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梅州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D卷(模拟)

梅州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D卷(模拟)

梅州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D卷(模拟)
梅州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D卷(模拟)

梅州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D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4题;共8分)

1. (2分)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气概飘缈温驯大相径庭

B . 余晖料峭栅栏孤苦伶仃

C . 搏学虐待懒惰油然而生

D . 悔恨枉然倜傥翻来复去

2. (2分)(2017·随州)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①科学的发展创造了一个新奇美好的世界,是人类对未来充满_______。

②家家户户门楣上挂着艾草,植物的草香_______着艾叶的芬芳,萦绕在五月乡村的上空。

③发展特色旅游产业,我们随州有着_______的资源优势。

④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凭借_______的故事情节和细腻深刻的人性描摹赢得观众一致好评。

A . 憧憬融合独一无二扣人心弦

B . 幻想融合得天独厚触目惊心

C . 憧憬混合得天独厚扣人心弦

D . 幻想混合独一无二触目惊心

3. (2分)(2017·黔东南) 下列对语文知识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微博”“多彩”“唱响”(分析:这三个词语依次是名词、形容词、动词)

B . “精准扶贫”“一带一路”“全民阅读”“亲近自然”(分析:这四个短语依次是偏正短语、并列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

C . 驴友们半夜就登上了雷公山顶,不畏凉气袭人,目的是为了能够观赏到日出的壮观景象.(没有语病)

D . 在践行“尊老爱幼”传统美德活动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执行力不足,二是方法不当.(分析:应删去“不足”、“不当”)

4. (2分)下列作品、朝代(国别)、作者信息搭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海燕》英国高尔基

B . 《马说》唐韩愈

C . 《天净沙·秋思》宋马致远

D . 《白杨礼赞》现代郭沫若

二、默写 (共1题;共12分)

5. (12分) (2017八下·西安月考) 古诗文默写。

(1)

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行路难》

(2)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________。

(3)

________,草色遥看近却无。《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4)

________,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

(5)

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登飞来峰》)

(6)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________,似与游者相乐。《小石潭记》

(7)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景写冬雪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8)

《己亥杂诗》中,作者以落花为喻,表明心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9)

《醉翁亭记》一文中,描写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2分)

6. (2分)选出对《观沧海》的内容和形式分析不当的一项()

A .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写登临的地点和目的。“观沧海”一语统领全诗。两句显示了作者的壮阔胸怀。

B . “水何澹澹”等六句,写海水和山岛的景象。“竦峙”表现山岛巍然屹立的形象;“丛生”形容杂草的长势,给人以人生苦短的感受;最后表现了大海的气势。

C . “日月之行”等四句,写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景象。诗人以丰富奇特的想象绘制了大海的形象,并借此抒发自己建立功业的愿望。

D .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两句,是合乐时的终止句,一般与正文内容无关,但在本诗中却与诗的意境融为一体。

四、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7分)

7. (17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甲】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已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口阚,断其喉,尽

其肉,乃去。

【乙】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①,中山人予之。猫善扑鼠及鸡。月余,鼠尽而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②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于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③,坏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④而去夫猫也?

【注释】①中山:地名②盍:何不③垣墉:墙壁④若之何:为什么?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的实词。

①以为且噬已②益习其声

③乞猫于中山④去饥寒犹远

(2)

下列加线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 吾之患在鼠放之山下

B . 船载以入我以日始初时去人近

C . 慭慭然颓然碧窈

D . 至则无可用弗食鸡则已耳

(3)

翻译句子。

①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②中山人予之。善扑鼠及鸡。

③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

(4)

从【甲】【乙】两文中,你分别领悟到了什么道理?

五、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55分)

8. (10分)认真阅读以下材料,按照要求,完成后面的两个活动。

今年适逢我国唐代大诗人杜甫诞辰1300周年,语文课本中的杜甫画像被部分同学涂改成了一些可笑的漫画,如机枪男、滑板哥(如下图)、海盗、火影忍者、宠物小精灵等新形象,“杜甫很忙”这句话很快走红。之后,李白、辛弃疾也未能幸免。对此,有人赞成,有人反对,也有人不置可否。

(1)

对这种以涂鸦方式戏说历史人物的做法,你怎么看?请阐明你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成理,字数在70个字以内。

(2)

仿照示例,把你最熟悉的一位历史人物介绍给大家。要求正确概括其主要事迹,反映人物特点,至少采用一种修辞手法。

示例:在鲁国面临生死存亡之际,他深谋远虑,挺身请见;他从容不迫,战于长勺;他一鼓作气,创造了以弱胜强的成功战例。他就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的谋士——曹刿。

9. (20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后母的三巴掌

从六岁至今,跟后母一起生活了30年,烙在我骨血里磨不掉的是后母印在我屁股上的三巴掌。

第一巴掌是我8岁那年夏天,我同伙伴从卖甜瓜的老头儿筐里偷了一只甜瓜,跑回家躲在街门后头吃。

“哪来的?”后母看出不对劲儿了。

“偷的。”我还觉得挺得意,挺能耐。

“啪!”后母二话没说,把我拽过去照准屁股就是一巴掌,又响又干脆。疼得我腿肚儿直转筋,咧开嘴半天没哭出音来。

“做贼!与老鼠一个祖宗!恨死人!把瓜扔了!不许吃!给,给老头儿送钱去!”后母那严酷的表情是我从没见过的,我怕极了,不敢哭,接过两毛钱扔了瓜咧着嘴给卖瓜的送钱去。

从此,别人多稀罕的东西都没动过我的心。

第二巴掌是我10岁那年。

要过年了,父亲交给后母一沓钱说:“准备过年,再给二小买几袋奶粉,别光喝炒面糊糊了。”

二小是我刚出生的弟弟,后母没奶水,老喂他炒面糊糊。

我看见后母将钱压在席底下。

“阿巧”,前邻居二奶奶一大清早叫开我家门,喘着粗气在院子里跟后母说话,“章媳妇要生孩子生不出来得送医院,你手头有钱不?”“有。”我听见后母只说了一个字便往屋里跑。我赶紧把席底下的钱换了地方。“嗯?”后母揭开席一怔。“兴许是他爹又换了地方了,你先送人上医院,我去找他爹,随后给你送去,200块整。”

二奶奶小跑走了。我神秘兮兮地把钱给后母看:“过年呢,不借给她。”

后母二话没说,一把把我从被窝里薅出来,照准屁股“啪”就是一巴掌,疼得我直蹦高,她却夺过钱跑出去了。

“小孩子家家的,不学理性,谁还能没个病灾的,等自己陷在坑里就找不着道儿了。”后母回来后并不哄我,还瞪着眼训我。

父亲知道了,说“该把屁股打碎。”

从此,“帮”字在我的理解里有了深刻而特殊的含义。

第三巴掌是我14岁那年。

我考上了县里的重点初中,但吃住自理家里负担不了。

“我不上了,帮娘喂猪吧。借人求人多难。”我吃饭时说。后母二话没说,把我揪起来照准屁股“啪”就是一巴掌。疼得直钻心,但我没哭,因为我稍懂人事了,知道听后母巴掌后的教训才重要。

“一指头年纪,还没见事就先低头!抬起来!不念书,大了能中屁用!我去求人借,还用你费心!再有这想法眼睛抠出来喂猪!”我哭了,不是因为屁股疼,而是在我理解后母一片心血之后感动得哭了。我在内心发誓:“等我会写文章时,一定先写后母。”

(1)

简要概括引出“后母的三巴掌”的三件事:

第一件事:

第二件事:

第三件事:

(2)

“后母的三巴掌”给“我”的深刻教益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3)

文中三次细写了“我”挨打后的感受,试分析下列句子表达效果。

“疼得我腿肚儿直转筋,咧开嘴半天没哭出音来。”

“疼得我直蹦高,她却夺过钱跑出去了。”

“疼得直钻心,但我没哭,因为我稍懂人事了,知道听后母巴掌后的教训才重要。”

(4)

简析文中“后母”的性格特征。

10. (25分)阅读完成各题。

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定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像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怀疑不仅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对于别人的话,不经过思索,都不打折扣的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答案。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起来。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清代的一位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便问《大学》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塾师告诉他《大学》是周代的书,朱子是宋代的大儒;他便问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著者的意思。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抱怀疑的态度,常常____________,常常____________,常常____________;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古往今来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产生的。若使后之学者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也就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1)第一个文段是希望我们拥有________精神,第二个文段指出________精神的重要。

(2)请在第一文段中画出与第二段意思相同的句子。

(3)下面是第二段三个横线上的内容,正确的顺序应是________。

A . 评判书中的学说

B . 和书中的学说辩论

C . 修正书中的学说

(4)举例说明第二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5)第二文段中划线词“这样”指代的内容是什么?

(6)你认为这两个文段所提出的观点有什么联系?请写在下面。

六、作文 (共2题;共10分)

11. (5分) (2019九下·乌海期中) 作文

生活处处有感悟,一次真诚的心灵碰撞,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一次拼搏的汗水,激发了内在的潜能;一次乐观的转变,翻转了最终的结局;一次陌生人的街头遇见,让你感到生活的美好……

请以“与相遇”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12. (5分)(2014·十堰) 任选一题作文

请以“做”为话题作文。

要求:①另拟题目作文。②内容具体,情感真挚,积极向上。③除诗歌、戏剧外,不限文体。④不少于600字。

⑤文中若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请用“××”代替。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4题;共8分)

1-1、

2-1、

3-1、

4-1、

二、默写 (共1题;共12分)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2分)

6-1、

四、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7分)

7-1、

7-2、

7-3、

五、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55分)

8-1、

8-2、

9-1、

9-2、

9-3、

9-4、

10-1、

10-2、

10-3、

10-4、

10-5、

六、作文 (共2题;共10分)

11-1、

12-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