个方面,在下面几页有具体的定义和描述。 我们将依照这个模型,在实施“组织扫描-绩效差距分析-解决方案设计”的过程中,透过经理人的绩效差距分析他们的能力差距,设计出有效的能力发展方案。同时,我们希望这个模型能够成为帮助组织发展的实用工具,对组织培养和保留关键人才,进而发展和巩固组织的核心能力起到积极作用。

凝聚人心—— 开放,接受他人,建立信任;促进团队协作,用团队的方式解决问题;理解他人的思想、感受和关注点,能调整自己的沟通方式以适应对方;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影响他人;通过有效的协商寻求双赢;表现出对他人的尊重,鼓励不同意见;与人们一起建立和实现共同目标,激励人们共同行动。 诠释 缺乏此项能力的经理 领导对事业表现出巨大的投入和激情;激发和授能他人追求共同的远景; 正直,坚持原则。 ·依靠职位权力控制和命令别人; ·为自己的错误责怪别人; ·缺乏真诚; ·缺乏事业心和冲劲。 影响开放,接受别人;真诚地关心别人,了解别人的需要,调整自己以使 沟通更有效;鼓励坦诚的沟通;陈述清楚、简洁、有说服力,但不压 迫别人;有勇气和自信表达自己的观点;用数据和合理的推理支持自 己的观点;能影响上级的决策;寻求双赢的解决方案以达成一致;在 公司内部和外部建立人际网络,帮助达成业务目标;尊重多样化,能 有效化解冲突。 ·表现出居高临下的态度; ·惯于下指令,不愿意倾听和了解; ·对表达自己的观点感到犹豫; ·不能考虑到别人的角度和需求; ·处理冲突时在乎输赢。 促发 建立相互信任、坦诚对话和相互尊重的团队文化;充分发挥团队成员 的特质;在项目 / 决策早期就发动人们参与以获得支持;奖励和认可 努力和成果;让人们了解取得的发展和成就。 ·认为自己的方式总是对的; ·控制信息; ·只看重团队成员的技术能力; ·做重大决策时不能发动团队参与; ·当团队取得成功时无意庆祝,也不奖励好的工作表现; ·强行推动变革,得不到团队的承诺。

中国和美国的差距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形势与政策课程 期末考试论文 论文名称中国和美国的差距 年级 2011 学院园艺 专业园艺 学号 14117207 姓名曾盟超 任课教师周嘉 完成时间 2012-04-07 成绩

中国和美国的差距 内容摘要:胡锦涛主席访问美国之际,“中国经济总量究竟有多大?中国经济总量是否已经超越美国?”再次成为全球媒体报道和辩论的焦点。一个最令人难以置信的结论是:中国经济总量已经超越美国! 关键词:经济、资源、教育、军事 正文部分: 当下,人们乐意承认: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强国,并为此欢欣鼓舞。那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感觉非常好。但就我的了解,货币化的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数字,绝对无法准确量度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幸福享受。比较好的指标是扣除物价水平后的单位时间真实工资水平。最佳指标当然还要包括生活环境之优美、安全和自由;个人发展机会之均等;社会福利、教育医疗保障、文化艺术享受之丰富、国防军事等等许多层面。下面我将从多方面说明。 一、经济方面 胡锦涛主席访问美国之际,“中国经济总量究竟有多大?中国经济总量是否已经超越美国?”再次成为全球媒体报道和辩论的焦点。一个最令人难以置信的结论是:中国经济总量已经超越美国! 发布此结果的是华盛顿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据他们所说,2010年中国经济规模已经超过美国。他们的计算方法是所谓的购买力平价方法。他的计算结果是:2010年中国经济规模为14.8万亿美元,而美国只有14.6万亿美元! 依照彼得森研究所的购买力平价方法,中国GDP已经是14.8万亿美元,那么人民币均衡汇率就应该是1美元:2.67人民币。如果接受如此均衡汇率,那么人民币升值就远远没有到位,快速大幅度升值也就顺利成章。为什么美国政客们高调要求人民币升值显得那样“理直气壮”?部分理由就是购买力平价计算出来的均衡汇率。 假若中国GDP真的已经达到14.8万亿美元,那么人均GDP就已经突破一万美元了。即使考虑到GDP和可支配收入有很大差距,即使考虑到收入分配的严重失衡,那么,人均一万美元的GDP,意味着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怎么着也是大几千美元了。然而,随便的观察和各种官方统计数据,都难以证明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了3000美元!绝大多数农村地区一个家庭的全年收入也不过1000美元。 同时,按照人均收入和平均工作时间,中国与美国的差距简直不可以同日而语。就算依照目前的市场汇率,我国2010年GDP达到了6万亿美元,我国人均GDP也不过4638美元,美国人均GDP则是48666美元,是中国10倍多。然而,我国数以亿计打工者的工作时间至少是美国个人的1.5倍(许多打工者并不能按时休息周末,且每天工作时间接近和超过10小时)。如果折算为单位时间人均GDP,美国至少是中国的16倍。

美国刁难中国的原因

空警200翵帖于:环球风云发布时间2010-2-4 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所谓“孙子兵法”有云:“知己知彼”,而后方能“百战不殆”。反过来,如果不知彼也不知己,估计或肯定是“百战有殆”了,甚至“一战一殆”。 老实说,过路者不喜欢抗议,尤其一个大国,不停、不断地抗议,显得很可怜,既让对手瞧不起,也让国人很无奈。说明外交方略有值得检讨的地方。 一提起美国,中国人好似有说不完的委屈。但细数美国之恶,却好象又没那么具体。美国人侵略过中国?在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时好象有过。 美国人抢夺了中国?钱是中国人自己借给它的,问题是,你干什么要借钱给美国呢?美国包围中国?肯定有过。 冷战时期,不仅是美国,还有前苏联,也都包围过中国,甚至前苏联还要对中国发动一场核战争。中美之间发生过国家战争吗?实质上有过,形式上却没有。朝鲜战争,一方是联合国军,一方是志愿军。也就是说,双方都不曾宣布进行了一场国家战争。 “台湾问题”,归根结底是中国人自己的事情,台湾要维持地方政权,甚至还幻想上升到一个主权国家的地位,这实质上是其它任何国家都左右不了的,是中国人自己在整事。惟其如此,“新疆问题”是中国人自己的事情,“西藏问题”也同样是中国人自己的事情。甚至“香港问题”,那就更是中国人自己的事情了。 有时候,决心和胆魄比什么都重要。暴动就镇压,想分裂就彻底地实行肉体消灭政策,这是不二的维持一个国家长治久安的良方。这就如同不杀为恶一方的贪官等于藏奸,那么希望能得到百姓拥护、维持社会稳定和政权稳固,都属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没有学好、学精的结果,是典型的痴心妄想,否则三聚氰氨如何能重出江湖。除恶不能务尽,是你自己有问题。 因此,与分裂分子谈判,等于与虎谋皮,不如杀完了事,等别人来抗议。说难听点,抗议有个鸟用?我们自己能够独立维护的核心利益,如何需要得到对方承认和支持?事实上,西方鬼子与中国的谈判筹码是中国人自己给的。如果你非

美国对中国的围堵

对美国围堵中国的若干思考 [2814](2010-08-23) 早报导读 [名家专评] 中国的政治改革要从细节开始 [时事漫画] 美军拦截疑运武器朝鲜船 [中国早点] 买普拉达与买普拉达股票 [主编小语] 商君驭民术创新有啥用 联合早报网招聘Freelance网络新闻编辑 进入2010年下半年,中国周边海域就不再宁静,围绕这一海域的演习就没有停过,美国明显加大了对这一地区的渗透力,显露出处处围堵北京的险恶用心。 以“天安舰”事件为借口,华盛顿加大了与首尔的军事同盟关系,并且在上月份举行34年来最大规模的军事演习,虽然,“乔治·华盛顿”号核动力航母最终并未出现在黄海上,但就其本身战术意义而言与出现在日本海并无本质区别,倘若拿此牵强的解释为是在北京当局强力的抗议下做出的让步,那就有点喋笑皆非了。因为从地理位置上决定了中美如果有交锋,那么绝对不会发生在黄海,而只可能在辽阔的南海。狭窄的黄海处于中国路基舰炮的强大火力控制下,一旦有战事,美国航母这种大型目标绝不敢进入黄海,既然如此,他又有何必要在此地演习呢?在军演前韩国曾信誓旦旦表示“乔治·华盛顿”号将进入黄海,由此可知这一意愿是韩国方面强烈需要的,由于韩国在此前提交给联合国“天安舰”事件的报告中,安理会并没有明确给出“天安舰”的袭击者是朝鲜,所以美国是要给小兄弟韩国撑腰打气,告诉世人美国对韩国是负责任的,是不畏惧任何势力的。 由于南海广阔的水域再加上这一地区复杂的主权之争给了美国很大的利用机会,美国是不会放弃在这一地区图谋抑制中国的,所以不排除中美在这区域发生摩擦的可能性。譬如01年的南海撞击事件,还有去年的“无暇”号事件。因此不难理解,在“乔治·华盛顿”号不再开进黄海的前提下它将与越南在南海进行军事演习。此次,越南胆敢玩火,借助外部力量来图谋在南海岛屿的主权诉求,绝对是在美国的挑拨和鼓动下发动的。所以我们的枪杆要对准的是美国,可以大胆的明确的表达不满;至于越南,则要软硬并施,以越南今天之实力,他一旦失去中国,他的国家是没有前途的,这一点需要让他明白。 面对美国咄咄逼人的局势,我们应做何应对? 可以看到,我们不再只是口头的抗议,而且开展了一系列实弹演练,尤其是三大舰队其赴南海的大规模演习,这是实力昭然的演习,是常规出牌的最好回应。然而有很大一部分中国民众并不买账,大有其呼惩罚越南的意思,这其中并非来自官方,而来自民间。在中国的各种军事网站和军事杂志上,关于越南大肆军购的消息比比皆是,而且是北京非常熟悉的武器,诸如“SU-30MKK”战机、“基洛”潜艇,一方面,就是这些人整天在吹嘘其本国军事力量多么强大,时而弄些“大字报”式标题的军情吸引眼球;而另一方面一旦某邻国引进一些叫的出名的武器就大呼受到威胁。这就很让人怀疑北京这十多年新军事变革所取得的成就了。

美国职业经理人的起源与发展(理清老师)

美国职业经理人的起源与发展 ---职业化管理与培训专家理清老师 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职业经理阶层的形成过程,对中国经理人职业化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1841年10月5日,美国马萨诸塞州的铁路上发生了一起两列客车迎头相撞的事故。社会公众反响强烈,认为铁路企业的业主没有能力管理好这种现代企业。在州议会的推动下,对企业管理制度进行了改革,选择有管理才能的人来担任企业的管理者,世界上第一个经理人就这样诞生了。 后来受企业所有者委托,由经理对企业进行管理的公司制企业也宣告诞生。美国作为经理人的发源地,经过160年漫长的时间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十分成熟的职业经理人阶层,对美国经济的发展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美国职业经理人阶层的成长与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不同阶段。 第一阶段:1841年世界上第一个经理诞生到1925年美国管理协会的成立。 这个阶段标志着美国的企业基本完成了业主式(或家长世袭式)经营企业到以聘用经理人来经营企业的转换,也可以看作职业经理的成长期,而美国的企业制度也基本形成了近代公司制占主导地位的格局。 第二阶段:从1925年到20世纪60年代末。 在第二阶段随着美国哈佛大学企业管理研究院的成立,到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80%以上的企业都聘请了职业经理人,标志着美国的职业经理人阶层的成熟,美国的企业制度也完成了近代公司制向现代企业制度的过渡。 第三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至现在。 美国的现代企业制度不断走向完善,并且出现了许多所谓的“后现代企业制度”方面的制度创新,而职业经理阶层也不断走向完善,并成为美国社会各阶层中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的一个社会阶层。职业经理研究方面的理论也已经成熟并系统化,职业经理的培养和培训机制也非常健全。 理清老师认为,经理人阶层之所以在美国起源,并向职业化方向发展,对美国现代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主要借助于两大推动力。

美国如何和平演变中国

美国如何“和平演变”中国 自西方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和平演变”以来,其“和平演变”的手段颇多,包括利用新闻媒介对社会主义国家搞“攻心战”,利用“人员往来”和书报影视向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思想渗透,以经济援助为名,实施“鼓励改革”的策略,力图将社会主义国家纳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大力扶持亲西方的下一代。 以上种种手段,西方在对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使用的同时,都曾在中国身上用过。 艾森豪威尔在他的回忆录中写道:“1958年我曾研究并草拟一个建议,要求美苏大批交换大学生,其总量可达一万人之多。我甚至草拟过一封给布尔加宁的信,想邀请数千名苏联学生来这里,费用由我们支付,并由苏联人自己决定是否邀请同等数量的美国学生去他们国家。” 这位美国总统为何如此“大方”﹖他直言不讳地说:“有朝一日,一批新人将会在苏联掌权,我要努力争取的正是这一代。” 美前驻匈大使马克·帕尔梅1989年在《中欧和东欧:正在拉开帷幕》一书中表白:“为了鼓励各种形式的接触,美国正在布达佩斯建立一个美国之家,其目的是促进贸易和旅游,并且提供一个拥有图书馆和戏院的设备完善的文体中心。同时,在每个东欧国家的首都都应设有英国之家、西德之家或其他西方国家的家。如果能找到资金,也可以在匈牙利兴办一所美国大学。教育交流的范围是很广的,因为东欧人都渴望能学习西方语言,特别是英语。为此英、美每年应向东欧派出1000名教师和2000名学生,并接纳2000名东欧学生,让他们与西方家庭同吃同住同学习。这样,既花费不多,又可传播西方思想,如能逐步地把一个或更多的东欧国家引导到民主世界中去,对西方的安全则是一项重大收获,西方各国政府应该在这样的交流中多花些钱。” 美国兰德公司在一份战略研究报告中宣称,这些受过西方生活方式熏陶的留学生回国以后,“其威力将远远胜过派几十万军队去”。对苏联和东欧而言,后来苏东的解体与一些亲西方的领导人有着密切的关系。 美国新闻署发表文章公开声称:“美国应向中国正在成长的年轻一代灌输美国的价值观念,这比向他们传授科学知识更重要。”他们认为,在这方面花点钱是值得的,对西方来说,这是一笔明智的投资,“我们决不要忽视训练一批数量可观的中国未来领导人的意义。” 早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为了增强人员往来,美国就设置了“和平队”和“富布赖特”项目,即把专家、学者和其他人员派遣到别的国家去,或“帮助”工作,或作学术交流,充当传播西方影响的使者。中美建交后,美国根据富布赖特计划,派来中国的教授有很多,分布在全国20几所重点院校,花费达数百万美元。 1982年里根得知中国在美国有6500名访问学者和留学生,当即表示有“6.5万人更好,这是长期投资”。一位美国极右翼参议员公开宣称:“这里没有免费的午餐。慈善心固然是一个因素,但绝不是首要因素,我们怀有明确的外交政策的目标,就是要让在美国留学的外国留学生接受作为美国立国之本的民主自由原则的熏陶。”

中国应如何应对美国

中国应如何应对美国“重返”亚太战略. 论文摘要: 自美国将国家战略重心转移到“亚太”以来,面对步步紧逼的一系列策划部署,中国及一些亚太地区明显感受到压力。那么,在当前国际形势风云莫测的情况下,中国该如何应对美国这个全球霸主带来的威胁呢? 关键词: 中国 , 美国 , 关系 , 战略 , 重返亚太 , 影响 去年11月,美国在夏威夷主办亚太经合组织第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奥巴马总统随后出访澳大利亚并前往印尼出席东亚峰会,成为参加东亚峰会的首位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亚太之行中高调宣示,美国是“太平洋大国”,将“留驻”亚太,通过“坚持核心原则”和与盟友及伙伴的紧密合作,在“塑造”亚太地区未来中发挥“更大、长远的作用”。 在美国“战略东移”的背后,中国因素是其中最重要的考量之一。在美国国内,随着美国经济复苏步伐的凝滞和中国经济政治影响力的日增,对中国崛起的疑惧感与防范心态正在弥漫。虽然奥巴马在亚太行中强调美国将继续努力与中国建立合作关系,包括寻求两军之间更多的沟通,以增进理解、避免误判,但他同时强调所谓“坚持国际规范的重要性”。 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美国“重返亚太”战略背后的含义。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实施,尤其多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国际经济文化东移。当前美国国内失业率高、经济疲软,欧盟的经济在经济危机后一蹶不振,中东地区的许多国家也一直不待见美国,而非洲大陆的经济要等待开发还需要很长的时间。目前,全球经济的增长点,就落在了亚太地区。另外,西方的文化价值观念正在受到挑战,多年来一直强调的个人主义精神,在经济高度发展的情况下,让很多人迷失,不知当如何是好。而东方文化,一直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睦共处,强调社会的公平正义。即便在东方,出现了很多与这些文化相背离的现象,但是他们一直保留着这种思想,依然对这个社会充满着希望和期待,生活有着幸福感。

管理学论文的理论建构——以《美国管理学会学报》论文为例

2012年第22期 科技管理研究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 2012No.22 收稿日期:2012-02-21,修回日期:2012-04-1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国技术创新政策演变、测量与绩效— ——基于政策工具的研究”(70973114)doi :10.3969/j.issn.1000-7695.2012.22.053 管理学论文的理论建构初探 ———以《美国管理学会学报》论文为例 徐阿进1,聂津君2 ,程 华 1 (1.浙江理工大学,浙江杭州310018;2.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摘要:在深入分析国内外重要管理学期刊论文的基础上,以《美国管理学会学报》2010年第1期的论文为例,从研究问题的来源与选择、理论创新的方法、文献回顾与理论假设提出和理论的阐述四方面着手,提出了管理学论文理论建构探讨性的建议。 关键词:管理学;论文;理论建构;美国管理学会学报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695(2012)22-0247-04 Sudy on Theory Construction of Management Thesis —Taking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for Example XU Ajin 1,NIE Jinjun 2,CHENG Hua 1 (1.Zhejiang Sci -tech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18,China ; 2.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Qianjiang College ,Hangzhou 310018,China ) Abstract :Based on a deep analysis of thesis in key management science magazines at home and abroad ,the paper takes vol.53NO.1in 2010of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for example ,discusses four questions as the source and selection of research problem 、literature review and theory hypothesis ,methods of theory innovation and the theory pres-entation.The paper gives some suggestions on theory construction of management thesis. Key words :management science ;paper ;theory construction of management thesis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美国管理学会学报》(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AMJ )是美国管理学会的主力“机关期 刊” ,发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学术论文,致力于提高管理领域的理论研究水平、教育机构的教学水平和企业界的管理实践水平,具有显著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阅读这类一流的国际管理学期刊中的论文,研究和学习他们的理论建构策略、研究方法、写作手法等,对于中国管理学者尤其是初学者来说无疑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和借鉴意义。目前有关管理学论文理论建构的方法论的文献并不多见,因此该文以AMJ2010年第1期整期10篇论文为例,从研究问题的来源与选择、理论创新的方法、文献回顾与理论假设提出和理论的阐述四方面着手,提出了管理学论文理论建构探讨性的建议。1 研究问题的来源与选择 研究问题可来源于个人对于现实的观察和思考,也可以从阅读文献中获得灵感。这两者看似独立,实则统一。两者相辅相承,贯穿于整个研究过程。研究问题的选择需以作者自身的背景知识积累和个人学术兴趣为基础,有一定的基础才能捕捉到学术灵感,挖掘出研究问题。研究问题的选择是一个思考的过程,也是一个理智判断。也许作者在写作之前基于现实观察和个人学术兴趣早就开始思考和构建的研究问题,这是一种不自觉的行为。同时研究问题是经过理性分析和科学论证的结果,它伴随着长期的积累和思考、现实与理论的交汇和碰撞,甚至不能说它是研究的起点,它贯穿于研究的始末。 一个理论的重要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研究者所选择的研究问题的意义。在某种程度上,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选择一个有意义的问题是至关重要的。那么,什么样的问题才是好的研究问题呢?陈晓萍等认为评价一个研究问题是否有意义主要依赖两个标准:真实、有趣。

比较中国文化与美国文化的差异

比较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的差异 一、中国文化的古老性与美国文化的现代化 中国的先哲们给后人留下了丰美的历史宝藏,也留下了沉重的历史包袱。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是深深植根在中国这片土地之上的,她已不可能被移植,中国的一切现代文明都只能在这棵大树上进行嫁接而成;考虑中国的任何事情,都离不开历史这个无形的手对现实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形成的理论基础,对中国的社会关系具有不可抗拒的影响。美国只有两百年的历史,美国的文化,是一群现代人,按照现代人的意志和思维模式构建起来的一座现代文明的宫殿。美国人完全在按现代人的需要去创造科学,创造财富,创造民主的社会制度。美国的人际关系也是按现代人的标准建立起来的。美国发达的商业文化、科学技术是其现代文化的突出标志。 二、中国文化的民族性与美国文化的多元化 中国汉族占总人口的90%以上,其他56个少数民族在肤色、人种上也与汉族基本相似,因此中国可以说是一个单一人种和单一文化的国家。儒家、佛家、道家文化形成了中国文化的主体,尤其是儒家文化,对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影响占有统治地位。中国文化具有强烈的民族性。 而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人口构成极为复杂,世界各国的人才在这里群英聚会,各种文化交相辉映,形成了各种民族、各种文化的大熔炉。因此美国的文化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并且带有强烈的时代气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三、中国文化的政治性与美国文化的经济性 中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大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两千多年来,要统治这样一个地域如此辽阔,人口如此众多的大国,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统治失调,就意味着国家分裂、诸侯纷争、战乱不休。因此,自古以来,稳定和统一,一直是中国历史上的两件大事,政治是统帅,集中统一是灵魂。儒家文化作为中国古代社会上层建筑中的一系统,与上层建筑中的政权统治形成相辅相成之势,儒家文化中含有大量的关于教育统治者施仁政,教育百姓遵守伦理教化等方面的人文科学,中国古代社会一直重农轻商,重文轻商,科举制度使文化与政治密切相连,文化中带有很强的政治性。贯穿在社会关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有很强的政治色彩。 而美国是一商品经济极为发达的国家,文化具有浓厚的经济性,与经济建设相适应的科学、技术、经济管理等文化占有很高的地位。而好莱坞电影、迪斯尼乐园、麦当劳快餐等等发达的商业文化更是受世人瞩目。美国的人与人之间关系,也带有浓厚的经济色彩,亲兄弟明算账。 四、中、美两国主文化与亚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 很多探讨中美文化差异的文章都指出中国文化注重集体主义,美国文化注重个人主义。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使我们产生困惑。生活在中国社会中,我们会发现,许多人个人主义思想也很严重,缺乏团结的现象时有发生;而当我们来到美国,却发现很多的美国人很关心社会和集体。有人做过这种观察,一群美国人开大会,会前不同观点会展开很激烈的争论,但一旦会议主题决定了,大家就会安安静静地一起开大会;但一群中国人在一起,却往往是上面开大会,下面开小会,各自为政。关于这个文化与现实的差异问题,我们从社会学中找到了答案。一个社会中,不仅有统治阶层所推行的正统的主文化,也有在民间流行的亚文化。亚文化往往是对于主文化的一种逆反,一种对立和统一。由于中国文化过分宣扬国家和集体,轻视个人,所以民间社会的亚文化又使个人利益得到补充,得到平衡。美国过分地宣扬个人主义,人们不满足于彼此隔阂,彼此冷漠的现象,又重新回到互相关心,热心公益事业的和

刚刚,中美贸易战突现转折!中国笑到最后!

刚刚,中美贸易战突现转折!中国笑到最后! . 一上周,特朗普扛不住了,派出财长姆努钦、贸易代表莱特希泽等四大金刚,来中国进行首轮中美贸易谈判。谈了两天,美国代表团走了,留下了一张气嘟嘟、憋坏了的照片。从这张照片看,这次,美国人一脚踢到铁板上了,没有占到啥便宜。 美国人着急啊:贸易战的话抛出去了,不和中国好好谈,接下来如何收场?这不,刚刚消息传来:美国白宫发言人宣布,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鹤下周将访问华盛顿,继续就持续的贸易争端问题与白宫进行谈判。既然美国人再次抛来橄榄枝,来而不往非礼也。中华民族素来是礼仪之邦,现在,轮到我们回访了。于是乎,今天中国外交部表态了:我们注意到了白宫发言人的表态。我们认为这表达了美方希望就经贸问题同中方达成共识的愿望,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通过平等磋商来化解分歧处理摩擦,保持中美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符合双方利益,也符合世界的利益。阎锡山曾经有一附对联:“避避避,断断断,化化化,是三步工夫;勉勉勉,续续续,通通通,为一等事功。”老阎的这套路子,现在我们玩得比他还溜: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就是要做到:硬的更硬,绵的更绵,绵里藏针,有理有利有节。中国太极拳PK

西洋拳击,一场好戏要开始了。 二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可以说,这次中国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当然,我们也不是傻乎乎地去与虎谋皮。许褚脱掉铠甲裸斗马超,这是一种天真。这次,中国深入座山雕老巢,去和美国人谈判,是带足了筹码,而且这些筹码如假包换!我们最重要的筹码,是敢于和美国打一场持久战的意志,并且为此已经做了很多细致的长期准备!1、中国芯片,横空出世!迄今为止,特朗普想掐中国喉咙,最狠的招,应该是所谓断供芯片了。然而,可能特朗普也没想到,中国居然迅速绝地反击,见招拆招!中国开始打造世界级芯片产业的计划。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中国即将启动一个规模达470 亿美元的投资基金,用以资助半导体研究和芯片创业公司的发展。4月23日,中国电科发布数字信号处理器——“魂芯二号A”,它的运算效能比美国同类产品高3倍,实际性能为其1.7倍,功耗下降三分之一。5月3日,中国科学院发布国内首款云端人工智能芯片,理论峰值速度达每秒128万亿次定点运算,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可用于智能手机、智能音箱、智能摄像头、智能驾驶等不同领域。5月7日,经过业务重组,中国投资者拥有了著名芯片设计公司ARM51%的股份,将接管ARM中国合作伙伴所有的许可和特许权。5月8日,阿里巴巴量子实验室宣布,成功研制出当前世界最强的量子电路模拟器。这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

No.5 浅谈供应链三大美国行业协会

大家好,我是国军,欢迎来到“国军说供应链”栏目。今天我们来跟大家聊一下美国供应链三大协会,让大家对供应链行业的顶尖协会以及他们的相关全球认证。 从美国三大协会的演变看供应链管理的发展 在前面的课程里我曾经说过,供应链管理是对从供应商到客户的产品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集成管理,以实现供应链价值的最大化。市场竞争不仅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且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二三十年来,美国的汽车业在日本汽车大厂的强大攻势下一败涂地,就是一个供应链战胜另一个供应链的代表。 在美国,这种集成的管理概念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经过几十年的演进,由传统的采购与供应管理、生产运营管理和物流管理分别向两头延伸而成。也就是说,供应链管理不是一个领域,而是三个。过去不是,现在不是,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仍可能保持在多个领域齐头并进。这从目前美国的行业协会的框架可见一斑。 供应管理协会(ISM) 美国供应管理协会(the Institute for Supply Management,ISM)是全球最大、 最权威的采购管理、供应管理、物流管理等领域的专业组织。该组织立于1915年,其前身是美国采购管理协会,目前拥有会员48000多名、179个分会,是全美最 受尊崇的专业团体之一。ISM供应管理协会每个月会公布一次制造业指数,包括 两份重要的调查报告,分为制造业指数和非制造业指数两项。制造业指数是基于制造业采购经理人的评估,就是我们常说的PMI指数。非制造业指数来源于对非制 造业或服务业的对等人员的评估,其中以采购经理人指数最具有代表性和广泛的关注性。这两份数据是美国经济的风向标。 ISM制造业数据是通过调查执行者对未来生产、新订单、库存、就业和交货预期 来评估美国经济状态。尽管制造业占GDP中很小的一部分,但是制造业的波动对GDP的变化有著重要作用。因此,制造业的发展通常先于整体经济,令ISM制造业数据成为经济反转的领先指标。经过一段时期的衰退後,对制造业产品需求的加

美国与中国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Today,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are the two major powers in the world, whether in the political, economic, social and other playing the role of leadership.Here is a brief about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After the Third Plenary Session of the eighth China, established a market play a decisive role in allocating resources, the U.S. and China in the economic system are all market regulation, market dominance in the economic system, and the deployment of the resources. But they also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the United States is to allow the market to fully control the entire economy, China is not the state in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also accounted for a very important position; United States to buy something to hand over part of the tax, but the Chinese does not; the U.S. equity trading majority of the market and there are a lot of investors, China is not. The United States is a democratic society, and China is a communist society; American has stronger sense of pursuit of freedom and happiness than the Chinese people, and open than China in terms of ideology, a strong sense of independence; Parents only play a role in guiding , while China is to help raise their children to adult and govern children; All Americans go to a restaurant, generally have the habit of tipping, China has no such a habit; the United States can accommodate cultural and inclusive global presence they have been , although the 56 Chinese ethnic groups, but the culture of ethnic minorities are slowly disappearing; American doing well in the welfare of the system, China is to further improve the welfare system; the United States, there are still racial discrimination, blacks and whites in some places still can not peaceful coexistence, but China racial discrimination does not exist, ethnic peace;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