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壤污染现状

土壤污染现状

土壤污染现状
土壤污染现状

1.引言

1.1土壤污染现状

土壤是人类社会生产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是难以再生、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目前,我国土壤污染的局势已非常严峻,由土壤污染致使的农产品的生态安全问题已不可小视。因为土壤对环境污染拥有汇的功能,土壤中有毒有害化学品经过水体和大气传递,可危害人类和动物的生存繁衍与性命安全。这一过程可能比较隐蔽, 但土壤污染已威胁人类的安全[1]。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结果表明,5000万亩耕地为中重度污染。受污染的中心地区,都是过去经济发展较快、工业比较发达的东中部地区,珠三角、长三角、东北老工业基地,还有湖南的一些地方,都是重工业的区域,这些地方要进行修复和治理[2]。

我国土壤污染的近况据报道,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结果表明,有5000万亩左右的耕地为中重度污染。据统计,全国遭受工业“三废”污染的耕地达3亿亩,遭受化肥和农药污染的耕地也有2亿多亩,二者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20%。例如:某省曾对47个县和郊区的259万公顷耕地(占全省耕地面积的五分之二)进行过调查,其结果表明,重金属污染已经不同程度威胁到75%的居民,而且污染趋势仍在加剧,污水浇灌等已形成大面积农田的土壤污染。土壤污染将招致非常严重的直接经济损失、导致食物质量不断下降、并导致多种疾病[3]。

当今我国土壤的有机污染非常严重,并且对农产品和人体健康的影响已开始浮现出来。随着石油化工、有机化工和用有机化工为原料的其他工业的发展,废水中可能存在的大分子有机物种类将会越来越多。主要是多环芳香烃(PAHs)类含氮有机化合物、卤代烃及其他杂类有机化合物。制药、炼油、钢铁、皮革、锻造、橡胶、造纸、有色金属、农药、纺织、石化、化工等行业都会不同程度地排放含有难降解的生物大分子有机物的工业废水。包括多氯联苯(PCBs)、多环芳烃(PAHs)和多氯代二恶英(PCDDs/PCDFs)等有机物是近年来最引人关注的几种污染物[4]。持久性或难降解有机污染物(POPs)和持久性或难降解有毒化合物(PTS)都属于挥发性和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它们经过挥发、淋洗和由浓度梯度产生的扩散等在城市土壤中转移入水体、空气中,对水体、大气、生态系统和人类的生命造成极大危害。土壤是多环芳香烃(PAHs)重要的汇。主要来源于废弃物的处理和大气的沉降。另外还有燃料的溢出、使用防腐油和工业废水等。环境中多环芳烃(PAHs)的重要来源就是人类活动,包括化石和生物质燃料的

焚烧和废料的处理(垃圾焚烧等)。近100-150年来,土壤多环芳烃(PAHs)的浓度在不断增长,特别是城市区域。由于土地中的多环芳烃(PAHs)主要通过废弃物处理和大气沉降两种形式输入。因此,废弃物和大气中的含量决定了土壤中多环芳烃(PAHs)的含量。其次因土壤性质影响进入土壤中的PAHs的行为和转化[5]。PCBs(多氯联苯)是一类人工合成的化合物,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土壤是PCBs 主要的汇。如英国土壤中多氯联苯(PCBs)占环境总量的93.1%。

1.2土壤污染种类及其危害

重金属在土壤中具有滞留时间长、不可逆转性、隐蔽性强、无法被微生物降解等特点重金属,在环境中还具有致癌性、致畸性。土壤中的重金属聚集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对土壤造成非常严重的毒害效应,抑制土壤微生物的繁殖,影响土壤微生物生态群落结构的变化。对湘江下游沿岸的农田土壤样品和蔬菜样品的重金属分析表明,土壤中镐、砷、铜、镍、锌和铅含量超标率分别为68.7%,13.2%,2.7%,2.7%,15.1%和8.7%;表现出以锡为主的多种重金属复合污染;蔬菜中镍、铅、砷和锡的超标率分别为10.4%,95.8%,95.8%和68.8%,蔬菜体内锡、铅和锌含量与土壤的含量存在极明显的相关性,表明重金属污染在湘江中下游农田土壤和蔬菜中已经较为突出[6]。

复合污染是土壤污染的普遍存在形式,在土壤环境科学与技术领域深受关注。复合污染是土壤污染的重要特征。在最近几年里人们开始关注共存污染物(如金属/类金属离子、除草剂/杀虫剂类农药、盐分离子、表面活性剂等)对有机污染物界面影响过程。很多研究表明,我国少许经济迅速发展地区土壤不但存在重金属复合污染和多种同类或者异类的微量难降解有机污染物(POPs)复合污染,并且还存在重金属与难降解有机污染物(POPs)叠加的混/复合污染。我国许多地区的土壤存在重金属-多氯联苯(PCBs)、重金属-农药及重金属一多环芳烃(PAHs)复合污染[6]。当今对重金属-有机物复合污染的研究主要聚集在生态环境和环境毒理领域,对重金属-有机物复合污染条件下土壤的生物修复过程及作用机制的研究仍较少触及。

1.3主要的土壤修复方法

1.3.1物理方法

土壤污染修复的物理方法主要有换土法、热处理法等[7]:

1.3.1.1 换土法

换土法是一种有效的处理污染土壤的物理方法,它是将污染土壤经过深翻到土壤底层、或在污染土壤上铺盖清洁土壤、或是将污染土壤与清洁土壤置换等方法。换土法能够有效地将污染土壤与生态系统阻隔,从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但是该方法因为工程量大,费用高,只适宜用于面积小的、土壤污染较为严重的状况。

1.3.1.2 热处理法

热处理是经过加热的方法,将一些拥有挥发性的重金属如汞、砷等从土壤中脱附出来,或进行热固定的一种方法。该方法工艺过于简单,但能耗大,运行成本高,且只适用于易挥发的污染物。

1.3.2 化学方法

化学方法是使用改良剂与重金属之间的化学反应从而对污染土壤中的重金属进行沉淀、分离提取等。主要方法有:化学固定,淋溶法等。

1.3.

2.1化学固定技术

化学固定技术是指在土壤中加入化学试剂降低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能力,或把重金属转化为更加稳定的化合物,降低重金属的毒性。目前为止,固化法包含热塑性微包胶处理、水泥及其他凝硬性材料固化法、玻璃化及微波固化等。固化剂的种类繁多,主要有卜特兰、硅酸盐、高炉矿渣、石灰、水泥窑粉尘、飘尘、沥青等。不同固化剂和辅助剂的组合固化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效果也是不同的[8]。此方法是一种原位修复方法,对土壤扰动比较大, 易破坏土壤的结构和生产力,并且一旦遭到破坏,土壤不容易恢复原状。此方法同样是治标不治本,经固化和稳定化后的重金属仍残留在土壤中,对土壤和植物仍具潜在威胁。

1.3.

2.2 化学淋洗

化学淋洗是指经过化学洗脱的方式,用化学试剂淋洗土壤,从而可将土壤中的重金属有效的去除,达到清洁土壤的目的[9]。用化学淋洗的方法处理土壤中的重金属也具有一些不足之处,容易产生次级污染,化学试剂价格比较昂贵等问题,此外,用化学试剂淋洗过的土壤,其物理化学性质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可能已经不适合植物生长和微生物的繁殖。

1.3.3生物修复

生物修复技术,也就是植物及微生物修复技术。植物修复及微生物修复是目前探究得最活跃的修复技术。植物修复技术主要是使用植物来消除由无机废弃物形成的污染,植物修复主要包括植物固定、植物挥发、植物转化、植物促进及植物提取。在这些方法之中应用最广泛的是植物吸收,主要通过寻找超高量累积重金属的植物进行播种,通过植物吸收转移土壤中的重金属。应用当代基因重组技术培养超商量积聚植物来实现土壤重金属的清除。微生物修复则是通过微生物对某些重金属的吸收、沉积、氧化和还原等作用,减少植物摄取,使其毒性降低。蚯蚓利用富集Se(硒)作用可生产高硒产品,作为人类的食品,通过蚯蚓富铜作用可去除矿山中的有毒物质,改善土壤状况[10]。

1.4 生物表面活性剂

生物表面活性剂( Biosurfactants) 是表面活性剂家族的后来居上者,是由微生物所产生的大分子物质并具有表面活性。相比于化学合成的表面活性剂,生物表面活性剂除具备降低稳定乳化液、表面张力和增加泡沫等相同能力外,还具有一般化学合成表面活性剂所不具备的能生物降解、无毒等益处[11]。这些特征尤其适用于石油工业和环境工程,如重油污染、提高原油采收率、石油的生物降粘土壤的生物修复等。此外,作为天然添加剂,在精细化工、食品产业、农业和医药等工业方面也愈来愈备受青睐。随着人们崇尚自然和环保意识的加强,生物表面活性剂将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并有可能成为化学合成表面活性剂的替代品或升级换代品。

1.4.1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理化特性

评价生物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能够用油/水界面的界面张力和空气/水之间的表面张力来表示;或者用乳化液的不稳定性(破乳能力)和亲水-亲油值(HLB)来表示;或者用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效率-临界胶束浓度(CMC)来表示[12]。

1.4.1.1界面张力

物质的表面活性,是指能降低液体表面张力的性质。因此,表面张力和界面张力是最常用、最直观的表面活性指标。表面张力的测定方法主要有毛细管上升法、泡压法和环法。

表面张力或界面张力用界面张力仪能够很容易的测定。在测样品表面张力之前,先测蒸馏水的表面张力值,来校准界面张力仪[12]。

1.4.1.2 乳化

乳化,即水或者有机溶剂以微小液滴方式扩散于有机相或水相中的现象,也就是当某一液相以微小液滴扩散于另一连续的液相时便构成了乳化液。生物表面活性剂可以稳定乳化液或破乳。其乳化活性能通过测定生物表面活性剂在烃类如煤油中产生浊度的能力来分析,而破乳能够通过生物表面活性剂在一个人工合成表面活性剂造成的标准乳化液中的破乳效果来确定。

1.4.1.3HLB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亲水-亲油(HLB)是一种经常被用来预测这种表面活性剂是不是有助于提升W/O 或O/W 乳化作用的参数。HLB 标度是测定乳化的给定值,规定油酸(C18H34O2)的数值为1,油酸钠(C17H35COONa)的数值为20,介于两者之间的数值为其混合物的比值。新发现的生物表面活性剂的HLB值经过与已知的表面活性剂的HLB值的比较得出。Ozdemir G[13]等选育的一株细菌Rhodoccus H13A,用正构烷烃为惟一碳源,产生一种胞外和胞内糖脂型表面活性剂,该生物表面活性剂的HLB值为5.5,拥有较低的界面张力值,能够构成稳定的水包油乳状液。

1.4.1.4 临界胶束浓度

表面活性剂的效率能够通过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对表面张力的影响来表示,一种表面活性剂加到系统时,基本上当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加,能够观察到表面张力的降低到一个临界值,即当表面活性剂浓度升高到超过某一特定值后表面张力就不会进一步显著降低。研究人员常以临界胶束浓度(CMC)作为生物表面活性剂浓度的一种测定值,即通过测定达到临界胶束浓度(CMC)之前完全发酵液或细胞悬液,或者通过提纯的提取液可以达到的稀释度来测定表面活性剂的浓度,这类稀释度常用临界胶束浓度(CMC)的倒数来表示,即CMC-1。

1.4.1.5 增溶度

向水中添加少量表面活性剂,能使不溶或者微溶于水的有机物的溶解度显著升高,这种现象称为增溶现象。被增溶物质在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中的最大溶解度与同温度下它在纯水中的溶解度之差称为表面活性剂对这类物质的增容度。增溶作用是因为表面活性剂的胶束溶液具备独特的将有机物加溶在胶束中的功效。加溶后不存在两相的界面,是热力学上的稳定系统。加溶的有机物没有分离成分子或离子,而以整个分子团分散在表面活性剂溶液中。

1.4.2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种类

生物表面活性剂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培养时,其代谢过程中分泌产生的一些具有一定表/界面活性、集亲水基和疏水基结构于一分子内部的两亲性化合物。疏水基一般是脂肪或烃类,亲水基为糖、多元醇、多糖及肽。生物表面活性剂可根据来源、生产方法、化学结构和用途分类。广义生物表面活性剂可按用途细分为生物表面活性剂和生物乳化剂;前者是一些低分子量的小分子,能显著改变表/ 界面张力;后者是一些生物大分子,并不能显著降低表/ 界面张力,但对油-水界面表现出很强亲和力,因而可使乳状液得以稳定。按来源分,生物表面活性剂可分成整胞生物转换法(也称发酵法) 和酶促反应法。按亲水基的不同可分为五类:1,糖脂系,如鼠李糖脂、槐糖脂;2,酰基缩氨酸系,如脂肽、脂蛋白;3,磷脂系,如磷脂酰乙醇胺;4,脂肪酸系,如甘油脂、脂肪酸;5,结合多糖、蛋白质及脂的聚合物,如脂多糖复合物[14]。

1.4.3 生物表面活性剂合成及其生产菌

生物表面活性剂已经有了20多年的发展历史。人们对产生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微生物和它的产生机理已有了比较多的认识。在经过发酵法生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过程当中,能够利用不同条件下的微生物细胞生产不同的生物表面活性剂。如细胞生长相干型生物表面活性剂是细胞滋生生长过程中的代谢产物。在限制各种条件下可利用生长细胞或休止的细胞产生生物表面活性剂。或是将发酵法与生物转变联合起来经过加入一种底物前体产生生物表面活性剂。一些重要的生物表面活性剂及其生产菌如表1[15]。

表1生物表面活性剂和它的产生菌

生物表面活性剂生产菌名称

糖脂Arthrobacter sp.

糖脂、蛋白质Torulopsis petrop hilum

槐糖脂Torulopsis bom bicola

海藻糖霉菌酸双脂Torulopsis apicola

Rhodociccus erythropolis

鼠李糖脂Pseudomonas spp.

蔗糖酯Arthro bacter paraf fimeus

果糖脂Arthrobacter paraf fimeus

棒杆霉菌酸Cory ne bacterium lepus

脂肪酸、甘油单、二脂Arthrobacter sp.

多糖-脂肪酸混合物Candica tropicalis

Liposan Canadia lipolytica

Emulsan A cinetobacter calcoaceticus

中性脂Nocardia erythropolis

Cory ne bacterium salvonicum

Surfactin Bacillus subtilis

Bacillus liche niformis

脂肽Candida petrophylum

多糖-蛋白质混合物Cory ne bacterium hydrocar

boclastus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产生首先依赖于生产菌。不一样的的生产菌产生不一样的的生物表面活性剂。怎么才能迅速而有效地挑选出和分离出生物表面活性剂生产菌,是人们探究最多的一个问题。已经有很多方法经过测量液体和空气或两种液体之间的界面力,确定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浓度,从而判断出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菌的存在。这些方法包括泡压法、环法、威廉米吊片法、悬滴法及毛细上升法。

此外,可以用致突变等手段筛选高产菌株,也是一种有效地获得生物表面活性剂生产菌的途径。普遍可采用加入致突变剂或紫外灯照射等方法来使一些菌株产生变异。

1.4.4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生产和制备方法

1.4.4.1 从动植物材料中提取

从古至今人们用皂角洗涮衣物,原本就是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早期应用,皂角提取液现在仍在洗涤工业中应用。现在应用的磷脂、卵磷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是从蛋黄或大豆中分离提取而来的。

1.4.4.2微生物发酵法

生物表面活性剂一般都是由微生物产生,并且大多数的生物表面活性剂是由细菌和酵母菌产生的。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培养时,代谢过程中会分泌出具有一定表面活性的代谢产物。发酵法生产生物表面活性剂可分为三种类型[16]。也就是生长相干型,生物表面活性剂是细胞滋生生长过程中的代谢产物;限制条件下生长相干型,就是在限制条件下用生长细胞产生生物表面活性剂;休止细胞型,用休止的细胞产生生物表面活性剂。微生物以烷烃作为碳源和以水溶性底物为碳源的微生物或者用烷烃和水溶性底物二者都作为碳源的微生物作为生产菌类时,以碳氢化合物为底物的培养基上生长,可以合成很广的一系列范围具有表面活性的物质,如脂蛋白、多糖-蛋白质复合物、糖脂、中性脂磷脂、和等脂肪酸。

1.4.4.3酶合成法

与微生物法相比,酶合成法可以合成一些结构相对来说简单的分子,但是却同样拥有优秀的表面活性。该方法具有常温/常压下操作无危险、反应条件温和、反应专一性强、产物利于分离纯化、副反应少、原料价廉以及固定化酶可以重复使用等优点。利用酶法合成的生物表面活性剂主要有氨基酸、糖苷、单酰化甘油脂、糖脂、磷脂五类。

1.4.5表面活性剂的作用机理

表面活性剂(Surface Active Agents,Surfactants,Detergents)是指明显使溶剂(一般为水)表面张力和液-液界面张力降低,并且具有一定结构、亲水亲油特性和特别的吸附性质的物质[10]。表面活性剂具有亲水和亲油的两重特性,易被吸附、定向于物质的表面,能降低表面张力、洗涤、疏散、柔软、湿润、增溶、消泡、渗透、杀菌、发泡、润滑、乳化、防锈、防腐、抗静电等一系列性能。从结构上来看,几乎所有表面活性剂都是由极性的亲水基和非极性的亲油基两个部分组成。亲水基与水分子作用,使表面活性剂分子融入水相,而与亲油基与水分子相互排斥,与非极性或者弱极性溶剂分子作用,使表面活性剂分子融入油相(溶剂)。表面活性剂分子的亲油基基本上是由烃基组成的,而亲水基则由各种极性基团构成,品种繁多,所以,表面活性剂在特性上的差异,除与烷基的大小和形状有关外,主要与亲水基团的种类有关。亲油基团在种类和结构上的改变远比亲水基团的改变对表面活性剂性质的影响要小,因此,表面活性剂分类一般以亲水基团的结构作为依据。按亲水基是不是带荷电可以将表面活性剂分为离子型和非离子型两大类,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分子能够在水中能电离,形成带阴电荷、阳电荷或同时带阴电荷及阳电荷的离子[17]。带有阳电荷的称作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ationic Surfactant),带阴电荷的称作阴离子表面活性剂(Anionic Surfactant)。同时具备阳电荷又具备阴电荷的则被称作两性表面活性剂(Zwitterionic Surfactant)。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Nonionic Surfactant)分子在水中不能电离,呈电中性。

表面活性剂和螯合剂以其独有的增流、螯合、络合能力和增溶等特性而备受人们青睐。通过表面活性剂的增溶和增流的特性,有研究发现其对修复土壤与沉淀物重金属效果不错,当加入螯合剂后效果更明显[18]。但由于难降解等原因,在增加了重金属在土壤中可溶性的同时,也增加了重金属淋溶的风险。

1.4.5.1 对有机物的增溶洗脱作用

第一,生物表面活性剂减小了液相和固相之间的表面张力,所以可以将阻塞在土壤孔隙中的油类物质分散并通过溶液自身将它洗脱出来;第二,低浓度的生物表面活性剂能明显使两相之间的界面张力降低,有机物得以扩散。同时,两相

界面的面积增加,使细胞和油滴之间直接接触变的更容易;第三,当生物表面活性剂浓度大于临界胶束浓度(CMC)时,便构成了胶团,同时胶团中会溶解大量的有机分子,胶束的内部拥有憎水性,而胶束的外部则拥有亲水性。难溶有机物的憎水性使得其很容易分配到胶核内核,进而有机物在表面活性剂溶液中的溶解度被大大提高,进而能更好地把有机物从土壤中洗脱出来;第四,生物表面活性剂利用亲水基团固定在微生物细胞的表面,而另外一端则暴露在外,从而可以控制细胞表面的疏水性或亲水性[19]。微生物能够分泌出生物表面活性剂于外部介质,改变吸附界面的特性来增强界面与细胞的亲和力,从而增强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增溶洗脱效率。

1.4.5.2 对重金属的络合作用

Miller[20]提出的两种增加土壤中重金属的吸收:一是与土壤液相中的游离金属离子络合;二是通过降低界面张力从而让土壤中重金属离子与生物表面活性剂直接接触。生物表面活性剂通过使表面张力降低,从而来改变表面性质,表面性质的改变使金属离子与土壤之间的粘附性得到削弱,进而促使金属离子与土壤解散及金属离子与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络合[21]。

1.4.6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应用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特征决定了它具有普遍的应用范围, 其应用已渗透到几近所有的工业领域。

1.4.6.1在石油工业中的应用

生物表面活性剂易溶于水,在油水界面上具备杰出的表面活性。可增加含油岩石的湿润性。使岩孔中的残油易于脱附。对原油具备较强的乳化降黏效果[22],其驱油功效比化学合成表面活性剂高3.5-8倍[23]。,Wintershall公司在北海油田使用前西德的FWagner试验室研制出的海藻糖脂,提升原油采收率试验的表明,添加50 mg /L海藻糖脂,驱油效率提高百分之三十,相比于一般化学合成表面活性剂,驱油效果提升了5倍[24]。有些原油含有较多的石蜡和沥青物质,在油井和输油管道中的沉积会给原油的开采形成很大的影响。选用加热或者添加化学除蜡剂会有成本较高且后续处置困难,使用生物表面活性剂可以高效解决这一困难。位于低黏高凝原油渤断块的东营市仙河镇以南区域,井筒结蜡极其严重,影响了油井的正常工作,需要频繁地热洗或着加入清防蜡剂来改变油井结蜡现象,胜利油田孤岛采油厂采用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方法达到了清防蜡的目标。高分子生物表面活性剂Emulsan因具备稳固附着在油/水界面的特征,用相对少量的Emulsan就能使O/W型乳状液稳定,可用于稠油乳状液的直接焚烧、原油的回

收、油罐的淋洗和稠油的运载等方面。

1.4.6.2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利用生物表面活性剂加强环境中有机物的降解和重金属的修复已引起普遍重视。生物表面活性剂能增进土壤颗粒上污染物的分散与增溶、土壤中的烷烃污染物被有选择性地降解,还能富集土壤中的有毒有害物质、根除与降解含Pb,Cd等重金属污染物。受烃类污染的砂土经Scheibenbogen等用铜绿假单细孢菌产生的鼠李糖脂来处理后,可分别使芳香族烃类和脂肪族烃类的回收率达到73%和56%。Man等产生的一种表面活性剂,是利用铜绿假单细孢菌生产出来的,能溶解有毒的有机化学物质,对污染物中的六氯联苯进行回收,其回收率提高了31%。土壤中的Pb和Cd被Asha等用鼠李糖脂去除,污染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淋洗了36 h后,Pb得去除率达到88%,Cd的去除率达到了92%,而且土壤中的微生物也未受到鼠李糖脂的影响,也未改变土壤的构造。

1.4.6.3在医药中的应用

18世纪开始,医药学中开始应用生物表面活性剂,并且在20世纪80年代有了飞速的进展,在医学中经常作为增溶剂、防腐剂、抗氧化剂、渗透剂、助悬剂等来使用:在药物合成中用作催化剂、吸附剂:在药物分析中用作为滴定剂。生物表面活性剂可以降低溶剂与难溶药物两相间的表面张力,使互不相溶的两物质液化成相溶的乳剂或混悬剂。在膏体中常用作基质的表面活性剂有吐温类、司盘类等,主要变换药物的分配系数或直接作用在皮肤上,从而可以透皮吸收药物。生物表面活性剂中的磷脂类具备很强乳化能力,乳化剂可以用静脉注射用乳剂,用量在1% ~ 3% 也就是可将乳剂颗粒乳化成1Lm上下,在体内被代谢经肾脏排泄出去。另外,磷脂也具有加强骨骼性能及抗出血,滋润皮肤和增加伤口愈合的功能。少许生物表面活性剂还具备抗菌、抗病毒、抗肿瘤等的药理功能、改变脂肪代谢和免疫作用,在生物医疗中能够得到较好的应用[25]。

1.4.6.4 在农业中的应用

生物表面活性剂不仅仅应用在以上行业中,在农业等其余领域的使用也日益增长。在农业中生物表面活性剂的主要作用是改善土壤,如儿淀粉动植物胶类、磷脂等。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渗入特性,促进了水份在堆肥颗粒中的传递和扩散,使水分渗入到堆肥深层的时间缩短,起到了特定的疏水作用,并且生物表面活性剂具有优秀的保湿性能,缓解了堆肥中水分的蒸发时间,有利于微生物活性的保持。生物表面活性剂可作农药和动物饮料添加剂。农药中较多的应用主要是皂角苷等来改善植物对某些农药的抵抗力。饮料用改性大豆磷脂、鱼浆、动植物胶类、

海藻酸钠、淀粉等,经科学加工精制而成为纯天然营养型添加剂,适用于各种畜、禽和水产养殖的饮料和饵料添加需要。另外,生物表面活性剂经常被用在果蔬保鲜被覆膜中,用含磷脂、油和各种脂肪的水溶性乳化剂对苹果进行处理,可以减少冷藏时的腐败。

1.4.7展望

作为一种新型的表面活性剂,生物表面活性剂引起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我国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起步较晚,不管是在技术上还是在生物表面活性剂种类数量上都大大低于发达国家,还有待于更进一步的深入研究。生物表面活性剂在极为繁杂的生物物质群中极少的存在,因此大量的提取纯制品非常困难,多数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处于试验探究阶段,还没有进行大规模的生产,只有少数产品走向了市场。这主要是由于其生产成本比化学表面活性剂高,单纯的价格而言,没法与市场上工业合成的表面活性剂相抗衡。一些生物表面活性剂能否会形成二次污染,能否对环境及人类健康有危害还都有待进一步探究。

现如今,生物表面活性剂主要运用于石油工业领域,在其它行业中,譬如在环境工程、农业、洗涤化妆品、生物医疗和食品工业等领域的研究应用还处于初阶研究阶段。另外在纺织、采矿、建材等范畴中还存在极大的利用空间。随着研究的继续深入,生物表面活性剂在各行各业的使用也将会得到广泛的应用,能够预见,这方面的相关研究工作必将会获得更多的成果。此后,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发展方向主要围绕在改进生产技术,扩大应用范围,完善作用机理,解除可能造成的二次污染以及提高活性问题上。开发新式生物表面活性剂系列化产物、衍生产物,面向其他工业领域,绿色化学工业将是今后的发展趋势。随着人们崇尚自然和环保意识的增强,生物表面活性剂将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总体方案(DOC)

一、项目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土壤是构成生态系统的基本要素之一,是国家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土壤环境状况不仅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发展,而且直接关系到农产品安全和人体健康。 中央把防治土壤污染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作为新时期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任务。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并明确要求“把防治土壤污染提上重要议程”。在第六次全国环保大会上,温家宝总理要求“积极开展土壤污染防治”。2003年12月3日,曾培炎副总理曾批示要求“环保总局会同国土资源部就我国部分地区土壤地球化学状况恶化,查清异常原因,并提出综合治理的意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开展全国土壤污染现状调查,综合治理土壤污染”。《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也明确提出,要“以防治土壤污染为重点,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并要求“开展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超标耕地综合治理……,抓紧拟订有关土壤污染方面的法律法规草案”。 近年来,环保、国土、农业等部门和有关科研单位在土壤污染防治方面做了一些积极的探索。但是,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一些地区的土壤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对生态环境、食品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土壤污染的总体形势相当严峻。土壤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群众身体健康、损害群众利益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土壤污染状况不清、原因不明和环境监管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十分突出。开展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摸清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掌握土壤污染情况,是制定土壤污染防治对策,做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基本前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以环保系统监测、科研队伍为主体力量,同时联合中科院、高等院校和其他科研院所等土壤学界的技术力量和人力资源参与调查工作。环保总局先后组织开展了全国土壤环境背景值调查、全国生态现状调查、全国典型地区土壤环境质量探查、菜篮子种植基地、污灌区和有机食品基地环境质量监测调查等大型调查项目。2005年,环保总局在沈阳、南京、广州等三市组织进行了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试点工作,为开展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环保系统拥有覆盖全国的环境监测网络,目前全国共有2289个环境监测站、46984名环境监测技术人员,拥有相当数量的大型仪器设备,加上一大批科研院所和高校的研究力量,完全能够满足调查工作的实际需要。 二、项目总体目标

我国土壤污染现状与防控策略Word版

我国土壤污染现状与防控策略 土壤污染问题是亟需解决的重大环境问题。我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土壤污染成因复杂,危害严重,同时土壤环境监督管理体系不健全,土壤环境保护面临诸多挑战。下一步,应从完善土壤污染防治政策法规标准、切实加强土壤污染物来源控制、严格管控受污染土壤的环境风险、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示范、强化土壤污染防治科技支撑能力建设、建立土壤污染防治投入机制6个方面进一步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 我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 土壤污染现状

根据国务院决定,2005年4月至2013年12月,环境保护部会同国土资源部开展了首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调查范围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未含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的陆地国土,调查点位覆盖全部耕地,部分林地、草地、未利用地和建设用地,实际调查面积约630万平方公里。调查采用统一的方法、标准,基本掌握了全国土壤环境质量的总体状况。 (1)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 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为16.1%,其中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11.2%、2.3%、1.5%和1.1%。污染类型以无机型为主,有机型次之,复合型污染比重较小,无机污染物超标点位数占全部超标点 位的82.8%。从污染分布情况看,南方土壤污染重于北方;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东北老工业基地等部分区域土壤污染问题较为突出,西南、中南地区土壤重金属超标范围较大;镉、汞、砷、铅4种无机污染物含量分布呈现从西北到东南、从东北到西南方向逐渐升高的态势。镉、汞、砷、铜、铅、铬、锌、镍8种无机污染物点位超标率分别为7.0%、1.6%、2.7%、2.1%、1.5%、1.1%、0.9%、4.8%。六六六、滴滴涕、多环芳烃3类有机污染物点位超标率分别为0.5%、1.9%、1.4%。 (2)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

环境污染的现状

一、环境污染的现状 (一)自然环境污染 1、水污染 水是人们得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却受到了严重的污染。目前我国正面临的不得不解决的环境危机之一是缺水和水污染。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在世界银行连续统计的153个国家中居第88位。我国江河湖泊普遍遭受污染,全国75%的湖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90%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南方城市总缺水量的60%—70%是由于水污染造成的;对我国118个大中城市的地下水调查显示,有115个城市地下水受到污染。水污染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加剧了水资源短缺,未来我国水资源紧缺的形势依然严峻。 2、大气污染 我国大气污染的程度和危害度丝毫不亚于我国的水体污染。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污染: (1)一氧化硫 我国的资源消耗主要以煤炭为主。随着煤炭消耗量的增加,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急剧上升,由二氧化硫排放引起的酸雨污染范围也不断扩大,直接造成我国粮食、蔬菜和水果减产,林木死亡,土壤和水体酸化。空气中的二氧化硫甚至引起人体呼吸系统疾病,造成人群死亡率上升。 (2)烟尘、粉尘 烟尘的主要排放源也是火电厂和工业锅炉。由于我国目前许多电厂使用的大多为低效除尘器,因此烟尘排放量居高不下,严重危害了大气环境。 (3)机动车排气污染。受经济增长的推动,我国机动车近年来数量增长迅速,汽车排放的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排放总量逐年上升。此外汽车排放的铅也是城市空气中重要的污染物。铅的排放对居住在城市的居民身体健康将造成严重威胁。 3、固体废弃物污染 目前我国固体废物产生量持续增长。工业固体废物每年增长7%,城市生活垃圾每年增长4%;而对于固体废物处置能力又明显不足,大部分危险废物处于低水平综合利用或简单储存状态。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仅达到20%左右。并且老的固体废物造成的环境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新问题接踵而来:废弃电器产品等新型固体废物不断增长。 (二)室内环境污染 不仅仅是自然环境污染严重,人们居住、办公的环境也同样受到严重污染,正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由于建筑、装饰装修、家具和现代家电与办公器材造成的室内环境污染已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一大杀手,由此产生的空气污染、噪声污染、电磁波及静电干扰、紫外线辐射等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现状统计显示,我国每年有一万人死于室内污染。几乎所有新装修办公室、居室、新购买的车辆都存在室内污染问题。某些污染物甚至超过了国家标准几倍几十倍。专家研究认为,人们在经历了“煤烟污染”和“光化学烟雾污染”的危害之后。目前正在遭受着以“室内空气污染”为主的第三次污染。据监测,室内空气污染是室外的5—10倍。美国专家研究表明。室内空气的污染程度要比室外空气严重二至五倍,在特殊情况下可达到一百倍。室内空气中可检出五百多种挥发性有机物,某些有害气体浓度可高出户外十倍乃至几十倍,其中二十多种是致癌物。 二、环境污染的成因 1、人们的环保观念不强 人们的环保观念不强是造成环境污染的思想根源。比如,实行“限塑令”后,还有很多人去购物、卖菜的时候,仍然使用塑料袋,他们图一时的方便,造成了环境的污染。还有的人为了经济利益,去捕捉野生动物和能捉害虫的鸟类,破坏了生态平衡。

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

1 国污状况调查全土壤染公报 (2014年4月17日) 环境保护部 国土资源部 根据国务院决定,2005年4月至2013年12月,我国开展了首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调查范围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未含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的陆地国土,调查点位覆盖全部耕地,部分林地、草地、未利用地和建设用地,实际调查面积约630万平方公里。调查采用统一的方法、标准,基本掌握了全国土壤环境质量的总体状况。 现将主要数据成果公布如下: 一、总体情况 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工矿业、农业等人为活动以及土壤环境背景值高是造成土壤污染或超标的主要原因。 全国土壤总的超标率为16.1%,其中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11.2%、2.3%、1.5%和1.1%。污染类型以无机型为主,有机型次之,复合型污染比重较小,无机污染物

2 超标点位数占全部超标点位的82.8%。 从污染分布情况看,南方土壤污染重于北方;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东北老工业基地等部分区域土壤污染问题较为突出,西南、中南地区土壤重金属超标范围较大;镉、汞、砷、铅4种无机污染物含量分布呈现从西北到东南、从东北到西南方向逐渐升高的态势。 二、污染物超标情况 (一)无机污染物 镉、汞、砷、铜、铅、铬、锌、镍8种无机污染物点位超标 率分别为7.0%、1.6%、2.7%、2.1%、1.5%、1.1%、0.9%、4.8%。 表1 无机污染物超标情况 不同程度污染点位比例(%) 污染物类型 点位超标率(%) 轻微 轻度 中度 重度 镉 7.0 5.2 0.8 0.5 0.5 汞 1.6 1.2 0.2 0.1 0.1 砷 2.7 2.0 0.4 0.2 0.1 铜 2.1 1.6 0.3 0.15 0.05 铅 1.5 1.1 0.2 0.1 0.1 铬 1.1 0.9 0.15 0.04 0.01 锌 0.9 0.75 0.08 0.05 0.02 镍 4.8 3.9 0.5 0.3 0.1 (二)有机污染物 六六六、滴滴涕、多环芳烃3类有机污染物点位超标率分别为0.5%、1.9%、1.4%。

我国土壤污染现状和污染防治制度概况

我国土壤污染现状及污染防治制度概况 摘要:针对我国土壤污染形势非常严峻.现行制度难以对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结合全国第一次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分别概述了三种类型土壤的污染现状及其相关研究进展.并在介绍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国先进的土壤污染防治制度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现有的土壤污染防治架构.提出了我国应尽快出台《土壤环境保护法》.完善土壤污染防治法律法规.明确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资金来源.建立统一的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机构.以更有效地推动我国的土壤污染防治工作。 关键词:土壤污染;污染防治;农业土壤;工矿业土壤中图分类号:X53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5913/https://www.doczj.com/doc/7311438022.html,ki.kjycx.2016.09.032 土壤是指由矿物质、有机质、水、空气及生物有机体组成的地球陆地表面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层.依据其独特的物质组成、结构和空间位置.在提供肥力的同时.还通过自身的缓冲性、同化和净化性能.在稳定和保护人类生存环境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土壤污染是指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产生的有害物质进入土壤.致使某种有害成分的含量明显高于土壤原有含量而引起土壤环境质量恶化的现象。全国第一次

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全国土壤总超标率为16.1%.事实表明.我国土壤污染形势严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是近期和未来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的一个重点问题。 1 我国土壤污染现状 按功能划分.土壤环境类型可简单划分为天然土壤(含未利用地)、农业土壤(含林业用地)、工矿业土壤和城乡土壤四大类。按污染物种类划分.土壤污染类型可分为无机型污染、有机型污染和复合型污染。根据土壤污染调查公报.我国污染类型以无机型为主.有机型次之.复合型污染所占 比例较小。 1.1 农业土壤污染现状 农业土壤主要包括耕地(一般农田和蔬菜地)、茶园、果园、牧场和其他农、林业用地。农业土壤环境质量不仅会直接影响到农产品质量安全.还会影响到商品经济贸易发展.更与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有着密切联系。根据土壤污染调查公报.我国耕地土壤点位超标率为19.4%.主要污染物为镉、镍、铜、砷、汞、铅、滴滴涕和多环芳烃。 根据陈印军、杨俊彦等人对我国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分析.广东的清洁土壤只占11%.太湖流域有1/3的耕地受到了污染;湖北省受“三废”污染的耕地面积占全省耕地面积

我国土壤污染现状及原因

中国土壤污染现状 摘要:土壤是生物和人类赖以生存和生活的重要环境。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深入,我国土壤环境污染不断加剧。土壤环境质量变化较大,土壤环境污染物种类和数量的不断增加,发生的地域和规模在逐渐扩大,危害也进一步深入。本文从土壤的污染种类出发,通过有机污染物、重金属、放射性元素和病原微生物四个方面阐述了我国土壤污染的现状。 关键词:土壤污染类型;有机;重金属;病原微生物;污染特点 1.1 土壤污染的类型 土壤污染物的种类繁多,按污染物的性质一般可分为 4 类,即有机污染物、重金属、放射性元素和病原微生物。 1.1.1 有机污染 土壤的有机污染作为影响土壤环境的主要污染物已成为国际上关注的热点.有毒、有害的有机化合物在环境中不断积累.到一定时问或在一定条件下有可能给整个生态系统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即所谓的“化学定时炸弹”【1】。目前我国土壤的有机污染十分严重.且对农产品和人体健康的影响已开始显现。如我国从1959年起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用五氯酚钠防治血吸虫病.其中的杂质二噁英已造成区域性二噁英类污染.洞庭湖、潘阳湖底泥中的二噁英含量很高。有机氯农药已禁用了近20年,土壤中的残留量已大大降低,但检出率仍很高。广州蔬菜土壤中六六六的检出率为99%,滴滴涕检出率为100%。太湖流域农田土壤中六六六、滴滴涕检出率仍达100%,一些地区最高残留量仍在1mg/kg以上。 1.1.2 重金属污染 随着工业、城市污染的加剧和农用化学物质种类、数量的增加,土壤重金属污染日益严重,污染程度在加剧,面积在逐年扩大。重金属污染物在土壤中移动性差、滞留时间长、不能被微生物降解并可经水、植物等介质最终影响人类健康。 据我国农业部进行的全国污灌区调查,在约140万hm2的污水灌区中,遭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地面积占污水灌区面积的64.8%,其中轻度污染的占46.7%,中度污染的占9.7%,严重污染的占8.4%。我国每年因重金属污染而减产粮食1000多万t,被重金属污染的粮食每年多达1200万t,合计经济损失至少200亿元。从目前开展重金属污染调查情况来看,我国

浅谈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修复技术

浅谈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修复技术 土壤是一个开放的缓冲动力学系统,承载着环境中50%~90%的污染负荷[1-2]。随着矿产资源开发、冶炼、加工企业等规模的扩大以及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饲料等用量的增加和不合理的使用,致使土壤中重金属含量逐年累积,明显高于其背景值,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质量恶化,对农业环境和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重金属在土壤中移动性差、滞留时间长、难降解,可以通过生物富集作用和生物放大作用进入到农牧产品中[3],从而影响产出物的生长、产量和品质,潜在威胁人体健康[4]。本文对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概述了土壤中重金属的来源,简单介绍了物理修复、化学修复和生物修复技术在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提供参考。 1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 随着矿山开采、冶炼、电镀以及制革行业的蓬勃发展,一些企业盲目追逐经济利益,轻视环境保护,再加上农药、化肥、地膜、饲料添加剂等的大量使用,我国土壤中Pb、Cd、Zn等重金属的污染状况日益严重,污染面积逐年扩大,危害人类和动物的生命健康。据报道,2008年以来,全国已发生100余起重大污染事故,其中Pb、Cd、As等重金属污染事故达30多起。据2014年国家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全国土壤环境总状况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为16.1%,其中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11.2%、2.3%、1.5%和1.1%。据农业部对我国24个省市、320个重点污染区约548 万hm2土壤调查结果显示,污染超标的大田农作物种植面积为60万hm2,其中重金属含量超标的农产品产量与面积约占污染物超标农产品总量与总面积的80%以上,尤

我国环境保护的现状以及对策分析

我国环境保护的现状以及对策分析 崔存新贾西城焦红云(济南市平阴县环保局2504000) [摘要]环境保护是一个国家乃至世界的大事,如何有效保护环境一直是政府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造成环境问题的原因是多样的,诸如经济因素、技术因素、政治因素等。本文从环境保护的现状情况以及对策等方面分析了我国目前环境保护的情况,因此,需要足够重视环境保护,应该建立相应的法律程序加以完善。 [关键词]环境保护现状对策 前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与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环境资源问题达到触目惊心的程度。为适应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趋势和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我国已建立专门负责环境保护的政府机构,尤其在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有关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和措施,加大环保政策的实施力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环境保护,正逐渐从政府专职转变为全民的共同事业。 一、我国目前的环境状况分析 我国的环境状况可以概括为:局部有所改善,总体仍在恶化。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我国环境保护工作虽然取得多项进展,但形势仍然非常严峻。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气污染十分严重 我国大气污染属于煤烟型污染,以尘和酸雨(二氧化硫)污染危害最大,并呈发展趋势。酸雨污染。由于我国迄今尚未对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采取有效措施,而煤炭消耗量不断增加,造成区域性大面积酸雨污染严重。广东、广西、四川盆地和贵州大部分地区形成了我国西南、华南酸雨区,已成为与欧洲、北美并列的世界三大酸雨区之一。 (二)水环境污染日益突出 我国的水环境污染以有机物污染为主,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污染在“七五”期间曾得到较好控制,但近几年又有所恶化。我国湖泊普遍遭到污染,尤其是重金属污染和富营养化问题十分突出。例如:滇池是昆明最大的饮用水源,供水量占全市供水量的54%,由于昆明市及滇池周围地区大量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排入,致使滇池重金属污染和富营养化十分严重,作为饮用水源已有多项指标不合格,藻类丛生,夏秋季84%的水面被藻类覆盖。 (三)植被破坏更加严峻 森林是生态系统的重要支柱。一个良性生态系统要求森林覆盖率不低于30%。尽管建国后我国开展了大规模植树造林活动,但森林破坏更为严重,特别是用材林中可供采伐的成熟林和过熟林蓄积量已大幅度减少。几十年来,由于过度放牧和管理不善,造成了13 亿亩草原严重退化、沙化、碱化,加剧了草地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 二、我国环境保护政策分析 目前我国现阶段的环境政策的成效不断地被新产生的环境压力抵消,仅仅维持了环境状况不致急剧恶化。 (一)建立适当的环境法律体系 同西方发达国家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相比,我国现有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还是不完整的,法律规定也过于原则,缺乏可操作性。因此,从今后立法方向来看,我们应当做好以下几点工作:1、在环境立法中确立各项基本法律原则,包括可持续发展原则,预防污染原则,

我国土壤污染现状

论述我国土壤污染现状 学院: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 专业:安全工程 班级:0234142 学号:023414228 姓名:王震

我国土壤污染现状 根据国务院决定,2005年4月至2013年12月,我国开展了首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调查范围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未含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的陆地国土,调查点位覆盖全部耕地,部分林地、草地、未利用地和建设用地,实际调查面积约630万平方公里。调查采用统一的方法、标准,基本掌握了全国土壤环境质量的总体状况。

现将主要数据成果公布如下: 一、总体情况 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工矿业、农业等人为活动以及土壤环境背景值高是造成土壤污染或超标的主要原因。 全国土壤总的超标率为16.1%,其中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11.2%、2.3%、1.5%和1.1%。污染类型以无机型为主,有机型次之,复合型污染比重较小,无机污染物超标点位数占全部超标点位的82.8%。重金属有机物 地域分布从污染分布情况看,南方土壤污染重于北方;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东北老工业基地等部分区域土壤污染问题较为突出,西南、中南地区土壤重金属超标范围较大;镉、汞、砷、铅4种无机污染物含量分布呈现从西北到东南、从东北到西南方向逐渐升高的态势。 二、污染物超标情况 (一)无机污染物 镉、汞、砷、铜、铅、铬、锌、镍8种无机污染物点位超标率分别为7.0%、1.6%、2.7%、2.1%、1.5%、1.1%、0.9%、4.8%。 表1 无机污染物超标情况 不同程度污染点位比例(%)污染物类型点位超标率(%) 轻微轻度中度重度镉7.0 5.2 0.8 0.5 0.5 汞 1.6 1.2 0.2 0.1 0.1

我国环境污染的现状及主要污染物来源

我国环境污染的现状及主要污染物来源 环境工程1001 冯振山 2010011385 我国环境污染的现状 环境问题一直以来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焦点,全球变暖、能源匮乏、大气污染、人口膨胀和物种灭绝时时刻刻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环境。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环境污染问题同样不容小视。 ▲ 自然环境污染 一、水污染。 目前中国正面临的不得不解决的最可怕的环境危机之一是缺水和水污染。中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在世界银行连续统计的153个国家中居第88位。我国江河湖泊普遍遭受污染,全国75%的湖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90%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南方城市总缺水量的60%~70%是由于水污染造成的;对我国118个大中城市的地下水调查显示,有115个城市地下水受到污染,其中重度污染约占40%。水污染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加剧了水资源短缺,未来我国水资源紧缺的形势依然严峻。城市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由政府包揽,使政府不堪重负,以至于拿不出钱搞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甚至建成污染处理设施也因经费来源问题没解决而难以正常运转。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一些经济发展政策有悖于环境保护。我国一度“遍地开花”的“十五”小企业,布局分散,规模不经济,生产工艺落后,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二、大气污染 中国大气污染的程度和危害度丝毫不亚于我国的水体污染。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污染:

1、二氧化硫。中国的资源消耗主要以煤炭为主,随着煤炭消耗量的增加,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急剧上升,由二氧化硫排放引起得酸雨污染范围也不断扩大,直接造成我国粮食、素菜和水果减产,林木死亡,土壤和水体酸化。空气中的二氧化硫甚至引起人体呼吸系统疾病,造成人群死亡率增加。 2、烟尘、粉尘。烟尘的主要排放源也是火电厂和工业锅炉,由于我国目前许多电厂使用的大多为低效 除尘器,因此烟尘排放量居高不下,严重危害大气环境。3、机动车排气污染。受经济增长的推动,我国机动车近年来数量增长迅速,汽车排放的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排放总量逐年上升。此外汽车排放的铅也是城市空气中重要的污染物。铅的排放对居住在城市的居民身体健康将造成严重威胁。 三、固体废弃物污染 目前我国固体废物产生量持续增长,工业固体废物每年增长7%,城市生活垃圾每年增长4%;而对于固体废物处置能力又明显不足,大部分危险废物处于低水平综合利用或简单储存状态,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仅达到20%左右。并且老的固体废物造成的环境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新问题接踵而来:废弃电器产品等新型固体废物不断增长,农村固体废物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 室内环境污染 自然环境污染固然不可小视,但室内环境污染同样威胁着人类健康。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由于建筑、装饰装修、家具和现代家电与办公器材造成室内环境污染已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一大杀手,由此产生的空气污染、噪声污染、电磁波及静电干扰、紫外线辐射等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现状统计显示,中国每年有11万人死于室内污染,几乎所有新装修办公室、居室、新购买的车辆都存在室内污染问题,某些污染物甚至超过了国家标准几倍几十倍。

土地污染现状

土地污染现状

新视野:基于kchk生态新材料的土壤修复 插棒技术 插棒工装及技术解决了污染物脱离土壤。 kchk材料改土 kchk增加土壤缓冲能力,进一步吸附有害元素和钝化重金属,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增强土壤保水、保肥功能。 微生物技术 微生物在大比表面积、高吸附能力kchk材料上实现迅速繁殖和扩散,使kchk材料具有健康化生物功能。 肥化熟化技术 以kchk材料制作的有机肥,使土壤保墒、透气性和营养元素提高,大幅提升土壤肥力,实现土壤肥化和熟化。

PAL材料介绍 PAL材料是一种采用含有众多生命元素的纳米级多孔道镁质非金属矿为原料,具有给养、保肥节肥、保墒节水、增产增收、提高农产品品质、保护生态环境等功能的土壤增肥保肥保水剂。该项目的实施将减少化肥的用量,减轻化肥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同时采用当前无法利用的矿物资源中的生命元素用于生物工程,一方面,为植物提供了营养,另一方面通过生命活动将生命元素转换到植物的机体中为人类造福。本产品与化肥混用。具有多功能多元的特点,符合肥料要向多元化发展和增钾补微的决策。依据不同农作物对氮磷钾的要求,配置多功能多元素专用肥料,能产生更好的效益。此外,用本产品生产的农产品,除提高粗蛋白外,尚含众多生命必需的化学元素,其中特别是碘和硒,对防治克山病有积极的作用。经过了多年在玉米、小麦、西瓜、西红柿、茄子和林业种植等的大田效果实验证明,既能大量减少化肥用量,又能增产和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的品质。

PAL材料研发工艺和特质 PAL材料(Attapulgite)是坡缕石经过提纯、活化、改性获得的新型材料,是一种含有众多微量元素的珍稀纳米级多孔道非金属矿物质。属于特殊棒状孔径结构,吸附性能好,粘结力强、离子交换量大、比表面积突出,是非金属矿产同类中粘性最强、性能最稳定的多用途矿产资源。 PAL材料主体功能 这种特殊的纳米多孔晶体结构进入土壤后,可以有效地改良土壤的物理性质,特别是增加土壤对水分和空气的通透性能,有利于保水透气,对沙质土壤可增加其保水性,对粘重板结土壤可增加其透水性;PAL材料还具有很强的吸附性和内部比表面积,可以控制和固定土壤中的养分(如固氮),防止土壤中的养分流失和贫瘠化。 PAL材料还具有很强的离子交换作用,可以提高土壤盐基交换能力,并且可以和多种重金属离子进行置换,对重金属污染土壤和盐碱化土壤的修复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我国环境现状及解决对策

题目:我国环境现状及解决对策 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也越来越被人们重视。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同时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影响着经济的发展。经济与环境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由于人们对工业高度发达的负面影响预料不够,预防不利,导致了全球性的三大危机: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人类不断的向环境排放污染物质。如果我们不加以制约、预防,我们地球的环境将越来越恶化,也将制约经济的发展。我们应该积极响应国家限塑、低碳的号召。作为未来接班人的人的青少年,如果不了解人类环境的构成和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无视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不去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的话,我们的生命将毁在我们自己的手中,老天将对我们做出严厉的惩罚。为了同时发展经济和保护我们的自然环境,转变观念和思路,加强引导,树立绿色低碳发展观。发展绿色低碳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政府部门要从政策层面上支持和引导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

业,引导、支持社会树立绿色发展和低碳发展的理念。以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实践和探索为起点,寻求适合国情的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为遏止气候变化不断恶化的势头,积极采取自主行动,从多种环节入手,节能减排降耗,减轻环境灾害,切实履行量化减排义务。 (一)我国环境问题的基本现状: 1. 工业污染,所谓工业污染是指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包括人在内的生物赖以生存和繁衍的自然环境的侵害。目前,中国的很多工业往往伴随着资源大量消耗,生产出现的大气随意排放到空气当中,还有极为严重的噪声污染。面对这些问题,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危害呢?一是工业生产中排放大量未经处理的水、气、渣等有害废物,会严重地破坏农业的生态平衡和自然资源对农业生产的发展造成极大的危害;二是工业“三废”对工业生产本身的危害也很严重,有毒的污染物质会腐蚀管道,损坏设备,影响厂房等的使用寿命;三是环境污染,公害泛滥,直接危害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还有些污染不容易发现,发现以后造成的危害已经很严重。对此我们发现了众多的问题,但是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一些工厂采取现排放后处理的处理方式,导致环境的恶化。也有一些工厂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对一些废水没有经过处理就排放到江河中,废气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导致环境的恶化。 2 .城市环境问题,城市环境污染是在城市的生产和生活中,向自然界排放的各种污染物,超过了自然环境的自净能力,遗留在自然界,并导致自然环境各种因素的性质和功能发生变异,破坏生态平衡,给人类的身体、生产和生活带来危害。一是噪音污染,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全国有40%的城市居民生活在噪音中,噪音有损听力和心血管系统,就此看来,噪音污染对人体的伤害,但是噪音污染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二是城市空气污染,在北方城市以沙尘浮颗粒污染为主,南方城市酸雨污染比较严重。三是城市污水污染,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城市生活的水平提高,生活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同时,全国多数城市地下水均受到一定程度的点状和面状污染,而且水质污染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过度开采地下水造成的地下水位下降,地面下沉,等问题,在沿海和北方缺水城市十分突出。四是城市垃圾污染,城市生活垃圾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城市建设和人类生活最严重的公害之一。面对这一系列的问题,有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环境对人体的伤害,不能加入到保护环境的行列中来。 3. 农业环境污染,在上世纪,农村是多么一片舒适的地方,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的资料不断需求,化学品的大量使用,使现在的农村也面临了一个问题—环境问题。如今的农村,一些人以为保护环境只是城市人的事,然而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在农村垃圾没有统一堆放,洗衣洗菜在同一条小河沟里,喝的是离自家牛栏、猪栏不远的地下井水等等。在农村很多地方你可以发现,垃圾的大量焚烧,一些池塘里面有很多垃圾,水体的富营养化导致一些水藻的大量繁殖……在农村,还有的就是化肥污染,农村人民缺少一定的知识,没有保护环境的意识,化肥和农药的大量使用,造成对土地的大面积的污染。近几年来,这些问题没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农村的环境也越来越差。 (二) 环境破环原因分析: 1.人们的意识不够强,特别是在农村的居民,不能明白环境的重要性,一些人抱着一副无所谓的态度,还有一些人并不明白环境的问题。 而且很少一部分人能感觉到环境的压力,好像这些都不关自己的事情一样,也许因为环境暂时还没有影响到自身的工作和生活,导致现今农村的环境和上世纪农村环境相差甚大。 2. 政府的管理不善,为什么很多人没有意识到环境的危害性呢?为什么还有一些工厂的三废任意排放呢?为什么只求快速的经济发展,开山建房呢…. 这么多的问题,都和政府的管理有关,政府没有加大宣传力度,来增加全国人民的知识,以达到增强人民的环保意识。对于一些工厂的制度的不完善,乱排问题抓的不够严,处罚的不够重,导致一些人的行为。

研究我国土壤污染情况的报告

研究我国土壤污染情况的报告 摘要:我国土壤污染总体形势严峻,部分地区土壤污染严重,由土壤污染引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和群体性事件逐年增多。针对我国土壤污染的现状、危害、原因,提出了解决我国土壤污染的治理措施,以为改良我国土壤污染现状给予理论支持。 关键词:土壤污染危害现状治理措施 1.土壤污染的概念 土壤是指陆地表面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其厚度一般在2 m左右。土壤不但为植物生长提供机械支撑能力,并能为植物生长发育提供所需要的水、肥、气、热等肥力要素。由于人口急剧增长,工业迅猛发展,固体废物不断向土壤表面堆放和倾倒,有害废水不断向土壤中渗透,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及飘尘也不断随雨水降落在土壤中,导致了土壤污染。凡是妨碍土壤正常功能,降低作物产量和质量,还通过粮食、蔬菜,水果等间接影响人体健康的物质,都叫做土壤污染物。 2.我国土壤污染现状及危害 2.1我国土壤污染现状 目前,我国土地污染的总体形势严峻,部分地区土地污染严重,在重污染企业或工业密集区、工矿开采区及周边地区、城市和城郊地区出现了土地重污染区和高风险区。土地污染类型多样,呈现出新老污染物并存、无机有机复合污染的局面。土地污染途径多,原因复杂,控制难度大。土地环境监督管理体系不健全,土地污染防治投入不足,全社会防治意识不强。由土地污染引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和群体性事件逐年增多,成为影响群众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2.2我国土壤污染的危害 在我国,土地污染直接间接地导致了一系列的后果。土地污染导致严重的直接经济损失。初步统计,我国受污染的耕地约有1 000万公顷,有机污染物污染农田达3 600万公顷,主要农产品的农药残留超标率高达16%~20%;污水灌溉污染耕地216.7万公顷,固体废弃物堆存占地和毁田13.3万公顷。每年因土地污染减产粮食超过1 000万吨,造成各种经济损失约200亿元。土地污染危害人体健康。土地污染会使污染物在植物体内积累,并通过食物链富集到人体和动物体中,危害人体健康,引发癌症和其他疾病。土地污染导致生物产品品质不断下降。因农田施用化肥,大多数城市近郊土地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许多地方粮食、蔬菜、水果等食物中镉、砷、铬、铅等重金属含量超标或接近临界值。每年转化成为污染物而进入环境的氮素达1 000万吨,农产品中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污染严重。农膜污染土地面积超过780万公顷,残存的农膜对土地毛细管水起阻流作用,恶化土地物理性状,影响土地通气透水,影响农作物产量和农产品品质。土地污染导致其他环境问题。土地污染导致其他环境问题。土地受到污染后,含重金属浓度较高的污染土容易在风力和水力作用下分别进入到大气和水体中,导致大气污染、地表水污染、地下水污染和生态系统退化等其他次生生态环境问题。 3.造成我国土壤污染的原因 3.1来自工矿业废水的灌溉

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实验室筛选技术规定

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实验室筛选技术 规定 —6—

目录 1 前言 (8) 2 编制依据 (8) 3 术语与定义 (8) 3.1 检测实验室 (8) 3.2 质量控制实验室 (9) 4 申请详查实验室的基本要求 (9) 4.1 总则 (9) 4.2 检测实验室 (9) 4.3 质量控制实验室 (12) 5 实验室筛选评审程序 (13) 5.1 筛选要求 (13) 5.2 筛选评审程序 (13) 5.3 筛选结果的发布和利用 (14) 附表1 (15) 附表2 (18) 附1 (20) 附2 (22) 附3 (26) —7—

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实验室筛选技术规定 1 前言 为了确保参加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以下简称详查)的实验室能够提供准确、可靠的实验数据,加强详查样品分析测试质量管理,规范筛选详查实验室技术能力审核工作,特制订本技术规定。 本技术规定提出了申请详查实验室的基本技术要求及筛选评审程序,主要用于申请承担详查分析测试任务的实验室筛选工作。 2 编制依据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GB/T 27025-2008)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国认实…2016?33号)《合格评定能力验证的通用要求》(GB/T 27043-2012) 《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样品分析测试方法技术规定》 《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规定》 3 术语与定义 详查根据实验室职能、工作性质、范围等分为检测实验室和质量控制实验室。 3.1 检测实验室 检测实验室负责依据详查有关技术规定和管理要求,开展详查样品(包括土壤、农产品和地下水)的制备、分析测试及内部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工作,保存留存样品,并在规定时间内提交检测报告、检测结果统计报表、质控数据和质量评估报告等信息。 —8—

我国环境污染现状

摘要:中国的环境问题,由于中国政府对环境问题的关注,环境法律日趋完善,执法力度加大,对环境污染治理的投人逐年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中国环境问题已朝着好的方面发展。但是,仍存在着环境问题,主要体现在环境污染问题,其中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自然生态环境破坏问题,其中包括土壤环境破坏、水环境破坏、草原退化、森林锐减、生物多样性减少等。两类环境问题互相交叉,相互影响,交织在一起,使得中国面临环境问题也十分严峻。 关键词:中国;环境问题;环境污染;自然生态破坏;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土壤环境破坏;水环境破坏 近年来,中国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进展。 但是,当前环境问题仍十分严重。中国面临的环境问题复杂多样,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背景下产生,长期积累的结果。概括起来,中国的环境问题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问题,二是自然生态环境破坏问题,两类环境问题互相交叉,相互影响,交织在一起,使得中国面临的环境问题相当严峻。当前,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仍在发展,并向农村蔓延,一些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地区的环境污染问题尤为严重;生态破坏的范围和程度也在扩大和加深。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经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和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一、环境污染 虽然“八五”期间,我国的环境保护取得了明显的成就,部分地区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但是,从整体上看,我国的环境污染仍在加剧,环境质量还在恶化。大气二氧化硫含量居高不下,境质量呈恶化趋势,固体废弃物污染量大面广,噪声扰民严重,环境污染事故时有发生。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布的一项报告表明:中国环境污染的规模居世界前列。尤其是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较为严重。 1.水污染 我国是世界上缺水严重的国家,虽然水资源总量为世界总量的第六位,但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10000立方米的1/4,其排位在世界100—117位之间,是世界缺水国之一。据资料统计,全国600多个城市半数以上缺水,其中严重缺水的城市有108个,日缺水量达1600万立方米,几百万人的生活用水紧张,污染性缺水的城市日益增多。因缺水而影响工业产值约达每年2300亿元。随着城市发展和人民生活提高、城市人口增加,缺水势将扩大;农业年缺水约300亿立方米,全国有8000万农村人口,3000多万头牲畜得不到饮水保障,有0.067亿公顷农田由于缺水得不到充足灌溉,造成粮食产量降低一半。从水资源质量看,我国的水环境局部有所改善,但从这些数字上可以看出我国水环境整体上呈恶化趋势。 据资料统计,全国七大水系中一半以上河段水质受到污染,35个重点湖泊中有17个被严重污染,全国1/3的水体不适于鱼类生存,1/4水体不适于灌溉,70%以上城市的水域污染严重,50%以上城镇的水源不符合饮用水标准,40%的水源已不能饮用。水污染已成为水资源利用中的一大障碍,成为威胁人民健康和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我国的水环境污染已经到了非治理不可的地步。 2?大气污染

我国土壤污染现状调查报告分析

我国土壤污染现状调查报告分析 今天,是第45个世界地球日,一份《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却让我们对赖以生存的地球担忧起来:我国耕地土壤点位污染物超标率为19.4%,镉、镍、铜、砷、汞、铅、滴滴涕(双对氯苯基三氯乙烷)和多环芳烃成为罪魁祸首。作为百姓“米袋子”、“菜篮子”的耕地土壤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污染,甚至威胁到我们每天食用的蔬菜、水果、粮食这些“舌尖上的安全”。或许这些污染并不像烟囱中冒的黑烟、河流里淌的污水那么直观,但它们的确就在我们身边—— 我们的土壤现状 上周,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联合发布《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调查结果显示,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为16.1%,其中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 11.2%、2.3%、1.5%和1.1%。南方土壤污染重于北方,长三角、珠三角、东北老工业基地等部分区域土壤污染问题较为突出,西南、中南地区土壤重金属超标范围较大。 从土地利用类型来看,耕地、林地、草地土壤点位超标率分别为19.4%、10%、10.4%。从污染类型看,以无机型为主,超标点位数占全部超标点位的82.8%,有机型次之,复合型污染比重较小。从污染物超标情况看,镉、汞、砷、铜、铅、铬、锌、镍8种无机污染物点位超标率分别为7%、1.6%、2.7%、2.1%、1.5%、1.1%、0.9%、4.8%;六六六(六氯环己烷)、滴滴涕、多环芳烃3类有机污染物点位超标率分别为0.5%、1.9%、1.4%。 据了解,这是首次进行的全国性土壤污染普查,环保部自2005年4月至2013年12月开展了历时8年的调查。 以下几组数据特别值得关注:在调查的690家重污染企业用地及周边土壤点位中,超标点位占36.3%,主要涉及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皮革制品、造纸、石油煤炭、化工医药、化纤橡塑、矿物制品、金属制品、电力等行业。调查的工业废弃地中超标点位占34.9%,工业园区中超标点位占29.4%。 在调查的188处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场地中,超标点位占21.3%,以无机污染为主,垃圾焚烧和填埋场有机污染严重。 调查的采油区中超标点位占23.6%,矿区中超标点位占33.4%,55个污水灌溉区中有39个存在土壤污染,267条干线公路两侧的1578个土壤点位中超标点位占20.3%。 此外,重金属镉污染加重,全国土地镉含量增幅最多超过50%。据调查结果显示,镉、汞、砷、铜、铅、铬、锌、镍这8种重金属为主的无机物的超标点位,占了全部超标点位的82.8%,其中又以镉污染占大头,达到7%。镉的含

矿区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矿区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样品采集如何进行? 一、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1)现地调查实测 对于缺乏近期森林资源调查、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等必备资料或需要重点调查的矿区,开展现地调查实测。 ①收集矿区企业相关资料,通过分析、整理、综合,获取矿区基本情况、森林植被和矿产开发引起的生态破坏情况、确定矿区现地调查的区域范围; ②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现有技术和资料条件,采用1:1万或1:5万比例尺地形图进行现地区划调查或结合遥感图像(TM、SPOT等)进行区划判读,获取矿区森林资源和矿产开发引起的生态破坏的调查数据; ③统计调查数据,完成相关调查规划表的填写和统计。 (2)以省为单位,首先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摸底调查。收集全省有关森林资源调查、矿山企业统计、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地质勘探、地质灾害调查等资料,初步分析掌握需要调查的县和大、中、小型矿山企业数量及分布情况,矿区植被 和生态环境破坏及恢复状况。 二、样品采集 采样步骤为制定采样方案,确定采样点的布置、数目、深度、采样工具等。 (1)采样点布置:布置方法通常用网格布置法。以每隔5 至50 公尺间距进行虚拟网格作业,网格可为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菱形或 平行四边形等形状,于网格节点处即为采样点。即实际上可依现场 面积大小、污染分布与污染物传输速度、污染程度、土壤质地、污 染物质之物理化学性质、场址地表情况而变动。 (2)采样点数目确定:采样数的决定应依据采样计划的数据品质目标、浓度变异性、可容忍之采样误差等,可用适当之统计方法计算。使 用之统计方法应符合采样之目的 (3)采样深度 采样深度依场址及污染物特性而定,通常可分为浅层污染采样及深层污染采样。 ○1浅层污染采样 一般重金属污染或半挥发性有机物之采样深度为表土(地表下0 ~ 15 公分)及里土(地表下15 ~ 30 公分)为主。挥发性有机物除非有地表污染源,否则不易于表土长时间残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