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实践与探索

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实践与探索

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实践与探索
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实践与探索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735580954.html,

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实践与探索

作者:袁锋

来源:《重庆行政》2019年第04期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推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党的十九大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共治即共同参与社会治理,是党与社会(包括市场、社会组织、公民等)之间良性互动关系的建设方式。在改善多元治理的基础上,基层社会治理发挥基层的自治能力,有利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本文以重庆市北碚区龙凤桥街道龙凤社区为例,通过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采取的方法,为推进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提供一些借鉴参考。

一、重庆市北碚区龙凤街道基本情况

龙凤桥街道地处北碚区新老城区的连接点,龙凤社区位于龙凤大道前段,为龙凤桥街道入口。龙凤社区居委会成立于2004年底,由原龙凤社区居委会与联龙社区居委会合并而成,座落于磨滩河畔,东邻鸡公山,毗邻北碚火车站,辖区面积约3平方公里。现有常住人口7391

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为2219人,占比为30%),26个居民小组,社会单位20余家,建有龙凤蔬菜批发市场、北碚火车站等城市配套设施。

二、重庆市北碚区龙凤街道存在的问题

(一)老旧小区问题凸显。社区下辖居民区多为无物业、居民自治开放式小区,公用设施建设维护及清洁卫生等管理不到位,生活环境杂乱无章。

(二)新旧居民融合问题凸显。社区位于城乡结合部,辖区内企业职工、下岗工人、农转非人员混杂。如煤安小区,其前身为原重庆煤矿安全仪器厂企业小区,现由重庆科华安全设备有限公司和3个零散居民区(原煤安小区、科华雅苑、二配厂小区)构成,占地面积约89000平方米,居民602户2000余人,新旧居民融合问题凸显。

(三)党员老龄化,参与社区治理动力不足。社区党委下辖5个党支部,党员254人,平均年龄约65.4岁。其中65岁及以上党员占比59.8%,接受新知识较慢,参与社区治理精力不足。

(四)征地遗留问题多。如二配厂职工安置房多年未办证的遗留问题,征地农转非人员无养老保险待遇问题,罗家湾、浅灯等社区征地多年未安置等问题,导致群众工作不好开展。

三、矛盾原因分析

(一)社会快速发展,主要矛盾发生变化。2000年以前建成的老旧居民楼,公共设施落后,大都只提供基本的居住功能,部分有单位负责物业管理和维修,但是,随着社会发展,住

“人民至上”理念与社会治理创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735580954.html, “人民至上”理念与社会治理创新 作者:王云骏 来源:《唯实》2019年第02期 “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有别于西方政党最显著的标志。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始终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些重要论述,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充分展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出发点是人民、落脚点是人民,始终把人民作为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传承的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人民至上论”。 南京市建邺区坚持以党建引领,发挥“互联网+”作用,精心打造“五微共享社区”平台,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实现基层党建与社会治理有机融合,探索走出了一条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路子。“五微社区”的基层党建模式,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深刻的。 基层党建应成为党的“人民观”的物化形式 观念是实践的产物,同时对实践有着无可争辩的反作用。观念的效用必须在实践中落实、在实践中彰显。因此观念的力量从来就不仅仅是逻辑的力量,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地显现它的效用,才能最终被广大民众在思想上所接受。 因此任何观念的传播和生长都需要它的物化形式,一切制度和工作的创新实质上都是在为思想观念的创新,探索其可能的物化形式。对城市而言,基层党建的基础工作就是社区党建。社区是城市党建的基层单位,有着复杂的组成和全新的特点。社区党建工作的基本动力就是社区居民对于建设共同的美好家园具有大体一致的需求和目标。“五微社区”基层党建的实践,就是一个旨在体现党的“人民至上”观念的实践探索。它以党员干部通过“微平台”发布“微行动”“微实事”,认领群众“微心愿”,点亮基层“微星光”,搭建起党组织联系群众的“连心桥”“直通车”。在社区活动中,社区党组织和党员以平等的身份自愿参与社区工作,直接与群众的衣食住行日常生活打交道,拓宽了群众利益表达的途径,规范了利益表达的方式。通过构建人民群众诉求反映机制、利益协调机制和社会服务机制,引导人民群众有序加入公共生活、参与社会管理、化解社会矛盾,具体而有效地增强了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加深了党和人民的鱼水深情。让社区群众真切地感受到,“人民至上”不是口号,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化的行动。 基层党建应着力于多样化民众利益的实现 党的建設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新的伟大工程,是中国政治生活的最顶层设计。毫不夸张地说,这个工程质量的成与败,直接制约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进程。但这个宏大的使命性任务,是需要基层党建点点滴滴的工作作为支撑的。基层党建所面临的具体任

党建+社会治理的几点探索与思考

党建+社会治理的几点探索与思考 近年来,我县坚持把抓好党建作为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党建 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方面进行了一系列 探索,取得了一定成绩。通过“三单三制”强党建责任、“三分类三升级”强组织提升、“三抓三促”强队伍素质等突出了党建核心,筑牢了基层基础;通过完善党组织领导下的法治体系、德治体系、自治体系等突出了多元共治,完善了治理体系; 通过党建引领精准扶贫增效、引领村级集体经济壮大、引领特色农业提质、引领家庭 能人培育等突出了发展要务,推动了治理成效,逐步构建了以基层党组织为领导核心、 各种组织广泛参与,政府治理与社会自我调节、群众自治良性互动的依法治理体系。 依旧存在一定问题: 1、治理意识有待转变。有的乡镇、村级组织在基层治 理中存在“行政命令交办任务多,自觉用治理思维、主动与自 治组织协商少;完成政府任务多,自治范围内的事做得少; 无偿承担公共服务事项多,费随事转项目少”的“三多三少”现 象,基层治理理念还不够到位。自治组织等主体在村级事务 上责任不清,存在政府过度服务、过度负责、代民做主的现 象,一定程度上挫伤了群众参与自治的积极性。有的基层组 织习惯于把群众当作管理的对象,民主意识、服务意识相对

薄弱;服务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重点关注的是弱势群体、 困难群体,对普通群众、“三留守”人员服务力度不大。 2、治理方式有待优化。因经济基础还较薄弱,少数基 层党组织在推进基层治理中,未能很好的处理改革、发展、 稳定之间的关系,就治理而治理,方式方法单一,发挥引领、服务、协调、凝聚等作用的办法还不多,工作结合不够,将 党的组织优势、政治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还存在一定差距。有的单位在社会治理中发 挥党组织的政治功能、服务功能还不够充分,有的社会组织和群众认为推进基层社会 治理是党委政府的事情,在这方面没有上心、不想融入、缺乏配合。同时,全县能够 参与社会服务、公益慈善、文体、农业及农村发展等的实体性社会组织数量较少,难 以满足群众日益增 长的个性化、多元化需求。治理主体主要停留在政府和“村两委”,对社会组织的培育引导手段相对缺乏,社会组织主动参与社会服务、公益慈善、农业及农村发展的平台有限、数量不足、质量不高。 3、治理能力有待提高。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群 众对美好生活需要不仅是物质文化生活方面,还包括民主、 法治、公平、安全等诸多方面,而现实存在着的公共服务供 给不足、民主自治机制和法律不完善、信息化建设滞后等问 题给基层治理带来了新挑战。随着网络化、信息化的不断发 展,基层治理面临着新的挑战,需要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的能

探索实践区域化党建 引领基层治理创新

探索实践区域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 201X年,XX市委提出“大党建、大服务、大治理”理念,突出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创新相结合,推进“堡垒型+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全面构建“1+N+X”区域化大党建格局。XX区积极展开探索实践,坚持把推进区域化党建放在创新基层治理的大格局中系统谋划,通过强化核心、凝聚力量、共享资源、沟通党群,实现民心在基层聚集、问题在基层解决、服务在基层拓展,以党建工作推动和引领基层治理创新。 一、XX探索实践区域化党建背景 作为XX市的中心城区,XX区近年来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对基层党建和基层社会治理提出新挑战。一是区域内党组织共存但融合度不高。XX区城乡结合、村居交错,出现机关、农村、社区和“两新”组织等党组织在一定区域内共存的现象,基层党组织的设置和作用发挥出现重叠、交错甚至薄弱、真空等问题,党组织条块分割、资源分散、党员管理服务覆盖面不广、党员发挥作用平台欠缺等问题也不同程度存在,基层党建工作统筹推进不足。二是基层社会治理难度加大。随着社会管理重心的下移以及“小政府、大社会”治理格局的不断发展,分散的基层力量和资源难以满足社会管理需要。新形势下,外来务工人员和高层次人才不断流入,社会各类人员流动性不断增强,人与单位的终身依附关系逐渐弱化,大量不同职业身份、不同隶属关系、不同利益需求的社会

群体聚居在社区,基层党组织面对的工作对象呈现复杂性和多样性。三是市区力量资源较为丰富。在市区中心,除了XX区自身拥有的党组织外,还聚集着189个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584个“两新”组织以及176个志愿者团队等,都是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资源。从行政角度来看,政府的职能是有限的,但从服务角度来看,党的作用发挥是没有边界的,这就需要基层党建工作形成区域化思路,通过实现党组织、党的工作和党员作用发挥的全面覆盖,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区域社会的能力,带动社会、企业、公民参与社会管理,最终实现政府、社会、企业、公民共同治理大格局。 二、主要做法和特点 (一)明确方向,围绕“堡垒型+服务型”,夯实区域化党建工作基础 XX区通过党群工作联席会议、区域化党建每周例会、区域化党建微信群等工作机制,统筹组织、社工、民政和工青妇、镇街等工作力量,党群互动,上下联动,共同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针对XX实际情况,着重抓好“架构、制度、平台”三要素建设。 1、紧扣“1+N+X”,构建核心明确、统筹力强的区域化党建组织架构。在不打破村居党组织原有运行机制的基础上,按照“1+N+X”的模

在“党建引领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建设”推进会讲话

在“党建引领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建设”推 进会讲话 在“党建引领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建设”推动会讲话今天,在XXX召开“党建引领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建设”示范推动会,主要出于这么几点斟酌: 1是检验工作质效。XX月XX日,我们在XX、XX进行了现场调研,在XX社区召开党建引领城市社区基层治理专题座谈,会上听取了1些部门单位、办事处党委和基层社区负责人的意见建议、工作打算。大家既发现了短板、找准了问题,也给了许诺、表了决心,同时,我也下了任务、提了要求。今天,我们在XX召开推动会,就是来检验工作成效的。 2是全面动员部署。推动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建设,这既是1项政治任务,也是1件民生工程,是市委高度重视的1项重点工作、也是本人作为市委书记抓在手上的党建领办项目。刚才大家看了示范点,对如何展开抓党建引领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建设有了些直观感受,等会儿我将围绕“为何、抓甚么、怎样抓”再跟大家1起探讨。目的就是全面推动城市社区和乡村基层治理工作,就是要让大家提高认识、拧紧螺丝、开足马力。 3是压担子交任务。在前期调研基础上,组织、政法、民政等部门单位用了心,结合本单位本部门职责,制定了任务清单和落实举措,同时也拟定了1些推动基层治理的具体任务,征求大家意见。请大家认真浏览,并提出好的意见建议,交给工作人员汇总梳理。会后,请预会单位明确各自职责、敲定明确方案,认领任务、相互合作,推动任务落实。下次推动会上,我们要看1看、比1比、问1问,看看谁在真落实、比比谁做的好、问问为何推不 动? ………………………………………………………………… 刚

才,听取大家的汇报,既展现了各自的经验做法,又谈了问题和下1步打算,汇报的都很好。特别是XX的同志对这项工作很重视,提出了我市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中存在的1些现实问题和宝贵意见。下面,围绕会议主题,我想讲3层意见,供同志们参考。 1、为何要抓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建设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基层治理是不是有效,直接决定着经济社会是不是能延续发展、繁华和稳定。 首先,抓基层治理是强化政治建设的具体体现。基层治理触及面宽、量大、事多,直接面对大众,在全部国家治理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俗语说的好,“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我们党是执政党,要实现共产党长时间执政,必须严格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必须要建强和巩固基层政权、基层组织,必须要确保基层治理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就是要切实贯彻党领导1切的最高政治原则,严格履行党的政策、方针、线路,优化党领导基层的治理机制,构建新时期城乡基层治理新格局。 其次,抓基层治理是落实改革发展的迫切需要。109届4 中全会公报原文提出,要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2019年,省委组织部把XX市肯定为全省XX个城市基层党建试点示范县市,并报中组部备案。这既是对XX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1种肯定,更是向我们交任务、压担子。推动城乡基层治理,必须要用发展的思路和办法解决痛点堵点难点,要以深化改革为动力积极探索更好的运行治理方式。具体到市级部门单位层面,对我们的要求是“简政放权”、是“减负增效”、是“共驻共建同享”;对 XX要求的是“强化本身建设”、是“提升服务能力”、是“强化基础保障”;对基层的要求是“德治、自治、法治” 。

基层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精彩标题

基层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精彩标题 X.用好“民情图”织密“惠民网”创新城市社区治理新模式 立足问题找方法,绘成社区民情图。 立足实际建机制,实现工作精细化。 立足需求强服务,赢得群众满意票。 X.积极探索共融共建共治统筹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新路径 统筹抓好区域化党建,变“一轮明月”为“众星拱月”。 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变“伤筋动骨”为“脱胎换骨”。 建好基础性保障体系,由“一厢情愿”到“两情相悦”。 X.党建领航共建和谐家园五彩凝心共享幸福玉泉 共建互融实现参与主体最大化 共治共管实现治理模式多样化 服务共享实现治理成果最优化 X.同筑“党建共同体”开创城市党建工作新格局 党建工作联抓,推动“各自为战”向“共同奋战”转变。 组织资源联享,推动“封闭自有”到“开放共享”转变。 经济发展联推,推动“单打独斗”向“抱团发展”转变。 服务群众联做,推动“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 综合治理联防,推动“条块治理”向“协防共治”转变。 X.深化街道“四项改革”积极探索党建引领社会治理

新路径 管理服务重心下移。 人员力量全面下沉。 职能部门事权下放。 经费财权直接下划。 X.健全“四级联动”体系打造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 组织联席,打破条块壁垒聚合力。 责任联担,层层履职尽责传压力。 载体联创,提升服务质量增动力。 X.以“一轴三联三进”党建工作机制构建城市基层治理服务体系 “一个轴心”实现上下通达。 “三个联合”推动组团服务。 “三方进入”协力加强运转。 X.党建引领,不断提升居民幸福感 激活城市基层组织细胞,推动城市党建发展。 架起党员群众的“连心桥”,提升社区服务能力。 发挥党建政治引领作用,拓展社区自治路径。 X.推行“十心十议、五联四建”模式构建“一体化”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 以“十心”为平台,扩大服务居民空间。 以“十议”为支撑,凝聚为民服务力量。

关于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座谈会上的讲话

关于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座谈会上的讲话 党建工作是抵御重大风险来袭的基础工作、治理能力是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核心能力;做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具有深远而重要意义。下面是关于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座谈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桂花飘香的九月,是收获果实的时节。两个月前我们围绕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共同交流如何抓好城市基层党建,相信各位这两个月一定过得很充实,心里很踏实。这种充实和踏实我们 ___,深入持续推动党建工作,我们齐心协力持续探索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更服务进社区,广大群众对我们工作的认同。x月x日,市委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实施意见(试行)》,通过构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基层组织体系、治理体系和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推进我市实现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刚才各位同志结合单位实际,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总体感觉各位对如何抓好、贯彻好市委要求也有了一定的思路。下面我就更好地推进此项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精准把握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重要意义

(一)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是发展的需要。x月x日,x书记主持召开市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明确指出,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是深入贯彻落实 ___新时代 ___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健全基层治理体系,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迫切需要;是巩固“ ___、牢记使命” ___成果,解决基层突出问题,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迫切需要;是强化基层社会治理的综合性抓手,落实中央、省委部署要求的迫切需要,为我们下步党建工作开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深刻理解“三个迫切需要”的核心要求,以“ ___、牢记使命” ___为契机,进一步提升站位,突出重点,细化举措,狠抓落实,着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二)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是现实的要求。习 ___强调,“基层是党的执政根基、力量之源,只有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党员发挥应有作用,党的根基才能牢固,党才有战斗力”。基层党组织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置身于人民群众之中,与人民群众联系最直接、最经常、最密切,“像沙漠里的胡杨树一样根连着根、心连着心”。只有能够第一时间知道群众在想什么盼什么,通过党建引领,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社区治理体系,才能疏堵点、解难点,“像吸铁石一样把群众紧紧凝聚在一起”,社区治理体系才能愈加成熟稳固,社区治理能力才能更加精准全面,人民群众才能更加自觉地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从而不断巩固党的执政根基。

社区治理中的党建引领

??党建视野 58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强社区治理体 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青和居社区时强调,社区是基层基础,只有基础坚固,国家大厦才能稳固。可以发现,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社区治理既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又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与社会的广泛变迁,社区治理会面临许多新情况与新问题。基层党组织担负着领导社区治理的重要职责,提升社区治理能力,坚实社会治理基础,从而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制化、专业化、智能化水平显得尤为重要。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是我们党打基础、管长远的战略性决策。本文力图对基层党建在社区治理中究竟应该扮演什么角色与发挥怎样的作用进行初步的阐述。 一、从社会管理走向社会治理,党的领导至关重要 治理和管理虽只有一字之差,但体现的是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施策等方面的很多差别。社会管理侧重于政府对社会进行管理,政府是社会管理合法权力的主要来源,多数情况下需要扮演“全能型选手”角色。社会治理则强调政府组织、市场组织与社会组织等合法权力来源的多样性,在多元行为主体之间形成密切、平等的网络关系,不再是政府包干、执篙撑船的“管理”模式,而是开启了党委政府“掌舵”主导、全民共建共享的新格局,更多地鼓励参与者自主表达、协商对话,并达成共 识,进而形成法律、市场、文化、习俗等多种管理方法,以实现社会的良治。 1.民主与团队精神的培育 民主既是一种价值理想,更是一种现实的社会治理安排。民主制度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建立和发展的,具有历史性和民族性等特点。西方一些国家往往将“民主”窄化,并使之局限在政治领域周期性投票内。然而西式民主并不适合其他文化背景和不同社会历史发展条件的非西方国家。不同的国家都是根据自己的社会发展阶段和历史文化特点,制定国家管理和社会治理的制度安排。因此其民主政治制度是多种多样的。 民主不是一个口号或标签,而是一种通过对国家和社会治理的探索实现人民幸福生活的手段。秦汉时期开始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对中国的政治形成了长久影响,而晚清以来进行的一些民主化尝试成效也并不明显。这说明想要实现真正的民主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否则会出现争吵不休、效率低下甚至社会紊乱等情况。不能笼统地说“民主是个好东西”,只有符合国家文化传统、社会发展阶段和人民群众发展需要的民主才是“好东西”。同时在实现民主过程中,更需要有团队精神。俗话说:“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团队精神是一种突破个人胜负的大局意识、协作意识,每个人都需要朝着同一个目标前进,反之,会责任扩散、凝聚力不强。因此从社会总体发展角度来看,我们急需一股力量将所有人都统合起来。 经济增长、社会结构转变、对外开放、社会意识形态变化等推动着中国民主的发展。中国式民主, 社区治理中的党建引领 陈友华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写作小标题(提纲30组) (1)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写作小标题(提纲30组)1. 用好“民情图”织密“惠民网”创新城市社区治理新模式立足问题找方法,绘成社区民情图。 立足实际建机制,实现工作精细化。 立足需求强服务,赢得群众满意票。 2. 积极探索共融共建共治统筹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新路径 统筹抓好区域化党建,变“一轮明月”为“众星拱月”。 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变“伤筋动骨”为“脱胎换骨”。 建好基础性保障体系,由“一厢情愿”到“两情相悦”。 3. 党建领航共建和谐家园五彩凝心共享幸福玉泉 共建互融实现参与主体最大化 共治共管实现治理模式多样化 服务共享实现治理成果最优化 4. 同筑“党建共同体”开创城市党建工作新格局 党建工作联抓,推动“各自为战”向“共同奋战”转变。 组织资源联享,推动“封闭自有”到“开放共享”转变。 经济发展联推,推动“单打独斗”向“抱团发展”转变。 服务群众联做,推动“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 综合治理联防,推动“条块治理”向“协防共治”转变。

深化街道“四项改革”积极探索党建引领社会治理新路径 管理服务重心下移。 人员力量全面下沉。 职能部门事权下放。 经费财权直接下划。 6. 以“一轴三联三进”党建工作机制构建城市基层治理服务体系“一个轴心”实现上下通达。 “三个联合”推动组团服务。 “三方进入”协力加强运转。 7. 健全“四级联动”体系打造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 组织联席,打破条块壁垒聚合力。 责任联担,层层履职尽责传压力。 载体联创,提升服务质量增动力。 8. 推行“十心十议、五联四建”模式构建“一体化”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 以“十心”为平台,扩大服务居民空间。 以“十议”为支撑,凝聚为民服务力量。 以“五联”为主导,加强驻区单位引领。 以“四建”为保障,夯实互联互动基础。

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交流发言

党建引领同心共建 谱写城市基层治理新篇章 中共×××区委 近年来,×××区立足实际、创新实践,用心用力做好城市基层党建大文章,全力构建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新格局,真正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城市治理效能。 “三级联动”聚合力。区级抓谋划推进,定期召开由22个职能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强化工作部署和指挥协调,开展“逐社区观摩、整街道推进”活动,现场点评、排序通报、兑现奖励。街道抓统筹协调,实施区直与街道执法联动,将区级61项公共服务事项下放至街道办理,街道党建联合体依托城市建设、社区服务等12个联盟,协同推进重点工作。社区抓具体落实,推进村改居产权制度改革,量化总资产7.58亿元。以小区、商圈、市场等为单位划分为84个网格,推进网格化管理,服务辖区单位、居民。 “三个覆盖”提质效。组织全覆盖,坚持“城市发展到哪里,党的建设就跟进到哪里”,先后批建高铁、九女山等城市社区14个,同步成立社区、小区党组织56个。阵地全覆盖,以15分钟为服务半径,建成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小区“家门口”服务站68个,区域化、开放式的商圈、市场党群服务阵地6个。

服务全覆盖,围绕社区环境、物业管理等问题,着力打造“1+N”家门口服务党建品牌,把贴心的公共服务、称心的物业服务、舒心的文化服务、暖心的志愿服务送到群众心坎上。 “三个到位”强保障。共驻共建到位,86个区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全部纳入街道党建联合体,到社区开展“双报到”,认领、公示联盟服务项目47个、社区共建项目175个。人员配备到位,配备社区专职工作者265名,四分之三以上的人员下沉到基层网格,充实“两新”组织党务工作人才308人,下派指导辖区内所有“两新”组织。经费落实到位,加大财政支持、党费支持力度,社区年度经费平均达到40万元、“两新”党组织年度经费平均达到5000元,社区专职工作者待遇全部参照事业编制人员执行。 但是,和×××城西部新区快速发展的形势相比,我们还存在街道职能转变不到位,村改居社区产权制度改革不彻底、服务意识转变不到位,社区工作力量配备不够强,工作推进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下一步,我们将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聚焦用力。一是做强街道,深化扩权赋能。转职能,明年在×××街道开展试点,取消招商引资任务及相应考核指标,经济发展职能由×××经济开发区承担,不断强化街道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主责主业。扩权限,逐街道梳理在规划建设等5方面的放权事项,赋予街道对派驻机构及其负责人的考核权和任免征得同意权等4项权力。强服务,推进街道便民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

理论文章: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

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 201X年以来,我市将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作为“品牌工程”紧抓手中,坚持试点先行、循序渐进、逐步推广的思路,先后在XX社区、XX社区创新开展“党建引领·幸福小区”城市社区党建改革试点,并于201X年5月在全市推广,提高了城市社区在党组织领导下的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形成了党建带自治、党建促自治、党建强自治的生动局面。 一、注重总体设计,构建“双线四级”新体系 市委书记亲自谋划,工作专班多地考察,市委常委会多次论证,结合农村党建改革成功经验,提出了“党建引领·幸福小区”的总体改革框架。 一是划分“小单元”。坚持“规模适度、利于管理、便于服务”的原则,将社区科学划分为若干小区,由社区“两委”提出小区划分方案,经居民代表会议通过,报街办党委审批后实施。目前,通过将全市27个城市社区划分为204个小区,使治理单元变得更科学、更合理。 二是延伸“组织链”。以小区为单位,组建小区共建委员会,设立共建委员会成员7-9名。目前,共成立小区共建委员会204个。同时,采取单独建、联合建的方式,组建小区党支部186个,楼栋党小组862个;以楼栋为单位,同步推选产生楼栋党小组长、楼栋长、卫生委员、治安委员、文体委员、物业房管员、网格管理员和党员中心户,使党的组织和自治组织触角延伸到小区、拓展到楼栋。 三是构建“新体系”。以小区为单位,构建起以“社区党组织—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架构和“社区居委会—小区共建委员会

—楼栋小组—居民”四级自治架构为主要内容的“双线四级”治理体系,推进治理力量下沉、服务关口前移,实现了服务群众的“零距离”。 二、注重整合资源,形成“共驻共建”新格局 通过共享“阵地、人才、信息、文化”资源,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的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 一是“大党委”聚合力。突出政治过硬、热心社区事务、善于做群众工作这三项基本素质,吸纳驻区机关事业单位、经济和社会组织、物业公司等党员负责人,以及居住在社区的在职党员、离退休“五老”人员、社区党员代表,共同组建社区“大党委”。通过组建“大党委”,整合了驻区单位的人力、资源、资金等优势,大大增强了基层党建工作合力。 二是项目化促共享。将项目管理的模式和方法引入社区党建工作,推行责任“项目化”管理,使抽象的工作具体化、实效化、科学化。社区“大党委”成员单位结合本单位实际及党员特长,积极开发服务项目,通过资源共享、契约管理的方式,确保每年为社区提供1-2项常态化服务。目前,已有196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与所驻社区签订服务协议324份。 三是严考核强责任。建立社区“大党委”例会制度,每季度对服务项目落实、文明评比等共驻共建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解决。实行专项考评机制,每年对社区“大党委”成员单位落实共驻共建责任情况实行集中考核评议,结果作为基层党建、文明单位创建和综合治理考核的重要依据,促进了共驻共建责任落实。 三、注重群众满意,打造社区服务新品牌 通过壮大服务队伍、健全服务机制,全力做好社区居民全天候、全方位工作,形成了“80365(帮您365天)”服务新品牌。

党建引领社会组织案例

党建引领社会组织案例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党建引领小商会大作为 ——商会参与街区治理的北京东城案例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之下,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激发社会活力,社会组织参与是重要途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报告强调,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这被写入党代会报告,正是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于在党建引领下加强社会组织参与治理的重视。其中,作为新型社会组织中的行业协会商会是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全国工商联关于开展“四好”商会建设工作的意见》也提出了“积极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参与社会协同管理,参与政府购买服务”的工作要求。这使得商会承接部分政府职能转移的工作,被各级党委、政府以及统战部、工商联提上了议事日程。 北京市东城区在推进商会承接政府转移职能的实践探索中,形成了“南锣经验”,实现了党的领导、政府管理和社区自治的有机结合,一方面推动了基层社会管理创新,另一方面秉承了“枫桥经验”的传统,化解矛盾在基层,促进了社会和谐发展。 一、问题倒逼 北京市东城区的南锣鼓巷是一条787米长的小胡同,虽然范围不大,却享誉海内外。它是北京最古老的街区之一,是中国唯一完整保存着元代胡同院落肌理、规模最大、品级最高、资源最丰富的棋盘式传统民居区,也是最赋有老北京风情的街巷。作为中国最古

老的胡同,近代以来很多历史名人曾在南锣鼓巷居住过。作为北京的名片、中国的窗口,南锣鼓巷是老北京传统文化与新北京现代文明交融的代表作,每天的游客达数万人,2007年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亚洲25个必去的旅游体验地之一;2008年更是借力“北京奥运”走上了飞速发展的道路。 随着“南锣鼓巷”的飞速发展,业态开发背离了原有的文化氛围,导致一些问题日渐凸显。 一方面,南锣鼓巷是历史居住区,但是新商业没故事,历史文化展示差;低端业态商铺和历史文化融合差。由于房价不断飙升,部分“南锣”的创始人,特别是一些特色文创店难以支撑而逐渐离去,回报率高的低端业态迅速膨胀,经营环境不断恶化,以文创为特色的精品小街逐渐不再,流动摊贩、私搭乱建逐渐滋生。商业区挂牌“老北京”,实则搞小商品批发交易、作谬误百出的旅游讲解等,专注于游客群体;商铺装潢破坏了胡同风貌,嘈杂的酒吧居多,还在向周边胡同扩张。 另一方面,胡同民居亮点不对外。南锣鼓巷的居民区是真老北京,不过“谢绝参观”,历史展示没人看,老门墩陈列台等挪作他用;历史遗迹被淹没,水准点石碑被当成垫脚石、捐款箱;历史院落不开放,例如僧王府、东棉花胡同拱门砖雕;帽儿胡同西口万宁桥等一些历史地标未开发。在商业快速开发的同时,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受到了干扰,应该开放和重点展示的地方和内容,要么闭门谢客,要么埋没在熙熙攘攘逛街的人群中被忽略。 上述两类问题,导致基层社会矛盾不断凸显。由于商居混住、市场火爆,业态调整压力增大,社会矛盾与纠纷相应加剧。主要体

党建引领为核心 社区治理出特色

党建引领为核心社区治理出特色 彰显新作为:发挥党建引领的核心作用 抓共建、强共管,实现互动互联。吸纳驻地单位、居民党员、辖区民警等8人为兼职委员,形成驻地单位党员、社区党员、志愿者齐抓共管格局。今年以来,社区与共建单位联合开展活动15次,128名在职党员持续到社区报到服务,助推社区服务升级。通过党建工作联做、精神文明联创、服务难题联解、公益事业联办、生活环境联建、文体活动联谊、先进理论联学、困难对象联帮等党建共建,实现资源共享共用。 分格局、建体系,实现“两网融合”。根据党员、居民人数,将6个党支部合理分配到7个社区治理网格,建立“社区大党委、网格党总支、楼道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四级组织架构,实现党组织网络和社区治理网格管理服务全覆盖,形成“立体式”运行服务模式。坚持工作重心下移,扑下身子深入群众,通过每周楼栋党小组组长、网格员信息交流会以及每月网格研判会,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做好群众工作。 讲创新、汇力量,推动“四化工程”。探索打造封闭式社区以党建一体化、管理网格化、协商多元化、服务社会化为支撑的“四化工程”。在成立社区大党委的基础上,重点在深化共驻共建上做文章,签定共建项目书,实现党建一体化。推进党建网、治理网、服务网“多网合一”,实现管理网格化。引导居民主动参与社区事务,真正实现了民事、民议、民决,实现协商多元化。建立社区大党委领导下的“1+8+X”社会组织服务体系,实现服务社会化。 树立新标杆:搭建社区协商民主大平台 从“多元共治”入手,建立协商民主平台。自2015年起,社区持续优化基层治理有效机制,构建起“党组织领导、居委会主导、议事会支撑、共建会和社会组织联合会协同”的协商民主治理平台,将平台中的主体纳入社区,成为不拿补贴的社区成员,有效发挥社区在收集社情民意、落实政策决策,协调社区内单位和居民利益关系等方面的作用,成为党和政府联系党员群众的桥梁纽带。同时,建立“知情、议事、协商、评议、监督”制度来加强运行实施。 向基本单元拓展,深化“三级协商”模式。社区将协商民主落实到社区居民小组(社区楼宇、院落),在社区治理最基本单元层面上了解、掌握基层群众的基本诉求、由社区层面汇总、提炼“需求清单”,街道层面提供“服务清单”,形成了居民议事小组层面协商解决,社区层面商讨解决、街道层面帮助解决的“三级协商模式”,今年来,累计召开居民议事小组会议30余次、社区协商议事会议6次,居民反映强烈的占道经营、交通整治等50余件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强化措施保障,确保“三问三请”工作法良性运行。勤于“三问三请”,即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决策请群众参与、过程请群众监督、效果请群众评判,将此工作法作为协商民主的重要载体,形成长效工作机制。活用协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