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传统节日说课稿1

中国传统节日说课稿1

中国传统节日说课稿1
中国传统节日说课稿1

说课记录表

走进中国传统节日

走进中国传统节日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参加本次活动,让学生知道我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初步了解春节、端午节的由来、习俗活动、美食等一些相关知识和我国传统节日的研究内容引导学生围绕我国传统节日这一主题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运用多种手段(如上网、查阅书刊、询问等)去收集信息的能力和有计划做事及能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指导学生通过师生交流、分析、归纳,等活动来初步感受、了解祖国的传统节日及研究的内容与方法,初步构想计划。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参加本次活动,让学生初步感受祖国悠久的传统文化,从而提升对祖国的认识,激发学生活动兴趣,发展学生对生活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质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走进中国传统节日 二、整体感知:请按照农历时间顺序,说出我们当地的传统节日. 正月初一:春节正月十五:元宵节四月份:清明节七月初七:七夕节八月十五:中秋节九月初九:重阳节冬月:冬至腊月初八:腊八节 三、自由交流:讲讲你最喜爱的传统节日,它会让你想到哪些诗词、故事。 四、合作探究,深入研讨 第一板块:端午粽飘香 1、端午节的由来 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 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 2、端午节习俗 赛龙舟吃粽子插艾 第二板块:春节知多少 1、了解农历新年的意义与典故 它起源于原始社会的“腊祭”。人们经过一年辛勤劳动,在岁尾年初之际,用农猎收获物来祭祀众神和祖先,以感谢大自然的恩赐,逐渐形成了庆祝岁首的风俗。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识字2 传统节日 说课稿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 识字2 《传统节日》说课稿 一、说教材 《传统节日》是二年级下册第三组识字单元第二篇课文,针对识字单元,训练重点是引导学生创造性的自主学习生字,并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激发孩子们对祖国灿烂文化的了解,增强民族自豪感。这篇课文按时间顺序讲述了我国七大传统节日,以及每个节日的习俗,让孩子从中感受祖国灿烂的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本文结构形式相同,对仗工整,巧妙的告诉我们祖国的传统节日,以及这些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 二、说目标 根据我对教材的认识和分析,结合本阶段识字阅读的重点,针对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我把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目标:认识本课会认字,会写本课会写字。 2、语感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3、能力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热爱祖国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重难点 在确定教学目标的基础上,重难点为读懂课文内容,了解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热爱祖国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说学法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会的不教。 上课的前两天,下发本课的前置小研究,前一天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学生改正后再当堂解决孩子们的困惑,让学生交流分享收集到的资料,课堂上学生存在困惑的地方,教师要进行详细的讲解,针对课文中生字的认读记,进行多元识字,从而巩固识字。 课堂上的教学方法,以生字和课外知识拓展为主。 1.音乐激趣法,学生都喜欢形象的内容,我利用课件充分发挥文中插图的作用,有助学生理解,激发学习兴趣, 2.游戏学习法,在教学中,我通过多种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识字,在快

乐中自主学习,当然在教学方法中更需要,顺学而导法,本课的内容比较浅显,各段的句式相似,再结合上下文,联系实际,理解重点词语之后,让孩子们放手,自主合作学习。 本课的内容节日有和学生生活很贴近的,也有比较陌生不熟悉的,虽然篇幅比较短,但是课文背后,蕴藏了较深的传统文化,让学生们自己合作交流,共同进步。 五、学习流程 课前三分钟,《弟子规》“信”篇。诵读(组长与全班对读) (一)、激趣导入 1、课本插图导入 2、指名读好课文题目,板书课题。 (二)、巧解题 1、课件出示(选取你最熟悉的传统节日进行交流与分享,可以参考你搜集到的文字或者图片资料) 2、教师相机补充: (三)、巧浏览 1、自由读课文、懂内容。 2、课件出示前置小研究的第二部分内容。 (四)、巧识字 本课生字我用()方法来进行分类识记。如:结构法、平翘舌音法等。(五)、探究(按顺序过节日) (端午节清明节元宵节春节重阳节中秋节乞巧节) 六、巧拓展 我国很多民族有自己的传统节日,你知道哪些?分享你搜集到的知识吧!

综合实践课《走进中国传统节日》教学设计

《走进中国传统文化节日》教学设计 鄯善县育才学校张华 基本信息名称走进中国传统文化节日 执教者张华课时1课时所属教材目录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小学教材 审定委员会2014年审查通过 课题背景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每一个传统节日都蕴涵着我们民族独特深层的精神价值观,她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可就在当下有关中华传统节日日益受到大家重视,民族之风日益扩散和影响到孩子生活的今天,我们却发现他们对很多中国民族传统节日的了解与感受仍相当有限,对节日民俗活动的理解存在表面化和追捧倾向,相关可接受与参与的节日民俗活动内容也多为单调与零散的,大多孩子只是从大人的口中粗略与简单的了解了一些相关内容。再加之,随着西方文化对中国本土文化的冲击,我国的传统节日在国人面前出现了逐步淡化的趋势,民族教育和民族活动开展之风已受到严重伤害,从而导致少年儿童对于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表现出了严重的“营养不良”。因此,我们觉得重视学生对本民族传统节日的认识回归是非常必要的。因为,民族教育不光是我们的,更是需要孩子们来感受、认知、传承与创新的。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非常喜欢综合实践活动学科,但学生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大多数孩子在生活中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学习起来非

常有兴趣,也非常容易,但是有一部分同学动手能力较差。我将根据学生特点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孩子进行学习、理解,调查,实践。基于以上认识和了解,我班开展了《走进中国传统文化节日》的综合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通过本次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能产生发自内心的对中国节日文化和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热爱,继承中华传统美德,正确认识和了解传统节日,增长知识和才干,完善自身,立足社会。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目标 通过搜集、交流、汇报传统节日的资料,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诵读有关传统节 日的诗歌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 能力。 过程与方法 目标 通过交流、讨论、操作等实践活动,掌握一定的探究方法,并在活动中引导学生认识传统节日的 重要性和它的习俗。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目标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热爱之情,弘扬民族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 通过交流、讨论、操作等实践活动,掌握一定的探究方法,并在活动中引导学生认识传统节日的 重要性和它的习俗。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和语言表达能力。 难点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热爱之情,弘扬民族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 以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为核心,以小课题研究为基本形式,让学生在教师的帮助指导下,从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入手自主确定研究小主题,在活动中通过查找资料、调查采访、动手实践、信息搜集与处理、亲身体验、展示与评价等多种形式的活动,通过传统节日这个窗口,来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知识,感受我们传统节日文化的魅力,拉近学生与传统节日文化之间的距离,增强学生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之情,鼓励学生不断学习、不断创新,提高学生的民族人文素养。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注明每个 环节预设的 时间)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 传统节日 说课稿 人教部编版

识字2 传统节日说课稿 一、说教材 《传统节日》是二年级下册第三组识字单元第二篇课文,针对识字单元,训练重点是引导学生创造性的自主学习生字,并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激发孩子们对祖国灿烂文化的了解,增强民族自豪感。这篇课文按时间顺序讲述了我国七大传统节日,以及每个节日的习俗,让孩子从中感受祖国灿烂的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本文结构形式相同,对仗工整,巧妙的告诉我们祖国的传统节日,以及这些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 二、说目标 根据我对教材的认识和分析,结合本阶段识字阅读的重点,针对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我把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目标:认识本课会认字,会写本课会写字。 2、语感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3、能力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热爱祖国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重难点 在确定教学目标的基础上,重难点为读懂课文内容,了解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热爱祖国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说学法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会的不教。 上课的前两天,下发本课的前置小研究,前一天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学生改正后再当堂解决孩子们的困惑,让学生交流分享收集到的资料,课堂上学生存在困惑的地方,教师要进行详细的讲解,针对课文中生字的认读记,进行多元识字,从而巩固识字。 课堂上的教学方法,以生字和课外知识拓展为主。 1.音乐激趣法,学生都喜欢形象的内容,我利用课件充分发挥文中插图的作用,有助学生理解,激发学习兴趣, 2.游戏学习法,在教学中,我通过多种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识字,在快乐中自主学习,当然在教学方法中更需要,顺学而导法,本课的内容比较浅显,

传统节日说课稿

《传统节日》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传统节日》是一首介绍祖国传统节日的童谣,讲的是中 国的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 中秋节、重阳节的习俗,让学生从中认识、了解祖国的传 统节日,并知道每个节日的具体时间。 2、学情分析 本课的内容贴近生活,浅显易懂,学生喜闻乐见。教学时,主要让学生根据图片和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是怎样 过这些传统节日的,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3.说教学目标: (1)巩固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课文。 (3)借助图片、资料了解我国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并 知道它们的具体时间。 (4)感受中国灿烂的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民族感。 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了解我国传统节日的起源、风俗等,感受我国传统节日深 厚的文化底蕴。

教学难点: 对传统文化产生热爱和赞美之情。 二、说教法学法: 所谓“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教学过程中,我确立了 以学定教的思想,先借助图片,同时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引导学生进行说话练习,了解传统节日中的风俗,在学生 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再指导学生进行朗读。 通过观察、谈话平等的与学生交流,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 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同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突出 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说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通过儿歌导入,营造了节日氛围,激发 了学生兴趣,自然的过渡到了课题并让学生对什么是传统节日 有了一定了解。 2、课前热身: 3、初读,整体感知,让学生整体感受了童谣的韵律美。分小组读课文,标出序号,圈出节日,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4 、深入学习,了解传统节日,练习朗读、说话 (1)学习我国最隆重、最盛大、最具代表性的传统节日—春节,教学时先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小朋友,图上画的小朋友们 在干什么?再让学生说一说春节这一天还有哪些风俗呢?春节是几月几日呢?最后再交流: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体会应该 以一种什么语气读这一个节日。 (2)学习元宵节时和学习春节的方法相似。 (3)学习完这两个节日后我同学生一起归纳了学习这两个节日的学习方法:看(想)——说——读并让学生分小组照以上方 法小组学习其余五个节日。 (4)全班交流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

走进中国传统节日

走进中国传统节日 选题制定课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了解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以及人们在过传统节日时,各地有些什么习俗?并了解其丰富的内涵,这也是本活动的重点。 2、通过收集交流传统节日的资料,诵读有关传统节日的诗歌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弘扬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 【活动准备】 教师收集资料并制作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丰富的民族传统节日是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每个节日都有它的历史渊源、美妙传说、独特情趣和深广的群众基础。它们反映了一个民族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 1、师播放欢庆春节的课件。 2、说一说刚才看到的是什么情景。 3、总结:春节是我国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俗称“过年”,在这一天,人们(引说“欢度春节:合家团聚、贴春联、放鞭炮、观看春节联欢晚会、拜年等”)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中国的传统节日。 二、认识传统节日 1、除了春节,你还知道哪些中国传统节日? 〖学情预设〗虽然教师语气中强调了“中国”和“传统”两个关键词,但是学生仍有可能会说出一些非传统节日的名称,如儿童节、五一节等,教师先不置可否,引导学生再读题,找出关键词“中国的”、“传统的”,引导学生自查自纠。 师补述: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悠久的过程,每个节日都是我们中国特有的,带有浓厚中国文化韵味的节日。 2、点击课件: 辨一辨:请在中国传统文化节日的名称后打“√”。 春节()端午节()五一劳动节() 重阳节()清明节()国庆节() 圣诞节()儿童节()中秋节()元宵节() 3、排排队:请你将中国传统文化节日按时间顺序排列。

传统节日说课稿汇编

“热爱祖国传统文化——齐过中国节” 《传统节日》说课稿 张敏 一、说教材 本单元的单元主题就是热爱祖国传统文化,感受中国传统节日风俗,激发中国汉字文化的兴趣,品尝最具中国特色的美食。本单元为专项识字,共编排四篇识字课文,将汉字集中学习融入到多样化的形式之中。《传统节日》是部编本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单元中的第二首儿歌,这首儿歌以儿歌的形式逐一列举了我国传统节日,了解不同节 日不同的习俗文化,让他们通过学习,真正激发热爱祖国以及热爱祖国灿烂的传统文化的美好情感。 二、说学情说目标 由于本单元所编选的学习内容形式有趣,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涉及到的知识容易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因而进入本单元学习时,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的愿望比较强烈,所以我课前安排学生搜集传统节日的相关知识。例如“年”的来历、元宵节的故事、牛郎织女、嫦娥奔月的故事。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初步理解词语的能力,但因为很多节日现在淡化,所以学习课文时需要借助多媒体的图片和动画等帮助理解。本课虽然是第一课时,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传统节日的习俗,认识本课两个生字街和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了解传统节日的时间及相关习俗。根据班级学情,我制订了以下教学目标。 1、 2、认识生字“宵、乞、巧、传、统”,并书写“舟、街”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背诵儿歌。了解儿歌内容,知道 传统节日的时间顺序、名称、习俗。 3、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美好情感,同时激发学生自主探究 更多传统节日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种类,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

地进行儿歌诵读。 教学难点:了解传统节日的美好寓言,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美好情感。 三、说教法、学法 教法:创设情境法,通过谈话、多媒体课件呈现等形式创设学习情境,拉近生本之间的距离,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从中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学法:结合主题阅读丛书了解传统节日的故事、读儿歌、识字写字。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通过课题节日,说出你了解的节日有哪些,引入本课。 (二)读儿歌,知道传统节日有哪些,并了解节日习俗。通过读儿歌,看课件,随文识字,分析字形,理解“街”、“舟”的字义。 (三)诊断检测。通通过学习儿歌,检测传统节日的时间顺序。 (四)探究解惑,聚焦课文。过课前查找资料,说出春节、端午节、七夕节、元宵节的来历。 (五)检测拓展。学习并积累传统节日的古诗句。 (六)总结全文。感受传统节日的美好寓意,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美好情感。 五、说教学反思

走进传统节日主题活动方案

“走进传统节日”活动研究方案 一、主题背景 传统节日文化是悠久民族历史的根,也是璀璨民族文化的核心。中国民间节日文化有着鲜明的特点和旺盛的生命力。但是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孩子们似乎对外国的节日兴趣浓厚。“愚人节、圣诞节”等外国的洋节日学生们说起来头头是道,可对于古老传统的中国节日并不是很了解,要不就是将传统节日与法定节日混为一谈,要不就是知道一些传统节日却不知其风俗,对节日的由来和蕴含的意义就更一所无知了。基于以上认识和了解,我校开展了“走进传统节日”主题活动。通过活动,让学生能产生发自内心的对中国节日文化和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热爱,继承中华传统美德,正确认识和了解传统节日,增长知识和才干,完善自身,立足社会。 二、活动时间:2015年3月——2015年6月 三、活动目标: 1、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以及节日纪念的内涵,了解传统节日习俗和中华民族的节日文化习俗,能对节日形成一个正确的认识。 2、培养儿童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通过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加深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做过文化的思想感情。 3、初步引导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学会有目的收集资料。了解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避免出现只认“洋节”而忘了传统的现象。 四、活动重点 了解学生分工与合作的实践能力,通过了解我国传统节日相关资料,从中得到情感启迪,熏陶,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热爱民族的美好情感,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五、研究方法 1. 查资料(上网,查书、报纸、杂志) 2. 调查、访问(例如: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 3.比较法(南方人与北方人,汉族和少数民族过节的不同。) 4.收集图片和传统节日的装饰品…… 5.亲身体验,形成文册,总结交流。 六、研究主题节日 本学期学校结合清明节、端午节等节庆教育的契机,组织一系列活动。 (一)走进传统节日——清明节 1、搜集资料,了解清明文化。让学生在家长的指导下通过阅读资料,上网查询等方法,收集有关清明的来历及习俗,初步了解清明的文化内涵。 2、教师讲解有关清明节的知识,讲有关清明节的故事,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清明节。 3、进行诵读有关清明节的诗。学生自己收集有关清明节的诗集。在班级中举行诵读清明节的诗集,让学生从中感受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热爱祖国语言文字。 4、观看一部革命传统教育电影。 5、撰写清明感怀文章或革命传统教育电影观后感。 6、召开“缅怀先烈”主题队会 7、各班刊出“缅怀先烈,争当好少年”为主题的黑板报、小报。 (二)走进传统节日——端午节 1、搜集有关端午节的名称、由来、端午节的传说故事等等。 2、调查访问身边的长辈,了解家乡过端午节的风俗习惯。 3、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端午节故事演讲。 4、与家人一同包粽子体会亲情。

《北京的春节》说课稿

《北京的春节》说课稿 三小孙蕾 一、教材分析 《北京的春节》一文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作者老舍先生用朴素自然、流畅通达的语言,展示了丰富多彩的节日习俗,再现了老北京人过春节的隆重与热闹,温馨与美好。文章以时间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结构全文,列举了大量的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情趣盎然,学生喜闻乐见。全文内容安排有序,脉络清晰,衔接紧密,详略得当,推进自然。语言表达朴实简洁,生动形象,耐人寻味,字里行间处处透出人们欢欢喜喜过春节的心情,反映出老北京人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 了解传统的民风民俗,感受独具魅力的民俗中蕴涵的民族文明和传统美德,这是本组教材的主题性内容。本课介绍的都是孩子们很熟悉的习俗,再加上老舍先生通俗明白、幽默诙谐的语言,我想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是比较容易的,一读便知。因此这节课的重点我放在了对文章写法的学习上,体会作者是怎样布局谋篇,生动表达的,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而这也正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因此,结合高年级学生的认知、学习特点,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 2.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 教学重点:引领学生随作者的描述,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隆重和热闹,领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教学难点:作者为突出北京春节的民俗特点所采用的表达方法。 二、教法 《新课程标准》要求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

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本课教学我安排了充分的读,通过自读、齐读、分组读、师生合作读、分男女生读等形式,在读中想象,在读中思考。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文章的表达方式。 语文学习具有生活性与实践性。本课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所以在教学时,我注重学生的亲身实践体验,把教材与生活有机融合。联系生活经验,使学生进一步了解风俗习惯,激发他们探究传统文化的兴趣,并将所学写法运用到写作中去。 三、教学过程 为了突破重、难点,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紧扣新课标和教材,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体现以读为本、以读促学的教学方法,注重听、说、读、写的训练,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1、了解作者,导入课题。回忆已学或课外阅读的老舍先生的作品,了解他的语言特点。老舍先生作为一个老北京人,他会怎样描写北京这个具有文化底蕴的古老城市的传统节日呢?引起学生阅读兴趣,导入新课,并指导学生有重点地读课题。这一环节使学生对作者的语言特点有一个较清晰的回顾,并加深了对作者的了解,为进一步学习写法做了铺垫。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首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想一想北京的春节从整体上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接着浏览课文,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叶圣陶先生说过“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语文教学二十韵》)读一篇文章,摸清作者的思路是最要紧的,按作者的思路去理解,理解才能透彻。本文按照时间顺序描写了北京的春节是怎样过的,从腊八写到了正月十九,时间跨度很长。在这一环节中,我让学生自读课文,找出表示时

(完整版)中国传统节日教案(小学三年级用)

教学内容:我国传统节日 教学目标: 1、通过春节,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和领会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2、了解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以及过节时丰富 多彩的活动形式。 3、明确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文化。 4、培养学生珍视和热爱生活、乐于与他人分享快乐的情感。 5、增进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语文 素养,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教学重点: 1、学生对“春节”这一传统节日及其文化的理解和体会。 2、了解我国传统节日的起源、风俗等,感受我国传统节日深厚的文化底蕴。 教学难点: 1、学生对“春节”这一传统节日及其文化的理解和体会。 2: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提问法导入: 同学们,转眼一个学期就过去了一大半,还有一个多月就放寒假了,寒假里面有一个很隆重的传统节日,大家知道是什么节日吗?(让学生回答),嗯,这个节日就是“春节”,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过年”。那同学们喜欢过春节吗?(学生回答),看来同学们都很喜欢这个节日,那么大家知道过春节都有哪些习俗吗?来,现在老师来考考大家。 二、走进节日: 1、春节的由来:请同学们发言,根据他们的发言适时地补充(年三十是除夕,年初一才是春节的开始) 春节里的风俗:请同学们发言,根据他们的发言适时地补充(腊月二十三扫尘、年三十守岁、大年初一拜年、过了年初三后才可以扫地、不可以说不吉利的话)

春节与春联:询问学生知道怎么贴春联吗?春联应该怎么读,(用PPT举例子)福字怎么贴,为什么这样贴?(拿出事先做好的道具演示),略说北方还要贴窗花,南方则以年画代替窗花。 三:(拓展延伸)交流其他传统节日: 师:同学们,刚才大家已将了解了春节,像春节这样在我们中华民族的土地上延续了几千年的历史,并成为中华民族象征的节日,我们把它们叫做中国的传统节日。现在老师请大家看看屏幕上的这几个次,猜一猜他们都是什么节日呢? ﹝看词猜节日:PPT演示(1)吃粽子,赛龙舟,(端午节五月初五)(2)吃月饼,赏圆月(中秋节八月十五)﹞ 师:同学们都很聪明,除了春节和屏幕上的两个传统节日,你还知道哪些中国的传统节日,它们分别在哪一天过?(。。。学生回答) 师:(在学生回答后再出示其余的几个传统节日后)从日期上看看,你发现了什么?(中国的传统节日多数都是按农历来过的,只有清明是按公历来过的,它是二十四个节气中最早的一个。) 现在,我们来看看这些节日都有哪些过节的习俗呢?(每个节日请一两个同学回答,然后老师总结) 四、课堂总结: 经过这堂课的学习,我想同学们对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又多了一层了解。然而,随着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许多外国节日也进入了我们的生活,所以在我们的身边,又产生了许多新节日。每当这些节日来临,我们都会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来欢庆节日。在这里,老师希望大家在过西方节日的同时,不要忘了我们也有着许多优秀的传统节日,因为这些节日不仅是我们互相联系的纽带、还是促进人间真情交流的扭结,其中还蕴含着极其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 五、课后延伸: 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很多中国传统节日的知识,相信大家都有了一定的收获。下面老师给同学们提个要求:同学们放学回家后,把今天学到的这些节日的知识讲给爸爸妈妈听,同时也让爸爸妈妈给我们讲一讲我们不知道的一些过节的习俗。

传统节日》说课稿

《传统节日》说课稿 东孟固学校:王月红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好: 我叫王月红,是东孟固学校的一名语文老师。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传统节日》的第二课时。下面我从朗读、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方面具体的阐述。 一、朗读 二、教材分析 《传统节日》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识字部分的第二篇课文。它是一首介绍祖国传统节日的童谣,讲的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的习俗。让学生从中认识、了解祖国的传统节日,并知道每个节日的具体时间。学情分析 本课的内容贴近生活,浅显易懂,学生喜闻乐见。二年级学生思维活跃,富于充分的想象力,善于发表个人意见,因此在教学中我采用谈话导入,激将法和多种形式的朗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自主学习,为他们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韵脚。 2、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和习俗。 3、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和具体时间。

教学难点:对传统节日产生热爱和赞美之情。 三、教法学法 为了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结合语文课程的特点,本节课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为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我指导学生采用拍手朗读、快、慢节奏朗读、小组对读、男女PK、互评的学习方法。进一步感受中国传统节日深厚的文化底蕴。 四、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通过谈话导入,营造了节日氛围,激发了学生兴趣,自然的过渡到课题,并让学生对什么是传统节日有了一定了解。 2、初读,整体感知,让学生整体感受了童谣的韵律美,分小组读课文,找出节日,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3、深入学习,了解传统节日,练习不同形式的朗读。 (1)、学习我国最隆重,最盛大,最具代表性的传统节日——春节。教学时先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小朋友,图上画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再让学生说一说春节这一天还有哪些风俗呢?春节是几月几日呢?最后在交流,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体会应该以一种什么语气读这个节日。 (2)、学习元宵节时和学习春节的方法相似。 (3)、学习完这两个节日后,我同学生一起归纳了学习这两个节日的学习方法:看说读,并让学生分小组,照以上方法,小组学习其他五

节日说课稿

绘画中的节日说课稿 各位老师,上午好,我是08师美班的王文静。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绘画中的节日》,我将从教材、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等几方面来介绍这堂课。 一、教材分析(首先,教材方面) 《绘画中的节日》是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的重要内容。本课为两页。第一页主要展示了不同民族庆祝节日的照片,及绘画作品《枣园来了秧歌队》。第二页则为表现不同节日的儿童画。本课主要是通过欣赏绘画中的节日场面,使学生初步了解到我国是个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文化、习俗。在不同的节日中,人们有着独特的庆祝方式,而在节日中更多的是体现出快乐、祥和的气氛。在绘画中,如何表现这种气氛是本节课与同学们共同探讨的问题。因此,在本课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观察画面,从造型上(人物姿态、表情等)、内容上(节日的喜庆或传统色彩)、内容上(节日的活动)让学生主动探究其作品中的绘画语言,并加以内化。 二、教学对象(接着我们再来谈谈教学对象) 由于本课是“知识学习”“作品欣赏”与“创新应用”的综合型美术课,而教学对象又是小学低年级的同学,因而在备课上我充分考虑了教学内容多与学生好动的实际情况,并结合二期课改提出的“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关注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的要求以“快乐求知”为目标,打破原有的单纯的讲画教学模式,力求为学生构建一个“自主、平等、合作、竞争”的课堂教学体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知不觉中获取知识,真正体验到求知的快乐。 三、教学目标(也就是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对教材理解的具体要求,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不同地域、民族有丰富多彩的节日,有不同的庆祝方式,这些都是绘画中很好的题材。 2技能目标,学习欣赏画面,提高通过画面获取信息的能力,会从造型、色彩方面对作品作简单的描述,发表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自主观察,研究,交流的能 力。并把自己熟悉的节日情节用儿童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情操,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培养学生尊重、发扬各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传承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 重点难点(明白了教学目标,本节课的重难点就显而易见了) 重点: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有着多样的节日庆典,丰富学生文化知识;学习观察画面、分析作品,从画面获得信息的方法,谈出自己的感受;了解画家(学生)表现节日题材作品的不同特点。 难点:学生细致观察画面,从细节中获取信息;针对不同作品大胆谈出自己的感受。让学生把自己熟悉的节日用儿童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四、说教法与学法 说教法 本课的教学过程主要强调师生的互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作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基于以上我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因此本节课的基本设计思路就是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探究知识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保持高度的探索欲、尝试欲,并通过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更多地体验一种成就感,进一步激发他们强烈的创造欲望。本课的基本教学程序如下图: 生初步感知——乐中体验——讨论探究——知识扩展——情感升华 师引导观察——情景创设——启发点拨——汇总归纳 说学法

中国传统节日教学设计

《走进中国传统节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初步了解我国传统节日的研究内容; 2,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浓厚兴趣和深切的热爱 【过程与方法目标】 指导学生通过师生交流、分析、归纳,等活动来初步感受、了解祖国的传统节日及研究的内容与方法,初步构想计划。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让学生初步感受祖国悠久的传统文化,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浓厚兴趣和深切的热爱,让学生学会和家人一起快乐地过传统节日,增进与家人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质 教学过程: 一、导课: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丰富的民族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文化,每个节日都有它的历史渊源、美妙传说、独特的情趣、丰厚的底蕴。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中华传统节日》这一课走进我们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吧!

二、整体感知: 请按照农历时间顺序,说出我们当地的传统节日. 正月初一——春节 正月十五——元宵节 四月五日——清明节 五月初五——端午节 七月初七——乞巧节 八月十五——中秋节 九月初九——重阳节 腊月初八——腊八节 大年三十——除夕夜 三、自由交流:讲讲你最喜爱的传统节日,它会让你想到哪些诗词、故事。 如中秋故事:1,吴刚伐桂 2,嫦娥奔月 古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分小组自由交流) 四、合作探究,深入研讨 第一板块:春节知多少 1、了解春节习俗及传说 春节,顾名思义就是春天的节日。现代民间习惯上把过春节又叫做过年。其实,年和春节的起源是有所不同的。

那么“年”究竟是怎么来的呢?请听关于“年”的古老传说。 民间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它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居海底,每年除夕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年”一来,树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过,万物生长,鲜花遍地。“年”如何可以过去呢?据说“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以驱除“年”兽;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相互庆贺平安度过了“年”关。这风俗越传越广,便成为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过年。 2、认识春节传统习俗活动 祭灶扫尘春联年画年夜饭守岁爆竹拜年 第二板块:元宵我知道 1. 元宵的传说 宫女元宵想念父母,东方朔便帮她,他说火神君将用火烧城,而且最爱吃汤圆,正月十五晚上让元宵做汤圆供火神君,元宵因此见到了父母。由于元宵做的汤圆很好吃,人们就把汤圆叫元宵,把正月十五这天叫做元宵节。以后每到正月十五,人们都做汤圆。 2. 元宵节的习俗 吃元宵、看花灯、猜灯谜、舞龙 第三板块:端午粽飘香 1、端午节的由来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或“天中节”。它是汉族民间隆重的传统节日。

《中国传统节日之中秋节》说课稿

《中国传统节日之中秋节》说课稿 教育教学2007-12-05 19:56:04 阅读164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 一、活动背景: 在今年的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草案中提到:重要的民族传统节日将被纳入法定假日。中国传统节日,越来越被大家重视。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家家庆团圆,孩子们倍感快乐。快乐之余,他们对这些节日的了解却很少。根据教材内容《中秋节》,我设计了寻找中国传统节日这个活动。首先,我从中秋节入手,让学生知道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人的传统佳节——中秋节;我国民间的传说、民间庆祝方式;了解民族的风俗等。进而激发学生探讨中国传统节日的兴趣,培养学生传承民族的文化,弘扬民族 的精神。 二、活动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以自主性、实践性、综合性、创造性为主要特征,以“解放兴趣”为核心,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实践体验,探究性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中国传统节日之中秋节》这一活动,我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三方面进行设计。 [知识目标] 1、了解中秋节的由来和风俗。 2、了解中秋月饼等中秋美食。 3、知道与中秋节有关的诗词佳作。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 2、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网络的能力。 3、培养学生对信息的加工、处理和应用的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中秋节的研究,进一步激发学生探讨中国传统节日的兴趣,培养学生传承民族的文化,弘扬 民族的精神。 2、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体精神,分享合作与交往的快乐。 3、通过展示、汇报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三、活动方式: 收集资料、交流讨论、设计制作 四、活动过程: ●活动一:创设情境,确定研究主题。 在这个环节中,我首先通过欣赏四个中国传统节日经典音乐片断,让学生猜片断中的节日,由此导入本课主要内容《中国传统节日之中秋节》。接下来,我让学生畅谈已经知道的和自己还想要了解的中

传统节日课程说课稿

传统节日课程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老师好,我说课的题目是传统节日课程。下面我将从课程课程开设背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法学法四个方面来说。 一、说课程开设背景 传统节日是最富有文化意味的。如春节,它就蕴含着中国传统的多种文化。从大年三十的吃饺子、吃团圆饭,延伸至正月十五的吃圆宵,体现的是饮食文化;对对子、贴春联之类,这吟诵的是诗词文化;还有玩龙灯、舞狮子,这彰显的便是娱乐文化等等,不一而足。国家课程很少涉及这方面的内容,是教育的空白区。2008年国务院规定春节、清明、端午、中秋为法定节假日。休假的出发点并非为了休假,而是为了广大群众能利用假期进行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回味悠久历史,享受民俗文化。 民族学者们也指出:我们应该继承传统节日中的精华,要不断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并能够以创新的精神发展传统节日文化,让更多的人参与这种文化活动,了解文化的源流。为了让我们的传统再现其精华,也让我们的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传统节日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基于此,我班进行《传统节日课程》的开发研究,让学生传承节日文化,用经典浸润人生。 二、说课程目标

1、通过学习与实践,增进社会与文化参与,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文化,陶冶学生爱家、爱乡、爱国的民族文化情操,尊重并学习不同地域的文化,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 2、通过学习与实践,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促进学生个体身心发展,提升日常生活的品质,培养文化生活的兴趣与理想。 三、说课程内容 根据中国的传统节日,我确定了本学期要研究的四个传统节日。 春节(正月初一)知道春节的具体日期,初步了解节日的来历,了解春节的风俗习惯。重点研究饺子文化,并让学生学着制作饺子。 元宵节(正月十五)知道元宵节的具体日期,初步了解元宵节的来历;了解元宵节的风俗习惯。学会包汤圆和滚汤圆的做法。 清明节(4月4日)知道清明节的具体日期;初步了解节日的来历;了解清明节的风俗习惯。 端午节(五月初五)知道端午节的具体日期;初步了解节日的来历;了解端午节的风俗习惯。并学着包粽子。 四、说学生评价 学生评价采用学生自评与互评相结合,教师评价、家长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评价的难度分为:参与积极性;实践过程中的自主探究能力;小组合作协同能力;活动成果的表述;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等五个难度。如果是课外活动,要求让家长在观察孩子的过程中,积极参与对孩子的评价。

《走进中国传统节日》主题确定课教案

《走进中国传统节日》主题确定课教学设计 活动背景: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丰富的民族传统节日是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每个节日都有它的历史渊源、美妙传说和独特情趣。它们反映了民族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越来越多的西方节日文化被人们所接受,国外的节日以及独特的过节方式逐渐占据了很多人的思想,进而变成潮流。重洋节而轻传统节日的事情已经很普遍,有时候相比之下学生会去多了解一点西方节日,而忽视了中国传统节日。许多学生对外国的节日提起来滔滔不绝,津津乐道,而让他说起中国的传统节日,却知晓甚少。因此,我们开展了《走进中国传统节日》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重新去关注中国的传统节日,知道它们的由来,习俗、传说等,从而让同学们重视我国的传统节日,增强同学们的文化底蕴,提高同学们的文化素养。 活动目标: 1.引导学生探寻研究中国传统节日的方法,确定实践活动课题,制定初步的活动方案。 2.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弘扬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 3.通过小组分析、处理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锻炼学生的思考、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主题。 1.《欢乐中国年》歌曲导入 谁知道这首歌描述的是哪个节日?“春节” 师: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记得老师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有人问我:“一年中你什么时候最高兴?”我会毫不犹豫地说:“过年的时候。同学们喜欢过春节吗? 你们是怎么过春节的?(生交流) (师播放春节有关图片课件2)春节俗称“过年”,那一天人们按照传统习惯要穿新衣、拜年、贴春联、吃团圆饭、放鞭炮,寓意着新的一年的开始。

10 《端午粽》说课稿

《端午粽》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篇课文通过描述端午节去外婆家吃粽子的故事以及对粽子这种食物具体的描写,使同学们了解了传统节日——端午节和粽子这种食物,在过节吃粽子的氛围中纪念爱国主义诗人屈原,萌发爱国主义情怀。通过学习本篇课文,让同学们能够继承优秀传统节日、发扬爱国主义精神。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熟练地掌握了汉语拼音的拼读,可以借助拼音自主识字。同时,学生能够利用多种识字方法独立识字。大部分学生会观察汉字的结构,能够找到关键笔画,在教师的指导下规范地书写汉字。另外,一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对粽子比较熟悉,所以学生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学习。读好长句子对于学生来说不容易,有一定困难,因此,教师要对长句子的朗读做重点指导,学生在掌握方法后,能够运用词语连读、正确停顿等方法把长句子读好。 三、教学目标 1.学会13个会认字,学习7个会写字,认识2个新偏旁。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读好长句子,熟读成诵,当堂达标。 3.在学生感受端午节过节吃粽子的氛围中,使学生了解并学习传统文化,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掌握本课生字,练习朗读课文。 难点: 通过朗读感悟使学生培养学习传统文化,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五、说教法 在本文的教学中,教师采用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教师把粽子带到课堂上,和同学们一起品尝,通过直观的互动方式来展开教学,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这样的教学方式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年级的阅读教学应把“让学生能朗读课文并感受阅读的兴趣”作为起步阶段阅读教学的第一要求,采取多种手段让每一个学生都喜欢读书,主动地读书,进而视读书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 六、教学过程 为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教师把亲手做的粽子带到课堂,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在分享的过程中拉近老师与学生的距离,并且请同学们描述自己吃到的粽子是什么样的?什么味道的?(学生描述)教师揭题,《端午粽》。 2.教师解释课题《端午粽》是两个词,端午和粽子。解释二者的关系: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为古代百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

最新走进中国传统节日教案

《走进中国的传统节日》教案 宋洁坤 教学目标: 通过参加本次活动,让学生初步感受祖国悠久的传统文化,从而提升对祖国的认识,激发学生活动兴趣,发展学生对生活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质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走进中国传统节日 二、整体感知: 请按照农历时间顺序,说出我们当地的传统节日. 正月初一:春节正月十五:元宵节四月份:清明节? 七月初七:七夕节八月十五:中秋节? 九月初九:重阳节?? 冬月:冬至? 腊月初八:腊八节 三、自由交流:讲讲你最喜爱的传统节日,它会让你想到哪些诗词、故事。 四、合作探究,深入研讨 第一板块:端午粽飘香 1、端午节的由来 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 2、端午节习俗 赛龙舟? 吃粽子? 插艾 第二板块:春节知多少 1、了解农历新年的意义与典故 它起源于原始社会的“腊祭”。人们经过一年辛勤劳动,在岁尾年初之际,用农猎收获物来祭祀众神和祖先,以感谢大自然的恩赐,逐渐形成了庆祝岁首的风俗。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春节传说之一:熬年守岁;春节传说之二:万年创建历法说;春节传说之三:贴春联和门神

2、了解农历新年传统食物的意义 例如:春节,我国很多地区都有讲究吃年糕。年糕有黄、白两色,象征金银,年糕又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寓意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 3、认识春节传统习俗活动 祭灶扫尘春联年画年夜饭守岁爆竹拜年 4、下面的对联适合哪个行业? 大地回春锦绣河山添新貌万象更新风流人物数今朝 学海无涯勤可渡书山万仞志能攀 但愿世间人无病何愁架上药生尘 兢兢业业育桃李勤勤恳恳做园丁 远求海内珍藏本快读人间未见书 5、讨论:随着中国与世界的接轨,不少西方节日也随之传到中国,例如圣诞节、愚人节,作为中国人的你,更愿意过什么节日? 五、小结 节日是我们生活当中的一部分,它已经融入了我们生活当中的各个方面,我们在这个传统文化氛围下生活,种种民俗、节日不知不觉影响着我们的言行举止。节日也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年的历史,拥有灿烂辉煌的民族传统文化。今天我们所了解的也仅仅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就让我们走出课堂,继续去探索,去发现。 你都有哪些好方法能帮助我们研究了解这些节日呢? 到图书馆查找资料 到阅览室浏览有关民俗风情的报纸杂志 听长辈们口述有关民俗故事 实地进行考查 从年历上查找 利用网络进行查找相关内容 六、布置作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