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互助土族民俗文化的发展现状与思考

互助土族民俗文化的发展现状与思考

互助土族民俗文化的发展现状与思考
互助土族民俗文化的发展现状与思考

CHINA’STUNATIONALITY

中国土族民

俗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是民族文化的

重要组成部分。土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许多风尚和习俗,并代代相沿,积久而成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土族民俗文化。互助土族自治县作为全国唯一的土

族自治县,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站在构建和谐互助的战略高度,以“建设彩虹家园,打造土族品牌,构建

民俗文化特色县”为总体发展思路,着力发展土族民俗文化事业,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互助土族民俗文化

发展现状

民俗文化研究工程成果突出。为进一步弘扬民族文化,研究和开发土族民俗文化资源,县上确立了“文化包装旅游”

的发展思路,成立了土族民俗文化研究协调领导小组和民俗文化研究办公室。2007年,土族民俗文化研究工程正式启动实施,工程分解为土族歌舞、土族服饰、土族音乐、民俗旅游工艺品、民俗风情画册等十个课题。县土族民俗文化研究协调领导小组聘请了省内多名文化界知名人士为民俗文化研究顾问。目前,土族民俗文化研究初见成效:一是土族服饰设计与

展演已成规模。完成了土

族现代服装系列、土族婚礼服装系列、主持人服装系列、歌唱演员服装系列的设计、制作与展演。二是土族歌舞创作有较大进展。完成了《土族婚礼》、《七彩袖》、《轮子秋》

等舞蹈节目的创作、编排和演出;

精选和新创土族歌曲和土族花儿

28首。三是土族民俗工艺品研发

有所突破。设计制作的“土族福娃”系列工艺品得到广泛的欢迎和好评。四是编写完成互助土族民俗文化旅游导游词、土族风情文艺演出主持词。五是着力打造中国土族大型歌舞诗剧《彩虹部落》。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效明显。为有效保护民间文化资源,我县创造性地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挖掘、整理申报和保护工作,普查建档、申报命名、宣传保护等工作有效开展。2005年,互助申报的土族婚礼(民俗)、

土族盘绣(民间美术)、丹麻土族花儿会(民间音乐)和

《拉仁布与吉门索》(民间文学)四个项目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7年,互助申报的《祁家延西》(民间文学)、

土族轮子秋(竞技与杂技)、威远酩馏酒(传统手工技艺)、

互助土族会(民俗)、威远镇“二月二”擂台庙会(民俗)和互助土族服饰(民俗)六

个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又入选第二批青海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其中的互助

会(民俗)、《祁家延西》(民

间文学)、土族轮子秋(竞技与杂技)和互助土族服饰(民俗)四个项目正在申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民俗文艺创作精品不断推出。土族歌舞、土族服饰等是土族民俗文化中的瑰宝,是绽放在河湟艺苑的一支奇葩,土族民俗风情歌舞节目的创编和演出,土族服饰的设

文\

常平

?2008?

春季号互

助土族民俗文化

发展现状与思考

20

中国土族?2008?春季号作

者近影

计、制作和展演是民俗文化开发的重头戏。近年来,土族民俗风情歌舞演艺产业得到较快发展,成立于

2002年的安纳歌舞队实行企业化

管理,市场化运作,创编并演艺了《请到土族家乡来》、《笛子舞》、《欢乐的端午节》、《六月情》等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歌舞节目,取得了良好的演出效果和一定的经济效益。以西部土族民俗文化村和威远镇小庄村农户为代表的民俗旅游歌舞表演已初具规模,为旅游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助推作用。同时,积极鼓励土族民俗风情艺术创作,积极创作并参赛书画作品10多幅(次),土族风情画册已出版发行,绘画长卷《土族婚礼》

正在创作中。民俗文化旅游市场趋于规范。近年来,互助精心培育“中国土族?彩虹故乡”品牌,着力开发利用土族民俗文化资源,互助土族民俗旅游接待逐步兴起,除西部土族民俗文化村跻身国家级4A级旅游景区外,全县以土族歌舞演出为主的农家乐茶园已发展到110多家,从业人员达到5000多人,2005年全县土族风情旅游收入达1230万元,占到全县旅游总收入的75%,已经成为外界了解青海民族文化的重要窗口。为进一步搞好此项工作,县上对全县土族民俗文化旅游接待活动进行了全面整顿与规范。一是审定演职人员,形成固定队伍。对全县民俗文化演艺市场进行了全面调查摸底,掌握各接待点演职人员的数量、整体素质、演艺技能、专业水平等基本情况,结合实际确定数量,选定人员,建立了一支有固定专业人员、固定演出时间、固定演艺内容和具备相应演艺技能的演艺队伍。二是强化技能培训,提高演艺水平。对全县民俗文化演出队伍从民俗文化、民族风情、历史渊源、服务礼仪、节目编练、演出风格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培

训,使全县民俗文化演艺市场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统一的艺术特征和较高的专业演艺水平。三是核定演艺等级,实施规范化管理。制定了互助土族自治县民俗文化旅游行业标准、经营规程和资格审定制度,按照“星级”审定细则对民俗文化旅游接待点进行严格审查,评定等级,实行年审制,严格落实规范化管理,促进全县土族民俗演艺市场的规范运作。

民俗文化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投资233万元的省级文物保护单

位鼓楼修缮工程和投资1260万元的新城区体育场及综合健身馆工程正在实施;计划投资2300万元的“彩虹园”

及园内土族民俗文化雕塑墙、雕塑群完成规划、设计和工程预算;积极申报和实施了乡镇文化综合服务站、村文化活动室和村篮球场建设项目;申报并正在实施五十镇北庄土族古城堡修复项目。

互助土族民俗文化发展

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互助土族民俗文化经过多年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一是文化事业基础设施落后。文化阵地严重不足,文化活动和文艺创作所需的研发中心、培训

基地、影剧院等基础设施满足不了文化事业日益发展的需要。二是文化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专业人才断层,拔尖人才奇缺,文化工作队伍综合素质不强,业务技能单一。三是文化产业发展迟缓。文化产品设计新颖但品种单一,没有形成系列化,文化产业相对薄弱,没有形成规模化。四是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还没有得到足够的开发和利用,投入不足,效益不高,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民俗文化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对互助土族民俗文化发

展的几点思考

加大工作力度,挖掘土族民俗文化资源。互助拥有得天独厚的民俗文化资源,做好对土族民俗文化资源的挖掘工作,对促进土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是积极保护民俗文化遗产。对土族民俗风情、民族文学、民族服饰、民间歌舞、民族建筑、民间工艺美术、民族语言等民俗文化遗产进行全面调查、收集和整理,对有可能散失和失传的民族古籍、技艺、文物等进行抢救性保护,对民间艺人和文化遗产传承人,通过举办文艺活动、作品展览、技艺展示、培训研讨等形式进行筛选、认定、建档和命名,并用文字、图片、影像等方式对其技艺进行保存、传承。二是深入开展民俗文化

CHINA’STUNATIONALITY

21

?2008?

春季号CHINA’STUNATIONALITY

中国土族研究工作。以土族民俗文化研究工程的全面实施为先导,加快对土族民俗文化的深层次挖掘和开发步伐,逐步完成土族服饰、土族歌舞、历史文化古籍整理与研究等课题任务,积极推广土族民俗文化研究成果,使其成为互助文化发展的核心内容和主要特色。三是注重建设民俗文化人才队伍。建立文化拔尖人才培养选拔使用机制,提高文化队伍整体业务素质,建设一支政治强、素质高、业务精的土族民俗文化工作队伍,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批懂经营、善管理的文化经营人才。大力发展文化艺术教育事业,将民俗文化艺术教育内容纳入中等职业教育,培养与文化事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并积极吸纳社会资金,鼓励社会力量创办艺术教育基地。

突出民族特色,繁荣土族民俗文化事业。要进一步突出民族特色,多形式、全方位促进土族民俗文化事业的繁荣。一是全力打造土族民俗文艺精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现有的一系列土族民俗项目进行再思考、再创作,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整合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内涵,打造一些有表现力、感染力和震撼力的精品节目。特别要把中国土族大型歌舞诗剧《彩虹部落》打造成一台具有较高艺术水准和较大社会影响力的舞台剧目。开展“千人安召”、“千人社火”、“七彩花灯展”等大型群众文艺展演活动以及“二月二”、

“六月六”等土族传统文化活动,对传统文化和群众文化活动进行改编和包装,使传统的群众文艺展演在文化内涵、艺术品位和规模形式上实现大的突破。二是继续加大民俗文化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在现有基础设施的基础上新建和改造一批民俗文化基础设施工程,力争凸显土族文化风貌。积极争取项目,兴建农村公共文化基

础设施,改善基层文化活动条件,重点抓好乡镇文化站、民族文化艺术乡镇、民俗文化示范村、文化中心户等的建设,为发展土族民俗文化奠定硬件基础。

创新发展思路,发展土族民俗文化旅游业。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文化与旅游密不可分。作为互助,以土族民俗文化建设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是一项大有裨益、大有作为的工作。一是集中打造民俗文化旅游品牌。互助民俗文化旅游要向纵深发展,就要着力解决好如何把民俗资源优势转化成旅游产业优势。通过加强宣传,集中打造“中国土

族?

彩虹故乡”文化品牌,利用举办“中国土族青海互助安召文化艺术节”和“中国土族轮子秋大赛”等形式,打造土族“安召”、“轮子秋”文化品牌。要充分发挥整体规划的指导性作用,集中打造以西部土族风情园、纳顿庄园、小庄等为重点的土族民俗风情主题线路,以《彩虹部落》、民俗展览、歌舞演艺为重点的演艺文化主题线路,以佑宁寺、五峰寺、却藏寺等为重点的宗教文化主题线路,以北山国家森林公园为重点的生态文化主题线路,以文化展示旅游内涵,以文化提升旅游品位。二是加大民俗文化旅游投入力度。要解决互助土族民俗文化旅游业发展初期的诸多问题,就必须要从盲目地求数量规模转变到注重质量和效益上,以质量求生存,以效益求发展。在加强旅游配套设施建设的同时,要进一步丰富文化旅游项目,开发文化娱乐项目,实现文化和旅游的有机融合,从而推动民俗文化旅游的关联性、辐射性功能,以民俗文化旅游为“推进器”丰富旅游项目。

提高竞争能力,壮大土族民俗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是文化资源与市场经济的有序整合,是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只有不断

发展和壮大民俗文化产业,才能实现民俗文化事业与民俗文化产业“双赢”。

一是注重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在已有的“土族福娃”、“土族阿姑”和“土族妇女”系列工艺品基础上,增加产品花样品种,大力研发土族盘绣十二生肖工艺品、盘绣京剧脸谱等手工艺产品,以提高产品文化韵味,不断拓宽市场。同时,着重实施“一乡一品”工程,如五十“盘绣”品牌,丹麻的“花儿”品牌,东沟的“安召舞”

品牌等,努力形成文化产业的集团优势,打造特色文化产业品牌,以文化产业带动农民增收。二是培育壮大民俗文化企业。以已成立的互助七彩情土族文化产品开发公司为发展模式,扶持成立土族歌舞演艺公司、民间工艺品开发公司、民俗文化旅游公司等民俗文化企业,典型引路,以点带面,培育市场主体;通过培育安纳歌舞团、西部土族民俗文化村、藏之堂土族刺绣厂等文化产业示范点,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形成整村、整乡(镇)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格局;巩固和扩大已成立的刺绣行业协会和刺绣产业加工营销网络,推而广之,用“部门+协会+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逐步培育、引导和规范各类文化产业发展。三是积极拓宽资金筹资渠道。民俗文化的发展要在积极争取项目资金的同时进行市场化运作,民俗文化事业中能产业化运作的部分,完全可以用股份合作、拍卖、租赁、冠名、出让等多种形式开展招商引资活动。要鼓励各种社会资金投入,从单纯的政府投入向政府、企业、社会力量共同投入转变,不断拓宽投融资渠道,形成多元投资格局,推动土族民俗文化产业发展。

(作者系互助土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本文摄影:解生才辛元戎保广元

时代足音

22

浅析谈陕西民俗文化现状

浅析谈陕西民俗文化现状 【摘要】陕西具有丰富多彩古朴独特的民俗文化。随着经济的发展,民俗文化失去其生存的土壤,因此它的传承和保护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其现状的了解,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期待陕西民俗文化健康有序的发展。 【关键词】:陕西民俗文化民俗开发 民俗文化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忽略民俗文化的存在,忽视民俗文化的收集整理和创新,就不可能有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作为当前社会发生急剧变迁的结果,民俗文化在此程度上出现了程度不同,内容复杂的变迁;作为被开发的对象,民俗文化尽管创造了一定的经济价值,但受到的破坏远远大于保护,作为被保护的对象,民俗文化受到的关注还处在人造声势的阶段,保护口号远远多于实际的措施,但已经表现出充满希望的前景。 一.陕西民俗文化现状 (一)陕西民俗旅游文化资源特色 1.原生态文化保存完整,原真性强,具有极高的旅游体验价值来过陕西的人都知道,陕西的地理环境特点之一是山地较多,这使得陕西的两大区域形成相对封闭的地理空间,从而使一些原生态的民俗文化得以较完整的保护下来,以至于产生到这里旅游活动的动机。 (1)资源类型丰富,文化兼容性浓烈,风俗的古老性明显 陕西民俗文化囊括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所划分的所有类型。有口头传说和表达,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知识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这五个方面。同时又是13个古代王朝的所在地,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因此在文化兼容方面表现尤为突出,并且表现出极强的历史悠久性和风俗古老性。 ①陕西民俗文化在“知”和“娱”方面表现尤为突出。 陕西民俗文化常常与历史文化交叉并举,这使得民俗民俗展现的地区地理环境和历史环境较好的融合。 特点总结:民俗文化独具特色,其中某些例如陕北民歌集中体现了高原的自然景观,社会风貌和陕北人的精神世界,极具原发性特点;其中还可以听到“陕西十八怪”,一些手工艺制作等等形象夸张,生动可爱,乡情浓郁,色彩鲜艳;古老性也不能忘记,

当地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浅析

浅析当地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以湖北孝感市为例【摘要】孝感是一个典型的孝文化城市,也是一个特色民俗和民间艺术丰富的城市。从地方特色文化发展与旅游开发的角度出发,分析孝感特色文化旅游资源现状及存在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孝文化、民俗文化和民间艺术携手共进,以孝文化为主题,在孝文化资源开发中充分发挥民俗和民间艺术的魅力。 【关键词】孝感市孝文化资源旅游区域经济影响 【引言】我国已经开始大力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以武汉为核心,以孝感等周边城市为外围的“1+8”城市圈正在形成,通过整合区域内资源分布,优化资源配置,良性互动,相互促进,形成合力,共同发展,努力打造华中地区的区域经济共同体,实现整个区域的整体效应和综合效益。对孝感来说,这是一个难得的巨大发展机遇。本文旨在通过对孝感文化现状的分析与探讨,对促进孝感市经济的发展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正文】 一、孝感文化独特,别具魅力,孝文化尤为突出。 孝感有秦代的竹简、楚国的墓群、伍子胥避难的庙宇、新四军的旧址、李白生活过的白兆山等文化遗存;汉川的花鼓、云梦的皮影、安陆的漫画等民间文艺;还有孝感的米酒麻糖、云梦的鱼面、安陆的银杏、大悟的板栗等商业品牌;以及应城的温泉、孝昌的观音湖、孝感的双峰山等旅游景点。 然而,孝感最为突出的文化就是孝文化。孝文化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孝感市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得天独厚的孝文化资源。史料记载,公元454年,南朝宋孝武帝刘骏因有感于当时安陆县东部一带孝风昌行,孝子甚多,将此地单独建县,取名为孝昌。后唐同光年间,为避皇帝讳,而将“孝昌”改为“孝感”,孝感因此而得名并沿用至今。1000多年来,在孝感这块土地上,涌现出许许多多“孝行感天”的孝子,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西汉时“卖身葬父”的董

民俗文化开发的文献综述

民俗文化开发的文献综述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我国民俗文化开发的文献综述 摘要:民俗文化本身就带有稳定及和谐的特质,一直是维持社会和谐的不可缺少的因素,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同样可以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为此,对民俗文化的开发研究也成为我们急需努力探索的课题。而针对当前我国民俗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如保护力度不够、保护方式不完善、开发方式不合理以及民俗精神淡化等一系列的问题,本文结合各家观点对我国的民俗文化开发研究进行了文献综述。 关键词:民俗文化;现状;保护;继承;科学开发 民俗是人在生存活动中创造并享用的一种文化现象。民俗文化的创新应紧紧联系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传统。民俗文化反映着该民族独特的个性、气韵和风骨,是沟通和联系该民族全体成员心灵的无形纽带。千百年来形成的民俗已深深扎根于人们的生活和观念中,融汇在民族风情和民族自尊中。 一、概念的界定 万健中在《民俗文化与和谐社会》中指出:民俗作为一种文化意识形态,从人类社会生活中产生,并没有从人类社会生活中挣脱出来,而是与现实生活糅合一体,成为具有传统意义的社会生活方式,群体生活习惯的一个组成部分。关于民俗文化,洪勇于《试论民俗文化的特征与保护》一文中阐释道:民俗文化是以口头、风俗或行为等形式创造和传播的文化现象,与生活密切相连,体现了人们日常生活的行为规范、道德伦理、认知方式和思维模式。 二、我国民俗文化的现状 洪勇就《试论民俗文化的特征与保护》指出,从古至今,在我国传统的节俗,五光十色,令人目不暇接。以流行广泛的大型节俗如:春节、元宵、端午、中秋为例,在现实生活中,就是特定时空中的生活习惯,属于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我国自二十世纪八十

海南节日习俗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海南节日习俗 篇一:海南的传统节日 海南的传统节日 海南旅游肯定要了解一下海南的文化,因为海南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那么海南当地有什么需要了解的传统节日呢?其实海南的节日是比较有特点的,容易让人难以忘怀.下面为大家说说海南比较有代表性的传统节日. 1、军坡节:每年农历二月初九至十九,琼山市新坡镇和全省不少地方,举行一次为期四天的。这是纪念冼夫人而举行的民间奉祀活动。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是黎族青年男女追求爱情和幸福的传统佳节。 2、三月三:海南黎族、苗族都有欢度的习俗。每年3月下旬或4月上旬(农历“三月三”期间)均举行海南国际椰子节,它是融旅游、文化、民俗、体育、经贸于一体的大型旅游文化节庆活动。 3、儋州民间歌节:每年中秋为儋洲民间歌节。歌节的主要活动内容是儋州山歌、调声对歌比赛和“赏月”等项目。

4、海南欢乐节:每年十一月下旬举办的“海南欢乐节”,活动内容包括精选海南岛代表性的特色节目和国内外风情 表演,12辆欢乐花车、数十个表演方阵和游客团队构成陆上巡游,欢乐彩船、旅游快艇、漂流皮筏、观光竹排构成水上巡游,热气球、滑翔伞等构成空中巡游。 5、公期,也称“村节”或“军坡”,是海南部分汉族地区农村最受重视的民间节日。海南的公期有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是重仪式,一种是重吃喝。现在除了少数地区重仪式外,绝大多数地方都是重吃喝型,人们叫“吃公期”。重仪式型 地区每逢公期都要摆案集众拜祭“公祖”,要进行“过火山”、“上刀梯”、“贯铁杖”等祭神仪式,还有“军坡戏”。 6、龙水节:海南各地人民自古就有端午节洗“龙水” 的传统习俗,一方面洗去身上病魔和晦气,强身健体,一方面纪念与端午有渊源的历史人物和传说中的神仙。在澄迈的盈滨半岛,由于地理位置独特,沙滩洁净、海水湛蓝,传说也更加引人入胜。当地群众相传,古时候南海龙王的三公主帮助海南岛上的人民抵御外来海妖,激战之后,把化身留在海边,而盈滨半岛就是三公主的龙头所在。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龙头都会向海里吐出龙涎,于是人们纷纷前来洗龙涎水,沐浴龙恩,祈求三公主赐福人间。 7、3月下旬或4月上旬在海口举办的海南国际椰子节,是融旅游、文化、民俗、体育、经贸于一体的大型旅游文化

潍坊民俗文化弘扬与发展

潍坊民俗文化弘扬与发展 ——潍坊十笏园与潍坊风筝调研报告(一)十笏园的民俗文化 十笏园是中国北方园林袖珍式建筑。始建于明代,原是明朝嘉靖年间刑部郎中胡邦佐的故宅。后于清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被潍县首富丁善宝以重金购得,被称作“丁家花园”。十笏园位于山东潍坊市胡家牌坊街中段,坐北向南,青砖灰瓦,主体是砖木结构,总建筑面积约2000平方米。因占地较小,喻若十个板笏之大而得其名。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鲁东明珠”之称。 其中重要的文化有郑板桥专题陈列室,郑板桥专题陈列室共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序言部分,除文字、实物外,还有郑板桥画像及塑像;第二部分重点陈列郑板桥在潍县遗留的碑刻,其中有郑氏撰文并书写的“城隍庙碑”原碑,院中还有一方石刻,是郑板桥所书“润格”,真隶相参,杂以行草,是其书法代表作之一;第三部分陈列有郑板桥手迹以及文字图表等,介绍郑氏生平及艺术造诣;第四部分展出当代纪念和研究郑板桥的论文专著等。 其次是唐代铁佛造像,1962年在潍城区石佛寺出土,现存十笏园。据《潍县志稿》及碑刻记载,石佛寺在宋代以前名铁佛寺,铁佛寺毁,改建为石佛寺,铁佛遂埋于地下。铁佛像高3米,宽2米,约重5吨。下部及手部残毁,系分段排模铸造,体现了古代铸造艺人高超的铸造工艺。铁佛造像盘腿趺坐,左手端胸前,右手前伸,面部丰腴端庄,鼻端隆起,宽额丰腮,双目微合,面呈慈祥微笑状,美发高髻,穿博带式大衣,附璎珞,造型优美,体现出唐代典型艺术风格,是我国罕见的巨型铁佛造像。 十笏园文化的弘扬与发展 (1)建立十笏园博物馆 十笏园既是一处著名的古代园林她吸纳了南北园林建筑的精髓,在此基础上又有独到的发展,如今,又是潍坊市文物陈列馆所,曾经是潍坊市博物馆原馆址所在地,异彩纷呈的文物分批轮流陈列,向观众开放,使这座名园更增添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2)十笏园商业文化街区 是集风雅文化、民俗旅游、商业文化、公共服务、传统民居于一体的城市综合片区,是潍坊

(完整版)中国传统文化的现状及意义

21 世纪的脚步已日趋临近之际, 世界文化结构也面临着重大的转换。一个不争的事实是, 尽管西方现代的强势文化自近代以来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 最后被证实其强势并不能消除民族文化的差异而一统天下。而世界新兴地区的崛起, 不仅从政治、经济, 也从文化方面改变着世界的格局。各种文化的多元并存, 可以说是新世纪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有鉴于此全新局面的出现, 为了更好地推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 进一步促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及世界文化的发展, 我们有必要由这一新的视域来再度审视中国传统文化, 立足于当代, 以面向未来的世界历史眼光考察其现实状况, 并在此客观基础上对其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实际价值作一番全方位的透视, 本文拟就此进行初步的探求以求其中真义。 那么,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状究竟是怎样的呢? 要说明这一问题, 首先还是让我们一起来简要回溯一下历史。 众所周知, 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在中世纪时代曾经创造过举世瞩目的东方文明, 然而近二个世纪以来, 它却备受蔑视、挑衅、挫折与打击。清朝末年, 一些怀抱救国图强宏愿的仁人志士, 在面对西方的坚船利炮时, 已逐渐清醒地意识到本民族文化的种种流弊, 纷纷冲破儒学传统的束缚, 力倡变法, 以图改良, 于是, 西学东渐之风自此大盛。到辛亥革命时期, 儒家建制自上而下被彻底摧毁, 虽然就民族文化传统深层结构而言并没有受到致命打击, 但从此以后, 失去其具体的托身之所的儒学确已变成了“游魂”, 再也无法恢复它以往那种君临天下的地位。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本身即是以反传统为其重要标志的, 由于对传统文化的严重误解, 导致“五四”激进分子对中国传统的主流文化采取敌视的态度, 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 致使“五四”以后教育界的主流视“读经”为大戒, 一般人不但平时接触不到儒学, 而且耳濡目染多为讥骂之词, 于是, 儒家的源泉至少在知识阶层中确有渐呈枯竭之象, 而此后近四五十年间, 更因民间社会被消解、荡涤而逃遁无地。一直到20 世纪60 年代末, 美国汉学家勒文逊还认为, 儒家将会是只有在博物馆里面才找得到的东西, 而国内在文革时期对于传统文化的批判与扼杀更是史无前例的。此时的中国传统文化在经受了一百多年的不断攻击与剿杀之后, 似乎已到了“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境地,然而从70 年代开始, 随着日本与所谓的四小龙——韩国、新加坡、香港、台湾的经济起飞, 人们再次目睹了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华文化的潜力与魅力, 于是重新引起了海内外的普遍关注, 掀起了文化热潮。然而这一切似乎只限于学术界, 从总体上来看, 改革开放的20 年, 由于国门大开, 西方文化思潮纷涌而入, 人们的注意力往往更多地集中在外来的先进文化上而忽略了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加之以上种种历史的原因, 使得一代代国民“很少见到、听到”中华文化的精粹, 在他们的文化记忆中, 更多的是对它的否定与批判, 以致于对自己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感到“陌生”、“反感”、“怀疑”,甚至是“排斥”、“厌弃”、“打倒”。可以说, 这一令人堪忧的现状,已经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近十年来, 先后制定并颁布了一系列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为宗旨的政策及相关法令, 并将其与当前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在一起, 推广普及教育, 然而时至今日, 尽管整个局面有所改善, 但总的成效却并不令人乐观。究其原因主要有二: 一是有关这方面的工作有待进一步展开与深入, 而另一原因, 既是最重要的, 也是最易被忽视的, 那就是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之时往往只注意到突出其精神层面的道德价值, 而不注重对其现代价值进行全面系统的挖掘与宣传。其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长此以往, 在人们的头脑中, 中国传统文化似乎就只剩下了其德育功能, 更何况抽象、空洞“口号”式的宣传非但于事无补, 反而容易使人产生抵触心理, 导致 此项工作难于落实到思想意识的实际层面, 最终其结果只能是传统文化渐趋僵化、了无生机。这显然有违于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 正如西方伟大的哲学家黑格尔所说的那样, 文化“不是一尊不动的石像, 而是生命洋溢的, 有如一道洪流, 离开它的源头愈远, 它就膨胀得愈大。”如上所述, 我们不难推断出这样的结论, 中国传统文化本身绝不缺乏不断发展自我的内在机

民俗资源及民俗文化产业现状的调查报告

民俗资源及民俗文化产业现状的调查 报告

关于吉林省民俗资源及民俗文化产业现状的调查报告 文管一班三组

第一部分研究方法和目的

1、研究目的:为了了解吉林省民俗的发展状况,促进民俗产业健康发展,我们组织了这次面向吉林省居民的调查。 2、研究方法:本次调查采用无记名调查问卷形式,由我们调查员随机寻找调查对象形成的调查结果。 第二部分样本总量和构成 1、样本总量(总166人,男86,女80)和样本的民族(汉104人,回7人,满13,朝12,蒙34人)分布(附图) 2、样本的年龄(20岁以下17%,20-25岁40%,30-45岁25%,45岁以上19%)构成(附图) 3、样本的收入(500以下16.7%,500-1000元25.7%1000-3000元34.3%,3000以上17.7%)构成(附图) 4、样本文化程度(博士0.3%,本科64%,大专24%,中专3%,高中9%,初中2%,小学1%)构成(附图) 5、综合分析(附图) 第三部分调查主要发现 以下所有内容都能够结合样本的属性进行分析如:不同的年龄、区域、性别、收入、文化程度等,同时也能够根据其中的几项进行多元对应分析。 一、调查结果显示:调查问卷18个条目,都是关于民俗文化的陈述,分为如下4个维

度: 1、对吉林省民俗资源和民俗文化产业现状的认识:共7项 2、对吉林省民俗资源和民俗文化产业现状的态度:共5项 3、获得吉林省民俗资源和民俗文化产业现状知识的渠道:共1项 4、对整改与发展吉林省民俗资源和民俗文化产业的意见和态度:共2项对所有的问题,都要求受试者在A、B、C、D中作出一个选择。 二、结果与分析: 1、对吉林省民俗资源和民俗文化产业现状的认识 (1)在对“能吉林省旅游特色品牌”的调查中,有 58%的人选择吉林雾凇,43%的人选择长白山,而选择吉 林美食和民俗文化的人比例相对较低。 在调查结果来看,人们不但把雾凇看作是吉林的特 色,更把它看做是吉林旅游特色品牌。而在全国范围内都 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长白山则稍微逊于吉林雾凇。在多山 的中国,这个现象是能够理解的,毕竟雾凇更具有地域特 色。 (2)在对“吉林民族风俗的了解”的调查中,有58% 的人选择“长春国际雕塑展净月潭冰雪旅游节电影 节”,60%的人选择“长春冰雪节森林旅游节国际旅游 节”。而选择“藏族传统节日”和“延边寒食习俗”的均 不足5%。

农村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农村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以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为例 摘要 我国农村社区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建设文明、和谐的农村社区,统筹城乡全面发展,推进农村社区民主、和谐,在我国政治经济全面发展的新时期,健全和完善农村社区管理制度具有跨时代意义。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农村社区建设起步晚,农村社区管理尚处于实践探索阶段,农村社区管理还存在不少问题,社区管理中居民参率低、居民决策权利缺失、社区管理观念落后、民主制度不健全,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县农村社区的发展。文章立足于我县的政治经济发展,运用政治理论、管理理论、公共事业理论,法律法规,比较全面地研究了我县农村社区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然后分别从民主参与、管理体制改革、基础设施建设、耕地保护等方面提出了促进我县农村社区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农村,社区管理,互助土族自治县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rural community management and strategy—— to mutual aid minority autonomous county in qinghai province as an example ABSTRACT Rural community management in China's ultimate goal is to build socialism civilization harmonious rural community, as a whole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promote rural community democracy, harmony, in the new period of China's political and economic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improve and perfect the rural community management system has the cross time significance. Late mutual minority autonomous county in qinghai province rural community

聊城民俗文化调查报告

聊城市民俗文化产品调查报告 ——以东昌葫芦为例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国家影响力提升,中国文化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地的欢 迎,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民间工艺品国内外市场前景越发广阔。因此我们为了解聊城当地民间工艺品的发展状况特意成立调查小组对聊城市东昌府区葫芦雕刻的现状、发展状况以及发展前景进行调查。 调查对象:聊城市东昌府区葫芦雕刻 调查目的:了解东昌葫芦的发展现状以及发展前景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走访调查、查阅图书 调查地点:聊城大学图书馆、聊城市文化局 调查人:孙华凤、姚春燕、徐玉娟 东昌葫芦雕刻起源于宋代,兴盛于清末民初,主产地聊城市东昌府区。作品题材内容非常丰富,以花鸟、虫鱼、走兽、人物、山水居多,内容多以老百姓熟悉的帝王将相、八仙任务、才子佳人戏文为主,葫芦雕刻用料考究,刻工纯熟,线条流畅,图案丰富,制作精良,艺术风格淳朴、雅典,洋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是独特的传统工艺品。2008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基本情况 东昌葫芦雕刻用料多以“大葫芦”、“亚腰葫芦”和“扁圆葫芦”为主。制作工序主要有三道:一是煮熟后发酵去皮;二是在葫芦上面雕刻;三是上色。常用的工具有定格圆规、斜口刀等二、三十种之多。在技法上的最成功之处在于借鉴雕刻工艺的镂雕技法,将构图以外的空白部分全部镂空,透刻上折线纹、如意纹、古钱纹等各式花纹,不仅改善了葫芦的透气传声性能,也增强了葫芦的整体审美效果。其题材内容非常丰富,以写实性的花鸟、鱼虫、走兽、人物、山水居多,其中人物雕刻的取材尤其丰富。 二、主要价值 独具特色的东昌葫芦雕刻是中国民间技艺的瑰宝,充分挖掘其多方面的价值,将会对产业开发向纵深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其价值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文化价值。东昌葫芦是中国葫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用途广泛,可作食用、祭祀、入药、日常器具、雕刻等;其内容在神话、民俗、工艺美术领域占有重要的位置;其寓意与仙道、宝贵、长寿、子孙繁盛等有密切相关,文化内涵极其丰富。二是学术价值。东昌葫芦雕刻无论选材、加工上都有其独到之处,发掘、抢救、保护东昌葫芦雕刻对丰富和完善、发展中国民间传统工艺会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其地域的适宜性,质地的独有性,题材的广泛性,技法的独特性,风格的多样性,在中国民间工艺品中实不多见。。三是历史价值。东昌葫芦雕刻是研究特定历史空间下东昌府区的工艺方式、民风民俗、社会生活、政治经济等内容有效渠道。四是社会价值。东昌葫芦雕刻与群众的文化娱乐联系密切。发掘、抢救、保护东昌葫芦雕刻,对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丰富东昌府区的文化积淀,推动文化事业的全面发展,促进精神文明建设,都将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

民俗文化发展与现状

论民俗旅游与民俗文化之保护 ——黔东南苗族侗族民俗文化保护与旅游发展目录 1.民俗与民俗文化的变迁 1.1民俗旅游的现状 1.2民俗文化健康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1.3民俗旅游开发与民俗文化保护的关系 2.黔东南苗族侗族民俗旅游开发与保护 2.1商品化对民俗旅游村的影响 2.2舞台化对民俗文化的影响 2.3娱乐化庸俗化对民俗文化的影响 2.4外来文化与民俗旅游村寨文化的互动 3.民俗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和谐发展 3.1建立生态保护区,走民俗生态之路 3.2加强宣传,发扬光大本民族文化 3.3防止庸俗化、过度商业化和同化 3.4提高民俗旅游管理者的文化素质 3.5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4.结论

摘要 民俗文化,是依附着人民的生活、习惯、情感与信仰而产生的文化,它增强了民族的认同,强化了民族精神,塑造了民族品格。在民俗旅游开发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民俗文化也遭受到破坏,保护民俗文化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在美丽的黔东南生活着苗族侗族等众多的少数民族,古朴神秘的民俗文化丰富多彩,成为民俗旅游开发的热土。但随着民俗旅游的开发以及全球化的进一步加大等原因,黔东南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也面临着外来文化的冲击,在民俗旅游村,旅游的商业化、舞台化、娱乐化等破坏了民俗文化的健康传承,民俗文化逐渐退化、衰微甚至消亡。民俗文化一旦消亡就难以恢复,因此要加大对民俗文化的保护。我们既要保护民俗文化又要开发民俗旅游,使保护和开发和谐发展。 关键词 黔东南,民俗文化,民俗旅游,保护,发展 On the Protection Of Folklore Tourism And FolkloreCulture ------The Southeast Qian’s Miao and Dong Of folk culture protection and tourism development Abstract Folklore Culture is a kind of culture which is produced by adhering to people’s life, habit, emotion and belief,and it strengthens national identification, enhances national spirit and models national character.The exploration of folklore tourism brings huge economic benefits , at the same time, folklore culture has been destroyed. More and more people catch eyes on the the protection of folklore culture.In the beautiful Southeast Qian, there are many minorities such as Miao, Dong and so on. Simple and mystery folklore cultures are colorful. It has been a hot point of exploring folklore tourism. Howerer, with the exporation of folklore tourism and futher development of globalization, folklore culture in Southeast Qian aslo encounters other culture shock. In the villages of folklore tourism , healthy inheritance of folklore culture is being

互助土族自治县资源简介

互助土族自治县资源简介 [来源:本站 | 作者:原创 | 日期:2011年5月18日 | 浏览831次] 字体:[大中小] 互助县位于青海省东北部,总面积3423.9平方公里,平均海拔2700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3.5℃,属大陆寒温带气候。县辖19个乡镇294个行政村。总人口37.05万人,有汉、土、藏、回、蒙等12个民族,其中土族6.9万人,占总人口的16.9%,是全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 ——农产品资源。互助县是青海省农业大县,全县有耕地105万亩,农作物有小麦、青稞、碗豆、油菜、土豆等。由于地理特征和气候条件独特,互助县的蚕豆、豌豆、土豆和油菜籽质优量大,年产量居海东地区首位。“三豆一油”是主要的农产品资源。 ——畜产品资源。互助县有天然草场和人工草场114万亩,可食性鲜草、秸杆、农副产品料、酒糟、饲料粮、种植优良牧草,为养殖业提供了优良的条件。生猪品种好,肉质佳,口味鲜。牛羊膘肥体壮、皮质高、肉味美。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38%以上,现已成为全县农村经济支柱产业和主要经济增长点。 ——矿产资源。到目前为止,已发现40个矿种,139处矿床点,其中:金属矿种有铁、锰、铜等7种;建材及非金属居多,主要有:煤碳、芒硝、硫铁、岩金、石膏、磷、白云岩、粘土、石灰岩、红柱石、玄武岩等29种;燃料矿种有煤、油页岩及其它矿种。目前,正在开采的有煤、硫铁、石灰岩、石膏等,其中石膏的探明储量达1.3亿吨,硫酸钙含量为98%;石灰石的探明储量为1.7亿吨,氧化钙含量54.85%左右;芒硝的探明储量为6亿多吨,硫酸钠含量32.9%左右;石英矿储量为1068万吨,二氧化硅含量98%左右;白云岩储量有1218万吨,氧化镁含量26%左右。

海南民族风俗和民俗介绍

海南民族风俗和民俗节庆活动 1)海南民族风俗 海南省的居民,分属于汉、黎、苗、回、藏、彝、壮、满、侗、瑶、白、泰、佤、畲、水、京、土、蒙古、布依、朝鲜、土家、哈尼、僳僳、高山、锡伯、门巴、纳西、仫佬、哈萨克、鄂伦春等30多个民族。世居的有黎、苗、回、汉等族。千百年来,古朴独特的民族风情使本岛社会风貌显得更加丰富多彩。其中最具有特色的便是黎族与苗族的生活习俗。据历史记载,黎族是海南的土著民族。早在远古时代,黎族同胞就在这块土地上刀耕火种,民族风情质朴、敦厚,长久以来就以独特的民族文化和绚丽的织锦工艺著称于世。黎族同胞主要聚居在五指山区地势较平的山麓或临河的盆地,村寨大小不等,错落有致。低矮的茅草房掩映在严严实实的椰子树与槟椰树间,树的空隙间用竹篱笆围成小块菜地,各色蔬菜娇嫩欲滴。清澈的小溪淙淙流过房前,让人有“走进山间别墅”的感觉。槟椰是黎胞走亲访友的贵重礼物,以数目多少表示情意厚薄。 2)特色活动 海南民俗节庆活动: 海南省的居民包括汉、黎、苗、回、彝、侗、瑶等30多个民族。世居的有黎、苗、回、汉等族。千百年来,古朴独特的民族风情使本岛社会风貌显得丰富多彩。其中最具有特色的便是黎族的生活习俗。 黎族是海南的土著民族,他们世代聚居在海南岛中部五指山区及西南

部,现有人口130余万。黎族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的黎语支,文化特征与国南方的壮族和布依族有着密切的渊源。黎族又分杞、孝、润、赛和美孚五个支族。 黎族村落多位于山谷坡地或山间盆地之中,村寨周围长有茂密的树木或刺竹。黎族传统住宅以茅舍为屋,称为“船形茅草屋”,传说黎族的祖先是乘船渡海而来的,所以住船形屋被作为传统保留了下来。黎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每逢喜庆佳节,黎族男女要相互对歌或载歌载舞通宵达旦。每年农历“三月三”是黎族的传统节日,黎族人民都要举行隆重的庆祝活动。 黎族人很早就掌握了纺织技术。元代女纺织家黄道婆就是从黎族人那里学到了先进的棉纺技术。黎族人织的黎锦一般以黑、棕为基本色调,青、红、白、蓝、黄等色相间,花纹图案有人物、动物、植物、山水和吉祥物等等。黎族的传统服饰为男子缠红色或黑色头巾,上衣开襟,布巾缚腰;妇女的服饰各支系不同,但筒裙是她们共同的服饰。 海南岛有丰富的民间文化,衍生了许多独特的民间节庆活动。 每逢农历正月十五的晚上,在海南琼山市将举行一年一度风情独具的换花节。每年农历二月初九至十九,琼山市新坡镇和全省不少地方,举行一次为期四天的“军坡节”。这是纪念冼夫人而举行的民间奉祀活动。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是黎族青年男女追求爱情和幸福的传统佳节。海南黎族、苗族都有欢度“三月三”的习俗。每年3月下旬或4月上旬(农历“三月三”期间)均举行海南国际椰子节,它是融旅游、文化、民俗、体育、经贸于一体的大型旅游文化节庆活动。每年中秋为儋州民间歌节。歌节的主

浅谈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与保护

浅谈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与保护 专业:旅游管理专业 学生:古玥指导老师:萧葱 摘要 民俗文化资源是民族旅游的重要资源,属于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旅游的范畴,其作为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已成为各国旅游开发的重点之一。民俗文化旅游已成为当前旅游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符合旅游者求新,求异的旅游动机。对于民俗旅游开发保护当前面临着一个任务,就是要尽可能的恢复传统民俗,尤其是传统民俗的精华部分,来保持传统民俗的丰富性。因为恢复传统民俗在一定意义上也是重新构建农村社区的一个文化基础,能够使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源远流长的精华得以弘扬。同时对传统民俗文化进行旅游开发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其它积极影响,但也给民族传统文化带来了不容忽视的负面作用,如民俗文化的同化、庸俗化、商品化等。我国地域广阔,民族众多,具有丰富多样的民俗旅游资源,但我国民俗旅游的开发和保护仍处于初级阶段,本文结合我国民俗旅游开发的现状,在分析民俗文化旅游的含义、产生原因、开发形式及民族旅游对民俗文化的正负影响的基础上从民俗与旅游关系的角度探讨了我国民俗旅游的开发和保护,以期实现旅游与民族文化二者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民俗旅游;特色;开发与保护; Folk cultural tourism on the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Major: Tourism Management Student:Gu Yue Supervisor:Xiao Cong Abstract Folk culture resources is an important national tourism resources, belongs to the national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 category of national tourism, as a kind of a high level of culture tourism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of all countries. Folk cultural tourism has become the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ourism means, especially with tourists for newly, travel motive of the prophet. To protect the folk tourism development face a task, is to make as the recovery of the traditional folk, especially the essence of traditional folk custom part, to keep the richness of traditional folk custom. Because restore traditional folk in a sense, is to build a culture of the rural community foundation, can make our Chinese nation thousands of years to carry forward the essence of long standing. At the same time to the traditional folk culture tourism development can produce good economic benefit and other positive impact, but also to the national traditional culture brings negative effect, such as the folk culture of the pre, commercialization assimilation, etc. Our country region is wide, national many, has the rich

民族文化变迁研究20年_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民族文化变迁研究20年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饶旭鹏 (兰州理工大学人文学院,甘肃?兰州 730050) 摘 要:民族文化是民族关系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对我国近20年来民族文化研究状况进行了 梳理,并指出了国内民族文化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基础理论研究相对薄弱;研究领域存在一定局限性;研究方法创新不够。 关键词:民族文化;变迁 中图分类号:C012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59(2005)04-0084-05 The Studies of N ational Cultural Change within 20Years ———the present condition of study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RA O X u 2peng (School of Social Sciences ,Lanzho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Lanzhou ,G ansu 730050,China ) Abstract :The national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aspect within the national relation study.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 combed the studied condition of the national culture within 20years in our country from the aspect of macroscopic and special subject study.It pointed out the problems ex 2isting in our country ’s national culture study.There are the following 3problems.Firstly ,the foundation theory study is relatively weak ;secondly ,there are some limitation in the field of study ;thirdly ,the innovation of the study method is not enough. K ey w ords :national culture ;change 近代以来,伴随着工业化浪潮和全球市场的开辟,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群体文化间的文化接触和互动越来越频繁,各民族文化的碰撞、冲突、交流等迅速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现象。20世纪中叶以来,伴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现代通讯、交通技术的长足进步,极大地缩小了世界各地的心理距离,世界正在变成一个“地球村”,全球化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在全球化过程中,如何顺应历史潮流又不丧失民族个性,促进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和共荣迅速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本文拟对近20年来国内学术界对于多民族地区民族文化变迁问题研究进行归纳和总结,并指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收稿日期:2005-05-06。 基金项目:兰州理工大学科研发展基金项目“文化转型与西部农村现代化研究”。 [作者] 饶旭鹏(1976-),男,甘肃华池人,法学硕士,兰州理工大学人文学院教师,主要从事社会学研究和教学工作。 2005年第4期(第25卷总第104期) 贵州民族研究Guizhou Ethnic Studies No 14,2005(Vol 1251G eneral 1No.104)

土族婚姻与家庭生活变迁调查_以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土观村为个案_祁进玉

第38卷第3期2012年7月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QINGHAI NATIONALITIES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 VOL .38NO .3 July .2012 本文系中央民族大学“国家211工程”课题“甘青多民族地区民族关系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参与课题调研的有:陈嵩,邓歆怡,裴恩皓。 收稿日期:2012-03-15 作者简介:祁进玉(1970-),男,土族,青海互助人,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甘宁青 民族文化研究、教育人类学。 土族婚姻与家庭生活变迁调查 ———以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土观村为个案 祁进玉 何润润 何清颖 付 越 (中央民族大学,北京100081) 摘 要:本文以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十乡土观村的婚姻家庭现状调研为切入点,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择偶 标准、通婚范围、婚姻状况、人口结构、性别角色分工等角度来探究土族婚姻家庭现状,深度分析当地土族婚姻与家庭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变化的趋势。 关键词:土族;婚姻家庭;生活变迁;族际通婚中图分类号:K89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227(2012)03-0033-06 2011年,我们对青海省互助土族的婚姻和家庭 进行了田野调研。本次调研从婚姻家庭形态、择偶标准、婚礼仪式的变化、通婚情况、结婚年龄、婚姻状 况、家庭形式、人口结构、生育子女数目、家庭性别角色分工等方面,对当地土族婚姻家庭情况做了全面而客观的了解,并通过历时性的比较研究,揭示了现代化背景下土族婚姻家庭的变化规律。本次实地调查主要采取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即在采用文献研究法对大量的相关资料进行分类整理的基础上,采用参与观察法体验当地村民生活,与村民建立良好的个人关系以便进行访谈;最后利用结构式访谈法收集的资料,选出家庭形式和婚姻形态比较典型的样本进行深度访谈。 一、婚姻情况 (一)人口、婚姻状况 根据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十乡派出所的数据,土 观村有户籍人口1016人,加上未迁或未上户口的居民,实际人数远比这个数字多。根据我们走访所搜集的资料显示,土观村的总人口为1050人。婚姻状况分为未婚、 已婚、离婚、丧偶、再婚(丧偶再婚、离婚再婚)以及未婚同居等六大类。 其中未婚人数为407人,未婚率38.8%;已婚人 数为498人, 已婚率47.4%。根据1983年实施的《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关于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 婚姻法〉的补充规定》。该自治县的土族、藏族、回族等少数民族的法定结婚年龄,男性为20岁,女性为 18岁。近年来,早于法定年龄结婚的人越来越少。该村离婚人数为18人,大部分离婚的夫妻是通过法院仲裁来申请离婚的,很少有人通过民政部门协商解决。离婚一般由女方提出,大部分因丈夫长年在外打工,留妻子在家务农和操持家务,她们负担沉重, 手头可支配的现金很少。总的看来,土观村的离婚率较低。现有人口中,丧偶人数为43人,大多数丧偶的人都保持单身,并与子女同住,由后代赡养。再婚人数共为21人,其中丧偶再婚5人,离婚再婚 的16人。在调查过程中, 我们了解到,在离婚的人中,女性比男性更容易组建新的家庭,带女儿的女性 比带儿子的更容易嫁出去。究其原因,因为离婚的男人大多上了年纪,钱也不多,不容易找到妻子;带儿子的妇女,由于儿子将来娶媳妇需要花费不少的钱, 自然成为父母再婚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调查发现,该村婚姻家庭状况最独特的是有不 3 3

民俗文化开发的文献综述

民俗文化开发的文献综 述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我国民俗文化开发的文献综述 摘要:民俗文化本身就带有稳定及和谐的特质,一直是维持社会和谐的不可缺少的因素,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同样可以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为此,对民俗文化的开发研究也成为我们急需努力探索的课题。而针对当前我国民俗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如保护力度不够、保护方式不完善、开发方式不合理以及民俗精神淡化等一系列的问题,本文结合各家观点对我国的民俗文化开发研究进行了文献综述。 关键词:民俗文化;现状;保护;继承;科学开发 民俗是人在生存活动中创造并享用的一种文化现象。民俗文化的创新应紧紧联系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传统。民俗文化反映着该民族独特的个性、气韵和风骨,是沟通和联系该民族全体成员心灵的无形纽带。千百年来形成的民俗已深深扎根于人们的生活和观念中,融汇在民族风情和民族自尊中。 一、概念的界定 万健中在《民俗文化与和谐社会》中指出:民俗作为一种文化意识形态,从人类社会生活中产生,并没有从人类社会生活中挣脱出来,而是与现实生活糅合一体,成为具有传统意义的社会生活方式,群体生活习惯的一个组成部分。关于民俗文化,洪勇于《试论民俗文化的特征与保护》一文中阐释道:民俗文化是以口头、风俗或行为等形式创造和传播的文化现象,与生活密切相连,体现了人们日常生活的行为规范、道德伦理、认知方式和思维模式。 二、我国民俗文化的现状 洪勇就《试论民俗文化的特征与保护》指出,从古至今,在我国传统的节俗,五光十色,令人目不暇接。以流行广泛的大型节俗如:春节、元宵、端午、中秋为例,在现实生活中,就是特定时空中的生活习惯,属于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我国自二十世纪八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