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第六章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第一节社会消费性支出

——购买性支出之一

一、社会消费性支出的性质和项目

社会消费性支出是政府购买性支出重要组成部分。它同政府投资性支出最大区别是属于非生产性、消耗性支出,所以有时又称这类支出为社会消耗性支出。这类支出并不形成任何资产,但是它是社会再生产所必须的条件,具有明显的外部效应。

社会消费性支出是国家执行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的保证,是保证国家机构正常运转和人民物质文化水平不断提高的一项重要支出。一国政府不仅要为公民提供国家防务、祖国领土完整和社会安定,还要保证社会各项事业相应发展,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社会消费性支出项目包括:文教科卫支出、行政支出、国防支出、外交支出、工交商等部门事业费支出等。下面作些简介。

二、社会文教费支出

1、社会文教费支出的性质和意义

社会文教费支出,是指政府财政用于文化、教育、科学、卫生等事业部门的经费支出。其支出性质是:

①社会文教费支出属于消费性支出,内容包括财政用于文教科卫等部门经常性支出,即支付这些单位的人员工资和公用经费。

②社会文教费支出属于非生产性支出,因为这些部门属于非物质生产部门,不提供生产性的产品和劳务。但是文教科卫等事业发展会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的效能。这些素质对社会物质生产贡献很大。

社会文教费支出重要意义在于:

①科学技术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生产力发展无不由科学技术发展而带来的,西方劳动生产率提高,80%的因素是采用了新的科技成果,所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②教育是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进步,文化艺术水平提高的源泉和基础。没有教育,就没有社会的进步。

③卫生事业发展是一个民族拥有健康体魄的保证。

④文化是人类精神升华的阶梯。

正是因为科教文卫事业发展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各国政府无不投入大量资金支持其发展。我国这一支出的规模近年来一直保持较高的支出。如下表:

2、社会文教费支出的内容:

①按支出的部门划分包括:文化事业费、教育事业费、科学事业费、卫生事业费、体育事业费、通讯事业费、广播电视事业费、出版、文物、档案、地震、海洋、计划生育等项事业费支出。

②按支出用途划分,包括:人员经费支出;公用经费支出(含公务费、零星设备购置费、修缮费、业务费)。

3、社会文教事业费支出管理

①定员、定额管理。定员管理指,文教科卫事业单位定员除考虑事业单位业务规模外,还要考虑国家的定员比例,如教师与学生的比例以及机构的等级。定额管理分为收入定额和支出定额两大类。定员和定额是财政确定对文教科卫事业单位拨款规模的依据。

②社会文教费财务管理办法,分三种:全额预算管理;差额预算管理;自收自支,企业化管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深化,这三种管理方式弊端日趋明显,不够科学和合理。针对这种情况,财政部门公布了新的管理办法:采取“核定收支,定额或定额补助,超支不补,节余留用”。根据事业单位特点,单位收支情况,政府财力的可能,确定不同单位定额或定额补助标准。补助数额一经确定,一般不再调整。各单位的预算规模由各单位根据自己的资金来源,事业发展需要自行确定,自求平衡。总的原则,政府希望事业单位都逐步走向市场,与政府脱钩,减少政府财政支出的压力。这是当前过渡办法。我认为,真正的科教文卫事业,主要还是要由政府出钱办的。不管,完全推向市场是不对的。西方国家也不是这样做的。

三、行政管理费支出

行政管理支出是国家为保证行政机构正常运转方面经费支出。这是国家行使其职能一项必要支出。这项支出的主要范围是国家各级政权机关、行政管理机关、政法机关和外交机关行使其职能所发生的费用开支。行政管理支出反映国家一定时期经济、政治、军事、外交等任务主攻方向,决定国家政权机构繁简、人员设置和管理范围。

(一)行政管理费支出的内容包括:

1、行政管理费。如,人大经费、政府机关经费、政协经费、中央和各民主党派经费、社会团体机关经费等。

2、外交外事支出。驻外机构经费、出国费、外交招待费及其他外交费用。

3、武警部队经费。

4、公、检、法、司经费。

(二)行政管理费支出的管理

1、行政管理费支出居高不下的原因分析:

我国行政管理费近20年一直居高不下,其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

①机构和人员膨胀导致用于行政管理费扩大;

②机关存在着铺张豪华作风,导致行政管理费扩大;

③政府包揽的事权过多,效率低,造成行政管理费支出扩大。

我国行政管理费用不断上升的趋势如下表:

四、国防支出

(一)我国国防的任务和目标:

保卫国土和国家主权不受侵犯,这是政府一项基本职能。只要国家存在,国防费不会从财政支出项目中消失,国防支出是财政基本职能的要求,建立巩固的国防是国防现代化一项战略任务,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保障。其目标和任务主要包括:

1、巩固国防,防务和抵抗侵略;

2、制止分裂,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3、制止武装颠覆,维护社会稳定;

4、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侵略扩张。

(二)国防支出主要项目;

国防支出是用于国防建设和人民解放军方面的费用,主要项目包括:国防费、民兵建设费、国防科研事业费、防空经费、军事专项工程和其他费用等。

(三)国防支出高低取决的因素:

1、经济水平的高低。国防支出的规模从根本上说是由经济实力决定的。经济实力越强,用于国防方面支出就有基础,经济实力弱的国家,国防支出往往受到限制。

2、国家管辖控制的范围大小。一国领土越大,人口越多,国防费开支相应要大一些;反之,则小一些。比如,中国和新加坡国防开支是不可比的,前者往往是后者的100倍以上。

3、国防政策。一国如果是进攻性的、扩张性的国防政策,军事支出往往很大。第二次世界大战战时期的日本、德国军事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40%以上。目前,美国对外扩张的军事政策,也往往导致军费比重大。如果是防御性的、中立的、和平共处的国防政策,往往军事费用就较低。如瑞典、瑞士等国。

4、国防的政治军事形势。爆发战争或军事对峙时期,国内动乱、内战时期,国防支出会大大增加,而和平时期国防支出往往减少一些。

我国国防费占财政支出和GDP的比重

总的看,我国目前国防费同发达国家及大国相比,偏低。

如,美国国防费2001年占GDP为3.04%

俄罗斯国防费2001年占GDP为2.41%

英国国防费2001年占GDP为2.5%

法国国防费2001年占GDP为1.96%

德国国防费2001年占GDP为1.1%

日本国防费2001年占GDP为0.95%

中国国防费2001年占GDP为1.48%

需要说明的是,德、日因二战失败,军事受到限制,所以很低。中国国防费占GDP比重低于美、俄、英、法。

第二节政府基本建设投资

——购买性支出之二

一、政府基本建设投资的概念和特点:

1、概念:所谓政府基本建设投资,也就是财政用于基本建设的支出所拨付的资金。财政用于基本建设支出分为生产性支出和非生产性支出两部分。生产性支出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基础产业投资;非生产性支出主要用于国家机关、社会团体、文教科卫等部门的办公用房以及所需要的各种设备、仪器的购置和安装。

2、政府基本建设投资的特点:

①政府基本建设投资目的主要是社会效益性。

政府居于宏观调控的主体地位,政府投资一般不单纯从经济效益的高低角度来评估和安排自己的投资,如对一些事业单位、管理机关的投资可能是低利甚至是无利的,但政府投资项目的建成,如事业单位、基础设施投资等,具有正的“外部效益”,可以极大地提高国民经济整体效益和人民的整体利益。

②政府投资项目的大型化和长远性。

政府财政相对而言,资金力量雄厚,且资金来源大部分是无偿的,可以投资于大型项目和长期项目。这一点,是私人投资难以达到的。

③政府基本建设投资是调控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

政府财政投资一般要考虑国家调控经济运行的需要,考虑国家的产业政策,重点解决瓶颈制约的部门和行业,以保证国民经济健康、协调、稳定发展。

二、政府基本建设投资的方向:

从社会固定资产总投资的方向看,包括三大部分——

1、社会公共需要类项目的投资,包括国防、政府行政机构,公检法司部门的设施,科研、教育、文化、卫生部门设施,以及环境保护和其他城市公共设施等。

2、经济基础类项目投资,包括能源、交通、邮电和通讯业、农业、水利、气象设施及高新技术产业等。

3、竞争类项目的投资,包括制造业、建筑业、流通仓储业、服务业、金融保险业等。

从市场经济下政府投资的特点和财政支出的范围看,政府基本建设投资主要是前两部分;而第三部分政府投资一般不应介入。就是说政府投资性支出应以社会公益性项目和一部分经济基础类项目为投资范围,一般不应参加竞争类项目投资。这样,既可以防止对市场配置资源不必要的干预,体现市场配置基础性作用,又可以把政府有限的资金集中到必不可少的领域。因此,政府财政性投资主要集中在三大领域。

第一,社会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的投资领域。社会基础设施是一国在文化、教育、科技研究、公共卫生等社会发展方面的基础设施。政府财政对这方面进行投资,可以提高社会成员的整体素质,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公用基础设施是指构成一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所必须的基础设施,如,道路、码头、机场、供水、供气、供热、排水和固体废物处理等。政府对公用基础设施投资,对于优化外部环境,促进经济增长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公用基础设施滞后问题。亚洲开发银行专家指出,亚太地区普遍存在公用基础设施落后,要增加这方面投资。他建议政府要将基础设施投资占GDP5%提高到7%,才能跟上经济发

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公共基础设施是服务于全社会的,有些是服务于区域范围内经济建设。它以社会效益为基本出发点,虽然也可以收取一定的费用,但基本上是非盈利性质的,所以主要靠政府财政投资。当然私人企业也可以参与投资,但主要是政府投资领域。

第二,经济基础产业投资。

经济基础产业投资大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是经济增长必不可少的因素。这类产业资本密集程度高,投资大,建设周期长,投资回收慢。巨额的投资沉淀后较难收回;同时部分产业外部效应明显,存在着无利或低利的情况。鉴于这些特点,对这些经济基础产业,如交通、邮电、水利、通讯、能源、军工等,私人投资主体一般不愿意主动进行投资。没有政府财政投资支出的支持,经济基础产业很难迅速发展,这必然影响整个社会经济的稳定增长。因此,政府应该在较大程度上介入这些产业的投资,同时运用政策鼓励和吸引其它社会资金共同投资。

第三,高新技术产业投资以及重点能源和稀缺资源的开发领域。

新兴产业、高技术和高风险产业,是为国民经济提供技术装备,保证国家经济长远发展的新的特殊产业。对一些重要能源和稀缺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以及某些垄断产业属于私人无力投资,或不允许私人投资的产业,对此政府必须通过财政投资来实施。

第三节财政对农业的投资

——购买性支出之三

一、政府财政对农业投资的必要性

1、农业是一个特殊的部门,受地理环境和气候等因素影响较大。为了稳定农业,政府财政应当介入农业投资,促进农业基础设施完善和增产增收。

2、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工业的发展和流通的繁荣,都离不开农业。只有农村、农业不断发展,农民增收,财政收入才有坚实的基础,消费市场才有广阔的前景。所以政府财政支出是责无旁贷的。

3、农业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生产率,提高农业生产率的必要条件之一是增加对农业的投入。而目前由于农村收入水平低,靠本身资金无法加大投入,如果政府财政不进行足够的投入,农业部们发展就会受到很大制约。

因此,政府财政必须加强对农业这样基础性产业的投资。

二、我国财政对农业投资概况:

“九五”“十五”时期,政府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从绝对额看,财政对农业各项支出逐年增加。如下表: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5)》371、374页有关数据计算。

但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出现徘徊甚至下降的趋势。1999年以后各年,尚未达1995-1998

各年的比重。其中1998年为比重最高点,才占财政支出10.69%。这是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是发展农业各项财政支出,投资结构不尽合理,直接用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生活条件的基础设施投资比重小,且地区投资不平衡。东部投资比重大于中、西部。主要是地方财政投资。

三、如何完善财政对农业的投资政策:

在新的形势下,国家财政必须进一步提高对“三农”重要性的认识。要进一步明确财政支农支出的范围和重点,将财政支农支出集中用于那些“外部效应”较强,“市场失灵”的领域。诸如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江大河的治理,农业科技的研究开发和推广示范,农业产业化、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自然灾害和防御等。并采取以下几项财政政策支持农业发展:

1、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对农业的投入。

2、城市支援农村,工业反哺农业。

3、改革财政对农业的投资方式。

①凡主要体现社会效益能形成国家资金规模的农业项目,原则上采取财政无偿拨款支持方式;

②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具有示范作用和经济效益显著的农业项目,可采取国家参股、贴息等方式。

第四节社会保障支出

——转移性支出之一

一、社会保障支出的概念和内容:

1、社会保障支出的概念:

社会保障支出属于转移性支出的范畴,属于转移性支出类中的项目。转移性支出应该包括补助支出、抚恤和社会救济支出、捐赠支出、债务支出等。就我国现有的科目看,能体现转移性支出的科目有:社会福利和救济支出、价格补贴支出、债务支出、中央对地方补助支出等。其中抚恤和社会救济支出、补助支出则属于社会保障支出的内容。

所谓社会保障是政府财政对丧失劳动能力、失业及遇到其他事故发生经济困难的公民提供的基本生活保障。而社会保障支出则是为实施社会保障制度而发生的财政支出。社会保障就内容上看,由两大部分组成: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所谓社会保险是指国家对劳动者在其退休、生病、伤残等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时,以及在失业时给予货币或实物补助活动。这是现代社会保障活动的核心内容。所谓社会福利,是指国家通过货币或实物形式,向生活有困难的或处于某些特定情况的公民提供补助的活动。

社会保障分为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社会保险有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女工生育保险;社会福利有社会抚恤、社会救济等。

2、社会保障支出的具体内容:

①社会保险支出:是指政府财政在劳动者年老退休、生病、伤残等丧失劳动能力时,以及在失业时给予货币或实物补助所发生的支出。它包括社会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离退休保险、医疗保险、伤残保险等支出。它是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部分。

②社会救济支出:指政府财政对收入在贫困线以下的公民或因灾害受损暂时处于生活困难的公民提供货币或实物帮助所发生的支出。它包括救贫和救灾两种。

③社会抚恤支出:是指政府对现役、退伍、复员、残废军人及军烈属给予抚恤和优待照顾的一项支出。属于社会保障的特殊构成部分。

④社会福利支出:是指由政府出资兴办的各种公共福利设施,发放津贴补助,进行社会服务的一项支出。包括国家和政府所属单位办的敬老院、幼儿院、福利院等,其目的是使一批需要特殊照顾的孤老残幼得到福利保障。

3、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区别:

与社会保险相联系又相区别的概念就是商业保险,即由商业性质的保险公司承办的保险。商业保险是保险公司收取保险费建立保险基金,对由于自然灾害或其他意外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或人身伤亡给予经济上补偿的一种方式。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共性都是一种保险活动。根本区别在于:一个以社会进行的保险,国家财政作为主体直接参与,它不已盈利为目的,而以社会效益为目的。国家财政为弥补市场失灵而作为主体介入。另一个是企业性质的保险公司进行的商业保险,以盈利为目的,是市场机制下开展的企业性质经营活动,它同商业银行一样,属于金融体系,具体区别在于:

①社会保险除按规定向单位和个人收取社会保险税或费以外,它以政府经常性预算作为财力后盾,当筹集的社会保险金收不抵支时,财政给予支持。而商业保险则完全依靠收取的保险费作为理赔资金,自负盈亏。

②社会保险的受益人领取保险金的权利和义务不必对等,而商业保险则要求受保人权利和义务对等性。

③社会保险带有一定的强制性,由政府以立法手段来实施;而商业保险一般是自愿性,不存在强制参保。

三、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根据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社会保障的要求,“要加快建设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中央16届3中全会公报)。

1、首先,我国目前是社会统筹和人个帐户相结合筹资模式,属于现金收付式。“现金收付式”管理办法在人口结构年青化、社会保障基金要求量不大的条件下还比较适用,它可以减轻近期国家财政和企业的养老保险负担,但它难以应付人口老龄化的严重挑战。我国人口年龄结构正从“成年型”向“老年型”转变,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老龄人口出现快速增加的势头,人口面临老龄化问题。

因此,我国的养老保险应采取基金式筹资模式或转为部分基金式。这样才能应付人口老龄化挑战,其基金结余可以进行投资,有利于国家经济发展。目前可行的做法是实行部分基金式,即在保险基金收入满足支出以后,留有一定的积累。

2、社会保障资金来源要固定化、专门化和法制化。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采取征税的办法。我国采取的是征收社会保险费,由劳动保障部门征收。企业和单位拒不缴费的现象还比较普遍。因此,在我国征收社会保险税有利于保障社会保障资金来源的稳定和足额上缴。

3、要逐步扩大社会保险的范围,解决目前“只保城镇,不保农村”的问题。广大农村人口不能享受完善的社会保障,说明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的“社会性”是不完全的。另一方面,农村人口急需要社会保障,尤其是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障。因此,要重视农村的社会救济和福利事业,有条件的省(直辖市、自治区),应尽快建立农村养老和医疗保险及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第五节财政补贴

——转移性支出之二

一、财政补贴的性质与分类

财政补贴是国家为了某种特定需要向企业或居民提供的无偿补助。这是一种影响价格变动,从而可以改变资源配置结构,供需结构的政府无偿性支出。政府的财政补贴同社会保障支出同属于转移性支出。但二者有区别。区别表现在财政补贴与价格变动有直接关系;社会保障支出与产品和劳务价格不发生直接联系。只有一定的间接关系。如人们获得社会保障收入后可以用于购买,使购买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但这种变化是间接的;而财政补贴能直接影响商品价格变动或者价格变动直接引起财政补贴。

根据国家预算对财政补贴的分类,目前我国的财政补贴主要有物价补贴和企业亏损补贴两大类;此外,政府财政还提供某些专项补贴和财政贴息;税式支出,包括免税、减税、退税、税收抵免等是世界性现象,我国的财政补贴统计数字时,将税式支出也统计在财政补贴的范畴内。

财政补贴的列支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将补贴直接列为支出,世界多数国家都列为支出;二是少数国家将财政补贴不列为支出,而是冲减收入。如,我国的企业亏损补贴不列为支出,而是作冲减财政收入处理。

二、财政补贴的必要性及其功能

财政补贴是调节经济的工具之一,其存在有其客观必然性。在市场经济不发达的社会中,财政补贴主要是纠正不合理的价格结构,有助于价值规律正常发挥作用。如,我国目前的粮棉油价格补贴、肉食价格补贴。

平抑物价补贴就是为了调整不合理的价格结构,维持社会安定和促进经济平衡运行。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价值规律正常发挥作用,但由于市场供求关系发生变化引起经济波动。为保持经济稳定和资源有序流动,同样需要借助财政补贴。欧共体坚持对农副产品补贴就是明显的例子。所以,财政补贴不论非市场经济国家和市场经济国家都是必要的。

财政补贴的功能主要通过影响价格水平进而影响和改变需求结构、供给结构。合理有效地利用财政补贴手段对调整和改变供求结构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三、我国现行财政补贴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

1、财政补贴目前存在的问题

①财政补贴规模过大,财政负担沉重。

②长期补贴使受补企业产生依赖思想,不利于市场公平竞争和资源合理配置,甚至起到保护落后的作用。

③某些补贴不当,扭曲了正常的价格结构,使价格偏离价值,处于扭曲状态,刺激了不合理消费。

④长期过多过广的补贴,人为地扩大政府调节面,缩小市场活动覆盖面,不利于市场经济转轨。

2、财政补贴制度的改革:

第一,大力压缩财政补贴范围,严格限定补贴项目。主要是,改变农业补贴方式,取消部分农产品价格补贴,取消绝大部分工业企业亏损补贴,限定公用事业补贴项目。减少以至取消城镇居民的物价补贴。

第二,改造财政补贴方式,加强财政补贴管理。变“暗补”为“明补”。

第三,控制财政补贴规模,减轻财政补贴负担。

第四,改革财政补贴制度的配套措施。建立以市场价格为主体的价格体系和有效的政府宏观调控体系。

第六章财政转移性支出

第六章财政转移性支出 、单项选择题 1.矫正性财政补贴的额度取决于 ( A. 外部边际效益 B.外 部边际成本 答案:A 3?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财政手段是 A. 税收附加 B.政府间转移支付 答案:B 4?财政支出属于转移性支出的有( A. 教育支出 B.水利费 支出 答案:C 5?与市场相对价格结构关系密切的支出是( A. 社会保障支出 B. 财政补贴支出 答案:B ( )。 C.累进税制 D.税收转嫁 )。 C.住房补贴支出 D.行政公用经费支出 )。 C.补助支出 D.捐赠支出 6.财政补贴是政府为了某种特定需要而将一部分 ( )无偿地发给居民、企业及其他 受益者的支出。 A.财政资金 B.企业资金 C. 单位资金 D.自有资金 答案:A 7. 财政补贴是一种 ( )。 A. 购买支出 B.转移支出 答案:B 8. 在集中计划的公共生产体制中,被认为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必要条件的是( )。 A. 高增长 B.公平 C.绝对平均 D.高积累 答案:D 9. 下列属于非转移性支出的是()。 A. 社会保障 B.补贴 C.国债利息 D.行政管理 答案:D 2.下列不属于转移性财政支出的是 ( )。 A.失业救济支出 B.财政补贴 C.债务利息支出 答案:D D.行政经费支出 )的大小。 C.社会边际效益 D.社会边际成本 C.社会保障支出 D.经济建设支出

10. 我国转移性支出中,过去比重很小,现在开始上升,将来会进一步上升的是: A. 社会保障 B.资本转移 C.财政补贴 D.债务利息答案:A

11. 财政补贴制度改革的适度原则要求掌握补贴的( )。 A. 时间界限 B.政策界限 C.地区界限 D.数量界限 答案:B 12. 某产业部门或企业用贷款建设某一项目,自己不付利息,由财政代付全部或部分利息, 我们称之为( )。 A. 财政补贴 B.财政贴息 C.现金补贴 D.价格补贴 答案:B 13. 财政补贴的结果意味着被补贴者实际收入的增加,且总是和相对价格的变动联系在一起 的,因而财政补贴又被称为( )。 A. 直接补贴 B.货币补贴 C.价格补贴 D.实物补 贴 答案:C 14?财政补贴影响了相对价格结构,从而根本上改变了( )。 A. 收入分配结构 B.资源配置结构 C.政府收支结构 D .商品 价格 答案:B 15.WTO 《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认为,财政补贴是一种对其他成员利益造成损害的政府 性行为,主要表现在( )。 A. 促进对外贸易 B.损害对外贸易 C.促进进口限制出口 D.促进出口限制进口 答案:D 16.在国际贸易中, 财政补贴的根本目的是增强有关产品在( )的竞争力。 A.国内市场 B.国外市场 C.国内外市场 D.不确定 答案:C 17?改革开放初期,我国财政补贴项目繁多,其中补贴项目最多的是( 答案:D 18. WT0《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规定,法律或事实上根据出口业绩为唯一的或其他多种 条件之一而给予的补贴,视使用国产货物而非进口货物的情况为唯一或其他多种条件之一而 给予的补贴,称为( )。 A. 进出口补贴 B.禁止性补贴 C.黄箱补贴 D.绿箱补 贴 答案:B 19. 能够影响价格水平的财政补贴具有( )的作用。 A. 增加商品或服务价格 B.影响需求结构 C.影响政府职能 D.影响官民关系 A. 专项补贴和财政贴息 B. 物价补贴和财政贴息 C. 价格补贴和企业亏损补贴 D. 企业亏损补贴和专项补贴

第六章 转移性支出

第六章转移性支出 一、单项选择题 1.目前我国财政补贴的主要内容是企业补贴和() A. 城市居民生活补贴 B. 住房补贴 C. 社会保障补贴 D. 价格补贴 2.矫正性财政补贴的额度取决于()的大小 A. 外部边际效益 B. 外部边际成本 C. 社会边际效益 D. 社会边际成本 3.不具有收入再分配性质的社会保障形式是() A. 社会救济 B. 强迫储蓄 C. 社会保险 D. 医疗福利 4.政府强迫储蓄的实质是()14 A. 让高收入的人去保障低收入的人的生活 B. 让每个人去保障自己的生活 C. 让社会全体成员去保障低收入的人的生活 D. 以上表述都不正确 5.避免“逆向选择”的办法是() A. 提高保险费 B. 降低保险费 C. 实行社会保险 D. 降低保障的标准 6.不会引起代际之间收入再分配的社会保障资金运筹方式是() A. 现收现付制 B. 部分基金制 C. 完全基金制 D. 以上三种方式都不是 7.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是() A. 社会救济 B. 社会保险 C. 社会福利 D. 社会优抚 8.根据我国目前的现实情况,我国社会保险的筹资模式应采用() A. 现收现付式 B. 完全基金式 C. 部分基金式 D. 财政拨款解决 9.社会救济属于() A. 购买性支出 B. 转移性支出 C. 积累性支出 D. 生产性支出 10.从世界各国的情况来看,对于医疗、生育、失业等方面的保险,一般采用的筹资模式是() A. 现收现付式 B. 完全基金式 C. 部分基金式 D. 财政拨款解决 11.社会保障体系的最高层次是() A. 社会保险 B. 社会救济 C. 社会优抚 D. 社会福利 12.社会保障的对象是() A. 手工业者 B. 农民,工人 C. 全体社会成员 D. 老人和小孩 13.()是政府的一种无偿性支出,是财政支出的一种特殊形式 A. 财政补贴 B. 社会保障 C. 投资性支出 D. 财政平衡 14.社会经济关系的实质是() A. 货币关系 B. 社会关系 C. 经济关系 D. 利益关系 15.财政补贴制度改革的适度原则,要求掌握补贴的() A. 时间界限 B. 政策界限 C. 地区界限 D. 数量界限 16.某产业部门或企业用贷款建设某一项目,自己不付利息,由财政代付全部或部分利息,我们称之为() A. 财政补贴 B. 财政贴息 C. 现金补贴 D. 价格补贴 17.社会保障制度是政府依据一定的法律规定,通过()在社会范围内组织实施的对公众的基本生活权利予以保障的一种社会政策 A. 收入再分配 B. 支出再分配 C. 支出转移 D. 补贴

《公共财政学》作业及答案

《公共财政学》在线练习一 一、判断题 1、发展一定是增长,但增长不一定是发展。(√) 2、公平是效率的前提条件。(×) 3、国债还本付息支出是一项经常性支出。(×) 4、亚当.斯密关于税收方面提出的四项原则的核心是公平。(√) 5、从各国的一般发展趋势来看,社会消费性支出的相对规模总的是呈现一种扩 张的趋势。(×) 6、我国预算内投资在转轨时期比重下降,这与GDP分配格局的变化趋势正好相 反。(×) 7、税收对储蓄的收入效应的大小取决于所得税的边际税率水平,而替代效应的 大小取决于所得税的平均税率高低。(×) 8、商品和劳务的最后售价不同,其所承担的增值税额也就不相同。(×) 9、市场经济下社会保障制度具有“内在稳定器”的作用。(√) 10、公共卫生领域是具有外部效应的纯公共物品。(√) 二、名词解释 1、转移性支出:转移性支出是支出本身不直接形成政府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而仅仅是对微观经济主体的单方面的货币或实物的授予。它包括社会保障支出、公共财政补贴支出、国债利息支出、国际组织捐赠支出和对外援助支出等。 2、纳税期限:是国家税收制度对纳税义务人规定的缴纳税款期限。税制构成要素之一。 3、公共收费:广义的公共收费是指以政府部门为主体的收费,包括管理性收费和财政收费。现代意义的公共收费是指政府向公民提供特定服务或实施特定管理所收取的规费,以及政府对其所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而直接向使用者或收益者收取的使用费。 三、简答题 1、请简述税收的含义。

答:税收是国家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定标准,向社会成员强制、无偿地征收而取得的一种财政收入。它是各国政府取得财政收入的最基本的形式。税收属于分配范畴,它的分配的主体是国家,分配的依据是国家的政治权力,税收分配的对象是社会剩余产品。税收的形式特征是指税收的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 2、请简述我国财政补贴的性质和分类。 答:财政补贴的性质:(1)是财政支出中转移支付的一种,国家把纳税人的一部分收入无偿转移给补贴领受者;(2)由政府单方面、无偿的资金支付;(3)不需相应取得商品和劳务。 财政补贴的分类:在我国政府的财政统计中,财政主要有物价补贴和企业亏损补贴两大类。其它分类:(1)从补贴同社会经济运行过程的关系来看,可以区分出生产环节补贴、流通环节补贴和消费环节补贴;(2)从政府是否明确地安排支出来分,补贴可有明补与暗补之别;(3)从补贴资金的接受主体来做区分,补贴可有企业补贴和居民补贴两类;(4)从补贴对经济活动的影响来看,可以分为对生产的补贴和对消费的补贴;(5)从补贴是否与具体的购买活动相联系来分析,又有实物补贴与现金补贴。 3、请简述公共投资的含义。 答:公共投资指政府为购置满足公共需求所必须的资产花费的财政支出。即政府为了实现其职能,投入资金转化为实物资产的行为和过程。 四、论述题 1、请论述影响内债规模的因素。 答:影响内债规模的因素主要有:应债能力、偿债能力、使用效益。 (1)应债能力:社会中应债机构和个人的资金水平是制约国债规模的重要因素。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应债客体,是指承购国债的资金来源,可以用一国国内生产总值或者国民收入来表示。国民收入越多,应债能力越强,这取决于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二是应债主体,指承购国债的企业、机构和居民,一般地,发达国家收入水平较高,收入中生产和生活必需品的投入相对比较低,承购国债的能力相对较高;发展中国家则相反。 (2)偿债能力:偿债能力最终取决于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 (3)使用效益:国债的使用效益是国债规模的决定性因素,适度的国债规模不仅要从有关指标的相对数和绝对数来看,还要从国债最终的使用效益来考察。

第六章 财政转移性支出

第六章财政转移性支出 一、单项选择题 1。矫正性财政补贴得额度取决于( ?) 得大小。 A。外部边际效益?B、外部边际成本??C、社会边际效益D、社会边际成本 答案:A 2.下列不属于转移性财政支出得就是( ?)。 A、失业救济支出?B.财政补贴??C。债务利息支出??D.行政经费支出 答案:D 3.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得重要财政手段就是()。 A.税收附加B。政府间转移支付?C、累进税制??D、税收转嫁 答案:B 4.财政支出属于转移性支出得有( )。 A.教育支出 B.水利费支出C、住房补贴支出?D、行政公用经费支出 答案:C 5。与市场相对价格结构关系密切得支出就是()。 A、社会保障支出B、财政补贴支出C、补助支出 D.捐赠支出 答案:B 6。财政补贴就是政府为了某种特定需要而将一部分( ??)无偿地发给居民、企业及其她受益者得支出。 A、财政资金?B、企业资金?C、单位资金D、自有资金 答案:A 7。财政补贴就是一种( )、 A。购买支出B、转移支出?C、社会保障支出?D。经济建设支出 答案:B 8。在集中计划得公共生产体制中,被认为就是经济快速发展得必要条件得就是( )。 A. 高增长 B. 公平??C。绝对平均??D、高积累 答案:D 9。下列属于非转移性支出得就是( )。 A。社会保障?B. 补贴??C、国债利息D、行政管理 答案:D 10.我国转移性支出中,过去比重很小,现在开始上升,将来会进一步上升得就是: A。社会保障?B、资本转移?C、财政补贴? D. 债务利息 答案:A

11、财政补贴制度改革得适度原则要求掌握补贴得( ?)。 A、时间界限?B. 政策界限??C. 地区界限?D、数量界限 答案:B 12、某产业部门或企业用贷款建设某一项目,自己不付利息,由财政代付全部或部分利息,我们称之为(?)、 A。财政补贴?B、财政贴息??C、现金补贴?D。价格补贴 答案:B 13。财政补贴得结果意味着被补贴者实际收入得增加,且总就是与相对价格得变动联系在一起得,因而财政补贴又被称为(?)。 A、直接补贴?B。货币补贴?C、价格补贴???D. 实物补贴 答案:C 14.财政补贴影响了相对价格结构,从而根本上改变了(?)。 A、收入分配结构?B、资源配置结构?C。政府收支结构??D. 商品价格 答案:B 15。WTO《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认为,财政补贴就是一种对其她成员利益造成损害得政府性行为,主要表现在( )。 A. 促进对外贸易?B。损害对外贸易C、促进进口限制出口D、促进出口限制进口 答案:D 16。在国际贸易中,财政补贴得根本目得就是增强有关产品在(?)得竞争力。 A、国内市场?B。国外市场C。国内外市场? D.不确定 答案:C 17.改革开放初期,我国财政补贴项目繁多,其中补贴项目最多得就是( )。 A、专项补贴与财政贴息???B。物价补贴与财政贴息 C、价格补贴与企业亏损补贴???D。企业亏损补贴与专项补贴 答案:D 18。WTO《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规定,法律或事实上根据出口业绩为唯一得或其她多种条件之一而给予得补贴,视使用国产货物而非进口货物得情况为唯一或其她多种条件之一而给予得补贴,称为(?)、 A。进出口补贴?B。禁止性补贴?C、黄箱补贴??D. 绿箱补贴 答案:B 19。能够影响价格水平得财政补贴具有(?)得作用。 A.增加商品或服务价格B.影响需求结构? C. 影响政府职能?D。影响官民关系答案:B 20。财政补贴影响供求结构就是通过(?)发生得、

财政学试题及答案 第四章 经常性支出

第四章经常性支出 复习与思考 3.政府必须介入卫生医疗事业的理由,思考应介入的范围。 答:政府介入卫生医疗领域的理论依据: 卫生领域中的市场提供存在着广泛的缺陷,为政府在这一领域中发挥作用提供了潜在的理论依据,其中公共卫生被认为是典型的事例。公共卫生领域是具有很大外部效应的纯公共物品,包括安全饮用水、传染病与寄生病的防范和病菌传播媒介的控制等。由于这些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即不能将不付费者从这种服务的利益中排除出去,因而私人根本不会提供或者不会充分提供。公共卫生支出还包括提供卫生防疫一类的活动,而卫生信息是一种具有外部效应和非排他性的公共产品,市场不可能充分提供卫生、免疫、营养以及计划生育等信息方面的免费服务。政府提供公共卫生的另一个重要理由是公平的收入分配。市场是以个人对劳动和资本贡献的大小来分配收入,而劳动的贡献是以个人的健康为前提的,卫生条件乃至疾病却是对健康和劳动能力的一种极大威胁。在市场规则下,疾病会使劳动者的收入减少甚至丧失劳动能力,而贫困者又难以抵御疾病风险的侵袭,这样就会陷入“贫困的循环”。现在,人们逐渐认为卫生保健是一种人人应有的权利,而不是一种基于经济基础上的特权。政府卫生政策的目标包括缓解和消除因收入差距对健康形成的不良影响。此外,疾病的风险是最难以确知的。在私人市场上,人们化解风险的方法是购买商业保险,但商业保险的趋利性必然产生“逆向选择”,即选择低风险的保险对象;而政府的公共卫生服务带有社会保险的性质,让疾病的社会风险在更大的范围内由政府承担,高风险者不受排斥,为劳动者提供了可靠的后盾。 以下就是世界银行提出的政府要对卫生事业进行干预的三条理由:“第一,减少贫困是在医疗卫生方面进行干预的最直接的理论基础;第二,许多与医疗卫生有关的服务是公共物品,其作用具有外部性;第三,疾病风险的不确定性和保险市场的缺陷是政府行为的第三个理论基础。” 卫生医疗领域中的公共服务范围: 政府不是包揽全部卫生医疗市场,而是选择政府应当介入的主要方面:一是提供卫生医疗领域的纯公共物品和部分准公共物品,保证这些共公共物品的生产、提供和消费达到最优化。这些物品包括医疗服务本身、健康保护活动、帮助人们保持健康所利用的服务信息等。而是纠正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市场缺陷,使医疗保险兼顾效率和公平。三是补助穷人,使他们能够负担必要的保险,获得相应的基本医疗服务。 基于此,政府需要和能够对卫生医疗领域提供的服务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1)公共卫生服务。(2)基本医疗服务。

转移性支出++习题

第六章转移性支出习题 一、名次解释 1. 财政补贴 2. 可诉补贴(黄箱补贴) 3. 税收支出 4. 照顾性税收支出 5. 税收豁免 6. 纳税扣除 7. 税收抵免 8. 优惠税率 9. 延期纳税 10. 盈亏相抵 11. 加速折旧 12. 退税 13. 社会保险制度 14. 现收现付制 15. 完全基金制 16. 部分基金制 17. 明补 18. 暗补 二、判断题 1. 社会保险资金的运作分为现收现付制和完全基金制。 2.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保险制度具有“内在稳定器”的作用。 3. 税收支出是指国家将税收收入的一部分用于投入到财政转移性支出上的支出。 4. 社会保险支出是一种影响相对价格结构,从而可以改变资源配置结构、供给结构和 需求结构的政府无偿支出。 5. 纳税扣除是指准许企业把一些合乎规定的特殊支出,以一定的比率或全部从应纳税 额中扣除,以减轻其税负。 6. 税收抵免是指允许纳税人从其某种合乎奖励规定的支出中,以一定比率从其应纳税 额中扣除,以减轻其税负。 三、单项选择题 1. 目前我国财政补贴的主要内容是企业补贴和() A. 城市居民生活补贴 B. 住房补贴 C. 社会保障补贴 D. 价格补贴 2. 矫正性财政补贴的额度取决于()的大小 A. 外部边际效益 B. 外部边际成本 C. 社会边际效益 D. 社会边际成本 3. 不具有收入再分配性质的社会保障形式是() A. 社会救济 B. 强迫储蓄 C. 社会保险 D. 医疗福利 4. 政府强迫储蓄的实质是() A. 让高收入的人去保障低收入的人的生活 B. 让每个人去保障自己的生活 C. 让社会全体成员去保障低收入的人的生活 D. 以上表述都不正确 5. 避免“逆向选择”的办法是() A. 提高保险费 B. 降低保险费 C. 实行社会保险 D. 降低保障的标准 6. 不会引起代际之间收入再分配的社会保障资金运筹方式是() A. 现收现付制 B. 部分基金制 C. 完全基金制 D. 以上三种方式都不是 7. 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是() A. 社会救济 B. 社会保险 C. 社会福利 D. 社会优抚 8. 根据我国目前的现实情况,我国社会保险的筹资模式应采用() A. 现收现付式 B. 完全基金式 C. 部分基金式 D. 财政拨款解决 9. 社会救济属于() A. 购买性支出 B. 转移性支出 C. 积累性支出 D. 生产性支出 10. 从世界各国的情况来看,对于医疗、生育、失业等方面的保险,一般采用的筹资模式是() A. 现收现付式 B. 完全基金式 C. 部分基金式 D. 财政拨款解决

第六章财政转移性支出.docx

答案:A 1 第六章财政转移性支出 、单项选择题 1.矫正性财政补贴的额度取决于 ( )的大小。 答案:A 5. l Jii-'和炖价样紿构关敖齊別勺.支出是■■ X- A. 社会保障支出 B.财政补贴支出 C.补助支出 D .捐赠支出 答案:B 6.财政补贴是政府为了某种特定需要而将一部分 ( )无偿地发给居民、企业及其他 受益者的支出。 A.财政资金 B.企业资金 C. 单位资金 D.自有资金 答案:A 7.财政补贴是一种 ( )。 答案:B 8.在集中计划的公共生产体制中,被认为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必要条件的是( )。 A.高增长 答案:D B.公平 C.绝对平均 D.高积累 9.下列属于非转移性支出的是()。 A.社会保障 B.补贴 C. 国债利息 D. 行政管理 答案:D 10.我国转移性支出中, 过去比重很 小, 现在开始上升,将来会进- -步上升的是: A.社会保障 B. 资本转移 C. 财政补贴 D. 债务利息 A.外部边际效益 B.外部边际成本 C.社会边际效益 D.社会边际成本 2?下列不属于转移性财政支出的是 ( A. 失业救济支出 B.财政补贴 答案:D 3?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财政手段是 A. 税收附加 B.政府间转 移支付 答案:B 4?财政支出属于转移性支出的有( A. 教育支出 B?水利 )。 C.债务利息支出 D.行政经费支出 ( )。 C.累进税制 D.税收转嫁 )。 C.住房补贴支出 D.行政公用经费支出 A.购买支出 B.转移支出 C.社会保障支出 D.经济建设支出

11. 财政补贴制度改革的适度原则要求掌握补贴的()。 A. 时间界限 B.政策界限 C.地区界限 D.数量界限 答案:B 12. 某产业部门或企业用贷款建设某一项目,自己不付利息,由财政代付全部或部分利息, 我们称之为()。 A. 财政补贴 B.财政贴息 C.现金补贴 D.价格补贴 答案:B 13. 财政补贴的结果意味着被补贴者实际收入的增加,且总是和相对价格的变动联系在一起 的,因而财政补贴又被称为()。 A. 直接补贴 B.货币补贴 C.价格补贴 D.实物补 贴 答案:C 14?财政补贴影响了相对价格结构,从而根本上改变了()。 A. 收入分配结构 B.资源配置结构 C.政府收支结构 D.商 品价格 答案:B A. 促进对外贸易 B.损害对外贸易 C.促 进进口限制出口 D.促进出口限制进口 答案:D 16.在国际贸易中,财政补贴的根本目的是增强有关产品在()的竞争力。 A.国内市场 B.国外市场 C.国内外市场 D.不确定 答案:C 17.改革开放初期,我国财政补贴项目繁多,其中补贴项目最多的是()。 A.专项补贴和财政贴息 B.物价补贴和财政贴息 C.价格补贴和企业亏损补贴 D.企业亏损补贴和专项补贴 答案:D 18. WT0《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规定,法律或事实上根据出口业绩为唯一的或其他多种 条件之一而给予的补贴,视使用国产货物而非进口货物的情况为唯一或其他多种条件之一而给予的 补贴,称为()。 A. 进出口补贴 B.禁止性补贴 C.黄箱补贴 D.绿箱补 贴 答案:B 19. 能够影响价格水平的财政补贴具有()的作用。 A. 增加商品或服务价格 B.影响需求结构 C.影响政府职能 2

《公共财政学》作业及答案

公共财政学》在线练习 、判断题 1、发展一定是增长,但增长不一定是发展。(“ 2、公平是效率的前提条件。(为 3、国债还本付息支出是一项经常性支出。(为 4、亚当?斯密关于税收方面提出的四项原则的核心是公平。(“ 5、从各国的一般发展趋势来看,社会消费性支出的相对规模总的是呈现一种扩 张的趋势。(为 6、我国预算内投资在转轨时期比重下降,这与GDP分配格局的变化趋势正好相反。(为 7、税收对储蓄的收入效应的大小取决于所得税的边际税率水平,而替代效应的 大小取决于所得税的平均税率高低。(为 &商品和劳务的最后售价不同,其所承担的增值税额也就不相同。(为9、市场经济下社会保障制度具有内在稳定器”的作用。(“ 10、公共卫生领域是具有外部效应的纯公共物品。(W 二、名词解释 1、转移性支出:转移性支出是支出本身不直接形成政府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而仅仅是对微观经济主体的单方面的货币或实物的授予。它包括社会保障支出、公共财政补贴支出、国债利息支出、国际组织捐赠支出和对外援助支出 2、纳税期限:是国家税收制度对纳税义务人规定的缴纳税款期限。税制构成要素之一。 3、公共收费:广义的公共收费是指以政府部门为主体的收费,包括管理性收费和财政收费。现代意义的公共收费是指政府向公民提供特定服务或实施特定管理所收取的

规费,以及政府对其所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而直接向使用者或收益者收取的使用费。 三、简答题 1、请简述税收的含义。答:税收是国家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定标准,向社会成员强制、无偿地征收而取得的一种财政收入。它是各国政府取得财政收入的最基本的形式。税收属于分配范畴,它的分配的主体是国家,分配的依据是国家的政治权力,税收分配的对象是社会剩余产品。税收的形式特征是指税收的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 2、请简述我国财政补贴的性质和分类。 答:财政补贴的性质:(1)是财政支出中转移支付的一种,国家把纳税人的一部分收入无偿转移给补贴领受者;(2)由政府单方面、无偿的资金支付;(3)不需相应取得商品和劳务。 财政补贴的分类:在我国政府的财政统计中,财政主要有物价补贴和企业亏损补贴两大类。其它分类:(1)从补贴同社会经济运行过程的关系来看,可以区分出生产环节补贴、流通环节补贴和消费环节补贴;(2)从政府是否明确地安排支出来分,补贴可有明补与暗补之别;(3)从补贴资金的接受主体来做区分,补贴可有企业补贴和居民补贴两类;(4)从补贴对经济活动的影响来看,可以分为对生产的补贴和对消费的补贴;(5)从补贴是否与具体的购买活动相联系来分析,又有实物补贴与现金补贴。 3、请简述公共投资的含义。 答:公共投资指政府为购置满足公共需求所必须的资产花费的财政支出。即政府为了实现其职能,投入资金转化为实物资产的行为和过程。 四、论述题 1、请论述影响内债规模的因素。 答:影响内债规模的因素主要有:应债能力、偿债能力、使用效益。 (1)应债能力:社会中应债机构和个人的资金水平是制约国债规模的重要因素。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应债客体,是指承购国债的资金来源,可以用一国国内生产总值或者国民收入来表示。国民收入越多,应债能力越强,这取决于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二是应债主体,指承购国债的企业、机构和居民,一般地,发达国家收入水

财政学作业【3】

第四章经常性支出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目前对()实行“零增长”政策。 A.行政管理费 B.国防费 C.卫生事业费 D.社会保障费 2、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2012年达到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要求的()。 A.3% B.4% C.5% D.6% 3、西方各国社会保险资金主要来自于()。 A.社会保险费 B.社会保险税 C.增值税 D.财政拨款 4、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保险基金筹集模式是()。 A.现收现付式 B.完全基金式 C.部分基金式 D.财政拨款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支出中属于经常性性支出的有()。 A.行政管理费 B.国防费 C.卫生事业费 D.社会保障费 2、下列支出中属于国家基本支出的有()。 A.经济建设支出 B.社会文教支出 C.行政管理支出 D.国防支出 3、文教科文支出是()。 A.经常性支出 B.资本性支出支出

C.购买支出 D.转移支出 4、社会保险支出是()。 A.经常性支出 B.资本性支出 C.购买支出 D.转移支出 5、我国促进科技发展的财政政策包括()。 A.完善科技投入机制 B.税收激励 C.政府采购 D.优惠贷款 6、应该由政府承担的科研活动有()。 A.基础性科研 B.公益性科研 C.高新科技 D.应用性科研 7、财政科技投入形式有()。 A.财政拨款 B.科技三项费用 C.税收优惠 D.财政补贴 三、辨析题 1、教育服务是一种准公共产品。() 2、公共卫生领域是具有外部效应的纯公共产品。() 3、市场经济下的社会保险制度具有“内在稳定器”的作用。() 4、按世行标准,当一个非完全基金制的养老保险的储备基金可以满足3年以上的养老金支出需要时,则属于部分基金制。() 5、过度的社会保险和福利也可能变为一种养懒人的制度。() 6、社会保险只需要个人和企业缴费就够了,不需要财政资金。() 四、名词解释

《财政学》复习题

第一章 一、简述财政的基本含义和基本特征。 财政是一个经济范畴,是一种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行为,是政府集中一部分国民收入用于满足公共需要的收支活动,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公平分配及经济稳定和发展的目标。 特征:公共性与阶级性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平衡性)二、试述区分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基本标准。 排他性和非排他性竞争性和非竞争性(私人物品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三、财政有哪些职能?如何实现这些职能? 1、配置资源:①在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经济职能的前提下,确定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范围,确定财政收支占GDP的合理比例,从而实现资源配置总体效率。②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证重点支出,压缩一般支出,提高资源结构效率。③合理安排政府投资的规模和结构,保证国家的重点建设。④通过政府的投资、税收政策和财政补贴等手段,带动和促进民间投资、吸引外资和对外贸易,提高经济增长率。⑤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本身的效率。 2、分配收入:①划清市场分配与财政分配的界限。②规范工资制度。③加强税收调节。④通过转移性支出,如社会保障支出、救济金、补贴等,使每个社会成员得以维持起码的生活水平和福利水平。 第二章 四、试述纯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来提供的理由。 1、公共物品的享用一般是不可分割的,无法个量化。 2、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决定。 3、政府的性质和运行机制决定了他可以解决市场提供公共物品的难题。五、什么是公共定价?它有哪些方法? 政府相关管理部门通过一定的程序和规则制定提供公共物品的价格和收费标准,即公共物品的价格和收费标准就的确定就是公共定价。 方法:平均定价法二部定价法负荷定价法 六、试述“成本—效益分析”方法。 也成为成本----收入分析法,是将一定时期内项目的总成本与总效益进行分析对比,更多的用在公共支出决策程序中。它通过对多个预选方案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根据对社会效益和边际社会成本的对比,选择最优的支出方案。 第三章 八、试述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宏观因素。 1、经济性因素:经济发展的水平、经济体制、中长期发展战略和当前经济政策 2、政治因素:财政是否稳定、政体结构和行政效率、政府干预政策 3、社会因素:人口、就业、医疗卫生、社会救济······

财政学选择题

第一章财政的概念与职能 1.下列不属于市场失灵表现的是(A) A.房地产行业价格居高不下 B.传染性疾病流行 C.民营企业没有能力从事国防科技研究 D.政府提供医疗保险,但医疗费飞速上升,无法控制 2.以下不属于造成垄断的原因的是(D) A.成本递减 B.规模报酬递增 C.产品之间的差别 D.行业内的厂商很少 3.以下哪种分配形式在社会主义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分配中居主导地位(A) A.财政分配 B.信贷分配 C.价格分配 D.工资分配 4.财政分配的主体是(C) A.家庭 B.社会团体与组织 C.政府 D.企业 5.财政分配区别于其他分配范畴的基本特征是(A) A.财政分配的主体是国家或政府 B.分配的对象是社会产品与服务 C.目的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D.分配具有历史性 6.财政分配的目的是(D) A.为了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 B.为了合理配置资源,提高经济效益 C.为了实现国家政治经济职能 D.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7.下列哪种观点主张“财政活动体现的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的分配关系”(A) A.国家分配论 B.价值分配论 C.国家资金运动论 D.社会共同需要论 8.财政是一个(A),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活动。 A.经济范畴 B.政治范畴 C.社会范畴 D.法律范畴 9.运用有限的资源能形成最佳的资产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和地区结构,达到优化资源结构的目的,属于财政职能中的(B) A.收入分配 B.资源配置 C.物价稳定 D.经济稳定和发展 10.以下属于财政资源配置功能的是(C) A.征收个人所得税 B.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C.消除外部性 D.控制货币供应量

财政学选择题

第一章财政的概念与职能 1. 下列不属于市场失灵表现的是(A ) A.房地产行业价格居高不下 B.传染性疾病流行 C.民营企业没有能力从事国防科技研究 D.政府提供医疗保险,但医疗费飞速上升,无法控制 2. 以下不属于造成垄断的原因的是(D ) A. 成本递减 B. 规模报酬递增 C. 产品之间的差别 D. 行业内的厂商很少 3.以下哪种分配形式在社会主义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分配中居主导地位(A) A.财政分配 B.信贷分配 C.价格分配 D.工资分配 4. 财政分配的主体是(C) A.家庭 B.社会团体与组织 C. 政府 D.企业 5. 财政分配区别于其他分配范畴的基本特征是(A ) A. 财政分配的主体是国家或政府 B. 分配的对象是社会产品与服务 C. 目的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D. 分配具有历史性 6. 财政分配的目的是(D) A.为了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 B.为了合理配置资源,提高经济效益 C.为了实现国家政治经济职能 D.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7. 下列哪种观点主张“财政活动体现的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的分配关系”(A) A.国家分配论 B. 价值分配论 C.国家资金运动论 D.社会共同需要论 8. 财政是一个( A ),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活动。 A.经济范畴 B.政治范畴 C.社会范畴 D.法律范畴 9. 运用有限的资源能形成最佳的资产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和地区结构,达到优化资源结构的目的,属于财政职能中的( B ) A.收入分配 B.资源配置 C.物价稳定 D.经济稳定和发展 10. 以下属于财政资源配置功能的是(C ) A.征收个人所得税 B.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C.消除外部性 D.控制货币供应量

财政支出的两种形式

政支出的两种形式 【摘要】:财政支出通常是指国家为实现其各种职能,由财政部门按照预算计划,将国家集中的财政资金向有关部门和方面进行支付的活动,因此也称预算支出。财政支出与财政收入一起构成财政分配的完整体系,财政支出是财政收入的归宿,它反映了政府政策的选择,体现了政府活动的方向和范围。所以,它是财政分配活动的重要的环节。按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即按照财政支出是否能直接得到等价的补偿进行分类,可以把财政支出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关键字】:财政支出购买性支出转移性支出 财政支出也称公共财政支出,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为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满足社会共同需要而进行的财政资金的支付。财政支出是国家将通过各种形式筹集上来的财政收入进行分配和使用的过程,它是整个财务分配活动的第二阶段。国家集中的财政收入只有按照行政及社会事业计划、国民经济发展需要进行统筹安排运用,才能为国家完成各项职能提供财力上的保证。 一、财政支出的分类 按经济性质将财政支出分为生产性支出和非生产性支出。生产性支出指与社会物质生产直接相关的支出,如支持农村生产支出、农业部门基金支出、企业挖潜改造支出等,非生产性支出指与社会物质生产无直接关系的支出,如国防支出、武装警察部队支出、文教卫生事业支出、扶恤和社会福利救济支出等。 按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即按照财政支出是否能直接得到等价的补偿进行分类,可以把财政支出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购买性支出又称消耗性支出,是指政府购买商品和劳务,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要的或者进行政府投资所需要的各种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即由社会消费性支出和财政投资支出组成。它是政府的市场性再分配活动,对社会生产和就业的直接影响较大,执行资源配置的能力较强。在市场上遵循定价交换的原则,因此购买性支出体现的财政活动对政府能形成较强的效益约束,对与购买性支出发生关系的微观经济主体的预算约束是硬的。转移性支出是指政府按照一定方式,将一部分财政资金无偿用地、单方面转移给居民和其他受益者,主要由社会保障支出和财政补贴组成。它是政府的非市场性再分配活动,对收入分配的直接影响较大,执行收入分配的职能较强。 二、购买性支出 购买性支出又为消耗性支出,转移支出的对称,指政府在商品和劳务市场上购买所需商品和劳务的支出。是西方财政学按照财政支出是否与商品劳务直接交换为标准,进行财政支出的分类。这类公共支出形成的货币流,直接对市场提出购买要求,形成相应的购买商品或劳务的活动。 1.购买性支出的作用 购买性支出既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商品与劳务的支出,如行政管理费、国防费、社会文教费、各项事业费等,也包括购买用于兴办投资事业所需商品与劳务的支出如基本建设拨款等。购买性支出基本上反映了社会资源和要素中由政府直接配置与消耗的份额,因而是公共财政履行效率、公平和稳定三大职能的直接体现:购买性支出直接形成社会资源和要素的配置,因而其规模和结构等大致体现了政府直接介入资源配置的范围和力度,是公共财政对于效率职能的直接履行。这样,购买性支出能否符合市场效

财政学期末判断题解析

1.基尼系数是指处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2.对供给弹性较大.需求弹性较小的商品的课税不易进行税负转嫁。× 3.税收豁免是指在计算应税所得额时,从毛所得额中扣除一定数额或以一定比例扣除,以减少纳税人的应税所得额。×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的收入增长较快,认购国债的能力随之增强,国债的规模因此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 5.零基预算的特点是按计划决定预算.按预算计算成本.按成本分析效益.按效益衡量业绩。× 6.税收的固定性具有连续性的含义。√ 7.税收的起征点比免税额的优惠面更加广泛。× 8.所谓税收效应就是指以尽可能少的征收费用获得尽可能多的税收收入。×9.税收是历史上最早的财政范畴。√ 10.税收的主体是国家。√ 11.所谓税收的社会政策,主要是指所得税政策。√ 12.税负转嫁的最早方式是变化商品的价格。√ 13.财政支出是指国家对财政收入进行计划性安排使用,是财政分配的第二阶段。√ 14.财政支出的目的可分为政治,社会和经济三种目的。√ 15.财政支出的原则是指导人们开展财政支出活动的准则。√ 16.经济稳定和发展的主要标志是财政收入大于支出。× 17.固定资产是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能在较长时间内为生产和人民生活服务的物质资料√ 18.基本建设支出是国家财政用于固定资产的资金支出× 19.国家对农业的投入主要是通过国家财政和银行信贷两条渠道来进行的√20.社会消费性支出是满足社会共同需要的支出,是财政实现国家职能的重要手段√ 21. 财政分配主体是国有企业。× 22.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资源的主要配置是政府。× 23. 行为课税大都归入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

财政学 最全习题 第九章转移性支出

第九章转移性支出 一、填空 1.社会保障支出是与联系在一起的,各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同,相应的社会保障支出安排也就存在较大差别。 2.政府之所以实施社会保障,其另一个经济上的合理性,是由于存在种种局限,不能完全胜任向人们提供经济保障的职责。 3.改革开放以后,针对原有社会保险制度的弊端和局限性,我国政府在社会保险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创建工作,目前形成了以、、三大保险为基本项目、以、、和为辅助的项目社会保险体系。 4. 应按照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高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水平发放,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确定。 5.国家民政部门提供的社会福利主要是对盲聋哑和鱞寡孤独的社会成员给予各种物质帮助,其资金大部分来源于。 6.在我国政府的财政统计中,财政补贴主要有和补贴两大类。 7.从税收支出所发挥的作用来看,它可分为和。 8.税收支出项目就刺激经济活动和调节社会生活的税收支出而言,其一般形式大致有、纳税扣除、、优惠税率、、盈亏相抵等。 二、判断 1.私人保险市场具有的逆向选择、道德风险等问题是社会保障产生的必要性之一。 2.社会保险要求雇员与雇主缴费,与社会保障有很大不同。 3.社会救济与普遍津贴的最大不同在于,社会救济需要经过家庭收入及财产调查而普遍津贴不用。 4.从理论上来说,养老社会保险的覆盖范围广于失业保险的覆盖范围。 5.我国目前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最长期限为24个月。 6.社会保障与财政补贴的区别主要在于对相对价格体系的影响不同。 7.财政补贴有调整需求结构和供给结构的作用,是政府调节经济运行的政策手段,因此它多多益善。 8.所谓税收支出,是指国家为取得一定的税收而支付的代价如办税经费等。 三、不定项选择 1.目前世界各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有哪几种类型: A.社会保险型、节俭基金型B.社会救济型、普遍津贴型 C.社会救济型、普遍基金型D.社会保险型、节俭津贴型 2.私人保险市场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A.私人保险市场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会导致私人保险市场失灵。 B私人保险无法解决个人储蓄不足以及“免费搭车”的问题 C.私人保险市场难以抗御系统性风险 D.私人保险市场无法进行有目的的收入再分配 3.按照规定,城镇企业、事业单位要按照本单位工资总额的缴纳失业保险费;职工个人要按照本人工资的缴纳失业保险费: A.1%、1%B.1%、2% C.2%、1%D.2%、2% 4.我国的社会救济由民政部门进行管理,其内容主要包括: A.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B.下岗职工生活补贴 C农村“五保户”救济 D.灾民救济 5.刺激性税收支出可分哪几类: A.针对特定纳税人的税收支出 B.针对特定税基的税收支出

第三章财政支出基本理论

第三章财政支出基本理论 一.不定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瓦格纳法则”的说法正确的有() A.是由德国经济学家阿道夫·瓦格纳提出的一种财政支出扩张论 B.美国财政学家马斯格雷夫将其阐述为财政支出的绝对增长 C. 这是一条经验性法则,但能描述包括我国在内的大部分国家半个世纪以 来的财政支出变化趋势 D.它是皮科克和怀斯曼的替代---规模效应理论的理论基础 2.政治性因素对财政支出规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A.政局是否稳定 B.政体结构 C.行政效率 D.宏观经济政策3.以下属于经济建设费的有() A.重要科学研究补助费 B.城市维护费 C. 文化教育科学方面的补助 D.简易建筑支出 4.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政府各部门的事业费属于购买性支出 B.受益在当期的资本性支出,应由发行国债的收益来补偿 C.按支出用途分类,挖潜改造资金属于积累性支出 D.按支出用途分类,国有企业挖潜改造资金属于经济建设费 5.以下关于财政支出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有() A. 简单的说,财政支出结构是指各类财政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 B.财政支出结构与政府职能存在着紧密的对应关系 C.我国行政管理费的增加趋势完全符合瓦格纳法则的阐述 D.政府职能的大小及其侧重点,决定了财政支出结构。 6.效率原则是公共财政支出的基本原则,是指通过财政支出使资源得到有效配置,实现( )最大化。 A. 收入差距 B. 全社会的总效益 C.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D.宏观经济效应 7.协调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分配目标应该是( )的共同富裕。 A.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B. 公平优先兼顾效率 C.只顾公平不顾效率 D.只顾效率不顾公平 8.将全部公共支出分为购买支出和转移支出,这是() A. 依经济性质分类 B. 依政府职能进行的分类 C. 按支出用途分类 D. 依经济类型分类 9.瓦格纳认为,政府的公共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函数关系,财政支出比率(财政支出占GNP或GDP的比率)上升趋势的最基本的原因是()A.战争 B. 经济大萧条 C. 工业化 D. 严重自然灾害 10.皮考克和卫斯曼认为财政支出增长的外在原因是()所引起的超常的公共支出需求。 A. 经济“起飞” B. 官僚机构不断扩大 C. 社会动荡 D. 产业革命 11.皮考克和卫斯曼认为对政府财政支出的最高限额,应该是() A. 负的税收 B. 税式支出 C. 债务依存度 D.可容忍的税收水平 12.()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经济成长阶段论。 A. 马斯格雷夫 B. 瓦格纳 C. 布坎南 D. 罗斯托 13.马斯格雷夫认为,在整个发展阶段,GDP中总投资是上升的,政府公共投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财政政策-转移性支出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财政政策|转移性支出 2016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实际,省财政加力增效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跟进出台了财政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见,明确了17条具体政策措施......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财政政策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财政政策 省财政发挥职能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16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实际,省财政加力增效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跟进出台了财政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见,明确了17条具体政策措施,认真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着力从供需两侧发力,有效发挥了财政精准调控优势,推动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继续加大财政投资力度。下达资金亿元,重点支持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交通、水利、保障房、东部城市群、藏区基础设施以及“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在拉动当期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为后续增长提供了新的动力。 支持工业转型升级。下达资金亿元,综合运用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循环经济发展基金等政策工具,加大对工业企业技术改造、节能减排、转型升级、科技创新等方面的投入,支持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循环经济加快发展,支持化解钢铁、煤炭等行业过剩产能,妥善解决退出产能企业人员安置问题。 支持服务业加快发展。下达资金亿元,支持实施现代服务业、电子商务、商贸流通、民族贸易、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文化产业等项目,开展新一轮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示范,加大政府向社会购买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力度,挖掘消费潜力,扩大消费需求,推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狠抓一般公共服务等八项支出,拉动第三产业稳定增长。 促进农牧业提质增效。下达支农资金亿元,重点支持推进高原特色农牧业、农牧业科技推广、农业综合开发,支持多种形式开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公益事业建设等。着力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牧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 认真贯彻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积极跟进国家税制改革,取消、停征、免征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7项,省定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全部取消,实行目录清单管理制度并向社会公布,阶段性降低社会保险费率,共减免税费亿元,对市场主体“降本增效”发挥了积极作用。 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投入力度。下达资金亿元,完善生态补偿机制,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等政策,积极支持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以及三江源二期、天然林保护二期、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重点城市大气污染治理等工程,促进生态环境改善,进一步筑牢了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屏障。积极财政政策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广网北京7月4日消息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善用财政政策,释放经济动能。 经济之声评论员杨春阳 这几天,南方持续的降雨和被洪水包围的城市,让大家看到了经济发展离不开对大江大河环境的治理,感受到城市和农村水利基础设施还存在的短板。滂沱的大雨、暴涨的河水,也让人们对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发展相互依存的关系,有了新的感受。许多充满经济活力的城市,纷纷在实施海绵城市的规划和建设,我们关心各地海绵城市建设的进度、资金投入的力度。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投入,离不开财政资金。它让我们不由得想到,推动当前宏观经济运行的一个强有力的工具——积极的财政政策。 新华社最近的一篇报道说,当前积极的财政政策定向精准发力,中央财政在为稳增长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驾护航。报道说今年的实际财政赤字超过5万亿元。这么庞大的规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