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 二次函数单元测试题(Word版 含解析)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 二次函数单元测试题(Word版 含解析)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  二次函数单元测试题(Word版 含解析)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  二次函数单元测试题(Word版 含解析)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二次函数单元测试题(Word版含解析)

一、初三数学二次函数易错题压轴题(难)

1.如图,二次函数y=ax2+bx+c交x轴于点A(1,0)和点B(3,0),交y轴于点C,抛物线上一点D的坐标为(4,3)

(1)求该二次函数所对应的函数解析式;

(2)如图1,点P是直线BC下方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PE//x轴,PF//y轴,求线段EF的最大值;

(3)如图2,点M是线段CD上的一个动点,过点M作x轴的垂线,交抛物线于点N,当△CBN是直角三角形时,请直接写出所有满足条件的点M的坐标.

【答案】(1)y=x2﹣4x+3;(2)EF的最大值为

2

4

;(3)M点坐标为可以为(2,

3),(55

2

+

,3),(

55

2

-

,3).

【解析】

【分析】

(1)根据题意由A、B两点坐标在二次函数图象上,设二次函数解析式的交点式,将D点坐标代入求出a的值,最后将二次函数的交点式转化成一般式形式.

(2)由题意可知点P在二次函数图象上,坐标为(p,p2﹣4p+3).又因为PF//y轴,点F 在直线BC上,P的坐标为(p,﹣p+3),在Rt△FPE中,可得FE2PF,用纵坐标差的绝对值可求线段EF的最大值.

(3)根据题意求△CBN是直角三角形,分为∠CBN=90°和∠CNB=90°两类情况计算,利用三角形相似知识进行分析求解.

【详解】

解:(1)设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a(x﹣b)(x﹣c),

∵y=ax2+bx+与x轴r的两个交点A、B的坐标分别为(1,0)和(3,0),

∴二次函数解析式:y=a(x﹣1)(x﹣3).

又∵点D(4,3)在二次函数上,

∴(4﹣3)×(4﹣1)a=3,

∴解得:a=1.

∴二次函数的解析式:y=(x﹣1)(x﹣3),即y=x2﹣4x+3.

(2)如图1所示.

因点P 在二次函数图象上,设P (p ,p 2﹣4p+3). ∵y =x 2﹣4x+3与y 轴相交于点C , ∴点C 的坐标为(0,3). 又∵点B 的坐标为B (3,0), ∴OB =OC

∴△COB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又∵PF//y 轴,PE//x 轴, ∴△PEF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EF 2PF .

设一次函数的l BC 的表达式为y =kx+b , 又∵B (3,0)和C (0,3)在直线BC 上,

30

3k b b +=??

=?

, 解得:1

3

k b =-??

=?,

∴直线BC 的解析式为y =﹣x+3. ∴y F =﹣p+3.

FP =﹣p+3﹣(p 2﹣4p+3)=﹣p 2+3p . ∴EF 2p 22. ∴线段EF 的最大值为,EF max 42-2

4

. (3)①如图2所示:

若∠CNB =90°时,点N 在抛物线上,作MN//y 轴,l//x 轴交y 轴于点E , BF ⊥l 交l 于点F .

设点N 的坐标为(m ,m 2﹣4m+3),则点M 的坐标为(m ,3), ∵C 、D 两点的坐标为(0,3)和(4,3), ∴CD ∥x 轴.

又∵∠CNE =∠NBF ,∠CEN =∠NFB =90°, ∴△CNE ∽△NBF . ∴

CE NE =NF

BF

, 又∵CE =﹣m 2+4m ,NE =m ;NF =3﹣m ,BF =﹣m 2+4m ﹣3,

∴24m m

m

-+=2343m m m --+-,

化简得:m 2﹣5m+5=0. 解得:m 1=

552

+,m 2=552-.

∴M 点坐标为(

55+,3)或(55-,3)

②如图3所示:

当∠CBN=90°时,过B作BG⊥CD,

∵∠NBF=∠CBG,∠NFB=∠BGC=90°,∴△BFN∽△CGB.

∵△BFN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BF=FN,

∴0﹣(m2﹣4m+3)=3﹣m.

∴化简得,m2﹣5m+6=0.

解得,m=2或m=3(舍去)

∴M点坐标为,(2,3).

综上所述,满足题意的M点坐标为可以为(2,3),(55

2

+

,3),(

55

2

-

,3).

【点睛】

本题考查待定系数法求解函数解析式,二次函数和三角函数求值,三角形相似等相关知识点;同时运用数形结合和分类讨论的思想探究点在几何图形上的位置关系.

2.如图,直线y=1

2

x﹣2与x轴交于点B,与y轴交于点A,抛物线y=ax2﹣

3

2

x+c经过

A,B两点,与x轴的另一交点为C.(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M为抛物线上一点,直线AM与x轴交于点N,当

3

2

MN

AN

=时,求点M的坐标;

(3)P为抛物线上的动点,连接AP,当∠PAB与△AOB的一个内角相等时,直接写出点P 的坐标.

【答案】(1)y=1

2

x2﹣

3

2

x﹣2;(2)点M的坐标为:(5,3)或(﹣2,3)或(2,﹣

3)或(1,﹣3);(3)点P的坐标为:(﹣1,0)或(3

2

,﹣

25

8

)或(

17

3

50

9

)或

(3,﹣2).【解析】【分析】

(1)根据题意直线y=1

2

x﹣2与x轴交于点B,与y轴交于点A,则点A、B的坐标分别

为:(0,-2)、(4,0),即可求解;

(2)由题意直线MA的表达式为:y=(1

2

m﹣

3

2

)x﹣2,则点N(

4

3

m-

,0),当

MN

AN =

3

2

时,则

NH

ON

3

2

,即

4

3

4

3

m

m

m

-

-

-

3

2

,进行分析即可求解;

(3)根据题意分∠PAB=∠AOB=90°、∠PAB=∠OAB、∠PAB=∠OBA三种情况,分别求解即可.

【详解】

解:(1)直线y=

1

2

x﹣2与x轴交于点B,与y轴交于点A,则点A、B的坐标分别为:(0,﹣2)、(4,0),

则c=﹣2,将点B的坐标代入抛物线表达式并解得:a=

1

2

故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

1

2

x2﹣

3

2

x﹣2①;

(2)设点M(m,

1

2

m2﹣

3

2

m﹣2)、点A(0,﹣2),

将点M、A的坐标代入一次函数表达式:y=kx+b并解得:

直线MA的表达式为:y=(

1

2

m﹣

3

2

)x﹣2,

则点N(

4

3

m-

,0),

MN

AN

3

2

时,则

NH

ON

3

2

,即:

4

3

4

3

m

m

m

-

-

-

3

2

解得:m=5或﹣2或2或1,

故点M的坐标为:(5,3)或(﹣2,3)或(2,﹣3)或(1,﹣3);

(3)①∠PAB=∠AOB=90°时,

则直线AP的表达式为:y=﹣2x﹣2②,

联立①②并解得:x=﹣1或0(舍去0),

故点P(﹣1,0);

②当∠PAB=∠OAB时,

当点P在AB上方时,无解;

当点P在AB下方时,

将△OAB沿AB折叠得到△O′AB,直线OA交x轴于点H、交抛物线为点P,点P为所求,则BO=OB=4,OA=OA=2,设OH=x,

则sin∠H=BO OA

HB HA

'

=,即:

2

4

44

x x

=

++,解得:x=

8

3

,则点H(﹣

8

3

,0),.

则直线AH的表达式为:y=﹣3

4

x﹣2③,

联立①③并解得:x=3

2

,故点P(

3

2

,﹣

25

8

);

③当∠PAB=∠OBA时,

当点P在AB上方时,

则AH=BH,

设OH=a,则AH=BH=4﹣a,AO=2,

故(4﹣a)2=a2+4,解得:a=3

2

故点H(3

2

,0),

则直线AH的表达式为:y=4

3

x﹣2④,

联立①④并解得:x=0或17

3

(舍去0),

故点P (

173,509

); 当点P 在AB 下方时,

同理可得:点P (3,﹣2); 综上,点P 的坐标为:(﹣1,0)或(32,﹣258

)或(173,509)或(3,﹣2).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二次函数综合运用,涉及到一次函数、解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的运用等,要注意分类讨论,解题全面.

3.已知函数2222

22(0)

114(0)

2

2x ax a x y x ax a x ?-+-

=?---+≥??(a 为常数). (1)若点()1,2在此函数图象上,求a 的值. (2)当1a =-时,

①求此函数图象与x 轴的交点的横坐标.

②若此函数图象与直线y m =有三个交点,求m 的取值范围.

(3)已知矩形ABCD 的四个顶点分别为点()2,0A -,点()3,0B ,点()3,2C ,点

()2,2D -,若此函数图象与矩形ABCD 无交点,直接写出a 的取值范围.

【答案】(1)1a =或3a =-;(2

)①1x =--

1x =+;②

7

2

4m ≤<或21m -<<-;(3

)3a <--

或1a ≤<-

或a >【解析】 【分析】

(1)本题根据点(1,2)横坐标大于零,故将点代入对应解析式即可求得a 的取值. (2)①本题将1a =-代入解析式,分别令两个函数解析式y 值为零即可求得函数与x 轴交点横坐标;②本题可求得分段函数具体解析式,继而求得顶点坐标,最后平移直线

y m =观察其与图像交点,即可得到答案.

(3)本题可根据对称轴所在的位置分三种情况讨论,第一种为当2a <-,将

2222y x ax a =-+-函数值与2比大小,将2211

422

y x ax a =---+与0比大小;第二

种为当20a -≤<,2

2

22y x ax a =-+-函数值与0比大小,且该函数与y 轴的交点和0比大小,2211

422

y x ax a =-

--+函数值与2比大小,且该函数与y 轴交点与2比大小;第三种为2

2

22y x ax a =-+-与y 轴交点与2比大小,2211

422

y x ax a =---+与y 轴交点与0比大小.

【详解】

(1)将()1,2代入2211422y x ax a =-

--+中,得211

2422

a a =---+,解得1a =或3a =-.

(2)当1a =-时,函数为2221,

(0)17

(0)

2

2x x x y x x x ?+-

=?-++≥?

?,

①令2210x x +-=

,解得1x =--

1x =- 令217

022

x x -

++=

,解得1x =+

或1x =-

综上,1x =--

1x =+.

②对于函数()2

210y x x x =+-<,其图象开口向上,顶点为()1,2--; 对于函数217

(0)22

y x x x =-

++≥,其图象开口向下,顶点为()1,4,与y 轴交于点70,2??

???

. 综上,若此函数图象与直线y m =有三个交点,则需满足

7

2

4m ≤<或21m -<<-. (3)22

22y x ax a =-+-对称轴为x a =;2211

422

y x ax a =-

--+对称轴为x a =-. ①当2a <-时,若使得2

2

22y x ax a =-+-图像与矩形ABCD 无交点,需满足当2x =-时,2

2

22y x ax a =-+-24+422a a =->+,解不等式得0a >或4a ,在此基础

上若使2211

422

y x ax a =-

--+图像与矩形ABCD 无交点,需满足当3x =时,2221111

49342222

0y x ax a a a =---+=?--+<-,

解得3a >

或3a <--,

综上可得:3a <--.

②当20a -≤<时,若使得2

2

22y x ax a =-+-图像与矩形ABCD 无交点,需满足

2x =-时,2222y x ax a =-+-24+420a a =+-<;当0x =时,

22222=20y x ax a a =-+--≤

;得2a ≤<,

在此基础上若使2211

422

y x ax a =-

--+图像与矩形ABCD 无交点,需满足0x =时,222111

4=42222y x ax a a ---+->=;3x =时,

2221111

49342222

2y x ax a a a =---+=?--+>-;

求得21a -<<-; 综上:21a -≤<-.

③当0a ≥时,若使函数图像与矩形ABCD 无交点,需满足0x =时,

22222=22y x ax a a =-+--≥且222111

4+40222

y x ax a a =---+=-<;

求解上述不等式并可得公共解集为:22a >.

综上:若使得函数与矩形ABCD 无交点,则322a <--或21a -≤<-或22a >. 【点睛】

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综合,求解函数解析式常用待定系数法,函数含参数讨论时,往往需要分类讨论,分类讨论时需要先选取特殊情况以用来总结规律,继而将规律一般化求解题目.

4.如图,抛物线2y ax 2x c =++经过,,A B C 三点,已知()()1,0,0,3.A C -

()1求此抛物线的关系式;

()2设点P 是线段BC 上方的抛物线上一动点,过点P 作y 轴的平行线,交线段BC 于点

,D 当BCP 的面积最大时,求点D 的坐标;

()3点M 是抛物线上的一动点,当()2中

BCP 的面积最大时,请直接写出使45PDM ∠=?的点M 的坐标

【答案】(1)2y x 2x 3=-++;(2)点33,22D ?? ???

;(3)点M 的坐标为()0,3或

113113++??

【解析】 【分析】

(1)由2y ax 2x c =++经过点()(),1,00,3A C -,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得此抛物线的解析式.

(2)首先设点()

2

,23,P t t t -++令2230x x -++=,求得()3,0B ,然后设直线BC 的

关系式为y kx b =+,由待定系数法求得BC 的解析式为3y x =-+,可得

()()22,3,2333D t t PD t t t t t -+=-++--+=-+,BCP 的面积为

()213

33,22

S PD t t =

?=-+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即可求解; (3)根据PD y 轴,45PDM ∠=?,分别设DM y x b =+,DM y x b =-+,根据点

33D(22,)坐标即可求出b ,再与抛物线联系即可得出点M 的坐标. 【详解】

()1将()(),1,00,3A C -分别代入22,y ax x c =++

可解得1,3,a c =-=

即抛物线的关系式为2y x 2x 3=-++.

()2设点()2,23,P t t t -++令2230,x x -++=

解得121,3,x x =-= 则点()3,0B .

设直线BC 的关系式为(y kx b k =+为常数且0k ≠), 将点,B C 的坐标代入,

可求得直线BC 的关系式为3y x =-+.

∴点()()22,3,2333D t t PD t t t t t -+=-++--+=-+

设BCP 的面积为,S 则()213

33,22

S PD t t =

?=-+ ∴当3

2t =时,S 有最大值,此时点33,22D ?? ???

()3∵

PD y 轴,45PDM ∠=?

第一种情况:令DM y x b =+,33

D(22

,) 解得:b=0 ∴2

23

y x

y x x =??

=-++?

解得:113

x =

∴11M 22

+(

, 第二种情况:令DM y x b =-+,33

D(22

,) 解得:b=3

∴2

323y x y x x =-+??=-++?

解得:x=0或x=3(舍去) ∴M 03(,)

满足条件的点M 的坐标为()0,3或113113,22??++ ? ???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和二次函数的性质,熟练掌握二次函数的性质是解题关键.

5.如图1,抛物线2

1:C y x b =+交y 轴于()0,1A .

(1)直接写出抛物线1C 的解析式______________.

(2)如图1,x 轴上两动点,M N 满足:m n X X n -==.若,B C (B 在C 左侧)为线段

MN 上的两个动点,且满足:B 点和C 点关于直线:1l x =对称.过B 作BB x '⊥轴交1

C 于B ',过C 作CC x '⊥轴交1C 于C ',连接B C ''.求B C ''的最大值(用含n 的代数式表示).

(3)如图2,将抛物线1C 向下平移7

8

个单位长度得到抛物线2C .2C 对称轴左侧的抛物线上有一点M ,其横坐标为m .以OM 为直径作K ,记⊙K 的最高点为Q .若Q 在

直线2y x =-上,求m 的值.

【答案】(1)2

1y x =+;(2)251|n -;(3)14m =-

或12

m =- 【解析】 【分析】

(1)将()0,1A 带入抛物线1C 解析式,求得b 的值,即可得到抛物线1C 的解析式; (2)设(),0B q ,则()2,0C q -,求()2

B C ''

并进行化简,由1n q -≤<且12,

q

n <-得21n q -<,则当()

2max

B C ''??????时,取min

2q q n ==-,带入()

2B C ''

,即可求得()

max

B C '

'

(3)依题意将抛物线1C 向下平移

7

8

个单位长度得到抛物线2C ,求得2C 解析式,根据解析式特点设21,8M m m ??+ ???,得到2

222

18OM m m ??=++ ??

?,由圆的特性易求得,⊙K 的

最高点点Q 坐标为:2111,22

28m OM m ??

??++ ?

?????,设Q y k =,则

2111228k OM m ??=

++ ???,化简得到22211084k m k m ?

?++-= ??

?,由Q 点在2y x =-上,得2Q k x m =-=-,继而得到2

31048m m -

+=,解得14m =-或12

m =-. 【详解】

解:(1)将()0,1A 带入抛物线2

1:C y x b =+,得b=1, 则2

1:1C y x =+,

(2)设(),0B q ,则()2,0C q -, ∴()

2

2

222

(2)(2)B C q q q q ''

??=--+--??

2204020q q =-+

()2

201q =-,

∵1n q -≤<且12,q n <-

21n q -<∴,

∴()

2

max

B C ''??????时,min 2q q n ==-, 即()2

2220(21)20(1)B C n n ''

=--=-,

∴()

max

1|B C n ''

=-,

(3)根据题意,将抛物线1C 向下平移7

8

个单位长度得到抛物线2C , ∴2

21:8

C y x =+

∴2

1,8M m m ??+

??

?

, ∴2

2

2

218OM m m ??=++ ??

?,

∴由圆的特性易求得,⊙K 的最高点点Q 坐标为:

2111,22

28m OM m ??

??++ ?

?????, 设Q y k =,则2111228k OM m ??

=

++ ???

, ∴2

22111428OM k m ??

??=-+ ???????, 化简上式得:2

2211084k m k m ??++-= ?

?

?, ∵Q 点在2y x =-上,则2Q k x m =-=-, ∴k m =-为上述方程的一个解, ∴分析可知1()04k m k m ??

+-

= ???

, 21148

m m m -=+∴,

∴2

31

048

m m -

+=, 解得:114m =-,212m =-(经检验114m =-,212m =-是方程2

31048

m m -+=的

解),

故14m =-

或1

2

m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二次函数的图像及性质、图像平移的性质、及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综合应用、最值求法等知识.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二次函数的性质,充分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

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 tq 与(),q tp ()0t ≠称为一对泛对称点. (1)若点()1,2,

()3,a 是一对泛对称点,求a 的值;

(2)若P ,Q 是第一象限的一对泛对称点,过点P 作PA x ⊥轴于点A ,过点Q 作QB y ⊥轴于点B ,线段PA ,QB 交于点C ,连接AB ,PQ ,判断直线AB 与PQ 的位

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3)抛物线2

y ax bx c

=++()0

a<交y轴于点D,过点D作x轴的平行线交此抛物线于点M(不与点D重合),过点M的直线y ax m

=+与此抛物线交于另一点N.对于任意满足条件的实数b,是否都存在M,N是一对泛对称点的情形?若是,请说明理由,并对所有的泛对称点()

,

M M

M x y,()

,

N N

N x y探究当

M

y>

N

y时

M

x的取值范围;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答案】(1)

2

3

;(2)AB∥PQ,见解析;(3)对于任意满足条件的实数b,都存在M,N是一对泛对称点的情形,此时对于所有的泛对称点M(x M,y M),N(x N,y N),当y M>y N时,x M的取值范围是x M<1且x M≠0

【解析】

【分析】

(1)利用泛对称点得定义求出t的值,即可求出a.

(2)设P,Q两点的坐标分别为P(p,tq),Q(q,tp),根据题干条件得到A(p,0),B (0,tp),C(p,tp)的坐标,利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证出k1=k2,所以AB∥PQ.

(3)由二次函数与x轴交点的特征,得到D点的坐标;然后利用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使用求根公式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

(1)解:因为点(1,2),(3,a)是一对泛对称点,

设3t=2

解得t=

2

3

所以a=t×1=

2

3

(2)解:设P,Q两点的坐标分别为P(p,tq),Q(q,tp),其中0<p<q,t>0.

因为PA⊥x轴于点A,QB⊥y轴于点B,线段PA,QB交于点C,

所以点A,B,C的坐标分别为:A(p,0),B(0,tp),C(p,tp)

设直线AB,PQ的解析式分别为:y=k1x+b1,y=k2x+b2,其中k1k2≠0.

分别将点A(p,0),B(0,tp)代入y=k1x+b1,得

11

1

pk b tp

b tp

+=

?

?

=

?

. 解得1

1

k t

b tp

=-

?

?

=

?

分别将点P (p,tq ),Q (q,tp )代入y =k 2x +b 2,得

2222

pk b tp qk b tp +=??

+=?. 解得22k t

b tp tp =-??=+? 所以k 1=k 2. 所以AB ∥PQ

(3)解:因为抛物线y =ax 2+bx +c (a <0)交y 轴于点D , 所以点D 的坐标为(0,c ). 因为DM ∥x 轴,

所以点M 的坐标为(x M ,c ),又因为点M 在抛物线y =ax 2+bx +c (a <0)上. 可得ax M 2+bx M +c =c ,即x M (ax M +b )=0. 解得x M =0或x M =-

b a . 因为点M 不与点D 重合,即x M ≠0,也即b≠0, 所以点M 的坐标为(-

b

a

,c ) 因为直线y =ax +m 经过点M ,

将点M (-

b a ,

c )代入直线y =ax +m 可得,a·(-b a

)+m =c. 化简得m =b +c

所以直线解析式为:y =ax +b +c.

因为抛物线y =ax 2+bx +c 与直线y =ax +b +c 交于另一点N , 由ax 2+bx +c =ax +b +c ,可得ax 2+(b -a )x -b =0. 因为△=(b -a )2+4ab =(a +b )2, 解得x 1=-b

a

,x 2=1. 即x M =-

b a ,x N =1,且-b

a ≠1,也即a +b≠0. 所以点N 的坐标为(1,a +

b +

c ) 要使M (-

b

a

,c )与N (1,a +b +c )是一对泛对称点, 则需c =t ×1且a +b +c =t ×(-b a

). 也即a +b +c =(-

b

a

)·c 也即(a +b )·a =-(a +b )·c. 因为a +b≠0,

所以当a =-c 时,M ,N 是一对泛对称点.

因此对于任意满足条件的实数b ,都存在M ,N 是一对泛对称点的情形.

此时点M的坐标为(-b

a

,-a),点N的坐标为(1,b).

所以M,N两点都在函数y=b

x

(b≠0)的图象上.

因为a<0,

所以当b>0时,点M,N都在第一象限,此时 y随x的增大而减小,所以当y M>y N时,0<x M<1;

当b<0时,点M在第二象限,点N在第四象限,满足y M>y N,此时x M<0.

综上,对于任意满足条件的实数b,都存在M,N是一对泛对称点的情形,此时对于所有的泛对称点M(x M,y M),N(x N,y N),当y M>y N时,x M的取值范围是x M<1且x M≠0.

【点睛】

本题主要考察了新定义问题,读懂题意是是做题的关键;主要考察了二元一次方程组,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知识点的综合,把握题干信息,熟练运用知识点是解题的核心.

7.如图,顶点为M的抛物线y=ax2+bx+3与x轴交于A(﹣1,0),B两点,与y轴交于点

C,过点C作CD⊥y轴交抛物线于另一点D,作DE⊥x轴,垂足为点E,双曲线y=6

x

(x>0)

经过点D,连接MD,BD.

(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

(2)点N,F分别是x轴,y轴上的两点,当以M,D,N,F为顶点的四边形周长最小时,求出点N,F的坐标;

(3)动点P从点O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OC方向运动,运动时间为t秒,当t为何值时,∠BPD的度数最大?

【答案】(1)y=﹣x2+2x+3;(2)N(5

7

,0),F(0,

5

3

);(3)t=9﹣15

【解析】

【分析】

(1)由已知求出D点坐标,将点A(-1,0)和D(2,3)代入y=ax2+bx+3即可;

(2)作M关于y轴的对称点M',作D关于x轴的对称点D',连接M'D'与x轴、y轴分别

交于点N、F,则以M,D,N,F为顶点的四边形周长最小即为M'D'+MD的长;

(3)设P(0,t),作△PBD的外接圆N,当⊙N与y轴相切时,∠BPD的度数最大;【详解】

解;(1)C(0,3)

∵CD⊥y,

∴D点纵坐标是3.

∵D在y=6

x

上,

∴D(2,3),

将点A(﹣1,0)和D(2,3)代入y=ax2+bx+3,

∴a=﹣1,b=2,

∴y=﹣x2+2x+3;

(2)M(1,4),B(3,0),

作M关于y轴的对称点M',作D关于x轴的对称点D',连接M'D'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N、F,

则以M,D,N,F为顶点的四边形周长最小即为M'D'+MD的长;

∴M'(﹣1,4),D'(2,﹣3),

∴M'D'直线的解析式为y=﹣7

3

x+

5

3

∴N(5

7

,0),F(0,

5

3

);

(3)设P(0,t).

∵△PBO 和△CDP 都是直角三角形, tan ∠CDP =

32

t -,tan ∠PBO =3t

令y =tan ∠BPD =

3233123

t t t t -+--

, ∴yt 2+t ﹣3yt +6y ﹣9=0, △=﹣15y 2+30y +1=0时,

y =

15415-+舍)或y 15415

+,

∴t =32﹣12×1y

∴t =9﹣15 ∴P (0,9﹣15. 【点睛】

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熟练掌握二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利用轴对称求最短距离,学会利用辅助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压轴题.

8.已知二次函数y =ax 2+bx +c (a ≠0). (1)若b =1,a =﹣

1

2

c ,求证: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 轴一定有两个不同的交点; (2)若a <0,c =0,且对于任意的实数x ,都有y ≤1,求4a +b 2的取值范围; (3)若函数图象上两点(0,y 1)和(1,y 2)满足y 1?y 2>0,且2a +3b +6c =0,试确定二次函数图象对称轴与x 轴交点横坐标的取值范围. 【答案】(1)见解析;(2)240a b +≤ ;(3)12323

b a <-< 【解析】 【分析】

(1)根据已知条件计算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即可证得结论; (2)根据已知条件求得抛物线的顶点纵坐标,再整理即可;

(3)将(0,y 1)和(1,y 2)分别代入函数解析式,由y 1?y 2>0,及2a +3b +6c =0,得不等式组,变形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解:(1)证明:∵y =ax 2+bx+c (a≠0), ∴令y =0得:ax 2+bx+c =0 ∵b =1,a =﹣

1

2

c , ∴△=b 2﹣4ac =1﹣4(﹣1

2

c )c =1+2c 2, ∵2c 2≥0,

∴1+2c 2>0,即△>0,

∴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 轴一定有两个不同的交点; (2)∵a <0,c =0,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ax 2+bx ,其图象开口向下, 又∵对于任意的实数x ,都有y≤1,

∴顶点纵坐标2

14b a

-≤,

∴﹣b 2≥4a , ∴4a+b 2≤0;

(3)由2a+3b+6c =0,可得6c =﹣(2a+3b ), ∵函数图象上两点(0,y 1)和(1,y 2)满足y 1?y 2>0, ∴c (a+b+c )>0, ∴6c (6a+6b+6c )>0,

∴将6c =﹣(2a+3b )代入上式得,﹣(2a+3b )(4a+3b )>0, ∴(2a+3b )(4a+3b )<0, ∵a≠0,则9a 2>0, ∴两边同除以9a 2得,

24

()()033

b b a a ++<, ∴203403b a b a ?+??或203403

b a b a ?+>????+

∴42

33

b a -

<<-, ∴二次函数图象对称轴与x 轴交点横坐标的取值范围是:12

323

b a <-<. 【点睛】

本题考查了抛物线与x 轴的交点、抛物线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及抛物线与不等式的关系

等知识点,熟练掌握二次函数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二次函数y=﹣x2+6x﹣5的图象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其顶点为P,连接PA、AC、CP,过点C作y轴的垂线l.

(1)P的坐标,C的坐标;

(2)直线1上是否存在点Q,使△PBQ的面积等于△PAC面积的2倍?若存在,求出点Q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3,4),(0,﹣5);(2)存在,点Q的坐标为:(9

2

,﹣5)或

(21

2

,﹣5)

【解析】

【分析】

(1)利用配方法求出顶点坐标,令x=0,可得y=-5,推出C(0,-5);

(2)直线PC的解析式为y=3x-5,设直线交x轴于D,则D(5

3

,0),设直线PQ交x轴

于E,当BE=2AD时,△PBQ的面积等于△PAC的面积的2倍,分两种情形分别求解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

解:(1)∵y=﹣x2+6x﹣5=﹣(x﹣3)2+4,

∴顶点P(3,4),

令x=0得到y=﹣5,

∴C(0,﹣5).

故答案为:(3,4),(0,﹣5);

(2)令y=0,x2﹣6x+5=0,

解得:x=1或x=5,

∴A(1,0),B(5,0),

设直线PC的解析式为y=kx+b,则有

5

34 b

k b

=-

?

?

+=

?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测试题全套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套 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 班级姓名 一、“认真细致”填一填。 1.下图分别是小华从什么方向看到的,请填一填。 2.用小正方体拼一个立体图形,使得从左面看和从上面看如下图,至少需要 ()个小正方体,最多需要()个小正方体。 3. 从左面看有()个正方形,从上面看有()个正方形,从正面看有()个正方形。 4.若干小方块堆在一起,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 ,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 (1)搭成这个立体图形至少要用()块小方块。 (2)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最多要用()块小方块。 5. (1)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的有()。(2)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的有()。 (3)从左面看到的图形是的有()。 二、“对号入座”选一选。(选择正 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 2.用5个同样大的正方形体摆一摆,要求从正面看到,从左面看到,从上面看到 ,下面摆法中()符合要求。 3.一个立体图形,从左面看形状是 ,从上面看形状是,共有()种搭法。 .6 C 三、连一连。 1. 从正面看从右面看从上面看 2. 正面看左面看上面看 3. 正面看左面看上面看

4. 正面看左面看上面看 四、摆一摆、画一画。 1.摆一摆,用方格纸画出从正面、左面和上面看到的图形。 2. 2016-2017学年度下学期单元自测题

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 班级 姓名 等级 一、认真思考,正确填空。 1.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 )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 ),最大的因数是(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 ),其中最小的倍数是( ) 2.写出符合要求的最小三位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 );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既是2和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 3.要使17□50同是被2、3、5的倍数,□最大能填( )最小能填( )。 的因数有( )这些因数中,( )既是奇数,又是合数,( )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5.一个四位数,千位上是最小的质数,百位上是最小的奇数,个位上是最小的合数,其余数位上的数字是0,这个数写作( )。 6.3007至少要加上( )就是3的倍数。 7. 如果a 的最大因数是19,b 的最小倍数是1,则a+b 的和的所有因数有( )a-b 的差的所有因数有( ) 8.有因数3,也是2和5的倍数的最小三位数是( )。 9.三个连续奇数的和是45,这三个奇数分别是( )、( )和( )。 二、仔细推敲、辨析正误。(下列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2既是质数也是偶数。 ( ) 2.一个合数最少有3个因数。 ( ) 3.因为36÷9=4,所以36是倍数,9是因数( )。 4.A ÷B=5,所以A 是B 的倍数,B 是A 的因数。 ( ) 5.在五个连续的自然数中,必有一个是5的倍数。 ( ) 6.523的个位上是3,所以523是3的倍数。 ( ) 7.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所有的合数都是偶数。 ( ) 8.一个数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这个数个位上一定是0。 ( ) 同学们,第二单元的学习已经结束,老师相信 你一定又有新的收获吧,快来检验一下吧!

九年级数学二次函数测试题含答案精选5套

九年级数学 二次函数 单元试卷(一)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函数不属于二次函数的是( ) A.y=(x -1)(x+2) B.y= 2 1(x+1)2 C. y=1-3x 2 D. y=2(x+3)2 -2x 2 2. 函数y=-x 2 -4x+3图象顶点坐标是( ) A.(2,-1) B.(-2,1) C.(-2,-1) D.(2, 1) 3. 抛物线()122 1 2++=x y 的顶点坐标是( ) A .(2,1) B .(-2,1) C .(2,-1) D .(-2,-1) 4. y=(x -1)2 +2的对称轴是直线( ) A .x=-1 B .x=1 C .y=-1 D .y=1 5.已知二次函数)2(2 -++=m m x mx y 的图象经过原点,则m 的值为 ( ) A . 0或2 B . 0 C . 2 D .无法确定 6. 二次函数y =x 2 的图象向右平移3个单位,得到新的图象的函数表达式是( ) A. y =x 2+3 B. y =x 2-3 C. y =(x +3)2 D. y =(x -3)2 7.函数y=2x 2 -3x+4经过的象限是( ) A.一、二、三象限 B.一、二象限 C.三、四象限 D.一、二、四象限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二次函数y=3x 2 中,当x>0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B .二次函数y=-6x 2 中,当x=0时,y 有最大值0 C .a 越大图象开口越小,a 越小图象开口越大 D .不论a 是正数还是负数,抛物线y=ax 2 (a ≠0)的顶点一定是坐标原点 9.如图,小芳在某次投篮中,球的运动路线是抛物线y =-15 x 2 +3.5的一部分,若命中篮 圈中心,则他与篮底的距离l 是( ) A .3.5m B .4m C .4.5m D .4.6m 10.二次函数y=ax 2 +bx +c 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 .a >0. B .b >0. C .c <0. D .abc >0. (第9题) (第10题) 3.05m x y

小学五年级下学期数学综合练习题

五下综合练习 姓名 一、填空。 1、 分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再加上( )个这样的单位就是最小的质数。 2、4.6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 6升=( )毫升 400分=( )时 73平方千米=( )公顷 3、把一条3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5段,每段是这条绳子的( ),每段是( )米。 4、把一根100厘米长的铁丝,做成一个长8米,宽4厘米,高2厘米的长方体后,还剩下( )厘米。 5、一块长方形铁皮,长6分米,宽5分米。从四个角上各剪下一个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后,可 以焊接成一个无盖的长方体水箱。这个水箱的容积是( )升。 6、18÷( )= =( )÷5=( )[小数] 7、在 、 、 、 、 中,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是( )。 8、一个正方体表面积是150平方米,它的棱长是( )米,体积是( )立方米。 9、至少要用( )个完全一样的小正方体才能拼成一个较大的正方体。 10、把5米长的绳子剪去15 米,还剩下( )米。 5米长的绳子剪去它的15 ,还剩下( )米。 二、判断(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 1、棱长为6厘米的正方体,它的表面积与它的体积一样大。…………………………( ) 2、 吨既可表示为1吨的 ,也可表示3吨的 。 ………………………………( ) 3、边长是自然数的正方形,它的周长一定是合数。……………………………………( ) 4、比 小而比 大的分数只有 。………………………………………………( ) 5、体积相等的两个长方体,表面积一定相等。………………………………………( ) 三、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下列几组数中,只有公约数1的两个数是( )。 ① 13和91 ② 26和18 ③ 9和85 ④ 11和22 2、把50克盐放入200克水中,盐占盐水的( ) A. 41 B. 51 C. 3 1 3、两根同样长的绳子,第一根截去 米,第二根截去绳长的 ,哪根截去的多?( ) ① 第一根 ② 第二根 ③ 不能确定 4、a 和b 都是自然数,而且a=4b ,那么a 和b 的最大公约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① 4 ② b ③ a ④ ab 5、下面两个图形分别表示一个长方体的前面和右侧面,那么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 )。 (单位:厘米) ① 36立方厘米 ② 12立方厘米 ③ 18立方厘米 7 211069116325128729443414311811611 7 6 2 3 2

(完整版)初三数学二次函数所有经典题型

初三数学二次函数经典题型 二次函数单元检测 (A) 姓名___ ____ 一、填空题: 1、函数2 1 (1)21m y m x mx +=--+是抛物线,则m = . 2、抛物线2 23y x x =--+与x 轴交点为 ,与y 轴交点为 . 3、二次函数2 y ax =的图象过点(-1,2),则它的解析式是 , 当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4.抛物线2)1(62 -+=x y 可由抛物线262 -=x y 向 平移 个单位得到. 5.抛物线342 ++=x x y 在x 轴上截得的线段长度是 . 6.抛物线() 422 2-++=m x x y 的图象经过原点,则=m . 7.抛物线m x x y +-=2 ,若其顶点在x 轴上,则=m . 8. 如果抛物线c bx ax y ++=2 的对称轴是x =-2,且开口方向与形状与抛物线 相同,又过原点,那么a = ,b = ,c = . 9、二次函数2 y x bx c =++的图象如下左图所示,则对称轴是 ,当函数值0y <时, 对应x 的取值范围是 . 10、已知二次函数2 1(0)y ax bx c a =++≠与一次函数2(0)y kx m k =+≠的图象相交于点 A (-2,4)和 B (8,2),如上右图所示,则能使1y 2y >成立的x 的取值范围 . 二、选择题: 11.下列各式中,y 是x 的二次函数的是 ( ) A .2 1xy x += B . 2 20x y +-= C . 2 2y ax -=- D .2 2 10x y -+= 2 2 3x y -=

12.在同一坐标系中,作2 2y x =、2 2y x =-、2 12 y x = 的图象,它们共同特点是 ( ) A . 都是关于x 轴对称,抛物线开口向上 B .都是关于y 轴对称,抛物线开口向下 B . 都是关于原点对称,顶点都是原点 D .都是关于y 轴对称,顶点都是原点 13.抛物线12 2+--=m mx x y 的图象过原点,则m 为( ) A .0 B .1 C .-1 D .±1 14.把二次函数122 --=x x y 配方成为( ) A .2 )1(-=x y B . 2)1(2--=x y C .1)1(2 ++=x y D .2)1(2 -+=x y 15.已知原点是抛物线2 (1)y m x =+的最高点,则m 的范围是( ) A . 1-m D . 2->m 16、函数2 21y x x =--的图象经过点( ) A 、(-1,1) B 、(1 ,1) C 、(0 , 1) D 、(1 , 0 ) 17、抛物线23y x =向右平移1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所得到的抛物线是( ) A 、2 3(1)2y x =-- B 、23(1)2y x =+-C 、23(1)2y x =++ D 、2 3(1)2y x =-+ 18、已知h 关于t 的函数关系式2 12 h gt = ( g 为正常数,t 为时间)如图,则函数图象为 ( ) 19、下列四个函数中, 图象的顶点在y 轴上的函数是( ) A 、2 32y x x =-+ B 、25y x =- C 、2 2y x x = -+ D 、2 44y x x =-+ 20、已知二次函数2 y ax bx c =++,若0a <,0c >,那么它的图象大致是( ) 21、根据所给条件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1)、抛物线过点(0,2)、(1,1)、(3,5) (2)、抛物线关于y 轴对称,且过点(1,-2)和(-2,0) 22.已知二次函数c bx x y ++=2 的图像经过A (0,1),B (2,-1)两点. (1)求b 和c 的值; (2)试判断点P (-1,2)是否在此函数图像上? 23、某广告公司设计一幅周长为12米的矩形广告牌,广告设计费为每平方米1000元,设矩形一边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卷 时间: 40分钟满分:100 一、填空。(每空1分,共23分) 1、9.87升=()毫升2700立方厘米=()立方分米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容积单位。 (1)小朋友每天要饮水1100()(2)一瓶洗发液约有500() (3)小军家每月用去食用油6()(4)一桶酸牛奶约有1.25() 3、最小自然数是(),最小奇数是(),最小质数是(),最小合数是(),用这四个数组成一个最大四位数是()。 4、长方体是()个面,()条棱,()个顶点。 5、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最小两位数是(),最大三位数是()。 6、千位上是最大的一位数,百位上是最小的合数,十位上是最小的质数,个位上是最小的自然数,这个数是()。 7、一个正方体的棱长和是36cm,它的体积是(),表面积是()。 8、3个连续偶数的和是36,这3个偶数分别是()、()、()。 9、一根长方体木料的体积是4.5立方分米,横截面的面积是0.5立方分米,木料的长有()分米。 二、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0分。) 1、0是所以有非0自然数的因数。() 2、一个自然数,如果不是质数,就一定是合数。() 3、2是偶数,也是质数;9是奇数,也是合数。() 4、一个数的倍数一定比这个数的约数大。() 5、个位上是0的多位数一定有因数2和5.。() 6、有9÷6=1.5的算式中,6能够整除9。() 7、两个质数的积一定是合数。() 8、两个奇数的和还是奇数。()

9、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10、一个长方体至少有4个面是长方形。() 三、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20分) 1、一只水桶可以装15升水,就是说水桶()是15升。 A、容积 B、容量 C、体积 2、用棱长为1cm的正方体小木块,拼成一个较大正方体,需要这样的小木块()个。 A、2 B、4 C、8 3、两个质数的和是()。 A、奇数 B、偶数 C、奇数或偶数 4、表示鱼缸中金鱼条数的数是()。 A、奇数 B、分数 C、自然数 5、物体所占()的大小,叫物体的体积。 A、空间 B、位置 C、面积 6、把一根长方体的木料,等分成2段,表面积增加了()。 A、1个面 B、2个面 C、4个面 7、421减去(),就能被2、3、5分别整除。 A、1 B、11 C、21 8、1.5立方米=()立方分米 A、15 B、150 C、1500 9、正方体的棱长扩大到原来的2倍,则表面积就扩大到原来的()倍,体积就扩大到原来的()倍。 A、2 B、4 C、8 10、一本数学书的体积约是150() A、立方米 B、立方分米 C、立方厘米 四、按要求解答下列各题。(17分)

二次函数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二次函数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当-2≤ x ≦1,二次函数y=-(x-m )2 + m 2 +1有最大值4,则实数m 值为( ) A.-4 7 B. 3或-3 C.2或-3 D. 2或3或- 4 7 2. 函数 2 2y mx x m =+-(m 是常数)の图像与x 轴の交点个数为( ) A. 0个 B .1个 C .2个 D .1个或2个 3. 关于二次函数 2 y ax bx c =++の图像有下列命题:①当0c =时,函数の图像经过原点;②当0c >,且函数の图像开口向下时,方程2 0ax bx c ++=必有两个不相等の实根;③函数图像最高点の纵坐标是 2 44ac b a -;④当0b =时,函数の图像关于y 轴对称.其中正确命题の个数是(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4. 关于x の二次函数 2 2(81)8y mx m x m =+++の图像与x 轴有交点,则m の范围是( ) A . 1 16m <- B . 116m - ≥且0m ≠ C . 1 16m =- D . 1 16m >- 且0m ≠ 5. 下列二次函数中有一个函数の图像与x 轴有两个不同の交点,这个函数是( ) A .2 y x = B .24y x =+ C .2325y x x =-+ D .2 351y x x =+- 6. 若二次函数2 y ax c =+,当x 取1x 、2x (12x x ≠)时,函数值相等,则当x 取12x x +时,函数值为( ) A .a c + B .a c - C .c - D .c 7. 下列二次函数中有一个函数の图像与坐标轴有一个交点,这个函数是( ) A .1x y 2 —= B .24y x =+ C .1x 2x y 2+=— D .2 351y x x =+- 8. 抛物线2 321y x x =-+-の图象与坐标轴交点の个数是( ) A .没有交点 B .只有一个交点 C .有且只有两个交点 D .有且只有三个交点 9. 函数2 y ax bx c =++の图象如图所示,那么关于x の一元二次方程2 30ax bx c ++-=の根の情况是( ) A .有两个不相等の实数根 B .有两个异号の实数根

五年级下册数学测试题

五年级数学第二学期第七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 1、小军今年a 岁,小华今年(a-3)岁,再过x 年后,他俩相差( )岁。 A .a-3 B .3 C .x D.x-a 2、甲乙两地间的铁路长480千米,客车和货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经过4小时相遇。已知客车每小时行65千米,货车每小时行x 千米。下列方程不正确的是 ( )。 A.65X4+4x=480 B.4x=480-65 C.65+x=480÷4 D.(65+x ) X4=480 3、x 的3倍比它的2倍多8.5,下列方程正确的是( )。 A.3x-2x=8.5 B.3x+8.5=2x C.2x-8.5=3x 4、食堂运来6袋大米,每袋50千克,吃4天后,还剩116千克,则平均每天吃( )千克。 A. 44 B. 45 C. 46 二、解方程 12x-33=15 78-6x=12 5x+6.2=10.8 55÷2x=5.5 8x+2x=20.2 3x=2x+5 三、看图列方程,并求解。 1. 2. 3.长方形的周长是26m 。 4.梯形的面积是28平方分米。 x 米 x 米 x 米 x 米 x 米 48米 4m x cm 4 cm

x m 8 cm 四、解决问题。 1.小华和小江同时装配机器,小华每天装配24台,小江每天装配20台。经过多少天他们共装配352台? 2.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相距384千米的两地相对开出,甲车平均每小时行42千米,乙车平均每小时行38千米。经过几小时两车相遇?(6分) 3.张村和李村合修一条道路,他们各从本村的一端开始同时施工,16天完成。完工时,张村比李村多修了80米。张村平均每天修75米,李村平均每天修多少米?(6分) 4.两只蜗牛同时从相距2m的两处向对方爬去,大蜗牛每分钟爬行3cm,小蜗牛每分 钟爬行2cm。几分钟后两只蜗牛还相距50cm? 5.小米去爬山,上山花了45分钟,原路下山花了30分钟,上山每分钟比下山每分钟少走9米,求下山的速度。

(精)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二次函数》全章教案(最新)

22.1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一)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并掌握二次函数的概念; (2)能判断一个给定的函数是否为二次函数,并会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 (3)能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条件确定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二、学习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二次函数的概念,能根据已知条件写出函数解析式; 2.难点:理解二次函数的概念。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回忆一下什么是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它们的一般形式是怎样的?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问题1:正方体的六个面是全等的正方形,如果正方形的棱长为x,表面积为y,写出y与x的关系。问题2:n边形的对角线数d与边数n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问题3:某工厂一种产品现在的年产量是20件,计划今后两年增加产量.如果每年都比上一年的产量增加x倍,那么两年后这种产品的数量y将随计划所定的x的值而定,y与x之间的关系怎样表示? 问题4:观察以上三个问题所写出来的三个函数关系式有什么特点? 小组交流、讨论得出结论:经化简后都具有的形式。 问题5:什么是二次函数? 形如。 问题6:函数y=ax2+bx+c,当a、b、c满足什么条件时,(1)它是二次函数? (2)它是一次函数?(3)它是正比例函数?

(三)尝试应用: 例1. 关于x 的函数 是二次函数, 求m 的值. 注意:二次函数的二次项系数必须是 的数。 例2. 已知关于x 的二次函数,当x=-1时,函数值为10,当x=1时,函数值为4,当x=2时,函数值为7。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待定系数法) (四)巩固提高: 1.下列函数中,哪些是二次函数? (1)y=3x -1 ; (2)y=3x 2+2; (3)y=3x 3+2x 2; (4)y=2x 2-2x+1; (5)y=x 2-x(1+x); (6)y=x - 2+x . 2.一个圆柱的高等于底面半径,写出它的表面积S与半径R之间的关系式。 3、n 支球队参加比赛,每两支队之间进行一场比赛。写出比赛的场数m 与球队数n 之间的关系式。 4、已知二次函数y=x2+px+q ,当x=1时,函数值为4,当x=2时,函数值为- 5, 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五)小结: 1.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是 。2.会用 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 (六)作业设计 22.1二次函数 y=ax 2的图像和性质(二) 一.学习目标: m m 2 21)x (m y --=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测试题

二年级数学习题集 《数据收集整理》 一、下面的统计表记录的是二年级(1)班同学的课余生活情况: 1.二(1)班同学在课余时间喜欢()的人最多。 2.二(1)班同学在课余时间喜欢打游戏机的人数比喜欢读课外书的多()人。 3.你在课余时间喜欢()。 4.看了上面的统计表,你有什么发现?想给同学们提那些建议? 二、调查全班学生最喜欢的一种玩具。

1.最喜欢()的人数最多,最喜欢()的人数最少。 2.我喜欢()玩具,喜欢这种玩具的有()人。 3.请你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4.玩具厂要生产玩具,请你根据调查结果,建议玩具厂多生产哪种玩具,为什么? 表内除法(一) 一、下面哪些分法是平均分?在括号里画√。 (一)()

(二)() (三)() (四)() 考查目的:使学生从直观上认识平均分的特点:每份分得同样多。 解析:这道题目对于学生来讲应该是最基础的题目,从图上可以很明确看出第一种是把8分成了3,3,2;第三种是把14分成了3,3,3,3,2;第四种是把19分成了5,9,5。只有第二种是把8分成了4和4,每份分得同样多,是平均分。 答案:(一)× (二)√ (三)× (四)× 二、圈一圈,分一分。 (一)分桃子 1.把16个桃子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只小猴分( )个。

2.把16个桃子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 )个。 3.把16个桃子平均分给8只小猴,每只小猴分( )个。(二)分苹果 1.把()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个。 2.把()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每份()个。 3.把()个苹果,平均分成6份,每份()个。 4.把()个苹果,平均分成9份,每份()个。 5.把()个苹果,平均分成18份,每份()个。 三、看图填一填。 (一)

二次函数测试卷(含答案)

二次函数单元测试卷 、选择题(每小题 3分,共30 分) 4ac - b 2 4a ;④当b = 0时,函数的图像关于 y 轴对称.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A. 1 个 B. a — c F 列二次函数中有一个函数的图像与坐标轴有一个交点,这个函数是( 2 抛物线y - -3x - 2x -1的图象与坐标轴交点的个数是( B .只有一个交点 C .有且只有两个交点 D .有且只有三个交点 1.当-2 < x = 1,二次函数 y=- (x-m ) 2 2 + m +1 有最大值4,则实数 m 值为( 7 A.- 4 B. ,3 或-..3 C.2 或-..3 D. 2 或3或-- 4 2.函数y = mx ? x - 2m ( m 是常数) 的图像与 X 轴的交点个数为( A. 0 个 1个或2个 3.关于二次函数 2 y = ax bx c 的图像有下列命题:①当c = 0时, 函数的图像经过原点;②当 c 0,且 函数的图像开口向下时,方程 2 ax bx 必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③函数图像最高点的纵坐标是 2 9.函数y 二ax bx c 的图象如图所示,那么关于 x 的一元二次方程 A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B.有两个异号的实数根 4. 关于X 的二次函数 2 y =2mx (8 m 1)x 8m 的图像与x 轴有交点,则 m 的范围是( 1 m - 一 16 1 1 m > m 二一一 B . 16 且 m=0 C . 16 D . 1 m 空一 16且 m^O 5. F 列二次函数中有 个函数的图像与 x 轴有两个不同的交点,这个函数是 C. 2 y 二 3x -2x 5 D. y 二 3x 2 5x 「1 6. 若二次函数 2 =ax c ,当x 取 X 1、 x 2 (Xi = X2 )时,函数值相等, 则当 x 取X 1 X 2时,函数值为 _c 7. 2 .y =x — 1 2 B . y =x 4 C. y =X 2 — 2X 1 2 D. y = 3x 5x -1 8. A .没有交点

(完整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练习题全套

分数的意义 (2 把全班同学平均分成5个小组,2个小组占全班人数的()。这里的单位“1” 是()。 (3)把3m长的绳子平均分成5段,每段占全长的(),每段长()m。 (4)女职工人数占全厂人数的,男职工占全厂人数的() 二、判断。 (1)分数单位是的分数有7个。() (3)一堆苹果的一定比另一堆苹果的多。() 三、选择。 (2)把一根木料锯成5段,锯下一段所用的时间是完成这项工作所用时间的() A、B、C、D、 (4)1kg糖溶化在水中,糖是糖水的() A 、 B 、C、 四、思考。 1、将分数这样循环排列下去,第50个分数是哪能个数。 2、把红花、黄花、紫花按红、红、黄、黄、黄、紫、紫的顺序排列。 (1)第101朵是什么颜色? (2)101朵花中有多少朵黄花? (3)黄花占101朵花的几分之几? 分数的意义(二) 一、填空 1、=()÷()()÷27= 5÷()= 23÷49= 二、判断。 1、把一个正方形的纸对折三次后,每一小块占正方形的。() 三、选择

1、把3m长的绳子平均分成8段,第段是全长的(),每段长()m。 3、7分是1时的(),7kg是1吨的(),7个月是一年的()。 四、应用题。 五(1)班一共有50名同学,其中男生27名。 (1)女生有多少人? (2)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3)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4)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几分之几? (5)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几分之几? 四、思考题。 1、在100 m的道路两侧,每隔2m栽一棵树,按一棵柳树,两棵杨树的规律栽树。柳树、 杨树各占植树总数的几分之几? 2、6kg糖果,均匀地装在4个袋子里,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多少kg 糖果?平均每个小朋友分得多少袋糖果? 分数的大小比较 真分数、假分数 一、填空。 3、分数单位是的最大真分数是()。 4、分母是7的最小假分数是()。 5、在中,a是自然数,当a小于()时,是真分数,;当a大于或等于()时,是假分数;当a是()的倍数是,能化成整数。 二、判断。 2、m、n都是大于0的自然数,当m>n时,是真分数。()

初三数学二次函数知识点总结

初三数学 二次函数 知识点总结 一、二次函数概念: 1.二次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形如2y ax bx c =++(a b c ,,是常数, 0a ≠)的函数,叫做二次函数。 这里需要强调:和一元二次方程类似,二次项系数0a ≠,而b c ,可以为零.二次函数的定义域是全体实数. 2. 二次函数2y ax bx c =++的结构特征: ⑴ 等号左边是函数,右边是关于自变量x 的二次式,x 的最高次数是2. ⑵ a b c ,,是常数,a 是二次项系数,b 是一次项系数,c 是常数项. 二、二次函数的基本形式 1. 二次函数基本形式:2y ax =的性质: a 的绝对值越大,抛物线的开口越小。 2. 2y ax c =+的性质: 上加下减。 3. ()2 y a x h =-的性质: 左加右减。

4. ()2 y a x h k =-+的性质: 三、二次函数图象的平移 1. 平移步骤: 方法一:⑴ 将抛物线解析式转化成顶点式()2 y a x h k =-+,确定其顶点坐标()h k ,; ⑵ 保持抛物线2y ax =的形状不变,将其顶点平移到()h k ,处,具体平移方法如下: 【或左(h <0)】向右(h >0)【或左(h 平移|k|个单位 2. 平移规律 在原有函数的基础上“h 值正右移,负左移;k 值正上移,负下移”. 概括成八个字“左加右减,上加下减”. 方法二: ⑴c bx ax y ++=2沿y 轴平移:向上(下)平移m 个单位,c bx ax y ++=2变成 m c bx ax y +++=2(或m c bx ax y -++=2) ⑵c bx ax y ++=2沿轴平移:向左(右)平移m 个单位,c bx ax y ++=2变成 c m x b m x a y ++++=)()(2(或c m x b m x a y +-+-=)()(2) 四、二次函数()2 y a x h k =-+与2y ax bx c =++的比较 从解析式上看,()2 y a x h k =-+与2y ax bx c =++是两种不同的表达形式,后者通过配方可以得到前者,即2 2424b ac b y a x a a -? ?=++ ?? ?,其中2424b ac b h k a a -=-= ,.

人教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 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一、填一填。 1.50以内9的倍数有(),100以内19的倍数有()。 2.25的因数有( ),65的因数有()。 3.()既是9的因数,又是12的因数。 4.从199起,连续写5个奇数(),从388起,连续写5个偶数() 5.10以内的非零自然数中,()是偶数,但不是合数;()是奇数,但不是质数。 6.偶数+偶数=()奇数+奇数=( )?? 奇数+偶数=(??? ) 7.24=1×24=2×()=()×()=()×() 8.在0、1、0.8、25.2、35、-4这些数中,自然数有( ) 9.一个四位数,千位上是最小的质数,百位上是最小的合数,十位上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个位上既是奇数又是合数,这个数是() 10.一个两位数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这个数最小是(),最大是()。 二、辨一辨(对的打“√”,错的打“×”)。 1.因为7×6=42,所以42是倍数,7是因数。() 2.偶数的因数一定比奇数的因数多。() 3.一个数的因数一定比它的倍数小。() 4.3、4、5这三个数字,无论怎样排列成三位数,一定是3的倍数。() 5.合数都是2的倍数。() 6.自然数中除了质数就是合数。() 7.3×0.4=1.2 ,3是1.2的因数。() 8.甲数除以乙数,商是15,那么甲数一定是乙数的倍数。() 三、选一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面各组数中,哪一组的第二个数是第一个数的倍数。() 2.自然数包括()。 A.质数、合数 B.因数和倍数 C.奇数和偶数 3.2是最小的()。 A.合数 B.质数 C.自然数 D.偶数

二次函数测试题及答案

1. 2. 3. 4. 5. 6. 、选择题: 二次函数 抛物线y =(x-2)2 3的对称轴是( A.直线x = —3 B.直线x =3 二次函数y 二ax 2 在( ) A.第一象限 C.第三象限 已知二次函数 则一定有( 2 A. b —4ac 0 bx c 的图象如右图,则点 = ax 2 把抛物线y =x 2 ? bx B.第二象限 D.第四象限 C. M bx c ,且 a ::: 0,a -b c .0, 2 B. b -4ac =0 C. b 2 -4ac :: 2 D. b —4ac < 0 c 向右平移3个单位,再向下平移 2个单位,所得图象的解析式是 2 y =x -3x 5,则有( A. b = 3 , c -1 C. b =3 , c =3 B. b = -9 , c = -15 D. b = —9 , c =21 下面所示各图是在同 一直 角 坐标 系内,二次 函数y 二ax 2 (a c)x c 与一次 函数 k 已知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如右图所示,则二 x y =ax c 的大致图象,有且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正确的是(

11. 已知抛物线y =ax2 bx c与x轴有两个交点,那么一元二次方程ax2 bx 0的根的 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抛物线 y=ax2+x+c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为-1,则a+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请你写出函数y=(x+1)2与y=x2+1具有的一个共同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 有一个二次函数的图象,三位同学分别说出它的一些特点:甲:对称轴是直线x =4 ; 乙:与x轴两个交点的横坐标都是整数; 丙:与y轴交点的纵坐标也是整数,且以这三个交点为顶点的三角形面积为 3. 请你写出满足上述全部特点的一个二次函数解析式: 15. 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开口向上,且与y轴的正半轴相交,请你写出一个满足条件的二次函 数的解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x 二-2 B. x =2 C. 8. 二 欠 函 1 数y :=(x -1)2'2的最小值是() A.-2 B. 2 C. D. 1 9. - 二- 次函数y =ax2bx c的图象如图所 M=4 a 2b c N = a —b c , P = 4a-b ,则( A.M0 , N 0, P 0 B.M<0 ,N 0, P 0 C.M0, N :: 0, P 0 D.M0 , N 0, P :::0 、 填空题: 7.抛物线y=x2 -2x 3的对称轴是直线( )x = —1 D. x =1 10.将二次函数y =x2 -2x 3配方成y =(x -h)2? k的形式,则y= 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年级下册数学练习题

一、填空: 1、1的因数有()个,7的因数有()个,10的因数有()个。 2、一五,一十,十五,二十……这们数数,数出来的数都是()的倍数,第12个数是() 3、100,98,96,…,8,6,4,2。这列数中,每个数都是()的倍数,第15个数是()。 4、(1)既是2和5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的最小两位数是()。 (2)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的最小三位数是(),最大三位数是()。 5、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体积单位。 (1)橡皮的体积约是10() (2)影碟机的体积约是22() (3)集装箱的体积约是40() 6、1.02m3=()dm3960dm3=()m36270cm2=()dm236000cm3=()dm38.63m2=()md223 md 2=()cm2 4L=()m L 4800 m L=()L 35 dm3=()m L 8.04 dm3=()L=()m L 785 m L=()cm3=()dm3 7、把4米长的绳子平均剪成5段,每段长()米,每段绳子是全长的()。 二、下面的说法正确吗?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1是1,2,3,…的因数。() 2、8的倍数只有16,24,32,40,48。() 3、36÷9=4,所以36是9的倍数。() 4、5.7是3的倍数。() 5.所有的奇数都是质数。()

6.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7.在1,2,3,4,5,…中,除了质数以外都是合数。() 8.两个质数的和是偶数。() 9、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一定比这两个数都大。() 10、两个数的积一定是这两个数的公倍数。() 11、分数的分母越大,它的分数单位就越小。() 12、分数都比整数小。() 13、假分数的分子都比分母小。() 14、如果b是a的2倍(a≠0),那么a、b的最大公因数是a,最小公位数是b。() 15、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只有1的分数是最简分数。() 16、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17、两个不同质数的公因数只有1. () 18、一个数的因数一定比它的倍数小。() 19、最小的质数是1. () 三、解决问题: 1、一个数是42的因数,同时也是3的倍数,这个数可能是多少? 2、一个长、宽、高分别为40cm、30cm、20cm 的小纸箱,在所有的棱上粘上一圈胶带,至少需要多长的胶带?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九年级二次函数综合测试题及答案

二次函数单元测评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关系式中,属于二次函数的是(x为自变量)() A. B. C. D. 2. 函数y=x2-2x+3的图象的顶点坐标是() A. (1,-4) B.(-1,2) C. (1,2) D.(0,3) 3. 抛物线y=2(x-3)2的顶点在()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x轴上 D. y轴上 二、4. 抛物线的对称轴是() A. x=-2 B.x=2 C. x=-4 D. x=4 5. 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ab>0,c>0 B. ab>0,c<0 C. ab<0,c>0 D. ab<0,c<0 6.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如图所示,则点在第 ___象限() A. 一 B. 二 C. 三 D. 四 7. 如图所示,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的顶点P 的横坐标是4,图象交x轴于点A(m,0)和点B,且m>4,那么 AB的长是() A. 4+m B. m C. 2m-8 D. 8-2m 8. 若一次函数y=ax+b的图象经过第二、三、四象限,则二次函数y=ax2+bx 的图象只可能是() 9. 已知抛物线和直线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如图所示,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1,P1(x1,y1),P2(x2,y2)是抛物线上的点,P3(x3, y3)是直线上的点,且-1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2014-2015年度五年级数学下册 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班级姓名 一、填一填。 以内9的倍数有(),100以内19的倍数有()。 的因数有( ),65的因数有()。 3.()既是9的因数,又是12的因数。 4.从199起,连续写5个奇数(),从388起,连续写5个偶数() 以内的非零自然数中,()是偶数,但不是合数;()是奇数,但不是质数。 6.偶数+偶数=()奇数+奇数=( )?? 奇数+偶数=(??? ) =1×24=2×()=()×()=()×() 8.在0、1、、、35、-4这些数中,自然数有( ) 9.一个四位数,千位上是最小的质数,百位上是最小的合数,十位上既不是质 数也不是合数,个位上既是奇数又是合数,这个数是() 10.一个两位数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这个数最小是(),最大是 ()。 二、辨一辨(对的打“√”,错的打“×”)。 1.因为7×6=42,所以42是倍数,7是因数。() 2.偶数的因数一定比奇数的因数多。() 3.一个数的因数一定比它的倍数小。() 、4、5这三个数字,无论怎样排列成三位数,一定是3的倍数。() 5.合数都是2的倍数。() 6.自然数中除了质数就是合数。() ×= ,3是的因数。()

8.甲数除以乙数,商是15,那么甲数一定是乙数的倍数。 ( ) 三、选一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面各组数中,哪一组的第二个数是第一个数的倍数。( ) 和9 和70 和100 和60 2.自然数包括( )。 A.质数、合数 B.因数和倍数 C.奇数和偶数 是最小的( )。 A.合数 B.质数 C.自然数 D.偶数 4.一个奇数和一个偶数的积一定是( )。 A.奇数 B.偶数 C.两种情况都有可能 5.一个奇数要( ),结果才能是偶数。 A.乘3 B.加2 C.减1 6.一个合数,它是由两个不同的质数相乘得来的,这个合数至少有( )因数。 D.不能确定 四、找一找、连一连。 五、想一想,写一写。 1.写出下面每个数的因数,然后再写出每个数的倍数(至少写4 个)。 9 因数: 倍数:

二次函数经典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二次函数经典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如图,ABC ?为等边三角形,点P 从A 出发,沿A B C A →→→作匀速运动,则线段AP 的长度y 与运动时间x 之间的函数关系大致是( ) A . B . C . D .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点P 从点A 运动到点B 时以及从点C 运动到点A 时是一条线段,故可排除选项C 与D ;点P 从点B 运动到点C 时,y 是x 的二次函数,并且有最小值,故选项B 符合题意,选项A 不合题意. 【详解】 根据题意得,点P 从点A 运动到点B 时以及从点C 运动到点A 时是一条线段,故选项C 与选项D 不合题意; 点P 从点B 运动到点C 时,y 是x 的二次函数,并且有最小值, ∴选项B 符合题意,选项A 不合题意. 故选B . 【点睛】 本题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通过分类讨论,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得到y 与x 的函数关系,然后根据二次函数和一次函数图象与性质解决问题. 2.二次函数y =x 2+bx 的对称轴为直线x =2,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bx ﹣t =0(t 为实数)在﹣1<x <4的范围内有解,则t 的取值范围是( ) A .0<t <5 B .﹣4≤t <5 C .﹣4≤t <0 D .t ≥﹣4 【答案】B 【解析】 【分析】 先求出b ,确定二次函数解析式,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bx ﹣t =0的解可以看成二次函

数y =x 2﹣4x 与直线y =t 的交点,﹣1<x <4时﹣4≤y <5,进而求解; 【详解】 解:∵对称轴为直线x =2, ∴b =﹣4, ∴y =x 2﹣4x , 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bx ﹣t =0的解可以看成二次函数y =x 2﹣4x 与直线y =t 的交点, ∵﹣1<x <4, ∴二次函数y 的取值为﹣4≤y <5, ∴﹣4≤t <5; 故选:B . 【点睛】 本题考查二次函数图象的性质,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转换为二次函数与直线交点问题,数形结合的解决问题是解题的关键. 3.一列自然数0,1,2,3,…,100.依次将该列数中的每一个数平方后除以100,得到一列新数.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原数与对应新数的差不可能等于零 B .原数与对应新数的差,随着原数的增大而增大 C .当原数与对应新数的差等于21时,原数等于30 D .当原数取50时,原数与对应新数的差最大 【答案】D 【解析】 【分析】 设出原数,表示出新数,利用解方程和函数性质即可求解. 【详解】 解:设原数为m ,则新数为2 1100 m , 设新数与原数的差为y 则22 11100100 y m m m m =-=-+, 易得,当m =0时,y =0,则A 错误 ∵1 0100 - < 当1m 50 122100b a ﹣﹣﹣===??? ??? 时,y 有最大值.则B 错误,D 正确. 当y =21时,2 1100 m m - +=21 解得1m =30,2m =70,则C 错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