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子跑表的设计

电子跑表的设计

电子跑表的设计
电子跑表的设计

湖南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课题名称电子跑表设计

专业电气工程

班级0901

学号23

姓名刘俊廷

指导教师肖锋

2012年6 月13 日

湖南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名称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课题电子跑表的设计

专业班级电器0901

学生姓名刘俊廷

学号23

指导老师肖锋

审批

任务书下达日期 2012年6 月11 日任务完成日期2012年6 月18 日

目录

1.课题的设计要求、目的、意义----------------7

1.1 课程设计的要求--------------------------------------7

1.2 课题设计的目的与意义--------------------------------7

2.系统总体方案选择与说明 -----------------------8 2.1课程设计要求有多种功能--------------------------------8

2.2系统方案说明与分析------------------------------------9

3.系统结构框图与工作原理-----------------------10

3.1系统结构框图------------------------------------------10 3.2工作原理----------------------------------------------11

4.各单元硬件说明及计算方法--------------------13 4.1、AT89C51---------------------------------------------13 4.2、晶振电路--------------------------------------------14 4.36、位7段共阳显示器-----------------------------------15

4.4、8255芯片--------------------------------------------15

5.软件设计与说明-----------------------------------17 5.1.1、Keil uVision2-------------------------------------17 5.1.2 、proteus------------------------------------------18

5.2软件设计及流程图--------------------------------------19

6.调试与运行------------------------------------------21

7.使用说明---------------------------------------------25

8.总结---------------------------------------------------28

9.参考文献---------------------------------------------30

10.附表--------------------------------------------------31

第1章、课题的设计要求、目的、意义

1.1 课程设计的要求

1)确定系统设计方案;

2)进行系统的硬件设计;

3)完成必要的参数计算与元器件选择;

4)完成应用程序设计;

*5)进行部分单元电路及应用程序的调试;

1.2 课题设计的目的与意义

1、巩固,加深和扩大单片机应用的知识面,提高综合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业控制的能力;

2、培养针对课题需要,选择和查阅有关手册,图标及文献资料的自学能力,提高组成系统,编程,调试的动手能力;

3、通过对课题设计方案的分析,选择,比较,熟悉单片机用系统开发,研制的过程,软件硬件设计的方法,内容及步骤。

第2章、系统总体方案选择与说明

2.1课程设计要求有多种功能

电子时钟的计时范围00时00分00秒23时59分-59秒,并在显示器上显示;做跑表时显示范围00时00分00秒-23时59分59秒,当按下启动按钮跑表开始计时,按下停止按停止计时,当按下复位按钮跑表回零。

2.2系统方案说明与分析

电子表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计时工具。本电子表采用ATB9C51单片机为核心器件,将可编程芯片8255A与6个LED数码管连接,用于显示时钟与跑秒。PA口输出显示段码,PB口输出位码,单片机的P1.0~P1.4、P3.2、P3.3接K1~K6,用于实现表的清零/启动/复位/调整/暂停功能,其可由软件完成。时间显示功能通过LED数码管动态扫描来实现,在显示器上进行动态扫描。由于数码管要显示时钟,还要显示秒表,利用T0定时器定时1s,T1定时器定时100ms,即0.1s,用R6和R7作为扫描的短延时数据地址。因此,分别用30H、31H、32H、33H、34H、35H 计时钟,即时钟计数器;用40H、41H、42H、43H、44H、45H计跑表,即秒表计数器。当要显示时钟的时候,就把时钟地址中的数据通过8255A的PA口输出给显示器显示;当要显示跑表的时

候,就把跑秒地址中的数据通过8255A的PA口输出给显示器显示。由于跑秒与时钟数据地址不同,故跑表显示与时钟显示互不影响。

第3章、系统结构框图与工作原理

3.1系统结构框图

根据项目要求,确定该系统的设计方案。硬件电路由7部分组成,即按键或开关输入电路、单片机、时钟电路、复位电路、LED显示器段码驱动电路、LED显示器位码驱动电路和LED显示电路。

图一系统结构框图

3.2工作原理

一般电子钟是一个将“ 时”,“分”,“秒”显示于人的视觉器官的计时装置。它的计时周期为24小时,显示满刻度为23时59分59秒,另外应有校时功能和报时功能。因此,一个基本的数字钟电路主要由译码显示器、“时”,“分”,“秒”计数器、校时电路、报时电路和振荡器组成。主电路系统由秒信号发生器、“时、分、秒”计数器、译码器及显示器、校时电路、整点报时电路组成。秒信号产生器是整个系统的时基信号,它直接决定计时系统的精度,一般用石英晶体振荡器加分频器来实现。将标准秒信号送入“秒计数器”,“秒计数器”采用60进制计数器,每累计60秒发出一个“分脉冲”信号,该信号将作为“分计数器”的时钟脉冲。“分计数器”也采用60进制计数器,每累计60分钟,发出一个“时脉冲”信号,该信号将被送到“时计数器”。“时计数器”采用24进制计时器,可实现对一天24小时的累计。译码显示电路将“时”、“分”、“秒”计数器的输出状态用七段显示译码器译码,通过七段显示器显示出来。整点报时电路时根据计时系统的输出状态产生一脉冲信号,然后去触发一音频发生器实现报时。校时电路时用来对“时”、

“分”、“秒”显示数字进行校对调整。

而该电子时钟由89C51,8255A,六段数码管等构成,采用晶振电路作为驱动电路,由延时程序和循环程序产生的一秒定时,达到时分秒的计时,六十秒为一分钟,六十分钟为一小时,满二十四小时为一天。而电路中有六个控制键拥有不同的功能,第一个键是复位键第二个是启动键,第三个是跑秒键,第四个是秒停键,按下这个键后,再按第六个和第七个键就可以分别调分钟和时钟。

第4章、各单元硬件说明及计算方法

4.1硬件介绍

4.1、AT89C51

AT89C51是一种带4K字节闪存可编程可擦除只读存储器(FPEROM—Flash Programmable and Erasable Read Only Memory)的低电压,高性能CMOS 8位微处理器,俗称单片机。AT89C2051是一种带2K字节闪存可编程可擦除只读存储器的单片机。单片机的可擦除只读存储器可以反复擦除100次。该器件采用ATMEL高密度非易失存储器制造技术制造,与工业标准的MCS-51指令集和输出管脚相兼容。由于将多功能8位CPU和闪烁存储器组合在单个芯片中,ATMEL的AT89C51是一种高效微控制器,AT89C2051是它的一种精简版本。AT89C 单片机为很多嵌入式控制系统提供了一种灵活性高且价廉的方案。

图二

4.2、晶振电路

单片机由其内部固化程序在12 MHZ晶振的准确支持运行,将时钟芯片中的时、分读取到缓冲区内,并将时、分送到显示电路,

图所示为时钟电路原理图,在AT89S51芯片内部有一个高增益反相放大器,其输入端为芯片引脚XTAL1,输出端为引脚XTAL2。而在芯片内部,XTAL1和XTAL2之间跨接晶体振荡器和微调电容,从而构成一个稳定的自激振荡器。时钟电路产生的振荡脉冲经过触发器进行二分频之后,才成为单片机的时钟脉冲信号。

图三晶振电路

4.3、6位7段共阳显示器

6位7段共阳显示器:六位是同时显示六位阿拉伯数字,而每一个数字又是七段码显示的;七段是指一个数码显示的阿拉伯数字是由七位二进制数控制的,共阳是指相应的二进制为1时不亮,为0时亮。在实验中显示器的作用是显示时间

图四

4.4、8255芯片

Intel 8086/8088 系列的可编程外设接口电路(Programmable Peripheral Interface)简称 PPI,型号为8255(改进型为8255A及8255A-5),具有24条输入/输出引脚、可编程的通用并行输入/输出接口电路。它是一片使用单一+5V电源的

40脚双列直插式大规模集成电路。8255A的通用性强,使用灵活,通过它CPU可直接与外设相连接。

图五

第5章、软件设计与说明

5.1.1、Keil uVision2

Keil uVision2是美国Keil Software公司出品的51系列兼容单片机C语言软件开发系统,使用接近于传统c语言的语法来开发,与汇编相比,C语言在功能上、结构性、可读性、可维护性上有明显的优势,因而易学易用,而且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和项目开发周期,他还能嵌入汇编,您可以在关键的位置嵌入,使程序达到接近于汇编的工作效率。

图六

5.1.2 、proteus

Proteus软件是英国Labcenter electronics公司出版的EDA 工具软件(该软件中国总代理为广州风标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它不仅具有其它EDA工具软件的仿真功能,还能仿真单片机及外围器件。它是目前最好的仿真单片机及外围器件的工具。虽然目前国内推广刚起步,但已受到单片机爱好者、从事单片机教学的教师、致力于单片机开发应用的科技工作者的青睐。Proteus是世界上著名的EDA工具(仿真软件),从原理图布图、代码调试到单片机与外围电路协同仿真,一键切换到PCB设计,真正实现了从概念到产品的完整设计。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将电路仿真软件、PCB设计软件和虚拟模型仿真软件三合一的设计平台,其处理器模型支持8051、HC11、PIC10/12/16/18/24/30/DsPIC33、AVR、ARM、8086和MSP430等,2010年即将增加Cortex和DSP系列处理器,并持续增加其他系列处理器模型。在编译方面,它也支持IAR、Keil和MPLAB等多种编译器。

图七

5.2软件设计及流程图

在硬件准备完毕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完善程序,也就是进入软件调试阶段。

在本次设计中,软件调试的主要部分是对程序的调试,在proteus 上绘制设计图,对2个软件进行联调,在proteus上仿真运行等。程序的调试应一个模块一个模块地进行,首先单独调试各功能子程序,检验程序是否能够实现预期的功能,接口电路的控制是否

正常等;最后逐步将各子程序连接起来总调。

8-电子时钟的设计与实现

课程设计 题目电子时钟的设计与实现学院自动化学院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2014 年 1 月9 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工作单位:自动化学院 题目:电子时钟的设计与实现 初始条件: 掌握8086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方法,设计一个电子时钟,实现分、秒、时的显示与刷新功能。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包括课程设计工作量及其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等具体要求) 1. 定义显示界面。 2. 调用系统时间,并将调用的用二进制表示的时间数转换成ASCII码,并将时间数存入内存区。 3. 将存在系统内存区的时间数用数字式或指针式钟表的形式显示出来。 4. 获取键盘的按键值,判断键值并退出系统。 5. 撰写课程设计说明书。内容包括:摘要、目录、正文、参考文献、附录(程序清单)。正文部分包括:设计任务及要求、方案比较及论证、软件设计说明(软件思想,流程,源程序设计及说明等)、程序调试说明和结果分析、课程设计收获及心得体会。 时间安排: 12月26日----- 12月28日查阅资料及方案设计 12月29日----- 1月2日编程 1月3日----- 1月7日调试程序 1月8日----- 1月9日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年月日

目录 摘要 (1) 1 设计任务及要求 (2) 1.1 设计题目 (2) 1.2 设计要求 (2) 1.3 设计过程 (2) 1.4 设计目的 (2) 2 设计方案论述 (3) 2.1 设计方案概括 (3) 2.2 设计方案具体说明 (3) 2.2 设计思路介绍 (3) 3 软件设计说明 (5) 3.1. 理论知识介绍 (5) 3.1.1 DOS中断与BIOS中断的功能及调用 (5) 3.1.2 子程序的设计 (7) 3.1.3 中断概述 (7) 3.2 设计流程 (8) 3.2.1 主流程图及说明 (9) 3.2.2.显示系统时间子流程图及说明 (9) 3.3. 程序设计 (10) 3.3.1 清屏程序 (10) 3.3.2. 光标定位程序 (10) 3.3.3 多字符显示程序 (11) 3.3.4 读取键盘状态程序 (12) 3.3.5 读取键盘值程序 (12) 3.3.6 调用系统时间显示程序 (12) 3.3.7 将二进制数转换为ASCII码程序 (13) 3.4 软硬件环境要求 (14) 4 调试结果及分析 (15) 5 收获与体会 (17) 参考文献 (18) 附录:设计源程序 (19) 本科生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25)

电子跑秒表的设计

目录 1设计要求.. (1) 2设计方案及实现 (1) 2.1系统功能分析 (1) 2.2功能实现方案 (1) 3使用的元件及功能 (3) 3.1 89c51引脚图与功能说明 (3) 3.2 LED数码管 (6) 4实现电路图及调试 (6) 4.1实现电路图 (6) 4.2 调试及问题解决 (7) 4.3 仿真结果 (7) 5心得体会 (8) 6 参考文献 (9) 7 附录 (9)

电子跑秒表的设计 内容提要:本次课程设计通过电子秒表的设计与制作,学 到了单片机最小系统的概念与设计,对单片机调用、定时等功 能模块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利用这个设计对单片机的编程方 法有了一定程度的深入了解,并对51单片机有了深入的了解。 关键字:89c51单片机、键控、中断、数码管显示 1设计要求 以89s51单片机为核心芯片,设计一个模拟电子跑秒表,要求如下: A、利用LED显示秒表的计时过程; B、可以对秒表进行初始时间设置; C、可以调整秒表的时间。 2设计方案及实现 2.1系统功能分析 本次课设设计电路通过以下四个按键实现要求功能:Start键实现秒表的启动计时;Stop实现秒表的清零;Pause键实现计时的停止;Set键实现对秒表的时间预置。同时以上各键按下后能在数 码管上清晰显示时间的改变,以供使用者操作以及测试。 2.2功能实现方案 由系统的功能分析可以得到,功能的实现是通过对按键的控制得到,在源代码的编写中则可以通过对各个按键的调用实现键控功能,同时显示在数码管上。设计语言采用汇编语言,通过对按键的判断(JNB语句)以及调用(DISP,INC等),完成键控数码

软著设计文档-范本电子教案

软著设计文档-范本

设计说明书 1、软件简介 基于MCU PIC16F886为核心控制芯片的硬件框架,实现2并5串锂电芯组的充电、放电、保护、电量管理;在这里着重描述锂电芯组的充电控制方法。根据锂离子电池的特性,其基本的充电方法是:预充、恒流充、恒压充、涓流充几种方式。 2、设计说明 本软件主要包括:电压、电流采样模块、恒流充电模块、恒压充电模块; (1)、电压、电流采样模块 功能:利用PIC16F886的片内AD采样锂电芯组的电压、电流参数 电压计算公式:V=(Vad*K_VOLT)/100 (mV) 其中:V为由当前采样AD值计算所得的电压 Vad为采样所得的数字AD量 K_VOLT为计算电压用比例常数,由电路参数决定。 电流计算公式:I=(Vad*K_CURRENT)/100 (mA) 其中:I为由当前采样AD值计算所得的电流 Vad为采样所得的数字AD量 K_CURRENT为计算电流用比例常数,由LM358组成的运放和电流采样电阻决定。 软件流程图如下:

(2)、智能充电部分 根据锂离子电芯的特性,对锂电池组充电采用下述规则来实现: A、当环境温度较低或锂电芯组单节电压较低时应该采用小电流恒流预 充(单节电压小于3V时) B、当单节电芯电压大于3V小于4。18V时,采用0。5C恒流充的方式充电 C、当单节电芯电压充到4。18V时,采用4。2V×N的恒压方式来充电 (其中N为电芯组的串联个数) D、采用恒压方式充到电流小于一定的值时切换成涓流充方式,即采用 100-200mA的小于持续充一定的时间。 软件上分别用恒流充电模块、恒压充电模块来实现上述充电功能,下面分别加以说明 (I)、恒流充电模块 实现方法:以当前采样所得的实际电流为控制量,通过PIC16F886内 带PWM和外接功率MOS管,采用PWM调制方式来 实现恒流充电功能 软件控制流程图如下:

数字跑表设计说明

西南科技大学 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基于FPGA的现代数字系统设计设计名称:基于原理图的数字跑表设计 姓名: 学号: 班级: 指导教师:

西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一、实验目的 1、设计一个数字跑表,具有复位、暂停、秒表等功能 二、实验原理 1.完成一个具有数显输出的数字跑表计数器设计,原理图如下图所示。 、 数字跑表计数器原理图

任务分析: 输入端口: 1)复位信号CLR,当CLR=1,输出全部置0,当CLR=0,系统正常工作。 2)暂停信号PAUSE,当PAUSE=1,暂停计数,当PAUSE=0,正常计数。3)系统时钟CLK,CLK=50MHz 输出端口: 数码管驱动----DATA1,位宽14位,其中,DATA1[7:0]是数码管显示值,DATA1[14:8]是数码管控制端口

屏蔽未用端口---ctr,位宽是2,将未用的两个数码管显示关闭 (1)跑表的计时范围为0.01s~59min59.99s,计时精度为10ms; (2)具有异步复位清零、启动、计时和暂停功能; (3)输入时钟频率为100Hz; (4)要求数字跑表的输出能够直接驱动共阴极7段数码管显示. 按照自顶向下设计,应该分为以下模块: 分频----将下载板上50MHz时钟分频为周期是0.01秒的时钟,提供给百分计数 计数1----百分计数,输入周期是0.01秒的时钟,计数,满100进位,注意个位,十位的不同生成 计数2---60进制计数器,输入百分位,或者秒位的进位,计数,满60向高位进位,注意个位,十位的不同生成 数码管显示控制----驱动数码管数据,显示控制端口。 三、实验步骤 1、数码管显示驱动模块的设计 (1)建立工程:file->New Project,并注意器件、EDA工具的正确选择 (2)建立新Verilog HDL模块编辑窗口,选择资源类型为Verilog Module,并输入合法文件名,在文本编辑窗口输入代码。 (3)执行综合得到综合后的电路,并进行功能时序仿真。 2.计数器模块的设计 设计步骤同数码管的设计,并完成模块的设计输入、综合、功能仿真。 3.数码管和计数器组合为一个系统 用Verilog HDL将数码管和计数器组合为一个模块,完成综合、功能仿真,分析波形,修正设计。

vhdl数字电子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VHDL数字电子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本课程设计完成了数字电子钟的设计,数字电子钟是一种用数字显示秒、分、时的计时装置,由于数字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和采用了先进的石英技术,它使数字钟具有走时准确、性能稳定、携带方便等优点。数字钟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广泛用于个人家庭以及办公室等公共场所,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在这里我们将已学过的比较零散的数字电路的知识有机的、系统的联系起来用于实际,来培养我们的综合分析和设计电路的能力。 关键词:电子钟;门电路及单次按键;琴键开关

目录 第一章引言----------------------------------------------------------------1 1.1 课题的背景、目的------------------------------------------1 1.2 课程设计的内容------------------------------------------1 第二章EDA与VHDL简介--------------------------------------------------2 2.1 EDA的介绍---------------------------------------------2 2.2 VHDL的介绍--------------------------------------------3 2.2.1 VHDL的用途与优点-----------------------------------------------------------------3 2.2.2 VHDL的主要特点---------------------------------------------------------------------- 2.2.3 用VHDL语言开发的流程------------------------------------------------------------ 第三章数字电子钟的设计方案------------------------------------------6 3.1秒脉冲发生器--------------------------------------------7 3.2可调时钟模块--------------------------------------------8 3.3校正电路------------------------------------------------8 3.4闹铃功能------------------------------------------------10 3.5日历系统------------------------------------------------11 第四章结束语---------------------------------------------------------------13 4.1致谢----------------------------------------------------14 4.2参考文献------------------------------------------------15

数字跑表(电子科大)

数字跑表设计报告 学院:电子工程学院 学号:2011029180015 姓名:洪娜建 班级:电磁场5班

一系统总体设计 设计要求 设计一个数字秒表,有6个输出显示,分别为百分之一秒、十分之一秒、秒、十秒、分、十分,系统主要由显示译码器、分频器、十进制计数器和六进制计数器组成。整个秒表还需有一个启动/停止信号和一个复位信号,以便秒表能随意停止及启动。 要求: 1、跑表精度为0.01秒 2、跑表计时范围为:1小时 3、设置开始计时/停止计时、复位两个按钮 4、显示工作方式:用六位BCD七段数码管显示读数 5、扩展功能:锁存控制功能。 系统工作原理 数字跑表通过系统将48MHz时钟进行分频得到100Hz的秒表时钟,之后通过对时钟信号进行计数得到具体的跑表显示数值,跑表数值作为显示单元电路的输入,显示单元控制数码管动态扫描显示计数 因此,系统主要划分为:分频器,计数器,显示控制,开始\停在使能控制,清零控制,锁存控制。 原理图如下:

二单元电路设计 1.分频器 设计思路:输入信号48MHz,将其48000分频可得1KHz信号,再将1KHz信号10分频可得100Hz信号。1KHz用于显示LED扫描,100Hz用于计数器时钟。 源程序如下: entity fenpin is Port ( clk : in STD_LOGIC; clk_1k : out STD_LOGIC; clk_100 : out STD_LOGIC); end fenpin; architecture Behavioral of fenpin is signal cnt1:INTEGER RANGE 1 TO 24000; signal cnt2:INTEGER RANGE 1 TO 5; signal clk_1k_temp:STD_LOGIC:='0';

秒表(跑表)-课程设计-单片机

第一章设计的内容、要求及目的 1.1设计内容 本课题以单片机为核心,要求设计和制作一个秒表,实现计时功能。开始时,全显示“0”,自行设计按钮,要求第1次按下按钮后就开始计时,计时精度最好为0.01秒;第2次按按钮后,计时停止,此时可读取计时数值;第3次按按钮后,计时归零,全显示“0”。此为基本要求,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创意添加相应扩张,完善或者添加部分功能。 1.2设计要求 1.设计方案要合理、正确; 2.系统硬件设计; 3.完成必要元器件选择; 4.系统软件设计及调试; 5.写出设计报告。 1.3目的及意义 要求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加深对单片机课程的全面认识复习和掌握,对单片机课程的应用进一步的了解。同时要求掌握定时器、外部中断的设置和编程原理。此外,还希望通过此次课程设计能够将单片机软硬件结合起来,对程序进行编辑,校验。

该实验通过单片机的定时器/计数器定时和计数原理,设计简单的秒表计时系统,拥有正确的计时、暂停、清零功能,并同时可以用数码管或者液晶显示器显示,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广泛,比如说体育项目中的跑步竞赛计时,因此具有现实意义。

第二章 系统方框图与工作原理 2.1 系统方框图 秒表系统主要由单片机、显示电路,控制按钮等组成。硬件系统比较简单,其系统方框图如下: 图1 系统构成框图 2.2 系统工作原理 秒表系统比较简单,因此,实施了相应扩展,显示器采用了液晶显示器取代LED 数码管显示器。同时,添加一个控制按钮,实现可计10个计数值的功能。主要硬件部分与逻辑功能如下: 秒表系统主要用到的是一个内部定时器,如T0,每隔10MS 产生一次中断,实现秒表计时的“跑动”;一个外部中断,用于控制按钮,控制的实现由软件判定来实现;此外,就是一个显示电路,由内存读取需要显示的数值传输给显示器循环显示。主要逻辑和控制均由51单片机的软件编程来实现。

基于单片机的电子时钟设计和实现

电子科技职业技术学院Shaanxi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cational college 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基于单片机的电子时钟设计和实现 班级电子信息1507 姓名聪 指导教师聂弘颖 时间2017年10月30日

第一章系统设计要求1.1 基本功能 (1)能够显示时分秒 (2)能够调整时分秒 1.2 扩展功能 (1)能够任意设置定时时间 (2)定时时间到闹铃能够报警 (3)实现了秒表功能

第二章硬件总体设计方案 本次设计时钟电路,使用了AT89C51单片机芯片控制电路,单片机控制电路简单且省去了很多复杂的线路,使得电路简明易懂,使用键盘键上的按键来调整时钟的时、分、秒,用一扬声器来进行定时提醒,同时使用C语言程序来控制整个时钟显示,使得编程变得更容易,这样通过四个模块:键盘、芯片、扬声器、显示屏即可满足设计要求。 2.1系统功能实现总体设计思路 此设计原理框图如图2-1所示,此电路包括以下四个部分:单片机,键盘,闹铃电路及显示电路。

图2-1 设计原理框图 经多方论证硬件我个人采用AT89C51单片机和7SED 八位共阳极数码管等来实现单片机电子时钟的功能。 详细元器件列表如表2.1所示: 表2.1 详细元器件列表 2.2各部分功能实现 (1)单片机发送的信号通过程序控制最终在数码管上显示出来。 (2)单片机通过输出各种电脉冲信号来驱动控制各部分正常工作。

(3)为使时钟走时与标准时间一致,校时电路是必不可少的,键盘用来校正数码管上显示的时间。 (4)单片机通过控制闹铃电路来完成定时闹钟的功能。 2.3系统工作原理 设计的电路主要由四模块构成:单片机控制电路,显示电路、闹铃电路以及校正电路。 详细电路功能图如图2-2: 图2-2 详细电路功能图 本设计采用C语言程序设计,使单片机控制数码管显示时、分、秒,当秒计数计满60时就向分进位,分计数器计满60后向时计数器进位,小时计数器按“23翻0”规律计

基于单片机的电子跑表设计

目录 1 设计内容及要求 (1) 1.1 设计内容与要求: (1) 1.2设计要求: (1) 2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2) 2.1 总体方案设计 (2) 2.2 设计说明 (2) 3 各部分方案选定及接口设计 (3) 3.1 主控制器单片机的选择 (3) 3.2 时钟电路 (3) 3.3显示接口电路 (3) 3.4 键盘接口电路 (4) 4 系统软件的设计 (5) 4.1 设计说明 (5) 4.2 主程序设计 (5) 4.3 时间处理模块 (6) 4.5 键盘扫描模块 (9) 5 系统的调试与使用说明 (11) 6 总结 (12) 7 参考文献 (13) 附录: (14)

1 设计内容及要求 1.1 设计内容与要求: 具有时钟和电子跑表的功能。开机为时钟功能,用4位LED数码管显示时、分,以24小时计时方式;用按键控制切换到电子跑表功能:可用3位数码管从00.0开始计时的功能。 1.2设计要求: 1)确定系统设计方案; 2)进行系统的硬件设计; 3)完成必要元器件选择; 4)完成应用程序设计; 5)进行应用程序的调试;

2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2.1 总体方案设计 电子跑表的设计有多种方法,例如,可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组成电子跑表;也可用专用的电子钟芯片配以显示电路及其所需要的外围电路组成电子跑表;还可以利用单片机来实现等等。为求结构简单,本次设计利用单片机组成数字电子跑表。 2.2 设计说明 本系统采用AT89C51单片机、4位LDE 数码管显示、一个排阻、4个调节按钮、2个电容与1个晶体振荡器共同构成本的单片机电子跑表的硬件。时钟模块与计时模块则分别由单片机内部的定时器/记数器T0与T1来实现。时间显示功能通过LED 数码管动态扫描来实现。电子跑表的启动/暂停/清零功能由软件来实现。P1.0实现时钟与秒表的切换功能,P1.1接开始计时键,P1.2接计时暂停键,P1.3接计时重新计时键。本系统软件部分则采用C51编写,功能模块结构化强,共利用了6个功能函数,2个中断服务函数和1个主函数构成了本次电子跑表的软件部分。图2.1为本系统方框图。 AT89C51 单片机 模块 按键 时钟 位驱动 4位共阴数 码管显示 图2.1系统框图

试论电子文档安全管理系统方案设计.doc

试论电子文档安全管理系统方案设计-论文论文关键词:电子文档 泄密 传统控制方案 有效控制方案 论文摘要:为了更有效防止文件的非法访问和输入、输出。就需要一套合理有效的电子文档安全管理方案。以犯罪行为心里学为理论指导,以安全事件过程管理为主线,实现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审计的安全管理。 现在大家谈论到信息安全,首先想到的就是病毒、黑客入侵,在媒体的宣传下,病毒、黑客已经成为危害信息安全的罪魁祸首。然而,对计算机系统造成重大破坏的往往不是病毒、黑客,而是组织内部人员有意或无意对信息的窥探或窃取。从技术上来讲,内部人员更易获取信息,因为内部人员可以很容易地辨识信息存储地,且无需拥有精深的IT知识,只要会操作计算机,就可以轻易地获取自己想要得资料,相对而言,黑客从外部窃取资料就比较困难,首先,他们要突破防火墙等重重关卡,然后,还要辨别哪些是他们

想要的信息。 FBI和CSI对484家公司进行了网络安全专项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超过85%的安全威胁来自单位内部,其中16%来自内部未授权的存取, 14%来自专利信息被窃取, 12%来自内部人员的欺骗,只有5%是来自黑客的攻击;在损失金额上,由内部人员泄密导致的损失高达60,565,000美元,是黑客所造成损失的16倍,病毒所造成损失的12倍。这组数据充分说明了内部人员泄密的严重危害,同时也提醒国内组织应加强网络内部安全建设。 1 电子文档泄密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点 1)通过软盘驱动器、光盘驱动器、光盘刻录机、磁带驱动器等存储设备泄密;

2)通过COM、LPT端口、调制解调器、USB存储设备、1394、红外线等通讯设备泄密; 3)通过邮件、FTP等互联网方式 泄密; 4)接入新的通讯或存储设备,如:硬盘; 5)通过添加打印机、使用网络打印机将资料打印后带出; 6)通过便携式电脑进入局域网窃取信息,带离单位;

简易电子钟的设计与实现

简易电子钟的设计与仿真 一、设计要求和电路原理 1.1 设计要求 1)可以准确地显示北京时间。 2)时间显示选择24小时模式。 3)选用AT89C52单片机,将编写的程序下载到该单片机中,并能使数码管 显示。 4)采用Keil C51编译,Proteus软件进行仿真。 1.2 设计原理与思路 利用单片机的定时与中断系统功能实现电子钟的计数和调时。采用AT89C52定时中断方式实现24小时制时钟精确的计时。通过外部的12M(11.0529M)Hz 晶振产生稳定的谐振,在AT89C52的内部定时器电路实现定时,当定时器溢出时产生中断,累计定时器的定时时间达一秒时,数码管的秒显示加1,判断数码管的秒显示达60时,秒显示自动清零,分显示加1,判断分显示达60时,分显示自动清零,时显示加1,判断时显示达24时,时显示自动清零。从而实现 00:00:00—23:59:59 之间的任意时刻显示。 为了使时钟能够灵活的对时间进行调整、校对,通过增加外部的按键实现简单的复位、时调整、分调整的功能。形成一个具有复位和校时功能的简易电子时钟。 二、电子时钟设计方案 2.1电子钟设计的基本方法 2.1.1电子钟实现计时的方法 利用MCS-51系列单片机的可编程定时/计数器、中断系统来实现时钟计时。 (1) 计数初值计算: 把定时器T0设为工作方式2,产生0.25ms定时中断,计数溢出4000次即得时钟计时最小单位秒,而4000次计数可用软件方法实现。 假设使用T/C0,方式2,0.25ms定时,fosc=12MHz。 则初值a满足(256-a)×1/12MHz×12μs =250μs a=6 (6H) TH0=#6H; TL0=#6H (2) 采用中断方式进行溢出次数累计,计满4000次为秒计时(1秒);

电子跑表设计毕业设计

电子跑表 ABSTRACT:Because of its extremely high performance-price ratio, the single-chip computer (SCC) has been paid great attention to ever since it came out in 1970s of 20th Century, and has gained an extensive applicable field and fast development. Among all kinds of SCCs, 51 SCC is the most typical and representative one. This design, adopting 80C51 chip as the core part with some necessary peripheral circuits, is a simple electronic clock which uses 5V DC as the power supply. In hardware aspect, besides the CPU, four seven-segment LED digi-tubes are used for display, which work in a dynamically scanning display mode and driven by 74SL245 chip. The LEDs can accurately indicate hour and minute and two buttons can be used to adjust the time. While in the software aspect, the programming language is assembly language. The whole electronic clock system has functions of time display, adjustment, stopwatch and reset, etc. This design enables me to have greater insight into the basic circuit of SCC, and the basic methods of timer control and interruption programming, so that is a training of my ability of learning, designing and developing software and hardward. KEY WORDS:80C51 LED digi-tubes Electronic clock Stopwatch 摘要:单片机自20世纪70年代问世以来,以其极高的性能价格比,受到人们 的重视和关注,应用很广、发展很快。而51单片机是各单片机中最为典型和最有代表性的一种。本次设计以80C51芯片为核心,辅以必要的外围电路,设计了一个简易的电子跑表,它由5V直流电源供电。在硬件方面,除了CPU外,使用8个七段LED数码管来进行显示,LED采用的是动态扫描显示,使用74LS245芯片进行驱动。通过LED能够比较准确显示时、分。两个简单的按键实现对时间的调整。软件方面采用汇编语言编程。整个电子钟系统能完成时间的显示,调时,秒表计时,复位等功能。通过这次设计让我更深入了解单片机基本电路、如何控制和定时器和中断编程的基本方法,从而锻炼了我学习、设计和开发软、硬件的能力。 关键字:80C51 LED数码管电子钟跑表 一、设计目的 通过电子跑表的课程设计,巩固本学期学习的单片机知识; 通过过编写程序,深刻理解定时器T0、T1的编程方法; 通过PROTEUS仿真系统的仿真,对软件仿真进一步的了解; 提高对LED数码管的更进一步的认识,以及其驱动电路的认识; 学习单片机和其外围电路的接口方法; 熟悉独立式连接键盘和矩阵式键盘的原理; 提高查阅资料的能力以及知识之间相互联系的理解。

《电子线路设计》word文档

第二章 常用电子元器件 电子元器件是组成一个电子产品的重要部分。对于电子工程技术人员来说,全面了解各类电子元器件的结构及特点,正确选择并合理地应用它们,是成功研制电子产品的重要因素之一。 2.1 电阻器 2.1.1 电阻器的命名方法 根据国家标准GB2470—81的规定,电阻器的型号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表2-1 电阻器的分类代号及其意义 表2-2 电阻器的材料代号及其意义 例如,RJ71表示精密金属膜电阻器,WSW1A 表示微调有机实芯电位器。常见的电阻器外形图如图2.1.1所示。 区别代号(用大写字母表示) 序号(用数字表示) 分类(多数用数字表示,个别用字母表示,见表2—1) 主称(用字母表示,R 一般电阻,W 电位器,M 敏感电阻) 材料(用字母表示,见表2—2)

图2.1.1 常用电阻器外形图 2.1.2 电阻器的分类及特点 1.薄膜类 在玻璃或陶瓷基体上沉积一层碳膜、金属膜、金属氧化膜等形成电阻薄膜,膜的厚度一般在几微米以下。 (1)金属膜电阻(型号:RJ)。在陶瓷骨架表面,经真空高温或烧渗工艺蒸发沉积一层金属膜或合金膜。其特点是:精度高、稳定性好、噪声低、体积小、高频特性好。且允许工作环境温度范围大(-55~+125℃)、温度系数低((50~100)×10-6/℃)。目前是组成电子电路应用最广泛的电阻之一。常用额定功率有1/8W、1/4W、1/2W、1W、2W等,标称阻值在10~10之间。 (2)金属氧化膜电阻(型号:RY)。在玻璃、瓷器等材料上,通过高温以化学反应形式生成以二氧化锡为主体的金属氧化层。该电阻器由于氧化膜膜层比较厚,因而具有极好的脉冲、高频和过负荷性能,且耐磨、耐腐蚀、化学性能稳定。但阻值范围窄,温度系数比金属膜电阻差。 (3)碳膜电阻(型号:RT)。在陶瓷骨架表面上,将碳氢化合物在真空中通过高温蒸发分解沉积成碳结晶导电膜。碳膜电阻价格低廉,阻值范围宽(10~10M),温度系数为负值。常用额定功率为1/8W~10W,精度等级为±5%、±10%、±20%,在一般电子产品中大量使用。 2.合金类 用块状电阻合金拉制成合金线或碾压成合金箔制成电阻,主要包括: (1)线绕电阻(型号:RX)。将康铜丝或镍铬合金丝绕在磁管上,并将其外层涂以珐琅或玻璃釉加以保护。线绕电阻具有高稳定性、高精度、大功率等特点。温度系数可做到

基于单片机的电子时钟设计和实现

电子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Shaanxi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cational college 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基于单片机的电子时钟设计和实现 班级电子信息1507 姓名聪 指导教师聂弘颖 时间2017年10月30日

第一章系统设计要求1.1 基本功能 (1)能够显示时分秒 (2)能够调整时分秒 1.2 扩展功能 (1)能够任意设置定时时间 (2)定时时间到闹铃能够报警 (3)实现了秒表功能

第二章硬件总体设计方案 本次设计时钟电路,使用了AT89C51单片机芯片控制电路,单片机控制电路简单且省去了很多复杂的线路,使得电路简明易懂,使用键盘键上的按键来调整时钟的时、分、秒,用一扬声器来进行定时提醒,同时使用C语言程序来控制整个时钟显示,使得编程变得更容易,这样通过四个模块:键盘、芯片、扬声器、显示屏即可满足设计要求。 2.1系统功能实现总体设计思路 此设计原理框图如图2-1所示,此电路包括以下四个部分:单片机,键盘,闹铃电路及显示电路。

图2-1 设计原理框图 经多方论证硬件我个人采用AT89C51单片机和7SED八位共阳极数码管等来实现单片机电子时钟的功能。 详细元器件列表如表2.1所示: 表2.1 详细元器件列表 2.2各部分功能实现 (1)单片机发送的信号通过程序控制最终在数码管上显示出来。 (2)单片机通过输出各种电脉冲信号来驱动控制各部分正

常工作。 (3)为使时钟走时与标准时间一致,校时电路是必不可少的,键盘用来校正数码管上显示的时间。 (4)单片机通过控制闹铃电路来完成定时闹钟的功能。 2.3系统工作原理 设计的电路主要由四模块构成:单片机控制电路,显示电路、闹铃电路以及校正电路。 详细电路功能图如图2-2: 图2-2 详细电路功能图 本设计采用C语言程序设计,使单片机控制数码管显示时、分、秒,当秒计数计满60时就向分进位,分计数器计

电子跑表的设计

课程名称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课题名称电子跑表设计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班级1501 学号03 姓名谭青权 指导老师肖锋 2015年6月*日

报告撰写要求(此页不打印) 课程设计报告是体现课程设计成果的载体,具体要求如下: 1、课程设计报告的基本格式 (1)说明书统一使用word文档打印,A4纸张,页边距设置为:上2cm,下2cm,左2.54cm,右2cm。 (2)正文采用宋体小四,字间距20磅;1级标题采用黑体小三,2级标题采用黑体四号,3级标题采用黑体小四;1和2级标题段落间距为上下0.5行。 (3)图表需统一编号,图标标题采用黑体五号;图标题在图片下方,表格标题在表格上方。 (4)装订顺序为:封面、任务书、报告正文、评分表。 2、课程设计报告的撰写要求 (1)设计报告正文内容为5-6页为宜,主要内容为自己的设计思路、设计步骤、关键性步骤的记录、重要结果的记录以及自己本次课程设计的总结。报告撰写要求思路清晰、结构合理、层次清晰,报告简洁但又要能体现设计过程。 (2)报告中图表要求清晰、规范,图表的尺寸大小适当。 (3)课程设计报告内容(仅供参考):

电气信息学院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题名称电子跑表的设计 姓名谭青权专业电子信息工程班级1501 学号03 指导老师肖锋 课程设计时间2017/12/11-2017/12/22 一、任务及要求 设计任务: 利用单片机为核心设计一个多功能电子表,具有电时钟和跑表功能。用做时钟时,在显示器上显示时、分、秒,用做跑表时,显示范围00时00分00秒-23时59分59秒并具有跑表启动和跑表复位功能键。当按下启动按钮跑表开始计时,按下停止按停止计时,当按下复位按钮跑表回零。 设计要求: 1)确定系统设计方案; 2)进行系统的硬件设计; 3)完成必要的参数计算与元器件选择; 4)完成应用程序设计; 5)应用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的调试。 二、进度安排 第一周: 周一:集中布置课程设计任务和相关事宜,查资料确定系统总体方案。 周二~周三:完成硬件设计和电路连接 周四~周日:完成软件设计 第二周: 周一~周三:程序调试 周四~周五:设计报告撰写。周五进行答辩和设计结果检查。 三、参考资料 1、王迎旭等.单片机原理及及应用[M]. 2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2、胡汉才.单片机原理及其接口技术[M].3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3、戴灿金.51单片机及其C语言程序设计开发实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

数字时钟设计方案要点

数字时钟方案设计

目录 摘要 (3) 一、设计目的 (3) 二、设计要求 (3) 三、选择器件 (3) 四、器件介绍 (4) 五、设计的具体实现 (8) 六、实验仿真 (12) 七、心得体会 (19) 八、参考文献 (20)

摘要 数字时钟最主要的部件是计时,显示具体的时间。数字时钟主要是时、分、秒的显示,众所周知,一天有二十四小时,一小时有六十分钟,一分钟有六十秒,因此数字时钟的核心部件就是计数器,主要的是二十四进制和六十进制的计数器。计数器有很多种类,74160是一种四位二进制计数器,通过它可以设计出不同进制的计时器,可以用来像数字时钟一样显示时、分、秒。将74160计数器的输出端经过译码器接到七段数码管上,就可以完成时,分,秒的显示。将74160计数器,译码器和七段数码管封装在一起,输入1Hz的外输入脉冲信号,就可实现数字时钟的整体设计。 关键字:74160计数器7448译码器七段数码管数字时钟 一、设计目的 1、掌握不同进制计数器的设计方法,学会运用集成芯片来达到不同进制计数器的设计; 2、掌握数码管的使用方法以及如何通过译码器将计数器输出的信号值正确地在数码管上显示出来。 二、设计要求 1、用74160设计一个数字钟电路,使之能够从0时0分0秒到23时59分59 秒循环计时;另外最好能够通过数码管将时分秒显示出来。假定已有频率为1Hz 的外输入脉冲。 2、提示:显示部分可通过7448和7段数码管实现。 3、利用QUARTUSⅡ等软件进行时钟方案设计,并进行仿真。 三、选择器件 1、74160计数器6个 2、7448译码器6个

3、7段数码显示管6个 4、与门4个 5、与非门3个 6、1Hz的外输入脉冲信号设计方案要求提供 7、+5V直流稳压电源1个 8、导线若干 四、器件介绍 1、74160计数器 74160计数器是一种十进制同步计数器(异步清除)。查阅74160计数器数据手册,则有: (1)管脚图: 引出端符号: TC 进位输出端 CEP 计数控制端 Q0-Q3 输出端 CET 计数控制端 CP 时钟输入端(上升沿有效) /MR 异步清除输入端(低电平有效) /PE 同步并行置入控制端(低电平有效) ※说明:P0,P1,P2,P3是数据输入端; Q0,Q1,Q2,Q3是数据输出端;PE 是低电平有效,为同步并行置入控制端,在构造不同进制的计数器时,可以通

电子文档设计──报头的设计教学设计

电子文档设计──报头的设计教学设计Electronic document design -- Teaching Desig n of header design

电子文档设计──报头的设计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信息技术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主 要是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本教案 根据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初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 整及打印。 【设计思想】 本节课我的教学设计思路是:第一阶段,先进行报头作品展示,让学生观察讨论,在讨论中发现报头的要素,同时对报头设 计进行评价,为学生根据评价标准制作精美的电子小报报头部分 做准备。第二阶段,动手试一试,让学生对给出的报头进行美化,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总结制作精美报头的方法,通过展示交流,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第三阶段,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制作过程中 对象移动排列变乱的问题,引出“组合对象”知识点的探究学习,学生通过小组活动研究“组合对象的方法”,最后由老师总结出“组合对象的方法”。第四阶段,作品制作与实践,回归单元活动,为自己选定的题目设计报头。 本节课的设计,教师扮演指导者的角色,教师通过问题和活 动引导学生,学生通过试探、讨论和自主学习等活动,了解报刊 报头的各个要素,总结制作电子报刊报头的方法,通过实践,学

会制作报刊报头,在制作过程中探究图形的组合与取消组合的操作。 【对象分析】 学生有较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他们对小组活动的形式比较熟悉,也能积极的参与其中,有集体荣誉感,表现力强,也很乐于表现自己,学生很适应小组活动的形式。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依赖性强,遇到问题时通常会急于向老师问询答案,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较弱。在解决问题方面,学生遇到同类问题的时候,知识迁移的能力较弱。针对上面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开展小组自主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反思总结,这些都是迫切需要的。 在知识准备方面,学生经过前面课程的学习,掌握了word 的基本操作技能:艺术字、文本框的制作、图形的插入。但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还没有真正地把学科知识和所掌握的基本技能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华师大版教材的第三单元第二节报头与版面的设计的一部分,在这个单元中,学生要学会学习活动计划的制定,掌握文字处理软件的一些常用功能,利用文字处理软件制作电子板

电子跑表设计

目录 1.系统总体方案选择与说明……………………… 2. 系统结构框图与工作原理……………………… 3. 各单元硬件设计说明及计算方法……………………… 4. 软件设计与说明(包括流程图)……………………… 5. 调试结果与必要的调试说明……………………… 6. 使用说明……………………………………………… 7. 课程设计总结与体会……………………… 8. 参考文献……………………………………………… 9附录: A:系统原理图………………………………………………B:程序清单………………………………………………

一.前言 1.设计要求: 要求以MCS-51系列单片机为核心设计一个多功电子表,具有电时钟和跑表功能。做时钟时在4位LED 显示器上显示分、秒,做跑表时显示范围000.0秒~999.9秒并具有跑表启动和跑表复位功能键。电子时钟的计时范围00分00秒59分-59秒,并在4位LED 显示器上显示;做跑表时显示范围000.0秒-999.9秒,当按下启动按钮跑表开始计时,按下停止按停止计时,当按下复位按钮跑表回零。 2.设计思路 1)计时单元由单片机内部的定时器/记数器来实现。 2)时间显示功能通过LED数码管动态扫描来实现。利用专用键盘/显示器接口芯片8279可实现对键盘/显示器的动态扫描,由于数码管要显示时钟,还要显示跑表,因此,我分别用31H、32 H计时钟,用R5、R6计跑表,当要显示哪一个的时候,就把哪一个地址送到显示地址35 H、36 H 中,达到跑表显示与时钟显示互不影响。 3)表的启动/复位/清零功能由软件来实现。P1.0接启动键,P1.1接停止键,P1.2接清零键。 4)由于跑表和时钟的中断服务程序有冲突,我们就把跑表的中断服务程序写成另外的子程序了,这样就必须要引入标志位了,我们在此用42H 标志位,用标志位来给跑表计数。 二.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 1.硬件电路的设计方案 根据设计要求和设计思路,硬件电路有两部分组成,即单片机按键电路,LED显示器电路。图1 为硬件电路设计框图。

基于WEB办公电子文档设计

基于WEB办公电子文档设计

┊┊┊┊┊┊┊┊┊┊┊┊装┊┊┊┊┊订┊┊┊┊┊线┊ 目录 1 引言 (1) 2可行性分析 (1) 2.1 经济可行性 (2) 2.2 技术可行性 (2) 2.3 运行可行性 (4) 2.4 社会可行性 (4) 3 系统需求分析 (5) 3.1背景概述 (5) 3.2系统概述 (5) 3.3技术背景 (5) 3.3.1 JSP内容介绍 (6) 3.3.2 异步刷新网页方式 (6) 3.3.3 网页动态效果 (7) 3.3.4 网页框架 (7) 3.4 使用软件及环境介绍 (8) 3.4.1 MyEclips介绍 (8) 3.4.2 MySql (8) 3.4.3 Java (9) 3.5数据流图 (9) 3.6用例图 (10) 3.7系统子功能描述 (10) 4 系统总体设计 (12) 4.1 系统功能设计 (12) 4.1.1用户登录 (12) 4.1.2分级控制 (12) 4.2 数据库设计 (13) 4.3 数据库连接设计 (16) 4.4 SSH框架设计 (17) 5 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 (19) 5.1登录界面设计 (19) 5.2菜单管理界面设计 (19)

┊┊┊┊┊┊┊┊┊┊┊┊装┊┊┊┊┊订┊┊┊┊┊线┊ 5.4用户管理界面设计 (20) 5.5角色管理界面设计 (21) 5.6日志管理界面设计 (21) 5.7文档类型管理界面设计 (22) 5.8文档管理界面设计 (22) 5.9 Struts设计 (23) 5.10 Hibernate设计 (25) 5.11 Spring设计 (26) 6 系统测试与性能分析 (29) 6.1登录模块的测试 (29) 6.2服务器模块操作模块 (29) 7结论 (31) 致谢 (32) 参考文献 (3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