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风电机组叶片防雷检查

风电机组叶片防雷检查

风电机组叶片防雷检查
风电机组叶片防雷检查

关于叶片防雷及接地的避免措施和检查方法整理如下,希望有所帮助。

一、目前叶片雷击基本为:雷电释放巨大能量,使叶片结构温度急剧升高,分解叶片内部气体高温膨胀,

压力上升造成爆裂破坏(更有叶片内存在水分而产生高温气体,爆裂)。叶片防雷系统的主要目标是避免雷电直击叶片本体而导致叶片损害。经过统计:不管叶片是用木头或玻璃纤维制成,或是叶片包导电体,雷电导致损害的范围取决于叶片的形式。叶片全绝缘并不减少被雷击的危险,而且会增加损害的次数。多数情况下被雷击的区域在叶尖背面(或称吸力面)。根据以上叙述,叶片防雷设计一般在叶尖装有接闪器捕捉雷电,再通过敷设在叶片内腔连接到叶片根部的导引线使雷电导入大地,约束雷电,保护叶片。

二、按IEC61400-24标准的推荐值,叶片防雷击铜质电缆导线截面积最小为50平方毫米。如果为高发区,

可适当增加铜质电缆导线截面积。

三、我集团近期刚出的一个检查标准:

1、叶片吊装前,逐片检查叶片疏水孔通畅。

2、叶片吊装前,逐片检查叶片表面是否存在损伤。

3、叶片吊装前,应逐片检查叶片防雷引下线连接是否完好、防雷引下线截面是否损伤,检测叶片接闪器到叶片根部法兰之间的直流电阻,并做好检测记录。若叶片接闪器到叶片根部法兰之间的直流电阻值

高于20 mΩ,应仔细检查防雷引下线各连接点联接是否存在问题。

叶片接闪器到叶片根部法兰之间直流电阻测量采用直流微欧计、双臂电桥或直流电阻测试仪(仪器分辨率不低于 1 mΩ),采用四端子法测量,检查叶片叶尖及叶片上全部接闪点与叶片根部法兰之间直流电阻,每点应测三次取平均值。

4、机组吊装前后,应检查变桨轴承、主轴承、偏航轴承上的泄雷装置(碳刷、滑环、放电间隙

等)的完好性,并确认塔筒跨接线连接可靠。

表1 防雷检查及测试验收清单

风电在线监测系统介绍

风电在线监测系统介绍 来源:亚泰光电伴随着风能的快速发展和风电机组的广泛安装使用,风电机组的运行故障问题日益突出。风电机组的安全、稳定、无故障运转不仅可以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也可以大幅降低风电的成本,是整个产业链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 据资料显示,20年间欧美风电行业中机组容量为1MW的风力发电机组,其总投资的65%~90%都消耗在运行、维护上,非计划停机又用去了其中的75%。国际工程保险协会在年报中介绍,支付给丹麦风电业的理赔费用的40%是由于机械故障,主要是齿轮箱和轴承的故障。而中国的风电设备的维护损耗更是惊人,甚至有一大批的风力发电机的正常累计工作时间都不超过l000小时。 由于风电机组安装在高山、荒野、海滩、海岛等风口处,受无规律的变向变负荷的风力作用以及强阵风的冲击,常年经受酷暑严寒和极端温差的影响,使得风电机组故障频发。近年来,国内外风力发电机故障率最高的部件当数齿轮箱。我国的风场齿轮箱损坏率高达40~50%,极个别品牌机组齿轮箱更换率几乎达到100%。国外在对风力发电机各主要部件的故障统计中,齿轮箱的故障率也是居高不下,据西班牙纳瓦拉水电能源集团公司最近几年对风电机组主要部件的故障统计:由齿轮箱、发电机、叶片引起的故障是风电机组故障的主要原因,其中齿轮箱的故障发生率在逐年增高,故障百分比已超过60%,是机组中故障发生率最高的部件。我国已建成的风电场的风力机有相当部分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由国外购进的,这些机组寿命为15、20年,保修期一般为2年,随着机组运行对间的加长,目前这些机组陆续出现了故障,(包括风轮叶片、电机、增速齿轮,及控制系统等等)导致机组停止运行,严重影响发电量,造成经济损失。而且,风电机组的费用非常高昂,在国内,中小型风电机的投入成本在一万元/每千瓦左右,或更高。在风能资源特别丰富地区的大型机组,初期建设投入成本一般在八千元/每千瓦左右,维护费列入电价中,使得风电的价格居高不下,而使风电成本比火电成本高出2/3,所以风电虽无污染,能再生是十分理想的清洁而又可持续发展的能源,却未普遍应用。 风电机组的主要部件造价昂贵而且更换非常困难,如果合理采用状态监测和故障预警的技术,通过实时状态检测和智能故障预警技术可以有效地发现事故隐患并实现快速准确的系统维护,保障机组安全运行,做到防范于未然,必能大大地降低风机的故障率,有效地减少维修费用,必能提高风电的竞争能力,推动风能行业的跨越式发展。 风电总投资的65%以上都消耗在运行维护上,其中齿轮箱维护约占一半以上。采用在

风电机组的防雷保护分析

风电机组的防雷保护分析 摘要:近年来我国风电厂建设规模提升较快,风电厂的安全运行对于风电能源 的使用具有直接影响。本文从风电机组雷击破坏原理和具体形式分析入手,探讨 了风电机组防雷保护的原则与具体措施。 关键字:风电机组,防雷保护 1 引言 现阶段开发技术最先进,开发规模最大的可再生能源是风能,风电能源已经 成为我国新能源产业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我国风电机组的装机容量逐年提升,大直径叶轮建设规模不断提升,同时能够在复杂环境中应用的风电机组研制速度 加快,使得我国风电机组在海上、高原、丘陵及平原地带广泛建设。雷电释放过 程会对风电机组造成巨大的损害,其中包括叶片损坏、控制元器件损毁、绝缘击 穿等。分析风电机组的防雷保护,对于保证风电机组在雷雨天气时的正常运行, 提升风电机组的安全运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2 雷电对于风电机组的破坏原理 雷电是带电荷雷云与大地之间的强烈放电现象,而雷电对于风电机组的破坏,可理解为带电雷云和风电机组之间的放电现象。分析风电机组的防雷保护,最重 要的是科学判断雷击放电过程中的雷电参数和电流波形,与风电机组破坏关系最 密切的包括峰值电流和电流陡度等。 统计雷电破坏对于风电机组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4种形式,首先是设备 直接遭雷击而造成损坏,其次是雷电产生的能量沿着设备中的信号线或电源线侵 入内部,导致元器件损坏,再次是接地设备在雷击时遭遇瞬时高电压而损坏,最 后由于设备的安装不当,容易受到雷击电场或磁场的影响,导致元器件灵敏度失调。 (1)峰值电流。当雷击电流经过风电机组时,会导致风电机组温度急剧上升,内部元器件容易在热效应的作用下损坏。进一步分析热效应强度,主要是与雷电 释放的能量大小有关,这其中最核心的参数就是峰值电流。与此同时,当雷电能 量流经风电机组时,会产生较大的电磁力,部分情况下会导致叶片等弯曲断裂。 (2)电流陡度。风电机组在遭受雷击的过程中经常会造成控制系统或电子器件损坏,其主要原因是存在感应过电压。感应过电压与雷电流的陡度密切相关, 雷电流陡度越大,感应电压就越高。 3 风电机组的防雷保护原则 在风电机组的防雷保护设计中,应遵循以下4个原则,首先,保证设计的方 法与当今的主流设备相适应,其次,在防雷设计中应充分考虑投资的合理性,兼 顾经济性,再次,防雷设计应具备较长的使用寿命,最后,尽可能的遵循国际标 准和规范,方便系统的后期维护。 现阶段进行风电机组防雷保护所依据的最根本原则是弗兰克林避雷法,即充 分发挥避雷设备的特性,引发雷电场的激烈,将雷电引到防雷设备中,达到保护 风电机组的目的。在实际应用中,可在叶片的内部和机舱的顶部安装导体装置, 并通过主轴、齿轮、机身等设备,将雷电传到大地,释放雷电能量。与此同时为 尽可能的降低电磁感应干扰影响,需在保护空间内部增装屏蔽设备和sdp保护设备,并在大尺寸金属件交接部位进行等电位连接。 不同风电机组所处的环境相差较大,应在防雷设计中深入研究所在地的地理

风电叶片设计流程

叶片设计流程 一.空气动力设计 1.确定风轮的几何和空气动力设计参数 2.选择翼型 3.确定叶片的最佳形状 4.计算风轮叶片的功率特性 5.如果需要可以对设计进行修改并重复步骤4,以找到制造 工艺约束下的最佳风轮设计。 6.计算在所有可遇尖速比下的风轮特性 对于每个尖速比可采用上面步骤4所述的方法,确定每个叶素的空气动力状态,由此确定整个风轮的性能。 7.风力机叶片三维效应分析 8.非定常空气动力现象 9.风力机叶片的动态失速 10.叶片动态入流 二.风机载荷计算 作为风力机设计和认证的重要依据,用于风力机的静强度和疲劳强度分析。国际电工协会制定的IEC61400-1标准、德国船级社制定的GL 规范和丹麦制定的DS 472标准等对风力机的载荷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2.1IEC61400-1 标准规定的载荷情况 2.2风机载荷计算 1计算模型 1)风模型 (1)正常风模型 (2)极端风模型 (3)三维湍流模型 2)风机模型 风机模型包括几何模型、空气动力学模型、传动系统动力学模型、控制系统闭环模型和运行状态监控模型等。 2风力机载荷特性 1)叶片上的载荷 (1)空气动力载荷 包括摆振方向的剪力Q yb和弯矩M xb、挥舞方向的剪力Q xb和弯矩M yb以及与变浆距力矩平衡的叶片俯仰力矩M zb。可根据叶片空气动力设计步骤4中求得的叶素上法向力系数Cn和切向力系数Ct, 通过积分求出作用在叶片上的空气动力载荷。 (2)重力载荷 作用在叶片上的重力载荷对叶片产生的摆振方向弯矩,随叶片方位角的变化呈周期变化,是叶片的主要疲劳载荷。 (3)惯性载荷

(4)操纵载荷 2)轮毂上的载荷 3)主轴上的载荷 4)机舱上的载荷 5)偏航系统上的载荷 6)塔架上的载荷 三.风力机气动弹性 当风力机在自然风条件下运行时,作用在风力机上的空气动力、惯性力和弹性力等交变载荷会使结构产生变形和振动,影响风力机的正常运行甚至导致风力机损坏。因此,在风力机的设计中必须考虑系统的稳定性和在外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主要有①风力机气动弹性稳定性和动力响应②风力机机械传动系统的振动③风力机控制系统(包括偏航系统和变浆距系统等)的稳定性和动力响应④风力机系统的振动。 3.1风力机气动弹性现象 1.风力机叶片气动弹性稳定性问题 2.风力机系统振动和稳定性问题 3.2风力机气动弹性分析 目的是保证风力机在运行过程中不出现气动弹性不稳定。主要的方法是特征值法和能量法。特征值法是在求解弹性力学的基本方 程中,考虑作用在风力机叶片上的非定常空气动力,建立离散的描述风力机叶片气动弹性运动的微分方程。采用Floquet理论求解,最后 稳定性判别归结为状态转移矩阵的特征值计算。

风电机组叶片防雷检查

关于叶片防雷及接地的避免措施和检查方法整理如下,希望有所帮助。 一、目前叶片雷击基本为:雷电释放巨大能量,使叶片结构温度急剧升高,分解叶片内部气体高温膨胀, 压力上升造成爆裂破坏(更有叶片内存在水分而产生高温气体,爆裂)。叶片防雷系统的主要目标是避免雷电直击叶片本体而导致叶片损害。经过统计:不管叶片是用木头或玻璃纤维制成,或是叶片包导电体,雷电导致损害的范围取决于叶片的形式。叶片全绝缘并不减少被雷击的危险,而且会增加损害的次数。多数情况下被雷击的区域在叶尖背面(或称吸力面)。根据以上叙述,叶片防雷设计一般在叶尖装有接闪器捕捉雷电,再通过敷设在叶片内腔连接到叶片根部的导引线使雷电导入大地,约束雷电,保护叶片。 二、按IEC61400-24标准的推荐值,叶片防雷击铜质电缆导线截面积最小为50平方毫米。如果为高发区, 可适当增加铜质电缆导线截面积。 三、我集团近期刚出的一个检查标准: 1、叶片吊装前,逐片检查叶片疏水孔通畅。 2、叶片吊装前,逐片检查叶片表面是否存在损伤。 3、叶片吊装前,应逐片检查叶片防雷引下线连接是否完好、防雷引下线截面是否损伤,检测叶片接闪器到叶片根部法兰之间的直流电阻,并做好检测记录。若叶片接闪器到叶片根部法兰之间的直流电阻值

高于20 mΩ,应仔细检查防雷引下线各连接点联接是否存在问题。 叶片接闪器到叶片根部法兰之间直流电阻测量采用直流微欧计、双臂电桥或直流电阻测试仪(仪器分辨率不低于 1 mΩ),采用四端子法测量,检查叶片叶尖及叶片上全部接闪点与叶片根部法兰之间直流电阻,每点应测三次取平均值。 4、机组吊装前后,应检查变桨轴承、主轴承、偏航轴承上的泄雷装置(碳刷、滑环、放电间隙 等)的完好性,并确认塔筒跨接线连接可靠。 表1 防雷检查及测试验收清单

风机叶片原理和结构

风机叶片的原理、结构和运行维护 潘东浩 第一章风机叶片报涉及的原理 第一节风力机获得的能量 一.气流的动能 1 2 i 3 E= 2 mv =2 p Sv 式中m——气体的质量 S——风轮的扫风面积,单位为m2 v 气体的速度,单位是m/s p ------空气密度,单位是kg/m3 E 气体的动能,单位是W 风力机实际获得的轴功率 P=2 p sJc p 式中P----- 风力机实际获得的轴功率,单位为W; p ------空气密度,单位为kg/m3; S ----- 风轮的扫风面积,单位为m2; v ----- 上游风速,单位为m/s. C p ---------- 风能利用系数 三.风机从风能中获得的能量是有限的,风机的理论最大效率

n Q 0.593 即为贝兹(Betz)理论的极限值。 第二节叶片的受力分析 一.作用在桨叶上的气动力 上图是风轮叶片剖面叶素不考虑诱导速

度情况下的受力分析。在叶片局部剖面上,W是来流速度V和局部线速度U的矢量和。速度W在叶片局部剖面上产生升力dL和阻力dD,通过把dL和dD分解到平行和垂直风轮旋转平面上,即为风轮的轴向推力dFn和旋转切向力dFt。轴向推力作用在风力发电机组塔架上,旋转切向力产生有用的旋转力矩,驱动风轮转动。 上图中的几何关系式如下: W =V U ①=0 + a dFn=dDs in ① +dLcos ① dFt=dLs in ①-dDcos ① dM=rdFt=r(dLsin ①-dDcos①) 其中,①为相对速度W与局部线速度U (旋转平面)的夹角,称为倾斜角;0为弦线和局部 线速度U (旋转平面)的夹角,称为安装角或节距角; a为弦线和相对速度W的夹 角,称为攻角。 ?桨叶角度的调整(安装角)对功率的影响。(定桨距) 改变桨叶节距角的设定会影响额定功率的输出,根据定桨距风力机的特点,应当尽量提高低 风速时的功率系数和考虑高风速时的失速性能。定桨距风力发电机组 在额定风速以下运行时,在低风速区,不同的节距角所对应的功率曲线几乎是重合的。但在 高风速区,节距角的变化,对其最大输出功率(额定功率点)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事实 上,调整桨叶的节距角,只是改变了桨叶对气流的失速点。根据实验结果,节距角越小,气 流对桨叶的失速点越高,其最大输出功率也越高。这就是定桨距风力机可以在不同的空气密 度下调整桨叶安装角的根据。 不同安装角的功率曲线如下图所示: 750KW国产桨叶各安装角实际功率Illi线对比图 ! --------- ——B ----------------! *pitchy—00 P itch=-3. 00 pitcta-L T5 pi 75 ―*—pitch=-Q. 00 * 1 -------- piteh=l.00——= ---------------- i

防止风电机组严重损坏专项要求措施.

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风电企业防止风电机组严重损坏专项措施 一、防止火灾措施 1.禁止风电机组机舱内壁粘贴海绵。对降噪或保温等有特殊要求的机组,机舱内所使用的降噪或保温材料必须采用阻燃材料。 2.机组检修工作结束后,应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控制柜、机舱内部及塔筒平台处不得留有工具、废弃的备件、易耗品等杂物。 3.对风电机组机舱内及塔筒各层平台的渗漏油必须及时进行彻底清理,并查堵渗漏点;机组内部严禁存留易燃易爆物品及沾油废弃物。 4.风电机组内部严禁吸烟,火种不得带入风电机组;机组内动火必须开动火工作票,动火工作间断、终结时,现场人员必须停留观察至少15分钟,确认现场无火种残留后方可离开。 5.风电机组底部和机舱均应按照国家标准配置出厂检验合格的干粉灭火器,单个灭火器容量不小于2公斤,按要求固定在容易发现和取到的位置。新购买的干粉灭火器换充粉期限为2年,自第一次换粉起以后每年换粉一次。灭火器

在更换及检测期间,应保证留有备用。 6.禁止使用电感式镇流器的照明灯具,灯具外壳严禁采用可燃材料(可燃材料指GB 8624-2012《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规定的B2、B3类材料)。 7.风电机组照明电源回路必须安装漏电保护器,漏电保护器应按国家标准进行定期测试,做好记录,保护动作不可靠的要立即更换。 8.在定期维护和点检中必须检查机组内的电缆外套有无破损和绝缘老化,电气元件及控制柜内部有无积灰、污损腐蚀、过热变色、放电、异物进入等问题,发现异常立即处理。 9.风电机组所有电气回路电缆的走线应使用电缆支架或布置在专用电缆槽内,并可靠固定;机舱内机械刹车、联轴器和滑环等旋转部件周边的各类电缆、油管,应根据条件在其周围增加隔离、阻燃措施。 10.风电机组内所有电缆的保护外套必须选用阻燃材料,对不符合要求的保护外套应进行更换,如保护外套出现绑扎松动、磨损和老化情况,应立即检查电缆绝缘并进行处理。 11.对于机舱至底部控制柜采用导电轨连接或采用中间接线盒连接的机组,每次登塔时必须对导电轨接线盒外观进行检查,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机处理。每次定期维护必须检查导电轨和接线盒内连接母排连接是否可靠,有无发热变色或

风电机组的防雷和防雷标准[详]

风电机组的防雷和防雷标准 1 引言 在我国风电发展初期,风电场大部分集中在年平均雷电日较少的新疆和内蒙古等地区,采用的主要是450kW 级以下的风电机组,雷害问题并不突出。随着我国风电场建设速度不断加快、规模不断扩大以及风电机组的日益大型化,风电机组的雷害也日益显露。现阶段,我国风电场开发不断向高海拔和沿海地区拓展,大功率风电机组的塔架最高已经超过120m,是风电场中最高大的构筑物。在风电机组的20年寿命期内,难免会遭遇到雷电的直击。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于2009 年9月在肇庆召开的叶片专业组年会,将叶片的防雷作为一个重要问题进行了研讨,说明风电机组防雷已经引起专家的高度重视。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第88 工作委员会(IEC TC 88)在编制风电机组系列标准IEC 61400 时,编制了一个技术报告(TR),作为IEC 61400 系列标准的第24 部分于2002 年6 月出版,其初衷是想为这个相对年经的工业提供防雷知识。该标准在几年的实践中证明,技术报告对防止和减少风电机组的雷害是有效的。但是随着大型风电机组的发展和风电场向外海的拓展,雷害问题比2002 年以前更加复杂和突出。因此,有必要制订一个风电机组防雷标准以供风电行业人员使用。将IEC 6 1400 由技术报告(TR)升级为技术标准(TS)便提上了议事日程。 2 风电机组的雷害 IEC 61400-24 2002 中,阐明了不同于其他建筑物的风电机组雷害问题,机组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以及所处场地等因素使其容易遭受雷害。人们已经了解建筑物高度对雷击过程的影响。高度超过60m 的建筑物会发生侧击,即部分雷电击中建筑物侧面而不是建筑物顶部。风电机组塔架是高于60m 的构筑物,所以侧击概率比建筑物大很多,并造成严重损害。另外,从雷电机理可知,与

风电叶片监控系统解决方案

风电叶片监控系统解决方案

为什么要对叶片进行状态监测? ?叶片是风机中受压最大的部件之一 -面临着极端的外部条件,而且动态载荷大。 ?叶片更换费用非常昂贵 ?在极端损坏情况下,风机必须立刻停机减少直接或二次损害。 ?如果能提早发现损伤,叶片可以很好地被修复。 ?目前,主要检测手段是视觉,但这种方法时间间隔长,非实时,且花费巨大。 →完全不适用于海上风机 ?状态监测系统的两大功能 -提高可利用小时数 ?覆冰检测 ?静态和动态载荷评估 -叶片损伤检测 ?雷击检测 ?叶片内部和外部损伤

损伤检测 ?更早检测到叶片的损伤 →降低维修成本 ?严重损伤给出自动停机信号→安全操作,避免灾难?经过DNV GL认证 →得到官方认可 覆冰检测 ?精确检测叶片覆冰 →安全操作 ?自动重启 →可获得更高收益 ?经过DNV GL认证 →得到官方认可 改善运营 ?检测动态不平衡 →提高收益 →降低载荷 ?动态载荷配准 →预防过载 ?显著的运行状态检测 →避免额外支出

覆冰检测DNV-GL证书/ 叶片状态监测系统DNV-GL 证书 ?BLADE control?覆冰检测,2008年获得了DNV-GL 的认证。 ?含自动启机功能的认证 ?BLADE control?在2013年获得了首个风机叶片状态监测 系统的GL认证。

BLADEcontrol?检测的叶片故障类型 ?气动表面壳体损伤 -裂痕和分层,尤其是前缘和尾缘 -雷击导致的叶尖开裂 ?结构支撑件的损伤(致命) -腹板分层或断裂 -梁/ 翼梁分层或断裂 -叶片轴承损伤 腹板 翼梁 气动表面 前缘 尾缘 ?松动部件 -叶片内 -轮毂内 -叶片外部 (防损保护层,扰流器)?气动不平衡 -变桨偏差 -变桨传感器故障

风力发电机在线监测系统

风力发电机在线监测系统 引言 在线监测系统是近20年来在大型机组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交叉性技术,这是由于近代机械工业向机电一体化方向发展,机械设备高度的自动化、智能化、大型化和复杂化,在许多的情况下都需要确保工作过程的安全运行和高的可靠性,因此对其工作状态的监视日益重要[1] 。随着大型风力发电机容量的迅猛增加,现在风力发电机正从百千瓦级向兆瓦级发展,机械结构也日趋复杂,不同部件之间的相互联系、耦合也更加紧密,一个部件出现故障,将可能引起整个发电过程中断。另外,近年来随着风力发电机的快速发展,其技术的成熟度跟不上风力发电机的发展速度,在媒体上出现了大量关于风力发电机齿轮箱、主轴、叶片的损坏,甚至有风力发电机倒塌的报道。保险公司非常抱怨其高损坏率,因此在保险合同中加入了维修条款:保证其风力发电机能够正常运转40000h或者至少运行5年,除非装上在线监测设备,接受保险公司的定期监测。在这种环境下,在线监测在风力发电机行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国外在线监测技术发展得比较成熟,有专门用于风力发电机的监测设备[2] ,例如德国的普鲁夫公司(pruftechnik);在监测服务方面,国外有专门的风力发电机监测服务公司,例如德国的flender公司等[3] 。而国内由于风力发电机行业本身起步较晚,因此在线监测系统在国内风力发电机上的运用还处于起步状态。 1 在线监测系统的工作原理 风力发电机监测系统最重要的工作是通过对设备运行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各种外部征兆及信息,提取反映状态的正确信息并进行分析和识别其内涵故障。因此在开始设计和建立系统前,必须对监测对象的结构与工作过程有充分的了解。由于风力发电机设备结构及工作过程复杂,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和深层故障诊断,不仅要依靠一定的理论和方法,而且更重 要的是必须了解、熟悉具体设备的结构与运行机理,并取得维护人员的经验和技巧。 如图1风力发电机在线监测流程图所示,风力发电机监控任务主要由3部分组成:信号拾取、信号处理和监控决策。信号拾取主要由主轴传感器、齿轮箱传感器和定子传感器来采集风力发电机的基本运行状况。 信号处理是将各传感器所采集到的信号经过信号处理转换成数字信号,通过网络传输到监控 室。由于风力发电场一般建设在岛屿、农田等边远地区,通讯设施相对比较差,因此网络传输可以使用CDMA ,GSM 等无线传输方式,从而省去了铺设光缆等昂贵设备。 监控决策就是计算机将传送的信号数据与风力发电机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比较,监控人员根据比较的结果最终给出风力发电机的运行状况分析表。计算机的数据比较过程主要是辨别3 类过程状态(正常、预警、异常),如使用G表示传感器信号,Y表示风力发电机预警值,R表示风力发电机异常值。 当G<Y风力发电机运行正常;Y<G<R监控设备发出警报,监控人员必须密切关注运行状况;G>R风力发电机自动停机, 等待工作人员的检修。 2 风力发电机工作特性及在线监测的必要性 现在大多数风机上运用的通用监测程序叫风场监测,这种方法主要监测输出电量同时也包含部分故障信息的存储。通常控制系统的状态信息、输出电量以及风速情况将被存储,并且将其传送给制造商和运营商。但是只有通过详细的记录才有可能观察到故障。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当控制系统发出警报的时候故障已经发生了,然而整个系统能做的只是自动的使风力发电机停机以防止故障的进一步恶化。风场监测通常与周期点相连,这些周期测试点

风电“防汛、防风、防雷”三防专项应急预案(20200815053953)

风电场工程安装工程防洪防汛应急预案 施工单位(章) 年月日 专业资料

准:日 年月审 I—I-- 1 ------ 日 年 日 核: 编写:月 专业资料.

目录 I编制目的 (1) 2编制依据 (1) 3适用范围 (1) 4应急预案类别 (1) 5应急工作原则 (1) 6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1) 7组织机构及职责 (2) 8预防与预警 (2) 9应急准备 (3) 10应急响应 (4) II应急结束 (5) 12后期处置 (5) 13演练 (6) 专业资料 1编制目的 在发生险情时能够及时落实相应的防范行动,迅速、有序的开展应急救援,减少事故危害,最大限度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防止事故扩大或恶化,在事故影响得到控制后尽快使生产、工作恢复正常状态。

2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3、《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条例》 4、《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害应急预案》 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华能通榆新华1C标段风电工程汛期紧急情况,包括: (1)洪灾、强降雨、台风、雷电天气等自然灾害 (2)地质灾害对风机、箱变等设备的影响 (3)严重漏电 4应急预案类别 本《预案》是针对预防特殊天气造成的灾害编制的专项预案 5应急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把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事故灾难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作为首要任务。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项目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安全监查工作组”、“应急领导小组”各负其责。 6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1)雷雨天气 A风机遭到雷击后引起机舱及塔筒内电缆起火 B室外端子箱、断路器进雨水 C生活水泵房进水设备被淹 专业资料 D起重机遭遇雷击 (2)大风天气 A刮起的外物击伤箱变 B刮起的外物搭落在线路上造成短路 C设备防雨帽、标牌等附件脱落 7组织机构及职责 三防应急领导小组组织机构

风电防雷接地-14页文档资料

风电防雷接地 1 风机的防雷特点 电闪雷鸣释放的巨大能量,会造成风机叶片爆裂、电气绝缘击穿、自动化控制和通信元件烧毁…… 1.1 一般雷击率 在年均10雷电日地区,建筑物高度h与一般雷击率n的关系见表1。 1.2 环境 风力发电特点是:风机分散安置在旷野,大型风机叶片高点(轮毂高度加风轮半径)达60~70 m,易受雷击;风力发电机组的电气绝缘低(发电机电压690 V、大量使用自动化控制和通信元件)。因此,就防雷来说,其环境远比常规发电机组的环境恶劣。 1.3 严重性 风力发电机组是风电场的贵重设备,价格占风电工程投资60%以上。若其遭受雷击(特别是叶片和发电机贵重部件遭受雷击),除了损失修复期间应该发电所得之外,还要负担受损部件的拆装和更新的巨大费用。丹麦LM公司资料介绍:1994年,害损坏超过6%,修理费用估计至少1 500万克朗(当年丹麦装机540 MW,平均2.8万克朗/MW) 。按LM公司估计,世界每年有1%~2%的转轮叶片受到雷电袭击。叶片受雷击的损坏中,多数在叶尖是容易被修补的,但少数情况则要更换整个叶片。雷击风机常常引起机电系统的过电压,造成风机自动化控制和通信元件的烧毁、发电机击穿、电气设备损坏等事故。所以,雷害是威胁风机安全经济运行的严重问题。 2 叶片防雷研究 雷击造成叶片损坏的机理是:雷电释放巨大能量,使叶片结构温度急剧升高,分解气体高温膨胀,压力上升造成爆裂破坏。 美国瞬变特性研究院用人工电晕发生器,在全复合材料的叶片做雷击试验,高电压、长电弧冲击(3.5 MV,20 kA)加在无防雷设置的叶片上,结论是叶片必须加装防雷装置。

TACKE公司设计了玻璃钢防雷叶片(图1),叶片顶端铆装一个不锈钢叶尖,用铜丝网贴在叶片两面,将叶尖与叶根连为一导电体。铜丝网一方面可将叶尖的雷电引导至大地,也防止雷击叶片主体。 丹麦LM公司于1994年获得叶片防雷的科研项目,由丹麦能源部资助,包括丹麦研究院雷电专家、风机生产厂、工业保险业、风电场和商业组织在内,目的在于调查研究雷电导致叶片损害,开发安全耐用的防雷叶片。研究人员在实验室进行一系列的仿真测试,电压达1.6 MV,电流到200 kA,进行雷电冲击,验证叶片结构能力和雷电安全性。研究表明:不管叶片是用木头或玻璃纤维制成,或是叶片包导电体,雷电导致损害的范围取决于叶片的形式。叶片全绝缘并不减少被雷击的危险,而且会增加损害的次数。研究还表明:多数情况下被雷击的区域在叶尖背面(或称吸力面)。在研究的基础上,LM叶片防雷性能得到了发展,在叶尖装有接闪器(图2)捕捉雷电,再通过叶片内腔导引线使雷电导入大地,约束雷电,保护叶片,设计简单和耐用。如果接闪器或传导系统附件需要更换,只是机械性的改换。 3 雷害资料数据 3.1 我国个别案例 1995年8月,浙江苍南风电场1台FD16型55 k W风机受雷击,从叶尖到叶根开裂损坏报废。 我国各风场的雷害,没有统计资料。 3.2 丹麦和德国统计的雷击数据 3.2.1 风机雷击率 丹麦1200台、德国1400台风机遭雷击数据见表2。 德国雷击率比丹麦高出1倍。除了地点不同,收集时间短(一般认为需要15 a),或许有德国的风机平均总高度44.3 m比丹麦的35.5 m高等因素。 3.2.2 雷击地区分布 德国1992~1995年雷击地区分布数据见表3。

宁夏关于成立风电叶片生产制造公司可行性分析报告

宁夏关于成立风电叶片生产制造公司 可行性分析报告 规划设计/投资分析/实施方案

报告摘要说明 风力发电行业主要由上游原材料生产、中游零部件制造和风力机组制造、以及下游风电场运营和电网运营等环节构成。风力发电机主要由叶轮、机舱、塔筒三部分构成。由于风电场招标时塔筒一般单独招标,风力机组 此时即指叶轮和机舱两部分。 xxx实业发展公司由xxx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与xxx集团(以下简称“B公司”)共同出资成立,其中:A公司出资410.0万元,占公司股份76%;B公司出资130.0万元,占公司股份24%。 xxx实业发展公司以风电叶片产业为核心,依托A公司的渠道资源 和B公司的行业经验,xxx实业发展公司将快速形成行业竞争力,通过 3-5年的发展,成为区域内行业龙头,带动并促进全行业的发展。 xxx实业发展公司计划总投资12239.85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 资10808.63万元,占总投资的88.31%;流动资金1431.22万元,占总投资的11.69%。 根据规划,xxx实业发展公司正常经营年份可实现营业收入13527.00万元,总成本费用10387.39万元,税金及附加206.07万元,利润总额3139.61万元,利税总额3778.73万元,税后净利润2354.71万元,纳税总额1424.02万元,投资利润率25.65%,投资利税率

30.87%,投资回报率19.24%,全部投资回收期6.70年,提供就业职位187个。 风电作为可再生资源,节能环保,是未来能源的重要发展方向。风电的应用推广,经济性和市场化是重要影响因素。

第一章总论 一、拟筹建公司基本信息 (一)公司名称 xxx实业发展公司(待定,以工商登记信息为准) (二)注册资金 公司注册资金:540.0万元人民币。 (三)股权结构 xxx实业发展公司由xxx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与xxx集团(以下简称“B公司”)共同出资成立,其中:A公司出资410.0万元,占公司股份76%;B公司出资130.0万元,占公司股份24%。 (四)法人代表 段xx (五)注册地址 xx产业示范基地(以工商登记信息为准) 宁夏回族自治区,简称宁,是中国5个自治区之一,首府银川。位于中国西北内陆地区,界于北纬35°14'-39°14',东经104°17'-109°39'之间,东邻陕西,西、北接内蒙古,南连甘肃,宁夏回族自治区总面积

风力发电叶片制作工艺介绍

风力发电叶片制作工艺介绍 风力发电机叶片是接受风能的最主要部件,其良好的设计、可靠的质量和优越的性能是保证发电机组正常稳定运行的决定因素,其成本约为整个机组成本的15%-20%。根据“风机功价比法则”,风力发电机的功率与叶片长度的平方成正比,增加长度可以提高单机容量,但同时会造成发电机的体积和质量的增加,使其造价大幅度增加。 1碳纤维在风力发电机叶片中的应用 叶片材料的发展经历了木制、铝合金的应用,进入了纤维复合材料时代。纤维材料比重轻,疲劳强度和机械性能好,能够承载恶劣环境条件和随机负荷,目前最普遍采用的是玻璃纤维增强聚酯(环氧)树脂。但随着大功率发电机组的发展,叶片长度不断增加,为了防止叶尖在极端风载下碰到塔架,就要求叶片具有更高的刚度。国外专家认为,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性能已经趋于极限,不能满足大型叶片的要求,因此有效的办法是采用性能更佳的碳纤维复合材料。 1)提高叶片刚度,减轻叶片质量 碳纤维的密度比玻璃纤维小约30%,强度大40%,尤其是模量高3~8倍。大型叶片采用碳纤维增强可充分发挥其高弹轻质的优点。荷兰戴尔弗理工大学研究表明,一个旋转直径为120m的风机的叶片,由于梁的质量超过叶片总质量的一半,梁结构采用碳纤维,和采用全玻璃纤维的相比,质量可减轻40%左右;碳纤维复合材料叶片刚度是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叶片的2倍。据分析,采用碳纤维/玻璃纤维混杂增强方案,叶片可减轻20%~30%。VestaWindSystem公司的V90型

3.0MW发电机的叶片长44m,采用碳纤维代替玻璃纤维的构件,叶片质量与该公司V80型2.0MW发电机且为39m长的叶片质量相同。同样是34m长的叶片,采用玻璃纤维增强聚脂树脂时质量为5800kg,采用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时质量为5200kg,而采用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时质量只有3800kg。其他的研究也表明,添加碳纤维所制得的风机叶片质量比采用玻璃纤维的轻约32%,而且成本下降约16%。 2)提高叶片抗疲劳性能 风机总是处在条件恶劣的环境中,并且24h处于工作状态。这就使材料易于受到损害。相关研究表明,碳纤维合成材料具有良好的抗疲劳特性,当与树脂材料混合时,则成为了风力机适应恶劣气候条件的最佳材料之一。 3)使风机的输出功率更平滑更均衡,提高风能利用效率 使用碳纤维后,叶片质量的降低和刚度的增加改善了叶片的空气动力学性能,减少对塔和轮轴的负载,从而使风机的输出功率更平滑更均衡,提高能量效率。同时,碳纤维叶片更薄,外形设计更有效,叶片更细长,也提高了能量的输出效率。 4)可制造低风速叶片 碳纤维的应用可以减少负载和增加叶片长度,从而制造适合于低风速地区的大直径风叶,使风能成本下降。 5)可制造自适应叶片 叶片装在发电机的轮轴上,叶片的角度可调。目前主动型调节风机的设计风速为13~15m/s(29~33英里/h),当风速超过时,则调节

_风电机组叶片雷电防护金属网防雷研究

风电机组叶片雷电防护金属网 防雷研究 文 | 周家东,熊秀,付磊,范晓宇 随着风电机组的单机容量不断增大,轮毂高度和叶轮直径的不断增加,以及高原、沿海、海上等新型机组的开发,大型机组越来越容易遭受雷击。而风电机组的叶片又始终处于机组的最高位置,是最容易受雷击的部件,会对机组叶片造成不可逆的机械损伤,在整个机组的雷击损坏维修成本中,它的维修费用最高。所以在叶片设计初期就做好防雷措施,将大大降低后期的维护成本。 目前,叶片防雷的主要方法有三种:接闪器与引下线、分段式导流条和雷电防护金属网。接闪器与引下线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雷电防护方法,但是随着叶片长度的增加,实际的雷电并不总是打到叶尖,有时也会对叶身造成很大的破坏。分段式导流条是叶片雷电防护中一种新兴的方法,通过分段式导流条和接闪器与引下线系统的配合使用可以扩大接闪器的接闪面积,对叶片起到很好的防护效果。而雷电防护金属网是一种既可以充当接闪器起到接闪的作用,又能充当引下线起到很好的传导雷电的作用的防雷方法。但是国内外对雷电防护金属网的雷电防护研究的比较少,本文基于上述的背景,采用本公司自主设计研发的两种用于机组叶片上的雷电防护金属网,进行了机组叶片雷电防护金属网的防雷研究,对机组叶片雷电防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雷电防护金属网介绍 雷电防护金属网作为一种重要的雷电防护方法,在飞机上已经取得非常成功的应用,近年来延性金属铜网和铝网也开始成为叶片雷电防护中必不可少的材料。 一、金属网的介绍 目前国内外常见的雷电防护金属网包括金属编织网、延性金属冲孔网以及延性金属斜拉网三种。金属编织网是由金属丝在经纬两个方向编织而成。编织丝网的缺点是在 复合曲率的表面难以覆盖,影响气动性能;而且编织丝网金属丝之间搭接电阻比较大,雷电防护效果远不如延性金属网;编制金属丝网由于雷电流产生的强大电磁力也容易断裂和瓦解。 延性金属冲孔网是金属板经钢板冲剪机冲剪加工处理后,形成固定网眼状况的张料物体。而延性金属斜拉网是由拉伸网冲剪机经过冲剪和拉伸,使金属板扩张成定好的 尺寸。因此延性金属斜拉网和冲孔网相比,生产中不会产生废料,成本低;而且网眼连接十分牢固,不会有断梗和断丝的现象;更重要的是延性金属斜拉网梗丝均匀,不会出现电流传导截面突变,影响导电性能。 二、金属网雷电防护机理(一)金属网导流基本机理 金属网格的雷电防护,其实质就是利用金属自身良好 图1 延性金属冲孔网图片 图2 延性金属斜拉网图片

风电叶片设计流程

叶片设计流程 一. 空气动力设计 1.确定风轮的几何和空气动力设计参数 2.选择翼型 3.确定叶片的最佳形状 4.计算风轮叶片的功率特性 5.如果需要可以对设计进行修改并重复步骤4,以找到制造 工艺约束下的最佳风轮设计。 6.计算在所有可遇尖速比下的风轮特性 对于每个尖速比可采用上面步骤4所述的方法,确定每个叶素的空气动力状态,由此确定整个风轮的性能。 7.风力机叶片三维效应分析 8.非定常空气动力现象 9.风力机叶片的动态失速 10.叶片动态入流 .风机载荷计算 作为风力机设计和认证的重要依据,用于风力机的静强度和疲劳强度分析。国际电工协会制定的IEC61400-1标准、德国船级社制定的GL 规范和丹麦制定的DS 472标准等对风力机的载荷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2.1 IEC61400-1标准规定的载荷情况 2.2 风机载荷计算 1计算模型 1)风模型 (1)正常风模型 (2)极端风模型 (3)三维湍流模型 2)风机模型 风机模型包括几何模型、空气动力学模型、传动系统动力学模型、控制系统闭环模型和运行状态监控模型等。 2风力机载荷特性 1)叶片上的载荷 (1)空气动力载荷 包括摆振方向的剪力Q yb和弯矩M Xb、挥舞方向的剪力Q b和弯矩M Jb以及与变浆距力矩平衡的叶片俯仰力矩M b。可根据叶片空气动力设计步骤4中求得的叶素上法向力系数Cn和切向力系数Ct,通过积分求出作用在叶片上的空气动力载荷。 (2)重力载荷 作用在叶片上的重力载荷对叶片产生的摆振方向弯矩,随叶片方位角的变化呈周期变化,是叶片的主要疲劳载荷。 (3)惯性载荷 (4)操纵载荷

2 )轮毂上的载荷 3)主轴上的载荷 4)机舱上的载荷 5)偏航系统上的载荷 6)塔架上的载荷 三.风力机气动弹性 当风力机在自然风条件下运行时,作用在风力机上的空气动力、惯性力和弹性力等交变载荷会使结构产生变形和振动,影响风力机的正常运行甚至导致风力机损坏。因此,在风力机的设计中必须考虑系统的稳定性和在外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主要有①风力机气动弹性稳定性和动力响应②风力机机械传动系统的振动③风力机控制系统(包括偏航系统和变浆距系统等) 的稳定性和动力响应④风力机系统的振动。 3.1风力机气动弹性现象 1.风力机叶片气动弹性稳定性问题 2.风力机系统振动和稳定性问题 3.2 风力机气动弹性分析 目的是保证风力机在运行过程中不出现气动弹性不稳定。主要的方法 是特征值法和能量法。特征值法是在求解弹性力学的基本方 程中,考虑作用在风力机叶片上的非定常空气动力,建立离散的描述风力机叶片气动弹性运动的微分方程。采用Floquet理论求解,最后稳定性判别归结为状态转移矩阵的特征值 计算。 1.风力机气动弹性模型 1)结构模型

风电叶片在线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of?Nanjing?Institute?of?Industry?Technology 第18卷第2期2018年6月Vol.18,No.2Jun.,2018 风电叶片在线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吴国中,李?镇?,宋增禄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23)? 摘?要:就风电设备运行过程中风机叶片的在线检测技术进行了讨论。叶片在线检测主要有两大类,分别是以应变、声发射等传感器检测为核心的侵入式检测和以图像检测为代表的非侵入检测,探讨了这两种检测模式中风电叶片损伤检测的实验手段以及损伤特征提取和识别的算法。关键词:风电;叶片;在线检测 中图分类号:TP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644(2018)02-0004-05 风电技术在展现出其独特优势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由于风力发电场通常位于较偏远的陆地、海岸或者海上,环境恶劣且无人值守,其运行状态的监测面临较大挑战。目前已有的在线监测、控制、调度技术为风电场的正常平稳运行提供了一定的保障,但是由于风电系统的复杂性、可靠性以及环境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现有在线监控系统在风机状态信息检测的实时性、完备性、准确性等方面仍显不足,其中一个突出问题表现在风电叶片状态检测方面。 风电叶片是风力发电机的关键部件,叶片状态的检测以及寿命预测对提高风机工作效率、保障风机正常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集中讨论风机叶片部分在线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1?侵入式检测技术 叶片在线检测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侵入式的检测,即传感器网络需要内嵌在叶片中;另一类是非侵入式的检测,即采用光学或图像等方式实现非接触式的检测。 1.1?基于应变的检测 应变片在风电叶片在线检测中有较多应用。风电叶片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会承受不同方向的载荷,导致叶片产生应变,应变的累积可能会导致叶片的宏观形变和开裂,因此在叶片的脆弱部位以及容易产生应力集中的部位,可以设置应变传感器以检测叶片的应变,从而可以直接反应叶片状态。 Jargensen?等人在2004年曾采用上百片应变传感器检测长达25米的叶片轴向应变。应变检测是一项比较成熟的技术[1] ,可以用于叶片的离线和在线测试,但是也有一些局限性。应变传感器容易失效,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甚至引起雷击,并且有的情况下不能准确反映叶片失效状况。 FBG传感器是针对传统应变传感器的不足,在风电叶片检测中引入的光纤传感器,以检测叶片的应变。较常用的是布拉格光纤光栅,其原理是利用纤芯内空间相位周期性分布的光栅形成一个窄带滤波器或反射镜,滤波器或反射镜中心频率会随外部应变而产生漂移,将频率漂移转换为应变可以准确、稳定、可靠地检测叶片的应变和疲劳状态。2007年郭等人最早利用FBG传感器网络检测叶片状态数据并应用无线技术上传[2] ,这种技术逐步发展并在一些大型风机上得到应用。FBG传感器稳定性对于叶片状态的长期检测是很有优势的,其不足在于成本高而且设备体积大,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叶片在线检测中的应用。 1.2?基于声发射的检测 基于声发射检测叶片失效的研究已经比较广泛。声发射是材料中局域源快速释放能量产生瞬态弹性波的现象,叶片在外部载荷作用下产生形变,使结构内部形成应力,由于叶片应力集中而产生各种失效,如纤维断裂、微裂纹等,从而导致局域快速释放能量。用于声发射检测的传感器由压电传感器、放大器和数模转换器以及信号处理单 收稿日期:2018-04-23 基金项目:?江苏风力发电工程技术中心2016年度开放基金(编号:ZK16-03-05);江苏省品牌专业资助项目(编号:PPZY2015B189)作者简介:吴国中(1974-),男,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工学硕士,研究方向:自动化控制及检测技术。

风机叶片原理和结构

风机叶片得原理、结构与运行维护 潘东浩 第一章风机叶片报涉及得原理 第一节风力机获得得能量 一.气流得动能 E=mv2=ρSv3 式中m—--———气体得质量 S-—-—--—风轮得扫风面积,单位为m2 v--—---—气体得速度,单位就是m/s ρ------空气密度,单位就是kg/m3 E—-———-—-—-气体得动能,单位就是W 二、风力机实际获得得轴功率 P=ρSv3C p 式中P--—----—风力机实际获得得轴功率,单位为W; ρ-———-—空气密度,单位为kg/m3; S————-—--风轮得扫风面积,单位为m2; v------——上游风速,单位为m/s、 Cp -—----—-—风能利用系数 三。风机从风能中获得得能量就是有限得,风机得理论最大效率 η≈0。593 即为贝兹(Betz)理论得极限值。 第二节叶片得受力分析 一。作用在桨叶上得气动力 上图就是风轮叶片剖面叶素不考虑诱导 速度情况下得受力分析。在叶片局部剖面 上,W就是来流速度V与局部线速度U得矢量 与。速度W在叶片局部剖面上产生升力dL 与阻力dD,通过把dL与dD分解到平行与垂直风轮旋转平面上,即为风轮得轴向推力dFn与旋转切向力dFt。轴向推力作用在风力发电机组塔架上,旋转切向力产生有用得旋转力矩,驱动风轮转动。 上图中得几何关系式如下: Φ=θ+α

dFn=dDsinΦ+dLcosΦ dFt=dLsinΦ-dDcosΦ dM=rdFt=r(dLsinΦ-dDcosΦ) 其中,Φ为相对速度W与局部线速度U(旋转平面)得夹角,称为倾斜角; θ为弦线与局部线速度U(旋转平面)得夹角,称为安装角或节距角; α为弦线与相对速度W得夹角,称为攻角。 二。桨叶角度得调整(安装角)对功率得影响。(定桨距) 改变桨叶节距角得设定会影响额定功率得输出,根据定桨距风力机得特点,应当尽量提高低风速时得功率系数与考虑高风速时得失速性能、定桨距风力发电机组在额定风速以下运行时,在低风速区,不同得节距角所对应得功率曲线几乎就是重合得。但在高风速区,节距角得变化,对其最大输出功率(额定功率点)得影响就是十分明显得。事实上,调整桨叶得节距角,只就是改变了桨叶对气流得失速点。根据实验结果,节距角越小,气流对桨叶得失速点越高,其最大输出功率也越高。这就就是定桨距风力机可以在不同得空气密度下调整桨叶安装角得根据、 不同安装角得功率曲线如下图所示: 第三节 叶片得基本概念 1、叶片长度:叶片径向方向上得最大长度,如图1所示。 图1 叶片长度 2、叶片面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