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汽车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教案

汽车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教案

汽车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教案
汽车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教案

燃油供给系统

任务一汽油发动机燃料供给系统

学习目标

1.了解汽油机燃油系统的发展

2.掌握电控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组成原理

3.掌握汽油机燃油供给系统组成部件作用

1.汽油机燃油系统的发展

上个世纪60年代,汽车用燃油输送系统绝大多数仍采用构造简化的化油器。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尾气排放带来的空气污染日益严重,西方各国都制定了汽车排放法规法案。同时受能源危机的冲击以及电子技术、计算机等飞速发展,促进了电子控制汽油机喷射发动机的诞生。1953年美国奔第克斯(Bendix)首先开发了电子喷射器,1957年正式问世。

传统的化油器存在诸如发生气阻、结冰、节气门响应不灵敏等现象,在多缸发动机中供油不匀,引起工作不稳、不利于大功率设计。为了弥补这些缺陷,早在上世纪30年代,汽油喷射系统就已在开始航空发动机的研究中被作为研究对象,经过10多年的深入研发,在1945年开始应用于军用战斗机上。它充分的消除了浮子式化油器不能完全适用军用战斗机作战工况的缺点,汽油喷射技术应运而生。

尽管汽油喷射技术有诸多优势,但由于其生产受当时社会生产力、生产工艺、技术的制约,其制造成本非常高,因此汽车用汽油喷射装置最初只能应用在数量很少的赛车上,它能满足赛车所要求的大发动机输出功率和灵敏的油门响应性能。到50年代末期,大多数赛车都已经采用了汽油喷射作为燃油输送系统。

汽油喷射应用于民用批量生产的轿车发动机上,实在1950-1953年高利阿特与哥特勃罗特两公司首先在2缸2冲程发动机上安装了汽油喷射(缸内喷射)装置。1957年奔驰公司又在4冲程发动机上才用了它。

由于各发动机制造商强调发动机输出功率的提高,为了确保全负荷时大扭矩输出特性,空燃比控制必然偏小,以提高喷油量,因此,对空燃比的控制精度也比较低。但是随着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应用,电子燃油控制的各种有点渐渐显现出来,包括各种精细的补偿功能和良好的空燃比控制性、灵敏的节气门响应性、高功率的从输出。

另外,在电子技术方面,晶体管早已发明,但是由于成本高,性能不稳定,还不能很好地应用于汽车上。故奔第克斯在开发阶段应用真空管开发了计算机。在1957年发表时,正式晶体管开始实用化时代,因此,她开发的电子控制汽油喷射装置只在美国三大汽车公司之一的克莱斯勒汽车上装用。

2.电控汽油机燃油喷射系统的优缺点

汽油喷射系统的实质就是一种新型的汽油供油系统。化油器利用空气流动时在节气门上方的喉管处产生负压,将浮子室的汽油连续吸出,经过雾化后输送给发动机。汽油喷射系统则是通过采用大量的传感器感受各种工况,根据直接或间接检测的进气信号,经过计算机判断和分析,计算出燃烧时所需的汽油量,然后将加有一定压力的汽油经过喷油器喷出,以供发动机使用。

电控发动机系统取消了化油器供油系中的喉管,喷油位置在节气门下方,直接在进气门

附近或缸内,有计算机控制喷油器精确供油。与化油器式发动机相比,汽油喷射系统具有以下优点:

1)提高发动机的充气系数,从而增加了发动机的输出功率和扭矩

这是因为汽油喷射系统没有化油器的喉管,减少了进气压力的损失;汽油喷射是在进气歧管附近,只有空气通过气管。这样可以增加进气歧管的直径,增加进气歧管的慢性作用,提高充气效率。

2.)汽油燃烧充分,降低油耗,减少排气污染,而且响应速度快

能根据发动机负荷的变化,精确控制混合气的空燃比,适应发动机的各种工况。

3)提高了发动机工作的稳定性

可均匀分配各缸燃油,减少了爆震现象,同时,也降低了废气排放和噪声污染。

4)提高了汽车驾驶性能

在寒冷的冬季里,化油器主喷油管的附近容易结冰,会造成发动机输出功率不足,而汽油喷射供油不经过节气门和进气歧管,所以没有结冰现象,从而提高了冷起动性能;另外,汽油喷射是高压供油,喷出的汽油雾滴比较小,汽油不经过进气歧管,所以,当突然加速时,雾滴较小的汽油能与空气同时进入燃烧室混合,因而比化油器供油的响应速度快,加速性能好。

与传统的化油器相比,电控汽油喷射系统可以使汽车燃油消耗率降低5%到15%,废气排放减少20%左右,发动机功率提高5%到10%.电控汽油喷射系统无论从燃油经济性、发动机动力性,还是从排气和噪声污染等方面,都具有化油器式发动机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电控汽油机喷射系统的缺点在于价格偏高,维修要求高。

3.电控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组成

电控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由油箱、电动汽油泵、汽油滤清器、燃油分配管、油压调节器、喷油器、回油管等组成,有的还设有油压脉动缓冲器。

电控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组成

4.电控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组成原理

1) ECU将发动机转速和负荷信号作为主控信号,控制喷油量(喷油电磁阀开启的时间长短),并根据其它有关输入信号加以修正,确定总喷油量。

2)ECU根据传感器的信号和发动机的点火顺序,将喷油时间控制在一个最佳时刻。

3.当驾驶员快速松开油门时,ECU将会切断燃油喷射控制电路,停止喷油,以降低减速时的废气排放和油耗。发动机加速时,发动机转速超过安全转速,ECU将会在临界转速切断燃油喷射控制电路,停止喷油,以防止发动机超速运转损坏发动机。

4.燃油泵控制当点火开关打开后,ECU将控制汽油泵工作2-3秒,以建立必须的油压。此时若不起发动机,ECU将切断汽油泵控制电路,汽油泵停止工作。在发动机起动过程和运转过程中,ECU控制汽油泵保持正常运转。

电控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组成原理

5.汽油机燃油供给系统组成部件作用

1)燃油箱

燃油箱的作用是贮存汽油,在一般车辆中燃油箱一般做成简单的方形或圆柱体形状,但轿车燃油箱为了适应整车外观造型及车架的需要往往做成比较复杂的形状,如图4-3所示为一汽奥迪100的油箱构造。油箱体一般采用薄钢板冲压焊接而成,为了提高其强度,其表面往往冲压成加强筋形式。油箱体上设有加油口和加油管,管内装有用金属网制成的滤网。为了防止汽车振动带来的燃油振荡,箱

内装有隔板。油箱顶面装有输油管

及油面传感器。

为了防止汽油在行驶中因振荡而溢

出和箱内汽油蒸气的泄出,油箱应

是密闭的。但在密闭的油箱中,当

汽油输出而油面降低时,箱内将产

生一定的真空度,真空度过大时汽

油将不能被汽油泵吸出而影响发动

机的正常工作;另一方面,在外界

温度高的情况下,汽油蒸气过多,

将使箱内压力过大。这两种情况都

要求油箱能在必要时与大气相通。

为此,一般采用装有空气阀和蒸气燃油箱

阀的油箱盖。油箱盖内有垫圈用以封闭加油管口。当箱内汽油减少,压力降低到0.098MPa 以下时,空气阀被大气压开,空气便进入油箱内,使汽油泵能正常供油。当油箱内汽油蒸气过多,其压力大于0.11MPa时,蒸气阀被顶开,汽油蒸气泄出到大气中,以保持油箱内的正常压力。近年来塑料燃油箱的应用日益广泛。与金属燃油箱相比,塑料燃油箱具有重量轻、造型随意、不会爆炸、燃油渗漏性小、不易被腐蚀的优点。

2)燃油管

汽车一般有三条燃油管:进油管,回油管和燃油

蒸气排放管(某些车型有)。进油管将燃油从油箱输

送到发动机;回油管将多余的燃油输送回油箱;燃

油蒸气排放管将HC气体(即挥发的汽油)从燃油箱

内送至活性碳罐。这三条通道通常装在车身地板下

或车架下。为防止路面飞起的石子损坏管道,安装

有防护板。由于发动机的振动,在燃油管与化油器

和燃油泵连接处要用橡胶软管。

燃油管

3)燃油滤清器

滤清器串在燃油泵和油箱之间的管路

上。它的作用是在燃油进入燃油泵之前把

含在油中的水分和氧化铁、粉尘等杂物除

去,防止燃油系统堵塞,减少机械磨损,

确保发动机稳定运行,提高可靠性。燃油

滤清器必须定期更换,如果燃油杂质含量

大时,更换的里程间隔应相应缩短。燃油

滤清器外壳上的箭头表示燃油的流动方

向,安装燃油滤清器时,不允许倒装。

燃油滤清器

4.电动燃油泵

燃油泵的功用是将汽油从燃油箱中吸上来,

并使之具有一定的压力,克服燃油管路和滤清

器的阻力,经过管路和燃油滤清器进入供油管

中。为满足发动机的工作要求,燃油泵要有充

分供油能力,其最大供油量。电动汽油泵有两

种安装方式:一种是在汽油箱外,安装在输送

管路中的外装串联式;另一种是安装在油箱中

的内装式。

电动燃油泵

5.燃油分配管

燃油分配管,也被称作分配油

管或共轨,其功用是将汽油均

匀、等压地输送给各缸喷油器。

由于它的容积较大,故有储油蓄

压、减缓油压脉动的作用。

燃油分配管

6.喷油器

喷油器的功用是按照电控单元的指令将一定数量的汽油适时地喷入进气道或进气管内,并与其中的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混合气。喷油器的通电、断电由电控单元控制。电控单元以电脉冲的形式向喷油器输出控制电流。当电脉冲从零升起时,喷油器因通电而开启;电脉冲回落到零时,喷油器又因断电而关闭。

7.油压调节器

油压调节器的功用是使燃油供给系统的压力与进气管压

力之差即喷油压力保持恒定。因为喷油器的喷油量除取决于

喷油持续时间外,还与喷油压力有关。在相同的喷油持续时

间内,喷油压力越大,喷油量越多,反之亦然。所以只有

保持喷油压力恒定不变,才能使喷油量在各种负荷下都只惟

一地取决于喷油持续时间或电脉冲宽度,以实现电控单元对

喷油量的精确控制。

油压调节器

8.油压脉动缓冲器

当汽油泵泵油、喷油器喷射及油压调节器的回油平面阀

开闭时,都将引起燃油管路中油压的脉动和脉动噪声。燃

油压力脉动太大使油压调节器的工作失常。油压脉动缓

冲器的作用就是减小燃油管路中油压的脉动和脉动噪声,

并能在发动机停机后保持油路中有一定的压力,以利于发

动机重新起动。

油压脉动缓冲器

任务二柴油发动机燃料供给系统

学习目标

1.了解直列A型喷油泵的构造和原理

2.了解喷油器的构造和原理

3.熟悉柴油共轨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1.柴油发动机的燃油供给系统组成

1)柴油发动机的燃油供给系统由柴油箱、燃油滤清器、输油泵、喷油泵、高压油管、喷油器、回油管等组成(如图4-10所示)。

柴油发动机的燃油供给系统

2)直列A型喷油泵的构造和原理

(1)供油系统简要说明:发动机在启动前用输油泵2上面的手动柄泵油,发动机在工作时,由联轴器7经提前器6带动喷油泵内的凸轮轴,由凸轮轴的泵油凸轮推动输油泵的活塞泵。柴油经负压管12(从柴油箱到输油泵这段油管的压力低于大气压力),被吸入到输油泵中,经输油泵进入低压油管10,再进入到柴油滤清器3,到滤清器3后柴油分成两路,一路经油压调整螺栓,多余的油从回油管11返回油箱;另一路经滤清器3左面的油管进入到喷油泵4内的低压油腔,从输油泵2出来到滤清器3再到喷油泵4这部分是低压油路,里面保持0.2Mpa左右的压力油,这部分燃油是正压。发动机在工作时这部分低压油,经油门踏板、调速器5的控制,被量油机构的柱塞变成高压油,从高压油管9进入到喷油器8被喷入到发动机中。

(2)喷油泵高压部分的工作原理:发动机在工作时由联轴器7经提前器6带动喷油泵内的凸轮轴(如图4-11所示)12,凸轮轴12的旋转运动推动挺柱体11变成上下运动,挺柱体11的上部带有可以调节高低的正时螺钉

10,正时螺钉10随动柱塞4上下运动,

挺柱体向下运动时柱塞弹簧8伸展,推

动弹簧下座9带动,柱塞4向下运动时

从低压油腔3吸入柴油,挺柱体11向上

运动时推动柱塞4向上运动,先关闭进

油孔,同时通过柱塞弹簧下座9压缩柱

塞弹簧8,柱塞继续向上运动时产生高压

油,高压油推开出油阀芯经出油阀座,进

入高压油管,由喷油器喷入发动机内。

喷油泵

3)喷油泵油量调节部分的工作原理与调速器分类

(1)RFD调速器的构造。(RFD调速器为机械两级式调速器)

飞铁装在RFD机械式调速器喷油泵的凸轮轴上,发动机工作时带动凸轮轴转动,凸轮轴又带动调速器的飞铁向外张开,飞铁滚柱就把套筒向轴向推动,拨叉连接在套筒轴承上。拨叉(丁字块)仅在轴向移动,它套在从调速器盖的销轴吊下的导杆,在导杆中间有轴,轴上装有浮动杆,浮动杆销轴下装有支撑块,支撑块套入支撑杆底部槽口中,支撑杆经偏心轴与负荷控制杆(调速手柄)装在一起。操作负荷控制杆时就是促动浮动杆、连杆、喷油泵的控制齿条同步运动。操作负荷控制杆时也是促动浮动杆、连杆及齿条同步运动。

RFD调速器的构造

喷油泵的控制齿条同连杆顶部连接在一起,启动弹簧挂在浮动杆顶部。另一端挂在调速器壳

体的弹簧卷眼,吊下拉杆的拉杆轴还装有导杆。在拉杆同调速杠杆之间,装有调速弹簧,而由装在调速杠杆轴部的速度控制杆来决定调整力的大小。因此,在常用转速范围内(超出调速器所控制的转速范围)拉杆下端经常与行程调节螺栓接触。在高速控制时,可通过拉杆、滑动杆和浮动杆的连接机构,加大杠杆比,在拉杆底部装有能控制低速的怠速弹簧。

通过调节调速杆的角度就可改变调速弹簧的预紧力,因此可以调定所需要的任何发动机转速。利用上述结构可根据发动机所承受的负荷,而通过此种调速器同时发挥最小、最大速度。调速器和可变速度调速器双方面的功能,把调速杠杆调节为发动机标定转数,并以加速踏板控制负荷调节杆可产生前者的功能,而把负荷调节杆设定在全负荷位置,并操作调速杆,就可发挥后者的功能。此外在拉杆下端装有怠速弹簧,在汽车行驶中可进行低速控制。

柱塞在发动机工作时受两个力的作用。一是受凸轮轴的作用上下运动产生高压油,二是受调节齿杆的作用,产生旋转运动改变柱塞的有效行程,使供油量的大小发生改变。

(2)RFD调速器的启动和怠速工况

在发动机停车状态下,飞铁受调速弹簧、怠速弹簧和启动弹簧的弹力作用而闭合。在这种情况下负荷控制杆和调速杆都完全被推到"增油"方向,而控制齿条则前进到在发动机启动时能获得最大喷油量的位置。如果调速器装有齿条限位器,则控制齿条会进到同该限位器接触为止。当发动机启动而使负荷控制杆回到怠速位置飞铁的离心力就随着发动机转速的改变而增减。在怠速运转范围内,飞铁产生小离心力,该离心力同怠速弹簧和启动弹簧的合力平衡,从而使控制齿条保持一定的位置。因此发动机能处于平稳运转状态。

RFD调速器的启动和怠速工况

但是,当发动机转速变化时,飞铁的离心力也随着变化,并将此变化传到拨叉。拨叉的运动将通过导杆和浮动杆传给控制齿条,以调节喷油量,而使发动机以规定的怠速稳定地运转。

(3)RFD调速器的标定工况

当负荷控制杆从怠速位置向"增油"方向移动(手柄离开怠速限位螺钉到接触高速限位螺钉)时,将由连接于负荷控制杆的偏心轴使浮动杆以拉杆上的共支点B为中心旋转,并把控制齿条推向"增油"方向,以提高发动机的转速。当发动机转速超过怠速控制范围时,怠速弹簧会被压缩到拉杆内部使拨叉直接同拉杆接触为止。于是拉杆由于调速弹簧的强大弹力而和行程调节螺钉接触。

RFD调速器的标定工况

但是,在常用转速范围内,因飞铁产生的离心力太小,故拉杆不动。因此,共支点B也不动,而负荷控制杆的操作就传到控制齿条,以增减供油量,这就是两极调速器。在怠速时由飞铁通过拨叉与怠速弹簧的力相平衡,转速较低时,怠速弹簧通过把浮动杆齿条推向增油方向。如果发动机怠速转速过高,则飞铁通过拨叉和浮动杆把齿条拉向减油方向,这就是两极调速器的怠速控制。

(4)RFD两极调速器作全程调速器使用

把负荷控制杆设定在全负荷位置,操作调速杆就可改变发动机转速。详情如下:发动机转速按调速杆被推动的程度而保持一定转数。当发动机负荷改变时,调速器自动调节供油量,而经常维持恒定转数。例如:把控制杆推到最高转速位置(即控制杆同高速限位螺钉接触的位置)。如果在此位置,提高发动机转速,飞铁离心力也随着加大。当该离心力克服调速弹簧拉动拉杆的设定拉力时,飞铁就开始向外张开,使拨叉和拉杆向右方移动。因此,共支点B、拉杆的D点和浮动杆底部支点C,将分别移动到B`、D`和C`点位置,使控制齿条往"减油"方向移动并使发动机转速稳定。反之,当负荷变大而转速减低时,飞铁离心力就小于调速弹簧设定的拉力。因此,共支点B`、拉杆的D`点和浮动杆底部支点C`,将分别移动到B、D和C点位置,使控制齿条"增油"方向移动。当负荷改变时,调速器就自动工作,以便使发动机保持恒定转速,这样两极调速器就变成了全程调速器。

(5)RFD调速器的最高转速控制

每一个调速器和与之配套的喷油泵,厂家在出厂时都设计了它的使用工况。通常有五种工况。即启动工况、怠速工况、校正工况、标定工况、调速工况。

随着发动机的负荷变化,当发动机转速达到规定的最高转速(即标定工况)飞铁的离心力就会克服调速弹簧的拉力,飞铁开始向外张开。

这就使拨叉和拉杆向右移动,控制齿条将被拉往"减油"方向,而使发动机不致超过规定的最高转速。这就是两极调速器的高速控制。

RFD调速器的最高转速控制

4)直列泵机械调速器的分类与作用

分类:单极调速器—用于发电机。两极调速器—只控制怠速和高速起作用点,中间部分靠驾驶员加速踏板来控制。全程调速器—从怠速到高速起作用点来全程进行控制。

作用:把喷油泵转速和负荷控制杆的位置所决定的综合参数,工况供油量,反映到喷油泵的供油齿条上。

校泵:就是大修喷油泵后,调整供油齿条在各种工况下的位置参数符合要求。在齿条位置正确的基础上,平衡并校准喷油泵各种工况下的供油量。

5)喷油器

喷油器总成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一般喷油器总成由喷油嘴偶件、喷油器体、调压装置、油管接头和紧帽等零部件组成。当高压燃油经高压油道进入喷油嘴偶件盛油槽部位,而压力积蓄到能克服调压弹簧对针阀的压紧力时,针阀被升起,高压油进入嘴端的高压腔,经喷孔雾化而喷射到气缸的燃烧室内。当喷油泵终止泵油,油道内压力降低,针阀受弹簧的压力而降至针阀座面以关闭高压腔。这时燃油不能经过喷孔而进入发动机气缸的燃烧室,而燃烧室的燃点也不能进入喷油器体内。由于喷油器总成的主要组成是喷油嘴偶件,而喷油嘴偶件又有不同结构形式,所以喷油器总成也有不同的结构形式。

喷油器结构

6)喷油嘴偶件的结构和分类:

喷油嘴偶件可分为开式和闭式两大类。所谓开式油嘴实质就是钻有喷孔和油道的塞头。这种油嘴喷射开始和终止时雾化粗糙。所以发动机燃烧不良和排气冒烟,已经淘汰。闭式油嘴的基本特征是燃油喷射压力只作用在针阀一边,针阀的下端承受喷射压力。而上端则和大气压力或进油压力相通,针阀和针阀体是研配的,所以只有作为润滑的少量燃油渗漏到针阀上端。一般闭式油嘴偶件又分为闭式外开式油嘴和闭式内开式油嘴。闭式内开喷油嘴又被设计成三大类型。

喷油嘴偶件的结构

(1)孔板式喷油嘴偶件

这一类型的喷油嘴偶件大多由一定的液压控制,它能保证针阀迅速开启或关闭,以维持其在喷射期间较高的有效压力,所以常用于喷油泵试验台上面的标准喷油器。

(2)孔式喷油嘴偶件:

孔式喷油嘴偶件:

特点是对于直喷式燃烧室发动机有很好的适应能力。因为它们便于更改针阀体头喷孔的直径、孔数及各喷孔之间的几何角度以获得发动机气缸燃烧室所需的燃油雾束的贯穿度。扩散和喷射延续时间。喷孔直径范围为0.11mm~0.86mm,喷孔数范围为4~10个。当喷孔数较多时,相邻两孔的油线易形成干扰,所以在相邻两喷孔间至少要相隔0.23毫米。喷孔壁厚和直径之比,直接影响到油线喷注的贯穿及雾化。小发动机喷油嘴开启压力较低,而大发动机的喷油嘴开启压力和关闭压力应足够高,以保证喷射终止后针阀能克服燃烧室高压而落座。否则燃烧室气体将进入油嘴,使喷孔和针阀积碳,而进一步影响燃油的喷射和燃烧。

(4)轴针式喷油嘴偶件:这类喷油嘴偶件的设计中,针阀头部轴针突出于针阀体喷孔,以形成环形喷雾。控制轴针形态可改变针阀的升起的喷孔圆环面积,所以轴针式喷油嘴是喷雾截面可变的喷油嘴偶件。

2.柴油共轨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1)柴油共轨系统的组成。

共用油轨(也称作燃油分配管,因为压力高,所以采用无锋钢管或锻钢制成)高压泵、输油泵、共轨压力传感器、发动机转速传感器、凸轮轴位置传感器、增压压力传感器、大气压力传感器、水温传感器、进气温度传感器、空气流量传感器、燃油温度传感器、加速踏板传感器、ECU、电控喷油器、流量限制阀、安全阀等组成。

柴油共轨系统结构

2)工作原理:

油箱中的柴油,经一级输油泵,燃油滤清器到高压油泵。由高压油泵加压并经油压控制阀(PCV)稳压后,输送到共用油轨中,油轨中的限压阀(安全溢流阀)对燃油压力作进一步的稳定后,ECU根据各输入传感器的信号,经对比核算,最后通过油压控制阀(PCV)和停油电磁阀(负荷小时关闭一组柱塞)对共轨内的油压进行控制,始终保持油轨内的喷油压力稳定在规定状态。用喷油时间的长短来控制喷油器的喷油正时和喷油量,即称为"时间-压力"控制方式;保持喷油时间一定,通过控制喷油压力来控制喷油量,即称为"压力控制"。

任务三发动机缸内直喷系统

学习目标

1.了解缸内直喷发动机历史发展

2.了解传统多点喷射系统与缸内直喷系统对比

3.掌握缸内直喷发动机技术原理

4.掌握缸内直喷技术的注油模式

1.历史发展:

根据记载,世界上最早采用缸内直喷发动机的量产车为1955年登场的Mercedes-Benz 300SL,其装置了来自Bosch的燃料整合系统,整体设计以性能表现为主。至于喷油嘴,则被安置在汽缸壁上。

近代掀起相关发展热潮的,则当属Mitsubishi Motors,该公司在1996年便曾以代号4G93的直列四缸发动机为蓝本,建造了副名为GDI(Gasoline direct injection)的动力系统,并装置于该厂旗下的Galant/Legnum车系上,随后也成功销往欧洲,并出售技术予PSA集团。然而由于当时技术并不成熟,因此也造成该系统的低速NOx排量相当惊人,而随即被许多注重环保的国家拒于门外,其发展也因而减缓。

到了2001年时,V olkswagen/Audi集团也发展出独有的FSI(Fuel Stratified Injection)缸内直喷系统,除了效果相当优异,同时更搭配了涡轮增压来创造出性能味强烈的组合。至于BMW,则是也早在该公司的V12发动机上装置了直喷机构,更进一步的成绩则将在今年下旬以HPI(High Precision Injection)技术搭配涡轮增压与世人见面。

至于这两年,则有Mercedes的CGI与Mazda的DISI系统先后问世,上述两者皆以压榨性能为主要设计方向,并且在市场上也都有亮眼的成绩。此外,美国的GM、Ford以及意大利的Alfa Romeo、日本Toyota等厂家,也都陆续有相关作品问世,让缸内直喷系统的普遍性日渐提高。

2.传统多点喷射系统与缸内直喷系统对比

传统多点喷射系统的喷油嘴位于进气歧管前方,在需要供油时,汽油与空气在进气歧管中混合后,经过进气门进入气缸,进行燃烧做功。而缸内直喷系统,则是将喷油嘴置于汽缸内部,燃油不需要经过气门,而直接由计算机主动控制喷油时间、压力与喷射量。与传统喷射系统相较,缸内直喷不受限于传统机械构造的进气方式,而且能够依照发动机所需随时调整可燃混合气的浓度(即空燃比),提高油气的雾化程度与混合效率。

缸内直喷系统喷油时间和喷油量更多依赖计算机,ECU拥有更多主导权,为此稀薄燃烧和更多元的混合比得以实现。

在稳定行进或低负载状态下,采用缸内直喷设计的发动机得以进入Ultra lean(精实)模式。发动机在进气行程时只吸进空气,喷油嘴在压缩行程才供给燃料,以达到节约的效果。

当发动机需要较大动力时,行车计算机则会选择进入低污(Stoichiometric combustion)模式,此时的喷油动作虽然在传统的进气步骤进行,不过计算机仍会依照排气管感知侦测系统所传回的信息随时进行油量微调,并缜密计算排放物与触媒间的互动关系,以将污染降到最低。至于全负载系统,则称为Full power mode。在此战斗状态下,喷油系统通常将会与点火、进气系统紧密合作,并以释放出最强的动力。

简而言之,缸内直喷的优势就在于利用自主性极高的喷油系统,来创造出低速节能、中速减污与高速强悍三者兼具的表现。

3.缸内直喷系统结构

缸内直喷系统是由高压油泵、喷油器、燃油喷射管道等组成。

缸内直喷系统结构

4.缸内直喷发动机技术原理:

缸内直喷发动机利用一个高压泵,使汽油通

过一个分流轨道(共轨)到达电磁控制的高压喷

射气门。它的特点是在进气道中已经产生可变涡

流,使进气流形成最佳的涡流形态进入燃烧室

内,以分层填充的方式推动,使混合气体集中在

位于燃烧室中央的火花塞周围。如果稀燃技术的

混合比达到25:1以上,按照常规是无法点燃

的,因此必须采用由浓至稀的分层燃烧方式。通

过缸内空气的运动在火花塞周围形成易于点火

的浓混合气,混合比达到12:1左右,外层逐渐

稀薄。浓混合气点燃后,燃烧迅速波及外层。

缸内直喷发动机原理

传统的汽油发动机是通过电脑采集凸轮位置以及发动机各相关工况从而控制喷油嘴将汽油喷入进气歧管。汽油在歧管内开始混合,然后再进入到汽缸中燃烧。空气跟汽油的最佳混合比是14.7/1(也叫理论空燃比),传统发动机由于汽油跟空气是在进气歧管内混合,那么他们只能均匀的混合在一起,所以必须达到理论空燃比才能获得较好的动力性和经济性,但由于喷油嘴离燃烧室有一定的距离,汽油同空气的混合情况受进气气流和气门开关的影响较大,并且微小的油颗粒会吸附在管道壁上,这就的理论空燃比很难达到,这是传统发动机无法解决的一个问题。

传统的汽油发动机燃油系统原理

要想解决这一难题,就必须把燃油直接喷射到汽缸中去。直喷式汽油发动机采用类似于柴油发动机的供油技术,通过一个活塞泵提供所需的100bar以上的压力,将汽油提供给位于汽缸内的电磁喷射器。然后通过电脑控制喷射器将燃料在最恰当的时间直接注入燃烧室,通过对燃烧室内部形状的设计,让混合气能产生较强的涡流使空气和汽油充分混合。然后使火花塞周围区域能有较浓的混合气,其他周边区域有较稀的混合气,保证了在顺利点火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实现稀薄燃烧。这就是分层燃烧的精髓所在。

5.缸内直喷技术的注油模式

缸内直喷技术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注油模式:分层注油和均匀注油模式。在发动机低速或中速运转时采用分层注油模式,此时节气门为半开状态,空气由进气管进入汽缸撞在活塞顶部,由于活塞顶部制作成特殊的形状从而在火花塞附近形成期望中的涡流。当压缩过程接近尾声时,少量的燃油由喷射器喷出,形成可燃气体。这种分层注油方式可充分提高发动机的经济性,因为在转速较低、负荷较小时除了火花塞周围需要形成浓度较高的油气混合物外,燃烧室的其它地方只需空气含量较高的混合气即可,而缸内直喷使其与理想状态非常接近。当节气门完全开启,发动机高速运转时,大量空气高速进入汽缸形成较强涡流并与汽油均匀混合。从而促进燃油充分燃烧,提高发动机的动力输出。电脑不断的根据发动机的工作状况改变注油模式,始终保持最适宜的供油方式。燃油的充分利用不仅提高了燃油的利用效率和发动机的输出而且改善了排放。

缸内直喷发动机既然有如此多的技术优势,相应的其对发动机硬件或者油品的要求必然也很高。首先,它的喷油器安装在燃烧室上的,汽油直接喷注到汽缸当中去,油路必须具备比缸内更高的压力才能把汽油有效的喷注到汽缸当中去。燃油管道内的压力提高以后,管道的各个接头的密封处的强度也要随之提高。这样,对喷油器的设计和制造工艺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由于喷油器是直接安装在燃烧室上的,那么必须需要喷油器有耐高温的能力。其次,缸内直喷发动机的压缩比很高,达到了惊人的11.5,在这种情况下对油的标号和油质要求就很严格。就目前中国的情况来说,必须使用98号的高清洁度汽油。FSI特点是:能够降低泵吸损失,在低负荷时确保低油耗,但需要增加特殊催化转换器以有效净化处理排放气体。缸内直喷发动机按照发动机负荷工况,基本上可以自动选择2种运行模式。在低负荷时为分层稀薄燃烧,在高负荷时则为均质理论空燃比(14.6-14.7)燃烧。在这两种运行模式中,燃料的喷射时间有所不同,真空作动的开关阀进行开启/关闭。在高负荷中所进行的均质理论空燃比燃烧中,燃油则是在进气冲程中喷射。理论空燃比的均质混合气易于燃烧,不必借

助涡流作用,因此,由于进气阻力减少,开关阀打开。而在全负荷以外,进行废气再循环,限制泵吸损失,由于直喷化而使压缩比提高到12.1,即使在均质理论空燃烧比混合气燃烧中,仍能降低燃油耗。进一步说,在FSI发动机中,在低负荷与高负荷之间,作为第三运行模式而设定均质稀薄燃烧,在这种运行模式中,燃油在进气冲程喷射,并且由于产生加速稀薄混合气燃烧的纵涡流,开关阀被关闭。这时,阻碍燃烧的废气再循环(EGR)暂不进行。与均质理论空燃比燃烧不同的是,吸入空气量超过燃油的喷射量。

根据发动机运转状态,在分层稀薄燃烧到均质理论空燃比燃烧过程中,空燃比连续变化。因此,三元催化转化器不能够净化排放气体中的NOx。这是因为三效催化转化器要利用排气中的HC或CO进行NOx还原反应的缘故。在稀薄燃烧中,在排放气体中残留很多氧气,不能进行NOx还原反应。为了使NOx吸储型催化剂获得高效功能,其温度必须保持在250-500℃范围内。当超过这一温度范围发动机会自动转换到均质理论空燃比燃烧,并通过三元催化转化器进行废气处理。然而这又与燃油经济性下降相关,为此,必须增加废气冷却装置。利用这种冷却装置,排放气体通过NOx吸储型催化转化而被冷却,由于稀薄燃烧的范围宽,催化转化器的寿命也延长。然而,NOx吸储型催化转化器会受到硫侵蚀而中毒,所以必须把汽油中的含硫量尽量降低到最少。但是,如前所述,含硫低的汽油不是到处能供应的。大众汽车公司采取的措施是,把催化剂反应温度提高到650°以上,从而把附着在催化剂上的硫通过燃烧而加以消除。

在高速行驶时,能够保持这样高的催化剂温度,但是,在城市内行驶时则催化剂温度下降,就不能烧除附着在催化剂的硫。为此,通过NOx传感器监视硫附着在催化剂上的程度,根据监测情况提高排放气体的温度。作为其措施,一般采用点火正时延迟,尽管这样做会引起燃油经济性恶化,但是为了净化处理NOx,这是不得已而为之。

6.各个公司缸内直喷发动机特点

1)TSI在国外大众的1.4T发动机,TSI代表的是

Twincharger Fuel Stratified Injection这几个单词首字

母的缩写,通过字母表面意思可以理解为双增压+

分层燃烧+喷射的意思。TSI发动机是在FSI技术的

基础之上,安装了一个涡轮增压器和一个机械增压

器,TSI是一种极高效率的发动机形式,是动力性与

燃油经济性的完美统一。

TSI发动机

不过,国内生产的1.4T发动机则阉割了机械增压和分层燃烧,仅保留了涡轮增压和缸内直喷。

而大众1.8/2.0TSI中的“TSI”则代表着Turbo Fuel Stratified Injection,通过字母表面意思可以理解为涡轮增压+分层燃烧+缸内直喷的意思,不过国内则省掉了分层燃烧。

2)FSI,它所代表的单词直译为燃油分层喷射,

它是大众汽车直喷发动机的标志代码。

与那些把汽油喷入进气歧管的发动机相比,FSI

发动机的主要优势有:动态响应好、功率和扭矩可

以同时提升、燃油消耗降低。TFSI FSI是大众/奥

迪的汽油缸内直喷技术,FSI可将燃油直接喷入燃

烧室,降低了发动机的热损失,从而增大了输出功

率并降低了燃油消耗,对于燃油经济性和动力性

都有帮助。

FSI发动机

TFSI就是带涡轮增压(T)的FSI发动机,简称TFSI,一般奥迪系列车型会这么称呼,大众系列直喷且带增压的发动机简称为TSI。不过由于国内油品的问题,国产奥迪TFSI并没有使用分层燃烧技术。

5)福特EcoBoost发动机融合了三大关键技

术的协同优势:燃油高压直喷、先进涡轮增压

器和双独立可变气门正时系统。其核心技术是

一套高压燃油缸内直喷系统,它能以高达200

巴的压力将精确定量的少量燃油喷入每个汽

缸内——油滴的大小一般小于0.02毫米,相当

于人类头发丝直径的1/5。

EcoBoost发动机

福特EcoBoost四缸发动机的进、排气凸轮轴都配备了独立的可变气门正时系统,它能在不同转速下优化缸内气流,特别可在部分负荷下改善发动机效率和性能。福特EcoBoost发动机之所以能提升燃油经济性、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得益于其燃烧系统能以更高效、更清洁的模式充分燃烧。

6)通用将燃油直喷技术的代号为SIDI,

SIDI是Spark Ignition Direct Injection的缩

写,直译为火花点燃直接喷射技术。

SIDI发动机其实现的原理和一般的直喷发动机并无二致:凸轮轴驱动的燃油泵为供油系统提供高压

燃油,共轨喷油嘴将高压燃油直接注入汽缸,点火时间就可以得到精确的控制,而且高压喷射和极细的喷嘴设计则保证了喷油量的精确计算。缸内直喷技术代替了传统MPFI(多点电喷)技术之后,发动机在低转速下燃烧效率被进一步提升。

另外,通用的SIDI技术依靠的是缸内均质燃烧来提升效率,并没有使用稀薄分层燃烧技术。由于国内油品的限制,引入国内的直喷发动机均不使用分层燃烧,通用的SIDI也没有例外。不过没有使用分层燃烧也是SIDI发动机拥有不挑食的优势,官方产品手册上也并没有对SIDI发动机做出任何特殊的养护要求,这也是它相比大众系直喷发动机最大的优势所在。

7)奔驰CGI技术最大的一个特点是采用了压电技术,这样就可以更直接的控制汽油喷射,通过气门来决定气流的大小,这种直接的控

制方式使每一次气门开合都非常精准、稳

定,可变负荷的压电控制器还保证了气流的

连续性。压电技术为高效率的燃烧过程提供

了保证。CGI发动机还采用了新型的喷射器,

在任何喷射和操作条件下,它都能形成成分

稳定的燃烧混合气。此外,高达200巴的油

压保证了燃油喷射的连续稳定。这些技术所

带来的结果就是:燃油的喷射非常精确、不

会多喷一滴油,而且喷出的每一滴油都能得

到高效的燃烧。

CGI发动机

8)GDI是三菱缸内直喷发动机的英文缩

写,全称是Gasoline Direct Injection。GDI采

用的垂直进气歧管设计,并且在活塞头部设

计了一个凸起的形状。采用了这种设计以后,

当活塞在进行压缩冲程的时候,汽缸内会形

成强大的涡流。此时将汽油被直接喷射到燃

烧室内,这股强大的涡流就能让汽油跟空气

充分混合,从而解决了缸内直喷燃油与空气

混合的问题。

GDI发动机

由于GDI采用了立式吸气口、弯曲顶面活塞、高压旋转喷射器等三种技术,发动机能在40:1的超稀空燃比情况下正常运转,而且它的空燃比能比普通缸外喷射发动机的空燃比更稀。这样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在这种稀薄燃烧的情况下,燃料可以更加充分的燃烧,榨取

每一滴燃油的所能产生的动能,与此同时,由于燃烧充分,可以大幅度减少未燃烧的气体从发动机里排出,从而获得更低的排放。

知识拓展

双燃料(油气混合,油电混合)

1)油气混合;具有两套燃料供给系统,一套供给天然气或液化石油气,另一套供给其他燃料,两套燃料供给系统按预定的配比向燃烧室供给燃料,在缸内混合燃烧的汽车,如汽油-压缩天然气双燃料汽车,汽油-液化石油气双燃料汽车等。

特点;节约大量运行成本,几乎不需要对引擎做修改,不会减弱输出功率;可使用双燃料或原来的汽油来运作,十分安全。同时排放低,并能延长汽车引擎寿命、减少维护周期。

注意事项;

(1)启动车辆时,应用燃油启动。发动以后应使发动机预热至正常的工作温度{理论温度为80-90度,寒冷季节尤为注意}。

(2)在使用天然气时,汽油箱中要有1/4以上的备用燃油。

(3)用户每星期至少用汽油行驶30公里以上,以保证燃油系统处于良好的工作的状态

(4)使用燃气在行驶过程中,如发现不正常现象{如动力不足、转速不稳等}不要强行使用燃气,应立即转换成燃油行驶到维修站点进行检查并排除故障后方可使用。

(5)由于燃气系统已经设有减速时自动减少供气量的功能。因此不宜空挡滑行,导致熄火、转速下降等。

(6)由于用天然气运行时,发动机的输出功率要比汽油略低,在起步或提速时应避免急加速,引起回火放炮。

(7)按规定定期进行车辆的清洁、维护及保养。保持进气道及节流阀体的清洁。

(8)天然气泄露的处理:在行驶过程中或停车状态下,如发现天然气泄露,应立即将转换开关扳至燃油档,熄灭发动机,并关闭气瓶阀门,燃油到维修站点进行检查维修。

2)油电混合;是有电动马达作为发动机的辅助动力驱动汽车。而且,辅助发动机的电动马达可以在正常行驶中产生强大而平稳的动力,因此,车主可以享受更强劲的起步、加速。同时,还能实现较高水平的燃油经济性

特点;油电混合动力可以说是真正意义的创新,它结合了发动机和电动机,既发挥了汽油发动机在高速行驶下提供动力和从根本上优化燃油提供的能量这两大优势,也发挥了电动机在低速状态下输出强劲扭矩、降低燃油消耗、净化排放、静音以及将原先都被转化成热能而浪费掉的刹车能量加以回收,循环利用等优势。

工作原理;

(1)在车辆行驶之初,蓄电池处于电量饱满状态,其能量输出可以满足车辆要求,辅助动力系统不需要工作;

(2)电池电量低于60%时,辅助动力系统起动:

(3)当车辆能量需求较大时,辅助动力系统与蓄电池组同时为驱动系统提供能量;

(4)当车辆能量需求较小时,辅助动力系统为驱动系统提供能量的同时,还给蓄电池组进行充电。

(5)由于蓄电池组的存在,使发动机工作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工况,使其排放得到改善。

(完整版)柴油机燃料供给系教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授课形式授课章节名称第二章第五节柴油机燃料供给系 教学目标了解柴油机供给系统的功用与组成;掌握柴油机可燃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过程;掌握电控高压共轨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统主要部件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教学重点喷油器的检测方法 教学难点电控高压共轨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统的工作原理 教学手段讲授法、图例讲解、小组讨论 课后作业 教学后记 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设计注释 柴油机供给系统 〖理论知识〗 一、柴油机供给系统概述 1.柴油机供给系统的功用与组成 1)柴油机供给系统的功用 2)柴油机供给系统的组成 (1)燃油供给装置。燃油供给装置包括柴油箱、输油泵、低压油管、柴油滤清器、喷油 泵、调速器、高压油管、喷油器、回油管等,如图5-1所示。 (2)空气供给装置。空气供给装置包括空气滤清器、进气歧管、增压器、中冷器和气缸盖内的进气道等。 (3)混合气形成装置即燃烧室。 (4)废气排出装置。废气排出装置包括气缸盖内的排气道、排气歧管、排气管、消声器和烟度限制器等。了解柴油机供给系统的功用与组成。

图5-1 柴油机燃料供给装置 3)燃油供给系统的油路 2.柴油机供给系统的工作原理 柴油箱贮有经过沉淀和滤清的柴油。柴油从柴油箱被吸入输油泵并泵出,经柴油滤清器滤去杂质后,进入喷油泵。自喷油泵输出的高压柴油经高压油管和喷油器喷入燃烧室。燃烧以后的废气经排气道、增压器排气通道、排气管、排气消声器排入大气。 输油泵的供油能力远远超过喷油泵的泵油量,过量的柴油从喷油泵的回油口经回油管路流回燃油箱(有的柴油机回油流入输油泵入口处),同时将渗入油路的空气随柴油带出,防止气阻现象的发生。 3.柴油机可燃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过程 1)柴油机可燃混合气的形成方式 按可燃混合气形成的原理,柴油机可燃混合气的形成有空间雾化混合和油膜蒸发混合两种方式。 2)柴油机的燃烧过程 如图5-2所示为柴油机在压缩和做功行程中,气缸内气体压力随曲轴转角的变化关系曲线。当曲轴转到上止点前O点位置时,喷油泵开始供油;当曲轴转到A点位置时,喷油器开始 喷油。O点到上止点之间所对应的曲轴转角为供油提前角,A点到上止点之间所对应的曲轴转角为喷油提前角。 图5-2 气体压力与曲轴转角的变化关系曲线 二、柴油机供给系统的主要零部件 1.燃烧室 1)统一式燃烧室 统一式燃烧室是由凹顶活塞顶部与气缸盖底部所包围的单一内腔,几乎全部容积都在活塞顶面上。燃油自喷油器直接喷射到燃烧室中,借喷出油束的形状和燃烧室形状的匹配以及燃烧室内空气涡流运动迅速形成混合气。所以统一式燃烧室又称直接喷射式燃烧室。 2)分隔式燃烧室 分隔式燃烧室是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位于活塞顶与气缸底面之间,称为主燃烧室,另一部分在气缸盖中,称为副燃烧室。这两部分由一个或几个孔道相连。分隔式燃烧室的常见形式有涡流室式燃烧室和预燃室式燃烧室两种。 2.喷油泵 1)喷油泵的要求掌握柴油机可燃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过程 掌握柴油机供给系统主要部件的结构。

汽车燃油供给系统经典课件

汽车燃油供给系统经典课件 学习目标: 1、了解汽油机供给系的组成、功用及类型; 2、熟悉汽油机供给系各组成部件的构造与工作; 3、熟悉简单化油器的构造、工作及特性;、 4、理解可燃混合气的形成用及发动机工况对可燃混合气的要求; 5、掌握汽油系的维护 第一节概述 一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的组成 汽油机所用的燃料是汽油。汽油在未输入气缸前,须先喷散成雾状(雾化)和蒸发,并按一定的比例与空气混合形成均匀的混合气。这种按一定比例混合的汽油空气混合物,称为可燃混合气。可燃混合气中燃油含量的多少称为可燃混合气的浓度。 一般汽油机供给系由下列装置组成 1 燃油供给装置:包括汽油箱、汽油滤清器、汽油泵和油管,用以完成汽油的贮存、输送及清洁的任务。

2 空气供给装备:即空气滤清器,在轿车上有的还装有进气消声器。 3 可燃混合气形成装置:化油器。 4 可燃混合气供给和废气排出装置:包括进气管、排气管和排气消声器 汽油机供给系的任务是,根据发动机各种不同工况的要求,配制出一定数量和浓度的可燃混合气,供入气缸,使之在临近压缩终了时点火燃烧而膨胀作功。最后,供给系还应将燃烧产物――废气排至大气中。 第二节简单化油器及可燃混合气的形成 一简单化油器 由带有浮子机构(浮子和针阀)和量孔的浮子室,喷管,带有

喉管的空气管,节气门组成。浮子室连同喷管实际上是一个壶状的容器,贮存来自汽油泵的汽油,喷管口高于浮子室中的油面约2-5mm。喉管用以提高空气管中气体的流速,提高该处真空度,以实现喷油。 量孔用来控制 燃油流量。 发动机转 动,活塞下移吸 气,气体流动使 空气管中的压 力下降,喉管处 因截面最小,产 生的真空度最 大,当真空度达 到一定高度时, 吸力克服高度差,燃油被从喉管中吸出,并被进气气流冲散成雾状与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混合气。 发动机功率的大小调节可通过改变节气门的开度,从而改变可燃混合气的数量来实现。具体有下面两种情况:当发动机转速一定时,节气门开度逐步增大时,由于通道面积增大,进气阻力减小,进气量增加;当节气门开度一定时,发动机转速的变化会引起空气流量和流速的变化,相应引起供油量的变化,改变可燃混合气的数量。 二、简单化油器特性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练习题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试题 一、填空题 1.柴油机混合气的形成和燃烧过程可按曲轴转角划分为(备燃期)、 (速燃期)、(缓燃期)和(后燃期)四个阶段。 2.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有四部分组成:(燃油供给)、(空气供给)、(混合气形成装置)和(废气排出装置) 3.柴油机的混合气的着火方式是(压燃式)。 4.国产A型泵由(泵油机构)、(供油量调节机构)、(驱动机构)和(泵体)等四个部分构成。 5.喷油泵的传动机构由(凸轮轴)和(挺住组件)组成。 6.喷油泵的凸轮轴是由(曲轴)通过(定时齿轮)驱动的。 7.喷油泵的供油量主要决定于(柱塞)的位置,另外还受齿条的影响。 8.柴油机的最佳喷油提前角随供油量和曲轴转速的变化而变化,供油量越大,转速越高,则最佳供油提前角(越大)。 9.供油提前调节器的作用是按发动机(工况)的变化自动调节供油提前角,以改变发动机的性能。 10.针阀偶件包括(针阀)和(真阀体),柱塞偶件包括(柱塞)和(柱塞套),出油阀偶件包括(出油阀)和(出油阀座),它们都是相互配对,(不能)互换。 二、选择题 1.喷油器开始喷油时的喷油压力取决于(B )。 A.高压油腔中的燃油压力 B.调压弹簧的预紧力 C.喷油器的喷孔数 D.喷油器的喷孔大小 2.四冲程柴油机的喷油泵凸轮轴的转速与曲轴转速的关系为(C )。 A.1:l B.2:l C.1:2 D.4:1 3.孔式喷油器的喷油压力比轴针式喷油器的喷油压力( A )。 A.大 B.小 C.不一定 D.相同 4.在柴油机中,改变喷油泵柱塞与柱塞套的相对位置,则可改变喷油泵的(C )。 A.供油时刻 B.供油压力 C.供油量 D.喷油锥角 5.喷油泵柱塞行程的大小取决于(B )。 A.柱塞的长短 B.喷油泵凸轮的升程 C.喷油时间的长短 D.柱塞运行的时间 6.喷油泵柱塞的有效行程( D)柱塞行程。 A.大于 B.小于 C.大于等于 D.小于等于 7.喷油泵是在(B )内喷油的。 A.柱塞行程 B.柱塞有效行程 C.A、B均可 D.A、B不确定 8.柴油机喷油泵中的分泵数(B )发动机的气缸数。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不一定

电喷发动机燃油供给与喷射控制 EFI fuel delivery & injection control

Overview of the Fuel Delivery System The fuel delivery system incorporates the following components: 1)Fuel tank (with evaporative emissions controls) 2)Fuel pump 3)Fuel pipe and in line filter 4)Fuel delivery pipe (fuel rail) 5)Pulsation damper (many engines) 6)Fuel injectors 7)Cold start injector (most engines) 8)Fuel pressure regulator 9)Fuel return pipe Fuel is pumped from the tank by an electric fuel pump, which is controlled by the circuit opening relay. Fuel flows through the fuel filter to the fuel rail (fuel delivery pipe) and up to the pressure regulator where it is held under pressure. The pressure regulator maintains fuel pressure in the rail at a specified value above intake manifold pressure. This maintains a constant pressure drop across the fuel injectors regardless of engine load. Fuel in excess of that consumed by engine operation is returned to the tank by way of the fuel return line. A pulsation damper, mounted to the fuel rail, is used on some engines to absorb pressure variations in the fuel rail due to injectors opening and closing. The fuel injectors, which directly control fuel metering to the intake manifold, are pulsed by the ECU. The ECU completes the injector ground circuit for a calculated amount of time referred to as injection duration or injection pulse width. The ECU determines which air/fuel ratio the engine runs at based upon engine conditions monitored by input sensors and a program stored in its memory. During cold engine starting, many engines incorporate a cold start injector designed to improve startability below a specified coolant temperature.

发动机燃料供给系统

第二节发动机燃料供给系统 一、燃料供给系统功能及结构概述 燃料供给系统(供油系统)的功能:对发动机的性能而言,燃料系统主要具有将不含有灰尘、水分和空气等杂质的干净燃料输送给发动机的功用。此系统与发动机的输出功率、排气烟度以及高压油泵、喷油器的正常工作等发动机故障现象也有着密切的关联。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的任务,是根据柴油机工作的需要,定时、定量、定压地将柴油按一定的供油规律成雾状喷入燃烧室内与空气迅速混合燃烧。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由下列组成: 1.燃油系统工作流程图(图1-2-1) 图1-2-1 燃油系统工作流程图

燃油供给装置包括:燃油箱总成、燃油粗滤器、输油泵、进油管、燃油精滤器、高低压油管、喷油器和回油管。燃油供给装置的功能在于贮存、输送、清洁,提高柴油压力,通过喷油嘴呈物状喷入燃烧室与空气混合而成可燃混合气。 二、燃油供给系统的主要零部件 有关输油泵、燃油滤清器、调速器、角度自动提前器、喷油泵、喷油器的结构、原理、修理、保养请参看该发动机的使用维护说明书。1.带锁燃油箱总成(图1-2-2) 该车型的带锁燃油箱总成按容积共分3个系列,容量分别为400L、320L、270L。一般情况燃油箱总成放置在汽车前进方向的右侧,空滤总成的后部。该燃油箱总成采用钢板卷压成型,端盖咬接答焊,内表面防腐密封处理。具有耐腐蚀、防锈和不易泄漏,容积大等优点。 油箱的中上部是加油口,加油口直径为φ100mm,加油口高出燃油箱45mm,为了加油方便,加油管内带有可以拉出的延伸管,延伸管底部装有铜丝滤网。油箱盖由耐油橡胶垫密封,靠三爪弹簧片锁紧,在油箱盖上并设有通气孔,排出油箱内的蒸汽,保持内外气压一致。油箱盖上装有链索扣环,与加油管内的延伸管相连,以免盖子失落。

13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功用、组成、基本原理-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案

日期:年月日No 课题:§6-1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功用、组成、基本原理 目的要求: 1 、了解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统的类型及工况。 2 、掌握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功用、组成、基本原理。 3 、掌握混合气浓度的表示方法及其与发动机工作的关系。 重点、难点:重点: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功用、组成、基本原理。 难点:混合气浓度的表示方法及其与发动机工作的关系。复习提问要点: 1 、润滑系统维护的主要方法。 2 、发动机润滑系的拆装步骤。 3 、机油压力的正常范围及指示方式。机油过低故障的原因分析。 教具、实验及教学手段:教具:教材、教案、备课笔记、课件 教学手段:讲解为主,提问为辅。 作业布置: 教学反映: 课后分析: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注:——表示此项性能良好;——表示此项性能优良;——表示此项性能一般

教学过程: 三、 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类型 图 6-1 多点燃油喷射和单点燃油喷射 a )多点汽油喷射系统( MPI ) b ) 单点汽油 喷射系统( SPI ) 1、按喷油器数量分 有多点汽油喷射系统( MPI )和单点汽油喷射系统( SPI ),(图 6-1 )。 (1) 多点汽油喷射系统 : 在每一个气缸的进气门附近装有一个喷油器(图 5-1a ),目前 已广泛应用在各种电控汽油喷射发动机上。 (2)单点汽油喷射系统 : 在节气门体上安装一个或两个喷油器(图 6-1b ),向进气管中 喷油,汽油和空气在进气管中形成可燃混合气,在进气行程时混合气被吸入气缸。 2、按汽油喷射方式分 分为连续喷射系统和间歇喷射系统。 图 6-2 喷油时序 a )同时喷射 ( b ) 顺序喷射 ( c ) 分组喷射 (1)连续喷射系统 : 在发动机运转期间连续不断地喷油。 这种方式多用于机械控制式和 机电结合式汽油喷射系统中。 (2)间歇喷射系统 : 在发动机运转期间间断喷油, 喷油量的多少取决于喷油器开启时间 的长短。它按照喷油时序的不同又可分为顺序喷射、分组喷射和同时喷射(图 6-2 )。 3、按喷射装置的控制方式分 分为机械控制式( K 型)、机电结合控制式( KE 型)和电子控制式( EFI 型)喷射系统。

汽车发动机实训教案及相关题目

汽车发动机实训教案 一、发动机汽缸盖的拆卸与装配; (一)实训目的及要求: 1.掌握汽缸盖的正确拆装方法, 2.能正确判定汽缸垫质量的好坏; 3.汽缸盖装配后应付合技术要求 (二)工具、量具: 1.套筒扳手一套,扭力扳手一个; 2.拆卸时用11mm套筒拆卸汽缸盖螺栓。 (三)设备: 发动机总成一台; (四)安全注意事项: 1.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止设备、工量具的损坏,防止人身伤害。 2.拆卸后的零件要摆放整齐,保持场地清洁。 (五)、实训操作步骤及方法: 1.汽缸盖的拆卸步骤及方法 (1)用扭力扳手按先两侧后中间的原则,均匀对称分数次拧下汽缸盖螺栓,拆下后的螺栓应放置有序。 (2)用橡胶锤轻轻敲击汽缸盖两侧边缘(非工作表面),使汽缸盖松动,或通过摇曲轴的方法冲松汽缸盖,然后取下。 (3)汽缸盖取下后应平放在工作台或零件架上。 2.检验汽缸垫质量: (1)检验汽缸垫两工作面是否烧蚀变硬无弹性,卷边是否有冲坏现象。 (2)发现上数情况之仪者均应更换新汽缸垫。 3.汽缸盖的装配方法及步骤。 (1)在汽缸体上装上汽缸垫,注意汽缸垫的卷边方向。 (2)装上汽缸盖及螺栓,用扭力扳手拧紧。拧紧螺栓的方法是有两侧到中间均匀对称的分数次拧紧,其拧紧力矩为20N.M。 (3)拧紧时,各螺栓力矩应相等,防止拧紧力矩不等而使缸盖变形,还防止拧紧力过小而使汽缸盖漏水,又防止拧紧力矩过大而拧断螺栓。 二、活塞连杆组的拆卸与装配: (一)实训目的及要求: 1.掌握活塞连杆组的正确拆卸方法; 2.掌握活塞连杆组的正确装配方法;

3.活塞连杆组装配后应符合技术要求。 (二)工量具: 1.扭力扳手一个, 2.套筒扳手一套。 3.14mm的梅花扳手一个。 (三)设备: 发动机总成一个。 (四)实训操作步骤及方法 1.活塞连杆组的拆卸 (1)将活塞连杆组摇转到下止点位置,用梅花扳手拧下连杆轴承固定螺母,取下连杆轴承盖、衬垫、和轴承;此时应注意检查活塞、连杆、和连杆轴承盖的安装记号 (2)用手锤木柄由里向外推出活塞连杆组,取出后应将已取下的连杆盖、衬垫、轴承和连杆螺栓等按原样装复,防止错乱。 2.将活塞连杆组的装配: (1)将活塞连杆组由缸体上部装入汽缸;注意活塞顶部的记号应指向发动机前方,气缸号标记应与汽缸相对应。将活塞环开口按要求错开。具体方法是第一道环开口与第二道环开口应错开。第一道环开口与第三道环开口应错开并避开活塞销方向和最大侧压力方向。并涂少许机油。 (2)用活塞钳子包住活塞环使活塞环压缩进入环槽内,再用钳子夹紧。 (3)用手锤柄将活塞推入汽缸内,使连杆大头落于连杆轴颈上,按标记扣合连杆轴承盖并涂少许机油,按规定扭矩拧紧,拧紧力矩为:30N.m。 (4)注意装配后其轴承间隙应符合技术要求。 三、活塞环的拆卸与装配 (一)实训目的及要求: 1.掌握活塞环的拆卸方法。 2.掌握活塞环的安装方法。 3.活塞环安装后应符合技术要求。 (二)、工量具: 活塞钳一个。 (三)设备: 活塞连杆组一套。 (四)实训操作步骤及方法 1.活塞环的拆卸: 用活塞环钳从活塞环槽内拆下各道活塞环,拆下的活塞环应分组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 一、填空题 1.柴油的发火性用()表示,()越高,发火性()。 2.通常汽车用柴油的十六烷值应在()范围内。 3.柴油的冷滤点越低,其低温流动性()。 4.柴油机可燃混合气的形成装置是柴油机的()。 5.柴油机在进气行程进入气缸的是()。 6.柴油机的混合气的着火方式是()。 7.国产A型泵由()、()、()和()等四个部分构成。 8.喷油泵的传动机构由()和()组成。 9.喷油泵的凸轮轴是由()通过()驱动的。 10.喷油泵的供油量主要决定于()的位置,另外还受()的影响。 11.柴油机的最佳喷油提前角随供油量和曲轴转速的变化而变化,供油量越大,转速越高,则最佳供油提前角()。 12.供油提前调节器的作用是按发动机()的变化自动调节供油提前角,以改变发动机的性能。 13.针阀偶件包括()和(),柱塞偶件包括()和(),出油阀偶件包括() 和(),它们都是(),()互换。 二、选择题 1.喷油器开始喷油时的喷油压力取决于()。 A.高压油腔中的燃油压力 B.调压弹簧的预紧力 C.喷油器的喷孔数 D.喷油器的喷孔大小 2.对多缸柴油机来说,各缸的高压油管的长度应()。 A.不同B.相同C.根据具体情况而定D.无所谓 3.孔式喷油器的喷油压力比轴针式喷油器的喷油压力()。 A.大B.小C.不一定D.相同 4.废气涡轮增压器中喷嘴环的通道面积应做成()。 A.由小到大B.由大到小C.不变的D.A、B均可 5.喷油泵柱塞行程的大小取决于()。 A.柱塞的长短B.喷油泵凸轮的升程 C.喷油时间的长短D.柱塞运行的时间 6.喷油泵柱塞的有效行程()柱塞行程。 A.大于B.小于C.大于等于D.小于等于 7.喷油泵是在()内喷油的。 A.柱塞行程B.柱塞有效行程C.A、B均可D.A、B不确定 8.柴油机喷油泵中的分泵数()发动机的气缸数。 A.大于B.等于C.小于D.不一定 9.四冲程柴油机的喷油泵凸轮轴的转速与曲轴转速的关系为()。 A.1:l B.2:l C.1:2 D.4:1 10.在柴油机中,改变喷油泵柱塞与柱塞套的相对位置,则可改变喷油泵的()。

汽车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教案

燃油供给系统 任务一汽油发动机燃料供给系统 学习目标 1.了解汽油机燃油系统的发展 2.掌握电控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组成原理 3.掌握汽油机燃油供给系统组成部件作用 1.汽油机燃油系统的发展 上个世纪60年代,汽车用燃油输送系统绝大多数仍采用构造简化的化油器。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尾气排放带来的空气污染日益严重,西方各国都制定了汽车排放法规法案。同时受能源危机的冲击以及电子技术、计算机等飞速发展,促进了电子控制汽油机喷射发动机的诞生。1953年美国奔第克斯(Bendix)首先开发了电子喷射器,1957年正式问世。 传统的化油器存在诸如发生气阻、结冰、节气门响应不灵敏等现象,在多缸发动机中供油不匀,引起工作不稳、不利于大功率设计。为了弥补这些缺陷,早在上世纪30年代,汽油喷射系统就已在开始航空发动机的研究中被作为研究对象,经过10多年的深入研发,在1945年开始应用于军用战斗机上。它充分的消除了浮子式化油器不能完全适用军用战斗机作战工况的缺点,汽油喷射技术应运而生。 尽管汽油喷射技术有诸多优势,但由于其生产受当时社会生产力、生产工艺、技术的制约,其制造成本非常高,因此汽车用汽油喷射装置最初只能应用在数量很少的赛车上,它能满足赛车所要求的大发动机输出功率和灵敏的油门响应性能。到50年代末期,大多数赛车都已经采用了汽油喷射作为燃油输送系统。 汽油喷射应用于民用批量生产的轿车发动机上,实在1950-1953年高利阿特与哥特勃罗特两公司首先在2缸2冲程发动机上安装了汽油喷射(缸内喷射)装置。1957年奔驰公司又在4冲程发动机上才用了它。 由于各发动机制造商强调发动机输出功率的提高,为了确保全负荷时大扭矩输出特性,空燃比控制必然偏小,以提高喷油量,因此,对空燃比的控制精度也比较低。但是随着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应用,电子燃油控制的各种有点渐渐显现出来,包括各种精细的补偿功能和良好的空燃比控制性、灵敏的节气门响应性、高功率的从输出。 另外,在电子技术方面,晶体管早已发明,但是由于成本高,性能不稳定,还不能很好地应用于汽车上。故奔第克斯在开发阶段应用真空管开发了计算机。在1957年发表时,正式晶体管开始实用化时代,因此,她开发的电子控制汽油喷射装置只在美国三大汽车公司之一的克莱斯勒汽车上装用。 2.电控汽油机燃油喷射系统的优缺点 汽油喷射系统的实质就是一种新型的汽油供油系统。化油器利用空气流动时在节气门上方的喉管处产生负压,将浮子室的汽油连续吸出,经过雾化后输送给发动机。汽油喷射系统则是通过采用大量的传感器感受各种工况,根据直接或间接检测的进气信号,经过计算机判断和分析,计算出燃烧时所需的汽油量,然后将加有一定压力的汽油经过喷油器喷出,以供发动机使用。 电控发动机系统取消了化油器供油系中的喉管,喷油位置在节气门下方,直接在进气门

汽车发动机实训教案

一、安全教育与常用工具的介绍 1、实训的目的与要求: ⑴、学生掌握安全的重要性。 ⑵、掌握各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⑶、掌握英制扳手与米制扳手的区别及单位的换算关系。 2、实训内容: (1)、由老师讲解安全内容,根据一定的案例说明安全在我们生产生活的重要性,由此引出在汽车维修行业的安全内容。 (2)、把实操室的工具陈列在桌上,由老师讲解各个工具的用途、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由老师示范一次各工具的正确使用。 3、实训设备及工具: (1)、常用工具(梅花板手、开口扳手、套筒扳手等)各一套。(2)、专用工具(机油滤清器扳手、活塞环装卸钳、火花塞套筒等)若干。 (3)、EQ1091发动机2台、普桑发动机一台、CA1091发动机2台。 4、实训方法及步骤: (1)、老师讲解 (2)、老师示范 (3)、抽部分学生检查学生了解的程度。 (4)、对部分学生的动手进行评比,提出缺点,表扬掌握好的学生。

二、发动机总体构造的认识 1、实训目的与要求 (1)、了解汽车发动机的各系统组成; (2)、初步认识汽车发动机主要部件的名称、外形及安装联接;(3)、初步了解汽车发动机的工作过程。 2、实训内容 (1)、汽车发动机的整体和主要部件的认识; (2)、了解汽车发动机工作过程。 3、实训设备 (1)、装备齐全的汽油发动机和柴油发动机各一台; (2)、拆散机件齐备的汽油发动机和柴油发动机各一台; (3)、发动机及各系统的电动示教板一套。 4、实训方法及步骤 (1)、每班分成三个大组或若干小组,分三个内容进行实训:一个大组进行汽车发动机整体及外围部件认识,一个大组进行发动机内部主要部件的认识,一个大组通过电动示教板了解发动机及各系统的工作过程。 (2)、三个大组依次进行轮换,分三次完成。 (3)、课内实训时以指导老师讲解、演示为主,学生提问进行教学互动。学生实际指认零、部件时老师可进行适当的提问。

1.1电控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教案

课题:电控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 教学目标:了解和掌握燃油压力调节器组成及原理教学步骤 一、学习目标及技能要求 掌握燃油压力调节器组成及原理 二、教学重点 掌握燃油压力调节器的油压测试 三、课前准备 1.桑塔纳2000整车 2.压力表V.A.G1318 四、教学方法 (1)理论辅导(2)示范操作(3)巡回指导五、教学过程

课题:电控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 教学目标:了解和掌握喷油器分类,结构及工作原理教学步骤 一、学习目标及技能要求 掌握喷油嘴工作原理,结构 二、教学重点 掌握喷油嘴工作原理,检测及清洗方法 三、课前准备 1.桑塔纳2000整车 2.万用表或诊断仪 3.电路图或维修手册 4.喷油器超声波清洗试验台 四、教学方法 (1)理论辅导(2)示范操作(3)巡回指导五、教学过程

一.喷油器的作用 喷油器是执行喷油任务的最终元件,其作用是向发动机提供一定量的经过雾化的燃油。它一般安装在进气歧管上,上方连接燃油管路,下方连接进气歧管,将燃油最终喷射在进气门前方。当进气门打开时,空气将雾化后的燃油带入燃烧室,进行混合后燃烧。二.喷油器的分类 1.按照安装位置分类 分为单点喷射和多点喷射 2.按照喷口数量分类 分为单喷口式和多喷口式 3.按照电磁线圈的电阻值分类 分为低阻喷油器和高阻喷油器 4.按照喷油器针阀的结构特点分类 分为轴针式和孔式 5.按照燃油进入的部件分类 可分为上部给油喷油器和底部给油喷油器

三.喷油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1.喷油器的结构 它主要由滤网,线束插接器,电磁线圈,回位弹簧,衔铁和针阀等组成,针阀与衔铁多制成一体。 2.喷油器的工作原理 喷油器不喷油时,回位弹簧通过衔铁使针阀紧压在阀座上防止滴油。当电磁线圈通电时,产生电磁吸力,将衔铁吸起并带动针阀离开阀座,同时回位弹簧被压缩,燃油经过针阀并由轴针与喷口的环隙或喷孔中喷出。当电磁线圈断电时,电磁吸力消失,回位弹簧迅速使针阀关闭,喷油器停止喷油。 四.喷油器的驱动方式 可分为电流驱动和电压驱动二种。

汽车发动机实训教案分解

发动机拆装实训教案

目录 第一单元基本知识 (1) 课题一常用拆装工具和机具的使用 课题二常用螺栓螺母、锁止件、密封件、轴承的拆装 课题三安全与规范操作 第二单元发动机总成的拆装 (8) 课题一曲柄连杆机构与配气机构 课题二润滑系 课题三冷却系 第三单元发动机的起动试验 (18) 课题一发动机附件的装复 课题二点火正时的安装调整 课题三起动试验

第一单元基本知识 课题一常用拆装工具的使用 一、呆扳手(开口扳手) 1.结构与功用 呆扳手的特点是使用方便,对标准规格的螺栓螺母均可使用。 2.使用要求 (1)使用时应选用合适的呆扳手,大拇指抵住扳头,另四指握紧扳手柄部往身边拉扳,切不可向外推扳,以免将手碰伤。 (2)扳转时不准在呆扳手上任意加套管或锤击,以免损坏扳手或损伤螺栓螺母。 (3)禁止使用开口处磨损过甚的呆扳手,以免损坏螺栓螺母的六角。 (4)不能将呆扳手当撬棒使用。 (5)禁止用水或酸、碱液清洗扳手,应用煤油或柴油清洗后再涂上一层薄润滑脂保管。 二、花扳手(梅花扳手) 1.结构与功用 花扳手的工作部位呈花环状,套住螺母扳转可使六角受力均匀。花扳手适应性强,扳转力大,适用于拆装所处空间狭小的螺栓螺母。对标准规格的螺栓螺母均可使用花扳手拆装,特别是螺栓螺母需用较大力矩拆装时,应使用花扳手。 2.使用要求 (1)使用时,应选用合适的花扳手,轻力扳转时,手势与呆扳手相同;重力扳转时,四指与拇指应上下握紧扳手手柄,往身边扳转。 (2)扳转时,不准在花扳手上任意加套管或锤击。 (3)禁止使用内孔磨损过甚的花扳手。 (4)不能将花扳手当撬棒使用。 三、套筒扳手 1.结构与功用 套筒扳手由一套尺寸不同的套筒和一根弓形的快速摇柄组成,对标准规格的螺栓螺母均可使用。套筒扳手既适合一般部位螺栓螺母的拆装,也适合处于深凹部位和隐蔽狭小部位螺栓螺母的拆装。与接杆配合,可加快拆装速度和拆装质量。 2.使用要求 (1)使用时根据螺栓螺母的尺寸选好套筒,套在快速摇柄的方形端头上(视需要与长接杆或短接杆配合使用),再将套筒套住螺栓螺母,转动快速摇柄进行拆装。 (2)用棘轮手柄扳转时,不准拆装过紧的螺栓螺母,以免损坏棘轮手柄。 (3)拆装时,握快速摇柄的手切勿摇晃,以免套筒滑出或损坏螺栓螺母的六角。 (4)禁止用锤子将套筒击人变形的螺栓螺母的六角进行拆装,以免损坏套筒。 (5)禁止使用内孔磨损过甚的套筒。 (6)工具用毕,应清洗油污,妥善放置。 四、扭力扳手 1.结构与功用 通常使用的扭力扳手有预调式和指针式两种形式。一般用于有规定拧紧力矩的螺栓螺母的拆装,如缸盖、曲轴主轴承盖、,连杆盖等部位螺栓螺母的拆装。

最新燃油供给系统教案

授课教案 课程:汽车电子控制技术一体化教程授课老师:XXX

教学过程设计

4)油压调节器 使燃油压力相对于大气压力或进气歧管负压保扌寸疋值,既保扌寸喷油压力与喷油环境压力的插值一定。当供油压力超过规定值时,压力调节器内的减压阀打开,汽油便经过回油管流回油箱,保持输油管压力恒定。提问油压调节 器的安装位置 考察细节把握 能力 5)燃油滤清器 作用是阻止燃油中的颗粒物、水及不洁 物,以防堵塞喷油器针阀,保证燃油系统 精密部件免受磨损及其他损害。 6)喷油器 是个简单的电磁阀,当电磁线圈通电时, 产生吸力,针阀被吸起,打开喷孔,燃油 经针阀头部的轴针与喷孔之间的环形间隙 高速喷出,形成雾状,利于燃烧充分。 7)冷启动阀 冷起动阀的作用是在冷起动发动机时向进 气歧管喷射额外的燃油,以改善低温起动 性能。 8)炭罐 收集汽油箱和浮子室内的汽油蒸汽,并将 汽油蒸汽导入气缸参与燃烧,从而防止汽 油蒸汽直接排放到大气中造成污染。 燃油供给系统可以根据发动机各种不同提问学生燃油引发学生对工况配置出一定数量和浓度的可燃混合过浓和过稀的燃油系统重 气,供入气缸参与发动机工作,燃油系统的好坏关系到汽车性能与排放。下一节课将上电控喷射系统的分类、燃油泵的类型结构和喷油器的类型及工作原理。影响要性的思考 小结 (3分钟,第 课时结束)

复习上节内容(8分钟)燃油供给系统的基本结构包括燃油箱、燃油 泵、燃油缓冲器、燃油压力调节器、喷油 器、节温定时开关和冷启动阀(冷启动喷油 器)等。 提问学生燃油 泵的类型、冷 启动阀的作用 检查学生学习 掌握情况 教授新课 (10分钟)二、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分类 1)按燃油喷射部位分: 1?缸内喷射; 2?进气歧管喷射; 3?节气门体喷射。 2)按喷油器的数目分: 1?单点喷射; 2?多点喷射。 3)按进气量的检测分: 1?速度密度控制型(D型);2?质量流量控 制型(L型)。 4)按喷射的时序分:1?顺序喷射; 2?分组喷射; 3?同时喷射。提问三种不同喷射方式的优缺点 (10分钟)三、电动燃油泵的类型与结构 1、电动燃油泵的类型 1)按安装位置分: 1. 油箱内置式; 2. 油箱外置式。提问外置式的 缺点 启发学生思考 2)按结构分: 1. 涡轮式; 2. 滚柱式; 3. 转子式; 4. 叶片式。 2、电动燃油泵的结构 1)涡轮式电动燃油泵 2)滚柱式电动燃油泵 3)齿轮式电动燃油泵 考察学生上节 课学习情况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复习题教学文稿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复 习题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复习题 一、填空题 1、从柴油箱到喷油泵入口的这段油路中的油压是由输油泵建立的, 输油泵的出油压力一般为0.15MPa~0.3Mpa,这段油路称为低压油路。 2、输油泵型式有活塞式、膜片式、齿轮式和叶片式等几种。 3、当喷油泵凸轮轴上的偏心轮转动,带动推杆和活塞下移时,下泵腔中的油压升高,进油阀关闭,出油阀开启,同时上泵腔中容积增大,产生真空,于是柴油自下泵腔经出油阀流入上泵腔。 4、当柴油机长时间停止工作或低压油路中有空气时,可利用手油泵输油或排除系统内的空气。 5、柴油滤清器有粗细之分,柴油粗滤器一般安装在输油泵之前,用来清除柴油中颗粒较大的杂质,柴油细滤器一般安装在输油泵之后,用来清除柴油中的微小杂质。 6、喷油泵的类型有柱塞式喷油泵、喷油泵-喷油器、转子分配式喷油泵。 7、喷油器的种类较多,车用柴油机喷油器常见的形式有孔式喷油器和轴针式喷油器两种。 8、轴针式喷油器因为喷孔直径较大,孔内的轴针又上、下运动,喷孔不易积炭。 9、调速器按作用原理可分为机械式、液压式和电子式。 二、选择题 1、喷油器工作间隙漏泄的极少量柴油经()流回柴油箱。 A、回油管 B、高压油管 C、低压油管

2、输油泵的功用是保证(低压油路)中柴油的正常流动,克服柴油滤清器和管路中的阻力,并以一定的压力向喷油泵输送足够量的柴油。 A、低压油路 B、高压油路 C、回油油路 3、当喷油泵偏心轮凸起部分转到上方时,活塞被弹簧推动上移,下腔容积(增大),产生真空,进油阀开启,柴油经进油口进入下泵腔。 A、减小 B、增大 C、不变 4、喷油泵的功用是按照发动机的(工作)顺序,(负荷)大小,定时、定量、定压地向喷油器输送(高压)柴油。 A、工作负荷低压 B、工作油量高压 C、工作负荷高压 5、柱塞式喷油泵分泵是泵油机构,数量(等于)柴油机汽缸数。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6、喷油器的作用是把喷油泵输送来的高压柴油(雾化)成容易着火和燃烧的喷雾,并合理分布,以便与空气充分混合,形成最有利燃烧的可燃混合气。 A、压缩 B、雾化 C、混合 7、为了使柴油机工作柔和,改善燃烧条件,喷油器最好是在每一循环的供油过程中,初期喷油(少),中期喷油(多),后期喷油(少)。 A、少少多 B、少多多 C、少多少 8、对在良好工况下运转的柴油机来说,柴油机调速多用于限制(最高)转速和保持稳定的(最低)转速。 A、最低最高 B、最高最低 C、平均最高 三、判断题

最新发动机原理与汽车理论课后题答案模块五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课后题答案

模块五柴油机燃料供给系课后题答案 1、填空题 1、柴油机的燃烧室按结构分为两大类;统一式燃烧室和分隔式燃烧室。 2、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由燃油供给、空气供给和混合气形成及废气排出装置组成。 3、压缩比和_热效率是影响柴油机动力性和经济性的重要因素。 4、柴油机混合气形成装置由气缸、活塞和气缸盖与燃烧室组成。 5、喷油器常见的形式有两种:孔式和轴针式。 6、喷油泵又称为高压油泵。 二、选择题 1、柴油机压缩行程中压缩的是_____B_____。 A. 柴油与空气的混合气 B. 纯空气 C. 柴油蒸气 D. 柴油 2、柴油机的压缩比约为_____C_____ 。 A. 6~11 B. 11~15 C. 15~21 D. 21~30 3、下列燃烧室中,_____ B____的燃烧室起动性能最好。 A. 球形 B. 形 C. 涡流室式 D. 预燃室式 4、柱塞式喷油泵的每一循环供油量取决于____ D______。 A. 喷油压力的高低 B. 喷油泵凸轮的转速 C. 柱塞上移速度的大小 D. 柱塞有效行程的大小 5、柴油机出现“飞车”现象可能是____ D_____引起的。 A. 油门踩到过大 B. 喷油器漏油 C. 喷油泵弹簧过硬 D. 调速器失效 6、引起柴油机排气冒白烟的原因可能是____ C______。 A. 喷油压力过高 B. 混合气过浓 C. 喷油压力过低 D. 喷油泵转速过高 三、简答题 1、柴油机与汽油机的混合气形成有何不同?燃烧的方式有何不同? 答:柴油机的可燃混合气是在气缸内形成的。在压缩冲程后期,活塞到达上止点之前,柴油经喷油器以雾状被喷射到燃烧室,在这个小空间内,和被压缩的高温、高压气体进行混合和燃烧。汽油机的可燃混

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

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 燃油供给系统的功能是:为油缸腔存储和提供燃油。燃油在油缸腔内混合空气、汽化和燃烧来提供动力。汽油或柴油被存储在燃油箱内,燃油泵通过燃油线路从油箱内吸取燃油,通过燃油滤清器传输至化油器或者燃油喷射器,然后再传输到油缸腔内进行燃烧。 汽油 汽油是一种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再加入添加剂来提高燃油性能。所有的汽油组成部分基本相同,但是没有两个混合物是完全相同的。汽油的两个最重要的特征是:蒸发性和抗爆性(辛烷值),蒸发性是汽油容易汽化的一个性能。如果汽油没有完全汽化,汽油燃烧就不完全(液体汽油没有燃烧)。 如果汽油汽化很容易,这个混合物将太稀薄以至于燃烧不完全。因为高温能提高蒸发性,温暖环境中用低蒸发性燃料和寒冷气候中用高蒸发性燃料都是可取的办法,因此夏天和冬天用的燃料将是不同的。几年前,气阻曾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但是今天,这个问题已经很少见了。现在的汽车,燃油从油箱不断循环流动,还可以流过燃油系统返回油箱。燃油无需保持足够长的时间来得到热量使其汽化,抗爆性或辛烷值能使气体更简单地达到可燃烧的温度。燃料要求辛烷值越高,燃烧需要的温度越高。高辛烷值的燃料需要增大压缩比和压力。今天大多数的发动机是低压缩比因此需要低辛烷值的燃料。任何辛烷值超过必须的就是浪费钱。其他影响发动机所需辛烷值的因素:压缩比、点火正时、发动机温度和气缸中残余的碳。很多汽车制造商安装排气循环系统来降低气缸腔温度。如果这些系统不能正确运行,这个汽车将产生真正。为了减轻振动切换到高辛烷值以前,我们要确保其他因素没问题。 柴油 柴油和汽油一样,是一种复杂的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它也需要添加剂来发挥最好的燃油性能。今天的汽车上使用的汽油有两种等级:1-D和2-D。2号柴油有低蒸发性并混合更高的载荷和稳定的速度,因此运用在大货卡车上效果最好。运维2号柴油波动小,它有利于在寒冷的环境里硬启动。另一方面,1号柴油波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 教案

第八章柴油机燃料供给系教案 (理论20学时,实训6学时,共26学时) 学习目标: 1.了解柴油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2.了解柴油机共轨技术的特点作用、类型。 3.了解电控共轨柴油机的故障的诊断方法。 4.理解柴油机电控共轨技术的原理、工作情况和检修方法。 5.掌握柴油发动机各部件常见故障的检修方法。 6.掌握柴油机各种症状特征及检测方法。 讲授内容: 第一节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导入] 改革开放以来,通过技术引进和技术改造,我国车用柴油机技术得到了长足进步,柴油车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2003年与1990年相比,我国柴油车产量增长达6.5倍,中、轻吨位以上载货车柴油机比例已高达73%以上。与此同时,我国柴油机排放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柴油机生产骨干企业的多种产品排放基本上达到了欧1排放标准,一汽-大众部分产品(捷达SDI、宝来TDI)更是达到欧2、欧3准。从总体上看,汽油车在我国汽车产品中的主导地位仍没有改变,从产业发展角度看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从本次课开始,我们开始学习柴油发动机构造及一般的检修方法。 [主讲内容] 一、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的功用和组成 1、功用 (1)贮存、过滤和输送燃料;

(2)根据柴油机的不同工况,以一定的压力及喷油质量将燃油定时、定量地喷人燃烧室,迅速形成良好的混合气并燃烧; (3)根据柴油机的负荷变化,调节供油量并稳定柴油机转速; (4)将燃烧后的废气从气缸中导出并排人大气中。 2、组成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由燃油供给装置、空气供给装置、混合气形成及废气排出装置等四部分组成。 3、燃油供给装置的工作过程 二、可燃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室 1.可燃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过程(结合校本教材图8-2讲解) 气缸内压力p随曲轴转角θ变化的关系曲线;当曲轴转到相应于上止点前的O点的位置时,喷油泵开始供油,随着供油压力急剧升高,当转到A点的位置时,喷油器开始喷油。喷油泵开始供油时刻的曲柄位置(O点)与其转至上止点位置时的曲轴转角称为供油提前角。喷油器开始喷油时刻的曲柄位置(A点)与其转至上 止点位置时的曲轴转角称为喷油提前角。因为供油开始时并不能立即喷油,所以喷油提前角略小于供油提前角。喷入气缸内的柴油要在曲轴已转到相应于B点的位置时,才开始发火燃烧。 通常将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过程按曲轴转角划分为四个阶段。 备燃期:指喷油始点A与燃烧始点B之间的时间间隔。 速燃期:指B、C两点间的时间间隔。 缓燃期:指从最高压力点C起到最高温度点D止的时间间隔。 后燃期:指从D点起直至燃烧停止时的E点的时间间隔。 2.柴油机燃烧室 柴油机的燃烧室容积由活塞顶与气缸盖底面包围而成。 柴油机燃烧室按其结构型式可分为统一式燃烧室和分隔式燃烧室两大

汽车发动机总成检修实训实习教案

实训教案课题目录 序号课题项目 1汽车发动机总体结构认识及工、量具使用 2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拆装、检查、调整 3气缸体、气缸盖、曲轴的检验 4连杆检验与校正 5活塞环的选配与偏缸检查 6发动机异响人工诊断 7配气机构的拆装 8气门间隙的检查与调整 9配气相位的检查与调整 10气门与气门座的检修 11冷却系拆装与检修 12冷却系故障诊断 13润滑系的拆装 14化油器的拆装与调整 15喷油泵、调速器的检查与调试 16制动系主要部件的拆装与检修 17气缸搪磨 18电源系故障诊断与排除 19转向器拆装及检查调整 20电喷发动机系统结构认识 21柴油机燃料供给系故障诊断 22喷油器检查与调整 23转向系转向传力机构拆装与调整 24气缸压缩压力及真空度的测量 25化油器式油、电路综合故障诊断及排除

课题汽车及发动机总体结构认识;工/量具的使用 课型实训班级时间第周星期 导学目标要求1; 汽车及发动机各总成/部件的认识。 2;发动机各机构/系统结构及零部件的认识。3;了解各总成及部件的装配和传动关系。4;掌握工量具的正确使用方法。 重点目标2/3 难点理解/记忆 教学 方法 手段 现场实物教学 导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 1/汽车总体结构 汽车由发动机/底盘/车轿/电气四大部份组成,各部份的划分;动力传动路线。 2/发动机结构 发动机是将燃料燃烧的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的机器,也称热机。它由两大机构/五大系组成; 曲柄连杆机构——往复式活塞发动机基本结构,它将活塞的直线运动转换为曲轴的旋转运动。 由气缸体/气缸盖/活塞/活塞环/活塞销/连杆/曲轴/曲轴皮带轮/飞轮等组成。 配气机构——由曲轴正时齿轮驱动,将(可燃混合)气体定时分配进入气缸的机构。 由凸轮轴正时齿轮/凸轮轴/顶杆/推杆/气门摇臂轴/气门摇臂/进排气门等组成。 燃料供给系——将燃料定量供入气缸以供燃烧的系统。 化油器式;油箱/汽油滤清器/汽油泵/化油器/进排气岐管/排气管/消声器/油管等组成。 电喷式;油箱/汽油滤清器/汽油泵/稳压器/喷油器/进排气岐管/油管等组成。 柴油机;油箱/输油泵/柴油滤清器/喷油泵/喷油器/低压油管/高压油管等组成。 润滑系——供给各运动副足量的润滑油,减少磨擦损失,使发动机正常运转并延长其寿命的系统。 由集滤器/机油泵/机油粗滤器/机油细滤器/油道等组成。冷却系——保持发动机正常工作温度的系统。 由水泵/水管/水道/节温器/散热器/水温传感器/风扇/电动机(电控)。 点火系——产生高压火花并适时点火的系统。 由蓄电池/点火开关/点火线圈/分电断电器/火花塞/高压线/电气线路等组成。听讲;观察;认识;提 问;理解;操作练习; 45分 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