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船长大副面试知识点2

船长大副面试知识点2

船长大副面试知识点2
船长大副面试知识点2

船长大副面试知识点2

1、渔区避让渔船注意事项是什么?

1)既要严格遵守《避碰规则》,还要注意渔船的违规行为; 2)尽可能远离渔场密集区,若不可避免要穿越渔场密集区,务必事先采取增加了望人员、备车航行等安全措施; 3)渔区内让渔船要“先近后远,一条一条让”,要注意不能因采取避让行动而导致另一紧迫局面的形成; 4)要认清渔船所显示的号灯号型,严禁从对拖船之间穿过;避让拖网渔船一般选择过船头的方式;避让正常航行的渔船一般采取过船尾原则;5)在采取避让行动时还应注意本轮的可操纵水域是否足够安全。

2、如何监控引水员在狭窄航道的船舶操作?

1)要熟悉并掌握本船的操纵要素:如船长、驾驶台至船艏距离、驾驶台至船尾距离、船宽、船舶吃水、船舶的转心位置、船舶的冲程、纵距、反移量、船舶应舵时间等等;

2)在抵达前要认真研究并记下所要航行区域的有关资料:包括每个航段的航向和距离、流水向、流速、航标、航标间距离、导标、浅滩/危险物和障碍物位置等等;

3)要充分利用视觉、听觉、雷达和AIS等有效手段进行正规的了望,以便对局势有充分的了解和正确的判断,必要时向引水员报告相应的情况;

4)监控:留意引水员的精神状态,监督引水员的舵令和车钟令是否正确,监督舵工的操舵是否符合要求;要利用一切手段核对船位和航标,若发现任何实际情况与所收集的资料有差异或有疑问要及时询问引水员,以得以澄清和确认,如有诸如灯标移动、航道改向等要及时在海图的相关处用铅笔标识;在航道转弯或转向要运用转心理论确保船舶不会发生搁浅或碰撞事故;在航道交会船时,既要保证船舶有足够的安全距离,也要注意不能因此造成另一紧迫局面发生或船舶偏离安全水域导致事故的发生;狭窄航道内操船要牢记“宁用车,用小舵,一般不用大舵”的良好操船船艺。

3、引水员引航时船长应注意什么事项?

船舶由引航员引航时,并不解除船长管理和驾驶船舶的责任。船长和引航员应交换有关航行方法、当地情况和船舶性能等情况。船长和值班驾驶员应与引航员紧密合作,并保持对船舶船位和动态随时进行核对,船长对引水员的错误操作应及时指出,必要时即行纠正;

船长在非危险航段暂离驾驶台时,应告知引航员,并指定驾驶员负责,如负责值班的驾驶员对引水员的行动或意图有所怀疑时,应要求引水员予以澄清,如仍有怀疑,应立即报告船长,并在船长到达之前采取必要的措施;

在引航过程中,船长全权负责船舶安全;指定人员安放好规定的软梯,保证引航员登离船时的安全以及船舶的安全;

船长和引水员应交换有关航行方法,当地情况和船舶性能等。船长应正确、详细地向引航员介绍本船的主要操纵性能和操纵技术数据,现行水尺和水线以上高度等资料。应了解引航员所用的车钟口令、指挥信号、操作意图、方法和步骤,并向值班驾驶员和舵工明确交待,以确保船舶的安全;

船长应提前认真研究航区内《航路指南》和海图,尤其是对危险地段和应注意的事项应心中有数,设计出安全的航线;

要求并督促值班驾驶员认真了望,注意观察航道、港湾和航行特点及其引领方法,遇有疑问,应立即通知引航员;

认真监督引航员的操作情况,如发现操作不当,应立即纠正,若引航员不接受,有权加以制止,必要时终止其引领,改由自己操作或更换引航员;

船长应满足引水员在有关引航工作上的要求,否则应负责由此引起的责任;但船长应明白,引航员是船东雇来协助船长操纵船舶的,所以不解除船长管理和驾驶船舶的全部责任;

船长应正确签署有关的引航单证,缴纳引航费,移泊费或拖船费等有关的费用。

4、能见度不良情况下的行动规则

1、雾航准备:熟悉《国际海上避碰规则》和相关法律﹑法规、港口规章及内河航行规则等有关驾驶和雾航的规定及要求;充分掌握雾情资料﹑航区特点﹑潮流情况﹑通航密度﹑船舶特性和定位情况,留意观察附近船舶行动规律,随时准备船舶雾航或采取相应行动;根据天气预报、气象传真、航海警告、雾航警报等最新信息,提前进行必要的内部沟通,向值班轮机员通报天气状况及主副机动力和设备需求,通报甲板保持肃静和加派瞭望人员等,试验航行仪器状况,准备雾航的各项安全保障措施;

2、雾中航行:2.1 根据当时能见度不良的环境、情况和本船特点,及时调整船速,确保船舶在任何时候都以安全航速行驶,以便能采取适当而有效的避碰行动,并能在适合当时环境和情况的距离内把船停住。2.2 采取一切可用手段,加强并保持正规瞭望,细心观察灯光、水天线、雷达测距等变化,判断视线是否恶化,船舶是否存在碰撞危险。2.3当能见度低于5海浬且有进一步降低的可能时,值班驾驶员应立即报告船长,并抓紧时机测定船位观察并记录附近海面情况和船舶动态;通知机舱做好主机和其它设备的准备,保持VHF 守听,将雷达调整到最佳工作状态并正确使用,经常用AIS了解附近船舶动态,不论白天、夜间必须开启航行灯、开启驾驶室门以保持有效的听觉瞭望。2.4 能见度降至3海浬及以下时,被视为能见度不良,必须全面实施雾航安全保障措施。值班驾驶员应重点注意:如船长不在驾驶台,应立即请船长上驾驶台;船长抵驾驶台前驾驶员应备车航行并确保随时机动用车;调整船速保持安全航速;改自动舵为手操舵;按章鸣放雾号;进行雷达标绘、系统观测;必要时增派瞭望人员;使用AIS了解附近船舶状况;使用高频电话VHF联系附近船舶以协调避让行动。2.5 当航经近岸、船舶密集、进出港、狭窄水道等复杂水域时,应派员瞭头。瞭头人员应及时将发现或听到的情况及疑点报告驾驶台。2.6 使用VHF16频道在通话空隙中发布本船雾航警报,内容包括船名、时间、船位、航向、航速、意向并提醒过往船舶注意。2.7当视线恶劣、渔船密集、避让困难、航道复杂、定位困难,且船长对航行安全无把握时,为确保船舶安全,在条件许可情况下,船长有权择地锚泊或滞航,并报告公司船管部海务主管。

3、避碰行动:3.1除已断定不存在碰撞危险外,船长、驾驶员听到它船雾号显似在本船正横以前,或与正横以前的它船不能避免碰撞危险时,应将航速减到仅能维持其航向的最小速度,必要时把船完全停住,且必须极其谨慎地驾驶,直至驶过让清。3.2 雾航中避让来船,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应早让(距离6海浬以上时采取行动)、宽让(DCPA大于2海浬)、大幅度让(用大舵角明显转向),切忌小舵角连续转向。采取避让行动后密切观察避让效果直至驶过让清。3.3 凭雷达探测到它船时,要及时判定是否正在形成紧迫局面和/ 或存在碰撞危险。若是,及早采取避让行动;若行动包括转向,要尽可能避免:除对被追越船外,对正横前的船舶采取向左转向。对正横或正横后的船舶采取朝着它转向。

4、雾中锚泊:开亮各层甲板的照明灯,鸣放锚泊船的雾号,当发现来船有碰撞危险,增加鸣放汽笛“·──·”以示警告过往船舶。密切注意附近船舶的动态,派遣水手分别在艏艉敲钟、打锣。伴随恶劣海况、錨地底质不良、通航密度大、锚地拥挤等情况时,船长应在驾驶台值守并备车。

5、海上常用的判断碰撞危险的方法有哪些?

一. 在海上判断碰撞危险的方法有四种( 1 )罗经方位判断法;( 2 )舷角判断法( 3 )桅灯水平张角判断法;( 4 )雷达标绘法。二. 罗经方位判断法在互见情况下可以认为是最有效的方法;优点:简单、方便、迅速、准确,不受罗经和船艏摆动的影响;缺点:无法测距。三. 雷达标绘法在能见度不良的情况下,是最有效的方法;能准确地算出来船的运动要素,TCPA 和DCPA ,通过进一步的作图,还可求出不同的避让措施,缺点:需一定时间的观测和标绘,且受雷达局限性的影响,发现的是回波,不能象视觉一样一目了然。四. 而舷角判断法与桅灯水平张角判断法只能作为一种辅助的手段加以使用,优点:简单、方便、迅速;缺点:是精度不高,易受船艏摆动的影响。

6、确保航行的三大要素?

一. 保持正规了望;二. 使用安全航速;三. 正确判断碰撞危险。其中最重要的要素是保持正规了望。

7、试述船舶进出港应查阅哪些主要文件资料?

一. 查阅世界大洋航路、航路设计图、航路指南、海图等,以选择一条安全经济的航线;二. 查阅气候图、洋流图、航路设计图、气象预报、潮汐表和潮流表等,了解航行季节的水文气象、可能遇到的恶劣天气和

可利用的风流情况;三. 查阅灯标和雾号表、无线电信号表、海图、了解海区的助航设施情况;四. 查阅海图、航路指南及地方性规则,了解航区的特点和注意事项;五. 查阅进港指南和无线电信号表,了解港口及其设施的情况和要求;六. 查阅无线电信号表和船舶定线,了解分道通航制和船舶报告制度等情况;

七. 认真检查船舶的各种证书、船员的证件是否齐全和有效;八. 认真检查运输单证和港口文件是否齐全,妥善保管出口许可证。

8、何谓“不充分的资料”?

不充分的资料通常指:一. 了望手段不当所获得的资料;二. 了望方法不当所获得的资料;三. 判断碰撞危险的方法不当所获得的资料;四. 未能进行系统观测所获得的资料;五. 未能保持连续的不间断的观测所获得的资料;六. 未能排除观测误差而直接加以运用的资料;七. 未经核实的资料。

9、为什么《规则》规定,在分道通航制端部附近行驶应特别谨慎地驾驶?

一. 端部往往是几条航道的汇集处,船舶的通航密度比较大,因而存在较大的碰撞危险度。二. 端部往往是驶进、驶出或穿越分道通航制船舶的所经之处,因而会船的机遇很高,碰撞的可能性也必然增加。三. 各种会遇的格局都可能存在,甚至多船卷入一个碰撞危险的局面,鉴于以上的原因,规则要求所有航经“分道通航制”区域端部附近的船舶,应谨慎地驾驶,尤其应做到以下各项:(1)保持正规的了望,以便对当时的局面和碰撞危险做出充分的估计,对是否存在碰撞危险做出正确的判断。(2)保持高度的戒备,尤其是对特殊情况可能要求的任何戒备。(3)严格控制船速并把机器做好随时操纵的准备。(4)一旦获得碰撞危险的早期预报,应及早地采取避让行动,消除潜在的碰撞危险,避免紧迫局面的形成。(5)严格注意各船的动态,注意船舶间行动的协调,如采取避让行动应注意运用良好的船艺。

10、雾中在雷达上发现左右30 度的区域有一回波向你逼近,你应如何避让为妥?

在回波距离 6 海里之前采取右转避让,转向角控制在60 度左右,如回波接近至4—6 海里,则右转角度至60---90 度。如仍不能避免紧迫局面,应将航速减到能维持航向的最小速度。必要时应把船完全停住,而且,无论如何,应及其谨慎的驾驶,直到碰撞危险过去为止。

11、船舶进出锚地的安全操作及通常应注意的事项(尤其在强风急流情况下)?

一. 保持正规的了望,仔细观察周围船舶的动态,要提防可能有船舶从锚泊船之间穿出的现象。二. 要保证主副机处于正常的运转状态,万一发生故障要冷静对待,根据实际情况,果断采取稳妥的措施。三. 尽量避免从锚泊船的船头穿越,如要穿越,应充分考虑风流压的影响,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四. 要控制船速,加强戒备,以防出现意外情况。五. 如有数艘船舶同时进出锚地,可能互相影响时,应及早用甚高频联系,切记互不相让,各行其是,通话后仍应按照规定鸣放声号。六. 选择锚位要恰当,要与附近的锚泊船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避免抛在两船的旋回圈内,一旦转流掉头时发生碰撞的危险。

12、相遇局面的划分原则

1、对遇:指两船各自位于另一船舶船首向左右各5°之内;

2、大角度交叉:指两船各自位于另一船舶船首向左右各30°~112.5°之内;

3、小角度交叉:指两船各自位于另一船舶船首向左右各自5°~30°之内;

4、追越:是指一船位于另一船舶船首向左右各自112.5°之外,并赶上他船,追越局面形成一般是指在尾灯视距3海里之内;

5、碰撞危险:在断定是否存在碰撞危险时,考虑的因素中应包括下列各点:

5.1、如果来船的罗经方位没有明显的变化,则应认为存在这种危险;

5.2、即使有明显的方位变化,有时也可能存在这种危险,特别是在驶近一艘很大的船舶或拖带船组时,或是在近距离驶近他船时;

6.1、急迫局面:是指两条船舶逼近到单凭让路船的行动不能够在安全距离上驶过的局面;

6.2、紧迫危险:是指两条船舶逼近到单凭让路船舶的行动已经不能避免碰撞,此时直航船舶也应当采取最有利于避免碰撞的行动,可以背离规则;当碰撞已经不可避免时,应采取将碰撞损失降到最小的措施。13、防抗台

1、总则:船长是防抗台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必须亲自指挥、部署防抗台风工作,坚决贯彻“以防为主,防抗结合,适时早避,留有余地”的方针,切实做到“宁可防而不来,不可来而无备”。增收气象预报、台风警报和气象图,密切注意台风运动方向。加强电台值守,密切保持与公司、港口当局、代理或租家的联系。要对船员进行防抗台培训,提高防抗台知识和技术操作水平。船舶动力设备、水密设备、排水设备、通信设备、导航设备和应急救生设备等防抗台设备和属具应随时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发现缺陷或不足,应尽快解决,需要公司协助时应速报公司。

2、防抗台准备:2.1空船或轻载船应在受台风威胁前打满压舱水。燃油柜、淡水柜应尽量合并。以改善船舶稳性、强度,减少受风面积,增加抗台能力。2.2 及时将台风中心的位置和移动方向与船位,标绘在《台风位置图》或《大洋图》上,分析台风的发展趋势和对船舶的影响。2.3按《船舶大风浪航行检查清单》的要求,检查和加固货物及设备属具的绑扎情况,防止在风浪中移动;将水密门窗、通风筒及时关闭,挡板处于关闭位置;按安全监督部的规定执行报告制度;等等。

3、海上防抗台:3.1 当预计船舶受台风(热带气旋)等影响,在未来48小时内将遭受6级以上风力时,应视船舶在台风威胁中。船舶在海上航行受台风严重威胁时,应开足马力及早驶入避风锚地或驶离台风严重影响的区域,同时将船位、航向、航速、海面及风力情况,以及采取和准备采取的防抗台措施及时报告公司。3.2 尽可能采取避离台风的措施:在北半球处于台风进路右半圆且可能受到台风影响的航行船舶,应尽快在保持安全距离的条件下驶往左半圆;处于台风进路左半圆的航行船舶不可贸然驶往右半圆,应保持在比台风纬度低的区域或保持安全距离滞航,等待台风过后续航。除有遮蔽、底质好、船舶不密集的锚地和环境封闭、确有避风条件的港口外,船舶不应保持在锚地和港内抗台。3.3 避离台风时,要根据航区条件,选择适宜航线。要充份注意大风浪对船舶横移的作用,大风浪中要通过险要地段时,应比正常情况下留有较大的安全余地,尽可能在岩礁或险恶地区的下风驶过。3.4 为避离台风中心而顺风航行时,应考虑到风浪、视线不清、船体谐摇、稳性恶化、航速加快和船位不准等可能情况。因此,在接近岸边、岛屿或险滩的海域,特别是夜间更应提高警惕,谨慎驾驶,必要时可顶风滞航,以防发生事故。3.5 船舶航行中万一遭受台风袭击,为避免驶入台风中心,减少危险和损失,可采取以下措施:在右半圆,应使右舷首受风,全速航行脱离,航行困难时则使右舷首受风减速航行;在左半圆或台风进路上应使右舷尾受风顺风航行,顺风航行困难时则使左舷首受风漂浮(南半球相反)。经常测算船舶摇摆周期,调整航向、航速、勿使摇摆周期和波浪周期相一致,防止谐摇(在横浪中航行时尤为重要),同时还应避免船首和狂浪发生正面撞击。3.6 在大风浪中调头十分危险。如形势所迫必须进行调头,应考虑本船稳性,趁风浪相对较弱间隙,慎用车舵尽快调转。

4、锚地码头防抗台:4.1 与代理、港口当局保持密切联系,执行当地防抗台规定,争取有利时机,选择安全和有效的方案、措施防抗台。4.2 港外或海上抗台要比港内抗台更为主动、安全,系泊中船舶要与港口代理联系,及早准备和争取有利时机移往锚地或出海抗台,除非港口避风环境良好、可靠。如经过对码头的抗风条件、风力和其它情况进行全面评估,确实有把握在码头防抗台,船舶应增加系缆和碰垫,缆绳摩擦处垫好衬垫,并使缆绳受力均衡,碰垫要随潮水涨退调整位置,联系好拖轮以便必要时能及时得到协助。

4.3 锚泊和系泊的船舶都要备妥主机,值航行班。抛锚时,应考虑选择底质好、水深富裕、能遮蔽风浪的锚地(如在内河,选择两边为软泥的河岸),且与危险障碍物和附近船舶应有足够安全距离。锚泊中,必要和可能时派人到船首(必须采取措施保护人身安全)看守锚链,随时将锚链方向和受力情况报告船长,以便及时使用车舵减轻锚链受力,缓和船身偏荡。主机转数按具体情况与轮机长商定。4.4锚地抗台要抛“一点锚”且松出足够的链长,以增强抗风能力。在台风中心经过,风力明显减少的间隙,视风力强度、风向与流的强度、流向的关系,当流对船的影响大于风,并使船按一个方向调头时,应及时绞起一个锚,适时再抛,防止两链纠缠。4.5在大风浪中无论走锚与否,不得轻易起锚,应安排人员(充分注意人身安全)在船艏监控锚链,合理使用车舵以稳住锚位。在内河抛锚抗台无法控制锚位致使船舶接近河岸时,要使用车、舵调整艏向以适当的角度顶上河岸以保护车、舵和油舱。无论如何,船长应尽量利用电话寻求公司的技术支持。

14、防风防冻

1、进入大风浪区域前准备工作:1.1注意接收气象报告,及时做好防风防浪准备。1.2航线的选择应充分考虑到船舶结构的抗风浪能力、水密情况、载货情况。应密切注意航线(特别是气导公司选择的航线)选择后的气象变化,必要时及时改变航线或及时联系气导公司推荐新的航线,掌握防抗风浪的主动权。1.3保持舱盖水密,紧闭所有水密门、窗及人孔盖,油水舱及污水井测深管盖应盖好,并能启用。通风筒应关闭及加上帆布套(若有)。1.4做好货物绑扎加固,防止货物移动影响船舶安全。甲板货物及一切甲板上的可移动工具及重物,开航前必须预先安置在适当地点并牢固绑扎,特别注意不要阻塞排水、测深管盖及其它出水孔洞,起货机、吊杆要放妥扎牢。1.5加固锚链,防止滑脱或因磨擦损伤船体。绑扎加固舷梯和引水辅助梯。除拧紧固有的螺丝外,每个梯子应增加三至四条钢丝向内侧拉紧(必要时可在内侧甲板加焊地铃)。1.6空载时,在开航前装满压舱水,避免推进器露出水面。调整水柜(压舱水柜、深水柜)和油柜,尽量减少自由液面的影响。注意吃水差不能过大,防止船首遭大浪拍击。1.6甲板上的缆索应收进储物舱或士多间,并以加固。1.7船头物料间各物料应妥善摆放及绑牢防止因船舶摇晃而造成移动撞击损坏,应检查排水系统各阀是否处于正确位置及进行抽吸测试以确保其随时可用,同时应确保左右吸口及其附近周围干净无杂物等。

1.8要做好电气设备的防水措施,如关紧船艏各水密门,甲板克令吊水密门和耳窗、货舱灯箱门和插座盖,机舱天窗等等;1.9对舷梯马达、救生艇收艇马达和伙食吊等露天马达、电气控制箱可安排木匠缝制帆布罩加以保护,防止浪击、雨击和水击;1.10关闭甲板暂不使用的一切电源。

2、大风浪航行:2.1风力8级(总吨1万吨以下,7级)或涌浪高达5米(总吨1万吨以下,4米),船长应该亲自在驾驶台操纵,通知各部门进入大风浪航行。实行手操舵。2.2如风浪过烈,应适当改变航向或减低航速,以减轻船体及第一舱底部或船尾部份的冲击力。2.3在大风浪中转向或调头,如有困难时,应选择波浪弱的瞬间调头,短暂的加速以增加舵效,使用大角度转向,同时也应考虑船舶当时的稳性对转向的影响。2.4转向时间应选择白天,易观察海面情况。2.5在大风浪中航行,应认真注意操舵,防止被风吹向下风,而使船舶离开计划航线过多。要尽可能在岩礁及险恶地区的下风驶过。2.6及时分析气象,根据情况,决定是否绕航、改向或驶往港湾避风。2.7超大型船舶满载时以偏顺为主,空载时以偏顶为主。2.8若情况允许可组织人力,在确保人身安全的前提下,检查锚机及锚的绑扎固定情况、水密门窗的关闭状况,甲板设施的损坏情况,货物的绑扎情况或损失的评估,并把情况详细报告公司,如情况需要和海况允许,可调头后顺风航行,检查后再转回航向。

3、防冻工作:3.1船舶遇到寒冷(室外气温4℃并将继续下降)天气前,各部门应做好防冻准备。3.2不管白昼,航行灯、室外电罗经复示器、转速表复示器、舵角指示器等的照明应开启,同时甲板电气设备的加热装置等电源也应保持开启,以加热去潮去湿。如需使用甲板机械,应先在无负荷的情况下采用点启动方式进行操作(即每次起动2至3秒,停止1分钟,循环5次以上),等油泵、油马达及液压油充分预热后才能进入正常操作,防止拖动电机过载烧坏。3.3甲板水用完后应放尽管内残水;锚机、绞缆机(船头及船尾)和开舱液压系统(如有)各冷却器用后应放尽内部海水以防结冰破裂;船头及驾驶台顶气笛空气管应放残水,防有水冻塞管路;各室外自来水管必须包扎防冻,主甲板上的淡水管(如有)须停止供水,并放尽管内残水;蒸汽管、废气管应包扎保暖;液压甲板机械应提前加热,无加热设备应卸负荷或减负荷启动运转、暖机,待油温正常后方可使用。3.4结冰时,甲板、舷梯、跳板等处应做好防滑工作,舷梯或跳板下必须放妥安全网,在甲板安装行人扶手绳,撒盐粒防冻,安装“注意滑倒”等警告牌。3.5防止(蒸汽)汽笛冰冻,用毕后应将废气放完,并将汽阀关闭,开航前应事先尽早检验。3.6在冬季,各压载水舱、淡水舱及首尾尖舱不应太满,一般防冻裂船体构件的措施是上层边水舱和前后尖舱的实存水量应不超过满舱的85%,双层底水舱的实存水量应不超过满舱的90%,但也要考虑自由液面增加引起的稳性降低。3.7不进行装卸作业的货舱应及时关闭,空舱应停止舱内通风,以防双层底压舱水及水柜冻结。3.8舵机房应经常紧闭以保持室内温度,以免舵机管系冻结损坏。

15、冰区航行和停泊安全

1、冰区航行准备工作:5.1影响航运的冰区主要分布在高纬度的港口、河流和海岸附近;但由于极地冰山的崩塌漂移,个别冰山可南下至北纬40度水域。冰山和海冰对船舶航行造成了极大威胁。影响航运的世界冰区主要分布:北大西洋沿岸包括圣劳伦斯湾;格陵兰水域;波罗的海的波地尼亚湾、里加湾和芬兰湾;

北太平洋东部太子港以北沿岸及其河流;北太平洋西部日本海北部、鄂霍次克海和白令海沿岸;渤海、黄海北部冬天(2 -3月)为冰期,特别时候冰厚可达0.8米。5.2船舶拟进入或可能进入冰区航行时,船长应提前报告公司相关职能部门,取得许可和指导;确认船舶是否具备冰区加强结构及相关证书;船长、驾驶员严格按《船舶冰区航行检查清单》进行检查和准备,重点注意:5.2.1认真阅读《海员手册》(Mariners’Handbook)和有关区域《航路指南》(Sailing Direction)等资料,详细了解冰区分布及冰区航行的观测方法和注意事项;认真收集和整理有关资料,了解航行区域的冰区组织、通信联系、冰区引航点、破冰船队集合编组地点和航行操作,以做好充分的准备。5.2.2进入冰区前保持连续接收卫通C站和NA VTLX关于冰情的警告和预报,仔细研究冰情分布,充分了解冰况、天气情况和冰区推荐航线等,密切注视冰山动态,提高警惕及早避离。5.2.3检查、充实船上的堵漏毯、木材、快干燥水泥、填塞物料等堵漏器材,并备足燃料、淡水、食物以及御寒衣物及色镜,以防冰困和保护船员不受冻伤。5.2.4保证水密设备、主辅机海水冷却系统、锅炉、空压机、排水设备、照明设备、应急设备都在正常工作技术状态。5.2.5保持适当的吃水和吃水差。一般保持艉吃水大于艏吃水0.5-1.0米,螺旋桨和舵浸入水面以下越深越好,冰厚30公分以上时,应尽可能使螺旋桨沉入水面下1.5米以上。

2、冰区航行注意事项:2.1航线设计,要考虑多种应变方案,只要允许,应避开冰区,特别是冰山区,一旦发现有薄冰要马上进行综合分析,及时调整航线。2.2保持正规瞭望,除保持雷达正规的瞭望外,以视觉和听觉保持正规瞭望是冰区航行的基本要求和最有效手段。2.3冰区航行,船壳、舵扇及螺旋桨容易受损,必须谨慎驾驶,控制好船速,使用小舵角,尽量避免停车或倒车。及时避开漂流的大冰块,无法避让时,应降低船速以缓和撞冰的冲击力量。2.4冰区航行时,要警惕碎冰堵塞海底阀而导致事故,轻载和空载船,必须使用低水位的海底阀。如条件允许,可在尾尖舱或其它低位压载水舱储备部分海水,一旦海底门管路被堵,机舱冷却水可以用压载水舱的海水进行内部循环。2.5要注意冰对船速及操纵性能的影响。遇到来船应提前避让,狭窄水道航行时更应慬慎驾驶。

3、船舶冰区中注意事项:3.1原则上,没有破冰船的协助,决不全速破原冰航行。必要时,应选择冰隙或薄冰处行驶,避免驶近堆叠的厚冰层。夜间可通过雷达观察看出它船通过的航路。若有它船通过,应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尾随它船航行,切忌另辟新路。有圆丘状火浮排状冰叠压的水域,切忌进入。凡当时情况和环境允许,应远离岸边、岛礁和其它碍航物航行。若有破冰船协助,要保持联系并听从指挥行动。3.2船舶驶离江、河口有流冰、浮冰时,应选择在高潮落潮流时通过;驶进江、河口有流冰、浮冰时,应选择在低潮涨潮流时通过。3.3无法避免与大片坚冰或大冰块接触时,要用极慢速度以船首与冰缘成直角接近。防止船头斜向冰层,造成船首划开损及船壳或使船甩向冰缘,损坏螺旋浆和舵。3.4应尽量防止船身被冻结冰内,以防冰的压力对船壳造成严重损坏。3.5通常冰厚超过10公分不宜抛锚,即使冰厚小于10公分,也应尽量避免在冰区抛锚,如果必须,应选择冰层最脆薄处下锚,锚链长度以不超过水深的两倍为宜(如果锚链过长,冰移时容易导致断链)。应常备主机并值航行班,必要时立即起锚离去。3.6船前部如被冰挟住不能动时,可采用以下办法使船脱出:在航道或航路上,船舶被流冰、浮冰挤压不能前进或倒退时,仍要保持正常全速前进,左右使舵20度及以上舵角,使船左右摇摆,松动挟冰,然后倒车退出。倒车时应用正舵。先开极慢倒车,待船尾冰块松动并推离后,再开快倒车,以免螺旋桨猛烈击冰受损。如上述方法无效,可调整油水,使船身左右倾斜或船尾升、降以松动挟冰,然后倒车退出。船舶在流冰、浮冰中航行,要尽量避免使用倒车,当迫不得已时,应特别谨慎,先察看尾部冰况,并保持正舵,严防倒车吸入冰块损坏螺旋桨和舵扇。

16、船舶抛锚操作

1、抛锚准备:1.1认真查阅抛锚区域的相关资料,掌握锚地的详细情况。可询问代理、租家和相关方,了解相关航道和锚地水深、底质、定位条件、旋回余地、潮汐、风流情况,及港口的特殊要求等。1.2抵达锚地前必须适时备车,在有足够旋回余量的水域试验主机倒车。注意风/流影响和空满载状况下的船舶操纵性能,特别是冲程和倒车的船首偏转特点。1.3控制航速,使得抛锚前尽量不需长时间快速倒车。倒车水流抵达船中附近时停车,利用后退余速抛锚。使用锚机放锚法抛锚时,应注意严格控制船舶退速小于锚机送链速度(通常应低于0.3节)。1.4锚地水深25米以下使用锚机将锚送到水面以上,旋紧刹车带,脱开离合器

备好锚,在预定位置松刹车抛锚;水深25至50米时,使用锚机放锚(WALK BACK)至离海底约10米处后备锚,在预定位置再松剎车抛锚,大型船舶则建议全程使用锚机放锚更为安全;水深50米以上使用锚机送锚链将锚放到海底后,在预定位置再继续全程使用锚机松链法拋锚。1.5进入锚泊区域之前,利用雷达、AIS和目视等瞭望手段掌握锚地的锚泊船密度,选择水域较宽,较易进入和操作的锚位。

2、注意事项:2.1抛锚前调整艏向,使船艏稳定对准流和风的主要来向,若发现船艏仍在偏转,切勿冒然抛锚。2.2抛锚过程中,大副要时刻关注出链速度和锚链走向,及时报告船长。每次抛锚或动链后,大副或船艏操作人员应认真检查锚机剎车带和离合器、制链器等是否处于正常状态。2.3抛完锚后要放下制链器,用锚机缓慢松放锚链使制链器受力,以保护刹车带。2.4每隔若干天(如4-5天)将锚链松(绞)若干链环,使之改变摩擦部位,以防损伤锚链。2.5每隔7-10天将锚重抛,以免发生链缠锚或因锚抓底过牢而无法绞起等情况。

17、船舶安全管理(船长)

安全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人、机、环境的方方面面,那么只要我们处理好人与机器、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安全就有保障。就船舶安全管理工作来说,只要处理好船员与设备、船舶与环境的关系,安全事故、险情就能得到防范或控制。

第一、船长作为船公司的代表、船舶经营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同时也是船舶安全工作、防止船舶污染的第一责任人,是船舶最高指挥者,全面负责船舶的安全管理与操作。船长既是ISM/NSM在船舶的实施者,同时也是上述体系运行的监控者。因此,船长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切实履行自己的责任,确保船舶的安全与生产。

第二、自身素质的培养是船长的必修课。船长既是船舶的操作者,也是船舶的管理者。船长首先要具备良好的业务素质和技术素质,从而保证船舶的安全与生产;其次要具备良好道德修养和品格,是值得船员信赖的朋友;其三要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这是船长管理好一艘船舶的必备的条件。

第三、以身作则、严格要求和严格管理是船长首要条件,只有处处以身作则,带头执行船舶规章制度,把执行船舶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到每个岗位中去,贯穿到每项安全管理工作当中去,船舶的安全工作才能收到最佳的效果。同时,船长要处处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要时刻牢记自己日常操作和工作是每个船员的楷模。第四、发挥团队作用是船长必备的组织能力。一艘船上的船员是一个高度紧密的团队,各个岗位都非常重要,只要发挥好每个岗位的作用,才能保证全船安全工作有良好的效果。因此,船长必须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充分调动广大船员的积极性,领导大家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相互协调,共同做好船舶的安全与生产。

第五、安全是一种理念,是一种意识。船长要认真组织好船上各类安全会议及以不同形式和方式,加强对船员的安全意识教育,让安全理念扎根在每位船员的心中。船长是船舶安全管理工作的总指挥,要天天讲安全,不厌其烦地讲安全,久而久之,船员就会在心中留下安全意识的烙印,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就会自觉地去遵守各种操作规程和各项规章制度,在生产作业活动中规范自己的操作行为,我们所在的船舶安全就能得到保障。

第六、船员远离陆地和亲人,生活单调、乏味,船长在日常工作和生活当中,要经常关心船员的生活,与船员们交朋友,了解船员的思想动态,及时向公司反馈船员们的个人、家庭等情况,帮助船员及时解决实际遇到的难题和困难。

第七、船长必须具备管理协调能力,解决日常工作过程中存在的矛盾,协调部门之间的关系,建立船上良好的工作环境,集中精力抓安全工作。船上有不同的部门、不同的岗位,人有性格、情感、情绪、年龄等方面的不同,工作时会存在矛盾,存在沟通、协调方面的困难。船长在管理上要做到“到位而不越位”,全力支持轮机长、大副的工作,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的协调能力,使得轮机长和大副各自管理好自己的部门。

第八、水上风云变幻,危机四伏,外部环境变化大,船舶航行安全风险很大。船长要从航行(次)计划的制定入手,抓住航行(次)计划实施过程中每个环节的控制;从驾驶台值班制度入手,抓住航行值班纪律的控制;从航行值班入手,抓住驾驶台与机舱的整体协调和配合等,时刻抓住船舶航行安全的主动权。

18、为确保船舶的安全, 请简述船长应具备哪些素质?

一.船长应具有一个良好的专业知识水平和良好的综合素质,包括天文、地理、贸易、语言、人际、管理以及计算机等领域,以提高自已的专业判断能力。二.熟悉和掌握国际和国内的相关的法律和法规、地方性规定、公司的体系文件等相关的规定,并予以贯彻执行。三.具有认真负责和精益求精的职业道德,控制成本,创收节支。认真抓好船舶的维修保养工作,特别是救生消防水密等应急方面的维保工作,从点滴抓起,以最少的营运成本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四.认真履行船长的职责,行使自已的权力和义务。利用自已的专业技能和科学的方法分析和判断解决问题,特别是船舶安全营运、防污染、应急等方面的问题,以确保船舶和人员的安全,保护海洋环境,确保船舶的安全营运。五.具有一个良好的管理技能和良好的领导艺术,真正做到使自已是一个有胆识、有见解、敢开拓、能创新的人。懂得用人、善于用人,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对全船能够运筹帷幄。六.具有良好的决策力和思维能力,对问题具有机敏的洞察力和辨别力。七.为人师表,具有平易近人、发扬民主和歉逊的态度对待同志,具有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的良好作风,更好地树立自已的威信,保证船舶的安全生产。

19、船长岗位职责

5、1、职责1.1船长是实施和保持船舶安全管理体系的最高责任者,是船舶安全生产的总负责人,贯彻、执行公司安全和环境保护方针并激励船员遵守该方针,督促、检查本船人员做好其本职工作;1.2以简明的方式发布有关的命令和指令;1.3负责开航前指令的落实;1.4做好信息的搜集、交流工作;1.5审核具体要求的遵守情况,使各种安全操作和防污染管理保持有效。及时发现并报告船舶的不符合规定情况,制定纠正、预防措施,并监督实施。负责本船事故的查处和报告;16对船舶的安全管理体系进行监控,并定期复查;1.7负责对本船船员进行日常训练和考核,在本船船员的船员服务簿内如实记载船员的服务资历和任职表现;1.8负责审批船舶各部门制定的各种工作计划、报告等;1.9负责船舶部分的风险评估;1.10负责审定二副根据航次计划要求绘制的航线;1.11负责审阅并签署大副所做的货物积载图和船舶稳性计算报告;

1.12负责船舶各种紧急情况的应急准备和部署,是紧急情况处置的总指挥;负责本船各种应急训练、演习的计划制定和组织实施;1.13进出港、靠离移泊、通过交通密集区、危险航区、或者遇有恶劣天气和海况,或者发生水上交通事故、船舶污染事故、船舶保安事件以及其他紧急情况时,应当在驾驶台值班,必要时直接指挥船舶;1.14保证船舶和船员携带符合法定要求的证书、文书;1.15保证船舶和船员在开航时处于适航、适任状态,按照规定保障船舶的最低安全配员,保证船舶的正常值班;1.16保障船上人员和临时上船人员的安全,船舶发生事故、危及船舶上人员和财产安全时,应当组织船员和船舶上其他人员尽力施救;

1.17弃船时,应当采取一切措施安排船员离船,船长应当最后离船,在离船前,船长应当指挥船员尽力抢救航海日志、机航日志、油类记录簿、无线电台日志、本航次使用过的航行图和文件以及贵重物品、邮件和现金。1.18船长在保障水上人身与财产安全、船舶保安、防治船舶污染水域方面具有独立决定权,并负有最终责任。船长为履行职责,可以行使下列权力:1.18.1决定船舶的航次计划,对不具备船舶安全航行条件的,可以拒绝开航或者续航;1.18.2对船员用人单位或者船舶所有人下达的违法指令,或者可能危及有关人员、财产和船舶安全或者可能造成水域环境污染的指令,可以拒绝执行;1.18.3发现引航员的操纵指令可能对船舶航行安全构成威胁或者造成水域环境污染时,应当及时纠正、制止,必要时可以要求更换引航员;1.18.4当船舶遇险并严重危及船舶上人员的生命安全时,船长可以决定撤离船舶;1.18.1在船舶的沉没、毁灭不可避免的情况下,船长可以决定弃船,但是,除紧急情况外,应当报经船舶所有人同意;1.18.5对不称职的船员,可以责令其离岗。船舶在海上航行时,船长为保障船舶上人员和船舶的安全,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对在船舶上进行违法、犯罪活动人采取禁闭或者其他必要措施;1.19接受公司最高领导层、指定人员和/或其他有关部门的授权,做好相应工作;1.20负责组织船舶相关主管人员对《船舶设备操作规程》的编写、修改;1.21为公司SMS内部文件的保管人,负责本船舶安全管理体系文件、记录及相关资料的管理;1.22在不设政委的船舶上代行政委的职责。

6、2、船长的权限:2.1船长在安全与防止污染管理工作中,有权采取一切必要的行动,以保证船舶和人员安全,维护船上秩序,避免环境污染。在非常紧急的情况下,可以背离公司安全管理体系的有关要求;

2.2船长可在需要时向公司相应人员要求支持,以便顺利履行船长的安全操作和防止污染的管理职责。

工程测量知识点总结.关键考试知识点

名词解测量复习提要 考试形式:半开卷;开卷范围:手写A4纸一张。 第一章:掌握以下内容(不是名词解释)测量学、水准面、水平面、大地水准面、平面直角坐标、高程、绝对高程、相对高程、高差、测量工作的程序、及遵循的原则、测量的任务、测量的基本工作。 第二章:高程测量的种类、水准原点、水准测量原理、水准仪的使用、、水准点的表示方法、水准路线的种类、水准测量方法{记录(2种)、计算、检核}、水准测量测站的检核方法、闭合、附合水准测量成果计算及精度要求、转点的作用。 第三章:水平角、竖直角测角原理、经纬仪的操作、测回法测水平角的观测、记录、计算方法及精度要求、竖直角仰、俯角代表的意义、竖直角的观测、记录、计算方法。 第四章:测量工作所指距离的内容、直线定线定义及操作、钢尺量距方法、精度要求及计算方法。 第五章:直线定向内容、直线的基本方向、方位角的内容及取值范围、正反方位角的关系、方位角与象限角关系。方位角的计算。 第六章:误差产生原因、分类,评定精度的方法、算术平均数与真值之间的关系。 第七章:控制、控制测量、控制网的内容,平面控制测量的形式,导线布设形式、导线测量的外业内容,闭合、附合导线的内业计算及各自的精度要求,坐标正算、坐标反算。跨河流水准测量内容、三角高程测量的适应范围。 第八章:地形图涵盖内容、比例尺、纸上与地面距离的互换计算、地物的表示方法(4种)、地貌的表示方法(等高线、等高距、等高线平距)、会看典型的地貌、理解等高线的特征。测图前要做哪几项准备工作、视距测量公式、碎步测量测站上要做的工作、地形测量的记录、计算以及测量的原理。地形图的运用(掌握第项) 第九章:拨角法放线其转向角的计算及正负角的意义,纵、横断面图涵盖的主要内容。 第十章:圆曲线及带缓和曲线的圆曲线要素计算、主点测设及里程计算,用偏角法测设2种曲线如何进行碎步测量(内、外业)。 第十一章:测设的基本工作(水平角、高程、点位、坡度)先内业如何计算,后外业如何观测。 桥墩、桥台中心点(直线)测设的内业 抓住教材、作业及回忆实习整个过程(内、外业)去复习。 析 1.水准面:将海洋处于静止平衡状态时的海水面或与其平行的水面,称为水准面。 2.大地体:由地球水准面所包围的地球形体,它代表了地球的自然形状和大小。 3.参考椭球面:与大地水准面非常接近的能用数学方程表示的旋转椭球体相应的规则曲面。4.绝对高程:地面点沿铅垂线至大地水准面的距离。 5.相对高程:地面点沿其铅垂线方向至任意假定的水准面的距离称为相对高程。 6.高差:地面两点间的绝对高程或相对高程之差。

高中数学考试必备的知识点

高中数学考试必备的知识点整理 温馨提示:在复习的同时,也要结合课本上的例题去复习,重点是课本,而不是题目应该怎样去做,所以在考前的一天必须回归课本复习,心中无公式,是解不出任何题目来的,只要心中有公式,中等的题目都可以解决。 必修一: 一、集合的运算: 交集:定义:由集合A 和集合B 中的公共元素组成的集合叫交集,记为A B I 并集:定义:由属于集合A 或属于集合B 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并集,记为 A B U 补集:定义:在全集U 中,由所有不属于集合A 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补集,记为U C A 二、指数与指数函数 1、幂的运算法则: (1)a m ? a n = a m + n , (2)n m n m a a a -=÷, (3)( a m ) n = a m n (4)( ab ) n = a n ? b n (5) n n n b a b a =?? ? ?? (6)a 0 = 1 ( a ≠0) (7)n n a a 1=- (8)m n m n a a = (9) n m a - = 2、根式的性质

(1)n a =.(2)当n a =; 当n ,0 ||,0a a a a a ≥?==? -≠>. 6、对数的运算法则: (1)a b = N <=> b = log a N (2)log a 1 = 0 (3)log a a = 1 (4)log a a b = b (5)a log a N = N (6)log a (MN) = log a M + log a N (7)log a ( N M ) = log a M -log a N (8)log a N b = b log a N (9)换底公式:log a N = a N b b log log (10)推论 :log log m n a a n b b m = (0a >,且1a >,,0m n >,且1m ≠,1n ≠, 0N >). (11)log a N = a N log 1 (12)常用对数:lg N = log 10 N (13)自然对数:ln A = log e A 必修4: 1、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二建管理重点知识点

1.进度目标是指: 项目动用的时间目标,也及项目交付使用的时间目标。 2.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工作涉及(项目实施阶段的全过程)即(设计前的准备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动用前准备阶段)(保修期) 3.施工总承包方管理任务:①负责组织和管理分包施工单位的施工 ②负责施工资源的供应组织 4.施工总承包管理方的主要特征:①不承担施工任务②不与分包方和供货方直接签施工合同 ③承担对分包方的组织和管理并提供必要的施工条件④与施工总承包方承担相同的管理任务和责任⑤与业主、设计、监理联系和协调 5.施工总承包管理特点:①可以提前开工,缩短工期②降低工程造价有利③质量控制有利④ 合同管理量大⑤组织协调工作量小 6.施工总承包特点:①开工日期较迟,对总进度控制不利②有利于总造价的早期控制③质量好坏取决于总承包单位的选择④只签一个施工合同,合同管理量小⑤组织管理工作量减小 7.平行发包特点:①开工日期提前,缩短建设周期②降低工程造价有利但投资早期控制不利 ③对业主质量控制有利④用于招标时间过多招标工作量大⑤可决定所有工程的承包商,管理工作量大 8.项目结构图:表达工作任务,由矩形框和直线绘制; 组织结构图:表达组织、指令关系,由矩形框和单箭线绘制; 合同结构图:表达合同关系,由矩形框和双箭线绘制 9.职能组织结构图:每个部门会有多个矛盾的指令源 10.线性组织结构图:每个部门只有唯一一个指令源 11.矩形组织结构图:每个部门有两个指令源(9.10.11 都属于项目结构图) 12.管理职能分工表:用表的形式反映各工作部门对各项工作任务的项目管理职能分工。每一个方框用拉丁字母表示管理职能。 13.工作流程图:反映一个组织系统中各项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矩形框表示工作,箭线表示逻辑关系,菱形框表示判别条件。 14.施工平面图:是施工方案及施工进度计划在空间上的全面安排。它把投入的各种资源、 材料、构件、水电、各种场地、设施合理的布置在施工现场,使现场能有最的进行文明施工。 15.项目目标动态控制的纠偏措施(与施工进度控制措施类似):①组织措施(关于人、分工、流程)②管理措施(施工管理、合同管理、信息技术)③经济措施(关于钱)④技术措施(设计方案、施工方案) 16.项目经理是企业法定代表人在项目上的代表人。遇紧急情况有权采取必要措施,但应在 48 小时内向发包人代表和总监理工程师提交书面报告 17.项目经理职责:①贯彻执行各项法规和管理制度②严格财务制度,正确处理国家、企业 和个人利益关系③积极推广新技术并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④主持编制项目管理实施规划,并对项目目标进行系统管理⑤对资源进行动态管理⑥建立各种专业管理体系,并组织实施⑦进 行授权范围内的利益分配⑧收集工程资料,准备结算资料,参与工程竣工验收⑨接受审计, 处理项目经理部解体的善后工作⑩协助组织进行项目的检查、鉴定和评审申报工作 18.项目经理的权限:①参与项目招投标和合同签订②参与组建项目经理部③参与选择物资 供应单位④参与选择并使用分包人,施工作业队伍⑤主持项目部工作,指挥生产经营,调配人、财、物⑥决定授权范围内项目资金的投入和使用⑦制定内部计酬办法,进行合理经济分 配⑧在授权范围内协调与项目有关的内、外部关系 19.施工风险的类型:组织风险、经济与管理风险、工程环境风险、技术风险 20.风险管理的四个步骤: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响应、风险控制;其中风险响应包括规避,减轻,自留,转移(转移的措施有分包,保险)

最新河南特岗招教考试大题知识点总结

河南特岗招教考试大题知识点总结 一、教师任务:教师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 二、教师素养:(一)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1.对待事业: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a.依法执教,严谨治教;b.爱岗敬业,廉洁从教);2.对待学生:热爱学生(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3.对待集体:团结协作(a.相互支持、相互配合;b.严于律己,宽以待人;c.弘扬正气,摒弃陋习);4.对待自己:为人师表(良好的道德修养a.高度自觉,自我监控;b.身教重于言教);(二)教师的知识素养:1.政治理论修养;2.精神的学科专业知识;3.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4.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三)教师的能力素养:1.语言表达能力;2.教育教学能力;3.组织管理能力;4.自我调控和自我反思能力(较高的教育机智);(四)职业心理健康:1.高尚的师德;2.愉悦的情感;3.良好的人机关系;4.健康的人格。 三、学生的特点:1.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客体,学生具有可塑性、依赖性、向师性);2.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在:自觉性、独立性、创造性);3.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四、现代学生观:1.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2.学生是独特的人;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a.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b.学生是学习的主体;c.学生是责权主体)。 五、师生关系类型:1.专制型师生关系;2.放任型师生关系;3.民主型师生关系(理想的师生关系类型)。 六、我国新型的师生关系:1.尊师爱生;2.民主平等;3.教学相长;4.心理相容。 七、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的途径与方法?(一)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1.了解和研究学生;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3.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4.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5.发扬教育民主;6.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7.正确处理师生矛盾;8.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二)学生应作的努力:1.正确认识自己,加强自身的道德素养,规范自己的行为;2.正确认识老师,积极与老师沟通;(三)最后还应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加强学风教育等方面努力。 八、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一)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间接性规律):1.以间接经验为主是教学活动的主要热点;2.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3.贯彻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要防止两种倾向;(二)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双边性规律):1.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2.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能动性;3.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之间的关系;4.贯彻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要防止两种倾向;(三)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发展性规律):1.知识和智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2.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二者是相互统一和相互促进的;3.要使知识的掌握真正促进智力的发展是有条件的;4.贯彻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要防止两种倾向;(四)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教育性规律):1.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2.思想品德的提高为学生积极地学习知识提供动力; 3.贯彻传授知识和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时,必须注意的问题。 九、我国目前中小学主要的教学原则:1.思想性(教育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原则;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3.直观性原则;4.启发性原则;5.循序渐进原则;6.巩固性原则;7.因材施教原则;8.量力性原则。 十.常用的教学方法:(一)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1.讲授法;2.谈话法;3.讨论法;读书指导法;(二)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1.演示法;2.参观法;(三)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1.练习法;2.实验法; 3.实习作业法; 4.实践活动法;(四)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发现法;(五)以情感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1.欣赏教学法;2.情境教学法。

软件测试知识点总结

软件测试知识点总结 第一次课10.7 软件测试概述 一软件测试定义:使用人工或者自动的手段来运行或测定它是否满 足规定的需求,或弄预期结果与实际结果之间的差别。 二软件测试的分类 1.按照开发阶段划分 a)单元测试:模块测试,检查每个程序单元嫩否正确实现详细设计说明中的 模块功能等。 b)集成测试:组装测试,将所有的程序模块进行有序、递增的测试,检验 程序单元或部件的接口关系 c)系统测试:检查完整的程序系统能否和系统(包括硬件、外设和网络、系统 软件、支持平台等)正确配置、连接,并满足用户需求。 d)确认测试:证实软件是否满足特定于其用途的需求,是否满足软件需求说 明书的规定。 e)验收测试:按项目任务或合同,供需双方签订的验收依据文档进行的对整 个系统的测试与评审,决定是否接受或拒收系统。 2.按照测试技术划分白盒测试:通过对程序内部结构的分析、检测来寻找问题。检查是否所有的结构及逻辑都是正确的,检查软件内部动作是否按照设计说明的规定正常进行。-- 结构测试 黑盒测试:通过软件的外部表现来发现错误,是在程序界面处进行测试,只是检查是否按照需求规格说明书的规定正常实现。

灰盒测试:介于白盒测试与黑盒测试之间的测试。 3 按照测试实施组织划分:开发方测用户测试第三方测试 4 是否使备测软件运行:静态测试动态测试。 课后作业:1. 软件测试与调试的区别? (1)测试是为了发现软件中存在的错误;调试是为证明软件开发的正确性。(2)测试以已知条件开始,使用预先定义的程序,且有预知的结果,不可预见的仅是程序是否通过测试;调试一般是以不可知的内部条件开始,除统计性调试外,结果是不可预见的。 (3)测试是有计划的,需要进行测试设计;调试是不受时间约束的。 (4)测试经历发现错误、改正错误、重新测试的过程;调试是一个推理过程。(5)测试的执行是有规程的;调试的执行往往要求开发人员进行必要推理以至知觉的"飞跃" 。 (6)测试经常是由独立的测试组在不了解软件设计的条件下完成的;调试必须由了解详细设计的开发人员完成。 (7)大多数测试的执行和设计可以由工具支持;调式时,开发人员能利用的工具主要是调试器。 2.对软件测试的理解? 软件测试就是说要去根据客户的要求完善它. 即要把这个软件还没有符合的或者是和客户要求不一样的,或者是客户要求还没有完全达到要求的部分找出来。

项目管理考试知识点

1.进度控制是一个动态管理过程,它包括进度目标的分析和论证,在收集资料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编制进度计划,和进度计划的跟踪检查和调整。 2.进度目标分析和论证的目的是论证进度目标是否合理,进度目标有否可能实现。 3.进度控制的目的是通过控制以实现工程的进度目标。 4.施工方进度控制的任务是依据施工任务委托合同对施工的要求控制施工进度。 1Z203020 进度计划的 1.工程网络计划分为:双代号网络计划、单代号网络计划、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单代号搭接网络计划。 2.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包括工艺关系和组织关系。 3.单代号搭接网络图的几种逻辑关系:STS、FTF、STF、FTS. 4.国际上,工程网络计划有许多名称,如:CPM,PERT,CPA,MPM 等 5.工程网络计划按持续时间的特点划分为:肯定型问题的网络计划,非肯定型问题的网络计划,随机网络计划

6.按工作和事件在网络图中的表示法划分为:事件网络和工作网络 7.按计划平面的个数划分为,单平面网络图,多平面网络图。 8.美国多使用双代号网络计划,欧州则较多使用单代号搭接网络计划。 9.总时差最小的工作就是关键工作。当计划工期等于计算工期时,总时差为零的工作就是关键工作。 10.当考虑压缩关键工作的持续时间时,必须考虑下列因素:①缩短时间不能影响质量和安全工作②有充足备用资源的工作③缩短时间所需增加费用相对较少的工作④考虑工作的可村缩性 11.总时差是在不影响总工期的前提下,本工作可以利用的机动时间。 12.自由时差是在不影响其紧后工作最早开始时间的前提下,本工作可以利用的机动时间。 13.本工作的紧后工作为关键工作时,该工作的自由时差等于总时差。 1Z203030 项目进度控制方法 1.建设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的管理措施涉及管理的思想,管理的方法,手段,承发包模式,合同管理和风险管理等。

教师招聘考试知识点总结资料整理

人物、著作、主张 1.利托尔若(法,社会学家)、沛西*能(英,教育学家),“生物起源说”(教育是 一种生物现象,不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标志着在教育起源上开始转向科学解释。否认社会属性,不科学。P6 2.孟禄(美,教育学家),“心理起源说”(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无意 识的模仿)。否认社会属性,不科学。P6 3.苏格拉底,“产婆术”或“苏格拉底法”或“问答式教学法”。(后人概括为四部 分:讽刺“助产术”,归纳,定义)P20 4.柏拉图,《理想国》,培养的最高目标:哲学家兼政治家——哲学王。P20 5.亚里士多德,①《政治学》,在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P20②《论 灵魂》,是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P250 6.昆体良(古罗马,教学法大师)①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 育家 P21 ②《雄辩术原理》《论演说家的教育》,西方最 早的教育著作,古代西方第一部教学法论著 ③对班级授课制进行一些阐释,这是班级授课 制思想的萌芽 7.夸美纽斯(捷克,教育家),《大教学论》教育学开始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被认为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作了阐述,为班级授课制奠定了理论基础。P161 主要教学观点:①教育目的:为人的永生做准备,又有现实目的。 P21 ②“泛智”教育:普及教育的思想,“把一切事物教给一

切人。” ③教育适应自然:该原则是贯穿夸美纽斯整个教育体系的一条根本性的指导性原则。 ④学制系统:分别四个时期。 ⑤教学原则:提出并论述了直观性P152、系统性P153、 量力性、巩固性P154和自觉性等。 7.卢梭(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 ①《爱弥儿》《忏悔录》;P21 ②“教育上的哥白尼”; ③自然主义教育思想(被誉为“旧教育”和“新教育”的分水岭); ④个人本位论P56(关于教育目的确立的理论); ⑤儿童(学生)中心论(杜威,师生关系两种对立的观点)P100 主要观点:①教育的任务:使学生“归于自然”,这是其自然主义教育的核心 ②把儿童的发展和教育划分四个阶段:婴儿期、儿童期、青年期、青春期。 9.康德(德,哲学家,唯心主义),①理性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倡导者和践行者; ②《康德论教育》,认为自由式道德教育的最高目的;③是最早在大学开设教育 学讲座的有影响的学者之一,最早的教育学课程——哥尼斯堡大学1774年。P22 10.特拉普(德,教育家)——最早的教育学教授。1779年,哈勒大学。P22 11.裴斯泰洛奇(瑞士,民主主义教育家和教育改革家),《林哈德与葛笃德》 ①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口号;P22 ②要素教育论是他教学理论体系的重心;

教育测量与评价考试重点整理版,DOC

课程性质和教学要求 课程的性质:《教育测量与评价》是教育测量学与教育评价学内容的整合并侧重于教育测量的一门综合性教育课程,它着力探讨对教育教学效果进行测量、评价的原理和方法,是一门带有综合性、技术性、实践性、应用性等特征的应用性学科,是实现教育科学研究与教育管理科学化所必须借助的一门科学,也是教育学专业和小学教育专业所开设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程。 教学目标和要求:理解《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能正确使用各类标准化的教育测验、会作测验质量分析、能正确解释分数的含义,并学会运用这些知识,对学校教育、教学和研究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做出比较正确与合理的判断和评价,以促进教育管理现代化、教育研究科学化。 第一章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学科发展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基本问题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发展历史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学科地位和作用 1.测量的定义 史蒂文斯曾对测量作出以下定义:“就其广义来说,测量是按照法则给事物指派数字。” 我国有些学者认为:“测量是对客观事物进行某种数量化的测定”,“测量是按照一定的法则,用数字方式对事物的属性进行描述的过程”。

本书的观点:从广义上讲,测量就是根据某些法则与程序,用数字对事物在量上的规定性予以确定和描述的过程。 从以上对测量所下的各种定义可以看出,这种对事物进行区分的过程,必须是按照一定法则的,区分的结果必须能够用数字的方式进行描述的。 2.测量的要素 (1)测量的量具 测量的量具是指依据某些科学原理和法则,发展出合适的量具或制定出科学的测量方案。(2)测量的单位 不同的测量所采用的单位是不同的。 理想的测量单位必须符合两个条件:①要有确定的意义;②要有相等的价值。教育测量的单位不够完善,既无统一的单位,也不符合等距的要求。 (3)测量的参照点 量的参照点系测量的起点。要确定事物的量,必须有一个测量的起点,这个起点就叫做测量的参照点。 参照点有两种类型:①绝对参照点(绝对零点);②相对参照点(相对零点)。理想的参照点是绝对参照点,但教育测量中很难找到绝对零点,多采用人为指定的相对零点。 3.教育测量的定义与特点 教育测量的定义 教育测量,就是针对学校教育影响下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侧重从量的

管理基础知识点重点归纳

管理基础知识重点归纳(全) 一、管理 ■含义:1.管理是由管理者引导的活动 2.管理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的 3.管理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 4.管理需要有效地动员和配置资源 5.管理具有基本职能 6.管理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管理的特性:1.管理的二重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首先是指管理的生产力属性和生产关系属性。管理工作既有科学性又有艺术性。 2.管理具有目标性。 3.管理具有组织性。 4.管理具有创新性。 ■管理的基本职能:计划 组织(组织设计、人员配备、组织运行) 领导 控制 ■管理的类型:按公共领域和非公共领域划分,现代管理分为公共管理和企业管理。 ■管理者的层次分为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基础管理者。同时整个组织还包括一层作业人员。 ■按管理人员的领域分为综合管理人员和专业管理人员。 ■管理者的角色:人际角色(代表人角色、领导者角色、联络者角色)、信息角色(信息监视者、信息传播者、发言人)、决策角色(企业家、故障处理者、资源配置者、谈判者)。 ■管理者应具备的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 ■管理环境之组织环境的分类:外部环境(一般环境和特殊环境);内部环境(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物力资源和信息资源和各项管理手段完善与协调的程度) ■外部环境:一般环境(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技术、自然环境) 特殊环境(产品的用户、竞争对手、供应商、政府机构、社会团体) ■两种程度四种环境状况,美国的邓肯的静态(稳定)—动态(不稳定),简单—复杂得来。 ■SWOT(内外部环境综合分析):S优势、W劣势、O机会、T威胁。 二、决策 ■决策的本质:1.决策应有明确合理的目标; 2.决策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备选方案,但只能采取其中一个; 3.必须知道采用每种方案后可能出现的各种后果; 4.最后选取得方案,只能是“令人满意”或“足够好的”,而不可能是最优的。 5.决策的实质是为了谋求企业外部环境、内部条件和经营目标之间的动态平衡而作出的努力。 ■决策的特征:前瞻性;目标性;选择性;可行性;过程性;科学性;风险性。 ■决策的作用:决策时决定组织管理工作成败的关键; 决策时实施各项管理职能的保证。 ■决策的类型:1.按决策的重要程度,可分为战略决策、战术决策和业务决策。 2.按决策的重复程度,可分为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 3.按决策的信息可靠程度,可分为确定型、风险型和不确定型决策。 4.按照参与决策主体不同,可分为个人决策和群体决策。 ■决策的原则:满意原则;系统原则;信息原则;预测原则;比较优选原则;反馈原则;效益原则。 ■决策的制定过程:1.确定决策问题;2.确定目标;3.拟定备选方案;4.分析备选方案;5.选择最优方案。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点整理通用版

《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梳理 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专题一教育与教育学 ◆考点 1:“教育”一词的由来:“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 ◆考点 2:教育的概念 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和品德的活动都称之为教育。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 ◆考点 3:学校教育的三要素 1.教育者(主导) 2.受教育者(主体) 3.教育影响(中介)--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 ◆考点 4:教育的属性 1.教育的本质属性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有以下四方面的特点: (1)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2)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

(3)存在教育的基本三要素。 2.教育的社会属性 (1)永恒性(2)历史性(3)相对独立性 ◆考点 5:教育的起源 ※巧记:“本能生利息(西),心源美梦(孟)” ◆考点 6: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

(1)无等级性; (2)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洽在一起----紧密集合;(3)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 ◆考点 7:古代社会的教育

古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是: (1)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具有非生产性。 (2)具有阶级性;封建社会的学校还具有等级性。 (3)表现出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 (4)古代学校教育初步发展。 ◆考点 8:20 世纪以后的教育 1.20 世纪以后教育的新特点 (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的现代化。 ※巧记:“全民多现终” 2.现代教育发展趋势 第一,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第二,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第三,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第四,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第五,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软件测试知识点总结

一、基础知识1、什么是软件测试,软件测试的目的是啥?2、什么是测试计划?都包括啥?什么是测试方案,什么是测试策略?测试方案包含哪些内容?测试用例设计方法有哪些?测试用例内容有哪些?3、测试用例为什么需要分级,如何分级别?测试用例需要哪些人来评审?评审的目的是什么?好的测试用例关键点是什么?不能发现BUG的测试用例不是好的测试用例吗?4、测试分为哪几个阶段?5、软件测试类型都有哪些?你进行过哪些测试,擅长什么?6、软件缺陷等级划分7、缺陷生命周期8、测试生命周期9、为什么要进行交叉测试?10、α、β测试是什么,两者的区别是什么?11、什么是驱动模块、桩模块12、什么是白盒测试,有几种方法13、测试结束标准14、测试报告包含哪些内容?15、项目中的需求,测试可以和客户沟通吗?不确定的需求怎么解决?16、你认为测试人员需要具备哪些素质?开发犯低级错误怎么办?开发说不是bug怎么办?你为什么能够做测试这一行?你的职业规划?17、如何测试纸杯二、接口测试1、什么是API?什么是API测试?2、常见的API 测试点有哪些?API测试中使用的一些常用协议?用于API测试的工具?最常用的API文档模板?3、API和Web服务之间的区别?4、什么是Soap?什么是Rest API?SOAP和REST的区别?5、API常见测试有哪些?API测试有哪些优势?API测试中验证哪些内容?6、API测试、单元测试和UI测试之间的区别?7、API测试中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8、执行API测试时我们一般会发现哪些BUG类型呢?9、接口测试用例的编写要点有哪些?10、列举一些最常用的HTTP方法?常见的响应状态码及意义11、可以使用GET请求而不是POST请求来创建资源吗?POST和GET有什么区别?12、PUT和POST方法有什么区别?13、接口产生的垃圾数据如何清理?测试的数据你放在哪?14、你们怎么做的参数化?15、接口测试的步骤有哪些?API测试设计的原理是?16、异步接口怎么测试?17、请详细阐述接口测试和UI测试在测试活动中是如何协同测试的?18、怎么设计接口测试用例?19、下个接口请求参数依赖上个接口的返回数据?依赖于登录的接口如何处理?依赖于第三方数据的接口如何进行测试?20、不可逆的操作,如何处理,比如删除一个订单这种接口如何测试21、json和字典dict的区别?三、性能测试1、性能测试包含了哪些软件测试(至少举出3种)?2、请问什么是性能测试、负载测试、压力测试?3、在给定的测试环境下进行,考虑被测系统的业务压力量和典型场景?4、什么时候可以开始执行性能测试?5、简述性能测试的步骤。6、你如何识别性能瓶颈?7、性能测试时,是不是必须进行参数化?为什么要创建参数?LoadRunner中如何创建参数?8、你如何设计负载?标准是什么?9、解释5个常用的性能指标的名称与具体含义。10、描述不同的角色(用户、产品开发人员、系统管理员)各自关注的软件性能要点。11、请分别针对性能测试、负载测试和压力测试试举一个简单的例子?12、请问您是如何得到性能测试需求?怎样针对需求设计、分析是否达到需求?13、描述你的性能测试流程四、安全测试1、HTTP接口测试和Web Service接口测试区别是什么?2、HTTPS的优点和缺点?HTTPS的工作原理?HTTPS和HTTP的区别?什么是http代理服务器,有什么用?HTTPS在哪一层, 会话层在第几层?3、简述TCP/IP的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为什么TCP建立连接协议是三次握手,而关闭连接却是四次握手呢?为什么不能用两次握手进行连接?4、TCP和UDP有

人工智能考试必备知识点

第三章约束推理 约束的定义:一个约束通常是指一个包含若干变量的关系表达式,用以表示这些变量所必须满足的条件。 贪心算法:贪心法把构造可行解的工作分阶段来完成。在各个阶段,选择那些在某些意义下是局部最优的方案,期望各阶段的局部最优的选择带来整体最优。 回溯算法:有些问题需要彻底的搜索才能解决问题,然而,彻底的搜索要以大量的运算时间为代价,对于这种情况可以通过回溯法来去掉一 些分支,从而大大减少搜索的次数 第四章定性推理 定性推理的定义是从物理系统、生命系统的结构描述出发,导出行为描述, 以便预测系统的行为并给出原因解释。定性推理采用系统部件间的局部结构规则来解释系统行为, 即部件状态的变化行为只与直接相邻的部件有关 第六章贝叶斯网络 贝叶斯网络的定义: 贝叶斯网络是表示变量间概率依赖关系的有向无环图,这里每个节点表示领域变量,每条边表示变量间的概率依赖关系,同时对每个节点都对应着一个条件概率分布表(CPT) ,指明了该变量与父节点之间概率依赖的数量关系。 条件概率:条件概率:我们把事件B已经出现的条件下,事件A发生的概率记做为P(A|B)。并称之为在B出现的条件下A出现的条件概率,而称P(A)为无条件概率。 贝叶斯概率:先验概率、后验概率、联合概率、全概率公式、贝叶斯公式 先验概率: 先验概率是指根据历史的资料或主观判断所确定的各事件发生的概率,该类概率没能经过实验证实,属于检验前的概率,所以称之为先验概率 后验概率: 后验概率一般是指利用贝叶斯公式,结合调查等方式获取了新的附加信息,对先验概率进行修正后得到的更符合实际的概率 联合概率: 联合概率也叫乘法公式,是指两个任意事件的乘积的概率,或称之为交事件的概率。 贝叶斯问题的求解步骤 定义随机变量、确定先验分布密度、利用贝叶斯定理计算后验分布密度、利用计算得到的厚颜分布密度对所求问题作出推断 贝叶斯网络的构建 为了建立贝叶斯网络,第一步,必须确定为建立模型有关的变量及其解释。为此,需要:(1)确定模型的目标,即确定问题相关的解释;(2)确定与问题有关的许多可能的观测值,并确定其中值得建立模型的子集;(3)将这些观测值组织成互不相容的而且穷尽所有状态的变量。这样做的结果不是唯一的。第二步,建立一个表示条件独立断言的有向无环图第三步指派局部概率分布 p(xi|Pai)。在离散的情形,需要为每一个变量 Xi 的各个父节 点的状态指派一个分布。 第七章归纳学习 归纳学习是符号学习中研究得最为广泛的一种方法。给定关于某个概念的一系列已知的 正例和反例,其任务是从中归纳出一个一般的概念描述。 归纳学习能够获得新的概念,创立新的规则,发现新的理论。它的一般的操作是泛化和特化泛化用来扩展一假设的语义信息,以使其能够包含更多的正例,

管理学-期末考试重点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管理基础 管理的概念 管理是指在特定的环境下,管理者通过执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整合组织中的各种资源,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管理职能的基本内涵 1、计划职能---预测未来并制订行动方案。 2、组织职能---建立组织的物质结构和社会结构。 3、领导职能---管理者为了实现组织目标而对被管理者施加影响的过程。 4、控制职能---保证组织中进行的一切活动符合预先制订的计划。 管理者的概念 管理者是在组织中通过执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带领其他人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共同努力的人。 管理者的角色 人际角色——代表人角色、联络者角色和领导者角色 信息角色——监听者角色、发言人角色和传播者角色 决策角色——企业家角色、处理混乱的角色、谈判者角色和资源分配角色 管理者的技能 1、概念技能---管理者对事物的洞察、分析、判断、抽象和概括的能力。 2、人际技能---与人共事、与人打交道的能力。 3、技术技能---管理者从事自己管理范围内的工作时所需运用的技术、方法和程序的知识及 其熟练程度。 管理者的层次 高层管理者---负责战略的制定与组织实施 中层管理者---直接负责或协助管理基层管理人员及其工作,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 基层管理者---负责管理作业人员及其工作 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对三种不同技能的要求各不相同。管理者的层次越高,对概念技能的要求也越高;越是基层管理者,越需要掌握与业务有关的技术技能,而对概念技能的要求也越少。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西方早期典型的管理思想 p14 1.劳动分工的观点 斯密认为,劳动分工导致劳动生产率提高。 2.经济人观点 斯密认为,所有的经济现象都是具有利已主义的“经济人”的活动所产生的。

招教考试案例知识点总结

第一板块:新课改 (一)新的教育观----素质教育 新课改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一切为了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 概念: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开发人的身心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素质教育的内涵: (1)面向全体学生; (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4)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二)学生观:以人为本的学生观(3大类,10小条) 1、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 ①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②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③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④学生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 (案例中,老师可能出现以下行为:不允许学生犯错误、要求学生十全十美、陵节而施,一刀切、说学生没有出息(学习不好的学生)、老师只注重学生的学习,不关注其他方面 万能段:作为老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教育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2、学生是独特的人 ①学生是完整的人 ②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③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巨大差异 (案例中老师可能出现以下行为:一套方法培养全部学生、学生是学习机器、你已经是大人了,怎么能犯错呢!万能段:作为老师,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性,因材施教,将学生培养成具有完整性格的人。) 3、学生是独立意义的人 ①每个学生都有独立于教师头脑之外,不以教师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能动性) 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③学生是责权主体 (案例中老师可能出现以下行为:教师不允许学生发问质疑、不尊重学生的权利、学生就是被管理者、我让你怎么样,你就得怎么样? 万能段:作为老师要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三)教师观 (1)教师角色变化 ①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核心特征) (①教师是学生学 习能力的培养者②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 ②从教师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③从教师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 ④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教师是社区型开放的教师 (2)教师行为变化 ①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1.尊重每一位学生,尊重智力发展,发育缓慢,成绩不良有过错,被孤立的,有严 重缺点,与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 2.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不体罚辱骂,训斥嘲笑羞辱,随意当众批评,冷落学生

(完整版)计算机网络考试知识点超强总结

计算机网络考试重点总结(完整必看) 1.计算机网络:利用通信手段,把地理上分散的、能够以相互共享资源(硬件、软件和数据等)的方式有机地连接起来的、而各自又具备独立功能的自主计算机系统的集合 外部特征:自主计算机系统、互连和共享资源。内部:协议 2.网络分类:1)根据网络中的交换技术分类:电路交换网;报文交换网;分组交换网;帧中继网;ATM网等。2)网络拓朴结构进行:星型网;树形网;总线型网;环形网;网状网;混合网等。4)网络的作用地理范围:广域网。局域网。城域网(范围在广域网和局域网之间)个域网 网络协议三要素:语义、语法、时序或同步。语义:协议元素的定义。语法:协议元素的结构与格式。规则(时序):协议事件执行顺序。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层次结构模型和各层协议的集合。 3.TCP/IP的四层功能:1)应用层:应用层协议提供远程访问和资源共享及各种应用服务。2)传输层:提供端到端的数据传送服务;为应用层隐藏底层网络的细节。3)网络层:处理来自传输层的报文发送请求;处理入境数据报;处理ICMP报文。4)网络接口层:包括用于物理连接、传输的所有功能。 为何分层:目的是把各种特定的功能分离开来,使其实现对其他层次来说是可见的。分层结构使各个层次的设计和测试相对独立。各层分别实现不同的功能,下层为上层提供服务,各层不必理会其他的服务是如何实现的,因此,层1实现方式的改变将不会影响层2。 协议分层的原则:保证通信双方收到的内容和发出的内容完全一致。每层都建立在它的下层之上,下层向上层提供透明服务,上层调用下层服务,并屏蔽下层工作过程。 OSI七层,TCP/IP五层,四层:

管理学原理考试知识点13页 - 副本

《管理学原理》考试知识点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 ●管理的任务是:设计和维持一种环境,使用权在这一环境中工作的人们能够用尽可能少的支出,实现既定的目标。 ●管理职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等五项;管理层次为:上中下三层。 ●管理学的内容: 1)根据管理活动总是在一定社会生产方式下进行的,其研究内容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 2)从历史的角度研究管理实践,管理思想及管理理论的形成与演变过程 3)从管理者的基本职能或工作出发来系统研究管理活动的原理、规律和方法。 ●管理及其性质 概念:管理是管理者为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对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有意识、有组织、不断地进行的协调活动 性质:1、管理的二重性,它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2、管理的科学性,管理的科学性是指管理伙为一个活动过程,期间存在着一系列基本的客观规律3、管理的艺术性,管理的艺术性就是强调管理的实践性,没有管理实践则无所谓管理艺术。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管理学形成与发展大致可分为: 1)古典管理理论阶段:泰罗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过程管理理论。马克斯?韦伯的理想行政组织体系 2)人际关系学说和行为科学理论:30-50年代;梅奥霍桑试验 3)管理理论丛林 管理过程学派;社会合作学派(巴纳德);经验或案例学派;人际关系行为学派(马斯洛);群体行为学派(梅奥,克里斯);社会技术系统学派(塔维斯托克研究所);决策理论学派(西蒙);沟通中心学派(纽曼);数学或管理科学学派;权变理论学派(卢桑斯) 4)学习型组织理论:卓越绩效模式、六西格玛、BPR、标杆超越法 ●法约尔的过程管理理论的十四原则 分工;职权与职责;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个人报酬;集中化;等级链;秩序;公正;作用期稳定;首创精神;集体精神。 ●霍桑试验内容包括: 工场照明试验;继电器装配室试验;大规模的访问与普查;电话线圈装配工试验; 霍桑试验的结论: 职工是社会人;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职工的满足度;存在着霍桑效应。 管理过程学派的基本观点是: 1)管理是一个过程;2)管理过程的职能有五个: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挥和控制;3)管理职能具有普遍性;4)管理应具有灵活性。 第二章计划 ●计划工作的具体含义(5W1H): 预先决定做什么What,讨论为什么Why要做,确定何时When做、何地Where做、何人Who做,以及如何How做.

教师招聘考试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高频考点

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3.学校教育能有效的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4.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2、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主导作用的表现有哪些?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方向做出社会性规。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7、教育与社会的发展关系?/简述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作用?P27 答:1.教育与生产力的相互关系。①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速度和规模。生产力水平制约教育的结构变化。生产力水平制约教育的容和手段。②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2.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相互关系。①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受教育权。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道德容。②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促进作用: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人才。教育可以促进。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3.教育与精神文化的相互关系。①教育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②教育与文化关系的特殊性。③学校文化。Ⅰ学校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空间物质形态,是学校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Ⅱ学校精神文化(观念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Ⅲ学校制度文化(规文化)主要指保证学校运行的组织形态、规章制度和角色规。 9、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教育启示?P89 答:①顺序性,遵循有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有低级到高级,循序渐进。②阶段性,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进行分阶段教学。③不平衡性,要抓住学生发展的关键期。④互补性,结合学生实际,扬长避短、长善救失。⑤个别差异性,要注意对个体实施因材施教。 我国的教育目的:以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1、我们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思想政治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2、我们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两方面和谐发展。3、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强调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我国教育目的的依据。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2、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3、人们的教育思想。4、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素质教育的基本涵: 影响教育制度的因素。1、社会政治制度。2、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发展水平。3、人口发展状况。4、青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5、本国学制发展历史和外国学制的影响。 纲要及工作方针: 教师的职业素养。1、道德素养。①对待事业: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②对待学生:热爱学生。③对待集体:具有团结协作精神。④对待自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2、知识素养。①政治理论素养。②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③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④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3、能力素养。①语言表达能力。②教育教学能力。③组织管理能力。④自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