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矛盾对立统一的观点及方法论

矛盾对立统一的观点及方法论

矛盾对立统一的观点及方法论
矛盾对立统一的观点及方法论

(1)原理内容:矛盾即对立统一。

(2)方法论:矛盾的观点要求我们必须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

(1)原理内容:矛盾具有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2)方法论:矛盾的普遍性要求我们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及方法论

(1)原理内容:矛盾的特殊性,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2)方法论:矛盾的特殊性原理要求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方法论

(1)原理内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②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2)方法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不断实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要着重把握其方法论意义)

主要矛盾和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的原理及方法论

(1)原理内容: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则是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方法论:方法论要求: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抓重点、抓中心、抓关键,又不忽视次要矛盾的解决,统筹兼顾。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及方法论 (唯物辩证法)

(1)原理内容:每一个矛盾中的两个方面的力量是不平衡的。其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叫矛盾的主要方面。而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叫矛盾的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方法论: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重视主流,但又不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即支流。

共同方法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反对一点论和均衡论。

金钱追求和道德追求能不能统一

2008年08月04日星期一下午 02:49

佳 13:58:04

欢迎正方陈词!鼓掌!

aqua 14:01:41

第一,金钱追求和道德追求的统一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顾名思义,金钱追求我们可以理解为人们在物质上的需求,放在国家的角度就是精神文明建设,而道德追求是人们在精神上要求的到愉悦,国家的角度讲就是精神文明建设,我们知道社会要进步,社会要发展就必然要求经省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意,这些反过来促进社会发展

aqua 14:03:52

第二,追求金钱和追求道德并不冲突,我们不断完善的法律制度建设和人们内心向善的追求,是我们不会过分追求金钱而丧失道德,同样,当今社会的发展也要求人们在追求更高层次的道德的时候追求物质上的满足

aqua 14:04:49

第三,追求金钱和追求到的必然要求我们是相辅相成的……等下,电话

aqua 14:08:31

就是相辅相成……,诚然我们承认很多人逾越了道德伦理的鸿沟去近乎狂热的追求金钱致使道德沦丧,但是这只是沧海一粟,我们看到没有两者的统一社会便没办法进步和全面发展,如果对方同学今天要说追求金钱和追求道德是冲突的话,那就要请对方同学论证,两者不可统一,社会怎那么发展?谢谢……

佳 14:09:04

反驳对方同学观点,第一,金钱追求和物质追求是不同的,今天我想吃到一顿昂贵的早点和吃到一顿可口的早餐,有着很明显的不同;而同样道德追求和精神追求也并不相同。第二,我们说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正是因为两者是不统一的,否则一手抓不就行了吗?

佳 14:09:18

对于对方提出的第二点,二者的追求的确不冲突,可不冲突并不代表着统一,同意应该是一者促进一者,相辅相成,可显然,对方并没有论证这一点

佳 14:09:28

下面来陈述我方观点

佳 14:11:47

第一,人们对金钱的追求自古有之,人们追求钱财,希望获得更多的金钱以满足自己的欲望;而对于那些意志不够坚定的人来说,金钱使他们掉入了欲望的沼泽,他们为了自己的虚荣盲目攀比等等原因,不择手段的追求金钱,从毒品走私到贪污受贿,从灯红酒绿的色情街到今天腐败的学术界,他们甚至为金钱而失去了道德(控诉状)

佳 14:12:51

第二,就算是普通人,他们以合法的手段去谋取钱财,但这能说明两者统一吗?我们说,我在上学和我在追求知识是两个概念,而同样的,他奉公守法地赚钱并不意味着他有道德追求……

佳 14:14:20

第三,对于那些我们看到的商业大亨,姑且不论那些在背后以不政党竞争搞死对方之流,我们只看那些合法的好不好?他们在自己的资本不断膨胀的同时,必然导致本行业或其他行业的损失,他们在从商的时候,并没有做出任何有道德追求的事,而之后他们的捐款,也只是表示二者可以同时进行,却不代表他们统一……佳 14:14:22

谢谢大家

aqua 14:16:04

对方同学说金钱追求不等同于物质追求,那我倒想请教对方辩友了,没有金钱追求,哪里来的物质追求,我们知道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啊……难不成对方辩友要告诉我们,今天我去买东西满足我的物质追求的时候,我用不到钱吗。对方辩友,那我们货币的存在有什么意义呢,对方同学是不是要告诉我们,祖先啊,这东西分明没用吗……

对方同学两者是不冲突,这是两者得以同意的基础啊,要是连这个基础都没有的话,我们就没有必要谈统一了。至于对方同学提出的互相促进,我想刚才在我方一辩已经论述的很清楚了,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对金钱的追求为我们道德追求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我们对道德的追求又约束着我们,使我们更加规范的去追求,这难道不是对方同学说的互相促进吗?

佳 14:17:53

金钱追求的确不等于物质追求啊,我们说我要享受良好的物质的确需要金钱,但我们对物质的追求就一定等于对金钱的追求吗?今天我想吃顿可口的晚餐,我只需要学会好的厨艺就好,没有必要一定吃很贵不是吗

aqua 14:19:00

至于对方同学又提出有的人追求金钱而丧失了道德,我们当然也是有目共睹,可是我们要看到究竟是什么让他们丧失了道德,是因为整个背景环境,还是因为其他任何因素,我们看到和珅已经够有钱了吧,但是他还是一味的追求金钱,这个时候我们要看到是他那颗心在作祟,而并非金钱惹得祸啊

佳 14:19:08

不冲突或许是个基础,但有基础就一定统一吗?我们说一楼是十楼的基础,但你能说每个有一楼的房子就都有十楼吗?平房人民有福了呀

佳 14:20:03

道德约束着我们不代表我们有道德追求,就像现在法律约束着我们,可我却未必懂得每一门法律,也就是说我对法律没有追求;照对方的逻辑,对方是熟读法律

才会不犯法了?

aqua 14:20:08

对方同学说学习厨艺,请教对方辩友,学习厨艺就不要钱吗?再者说了,是不是我们社会的每一个人的目标都是学习厨艺呢。我们说,这样社会究竟应该怎么进步呢

佳 14:21:06

那的确不是金钱惹的祸,我们也看到了很多合法追求钱的人,可他们的道德追求和金钱追求统一了吗?请对方回答我提出的问题,有哪一个例子是某个人追钱和追德统一的?

佳 14:21:58

社会需要物质和精神需求,但这并不是金钱追求和道德追求,你比如说精神需求,人的精神需求中包括追求道德和追求美,这是很明显的范围不同,请对方回去翻翻字典吧

aqua 14:22:08

是啊,对方同学虽然你不是很懂得所有的法律,可是我们为什么没有看到您去杀人放火呢,就是因为在您的心中保留着一份道德的宁静,这不能不说是您追求道德的结果啊。再者,对方同学不要混淆了有和追求的概念,我们说二者是相通的,也就是说,道德只有在你追求的时候才能获得,而并不是说真理是从添上掉下来的啊

佳 14:22:38

我没去杀人放火是因为我惧怕之后我被枪毙,并不是我有道德追求

佳 14:23:23

当然啊,道德只有我追求才能来,对方辩友你说得太好了,那么请举出一个他在追求金钱的同时,道德也得到提高的人的例子吧

佳 14:23:41

注意,是他追求金钱这个行为使得他的道德提高哦……

佳 14:25:29

我不是懂得道德,我是怕死,怕死是生物的本能,很遗憾就是从天上掉下来的6 aqua 14:26:23

再者,对方同学说,企业捐款是因为他们想挣更多的钱,那么我不否认这样一个观点,可是我们看到要得到更多的钱企业就必然会去追求他的社会效益。这样的追求要求我们追求道德,不是说明了可以统一吗》

佳 14:26:26

而他们在看到灾区苦难的时候,伸出援手则说明他们追求着道德,这个时候金钱追求必然让位,他们捐钱肯定不是为了挣更多的钱吧?金钱损失了呀

佳 14:26:50

我可没说他们捐钱是为了挣更多的钱……

佳 14:27:22

那也有个先后,没统一起来啊……

aqua 14:27:27

呵呵对方同学又说了怕死是生物的本能,这个我方当然不否认,可是这样的本能如果只是归结到自然界的话,恐怕也只是怕老虎怕狮子,而不是怕犯罪吧aqua 14:28:04

为什么你会惧怕犯罪,而又为什么你知道犯罪会死呢……对方同学可不要告诉我这也是本能啊

佳 14:28:07

唉,对方辩友,我的道德追求不像你方那么高,我就是犹如惧怕豺狼一般惧怕被枪毙,就是因为这样我才不去杀人放火

aqua 14:28:11

人是社会上的人……

佳 14:28:49

因为别人这么告诉我的……思修课上讲的……而且不犯罪就是追求道德,你方的

追求也太低点了吧

aqua 14:29:11

对方同学说要有先后,我们当然承认,在原始社会的时候要有先后,可是对方同学不要忘记了,现代社会,我们为什么要精神文明物质都要抓呢

矛盾分析法原理和方法论小结与训练

七个基本原理和方法论 1、矛盾对立统一原理 2、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3、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4、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5、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关系原理 6、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关系原理 7、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 1、矛盾对立统一原理 【原理内容】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包含着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矛盾具有相互依赖和相互转化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必须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分法、两点论(A、既要看到矛盾的这一方,又要看到矛盾的另一方;B、既要看到矛盾双方的对立,又要看到双方的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在对立中注重统一;)【反对】反对用片面的观点看问题(一点论),反对离开对立谈统一或离开统一谈对立。 【关键词】“既……又……;虽然……但是;双赢;双刃剑;成就……困难……;机遇…挑战;相反相成” 【该原理经常应用于】 用对立统一原理分析A和B的关系------(通常是一对反义词,二者之间存在冲突,顾此失彼) 【答题模式】 (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A与B是对立统一关系 (2)一方面,A与B存在一定的对立性,……分析…… 另一方面,A与B也具有统一性……分析…… (3)总而言之,我们必须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分法、两点论。既要……又要……(或把……和……有机结合或兼顾……) 例1:(2007·广东)“人生譬如滑雪,只有知道如何停止的人才知道如何加快速度。”这句格言说明事物是( D ) A.相互依存 B.相互转化 C.相互渗透 D.相反相成 例2:(2009·江苏)“5.12”汶川大地震后,温家宝总理在看望北川中学高三学生时,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了“多难兴邦”四个大字。“多难兴邦”一词蕴含的哲理是( B ) ①矛盾双方相互依赖 ②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③矛盾双方相互贯通 ④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矛盾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

矛盾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 矛盾规律也就是对立统一规律,它揭示了事物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矛盾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充分了解和掌握对立统一规律,有利于我们成长与成功。 简单来说,矛盾双方最终的结果只有三种:矛盾的一方克服另一方:例如:战争 矛盾的双方同归于尽例如:阶级对立 矛盾双方融合成一个新事物:学术讨论 从矛盾双方的最终结果我们可以看出矛盾的几个性质:同一性、斗争性还有普遍性。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存在矛盾,事物内部对立双方,又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成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因。而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又统一又斗争,则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所以说,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内因(事物内部的矛盾)和外因(事物之间的矛盾)作为同时存在的内部和外部的联系,都对事物发展发生作用。矛盾还具有特殊性。例如不同的运动形式有不同的矛盾性质:在物理中,有排斥与吸引;在化学中,有化合与分解;在生物中,有同化和异化。 通过上面所述的矛盾的特点与性质,我们可以知道矛盾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意义。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从解决矛盾、产生矛盾、在解决矛盾……如此往复中得到发展。因此,我们要勇于承认和揭露矛盾,善于分析矛盾,从而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让自身得到发展。陈安之老师告诉我们在个人的成功过程中,目标设定、时间管理、信念、知识很重要,但最最重要的是行动。说明这些矛盾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这就是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复杂事物往往有多个矛盾,事物性质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比如我们国家实行一国两制,但是这并没有改变我国的国家性质。因为社会主义制度是主体,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占主导地位,代表了国家的发展方向。所以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其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我们要努力找出事物的主要矛盾,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坚持重点论,着重解决好主要矛盾。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又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所以我们必须时时从客观实际出发,注意矛盾发展的具体状况,分析研究,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把握好主、次矛盾的主、次方面的联系与转化,做好转化工作,促进事物的发展。 在生活中应该如何利用矛盾规律分析和解决问题呢?下面举几个例子。 拿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来说,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愈演愈烈,三聚氰胺奶粉、瘦肉精、皮鞋明胶等各种问题食品层出不穷,引起人们对食品安全极大的的担忧。仔细分析,可以得到以下几个原因:因为矛盾具有特殊性,但当前我国对于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不甚完善,各具体方面没有详细规定,没有按照具体问题具体出台法规,因此给了不法人员可乘之机;因为矛盾具体普遍性,但我国商品生产厂家没有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只看到眼前利益没有看到质量和信誉的重要性,是产生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原因;食品加工企业没有认识到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的必要性,片面追求眼前经济效益,没有做到统筹兼顾,使得产品产生安全问题。 再说城市的发展问题。城市的发展,主体是广大市民,动力不在上,而在于市民及其各种观点、利益的民主交流与互动,而政府只是一个执行机构。政府要信任群众,不要把自己打扮成全知、全能、道德完善的监护人,什么“搞”、“建设”、“ 工程”等词,无一不在表明一个人格化的“英雄式”政府的存在,其实许多精英是隐藏或流落在民间的。群众才是城市发展的内因,如果什么事都靠外力推动,靠行政权力来推动,那么行政成本特别是其中的“腐败”成本是巨大的,古今中外,莫不如此,所以我们需要用对立统一的方法关注社会本身的自我平衡,一切法制、政治、行政管理等,都应当是完善社会机制,促进社会自我平衡为根本宗

高中政治:矛盾分析法原理及方法论总结(20190426063830)

11、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原理 [原理内容] ①矛盾无处不在,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②矛盾无时不有,矛 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③矛盾就是事物,就是运动,就是思想,就是问题,世界就是由矛盾组成的。 [方法论] 对任何事物,在任何时候,都要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坚持两分法。 [错误倾向] 反对一点论、片面性、绝对化的观点。 [应用举例] 运用矛盾对立统一的观点说明,必须坚持“两手抓”的方针 答案要点:(1)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内部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即任 何事物都是有两点而不是一点。所以,我们要坚持两点论、两分法、全面地看问 题,反对一点论。 (2)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需要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因此,党提出一系列“两手抓”的战略方针,既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犯罪;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民 主法制;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 (3)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是坚持两点论、两分法的具体体现,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顾此失彼,一硬一软,是一点论、片面性的表现。 12、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原理内容]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弱点。这是世界上诸种事物之所以千差万别的内在原因,构成这个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方法论] 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错误倾向] 反对对具体事物不作具体分析,千篇一律地用一种方法解决不同事物的矛盾;反对把理论当作不变的教条,生搬硬套。 [应用举例] 辨析:矛盾的特殊性说明世界上的事物都是完全不同的。 答案要点:

(1)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它是世界上 诸种事物之所以千差万别的内在原因。构成这个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本 质。根据矛盾特殊性原理,得出承认矛盾特殊性这一点是正确的。 (2)矛盾不仅有特殊性,而且还具有普遍性,再特殊的事物也总要和其他同类事 物具有相同之处,只有特殊性,没有普遍性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因此,只能说世 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事物,而不能说世界上的事物完全不同。 (3)上述观点,只承认了矛盾的特殊性,忽视了矛盾的普遍性,是一种片面的观 点。 13、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 矛盾的普遍性(共性)特殊性(个性)是不可分割的,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 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不是凝固不变的,在不同的场合又是可以变化的。 [方法论] 这一原理,对于我们正确地认识事物,学会科学地工作方法,具有重要意义。由 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我们认识事物时,就必须把这两方面辩证的统一起来,既要从特殊性中概括出普遍性,又要在普遍性的指导下去研究特殊性,也就是要遵循从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革命和建设 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原则的哲学基础,也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哲 学依据。 [错误倾向] 既要克服只看到矛盾的普遍性,忽视矛盾的特殊性,看不到事物之间的差别;又要克服只看到矛盾的特殊性,忽视矛盾的普遍性,看不到万事万物的联系。 [应用举例] 运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说明我们为什么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 义。 答案要点: (1)原理内容:(略)。 (2)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鲜明地体现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例如,必须坚持

矛盾观七大原理方法论总结

矛盾观七大原理方法论总结

1、某市政府采取“一企一策”的办法推动“僵尸企业”问题的解决。对符合破产条件的企业及时引入破产程序,对兼并重组后可以重生的企业促其兼并重组,对无意愿无能力继续生产的企业依法收回用地,盘活存量土地,从而促进了该市经济的快速发展。解决“僵尸企业”问题的办法包含的哲学道理有() ①关注矛盾两个方面的同时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②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 ③针对具体问题找出具体的解决方法④着眼于事物的要素进行系统优化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市场期待已久的苹果iPad平板电脑已于2010年4月3日开始在美国上市销售,美国主要媒体对iPad几乎都给出了正面的评价,认为iPad功能强大,可供人们看电视、听音乐、上网,而重量只有680多克。不过,也有人批评说,iPad没有键盘和USB接口,也无法播放Flash动画,这让它的魅力大打折扣。这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是() A.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B.矛盾具有普遍性C.新事物总是弱小的,有待进步、完善D.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3、美国科研人员做过这样的实验:将一只青蛙放到沸水中,青蛙触电般立即窜逃出去;又将青蛙放到凉水中,然后用小火慢慢加热,青蛙虽然可以感觉到温度变化,却没有立即跳出去而逐渐丧失逃生能力。这种现象被称为“青蛙效应”。人可以避免“青蛙效应”在于能居安思危,并因“思所以危”而“安”,其哲学道理是 ①认识“危”的条件、根源和前景是实现“安”的必要前提 ②认识“危”的必然性,则可以安之若泰、泰然处之 ③认识“安”与“危”的依存、贯通关系,顺应和迎接安危转化的趋势 ④认识“安”与“危”的包含、转化关系,努力实现转危为安和趋安避危 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 4、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磨难,同时又促使人类更加自觉地去认识和把握自然规律、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进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正如恩格斯所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从灾难到进步,其中体现的深刻哲理是 ①“灾难”和“进步”作为矛盾双方,包含着向对立面转化的趋势 ②“灾难”向“进步”转化是无条件的,体现了矛盾双方的互相贯通 ③“灾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进步”转化,体现了矛盾的同一性 ④“灾难”促进“进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某些外因的决定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5、燃放烟花爆竹在增添喜庆气氛的时候也带来了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在绿色发展深入人心的今天,限放禁放逐渐占了上风。这一变化体现的哲理是() ①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②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 ③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④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6、在我国灿烂的历史文化宝库中,有许多言简意赅的成语,凝结着深刻的生活智慧。下列对成语的哲学寓意理解正确的有 ①刻舟求剑——静止是认识事物的基础②画龙点睛——重视解决主要矛盾 ③见仁见智——真理是相对的有条件的④胸有成竹——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11北京)2010年以来,我国物价上涨较快,稳定物价和增加就业是宏 观调控的两大目标,但在短期内,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图9所示的

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物辩证法的根本规律。又称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的规律。它揭示出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等领域的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内在的矛盾性,事物内部矛盾推动事物发展。 基本内容对立统一规律包含以下基本内容:①对立面的同一和斗争。同一和斗争是矛盾双方所固有的两种属性,同一性表现为对立面之间具有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贯通的性质,斗争性表现为对立面之间具有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的性质。②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的。同一是对立面双方的同一,它是以对立面之间的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矛盾的斗争性寓于矛盾的同一性之中。斗争是统一体内部的斗争,在对立面的相互斗争中存在着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渗透。斗争的结果导致双方的相互转化,相互过渡。③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指它的条件性,任何矛盾统一体的存在都是有条件的;矛盾的斗争性的绝对性是指它的普遍性,无条件性。矛盾的斗争性不仅存在于每个具体矛盾运动的始终,而且也存在于新旧矛盾交替的过程中。④矛盾双方既统一又斗争推动事物发展。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存在和发展的前提,矛盾双方互相渗透,贯通为矛盾的解决准备了条件;矛盾的斗争性导致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和相互关系不断变化,以致最终造成矛盾统一体的破裂,致使旧事物被新事物所取代。 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在哲学发展的初期就已具有关于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的思想。在中国古代,《易经》用阴阳两种力量的相互作用解释事物的发展变化。《老子》提出“反者通之动”这一命题,概括了矛盾的存在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后世的哲学家常用分合、两一、参两、相反相成等概念表达事物对立面既统一又斗争的思想。在欧洲,古希腊米利都学派关于“始基”的思想中已包含有对立统一的思想,赫拉克立特提出“相反者相成:对立的统一”,亚里士多德则讨论了一系列范畴的对立统一的关系。在近代,黑格尔第一次以唯心主义的形式系统地阐述了对立统一规律,指出“一切事物本身都自在地是矛盾的”,“矛盾则是一切运动和生命力的根源”。马克思、恩格斯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体系,吸取了他的辩证法思想,创立了唯物辩证法,也创立了对立统一规律的科学形态。其后,列宁第一次提出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毛泽东在《矛盾论》中对对立统一规律进行了全面深刻的论述,并提出了一系列在具体工作中分析和解决矛盾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在唯物辩证法中的地位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

精品文档 。 1欢迎下载 (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其中必有一种矛盾,它的存在和发展,决定或影响着其它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这种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则是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办事情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抓重点、抓中心、抓关键;又不忽视次要矛盾的解决,统筹兼顾。反对办事情不分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又要反对只抓主要矛盾,忽略次要矛盾的“单打一”。 (二)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每一个矛盾中的两个方面的力量是不平衡的。其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叫矛盾的主要方面。而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叫矛盾的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看问题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主流;但又不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即支流。反对把矛盾双方同等看待,甚至颠倒主次,混淆事物的性质。 (三)、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辨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处于支配作用,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主次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 〖方法论〗:要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立统一规律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立统一规律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历年考试中,该知识点几乎每年必考,堪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重点的重点。考试题型方面,选择题和分析题都会考查。作为核心知识点,要求同学们既要掌握基本概念,还要理解并且学会运用。对立统一规律包括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等。下面老师针对对立统一规律的相关内容给同学们为一一梳理。 一、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唯物辩证法作为唯一科学的发展观,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包括一系列的基本规律和范畴,其理论体系主要包括两大总特征、三大基本规律和辩证法的范畴、辩证思维方法等内容。其中两大总特征包括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三大基本规律包括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即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这是因为: 第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的源泉与动力。第二,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它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第三,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第四,是否承认对立统一学说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实质,是否承认内部矛盾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斗争的焦点。 二、矛盾的概念

唯物辩证法中所谓的矛盾是指辩证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辩证法中的矛盾是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是人们的思维过程中出现的逻辑矛盾。逻辑矛盾是指人们思维过程中由于违反形式逻辑规则所造成的自相矛盾,是主观造成的。 三、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是同一性和斗争性。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分离、相互排斥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接、相辅相成的。一方面,它们的含义有明确的区别,而且矛盾的斗争性的存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矛盾的同一性的存在则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另一方面,两者又有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矛盾的斗争性离不开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不存在脱离同一性的斗争性;矛盾的同一性也离不开斗争性,任何同一性都以斗争性的存在为前提和基础,脱离了斗争性的同一性也是不存在的。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是要运用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原理指导实践,要求我们从对立中把握统一,从统一中把握对立。努力做到“求同存异”、“异中求同”。 四、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包括两层含义:一是矛盾存在于每一个事物的发展过程之中,即无处不在;二是在每一个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都存在着矛盾,即无时不有。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方法论意义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方法论意义 3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年份题型分 值 考点 2000年文科第33 题论述 题 10 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及其实践意 义 2003年第37题Ⅱ分析 题 10 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 2006年第34题分析 题 10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考点链接】 该知识点曾与以下考点结合命制分析题: 《政经》第四章: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经济关系的特征和实质; 《世经》第三章:和平与发展的相互关系; 《世经》第五章:南北矛盾。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承认矛盾普遍性是坚持彻底辩证法的前提,矛盾分析方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任何事物都是由诸多矛盾构成的系统,其中包括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这种矛盾力量的不平衡性,也是矛盾特殊性的重要表现,它要求我们把唯物辩证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结合起来。由于矛盾的性质、地位以及条件的复杂性,矛盾解决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矛盾双方同归于尽;矛盾双方融合成一个新事物;创造出一种使矛盾双方可以长期共存的形式。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是科学地认识事物的 基础,也是正确地解决矛盾的关键。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即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绝对和相对的关系,它们既有区别, 又有联系。它们的区别是:普遍(一般)只是大致地包括特殊(个别)的一部分、一方面或本质;任何个别都不能完全地被包括在一般之中。它们的联系是:一般存在于个别之中,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 任何个别都是一般,都具有一般的本质或属性。任何事物都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普遍和特殊 的区别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矛盾问题的精髓,它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 又是科学的认识方法。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下着重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 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的原理,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各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依据。 35.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矛盾观及其现代意义 年份题型分值考点 1997年文科第27题论述题12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矛盾观 1998年文科第11题多选题 2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 2003年第16题多选题 2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矛盾观及其现代意义 中国传统哲学常用“有两”、“有对”、“有耦”等来说明矛盾的普遍性,用“相反相成”、 “相依相济”、“相形相生”、“一分为二”、“合二而一”等来阐明矛盾双方的辩证关系及其在事物运动发展中的作用,用“和而不同”、“执两用中”等来分析矛盾的解决方式。 中国传统哲学中阴阳和谐的辩证法曾对欧洲哲学,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产生过深远影响;马克 思主义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与中国传统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有许多相通之处,这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中国的传播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奠定了深厚的思想文化基础;中国传统哲学中注重和谐统 一的矛盾观和“中和”、“中庸”之道,对于社会的和谐稳定、不同民族和国家之间的和平共处以 及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等都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36.坚持唯物辩证法,防止形而上学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对立主要表现在: (1)联系观点和孤立观点的对立; (2)发展变化观点和静止不变观点的对立; (3)全面观点和片面观点的对立。是两者对立的实质在于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 的动力。

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关系的原理

一论我国现阶段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相互关系 主要矛盾是指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次要矛盾是指从属于主要矛盾,处于被支配地位的其他矛盾。主、次矛盾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在实际工作中,应首先抓住和解决好主要矛盾,同时又不能忽略次要矛盾的解决。 1、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 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一主要矛盾,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增强综合国力,为其他各种社会矛盾的顺利解决创造条件。主要矛盾的具体体现: 1. 我国生产力和科技、教育还比较落后,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还没有改变,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扭转,贫困人口还为数不少;当今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为全世界所瞩目。但是,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个让人忧心的问题,那就是:中国东西部地区贫富差距悬殊,并且差距还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 3.人口总量继续增加,老龄人口比重上升,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大;目前我国正在走向老龄化社会,老年人越来越多,而人口总量也在不断增加,因此需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来满足就业和社会保证的需要, 4.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 2、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相互的相互关系 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主要矛盾决定和影响次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次要矛盾解决得如何也反过来影响主要矛盾解决。二者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次要矛盾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国有企业内部矛盾;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之间的矛盾;中央和地方的矛盾;积累和消费的矛盾;沿海\沿边和内地的矛盾等等. 因此次要矛盾也是有很多种的,我们必须加以重视,才能更好的为解决我国的主要矛盾服务.否则,次要矛盾得不到好的解决,将直接影响主要矛盾的解决. 二、如何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子秩序之间的相互依赖性:不能只唱经济发展独角戏,目前存在两种较大的声音:一种声音认为我们仍需紧紧抓住“经济建设”为中心,而另一种声音则认为我国的工作重心应转向更加注重“社会建设”,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无疑,这两种声音都有其自身理由,都需要正确对待。可能需要真正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兼顾上述两种声音,既要发展经济,又要改善民生。可以说,社会的良性发展,需要在这些子系统或者子秩序之间发展一种良性互动,发展、维系和利用不同子系统,正是出于社会需要发展和维系一种经济与社会子秩序之间良性的相互依赖性,我们必须改变只唱经济发展独角戏的做法。如何实践建设与民生并重的新国策我国目前处在如何把握发展与民生关系的十字街头。这里,德国的教训必须铭记在心:德国的社会福利制度搞得过头,民众犹如“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在德国,可以说问题不在不知道解决方法,而是在于知道了但无法去落实。社会福利制度容易形成“棘轮效应”,只进不退,一旦铺张过度,社会福利网减肥消瘦的余地很小。在一个良好运行的社会,需要强调个人责任优先,政府提供辅助性的支持作用。社会保障属于一揽子方案,包括个人和家庭为自己提供和保障,互助性或者商业保险,国家提供的社会保险和国家救济,公民社会提供的社会救助,等等。我国今后的做法不是不应铺开社会安全网,而是要大力铺开,涵盖全体人口、各个人口层次,尤其是穷困人口群体和农村人口群体。与此对应,社会保障水平应该首先是对最广泛层次的较低必要保障水平。这种保障有利于维护人的尊严,既考虑到社会团结的需要,又能够调动和利用受保障群体个人的自身和家庭供养能力。当然,人的尊严首先需要通过市场来获得:在一个竞争秩序下,个人提供其劳动力、土地和资本这类生产要素投入,获得其回报,也就是一次分配收入,这种自食其力的行为是维护人的尊严的。此外,社会保障不同于国家保障。综上所述,

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矛盾对立统一原理看中美关系

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矛盾对立统一原理看中美关系 101022014074 黄雪娇金融一班 随着中国实力的不断攀升,中美关系逐渐成为国际上关注的焦点。中美关系的好坏也直接或间接的牵动着世界局势的发展和转变。因此,处理好中美关系不仅是中美双方两国的职责也是世界上各国要关注的问题。 中美关系自建交以来一直是从缓和到紧张,再到缓和的周期性局面,但是双方之间的矛盾主要是走向缓和。从唯物辩证法来看: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其总趋势是前进的,而道路是曲折的;事物发展过程中矛盾的主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起着决定作用。同样,中美之间的矛盾可以看做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不可调和的矛盾。虽然道路是曲折的,但是总趋势是向着和平发展的方向。因此,对中美关系应该用唯物辩证的方法,坚持用两点论来看问题。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一是矛盾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整体中;二是矛盾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回顾中美关系的历史,双方既有很尖锐的对立也有真诚的合作。虽然双方的关系在冷战时期曾出现多次起伏、危机,但始终没有破裂,到现代中美关系反而加深了。在新的国际环境下,中美之间在许多全球性和区域性的重大问题上具有共同利益,存在着广泛的合作基础,中美经济合作的前景更是不可限量的。稳定中美关系是中国外交的关键。机遇来自全球化这个大背景使得美国有求于中国的面不断上升。中美关系的友善对中国经济求得稳定,高度的发展空间是很有利的。 然而,中美双方也有很多差别和斗争,中美双方在经济利益、政治体制和人权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其中台湾问题是影响中美关系改善和发展的最大障碍,也是最容易导致中美关系发生直接冲突的敏感问题。这就是矛盾的斗争性。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享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一直以来,美国看待中国的想法,就是一个矛盾的集合体。矛盾双方在矛盾统一体中具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主要矛盾是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非根本矛盾、次要矛盾是处于服从地位的矛盾。在中美双方的矛盾方面中,也存在着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区别。在当前合作是主要方面,对抗是次要方面。因此中国必须加强与美国的交流与合作,尽可能减少对抗。 我们应正确看待中美关系中的合作与摩擦,合作是必要的,它能创造共赢;摩擦也是必要的,它能让中美双方在此过程中加深相互间的理解与认识,从而使得旧的中美关系在摩擦中发展为新的中美关系。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中美之间在

帮助理解对立统一规律实例

1、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而道路却是迂回曲折的。列宁称之为“螺旋式上升”,毛泽东称之为“波浪式前进”、“前途光明,道路曲折”。之所以说总趋势是前进的,正是因为否定不是“抛弃”,而是“扬弃”,是在肯定一部分的基础上再发展,是集中了前两个阶段的积极成果后的更加完善。而之所以说发展是曲折的,是因为事物的发展是事物内部矛盾斗争推动的。例如,种子到果实再到种子,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又如中国的民间谚语,“物极必反”是第一否定,“否极泰来”则是否定之否定。再如,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原始社会是公有制,奴隶、封建和资本主义是私有制,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又将是公有制(不是原始社会的物质匮乏的公有制,而是经奴隶、封建和资本主义发展后,物质极大丰富的公有制),这也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2、下列命题蕴涵着中国传统哲学中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思想是( ) A、“不平不陂,无往不复” B、“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 C、“荣枯代谢而弥见新” D、“和实生物”我选AD A句中两个“不”,不难理解B两个引号中只各有一个“不” C循环,没有绕到“否否”上D句中的“和”便是“否否”,必然归宿是“肯定”,也就是句中的“生物”(动势强劲,显见辩证法),句中“实”我不知道 3、下列例子中表现了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是(A、B、C、D、E)A、冰——水——汽B、光的微粒说——光的波动说——光的波粒二像说C、团结——批评——团结D、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与辩证法自发的结合——近代唯物论与辩证法的分裂——现代辩证法与唯物主义的自觉结合E、麦粒——植株——麦粒E为什么也对 麦粒—植株—麦粒植物的生长过程,是一个从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发展过程。为什么这么说呢?这可请看麦子的生长过程:麦粒做为种子,在所需要的条件具备之后,如适宜的土壤、一定温度和水分,它就会发芽。此时,麦粒本身被否定了。代替它的是从它内部生长起来的麦苗。麦苗是对麦粒的否定。生长出来的麦苗,经过发芽、拔节、开花、结果,最后又产生出麦粒。麦粒一旦成熟,麦棵渐渐枯死,本身又被麦粒否定了。这是否定的否定。作为否定的否定的结果,又回到了原来的麦粒。这种发展“仿佛是向旧东西的回复”。但实质上已;有了很大的变化,用哲学的语言表达就是:经过否定之否定:的周期性发展,事物已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的原理和方法论总结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 一、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辩证关系原理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矛盾即对立统一。对立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属性;统一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是始终不可分割的。矛盾具有斗争性和同一性两种基本属性。 2.〖方法论〗:矛盾的观点要求我们必须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点论、两分法。(即既要看看矛盾双方的对立关系,又要看到矛盾双方的统一的关系;既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又要在统一中把握对立;既要看到矛盾的这一方,又要看到矛盾的另一方;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促进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变。) 3.〖反对〗:反对片面看问题(一点论),割裂对立统一关系,离开对立谈统一或离开统一谈对立。 二、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不包含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每一事物从产生到灭亡都存在着自始自终的矛盾运动,即时时有矛盾。矛盾的客观性是指矛盾是一切事物所固有的,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2.〖方法论〗:要求我们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还要坚持一分为二,两分法,两点论,全面地看问题。 3.〖反对〗:反对回避、否认和掩盖矛盾,遇见矛盾绕着走的做法,又要反对片面地看问题的观点(一点论,绝对化,片面化)。 三、矛盾的特殊性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它主要有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二是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形成了事物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三是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2.〖方法论〗: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即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3.〖反对〗:反对对具体事物不作具体分析,千篇一律地用一种方法解决不同事物的矛盾,反对把理论当成不变的教条,生搬硬套。 四、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①两者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和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处,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②两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由于事物范围的极其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在一定场合为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是特殊性。反之,在一定场合是特殊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是普遍性。 2.〖方法论〗:要求我们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不断实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补充:这一原理是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坚持这一原理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事物,掌握“由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有助于学会“解剖麻雀、抓好典型,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等科学的工作方法。) 3.〖反对〗:注意既要反对只看到矛盾的普遍性,忽视矛盾的特殊性,看不到事物之间的差别;又要反对只看到矛盾的特殊性,忽视矛盾的普遍性,看不到万事万物的联系 五、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

《矛盾的特殊性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教学设计

《矛盾的特殊性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教学设计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年级:2010级学号:2010014494 姓名:吴雪梅 【课程内容】 课程标准对这一课的要求是:理解矛盾分析方法的普遍意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矛盾特殊性的含义 ○理解矛盾特殊性的表现 ○知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基本含义 ○理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马克思主义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理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学会运用矛盾特殊性原理及其方法论去观察和分析现实生活,解决实际问题 2. 能力目标 (1)提高分析与综合的能力; (2)初步理解和掌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科学方法,运用这一方法去观察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矛盾的特殊性,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同时克服思想上、行动上的盲目性,增强自觉性。 (2)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去观察和分析问题,对现实生活中出现的种种矛盾,要抱有正确的态度。 (3)理解“参差不齐乃幸福之本源(罗素)”,做到能够保持自己的优良个性,尊重他人的优良个性(和而不同)。 【课堂设计理念】 本节内容从学生学习实际和知识体例的完整角度出发,将教材内容做适当整合。贯彻政治教学的“三贴近”原则,围绕着人生和哲学两条线,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论渗透成功人生的道理,实现哲学生活化、哲学人文化的新课标理念。

【重点】 同一事物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 【难点】 让学生结合生活实例,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教学方法】 情境创设法、问题探究法、合作探究法。 【教具使用】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设计活动目的 导入探究哲学,思考人生,走进今天的哲学课堂,让我 们寻找实现成功人生的答案。 通过寓言故事《小灰驴过河》导入这节课。通过分 析小灰驴的错误,导入:矛盾具有特殊性,不同事 物的矛盾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通过寓言故事,激发学生兴 趣、启发思考、导入新课。引 出课题:矛盾的特殊性。 探究活动一(秀出独特猜猜他是谁?学生以组(4-6人)为单位描述某个 人(以本班师生为主)或模仿其动作,其他同学猜 测被描述(模仿)者。 为什么我们可以猜出这些人是谁?(如果有猜 不出者,也可同时设问:为什么无法猜出某些人?)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因为各自的特点(如果描 通过同学们合作互助,共 同探究,目的是发挥学生学习 的主体性和积极性,突出重 点、突破难点,充分体现学生 知识的主动建构过程,做到不 同学科知识融会贯通。

浅谈矛盾与规律

浅谈矛盾与规律 曹慧 01112319 矛盾和规律是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两个重要内容,它们之间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社会基本矛盾理论是历史唯物主义科学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讲的矛盾,指事物自身所包含的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存,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认为任何事物都是作为矛盾统一体而存在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认为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矛盾无处不在,矛盾无时不有。学习矛盾普遍性的原理,对于我们科学地看问题、办事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首先,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其次,还要善于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的矛盾及每一个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各个具体事物的矛盾及每一个矛盾的各方面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也各有特点。矛盾的特殊性范畴表明,矛盾及其各个方面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特点,所以,我们观察事物,首先就要注意到矛盾的特殊性,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而规律是事物之间的内在的必然联系。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但人们能够通过实践认识它,利用它。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就成为了真理。 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对立统一规律,即矛盾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事物的发展即是矛盾的发展。矛盾的发展即是一个解决的旧有的矛盾,然后又产生新的矛盾,新陈代谢,如此循环往复的过程,而这也正是事物发展的规律。 它们的联系在于:事物的发展规律本身就蕴含了矛盾的发展,而矛盾的发展又揭示了事物发展规律的发展轨迹、发展路线、发展方向。就是说,揭示事物发展的规律,必然要首先由揭示事物发展的矛盾入手。它们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形成一个对立统一。 但矛盾和规律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矛盾属于一个方法论与认识论的范畴,是二者合一的概念,认识要由矛盾开始,分析也要从矛盾入手。而规律则属于一个方法论上的范畴,我们认识规律的目的在于把握事物发展的方向,从而找到解决事物发展的途径。 矛盾与规律的关系具有巨大的实践意义。我们要辩证地思考问题,就是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特别是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避免形而上学思想方法的绝对化和片面性。根据实际中的具体情况,多角度地或从相反方向去逆向思维,从而把握事物发展的正确规律。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导入新课】大家有没有听过人格分裂这个词,类似于《仙剑奇侠传》中的龙葵,通常是一种人格,在受到刺激之后就会显现另一种人格来保护那个弱小的自己,比如一般情况下是一个积极、友好的形象;而在受到刺激之后就变成另外一个攻击的、逆社会的形象。其实每个人都有另一个自己,只有在受到强烈刺激之后才会分化出另一种人格,有种很诡异的说法如果你对着镜子长时间的看自己会觉得这个人你不认识。多重人格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人格障碍,从一个极端变化到另一个极端,同一个人由于和现实的冲突,由一种性格变化到另一种性格,两种性格对立但是又共同存在于一个人身上,这种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就是矛盾,这就是矛盾的含义。 【讲授新课】 一、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一)矛盾的含义 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叫做矛盾。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二)正确理解和把握矛盾的含义 过渡:矛盾就是对立统一,那么我们分别来看,什么是对立?有两种情况。 1、“对立”——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属性、趋势,又叫“斗争性”。 (1)相反 首先,对立的一种情况是相反。比如:大小、高低、轻重、胖瘦、强弱、攻守、长短、高兴难过、上下、左右、好坏、利弊、动静、正反正误正歪正邪、(这里不是说正的对立面有五个,是因为中国汉语博大精深,正有五种意思,每种意思有不同的对立面)。 (2)不同 第二种情况就是不同。比如教育与经济、(在资金有限的条件下,经济和教育都要投入资金,在经济上投入的多了、教育就会相对少一点,现在的择校费,这就说明了在教育上的投入还不够,经济发展好了可以增加教育的投资促进教育的发展、教育的良好开展可以为经济集聚人才资源)不同的意见各有各的道理百家争鸣(我们一边感叹人际关系逐渐冷漠,一边又不愿意伸手却帮助途中遇到麻烦的人)春夏秋冬、各种颜色构成的对比、有句话说“同行是冤家”,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作为同行,业务、市场基本相同,但却有各自的具体利益,一定条件下,市场容量是既定的和有限的,一方利益增加,会引起另一方利益的减少,竞争、冲突也就在所难免; 12月3日下午腾讯qq和360互联网安全公司就产生了冲突,据说360屡屡制造“QQ侵犯用户隐私”的谣言,对QQ的安全功能进行恶意污蔑,比如360故意设置障碍导致QQ旋风出现问题,这也是继QQ秀、QQ音乐遭360屏蔽后,腾讯旗下又一产品在360影响下出现使用问题。腾讯就表示在360公司停止对QQ进行侵犯和恶意诋毁之前,我们决定将在装有360软件的电脑上停止运行QQ软件。那天空间打开后是这样的页面(用ppt)。 区分哲学矛盾与逻辑矛盾、日常生活中的矛盾。 A刚刚提到竞争、冲突,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以及美国攻打伊拉克的战争、是不是我们哲学上的矛盾的斗争性呢?哲学上讲的“斗争”是对一切具体矛盾双方互相排斥,相互斗争的概括和抽象,是对一切具体矛盾斗争的共性反映。因此,我们不能把哲学上讲的斗争、对立和日常生活中特别是政治用语中的“对立”“斗争”混为一谈。 B看下面的句子(格言中的) 1、婚礼很不幸地被推迟了十五天,在这段时间里新娘和上尉私奔并生下了八个孩子。 2、亨利的双手在背后扣在一起,他一边在花园里散步,一边阅读朋友写的小说。 3、他的那只手像蛇的手一样冰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