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摄影讲义 照片的影调和各类既定模式的使用

摄影讲义 照片的影调和各类既定模式的使用

摄影讲义 照片的影调和各类既定模式的使用
摄影讲义 照片的影调和各类既定模式的使用

第五章影响照片影调和曝光量的参数及调节方法

什么是影调

定义:影调就是指一张照片的明暗程度。

明亮的照片就是高调

阴暗的照片就是低调

不亮不暗的就是中间调

作用:影调通常通过明暗的表现给观者以相应的感受来表达摄影师的创作意图。

明亮的照片通常使人感到欢快——高调

阴暗的照片通常使人感到压抑——低调

灿烂的照片通常使人感到朝气——高调

昏暗的照片通常使人感到迟暮——低调

所以摄影师往往需要配合不同的场景和题材使用不同的影调。

最重要的是不要忘记:那些本身就明亮的物体应该用高调表现;那些本身就黑的物体应该用低调表现。

本身就是高调的物体:雪、白馒头、白衣服、白纸、棉花……

本身就是低调的物体:煤炭、黑色皮鞋、专业相机、午夜的天空……

可见,本来就是高调的物体基本上都是白色或者浅色的。本来就是低调的物体基本上都是黑色或者深色的。

尽管之前说过了很多高调和低调的适用场景,但是我保证摄影师在大多数时间会使用中间调。

中间调就是指高调和低调中间的调。如果非要有一个能让人看似信服的概念的话,就必须引入 18%灰。

18%灰又称 18 度灰

众所周知,我们之所以能够看到世间万物是因为光线照射到物体上反射到我们的眼睛中。如果极白是反射了100%的光线的话,那么极黑就是完全吸收了光线,反射了0%。在极白和极黑中间的灰色却并非像我们想象中反射了50%的光,经过科学家们精确测量(我保证这些科学家都是很负责的,绝对不同于专家)实际上处于最中间的灰色实际上反射了18%的光。

于是我们简单地称 18%灰为中间调。

中间调=极白与极黑的中间点=18%灰

影调的量化

目前市面上的新相机上都会有机内的测光系统,在液晶屏或者信息窗口上有一个类似标尺的显示项目,一般被称为曝光补偿。

大概是这个样子的:

也有标尺是从-3到+3的。

曝光补偿的单位是 EV ,当光标处于标尺的0刻度时,就是0EV ,也就是相机内

所以请记住,相机中信息窗或者取影框里的这个曝光补偿标尺就是显示你照片的影调。

同时也记住,相机的测光系统很复杂,也有点傻,在极明亮和极黑暗的场景中0EV 也不一定就是中间调,但是这种情况都在比较极端的情况下,下面学习过程中不太涉及。

所以我们依然可以简单地记做:中间调=18%灰=0EV

相机的测光系统

相机的测光系统主要可以分为四种。

平均测光:相机取景中总体曝光的平均值。

接下来的内容,都是按照评价测光来介绍的。

控制影调

一张照片的影调由光线进入相机的多少及感光器对光线的敏感程度决定的。

光线进入相机的多少就是曝光量。

感光器对光的敏感就是感光度。

也就是说:影调=曝光量×感光度

影调与曝光量成正比

影调与感光度成正比

当感光度不变时,曝光量越大影调越高调。

当曝光量不变时,感光度越高影调越高调。

先说一下感光度。

由上可知感光度就是感光器对光线的敏感程度,从银盐时代的黑片胶卷、彩色胶卷开始到今天的 CCD 和 CMOS,每一种记录光的感光器都遵循着同样的一套感光度标准。反映在相机上就是一般我们所看到的 ISO 值。

ISO 值越高,感光器对光线越敏感。

一般常见的 ISO 值有 6、12、25、50、100、200、400、800、1600、3200、6400、12800、25600、51200、102400 每一档 ISO 值基本都是 2 倍关系,也就是说 ISO 值每提升一档,感光器对光线的敏感程度就变为上一档的2倍。

ISO 的标准值是 ISO 100。部分厂商(如尼康公司)的ISO标准值是 ISO200。

一般相机提供的 ISO 值在 50-6400 的范围内。在胶片时代,胶片的感光度越高银盐颗粒越大,照片的胶料感越强,所以看起来粗糙。

在数码时代 CCD 和 CMOS 的感光度越高,CCD和 CMOS 越容易被电信号干扰,照片的噪点越多,所以看起来也越粗糙。

细腻照片看起来更好,所以在拍照时摄影师都尽量选择较低的感光度,也就是ISO100。众多厂商也会将 ISO100 作为标准感光度来设计感光器。(尼康公司的数码相机以 ISO200 为标准)

这样我们再看这个公式:影调=曝光量×感光度

调整影调的重任基本上就落在调整曝光量的肩上了,至少多数时间如此。

事实上,用调整曝光量的办法调整影调所占的比例比上面所写的还要多,以至于很多人会把曝光与影调混淆起来。

但是现在你应该记住:影调=曝光量×感光度

只是绝大多数时候,我们用控制曝光量来控制影调,来决定照片的明暗程度,从而表达我们的创作意图。

曝光量

什么是曝光量

定义:感光器在曝光时间内接收到光的多少。

一、控制曝光量

根据定义可知曝光量=感光器接收光的速度×感光时间

而感光器接收光的速度=环境光的强度×光圈

感光器接收光的速度示意图:

曝光时间就是快门开启的时间,也简称快门。

得出一个简单的公式:

曝光量=环境光×光圈×快门

如果在自然光下并且不借助闪光灯和反光板,我们几乎无法改变环境光。所以绝大多数情况下,控制曝光量我们只能通过改变镜头圈和改变快门时间来实现。

二、快门和光圈

什么是快门

快门就是曝光时间的简称。可能是因为曝光时间是由快门控制的原因吧。

快门越快,曝光时间越短,相对来说曝光量越小。

快门越慢,曝光时间越长,相对来说曝光量越大。

常见快门值有 30″ 15″ 8″ 4″ 2″ 1″ 1/2 1/4 1/8 1/15 1/30 1/60 1/125 1/250 1/500 1/1000 1/2000 1/4000 1/8000 每一档快门之间都是 2 倍的关系,快门每调慢一档曝光量就变为原来的 2 倍。

什么是光圈

在介绍镜头的时候已经讲过,光圈口头上作为光圈值的简称,但若实际上更多

反映孔径的大小。

孔径越大,光圈值越小,光圈越大,相对来说曝光量越大。

得出:光圈值与曝光量成反比。光圈与曝光量成正比

所以针对光圈定义的混乱,大家只要记住光圈数值越小光圈越大就行了。

光圈值常见的有:F1 F1.4 F2 F2.8 F4 F5.6 F8 F11 F16

F22 F32。

每一档光圈值都是 1.4 倍的关系。因为光圈值是焦距与孔径的比值,所以光圈

每增大一档(光圈值变小一档),孔的面积变为原来的 2 倍,通光量也变为原来的

2 倍。

光圈比 F8 小的就算小光圈了(F8 F11 F16 F22 F32)

要一直强化数值越小,光圈越大的概念。

三、互易律

什么是互易律

定义:按比例同时改变快门和光圈而曝光值不变。

回顾下前面的一些公式

影调=曝光量×感光度

曝光量=环境光×光圈×快门

一般来说环境光很少改变,所以可简化为:曝光量=光圈×快门

那么:影调=光圈×快门×感光度

通常我们尽量保持感光度在 ISO100(尼康 ISO200)

影调=光圈×快门

(尽管一般如此,但是别忘了这是环境光感光度不变的情况下。

我们再一次列出常用光圈和快门,都按照降序排列吧。(光圈降序就是光圈值升序,再多一次强调)。

光圈 1 1.4 2 2.8 4 5.6 8 11 16 22 32

快门 30″ 15″ 8″ 4″ 2″ 1″ 1/2 1/4 1/8 1/15 1/30 1/60 1/125 1/250 1/500 1/1000 1/2000 1/4000 1/8000

无论光圈和快门都是每档之间 2 倍的曝光量的变化,所以光圈升1档同时快门

降 1 档得到的曝光量是相同的,反之亦然。

举个例子:

当环境光和感光度不变的时候。

F5.6 1/30 的影调假设为0EV,也就是中间调。

如果光圈变成了 F16,为了保持 0EV,快门该是多少?

F5.6 变为 F16,光圈降了 3 档

那么快门就要慢 3 档,变为 1/4

F5.6 1/30 与 F16 1/4 的影调是同样的。

推而广之[F2.8 1/1000][F4 1/500][F5.6 1/250][F8 1/125][F11 1/60][F16 1/30][F22 1/15]

它们曝光值都是相同的。等等,等等……

如果还没明白,建议反复多次地温习。因为这个很重要。

曝光的量化

之前提到过影调的量化——曝光补偿

18%灰时为 0EV,那么+1EV 和 0EV 差距是多少呢?

+1EV 就是 0EV 亮度的 2 倍。+2EV 是+1EV 的 2 倍。

也就是说,每 1EV 的差距就是亮度 2 倍的关系。

光圈、快门每档之间的亮度差距也是2倍关系,换而言之就是 1EV。

假设环境光与感光度不变

当 F5.6 1/30 的组合时影调是 0EV 时

则 F16 1/4 的组合时影调也是 0EV

F11 1/4 的组合时影调会是+1EV

F11 1/2 的组合时影调会是+2EV

F11 1/30 的组合时影调会是-2EV

如果上述看懂了,那么影调和曝光就明白了。如果没懂请多复习这一章。

关于感光度的题外话

如果感光度我们也调一调,感光度每档的亮度差距也是 2 倍,就是说也是 1EV 的差距。

环境光不变

当 F5.6 1/30 ISO100 时 0EV 时

则 F16 1/4 ISO100 时 0EV

F11 1/4 ISO50 时 0EV

F11 1/60 ISO200 时 -2EV

互易律明白了,这个很好懂。

曝光组合

一、概述

定义:拍摄时,光圈和快门设定值。

因为互易律的存在让我们在取得一个影调时有很多种曝光组合。

二、三种模式

一般来说摄影师的相机都有强大的手动曝光功能

即 AV TV M(尼康相机为A S M)

AV A 光圈优先

TV S 快门优先

M 手动(手动控制光圈、快门)

前面一章提到了,绝大多数时候,环境光是不受控制的,而同一场景下也几乎不会反复操作感光度,所以大多数时间

影调=光圈×快门

而这 3 个参数在相机上都是可以被控制的。

稍有数学常识的人都知道上述公式中只要有两个数据被确定了,那么第 3 个数数值也将被确定。

这也应证了如果环境光不变,我们设定感光度后,只要调节光圈和快门就能确定影调。

不要嫌啰嗦,反复重复的都是重要的。

所以我们对相机曝光的操控实际上就是对光圈大小和快门快慢的操控。

但是因为前文提到影调、光圈、快门,3者之中只要有两个被确定下来,第 3 个数据也会被确定。

这样一来,在相机内测光机构的帮助下,我们的相机就有了前文的三种模式。

M 档手动

摄影师设定光圈、快门,相机告诉你影调如何。

当相机处于 M 档时,摄影师手动设定光圈值和快门。设定之后,相机信息窗会显示曝光补偿的标尺,以提示目前的影调。

如图所示,当摄影师将快门速度设定为 1/4 秒,光圈为 F4.0 时,曝光补偿标尺显示为-1EV。

如果我们要一张正常曝光(0EV)的作品,我们可以()快门,或者()光圈。如()秒 F()或者()秒 F(),都可以得到 0EV。

这就是手动曝光 M 档。

直接确定影调的模式——光圈优先和快门优先

AV A 档光圈优先模式

摄影师设定影调(曝光补偿)和光圈,相机会自动选择合适的快门速度。

TV S 档快门优先模式

摄影师设定影调(曝光补偿)和快门,相机会自动选择合适的光圈。

光圈优先和快门优先都有设定影调的特点。多数场景,我们不需要改变影调,而且需要相对固定的光圈值和快门,所以用 A 档或 S 档的拍摄我们只要构图之后按快门就可以了,这样不管场景怎么变化也可以随时捕捉。

切记一点,A档和S档并非只能控制光圈或快门,同时也能控制影调。

下面详细讲解何种条件下使用这三种模式。

三、光圈优先

可以设定光圈和影调,相机本身为你提供快门速度。用光圈优先模式,一般都是对光圈有特殊要求或对快门速度没有特殊要求时使用的。

首先在模式转盘调整到光圈优先,即A档。专业单反一般是按钮+拨轮的操作方法。

使用光圈优先的第一步就是调整影调。因为在拍摄同样一个题材或者场景的时候,很少会反复调整影调,所以基本调整到自己需要的影调之后就不用再频繁调整了。

调整影调的方法是拨动辅拨轮,如果只有一个拨轮就按住曝光补偿按钮拨动主拨轮。

接着就要调整光圈。将光圈调整到需要的大小。

调整光圈的方法是拨动主拨轮,如果只有一个拨轮就只拨动拨轮就可以了。

下面列举一些可以用光圈优先拍摄的场景。

比如我们在拍摄人像时,大光圈可以获得浅景深,虚化掉背景,将主体人物从复杂的背景中剥离出来。如图所示:长焦镜头和F2.8 的大光圈,使得人物与背景完全区分开。

比如拍摄一些风景照时,广角加小光圈可以获得深景深,使得远近的景物都清晰。这种方法被称为超焦距摄影。

实际上,多数时候摄影师都是通过控制光圈来实现创作意图的,所以很多从事新闻行业的摄影师都常用光圈优先模式。因为无需过多操作,同时对于创作意图能够有效控制,也应该是初学者最常用的模式。

四、快门优先

可以设定快门和影调,相机本身为你提供光圈大小。用快门优先模式,一般都是对快门有特殊要求时使用的。

首先在模式转盘调整到快门优先,即 S 档(佳能为 Tv 档)。专业单反一般是按钮+拨轮的操作方法。

使用快门优先的第一步就是调整影调。因为在拍摄同样一个题材或者场景的时候,很少会反复调整影调,所以基本调整到自己需要的影调之后就不用再频繁调整了。调整影调的方法是拨动辅拨轮,如果只有一个拨轮就按住曝光补偿按钮拨动主拨轮。

接着就要调整快门。将快门调整到需要的大小。

调整快门的方法是拨动主拨轮,如果只有一个拨轮就只拨动拨轮就可以了。

使用快门优先,往往会在拍摄一张或一组照片后,查看一下效果,继续预估准确快门值并重新调整快门,直到满意为止。

下面举例说明可以用快门优先拍摄的场景。

如图所示:

这是在拍摄奥运会场地自行车比赛,为了突出动感的效果,决定使用追随的拍摄手法,这就需要较慢的快门速度,从而将背景拖拉成径向模糊的效果,使照片极具动感。这张照片使用快门优先模式,将快门值定在 1/6 秒。不得不提一句,这张

五、手动模式

可以设定快门速度和光圈大小,通过实际环境光来实现影调。一般用手动模式的都是拍摄经验非常丰富,或者对影调控制超过光圈优先和快门优先的调整范围的(影调的量化中讲过,可控范围一般为-2EV 至+2EV,最多到-3EV 至+3EV),以及其它特殊要求的(如使用闪光灯等)。

很多刚刚购买单反的发烧友认为手动 M 档才是专业的表现,其实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误区。不管是用光圈优先还是快门优先,或者用手动模式,都要求对影调有一个非常好的控制,而一张影调控制得很好的照片往往是看不出拍摄模式的。所以一张照片影调的好坏,取决于摄影师对于影调的控制,而不是达到控制影调所使用的手段。简单地说,别管黑猫白猫,抓到耗子就是好猫。

但是当摄影师的经验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多使用手动模式,有利于对曝光量的掌握,在一些极端条件下能够更好地曝光。但是初期不要急功近利,盲目使用手动模式,而没有控制好影调,反而是极为不专业的表现。

首先将相机调到手动模式——M档。

调整快门速度用主拨轮,调整光圈值用辅拨轮。如果只有一个拨轮,调整光圈值需按住曝光补偿键拨动拨轮。很多相机设置里,两个拨轮操作对象可以根据个人

需要互换。

下面举例说明可以用手动模式拍摄的场景。

如图所示:

至此,关于影调与曝光就全部讲完了。如果有不明白的,请边操作相机边反复看讲义。

摄影作品分析 例文.docx

《一缕阳光》-一摄影作品分析 这是一幅生活题材的人文纪实作品,这是其组照作品中的一张。画而中,一名小刖友站在走廊一边的窗口,一缕阳光从窗口射入,照亮了小孩子的眼睛。他身后的走廊也因为光线的照射,明暗交错着。这是一幅很美好的生活场景,小孩子而带微笑。他向往阳光,向往美好的生活! 作者拍摄时,采用了经典的黄金分割点构图法,把画而主体——小孩子,放在了右侧的黄金分割线位置。这不仅仅可以是画而吸引观众的注意,也更突出了趣味中心。另外,这幅作品也运用了开放式构图。画而中,小孩子的目光指向画而外,也同时引领着我们不由得思考引画而外的场景。这引发了人们的对小孩子内心的思考,带领我们走进他的世界。 画而的主体突出是这幅作品的亮点,作者采用了较长焦距的镜头拍摄,不仅仅压缩了空间,提炼的画而的主题,还虚化了背景突出了主体。另外,较大的光圈的使用,更是虚化了背景, 缩小了景深,进一步突出了主体。这幅作品在结构上釆用了中景景别,焦点控制在小册友的脸部范围内,保证了主体的细节,包括发丝,脸颊皮肤质感等部分,十分生动的刻画了一个小朋友的神态, 在用光方而,点光源是整张照片的主题和亮点。光线来自于右前侧,偏重于侧逆光方向,光线较为硬朗,使得小刖友的脸部十分有立体感。光比适中,使得脸部暗部的细节也比较丰富。而背景中,光景明暗交错变化。画而下半部分的处于阴影中,上半部处于亮部。整体反差较大,画而略显生硬,不过在与主体人物的衔接上恰到好处,使得人物的轮廓均匀、明显。摄影师运用了各种手法,突出了主体,技巧过人,效果也是十分完美的。 这幅作品也运用了黑口是色调,这是一种简化的效果,黑口灰的过渡勾勒出了一个明确的主题,一缕阳光。阴影是黑色的,过渡是灰色的,阳光照射的部分呈现出高亮的白色。正是这

怎么分析摄影作品分析

首先我们要弄懂摄影是什么? 从第一点我们看到,光线和光影对摄影是多么的重要 我们可以叫做光的绘画,也可以叫做光是摄影的雕刻刀 从第二条我们可以看出。摄影和照相是不一样的。 从技术的角度上讲。我们需要的是摄影语言的使用。相机器材的熟练。等等。这些都是技术上的。 而摄影是艺术这个就是我们内心里美的问题了。也就是说。我们的心里面。有没有对美的感悟和追求。当然了,人生下来,都不懂艺术。都是后天学习积淀的结果。让我们有美的意识和审美习惯。 这个既然是后天的学习结果。那么我们多看点艺术类的书籍,肯定对摄影是有帮 助的。

下面我们讲点作品的分析例子。 一般电影学院的专业训练。都是从这样的图片开始的。

我们从这样的具体分析中。可以看到。分析都是从摄影语言开始的。比如框架式构图。比如决定瞬间的抓拍,比如色彩的运用,这些都是摄影语言的范围。那么我接下来看看图片是怎么解破的 从 这片里,我们就学会了,什么叫主体,什么叫陪体,以及背景这个在任何的图片形式里。都要有的,风光也好 ,小

品也好,商业摄影,新闻摄影里都需要 我们不管用什么办法。思想上都得围绕着主体进行表达和突出 这就是我经常给大家讲的,动脑子拍片 以前有人说:我在洗大家的脑子。其实这个说法不准确 我主要是教大家怎么去动脑子 我们再来看看构图在突出主题中的作用 显然后面一片要好看些,因为这是人们科学的从人类视点的习惯点总结出来的

这个就是我经常给大家讲的九宫格里,星位的重要性在黄金分割线里,也可以用这样的交叉点大家记住,九宫格交叉点看四个点。黄金分割线的交叉点也是四个点,这里的图中的比例已经标得很清楚了 这 个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引导线了,以前我们有朋友就经常犯这样的错,有线了,没

(完整word版)图片分析范文

摄影图片分析范文 发布人:时间:2010-9-26 《一缕阳光》---摄影作品分析 这是一幅生活题材的人文纪实作品,这是其组照作品中的一张。画面中,一名小朋友站在走廊一边的窗口,一缕阳光从窗口射入,照亮了小孩子的眼睛。他身后的走廊也因为光线的照射,明暗交错着。这是一幅很美好的生活场景,小孩子面带微笑。他向往阳光,向往美好的生活! 作者拍摄时,采用了经典的黄金分割点构图法,把画面主体-----小孩子,放在了右侧的黄金分割线位置。这不仅仅可以是画面吸引观众的注意,也更突出了趣味中心。另外,这幅作品也运用了开放式构图。画面中,小孩子的目光指向画面外,也同时引领着我们不由得思考引画面外的场景。这引发了人们的对小孩子内心的思考,带领我们走进他的世界。 画面的主体突出是这幅作品的亮点,作者采用了较长焦距的镜头拍摄,不仅仅压缩了空间,提炼的画面的主题,还虚化了背景突出了主体。另外,较大的光圈的使用,更是虚化了背景,缩小了景深,进一步突出了主体。这幅作品在结构上采用了中景景别,焦点控制在小朋友的脸部范围内,保证了主体的细节,包括发丝,脸颊皮肤质感等部分,十分生动的刻画了一个小朋友的神态,在用光方面,点光源是整张照片的主题和亮点。光线来自于右前侧,偏重于侧逆光方向,光线较为硬朗,使得小朋友的脸部十分有立体感。光比适中,使得脸部暗部的细节也比较丰富。而背景中,光景明暗交错变化。画面下半部分的处于阴影中,上半部处于亮部。整体反差较大,画面略显生硬,不过在与主体人物的衔接上恰到好处,使得人物的轮廓均匀、明显。摄影师运用了各种手法,突出了主体,技巧过人,效果也是十分完美的。 这幅作品也运用了黑白是色调,这是一种简化的效果,黑白灰的过渡勾勒出了一个明确的主题,一缕阳光。阴影是黑色的,过渡是灰色的,阳光照射的部分呈现出高亮的白色。正是这些简单的色彩简化了画面,但细节依旧丰富,这也是这幅作品所吸引人的地方。 总的来说,这幅作品内容新颖,对主题《一缕阳光》的表现十分生动。光线的控制更是恰到好处。主体突出,细节丰富也是这副作品的亮点。所以这是一副堪称优秀的摄影作品! 《瞧新娘》----摄影作品分析

摄影作业好照片分析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实验报告 ZHUHAI CAMPAUS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班级数媒2班学号 140507021002 姓名彭香剑指导教师夏力前成绩 实验题目好照片实验时间 2016-4-11 一内容 1、这张照片主题是否明确,有没有共性。 2、有没有将观察者的眼光引向主题,是怎样引向的。 3、画面是否简洁,对于简洁做了哪些工作。 二分析 1 分析:色彩很艳丽,符合小朋友的世界多姿多彩的感觉。有一种童话般的感觉,整体效果不错,光线也比较好;主题也比较清晰,主题在照片的正中心,前景与背景虚化,是目光集中在照片主体。很棒的一张照片,值得去学习。

2 分析:利用林间斑驳的光影来构图使得片子的氛围感相当不错,将人物面部放置在亮光部分,既突出主体,又能够让光影过渡自然,不错。不过感觉人与环境反差稍微大了一点。主题不太清楚。 3

分析:构图人物居中,色彩比较搭配,以一个模特往窗外看为主题,右边的施工建筑能虚化就很好了。构图很好迎合了模特的情绪,而且左右两边的背景都过于杂乱,后期和创意的表现都比较平淡 4 分析:主题色调和背景色调均为黄色,使得画面简洁而统一,背景分别是墙壁和被虚化的远景,使得看官的注意力在第一時間完全被被摄物主体吸引住,主题突出----童年时光,虽然是背光的场景,可是拍摄者很好地处理好了這個问题,使得孩子不至于变得黑乎乎一片。很值得我们学习。 5

分析:挺不错的一副作品,色彩渲染得也很到位;有画面,有内容,最最关键的是,还不缺创意。人物在照片的右上角,1比3的构图,很棒!后期也做得很不错! 6 分析:前面的杂草头有点影响画面,但这个照片拍得确实不错,后期也很好,整体色调不统一,色彩看起来缤纷多彩。还算可以的一张照片。 7

摄影图片分析例文

瞧 -----读摄影师的图片分析 童年的好奇,每个人都会经历过 它,它在小孩子的身上展示的充分明 显,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美好的童年,童 年里的憧憬,渴望之中存在的好奇,好 奇下的纯洁与天真,纯洁与天真是只有 未经世事儿童的才能表现的最真实,才 能去释放美好而又感人的天性! 这是一张儿童摄影的照片,摄影 师通过小女孩露的四分之一脸面,主要 突出小女孩那天真无邪、精灵而又羞涩的眼神,微微上翘的嘴角,让读者深深的陷入照片之中,有想身聆其境的冲动。人们仿佛回到了自己的童年,看见了什么东西把自己吸引。童年的天真、好奇在每个人的童年时代表现的最为直接、真实,有谁能让他们随着时间的流逝、年龄的增长而不使他们黯然那?摄影师把小女孩的眼神、表情、动作以及特殊的取景方式向人们展示着童年的情趣,使读者在现实与中看到自己的童年,回到天真活泼自由自在的日子,告诉人们要保留天性,释放天性! 这是一张非常成功、非常感人的照片,照片内容简单明了,它就发生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但很少有人去注意他,因为随处可见

而被忽视。他的思想深度就存在平常生活中,让我们看了照片之后儿去深思,去体验。摄影师使用比较小的景深,虚化了前景和背景,使主人公小女孩在画面当中是实体的存在,直接突出了画面的视觉中心,使读者一眼明了摄影师要表达的主体。照片的开放式构图,更适合现在人们的思维方式,看画面不只是看表面的东西,而是被他的眼神所吸引,思维发展了出去。远距离的拍摄,使用长焦镜头压缩了空间距离感,前景和背景得到一定的虚化,使画面显得干净不杂乱。平拍,画面没有太大的视觉冲击力,但是画面更显得平易近人,更能接近现代生活,告诉我们好的题材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好奇、天真的眼神,把童年的天性充分的表现出来,他在看什么,什么东西吸引住了她,使他不好意思,羞涩的躲在竹子后面目不转睛地望着,读者在看他的同时也被他所看的东西所吸引听,使人充满想象。 摄影大师刘半农说过:光是画的灵魂,线是画的骨子。是啊,没有光就没有摄影,摄影对光的依赖是与生俱来的。摄影的魅力,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是光线所表现的魅力。在本图片中,摄影师采用自然光,画面显得十分自然、舒适。整体的暖色调使画面显得温暖,童年里的东西是美好的回忆,应该把它装饰成温暖的味道。 摄影师通过小女孩的童年,向我们展示;童年,是一首婉转悠扬的短笛,奏出了我多少纯洁美好的幻想,它让我们充满好奇心去看这个缤纷的世界,保持好童年的天性,去释放天性。

摄影专业“图片分析”考题

摄影专业“图片分析”考题 摄影作品分析(一) 请各位考生根据张峰拍摄的作品《寄托》(作品由监考老师发放),从主题思想、艺术内涵、摄影技术等方面进行分析,完成一篇摄影作品分析文章,题目可自拟。 分析要求: 一、主题突出、观点明确、思路清晰、结构完整。 二、摄影技术语言准确,构图、用光方式与色彩运用分析得当。 三、语言通顺、字迹工整、不少于800字。 摄影作品分析(二) 作品题目:热闹总是别人的 考生根据所附作品按主题思想、瞬间表现、画面构图、光线与黑白灰运用、以及思想内涵等方面,完成一篇不少于800字的分析文章(作品为监考教师发放的一张彩色照片)。要求观点明确,思路清晰,结构完整,语言通顺,字迹工整。可自定题目。 摄影作品分析(三) 请各位考生根据摄影作品《伤疤》(作品由监考老师发放),从主题思想、艺术内涵、摄影技术等方面进行分析,完成一篇摄影作品分析文章,题目可自拟。 图片说明:2009年10月13日阿富汗坎大哈,7岁的阿图拉因胸口中弹在医院接受治疗,他的前方是一张巨大的X光片。几天前,驻伊美军在追捕塔利班武装分子的过程中,对塔利班的车辆开枪射击,没想到正在附近放羊的阿图拉不幸中弹受伤。 分析要求: 一、主题突出、观点明确、思路清晰、结构完整。 二、摄影技术语言准确,构图、用光方式与色彩运用分析得当。 三、语言通顺、字迹工整、不少于800字。 摄影作品分析(四) 请各位考生根据摄影作品《触景生情》(作品由监考老师发放),从主题思想、艺术内涵、摄影技术等方面进行分析,完成一篇摄影作品分析文章,题目可自拟。 图片说明:在摄影图片展览的现场,一位清洁工人正驻足欣赏一幅获奖摄影作品。 分析要求: 一、主题突出、观点明确、思路清晰、结构完整。 二、摄影技术语言准确,构图、用光方式与色彩运用分析得当。 三、语言通顺、字迹工整、不少于800字。 摄影作品分析(五) 分析电视散文《贵阳》 1、你认为片子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2、列举片中的两三个细节,谈谈你的看法。 3、本片通过一个人的经历来说贵阳,请结合你的人生经历谈自己的感受。

摄影图片分析例文

这是一张儿童摄影的照片,摄影师通过小女孩露的四分之一脸面,主要突出小女孩那天真无邪、精灵而又羞涩的眼神,微微上翘的嘴角,让读者深深的陷入照片之中,有想身聆其 境的冲动。人们仿佛回到了自己的童年,看见了什么东西把自己吸引。童年的天真、好奇在 每个人的童年时代表现的最为直接、真实,有谁能让他们随着时间的流逝、年龄的增长而不 使他们黯然那?摄影师把小女孩的眼神、表情、动作以及特殊的取景方式向人们展示着童年 的情趣,使读者在现实与中看到自己的童年,回到天真活泼自由自在的日子,告诉人们要保 留天性,释放天性! 摄影师使用比较小的景深,虚化了前景和背景,使主人公小女孩在画面当中是实体的存在,直接突出了画面的视觉中心,使读者一眼明了摄影师要表达的主体。照片的开放式构图,更适合现在人们的思维方式,看画面不只是看表面的东西,而是被他的眼神所吸引,思维发 展了出去。远距离的拍摄,使用长焦镜头压缩了空间距离感,前景和背景得到一定的虚化, 使画面显得干净不杂乱。平拍,画面没有太大的视觉冲击力,但是画面更显得平易近人,更 能接近现代生活,告诉我们好的题材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好奇、天真的眼神,把童年的天性 充分的表现出来,他在看什么,什么东西吸引住了她,使他不好意思,羞涩的躲在竹子后面 目不转睛地望着,读者在看他的同时也被他所看的东西所吸引听,使人充满想象。 在本图片中,摄影师采用自然光,画面显得十分自然、舒适。整体的暖色调使画面显得温暖,童年里的东西是美好的回忆,应该把它装饰成温暖的味道。 摄影师通过小女孩的童年,向我们展示;童年,是一首婉转悠扬的短笛,奏出了我多少纯洁美好的幻想,它让我们充满好奇心去看这个缤纷的世界,保持好童年的天性,去释放天 性。

从摄影角度分析照片修订稿

从摄影角度分析照片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从摄影角度分析照片: 一组完美照片的拍摄不仅仅需要完美的相机,还需要完美的照相技术。什么样的技术才会拍出更好的照片,才能让大家喜欢从中学到很多东西呢?因此一副好的照片,需要了解更多的拍摄技巧及处理方法。 《放飞时刻》,摄于浙江前童古镇。从照片中可以看出胡,两个夕阳下归家的孩童,雀跃神情,飞奔的脚步,刹那间喷射出欢快、纯真的童趣,反映出作者心中对乡间生活的体悟。孩子的童真往往只是一瞬,但这些瞬间记忆却通过相片被人们永远记住了。 下面就这幅作品《放飞的时刻》从摄影的角度进行以下分析: 1.构图 相比起你可以使用的其他任何手段,构图和框架能够突显你照片中人物的一些细小的方面,比如说美感或是某种个人性格。 照片中的拍摄选择近照及瞬间扑捉孩子的面部表情。照片中的孩子眼睛的明亮度说明了孩子的内心世界是欢乐的,孩子跑步的姿势,肩上的背包,红领巾飘起的的瞬间,都体现了孩子的快乐。 2.坏境 照片中,孩子在阳光下奔跑中,地面反射出来的阳光及孩子的影子充分反映了孩子的内心像阳关一样温暖。照片选取的是近景及瞬间扑捉,所以在孩子奔跑的一刻,让我们看到了孩子们的学校及墙壁上隐约的字眼。古老的建筑是一种文化的象征也是这些孩子们生活在古镇的一种写真。 3.布光

不论是在你自己创造出的拍摄背景还是在你周围找到的背景中,灯光、阴影能为你的拍摄对象制造出适当的情绪和存在感。同时也能将人们吸引到人物的身体特征上去。适宜的灯光会使胖人看起来瘦一点,而精心布置的阴影能够隐藏让拍摄对象感到不安的瑕疵。 照片中的布光: (1)选择了大自然的光照,阳光的反衬显示了一种很自然的坏境,也使得孩子们的表情与之相称。 (2)照片中没有任何灯光附加修饰,也没有任何颜色的光加以美化,大自然的灯光中又衬托出一种柔和美,在柔和美中又隐藏着古典美。(3)照片的整体光线给人以温暖美。 4.摄影方向 拍摄方向是指以被摄对象为中心,在同一水平面上围绕被摄对象四周选择摄影点。在拍摄距离和拍摄高度不变的条件下,不同的拍摄方向可展现被摄对象不同的侧面形象,以及主体与陪体、主体与环境的不同组合关系变化。 照片中方向背景主要是正面角度。正面角度,主要是表现对象多处在画面的幢中心分割线上,常是对称的结构形式,一般说来正面的构图形象比较端庄、稳重。因此照片中 给人以古典之感。人物形象主要是斜侧角度,给人以一种放飞的感觉,更能凸显主题。 5.拍摄景别

初学者摄影基础知识

摄影基础知识 焦距(焦距越大,视觉越小) 焦距镜头名称 18mm 鱼眼、广角镜头 50mm 标准镜头 18mm-40mm 广角或短焦镜头 70mm-135mm 中焦镜头 135mm-500mm 长焦镜头 500mm 望远镜头 景深 概念:在进行拍摄时,调节相机镜头,使距离相机一定距离的景物清晰成像的过程, 叫做对焦,那个景物所在的点,称为对焦点,因为“清晰”并不是一种绝对的概念,所以,对焦点前(靠近相机)、后一定距离内的景物的成像都可以是清晰的,这个前后范围的总和,就叫做景深,意思是只要在这个范围之内的景物,都能清楚地拍摄到。 景深的大小: 与焦距有关:焦距长的镜头,景深小,焦距短的镜头景深大。 与光圈有关:光圈越小(数值越大,例如f16的光圈比f11的光圈小),景深就越大; 光圈越大(数值越小,例如f2.8的光圈大于f5.6)景深就越小 红眼: 指在用闪光灯拍摄人像时,由于被摄者眼底血管的反光,使拍出照片上人的眼睛中有一个红点的现象。 白平衡: 由于不同的光照条件的光谱特性不同,拍出的照片常常会偏色,例如,在日光灯下会偏蓝、在白炽灯下会偏黄等。为了消除或减轻这种色偏,数码相机和摄象机可根据不同的光线条件调节色彩设置,以使照片颜色尽量不失真,使颜色还原正常。因为这种调节常常以白色为基准,故称白平衡。 摄影常见名词 明度:镜头明度的大小就是光通量的多少.口径大光通量多,明度就大,反之明度小. 明度大小以光圈系数按倍数来计算.明度的大小是决定暴光的暴光的重要因数之一. 场曲: 在一个平坦的影象平面上,影象的清晰度从中央向外发生变化,聚焦形成弧型,就叫场曲.原因是中心离镜头近,周边离镜头远.一般拍照团体人像,安排成弧型, 就是纠正这一缺点.

摄影图片分析

摄影图片分析 《一缕阳光》---摄影作品分析 这是一幅生活题材的人文纪实作品,这是其组照作品中的一张。画面中,一名小朋友站在走廊一边的窗口,一缕阳光从窗口射入,照亮了小孩子的眼睛。他身后的走廊也因为光线的照射,明暗交错着。这是一幅很美好的生活场景,小孩子面带微笑。他向往阳光,向往美好的生活! 作者拍摄时,采用了经典的黄金分割点构图法,把画面主体-----小孩子,放在了右侧的黄金分割线位置。这不仅仅可以是画面吸引观众的注意,也更突出了趣味中心。另外,这幅作品也运用了开放式构图。画面中,小孩子的目光指向画面外,也同时引领着我们不由得思考引画面外的场景。这引发了人们的对小孩子内心的思考,带领我们走进他的世界。 画面的主体突出是这幅作品的亮点,作者采用了较长焦距的镜头拍摄,不仅仅压缩了空间,提炼的画面的主题,还虚化了背景突出了主体。另外,较大的光圈的使用,更是虚化了背景,缩小了景深,进一步突出了主体。这幅作品在结构上采用了中景景别,焦点控制在小朋友的脸部范围内,保证了主体的细节,包括发丝,脸颊皮肤质感等部分,十分生动的刻画了一个小朋友的神态,在用光方面,点光源是整张照片的主题和亮点。光线来自于右前侧,偏重于侧逆光方向,光线较为硬朗,使得小朋友的脸部十分有立体感。光比适中,使得脸部暗部的细节也比较丰富。而背景中,光景明暗交错变化。画面下半部分的处于阴影中,上半部处于亮部。整体反差较大,画面略显生硬,不过在与主体人物的衔接上恰到好处,使得人物的轮廓均匀、明显。摄影师运用了各种手法,突出了主体,技巧过人,效果也是十分完美的。 这幅作品也运用了黑白是色调,这是一种简化的效果,黑白灰的过渡勾勒出了一个明确的主题,一缕阳光。阴影是黑色的,过渡是灰色的,阳光照射的部分呈现出高亮的白色。正是这些简单的色彩简化了画面,但细节依旧丰富,这也是这幅作品所吸引人的地方。 总的来说,这幅作品内容新颖,对主题《一缕阳光》的表现十分生动。光线的控制更是恰到好处。主体突出,细节丰富也是这副作品的亮点。所以这是一副堪称优秀的摄影作品! 《瞧新娘》----摄影作品分析

从摄影角度分析照片

从摄影角度分析照片: 一组完美照片得拍摄不仅仅需要完美得相机,还需要完美得照相技术。什么样得技术才会拍出更好得照片,才能让大家喜欢从中学到很多东西呢?因此一副好得照片,需要了解更多得拍摄技巧及处理方法。 《放飞时刻》,摄于浙江前童古镇。从照片中可以瞧出胡 ,两个夕阳下归家得孩童,雀跃神情,飞奔得脚步,刹那间喷射出欢快、纯真得童趣,反映出作者心中对乡间生活得体悟。孩子得童真往往只就是一瞬,但这些瞬间记忆却通过相片被人们永远记住了。 下面就这幅作品《放飞得时刻》从摄影得角度进行以下分析: 1.构图 相比起您可以使用得其她任何手段,构图与框架能够突显您照片中人物得一些细小得方面,比如说美感或就是某种个人性格。

照片中得拍摄选择近照及瞬间扑捉孩子得面部表情。照片中得孩子眼睛得明亮度说明了孩子得内心世界就是欢乐得,孩子跑步得姿势,肩上得背包,红领巾飘起得得瞬间,都体现了孩子得快乐。 2.坏境 照片中,孩子在阳光下奔跑中,地面反射出来得阳光及孩子得影子充分反映了孩子得内心像阳关一样温暖。照片选取得就是近景及瞬间扑捉,所以在孩子奔跑得一刻,让我们瞧到了孩子们得学校及墙壁上隐约得字眼。古老得建筑就是一种文化得象征也就是这些孩子们生活在古镇得一种写真。 3.布光 不论就是在您自己创造出得拍摄背景还就是在您周围找到得背景中,灯光、阴影能为您得拍摄对象制造出适当得情绪与存在感。同时也能将人们吸引到人物得身体特征上去。适宜得灯光会使胖人瞧起来瘦一点,而精心布置得阴影能够隐藏让拍摄对象感到不安得瑕疵。 照片中得布光: (1)选择了大自然得光照,阳光得反衬显示了一种很自然得坏境,也使得孩子们得表情与之相称。 (2)照片中没有任何灯光附加修饰,也没有任何颜色得光加以美化,大自然得灯光中又衬托出一种柔与美,在柔与美中又隐藏着古典美。

【资料】世界获奖摄影作品赏析

世界获奖摄影作品赏析 【篇一:世界获奖摄影作品赏析】 照片是摄影师们在用镜头表达自己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 都是带有自己的感悟的,他们用作品向我们讲述体悟,与我们分享 心得。因此,我们在欣赏时,也应该使自己沉静下来,用心灵与自 然与社会与人生对话。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一组国际摄影大赛中 的获奖作品,也许它们会让你有新的感悟。 「彩色color 」 《after》摄影:陈志迪获第三届克罗地亚dfa国际摄影展dpa铜牌《一帘幽梦》摄影:朱汉举获2015年第三届希腊奥林匹克四地巡 回展hpsc银牌 《惊梦》摄影:易都获2016年第18届纽约国际摄影展铜牌 《神秘园》摄影:赵晋黎获上海第十二届国际摄影艺术展览金牌 《异度空间之篮球赛》摄影:颜劲松获2015年第三届希腊奥林匹 克四地巡回展hpsc金牌 《窗外》摄影:陈光驰获第三届克罗地亚dfa国际摄影展沙龙金牌《守望》摄影:宋持月获2015年第三届希腊奥林匹克四地巡回展 fiap金牌 《女娃》摄影:胡卫国获第三届克罗地亚dfa国际摄影展沙龙勋带奖 《南通六县老街之百年私塾》摄影:朱静仪获2015全球年度旅游大赛街道组冠军+奖金1000英镑 《老茶馆》摄影:卢敏强获2016俄罗斯“我们与周围的生活”国际摄影展fiap金牌 《外面的世界》摄影:雷鸣获第三届克罗地亚dfa国际摄影展dpa 银牌 《织网的渔夫》摄影:李光健 2015年第三届希腊奥林匹克四地巡 回展荣誉证书 《奋力冲刺》摄影:吴登采获第44届纽约摄影学会国际摄影展 fiap勋带奖 《盛夏》摄影:周建勇获2015年度全球旅游摄影大赛多彩世界组 推荐奖 《土楼光阴》摄影:杨胜华获2016年第18届纽约国际摄影展勋带奖

新闻照片摄影作品分析

新闻照片摄影作品分析 09年6月16日,德黑兰,大批伊朗总统候选人穆萨维的支持者走上街头进行反政府抗议活动。断续的骚乱一直持续到09年末尾,最新进展是12月7日,8所伊朗大学的学生再次走上街头与警方爆发了冲突,最终军警向学生开枪。 这是一张抓拍的新闻照片,拍摄者采用的是自然光下拍摄,大全景构图。照片的重心是位于左侧黄金分割点处的火光,前景是奔跑的学生,后景是浓烟笼罩的城市建筑。摄影者注重画幅中的斜线、直线交错,注意光、影的分布。 这张照片旨在体现骚动与混乱,摄影师的照相机不撒谎,它只是忠实的记录了12月7日这天发生的事件的一个瞬间,至于穆萨维的支持者和军警谁对谁错,从这张照片上是无从判断的,我们甚至可以大胆的猜测,摄影师在拍摄时也是迷茫的,所以他没有选择拍摄人们的面部表情,而是捕捉背影。这些学生奔向的是火光与烟雾,不是太阳,所以,我们可以看到,通过快门控制拍摄的近景处呼喊男子的表情是不能被识别的。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作者不想让政府当局看清这个学生的面容,是一种中立、保护态度。 摄影术是瞬间的艺术,这张图片更多意义上来讲是瞬间的历史。它可以让人们直观的看到伊朗持续了半年“选举事件”的一个侧面。照片中最重要的是它所包含的信息。看到这张照片,人们无从判断这火是怎么来的,究竟是军警扔的燃烧弹,还是示威游行的学生们纵火焚烧的政府官员头像的海报但是,读者们都能看出这火是一种征兆,是冲突不断升温后燃烧起来的,是伊朗内政中不和谐的音符。也许它是一种自由的象征,象征学生们对政府选举的质疑,象征人们对公平公正的渴望,燃起的是人们的希望,所以照片中的人们都奔向那里。也许这火是一种邪恶的元素,学生们被利用,然后无理取闹,破坏了伊朗人们安定的生活,浓烟笼罩在城市上空,就像一个不安定的魔鬼一直徘徊在德黑兰上空,阻挡光明前进的步伐。 由于摄影师所站的位置,整幅图片在色彩方面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左侧偏蓝,象征着冷静与自由;右侧在火光的反映下偏红,预示着血腥与争斗。静止的建筑在画中因人物的运动显得也不安定了,有一种岌岌可危的感觉。 新闻摄影重在抓拍,抓拍要注意保证新闻的公正、客观,作者抓拍的这个瞬间,信息量充足,几乎不具有主观倾向性,只是向人们客观陈述了冲突升级后的骚乱,具有强烈的新闻意识。

新闻摄影图片分析范文word版

新闻摄影图片分析范文_论摄影在新闻传播中的价值研究分析 论摄影在新闻传播中的价值研究在文字绝对垄断报纸版面的时代,新闻图片不仅非常“弱小”,而起数量少得可怜。这与中国文化界长期的传统有关,从古到今,中国文人讲求的是“诗言志、文言志”,判定一个人是否有才华是看这个人文章写得怎么样,而不是看你画画。而报纸的出现,为文人们提供了个施展才华的平台。因此,文字在报纸中占据了主角。加之摄影在中国出现的比较晚,是20 世纪初才出现在中国,所以,摄影在新闻传播中长期处于“配角”的尴尬位置。 直到20 世纪80 年代末,当时任新华社社长的穆青提出了“图文并重、两翼齐飞”的办报思路。1990 午8 月,当首届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究会在银川举行的时候,与会者第一次对“图文并重、两翼齐飞”达成了共识,即从“银川会议”开始,“图文并重、两翼齐飞”才开始真正从一种思路变为全国报纸的实践。可以说这是一次报纸的改革,而在改革的过程中,报纸这一传播媒介选择了摄影作为新闻传播的工具,增强了新闻传播的功能。 1999 年文艺批评家杨小彦先生在位《天涯》等刊物撰写的三篇文章中,率先使用了“读图时代的到来”这样一种提法。现代社会,图片已经渗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报纸杂志中、公交车内、道路两旁,超市里的日用品包装上都有精美的考究的美图,人类生活可谓进入了“读图时代”。

《新闻摄影学》对“读图时代”这样定义,由于科技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人进入了这样一个时代文字让人厌倦,让人不过瘾,需要图片不断刺激我们眼球,激发我们的求知欲和触动我们麻木的神经。在读图时代的大背景,摄影在新闻传播中如鱼得水,体现出其在新闻中的巨大价值。 英文摄影Photography 一词是源于希腊语φω? phos(光线)和γραφι? graphis(绘画、绘图)或γραφηgraphê,两字一起的意思是“以光线绘图”。是指使用某种专门设备进行影像记录的过程,一般我们使用机械照相机或者数码照相机进行摄影。有时摄影也会被称为照相,也就是通过物体所反射的光线使感光介质曝光的过程。 在玛丽·维纳·玛丽亚(Mary Warner Marien)的《摄影与摄影批评家——1839 年至1990 年间的文化史》中说道“摄影没有单一、清晰的前身,部分原因在与摄影的多种用途不能用统一的定义界定,其困年也许表现在编写它的史前史与历史时所遇到的麻烦上,摄影的诠释主要是依据18 世纪思潮中反复陈述的有关自然性和独创性的复杂观点。在摄影语言中没有一种预备性的原型,如果摄影主要被定义为创造多个副本的手段,那么它的先驱可能在印刷媒体中找到,例如木刻和版画。如果将摄影定义为能精确复制可观察到的现实手段,那么它的选取可能被定义为依据在一个更宽泛的视觉甚至是语言上的光学经验的语言系统中。当把摄影的复制性与精确性都纳入定义时,寻求摄影术的途径可能要到魔术与幻影里去了。

摄影基础题库

摄影基础题库

17. 快门的主要作用(控制胶片的曝光时间);(控制被摄物体的清晰度)。 18. 强烈的斜、直射光进入镜头,会在底片上产生(耀斑)和(灰雾),使影像的(反差)和(清晰度)受到影响。 19. 民用数字相机既可以(照相)又可以(摄像)。 20. 数字相机是用各种类型的(存储卡)存储影像的。 21. 家用数字相机可以用(液晶)显示屏取景。 22. CCD或CMOS是数字相机的(影像传感器)。 23. 快门速度先决模式用(S Tv)来表示。 24. 光圈大,景深(小)。 25. 光圈小,景深(大)。 26. 自拍器主要用途是(自拍),或防止相机震动。 27. F/4光圈比F/5.6光圈大(一级)光圈。 28. 数字相机是不使用(胶卷)的相机。 29. 135单镜头反光相机主要由(机身),(镜头)两部分组成。 30. 马米亚RB67相机是(120)相机。 31. MACRO表示(微距)镜头。 32. 前景深(小于)后景深。 33. 摄影光源有(自然光)和(人造光)两种。 34. 透镜分为(平透镜)(凹透镜)(凸透镜)三种。 35. 焦距短,视角(大)。 36. 焦距长,视角(小)。

37. 光圈大,通光量(多)。 38. 相机内侧光系统,通过镜头的主要有(TTL)(TTL-OTF)通过取镜器的有(TTF)。 39. 用日光型胶片在灯光下拍摄会使色彩偏(红),偏(黄)产生(暖调)效果。 40. 正透镜是中间(厚)周边(薄)的透镜,起到使光线(汇聚)的作用。 41. (黄色)明度最高,(紫色)明度最低。 42. 黑白胶卷冲洗的主要工序是显影和定影。关键是(显影)。 43. 光圈与景深成反比,光圈大,(景深小):光圈小,(景深大): 44. 曝光对影像质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影像的密度、影像的清晰度与影像的(色彩)。 45. 快门的作用是控制进光时间和影响成像的(清晰度)。 46. “DX”的含义是指(胶卷资料暗码)。 (黑47. 滤色镜可归为三大类:彩色摄影滤色镜、黑白摄影滤色镜、 白彩色通用滤色镜)。 48. 常用摄影充电电池有(镍镉电池)(镍氢电池)。 49. 二度空间,只有(长度)和(宽度)。 50. 拍摄位置,即拍摄时(相机)所在的位置。 51. 拍摄点由拍摄(方向),(高度),(距离)三者共同确定。 52. 摄影常用电池按外型可分(纽扣电池)(圆柱形电池)(方形电

从摄影角度分析照片

从摄影角度分析照片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

从摄影角度分析照片: 一组完美照片的拍摄不仅仅需要完美的相机,还需要完美的照相技术。什么样的技术才会拍出更好的照片,才能让大家喜欢从中学到很多东西呢?因此一副好的照片,需要了解更多的拍摄技巧及处理方法。 《放飞时刻》,摄于浙江前童古镇。从照片中可以看出胡,两个夕阳下归家的孩童,雀跃神情,飞奔的脚步,刹那间喷射出欢快、纯真的童趣,反映出作者心中对乡间生活的体悟。孩子的童真往往只是一瞬,但这些瞬间记忆却通过相片被人们永远记住了。 下面就这幅作品《放飞的时刻》从摄影的角度进行以下分析:1.构图 相比起你可以使用的其他任何手段,构图和框架能够突显你照片中人物的一些细小的方面,比如说美感或是某种个人性格。照片中的拍摄选择近照及瞬间扑捉孩子的面部表情。照片中的孩子眼睛的明亮度说明了孩子的内心世界是欢乐的,孩子跑步的姿势,肩上的背包,红领巾飘起的的瞬间,都体现了孩子的快乐。 2.坏境 照片中,孩子在阳光下奔跑中,地面反射出来的阳光及孩子的影子充分反映了孩子的内心像阳关一样温暖。照片选取的是近景及瞬间扑捉,所以在孩子奔跑的一刻,让我们看到了孩子们

的学校及墙壁上隐约的字眼。古老的建筑是一种文化的象征也是这些孩子们生活在古镇的一种写真。 3.布光 不论是在你自己创造出的拍摄背景还是在你周围找到的背景中,灯光、阴影能为你的拍摄对象制造出适当的情绪和存在感。同时也能将人们吸引到人物的身体特征上去。适宜的灯光会使胖人看起来瘦一点,而精心布置的阴影能够隐藏让拍摄对象感到不安的瑕疵。 照片中的布光: (1)选择了大自然的光照,阳光的反衬显示了一种很自然的坏境,也使得孩子们的表情与之相称。 (2)照片中没有任何灯光附加修饰,也没有任何颜色的光加以美化,大自然的灯光中又衬托出一种柔和美,在柔和美中又隐藏着古典美。 (3)照片的整体光线给人以温暖美。 4.摄影方向 拍摄方向是指以被摄对象为中心,在同一水平面上围绕被摄对象四周选择摄影点。在拍摄距离和拍摄高度不变的条件下,不同的拍摄方向可展现被摄对象不同的侧面形象,以及主体与陪体、主体与环境的不同组合关系变化。

摄影用光的六大基本因素

摄影用光的六大基本因素 摄影用光的六大基本因素是光度、光位、光质、光型、光比和光色。掌握这六种因素是摄影用光的基本功。 1.光度 光度是光源发光强度和光线在物体表面的照度以及物体表面呈现的亮度的总称(光源发光强度和照射距离影响照度;照度大小和物体表面色泽影响亮度)。在摄影中,光度与曝光直接相关。从构图上来说,曝光与影调或色彩的再现效果密切相关。丰富的影调和准确的色彩再现是以准确曝光为前提的。有意识的曝光过度与不足也需以准确曝光为基础。所以,掌握光度与准确曝光的基本功,才能主动地控制被摄体的影调、色彩以及反差效果。 2.光位 光位是指光源相对于被摄体的位置,即光线的方向与角度。同一对象在不同的光位下就产生不同的明暗造型效果。摄影中的光位可以千变万化,但是,归纳起来主要有正面光、前侧光、侧光、后侧光、逆光、顶光与脚光等七种。 (1)正面光:光线来自被摄体的正面,随角度高低分别称“为平射光、顺光和高位顺光。正面光照射的被摄体令人感觉明亮,但立体感较差,缺乏明暗变化,利用正面光拍摄时的曝光宽容度较大。在灯光人像中,正面光常用作辅光。 (2)前侧光:指45度方位的正面侧光。这是最常用的光位,前侧光照射的景物富有生气和立体感。在灯光人像中,前侧光常用作主光,通常位于人物脸部朝向的另一侧,脸朝左用右侧光,脸朝右用左侧光。 (3)侧光:又称90度侧光,侧光下被摄体呈阴阳效果,是一种人像摄影中富于戏剧性效果的主光位置,它能突出明、暗的强烈对比。 (4)后侧光:又称“侧逆光”光线来自被摄体的侧后方,能使被摄体的一侧产生轮廓线条,使主体与背景分离,从而加强画面的立体感、空间感。 (5)逆光:又称“背光”光线来自被摄体的正后方,逆光能使被摄体产生生动的轮廓线条,使主体与背景分离,从而使画面产生立体感、空间感。逆光构图很重要的一条是使画面产生深色背景,否则轮廓线就不醒目。逆光在造型上还有利于表现动物的群体。 (6)顶光:光线来自被摄体的正上方,如正中午的阳光、顶光会使人物脸部产生不讨巧的浓重阴影,通常忌拍人像。 (7)脚光:光线来自被摄体的下方,常用于丑化人物的一种灯光方向。自然光中没有脚光的光位。 3.光质 光质指光线聚、散、软、硬的性质。聚光的特点是来自一种明显的方向,产生的阴影明晰而浓重;散光的特点是来自若干方向,产生的阴影柔和而不明晰,光的软硬程度取决于若干因素,光束狭窄的比光束宽广的通常要硬些。例如,晴天的太阳从某一有明显方向性的角度照射被摄体,这就是一种直射的硬光;当天空中有雾,阳光就被扩散在一种广阔的区域上,从许多角度发出光线,这、就是一种软光。又如电子闪光灯的直接闪光是一种硬光,反射闪光就是一。种软光。硬光能使被摄体产生强烈的明暗对比,有助于质感的表现;软光善于揭示物体的外形、形状和色彩,但不善于表现质感和细节。硬光又往往比软光的照明更富有生气。4.光型

对一幅摄影作品欣赏与赏析

要做到对一幅摄影作品的欣赏与赏析,首先应该需要摄影的艺术特征。 1892年创刊号的《斯汀迪奥》精美地再现了摄影和绘画作品,并把摄影与绘画、雕塑并列在艺术领域,杂志的第三期刊登了布林古尔《摄影艺术的诞生》的文章,这是摄影史上具有开创性的事件,从此,摄影正式踏入艺术殿堂。摄影艺术有着他特有的性质。 首先,摄影与其他视觉艺术形式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摄影创作依赖于照相机。在意识上,摄影更趋向于客观。摄影家在创作的时候,无论怎样选择他的拍摄对象,却总要面对物质世界的某个方面,它不以摄影家的意志而转移。虽然现代摄影技术和数字影像技术使摄影家的创造发挥空间得以扩展,但反映和揭示现实生活仍然是摄影创作的主流和本质。正如苏珊桑塔格所言:“画家的任务是构筑,而摄影家的任务是揭示。” 其次,摄影的时间性。摄影者必须适应自己的拍摄对象,而且往往要完全取决于它。摄影大师布列松的“决定性瞬间”理论把摄影的时间性和瞬间性简述的淋漓尽致。他提出:“摄影主要在一张照片里抓住事物的全部精华,”因此,摄影者的思考必须抢在曝光瞬间之前,一旦按下快门就无法改变注意。 再次,摄影与机遇也体现于好的摄影创作之中。这需要摄影者对手中相机的熟练掌握成都及预见能力。 第四,再现细节。摄影再现一切细节的能力其精确度是任何其他视觉手段都无法企及的。摄影能精确地再现物体的形态、色彩、光影、体积、空间、质感、机理等,体现拍摄对象本身材质的美、肌理的美、秩序的美。 第五,摄影家根据相机的曝光速度进行创作,产生真是与虚幻的效果,从而表达摄影家的思想和想法。 第六,在某种程度上,摄影者是“用光来作画”。摄影者在为拍摄画面进行视觉设计即构图时,摄影的这六个特点是决定性的,最重要的。摄影者一方面要有对客观世界敏锐的观察能力,也要有摄影者所特有的预见能力,并能在按下快门之前安排被摄体,选择角度、视点、俯仰,运用线条、块面、形状等形式,突出作品主题,使画面简洁,有条不紊。 对摄影作品的赏析需要一定的条件。首先了解摄影技术知识是欣赏摄影作品的基本条件。其次,对摄影艺术语言的解读能力。对一幅摄影作品的光线、色彩、透视、影调、清晰与模糊的解读可以为我们进一步欣赏做好铺垫。但很多摄影艺术作品所蕴藏的内涵却并非画面表现出来的那样简单,要求我们在更深的层次去探寻。第三,对作者及作品的时代背景的了解可以更好的帮助解读摄影作品的艺术语言,从而更好的欣赏一幅摄影作品。第四,建立与作者的心灵沟通,认真体会摄影作品的思想,读懂作品的思想内涵,才能达到欣赏摄影艺术作品的最高境界。要对一幅摄影作品进行分析,首先要了解摄影作品的拍摄主题。只有首先根据作品的主题思想来明确该作品的思想深度和人文立场,进而体会到作品的价值及对社会的影响,确定其思想品味的高低。其次,分析摄影作品的表现技巧,读懂摄影家运用的摄影技巧所表达的思想目的,继而对其进行正确客观的分析。对一幅摄影作品分析的步骤课分为读图、了解作者的拍摄意图、解读创作者、再回到读图;摄影图像是具有深刻意义、富含大量信息的平面,既然摄影是一种视觉语言,那么分析摄影作品先要从读图做起。当一张照片摆在我们面前时,我们首先想了解作者在画面里拍的是什么。拍摄的主体是什么,陪体是什么;进而我们想要知道作者在何时、何地拍摄的;然后我们会利用所知的摄影知识推断作者拍摄的角度,运用的摄影技巧、光线的处理、色彩处理等;最后再分析作者是如何运用视觉心理学、摄影视觉语言和构图原理组织画面。作者的拍摄意图(即作品的主题)是摄影作品的灵魂所在,摄影的拍摄技巧、构图原则都是为拍摄主体服务的。如果体会不到摄影家的真实拍摄意图,那你所看到的摄影技巧、表现形式、绚丽画面只不过是一个没有灵魂的空壳。我们应运用所知的相关知识从前面内外尽可能多地了解摄影画面所要表达的真实内涵。虽然

图片分析范文二《一缕阳光》

《一缕阳光》---摄影作品分析 这是一幅生活题材的人文纪实作品,这是其组照作品中的一张。画面中,一名小朋友站在走廊一边的窗口,一缕阳光从窗口射入,照亮了小孩子的眼睛。他身后的走廊也因为光线的照射,明暗交错着。这是一幅很美好的生活场景,小孩子面带微笑。他向往阳光,向往美好的生活! 作者拍摄时,采用了经典的黄金分割点构图法,把画面主体-----小孩子,放在了右侧的黄金分割线位置。这不仅仅可以使画面吸引观众的注意,也更突出了趣味中心。另外,这幅作品也运用了开放式构图。画面中,小孩子的目光指向画面外,也同时引领着我们不由得思考画面外的场景。这引发了人们的对小孩子内心的思考,带领我们走进他的世界。 画面的主体突出是这幅作品的亮点,作者采用了较长焦距的镜头拍摄,不仅仅压缩了空间,提炼的画面的主题,还虚化了背景突出了主体。另外,较大的光圈的使用,更是虚化了背景,缩小了景深,进一步突出了主体。 这幅作品在结构上采用了中景景别,焦点控制在小朋友的脸部范围内,保证了主体的细节,包括发丝,脸颊皮肤质感等部分,十分生动的刻画了一个小朋友的神态,在用光方面,点光源是整张照片的主题和亮点。光线来自于右前侧,偏重于侧逆光方向,光线较为硬朗,使得小朋友的脸部十分有立体感。光比适中,使得脸部暗部的细节也比较丰富。而背景中,光景明暗交错变化。画面下半部分的处于阴影中,上半部处于亮部。整体反差较大,画面略显生硬,不过在与主体人物的衔接上恰到好处,使得人物的轮廓均匀、明显。摄影师运用了各种手法,突出了主体,技巧过人,效果也是十分完美的。 这幅作品也运用了黑白色调,这是一种简化的效果,黑白灰的过渡勾勒出了一个明确的主题,一缕阳光。阴影是黑色的,过渡是灰色的,阳光照射的部分呈现出高亮的白色。正是这些简单的色彩简化了画面,但细节依旧丰富,这也是这幅作品所吸引人的地方。 总的来说,这幅作品内容新颖,对主题《一缕阳光》的表现十分生动。光线的控制更是恰到好处。主体突出,细节丰富也是这副作品的亮点。所以这是一副堪称优秀的摄影作品!

图片分析范文二《瞧新娘》

《瞧新娘》----摄影作品分析 这是一幅以农村为题材的纪实摄影作品,画面中,一扇明亮的窗户映入眼帘,上面贴有红色的双喜窗花以及各种剪纸。窗外拥着一群人,他们向窗内投射着好奇的目光,神态各异。而窗内,两只红色的枕头摆在窗口,好一派热闹喜庆的结婚场景! 作者在拍摄时,大胆运用了窗户的框架结构,在画面中以窗的轮廓,形成框架式的构图,把观众的视线都汇集与画面中心,起到了突出、烘托主体的作用,令我们的眼睛关注于这扇窗户,以及窗外的人群。 在画面中,窗口的人群位于画面下部的黄金分割位置。这不仅使观众的视觉兴趣点集中于此,亦是起到了突出主体的作用。而画面底部的枕头以及四周围的窗框,都是具有戏剧化特点的陪体,他们把人群隔绝在了房间之外,营造了一种神秘、好奇的气氛,同样起到了烘托主题的作用。 其实,画面中最吸引人的,也是最精彩的部分要属画面中的主体__人群。他们的目光投向窗内,同时,者在取景时位于窗内,这带给观众更多开放的思维。通过这一群人各异的神态,也许会让我们联想到许多。比如,“窗内到底发生着什么?新娘在哪?新娘好看么?”等一系列趣味性的思考。作者利用了开放式的构图,充分展示了作品主题《瞧新娘》的具体内容。 作者在创作时,运用了短焦距的广角镜头,完整的取下了整个窗框的全景。同时,使得画面具有立体感,透视关系明显,表现效果显著。景深的范围也比较大,包括枕头、窗框、以及人群,都完完整整,清清楚楚地展现在观众面前。整体上细节丰富,内容充实,作品整体布局合理,十分精彩。 在用光的方面,光源来自于窗外直射的阳光。较硬的测逆光来自于画面的左测。光线直射入窗户,使得窗户的框架在窗台位置行程明显的投影。作者在曝光测定时,为了保证主体人物的曝光正确,作者测定了人物脸部的曝光数据,使得人物细节丰富,质感丰富。但窗口部分曝光过度,暗部曝光不足。影调较硬,明暗反差较大,但明暗的对比也简化了画面,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