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论福建建陶清洁生产现状与对策

浅论福建建陶清洁生产现状与对策

浅论福建建陶清洁生产现状与对策
浅论福建建陶清洁生产现状与对策

我国清洁生产现状与发展趋势

我国清洁生产现状与发展趋势 摘要: 通过总结我国自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实施以来,清洁生产工作取得的进展和目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别分析了在工业清洁生产工作中企业、政府、以及工作人员的问题与开展农业和第三产业的清洁生产工作的必要性。从工业、农业、第三产业三个方面,分析了未来几年我国未来清洁生产工作的发展趋势与工作重点。分别从宣传、技术支持、政府法规政策体系、激励约束机制、延伸生产者责任等方面提出自己的建议,分析了清洁生产工作在工业上的发展趋势,和清洁生产工作在农业、第三产业进行的必要性与前景趋势。阐述工作对中国环保事业的重大意义,最后也预测未来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可能会带来的新污染。 引言:据《2013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披露,我国水环境质量不容乐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形势严峻。在4778个地下水监测点位中,较差和极差水质的监测点比例为59.6%。依据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2012)对SO2、NO2、PM10、PM2.5、CO和O3六项污染物进行评价,74个新标准监测实施第一阶段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城市比例仅为4.1%,其他256个城市执行空气质量旧标准,达标城市比例为69.5%。近年来,中国虽然在增大环保投资、建设污染控制和处理设施、制定污染物排放标准、实行环境立法控制和改善环境污染问题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通过十多年的实践发现这种仅着眼于控制排污口末端,使排放的污染物通过治理达标排放的办法,虽在一定时期内或在局部地区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未从根本上解决工业污染问题[1]。这也说明:先污染后治理的末端治理模式不能有效解决环境问题,对企业来说,也是只有投入、没有产出的额外负担。为了克服末端治理的弊端。只有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对设计、原料选择、生产等各个环节实行全过程清洁生产,从源头预防和消除污染,生产过程中实现废物资源化利用和交换利用,有效协调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矛盾,从而达到从根本上防治污染的目的。 我国清洁生产的现状

清洁生产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7、清洁生产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是什么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理论的形成经过了相当长的历史过程。20世纪50到60年代,人们在经济飞速增长、工业化、城市化等所造成的人口、资源的压力下,对“增长=发展”的模式产生了怀疑。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等概念。在1992年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得到与会者的认同,此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随着这一词语迅速传遍各国,渗透到经济、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中国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和理解,主要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1)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从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出发,中国把发展经济放在了在首位。无论是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综合国力的增强,还是资源的有效利用,环境和生态的保护,都依赖经济发展和物质基础。 (2)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是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因此,中国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战略任务和基本国策。 (3)可持续发展要求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中国现阶段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质,是要开创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实现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和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逐步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

(4)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转变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要正确认识和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用可持续发展的新思想、新观点、新知识,改变人们传统的不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思维方式,从整体上转变人们的观念和行为规范。 清洁生产是人类总结工业发展历史经验教训的产物,二十多年来全球的研究和实践,充分证明了清洁生产是有效利用资源、减少工业污染、保护环境的根本措施,它作为预防性的环境管理策略,已被世界各国公认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手段和工具,是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基本途径,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引导下的一场新的工业革命,是21世纪工业生产发展的主要方向,是现代工业发展的基本模式和现代工业文明的重要标志。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清洁生产从四个层次上形象地概括为技术改造的推动者、改善企业管理的催化剂、工业运行模式的革新者、连接工业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桥梁。 《中国21世纪议程》明确指出,推行清洁生产是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优先考虑的重点领域之一。中国政府已认识到这种预防性战略必须贯穿于重大经济和技术政策、社会发展规划以及重大经济开发计划的制定过程中。通过实施清洁生产,可以把工业污染尽可能消灭在生产过程中,使工业生产废物最小化,变被动治理污染为积极预防污染。同时,开展清洁生产工作有助于企业节能降耗,减少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中国工业的特点决定了中国必须大力推行清洁生产,摈弃高消耗、高投入的粗放型发展模式,走技术进步、高效益、节约资源的集约化发展模式。

国内外清洁生产进展现状综述.doc

国内外清洁生产进展现状综述面对严重的工业污染、能源危机、生态环境遭受破坏这一系列的问题, 人们开始在进行反思的基础上采取一些污染治理措施。传统的末端治理方法, 虽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但治理效果并不理想。因此人们意识到仅单纯依靠末端治理已经不能有效地遏制环境状况的恶化, 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工业污染和环境恶化问题。解决的方法只有从源头全过程考虑, 清洁生产应运而生。1989 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工业与环境中心制定了《清洁生产计划》, 在全球范围内推行清洁生产。按照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定义, 清洁生产是指将综合预防的环境战略, 持续地应用于生产过程和产品中, 以便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清洁生产作为一种战略理念, 强调节约资源, 对我国和国际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应该多多借鉴国外清洁生产的先进经验, 努力提高企业生产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1 国内清洁生产状况 我国的清洁生产工作具有较长的历史, 可以追溯到以强化环境管理为主的种种做法。环保部门多年来要求积极推进工业企业采用先进生产工艺, 强化内部环境管理, 减少生产过程中的物料流失和污染物的产生, 通过物料衡算实现污染物流失总量控制等, 就是典型的清洁生产措施。我国主要在以下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1) 企业示范。自1993 年以来, 在环保部门、经济综合部门和工业行业管理部门的共同推动下, 有24 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 已经开展或正在启动清洁生产示范项目, 涉及的行业包括化学、轻工、建材、冶金、石化、电力、飞机制造业、医药、采矿、电子、烟草、机械、纺织印染以及交通业等。截止1997 年底, 全国已有219 家企业实施了清洁生产审核。清洁生产方案的实施取得了约5 亿元/a 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也很明显, 减排COD7.8 万t/a, 减排废水量126 万t/a, 减排废气8 亿m3/a。(2) 培训与交流。目前在我国已有11000 多人次参加了清洁生产培训。通过多种培训和示范, 大量不同层次的管理者了解了清洁生产, 有关技术人员获得了专门的清洁生产知识和技能。其中包括11 个清洁生产审核员基础课程培训班( 培训了240 名清洁生产外部审核员) 、约50 个清洁生产基础知识培训班( 培训学员约3000 人) 、约400 个清洁生产内审员培训班( 参加学员8000 人次) 。(3) 机构建设。自1994 年底以来, 全国已建立了16 个

第7章 清洁生产的产生与发展

第七章清洁生产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人类社会的发展及环保历程 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环境问题的产生 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生产。人们的观念由“天人合一”转到“主宰自然、人定胜天”上来,人类开始了第一次向自然掠夺资源。世界上先后出现了众多环境污染事件。

主要表现在: ①生态环境质量日益恶化,土地退化、荒漠化严重,导致贫困饥荒日益增多; ②能源危机,资源枯竭、品位下降,导致生产力下降; ③臭氧层破坏、温室气体增加、极地冰川融化,气候异常、灾难增加,导致动植物物种灭绝; ④环境空气和水环境质量恶化日趋严重,影响人类生活环境,导致人类疑难病症增加,健康受到 严重威胁。 二、人类社会发展中的环保历程 纵观社会发展,人类保护环境的历程,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即: 直接排放阶段——稀释排放阶段——末端治理阶段——清洁生产与可持续发展阶段 第二节清洁生产概念的产生和发展 一、清洁生产概念产生的基础 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鲍丁提出的宇宙飞船经济理论--改变经济增长方式,要从“消耗型”改为“生态型”,从“开环式”转为“闭环式”。 1968年成立的著名的“罗马俱乐部’则更深刻地讨论了人类未来面临的困境,出版了著名的“里程碑式”的报告——《增长的极限》和《人类的转折点》。----提出了“有组织性的增长”的概念。 197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提出了五个方面的转变: 思想观念的转变----征服自然转为与自然友善相处;技术论转为唯生态论; 人口增长的转变----人口增长要与环境承载力相适应; 能源结构的转变----不可再生能源转变到利用可再生的清洁能源; 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消耗型转向效率型,并兼顾当代人和后代人的利益; 工业模式的转变----环境有害转为环境友好模式。 随着认识的日益深刻和科技的飞速发展,清洁生产的轮廓已初步形成,人类逐渐进入环境保护的新阶段,即清洁生产阶段。 清洁生产概念源于20世纪70年代。 废物最小化、污染预防、清洁生产 污染预防这一概念主要在于鼓励不产生污染,但它未明显地包含现场循环。 清洁生产被确定为可持续发展的优先行动领域。 二、清洁生产的发展现状 国内清洁生产的推行情况 《中国21世纪议程》, 《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和《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 2003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颁布实施 第三节清洁生产概念及内涵 一、清洁生产与末端治理的关系 清洁生产是工业污染防治的最佳模式和有效途径。清洁生产与末端治理相比,其最大优势就是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尽管清洁生产与末端治理相比有明显的优势,但两者并不矛盾和排斥。因为工业生产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产生一定的污染,而污染的产生量与技术、工艺、设备、管理等诸多因素有关,有些行业受工艺、技术等限制,目前尚无法避免污染物的产生,而且,用过的产品也需进行必要的处理和处置,因此,末端治理是清洁生产的补充,是清洁生产的最后环节,两者应长期并存。 二、清洁生产的定义 1.联合国环境署的定义 1996年定义 清洁生产是一种新的创造性的思想,该思想将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地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以增加生态效率和减少人类和环境的风险。 ——对于生产过程,要求节约原材料和能源,淘汰有毒原材料,减降所有废物的数量和毒性; ——对于产品,要求减少从原材料提炼到产品最终处置的全生命周期的不利影响; ——对服务,要求将环境因素纳入设计和所提供的服务中。

我国清洁生产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

我国清洁生产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覃平102009108 摘要:清洁生产是一种实行工业生产全过程控制,将污染物消除在生产过程之中的技术。本文论述了清洁生产技术在我国工业生产中的应用现状以及发展前景。 关键词:清洁生产,工业应用,现状,发展前景 1 引言 清洁生产是指对产品和生产过程持续运用整体预防的环境保护策略,是在工业污染末端治理之后污染防治方面的一次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其核心是从源头抓起,预防为主,全过程控制,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上开始出现了有关清洁生产的提法。其后,各国相继出台了有关清洁生产及其实施的相关政策。清洁生产称得上是一次前所未有的产业革命,它的出现,使工业污染控制战略出现了根本性的变革。1992年8月,中国积极响应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号召,将推行清洁生产列入《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由此正式拉开了中国实施清洁生产的序幕。如今,清洁生产已引起了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成为国际环境保护的一个潮流和趋势。 2 清洁生产技术概述 2.1 清洁生产技术的本质 清洁生产是一种新的污染防治战略,它是一种工业与环保相结合的生产方式,着眼于利用源削减和再循环手段将先前的污染末端治理转向把污染降低或消除在生产到消费的过程中,它包括清洁的能源、清洁的生产过程和清洁的产品。清洁生产是一种新的创造性思想,将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以增加生态效率和减少人类及环境的风险。清洁生产技术的实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过程:在产品设计时,选择无污染的替代产品;对生产过程,要求节约原材料和能源,选择无毒无害的原材料,淘汰有毒原材料,减降所有废弃物的数量和毒性;对产品,要求减少从原材料提炼到产品最终处置的全生命周期的不利影响;对服务,要求将环境因素纳入设计和所提供的服务中。这样可使清洁生产即可以满足人类要求,又可以合理利用资源和能源,并保护环境。但是清洁生产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其清洁的工艺和清洁的产品,以致清洁的能源是和现有的工艺、产品、能源比较而言的。它本身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需要适时的提出更新的目标,争取达到更高的水平但它最终目的是从生态一经济大系统的整体优化出发对物质转化的全过程不断采取战略性、综合性、预防性措施,以提高物料和能源的利用率,减少以及消除废物的生产和排放,降低生产活动对资源的过度使用以及对人类和环境造成的风险,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2 清洁生产技术在工业生产中应用的必要性

我国清洁生产现状及建议

我国清洁生产现状及建议 摘要:介绍了我国清洁生产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清洁生产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加强管理、扩大宣传、完善政策法律体系等。 关键词:清洁生产现状建议 The Study of Status and Suggestions of Cleaner Production in China Abstract :This issue mainly talks about the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the Cleaner Production in our country,and suggests some effective advice ,including reinforcing the management,expanding publicity,and perfecting law system. Key words:Cleaner Production(CP) situation advice 清洁生产是为增加生态效率并降低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风险,而对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持续实施的一种综合、预防性的战略对策。其核心是在产品的整个生产周期的各个环节都采取“预防”措施,将生产的技术和生产的过程、经营管理等方面与物流、能量、信息各种要素有机结合,并优化运行方式,从而实现对环境最小的影响,最少的使用资源和能源,最佳的经营管理模式和最优化的经济增长水平[1]。清洁生产可以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减少污染物排放,有效控制环境污染,减少能源消耗等。因此,实施清洁生产是我国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环境的必要举措。 一、我国清洁生产的发展及现状 1、我国清洁生产的法律进程 1993年10月我国确立了清洁生产在我国工业污染防治中的地位;1994年3月通过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1996年8月颁布了《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1997年4月制定并发布了《关于推广清洁生产的若干意见》,要;1999年5月发布了《关于实施清洁生产示范试点的通知》[2];2002年6月29日,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3年12月17 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11部委联合文件《关于加快推行清洁生产意见》。提出了国家推行清洁生产的整体规划;2004年8月16日,国家发改委、原国家环保总局联合发布《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第一次明确将清洁生产审核分为自愿性审核和强制性审核;2005年12月13日,原国家环保总局发布了《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程序的规定》,并公布了《需重点审核的有毒有害物质名录(第一批)》。明确了清洁生产审核审什么、谁来审、审到什么程度等问题,使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有了实质性的政策法规依据,标志着强制性审核有章可依、有规可循;2008年7月1日,环保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的通知》,同

我国清洁生产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我国清洁生产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发表时间:2017-08-25T11:02:39.290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11期作者:梁柱[导读] 摘要:我国自改革开放后各方面都发展迅速,在工业方面尤其显著,迅速晋升为工业大国,但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中石油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长庆井下技术作业公司摘要:我国自改革开放后各方面都发展迅速,在工业方面尤其显著,迅速晋升为工业大国,但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我国工业的发展随之带来的是一系列环境与能源问题,脆弱的生态环境遭到巨大破坏,不可再生能源消耗与浪费巨大,这就要求我们认识到自己生存与发展的现状,并找出其中的关键点,做好应对措施。我国近些年工业上的清洁生产得到国家和企业的重视,并不断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效 果,而要想从根本上治理好工业生产产生的污染与浪费,需要在生产的全过程都有计划有措施的进行污染的治理,能源的节约与有效利用。 关键词:清洁生产;发展现状;对策措施引言:对于工业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能源浪费,环境污染问题,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更应该去重视,这项任务艰巨且十分重要。工业中的清洁生产是在整个工业生产全过程中,利用一切科学技术,管理方式方法等来减少能源资源的浪费,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用清洁能源来代替传统能源的消耗,对于传统能源的利用率不断提高,从源头上解决好能源污染与浪费问题,这样不仅对环境污染减少,人体身体健康更加有保障,更能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产品销售价格,对企业自身也能形成巨大的行业竞争优势。 一、我国清洁生产的发展现状(一)工业清洁生产的重要性面临着全球面暖,生态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我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工业发展迅速,对于环境的破坏也是巨大的。不止在我国的土地上大量消耗不可再生资源与能源,排放大量的污染物,同时也威胁到了全球的环境,不断加剧的全球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环境问题,威胁人类的生存。工业生产对环境的破坏是不可忽视的,因此,工业清洁生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工业经济占主体地位,清洁生产不止是减小对环境的污染对人体的伤害,更重要的是减少能源的浪费,用新型能源代替传统能源,工业的增加值将非常可观,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清洁生产的核心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提高能源的利用率,保护环境,工业在进行清洁生产的时候,需要不断改进生产设备,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与管理方法,这样既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也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形成了极大的市场竞争力,更加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二)目前清洁生产的现状我国对于工业的清洁生产不断加强重视,并推出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实行进一步推动了工业清洁生产的现状,为工业清洁生产的不断加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国家在经济治理方面也做出了有效的引导,对于工业上的清洁生产项目,国家设立专项资金,国家在经济政策上的支持,更加推动了工业清洁生产的发展。虽然我国的工业清洁生产不断的加强和发展,但与其它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技术上的落后,仍然以粗放的工业生产为主,对能源的浪费仍然十分巨大,不仅能源得不到有效利用,效率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落后不少,企业管理上依然有不可忽视的漏洞,仍然需要改进。 二、清洁生产中遇到的问题(一)清洁生产的不足之处清洁生产在现实工业生产上已经初见成效,这是我们有目共睹,喜闻乐见的,但是与现实中污染物排放量相比,不得不承认具有很大的差距,多数的企业在清洁生产方面仍然不重视,采用传统的工业生产,技术上设备上得不到更新,墨守成规根本达不到节能减排,清洁生产的目的,在生产全过程中没有数据的记录,就无法判断各个环节的能源消耗与污染物排放情况,对原材料的浪费是巨大的,同时,对节能减排也产生了很大的阻碍。国家在法律法规方面仍然不完善,还需要不断的改进,对各企业清洁生产的奖惩力度不够,没有真正的督促到企业在节能生产方面的工作,造成各个企业领导和工作人员对清洁生产达不到重视。对于清洁生产国家在宣传力度上也不够,使人们认识不到清洁生产的重要性,有些甚至错误的理解了清洁生产的意思,因此更不会去主动的实施工业上的清洁生产。清洁生产不仅是口头上的说说,更需要一定的技术,这就对技术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清洁生产的不断推广中,没有对技术人员真正的重视起来,这就造成清洁生产难以进行下去现状。(二)清洁生产的发展前景清洁生产不止在中国工业生产中越来越重要,在其他国家,乃至全世界都得到很大的重视,随着不可再生资源的不断消耗,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人类面临的问题是直接关系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只有不断的加紧清洁生产发展的步伐,才能及时的阻止更多能源的消耗与环境的进一步污染,用清洁能源代替传统的能源,需要科技的支撑,这就要求我国不断加强这方面的研究,才能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一定的竞争优势。清洁生产的发展前景是巨大不容忽视的,我们必须加强对清洁生产的重视,引进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理念,赶超发达国家,拥有属于自己的一套完善的清洁生产技术,更好的发展自己祖国的工业生产,使生态与经济同步进步,由上述可以看出,清洁生产的发展前景是巨大的,必须重视起来,更好的发展和完善。 三、清洁生产解决对策(一)清洁生产中的主要问题处理对于清洁生产中的主要问题处理,我认为,我国的工业清洁生产首先要落实到实际生产全过程中,脚踏实地,正确认识工业清洁生产的重要性,并不断的发展和改进,借鉴其它国家的优秀科学技术与管理方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与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找出一套适合我国工业清洁生产的方式方法。另外,在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实行上切实落实好,落实到位,加大节能减排,清洁生产的奖励制度,对能源浪费严重,污染物排放严重的同时加大惩罚力度,两者有效结合,才能使企业真正的做好清洁生产工作。国家应该加大对清洁生产的重视力度,加大对于工业生产的投资力度,并做好宣传工作,让企业认识到清洁生产的重要性,真正的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做好清洁生产的审核工作,有计划,有目的的清洁生产进行科学的审核工作,做好各项记录。国家应加紧抓好清洁生产中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工作,改变现状,让企业对清洁生产不能只注重形式,更要抓好实际工作,才能真正的做到清洁生产。结论:

国内外清洁生产进展现状综述

国内外清洁生产进展现状综述 面对严重的工业污染、能源危机、生态环境遭受破坏这一系列的问题 , 人们开始在进行反思的基础上采取一些污染治理措施。传统的末端治理方法 , 虽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 但治理效果并不理想。因此人们意识到仅单纯依靠末端治理已经不能有效地遏制环境状况的恶化 , 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工业污染和环境恶化问题。解决的方法只有从源头全过程考虑 , 清洁生产应运而生。 1989 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工业与环境中心制定了《清洁生产计划》 , 在全球范围内推行清洁生产。按照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定义 , 清洁生产是指将综合预防的环境战略 , 持续地应用于生产过程和产品中 , 以便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清洁生产作为一种战略理念 , 强调节约资源 , 对我国和国际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应该多多借鉴国外清洁生产的先进经验 , 努力提高企业生产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 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1国内清洁生产状况 我国的清洁生产工作具有较长的历史 , 可以追溯到以强化环境管理为主的种种做法。环保部门多年来要求积极推进工业企业采用先进生产工艺 , 强化内部环境管理 , 减少生产过程中的物料流失和污染物的产生 , 通过物料衡算实现污染物流失总量控制等 , 就是典型的清洁生产措施。我国主要在以下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 :(1)企业示范。自 1993 年以来 , 在环保部门、经济综合部门和工业行业管理部门的共同推动下 , 有 24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已经开展或正在启动清洁生产示范项目 , 涉及的行业包括化学、轻工、建材、冶金、石化、电力、飞机制造业、医药、采矿、电子、烟草、机械、纺织印染以及交通业等。截止 1997 年底 , 全国已有 219 家企业实施了清洁生产审核。清洁生产方案的实施取得了约5亿元/a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也很明显,减排COD7.8万t/a,减排废水量 126 万t/a, 减排废气 8 亿 m3/a。(2)培训与交流。目前在我国已有 11000 多人次参加了清洁生产培训。通过多种培训和示范 , 大量不同层次的管理者了解了清洁生产 , 有关技术人员获得了专门的清洁生产知识和技能。其中包括 11 个清洁生产审核员基础课程培训班(培训了 240 名清洁生产外部审核员)、约 50 个清洁生产基础知识培训班(培训学员约 3000 人)、约 400 个清洁生产内审员培训班(参加学员 8000 人次)。(3)机构建设。自 1994 年底以来 ,

中国清洁生产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中国清洁生产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清洁生产的核心问题有两个一是资源、能源的利用水平是否提 高一是污染物的产生量与排放量是否减少。如果能源和资源消耗减少、利用水平提高污染物的产生量与排放量减少那就说明企业在 实施清洁生产。消耗越少利用水平越高污染物产生量越少清洁 生产搞的就越成功。所以实施清洁生产的企业就要在这两点上下功 夫。评价我国清洁生产的实施状况也要从这两点出发。 清洁生产从预防污染的目的出发, 通过源消减和不同层次的物 料循环再利用来节约资源和消除污染, 这与循环经济通过“减量化、 再循环、再利用”( 即3R) 实现自然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的再循 环利用。清洁生产在企业层次从产品生产全过程和整个生命周期对资 源合理有效利用。 一我国清洁生产的现状 我国清洁生产起步晚但发展很快。2010年关停小火电机组1000 万千瓦,淘汰落后炼铁产能2500万吨、炼钢600万吨、水泥5000万 吨、电解铝33万吨、平板玻璃600万重箱、造纸53万吨,5月底前要 把任务落实到各地区和企业。 1. 资源、能源的利用水平 目前,我国矿产资源总的回采率仅为30%,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0个 百分点。对共、伴生矿进行综合开发的仅有1 /3,其采、选综合回收 率及综合利用率也分别只有30%,而西方矿业发达国家从有色金属的 选冶过程中回收利用的有价元素已达70多种,副产品价值占总产品价 值的30%以上,其选冶综合回收利用率已达80%以上。 我国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程度低。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固体废弃物 回收利用率为69%,钢铁高炉渣回收率为85%,选矿尾矿为2%。煤矸石为17%。在日本,粉煤灰已基本上被利用。而我国目前的利用率仅为21% 左右。废旧金属资源的二次利用率也很低,在每年新增总量中不到5%, 而法国已超过30%,美国为25%30%。 2. 污染物排放量 2007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废水中化学需氧量为3028.96 万吨氨氮为172.91万吨重金属0.09万吨总磷为42.32万吨总 氮为472.89万吨废气中二氧化硫为2320.00万吨氮氧化物为1797.70万吨烟尘为1166.64万吨工业粉尘为764.68万吨工业固 体废物为4914.87万吨工业危险废物为3.94万吨。 淮河、海河、辽河、太湖、滇池、巢湖等水污染防治重点流域 接纳主要水污染物数量大工业污染物排放主要集中在少数行业和局 部地区污染结构性问题突出。经济较为发达、人口相对密集的地区 工业源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4项主要污染物排 放量均位于全国前列造纸、纺织等8个行业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 量分别占工业排放总量的83%和73%电力热力、非金属矿物制品等6 个行业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占工业排放总量的89%和93%。机动车氮氧化物排放量占排放总量的30%对城市空气污染影响很大。 二清洁生产的发展前景

清洁生产考试试题及答案

组织和筹划阶段包括:取得领导支持、组建审核小组、制定工作计划、开展宣传教育和培训、克服障碍。 预评估包括:现状调查与分析(需收集宏观材料)、进行现场考察、评价产污排污状况、确定清洁生产审核重点、设置清洁生产目标、提出实施无低费方案。 预评估的目的是对企业全貌进行调查分析,分析和发现清洁生产的潜力和机会,从而确定本论审核的重点。本阶段的工作重点是评价企业的产物排污状况,确定审核重点,并针对审核重点设置清洁生产目标。 确定清洁生产审核重点的方法:a、简单对比法,b、权重总和计分排序法(选择题或填空题) 评估的目的:通过审核重点的物料平衡,发现物料流失的环节,找出废弃物产生的原因,查找物料储运、生产运行、管理以及废弃物排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寻找与国内外先进水平的差距,为清洁生产方案的产生提供依据。 评估的重点:实测输入输出物流,建立物料平衡,分析废弃物产生的原因。 建立物料平衡的预平衡测算中输入总量和输出总量之间的偏差在5%以内,则可用其结果进行随后的分析。 方案产生和筛选目的:通过方案的产生、筛选、研制,为下一阶段的可行性分析提供足够的中高费清洁生产方案。 方案产生和筛选重点:根据评估阶段的成果,制定审核重点的清洁生产方案;在分类汇总的基础上,经过筛选确定出二个以上中高费方案供下一阶段进行可行性分析;同时对已实施的无低费方案进行实施效果核定与汇总。 方案产生和筛选中备选方案的产生方法:大脑风暴法、逆向思维法、移植借鉴法、缺点发现法等 大脑风暴法:大脑风暴法是将少数人召集在一起以会议的形式,在一种跃跃欲试的氛围中,对某一个问题进行自由地思考和联想,通过成员之间彼此的补充和相互启发,提出各自的设想和提案,所有参与者不准对其他人言论正确性或准确性进行任何评价的一种讨论方法。 方案产生和筛选中筛选方案的方法:初步筛选、权重总和计分排序 可行性分析的目的:对筛选出的中高费方案进行分析和评估,以选择最佳的、可实施的清洁生产方案。 可行性分析的重点:在结合市场调查和收集一定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方案的技术、环境、经济的可行性分析和比较,从中选出和推荐最佳的可行方案。 可行性分析的三方面:技术评估、环境评估、经济评估 资金来源渠道:企业内部自筹资金、企业外部资金(贷款、赠款等) 持续清洁生产包括几个方面:建立和完善清洁生产组织、建立和完善清洁生产管理制度、制定持续的清洁生产计划、编制清洁生产审核报告。 快速清洁生产审核:是针对组织所进行的短期而有效的清洁生产审核,最突出的特点是有时效性。 快速清洁生产的方法:扫描法、指标法、蓝图法、审核法、改进研究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自2003年1月1日起实施。 清洁生产应当以企业为主体,遵循企业自愿审核和国家强制审核相结合、企业自主审核和外部协助审核相结合的原则。 清洁生产审核分为自愿性审核和强制性审核。 列入实施强制清洁生产审核名单的企业应当在名单公布后二个月内开展清洁生产审核。 实施强制清洁生产审核的企业,两次审核的间隔时间不得超过五年。 协助企业组织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的咨询服务机构应具备下列条件: 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 拥有熟悉相关行业生产工艺、技术和污染防治管理,了解清洁生产知识,掌握清洁生产审核程序的技术人员。 具备为企业清洁生产审核提供公平、公正、高效率服务的制度措施。 “第一类重点企业”指污染物超标排放或者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规定限额的污染严重

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之清洁生产

纸餐盒VS PS发泡餐盒环保特性对比 纸质餐盒PS发泡餐盒——哪种餐盒更应该推广?从资源、加工、运输、适用、回收等方面全方位考虑。 VS

项目分项目单位纸餐盒(1000个)PS发泡餐盒 (1000个)产品餐盒重量kg21.9 4.4 原料消耗 原油kg—— 4.4 木材kg 4.2——其它材料kg草浆、蔗渣浆17.7发泡剂0.16 能耗重油kg 3.14 1.75轻油kg0.600.48电力kwh31.52 5.61蒸汽kg——13.8煤kg 1.53——黑液kg 6.00——合计kj607.8196.5

项目分项目单位纸餐盒 (1000个)PS发泡餐盒(1000个) 大气污染物CO2kg43.615.0 NO x kg0.110.04 SO x kg0.080.08 水污染物COD g101negl BOD g300negl 固态污染物 SS g101negl 污泥g1500—— 加工屑等g197194 从数据上科学分析 得出的结论是: PS发泡餐盒更应该 推广。 (数据来自网络)

本章内容 01清洁生产的概念与含义 02清洁生产与末端治理 03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 04清洁生产与绿色制造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 )1996年定义是指将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以期增加生态效率并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 清洁生产 生产过程 节约原材料,淘汰有毒原材料,减降所有废弃物的数量和毒性 产品 减少从原材料提炼到产品的最终处置的全生命周期的不利影响 服务 将环境因素纳入设计和所提供的服务中

清洁生产的目的: 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 清01 经济效益最大化 02 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最小化 清03

中国推行清洁生产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第19卷第3期2006年6月污染防治技术POLLUT I ON CONTRO L TEC HNOLOGY V o.l 19,N o .3 Jun.,2006 清洁生产 中国推行清洁生产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张育红 (吴江市环境监测站,江苏吴江 215200) 摘 要:阐述了企业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推行清洁生产,这需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教训,同时结合本国实施清洁生产的现状和推广的条件,提出了利用市场经济手段推行清洁生产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清洁生产;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X 38 文献标识码:A Pres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 m easures of C leaner Producti on I mple m entati on i n Chi na Z HANG Yu hong (W ujiang E nvironm entalM onitori n g S t a tion,Wujiang,J iangsu 215200,China) Abstrac t :The on l y w ay o f susta i nab le dev elopment i s to i m p l em ent c leaner produc tion i n China .T here is a great need t o dra w the lessons and exper i ences fro m deve l oped coun tries .Based on t he present situa ti on o f c learner production ,so m e coun ter m easures ,such as m arket e l ono m y m eans ,are pu t forward to deve l op c l earne r produc tion in ch i na . K ey word s :c lean producti on ;present situati ons ,coun ter m easures 收稿日期:2006 04 03;修订日期:200605 10 作者简介:张育红(1966 ),女,江苏太仓人,工程师,大学本科,从事环境管理工作,已发表论文3篇。 目前,中国的经济发展正愈来愈受到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困扰,表现在一是传统的发展模式不仅造成了生态环境的极大破坏,而且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加速了自然资源的耗竭,使发展难以持久;二 是以末端治理为主的工业污染控制,忽视了全过程的污染控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污染。 清洁生产 [1] 谋求的是在工业生产和产品设计 过程中,自然资源和能源利用最佳合理化、经济效益最大化,把生产活动和预期的产品消费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降至最小化。1 中国清洁生产的现状 [1,2] 自1993年起,政府开始逐步推行清洁生产工作。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世界银行的援助和许多外国专家的协助下,中国启动和实施了一系列推进清洁生产的项目,清洁生产从概念、理论到实践,在全国广为传播。目前,全国绝大多数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先后开展了清洁生产的培训和试点工作,试点项目达700多个,通过实施清洁生产,普遍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据对开展清洁生产审核的219家企业的统计,推行清洁生产以后, 获得经济效益5亿多元,COD 排放量平均削减率达40%以上,废水排放量平均削减率达40%~60%,工业粉尘回收率达95%。试点经验表明,实施清洁生产,将污染物消除在生产过程中,可以降低污染治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行费用,并可有效地解决污染转移问题;可以节约资源,减少污染,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综合竞争能力;可以挽救因污染严重而濒临关闭的企业,缓解就业压力和社会矛盾。 近年来,各级政府部门及有关省市在推行清洁生产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1)在立法方面,把推行清洁生产纳入到有关的法律和规划中。国家在颁布和修订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 和 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 等,把实施清洁生产作为重要内容,明确提出了通过实施清洁生产,防治工业污染。在2002年 清洁生产促进法 的颁布更表明全国的清洁生产工作已走上法制化的轨道。此外,各地

清洁生产未来的发展

清洁生产未来的发展 人类大力发展工业的同时,电镀、制革、化工、生化等各种工业生产过程对资源和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这也是为什么会提出清洁生产的概念。但是由于知识技术水平,企业社会责任感,成本,新工艺的未知性等诸多方面的制约,清洁生产推行实施的进程并不尽人意。但我认为清洁生产是工业改革的一个必然的趋势,落后的工艺路线终将被淘汰。因此虽然清洁生产目前的普及程度还有待提高,但未来的发展前景有着巨大的空间。 国家政策上的大力宣传与推进,现阶段只能着重监管大型企业、国有企业等标杆性企业,希望他们能够进而带领中小企业进行更深度的产业技术革新,理念革命。在中国国内目前的国情来看,这样的鼓励政策并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依然有很多只顾及眼前利益的企业无视良心的不安,社会的谴责一意孤行。对此我认为仅仅是政策上的鼓励与支持或者物质上的奖励中间会产生很多变数。然而如果利用这样一比资金组织企业领导、技术人员等进行讲授与培训,同时加大新型绿色工艺技术研发的投入,并尽量免费提供给有需要的企业尽可能多的技术支持。这样既能够促进有关人员根本认识上的提高又能最大限度解决革新过程中面临的技术难题。 另外,生态工业园建设是企业良性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在单个企业内实现清洁生产, 资源循环利用和减排的能力是有限的, 不能达到经济和环境效益的最大化, 所以企业清洁生产的发展趋势之一是突破单个企业的范围, 走企业集群之路, 建立生态工业园, 实现区域层次上的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是按照工业生态学的原理建立的一种新型工业组织, 它模仿自然生态系统, 在地域相近的企业群落、工业基地或工业园区层次, 通过企业间副产品和废物的交换、基础设施和其他设施的共享, 建立工业系统的代谢关系和食物链, 形成物质和能源的最优利用和高效产出, 减少废物排放, 并最终建立可持续的经济系统。 除了工业,第三产业开展清洁生产同样势在必行。第三产业的持续发展带来了经济的增长、就业人口的增加, 同时也带来了能源消耗的增加和生态环境的污染与破坏。2006 年北京市能源消费中第三产业占到了36%, 并且能耗增长速度大幅超过第一、二产业。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带来的污染问题也变得日益严重, 尤其是商业、餐饮服务业、交通运输业、旅游业等行业的迅速发展造成的污染更加突出, 如果不加以重视, 将成为继工业污染问题之后的又一生态危害, 第三产业开展清洁生产势在必行。北京市2007 年的清洁生产工作计划就包括加大宾馆、餐饮、医院等行业的节能改造和污染物处理以及开展服务业清洁生产审核试点等内容。 还有农业,目前的常规农业同样存在着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耗竭、生产率低下的问题, 所以要发展循环经济, 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也必须要发展绿色农业, 推进清洁生产向农业领域扩展。 要大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 切实转变农业增长方式, 支持农、林、牧、渔业及其延伸产业之间通过废物交换、循环利用及产业生态链等方式形成产业共生体系, 促进现代农业向“生态、安全、优质、集约、高效”发展。近年来, 北京市在建设新农村、推进农业清洁生产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如在适宜地区试行生态种植、生态养殖、种养联动等资源节约型生产模式, 其中以沼气利用为纽带的循环农业生产模式, 集种、养、沼气生产为一体, 可以实现农业生产资源循环利用、生产绿色农产品、减少环境污染、提供优质清洁能源一举多得, 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农业开展清洁生产大有可为, 前景广阔。 为了促使清洁生产的推行跨过注重于“低悬的成果”的状态,目前世界范围内的清洁生产表现了以下6方面的发展趋势: 1.环境法规遵循长期性和可持续原则。自20世纪80 年代后期以来,欧美发达国家先后进行了环境战略、政策与法律的重大调整,调整的结果是加大了清洁生产法规建设的力度,从“末端处理”为主的污染控制转向污染预防、清洁生产是这其间主要特征。199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污染预防法”,这是从源头防止污染源的排放、实施预防技术(清洁生产) 的一部重要法规。欧共体及其许多成员国把清洁生产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例如欧共体委员会在1977 年4 月就制订了关于“清洁工艺”的政策,在1984 年、1987 年又制订了欧共体促进开发“清洁生产”的两个法规,明确对清洁工艺示范工程提供财政支持。丹麦于1991 年6 月颁布了新的丹麦环境保护法(污染预防法) ,于1992 年1 月1日起正式执行。可以看出,环境法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