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会计计量模式

我国会计计量模式

我国会计计量模式
我国会计计量模式

我国会计计量模式的研究--双重会计计量模式

摘要

目前,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影响贸易的各种壁垒正在大幅度削减,贸易自由化进程逐步加快;国际资本市场,战略联盟和跨过并购的发展,使资本和劳动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通更加便捷,这种大趋势推动着经济领域中,包括会计标准在内的各种会计制度、标准的国际趋同,信息资源正在被更广泛的区域、更多的群体所分享,日益成为一件世界性的公共产品。会计信息作为一种国际的通用商业语言,会计计量模式的选择决定了它是否可以相互互比、真实公允,对各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融合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下面我主要用规范研究的方法,对会计计量模式的相关理论进行介绍,分析影响会计计量模式选择的因素,主要有经济利益因素,经济环境因素和技术发展因素等。再对会计计量模式进行综合比较,从而得出双重会计计量模式的独特优越性。通过探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模式的优缺点,得出我国当前应该选择多元化的双重会计计量模式,也就是会计计量单位和会计计量属性都应该实现多元化,并对其可行性进行分析。最后对我国会计计量的多元化提出自己的建议,并且得出结论,在选择会计计量模式时,要适合我国经济环境的发展,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能更好的实现企业目标。

关键词:会计计量模式;公允价值;历史成本;双重会计计量

文献综述

〈〈试论我国会计计量模式的发展〉〉(王芬琳,2009),文章指出由于物价变动,衍生金融工具,信息技术的冲击,使得传统会计计量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出来.

〈〈物价变动情况下会计信息有用性的研究〉〉(张培莉,2010),一书中认为物价变动下以历史成本计量为基础的会计计量模式无法满足会计目标。为此对一些会计项目进行调整,也可以改变计量结构,采用物价变动会计计量模式。在我国物价变动客观存在的情况下,为提高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实行物价变动会计是有必要的。

〈〈论会计目标和会计计量模式的多元化研究〉〉(刘心勇,2009),该书认为不同会计计量属性的选用取决于不同的会计目标,而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会计目标呈多元化的发展趋势。针对这种情况,广泛运用多元化的会计计量模式势在必行。

〈〈财务会计计量模式的必然选择:双重计量〉〉(葛家澍,窦家春,陈朝琳,2010),文章通过对历史和时代背景的分析,提出了双重会计计量,同时对两种计量属性的特点作了阐述及今后的展望。认为双重计量模式,及历史成本计量和公允价值计量是历史和时代的选择。

〈〈会计计量模式的新发展及实践应用〉〉(郝承之,季芳,2009),论文在分析促进会计计量模式发展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会计计量方法: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仍然存在,公允价值为主的会计计量模式逐渐得到运用,多元化计量属性并存的本土会计计量模式日益普遍。

〈〈新会计准则下会计计量模式比较研究〉〉(姜崧,2009),论文认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运用的前景越来越广阔,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是对历史成本计量模式的补充,扩展和优化。但是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不能完全代替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主张两种会计计量模式的并存。

〈〈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模式的思考〉〉(能昌欣,2010),文章首先分析了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优越性,揭示了其广泛的必然性,然后指出现实经济情况下公允价值难以获得,同时公允价值信息质量的可靠性难以把握,而且现实社会中存在大量利用公允价值操纵利润的现象,因此我国在利用该计量模式上存在许多困难,最后提出应该通过完善

市场条件和公允价值运用准则,加强对它的理论研究等多方面来完善其运用条件并推广它。

1、对双重会计计量模式的初步认识

1.1 会计计量模式及其现状

会计计量模式就是确定一何种计量单位去计量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的某一方面的计量属性的计量模式.它是计量单位和计量属性有机结合的整体.

传统上,会计界一直把历史成本作为基本的计量属性,相应的历史成本计量模式成为处于长期统治地位的计量模式.但是由于金融领域的迅速发展,传统的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已经明显落后.因此,要使企业的财务报告真实,公允的反映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要完整的反映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的资产负债情况,要使财务报告最充分的披露与会计信息使用者决策有关的信息,就必须引入除历史成本计量之外的其他会计计量模式.

2006年2月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这种局面,列举了五种计量属性,即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这是首次将公允价值作为会计计量的基本属性之一.从此以历史成本计量为主,多种计量属性并存的会计计量模式开始出现.

1.2 影响会计计量模式选择的因素

1.2.1 经济利益因素

由于会计计量直接影响会计信息的提供,而会计信息又涵盖一定的经济利益关系,因而个利益主体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必然会试图通过各种方式,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以至于干预会计准则的制定与实施过程,进而影响会计计量模式的选择和应用.

1.2.2 经济环境因素

经济环境对会计计量模式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在物价稳定的经济环境下,通常要求采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由此得出的会计资料具有更高的可靠性;而在物价持续变动情况下,尤其是恶性通货膨胀时期,就要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当前金融工具不断出现,不断创新,企业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日益增多,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不足日益突显,采用新的计量属性已是大势所趋.

1.2.3 技术发展因素

现代科技推动了会计计量方法的发展,借助高数等应用工具,可以采用更精确的方法计算固定资产折旧,债券溢折价的摊销等的数额,使财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大大提高,

1.2.4 会计目标因素

会计目标主要有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要求会计计量模式能提供客观的,反映管理当局履行受托责任情况的信息;后者要求会计计量模式能提供对信息使用者决策有用的信息.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证券化趋势的出现,历史成本计量模式的缺点越来越突出,其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已经不能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要求.

以上的四个因素为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提出和应用提供了有力条件,但它也不能完全代替历史成本计量.两大会计计量模式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相辅相成的.

1.3 双重会计计量模式

双重会计计量模式即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和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并行的计量模式.其中对于这两种计量模式,会计界存在不同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在2006新会计准则中提到的五种计量模式事实上可以分为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和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两种.其中除了历史成本外其他的四种计量模式不论是取市场价格还是未来现金流量折现,事实上都参考了市场因素,可以统称为广义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

第二种观点认为,公允价值并不是多种计量计量属性的总称,而是与历史成本,现行市价并列的一种计量模式,即符合或接近当期公平交易中交易双方自愿达成价格的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对于以上两种观点,我个人比较赞同第一种观点,因为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只有与广义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并行,才能提供更多更有价值的会计信息,才能更好的实现会计目标.

2、成本计量模式

2.1 什么是历史成本计量

历史成本是取得资源时的原始交易价格.

历史成本会计是以币值不变假设为前提,以财务资本保全理论为理论基础,以历史成本为主要计量属性,奉行原始投入价格补偿观念的会计模式.

2.2 历史成本计量的产生与发展

2.2.1 历史成本计量的产生

1929-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大危机,使企业对会计弄虚作假的深刻教训作出总结,为了保证投资者能够获得有效的信息,采用历史成本计量成为了最佳选择,同时要求历史成本计量应建立在客观证据的基础之上.

2.2.2历史成本计量的发展和挑战

首先,建立历史成本假设有两个基本前提:一是币值稳定假设;二是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不变假设.

在20世纪初,货币基本稳定,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速度较慢,历史成本计量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开始成为占主导地位的计量模式.

而在后工业时代和经济时代,社会发展迅速,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这一变化对历史成本计量模式的的根基提出了质疑和挑战.

2.3 历史成本计量模式的利弊分析

2.3.1 历史成本计量模式的优势

历史成本计量的优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历史成本是买卖双方在市场上通过交易客观确定的,而不是人们主观确定的,因此具有客观可靠性.

第二,历史成本具有可检验性,因为它有交易是留下的原始凭证作为依据.

第三,历史成本计价无须经常调整账目,可防止随意改变会计记录,维护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第四,费用一资产的实际消耗计量,收入以销售产品的实际交易价格计量,企业收入与费用的配比和收益的确认都是建立在实际交易基础上的.从而有效避免了经营收益的歪曲.

第五,在实务中,最容易取得的就是历史成本,获取成本最低.

2.3.2 历史成本计量存在的弊端

(1)物价变动的冲击

物件变动的影响,使历史成本无法满足经济的需要,按照历史成本提供的会计信息,完全难以真实公允的反映一个企业当期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由此,根据财务报表作出的经营决策和投资决策会出现严重的失误,不利于最大限度的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2)衍生金融工具的冲击

衍生金融工具的特点是风险和报酬的转移不是在交易完成之日,而是在合约签订时,对于新生衍生工具何时确认,如何计量以及怎样披露等一系列问题,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3)信息技术的冲击

科学技术应用下企业产品更新速度加快,重复扩大再生产以不再能使企业拥有竞争优势,企业的内部管理者和外部信息使用者迫切要求会计能对产品更新率及相应的成本流转率等进行计量,而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已经不能够适应这种要求.

3、公允价值计量模式

3.1 什么是公允价值计量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将公允价值界定为:熟悉情况和自愿的双方在一项公平交易中,能够将一项资产进行交换或将一项负债进行结算的金额。{7} 我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负债清偿的金额。

3.2 公允价值的产生

公允价值研究是近十年来国际会计研究中比较前沿的问题。

公允价值的真正兴起,是由于金融领域的逐渐发展。20世纪80年代,许多从事金融工具的金融机构虽然财务状况良好,但是却陷入财务困境,于是许多投资者强烈呼吁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对历史成本会计模式的实用性进行重新定位。90年代初,公允价值作为金融工具的计量属性首次被提出。

3.3 公允价值计量的利弊分析

3.3.1 公允价值计量的优势

公允价值相对于历史成本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公允价值具有很强的相关性,直接客观的反映企业资产的价值,并保持随行随市,很好的保证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第二,当企业的生产能力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时,不管什么时候消耗的,均按现行市价和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核算,有利于企业的资本保全。

第三,有利于解决经营者的短期行为与企业长期发展的问题,在历史成本模式下,企业过分注重当期利润,忽视企业的资本积累,容易造成短期行为。而公允价值模式下,经营者的观念从以单纯的利益为中心转变为以提升企业的市场价值为中心,有效的立足企业的长足发展。

3.3.2公允价值计量的弊端

第一,公允价值的可靠性和可验证性难以保障,虽然公允价值提供的信息更加相关,但是它缺乏可验证性。若相关的交易已经发生,则公允价值就是交易价格。若交易未发生,则相关的价值需要估计。公允价值只有在交易真实发生时才是确定的,其余时候都是估计值,而估计值是不可能精确的。

第二,公允价值的账面变动较大,实施成本较高。公允价值认为资产价值是随着时间而变化的,在账面上的记录也要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由于会不断获得新的信息,预期会不断变化,记录就随之变化,而这却是理论上最完美实际上最难操作的理想模型。

第三,公允价值容易被操纵,我国新会计准则的配套实施中,尤其是对公允价值内部控制规范没有相关规定,而且目前我国的市场化程度不高,公平的交易环境尚呆完善。因此公允价值往往不能为外部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信息,反而容易为企业的舞弊所利用。

4、双重会计计量模式是会计计量模式的必然选择

4.1 双重会计计量模式的优越性

会计目标的实现有赖于会计信息的有效提供,而可靠性和相关性又共同决定着会计信息的有用性。理想状态下,可靠性和相关性并不相悖,两者缺一不可,有价值的会计

信息应该是同时兼顾可靠性和相关性,或最大限度的符合二者。

在现实经济环境下,两者之间常常出现矛盾,致使人们对会计信息的把握面临着两难的抉择。例如,相关性一直秉承的是有预测价值的会计信息可能由于缺乏经验,易导致其信息失真,损害可靠性;相反,如果一直坚持如实反映,那么等到条件时机具备时会计信息可能已经失去了预测价值,大大削弱相关性。

在瞬息万变的经济环境中,单一的计量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利益相关者的需要,而历史成本计量和公允价值计量并行的双重会计计量模式,集二者的优点于一身,兼顾了可靠性和相关性,变不可能为可能,既能准确计量交易事项的原始成本,又能反映其市场价值的变化,全面履行了受托,决策有用双重责任。

4.2 双重会计计量模式应用的难点

双重会计计量模式具体如何应用是一个难点,也是一个重点。首先需要探讨寻找正确的方向。

第一,两计量模式之间存在矛盾,需要调和。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以历史价值为基础,可靠性重,相关性轻。而公允价值计量则以现行市价或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为基础,相关性重,可靠性轻。针对这一矛盾我们如何使其协调,作到恰到好处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第二,应用过程中阻碍多,需要一一跨越。双重会计计量模式是一种新生的模式,处于应用的早期阶段,发展环境不够成熟,缺少良好的市场,当然也缺少规范的法规制度。

第三,缺少相应的会计处理方法,需要制定。双重会计计量有别于单一会计计量,会计处理方法需要有那些保留,哪些创新,才能更好的完成会计业务处理,编制会计报表,提供有用信息,实现会计目标呢?这些目前都尚无定论,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我们必须作出新的挑战,尝试新的方法,寻找新的突破点。

4.3 如何解决双重会计计量模式应用中遇到的问题

4.3.1 不同对象选用不同的属性

在一个企业中,对于大多数的非金融资产和非金融负债,仍需要按照历史成本计量,对于大多数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包括投资型房地产和其他非金融产品则需要按照公

允价值计量,从而产生相应的按当前脱手价格反映的预期信息。

4.3.2加强制度建设,提高双重会计计量模式水平

我们需要制定详细的计量指南和准则,完善法规,加强监督,防止企业操纵利润,规范评估市场,科学利用权威机构的评估进行确认和监督,积极建立与双重计量相适应的市场环境,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完善信息披露。

4.4 双重会计计量模式是会计计量模式的必然选择

会计选择是无处不在的,采用何种计量属性是会计选择中最重要的一种,因为这关系到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没有一种计量属性是完美无缺的,因而没有一种计量属性能够完美的计量一切要素。双重会计计量模式,集合了历史成本的可靠性和公允价值的相关性,极其有利于会计目标的实现。虽然应用中也存在问题,但是只要我们明确方向,提高水平,积极把理论与实践想结合,顶能发现问题,分析好问题,解决好问题。因此,我认为双重会计计量模式是历史和时代的必然选择,两者的有效并行,能更好的保障会计信息的有效性和会计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葛家澍,窦家春,陈朝琳,财务会计计量模式的必然选择:双重会计.《会计研究》.2010.2

[2] 郑柳明,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计量的比较及公允价值估计技术的探析.《现代经济信息》.2010.1

[3] 游静,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的共性探讨.《财会月刊》.2010.9

[4] 李端生,我国运用公允价值面临的困难及对策.《会计之友》.2020.8

[5] 葛家澍,关于在财务会计中采用公允价值的探讨.《会计研究》.2007.11

[6] 匡祥华,浅析双重会计计量模式.《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第二卷

[7] 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2006

[8] 陈明兵,论财务会计双重计量模式的必要性.《财政监察》.2010.10

[9] 孙婷,对双重计量模式的思考.《东方企业文化》.2011.3

[10] 张楚堂,李文俊,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的关系.《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8.4

[11] 林洪宏,赵洁,从公允价值计量的发展看双重会计计量模式的必然趋势.《时代金

融》.2011.9

[12] 赵静,杜晓荣,我国会计计量模式发展趋势.《合作经济与科学》.2011.2

新准则下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一)

新准则下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一) 简介:新会计准则实施过程中的焦点问题之一在于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运用。文章根据实际情况,分析了公允价值运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一方面体现了国内会计准则和国际准则的趋同更近了一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机遇;另一方面,其巨大的变化给传统的会计模式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公允价值的应用就是其中一例。在38项会计准则中,有近50%的准则要求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公允价值的广泛应用,无疑成为了新会计准则实施中的焦点之一。 一、公允价值的含义 IASC认为: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当事人自愿据以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GAAP中将公允价值定义为:资产的公允价值是在非清算交易中,自愿交易的双方购买或销售一项资产的现时价值;负债的公允价值是在非清算交易中,自愿交易的双方发生或偿付一项债务的现时价值。FASB认为:公允价值是双方在当前的交易(而不是被迫清算或销售)中,自愿购买(或承担)或出售(或清偿)一项资产(或负债)的金额。我国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被定义为“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与其他国家对于公允价值的定义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公平交易”、“熟悉情况”、“双方自愿”是公允价值确认的共同基础,同时也是确认公允价值的标准。 二、公允价值的认定 目前,对于公允价值的认定主要采取以下方式: (一)存在活跃、公开的市场价格,则以该价格为标准确认的价值即为公允价值 如果资产交易或负债清偿的标的存在着活跃的、公开的交易市场,在市场综合因素的影响和行业规范的制约下,其交易价格的形成基本符合“公平、熟悉、自愿”的前提,因此具备“公允”的要求,可以作为公允价值的确认标准。这种公允价值的获取途径是比较便利和直接的,并且易于交易方接受并获得关注者认可,可以说是公允价值确认的理想状态。 (二)不存在活跃、公开的市场价格,则在多方询价的基础上,采用适当的估值方法,或由评估机构评估,作为确认公允价值的基准 如果资产交易或负债清偿的标的不存在活跃的、公开的交易市场,可以采用适当的估值方法,搭建相应的数据模型并选用适当的参数,参照各方询价因素,结合现金流量折现、期权定价等方法确认公允价值。 (三)不存在活跃、公开的市场价格,交易标的也不适宜进行评估,并且进行多方询价存在困难的,可以参考同类交易的市场价格,作为确认公允价值的基准 在这种方式下,同类交易标的的价格无法由市场直接获得,因此只能用类比的方式,采集同类交易价格,作为估值的依据。这样,如何选择确定同类交易就成了公允价值确认的关键。同类交易不仅要求选取物与标的具有物理上的同质性,同时其实施载体各要素也应具备可比性,比如期望现金流、期限等。 三、以投资性房地产为例谈公允价值运用中的问题 新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在进行非货币交易、债务重组以及接受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投资时,都由原来的历史成本计价改为了公允价值计价。不仅如此,利润表中还新增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项目来计量由投资性房地产和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带来的收益或损失。但截至目前,多家房地产上市公司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没有采用公允价值模式。由于投资性房地产的成本价值显著低于其公允价值,因此,这一方面对上市公司业绩没有产生太大影响。 由于新会计准则未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作出硬性规定,这就给房地产上市公司留下了选择的空间。那么,众多房地产上市公司为何没有采用倍受关注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呢?具体分析其原因如下:

浅析会计计量模式的选择

浅析会计计量模式的选择 摘要:我国加入WTO后,随着、的迅猛,我国在计量方面将受到很大的冲击,的看,一种经济有历史的局限性,新事物出现之后,它无法解释,而存在不足,那么,一种的选择就是取长补短,兼容并存,随着我国主义经济体制与会计系统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以及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可适时的选择相应的计量模式,所以,多种计量模式并存会是一种趋势。我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加入WTO意味着我国要遵照国际惯例开展世界贸易,会计作为企业间贸易交往的媒介,作为一门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所起的中介作用十分重要。会计就是提供确认对象及其以货币形式计量的信息,并利用该信息对对象进行反映和控制。这就要求现代会计在定性确认的基础上,还需要会计计量来进行货币量化。美国著名的会计学家井尻雄士在他的著作《会计计量理论》中指出:“会计的灵魂在于会计计量,会计计量是会计核算的核心”。所谓的会计计量:是指针对会计对象的内在数量关系进行衡量、和确定,将其转化为以货币表现的财务信息和其他信息,以综合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动状况,也即完成了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与现金流量表中确认和计量有关财务报表要素,而确定其货币金额的过程。一、会计计量模式的类型及特点(一)传统的会计计量模式就是建立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之上的,用名义货币来计量,以历史成本为基础这种计量模式认为只有交换的商品,其价值才能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衡量,交换中投入价值的目的是为了得到增值,而只有在对投入价值

补偿保全的基础上,才算得上增值。针对不同的会计对象,选择不同的计量单位和计量属性,就可以形成不同的可供选择的计量模式,例如:历史成本/名义货币,现行成本/名义货币,现行市价/名义货币,可变现净值/名义货币,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名义货币,历史成本/不变购买力货币单位,现行成本/不变购买力货币单位,现行市价/不变购买力货币单位,可变现净值/不变购买力货币单位,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不变购买力货币单位。(二)介绍几种常见或可能运用的会计计量模式的特点 1 历史成本/名义货币。这种会计计量模式依据了货币计量假设,配比原则和稳健性原则,它的优点在于它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可验证性,有利于资产保管责任的履行。缺点在于不考虑货币价值的变动,不能较好的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化,不能反映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不适于制定经营与投资的决策。 2 历史成本/不变购买力货币单位。这种会计计量模式与历史成本/名义货币计量模式相比,所不同的是它考虑了一般物价变动水平,但没有考虑个别物价的变动,而且一般物价指数的选择也比较困难。 3 现行成本/名义货币计量模式。这种会计计量模式否定了传统的历史成本会计计量所依据的货币计量假设,计量的收益中包括了资产置存的收益,属于按投入价值计价。它的优点在于能够正确计量企业的收益,并做到计价在时间上和上的一致性,它的缺点在于现实成本很难予以确定,而且报表项目之间也缺乏纵向的可比性。 4 现行成本/不变购买力货币单位。这种会计计量模式试图通过现行成本计量属性来消除个别物价变动的,通过不变购买力货币单位的调整来消除一般物价变动

会计计量方法运用范围的总结

企业会计准则中会计计量方法运用范围的总结 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 一、历史成本 一般在会计要素计量时均采用历史成本重置成本 二、重置成本 盘盈存货、盘盈固定资产的入账成本均采用重置成本。 三、可变现净值 在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中,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四、现值 1、固定资产采用现值计量的情形: (1)购买固定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固定资产的成本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 (2)弃置费在计入固定资产成本时采取现值口径。 (3)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入账成本口径选择之一。 (4)受捐赠的固定资产,捐赠方没有提供有关凭据的,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的,其入账价值的确定采用现值口径。 (5)盘盈的固定资产,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的,其入账价值的确定采用现值口径。 (6)固定资产等非流动资产(或资产组)减值测试时,可收回金额以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的较高者确定。 2、购买无形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无形资产的成本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

3、辞退福利补偿款超过一年支付的,以现值确认辞退福利金额。 4、预计负债计量时,应当综合考虑有关风险、货币时间价值等因素,影响较大的,以相关现金流出的折现值作为其最佳估计数。 5、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时,应当将该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预计未来现金流量(不包括尚未发生的未来信用损失)现值,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6、销售(劳务)合同或协议价款的收取采用递延方式、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按照应收合同或协议价款的公允价值(未来应收款的现值)确定销售收入。 五、公允价值 1、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期末计量口径选择; 2、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口径选择之一;(企业对于投资性房地产,在存在确凿证据且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其余的仍采用原来的计量模式。) 3、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期末计量口径选择; 4、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入账口径选择之一; 5、资产减值准则所规范的资产在认定其可收回价值时,公允处置净额是备选口径之一; 6、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的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处理时公允价值计量的情况;(非货币性交易中,新准则规定了按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处理的两个前提条件:一是该项交换必须具有商业实质;二是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 7、债务重组中,如果是以转让非现金资产的方式进行债务重组的,则债务重组利得是以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来确定的。转让的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资产转让损益,计入当期损益。(作者:马靖昊)

我国现代企业会计面临的问题及创新思路

我国现代企业会计面临的问题及创新思路 [摘要]:近年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确立的过程中,企业会计环境不断发生变化,会计工作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为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提高财务人员创新能力,从而更好的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为企业会计服务,在此浅谈现代企业会计面临的问题及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创新,通过现代企业会计的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其改革的必要性,从会计观念、思想意识、会计管理的范围及会计核算的模式及手段方法等几个方面阐述了现代企业会计面临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方法和创新思路。 [关键词]:企业会计、理财观念、创新 一、前言 随着改革的发展,我国经济从传统的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国有企业的改制随着产权的明晰由国有转为股份制公司、上市公司,企业生存环境的变化,,特别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以及国内企业的海外发展战略,引起生产经营的管理活动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对传统企业会计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为此,我国在建立现代企业会计制度方面进行了不断的实践和摸索,基本上确立了比较规范的适合我国经济发展需要的现代企业会计制度,尤其是新的《会计法》的出台对会计极大的促进了我国企业会计制度的发展与完善。但是,应当看到,现有的企业会计制度还有许多不足和缺陷,必须根据经济体制改革的变化,实行会计模式的重大变化、创新,以促进现代企业会计工作的全面发展和水平的不断提高。 二、我国现代企业会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现代企业会计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意识转变不到位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中的会计核算,主要是对已经发生的生产经营活动的事后反映,计量企业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的增减变动记录、营业收入的取得、费用的发生和归属以及收益的形成和分配,并定期以财务报告形式发布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政策为主导、以计划价格、成本核算,完全反映计划经济状

会计中公允价值计量方法的研究

会计中公允价值计量方法的研究

摘要 由于当代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金融工具的出现,我国传统的会计历史成本的计量方法已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并且遭受越来越多的质疑和非议。相反地,公允价值的计提和确认却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金融衍生工具的出现,传统财务会计中的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受到越来越多的批评与质疑,而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却渐渐受到重视。我国新颁布与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对“公允价值”的概念和定义进行了更为详细的规范,从而使我国计量会计实务的方法更加完善。公允价值的启用对我国企业财务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公允价值能够使企业的财务运行状况被合理地反映来,并且使企业财务信息的相关性得到提高,为需求者提供更有力的信息。本文对公允价值计量的属性进行阐述,描述其在金融项目以及非金融项目中的应用,并对公允价值计量在实务中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公允价值金融工具市场机制

Abstract Due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dern economy, the progress of the society and the emergence of financial instruments, the traditional accounting in our country the historical cost measurement method has been unable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enterprise, and more and more questioning and criticism. On the contrary, the fair value of the provision and validation are increasingly brought to the attention of the enterprise.With the progress of the society and the emergence of financial derivatives, the traditional financial accounting in the historical cost measurement attributes already cannot satisfy the need, is more and more criticism and questioned, and the fair value measurement attribute is gradually taken seriously. Our country new promulg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accounting standards for enterprises no. 39 - fair value measurement of the concept and definition of fair value for a more detailed specification, so that the measurement method of accounting practice in China to be more perfect. The use of the fair value on the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enterprise financial has very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because the fair value can make the enterprise financial operation condition reasonable to reflect, and improve the correlation of the enterprise financial information, provide a more powerful information demands.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property of fair value,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he financial or non-financial projects, and the fair value measurement in practical problems are analyzed and it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Keywords: Fair value Financial instruments Market mechanism

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问题思考

【摘要】会计工作要根据具体的会计环境和经济环境,分析各种影响因素,选择最能反映经济实质的计量属性,就必须要明确影响会计计量属性选择的各种因素与各种计量属性的优劣,才能恰当选择计量属性,提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 【关键词】计量属性;相关性;真实性 目前在我国会计界主要存在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五种会计计量属性,五种计量属性各有优缺点,单纯地选择一种计量属性对于整个会计工作而言不可能永远体现其连续、系统、全面计量特征,也不可能达到会计信息各质量要求,因此在实践中,我们应根据具体的经济环境和会计环境,分析各种影响因素,选择最能反映经济实质的计量属性,以保证提供的会计信息满足信息使用者决策要求。 一、影响会计计量属性选择的因素 (一)影响会计计量属性选择的内部因素 1.会计目标定位需求 会计界对于会计目标的研究,目前形成了两种代表性的观点,即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受托责任观主要理论观点有会计目标在于反映受托责任履行情况,强调对委托方的忠实性,强调提供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更倾向于选择历史成本计量属性,选择的理由是历史成本计量的依据是资产取得时的真实交易价格,这个价格是经过交易双方共同认可的,并且通过它能够正确反映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从而保证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 决策有用观主要观点有会计的目标在于提供决策有用信息,会计的着眼点在于会计报表本身的有用性,相比于受托责任观,决策有用观更为强调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决策有用观遵循的是目的性基础,它认为提供会计信息时应当从信息使用者和接受者的切身利益要求来出发,不仅反映过去的信息,还应该反映现在的信息和未来的信息。而要达到这种会计目标,不能仅依靠一种会计计量属性,而应该根据现实情况,采用多种会计计量属性计量,保证五种计量属性并存择优,还倡导物价变动会计模式,从而满足不同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决策的真正需要。 2.会计信息披露要求 选择会计计量属性时,需要考虑采用这种计量属性或几种计量属性是否能保证且更有利于如实披露。通过会计披露将企业真实的经营状况、财务成果向会计信息使用者和接受者发布,使得其有一个载体来了解和认识会计信息。因此无论采用哪种会计计量属性,都必须首先确保会计计量的结果是真实可靠的,如实进行会计披露是完成会计目标的不可或缺的关键一步。例如,可以获得交易有关的历史资料时优先采取历史成本计量属性这种可靠性较高的计量属性,以尽量避免计量中存在的主观、人为因素,确保会计披露真实反映相关资产和负债的价值,便于信息使用者正确评价企业经营状况。而当历史信息无法全面反映价值或者很难获得相关历史信息时,不可以盲目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计量,而应该在条件具备时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等计量属性。通过运用恰当的计量属性,向外提供真实有效的会计信息。因此,会计计量属性选择过程中首要考虑的问题是能否如实的进行会计披露。 (二)影响会计计量属性选择的外部因素 会计计量的外部经济环境会计活动都是存在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中的。因此,不论选择任何的会计计量属性,当前的市场和经济环境都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现实中经济环境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会计计量想要做到如实、客观,就需要不断调整适应变化的经济环境,这就是外部因素。 1.市场信息化程度。我国近些年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某些产品的市已经形成,例如

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运用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刘莉)

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运用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刘莉 (淮北市环境保护监测站安徽省淮北市 235000) 摘要:浅析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运用的必要性、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中的计量修订与改进、存在问题及推广应用改进策略。 关键词:公允价值;运用问题;对策 财政部对《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做出修改新规定,对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做了变动,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在此就探讨其运用的必要性,揭示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相应的改进意见,以大家参考。 一、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运用的必要性 1.经济发展的需求。当前西方一些经济发达国家依然不认同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原因是没有建立一套符合国际会计惯例的会计准则体系。公允价值作为准则的核心内容,在企业会计准则、会计实务中运用与否,影响到国家市场经济地位,也是能否被国际社会认可的关键。 2.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要求。国际趋同可大大减少第三国上市公司的会计准则转换成本,也有助于解决贸易纠纷,为确认市场经济地位奠定基础。在国家间出现贸易纠纷时,是解决会计问题的最佳途径。如今国际会计准则及美国会计准则都把公允价值作为首选的计量属性应用,以提高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 3.环境变迁致使历史成本会计的不适应性。动态、开放的经济环境,市场状况瞬息万变,仍然固守历史成本就可能导致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背离内在价值,既降低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又不能正确反映企业的期间损益。历史成本会计也不能满足资本保全要求,又不利于持续经营。而公允价值会计则能克服这些问题。 4.与历史成本相比,公允价值计量具有优越性。①能准确反映企业财务、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状况,为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②有利于资本保全。企业能否实现可持续经营,取决于其耗费的生产要素能否得到及时补充。通货膨胀时,物价上涨,若采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尽管账面净利润可观,但缺乏购回原来相应规模生产能力的资金,即不能实现资产的实物保全。运用公允价值

会计五种计量属性的适用范围

一、历史成本 一般在会计要素计量时均采用历史成本重置成本 二、重置成本 盘盈存货、盘盈固定资产的入账成本均采用重置成本。 三、可变现净值 在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中,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四、现值 1、固定资产采用现值计量的情形: (1)购买固定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固定资产的成本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 (2)弃置费在计入固定资产成本时采取现值口径。 (3)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入账成本口径选择之一。 (4)受捐赠的固定资产,捐赠方没有提供有关凭据的,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的,其入账价值的确定采用现值口径。 (5)盘盈的固定资产,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的,其入账价值的确定采用现值口径。 (6)固定资产等非流动资产(或资产组)减值测试时,可收回金额以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的较高者确定。 2、购买无形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无形资产的成本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 3、辞退福利补偿款超过一年支付的,以现值确认辞退福利金额。 4、预计负债计量时,应当综合考虑有关风险、货币时间价值等因素,影响较大的,以相关现金流出的折现值作为其最佳估计数。 5、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时,应当将该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预计未来现金流量(不包括尚未发生的未来信用损失)现值,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6、销售(劳务)合同或协议价款的收取采用递延方式、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按照应收合同或协议价款的公允价值(未来应收款的现值)确定销售收入。 五、公允价值 1、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期末计量口径选择; 2、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口径选择之一;(企业对于投资性房地产,在存在确凿证据且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其余的仍采用原来的计量模式。) 3、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期末计量口径选择; 4、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入账口径选择之一; 5、资产减值准则所规范的资产在认定其可收回价值时,公允处置净额是备选口径之一; 6、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的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处理时公允价值计量的情况;(非货币性交易中,新准则规定了按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处理的两个前提条件:一是该项交换必须具有商业实质;二是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 7、债务重组中,如果是以转让非现金资产的方式进行债务重组的,则债务重组利得是以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来确定的。转让的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资产转让损益,计入当期损益。

浅析现代财务会计理论及发展趋势

浅析现代财务会计理论及发展趋势 姓名:王朝霞 学号:089104440 班级:会计082 任课教师:顾银宽 完成时间:2011年4月22日

浅析现代财务会计理论及发展趋势Analyses the modern financial accounting theory and trend 摘要:21世纪,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将是一个集国际化、金融化和知识化于一体的现代市场经济;将呈现出一种以知识经济代替传统的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的崭新的经济形态。与传统经济相适应的财务会计在知识经济时代,其目标、信息质量、核算重心以及无形资产产权理论等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知识经济环境下财务会计的发展前景更为可观。本文旨在通过讨论知识经济时代会计理论的新转变,对知识经济时代财务会计的实际应用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知识经济财务会计财经应用发展变革 所谓新经济,就是以经济全球化和信息革命为背景、以互联网的应用和电子商务为特征、以知识和人才为依托、以进一步提高整个经济的运行效率为目标、以不断创新为保证的经济形态。这种区别于传统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的新经济的到来,必将对传统财务会计的理论与实务提出挑战,并可能诱发新的会计革命。 一、现代财务会计理论 现代化财务会计,是指在符合社会化大生产特点,适应市场经济体制需求下,既能体现企业成为独立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的要求,又能在国家各种特定法规的规范和约束下,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规范、合理、及时、高效的进行核算。 1.会计目标。会计目标主要明确为什么要提供会计信息,向谁提供会计信息,提供哪些会计信息等问题,会计目标是会计理论的基础,现在财务会计把会计信息使用者作为一个整体,提供一种通用的会计报表。在新经济时代,会计信息需求者与作为会计信息提供者的企业之间可以利用互联网及时双向交流;企业在了解会计信息需求者的决策模型后,可以针对其需要,向其提供专门的财务报告。因此在新经济时代,可能发展成提供适用于不同决策模型的专用财务报告。 2.会计基本前提。现行财务会计是建立在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

公允价值的会计计量模式及其应用

公允价值的会计计量模式及其应用【摘要】我国2007新会计准则中摒弃了原会计准则中单一的历史成本计量模式,而采取了包含公允价值在内的多种计量模式,这对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无疑会起到积极的作用。然而公允价值的计量在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在对会计计量模式的构成和公允价值计量分析的基础上,对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模式的优缺点及适用性进行初步探讨。 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于2006年2月15日由财政部发布,自2007年1月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实施,鼓励其他企业执行。原会计准则规定会计要素的计量属性只有历史成本一个,新准则规定的计量属性有五个,即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并规定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 一、公允价值的本质 (一)公允价值的含义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将公允价值界定为:“熟悉情况和自愿的双方在一项公平交易中,能够将一项资产进行交换或将一项负债进行结算的金额。”我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负债清偿的金额”,并在《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指南》中对非货币性交易中,公允价值的确定原则做出了如下规定:如果该资产存在活跃市场,

则该资产的市价即为其公允价值;如果该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则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应比照相关类似资产的市价确定;如果该资产及其相关类似资产均不存在活跃市场,则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可依据其未来可以产生的现金流量及适当的贴现率计算的现值来评估确定。 (二)公允价值的使用前提 首先,完全的市场经济是信息公开、对称的。国际会计准则、美国等发达国家以发达的市场经济为依据制定公允价值,适用于完全市场经济国家;而我国市场发育不完善,公开市场的容量小,交易的品种少,很多商品没有活跃的交易,资本市场不完善。 其次,交易双方的自愿行为,即以公平交易为前提,交易中不存在欺诈或强制性的成分。 还有以企业的持续经营为假设,即假设企业处于正常的持续经营状态,不打算清算或以不利的条件进行交易。 (三)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 公允价值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和《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两个具体准则中,其他准则中涉及到的非货币性交易及债务重组业务的计量,也按照这两个具体准则的规定处理。由于公允价值主要是市场价格,在没有市场价格的情况下,要由交易双方自己来确定,所以人的主观因素不可避免地会影响价值的公允性。在实践中,有的交易主体不考虑公允与否,干脆把公允价值作为达到目的的工具,这在关联交易、非货币性交易和资产重组等会计实务中经常可以见到。

财务会计计量模式的必然选择_双重计量

财务会计计量模式的必然选择: 双重计量 葛家澍窦家春陈朝琳 (厦门大学会计系 361005) 【摘要】本文认为双重计量模式,即历史成本计量(含摊余成本计量)和公允价值计量是历史和时代的必然选择。本文指出三点:首先,在财务会计中,双重计量是必然的选择;其次,本文对两种计量属性的特点作了详细分析;最后,通过I A S B制定的I FRS9发现了双重计量模式,特别是公允价值会计改进的曙光。 【关键词】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公允价值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一、历史与时代的选择 如果把会计视为一个既服务于市场又服务于企业的工具,那么,每当市场经济发生变革,立足企业并面向市场的财务会计都会进行相应的变革,这似乎已经成为一个规律。例如,美国在20世纪20年代,柯立芝总统实施政府不干预政策,使得市场经济自由化走到了极端。企业“自主管理”使会计变得无序,企业对外的财务报表充满了欺诈。以致当时美国火柴大王克鲁吉把这种财务欺诈说成是“保密”,并吹嘘其成功的秘诀竟是“保密(secrecy),更保密(more secrecy)和进一步保密(and even more secrecy)”①,当时美国曾出现虚假的经济繁荣和审计无用,结果导致了1929-1933年的空前经济大危机。这场经济大萧条表明市场不是万能的,市场经济不是在什么情况下都能“自我调节”和“自我完善”的。由于不受任何干预,上市公司为欺骗投资人而制造假帐和提供虚假报表是非常普遍的。以“罗斯福新政”为标志,通过政府的积极干预才挽救了这场危机。为了重建资本市场,美国先后颁布了1933年的“证券法”和1934年的“证券交易法”,并组建了监管资本市场的“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基于资本市场的监管需要(其目的是保护投资人的利益),上市公司必须向市场传递真实而公允财务信息。在SEC的支持下,产生了对财务报表进行约束的机制———陆续颁布了一系列“公认会计原则(G AAP)”,使企业向市场参与者传递的财务信息逐步从无序走向有序并予以规范化。有鉴于大危机前,企业对会计弄虚作假的深刻教训,为了保证投资人能获得可靠又相关的信息,采用历史成本计量且要求计量应建立在“可稽核的、客观的证据”(veritable,objective Evidence)的基础之上成为最佳的选择②。凡是要进行一场改革,总要制造舆论。而舆论对改革的支持,往往对顺利实施改革起着十分重要而深远的促进作用,推行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G AAP也是如此。20世纪30年代末,美国推行按历史成本为主要计量属性,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公允的改革,就十分需要理论的支持。著名会计学家佩顿和利特尔顿于1940年合写了经典会计名著《公司会计准则导论》(An I ntr oducti on t o Cor porate Accounting Standards)在这两个问题上就给予了很大的理论支持。什么是“成本”(cost)?两位作者写道:“成本是会计中基础性数据,……实际上是‘价格积数’(p rice-aggregate),因此,它同样可运用于已取得的资产。”由于价格积数是基于交易双方的共同判断,所以“独立的交易双 ①②参阅:G.J.Previts&B. D.Merino.A H ist ory of Accounting in America.1979.p.234 参见W. A.Pat on&L. A.L ittlet on.1940.1997.An intr oducti on t o Cor porate Accounting Standards?Ⅱconcep ts

会计的五种计量属性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会计的五种计量属性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 一、历史成本 一般在会计要素计量时均采用历史成本重置成本。 二、重置成本 盘盈存货、盘盈固定资产的入账成本均采用重置成本。 三、可变现净值 在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中,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四、现值 1、固定资产采用现值计量的情形: (1)购买固定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固定资产的成本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 (2)弃置费在计入固定资产成本时采取现值口径。 (3)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入账成本口径选择之一。

(4)受捐赠的固定资产,捐赠方没有提供有关凭据的,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的,其入账价值的确定采用现值口径。 (5)盘盈的固定资产,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的,其入账价值的确定采用现值口径。 (6)固定资产等非流动资产(或资产组)减值测试时,可收回金额以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的较高者确定。 2、购买无形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无形资产的成本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 3、辞退福利补偿款超过一年支付的,以现值确认辞退福利金额。 4、预计负债计量时,应当综合考虑有关风险、货币时间价值等因素,影响较大的,以相关现金流出的折现值作为其最佳估计数。 5、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时,应当将该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预计未来现金流量(不包括尚未发生的未来信用损失)现值,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6、销售(劳务)合同或协议价款的收取采用递延方式、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按照应收合同或协议价款的公允价值(未来应收款的现值)确定销售收入。 五、公允价值 1、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期末计量口径选择;

现代会计惯例及内部控制

现代会计惯例及内部控制 会计惯例是指在簿记和会计实务工作中被广为接受的概念和规则,其形成是基于对会计实务模式的仔细研究,而这些会计实务反映了在实践中趋于一致的会计行为。直到二十世纪,会计界才广泛认可了会计惯例的存在。会计惯例的形成有助于会计人员进行判断和估计,避免了不同的会计人员对类似的经济业务却采用不同的会计处理的情况的发生。下面将讨论现代主要的会计惯例。 会计主体现代会计将社会划分为一些独立的单位,这些单位就是会计单位。每一个会计单位都使用独立的复式记账会计体系,各会计单位之间的交易在双方的会计记录上都要反映,但各单位都是站自己的角度来说明经济业务,例如,同一笔交易在一个会计单位可能被记为销售,而在另一个单位则可被记为购货。同样,一个会计单位可以把一笔交易记为投资,而另一个会计单位则可以把该笔相关业务记为缴入资本。 在某些具体情况下,会计单位的确定是很困难的。例如,对一个连锁零售企业来说,会计单位是整个连锁店、区域性经营单位、下个独立的商店还是商店里的某一个部门?对于这个问题只有在认真考察了那个企业的组织结构后才能找到答案。如果一个部门有自己的会计系统,并记录本部门与其他部门的交易往来,那么这个部门就是一个会计单位;如果它没有独立的会计记录,就不是一个会计单位。因此,会计单位可被定义为有独立会计体系的最小业务单位。 持续经营现代会计假定一个企业在可预见的未来将继续经营,这种假设被称为“持续经营的企业”或“持续经营”假设。这一假设不仅表示某个企业将继续存在下去,而且还假定其将继续在它目前所在的行业内经营下去。 只有在没有相反的证据的情况下,会计人员才可以使用“持续经营”的假定,换句话说,如果使用持续经营假设将明显地导致财务报表具有误导性,就不可使用该假设。会计职业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识别应该放弃持续经营假设的情形。有的时候,企业财务报表的编制仍基于持续经营假设,而后企业却破产倒闭了,这样的报表就会被批评为误导性的报表。但是,如果会计人员在没有足够证据的情况下就放弃持续经营假设,一旦引起债权人要求企业清偿债务,就可能导致企业的破产清理。持续经营假设要想继续作为现代会计的一个基本假设的话,则必须有一个权威性的指导文件。 货币计量惯例在现代会计中,一个企业的经济业务是以该企业经营地点所在国家的货币单位记账的,但是,一般来说,企业的财务报表在哪个国家发布,就要用哪个国家的货币单位来表达。 毫无疑问,现代会计已接受将货币用做记账单位,但并非有史以来一直如此。例如,据说有些商品,如牛、盐和烟草,在历史上都曾被用做记账单位。将货币

我国会计计量模式

我国会计计量模式的研究--双重会计计量模式 摘要 目前,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影响贸易的各种壁垒正在大幅度削减,贸易自由化进程逐步加快;国际资本市场,战略联盟和跨过并购的发展,使资本和劳动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通更加便捷,这种大趋势推动着经济领域中,包括会计标准在内的各种会计制度、标准的国际趋同,信息资源正在被更广泛的区域、更多的群体所分享,日益成为一件世界性的公共产品。会计信息作为一种国际的通用商业语言,会计计量模式的选择决定了它是否可以相互互比、真实公允,对各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融合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下面我主要用规范研究的方法,对会计计量模式的相关理论进行介绍,分析影响会计计量模式选择的因素,主要有经济利益因素,经济环境因素和技术发展因素等。再对会计计量模式进行综合比较,从而得出双重会计计量模式的独特优越性。通过探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模式的优缺点,得出我国当前应该选择多元化的双重会计计量模式,也就是会计计量单位和会计计量属性都应该实现多元化,并对其可行性进行分析。最后对我国会计计量的多元化提出自己的建议,并且得出结论,在选择会计计量模式时,要适合我国经济环境的发展,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能更好的实现企业目标。 关键词:会计计量模式;公允价值;历史成本;双重会计计量

文献综述 〈〈试论我国会计计量模式的发展〉〉(王芬琳,2009),文章指出由于物价变动,衍生金融工具,信息技术的冲击,使得传统会计计量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出来. 〈〈物价变动情况下会计信息有用性的研究〉〉(张培莉,2010),一书中认为物价变动下以历史成本计量为基础的会计计量模式无法满足会计目标。为此对一些会计项目进行调整,也可以改变计量结构,采用物价变动会计计量模式。在我国物价变动客观存在的情况下,为提高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实行物价变动会计是有必要的。 〈〈论会计目标和会计计量模式的多元化研究〉〉(刘心勇,2009),该书认为不同会计计量属性的选用取决于不同的会计目标,而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会计目标呈多元化的发展趋势。针对这种情况,广泛运用多元化的会计计量模式势在必行。 〈〈财务会计计量模式的必然选择:双重计量〉〉(葛家澍,窦家春,陈朝琳,2010),文章通过对历史和时代背景的分析,提出了双重会计计量,同时对两种计量属性的特点作了阐述及今后的展望。认为双重计量模式,及历史成本计量和公允价值计量是历史和时代的选择。 〈〈会计计量模式的新发展及实践应用〉〉(郝承之,季芳,2009),论文在分析促进会计计量模式发展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会计计量方法: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仍然存在,公允价值为主的会计计量模式逐渐得到运用,多元化计量属性并存的本土会计计量模式日益普遍。 〈〈新会计准则下会计计量模式比较研究〉〉(姜崧,2009),论文认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运用的前景越来越广阔,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是对历史成本计量模式的补充,扩展和优化。但是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不能完全代替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主张两种会计计量模式的并存。 〈〈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模式的思考〉〉(能昌欣,2010),文章首先分析了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优越性,揭示了其广泛的必然性,然后指出现实经济情况下公允价值难以获得,同时公允价值信息质量的可靠性难以把握,而且现实社会中存在大量利用公允价值操纵利润的现象,因此我国在利用该计量模式上存在许多困难,最后提出应该通过完善

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与公允价值计量模式

姓名:骆丹:学号:1509030086 班级:会计专硕一班上海世茂股份有限公司使用公允价值计量案例分析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上海世茂股份有限公司运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投资性房地产的案例,并总结了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后,世茂股份相关的会计科目的变化,进而影响其净资产、利润和所有者权益。就目前来看,相比成本模式,公允模式下各项财务指标都呈现更佳的状态。 上海世茂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简称“世茂股份”)于1994年2月4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证券代码为600823.公司前身是以零售、批发日用百货用品为主营业务的上海万象集团公司,从1994年才开始对房地产进行投资,并延伸到了一系列与房地产相关的配套业务,例如广告装潢、家具等,使得该集团拥有了多元化经营的能力。又因为该公司地处黄金地段,集经济、人才、市场、交通等一系列区位优势于一身,满足了其走向国际市场的需求。2007年,世茂股份首次出现投资性房地产这个科目,并选择了成本计量模式。 从表3可以看出,在公司采用成本计量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时,投资性房地产占公司总资产的比例极低。 通过世茂股份的年报发现,世茂股份的投资性房地产主要位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这些城市的房地产交易较为频繁,拥有有利的市场环境。由于具有较好的市场条件,因此客观上公司具备了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基础。同时,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会使公司的财务情况、经营业绩等指标得到更加客观、真实的反映。这对投资者而言,既能进一步全面了解公司状况,又能够有效地判断公司的自身价值,尤其是涉及投资性房地产项目的价值。

鉴于客观条件成熟,主观上又有利于投资者的价值判断和决策,公司对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政策及会计估计进行了修订,制定了《上海世茂股份有限公司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管理办法(试行)》,于2009年6月1日起变更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计量,以小心谨慎、保守稳定的态度估计公允价值,并区别不同种类的物业使用不一样的方法确定其价格。总的原则是,对于投资性房地产项目,若公司自身拥有交易价格,就以该公司提交的同一时期房产出售价格或房产的上报价格作为估值基础;如果没有确定的交易价格,则进行大范围、多角度、多视点的广泛市场调查。 下面逐项分析采用公允价值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计量后对世茂股份相关会计科目的影响。 第一,对成本的影响。这里的成本包括信息收集、信息甄别、聘请专业评估公司等发生的支出。具体来讲,在确定公允价值时,由于世茂股份首次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还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定价系统,只能从相关市场上寻找有关类似的房地产定价信息,这必然增加获取公允价值的成本,同时不同市场中介提供的定价信息差别很大,公司在获取外部信息的同时必然增加甄别成本。假如交易频繁的房地产市场没有被公开,那么公司得到信息的方式只能是通过繁琐的估值技术。这样做不仅会造成很多人力和物力的消耗,而且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需要每年聘请独立的评估师进行评估和披露,这些都增加了成本。 第二,对折旧的影响。按照准则规定,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不对投资性房地产计提折旧或进行摊销。公司在2009年更改会计政策后,对2008年追溯调整,调减由于折旧计提的管理费用1019737.92元,调增由于计提折旧减少的利润1019737.92元。此后也不再对投资性房地产计提折旧,减少了管理费用,增加了利润,削弱了费用的“税盾效应”,公司间接地将会承担更多的税负。 第三,对税收的影响。从对折旧影响的分析可以看出,折旧的减少导致可抵税项目的减少,使公司将承担更多的税负。虽然会计上对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进行确认,导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增加,利润出现大幅度增长,由于税法上对此类收益不予确认,不会对企业当期所得税造成影响,但会形成递延所得税负债,在公司收益实现当期即公司出售投资性房地产时纳入当期应缴所得税中进行征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