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51第1课时乘方

151第1课时乘方

151第1课时乘方
151第1课时乘方

1.5 有理数的乘方

1.5.1 乘方

第1课时 乘方

学习目标

1、理解乘方的意义,探究有理数乘方的符号法则,会进行乘方的运算

2、通过合作交流及独立思考,培养学生正确迅速的运算及探究新知识的能力。 重点:乘方的意义及运算

难点:乘方的运算

一、自主学习:

1、复习巩固:

①乘法运算的符号法则及运算方法:

②多个不为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怎样确定?

2、导学:

(1)一般地,几个相同因数a 相乘,即........a a a ,记作,读作

求n 个相同因数的,叫作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 在n a 中,a 叫做,n 叫作。当n

a 看作a 的n 次方的结果时,也可读作。

特别地一个数也可以看作这数本身的一次方,如5就是5的一次,即155=,指数为1通常不写。

(2)警示:

①乘方是一种运算(乘法运算的特例),即求n 个相同因数连乘的简便形式; ②幂是乘方的结果,它不能单独存在,即没有乘方就无所谓幂; ③乘方具有双重含义:既表示一种,又表示乘方运算的结果;

④书写格式:若底数是负数、分数或含运算关系的式子时,必须要用把底数括起来,以体现底数的整体性。

(3)拓展:底数为

,0,1,10,0.1的幂的特性:

(1)n -=0n 1n =(n 为整数) 10n =____个0), 0.1n =0.00…01 (1前面有______个0)

(4)乘方的符号法则:

负数的奇次幂是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数。

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数,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

(5)参照乘法运算的方法进行乘方运算。

(6)用计算器作乘方运算。

二、合作探究:

1、计算: 2010(1)-5(2)-383(5)-41()2

-4(10)-3(2)--223-× 2、2(3)-=;23______-=

3、已知n 是正整数,那么2(1)n -=,21(1)n +-=

4、如果一个有理数的偶次幂是非负数,那么这个有理数是。

A 、正数

B 、负数

C 、0

D 、任何有理数

5、平方等于9的数是,立方等于27的数是,平方等于本身的数是,立方等于本身的数是

三、学以致用:

1、把333()444-×

×写成乘方形式。 2、计算:232-=,22()3

-=,22()3-= 3、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229()32= B 、3327()22-=- C 、239()24

-=- D 、33

27()2

8-=- 4、若249

x =,则x = 若327x =-,则x =

四、能力提升:

1、计算:23456789102222222222--------+

2、2

32______=,

3、观察下列数,根据规律写出横线上的数 12;34-;58;716-;______;第2010个数是____________。

151有理数的乘方(1)教学设计

1.5.1 有理数的乘方(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正确理解乘方、幂、指数、底数等概念。 2.会进行有理数乘方的运算。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乘方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渗透转化思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探索精神,体验小组交流、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正确理解乘方的意义,掌握乘方运算法则. 2.难点:正确理解乘方、底数、指数的概念,并合理运算. 3.关键:弄清底数、指数、幂等概念,注意区别-a n与(-a)n的意义。 教学方法启发式分层次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几个不等于零的有理数相乘,积的符号是怎样确定的? 几个不等于零的有理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确定,当负因数的个数为奇数时,积为负;当负因数的个数为偶数时,积为正. 2.正方形的边长为2,则面积是多少?棱长为2的正方体,则体积为多少? 二、新授 边长为a的正方形的面积是a·a,棱长为a的正方体的体积是a·a·a. a·a简记作a2,读作a的平方(或二次方). a·a·a简记作a3,读作a的立方(或三次方). 一般地,几个相同的因数a相乘,记作a n.即a·a……a.这种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 在a n中,a叫底数,n叫做指数,当a n看作a的n次方的结果时,也可以读作a的n次幂. 例如,在94中,底数是9,指数是4,94读作9的4次方,或9的4次幂,它表示4个9相乘,?即9×9×9×;又如(-2)4的底数是-2,指数是4,读作-2的4次方(或-2的4次幂),它表示(-2)×(-2)×(-2)×(-2). 思考:32与23有什么不同?(-2)3与-23的意义是否相同?其中结果是否一样?(- 2)4与-24呢?(3 5 )2与 2 3 5 呢? (-2)3的底数是-2,指数是3,读作-2的3次幂,表示(-2)×(-2)×(-2),结果是-8;-23的底数是2,指数是3,读作2的3次幂的相反数,表示为-(2×2×2),结果是-8. (-2)3与-23的意义不相同,其结果一样. (-2)4的底数是-2,指数是4,读作-2的四次幂,表示 (-2)×(-2)×(-2)×(-2),?

1.2 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 第1课时 教案

一、情境导入 1.填空: (1)同底数幂相乘,________不变,指数________; (2)a 2×a 3=________;10m ×10n =________; (3)(-3)7×(-3)6=________; (4)a ·a 2·a 3=________; (5)(23)2=23·23=________; (x 4)5=x 4·x 4·x 4·x 4·x 4=________. 2.计算(22)3;(24)3;(102)3. 问题:(1)上述几道题目有什么共同特点? (2)观察计算结果,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3)你能推导一下(a m )n 的结果吗?请试一试.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幂的乘方 计算: (1)(a 3)4; (2)(x m -1)2; (3)[(24)3]3; (4)[(m -n )3]4. 解析:直接运用(a m )n =a mn 计算即可. 解:(1)(a 3)4=a 3×4=a 12; (2)(x m -1)2=x 2(m -1)=x 2m -2; (3)[(24)3]3=24×3×3=236; (4)[(m -n )3]4=(m -n )12. 方法总结:运用幂的乘方法则进行计算时,一定不要将幂的乘方与同底数幂的乘法混淆,在幂的乘方中,底数可以是单项式,也可以是多项式. 探究点二:幂的乘方的逆用 【类型一】 逆用幂的乘方比较数的大小 请看下面的解题过程:比较2100与375的大小. 解:∵2100=(24)25,375=(33)25,又∵24=16,33=27,16<27,∴2100<375. 请你根据上面的解题过程,比较3100与560的大小,并总结本题的解题方法. 解析:首先理解题意,然后可得3100=(35)20,560=(53)20,再比较35与53的大小,即可求得答案. 解:∵3100=(35)20,560=(53)20,又∵35=243,53=125,243>125,即35>53,∴3100>560. 方法总结:此题考查了幂的乘方的性质的应用.注意理解题意,根据题意得到3100=(35)20,560=(53)20是解此题的关键. 【类型二】 逆用幂的乘方求代数式的值 已知2x +5y -3=0,求4x ·32y 的值. 解析:由2x +5y -3=0得2x +5y =3,再把4x ·32y 统一为底数为2的乘方的形式,最后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即可得到结果. 解:∵2x +5y -3=0,∴2x +5y =3,∴4x ·32y =22x ·25y =22x +5y =23=8. 方法总结:本题考查了幂的乘方的逆用及同底数幂的乘法,整体代入求解也比较关键. 【类型三】 逆用幂的乘方结合方程思想求值 已知221=8y +1,9y =3x -9,则代数式13x +12 y 的值为________. 解析:由221=8y +1,9y =3x -9得221=23(y +1),32y =3x - 9,则21=3(y +1),2y =x -9,解得x =21,y =6,故代数式13x +12 y =7+3=10.故答案为10. 方法总结:根据幂的乘方的逆运算进行转化得到x 和y 的方程组,求出x 、y ,再计算代数式. 三、板书设计 1.幂的乘方法则: 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有理数乘方第二课时备课教案

有理数除法课时备课 主备人:备课时间:复备人: 一、课程标准 会进行有理数乘方的计算,并会判断一个乘方的符号 二:课程教材 教材通过几个探索规律的问题情境,进一步感受乘方的意义和运算,感受底数大于1时候,乘方运算结果增长的快。 三、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有理数乘方的运算; 2.通过实例感受当底数大于1时,乘方运算的结果增长的很快。 3.正确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4.理解当底数大于1时,乘方运算的结果增长的很快。 四:学生情况 学生之前学习了有理数乘方的意义,读法和写法,这节课进一步感受乘方的含义。 五:教学方法 传统教学,板书,练习 六:分层教学过程 (1)导课: 一、复习导入 1.什么叫乘方?说出103,-103,(-10)3的底数、指数、幂. 2.计算: (1)101,102,103,104,105,106,1010. (2)21,22,23,24,25,26,210. 问题:观察以上两组题的运算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自学(6分钟) 学生自学课本P61页例三,自己把题目写到练习本上,重新做一遍,观察例三的结果,自己探索发现其中的规律。 1.猜想:观察第2题的结果 (1)101=10,(2)21 =2 102=100,22 =4 103=1000,23 =8 104=10000,24 =16 1010=10000000000.210 =10024 结论:当底数大于1时,乘方运算的结果增长的很快. 做一做:把下面各数写成10的幂的形式 100; 1000, 100000, 1000000000. 2.验证、感受:有一张厚度是0.1毫米的纸,将它对折一次后,厚度为2×0.1毫米. 对折2次后,厚度为多少毫米? 对折20次后,厚度为多少毫米? 3.问题:每层楼平均高度为3米,这张纸对折20次后有多少层楼房高? (3)合作释疑 预习过程中不会的问题写到纸上,小组讨论,小组不会的内容全班讲。 可能的问题 小组互相提问和探讨其中的规律 (4)精讲点拨

1.2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 第2课时 积的乘方 同步练习(学习资料)

1.2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 第2课时积的乘方 基础训练 知识点1 积的乘方法则 1.计算(x2y)3的结果是( ) A.x6y3 B.x5y3 C.x5y D.x2y3 2.计算(-xy3)2的结果是( ) A.x2y6 B.-x2y6 C.x2y9 D.-x2y9 3.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a2·a3=a6 B.(ab)2=a2b2 C.(a2)3=a5 D.a2+a2=a4 4.下列等式错误的是( ) A.(2mn)2=4m2n2 B.(-2mn)2=4m2n2 C.(2m2n2)3=8m6n6 D.(-2m2n2)3=-8m5n5 5.下列计算: ①(ab)2=ab2; ②(4ab)3=12a3b3; ③(-2x3)4=-16x12; ④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a3, 其中正确的有(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知识点2 积的乘方法则的应用 6.如果5n=a,4n=b,那么20n= . 7.式子22 017·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结果是( ) A.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B.-2 C.2 D.-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8.计算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5)2 016×(-1)2 017的结果是( ) A.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B.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C.-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D.-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9.计算(-2a)2-3a2的结果是( ) A.-a2 B.a2 C.-5a2 D.5a2 10.如果(a n b m)3=a9b15,那么( ) A.m=3,n=6 B.m=5,n=3 C.m=12,n=3 D.m=9,n=3 11.若(-2a1+x b2)3=-8a9b6,则x的值是( ) A.0 B.1 C.2 D.3 12.计算(-4×103)2×(-2×103)3的结果为( ) A.1.28×1017 B.-1.28×1017 C.4.8×1016 D.-2.4×1016 13.已知3x+2·5x+2=153x-4,求x的值.

精品教案:1.5.1乘方(第1课时)

1.5.1 乘方(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有理数的乘方、幂、底数、指数的概念及意义;能够正确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2.在生动的情境中让学生获得有理数乘方的初步体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经历从乘法到乘方的推广过程,从中感受转化的数学思想. 3.通过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方意义的过程,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体会与他人合作交流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有理数乘方的运算和意义. 难点:有理数乘方的运算.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导入一:你吃过“手拉面”吗?拉面馆的师傅用一根很粗的面条,把两头捏合在一起拉伸,再捏合,再拉伸,反复几次,就把这根很粗的面条拉成了许多细的面条(假设在拉的过程中面条没有断),如图1所示,这样捏合,就可以拉出很多根细面条. 2 / 2

2 / 2 图1 师:捏合1次后可拉成几根面条?捏合2次后可拉成几根面条?捏合3次后可拉成几根面条?捏合10次后可拉成几根面条?捏合100次后可拉成几根面条?用算式表示. 生:2;2×2;2×2×2;2×2×2×2×2×2×2×2×2×2;. 这么长的算式书写非常麻烦,有没有简单的书写方法呢?学完这节课的内容,同学们一定会找到书写的方法的. 导入二:有这样一个故事:国王要奖赏国际象棋的发明者西塔,问他有什么要求,西塔说:“请在棋盘第一个格子里放1粒麦子,在第二个格子里放2粒麦子,在第三个格子里放4粒麦子,在第四个格子里放8粒麦子,…,以此类推,每个格子里的麦子数都是前一个格子里麦子数的2倍,直到第六十四个格子为止,请给我足够的粮食来实现我的上述要求.”国王慨然应允,请你帮助国王计算一下,他应付给西塔多少粒粮食? 探究新知 1.(课件展示练习题)把下列算式写成乘方的形式. (1)(-2)×(-2)×(-2)×(-2); (2) (?25) × (?25) × (?25) × (?25) × (?25) . (学生思考后回答,集体订正) 教师:想好的请举手,请你回答(教师选一个理解力稍差的学生回答). 学生:(-2)×(-2)×(-2)×(-2)=(?2)4,

第2课时 乘法和除法 (最新教案)

第2课时乘法和除法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巩固所学的乘除法口算和笔算的计算方法,会利用乘、除法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计算过程中能灵活应用因数和积、商的变化规律,正确熟练地计算。 3.通过巩固练习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乘除法笔算的方法,积的变化规律,商不变的规律。 教学难点:能够应用计算方法正确熟练地计算。 教具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复习 这节课我们一起复习“乘法和除法”这部分知识。(板书课题:复习乘法和除法) 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1.打开数学书看一看第四单元和第六单元的内容,想一想都学习了哪些内容。(学生小组内交流) 2.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你们组的交流情况? 3.老师指导并归纳,总结这两个单元所学的乘、除法的相关知识。 4.问:你认为这两个单元哪些内容比较难,你最容易出错?(学生看书,小组合作进行归纳) 三、重点复习,强化提高 1.复习口算。 (1)课件出示教材第113页第4题。 (2)说一说口算的方法是什么?

(3)明确:除数是整十数,商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可从除法意义上想得数,也可用乘法去想,计算后要验算一下,验算时可以用乘法来验算。一位数与几百几十相乘,先乘0前面的数,再看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写几个0。 2.复习积的变化规律,商的变化规律。 (1)课件出示教材第113页第7题。 (2)想一想可以根据什么计算出结果。 积的变化规律: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积也要乘(或除以)几。 商的变化规律:在除法里,被除数、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3.复习笔算。 (1)课件出示教材第113页第5题。 (2)组织学生笔算,说一说笔算的方法。 (3)小结: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字去乘另一个因数,得数的末尾和个位对齐;再用十位上的数字去乘另一个乘数,得数的末尾和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如果因数的末尾有0,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因数末尾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 从被除数的高位数起,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前两位比除数小,就要看前三位;除到被除数的那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4.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教材第113页第6题。 先找出题中的数量关系,再列式计算。

1.5.1 第1课时 乘方的意义及运算

1.5.1乘方 第1课时乘方的意义及运算

1.乘方的意义 定 义:一般地,n 个____的因数a 相乘,即 ,,记作a n ,读作“a 的n 次方”. 乘 方:求n 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____,乘方的结果叫做____.在a n 中,a 叫做____,n 叫做____,当a n 看作a 的n 次方的结果时,也可以读作“a 的n 次____”. 注 意:当底数是负数或分数时,必须用小括号将底数括起来,否则会改变原意. 2.乘方的性质 性 质:(1)负数的奇次幂是____,负数的偶次幂是____; (2)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____,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____. 类型之一 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计算:(1)(-2)3;(2) ????-134 ;(3)-26. 【点悟】 解答本题时要注意:负数的乘方在书写时,一定要把整个负数(连同负号)用小括号括起来,否则会改变原意,如-26≠(-2)6. 类型之二 用计算器进行乘方运算 用计算器计算: (1)(-4)3; (2)(-2)4. 【点悟】 熟悉利用计算器进行乘方运算的计算过程. 类型之三 乘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当你把纸对折一次时,就得到2层,当对折两次时,就得到4层,照这样对折下去: (1)你能发现层数和折纸的次数有什么关系吗? (2)当你对折6次时,层数是多少? (3)如果一张纸的厚度是0.1 mm ,对折10次时,总的厚度是多少?

【点悟】 此类翻倍增长的问题一般都用乘方的知识解决,如细胞分裂、孙悟空“分身术”等,都是这种类型. 1.x 3表示( ) A .3x B .x +x +x C .x ·x ·x D .x +3 2.[2017·杭州]-22=( ) A .-2 B .-4 C .2 D .4 3.[2017·自贡]计算(-1)2 017的结果是( ) A .-1 B .1 C .-2 017 D .2 017 4.把下列乘法式子写成乘方的形式: (1)1×1×1×1×1×1×1=____; (2)3×3×3×3×3=____; (3)(-3)×(-3)×(-3)×(-3)=____; (4)56×56×56×56 =__????564__. 5.把下列乘方写成乘法的形式: (1)(-0.9)3=____; (2)????974 =____; (3)(a -b )2=____. 1.[2015·长沙模拟]比较(-4)3和-4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它们底数相同,指数也相同 B .它们底数相同,但指数不相同 C .它们所表示的意义相同,但运算结果不相同 D .虽然它们底数不同,但运算结果相同 2.[2016·寿光模拟]下列各式:①-(-2);②-|-2|;③-22;④-(-2)2.计算结果为负数的个数有( ) A .4个 B .3个 C .2个 D .1个 3.填空: (1)在73中底数是____,指数是____,读作____;

2.7乘方(2课时)

怀文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设计 初 一 数 学(2.7有理数的乘方①) 主备:王大勇 审校:陈秀珍 日期:2012年9月21日 教学目标:理解有理数乘方。 教学重点:能进行有理数乘方的运算。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底数、指数和幂的概念。 教学内容: 一、自主学习(导学部分) 1、手工拉面是我国的传统面食.制作时,拉面师傅将一团和好的面,揉搓成1根长条后,手握 两端用力拉长,然后将长条对折,再拉长,再对折,每次对折称为一扣,如此反复操作,连续扣 六七次后便成了许多细细的面条.假如一拉扣了6次,你能算出一共有多少根面条吗? 2、文言文赏析:<<庄子>>:“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二、合作、探究、展示 1. 将一张纸对折再对折(纸不得撕裂),直到无法对折为止.猜猜看,这时纸有几层? 2.对折1次纸变成2层,对折2次纸变成4层,依此类推,每对折1次层数就增加1倍.你折了 多少次?请用算式表示你对折出来的纸层数. 3.62 222??? 个 记作什么,读作什么? 642 222??? 个 记作什么,读作什么? 2 222n ??? 个 记作什么,读作什么? 应当注意,乘方是一种运算,幂是乘方运算的结果. 例1 计算:(1) 26 (2)62 (3)73 (4)(-3)4 (5)-34 (6)(-4)3 (7)-43 想一想:(1)与(2)结果一样吗?(4)与(5)结果一样吗?(6)与(7)结果一样吗? 为什么? 例2(1)312?? ??? (2)335?? ??? (3)423??- ??? (4)3 35 想一想:1.(2)与(4)它们相同吗?

151乘方(1)

1.5.1 有理数的乘方(1) 第一课时 知识与技能 (1)正确理解乘方、幂、指数、底数等概念. (2)会进行有理数乘方的运算.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乘方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渗透转化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探索精神,体验小组交流、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正确理解乘方的意义,掌握乘方运算法则. 2.难点:正确理解乘方、底数、指数的概念,并合理运算. 3.关键:弄清底数、指数、幂等概念,注意区别-a n与(-a)n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课堂引入: 做一做:请同学们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多次对折,所产生的纸的层数和对折的次数有关系吗? 师生活动: 引导学生探讨有理数的乘方概念:------------ 二、自主学习: 1. 写出下列各幂的底数与指数:---------------(见课件) 2.自我探究:同底数幂的积的书写形式: 问题1.2.---------------------------------。 教师活动: 指出应注意的事项:-----------------------。 3.学生活动: 议一议:---------- 思考:思考:说说下列各数的意义,它们一样吗? -----------------------------。

4.自主学习:试做 例1:计算:--------------------------。 师生共同评议:----------。 学生活动:做一做-------------- 讨论思考: 观察例1和左边各式的计算结果,你能发现乘方运算的符号有什么规律? 5.学生活动:尝试练习 试一试:1.确定下列幂的正负 ---------------------, 2.-------------。 发现规律:---------。 6.抢答练习:----------------------。 7.巩固应用:---- 三、小结: 你能告诉我这节课的收获吗? 四、问题探讨 ----------------。 例2:用计算器计算(-8)5和(-3)6. ----------------。 课堂练习:智力闯关与议一议:-------- 五、分层作业: 六、巩固练习 1.课本第52页练习1、2.

151乘方2

课题:1.5.1有理数的乘方(2) 七年级 班 姓名: 使用时间: 月 日 学习目标: 1.理解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法则; 2.能熟练地进行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的混合运算 学习重点:有理数的乘方法则的发现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学习难点:乘方法则的发现,混合运算中最佳运算方法的寻找 【课前自主学习】 1、说出下列各式的底数、指数、及其意义并计算结果。 ① 53 ② 4 2 ③(-3)4 ④-34 ⑤ ()23 2 2、有理数混合运算顺序: 【师生交流】 例2 计算: (1) 2 ×(-3)3 - 4×(-3)+15 (2) (-2)3 +(-3)×[(-4)2 +2] -(-3)2 ÷(-2) 【课时练习】1.计算: (1) 313(3)(2)44-?-; (2)2332(3)(2)()3---÷-; (3)2324123()(3)2()42743 -?- +-÷?-+; (4)438(2)1()(2)(5)421--?---?-; 【课堂巩固练习】 一、基础训练 1.填空: (1) ______的平方等于9; (2)(-4)2底数是______指数是______(-4)2=_______ (3) 34表示___个___ 相乘; (4)(-2)3=______ (5)(+1)2003 -(- 1)2002=___ (6)- 14+1=______ 2.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 ① 23=2 ×3 ( ) ② 2+2+2=23 ( ) ③ 23=2×2 ×2 ( )

3.计算:(1)8十(-3)2×(-2); (2)100÷(-2)2-(-2)÷(-32); (3)-34÷2 41×(-32)2. (4)22)2(3---; (5)])3(2[6 1124--?--; (6)222310.25(4)(1)(2)3?-+-÷-; (7)22331( 2.5)(3)(4)43(3)102??--?+--÷+-??. 4.把2 (1)20a b -++=,则20112012()a a b ++=________. 5.计算:(-2)2007+(-2)2008= ; (0.25)2008×42009= ; 1009932)1()1()1()1()1(-?-??-?-?-Λ= . 6.一根绳长1m ,将绳子对折,要使每折绳子为1256m ,则需对折________次. 7.按一定规律排列的一列数依次为: 12,13,110,115,126,135,…,按此规律排列下去,这列数中的第7个数是 . 8.计算:1211-=,2213-=,3217-=,42115-=,52131-=,…,归纳各计算结果中的个位数字规律,猜测201321-的个位数字是 . 二、能力提升 1.1米长的小棒,第一次截去一半,第2次截去剩下的一半,如此下去,第5次后剩下的小棒有多长? 2.若24 7(1)428(4)0a b c ++++-=,求102()a bc +的值.

151有理数的乘方运算教案-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施秉县第三中学教师集体备课教案 主备教师小组教师 上课时间年月日(星期)第周第课时累计课时课题[来源学科网ZXXK] 1.5.1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教学目标: 1、理解乘方的意义,探究有理数乘方的符号法则,会进行乘方的运算 2、通过合作交流及独立思考,培养学生正确迅速的运算及探究新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 乘方的意义及运算 教学难点:[来源学§科§网Z§X§X§K] 乘方的运算[来源:Z,xx,https://www.doczj.com/doc/7312635771.html,] 教学方法及措施: 指导预习,合作探究,点拨总结直观教学法、[来源学#科#网Z#X#X#K] 教学过程修订、增减 课堂流程 【学习流程】:自主学习+展示+点评+练习 【授课流程】:导入+小组对话+小组展示+阅读训练+巩固练习[来源学科网] 一、自主学习[来源学科网ZXXK] 乘法运算的符号法则及运算方法: 多个不为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怎样确定?

二、新课 a a a,记作,读 1. 导学:一般地,几个相同因数a相乘,即........ 作 求n个相同因数的,叫作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在n a中,a叫做,n叫作。当n a看作a的n次方的结果时,也可读作。中.考.资.源.网 特别地一个数也可以看作这数本身的一次方,如5就是5的一次,即1 =,指数为1通常不写。 55 2. 例题讲评 3.课堂练习 4.小结 5.布置作业 导学案 一、预习检测 计算 ( 23=) 22=) ( 24=… ( ( ) 21=) (3= ( -,) (4= -, -,) )2 ( )2 ( ) (2= (1= )2 ( )2 -,) )2 (6= - ( ) ( )2 (5= -,)

151第1课时乘方

1.5 有理数的乘方 1.5.1 乘方 第1课时 乘方 学习目标 1、理解乘方的意义,探究有理数乘方的符号法则,会进行乘方的运算 2、通过合作交流及独立思考,培养学生正确迅速的运算及探究新知识的能力。 重点:乘方的意义及运算 难点:乘方的运算 一、自主学习: 1、复习巩固: ①乘法运算的符号法则及运算方法: ②多个不为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怎样确定? 2、导学: (1)一般地,几个相同因数a 相乘,即........a a a ,记作,读作 求n 个相同因数的,叫作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 在n a 中,a 叫做,n 叫作。当n a 看作a 的n 次方的结果时,也可读作。 特别地一个数也可以看作这数本身的一次方,如5就是5的一次,即155=,指数为1通常不写。 (2)警示: ①乘方是一种运算(乘法运算的特例),即求n 个相同因数连乘的简便形式; ②幂是乘方的结果,它不能单独存在,即没有乘方就无所谓幂; ③乘方具有双重含义:既表示一种,又表示乘方运算的结果; ④书写格式:若底数是负数、分数或含运算关系的式子时,必须要用把底数括起来,以体现底数的整体性。 (3)拓展:底数为 ,0,1,10,0.1的幂的特性: (1)n -=0n 1n =(n 为整数) 10n =____个0), 0.1n =0.00…01 (1前面有______个0) (4)乘方的符号法则: 负数的奇次幂是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数。 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数,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 (5)参照乘法运算的方法进行乘方运算。 (6)用计算器作乘方运算。 二、合作探究: 1、计算: 2010(1)-5(2)-383(5)-41()2 -4(10)-3(2)--223-× 2、2(3)-=;23______-= 3、已知n 是正整数,那么2(1)n -=,21(1)n +-= 4、如果一个有理数的偶次幂是非负数,那么这个有理数是。

151有理数的乘方

1.5.1有理数的乘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正确理解有理数乘方、幂、指数、底数等概念; 会进行有理数乘方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乘方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渗透转化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小组交流,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理解乘方的意义,掌握有理数乘方的符号规律。 难点:正确理解乘方,底数,指数的概念,并合理运算。 教学过程: 1、新课引入: 游戏一:把面积为1的长方形硬纸片沿中间对折,使两边能完全重合,引导学生思考:如此折叠五次后所得长方形面积是多少? 游戏二:把长方形硬纸片对折后再沿折痕剪开,重叠放置后再对折,剪开,引导学生思考如此操作五次后共有多少张硬纸片? 引导学生观察下列四个算式特点? 21×21×21×21×21 ;2×2×2×2×2;(-3)×(-3)×(-3) ×(-3);(-0.3)×(-0.3)×(-0.3)。 (让学生解决上面两个游戏设置的问题,并回答四个算式特点。) 2、深入探究: (1)接着让学生思考:正方形面积与边长a 的关系?正方形体积

与棱长a 的关系? 类比:21×21×21×21×21 应记作 ,读作 。 2×2×2×2×2应记作 ,读作 。 (-3)×(-3)×(-3)×(-3)应记作 ,读作 。 (-0.3)×(-0.3)×(-0.3) 应记作 ,读作 。 让学生猜想: a ·a ·a ……·a 的结果?记作 ,读 作 。 总结:求n 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在a n 中 , a 叫做底数, n 叫做指数。 (2).填空 学生在座位上口答完成。 (强调:一个数可以看作这个数本身的一次方)。 (3).思考:(-2)4可以写成-24吗? (32 )3 可以写成3 23吗? (指名学生回答,师生共同总结:负数和分数的乘方书写时, n 个a

新人教数学7年级上同步训练151乘方

** 有理数的乘方 ** 乘方 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 1.填空题 (1)求几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_______,即n n a a a a ?????=个 =a n 在a n 中,a 叫做 _______,n 叫做______,a n 叫做_______; (2)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______;负数的奇次幂是_______,负数的偶次幂是________; (3)乘方 (-2)5 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果为________; (4)-25 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果为________; (5)在(-2)4中,-2是______,4是______,(-2)4 读作_______或读作_______. 思路解析:按照乘方定义及幂的结构解题. 答案:(1)乘方 底数 指数 幂 (2)正数 负数 正数 (3)5个-2的积 -32 (4)5个2的积的相反数 -32 (5)底数 指数 负二的四次幂 负二的四次方 2.把下列各式写成幂的形式,并指出底数是什么?指数是什么? (1)(-1 13)(-113)(-113)(-11 3 ); (2)(-0.1)×(-0.1)×(-0.1). 思路解析:根据幂的意义写出. 答案:(1)(-1 13)4,底数是-11 3 ,指数是4; (2)(-0.1)3 ,底数是-0.1,指数是3. 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 1.把下列各式写成幂的形式,并指出底数、指数各是什么? (1)(-1.2)×(-1.2)×(-1.2)×(-1.2)×(-1.2); (2) 12 ×12×12×12×12×1 2; (3)2n b b b b ?????个 . 思路解析:底数是负数或分数时,要用括号将底数括起来,在括号外边写上指数,如(-1.2) 5 不能写成-1.25 ,(12 )6不能写成6 1 2. 答案: (1) (-1.2)5 ,其中底数是-1.2,指数是5; (2) ( 12)6,其中底数是1 2 ,指数是6; (3)222n n n b b b b b b ?????==个 ,底数是b ,指数是2n. 2.判断题:

七年级数学上:2.5有理数的乘方(第2课时)教案浙教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 2.5.2有理数的乘方 【教学目标】 1.掌握科学记数法,会用科学记数法来表示一个数; 2.了解乘方在生活实际中的简单应用,能对含有较大数字的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和推断。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科学记数法 难点:把一个数表示成带一位整数的数与10的幂相乘的形式 一、复习旧知,引入课题 1.师问生答:什么运算叫乘方?什么叫幂?5 )2(-的底数、指数、幂各是多少? 2.学生计算: 102=( ),103=( ),104=( ),105=( ),…… 学生观察思考 可得出:指数为2,幂的最末有2个 零,指数为3,幂的最末有3个 零, 指数为4,幂的最末有4个 零,指数为5,幂的最末有5个 零,一般地指数为n ,幂的最末有n 个 零,反之亦然。 二、交流对话,探究新知 1.我们经常遇到一些较大的数,为了使较大的数读写方便,我们常常用10的乘方来表示,(师问生答师写)例如: 600000=6×100000=6×105, 20000000=2×10000000=2×107, 570000000=5.7×100000000=5.7×108 把一个数表示成a (1≤a <10,即带一位整数的数)与10的幂相乘形式,叫做科学 记数法。 从上面三个例子(师生共同)归纳:第一因数是带一位整数的小数,第二个因数的指数比原数的位数小1。 例如358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3.58×108-1=3.58×107 而不能写成35.8×106或 0.358×108 或358×105 ,因这三种表示法中的a 不符合条 件1≤a <10 三、应用新知,体验成功 1. 讲解例3 (学生做后互换批改,再由教师讲评) (1)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230000; 031015800个; (2)下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原来各是什么数? 4.315×103; 1.02×106; (3)(8.1×108)÷(9×105) 思路 (1)230000=2.3×105; 0 31015800个=1.58×1033 (2) 4.315×103=4315; 1.02×106=1020000; (3) (8.1×108)÷(9×105)=900900000810000000109101.85 8==??

《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第2课时)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一章整式的乘除 1.2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 第2课时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并能利用法则进行计算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探索积的乘方的法则,进一步体会幂的意义,发展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培养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逐步概括抽象的认识能力.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理解法则的探索过程和掌握并正确运用积的乘方法则. 难点:运算中有积的乘方,幂的乘方,同底数幂相乘等多种法则,运算时正确运用运算法则.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相关资源 相关图片 五、教学过程 【复习回顾】 1.同底数幂的乘法的运算性质: 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2.幂的乘方的运算性质: 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旧知,进一步巩固、理解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为本节课的学习作铺垫. 【问题情境】 地球可以近似地看做是球体,地球的半径约为3610?km ,它的体积大约是多少立方千米?(已知:球的体积公式是343 V r =π).

(33344(610)33 V r =π=π??) 如何计算33(610)??=,它是幂的乘方吗?33(610)?有怎样的结构特征? 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研究和探索积的乘方. 设计意图:对于球的体积的计算公式前面已经接触过,在实际的计算过程中,会遇到积的乘方的计算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探索和掌握新知识的必要性,同时也可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它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板书:1.2积的乘方 【探究新知】 1.填空,看看运算过程用到哪些运算律,从运算结果能发现什么规律? (1)(3×5)4=(3×5)×(3×5)×(3×5)×(3×5)×=(3×3×3×3) ×(5×5×5×5)=3( ) ×5( ); (2)(ab )4= = =a ( )b ( ); (3)(ab )n = = =a ( )b ( ). 解析:(1)(3×5)4=(3×5)×(3×5)×(3×5)×(3×5)×=(3×3×3×3) ×(5×5×5×5)=34×54; 其中第①步是用乘方的意义;第②步是用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第③步是用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同样的方法可以算出(2)、(3)题; (2)(ab )4=(ab )·(ab )·(ab )·(ab )=(a ·a ·a ·a )·(b ·b ·b ·b )=a 4b 4; (3)()()()() n ab n n a n b n n ab ab ab ab a a a b b b a b =?? ?=?? ?????=个个个;. 2.把你发现的规律用文字语言表述,再用符号语言表达. 积的乘方的结果是把积的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也就是说积的乘方等于幂的乘积. 用符号语言叙述便是:() =n n n ab a b (n 是正整数).

1.51第1课时 乘方

观察、归纳、练习 页

页 四、拓展提高 珠穆朗玛峰是世界的最高峰,它的海拔高度是8848米.把一张足够大的厚 度为0.1毫米的纸,连续对折30次的厚度能超过珠穆朗玛峰.这是真的吗? (1)对折一次后,厚度为多少毫米? (2)对折2次后,厚度为多少毫米? (3)对折30次后,厚度为多少毫米? 五、检测提升 1、填空 1)底数是-1,指数是91的幂写做_________,结果是_________. 2)(-3)3的意义是_________,-33的意义是___________. 3)5个 相乘写成__________, 的5次幂写成_________. 2、选择题. 1).(-7)2等于( ). A .49 B .-49 C .-14 D .14 2).-43的意义是( ). A .3个-4相乘 B .3个-4相加 C .-4乘以3 D .43的相反数 131 3

第 3 页 3).下列各数互为相反数的是( ). A .32与-23 B .32与(-3)2 C .32与-32 D .-32与(-3)2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个数的平方一定大于这个数; B .一个数的平方一定是正数 C .一个数的平方一定小于这个数的绝对值; D .一个数的平方不可能为负数 5).下列算式中,结果正确的是( ). A .(-3)2=6 B .(-1 2)2=1; C .0.12=0.02 D .(-32)3=-27 8 2、用乘方的意义计算下列各式: (1) -2 4 ; (2)(-2)4 (3); (4)(- ) 2 3、计算 3 23?? - ???23

151乘方(2)教学文档

1.5.1 乘方(2) [教学目标] 1.了解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意义,掌握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法则及运算顺序; 2.能够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的运算,并在运算过程中合理使用运算率; 3.培养学生对数的感觉,提高学生正确运算的能力,培养 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灵活性,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是确定的; 2.教学难点:根据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正确地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教学过程设计] 一、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一)运算顺序 1.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 2.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 3.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 例1 计算: (1)(-2)3+(-3)×[(-4)2+2]-(-3)2÷(-2); (2)1-21×[3×(-32)2-(-1)4]+41÷(-2 1)3. 强调:按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进行运算,在每一步运算中,仍然是要先确定结果的符号,再确定符号的绝对值. 例2 观察下面三行数: -2,4,-8,16,-32,64,…;① 0,6,-6,18,-30,66,…;② -1,2,-4, 8,-16,32,….③ (1)第①行数按什么规律排列? (2)第②③行数与第①行数分别有什么关系? (3)取每行数的第10个数,计算这三个数的和.

例3 已知a =-21,b=4,求(2 a )2-22 b -(ab )3+a 3b 的值. (二)课堂练习 1.教材第52页练习; 2.计算: (1)221 --2 21+(-1)101-23×(0.5-32)÷910; (2)1÷(161)×(-7 6)÷(-12); (3)(-2)3+3×(-1)2-(-1)4; (4)[2 233 215383]2141)()()()(-?-+-÷--; (5)5÷[)(221231--]×6. 3.若0)3(22 =-++y x ,求y x xy 322 -的值. 4.已知A=a+a 2+a 3+…+a 2004,若a=1,则A 等于多少?若a 等于-1,则A 等于多少? 二、小结 1.注意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要熟练进行有理数混合运算; 2.在运算中要注意象-72与(-7)2等这类式子的区别. 三、课后作业 教材第56页3,第57页7,8,11.

1.2 第2课时 积的乘方

教学过程 一 目标导学 1.复习回顾 (1) 幂的意义: (2) 同底数幂乘法的运算性质:a m ·a n = a m +n (m ,n 都是正整数) (3) 幂的乘方运算法则: (a m )n = a mn (m ,n 都是正整数) 2.地球可以近似地看做是球体,地球的半径约为6×103km ,它的体积大约是多少 立方千米? 解: V =43πr 3=43 π×(6×103)3 那么,(6×103)3=? 这种运算有什么特征? 学习目标 1.能说出积的乘方的的法则; 2.会用积的乘方的法则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 自主探学 1.不妨先思考(ab )3=? (1)根据幂的意义,(ab )3表示什么? (2)由(ab )3=a 3b 3出发,你能想到更为一般的公式吗? 2.总结积的乘方法则:(ab )n =a n ·b n (m,n 都是正整数) 积的乘方,等于每一因数乘方的积. 3.做一做 (1) (3×5)4=3( )·5( ) (2) (3×5)m =3( )·5( ) (3) (ab )n =a ( )·b ( ) 三 巩固新知 例2 计算:(1) (3x )2 (2) (-2b )5 (3) (-2xy )4 (4) (3a 2)n 四 合作研学

1.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积的乘方,是否也具有上面的性质? 怎样用公式表示? 2.公示逆用 (ab)n=a n·b n(m,n都是正整数)反向使用:a n·b n=(ab)n 计算: (1) 23×53(2) 28×58(3) (-5)16× (-2)15 (4) 24×44×(-0.125)4(5) 0.25100×4100(6) 812×0.12513 五检测评学 1.下面的计算是否正确?如有错误请改正: (1) (ab4)4=ab8(2) (-3pq)2 =-6p2q2 2. 计算:(1) (-3n)3(2) (5xy)3(3) -a3 +(-4a)2a 3.解决本节课一开始地球的体积问题(π取3.14):地球可以近似地看做是球体,地球的半径约为6×103 km,它的体积大约是多少立方千米? 六展示赏学 1.展示自主探学、合作研学、检测评学成果. 2.交流这节课的学习收获,包括知识和方法方面的. (1) 幂的意义: (2) 同底数幂乘法的运算性质:a m·a n= a m+n (m,n都是正整数) (3) 幂的乘方运算法则: (a m)n= a mn (m,n都是正整数) (4) 积的乘方法则:(ab)n=a n·b n(m,n都是正整数) 七布置作业 P8习题1.3第1、2、4、5、6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