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笔算乘法教案设计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笔算乘法教案设计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笔算乘法教案设计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笔算乘法教案设计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进位)教案设计

和政县咀头小学唐艳霞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笔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笔算的基本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能力目标:学生在自主探索计算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能主动总结归纳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笔算的方法,培养类比分析概括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3、情感目标:使学生在经历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学习成功带来的快乐,激发探索计算方法,解决问题的兴趣,并且渗透德育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笔算的方法。

难点:理解乘的顺序及第二部分积的书写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笔算下面各题

35×21= 57×11=

让学生集体完成并指名两位同学到黑板上完成,做完后请同学说一说计算过程,全班集体订正。

二、探究新知

1、学习教材第49页例2.

出示例2.

教师:读一读题,你从中知道了哪些信息?跟同伴说一说。

师:要求一共需要多少盒酸奶,也就是求37个48是多少,怎样列式呢?

学生回答,老师板书:37×48

老师:怎样计算呢?同学们可以根据以前学过的乘法计算方法去想,也可以小组讨论,看看怎样得出得数,各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的各种计算方法。

(1)估算方法:48≈50 37≈40 50×40=2000(盒)

大约有2000盒。

(2)笔算方法: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7去乘第一个因数各数位上的数,方法与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相同。7乘8得56,在个位上写6,向十位进5;7再乘第一个因数十位上的4,得28个十,加上个位进上来的5个十,得33个十,所以在十位上写3,百位上也写3;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3去乘48,所得的积的末位和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列式解答:48×37=1776(盒)

答:一共需要1776盒酸奶。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怎样计算。学生讨论后总结。

(3)观察对比

(4)算法小结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进位乘法和不进位乘法的计算过程相同,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分别与第一个因数相乘时,与哪一位乘得的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相加时不要忘记加进位的数。

教师总结:今天学习的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

三、知识运用

1、指导完成下面的练习。

23×34 54×29 47×62 78×82

可以让学生按组做,哪几个组做哪个题,做完后让同学们互相说一说笔算的过程,互相改正补充,然后指名学生发言,集体订正笔算的过程和结果。

2、啄木鸟治病。

3、强化练习。

1、 1 6 2 5 1 8 2 4

×1 6 ×1 3 ×1 7 ×1 9

2、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85千米,从甲地到乙地要用14小时,甲地到乙地的路程有多少千米?

3、有36行苹果树,每行17棵,一共有多少棵苹果树?

四、课堂小结

说一说你今天收获了什么?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

五、布置作业

作业:第50页练习十一,第2题、第4题。

六、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从教学效果上看,学生基本上都能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有少数学生对算理的理解不透彻。还需要进一步进行指导。

从教学组织方面,我感觉自己在指导学生汇报交流的时候,方法不够灵活,启发引导不到位,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学生汇报的比较单调。

鉴于以上两点,我认为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还是应该在多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小组长的组织能力上下功夫,逐渐让学生养成自己在汇报交流的时候主动发言的习惯。

总体评价:

1.很好的体现了生本教育在数学课堂中的运用。

通过看课例和教学设计都可以看出张老师很好的体现了生本教育中的“先学后教”教学理念。首先,通过学生课下的自主学习实现了学生的第一次先学,然后又通过课内的小组合作交流,小组汇报等小组活动实现了学生的第二次先学活动。其次,在学生汇报交流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会质疑、解答等“生教生”活动,同样很好的体现出了第一次后教;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和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了重点的精讲强调,也就完成了第二次的后教,从而使学生真正的掌握和理解了所学知识。达到了根据学生的学习和汇报情况精心教学的“以学定教”。

2.有力的渗透了循环大课堂教学模式。

首先是导学案的设计和运用。张老师的课很好的展示了导学案在课下和课上的作用,特别是在对于学案中“巩固练习”的处理,既发挥了学案的作用,又提高了学生的自我检查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

其次是张老师在课堂上注重了小组的合作,不管是小组的合作交流还是小组的汇报,都给我们展示出了一个学习的实例,张老师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利用课件出示了小组交流要求和小组汇报要求,这实际上是交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培养学习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的方法。

最后在课末,张老师有通过对情境图的二次加工,布置了自主学习的任务,更是很好的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适合我们数学学科的任务布置的方式方法,同时也真正实现了循环大课堂——课上课下双高效,学生老师双效益。

3.很好的提升了“课堂教学三优化”

通过导学案、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等形式,达到了优化教学结构、优化教学方法和优化练习设计的目的。几点建议:

1.重视教师的概况、总结和指导。让学生充分的小组交流和汇报,并不是不要教师的总结和指导,教师应该适

时的根据学生的汇报和交流,进行引导,同时还应该针对课时的重难点,进行精讲点拨。

2.组织教学活动要扎实。如小组交流的时间要充分,交流汇报要使学生充分发言和质疑,教师的精讲要重点明

确等等。

3.注重小组学习和交流的培养。

4.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不进位)

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笔算乘法(不进位) 教学内容: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信息窗一第24—25页内容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理解算理。 2.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在相互比较中自主掌握优化的方法。 3.在探索算法与解决问题过程中,增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体验成功的喜悦,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难点:1.理解乘的顺序与口算算理。 2.第二部分积的对位的道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拟定导学提纲,自主预习。 谈话引入: 课件出示主题图及没有解决的问题。 师:今天我们接着解决哪些问题呢?请同学们认真看情境图,除了上节课解决过的问题,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呢? 〔设计意图:由情境图引入,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探究欲望。〕

学生汇报: (1)这条街道一共有多少盏灯? (2)市政府办公大楼有有多少间办公室? (3)新闻大厦有多少间办公室? 抽生列式: 第一个问题:23×12 第二个问题:32×21 第三个问题:24×20 导入:今天要研究的内容是: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出示课题) 出示目标 (1)初步掌握不进位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理解算理。 (2)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在相互比较中自主掌握优化的方法。 (3)在探索算法与解决问题过程中,增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体验成功的喜悦,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师:要完成以上目标还需要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你们有没有信心? 生:有。 师:为了更好的完成目标,请同学们看自学指导。 3.出示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24页情景图,25页第三个红点问题,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解决下面的问题。 思考: (1)这条街上有多少盏灯?怎样估算? (2)你能用自己的方法算出这条街上一共有多少盏灯吗? 师:请同学们根据自学指导开始自学,比一比谁看书最认真,5分钟后汇报,看谁的自学效果最好。 4.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了解学情,关注学困生。 二、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1.调查:看完的同学请举手,看会的请把手放下。 2.小组交流: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中交流一下,请大家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走到学生中间参与讨论,了解学生合作情况,为汇报作好准备。。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P63例1(不进位) 二、教学准备:课件 三、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通过经历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过程,理解其算理,掌握算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小组和全班同学的交流合作,感受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方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数学思维能力、交流能力及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学生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或失败的情感,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并且养成认真仔细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是理解算理,掌握算法,能正确笔算。 教学难点也是理解算理,正确地列竖式计算。理解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积的末位要和十位对齐。 2、教学策略 (1)打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不安排复习铺垫环节。 本节课的设计,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安排复习铺垫这一环节,因为从已有的、众多的知识中找出与现在要解决的问题有关的信息,这也是一种能力,而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信息提取能力。 (2)问题提出,独立思考,充分准备,小组交流。 问题提出后,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并且在学生充分准备后,再进行小组交流。这样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建立在独立思考和准备发言的基础上,讨论和交流的质量必定提高,反之常常会流于形式。 (3)提倡算法多样化,鼓励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

积极提倡算法的多样化,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为学生提供数学交流的机会,目的是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提高数学思维能力。不同的学生常常有不同的解题策略,学生运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会对解决数学问题有深切的体验,会取得学习数学的经验,这些体会和经验为学生的表达奠定基础。 四、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笔算乘法例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46页笔算乘法例1 教学设计 灵宝市第二小学张书香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46页笔算乘法例1 教学目标: 1、结合点子图,明白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算理; 2、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方法; 3、体会数形结合与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4、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点子图。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 难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算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引入新课。 出示笔算14 213 学生笔算后订正 × 2 × 4 师:上学期学习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一)创设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师:爱看书吗?教师准备到书店去给大家买书,请看(出示例题图),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你会列算式吗?为什么用乘法算?(学生回答后,多媒体演示) (二)利用电子图,探究算法。 1、合作探究: 师:14×12是两位数乘两位数,得多少呢?大家想不想自己想办法

求14×12等多少? 出示学习提示: ①先独立思考,再合作学习,想办法求出14×12=? ②把想法在点子图上圈画出来,算法在点子图右边写出来。 (同学合作学习,教师巡视,指导有困难学生,发现特色算法) 2、学生结合点子图,展示算法。 生1:12行分成2个6行14×6=84 84×2=168 生2:12行分成3个4行14×4=56 56×3=168 生3:12行分成9个3行14×9=126 14×3=42 126+42=168 生4:12行分成10个2行14×10=140 14×2=28 140+28=168 3、探究算法实质。 师:以上几种算法有什么共同点?(先分成几部分来算,再合起来)师:共同点就是先分再合,为什么要分?(引导学生发现,分后数变小了,变成会计算的两位数乘整十数,或两位数乘一位数。)师:把不会算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用先分后合的方法,变成会算的两位数乘一位数或整十数,这种方法就叫转化,转化是数学的一种重要思想方法。 5、优化算法 师:刚才的几种算法中,你喜欢哪种方法? (对学生的合理解释给予鼓励) 师:如果是13套书时,还能不能用生1、生2的方法,引导学生发现分成10行和2行,也就是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这种方法不但好算,而且具有普遍性。 (三)利用电子图,探究竖式算法 1、竖式写法 师:同学位用点子图求出了14×12=168,14×12用竖式怎样算呢?刚才有同学已经试写出了竖式,大家想不想自己试写一下。 出示学习提示 ①先想一想,再试着把竖式写出来。

三年级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乘法

18×29= 77×67= 37×50= 17×31= 87×74= 15×11= 71×31= 56×41= 59×49= 96×95= 26×83= 17×68= 98×52= 40×26= 61×72= 48×93= 56×25= 49×51=

93×31= 97×81= 98×25= 18×72= 47×22= 12×38= 78×89= 71×39= 69×54= 64×78= 34×43= 49×15= 33×21= 50×40= 97×76= 77×64= 37×16= 45×37=

63×25= 67×24= 76×23= 19×11= 90×83= 22×95= 58×21= 66×95= 78×50= 62×94= 57×53= 84×26= 60×93= 43×29= 27×76= 64×62= 13×83= 69×74=

41×46= 96×91= 87×20= 95×28= 54×97= 33×34= 72×15= 13×49= 14×76= 12×31= 87×48= 10×29= 23×80= 52×81= 19×48= 10×24= 78×89= 24×34=

55×61= 69×30= 68×41= 66×74= 45×20= 31×42= 60×48= 83×74= 29×12= 92×73= 45×63= 54×43= 36×20= 23×94= 31×58= 50×44= 51×92= 12×54=

16×38= 73×69= 28×65= 30×51= 11×17= 58×60= 86×60= 27×84= 51×28= 49×47= 53×68= 35×37= 27×73= 98×40= 75×32= 67×74= 79×80= 77×47=

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练习题

一、口算: 40×20= 50×30= 40×70= 60×20= 50×40= 80×10= 30×60= 20×20= 40×50= 22×40= 18×4= 20×15= 二、估算 39×20≈ 40×22≈ 30×19≈ 31×10≈ 20×41≈ 50×17≈ 68×40≈ 68×72≈ 32×48≈ 三、填空: 1、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1和任何不是0的数相乘都得()。 2、三(1)班的同学去春游,全班35人,每辆车最多坐9人,派()辆车合适。 3、最大的两位数乘最小的两位数,积是()。 4、6的()倍是126;369是3的()倍。 四、判断: 1、被除数的中间有0,商中间一定也有0. () 2、一位数乘三位数,三位数中间有0,积中间一定有0. () 3、250×8的积的末尾有2个0. () 三、列竖式 22×13= 16×11= 42×21= 32×23= 12×12= 3、水果店运来24 箱苹果,每箱12千克,水果店一共运来多少千克苹果苹果每千克卖3元,一共能卖多少钱 4、菜地有32行白菜,每行21棵,菜地一共有白菜多少棵 5、一个篮球22元,王老师买了24个,付了500元,应该找回多少元 1、填空不困困难,全对不简单。 (1)14的20倍是()。 (2)两个因数都是23,积是()。 (3)1个桃子重33克,22个这们的桃子重()克,32个这样的桃 子重()克。 (4)与32相邻的两个数的积是()。 (5)34个22是()。 2、知识学到家,口算顶呱呱。 42×10=34×20=42×2=34×2 =42×12=34×22= 3、亲自练一练,动笔算一算。 12×31=43×22=12×14= 32×13= 24×11= 4、参加篮球比赛的有32支队伍,每支队伍有球员22人,一共有多少人? 5、一个书架有三层,平均每层有11本书。图书馆里有12个这样的书架, 可以放多少本书? 6、学校用14元买了一个垒球,后来又买了一个篮球,已知篮球的价钱是 垒球的12倍。这个学校买球共花多少元? 7、三年组的300名同学去春游,每辆中巴车上坐23人,13辆这样的车,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教学设计教案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教 学设计教案 Last revision date: 13 December 2020.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数学下册P63。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进一步掌握笔算方法,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体验计算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探索算法与解决问题过程中,增强合作交流的意识,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教学重点 在理解算理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四、教学难点 理解笔算乘法的顺序与第二部分积的书写方法。 五、教学对象与准备 对象:三年级3班。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平台、图片。 六、教学过程 环节一:情境引入 1、旧知引入:8×6(一位数乘一位数)、20×8(两位数乘一位数)、20×10(两位数乘两位数)。 师:像20×18、38×18……这类型的算式,我们叫它两位数乘两位数。 引入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2、情景激趣: 书店一角(课件展示情景图): (1)每本书24元,买2本要付多少钱?24×2=48(元); (2)每本书24元,买10本要付多少钱?24×10=240(元) (3)每本书24元,买12本要付多少钱?48+240=288(元)

想:如果用乘法怎样列式呢? 环节二:算法探究 1、估算: 请你估算一下,24×12大约是多少?说说你的估算情况。 2、自主探索:学生独立在练习纸上计算24×12,教师进行巡视指导。 3、小组交流:小组内进行核对算法及答案。(学生组内交流) 4、学生汇报:展示不同算法并说说算法。 5、师生评议:请学生说说你喜欢哪种算法为什么 6、研究笔算: (1)学生探讨笔算算理; (2)师生共同小结笔算算理: 2 4 × 1 2 —————— 4 8 ……24×2的积,问:48是怎么来的? 2 4 ……24×10的积,问:这里的24是表示多少? —————— 2 8 8 环节三:巩固练习 1、解题活动:小博士寻宝、探路。 2、游戏活动:帮小动物找鞋,比比哪组找得多。 3、拓展延伸: ①我们学校的阶梯教室共有22排,每排有14个座位。如果有300位老师来参加听课活动,能坐得下吗?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笔算乘法》教学设计教案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笔算乘法》教学 设计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选取恰当的策略进行乘法估算,说明估算的思路,然后再精确计算。(二)过程与方法利用前面的知识迁移类推,自主解决计算连续进位的乘法。(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二、目标解析乘法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不仅可以用检验乘法计算的结果,同时估算也有利于数感的培养。教师要持之以恒地给学生创设估算的情境与机会,培养良好的估算意识和习惯。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的算理和一次进位是一样的,但计算比较复杂,学生容易出错,专门安排例题,是为了学生提供更多的练习机会。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教学难点: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四、教学准备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列式计算(一次进位练习)。62×4 38×2 71×5【设计意图】连续进位与一次进位的计算方法以及算理都是相同的,通过对一次进位的笔算乘法的复习,降低学习新知的难度,利用知识的迁移达到学习新知的目的。(二)创设情境,学习新知。1.学习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1)课件出示情境。你发现了什么信息?什

么问题?(2)列式:24×9(3)估一估,它们的积大约是多少?方法一:24接近20,20×9=180(瓶)往小里估(板书)方法二:9接近10,24×10=240(瓶)往大里估(板书)得出:24×9的得数在180和240之间。或者:(4)尝试用竖式计算24×9。指名板演,其他同学在草稿纸上书写。(5)汇报评价。跟以前学的计算有什么不一样?(个位满几十进几,十位又满几十进几。)你们算得对吗?(与估值进行比较,看是否在估值范围内。)板书:连续进位(6)讨论: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怎样计算?①从个位齐,用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的每一位。②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往前一位进几。【设计意图】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精确计算之前,让学生先估一估计算结果的范围,在精确计算之后与估算结果对比,判断计算是否正确,养成良好的估算意识,这有利于数感的培养。估算的方法是多样的,应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相应的方法,提倡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再通过对比,找到一次进位与连续进位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突破新知的学习。2.认识因数:在乘法里,乘数也叫因数。(三)分层练习,巩固提高。1.做一做:列竖式计算。(1)指名板演,其他同学在草稿纸上练习。(2)评价并订正。2.估一估,再列式计算。 36×7 313×5 499×33.练习十三第7题。4.练习十三第9题。5.练习十三第15题。【设计意图】计算教学不仅要注意学生计算的准确性,同时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练习题(2)

1.直接写得数。 11×20 70×20 40×30 30×21 30×13 60×20 40×12 11×50 25×10 12×40 2.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了。 1 4 1 2 7 3 × 2 5 ×1 7 ×2 4 5 6 7 4 2 9 2 28 1 2 1 4 6 8 4 1 9 4 1 6 6 2 3.用竖式计算。 14×26=81×18=94×11=45×34= 4.实践应用。 (1)一辆客车可以乘坐48人,28辆这样的客车可以坐多少人? (2)学校每天中午用去大米50千克,晚上用去大米45千克,连续两周共用去大米多少千克?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试卷】 1、21个14的和是();24的32倍是()。 2.、14乘63的积是();16个45相加,和是多少?最简便列式是(),结果是()。 3、小明在计算完37×62后,想核实计算的结果是否正确,可以用()×()来进行检验。 4、52与最小的两位数的积是();最大的两位数与18的积是()。 5、365加上()正好是75的14倍。 6、王师傅平均每小时做18个零件,那么工作14小时做了多少个零件?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 8 × 1 4 7 2……………工作()小时做()个零件, 1 8………………工作()小时做()个零件, 2 5 2……………工作()小时做()个零件。 7、如果口算35×19,可以先口算35×20=(),然后再减去()个35。 8、一盒彩色胶卷最多能拍36张照片,照这样计算,15盒胶卷最多可以拍()张照片。9、成人平均体重大约是65千克,15名成人的体重大约是()千克。如果这些人一次性的乘坐载重是1吨的电梯,会超载吗?()。(填:没超载或超载) 二、口算下面各题(16分 ) (1)你能算得又对又快吗? 8×40 = 43×0 = 100-40= 3×190= 40×9 = 270×3= 150×6= 4×28= (2)先口算,再熟记这些口算答案。 25×4= 125×8= 25×6= 125×2= 250×4= 1250×8= 25×8= 125×4= 三、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带#的要验算,共28分) 83×26= 33×66= 84×59= 26×47= #54×25= # 21×44= # 66×77= # 19×36= 四、文字题(6分) 1、36的315倍是多少? 2、135个32是多少? 五、应用题(18分) 1、工厂平均每天要用51吨煤,42天共用多少吨煤? 2、初步调查:我班同学平均每人的压岁钱是85元,那么我班共53名同学的压岁钱共有多少元? 3、新亚文具柜一天卖出18盒钢笔,每盒12枝,一共卖出多少枝? 七、思考题(20分) 1、观察例题,再计算; 例题: 24×11=240+24=264 , 47×11=470+47=517 计算 35×11=()+()=(),78×11=()+()=()。 2、爱民小学30位老师带领14个班的同学去参观“周恩来纪念馆”,平均每班有同学48人。公交公司开来的汽车共有700个座位。这些汽车的座位够不够?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不进位)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第六册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不进位)教学设计 教学容: 三年级下册教材P46例1及相关练习。 教材分析: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主要解决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问题,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乘法笔算方法。它是在学习了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教学容是不进位的,主要突出乘的顺序及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不仅可以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而且还为学习四则混合运算打下基础。因此在计算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学情分析: 对于小学三年级学生来说,由于他们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他们的形象思维仍占主要地位,因此学习素材的选取与呈现以及学习活动的安排要注重数学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尊重知识的逻辑基础和学生的现实基础,让他们在合作交流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解决笔算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探讨计算的方法。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关键是:①理解算理,理解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是得多少个“十”,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②掌握乘的计算过程。 教学策略: 1、引导学生利用以有经验进行知识的迁移,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学习计算方法。 2、在学习中,给学生创设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空间,让学生主动探索,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亲自感悟和体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重视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的回顾和整理,培养学生总结和归纳的能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和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基础 上,初步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 2、指导学生联系实际问题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算理。 3、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4、在实践操作活动中学会思考,学会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良好 的学习习惯。 5、学生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多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能正确笔算。 教学难点:探究笔算乘法的算法,理解算理。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点子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算。 12×3= 12×10= 12×13=? 师:前两道题都是我们学过的,第三道题学过吗? 生:没有。但是我们可以用前两道题的结果算出第三道题目。 师:谁来说一说怎样计算? 生:把13分成3和10,12×13就分成了12×3和12×10。再把两次、结果相加。 师:刚才这位同学用到了什么方法呢? 生:先分后和。 师:不错,利用先分后和的方法我们解决了两位数乘两位数这个难题。在实际生活中还有许多这样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继续探究怎样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二、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三年级上册数学笔算乘法教学设计

《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 教学设计 中卫市第九小学申淑娟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理解每一步计算的含义;能正确的进行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师引导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并能理解每一步的含义。 教学难点:乘法竖式计算中每一步计算含义的理解。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复习旧知。 出示“聪”字,同学们认识这个字吗?那怎样让我们变得聪明呢?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字:耳(认真听),上面两点相当于我们的眼睛(眼睛要看),口(嘴巴要说),心(用心想),课堂上只要做到这样四点,我们才能变得更加聪慧。今天课堂你们上能做到这些吗? 1、考考你。口答: 20×2 50×3 200×4 500×2 3000×3 ()个()乘(),就是()个(),所以()×()=() 12×2 41×1 21×3 33×3 口算()×()时,把()拆成()和(),先算( )×()=(),再算()×()=(),最后算()+( )=()。

【设计意图】:分析“聪”字的各部分,激发学生兴趣,旧知的复习为本节课新知学习做铺垫。 二、探究体验,学习新知。 1、课件出示例1情境,学生收集数学信息。 (乐乐、点点和糖糖要参加绘画比赛,每人有12枝彩笔(用放大镜放大))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场景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大镜的使用让学生数一数每盒彩笔的数量。 怎样算一共有多少枝彩笔?谁来分析题。(只列式不计算) 问:为什么用乘法算?(3个12) 所以:12×3 2、寻找计算方法。 可以怎样计算呢? 生1:12+12+12 生2:12拆成10和2,先算10×3=30,再算2×3=6,最后算30+6=36 生3:列竖式 那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请同学们快速的用小棒摆一摆来计算12×3。 学生汇报交流 可能出现的方法: (1)、加法竖式。 (2)、摆学具。 (3)、数的分解组成方法:2×3=6、10×3=30、6+30=36(强调先算与后算)追问:2×3=6怎么来的?1个12可以分出1个10和1个2,3个12中就有3个2。10×3=30怎么来的?1个12可以分出1个10和1个2,3个12中就有3个10。 【设计意图】:借助小棒帮助学生理解算理,边对照小棒边引导学生说算理也训练了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教案

【第三课时】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掌握笔算方法,理解算理与方法。 2.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能进行自主优化。。 3.在探索算法与解决问题过程中,增强相互交流的意识,体验成功的喜悦,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二、教学重点 在理解算理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 理解乘的顺序以及第二部分积的书写方。 四、教学具准备 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师生谈话: 同学们,你们喜欢看课外书吗?最近,图书室的阿姨准备购买一批新书,在购书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的数学问题,你们愿意帮忙解决吗? 2.回顾旧知: 那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课件演示】 师:你知道每本书的价钱吗?她告诉我们什么? 问题一:买2本书要多少元?谁会口算?列式:24×2=48(元) 问题二:买10本书,又要多少元呢?列式:24×10=240(元)

问题三:如果要买12本这样的书,又要多少元呢?我们该如何列式计算? 列式:24×12= 3.引出新知: 同学们,你们以前学过这样的计算吗?对比前面两题,这是一个新问题。今天我们大家就一起来研究像这样的两位数乘两位数。(出示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二)算法探究 1.估算: 24×12虽然我们不会计算,但是我们能不能估算出它的得数呢?估一估, 24×12大约是多少?预计如下方法: A: 24估成20,12估成10,20×10=200。 师:估算的结果是200,你们猜一猜与实际的结果相比是估大,还是估小呢? (结论:24估成20估小了,12估成10也估小了,所得的积肯定也偏小了。)B: 24估成20,20×12=240。 C: 12估成10,24×10=240。 …… 过渡:刚才同学的估计结果各不相同,到底谁估算的得数与实际的得数比较接近呢?应该怎么办?(需要计算出24×12的得数) 2.自主探索算法 同学们,你能想办法算出24×12的得数吗?想想看,看谁能用自己的方法进行计算,想好了写在练习纸上。 教师进行巡视指导。 (注意点:A、学生中都出现了哪些算法?B、哪几位同学出现了典型算法?) 根据情况可提示:如果一种办法也想不出来的同学可以看看数学书第63页的计算方法。 对于部分算得快的学生,教师可以进行调控:很多同学,已经有了自己的方法,再想想,还有没有第二种?甚至第三种算法呢? 3.小组交流 你刚才是怎样算的?能不能让你小组的同学也明白你的算法?请互相说一说。 (学生组内交流) 4.全班汇报 哪一个小组愿意来说一说你的方法? 预计学生可能会出现下列当中的几类方法:

(完整版)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63~64页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掌握笔算方法,理解算理与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能进行自主优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探索算法与解决问题过程中,增强相互交流的意识,体验成功的喜悦,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三、教学重点 在理解算理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四、教学难点 理解乘的顺序以及第二部分积的书写方法 五、教学准备 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师生谈话:

同学们,你们喜不喜欢看课外书啊?老师知道你们都是很爱学习的好孩子,最近,图书室的阿姨准备购买一批新书,在购书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的数学问题,你们愿意帮忙解决吗? 2、回顾旧知: 过渡语:那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课件出示:每本书24元) 师:她告诉我们什么? 问题一:买2本书要多少元?谁会口算? (列式:24×2=48(元))。 问题二:买10本书,又要多少元呢? (列式:24×10=240(元)), 问题三:如果要买12本这样的书,又要多少元呢?我们该如何列式计算? (列式:24×12=)。 师:同学们,你们以前学过这样的计算吗? 3、引出新知: 对比前面两题,这是一个新问题(板书:新问题),今天我们大家就一起来研究像这样的两位数乘两位数。(出示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二:算法探究 1、估算: 24×12虽然我们不会计算,但是我们能不能估算出它的得数呢? 估一估,24×12大约是多少?预计如下方法:

《笔算乘法》的教学设计

《笔算乘法》的教学设计 一、设计设想: 对于计算教学来说,随着时代的发展,新课程下的计算教学与传统的计算教学相比,更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个性化思维,提倡计算方法多样化;提倡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因此我力求新课程的计算课堂教学与传统的相比更生动、活泼、开放。用乘法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虽然不胜枚举,但是我们冷静地思考一下,归类整理不过就是算钱问题和数数问题,再有就是计算面积、体积问题。所以,我认为可以创设的情境很多,也很杂,其中有的购物问题等数量较大,其实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并不是十分紧密,小学生不可能每天去花上百元去购物,即使情境设计再生动也只能是帮助家长算一算,应该花多少钱。在学习实践中,我发现,小学生每天能接触运用的乘法问题是估计、计算一些文字,如老师让写大约300字的作文,得写几篇?预习课文得多长时间?写一篇钢楷作业多长时间?好安排自己的生活。所以我利用有趣的数学小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后,利用教材中提供的《哥伦布数鸡蛋》这个故事加深问题情境的实际性,自然有效地创设了问题的情境。避免了为了情境而创设情境,而是从学生实际出发,从数学实际应用角度解决最实际、最常用的问题。再放手让学生去经历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不是就知识讲知识。学生的差异,个性得以发展,有差异才能促进发展,差异是一种资源,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实施

有差异的教学,促进有差异的发展。新课改提出: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估算意识的培养也很重要,在笔算教学中我也为学生提供了估算的机会,渗透估算的必要性。使乘法的应用得以有机地整合。 二、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在弄清两位数乘两位数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和书写格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数学思考: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和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算理。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利用学过的知识进行推导、归纳、类比,并作出合理的选择或说明,发展初步的探索研究能力。 3、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试图寻找其他方法,并在此过程中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 4、情感与态度: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等数学活动,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并从中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三、教学重点: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在弄清两位数乘两位数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和书写格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四、教学难点: 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和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算理。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利用学过的知识进行推导、归纳、类比,并作出合理的选择或说明,发展初步的探索研究能力。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易错题) 班级:姓名: 一、计算 1.口算 36×60= 95×0+75= 30×30= 100×0= 2.用递等式计算 500-32×15 45+38×20 32×(86-41) 二、填空 1.20×12= 3×12= 23×12= 31×23= 64×15= 2. 2 3 4 5 × 3 1 × 2 6 2 3 ()×()的积 2 7 0 ()×()的积 6 9 ()×()的积 9 0 ()×()的积 7 1 3 ()×()的积 1 1 7 0 ()+()的和 3.如果 0×80的末尾有3个0, 里应该填的一位数是()。 4.按规律写算式。 1×19=19 6×14=84 2×18=36 3×17=51 4×16=64 5×15=75

5.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数的几倍,积()。 三、判断 1.计算25×30时,先算25×3=75,这里的75表示75个十。() 2.34×54<43×45。() 3.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可能是三位数。() 四、选择 1.花皮球48元/个,买这种同样价钱的花皮球19个,大约要()元才能买回。 A、600 B、800 C、1000 2.小区里有一条直跑道长80m,妮妮每天要沿这条跑道5个来回。他每天跑()米。 A、400 B、800 C、1600 3.笔算24×39时,用因数39十位上的3去乘24个位上的4,乘得的积的末位应和()位对齐。 A、个 B、十 C、百 五、解决问题 1.学校图书室买来3包《数学文化读本》,每包《数学文化读本》有24本,每本8元。学校图书室买这些《数学文化读本》一共要付多少钱?

(完整版)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教案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P63笔算乘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 2、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分,掌握其计算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主动获取只是的良好学习习惯,以及认真书写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初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不进位),并能运 用两位数乘两位数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难点:理解算理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学案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谈话导入 跟学生在聊课外书的时候,引入购书的数学知识。 2、出示情境图

(1)星期天,小红和妈妈一起去购书。课外读物每本24元。 a、让学生自己发现存在的数学信息 b、小红如果买2本课外书,应付多少元钱? 让学生独立列式并解决这个问题。(24×2=48)(老师引导询问学生:这是一道几位数乘几位数的算式) c、如果买10本这样的课外书,又应付多少元? 让学生独立列式并解决这个问题。(24×10=240)(老师引导询问学生:这是一道几位数乘几位数的算式) d、由旧知识引入新知,引出本节课的内容,买12本,应该 付多少钱? 学生独立列式:24×12(板书:算式) 引导学生回答这是一道几位数乘几位数的算式 两位数乘两位数(引出课题,板书) 二、探究交流,解决问题 1、自主探究:让学生按要求预习课本63页 2、互动交流:同桌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先算什么,再算 什么,最后算什么。 3、动手操作:让学生尝试自己列竖式 (让一名学生板演,老师参与指导) 4、学生汇报计算的思路 重点讲解笔算的列竖式 a、很多学生都只会算一半(24×2);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教学设计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让学生经历发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全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教学难点是: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的算理。 三、学习准备 课件、学习单、实物展台 四、教学过程 (一)、预习自学 师:同学们,你们已经预习了老师下发的自主学习单,谁能来为大家展示自主预习单上的第一题? 师:你能具体说说你的方法吗?计算的地方你会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呢? 学生会强调竖式写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乘起,用第二个因数依次与第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相乘。 师:43×2积十位上的8是怎么来的?8为什么写在十位上? 预设:8是十位上的4乘2得来的,表示8个十,所以写在十位上。 这是原来我们所学旧知识,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乘法,(板书:两位数笔算乘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二)小组合作 1、出示例题 提醒学生读题要完整,先读已知条件再读问题,注意把情境说出来。 该怎么列式呢? 14×12= 师:原来我们只学过一位数乘多位数的乘法,没学过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想一想该怎么计算呢?下面给同学5分钟的时间自己想一想该怎么计算,写在导学案中,看看谁的办法多。 1、同伴交流前面自学的内容,完善答案。 2、准备小组汇报。

给大家3分钟的时间小组交流计算方法,看看哪组的办法最多。 自主探索、小组交流的方式探索出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通过画点子图,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三、交流展示 (一)小组展示,彰显风采 小组展示: 预设1:利用拆分思想,转化成口算 将12拆成10+2,先算14×2=28,再算14×10=140,最后140+28=168. 预设2:将14拆成10和4,10×12=140,4×12=48,140+28=168 预设3:利用拆分思想,转化成一位数乘法。 12÷2=6,先算14×2=28,再算28×6=168 预设4:运用竖式。直接将14×12的竖式写出来。 预设5:运用连加,真的用14个12相加求结果。 预设6:直接数点子图。一个一个去数一共有多少点子,从而求出答案。 如果只出示到这里,老师要提示:他是数点子的个数,同学们想想有没有更快的数点子的方法。从而推出第6 预设7:圈画点子图,先圈出10行,一行14个,10行就是140,再加上剩下的2行,有28个点子,然后把这两部分加在一起。 1、学生纠正、补充、质疑 2、教师精讲、点拨、评价 回顾一下看看同学们的方法,老师点评,划分为3种思想: ①采用拆分的办法,将新知识转化成已经学过的旧知识,用口算就能解决。 板书:转化、口算 ②利用竖式解决,板书:竖式 ③利用点子图,板书:图形 3、比较哪种方法简单 我们数学讲究简便,同学们看看哪种方法最简单?为什么呢? 预设:竖式最简单,竖式一步就能算出来,还容易看明白。 师总结:当我们算较大的数时更能体现竖式的优越性。 4、沟通口算、竖式计算和点子图之间的关心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教学设计 杨惠萍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1.掌握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列竖式计算)。 2.理解用第二个因数的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得多少个十,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树立细节决定成败的思想。 教学重点 1.掌握两位数乘以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并会正确计算。 2.解决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笔算两位数乘以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原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 师:昨天去书店买书,每套书有14本,那么买3套有多少本?生:14×3=42(本) 师:那老师如果买10套书,又有多少本?

生:14×10=140(本) 师:3套书,10套书,同学们都能用所学的知识很快的计算出来。那现在老师增加难度,买了12套书,有多少本呢?该怎么列式?生:14× 12 二、探索新知,明确算理: 师:你为什么要这么列? 生:要求有多少本书,也就是要求 12 个 14 是多少。 师:说的真不错,请同学们估算一下,14× 12大约得多少? 生1:我把12估成10,大约是140本。 生2:我把14估成10.大约是120本。 生3:我把14和12都估成10,大约有100本。 师:如果我把书看成1个点,那么1套书就是14个点,那14套书就组成这样的一幅点子图。老师把刚才你们估算的结果在点子图圈出来。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我们都是估小的。 2、师:14× 12 到底得多少,你能算出准确的答案吗?下面拿出老师给你们准备好的点子图,用黑笔试着在纸上用我们

学过的方法来,分一分,圈一圈,算一算。把14× 12的结果写出来。 生:独立思考后在纸上写出得数。 4 、师巡视,拿出几个同学的做法并投影。 生 1 :14× 4=56(本)56× 3=168(本)师:先把12分成3个4,再算12乘4,最后算56乘3,这是一个好方法。 生 2 :14 × 6=84(本) 84×2=168(本) 师:这也是一个好方法。 生3:14 ×10=140(本)14×2=28(本)140+28=168(本)师刚才这几位同学都是通过先分后和的方法,把未知的知识转化成已学的知识来解决新的问题。说明同学们都积极动脑思考了,真棒。 师:刚才我们利用点子图来计算14× 12 准确值,那是不是我们所有的计算都要用点子图来计算,这样子太麻烦了,有没有什么更好的方法? 生:用列竖式的方法计算。

《笔算乘法》教学设计

《笔算乘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三年级上册P79例4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 2、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和生活实际相结合,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 熟练计算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乘法。 教学难点: 连续进位的计算正确性。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列竖式计算 (媒体出示题目,学生练习,点击媒体出示竖式答案。) 65×4 56×7 3×128 6×213 [设计意图说明:通过两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乘法及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的复习,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乘法的计算打下基础。] 二、新授 探究一:三位数乘以一位数连续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多位数乘以一位数连续进位乘法的计算。(板书课题)媒体出示P79主题图

师:运动场最多可以坐几个人?请学生尝试列竖式计算。 (学生列式计算。) 教师板书学生列出的竖式 8×634=5072(人) 634 ×238 5072 答:运动场最多可以坐5072人。 师:谁来说说这道题的计算过程。 (学生可能回答:先算个位4×8=32,在积的个位上写2,向十位进3,再算3×8=24,24加上个位进上来的3是27,在积的十位上写7,向百位进2。最后算百位上6×8=48,加上十位上进上来的2是50,在积的百位上写0,向千位进5。在积的千位上写5。)师:积的千位上为什么写5,表示什么? (学生可能回答:积百位上6×8=48,还要加上十位上进上来的2,一共是50,满十要向前一位进5。所以在百位上写0,在千位上写5。它表示百位上进上来的5。) 师:谁再来说一说这道题的计算过程。 (学生说出计算过程) 师:对学生的尝试练习进行反馈。学生订正错误。 师小结:在计算的时候,从个位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数;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在计算时,如有进位不要忘记进位,加的时候要仔细。 探究二:在实际运用中熟练计算一位数乘多位数连续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 媒体出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