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癌症药物治疗(通用)

癌症药物治疗(通用)

癌症药物治疗(通用)
癌症药物治疗(通用)

Effective date: 8 November 2017 Document no.: PILIC0294C version1.0 Version 1.0 Page 1 of 3

癌症藥物治療(通用)

I. 簡介

癌症藥物治療的目的是殺死癌細胞、控制癌細胞增長和紓緩癌症所引起的病徵。

抗癌藥物有不同的種類,可以單獨使用,亦可結合使用,以加強療效。醫生會因應癌症的種類、病情、階段、基因變異等結果為您制定治療的計劃。

您的藥物治療計劃包括 :

□ 化學治療 (化療): 殺滅或抑壓癌細胞的生長和繁殖。

□ 標靶治療: 利用標靶藥物阻截癌細胞之間互相傳遞快速生長的信號,破壞癌細胞的內部運作,抑制癌細胞分裂生長,從而引發針對性的療效。

□ 免疫治療: 透過藥物強化或補充自身免疫系統,從而讓免疫系統殺滅或抑壓 癌細胞。

□ 荷爾蒙治療: 透過荷爾蒙分泌或改變其作用來控制那些需要依賴荷爾蒙生長的癌細胞。

II. 風險 / 副作用

?不同的抗癌藥物會引起不同的副作用。在大部份情況下,透過適當的護理可以減少藥物所引起的副作用。此外,大部份的副作用都是暫時性的,當治療停止後,副作用便會逐漸消失。

?以下是癌症藥物治療常見的副作用。副作用不能盡錄,詳情可參考個別抗癌藥物的資料:

1) 化療: 藥物除了針對癌細胞外,亦會影響體內生長快速的正常細胞,引發副作用。 副

作用會視乎每種藥物而定,而且因人而異。 常見的副作用包括骨髓功能受損(可致免疫力下降丶貧血或出血) 、口腔潰瘍、嘔心、嘔吐、肚瀉、食慾不振、皮膚色素沉著、脱髮。

化療也有機會引致罕見的繼發性惡性腫瘤。

2) 標靶治療: 副作用會視乎每種藥物而定,而且因人而異。

3) 免疫治療: 最常見的副作用有皮膚出疹,其次是疲倦、發燒、發冷,噁心等。此外,免

疫治療也有機會引發不同器官的炎症(如肺部、腸臟、肝臟、胰臟,皮膚等。)或影響荷爾蒙分泌。副作用會視乎每種藥物而定,而且因人而異。

Effective date: 8 November 2017 Document no.: PILIC0294C version1.0 Version 1.0 Page 2 of 3

4) 荷爾蒙治療: 副作用相比其他治療輕微。女性患者常見副作用有潮熱和經期失調。女性

和男性患者服用者有機會感到腸胃不適、性慾下降,疲倦,肌肉或關節痛。

注意:

?治療藥物可以短暫性或永久影響患者的生育機能。如您希望生育,建議在接受治療前與伴侶一起和醫生商討。

?在罕有情況下,抗癌藥物治療可導致嚴重併發症,甚至死亡。

?接受藥物治療的效果各有差異,甚至未能達到預期效果。有些患者即使起初對治療有成效,但其後病情仍可能有變或轉差。

?治療的反應和併發症因人而異,程度亦可能有別,建議您在決定治療前先跟醫護人員了解清楚。

III. 治療前的預備

?醫生會透過抽血結果和其他有關檢查,評估您的身體狀況是否適合接受治療,並解釋治療計劃。醫護人員也會建議您如何處理副作用。

?部分藥物在醫管局藥物名冊裡是病人自購藥物,不屬標準收費範圍,病人須自費購買。

藥物價格是根據市場價格釐定,隨來貨價浮動,恕不另行通知。藥物劑量是按病人體表面積、體重及病情計算,因人而異。藥物一經調製/配發,已繳付的藥費概不退還。

IV. 治療期間

?大部份癌症藥物均為靜脈注射劑或口服藥,其他方法包括皮下注射(將藥液注入皮膚和肌肉之間的組織)、肌肉注射(藥物透過皮膚,注射進肌肉組織) 和腦內/鞘內給藥 (藥物注入腦內/脊柱內的腦脊髓液體) 。因應情況,部份病人需要通過手術在身體植入中央靜脈導管作靜脈注射。如有需要,可徵詢醫護人員意見。

?癌症藥物治療可在不同的地方進行,包括住院、在日間治療中心或在家中進行。 無論您在哪裡接受治療,醫護人員都會為您提供協助及指引,幫助您順利地完成療程。

?癌症藥物可以導致畸胎。故此,所有患者和伴侶應在化療期間至完成治療後最少半年內或按醫生指示,採取避孕措施。有關避孕方法可諮詢醫護人員。

?治療期間,切勿服用療程計劃以外的抗癌藥(包括中成藥、草藥),以免產生不良反應。如果您採取了其他的治療方法,請保留這些治療的名稱,劑量和服用時間,以作為記錄。

?由於癌症藥物有可能會經母乳傳給嬰兒,治療期間和治療後六個月內,女性患者不宜餵哺母乳。

Effective date: 8 November 2017 Document no.: PILIC0294C version1.0 Version 1.0 Page 3 of 3

V. 療程完成後及覆診

?醫生會安排覆診,跟進治療的效果及可能出現的副作用。

?請依時覆診,並按照指示完成抽血化驗或其他相關檢查 。請留意是否有感染徵狀,如有發燒或身體不適,應立即就醫。

VI. 備註

本單張只提供有關手術╱醫療程序╱治療檢查的基本資料,可能發生的風險或併發症不能盡錄。不可預計的併發症亦偶有發生。某類病人的風險程度亦為不同。如有查詢,請聯絡您的醫生。

临床药物治疗学——常见恶性肿瘤的药物治疗

临床药物治疗学——常见恶性肿瘤的药物治疗 (一)常用抗肿瘤药物 1.细胞毒类药 (1)作用于DNA化学结构的药物 (2)干扰核酸生物合成的药物(抗代谢药) (3)作用于核酸转录药物 (4)拓扑异构酶抑制药 (5)干扰有丝分裂的药物 2.改变机体激素平衡而抑制肿瘤的药物(激素类) 3.生物反应调节剂 4.抗肿瘤单克隆抗体 1.细胞毒类药 (1)作用于DNA化学结构的药物 1)烷化剂: 机制:DNA中鸟嘌呤易被烷化,使DNA复制中发生核碱基错误配对。 如:氮芥、环磷酰胺和噻替派等 2)铂类化合物: 机制:可与DNA结合,破坏其结构与功能。 如:顺铂(DDP) 3)蒽环类: 机制:可嵌入DNA核碱对之间,干扰转录过程。 如:柔红霉素(DNR)、多柔比星(ADM)、表柔比星(EPI)、吡柔比星(THP)及米托蒽醌、放线菌素D(ACD)等。 (2)干扰核酸生物合成的药物(抗代谢药): 机制:属于细胞周期特异性抗肿瘤药,分别在不同环节阻止DNA的合成,抑制细胞分裂增殖。 ①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抗叶酸剂):如甲氨蝶呤(MTX) ②胸苷酸合成酶抑制剂(抗嘧啶剂):如氟尿嘧啶(5FU),喃氟尿嘧啶(FT207)及优福定(UFT)等 ③嘌呤核苷酸互变抑制剂(抗嘌呤剂):如巯嘌呤(6MP),6-硫鸟嘌呤(6-TG)等 ④核苷酸还原酶抑制剂:羟基脲(HU) ⑤DNA多聚酶抑制剂:如阿糖胞苷(AraC)等。 (3)作用于核酸转录药物: 机制:均是由微生物所产生的抗肿瘤药,为非细胞周期特异药,对处于各周期时相的肿瘤细胞均有杀灭作用。 包括:放线菌素D.阿克拉霉素、普拉霉素。 (4)拓扑异构酶抑制药: 机制:直接抑制拓扑异构酶,阻止DNA复制及抑制RNA合成。 拓扑异构酶I抑制药:依立替康、拓扑替康、羟喜树碱; 拓扑异构酶Ⅱ抑制药:依托泊苷、替尼泊苷。 (5)干扰有丝分裂的药物 1)影响微管蛋白装配的药物: 机制:干扰有丝分裂中纺锤体的形成,使细胞停止于分裂中期

癌症治疗的4种方法

癌症治疗的4种方法 说到癌症,人们的第一反应都是“切掉”。手术治疗肿瘤的概念深入人心,但实际上,治疗癌症却不是只有一种方法。放疗、化疗、中医治疗等方法都被应用到癌症治疗中,关于这些方法你了解多少?环球创客赴美医疗布王建专家为我们整合了几种常见的癌症治疗方法。 手术 适用范围:并不是所有的癌症病人都适合手术,一般来说,除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如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外,大多数实体瘤可以采用手术治疗。尤其是早、中期癌症,没有发生局部和远处转移,瘤体一般较小,都适宜手术治疗。 风险:手术治疗有一定的风险,如肺癌患者肺叶切除后可能影响呼吸功能,骨肉瘤患者截肢后影响行动能力等。 放疗 放疗即放射治疗,是用各种不同能量的射线照射肿瘤,以抑制和杀灭癌细胞的一种治疗方法,70%左右的肿瘤病人在病程的不同阶段需要接受放射治疗。 适用范围:放疗主要针对相对比较局限的实体肿瘤的根治治疗,例如鼻咽癌、头颈部肿瘤等对化疗不敏感,单用放疗就可以根治。对于其他肿瘤,放疗多作为综合手段之一。特别是对于中晚期肿瘤患者,术前可以使得肿瘤缩小范围,达到减期效果,为手术创造条件;术中进行姑息治疗;术后对于切得不彻底的部位放疗,可以防止复发。对于白血病等全身性肿瘤放疗作用有限。 毒副反应:放疗的毒副反应以局部反应为主,与放疗射野有关。例如头颈部放疗会出现口干、咽喉肿痛、颈部纤维化、味觉功能减退等;胸部放疗可能会出现放射性肺改变、放射性食管炎等。随着放疗技术进步,以前经常出现的放射性脑损伤、截瘫等则较少发生。 化疗 化疗是应用化学药物(包括内分泌药物等)治疗恶性肿瘤。常用静脉注射、口服或其他形式将化疗药物进入体内来杀灭肿瘤。目前化疗药物大致有三大类:传统的细胞毒药物、靶向药物和生物制剂。近年发展最快的是靶向药物,除了胆道系统肿瘤,目前几乎所有肿瘤都有靶向药物。不过,现在多数靶向药物还不能完全取代细胞毒药物,还要和细胞毒药物联合应用。 适用范围:化疗是针对对化疗药物比较敏感的肿瘤例如淋巴瘤、白血病等血液系统疾病,乳腺癌、胃肠肿瘤、肺癌及生殖系统肿瘤等。化疗药物进入体内后会分布到全身各处,不光

癌症药物治疗(通用)

Effective date: 8 November 2017 Document no.: PILIC0294C version1.0 Version 1.0 Page 1 of 3 癌症藥物治療(通用) I. 簡介 癌症藥物治療的目的是殺死癌細胞、控制癌細胞增長和紓緩癌症所引起的病徵。 抗癌藥物有不同的種類,可以單獨使用,亦可結合使用,以加強療效。醫生會因應癌症的種類、病情、階段、基因變異等結果為您制定治療的計劃。 您的藥物治療計劃包括 : □ 化學治療 (化療): 殺滅或抑壓癌細胞的生長和繁殖。 □ 標靶治療: 利用標靶藥物阻截癌細胞之間互相傳遞快速生長的信號,破壞癌細胞的內部運作,抑制癌細胞分裂生長,從而引發針對性的療效。 □ 免疫治療: 透過藥物強化或補充自身免疫系統,從而讓免疫系統殺滅或抑壓 癌細胞。 □ 荷爾蒙治療: 透過荷爾蒙分泌或改變其作用來控制那些需要依賴荷爾蒙生長的癌細胞。 II. 風險 / 副作用 ?不同的抗癌藥物會引起不同的副作用。在大部份情況下,透過適當的護理可以減少藥物所引起的副作用。此外,大部份的副作用都是暫時性的,當治療停止後,副作用便會逐漸消失。 ?以下是癌症藥物治療常見的副作用。副作用不能盡錄,詳情可參考個別抗癌藥物的資料: 1) 化療: 藥物除了針對癌細胞外,亦會影響體內生長快速的正常細胞,引發副作用。 副 作用會視乎每種藥物而定,而且因人而異。 常見的副作用包括骨髓功能受損(可致免疫力下降丶貧血或出血) 、口腔潰瘍、嘔心、嘔吐、肚瀉、食慾不振、皮膚色素沉著、脱髮。 化療也有機會引致罕見的繼發性惡性腫瘤。 2) 標靶治療: 副作用會視乎每種藥物而定,而且因人而異。 3) 免疫治療: 最常見的副作用有皮膚出疹,其次是疲倦、發燒、發冷,噁心等。此外,免 疫治療也有機會引發不同器官的炎症(如肺部、腸臟、肝臟、胰臟,皮膚等。)或影響荷爾蒙分泌。副作用會視乎每種藥物而定,而且因人而異。

新的癌症治疗药物

本报讯英国研究人员正在开发一种新的癌症治疗药物,这种药物能够找到并完全摧毁实体瘤,而无论是什么类型的癌症。 这种药物中的关键活性成分以秋水仙碱为基础。秋水仙碱是一种来自秋水仙的天然合成物质,而秋水仙则是英国的一种开花植物。 秋水仙是百合科秋水仙,也被称作番红花或孤挺花,秋天开花,它是英国独有的本土番红花物种。这种植物在古老的草药记载中能够用来治疗炎症。 这种药物目前正在英格兰北部的布拉德福德大学进行研发。该药物通常在肿瘤中的酶增强活动时积极发挥作用,释放有效的抗癌药物成分,摧毁肿瘤的血管,从而使肿瘤因失去供给而“死去”。 此外,由于酶通常只在肿瘤环境中处于高度活跃状态,因此药物不会对健康组织产生任何副作用。 迄今为止,研究人员在实验室内已经针对5种癌症——分别是乳腺癌、结肠癌、肺癌、肉瘤和前列腺癌——用该药在老鼠身上进行了实验,并没有观察到不良反应。在一项研究中,半数的老鼠在一次用药后就出现了肿瘤完全消退现象。 该校癌症治疗研究所主任Laurence Patterson教授说:“我们所设计的从效果上来说就是一个‘智能炸弹’,可以直接瞄准任何一个实体瘤,在不伤害健康组织的情况下把它们摧毁。” 据介绍,触动活跃药物成分释放的酶是蛋白酶的一种,叫做基质金属蛋白酶(MMP)。Patterson 说:“这种特殊的基质金属蛋白酶在癌症中发挥的作用就是开辟一条道路让肿瘤越长越大,并发展新的血管来为肿瘤提供营养。我们新的给药方法利用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存在来激活药物,攻击并破坏癌变血管,摧毁肿瘤得以维系的生命线。” 研究小组认为,利用基质金属蛋白酶作为一个触动媒介的新药,应该也能被用来治疗癌症在体内扩散时造成的转移性肿瘤。而且,研究人员还认为给药机制可以用来直接将其他药物释放到肿瘤中。 “虽然,它的抗癌特性已经广为人知,但是秋水仙碱一直没被用来治疗癌症,因为它的毒性太大,会损害体内正常的组织。”参与该研究的Kevin Adams博士说道,“我们找到了一种利用秋水仙碱效力的方法,消除了它对健康组织的危害,但是对肿瘤血管的毒害依然存在。” 该小组正在进行最后阶段的临床前使用评估,随后的临床试验计划在约克郡利兹的圣詹姆士医院进行。 Patterson补充说:“我们必须要保持谨慎,直到我们在临床试验中取得同样引人注目的效果为止。但是最终,如果所有事情都很顺利的话,我们希望看到这个药物作为结合治疗的一部分,用于治疗和控制癌症。” 研究人员在日前举行的英国科学节上公布了这一研究成果。

癌症治疗方式汇总

癌症治疗方式汇总 恶性肿瘤传统的主要治疗方法有手术、放射、化学药物治疗三大模式,以及被现今认为第四种与第五种治疗模式的生物疗法及癌症热疗。即使一个恶性肿瘤在早期阶段已被广泛切除,也不能说癌肿已彻底清除,在所有的病例,宿主、肿瘤、治疗三者之间存在着极其复杂的相互关系。癌症患者经治疗后有三种可能的结果:①永久性治愈;②癌肿继续不可遏制地发展而导致死亡,治疗没有能消灭癌;③治疗后经过一段明显的缓解期后,肿瘤复发,转移或出现新病灶,表明机体防御功能低下,而且发生对抗癌药物的耐受性。当前先进国家癌症最好的总治愈率已达60%以上。 一旦确诊为恶性肿瘤,如何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案,是治疗成功或失败的关键。癌症早诊断、早治疗无疑对提高治愈率至关重要,但不规范的治疗,如早期甲状腺癌、乳腺癌等仅作局部摘除或局部切除,同样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尤其是合理的首次治疗非常重要。一般而言,对早期癌症多选用手术和放射治疗,可使90%以上的病人得到治愈。对于中晚期癌症多采用有计划、合理的几种疗法结合的综合治疗,以达到取长补短,协同抗癌的作用,从而提高生存率与治愈率。治疗方法不当,特别是首次治疗不规范常导致治疗失败。 一,肿瘤外科治疗 1.癌症外科手术治疗与一般外科手术有什么不同? 肿瘤外科与一般外科手术有所不同,除要求术前有明确的病理诊断或术中快速病理切片确定诊断之外,肿瘤外科手术强调整块切除,范围比较广泛,还要将有可能隐藏癌细胞的周围正常组织及区域性淋巴结一起切除,否则术后易复发。为防止或减少癌肿在手术过程中的扩散,对操作技术有其特殊要求: ⑴手术操作中务求轻巧,切忌按揉或挤压肿瘤。 ⑵手术中要有"无瘤原则”、“无瘤观念”和“无瘤技术”,手术野的“无瘤区”须谨慎保护。而以肿瘤为主体的“有瘤区”须严格隔离,其主要目的在于防止医源性癌细胞的播散,防止发生不必要的种植和转移。 ⑶解离肿瘤周围组织时宜用锐性解剖,避免钝性剥离,易使癌细胞在淋巴或血流中扩散。 ⑷肿瘤治疗强调第一次打击,即首次手术治疗要尽可能干净、彻底,切除的范围距离肿瘤边缘在横向与纵向上要尽可能足够宽大,相应的区域淋巴结要彻底清扫,达到真正的根治性手术。解离的组织和肿瘤应整块切除,保持完整性,不要切入肿瘤或撕裂,更不可支离破碎,以避免造成肿瘤的局部扩散。 ⑸手术创面可用抗癌药物处理,对胸、腹腔内肿瘤手术完毕时,可在胸腹腔中使用抗癌药物,以减少局部复发率。 2.哪些肿瘤不能手术切除? ⑴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等全身性恶性肿瘤是无法手术切除。 ⑵肿瘤浸润到周围的组织或器官,或与周围的血管和重要脏器粘连,强行切除就可能危及生命。 ⑶已发生远处转移扩散的肿瘤,特别是多发性转移灶患者,原发肿瘤未控制,肿瘤已进入晚期,这就失去了手术的意义。 ⑷有严重心肺疾病的患者不能承受手术。 另一种手术是为肿瘤姑息性手术治疗。姑息性手术是对那些病变已超出手术切除范围的恶性肿瘤,为减轻痛苦,解除梗阻,所施行的造瘘术或改道术等,是作为综合治疗的一部分。 3.当前肿瘤外科手术的特点是什么? 当前肿瘤外科治疗正向着合理性、功能性、根治性的目标发展。外科治疗癌症的基本概念发生了较大转变,其发展趋势正在经历从“解剖型手术”到“功能保护解剖型手术”的转移,这种转移已经从单纯追求扩大手术范围趋向于缩小手术

一名老中医对癌症治疗用药心得

一名老中医对癌症治疗用药心得 1、夏枯草:应用于淋巴癌或者其他癌症引起的淋巴结肿大效佳,常用量30--100克。取其解毒散结之效。 2、天花粉:一般应用于癌症肿块破溃,症见浓汁略稠,有臭味。如乳腺癌,皮肤癌,鼻咽癌等。用量一般15--60克,取其消肿排排脓之功。另外用于各种癌症引起的咽干,口渴,咽痛效果亦可,取其清热生津之效。 3、皂角刺:用于癌症肿块未溃或者已溃,未溃者引之消散,已溃者引之排脓。常用量30--60克,量小无效。 4、鸡血藤和石韦:此两味为对药,用于放化疗治疗癌症时引起的血细胞减少。这是沈绍功家传经验,验证于临床,经得起重复。无论是白细胞还是红细胞等减少均效。常用量鸡血藤15克,石韦10克,石韦不能应用量大,对肾有刺激。由于是家传,用药机理无法解释。 5、石菖蒲和郁金:用于改善癌症病人的忧郁情绪,是沈氏所传的对药,我加于治疗癌症方药中,对神情抑郁,悲观的癌症病人确实起到了缓解的作用。常用量是每味药各10克。 6、山慈菇:现代医学证实,山慈菇是一味不可多得的治疗癌症的高效药物。能治疗多种癌症,如食道癌,胃癌,乳腺癌,甲腺癌其有小毒,用量不宜过大,一般打粉应用,6--15克左右,我常常作为治疗癌症的基础用药,基本上每方必加。 7、牡蛎、浙贝母,玄参:此三味药既是程钟龄的消瘰丸,凡是没有破溃的癌瘤大多加用,效果非凡。一般用量:生牡蛎30克,玄参15克,浙贝母6--12克;生牡蛎和浙贝母最好打粉应用,效果较佳。浙贝母也可以应用川贝母,平贝母和大贝母代替,但川贝价格昂贵。大贝母散结的效果比较优良。我现在正尝试应用,而且价格比较便宜。 8、生黄芪:生黄芪具有托毒生肌之效,不论虚实寒热之癌瘤都可以应用。一般用量30--200克,破溃的用量应该大些,如治疗乳腺癌已经破溃溃烂,应用量多在百克以上,同时还输液黄芪注射液30毫升,相当于生药60克。我们一般作为治各种癌症的基础用药,作为各种抗癌药的一个动力。 9、仙鹤草:现代医学研究其有抗癌之效,我把其作为治疗各种癌症的基础用药。用量15--100克不等,仙鹤草不单是一味止血收涩之药,其补虚之功亦宏,有类似于激素样作用,干祖望称仙鹤草为中草药中的激素. , 10、生薏苡仁:现代研究其可以治疗各种癌症,我治疗癌瘤时基本上每方必用,常用量30克。有时嘱咐癌症病人每天早晨用薏苡仁熬粥代替早餐。既可以增加营养,又可以抗癌,一举两得。 11、白花蛇舌草和半枝莲:二药是医学界公认的治疗癌症有效的药物之一,可以治疗多种癌症。但是用量必须加大,最少的30 克打底,最大可以应用到200克。和其他药物联合应用时一般不超过100克,这两药质轻,比较占空间。我应用此药,一般大手去抓,根本不用称

治疗癌症常用药物

常用的化疗药物有:依托泊甙(VP-16,足叶乙甙),顺铂(DDP),卡铂(CBP),环磷酰胺(CTX),阿霉素(ADM),长春新碱(VCR),异环磷酰胺(IFO),去甲长春碱(NVB),吉西他滨(GEM),紫杉醇(TXL),丝裂霉素(MMC),长春地辛(VDS)。肺癌联合化疗方案如下: (一)小细胞肺癌 1、EP方案:VP-16 100mg/(m2*d),静脉滴注,第1~3天;DDP 80 mg/m2,静脉滴注,第1天。每3周为1周期。 2、EC方案:VP-16 120mg/(m2*d),静脉滴注,第1~3天;CBP 300 mg/m2或曲线下面积(AUC)为5,静脉滴注,第1 天。每3周为1周期。 3、CA V方案:CTX 1000mg/m2,静脉滴注,第1天;ADM 50 mg/m2,静脉注射,第1天;VCR 2 mg,静脉注射,第1 天。每3周为1周期。 4、ACE方案:CTX 1000mg/m2,静脉滴注,第1天;ADM 45 mg/m2,静脉注射,第1天;VP-16 80mg/(m2*d),静脉滴注, 第1~3天。每3周为1周期。 5、VIP方案:VP-16 75mg/(m2*d),静脉滴注,第1~4天。IFO 1200 mg/(m2*d),静脉滴注,第1~4天;同时预防性用美司 钠,以防止出现IFO所致的出血性膀胱炎;DDP 20 mg/(m2*d),静脉滴注,第1~4天。每3周为1周期。 6、单药方案:

(1)托泊替康1.5 mg/(m2*d),静脉滴注,第1~5天。每3周为1周期。 (2)V P-16 50mg/(m2*d),口服,第1~12天。每4周为1周期。(二)非小细胞肺癌 1.EP方案:VP-16 100mg/(m2*d),静脉滴注,第1~3天; DDP 100 mg/m2,静脉滴注,第1天。每3~4周为1 周期。 2.GP方案:GEM 1000mg/(m2*d),静脉滴注,第1、8、15 天;DDP 100 mg/m2,静脉滴注,第1天。每4周为1 周期。 3.NP方案:NVB 25~30 mg/(m2*d),静脉滴注,第1、8、 15天;DDP 80 mg/m2,静脉滴注,第1天。每4周为 1周期。 4.TP方案:TXL 135~175 mg/m2,静脉滴注,第1天; DDP 75~80 mg/m2或CBP(AUC=5~6),静脉滴注, 第1天。每4周为1周期。 5.MIC方案:MMC 6 mg/m2,静脉注射,第1天;IFO 3000 mg/m2,静脉滴注,第1天(同时用美司钠防止出 现IFO所致的出血性膀胱炎);DDP 50 mg/m2,静脉 滴注,第1天。每3周为1周期。 6.

癌症疼痛的药物治疗

癌症疼痛的药物治疗 昆明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内科教研室 张灿珍 【概述】 (一)、癌痛现状调查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癌痛在癌症病人中发病极为普遍。 1、癌痛在癌症病人中的发病情况: 据WHO统计全世界每年新发癌症患者1000多万,每年癌症死亡人数达到600多万,每年癌症疼痛人数达500多万;在我国每年新发癌症患者180多万,癌症死亡人数每年140多万,每年癌症疼痛人数达到100多万。 2、癌痛在癌症病程中的发病情况: 在癌症确诊和中期大约30-40%的患者有中到重度疼痛,在接受治疗过程中大约50%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疼痛,而在晚期病人中60-90%的患者有疼痛。 3、癌痛在癌痛病人中的疼痛程度: 在癌痛患者中大约50%的患者有中到重度疼痛,其中约30%的癌痛患者为难以忍受的重度疼痛。而在癌痛患者中50%~80%癌痛患者未得到适当的止痛治疗。 (二)、、WHO对癌痛的对策 1、WHO在肿瘤的综合规划中确定了四项重点:①预防;②早期诊断;③根治治疗;④姑息处理. 在姑息处理中首先把癌痛提到优先解决的位置. 2、1982年WHO成立了WHO癌痛治疗专家委员会, 专家们提出了“癌痛能够控制,而且必须得到控制”,并且提出“到2000年让癌症病人无痛苦”的奋斗目标。同时制定了WHO三阶梯癌症疼痛治疗方案。 3、2001年2月,在澳大利亚悉尼召开的第二届亚太地区疼痛控制会议(APSPC)上,与会学者们提出‘消除疼痛是患者的基本人权’。 4、2002年的第10届国际疼痛大会(IASP)上与会专家达成共识:①疼痛是继血压、体温、呼吸、脉搏后第五大生命体征;②慢性疼痛是一种疾病。 (三)我国卫生部的相关举措 1.癌症止痛工作会议 1990年12月我国卫生部与WHO在广州共同组织了全国性专题会议和学习班,将WHO三阶梯癌症止痛法介绍到我国.。1992年在北京、合肥组织了国际学术会议和学习班,对WHO三阶梯癌症止痛方法进行具体培训。1993年—1995年期间相继举办了七次全国性的“癌痛姑息治疗研讨班”。1998年卫生部和WHO西太区举办了癌痛止痛治疗高级讲习班。通过专家的讲解和具体指导,转变了对癌症疼痛以及吗啡类止痛药物在癌症疼痛治疗中的观念和认识。 2.癌症的三阶梯止痛指导原则 1991年4月卫生部以卫药发(91)第12号文下达了关于在我国开展“癌症病人三级止痛阶梯治疗”工作的通知。1993年4月卫生部药政管理局参照WHO三阶梯癌症疼痛治疗方案,制定、出版了适合我国情况的癌症病人三阶梯止痛疗法的指导原则。 3.麻醉药品的管理文件 制定了一系列适合我国情况的癌症病人三阶梯止痛疗法的麻醉药品管理文件。 4.引进WHO推荐的最主要的止痛药 引进WHO推荐的最主要的止痛药——吗啡以及吗啡控、缓释片。

抗恶性肿瘤药的分类

第47章抗恶性肿瘤药 恶性肿瘤常称癌症,是一组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化学治疗、外科手术、放射治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三大手段。化学治疗强调全身性治疗而有别于适合局部性治疗的外科手术和放射治疗。 药物治疗的进展:细胞增殖动力学、免疫药理学、分子药理学等的促进作用. 第一节抗恶性肿瘤药的药理学基础 一、抗恶性肿瘤药的分类 (一)根据药物化学结构和来源 1、烷化剂氮介类、乙烯亚氨类、亚硝脲类、甲烷磺酸酯类等。 2、抗代谢药叶酸、嘧啶、嘌呤类似物等。 3、抗肿瘤抗生素蒽环类抗生素、丝裂霉素、博来霉素类、放线 菌素类等。 4、抗肿瘤植物药长春碱类、喜树碱类、紫杉醇类、三尖杉生物 碱类、鬼臼毒素衍生物等。 5、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雌激素、雄激素等激素及其拮抗药。 6、杂类铂类配合物和酶等。 (二)根据抗肿瘤作用的生化机制 1、干扰核酸生物合成的药物 2、直接影响DNA结构和功能的药物

3、干扰转录过程和阻止RNA合成的药物 4、干扰蛋白合成与功能的药物 5、影响激素平衡的药物 6、其他 (三)根据药物作用的周期或相对特异性 1、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如烷化剂、抗肿瘤抗生素、铂类配合物 等。 2、细胞周期(时相)特异性药物如抗代谢药,长春碱类药物等。 二、抗恶性肿瘤药的药理作用机制 从细胞生物学角度看,诱导肿瘤细胞分化,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或者导致肿瘤细胞死亡的药物均可发挥抗肿瘤作用。 肿瘤细胞群包括增殖细胞群和静止细胞群(G0期)。肿瘤增殖细胞群与全部肿瘤细胞群之比称生长比率(growth fraction,GF)。 细胞增殖周期——细胞从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结束的时间. 图中百分比表示肿瘤细胞在各期大致停留时间的百分比。 1.增殖细胞群: 处于增殖周期中的细胞,按指数分裂增殖,对细胞毒药物敏感。 G1期细胞: DNA合成前期,为细胞分裂终止到开始合成DNA的准备阶段;

癌症治疗的三大常规方式

癌症治疗的三大常规方式 恶性肿瘤传统的主要治疗方法有手术、放射、化学药物治疗三大模式,以及被现今认为第四种与第五种治疗模式的生物疗法及癌症热疗。即使一个恶性肿瘤在早期阶段已被广泛切除,也不能说癌肿已彻底清除,在所有的病例,宿主、肿瘤、治疗三者之间存在着极其复杂的相互关系。癌症患者经治疗后有三种可能的结果:①永久性治愈;②癌肿继续不可遏制地发展而导致死亡,治疗没有能消灭癌;③治疗后经过一段明显的缓解期后,肿瘤复发,转移或出现新病灶,表明机体防御功能低下,而且发生对抗癌药物的耐受性。当前先进国家癌症最好的总治愈率已达60%以上。 一旦确诊为恶性肿瘤,如何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案,是治疗成功或失败的关键。癌症早诊断、早治疗无疑对提高治愈率至关重要,但不规范的治疗,如早期甲状腺癌、乳腺癌等仅作局部摘除或局部切除,同样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尤其是合理的首次治疗非常重要。一般而言,对早期癌症多选用手术和放射治疗,可使90%以上的病人得到治愈。对于中晚期癌症多采用有计划、合理的几种疗法结合的综合治疗,以达到取长补短,协同抗癌的作用,从而提高生存率与治愈率。治疗方法不当,特别是首次治疗不规范常导致治疗失败。 一,肿瘤外科治疗 1.癌症外科手术治疗与一般外科手术有什么不同? 肿瘤外科与一般外科手术有所不同,除要求术前有明确的病理诊断或术中快速病理切片确定诊断之外,肿瘤外科手术强调整块切除,范围比较广泛,还要将有可能隐藏癌细胞的周围正常组织及区域性淋巴结一起切除,否则术后易复发。为防止或减少癌肿在手术过程中的扩散,对操作技术有其特殊要求: ⑴手术操作中务求轻巧,切忌按揉或挤压肿瘤。 ⑵手术中要有"无瘤原则”、“无瘤观念”和“无瘤技术”,手术野的“无瘤区”须谨慎保护。而以肿瘤为主体的“有瘤区”须严格隔离,其主要目的在于防止医源性癌细胞的播散,防止发生不必要的种植和转移。 ⑶解离肿瘤周围组织时宜用锐性解剖,避免钝性剥离,易使癌细胞在淋巴或血流中扩散。

癌症治疗方法主要有4种

癌症治疗方法主要有4种 癌症治疗方法主要有4种癌症治疗:手术 适用范围:并不是所有的癌症病人都适合手术,一般来说,除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如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外,大多数实体瘤可以采用手术治疗。尤其是早、中期癌症,没有发生局部和远处转移,瘤体一般较小,都适宜手术治疗。 风险:手术治疗有一定的风险,如肺癌患者肺叶切除后可能影响呼吸功能,骨肉瘤患者截肢后影响行动能力等。 癌症治疗:化疗 化疗是应用化学药物(包括内分泌药物等)治疗恶性肿瘤。常用静脉注射、口服或其他形式将化疗药物进入体内来杀灭肿瘤。目前化疗药物大致有三大类:传统的细胞毒药物、靶向药物和生物制剂。近年发展最快的是靶向药物,除了胆道系统肿瘤,目前几乎所有肿瘤都有靶向药物。不过,现在多数靶向药物还不能完全取代细胞毒药物,还要和细胞毒药物联合应用。 适用范围:化疗是针对对化疗药物比较敏感的肿瘤例如淋巴瘤、白血病等血液系统疾病,乳腺癌、胃肠肿瘤、肺癌及生殖系统肿瘤等。化疗药物进入体内后会分布到全身各处,不光对实体肿瘤有作用,对微小不可见转移灶也同样有很强的杀灭作用。化疗的效果取决于肿瘤的类型和病况,有的可治愈,更多的是抑制肿瘤生长和扩散。

毒副反应:化疗的毒副反应以全身反应为主,一般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多见,如血象降低、恶心、呕吐及静脉炎等。只要处理得当,严重的肝肾功能损伤,心功能损伤等剧烈反应临床上并不十分常见。随着技术不断的发展,新化疗药的副作用已大大减少,安全性显著提高。 癌症治疗:放疗 放疗即放射治疗,是用各种不同能量的射线照射肿瘤,以抑制和杀灭癌细胞的一种治疗方法,70%左右的肿瘤病人在病程的不同阶段需要接受放射治疗。 适用范围:放疗主要针对相对比较局限的实体肿瘤的根治治疗,例如鼻咽癌、头颈部肿瘤等对化疗不敏感,单用放疗就可以根治。对于其他肿瘤,放疗多作为综合手段之一。特别是对于中晚期肿瘤患者,术前可以使得肿瘤缩小范围,达到减期效果,为手术创造条件;术中进行姑息治疗;术后对于切得不彻底的部位放疗,可以防止复发。对于白血病等全身性肿瘤放疗作用有限。 毒副反应:放疗的毒副反应以局部反应为主,与放疗射野有关。例如头颈部放疗会出现口干、咽喉肿痛、颈部纤维化、味觉功能减退等;胸部放疗可能会出现放射性肺改变、放射性食管炎等。随着放疗技术进步,以前经常出现的放射性脑损伤、截瘫等则较少发生。 癌症治疗:中医 中医治疗癌症的特点是缓慢持久,稳定病情,达到“带瘤生存”的境界。最突出的有五大作为: 第一,在预防肿瘤方面,中医药大有用武之地。

临床治疗癌症常用的化疗药物常用化疗药物

临床治疗癌症常用的化疗药物-常用化疗药物 标签:代号,白血病,疗效,白细胞,静脉,粒细胞,较好,抑制,功能,又名,滴注,抗癌药,不良反应,药物,霉素,淋巴细胞,骨髓,肺癌,乳腺癌,细胞 简介:一、化疗药物显神功迄今,已证实有100多种对人体癌症有治疗作用的药物,从而填补了癌症无药的空白、现将临床常用的化疗药物简单介绍如下。(一)烷化剂烷化剂是指和核酸或蛋白质发生反应,使其失去生理功能的一类药物。1.氮芥 正文: 一、化疗药物显神功迄今,已证实有100多种对人体癌症有治疗作用的药物,从而填补了癌症无药的空白、现将临床常用的化疗药物简单介绍如下。 (一)烷化剂烷化剂是指和核酸或蛋白质发生反应,使其失去生理功能的一类药物。 1.氮芥氮芥简写代号为NH2或NM,对恶性淋巴瘤、小细胞肺癌及癌性胸、腹腔和心包腔积液有较好的疗效,且作用快,但对胃肠反应和骨髓抑制较严重。 2.环磷酰胺又名癌得星,代号为CTX、CYT或CPA,是一种静脉滴注的抗癌药,抗癌范围广、效率高、应用广泛的抗癌药,对大多数癌症均有治疗作用,用量加大,疗效增加,但大剂量应用会引起毒副作用,如引起恶心、呕吐、出血性膀胱炎、心肌炎、肺纤维化、中毒性肝炎、脱发等。 3.塞替派塞替派代号为TSPA,是一种静脉滴注或肌肉注射用药,对晚期乳腺癌和卵巢癌有效,对膀胱癌可有竽膀胱腔内灌注效果较好,全身毒性反应低,用量过大也可引起恶心、呕吐、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等。

4.白消安(马利兰)白消安代号为BUS或BSF,是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口服有效药物,且疗效较好,应根据血象和骨髓象掌握用药,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无效。胃肠反应较轻,但可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引起皮肤黑色素沉着,男性睾丸萎缩以及脱发等。 (二)抗代谢药此类药主要抑制核酸和蛋白质合成1.甲氨蝶呤甲氨蝶呤代号为MTX,可用于静脉滴注、口服或鞘内注射,是常用的抗癌药。 对急性白血病和绒毛膜癌有较好的疗效。 对恶性淋巴瘤、成骨肉瘤、头颈部癌、乳腺癌、肺癌、卵巢癌等亦有疗效,易引起口腔溃疡、出血性肠炎,抑制骨髓造血功能、皮肤色素沉着等。 2.巯嘌呤又名乐疾宁,代号为6-MP,系口服药。 是治疗急性白血病(维持用药)、复发性骨髓瘤和绒毛膜癌的有效药物,可和泼尼松(强的松)合用,预防排斥反应。 不良反应表现为恶心、呕吐、口腔溃疡、抑制造血功能、引起肝肾功能障碍等。 3.氟尿嘧啶氟尿嘧啶代号民为5-FU,可用于静脉滴注、口服、外敷或灌肠,是临床常用的抗癌药,应用范围广,用于治疗胃肠道癌症、乳腺癌、卵巢癌、头颈部癌等。可引起胃肠反应(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严重者可便血,肠黏膜脱落、抑制造血功能、脱发等。 4.复方替加氟(优福定)复方替加氟的简写代号为UFT,系口服药,主要用于治疗胃癌、大肠癌、乳腺癌、食管癌、头颈部癌等,作用强于氟尿嘧啶,不良反应可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口腔炎、抑制骨髓造血功能等。

癌症疼痛的临床及药物治疗效果分析

癌症疼痛的临床及药物治疗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癌症疼痛的临床以及药物治疗效果。方法128例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其中轻度疼痛35例,中度疼痛45例,重度疼痛48例,均行规范的三阶梯止痛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在本组研究中,轻度疼痛患者总缓解率为100.00%,中度疼痛患者总缓解率为95.56%,重度疼痛患者总缓解率为91.67%,患者的治疗总缓解率为95.31%。本组有11例患者出现便秘症状,对患者予以饮食指导或大便軟化剂治疗后,患者的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结论对癌症患者行规范的三阶梯止痛治疗,止痛效果良好,且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降低,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关键词癌症;疼痛;药物;治疗效果 Analysis of clinical and drug therapy effect for cancer pain LI Feng. Department of Pharmacy,Shangqiu City First People’s Hospital,Shangqiu 476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clinical and drug therapy effect for cancer pain. Methods A total of 128 patients with moderate and advanced malignant tumor,with 35 mild pain cases,45 moderate pain cases,48 severe pain cases,all received standard three-step analgesic therapy. After treatment,their curative effects and adverse reactions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is research showed total remission rate in mild pain cases as 100.00%,total remission rate in moderate pain cases as 95.56%,and total remission rate in severe pain cases as 91.67%. After three-step drug therapy,the total remission rate in 128 patients was 95.31%. There were 11 cases with constipation symptom,which were remarkably relieved by diet guidance and stool softener for treatment. Conclusion Implement of three-step analgesic therapy for cancer pain patients shows excellent analgesic effect,along with low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and high safety. This method is worth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Key words】Cancer;Pain;Drug;Therapeutic effect 随着现今医学水平以及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临床上治疗癌症也有了一定的经验。但是,对于癌症疼痛一般还是采用止痛治疗的方式,对于癌症患者的疼痛进行减轻,进而帮助癌症患者提高生活质量[1-4]。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癌症的特殊性,因此,对于癌症患者仅仅进行止痛治疗,还是远远不够的。对于癌症患者来说,疼痛症状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尤其是在中晚期癌症患者中出现较为普遍。总的来说,癌症患者出现癌症疼痛的几率在70%~90%,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心理状态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临床上加强对癌症患者疼痛症状的研究是具有普遍的现实意义的。现今,临床上普遍接受的针对癌症疼痛症状的一种治疗方式是三阶梯治疗方法,其主要目的就是利用药物对患者的疼痛症状进行缓解,进而使得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也能显著提高,提高患

常见恶性肿瘤的药物治疗练习题

常见恶性肿瘤的药物治疗 一、A1 1、某女性患者,30岁,哺乳期,牙龈出血伴低热半个月,经骨髓穿刺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拟进行化学治疗。抗肿瘤药物的应用应遵循的原则是 A、权衡利弊,规避风险 B、目的明确,治疗适度 C、医患沟通,保护隐私 D、不良反应,果断处理 E、临床试验,积极鼓励 2、下列不属于白血病分类的是 A、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B、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C、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D、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E、慢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3、下列不属于白血病支持疗法的是 A、防止感染 B、控制出血 C、维持营养 D、化学治疗 E、纠正贫血 4、2010年卫生统计年鉴显示,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最高的是 A、肺癌 B、乳腺癌 C、白血病 D、肝癌 E、胃癌 5、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药物治疗中首选的药物是 A、铂类化合物 B、抗代谢药 C、紫杉醇类 D、拓扑替康 E、培美曲塞 6、乳腺癌患者首次化疗应该选择的主要抗肿瘤药物是 A、铂类化合物 B、蒽环类 C、芳香酶抑制剂 D、雌激素 E、孕激素

7、绝经前乳腺癌患者优先选择的内分泌治疗药物是 A、三苯氧胺 B、蒽环类 C、芳香酶抑制剂 D、雌激素 E、孕激素 8、下列属于烷化剂的是 A、环磷酰胺 B、红霉素 C、柔红霉素 D、甲氨蝶呤 E、丝裂霉素 9、下列属于干扰有丝分裂的药物是 A、甲氨蝶呤 B、门冬酰胺酶 C、阿糖胞苷 D、丝裂霉素 E、放线菌素D 10、某男性患者,65岁,双侧颈部、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1年,下眼眶出现包块半个月,诊断为“弥漫大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给予利妥昔单抗联合标准CHOP化疗(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8个周期。关于利妥昔单抗的叙述错误的是 A、属于抗肿瘤单克隆抗体 B、无骨髓抑制,多数患者耐受良好 C、只能用5%葡萄糖注射液做溶媒 D、初次滴注,起始滴注速度50mg/h E、不推荐本品在治疗期间减量使用 11、某男性患者,65岁,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伴慢性腹泻10余年,右下腹包块1个月,诊断为“晚期大肠癌”,给予伊立替康进行化疗。关于其不良反应叙述错误的是 A、迟发性腹泻 B、伪膜性肠炎 C、中性粒细胞增加 D、乙酰胆碱综合征 E、胃肠道出血 12、某男性患者,15岁,牙龈出血伴低热半个月,经骨髓穿刺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给予VP 方案化疗;为预防脑膜白血病,给予甲氨蝶呤鞘内注射。关于甲氨蝶呤的叙述正确的是 A、嘌呤核苷酸互变抑制剂 B、细胞周期非特异性抗肿瘤药 C、鞘内注射简便、易行、无风险 D、每次最大剂量不超过12mg,一日1次,5日为一疗程 E、可致口腔炎、口唇溃疡、消化道溃疡和出血等不良反应

癌症的药物治疗现状及进展 杨静

癌症的药物治疗现状及进展杨静 发表时间:2018-09-27T11:23:14.163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6月上第11期作者:杨静 [导读] 癌症的传统治疗方法主要有:(1)化学治疗;(2)放射治疗;(3)外科手术治疗。 杨静 资阳市人民医院四川资阳 641300 【摘要】癌症的传统治疗方法主要有:(1)化学治疗;(2)放射治疗;(3)外科手术治疗。现阶段研发的相关化学药物以基因药物为主,但是目前尚未研究成功,但是在不久的将来能够充分利用新型基因技术来研发出基因药物,从而有效治疗癌症患者。本文将通过临床资料回顾和展望性研究对癌症加以概括分析,介绍最新治疗方法或者生物技术来治疗癌症患者。 【关键词】癌症;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癌症的发生主要是因为控制细胞生长的增殖机制发生异常,从而引起相关疾病[1]。除此之外,癌细胞还会局部侵入到人体的正常组织中,或者转移到身体其他部位中。恶性肿瘤(癌症)的特点是:无限制且无止境地生长,导致患者体内的营养物质被消耗,释放出更多的毒素,导致人体逐渐衰弱最后死亡。良性肿瘤细胞则能够被完全清除,一般情况下不会发生转移和复发,对人体的器官组织仅仅起到挤压和阻塞作用,但是恶性肿瘤却会破坏人体的正常生理组织结构,引起器官出血坏死或者感染等。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相关专家致力于研究恶性肿瘤细胞的治疗方法,不难发现负离子对抑制癌细胞的生长有显著效果,负离子对癌细胞患者未产生任何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一、传统治疗癌症患者的方法 1.化学治疗 化学治疗方法中所应用的化学药物是针对快速生长的癌细胞,对一些正常的细胞组织会造成不可逆损伤,癌症患者在临床中往往会出现脱发、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一般使用的治疗癌症患者的化学药物有以下几种类型:(1)荷尔蒙拮抗剂;(2)抑制有丝分裂药物;(3)干扰酵素作用的抗生素类药物;(4)有抑制核苷酸生成的抗代谢药物等。 2.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方法主要是利用高能电磁辐射线来作用在癌症患者机体内,逐渐改变癌症患者的生物分子结构,最终抑制癌细胞生长。目前来看,放射治疗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1) X 线;(2) r线[2]。大量研究资料表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越高,放射治疗敏感性越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越低,放射治疗敏感性越高[3]。有学者认为,恶性肿瘤的放射敏感性与肿瘤的生长方式密切相关,放射治疗对于外突性(乳突型、菜花型以及息肉型等)生长的肿瘤较为敏感,而对浸润性(溃疡型以及浸润型等)生长的肿瘤不甚敏感[4]。 3.外科手术治疗 外科手术就是充分合理利用手术来摘除肿瘤,但是肿瘤的摘除必须在癌症患者发病早期以及癌细胞尚未转移的前提下,但是,根文献研究资料显示,由于大部分癌症的发生较为隐匿,临床表现不显著,因此在发现时已经处于晚期阶段中,手术切除也无法完全清除癌症患者的癌细胞,术后发生转移以及复发的可能性也比较高[5]。 二、癌症药物的发展现状 研究资料表明,我国现已上市的抗肿瘤药物高达两百多种[6]。我国现阶段所使用的抗癌药物有以下几种类型:(1)烷化剂——主要代表药物是环磷酰胺、氮芥,主要作用是与细胞中的多种有机物亲核基团结合,从而使得生化物质和核算能够正常代谢;(2)激素类——主要代表药物有戈舍瑞林、亮丙瑞林以及曲普瑞林等,主要作用是溶解淋巴细胞,改善毛细血管功能;(3)金属铂类抗肿瘤药——主要代表药物是顺铂、奥沙利铂等,主要作用是杀死癌细胞;(4)抗癌抗生素——主要代表药物是丝裂霉素、柔红霉素以及放线菌素等;(5)植物类抗癌药——主要代表药物有紫杉醇,主要作用是抑制细胞 R N A的合成或者抑制细胞有丝分裂;(6)非典型抗肿瘤药——主要代表药物有消癌平糖浆、安替可胶囊、复方斑蝥胶囊以及复方氟尿嘧啶等。 癌症的发生主要是因为控制细胞生长的增殖机制发生异常,从而引起相关疾病。除此之外,癌细胞还会局部侵入到人体的正常组织中,或者转移到身体其他部位中。恶性肿瘤(癌症)的特点是:无限制且无止境地生长,导致患者体内的营养物质被消耗,释放出更多的毒素,导致人体逐渐衰弱最后死亡。21世纪治疗癌症患者将以基因技术为主,传统基因治疗可以分为以下类型:(1)基因置换——主要是利用突变基因剔除细胞核方法,维持细胞原有的基因调控功能;(2)基因补偿——主要是利用基因功能补偿变异基因的不正常功能[7]。还有学者表明,利用人工合成的核苷酸链与有害基因转译的mRNA互为结合能够干扰有害蛋白物质的合成[8]。但是,上述方法具有成本高和剂量高等劣势。将带有疱疹病毒基因导入到癌症患者体内,基因表现酵素会将对人体无毒的前驱药物逐渐转换成有毒药物,从而达到杀死癌细胞的目的[9]。基因疫苗的设计主要是针对癌症患者的特殊抗原基因(如直肠癌的CEA抗原),从而刺激人体对抗原的免疫反应,刺激免疫系统中的细胞来诱导免疫[10]。 参考文献 [1]杨子坤.癌症的药物治疗现状及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09,20(7):1823-1824. [2]陈晓玲.癌症的药物治疗现状及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4,(6):18-18,24. [3]郭利华.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现状[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01,8(1):103-104,102. [4]钱正子,王华庆,郝希山等.脑转移癌的药物治疗现状及进展[J].实用癌症杂志,2007,22(2):218-220. [5]钱莉文(综述),王俊杰(审校).鼻咽癌复发的治疗现状及进展[J].癌症进展,2015,14(4):376-381. [6]徐伟豪,邵鹏.癌性疼痛的临床治疗现状与护理进展[J].上海护理,2016,16(4):88-90. [7]赵倩倩,杨智慧,张立力等.癌症患者爆发痛的管理进展[J].现代临床护理,2016,15(12):64-68. [8]钱新宇,盛信秀.小细胞肺癌的治疗现状与进展[J].癌症进展,2006,4(6):497-502. [9]胡越峰(综述),徐向英(审校).非小细胞肺癌局限性脑转移的治疗现状及研究进展[J].实用肿瘤学杂志,2014,14(2):182-187. [10]包婺安,胡福军.尼妥珠单抗治疗高分级胶质瘤研究进展[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23):179-182.

临床药物治疗学-恶性肿瘤的药物治疗练习题

临床药物治疗学-恶性肿瘤的药物治疗练习题 一、A1 1、心脏毒性是其主要不良反应的抗肿瘤药物是 A、环磷酰胺 B、伊立替康 C、柔红霉素 D、米托蒽醌 E、丝裂霉素 2、某男性患者,15岁,牙龈出血伴低热半个月,经骨髓穿刺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给予VP方案化疗;为预防脑膜白血病,给予甲氨蝶呤鞘内注射。关于甲氨蝶呤的叙述正确的是 A、嘌呤核苷酸互变抑制剂 B、细胞周期非特异性抗肿瘤药 C、鞘内注射简便、易行、无风险 D、每次最大剂量不超过12mg,一日1次,5日为一疗程 E、可致口腔炎、口唇溃疡、消化道溃疡和出血等不良反应 3、某男性患者,65岁,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伴慢性腹泻10余年,右下腹包块1个月,诊断为“晚期大肠癌”,给予伊立替康进行化疗。关于其不良反应叙述错误的是 A、迟发性腹泻 B、伪膜性肠炎 C、中性粒细胞增加 D、乙酰胆碱综合征 E、胃肠道出血 4、某女性患者,25岁,哺乳期,牙龈出血伴低热半个月,经骨髓穿刺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给予VP方案化疗。关于长春新碱(VCR)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次量不超过1mg B、可致四肢麻木、外周神经炎 C、可使血钠、血及尿的尿酸升高。 D、对周围血象、肝肾功能等影响小 E、干扰核蛋白体功能,阻止蛋白质合成的药物 5、某男性患者,65岁,双侧颈部、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1年,下眼眶出现包块半个月,诊断为“弥漫大B 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给予利妥昔单抗联合标准CHOP化疗(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8个周期。关于利妥昔单抗的叙述错误的是 A、属于抗肿瘤单克隆抗体 B、无骨髓抑制,多数患者耐受良好 C、只能用5%葡萄糖注射液做溶媒 D、初次滴注,起始滴注速度50mg/h E、不推荐本品在治疗期间减量使用 第1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