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6月11日降水量实况统计表

2018年6月11日降水量实况统计表

2018年6月11日降水量实况统计表

2018年6月11日降水量实况统计表(6月10日07时至6月11日07时)

安丘市气象局

2018年6月11日07时

上海市松江区1980~2014年降水量分析(松江水务)

上海市松江区1980~2014年降水量分析 黄平 (上海市松江区水文站,上海 201600) 摘要:利用上海市松江区1980~2014年4个国家基本测站的降水量资料,采用数理统计方法推求不同频率(重现期)的降水量特征值,并对降水量的年内变化与年际变化进行分析。采用Mann-Kendall非参数秩次相关检验法对降水量序列进行趋势分析,通过距平变化曲线分析时段特征,对降水量变化过程进行变异点的识别与检验,2011年降水量过程发生显著突变。采用功率谱对年降水量系列进行周期性分析,松江区年降水量变化存在21年的周期。降水量是地表水、地下水的补给来源,研究和分析降水量变化特征,对制定水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合理配置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松江;降水量;统计分析;变化趋势;周期性变化 水资源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越来越重要,降水量是地表水,地下水补给的来源,降水量的变化直接影响水资源量。分析和研究降水量的变化特征和变化规律,对提高降水利用率,充分挖掘现有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上海市松江区降水过程变化规律进行统计分析,包括降水量时空分布、变化趋势、变化周期等。掌握这些变化特性,为今后制定和修订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1 松江区地理与气候概况 1.1 地理位置 松江区位于上海市西南部,地处太湖流域碟形洼地底部,境内地势平坦,东、南部略高,西、北部低洼,为长江三角洲平原。区境南北长约24千米,东西宽约25千米,总面积605.64平方千米。东与闵行区、奉贤区为邻,南、西南与金山区交界,西、北与青浦区接壤。东北距上海市中心约40公里。1.2气候 松江气候属北亚热带季风区,受冷暖空气交替影响。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5.4℃,最高气温38.2℃,最低气温零下10.5℃,无霜期230天。6~7月有梅雨,平均20天左右。夏秋常有台风过境,平均每年1.5次。局部地区有时有龙卷风、冰雹为害,秋冬多雾,易涝少旱。 2 降水量特征值统计分析 根据全国《地表水资源数量评价细则》要求,采用矩法计算降水量特征值统计参数,再进行适线调整确定,频率曲线采用皮尔逊Ⅲ型曲线。利用松江区1980 ~2014 年4个基本测站的同步期系列降水量资料,采用矩法计算,其均值为算术平均值,在同步系列适线时,均值未进行调整。变差系数Cv 采用第一次适线计算值,当点据拟合不好时,对Cv 值进行适当调整。在适线中,对系列中出现的特大特小值未作处理。偏差系数Cs 的取值由Cs/ Cv 值来反映。Cs/ Cv 的选用值以最佳适线值为准,取0.5 的倍数。其中泗泾、佘山、小昆山的年最大一小时降水量资料不全(1990 ~2014 年),全区平均为四个测站的算术平均值。松江区降水量特征值统计见表1。

2019年全国各地降水量

2019年,我国气温偏高,降水偏多。台风、暴雨洪涝、干旱、强对流、低温冷冻害和雪灾、沙尘暴等气象灾害均偏轻。与近10年平均值相比,农作物受灾面积、死亡失踪人口以及直接经济损失均明显偏少。 2019年,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0.79℃,为1951年以来第5暖年;四季气温均偏高,春秋明显偏暖。全国平均降水量645.5毫米,比常年偏多2.5%;冬春夏降水偏多,秋季偏少。六大区域中东北、西北、华南年降水量偏多,华北和长江中下游偏少,西南略偏少;七大流域中松花江、黄河、辽河、珠江流域降水量偏多,淮河和海河流域偏少,长江流域接近常年。 2019年,华南前汛期开始早、结束晚,为1961年以来最长前汛期,雨量为1961年以来次多;西南雨季开始和结束均偏晚,雨量偏少;入梅晚、出梅早,梅雨量偏少;华北雨季开始晚,结束与常年一致,雨量偏少;东北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量偏多;华西秋雨开始早、结束晚,雨量偏多。 2019年,台风生成多,登陆强度总体偏弱,但“利奇马”灾损重;暴雨过程多,但暴雨洪涝灾害总体偏轻;高温日数多,区域性特征明显;区域性和阶段性干旱明显,但灾害损失偏轻;强对流天气过程偏少,损失偏轻;低温冷冻害和雪灾显著偏轻;春季北方沙尘天气少,影响偏轻。 2019年,全国有225站日降水达到极端事件标准,主要分布在山东、内蒙古、浙江、黑龙江等地,其中,山东临朐(386.7毫米)、青州(353.9毫米)等54站突破历史极值。全国有49站连续降水量突破历史极值,主要出现在山东、黑龙江、湖南、吉林等地。

面对天气气候的变化多端,多提高一点防灾减灾意识,多储备一些应对极端天气的科学知识,才能从容不迫的迎接每一天。

第二章降水

第二章 降水量的计算与分析 在闭合流域内,天然情况下的大气降水是水资源的总补给源,总径流量(地表、地下径流量之和)与总蒸发量之和则为总排泄量,总补给量与总排泄量之差则为地表、土壤和地下的蓄水变量,其水量平衡方程可表示为 V E R p ?±+= (2-1) 式中,P 、R 、E 、V ?分别表示一定时段内闭合流域的降水量、总径流量、总蒸发量和蓄水变量(单位均 为亿m 3 )。 在多年平均情况下,流域蓄水变量可以忽略不计,式(2-1)可以简化为 E R p += (2-2) 公式(2-2)表明,如果把总径流量作为水资源数量的衡量指标,那么,水资源的数量直接与降水量、总蒸发量的大小有关,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尚可通过降水、蒸发等水平衡要素的时空分布来反映。 第一节 统计参数的确定 降水量的分析与计算,通常要确定区域年降水量的特征值,绘制多年平均年降水量及年降水量变差系数等值线图,研究年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年内分配和年际变化规律等。年降水量特征值,一般用年降水量的多年平均值p 、变差系数 v c v 和偏态系数 s c 三个统计参数来表示。据此,便可推求区域不同频率的年降 水量。 目前,我国普遍采用图解适线法确定统计参数,并要首先计算参数的初试值。参数初试值的计算方法颇多,如矩法、三点法等。由于是初始值,方法应力求简便。以下先介绍矩法和三点法,然后介绍图解适线法。 1. 矩法 对连续系列或不连续系列不进行特枯水年处理时,均值p 的计算公式为 ∑==n i i p n p 1 1 (2-3) 变差系数 v c 的计算公式为 p C v σ = (2-4) 公式(2-4)中

1 ) (1 2 --=∑=n p p n i σ (2-5) 则 1 )1(1 2 --= ∑=n K C n i i v (2-6) 以上各式中,p —— 多年平均年降水量(mm ); i p —— 各年年降水量(mm ); —— 均方差(mm ); K i —— 年降水量模比系数,K i = P i /p ; n —— 系列年数。 偏态系数C s 的计算公式为 31 3 )3()1(v n i i s C n K C --= ∑= (2-7) 2. 三点法 三点法计算统计参数的步骤是:在目估的经验频率曲线上读取对称的三个点,其频率为P 1、P 2、P 3,相应的降水量为P p1、P 2、P p3,然后用下式计算参数: 图2.1三点法示意图

绘制降水量柱状图-初中地理知识

绘制降水量柱状图 【知识点的认识】 降水量柱状图是直观刻画一个地方气候降水分配状况的统计图.它一般是先充分拥有气候统计资料.例如一个地方各月的降水量数据.再根据其数据利用坐标图进行绘制.其步骤是先绘制好横坐标刻画出月份,再绘制出纵坐标,代表降水量.再利用统计数据分月绘制出柱状图.从直观地降水量柱状图上可以看出降水集中月份,降水较少季节,各月降水量分配是否均匀,还可结合气温分配特点和降水分配特点,表达出是哪个半球的地方降水量.其形态在不同地区,结合气温分布,有不同的形态. 【命题的方向】 考查了对绘制降水量柱状图的认识,基础知识,多以解答形式出题. 例:根据北京的年降水量变化统计表,绘出北京的年降水量变化柱状统计图.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降水40 50 70 170 290 280 230 250 200 180 120 80 量 (毫 米) 分析:绘制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时,可以先绘横坐标轴,把它平均分成 12 段,逐段标上月份,再绘出纵坐标轴,在左侧按相等的温差标上气温刻度,在右侧按相等的降水量差标上降水量的刻度;将资料中的各月气温数据用点标注出来,再用平滑的曲线把各点连接起来,即气温年变化曲线,将资料中的各月降水量数据用长方形柱状标注出来,再着上相同的颜色或斜线,绘出逐月降水量图. 解答:绘制北京的年降水量变化柱状统计图时,可以先绘横坐标轴,把它平均分成 12 段,逐段标上月份,再绘出纵坐标轴,在左侧按相等的降水量差标上降水量的刻度;将资料中北京的各月降水量数据用长方形柱状标注出来,再着上斜线,就绘出了逐月降水量图. 故答案为:

福建省年降水量等值线分布示意图

材料一:福建省年降水量等值线分布示意图(单位:mm)。 材料二:福建省低山丘陵区是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多发区。图2为该区域近十年地质灾害各月年平均发生的次数统计。 (1)简述福建省年降水量的总体分布特征。(4分) (2)概括该区域地质灾害月际变化特点。(4分) 答案 (1)由东南沿海向西北递增(2分);西北地区受地形影响,降水最多(2分) (2)每月都有地质灾害发生;主要分布在5-8月;分布不均匀;6月发生次数最多(4分) 材料三:图3为福鼎市太姥山岩石为粗粒花岗岩。位于泰宁的丹霞景观(红色砂岩)是中国东南诸省中丹霞地貌面积最大的地区之一。

(3)从岩石成因的角度比较福建泰宁丹霞地貌和福鼎太姥山地区岩石的差异。(4分) (4)简析武夷山脉东西两侧冬季气温的差异及原因。(3分) 答案 (3)福建泰宁地区的岩石为红色砂岩,主要属于沉积岩,是外力侵蚀、搬运、堆积形成的(2分);太姥山地区岩石为花岗岩,属于岩浆岩,是地下岩浆喷发冷却凝固形成(2分) (4)我国冬季盛行西北风;武夷山脉能够阻挡冷空气的入侵;所以东侧温度较高,西侧温度较低(3分) 37.(22分)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单位时间内流域单位面积上所产生的河水径流量,称作单位面积产水量。它表示流域对径流量的贡献程度。黄河流域面积约为鸭绿江的20倍,而黄河的径流量仅比鸭绿江大3-5倍。鸭绿江是我国北方单位面积产水量最大的河流。 (1)据图2和所学知识,说明鸭绿江产水量大的原因。(8分) 松花江流经吉林市的65千米江段冬季不冻结,人们在此赛龙舟、赏雾凇,河滩上还聚集着野生赤麻鸭,它们来自西伯利亚,越冬地应是江南地区,现在却“选择”了在吉林市不冻江河滩越冬。 (2)试推测赤麻鸭选择在此河滩上越冬的原因?(6分) 山东烟台、威海,有“雪窝”之称,冬天有着不逊于东北的降雪量,2014年12月18-19日,两地迎来大范围降雪,降雪量10.8mm,为暴雪级别,地面积雪深厚。 (3)据图4分析烟台、威海冬季降雪普遍多余周边地区的原因。(8分) 【答案】 (1)距海近(2分);夏季风携带水汽,受地形抬升,降水丰富(2分);气温低,蒸发微弱(2分);降水转化为径流较多;有众多支流汇入(2分)。 (2)河水不冻,河里有水生生物(水草、鱼、虾等)作为食物;水质良好;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水域、河滩、沙洲等是赤麻鸭的栖息地。(任答3条6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