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太原市2019-2020年度中考语文试题C卷

太原市2019-2020年度中考语文试题C卷

太原市2019-2020年度中考语文试题C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1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及时澄清中美经贸关系事实,阐明中国对中美经贸摩擦的立场。

B.随着红河州2019年“新时代好少年”评选活动的举办,让“新时代好少年”颁奖典礼备受关注,许多先进事迹进入我们的视野。

C.为了防止非洲猪瘟疫情不再反弹,上级政府要求相关部门加强管理,严密防范,切实保证人民的安全和健康。

D.精准扶贫,基本上彻底解决了贫困家庭日常生活、子女教育、疾病就医等一系列问题。

2 . 下列各项括号中注音、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捯(dáo)气妖娆(ráo)咀嚼(jiáo)纯粹(cuì)

B.昏晕(yūn)枭(xiāo)鸟慰藉(jiè)吝( lìn )啬

C.荣膺(yīng)阔绰(chuò)孱(chán)弱憧憬(jǐng)

D.沉湎(miǎn)襁褓(qiǎng)狼籍( jí )腌臜(zā )

3 .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班级篮球比赛结束后,同学们津津乐道地谈论起球员们的表现。

B.整个游泳场都沸腾了,如梦初醒的观众用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来向他们喜爱的运动员表达由衷的赞赏。

C.他们有的坐火车旅行漫长的路程,有的从图拉驾车而来,在客厅里正襟危坐地等待托尔斯泰的接见。

D.如果我们失去了至尊至贵的诚信,人与人之间就会保持距离,保持谨慎的交往,小心翼翼地躲避伤害。

4 .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纯萃(cuì)穿梭(shuō)羸弱(yíng)欲擒故纵(qín)

B.紫荆(jīn)狭隘(aì)籼米(shān)怨声栽道(zài)

C.转舵(tuó)咄咄(duō)徇职(xùn)拈轻怕重(zhān)

D.契约(qì )溃口(kuì )热忱(chén)矢志不渝(shǐ)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列小题。

扇子的起源和功用

付秀宏

①晋代《古今注》记载,扇子发端于殷代,以鸟羽制成,作仪卫之美。三国孔明之羽扇,非为自用,而是仪令之物。汉代之后,湖南竹扇、山东纨扇问世,才用之除热取凉。及宋时,折扇由朝鲜传入神州,张合自如,风行一时,苏东坡曾有“高丽白折扇,展之广尺余”的妙语。

②但是,中国人对扇子的使用和发展到后来却是艺术功用大于实际功能。一般来说,扇面之书画创作,以美态愉悦于人;而制作裱糊之时,却以精妙工艺潜化自身。苏州檀香扇、杭州绫绢扇、新会火画扇、自贡竹丝扇、江苏麦秆扇,声名遐迩。书画家在扇面写字取景,不求形似,但求神韵。飘逸造清凉,执扇祛暑气。

③明代大书画家祝枝山曾喻书扇为美女舞于瓦砾,乃盆景之象。其实,书扇环肥燕瘦,气候虽小,却能做到风云际会。吴子深、张大千等人的行书扇,文字如神龙升腾,达数十万港元之高价,令世人刮目。任伯年和赵之谦联袂的扇面,墨笔与金石同在,更价值不菲。

④喜好收藏明清闺秀折扇小楷的张中行,最爱其“形娟秀而神柔婉”。明清的书法扇面,最出众的是女性手迹,有薛素素、黄媛介、叶小鸾、周淑禧、李陀那、董小宛和马守真,或闺阁气韵,或工笔娟秀,或运风挟雷。

⑤女性与扇子,似乎是一对鸳鸯。“轻罗小扇扑流萤”“团扇团扇,美人病来遮面”等诗词,美兮雅兮,脍炙人口。执扇女子的形象,最早被唐寅画入《秋风纨扇图》。之后,闺秀画扇雅致迭出,陆小曼的仕女,顾青瑶的山水,郭娴的金鱼,江亚南的山水,丁慕冰的耄耋,皆为洁净本色。

⑥作为艺术品,扇面之画,讲求动息迷人。鸟兽虫鱼、人物山水,无不能画,贵在品味。有时仅画菊一枝、白菜一棵,也要清风雅意。上海博物馆收藏的唐寅扇面画《秋江垂钓》,清幽深邃,令人冥思。北京故宫博物馆珍藏的纵长59.5厘米、横宽152厘米的明代大折扇,一面画的是柳阴赏花,气息飘动,闲情如梦;一面画的是松下读书,主仆对语,儒风拂面。此画出自明宣德帝朱瞻基之手,为中国之最大折扇,乃罕见传世宝物。

⑦1982年《明清扇面画》六枚扇子邮票,依次为明代沈周《秋林独步图》、唐寅《枯木寒鸦图》、周之冕《竹雀图》、陈洪绶《松下题诗图》、清代恽寿平《菊花图》、王武《梧禽紫薇图》。把六把小小折扇放于一处,秋林美景、枯木寒鸦、竹雀闹春、松下题诗、菊花劲舞、喜鹊叫枝的自然玄妙扑面而来,天籁机趣栩栩如生。

⑧对于工笔书画家,定是意象在心间涌现,心迹在扇上流注。对于收藏使用者,必是悠然处见有意趣,挚爱间涌出性情。一朋友购得一把雪白鹅毛扇,折起像白鸽回巢,展开似白鹤亮翅,遂赞曰:“美,此处无墨胜有墨。”另一同事的客厅壁上,挂一把竹扇,白扇面只写四字隶书“宁静致远”,此时无声胜有声。

5 . 概括第①段说明的内容。

6 . 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一般来说,扇面之书画创作,以美态愉悦于人;而制作裱糊之时,却以精妙工艺潜化自身。

7 . 下面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北京故宫博物馆珍藏的纵长59.5厘米、横宽152厘米的明代大折扇,一面画的是柳阴赏花,气息飘动,闲情如梦。

8 . 文中多处引用古诗词,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发现每个人的精神力量

盛玉雷

①每一个寒冷的冬季,总会对温暖有着最深切的期盼。立春伊始,被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的《感动中国》如期播出。十位年度人物,或倾一己之力,或践一生之诺,用卓越的成就和感人的事迹,驱散着这个漫长冬季的寒意,传递着超越时间和地域的力量。

②从“东方红”“北斗”的声震寰宇,到“嫦娥”“玉兔”的飞天之旅,中国人仰望星空的伟大征程铺展开来;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的成功发射,让中国傲然挺立在量子科研前端、通信领域前沿……正是孙家栋、潘建伟这样的科学家默默耕耘,才架设起一条横亘星空的天线,与星辰为伴、同宇宙对话,在时代的进步和技术的更迭之中,刷新着我们追逐梦想、探索未来的活力。

③一棵茁壮成长的大树,不仅需要高耸入云的枝干,也需要茂密厚实的根系;一个拥抱未来的民族,不仅要有【甲】,也要有【乙】。我们看到,面对千度烈焰,王锋在小巷中带血的脚印,刻下无私无畏的生命赞歌;面朝泥洋大山,支月英用36年的美好年华,为两代人的童年送去希望;面对战机故障,张超在4.4秒的抉择中,用生命完成一个军人最后的使命,弥留之际依然执着“我还能不能飞”;不仅如此,耶鲁高材生秦玥飞扎根湖南农村、大国工匠李万君攻关高铁难题、医院院长郭小平创建红丝带学校、法官阿布列林捍卫法律尊严、大夫梁益建为病人奔走募捐……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个体,之所以能够“感动中国”,正在于无论是如涓涓细流的漫长坚守,还是惊天动地的辉煌瞬间,他们所迸发出的令人震撼的力量,回应着这个时代的精神渴求和信念坚守。

④无疑,“感动中国”只是一扇窗口,在十五载里所诞生的上百位年度人物,也只是中华民族厚重精神的代表,更多拥有坚定信念、笃定信仰的人们,才构成了我们【丙】。刚刚过去的春节,一位边防兵“喝牛奶”的照片感动了无数人。照片里,由于天寒地冻,牛奶已经冻成了冰块,战士只能撕开包装用嘴唇的温热去融化。十年饮冰,难

凉热血!一位战士代表了无数在春节期间仍然坚守岗位的人,他们以归途迢遥的坚守,换来了其他人回家过年的从容。其实,把视野从春节扩展到日常,无论是路边早餐摊位旁忙碌的夫妇,还是风里雨里永远在路上的快递小哥,抑或是在冷风中跺脚取暖的保安大叔,在每一个平凡人的背后,都有属于自己的坚守,都有荣光闪耀的时刻。正是在普通人的坚守里,蕴藏着每一个人都有的价值和力量。

⑤无数涓滴细流,最终汇成蜿蜒水道,奔向大江大海。当“感动中国”特别致敬奖颁给中国女排的刹那,不知让多少人再次感慨“女排精神”的回归。女排姑娘们众志成城,把12个人的力量凝聚成一股劲,荡气回肠问鼎奥运,为“团结就是力量”做出了最生动有力的注释。这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只要我们13亿多人民和衷共济,只要我们党永远同人民站在一起,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我们就一定能够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⑥从这个意义上,“感动中国”实际上提供了一个发现个体力量的契机,而当每个中国人的力量汇聚起来,便是坚如磐石的中国力量。

(选自《人民日报》)

9 . 读完这篇文章,你认为发现每个人的精神力量的意义是什么?(不超过30个字)

10 . 阅读文章第②-⑤段,概括说出“每个人的精神力量”中“每个人”指哪几类人?(用“不仅……,还……”的句式)

11 . 根据文意,将下面三个短语分别填入文中【甲】【乙】【丙】处。(只填序号)

①根深千尺的精神厚度②不朽的精神底座③仰望星空的精神高度

【甲】处应填:________ 【乙】处应填:________

【丙】处应填:________

三、句子默写

12 . 古诗文名句默写。

(1)深林人不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竹里馆》王维)

(2)谁家玉笛暗飞声,__________________。(《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 (《登飞来峰》王安石)

(4)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____________。(《晚春》韩愈)

(5)家国情怀,是人类共有的一种朴素情感。岑参的《逢入京使》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写出了思念家园的悲伤;《木兰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写出了木兰为报效国家,奔赴战场的飒爽英姿。

四、诗歌鉴赏

(一)

山中

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登楼

韦应物①

兹楼日登眺,流岁暗蹉跎。

坐厌淮南守②,秋山红树③多。

(注)①韦应物:唐代山水田园诗人,身居官场,常怀归隐之心。

②守:担任太守。③红树:只是满树红叶。

13 . “坐厌淮南守”一句直接抒情,表达作者对官场的厌恶;《山中》一诗中也属于直接抒情的一句是“”。

14 . 结合全诗说说,你对“流岁暗蹉跎”的理解,并分析其作用

15 . 下列诗句,借叶所表达的情绪与“秋山红树多”表达的情绪不相近的一项是()

A.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宣宗宫人《题红叶》)

B.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王勃《山中》)

C.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王昌龄《采莲曲》)

D.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五、语言表达

16 . 修改下面请假条中的三处错误。

请假条

王老师:

昨天晚上,我得了急性肠胃炎,现正在人民医院接受治疗,不能到校学习,请假两天,务必要请给我。

此致,敬礼

2019年4月3日

请假人:张丹

六、名著阅读

17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被誉为“的旗帜与人生的教科书”,其最大的成功之处是塑造了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

七、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

生活是语文的源泉,语文是生活的镜子。七年级某个班举行了一次“漫游语文世界”的活动:

18 . 〔缤纷课堂〕语文课代表在课堂上深情念了一段感受语文的话:语文是处处闻啼鸟的春;语文是荷花映日红的夏;语文是仙鹤排云上的秋;语文是梅花独自开的冬。这段话里包含有四句古诗,你知道吗?写出两句即可。

19 . 按要求仿写(在下面的横线上补写一个与前面句式相同、语意连贯的句子)。

读沙漠,读出了它坦荡豪放的胸怀;读太阳,读出了它普照万物的无私;

八、作文

20 . 小作文:

希望中学于5月1日到你校开展以“结对帮扶”为主题的活动,活动中,希望中学捐赠给你校经典文学名著、科普类书籍共300本。你是学生会主席小明,现在要由你经手代写一张收条。要求:内容齐全、格式正确。

21 . 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交流无处不在。一次对话、一个眼神、一丝动作、一封书信……都是交流。请以“触动心灵的交流”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