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案例偷窃

案例偷窃

案例偷窃
案例偷窃

培智学生“偷窃”行为的个案矫正

首先,这里是加引号的“偷窃”,不同与一般意义的偷窃而言。

“偷窃”是以将占用他人财物为目的,秘密窃取的行为。指把不属于自己所有的东西,在别人不知情、不同意的情况下偷偷占为己有。“偷窃”行为在培智学生中比较常见,这与学生的智力因素、认知水平以及不良的行为习惯等有关,同时往往达不到道德缺陷的高度。

吴某,女,16岁,现为我校培智四年级学生,在婴儿期患病导致智力中重度障碍。曾在普通小学随班就读二年,辍学3年,因学习跟不上,同时行为问题多又严重影响班级教学秩序,于09年转入我校,后进入心理康复辅导小组进行个别化矫正训练。

问题行为的描述:据前任老师和家长的反应、笔者的观察,发现吴某经常乱拿同伴、老师、家人、邻班学生的物品,行为持续了1年多。而这种偷窃不良行为次数逐渐在增加,原来每星期2至3次到现在愈演愈烈,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只要她在场,趁别人不注意就会“顺手牵羊”把别人的东西拿走。有时候是班级里的一大堆作业本、同伴的卫生纸、卷笔刀、老师的书、食物、邻居小朋友的玩具等等都“偷拿”回家,有时候还拿家里的钱去买自己喜欢的糖、玩具之类的物品,有时候没有东西可拿,就是别人的废纸或垃圾都要拿回家。基本上每天老师都能发现书包有不属于她的东西,老师和家长多次教育均无效果,严重影响了吴某本身的健康成长和学校的教学秩序。

心理问题描述:吴某有很多优点,理解领悟能力、记忆力等较好,活跃、大方。但她情绪起伏比较大,不稳定,易冲动,心急,做事粗心而做不好。易激动,一点点小事都能引起她的愤怒情绪,比如别的同学做对了题目而她做错了,都会引起她的大为不快。心理异常脆弱,经不起批评,一受到老师和家长的批评或同伴的指责后,就会非常难过或生气,常无法控制情绪大声骂人或把自己关在厕所,不理人。

吴某接受、理解、反应、自理生活能力均较好,但在课堂上经常嬉闹玩乐、取笑同学、乱拿他人的物品,喜欢与老师唱反调,严重影响教学秩序。常常“偷拿”别人的东西后,还百般抵赖说谎,不承认是自己拿去了,所以同学们都不喜欢他,常常与同学发生冲突。

在多次走访后,笔者了解到吴某与父母外公外婆居住在一起,外公外

婆年纪大无法照顾他,父亲常年在外,母亲负主要监护责任。母亲文化水平不高,对年幼可爱的弟弟呵护有余,对吴某的不良行为极其痛恨,只要吴某做错了事,母亲一发现就会打骂,吴某经常被打骂到痛哭。父亲在外做生意很少在家,但特别宠爱吴某,只要吴某提出的要求,父亲都会尽量满足,但对女儿的一些不良行为甚少关心,觉得没什么大碍,吴某也比较听父亲的话。

究其“偷窃”行为的成因,经过我们心理康复训练小组的老师和家长多方面的沟通、观察和分析,认为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一是吴某本身有智力障碍,在认知上有缺陷,不能正确表达自己的需求。

二是家庭缺乏温情关爱,她用这种不正当的行为来换取感情和注意。其母亲把主要精力花在年幼且智力正常的弟弟身上,吴某的存在和需求往往被忽视。一旦老师“告状”吴某今天又“偷拿东西”了,父母亲才会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她身上,所以吴某通过这种方式来满足被关注的需要。另外是家长对于其生活各个方面需求满足较少,尤其是家庭情感交流不多。

三是教师教育方法不恰当。在普通小学遭遇同学与老师不公正对待后的消极反抗所导致,以后只要受到老师批评,吴某必定会“偷”老师或同学或学校的东西。心理学家通过大量的实证认为,挫折往往会引起侵犯性情感,挫折与侵犯之间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而由于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同伴关系差,教师评价不公平等原因,都容易使培智学生在普通小学因遭受挫折而产生报复性行为。

四是不良行为没有及早得到关注和矫正。刚发生时大家都觉得没什么,从轻处理,使吴某认为这一行为不严重,不良行为反而得到强化,随着时间的延长,增加了矫正难度。根据其智力水平和皮亚杰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三阶段理论,吴某刚开始“偷”时,处于他律道德判断阶段向自律道德判断阶段的发展,但是家长和老师没给与正确的引导,使其产生了偏差的道德认知。

笔者与吴某本人、其父母协商后,把矫正目标定为:消除其偷窃行为,并促使其它不良生活习惯(骂脏话,撒谎,与老师家长作对等)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使吴某健康、快乐地生活和学习。

在心里疏导的过程中,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点:

一、正确疏导,消除阻抗。

所谓疏导,即“疏通”和“引导”。“疏通”是指师生之间、父子之间、母子之间、同伴之间等通过信息收集与信息反馈,有序地把个体心理阻塞症结、心灵深处的隐情等充分表达出来。实现从不愿合作到愿意合作,从消极情绪到积极情绪,从逃避现实到面对现实的心理转化过程。“引导”是指在系统了解的基础上,抓住主线,循循善诱,提高个体的认识,把各种不正确的认识及心理引向科学、正确、健康的轨道,也就是问题心理到健康心理的转化过程。

首先,个体教育。对吴某的反抗、阻抗心理进行必要的疏导是对其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定期对吴某进行一次个体心理辅导,时间定在每周二、四中午,时间大约为半小时,交谈的内容包括:了解吴某的心理需求,一周的总体表现,是否有偷窃行为,吴某对自己偷窃行为的看法,吴某认为自己该如何去改,教师对其的建议。交谈始终是在轻松温暖的氛围中进行,教师以温和的态度与吴某谈话,不责骂不纵容,平等对待,做到了让吴某敞开心扉,大胆地对老师说出心中的想法。

其次,集体教育。在班级里教育学生一起帮助吴某改掉不良行为。班会课上开展法制教育,请学生都来说一说:乱拿别人东西这样的行为好不好?有哪些负面的影响,谈一谈当你的东西被别人拿走后的感觉。让吴某身临其境了解“偷”的害处,体验别人的痛苦。

第三,机会教育。一有这方面的信息立即给吴某看,或者在其出现问题行为之后马上进行教育引导。利用黑板报、图片、儿歌进行宣传教育,促进认知从根本上的变化。教育同学们保管好自己的物品,当吴某“偷拿”走同伴或老师的物品时,教育同学们不要大惊小怪,不要与吴某去争吵和打架,悄悄告诉老师,削弱吴某以“偷”来引起别人注意的不良行为。

二、正向强化,改变行为。

正向强化是普遍被心理学家认同,认为在矫正儿童尤其是培智学生的不良行为方面是极为有效的一种方法。正向强化法,是行为矫正中最基本的方法,指儿童出现某一良好行为的时候,即刻给予他喜欢

的强化物,以此来提高好行为发生率的一种矫正方法。

本个案中对于强化物的使用主要有——消费性的强化物:吴某喜欢吃的糖果;社会性强化物:老师的微笑表扬、老师摸头,父母的表扬鼓励等;活动性的强化物:允许玩班级里的玩具、课间到操场上活动,与同学一起游戏,参加校舞蹈队;类强化物:五角星标示。

与吴某协商确定,只要其出现积极的行为就给予强化。如果吴某一整天没有“偷”老师或同学的东西就给与其一定程度的强化物。矫正开始阶段采取连续行为强化,之后的矫正阶段采取间歇强化,到最后强化次数不断减少,强化物也慢慢由消费性强化物、活动性强化物转变为社会性强化物和五角星标示为主,以维持积极行为,并达到泛化。在追踪观察阶段撤离强化物,检查矫正的效果。

与晚班阿姨协商,每日检查吴某的书包,并做记录(该生住校)。如果当天书包和身上都没发现有不属于她的物品,就可以得到奖励,奖品为她喜欢吃的零食。如果一周表现良好,在家中也要求父母对她进行适当表扬和奖励。

三、心理体验,诱发内疚。

这种方法就是使个体了解到自己的偷窃行为对受害者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并通过对受害者处境的同情,使个体产生内疚心理与良心发现,从而主动改正错误。

如发现吴某拿走了别人的玩具,就对吴某说:某某小孩丢了玩具,为此他的妈妈把他痛打了一顿,一天没有让他吃饭。如在学校发现吴某拿了同学的文具,教师就对全班同学说:“现在我们班***同学的文具丢了,那是他爸爸给他新买的,你们看现在丢了,他多伤心啊。你们觉得这样偷拿别人东西好吗?”通过这样的讨论让吴某身处其中感受别人的伤心,体验内疚感。平时,在全班同学面前多发动讨论,一起讨论如果东西不见了,你是怎么样的心情。通过这一方法诱发吴某对其他人的同情以及对自己偷窃行为的内疚,发觉这是一个很不受欢迎的行为。家长、辅助教师和阿姨与老师平时还经常有意识地给她讲一些自己被他人偷拿了东西后的痛苦心情,如在商店里买东西时被小偷偷去了钱包,当时又气又急,都快气出心脏病了等等。心理学研究证明,这种诱发孩子的内疚,使之受害者产生同情的办法,比惩罚

的方法更有效。

四、适当惩罚,负责后果。

惩罚法又称厌恶法。惩罚法只能部分地减少或抑制不良行为,不能使之完全消除。全面消除儿童的不良行为需要其他行为矫正方法的辅助和教育的配合,加之此法缺点多,疗效不持久,容易引起儿童反感,不宜作为首选。但有大量事实表明,在矫正儿童不良行为中,如能恰当地运用惩罚也能起到极好的教育作用。

在吴某出现偷窃行为且说谎狡辩不承认的情况下,取消她外出课间活动的机会。当她“偷”的时候,一定让她将东西当面还给人家,如她不自己去,就带着她一起去。让她当面向人家道歉。培养她的羞耻心,强化她的自制意识。与吴某约定,如果一发现她有偷窃行为,就取消她傍晚的点心和游戏时间,并且不能玩班级的玩具,当班级同学在玩玩具的时候,她必须坐在椅子上反思自己的不良行为。惩罚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和目的就是,让吴某为自己的过错负责。

通过心理疏通和多种渠道对吴某偷窃行为进行矫治,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吴某偷窃行为明显减弱,由开始每周发生5到6次转变为一周二到三次,行为减少,说明方法对她是有效的。为了得到强化物,她明显减少了不良行为的发生次数。在跟踪阶段一,刚开始她能很好的克制住自己的行为,但在过了几天后感觉“瘾”又上来一样,一周内连犯了四次。接下来两周又与其父母好好沟通了一番,加强对其的关注和理解,多使用社会性强化物,给予感情上的关注,使其偷窃行为渐渐由每周发生1次减少到0次。到最后的观察阶段,发现吴某每天都能控制好自己的行为了,基本上没有再出现偷窃行为。现在已很少有学生来告状说自己东西丢了,也很少有人说“吴某又偷拿某某的东西了”。老师对其行为的评价良好。家长也反应家中东西也很少丢失了。虽然偶尔她也要看着别人的东西喜欢就拿过来,但是只要老师同学一阻止她就会放回原地。

在矫治过程中我们发现,一定要掌握个案的心理需求和抓住个案心理急需帮助问题,从根本上去疏通培智学生的心理问题。在心理疏通过程中,要使用通俗的语言、简单的游戏,尽量少说教,同时也要让学生发泄自己心中的不快,这样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本个案最大

的特点就是矫正的时候重点使用心理学家普遍认同的行为疗法——正向强化法,这个疗法特别适用于对儿童偏差行为的矫正。虽然本个案的学生具有特殊性,属于中重度智障学生,但是通过案例我们发现正向强化法同样适用于中重度智障学生。在吴某不产生偷窃行为时,就给予奖励强化,使其认识到我这样做大家才喜欢我,我才能得到我想要的东西。其次用心理疏导方式矫正中重度培智学生的心理问题也是很有效果的。

盗窃个案调查报告

盗窃个案调查报告 篇一:盗窃案件分析 关于一起盗窃案件的分析 我是从事交通工作的人员。在平时生活工作中对于法律接触不是很多,但是自从选择了学习法学专业,便对生活中关于法律一些问题,现在的社会比较安定,但是依然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一些违法犯罪的活动时有发生。这严重影响了社会的风气、社会的稳定和谐。所以,希望广大朋友能够对法律有更好的认识和学习,了解相关的法律常识,意识到违反法律的严重性,从自身做起,做一个守法公民。下面我就对我所参加的一次案例讨论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加深对一些相关法律知识的学习和研究。 一、案情介绍 被告林某,男,17岁。林某初中毕业后,经常到某面粉厂其姨家中居住,并帮姨做早点。一天,林某向其母亲提出要到外地打工,但遭其母拒绝。为了筹集路费,林某产生盗窃邪念。20XX年7月间,林某从其表弟丁某口中得知,在某面粉厂宿舍4栋401室只住一个女人,而且可以从楼下爬上去。同年12月23日下午,林某到丁某家玩时,林某问丁某住401室的女人几点钟睡觉,丁某告诉林某差不多11点多到12点就会睡着。当晚11时许,林某携带水果刀并戴上毛线帽蒙面爬围墙进入面粉厂职工宿舍区,沿卧室欲行窃时被陈某发现,林某

见状,即将陈某推倒在卧室的床上,用水果刀顶住陈某的脖子威胁说:“不要叫,再叫就捅死你。”陈某害怕并表示不叫,林某即按原路逃离现场。案发后,林某被公安机关捉捕归案。20XX年3月5日,检察机关以林某涉嫌犯抢劫罪向法院提起公诉。法院对此案公开审理,被告人林某的辩护律师为被告人作无罪辩护。 二、根据上述资料试分析如下分歧: (一)第一种意见认为被告人林某无罪。 (二)第二种意见认为被告人林某犯抢劫罪(未遂)。 三、法律分析 我赞同上述第二种意见,即被告人林某的犯罪行为符合抢劫罪(未遂)的构成要件,林某犯罪行为属转化型抢劫罪(未遂),应当认定林某犯抢劫罪(未遂)。 (一)对无罪、抢劫罪(未遂)的司法认定 1、法律对犯罪和不认为是犯罪的规定:我国刑法第十三条关于“一切危害国家主权、 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2、法律对犯罪未遂的规定:我国刑法第二十三条关于“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的规

入室盗窃案例分析2012.3.4

入室盗窃案例分析 广西润和物业服务有限公司.某某管理处杨怡平2012.3.4 一、事情简述: 2012年2月6号某某小区业主发现被入室盗窃,业主发现后报了案,刑侦大队和我们协管队员们也一起看现场。从业主口录中得知业主损失现金并不少,现金三万块!其他损失还有一些首饰、相机一台、笔记本一台。 过后业主对我们的管理愤愤不满,责怪我们工作做不到位。过后黄助理和我第一时间进行了回访,得知业主对我们不满之处,并要求我们给他一个说法和赔偿,我们跟他说了根据《前期物业服务合同》相关规定物业已经按合同服务,对贵业主被盗表示同情,但物业公司没有责任。因为,在购房时,业主与开发商签订的《购房合同书》中,已经包含了业主与物业公司的《前期物业服务合同》,该合同是物业公司对业主提供物业管理服务的承诺和业主愿意接受服务和物业管理的明确表示。双方并未就业主的财产由物业公司保管签订过保管合同或有其他约定,物业公司无保管业主自私人财产的义务。尽管物业公司对小区的安全负有日常管理的义务,但其所承担的小区安全防范的义务只是协助义务。 几天后我们再次主动约见业主,杨主任和我上门对业主进行回访。杨主任代表公司给业主明确答复:广西润和物业服务有限公司已经按照《前期物业服务合同》约定服务,对业主的被盗事件只能表示同情,但是广西润和物业服务有限公司没有责任,不承担任何赔偿。 此后业主提出了一些小区加强安防的意见和建议,我们表示接受业主提出各种合理化建议和意见,并尽快落实。 经过这次回访,业主的心态已经基本上平复了。 后续跟踪工作将由杨银燕和黄毅孙负责,要求达到业主完全理解和支持我

们管理处的工作。 二、分析: 1、第一时间进行回访,采取下一步措施,让业主感受到物业全体上下都很重视,也采取确实有效的管理措施了。也明确物业公司已按服务合同服务,对于业主私人财产没有保管义务。 2、物业公司在物业服务过程中,要加强防范,巡查、人员来访登记等工作必须要记录完整,以免留下“工作不到位”的证据给业主,造成物业承担违约责任的被动局面。 三、点评 1、当前,业主与物业公司的纠纷,很多已经开始转移到家庭财产的失窃方面。业主家里发生被盗事件以后,许多业主片面理解物业公司就是小区的“第二警力”,一旦自己家庭财产遭遇损失动辄就要物业公司承担赔偿责任,这是违反了合同法的等价有偿原则,违反了《前期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的行为。 2、此类事件发生后,管理处要长期跟踪,管理处对业主提出的合理意见和建议的态度和处理过程及结果都要及时反馈给业主,让业主感觉到我们物业对他的重视,从而消除业主对物业公司的不良情绪和印象,争取业主的理解和支持。此项工作应该由该楼栋的管理员、协管负责人来负责此项跟踪工作。

“许霆案”案例分析

“许霆案”案例分析 (姓名:杨理学号:51) 【案件背景】 2006年4月21日22时许,被告人许霆伙同同案人郭安山到广州市天河区黄埔大道西平云路的广州市商业银行离行式单台柜员机提款。当被告人许霆用自己的广州市商业银行银行卡(该卡内余额170多元)提取工资时,发现银行系统出现错误,即利用银行系统升级出错之机,分171次恶意从该柜员机取款共175000元。得手后携款潜逃,赃款被用光。 【案件审判】 2007年11月29日,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经过一审将“许霆案”定性为“盗窃金融机构,数额特别巨大”,判处许霆“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全部个人财产”。 同年12月,“许霆案”经媒体报道后引起舆论广泛关注和争议。2008年1月14日,广东省高院以事实不清为由将该案发回重审。 2008年3月31日,广州市中级法院第二次公开开庭审理,以盗窃罪判处许霆5年有期徒刑,罚金人民币2万元,并退赔其从银行ATM机上取出的现金。 【综合分析】

纵观“许霆案”的整个案情,主要应解决如下几个争议: 第一,许霆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罪与非罪) 第二,如果许霆的行为构成犯罪,那么应该如何定罪法院所认定的“盗窃金融机构”是否正确(此罪与彼罪) 第三,一审判决为无期徒刑,二审改判为5年有期徒刑,量刑是否合理(罪轻与罪重) 首先,对许霆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存在争议,认为其无罪的观点有三种:一 种观点认为无罪许霆恶意取款的行为是由于银行自动取款机的故障导致,后果应由银行承担。但ATM机故障只是许霆恶意取款行为的诱因,导致其产生贪念,乘机作案,所以该案中不能仅以银行的过错为由免去对许霆的归责。另一种观点认为许霆从取款机里所得的多余钱款属于不当得利,基于银行疏忽的一种额外给付。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自动取款机出现故障使许霆不能正常取款,属于无效交易。但从许霆在第一次取款后的多次取款行为中可以看出,他已产生非法占有钱财的主观故意,许霆多次恶意取款的行为已然构成犯罪。 对于“许霆案”的定罪问题,除一审判决将许霆的行为定性为“盗窃金融机构”之外,还存在异议。如许霆的辩护律师认为,(无罪)ATM机出错就是银行的错,银行在有足够时间追回款项的条件下没有

校园盗窃案例

校园安全教育宣传 近期,学校内的不法分子又开始猖獗起来。不少学生的财产遭受到严重损失。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公寓管理委员会特此进行清水河校区的安全知识系列宣传教育,以期加强同学们的防盗防骗意识,减少和避免同学们发生人身损害、财产损失的事件,为寝室和校园营造一种和谐安全的氛围。以下案例均为我校学生亲身经历的事件,让我们看看小偷是怎样作案的吧! 1、15#某2楼寝室,2011年5月4日晚。做完实验后, 回寝室发现寝室三台笔记本电脑以及钱包内现金被盗,小 偷从阳台门上未关的附窗翻窗进入,估计偷盗时间在 18:30-19:10之间。 2、同类型案件:本学期,7# 2楼某寝室以及9#的两间2 楼寝室均遇被盗事件,被盗物品为笔记本电脑、现金。据 调查了解,估计偷盗时间均为晚上18:30-21:00之间。 提示:2层是小偷经常光顾的楼层,所以,耐心地 关闭门窗,保管好自己的钥匙,如有遗失,及 时更换锁芯。贵重物品出门前锁在柜子里。不 要给小偷们一丝机会! 3、15#某2楼寝室,上学期期中考试,18:30左右离开寝 室,考完后(21点左右)回寝室发现三台笔记本电脑被 盗,寝室门未反锁,阳台门也没有关。同学反映自己的 游戏账号是19:00左右掉线的,所以初步估计偷盗时间

19:00左右。经校保卫处初步勘查,估计小偷是从寝室门进入的! 提示:没反锁的房门对小偷来说就是敞开的! 4、21#某四楼寝室,4月中旬丢失现金上千元,寝室门 没有反锁! 提示:小偷开门的速度比你用钥匙开还快! 5、21#某四楼寝室,一名陌生男子进宿舍询问事情后, 将同学桌上贵重手机顺手偷走! 提示:陌生人进寝室后,一定要保持高度的警惕性! 6、我校女学生谭某在主楼教室自习,一男青年冒充韩国留学生故意在纸上写了几句韩文,谭问男青年是不是留学生,男青年回答:“你怎么知道?”并故意用含混不清的中文回答,谭信以为真,男青年提出向她借手机打电话,谭欣然同意,男青年说教室里太吵,听不清,要到教室外打电话,谭同意,男子骗得手机后,逃离现场。 提示:理智一点,老道一点,遇事多留个心眼!7、我校学生张某的家人接到一个陌生人来电,称张某不 幸遭遇车祸,伤势严重,已被送往成都市某医院接受治疗,并告知了详细的房间号,张某正处于昏迷状态,生命垂危,必须马上进行手术,否则有生命危险,现在必须缴纳押金,院方才能进行手术,并要求张某家人将钱汇入某银行帐号。原来,在3小时前,学生张某也接到

盗窃、破坏电力设施案例

盗窃、破坏电力设施案例 倾斜的铁塔该谁来扶正 重庆市南岸区某施工单位不顾供电局从去年8月至今多达8次的书面整改通知,强行在山体周边进行高切坡作业,致使110千伏金南东西线5号铁塔处出现山体滑坡,造成铁塔轻度倾斜,引发南岸大面积停电事故—— 野蛮施工铁塔变成“比萨”斜塔 紧急处置市民不堪“火炉”煎熬 如果说连日高温将山城市民置身于“火炉”的话,那么,酷暑中长时间停电,是不是“火上浇油”?7月20日下午,重庆市南岸区、巴南区多数居民在烈日和高温的煎熬下迎来了周末。 这天17时20分,南岸供电局接南岸区国土局电话:“110千伏金(金家岩)南(南坪)东西线5号铁塔处出现山体滑坡,发现裂缝。” 听到这个消息,南岸供电局负责人和有关人员心里一紧:房地产开发野蛮施工危及110千伏线路运行的长久担心终于要变成事实了!他们立即赶到现场。经检测,组立5号铁塔的山体朝西北方向滑坡约2厘米,离塔脚5米处有明显裂

缝,最宽处约4厘米左右,房地产开发施工单位原砌堡坎也出现明显断裂带,山体滑坡造成铁塔轻度倾斜。其后,供电局组织人员作24小时不间断监测发现,坡上裂缝以每小时1毫米的速度扩大,如不采取紧急措施,将酿成倒塔的重大事故。 110千伏金南东西线是220千伏金家岩变电站向110千伏南坪变电站的惟一电源,若中断供电,将涉及主城区南坪众多用户和110千伏响水洞变电站、渝中区110千伏储奇门变电站及南岸区、巴南区4个35千伏变电站。其中南坪地区的重庆日报印刷厂、3个电子研究所、数家涉外星级宾馆等要害用户,若停电,将造成政治和经济的巨大影响。 得知这一消息后,南岸区政府领导要求先不论责任,以最快速度抢险,便与供电局、区有关部门、施工单位等当晚在现场紧急制定应急措施:调运近千立方条石在坡脚8米高堆码,以减缓滑坡速度;在反方向用4根拉线稳住铁塔;塔脚隔水,防止雨水渗透造成坡垮塌;封堵裂缝并派员24小时观测记录;调动武警及公安干警维持现场秩序并疏散附近居民。

(完整版)盗窃罪与职务侵占罪的案例分析

案情分析 张某为某小超市(营业执照为个体工商户)员工,主要负责商品的出库和入库管理,同事又负责收银。后发现张某利用工作便利,通过将商品价格调低或调高的方式从而将获得的差价部分据为已有。 请问:张某的行为是构成盗窃罪还是职务侵占罪。 分析:盗窃罪(刑法第264条)和职务侵占罪(刑法第271条)虽同属刑法分则第五章侵犯财产罪,但性质不同,有着严格的区分界限。但是对于监守自盗的行为,在办案中区分起来难度较大,存在不同的模糊认识。如何定性此类犯罪行为是盗窃还是职务侵占,犹如在本案中张某的行为是构成盗窃罪还是职务侵占罪,下面我们从犯罪构成的四个要件进行说明。 据刑法第264条的规定,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公私财物的行为。职务侵占罪(刑法第270条),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盗窃罪和职务侵占罪的区分主要如下: 一是从犯罪主体上讲,职务侵占罪的犯罪主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具体而言,包括:1、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中的非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非法占有单位

财物,数额较大的;2、非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中的非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非法占有本单位财物,数额较大的。那么其他组织是否包括个体工商户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个体工商户在法律地位上相当于自然人,不具有企业或其他单位的性质。因此,个体工商户的工作人员不构成职务侵占罪的犯罪主体。其他单位的人员”主要包括两类人员,一类是集体单位的人员,如村民委员会委员,另一类是群众性组织的人员,如居民委员会、民办学校、民办医院等等。相对而言,盗窃罪只是一般主体,不需要行为人具有特殊身份。 二是两罪的主观方面均只能是故意。职务侵占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且具有非法占有本单位财物的目的。盗窃罪的主观方面也是故意,并且具有将公私财物秘密的非法占有的目的。张某通过调低或调高价格的方式获取财物,主观上具有明显的故意,符合盗窃罪主观方面构成要件。 三是职务侵占罪的犯罪客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财物的所有权,盗窃罪的犯罪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个体工商户不再“其他单位”之列,其财产属于个人财产,更不符合职务侵占罪犯罪客体的要求。张某利用工作的便利,通过调价的方式获取的财物属于小超市经营者所有,张某却据为己有,侵犯的小超市经营者的财产所有权。 四是盗窃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具有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者多次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盗窃罪和窃取型职务侵占

问题学生偷窃案例分析

品德型问题学生——偷窃 一、偷窃类型 主要有三种类型: 嫉妒型(嫉妒成绩、嫉妒家境、嫉妒人际关系等) 报复型(报复教师、同学、父母等) 发泄型(因为受了各种委屈而采取的发泄措施) 前面三种,我认为都是心理疾病型。因为无法找到适当的途径来疏导排遣自己的消极情绪而采用盗窃这种不可取的方式来实现。 利己型(为了满足自身的某种欲望)我认为这个案例属于这种。这种类型属于法制意识不够强烈,具有不正确的金钱观和价值观。 二、偷窃成因 家庭因素: 1、家庭经济条件非常差。(在这种情况下找不到合适的方式实现“取之有道”。) 2、父母对孩子教育和管制出现偏差。有的父母为了禁止孩子出门玩耍或者用他们给的零用 钱进行除学习活动以外的其他活动,常常会没收孩子的零用钱而且不进行正确适当的沟通和引导。比如有的家长在学生将零用钱花在打游戏上时,家长会极其愤怒地没收其钱财,并勒令孩子停止这种影响学习的活动。这种管制和教育的方式是不合理的,也是极有可能导致学生到校进行偷窃的。 3、家庭突遭变故(如:亲人去世)(这一点在盗窃上的导向作用是精神受创么?进行一下 具体的分析吧) 学校教育: 1、教育模式刻板,一味的实施应试教育,学生产生压抑心理,青春期的中学生以这种行为 表现自己的叛逆以报复教师。 2、教师心理偏颇,对此类学生反感,因此对这些学生情感倾注度不够,学生以这种行为引 起老师的注意。 社会因素:中小学生都有极强的好奇心,尤其小学生活泼好动,由于各种媒体(如:网络、电视等)对偷窃行为的报导,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想寻求一种刺激,所以做 出有悖伦理道德的事情。 自身心理因素:学生由于以上种种因素造成心理偏执 ⑴心理缺失:盗窃者可能缺少父爱、母爱,老师的关注等。于是以这样的方式来寻求 班主任的爱或关注。拼命弥补心理上的损失。 ⑵挑衅心理:盗窃者对班主任心生不满,就可能惹点篓子,玩点出格,以此考验班主 任的智慧,水平。 ⑶虚荣心理:盗窃者可能对盗窃物性能比较了解,盗窃者恰好缺乏高质量的盗窃物, 为自己的寒酸而懊恼,也可能铤而走险。虚荣心理是自尊心的过分表现, 是为了引起背后普遍注意或取得荣誉而表现出来的一种病态社会心理。 虚荣心的背后掩盖着的往往是自卑等深层心理缺陷。 ⑷侥幸心理:也有可能盗窃者经济条件较差,偷取盗窃物换钱或馈赠他人的可能。由 于偶然的原因而得到成功,于是心存侥幸,再次伸出贪婪之手。 干预方法:

关于杨某、吴某共同盗窃案的案例分析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铜陵分校毕业设计 分校名称铜陵广播电视大学 年级10法律(专) 专业法学 学号1034001458054 课题名称关于杨某、吴某共同盗窃案的案例分析学生姓名赵琰 指导教师连欣怡 完成时间二〇一二年十一月十二日铜陵分校教务处印制

目录 一、案由: 二、案情介绍: 三、争议焦点: 四、分析与结论: 五、附录:

关于杨某、吴某共同盗窃案的案例分析 案情介绍: 2005年10月11日至2006年5月底期间,被告人杨某、吴某与他人(均在逃)交叉结伙,先后实施盗窃作案17次,盗窃物品及人民币总价值51939.42元,并将部分赃物销赃给被告人孟某。其中4次盗窃作案后,被告人杨某实施窃取人民币11950元,但告诉在外望风的被告人吴某只窃取人民币2100元,并分给被告人吴某赃款1050元。 检察机关以被告人杨某、吴某犯盗窃罪,被告人孟某犯销售赃物罪提起公诉。被告人杨某、孟某对指控均无异议。一审法院认为,在上述4起共同犯罪中被告人杨某隐匿的部分财物,因被告人吴某不知情,故其不具有非法占有的故意,因此对被告人吴某上述4起盗窃犯罪的数额应认定为2100元,对检察机关上述指控中超出部分不予支持,对其他指控予以支持。被告人杨某、吴某归案后主动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罪行,均应从轻处罚。被告人吴某有立功表现,对其可从轻处罚。被告人吴某实施盗窃犯罪时未满十八周岁,系未成年人犯罪,对其应减轻处罚。在共同犯罪中被告人杨某所起作用较大,被告人吴某所起作用较小,系从犯,对其应减轻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第三百一十二条、第五十二条、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第二十六条第一、四款、第二十七条、第十七条第一、三款、第六十八条第一款、第七十二条之规定,以盗窃罪判处被告人杨某有期徒刑七年,并处罚金3万元;以盗窃罪判处被告人吴某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二年,并处罚金1.4万元;以销售赃物罪判处被告人孟某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1.5万元。 一审宣判后检察机关以一审判决在认定被告人吴某犯罪数额方面有错误为由提出抗诉。二审法院经审理后认为原审被告人杨某、吴某基于相同的盗窃犯罪故意,在实施盗窃过程中分工负责,相互协调、彼此衔接,形成了一个行为整体,系共同犯罪。根据共同犯罪“部分行为,全部责任”的理论原则,原审被告人吴某对其不知情的数额也应承担刑事责任。遂依法改判,以盗窃罪判处被告人吴某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三年,并处罚金1.4万元,其余部分

中学生班级盗窃案例分析

中学生班级盗窃案例分析 2011212551 人教111 傅萧 案例:“叮——”,下课铃一响,刘鲜(化名)就冲出教室向我报了案,他说:“老师,今天上午我把100元钱放到抽屉里,下午来的时候钱就没有了,这可是我两个星期的生活费啊!”我听了脑子都气晕了,因为上个星期才有学生说丢了50元钱,还没有查出来,又有学生丢钱了,我思考了片刻说:“刘鲜,你别着急,把事情的详细经过给老师说一遍,老师一定会努力调查此事,生活费老师先给你垫上……” 通过刘鲜的叙述,我发现中间历时太长,与他接触的人太多,要想在短时间内确定怀疑对象不太可能,所以,我就找了刘鲜座位四周的人单独询问,结果一无所获,思考再三,我决定用情感教育的方式鼓励那个学生主动把钱还回去。当天下午,我把刘鲜支开,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讲了刘鲜家庭的困难,希望唤起学生的同情,并表示若拿钱的学生能悄悄把钱还回去,老师不再追究此事。 几天过去了,100元钱仍然没有回来,我一筹莫展,走到班里,学生都躲着我,生怕成为怀疑的对象,看到此情景,让我感到压力很大,若此事没有一个很好的结局会让班级的学生相互猜忌,于是我采用了第二套情感方案,我在班里把我写的博文《我心疼》张贴出来,我呼吁全班同学在白纸上写出自己想对那个“小偷”说的话,希望借助集体的力量让他勇敢地面对自己的错误,把钱还给刘鲜。课间,同学们争先恐后地看我给他的留言,并在留言纸上写下自己想说的话?我站在一旁,思考着谁会最后一个写。一二三,我清点着学生的留言,心想那个拿钱的孩子一定没有勇气去给自己的留言,出乎意料的是64个学生,64句话,一个都不少,看来那个孩子比我想象中“厉害”的多。根据种种迹象,我把怀疑对象锁定在两个人身上,我先找了其中一个谈话,那个孩子说:“初中时,班里也发生过这样的事情,可是老师从来就不查,可只有你,你知不知道你怀疑谁都对他们是一种伤害。”我不知道为什么他要那样说,这反而加深了我对他的怀疑,孩子看着曾经信任自己的老师哭了,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就平淡地结束了谈话。 分析:首先我想说的就是,我不赞同这个老师的做法。近年来,随着我国独生子女和留守学生现象越来越普遍,思想教育偏差和缺失导致的教育问题愈来愈突出,教育重功利轻思想愈发明显,包括盗窃在内的校园不良事件发生频率不断上升,尤其是寄宿学校。班级盗窃大多为“内鬼”所为,面对班级失窃这个不怎么光彩的“恶性事件”,班主任千万不能等闲视之,这不光是一个可能会对事件双方产生影响严重的过程,也是一个班主任必须面对的能力和威信的考验过程。而案例中老师采用了两套方案来解决这个盗窃问题,事实是,两个方案都不成功,反而还在不知道真相的前提下,对学生的不信任,对他们的身心造成了影响。盗窃固然可恶,但是,老师如何采用合理方法、温柔地找出黑手并且教育学生才是问题的关键。 从教师角度来看,老师是否真正了解自己的学生,是否真正走进了学生的心灵,盗窃的原因有很多,或者因为嫉妒,或是报复,或是发泄。学生对于老师来说,是一类可以走近,却又不那么容易走近的群体,在学生眼里,老师往往是不那么“友善”的,他们是否完全把自己最真实的一面展现在了你面前,这是老师需要思考的。因此,老师不应该只凭自己的直觉去怀疑学生,而是应该用事实说话,每个学生对老师来说都应该是平等的,发生盗窃事件的确是很痛心疾首的一件事,但是,即使在老师找出黑手之后,在对他进行教育之后,还是应该把他和其他学生一样对待,青春期的少年是敏感的,老师的指引、教育及其重要。 从学生角度来看,为什么他会做出这样的行为,是因为自卑?是因为家庭教育?还是因为学校的德育不过关?老师这时候就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来思考这个问题,是否应该一竿子把他打翻,还是仔细了解其中缘由。老师应该由小看大,盗窃事件可大可小,处理的是否

小学生偷东西案例分析

偷东西案例分析: 前天下午5时许,两个身穿校服的孩子华华(化名)和强强(化名)再次走进王江泾镇双桥村世纪心美超市,超市的杨老板心里顿时“咯噔”了一下。华华和强强在附近一所小学上学,已连续3天放学后来到超市晃悠,久久才会离去,但买的仅是超市摆在门口的棒棒糖,所以杨老板感觉他们有点怪。这次,他果然看到华华和强强来到超市最里面的柜台拿了几支笔和几本卡通小本子,并迅速塞进口袋,随后来到超市门口买了两根棒棒糖。 当华华和强强准备只拿着棒棒糖去付款时,杨老板故意笑着指向孩子鼓鼓囊囊的口袋问:“口袋里放的是什么呀?”两个孩子神色慌张,华华故作镇静地答道:“是我平时用的笔和本子。”“哦,你用过的东西看起来特别新嘛。”华华和强强一下子语塞了,都低下了头。当华华和强强承认偷了东西后,杨老板温和地询问:“你们住哪里?我打电话给你们家长。”可他们始终不吭气。 天色渐暗。“不想说就算了吧。饿了吗?我家刚好要吃晚饭,一起吃点吧。”杨老板准备了碗筷,还拆了两包速溶饮料给华华和强强喝。或许是心有愧疚,两个孩子吃了几口便停下了。“记住,‘小偷针,大偷金’,以后不能做这种事情。”杨老板拍了拍他们的背,随后联系双桥警务室,对民警说:“天黑了,我不放心让他们自己回家,麻烦你们把他们送到家长处。” 原来,华华和强强分别只有8岁和9岁。华华是四川籍新居民子女,家长刘女士对杨老板没有斥责孩子的做法深为感动:“没想到老

板居然没声张,也没有伤孩子们的自尊心。”这两个孩子也有所感悟,脸红红地向家长表示以后不再偷东西了。 “如果打骂偷东西的孩子,或者贸然把孩子赶出去,孩子往往会心生怨恨,对其今后的健康成长不利。”杨老板对民警说,“这次如果孩子说出了家长联系方式,我也不会找民警的。小孩偷的一般是价值不大的小东西,有时可能是出于好玩或贪小便宜,不能一味斥责,最好用委婉的方法指出孩子的错误,并及时与家长沟通,共同引导孩子走上正路。小学生偷东西的事去年遇到过十几次,我一般都是采取感化的方式进行教育,情节严重的才报警。” 有民警对杨老板的做法表示赞赏,但也有知情人士不认同杨老板的做法,认为这样会怂恿孩子的错误行为。杨老板这样的做法到底好不好,对偷东西的未成年人进行教育才有利于他们改正错误和今后的成长。

案例偷窃

培智学生“偷窃”行为的个案矫正 首先,这里是加引号的“偷窃”,不同与一般意义的偷窃而言。 “偷窃”是以将占用他人财物为目的,秘密窃取的行为。指把不属于自己所有的东西,在别人不知情、不同意的情况下偷偷占为己有。“偷窃”行为在培智学生中比较常见,这与学生的智力因素、认知水平以及不良的行为习惯等有关,同时往往达不到道德缺陷的高度。 吴某,女,16岁,现为我校培智四年级学生,在婴儿期患病导致智力中重度障碍。曾在普通小学随班就读二年,辍学3年,因学习跟不上,同时行为问题多又严重影响班级教学秩序,于09年转入我校,后进入心理康复辅导小组进行个别化矫正训练。 问题行为的描述:据前任老师和家长的反应、笔者的观察,发现吴某经常乱拿同伴、老师、家人、邻班学生的物品,行为持续了1年多。而这种偷窃不良行为次数逐渐在增加,原来每星期2至3次到现在愈演愈烈,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只要她在场,趁别人不注意就会“顺手牵羊”把别人的东西拿走。有时候是班级里的一大堆作业本、同伴的卫生纸、卷笔刀、老师的书、食物、邻居小朋友的玩具等等都“偷拿”回家,有时候还拿家里的钱去买自己喜欢的糖、玩具之类的物品,有时候没有东西可拿,就是别人的废纸或垃圾都要拿回家。基本上每天老师都能发现书包有不属于她的东西,老师和家长多次教育均无效果,严重影响了吴某本身的健康成长和学校的教学秩序。 心理问题描述:吴某有很多优点,理解领悟能力、记忆力等较好,活跃、大方。但她情绪起伏比较大,不稳定,易冲动,心急,做事粗心而做不好。易激动,一点点小事都能引起她的愤怒情绪,比如别的同学做对了题目而她做错了,都会引起她的大为不快。心理异常脆弱,经不起批评,一受到老师和家长的批评或同伴的指责后,就会非常难过或生气,常无法控制情绪大声骂人或把自己关在厕所,不理人。 吴某接受、理解、反应、自理生活能力均较好,但在课堂上经常嬉闹玩乐、取笑同学、乱拿他人的物品,喜欢与老师唱反调,严重影响教学秩序。常常“偷拿”别人的东西后,还百般抵赖说谎,不承认是自己拿去了,所以同学们都不喜欢他,常常与同学发生冲突。 在多次走访后,笔者了解到吴某与父母外公外婆居住在一起,外公外

盗窃案件的侦破方法

盗窃案件的侦破方法 ?大家好 ?很高兴在这里同大家一起探讨——盗窃案件的侦破方法 ?盗窃案件是各类案件中数量最多的案件。 ?盗窃行为可能构成侵犯财产罪,也可能构成危害公共安全罪,或者妨碍社会管理秩序罪。 ?盗窃犯罪不仅使国家和人民在经济上遭受损失,而且还可能危害公共安全,扰乱社会管理秩序,给企业的生产、工作造成影响。 ?下面我们系统地探讨一下盗窃案件的侦破方法。 ?第一节最初的侦查措施 ?案件发生后,要采取现场保护;现场勘查;现场访问这三项在去年的课程中我们已讲过,今天讲:四、控制与发现赃物。 ?盗窃分子在盗窃财物后,有的很快将赃物出售脱手,有的则把赃物转移或藏匿起来。因此案件发生后,要及时采取措施,严密控制犯罪分子可能销赃、藏匿或转运的行业和场所。因此,侦查人员在访问事主时,要详细询问被盗物品的名称、数量、性能、用途、规格、型号、价值及其具体特征。 制作被盗物品清单,侦查人员人手一份。 ?如果被盗物有存折、支票、信用卡及其他有价证劵,要及时将号码及有关事项,通知银行等相关场所。 ?(案例:如玻璃纸工程指挥部85年的炉排被盗案) 第二节分析判断案情、确定侦查方向 ?一、分析判断罪犯在现场上的活动情况。 ?首先要分析犯罪分子是怎样进入现场的。

?1、打开门锁,从房门进入。 ?2、采用撬破方法进入。如撬门撬锁、破坏门窗、挖洞、翻墙等。?3、利用门、窗没关、没锁,乘虚而入。 ?4、事先潜伏进屋,等夜深人静时出来作案。 ?为了分析这个问题,要了解钥匙的保管情况,是否丢失过,要仔细勘察门窗上是否有破坏工具的痕迹,头一天晚上门、窗插销是否插上,门锁是否有撬坏或锯断的痕迹,痕迹是否正常等。 ?其次,要分析犯罪分子在现场上是怎样活动的,先破坏哪个物体,后破坏哪个物体,用什么方法破坏的,是撬坏的,还是用钥匙开的,还是用钻钻的,用的是什么工具?是就地取的,还是事先带来的?作案后是从入口逃离现场的,还是从另外出口逃离现场。整个作案过程估计需要多少时间。?案例:如1998年恒联玻璃纸公司2、58吨玻璃纸被盗案。 ?二、分析判断犯罪分子作案的目的、动机 ?盗窃案件一般都是以贪财为目的,但有的时候可能同时盗窃了各种不同性质的物品。所以,究竟犯罪分子是否以贪财为目的,需要进行仔细分析研究。例如,犯罪分子既盗窃了钱财,又偷走了手枪,其作案的目的可能以盗窃钱财为主,顺便拿走了手枪;也可能是以盗窃手枪为主,顺手拿走了钱财,究竟犯罪的目的是什么?应当结合现场的具体情况和事主提供的材料进行研究。 ?三、分析判断犯罪分子本人情况。 ?分析判断犯罪分子本人的情况,是确定侦查方向,开展摸底、排队的必要前提。 ?(一)犯罪分子的人数和他们的生理特点(性别、年龄、身高、体力等)。

盗窃罪案例

盗窃罪案例 王某欠刘某20000元钱已多年,虽经刘某多次催讨,但王某均以无钱偿还为由拒不偿还,2008年4月的一天,刘某又找到王某要其偿还欠款,但王某以该欠款已过诉讼时效为由拒绝偿还。隔天,刘某又到王某家中催讨欠款,但刘某进屋后见房内空无一人,刘某便来到王某的卧室,撬开一抽屉,发现里面放有人民币15000元,便悉数拿走。 在审理过程中针对刘某如何定罪产生分歧。 第一种意见:构成盗窃罪。主要理由是:1、刘某趁王某家中无人之际,实施了秘密窃取的手段。2、刘某在客观上已非法占有了王某的人民币15000元,属数额巨大。3、虽然刘某与王某之间存在合法的债务关系,但决不能采取秘密窃取的手段进行非法占有。因此刘某的行为应按盗窃罪论处。 第二种意见:刘某在无奈的情况下采取的民事自助行为,虽然属于非法的行为,但不构成犯罪,可以适用治安管理条例进行处罚。 本案中刘某到王某家中,拿走现金15000元,虽然王某拖欠刘某的欠款,但不能据此认定刘某拥有王某放置家中抽屉里的15000元,其在客观上表现为刘某秘密窃取了数额较大的他人的财物,侵犯了他人的财产所有权。刘某应当认识到王某家中抽屉里的现金及财物应归他人所有,但因债务原因而采取秘密的手段窃取并占有他人的现金直至案发,据此完全可以认定刘某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 刘某的行为不属于自助行为,自助行为是民事权利主体为保护自己的权利,在情势紧迫又不能及时请求国家机关予以救助的情况下,对他人的财产或者人身自由施加扣押、拘束或其他相应措施,而为法律或者社会公共道德所认可的行为,且事后须及时提请有关当局处理。王某拖欠刘某的欠款问题,刘某完全可以采取起诉至法院的方式解决,而不应以法律否定的行为来对抗违法行为。因此刘某的“以偷索债”的行为构成盗窃罪 2008年4月初,被告人李某来到萍乡,化名“王熙文”、“王文”,经常到舞厅跳舞,并有意识的去结识女性。期间通过跳舞认识朱某等人及被害人张某。在与女性交往过程中,李某采取各种手段博得女性好感,并用变魔术的方法,将1元人民币变成10元人民币或将10元人民币变成50元、100元人民币,企图使被害人相信其可以将小额钞票变成大额钞票。 4月的一天,李某将两张5元的人民币用餐巾纸包好,对被害人张某讲能变出大额钞票,并要张某将包好的钱放在身上贴肉的地方。次日张某取出后,发现有一张50元面值的人民币,即告诉李某。李某便赶到张某家将已经变成50元面值的人民币放在打火机上烤,然后对张某说该纸币上出现一个“灾”字水印,其孩子会有血光之灾,以此恐吓张某,然后称只要张某拿出22万元人民币让他“作法”,就能变成330万元人民币,修一座庙宇并捐献33万元人民币给残疾人即可化解灾难,剩余的钱张某可以自行支配。在取得张某信用并得知其准备22万元人民币后,李某事先买好一个红色旅行包及收款收据,于2008年4月29日中午化名“王文”住进某酒店,将张某骗至某酒店8811号房间。期间,李某将张某带来的22万元人民币当面用红布包好装进红色旅行包内,然后谎称“作法”时不能被打扰,多次让被害人张某待在厕所内,并趁机用事先准备好的收据将被害人张某带去的人民币掉包,骗得22万元人民币后随即逃离萍乡。

案例分析(盗窃案)

案例分析 某农户甲有优质奶牛一头,畜养于自家畜棚,待奶牛成年后,于2015年4月1日在镇上与乙达成合意,双方约定在4月6日进行交易,乙支付价金12000元,甲向乙交付奶牛。 甲同村无业游民丙早觊觎该奶牛,一直寻找合适时机偷盗该奶牛。4月2日丙在得知甲将在6日出卖奶牛的消息后,心知如果再不行动便再无机会,便连夜潜入甲家畜棚,偷走此奶牛。由于事出突然,准备不周,偷盗过程被邻村过路人丁所看到。 甲于次日早晨发现奶牛丢失,心急火燎,便在镇报纸上发布寻牛启事,悬赏1000元寻找该牛。丁看到丙偷盗后,想起几日前自己意欲购买丙家祖传花瓶,但被丙多次拒绝,故以告发丙偷盗之事为由,要挟丙将花瓶卖给自己。实际上,丙最近其实也已经有出卖花瓶的意思,因此双方订立花瓶买卖合同,约定合同订立后第二天(即4月5日)交付花瓶。但不幸的是,由于该村处于地质板块交界处,地震频繁,4月4日早上发生4.8级地震,致使花瓶从高处跌落摔碎,丙家的牛棚也倒塌,砸死了丙偷甲的优质奶牛。 乙以出卖新鲜牛奶谋生,甲的奶牛正值产奶高峰,故乙才与甲达成合意,欲购买此牛以生产牛奶,但由于该牛被偷,甲不能如期履行,造成乙贩卖牛奶收入减少5000元。 请分析本案中的各方之间的法律关系及其效力: 1.甲乙之间形成的是关于奶牛买卖的合同关系。2015年4月1日,甲乙双方意思表示一致,奶牛买卖合同成立并生效。双方约定4月6日交易,是约定履行期限。动产自交付之日起所有权转移,在4月6日之前,甲享有该奶牛的所有权,享有对乙支付12000元价款的债权,乙对甲享有奶牛交付的债权。4月2日甲欲交付的标的物奶牛因不可归责于甲乙任何一方的原因被盗,我国合同法142条:“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在标的物交付之前由出卖人承担,交付之后由买受人承担,但法律另有规定或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因此,甲应当承担标的物

盗窃案件分析

关于一起盗窃案件的分析 我是从事交通工作的人员。在平时生活工作中对于法律接触不是很多,但是自从选择了学习法学专业,便对生活中关于法律一些问题,现在的社会比较安定,但是依然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一些违法犯罪的活动时有发生。这严重影响了社会的风气、社会的稳定和谐。所以,希望广大朋友能够对法律有更好的认识和学习,了解相关的法律常识,意识到违反法律的严重性,从自身做起,做一个守法公民。下面我就对我所参加的一次案例讨论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加深对一些相关法律知识的学习和研究。 一、案情介绍 被告林某,男,17岁。林某初中毕业后,经常到某面粉厂其姨家中居住,并帮姨做早点。一天,林某向其母亲提出要到外地打工,但遭其母拒绝。为了筹集路费,林某产生盗窃邪念。2011年7月间,林某从其表弟丁某口中得知,在某面粉厂宿舍4栋401室只住一个女人,而且可以从楼下爬上去。同年12月23日下午,林某到丁某家玩时,林某问丁某住401室的女人几点钟睡觉,丁某告诉林某差不多11点多到12点就会睡着。当晚11时许,林某携带水果刀并戴上毛线帽蒙面爬围墙进入面粉厂职工宿舍区,沿卧室欲行窃时被陈某发现,林某见状,即将陈某推倒在卧室的床上,用水果刀顶住陈某的脖子威胁说:“不要叫,再叫就捅死你。”陈某害怕并表示不叫,林某即按原路逃离现场。案发后,林某被公安机关捉捕归案。2012年3月5日,检察机关以林某涉嫌犯抢劫罪向法院提起公诉。法院对此案公开审理,被告人林某的辩护律师为被告人作无罪辩护。 二、根据上述资料试分析如下分歧: (一)第一种意见认为被告人林某无罪。 (二)第二种意见认为被告人林某犯抢劫罪(未遂)。 三、法律分析 我赞同上述第二种意见,即被告人林某的犯罪行为符合抢劫罪(未遂)的构成要件,林某犯罪行为属转化型抢劫罪(未遂),应当认定林某犯抢劫罪(未遂)。 (一)对无罪、抢劫罪(未遂)的司法认定 1、法律对犯罪和不认为是犯罪的规定:我国刑法第十三条关于“一切危害国家主权、

偷窃癖案例

偷窃癖案例 近期与大学同学讨论其宿舍发生的怪事及其室友的奇怪行为后,再一次引起了我对潜伏在我们身边的一种心理疾病的关注——偷窃癖。 说到偷窃,几乎每个人都了解,但说到偷窃癖,有些人可能从没听说。偷窃癖属于意志控制障碍范畴的精神障碍,其表现是反复出现的、无法自制的偷窃行为,虽屡遭惩罚而难于改正。这种偷窃不是为了谋取经济利益,也不具有其它明确目的,纯粹是出于无法抗拒的内心冲动,与一般偷窃行为相区别。 偷窃癖虽为一种心理、精神障碍,然而这种人除强迫性行窃这一单一表现之外,并无其它精神异常,也没有智能缺陷,因此与精神分裂症、脑器质性疾病或智力发育迟缓的偷窃行为相区别。偷窃癖一般是从童年或少年期就开始发生,每次行窃后心理上都会感到快感与满足。对偷的东西或收藏,或随手舍弃,或偷偷送还原主。这种偷窃冲动似乎有一定的周期,当冲动的紧张度升到一定程度,偷窃行动既带来满足。 根据《犯罪心理学》的看法,按偷窃时的心理状态,可以分为蓄谋型和偶发型。而就心理动机而言,有虚荣心理,报复心理,侥幸心理,空虚心理以及偷窃癖。 针对偷窃癖患者,我想侥幸心理和空虚心理要占大多数,如果本来生活条件良好,就得考虑虚荣心理。 就于我本人,我第一次接触偷窃癖是在初中,该学校为住宿学校,起初宿舍一片融洽,但后来频频有人发现东西丢了,例如U盘、毛衣之类的,因为东西并不值钱所以大家也没过多注意。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偷东西的竟然是宿舍内跟我最要好的女生,有一次一个女生发现毛衣被偷后哭了,她过后就偷偷地把毛衣送回去。由于之前去过她家,不算富裕但也是小康水平,所以这让我很不解,后来因宿舍人冷漠那女生也就退宿了。很显然她并不是出于利益而偷东西,在我看来,她或许对偷什么无明确目的,偷什么便什么,不以攫取经济利益或

小学生偷窃行为的个案分析

“家庭教育方式对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影响的研究” 学生个案分析 【基本情况】: 2010年8月31日我们班接收了一位学生叫马超,男,9岁。该生家庭经济较差,父母离异,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平时无暇顾及子女的学习生活,自小由爷爷奶奶抚养长大。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在这个孩子身上集中出现了以下问题: 尊敬老师,团结同学,热爱劳动,不爱和同学交流,智力、想象力一般,做事无持续性,自我约束力不强,课下说话比较大胆,课堂上却声音较小,思想经常开小差,基础较差,学习成绩不理想,家长对其学习比较关心。 【存在问题】: 课堂上注意力不够集中,思想常开小差,比较沉闷,课下作业写的字迹潦草,错误较多,不完成作业的现象严重。对其进行说服教育、表扬鼓励,奏效的持续性短,学习成绩不理想。孩子在家庭中的依赖心理较重。 【诊断及措施】: (1)父母教育子女的方式方法存在一定问题。 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但耐心程度不够,看到孩子作业出错、学习不理想,便经常发火,大声训斥,罚写,加上孩子比较胆小,听到训斥哭,致使孩子丧失了学习兴趣,作业出现了草、糊弄现象。 (2)长辈对孙子过于偏袒,放纵。 也许,以前他的爷爷奶奶对他照顾过多,纵容过多,总之,孩子在老人的教育下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采取的措施】: (1)持续、不断地对孩子进行表扬、鼓励,培养他完成作业的自觉性。 (2)与父母联系,交换教育孩子方法,使家长建立教育孩子的正确理念和方法。 【辅导效果】: 经过我与马超家长的密切配合及他本人的努力,一个多月来获得了可喜的成果: 1 、虽然偶尔还是有时在生活上有依赖性,但我知道他一直都是自己在努力去做。 2 、马超已清楚地认识到按时完成作业是每个小学生必须要做到的。尽管他的作业书写和质量还有待提高,但按量完成作业对他来说就是一个不小的进步。 【个人体会】:

入室盗窃案例分析

重庆警察学院 入室盗窃案例分析 姓名:熊梓寒 专业:治安 班级: 2015级1区队 指导教师:马腾文 提交时间: 摘要 一、事情简述: 某某小区业主发现被入室盗窃,业主发现后报了案,刑侦大队和我们协管队员们也一起看现场。从业主口录中得知业主损失现金并不少,现金三万块!其他损失还有一些首饰、相机一台、笔记本一台。 过后业主对我们的管理愤愤不满,责怪我们工作做不到位。过后黄助理和我第一时间进行了回访,得知业主对我们不满之处,并要求我们给他一个说法和赔偿,我们跟他说了根据《前期物业服务合同》相关规定物业已经按合同服务,对贵业主被盗表示同情,但物业公司没有责任。因为,在购房时,业主与

开发商签订的《购房合同书》中,已经包含了业主与物业公司的《前期物业服务合同》,该合同是物业公司对业主提供物业管理服务的承诺和业主愿意接受服务和物业管理的明确表示。双方并未就业主的财产由物业公司保管签订过保管合同或有其他约定,物业公司无保管业主自私人财产的义务。尽管物业公司对小区的安全负有日常管理的义务,但其所承担的小区安全防范的义务只是协助义务。 几天后我们再次主动约见业主,杨主任和我上门对业主进行回访。杨主任代表公司给业主明确答复:广西润和物业服务有限公司已经按照《前期物业服务合同》约定服务,对业主的被盗事件只能表示同情,但是广西润和物业服务有限公司没有责任,不承担任何赔偿。 此后业主提出了一些小区加强安防的意见和建议,我们表示接受业主提出各种合理化建议和意见,并尽快落实。 经过这次回访,业主的心态已经基本上平复了。 后续跟踪工作将由杨银燕和黄毅孙负责,要求达到业主完全理解和支持我们管理处的工作。 二、分析: 1、第一时间进行回访,采取下一步措施,让业主感受到物业全体上下都很重视,也采取确实有效的管理措施了。也明确物业公司已按服务合同服务,对于业主私人财产没有保管义务。 2、物业公司在物业服务过程中,要加强防范,巡查、人员来访登记等工作必须要记录完整,以免留下“工作不到位”的证据给业主,造成物业承担违约责任的被动局面。 三、点评 1、当前,业主与物业公司的纠纷,很多已经开始转移到家庭财产的失窃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