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课程建设与实施

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课程建设与实施

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课程建设与实施
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课程建设与实施

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思考基地课程建设是当前社会实践基地健康发展的一个核心问题。严格意义上的教育,应该包括核心理念、目标体系、课程体系、教学活动体系、管理评价体系、资源体系等等。无论是中小学,还是社会实践基地,都涉及到这些基本的要素。我们要从这些课程要素入手,加强基地课程建设与实施。

一、基地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

1.坚持“立德树人”,坚持德育为先

基地从实践育人着手,是“立德树人”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基地的课程开发、实施、管理与评价过程中,一定要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基地的教育活动,一定要注意对学生生活态度、价值观的引领和渗透,要深入挖掘德育课程各要素所蕴含的德育价值。当然,这并不是说基地一定要开设独立的德育课程。在素质拓展课程中,对学生思想意识、积极的态度、对生命的理解等等,应该体现在课程的目标设计中。

2.坚持能力为重

基地的课程实施,一定要突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比如学生的动手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交往与合作的能力等等,要有一些核心的指标。现在很多人提出,基地建设要走内涵发展的道路。基地的“内涵”,主要体现在基地教学活动对学生核心能力的发展性方面。社会实践基地,无论是专项基

地,还是综合性基地、特色性基地,都要有发展学生核心能力的追求。长期以来,我们缺乏科学完善的中小学生核心能力表现的基本标准,以及有效的培养体系。基地的教学活动,在起点阶段就应该注重搞好顶层设计,注重理念建设和思想建设,注重培训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

3.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我们要坚持“三个注重”:注重学思结合、注重知行统一,注重因材施教。

处理好学思关系是中国教育千百年来的精华。综合实践活动要超越模仿层面的学,引导学生基于问题,提升批判性的思维、创造性思维。学与思是不能分离的,基地课程的每一个主题,每一个活动项目,在总结交流的过程中,一定要形成问题感,要有深度思维,注重科学的思维方式的培养。

要注重知行统一。现在中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是“只有知没有行”,基地的课程建设也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只有行没有知”。我们到张家港基地去参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毛泽东的名言“实践出真知”,接下来就是“行知广场”。这个基地的建设,从每一个方面都体现了“知行统一”的理念。我们基地的教育活动,一定要处理好知与行的关系问题,也就是认识和实践的关系问题。我比较担心,基地的活动变成单一的“行”的过程——没有观念的重建,没有使学生获得对自然事物、社会事物以及自我的新知,为了活动而活动,

没有归纳,没有总结,没有对问题的探讨,没有感悟的提升。这是我们需要着力克服的问题。

二、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的价值定位

(一)综合实践活动基地的类型

1. 附设性基地与体制性基地

目前我国的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类型多样,非常复杂。这与我国目前社会发展的复杂性是一致的。我把基地大致分为几大基本类型。我们可以把基地分为附设性基地与体制性基地。附设性基地,是指将社会现有的场所或组织设置为中小学课外校外教育基地;体制性基地,是由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或社会力量兴办的从事中小学课外校外社会实践教育活动的专门机构或场所。

这里重点谈一谈体制性基地。体制性基地是单一建制的社会实践教育基地,是坚持实践育人的教育场所。我们所开展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在教育功能上,与中小学校是等值的,只是具体的方法策略不同罢了。中小学的课程多为学科课程,基地的课程多为实践课程、活动课程。作为体制性基地,就要按照学校教育的系统来设计。所以,基地要有办学理念、价值定位和目标体系;要有自己的课程系统,课程模块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要构成结构清晰、功能多元的课程结构系统。

2. 专项性基地和综合性基地

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还可以分为专项性基地和综合性基地。综合性基地的教育功能涵盖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的诸多方面,如课外校外教育中心、青少年宫等;专项性基地,针对学生特定素质领域,如德育基地、体育基地、安全教育基地、军事教育基地等。

(二)中小学课外校外社会实践教育基地的性质与价值1.虽处课堂之外、学校之外,但仍居课程之内、教育之内

基地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核心的问题不是让学生获得系统的书本知识,而是关注学生的思维方式、情感态度、能力发展等核心问题。基地教育应该是认知教育和实践教育的有机结合。从这个意义上讲,传统意义上的中小学主要是解决认知的问题,基地教育主要是解决实践育人的问题。知识育人和实践育人,应该是并行不悖、相得益彰的。有人说,基地教育是中小学教育的拓展和延伸,我觉得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基地教育和中小学教育是双规,是并重的,只是二者的侧重点不同。所以,我们对基地教育功能的认识要重新定位,我觉得基地本身就是一所学校,在功能定位上,与中小学并没有本质的差异。基地教育虽处课堂之外、学校之外,但仍居课程之内、教育之内。

与传统的学校教育相比,课外校外教育基地具有不可比拟的独特优势:一是实践资源优势,二是技术资源优势,三

是社会资源优势,四是对社会情境的选择、平衡和净化。这次到张家港来,我非常欣喜地看到张家港基地已经把周边的奶牛养殖场、生态农业园、科技园都纳入到基地的课程开发中来。这种做法非常好。基地也应该在教育活动中是开放的,在空间上是开放的,不是把学生圈在一个封闭的小圈子里。所以,每一个基地的负责人,都要认真考虑基地和学校的关系,和社区、家庭的关系。我建议,条件好的基地可以利用寒暑假的实践,面向家庭开展一些开放性的活动,例如亲子体验的实践活动。某些具有独特区位优势的基地,要充分挖掘当地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历史资源、文化资源。

2. 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的核心价值依然是“发展价值”

我们面向的对象是中小学生,所以我们承担的教育责任依然是基础性。它不是职业取向的。我们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不是职业教育。我们要致力于学生基础性的能力,比如交往能力、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反思能力、观察能力等等;依然是致力于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思维方式、实践能力。

基地教育的特质是实践育人。它不是通过告诉、讲授来“知识育人”,不是以获得系统的书本知识为目的,而是通过实践、操作、体验来育人。所以,它的实践性、体验性、过程性是基地的教育活动的第一法则。我们的课程设计和教

学活动,要把体验性、过程性、操作性和实践性体现得更充分。那么,实践育人的核心要素是什么?第一个是情境,包括对情境的理解、情境的创设、情境必备的资源等等;第二个是问题。每一个活动都是从问题出发的,是以问题为中心的课程。第三个是方法,包括思维的方法、操作的方法。

常态的中小学的教育活动,最基本的要素是认知,它强调理解,理解是中小学知识教学最基本的东西。实践基地的教学活动也强调理解,但是它的理解主要是对方法和技术的理解,而且这种理解是通过体验和操作来实现的。所以,基地的教育活动应该建立区别于常规学校的教育体系,包括基地的价值系统、课程系统、教学系统、评价系统和资源系统。

3.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教育基地的“教育涵养”

教育涵养是指教育机构充分体现教育的真义,对学生的成长具有素质的发展性、精神的感召力、文化的浸润力。社会实践基地除了常规建设以外,要思考文化的问题。基地有什么样的文化,基地的教育活动对学生有怎样的影响,究竟改变了学生哪些核心素质。要科学地回答这些问题是很难的。

实现基地教育活动、教育内容和教育过程、教育资源的丰富性价值,教学活动具有意义感和自我感,并建构基地生活的仪式感。“自我感”是指每个人通过自己所经历的事情、活动,能够找到自己,引起思考、归纳、总结、反思和提升,

而不只是游戏。基地的课程如果只是停留在游戏层面,层次就偏低了。

体现实践的教育价值,丰富学生的成长经历和发展方式。再过几年之后,如果我们对中小学生进行调研,问学生在中小学阶段真正有影响的教育经历是什么。恐怕会有很多学生所回答的不是学校的语文、数学课堂,而是在基地的生活。人的成长需要有多种兴趣的满足,多种内在需要的满足。约翰·杜威提出,人生来有四大本能:探究的需要、制作的需要、语言社交的需要、艺术表现的需要。基地的课程建设,要纳入到儿童生命成长的过程中进行设计。

三、社会实践教育基地的课程建设

(一)课程建设与课程开发

1.课程是人才培养的蓝图

课程的基本要素是培养目标和价值取向。基地要开展活动,设计课程模块,首先要明确的是我们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培养什么样的人。很多基地在初建阶段,课程设置中简单的手工和游戏所占的比重偏大。这反映出,基地在人才培养的质量的培养目标是单一的,核心的人才培养目标不清晰。所以,我们的各类社会实践基地要认真做好课程规划的工作。

2.课程建设与课程开发的内容

一般来讲,有这样几个方面是需要明确的:

第一是课程性质。基地所开设的每一个课程模块,每一个活动主题,每一个项目,都需要说明它是什么性质的课程,为什么需要开发这一课程,它对于学生成长有什么促进作用。

第二是课程目标。这一课程究竟要让学生经历哪些操作过程,体验哪些方法,探讨哪些问题,培养哪些习惯?

第三是课程结构。我们是由哪些类型的课程组成的课程体系?这就是课程结构的问题,包括我们有多少课程,课程之间是什么关系,等等。基地的课程有三大领域,五大模块,一百多个活动主题和项目,手工和技术型课程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课程是发展的,是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完善的。我建议每一个基地都有课程研制的机构,根据基地发展的实际需要,不断调整课程设置。

第四是学习方式。每一门课程究竟要经历哪些学习方式,哪些是最基本的学习方式,我们要认真设计。

第五是课程资源。每一节课程究竟涉及到哪些课程资源,多大空间的资源,哪些类型的资源,这也需要在课程规划中认真思考,一定要避免课程建设中资源浪费的问题。每一种课程资源,当它纳入课程体系后,对学生要用适用性,一定要适合学生的实际需要。

第六是课程评价。课程评价的核心是评价学生在课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有些基地的课程评价往往是终结性评价,让

学生写一些感受、体会,这种评价方式是很模糊的。我们要探索多元评价的方式,比如学生的自我评价、小组的评价、指导教师的评价等等。在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方式中,观察评价法和行为表现评价法是很重要的。

3. 基地课程建设与开发的任务

这是基地课程的顶层设计问题。第一个任务是研制基地的课程方案。要从基地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基地的课程结构、课程实施的指导意见、基地课程资源开发、基地课程的管理与评价等方面编制基地的课程方案。需要说明的是,在研制课程方案之前,需要有基地建设的总体规划,课程实施方案是对总体规划的具体落实。

第二个任务是基地课程标准的研制。我建议按照课程领域研制课程标准,每个领域都有相应的课程标准。基地的课程领域不要太多,一般是三、四个领域,最多是五个领域,但是模块可以多样,主题可以尽可能丰富,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需要。课程标准的研制,一般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明确课程的性质与价值定位;设计课程的总体目标和学段目标;(3)设计课程的内容和学习活动方式;(4)设计课程实施过程学生发展评价策略;(5)资源开发与保障。课程标准的研制,我们可以分两步走。首先研制比较概括、粗线条的课程标准,然后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逐步的充实和完善它。

第三个任务是研制基地课程的指导手册。我不主张基地的教学活动有什么“教材”,但是实践活动中教师手上要有指导手册,学生要有操作手册。指导手册的内容主要包括必要的主题解析(自主获取知识或信息);实践体验的过程与方法的指导;总结反思的指导。

(二)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课程建设的几个理论问题

1.基地课程的性质与形态

有人认为,基地课程的价值在于提高学生学科学习的兴趣,是为学科学习服务的。我认为这种认识是错误的。这种价值定位是错误的,基地课程的价值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问题,而不是为学科教学服务的。基地课程有三个特点:一是实践取向,它是实践性、活动化的课程;二是技术取向,是操作性、问题型的课程;三是过程取向,过程取向的课程一定要在自然地生活情境、社会情境和交往情境中展开,这种情境课程要有问题探究,有方法规范,有实践体验。

2.基地的课程结构

(1)基地课程的形式结构

基地课程的结构包括四个层次:领域→模块→主题→项目。

领域

一般来讲,课程领域是指三个领域: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人与自我的关系问题。基地课程的领域可以降一个层次来划分,可以分为五个基本领域:社会生活实践、农林劳动实践、工艺技术实践、科技创新实践、地方特色实践。

模块

领域是由各种相关联的课程模块组成的。例如,“社会生活实践”领域可下设多种课程模块:生命教育模块、生存教育模块、素质拓展模块、国防教育模块,等等。

“主题”与“项目”

主题是由一系列的活动项目组成的活动课程;“项目”是对主题的具体化、小主题的设计。例如:“生存教育”模块可开发的活动主题:

--“安全教育”: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安全……

--“素质拓展”:信任背摔、穿越电网、毕业墙、人工攀岩……

(2)基地课程结构的设计

课程结构的设计类似于中小学的“排课表”,它是分领域、分模块、分主题和项目的分年段或年级的具体设置和教学安排。我们可以按照课程领域来排课表,每个课程领域对应一份课表。常见的表述方式是:

--5大领域:

--10个模块:

--30个主题:

--近百个项目:

(3)基地课程的内容与修习方式

对基地课程内容的规划,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课程内容的基础性和综合性。内容要具有基础性,不要一上来就是高难度、挑战性的活动。在学生参与活动之前,要布置活动作业,要收集资料。指导手册要有简要的主题解析,学习过程和操作要领要做简要的清晰的提示。

二是乡土化和国际化。课程内容要体现乡土化,体现地方特色。同时,到了高年级,尤其是到了初中阶段,视野要更开阔一些,要有国际视野和全球化的眼光。

三是技术性和认知性。实践课程是要突出技术性和方法性的,但其中也要有一些认知的成分。一些知识不是从书本中得来,而是通过切身的体验来获得的。基地的指导手册中要增加这些认知性的内容,不要让基地的课程变成“无知的课程”。

四是过程化和产品化。这是基地课程的过程和结果的关系问题。不要每个活动主题都强调学生一定要做出点什么东西,片面追求有形的结果。这样做,就过于单一地注重活动的结果了。

五是内容的多样性和选择性。基地课程既要有必修主

题,也要有选修主题。在初中阶段,要有一些学生自主活动的项目。

3.基地课程领域、模块、主题、项目的关联性、连续性、一致性

结构性的课程一定是具有关联性、连续性和一致性的。做到这一点,我们要注意几点:

(1)3S课程:

3S课程不是一个独立的课程,而是指课程的内在属性以及课程之间的关系。

Science,学习的内容,即科学性。

Story, 学习的形式,即叙事。叙述方式不是讲的方式,它是通过动作展开,在实践中体验的。

Spirit,最重要的东西,即精神。实践课程最后影响的是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我们要注重实践课程“育德”的功能。

(2)“4R”课程:

Richness,丰富性;

Recursion, 回归性;

Relations,关联性;

Rigor,严密性。

(3)“5i”课程:

information,信息或知识;

interest,兴趣;

inquiry,探究和方法;

intelligence,智力或思维方式;

intuition,直觉与感悟;

4.基地课程的学习方式

基地课程的学习是实践性学习。概括起来,有三个基本特征:自我导向性、问题导向性、实践体验性学习。

学习活动方式折射出基地课程的性质和形态。在基地的课程建设过程中,我们要避免三种错误倾向:

一是避免变成“眼睛课程”:只看不做,“实践”的丧失。看的多,动的少,没有实际操作的过程。

二是避免变成“游戏课程”:只是停留在浅层活动,没有教育价值,没有核心目标,没有意志品质、耐力、合作能力的培养。目前,很多基地的活动课程呈现出这种状态。

三是避免变成“职业课程”:片面强调职业训练,忽视基地课程对学生基础性能力的养成,使基地课程变成单纯的职业培训课程。

关于建立中小学消防安全教育社会实践基地的活动方案和组织工作方案

关于建立中小学消防安全教育社会实践基地的 活动方案和组织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推动消防安全“大宣传、大培训”工作,贯彻落实“《关于建立中小学消防安全教育社会实践基地的通知》(教基一函[2011]17号)”的精神,筑牢学校消防安全“防火墙”工 程,推进学校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蓬安县公安消防大队、县教育局联合开展学校消防宣传教育活动。根据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以热爱家乡、建设 家乡教育为特色,以社会实践活动为途径,坚持校内与校外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 健身的能力,增强学生的体质,磨练学生的意志,对学生进一步 加强素质教育。 二、工作目标 在县指定学校,由大中队开展消防宣传教育活动,以深化消防安全“四个能力”为着力点,使广大师生牢固树立“全民消防、生命至上”理念,显著提升广大师生消防安全意识和火场逃生自 救技能,使全市学校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和消防宣传教育能力普遍 得到提高,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收到实效,校园消防安全

“防火墙”得到有效巩固,真正达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 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综合社会效应。 三、成立社会实践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教育局局长) 副组长:() 组员: 四、实践活动基地 五、工作实施安排 学校消防宣传教育活动,从2012年2月开始,至2012年8月结束,分集中培训、指导帮助、总结评比3个步骤实施。 (一)集中培训阶段(2012年2月X日―2012年3月31日) 1、工作任务。落实县公安消防部门、教育部门和学校消防 安全责任制,规范学校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工作。学校安全科教师及辅导员对学校消防宣传教育活动进行指导,每所学校都要设有一名指导人员,保障活动取得实效。 2、工作措施。学校安全科教师应熟悉《消防法》、消防安 全教育示范学校基本建设标准、学校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 标准、火场逃生技能、冬防春运消防安全、安全燃放烟花爆竹等 消防知识。 (二)指导实施阶段(2012年4月1日―2012年5月31日)

重庆市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建设指南

重庆市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建设指南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推进全市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的健康发展,规范和引导中小学社会实践、研学旅行活动的组织实施,加强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课程化建设,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特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本指南所称的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是学校根据中小学生身心特点和教育教学需要,引导中小学生到校外开展社会实践、研学旅行活动的场所。 第三条申报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的单位应是依法登记注册的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 第四条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服务于中小学集中开展社会实践教育活动,服务于中小学组织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基地是以课程建设为核心,实现育人功能的教育基地。 第五条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是从学生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以主题活动的开展,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使学生获得关于自我、社会、自然的真实体验,建立学习与生活的有机联系。 第二章基地建设 第六条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项目设置要根据地域环境、 - 1 -

特色资源实际,按照中小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研学旅行活动的需要,科学设置实践、研学活动项目。主要包括生存体验、素质拓展、科学实践、专题教育等活动项目。活动项目的设置要满足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时间不得少于1天及以上要求。 第七条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活动内容设置要有效衔接国家、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根据学生不同学段特点和规律,合理设置课程内容。应遵循自主性、实践性、开放性、综合性、连续性。主要通过考察探究、社会服务、设计制作、职业体验等方式,促进中小学生综合素质的纵深发展,满足中小学生的个性需求。 第八条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活动主题要从学生自身成长需要出发,强化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认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提升综合素质。注重学生主动实践和开放生成,在主题活动中充分体现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阶段目标的实现。加强学生参加生产劳动、认识自然、了解社会、学会生存生活等实践、探究、体验主题活动。 第九条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课程建设应根据学生发展需要,结合基地特色和可用资源建立课程体系,制定具体的活动计划与实施方案。每个活动课程应有明确的活动内容、目标、重难点及活动准备要求,要有明细的活动实施过程、总结分享与反思环节,要有适宜的拓展延伸内容和活动评价量标及结果。 第十条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的建筑及附属设施要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设计规范、建筑规范、环保规范、安全规 - 2 -

中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实施计划方案

中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方案一:中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一、实践内容:高一级新生军训 二、实践时间:安排在20xx年高一第一学期开学之初,时间1周。 三、实践地点:紫金县武装部国防军训基地 四、社会实践的目的 1、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科技、国防、劳动、法制、环保、历史等多方面的教育,使学生关心社会和科技进步、关心地球和生存环境。 2、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 3、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认识社会、探究社会问题的基本能力,形成综合思考问题的能力。

4、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养成良好的劳动观念,形成一般劳动技能。 5、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协作能力、组织能力和操作能力以及适应环境的能力。 6、更重要的是,通过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创新意识和勤于实践、勇于探索、精诚合作的精神,不断提升学生精神境界、道德意识和能力,完善学生人格。 五、组织管理形式 社会实践课程在学校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的指导下,由德育处统一负责实施。年级组负责社会实践活动的具体实施,班主任对全班的社会实践活动负责,指导老师对所管的社会实践小组负责。社会实践活动一般以班级形成的小组为单位开展,每个组推举小组长一名,根据活动项目聘请指导老师1-2名,根据活动项目的需要可聘请校外人士充当指导老师。 六、活动实施的过程

1、活动前教育。学校在活动前都安排一定时间进行安全、法制、礼仪教育。教育学生预防事故,注意自我保护;教育学生必须遵守法规,遵守实践地和社区的规章制度;教育学生礼貌待人,体现中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 2、总结交流。活动结束后,小组完成社会实践的报告。个人写出活动小结及活动过程中的体会、感受等,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组织小组间的交流。形式由班级自定,可以是主题班会、班级网页、墙报展览等。每班推荐最好的一个活动小组参加级组的社会实践活动成果汇报。 3、评价考核。小组和个人提供相应的材料,由班主任和指导老师进行初步评,然后由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导小组进行终评。 七、课程评价与学分认定 1、评价原则 贯彻三结合评价原则: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自评和他评相结合,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

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协议书

教育实践基地建设 协 议 书 **单位 亳州学院

协议书 甲方: 乙方:亳州学院 教育实习环节是高等师范教育教学计划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提高毕业生实际从教能力的有效途径,是检验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为了切实加强教学实践环节,不断深化我院教学改革,探索亳州学院教育实习新模式,按照“相互理解、相互支持、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甲方与乙方建立教育实践基地共建关系。经甲乙双方友好协商,达成如下协议,以资共同信守。 一、合作原则 甲乙双方同意建立校校合作关系,本着“平等、互利、双赢”的原则,双方建立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 二、责任和义务 (一)甲方 1.每年接纳甲方一定数量(一般不少于5人)的实习生,提供足额的指导人员,并能提供相应的食宿、办公场所等,为学生实习提供必要的生活、工作条件。 2.适当安排优秀教师、班主任给实习生上公开课、做与实习内容有关的专题报告、经验介绍等,加强对实习生的指导,帮助实习生顺利完成实习任务。 3.协助安排甲方实习生的教育调查、专题考察等实践活动,并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导和条件支持。 4.加强对实习生的管理,培养实习生的良好品德,协助乙方对实习实训学生的实习实训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价和考核,做好实习生思想表现和实习成绩鉴定,确保实习生的人身财产安全。 5.根据实际需要,可邀请乙方专任教师到本单位挂职锻炼。

(二)乙方 1.乙方在人才培训、委托培养、课程进修、咨询服务、信息交流、教科研合作、子女入学等方面,在政策许可的范围内对甲方教育实践基地共建单位优先给予支持。 2.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前提下,乙方无偿为甲方提供图方馆、教学场地、实验实训场地、体育设施等各种资源。 3.乙方在甲方的要求下,可根据甲方要求优先安排实习生。 4.乙方给上公开课、做实习专题报告、经验介绍的甲方教育实践基地教师发聘书或荣誉证书。给基地学校赠送学报、校报等资料。 5.乙方根据甲方的需要,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的前提下,委派专任教师到甲方挂职锻炼。乙方可以从甲方选聘优秀教师作为校外兼课教师。 三、合作时间 本协议自签定日生效,并开展长期合作。若终止合作关系,提出终止方应书面告之另一方终止合作关系。 四、其它 1.本协议一式四份,双方各执两份,合作协议经双方代表签字、盖章即生效,双方应遵守有关条款。本协议未涉及的事宜,可形成补充协议或由甲、乙双方协商解决。 2.如一方单方面违约或有损对方利益或形象的行为,另一方有权终止协议。 甲方:(盖章)乙方:(盖章) 代表:(签字)代表:(签字) 年月日年月日

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系列活动方案

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系列活动方案 一、二年级 活动目的: 通过双休日亲子活动了解家务事的做法,先进的科学种田方法,让学生亲身体会改革开放之后农村的巨大变化,树立科教兴国、科教兴农的意识。同时,通过双休日系列活动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在一定的程度上促进学校与家庭的联系。 活动内容: 1 、学做家务。 2 、怎样种田。 3 、怎样收花生。 活动过程: 一、活动开幕 1 、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 2 、升旗仪式(一户家庭作为升旗手) 3 、学生代表发言。 4 、家长代表发言。 5 、组织者发言。 二、参观科学种田设施 1 、讲解员介绍科学种田的过程。 2 、参观科学种田的设施。 3 、认识科学种田出来的蔬菜。 三、军事活动 四、亲子互爱游戏活动 五、家庭教育等方面的咨询活动 六、活动闭幕 1 、降旗仪式。 2 、为最佳家庭发奖。 3 、学校领导致词。 活动评价: 双休日亲子活动是我校开展家庭教育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和方法。通过精心设计的亲子互爱的系列活动,让一年级新生与父母之间、家庭与学校之间达到一定程度的沟通,增进相互间的理解、支持和配合。活动中设计的游戏都是以家庭为单位,使孩子在活动中有所收益,并撰写一定的活动感受,评选出活动的小能手。培养学生一定的自理能力,独立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快乐的踏青游 ——景芝植物园实践基地活动设计 三、四年级 活动目的: 1 、让学生了解和平公园发展史、园内动植物以及管理人员日常工作的情况,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 、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养成公共场所游览观光好习惯及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好品质。 活动内容: 3 、仔细观察和平公园内的动植物等景色。

【范文】青少年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

青少年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 一、项目单位概况 新建的xx市青少年实践教育基地是国家财政部、教育部批准的中央彩票专项公益金资助的示范性综合校外教育机构,主管部门是市教育局,该基地是xx市XX年教育公共服务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占地150亩,位于xx市点军区东岳二路,青山绿水、环境优美。 xx市青少年实践教育基地建成后将纳入全额事业单位进行管理。该机构暂定为正科级事业单位,拟定编40人,其中领导职数3人。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一是能够满足青少年日益增长的多元需求。随着社会、经济、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社会、家庭对青少年思想品德、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生存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建设专门的、专业的、有针对性的青少年综合实践基地,既弥补了学校教育在校外实践方面的不足,又满足了青少年日益增长的提高综合素质方面的需求。 二是能够满足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的需要。在现代城市建设中,建设具有综合多样性、品牌示范性青少年校外活动基地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城市发展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近年来,xx市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有一定发展,但仍显总量不足,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因此,建设xx市青少年实

践教育基地,既能够满足xx现代化城市的发展、进一步完善特大城市的功能,又能够满足广大青少年素质全面发展的需要,是时事所需。 三是推进xx市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xx教育事业发展的总体水平与xx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与区域性科教文化中心地位相协调,走在中部地区和长江沿线同等城市发展前列。到2020年,xx教育发展主要指标要接近或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将建成全省一流的教育强市,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要实现这样的奋斗目标,核心任务是提高教学质量,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因此,建设好青少年实践教育基地是创新德育实践的重要举措,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选择,是不断推进xx市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客观需要。 三、项目使用说明 xx市青少年实践教育基地日接待量为xx人,年接待量xx人,主要服务对象是市区义务教育阶段小学五年级和中学七年级学生,由市教育局统筹安排参训。各功能区相应开设各类实践活动课程,大体分为室内课程和室外课程。室外课程有学军、学农、交通、消防安全教育、生存拓展演练等内容;室内课程有手工制作、综合教育培训(法制、环保、科技、生命安全、防震减灾、自救自护、心理健康教育)等内容。 学员在基地统一安排下分时段、分场所参加各类活动,

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案例.doc

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案例 魏寨小学韩小娟 一、实践活动的背景及意义 1、当人类跨入21世纪的今天,一个知识经济时代正悄然地、势不可挡地向我们走来。而对这样一个新时代,加强科学普及工作是促进和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和重要内容。在物质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的当今世界,加强中小学生科技素质的提高尤其显得重要。 2、中国目前教学与国外教育相比,中国学生操作能力较差,缺少动手能力的培养,或许这正是中国近代科技落后的一种重要原因。让学生参与现代农业的实践,既能增长农业科技知识,又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在观察、实验、动手操作中萌发创造灵感,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3、农业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在农业生产中出现了一些严重的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农业环境遭到了巨大破坏;二是农业生产徘徊不前,农业效益比较低,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因此开发有机食品与农业产业化逐渐在中国变成现实,让小学生正确理解有机农业的基本知识也是非常必要的。 4、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学生是未来农业生产的生力军。从这个意义上讲,参与现代农业实践尤为重要。围绕一个“农”字,组织学生去科技含量较高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参观、学习、实践,从小培

养学生知农、学农、爱农的思想,可以为将来从事农业现代化建设打下良好基础 二、活动地点及活动对象 活动地点:农村种植基地 活动对象:小学生 三、活动的目标 1、情感目标:在实践过程中,亲身感悟科技给农业带来的效益和生机,激发学生热爱农村、热爱农业的感情,并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科学创新精神。如温室菜棚的出现使蔬菜的生产基本不受节气影响,可以四季供应等。 2、认知目标:了解有机农业和循环经济的模式,认知“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了解农业基本知识,并参与实践。如:除草是因为杂草的生长会给农作物带来病虫害,并与作物争肥争光,造成减产,所以要除草。而前期除草事半功倍,后期除草事倍功半,等等 3、技能目标:在教师和校外辅导员的指导下,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发表宣传作品,培养初步吸收一部分农业科普知识并向家庭宣传推广的能力 四、遵循的原则 1、实践性原则:参与现代农业实践,主要特征是实践性,“实践出真知”,任何理论知识只有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证明正确与否,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田间,参与实践,就能使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

德育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乡中心小学德育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贯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促进校内与校外教育相结合,积极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认真组织好学生的校外活动,积极建立学生参加社区服务制度,把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等校外教育活动作为加强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二、工作目标 1、以“五爱”教育为具体途径,开展以“热爱生活”为主旋律的教育实践活动。 2、促进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积极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生产劳动。 3、让学生参与所在社区的部分劳动,开展体验教育,使学生获得一种感受,明白一种道理,养成一种品质,学会一种本领。 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重视教育的思想感情。 三、工作理念 让孩子在体验中成长。 四、教育主题 热爱生活和社会实践体验教育。 以德育基地为体验实践平台,组织和引导青少年投身实践中,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内化为健康的心理品格,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在丰富多彩的社会角色扮演活动中实践、

操作、体会、感悟,让少年儿童获得服务他人、服务社会,实现价值的真实感悟,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引导和帮助他们养成热爱生活、勤奋学习、艰苦奋斗、诚实守信、尊师友爱、团结互助的优良品德,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通过德育基地为体验实践平台,帮助青少年学习换位思考,注重情感培养,努力促进个体内化,唤起学生积极学习的欲望,了解自然,了解社会。 五、活动目标 通过一系列的教育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服务,学会体验,学会创造。 六、成立德育基地领导小组 为能更好开展德育教育基地学习活动,研究决定成立德育基地管理领导小组,成员具体如下: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七、基地建设管理 1、基地选址 (1)**乡敬老院 (2)乡驻地主要街道 2、基地管理 (1)学校成立基地建设管理领导小组。 (2)学校对有关资料进行整理收集先期准备工作。 (3)制定基地管理制度,加强管理和建设。 3、基地建设

1档案馆中小学档案教育社会实践基地申报表 教育厅

附件1: 中小学档案教育社会实践基地申报表基地名称:湖北省档案馆

湖北省档案馆中小学档案教育社会实践基地

档案教育活动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教育部、国家档案局关于建立中小学档案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开展档案教育的通知》(教基一函[2011]7号)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要求,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充分发挥档案资政育人的作用,使未成年人了解档案,感知档案,走进历史,全面实施道德教育和素质教育,培育和弘扬中小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精神,结合我馆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活动宗旨 使青少年了解档案,感知档案,走进历史,体验档案服务,感受档案文化。旨在树立“知我湖北,爱我湖北”的思想,激发青少年爱国爱省情怀,为和谐湖北的建设贡献力量和热情。 二、活动主题 了解档案文化抒发爱国情怀 三、活动时间和地点 时间:每周法定工作日的星期五下午14:40——17:00: 地点:湖北省档案馆(武昌区水果湖洪山路87号) 四、活动对象与区域

活动对象主要是中小学生,年龄为6岁——18岁的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 活动区域主要是武汉市洪山区、武昌区。 五、活动的内容、安排与后续工作 湖北省档案馆是湖北省重要的档案保管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省级示范基地;也是为广大群众提供档案利用服务的信息中心和文化阵地;更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最直观、最形象、最生动的重要场所。 1、参观档案利用服务大厅。通过介绍查档流程与服务项目,体验档案查阅服务(登录电子目录查询系统或查询纸质目录查询档案)、查阅档案,现场解答档案咨询。 2、通过参观展览厅了解实物、展板、文献资料,或通过讲解员讲解、提出问题、讨论、谈感受等了解档案、感知历史、感受文化魅力、抒发爱国爱省情怀。 3、参观修裱室。了解整个裱糊技术的原理及过程(对破损的纸质档案载体进行修裱、托裱),使小学生实地体验档案的抢救(增强和恢复档案的强度和耐久性,延长档案的寿命,便于档案长期保存和利用),增强档案保护意识。 4、参观展览厅。通过参观展览厅,了解实物、展板、文献资料,或通过讲解员讲解、提出问题、讨论、谈感受等走近档案、感知历史、感受档案文化魅力、抒发爱国爱省情怀。

校外学生实践基地说明报告

校外学生实践基地说明报告 一、指导思想: 加强全县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建设,明确提出小学生分学段、分类别的社会实践活动要求,指导小学及小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形成系统完整的社会实践活动内容体系;加强全县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建设,分层次、分类别建立区县、乡镇级和学校的德育基地、劳动教育基地、科技教育基地和其他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并形成网络;加强全市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制度建设,改革对小学生的评价考核办法,努力形成完善的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机制。 二、工作目标: 通过组织开展有计划地系统科学的社会实践教育活动,积极引导和帮助小学生主动密切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三、工作措施: 1、组织小学生至少到本乡镇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开展实践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2、指导和帮助小学生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开展以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的研究性学

习,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组织小学生利用学校、家庭的劳动资源和各级各类劳动教育基地开展劳动技术教育,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和掌握一定的劳动技术能力。坚持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在校与节假日相结合,课程教学内外相结合,集中安排与学生自主安排相结合,充分发挥学校、社会和家庭多种教育资源的作用,开展多种形式、内容丰富的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总结 开展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全面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举措,也是克服“应试教育”倾向,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为了全面贯彻和落实教育方针,培养适应现代化社会需要的综合性人才,学校以“德育为核心”针对我校学生的特点与学校特色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向社会,接触社会,融入社会,运用所学知识去认识社会,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索精神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机会,现将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以正确的教育理念指导实践活动的开展 本年度社会实践活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根本出发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为主要内容,把社会实践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

浅谈中小学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

浅谈中小学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 长沙市望城区星城镇中心学校朱新辉 [内容摘要]建立学生素质教育实践基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自然和必然要求,党中央十分重视。要做好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笔者认为要更新观念,提高认识;讲究方法,把工作落到实处;逐步完善评价措施。 [关键词]浅谈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要加强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各地要多渠道筹措资金,建成一批青少年学生活动场所和社会实践基地;教育部(教财〔1999〕14号)文件更具体要求:各地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采取得力措施,大力加强学生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建立学生素质教育实践基地是党中央国务院明确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自然和必然的要求。中小学素质教育实践基地是什么?它是对中小学生进行实践教育的场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其形式广泛,其独特作用是其它教育资源无法替代的。我认为,对中小学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更新观念,提高认识 首先,我们着眼于提高全体学生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身体心理和劳动技能这些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养成劳动习惯,树立劳动观点和感情,并初步掌握一定劳动技术知识技能,这些是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其次要处理好开展勤工俭学活动与学校德育工作的关系,使生产劳动与德育相结合,促进学生社会道德规范的养成,促进学生坚定意志的养成,促进热爱集体情感的养成,促进学生爱护公物,珍惜劳动的果实,热爱劳动人民的品质养成。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我们的传统教育,片面的认为考分高的学生就是优等生,而忽视了寓教育于生产劳动的活动中,从而影响了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劳动观和劳动技能的培养,特别是当前学校独生子女占多数的情况下,这些被家庭和社会娇惯了的学生,更加需要参加社会生产劳动,增强社会主义劳动教育的强度,使社会主义劳动观在教育活动中潜移默化的得到渗透。因此,素质教育实践基地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我们要深刻地认识到,素质教育实践基地的建设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 二、讲究方法,把工作落到实处 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中,既要发展劳动教育基地,又要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要有相应的方法,只有各种形式综合运用,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1、首先,学校要成立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将素质教育实践基地的建设纳入到学校的全面规划之中处,做到有计划、有制度,完善各项资料,做到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的各项工作与学校教学管理工作一样有序、规范。 2、其次,要抓好综合实践课、科学、劳技课的教学。学校要结合本地素质教育实践基地的实际情况。组织相应的任课教师钻研教材,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教师应根据教材的常识性、实践性、实用性的特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确定教学内容与实践操作项目,采取集中与分散、课内与课外、学校与社会相结合的形式,让学生学中做,做中学,理论联系实际,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3、再次,学校要多渠道的争取资金,并根据本地的社会实际情况,在素质教育实践基地的建设中,适当地开展一些既能开展素质教育,又能创造一些经济效益的项目,这样就可以保障素质教育基地健康有序的发展。

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方案

打造校外实习基地是学校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办学、加强内涵建设、提高办学软实力的重要途径。校外实习基地是充分利用企业生产与经营的软硬件资源,着力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与职业素质的实践教学场所。学生在校外实习基地进行顶岗实习, 在实际工作中教育自己, 掌握未来就业所需知识和职业技能,培养自身的职业素养。校外实习基地的良好运行是开展实习教学工作的基础和质量的保障,保持校外实习基 地长期稳定发展, 对发挥校外实习基地应有的作用, 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具有重要意义。 一、总体目标 1.打造校外实训基地,满足专业学生的课程实训和专业实习需求。 2.拓展校外实训基地的功能,既要数量,更要质量,着实提高校企合作办学的水平。 3.加强校外实习实训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完善师资队伍结构。 4.在师资队伍培养、课程开发、教学资源建设、项目研发、技能竞赛等多领域开展合作。 5.建立和完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实践教学体系及质量监控和评 价体系。 6.通过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弥补校内教学资源的不足,为企业建立人力资源储备,促进企业经济增值,提高社会资源的利用率,实现多赢效果。

二、建设原则 1.互惠互利原则 学校和企业作为不同的利益主体,其社会责任、功能定位互不相同。学生在实习基地实习,虽然给企业解决了一些人力资源的问题。但直接利用实习基地的场地、设备以及接受企业技术人员的指导,这必然给企业带来许多负担。为了建立稳定的合作办学关系,实现长效发展,在充分利用企业资源的同时,学校也要为企业创造利益。例如利用院校师资力量,为企业员工提供职业岗位培训。利用学校智力资源优势,为企业提供人才、技术、信息咨询等服务,甚至与企业联合做课题,与企业技术人员一起共同研究和攻克难题,为企业排忧解难,创造效益。 2.专业对口原则 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要充分考虑与学校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能满足相关专业培养的要求,实现较高的专业对口率,提高专业与行业的契合程度。在开发校外实习基地时,除考虑企业的规模和实力外,重点识别企业是否能为学生实习提供相应设备、实习环境以及相应的专业实习内容。避免出现专业不对口,学生在企业充当低技术含量的“廉价”劳动力的现象。 3.互补共享性原则 校外实习基地建设要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原则,充分利用专业科系的技术、人才、文化、信息等资源优势,在开展实践教学的

参加区中小学社会实践活动基地活动总结

参加区中小学社会实践活动基地活动总结 2012年5月21日—5月25日,我校初一年级103名同学在10名教师的带领下,来到淄川区教育实践基地西校区进行了为期五天的实践活动。本次实践活动既紧张有序,又生动活泼,既增强了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又增强了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磨练了学生的意志,教会他们如何生活如何做人。同时我们带队教师也得到一次师德修炼。这次实践活动,给我们全体师生留下了深刻而难忘的印象。现将本次实践活动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带队教师认真负责 本学期开学初接到劳动实践任务时,学校就非常重视,专门召开校中层以上干部会议,决定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进行了前期准备。校长多次询问准备工作进展情况,并亲自召开全体带队教师会,给予具体指导。在基地的每一天我校领导都有一个跟班,领导的关心及榜样的示范作用,极大的鼓舞了基地的全体师生,增强我校基地师生克服困难的信心。 我们全体带队老师严格按照校领导的要求,处处注意自己的师表,育人先严已。两天中我们老师不请假、不掉队,与全体同学们同吃住,共同劳动,同拉练,自始至终,从早到晚,每天一次总结会,精心策化,老师们全身心投入,即是老师又是父母更是朋友。在实践活动中,我们三个班主任老师表现突出,他们即要安排同学们一切活动,更多的还要关心同学们的日常生活、身体状况、思想状况,白天活动结束,他们要一个个地找同学们谈心,了解情况,当同学们犯错误时,他们那句严厉的话语后面包含着一片苦心。晚上同学们就寝,他们要一个个房间检查,同学们被子掉了,是他们一个个的盖好,夜深人静时,同学们进入梦乡,我们的老师还在考虑,第二天的工作安排。 二.基地管理有序,活动安排合理 我们进驻基地后,不论是劳动,还是训练,还是饮食起居方面的安排,基地领导都给予我们极大的关心和帮助,从而使我们在基地各项活动都能顺利开展,并且取得了很好效果。室内外军训活动中,基地两位教官耐心示范,认真指导,使每位营员都掌握了基本要领。另外活动处两位主任对我校营员各项活动进行精心安排指导,在学生饮食方面,后勤处要求食堂每天不断变换花色品种,同时保证师生及时用水方便。在两天的劳动实践活动中,基地各位领导及时协助,做到管理严格,制度健全,使学生各项活动开展井然有序。 三.活动内容丰富,活动形式,使学生身心素质得到全面健康发展。 首先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环境保护教育,国防知识等教育,5月21日上午一到达基地,我校学生就开始自己打扫卫生、整理内务,下午劳动军训,听环保知识讲座。在实践活动中,同学们先后参加锄地、抬土、浇水、电器安装、手工制作、帮厨等活动,并且做到自己的事自己干,洗衣、整理内务,打地、打

河东小学劳动实践基地建设方案

河东小学劳动实践基地建设方案 劳动实践是全国少工委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和未来发展要求提出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教育活动。我校响应上级号召,根据学校和社区的实际情况,制定河东小学劳动实践基地建设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为了加强学生的劳动观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在劳动实践中,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造能力,教育学生学会关爱他人,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自己生活的家园的情感,培养学生“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责任感。 二、目标及任务: 1、提高基地的示范作用。 2、提高基地育人功能和社会服务水平。 3、提高基地的建设水平,使基地美观、实用。 4、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专业教师的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 5、“以育人为主、创收为辅”,从小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提高劳动技能。 三、领导机构: 为保证基地建设有序高效的运行。学校建立了以一把手

为组长,班子人员和专业教师为成员的领导机构,具体如下:河东小学劳动实践基地建设领导机构 组长:刘立平 副组长: 成员: 四、建设方案: 1、我校将建设两块劳动实践基地:操场东南角、羽毛球场地北侧。共计600平方米。 2、今年我校将羽毛球场地北侧的空地改造成劳动实践基地。这里原是由建筑垃圾填埋而成的空地,现在学校已将地表垃圾清除,并购置新土铺垫,接下来将对其进行规划设计。西侧墙边建藤架一排,采用竹竿穿插。种植爬山虎、丝瓜、南瓜、葫芦等攀爬植物。整个园内用水泥鹅卵石砌成小路,利用小路把园子分割成不同的板块,也便于学生、老师日常进出和管理。园内准备种植北方常见的蔬菜和粮食作物,让学生体会父母日常劳动的艰辛,养成珍惜粮食的好习惯。南侧边角地带种植一些草花。建成后这将成为我校的一处亮点,集观赏、休憩、教学、劳动实践、科研为一体教育休闲场所。 3、操场南侧将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强土壤改良,施以农家肥。分畦种植北方常见绿化草坪。本年度将聘请有种植经验的教师对学生进行种植、除草、除虫等方面的辅导。促

走进实践基地提升综合素质五年级社会实践活动报道

走进实践基地提升综合素质五年级社会实践活动报 道 Revised by BLUE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2,2020.

走进实践基地提升综合素质——五年级社会实践活动报道 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10月23日-27日,西园街道霞浯小学组织五年级79名学生到位于紫帽山下的晋江市中小学生劳动技术教育实践基地开展素质教育实践活动。 23日上午,同学们兴高采烈地带着行李登上了学校包车前往基地,一路上大家有说有笑,憧憬着即将到来的五天社会实践活动。在基地礼堂举行简短的开营仪式后,同学们正式投入了实践活动。这次实践活动内容首先以军训、内务训练为主。教官为了使同学们掌握一些部队正规动作要领,同时以部队的纪律来严训学生。立正、稍息、下蹲、摆臂、踏步这些看似容易的动作,做起来却没那么容易。军训时,有时一个动作,一个人没有做好,教官就接二连三的强化训练,直到所有同学的动作协调一致,并符合标准。此外,为了充实他们的军训生活,调节他们艰苦军训的氛围,还开展了拔河比赛、国防知识专题讲座、文艺晚会等多种活动。同时,在基地辅导员和学校老师的精心辅导下,五天时间里,同学们先后参加了“射击体验”、“蔬菜生态园”、“泥塑”、“多米诺骨牌”、“陶艺”、“坎坷人生路”、“鸭子舞”、“环保生态游”等项目。通过走进社会、走进基地,充分发挥了校外教育实践基地资源优势,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实践机会。在这里,同学们不仅充分享受到了动手实践的乐趣,也在努力拼搏中增长了知识,磨练了意志,锻炼了技能,培养了团结协作的精神。同学们纷纷表示,以前在家里很少做家务,长期依靠父母,这样的锻炼机会很难得,参加这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对自己的成长很有意义,希望今后学校能多组织类似的活动。活动最后还就军训会操、内务整理、文学风采、拔河等方面进行了专项活动比赛,评出了优秀奖项。 27日上午,我校赖校长到基地看望参加实践活动的学生,并与同学们亲切交流,了解同学们参加实践活动的感受,并兴致勃勃地观看了当天的军训会操。 27下午,在基地礼堂举行了闭营仪式,实践基地的总教官作了总结讲话,赞赏同学们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团结友爱、乐观坚强、开拓创新等优秀品质,勉励同学们再接再厉,回到学校后刻苦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做一个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闭营仪式上,还对优秀班级、优秀学员进行了表彰。 短短五天的实践生活,虽然让同学们接受了汗水、甚至泪水的洗礼,但他们学会了坚韧不拔,学会了服从命令;培养他们的品质,磨砺他们的意志。整个军训展现了人类活跃敏捷的思维,更体现了集体主义的伟大和团队精神的重要。我们期待着学生从基地回到学校后精神面貌能大为改观,自觉性、组织纪律性、时间观念、法制观念和集体观念能比过去增强,平时在家里能主动争做家务,希望这五天的社会实践能让确实地孩子发生哪怕一点点变化,那么我们参加劳动技术教育实践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龙岗区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信息资源

深圳市职业教育学校信息资源调研表 填报单位龙岗区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 填表人袁俊良 填表时间 2008年8月16日 联系电话 84882039 电子邮件 zhoudaishu@https://www.doczj.com/doc/7412269326.html, 深圳市政府办公厅 深圳市网络信息中心 二○○八年七月

填表说明 1.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挖掘教育服务资源是建设服务型政府,完善惠及全民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贯彻国家信息公开条例,落实党和政府关于改善民生相关要求的重要举措。 2.本调查表的设置本着以用户为中心的指导思想,旨在调查了解各教育机构所掌握的服务资源情况,内容包括学校概况、业务信息、通知公告等方面,涵盖了入学、上学、毕业全过程的信息。 3.请各教育机构组织好本单位的调查表填报工作,全面、翔实、准确地反映本单位服务资源状况。

一、机构概况 1.基本信息 学校全称:深圳市龙岗区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所在区:深圳市龙岗区 详细地址: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龙东大围村珠岭邮编:518116 联系电话,监督电话:84882039 网址:(暂无) 2.上级主管部门 □市教育局 □其他(请注明)[文字] [单选] 3.单位性质 □省规范化学校□市规范化学校[二选一或不选] □改制□民办[单选] 4.机构设置

5.学校介绍 (可包括学校面积,学生数,教师数,教室数,操场、体育馆、多媒体教室、实验室等硬件设施建设情况,学校历史沿革等信息)龙岗区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简称:实践基地),座落在龙岗街道龙东大围村,占地面积7.2万多平米,建筑面积2万多平方米。现有正编教育管理人员6名,临聘教职工87人。实践基地目前辟有教学区、办公区、生活区、运动训练区和即将完善的勇敢智慧区、国防教育区和农业实践区。 教学区现在拥有24间课室和教职工办公室。开设国防教育、电子、烹饪、刺绣、工艺木工、剪纸、陶艺、丝网花制作、数码摄影、黑白摄影等学工、学农、学军一系列综合实践课程;办公区拥有综合办公楼一栋;生活区拥有餐厅、宿舍,能同时容纳1200名学生就餐和住宿。15000多平米的运动场,1300多平米的风雨操场、多媒体教室、游泳池等硬件设施建设。 实践基地自2007年8月启用以来,已先后接纳龙岗区内初、高中生25000多人参加学工、学农、学军等综合实践活动。2003年,实践基地被龙岗区委、区政府授予教育系统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小学劳动基地建设方案

小学劳动基地建设方案 小学劳动基地建设方案 毕武庄小学劳动基地建设方案 20xx、3 为切实加强我校科普劳动基地建设管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劳动技能和实践水平,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善于总结的意识,增强学生动脑和动手的能力。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劳动基地建设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劳动实践中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劳动技能和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同时,让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总结,增强它们的农业科普知识,提高学生动脑和动手相结合的能力。 二、目标任务 1、通过一系列的种植实践活动,使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观察周围的事物和农业生产过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增强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2、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进行种植实践,增强他们的农业科普知识,通过写观察日记和科普小论文,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写作水平。 3、通过一系列综合实践活动,如绘画写生,英语小组会话,美术小组写生等,使学生体验到劳动成果带来的快乐,享受成功的喜悦。同时,学生在交流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提升品位,团结协作能力和自我交往能力得到加强,同时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自己校园的情感。

4、教师通过亲身参与,真正体会到综合实践活动是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各科的教学密切相关,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三、劳动基地建设面积及预算学校拟在教学楼北面,厕所东西的空地开发建设劳动基地1.5亩。以种植各季蔬菜、瓜果作物为主,以种植代绿化,使之成为学校的又一亮点。预计投资14200元,细目如下: 四、劳动基地分配 我们把学校的劳动基地分为三类管理: 责任园分配到每个班级,主要种植一些常见的蔬菜,由班主任老师不定期的组织学生进行管理。 兴趣园学校综合兴趣小组使用,由语、数、英、美、科学指导教师和兴趣小组的学生管理,可以考虑种植一些不常见或有一定研究价值的植物,组织学生观察。活动、撰写。 自留园主要由老师负责管理,给学生提供观察、发现、撰写科技小论文的一个平台。 五、主要任务 种赏收品为劳动基地建设和综合实践课程的工作主线,以“品”贯穿整个建设过程,品“种”的辛苦,品“赏”的乐趣,品“收”的喜悦。 1、责任园的种子和秧苗由学校购买,班主任组织学生负责种植。 2、兴趣园由相关指导教师负责,自主种植,学校不做统一规划。 3、科学老师和其他指导教师深入劳动基地,与学生一起种植、一起管理,组织学生写观察日记,撰写科普小论文等,其作品可不定期展出。

劳动实践基地实施方案

崇文小学 2016 年劳动实践活动方案 根据上级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我校制定“以基地为载体,体验育人,创建特色学校”的办学思想 ,把学科教学活动向基地延伸,合理利用基地资源开发校本课程,为综合实践活 动课程开辟新的课堂。 一、学校组建劳动实践基地领导小组。组长:龙家雪,副组长:廖赤军、张世民,成员:学校行政人员和各班班主任。就学校劳动实践基地的建设作了整体规划,提出并实施了以“基地为载体,体验育人,创建特色学校’的工作思路。 二、劳动实践基地的实践项目。学校劳动实践基地现有 1.2 亩。学校分配后,由 15 个班级划片经营,责任落实到班主任,班主任规划每期学生劳动实践的内容和时间。 三、劳动实践基地建设的主要做法。 1、加强领导,统一认识,全面规划。学校素质教育虽已全面实施,但学生的劳动教育 易被忽视。部分领导和师生还是停留在应试教育上,基于这种现实,学校高度重视,统一 思想,确定把劳动实践基 地的建设作为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一个课程加以重视,并制订长远规 划和短期目标。 2、整合资源,规范管理,增强效益。在基地资源开发利用规划 中,争取到了各方面支持,对土地资源和技术人才资源有效整合,科 学管理,提高综合开发力。 1

3、劳动实践基地成鲜活的教材。每学期各班组织学生给基地播 种、除草,施肥、等。让学生体验劳动的艰辛,品味劳动成果的喜悦。 语文课让学生到基地观察、了解大自然;数学课让学生去丈量,去体 验;科学课让学生去识别植物,丰富学生的课堂生活。各班主题班队 活动根据选择内容由课堂移植到了劳动实践基地。如可开展“劳动最光荣”“我们周围的环境调查”、“野炊”等主题活动,让基地成为学生的乐园。 四、劳动实践基地教育的目标 1、根据学校实际结合学生年龄特点,根据各年级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要求,制定 各年级教学计划。分阶段目标要求如下:(1)、一、二年级 帮助学生认识校园环境、认识大自然,懂得保持环境卫生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和义 务。 认识自我,做生活的小能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学会与人相处,养成理解、关心、帮助他人的良好品质。 认识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2)、三、四年级 通过了解、接触社会中需要帮助的人群,教育学生关心社会,奉 献爱心。 增强生活自理的愿望,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参加简单的家务劳动。 了解各行各业的工作情况,懂得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通过对生活中的废品进行再创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