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遗传学试卷

遗传学试卷

遗传学试卷
遗传学试卷

第四章-1 分离规律

一、回答问题

1.显性和隐性这两个名词是否适用于像红色面包霉这样的生物?为什么?

2.规律的实质是什么?怎样验证分离规律?

3.请分析一对因子杂交的6种可能组合的亲代和子代的关系

4.请设计一个由F1植株玉米上所收下的穗子分离出一个纯种的试验方案。

5.为什么说分离现象比显性现象有更重要的意义?

6.父母双方的血型均为A,孩子中3/4为A型,1/4为O型,亲本的基因型如何?

7.将基因型为Aabb的玉米给基因型为aaBb的玉米授粉所得子粒的胚乳基因型有哪几种?

8.一个群体中一条常染色体的一个位点上有4种不同的复等位基因。在这个群体的二倍体中将有多少不同的基因型?

9.显性现象的表现有哪几种形式?显性现象的实质是什么?

10.用开红花的紫菜莉与开白花的植株杂交,F2代分离比为 1:2:1,为什么?写出其遗传过程。

11.用白色亲本bb与一未知基因型的黑色个体进行测交,测交一代出现的数量几乎相等的黑色和白色个体,问未知基因型?

12.显性等位基因B控制果蝇的野生型体色,其隐性等位基因b产生黑体。对一野生型雌果蝇进行测交,后代中得52黑和58野生型。如果把野生型F1雌蝇同它们的黑体F1雄蝇杂交,那么在F2中基因型期望比和表现型期望比各多少?

13.在仅研究一对基因的群体中可能有几种不同的交配?

14.番茄中,圆果(O)对长方果(O)显性,写出下列植株基因型

a、来自:纯合圆果亲本的植株;

b、来自长方果亲本的植株;

C、由测交产生的圆果植株;

D、由两因果植株杂交得到的长方果后代;

15.在AaBBCC×Aabbcc的杂交后代中,A基因纯合的个体占多大比率?

16.具有a)AA、b)Aa、c)aa基因型的植株会形成何种类型的配子?

17.番茄果皮有红色和黄色的。用这两种表现型做下列杂交:

红色×红色→75红色

红色×红色→63红色、15黄色

黄色×黄色→81黄色

红色×黄色→68红色

红色×黄色→47红色、53黄色

a.哪种表现型是显性?

b. 每种杂交的亲本和后代的基因型是什么?

18.在一种植物中,紫花×蓝花产生紫花和蓝花各半的后代,但是蓝花×蓝花,后代全是蓝花。说明:

a.蓝花和紫花植株的基因型;

b.哪种表型是显性性状?

19.玉米对某种真菌病的抗性与一对基因H和h有关,已知感病基因(H)对抗病基因(h)为完全显性。若以一个抗病植株:(早)同一个纯合感病植株(3)杂交,则下列两亲本及F1代的某些。组织细胞的基因型是什么:精核;b.卵核;c.极核;d.F1

胚;e.F1种子胚乳;f.F1种子的种皮。

20.纯种甜粒玉米和纯种非甜粒玉米间行种植,收获时发现。甜粒玉米果穗上结有非甜粒的子实,而非甜粒玉米果穗上找不到甜粒的子实。如何解释这种现象?怎样验证你的解释?

21.人的白化是由于存在一个隐性基因。一对男女准备结婚。并想知道其小孩出现白化的概率。若a.两个是正常人,但每一个有一个亲代是白化的;b.男人是白化的,女人是正常的,但其父是白化的;c.男人是白化,女人家庭只是近三代没有白化,出现。你能告诉他们什么?

22.人类眼睛的颜色一般是遗传的。褐色是由于一个显性基因B,蓝色是由于一个隐性基因b决定的。问:

a.一个蓝眼男人同一个褐眼女人(其母亲是蓝眼)结婚,他们的孩子中蓝眼的比例是多少?

b.褐眼男人同蓝眼女人结婚,第一个孩子是蓝眼。男人的基因型当如何?

c.一个褐眼男人同一个蓝眼女人结婚。他们有8个孩子,都是褐眼。你能肯定男人是纯合体或杂合体吗?哪一种可能性大?如果第9个孩子是蓝眼,那么这将有助于回答这一问题吗?

23.有三个高粱品系,甲、乙均为非甜秆,丙为甜秆,彼此杂交,其遗传动态式如下:a.甲×乙→全非甜→F2分离出两种类型:其中一种全非甜,另一种呈现3:1非甜与甜的分离。

b.甲×丙→非甜78:甜76株

分离不分离

c.乙×丙十全非甜→268株非甜:89株甜请分析遗传性质及三个品系的基因型。

24.两只卷翅果蝇交配,F1中有341只卷翅,162只正常,试解释这一现象。

25.两株黑种皮菜豆植株杂交,得到的全是黑种皮植株。能确定亲本的基因型吗?

26.为什么外表上看来很相似的个体,产生的后代有时很不相同?

27.什么方法鉴别某个体是纯合体,还是杂合体?

28.小麦无芒基因A为显性,有芒基因a为隐性。写出下列各杂交组合中F1的基因型和表现型。每一组合的F1群体中,出现无芒或有芒个体的机会各为多少?

a. AA×aa b. AA×Aa c. Aa×Aa d.Aa×aa

e.aa×aa

29.小麦毛颖基因P为显性,光颖基因F为隐性。写出下列杂交组合的亲本基因型。

a.毛颖x毛颖,后代全部毛颖;

b.毛颖x毛颖,后代3/4毛颖:1/4光颖;

c.毛颖×光颖,后代1/2毛颖:1/2光颖。

30.萝卜块根的形状有长形的,圆形的,有椭圆形的,以下是不同类型杂交的结果:长型×圆型→595椭圆形

长型×椭圆形→205长形,201椭圆形。

椭圆形×圆形→1的椭圆形,202圆形

椭圆形×椭圆形→58长型,112椭圆形,61圆形

说明萝卜块根形状属于什么遗传类型,并自定基因符号,标明上述各杂交组合亲本及后代的基因型。

31.简要说明分离规律的细胞学基础。

32.小麦是自花授扮作物,在杂交育种中母本必须去雄。已知小麦无芒对有芒是显性。为了在田间种植Fl时,拔除伪杂种植株(因去雄不彻底由自交结实的种子长出的植株)o下面两种杂交组合方式中:

a. 母本无芒×父本有芒

b. 母本有芒×父本无芒

你认为哪一种方式对鉴别伪杂种有利,并说明理由。注:亲本都是纯合体。

33.有人说311的分离比例就是分离规律,对不对?你认为出现3:1的分离比例必须具备哪些主要条件?

34.有人认为分离规律的表现总是3:1。如果找不到3:1,就否定分离规律,甚至否定基因学说。对吗?

二、判断对错

1.根据分离规律,杂种相对遗传因子发生分离,纯种的遗传因子不分离。

2.遗传是指子代的性状必须和亲代相似,例如红花植株的后代都是红花。

3.无性繁殖的后代不像有性繁殖的后代那样发生分离。

4.“基因”一词最初是由摩尔根提出来的。

5.孟德尔利用豌豆作试材,抓住粒部性状来研究遗传变异规律。他在15株杂种一代的自交株上共收到556粒种子,分成四类型,这些种子即是F1。

6.符合分离规律的遗传性状在自交F2代性状的分离比例上至少表现有三种形式,3:1:1:2:1:1:1。

7.测交子代表现型的种类和比例正好反映了被测个体所产生的配子种类和比例。

8.隐性性状一旦出现,一般能稳定遗传而显性性状还有继续分离的可能。

9.近亲婚配时,子女中出现遗传病的可能性要比非近亲婚配者高得多。

三、填空

1.遗传学中把同一单位性状的相对差异称为 。

2.两个亲本杂交,在子代个体内双亲的性状均有表现,这是 基因的

性。

3.个体的 称为基因型,表现型是指生物体所表现的 。

4.成对的基因都是 的,这在遗传上称为 成称纯合体。

5.根据测交于代(F t )所出现的表现型的 和 ,可以确定 个体的 。

6,对于多数二倍体生物,城完全显性的情况下,F 2代表现型的分离比为 。

7.成对的基因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彼此 ,互不干扰,因而配子中只具有成对基因的 ,在遗传上它是 的。

8.分离规律的一个核心问题是杂种一代在形成 时,成对的基因彼此 ,产生数目相等的 。

四、名词解释

性状 单位性状 相对性状 显性性状 隐性性状 中间性状 性状分离 基因 等位基因 基因型 表现型 纯合体 杂合体 测交 完全显性 不完全显性 自交 共显性

第四章-2 独立分配规律

一、回答问题

1.花生的种皮紫色(R )对红色(r )为显性,厚壳(T )对薄壳(t )为显性。R-r 和T-t 是独立遗传的。指出下列各种杂交组的:a. 亲本的表现型、配子种类和比例;b. F 1的基因型种类和比例、表现型种类和比例。

①TTrr ×ttRR ②TTRR ×ttrr

③TtRr×ttRr ④ttRr×Ttrr

2.番茄的红果(Y )对黄果(y )为显性,二室(M )对多室(m )为显性。两对基因是独立遗传的。当一株红果、二室的番茄与一株红果、多室的番茄杂交后,子一代(F 1)群体内有:83的植株为红果、二室的,83是红果、多室的,81是黄果、二室的,8

1是黄果、

多室的。试问这两个亲本植株是怎样的基因型?

3.下表是不同小麦品种杂交后代产生的各种不同表现型的比例,试写出各个亲本的基因型。

亲本组合毛颖抗锈毛颖感锈光颖抗锈光颖感锈

a. 毛颖感锈×光颖感锈0 18 0 14

b. 毛颖抗锈×光颖感锈 10 8 8 9

c. 毛颖抗锈×光颖抗锈15 7 16 5

d. 毛颖抗锈×光颖抗锈 0 0 32 12

4.大麦的刺芒(R)对光芒(r)为显性,黑稃(B)对白稃(b)为显性。现有甲品种为白稃、刺芒;而乙品种为黑稃、光芒。怎样获得白样、光芒的新品种?

5.小麦的刺芒(P)对光芒(p)为显性,抗锈(R)是感锈(r)的显性,无芒(A)是有芒(a)的显性。这三对基因为独立遗传,它们之间没有互作。已知小麦品种杂交亲本的基因型如下,试述F1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a.PPRRAa×ppRraa b. pprrAa×PpRraa C. PpRRAa×PpRrAa

6.光颖、抗锈、无芒(ppRRaa)小麦和毛颖、感锈、有芒

(PPrraa)小麦杂交,希望从F3选出毛颖、抗锈、无芒(PPRRAA) 的小麦10个株系,试问在F2群体中至少应选择表现型为毛颖、抗锈、无芒(P-R-A-)的小麦多少株?

7.设有三对独立遗传、彼此没有互作,并且表现完全显性的基因Aa、Bb、Cc,在杂合基因型个体AaBbCc(F1)自交所得的F2群体中,试求具有5显性基因和1隐性基因的个体的频率,以及具有2显性性状和l隐性性状个体的频率。

8.设玉米籽粒有色是独立遗传的三显性基因互作的结果,基因型为A—B—C—的籽粒有色,其余基因型的籽粒均无色。一个有色籽粒植株与以下三个纯合品系分别杂交,获得下列结果:

a.与aaccRR品系杂交,获得50%有色籽粒;

b.与aaCCrr品系杂交,获得25%有色籽粒;

c.与AAccH品系杂交,获得50%有色籽粒。

试问这个有色籽粒亲本是怎样的基因型?

9.南瓜果皮有白、黄、绿色三种。黄果皮与白果皮品种杂交;F1全是白皮。F2中有12白:3黄:1绿。写出亲本基因型;

10.两个白花香豌豆品种杂交后,Fl为紫花,F2中有55株紫花, 45株白花植株。问:这是什么表现型类型?亲本、F1和F 2的基因型如何?

11.基因型为AaBbCCddEeFF的个体,可能产生的配子类型是多少?

12.基因型为AaBbCc的两亲本,这三对基因为独立遗传,所产生的基因型为aabbcc 的子代的比例是多少?

13.如果一个植株对4个显性基因是纯合的,另一个植株对相应的4个隐性基因是纯合的,把这两个植株相互杂交,问F2中基因型和表现型像亲代父母本的各有多少?

14.在金鱼草中,花色是一对等位基因决定的:基因R控制红色,r决定白色。叶形是由另外一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的:N基因控制狭形叶,n决定阔叶。基因型纯合的红花阔叶植株与另一基因型纯合的白花狭叶植株杂交,F1为粉色花中宽叶。如F1自交,F2的基因型和表现型频率怎样?

15.在人类中,D基因对耳蜗管的形成是必须的,E基因对听神经的发育是必需的,二缺一即聋。那么,两位正常双亲如何生育出一个聋子的孩子,而两个聋子的双亲又如何生育出一个正常的孩子?

16.在果蝇中,隐性黑色基因(s)控制身体黑色,另一隐性,黑色控制基因(t)抑制黑色基因的表达,使果蝇呈灰色。基因型s sT 呈黑色,其他(sstt,s t ,S tt)为正常灰色。预

期从SsTt×ssTt杂交中获得的子代如何?

17.使黄色母鸡与蓝色公鸡交配。其子代中半数是蓝色的;其余,或为黑色,或是“灰”白色的。将后两种类型交配时,其全部子代又都是“蓝”色鸡。试作解释。

18.在南瓜中,果实白色是由显性基因Y决定的,黄果是由与其等位的隐性基因y决定;果实盘状是由显性基因S决定的,球状果是由隐性等位基因s决定的。白色盘状果类型与黄色球状果类型杂交,F1为白色盘状果,请写出F2的表现型比例?

19.豌豆中高茎对矮茎为显性,圆粒种子对皱粒种子为显性。这些性状分别是由如下等位基因决定的:T, t; R, r。

假定用基因型未知的植株进行如下杂交,请依所获结果写出亲本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

子代表现型

亲本表现型

高圆高皱矮圆矮皱高圆×矮皱66 70 73 69

矮圆×高皱 128 0 0 0

80 0 0

矮圆×高皱 84

104

96

104

高皱×矮圆 99

20.在AaBbCcdd×AabbccDd杂交中。

a. 指出后代中AaBbCcDd个体占多少?

b. 指出后代中有B基因的个体占多少?

21.小麦决定无芒性状的基加B对决定有芒性状的基因b为显性,决定红穗性状的基因R 对决定白穗性状的基因r为显性。无芒白穗植株同有芒红穗植株杂交,得到32株无芒红穗和33株无芒白穗。请确定亲本的基因型。

22.果蝇体色褐色(E)对体色黑色(e)为显性,正常长翅(D)对短翅(d)为显性,用褐色长翅的雌果蝇同褐色短翅的雄果蝇杂交,后代有褐长,褐短,黑短,黑长四种表现型,请写出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和后代的基因型?

23.玉米果皮的巧克力色(C)对无色(c)为显性,胚乳的非糯质(Wx)对糯质(Wx)为显性。这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第2和第9条染色体上。用无色果皮糯质胚乳的品质(♀)与巧克力色非糯质胚乳的品系(♂)杂交,问:

a. 母本植株所结籽粒(F1)的果皮及胚乳的基因型及表现型如何?

b. 让F1自交,所得种子的果皮和胚乳的基因型及表现型如何?

c. 让F1作母本与双隐性亲本回交,子代籽粒的果皮和胚乳的基因型及表现型如何?

24.写出玉米下列杂交当年获得的种子胚、胚乳、果皮细胞中的有关基因型:

♀白果皮(pp)糯粒(wxwx)矮株(dd)×♂红果皮(PP)非糯(WxWx)高株(DD)

如果第二年将杂交种子种下,并以Fl株的花粉自交,各部分会表现怎样的性状?

25.金鱼草中红花宽叶和白花窄叶杂交的F2有下列表现型:

红花宽叶10株,红花窄叶10株,红花中等叶20株,粉红花宽叶20株,粉红花中等叶40株,粉红花窄叶20株,白花窄叶10株,白花中等叶20株,白花宽叶10株。

问:

a.两亲本植株由几对基因控制,属何种显隐性关系?

b.所得到表现型中哪几种是纯合的?

26.显性作用和上位作用有什么区别?

27.番茄方型果受F基因控制,G基因对其有显性抑制效应,且独立遗传,没有显性F 基因或F基因受抑制时皆为圆形果。对FFgg×ffGG的Fl测交,问Ft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如何?

28.两对基因的遗传,F2代四种表现型呈现9:3:3:1的分离比例的原因是什么?

29.两个均为绿株的水稻杂交,Fl·仍为绿株,可是在自交F2和测交F t内部都分离出了

紫株。请解释原因。

30.在某些植物中,红色素是由无色前体酶促合成的,紫色素是在酶的作用下红色素分子上加上一个-OH形成的。在紫×紫杂交中,所得Fl代中有81株紫色,27株红色,36株白色个体。

问:

a.杂交中包括几对基因?

b.紫色亲本的基因是什么?

c.Fl代三种表现型的基因型是什么?

31.萝卜有圆、椭圆和长形之分。已知长x圆的Fl全是椭圆个体。萝卜颜色有红紫和白三种,红×白的F l全是紫色的,若紫色、椭圆x紫色、椭圆,其后代有哪些纯种表现型?

32.燕麦种皮颜色的遗传,黑色由显性基因A控制,灰色由B基因控制,A对B有上位作用。将两亲本杂交后得Fl全是黑色种皮的植株,F2中黑色、灰色和白色种子植株的比例为12:3: 1。请确定原始材料可能的基因型。

33.在牛中,无角对有角为显性;花色毛是红色基因和白色基因杂合的结果,用花毛无角杂合的公牛同花毛角母牛交配,后代中花毛有角牛的比例是多少?

34.家蚕黄茧基因是Y,白茧基因y;另外还有一个非等位抑制基因I,它存在时抑制黄色基因Y的作用,而使蚕茧变为白色。一个结白茧的蚕与另一结白茧的蚕杂交,子代中结白茧的与结黄茧的比例是3:1。问两个亲本的基因型怎样?

35.晚熟而抗病和早熟而不抗病的两个纯合水稻品种杂交,

假设晚熟(M)部抗病(R)是显性,两对基因又分别在两对染色体上。说明下列问题:a.Fl的表现型和基因型是什么?

b.F2有哪几种表现型?其比例如何?

c.要选出能稳定遗传的纯种早熟和抗病品种,基因型必须是什么?

36.两个都开白花的品种杂交,Fl全开红花,但在F2群体内某个红花株与一个白花株杂交,其后代又呈白花与红花植株按3:1分离。请分析:a.两个亲本的基因型;b.F2内进行杂交的红花株与白花株的基因型;c.遗传性质。

37.在一番茄自交后代群体中,发现有37株红果、稀短毛茎,19株红果、无毛茎,18株红果、有毛茎,13株黄果、稀短毛茎,。7株黄果、有毛茎及6株黄果、无毛茎。指出亲本植株的基因型及表现型。

38.举例说明显性上位性作用。

39.以番茄的红果(H)、二室(m)、抗病(限)纯种与红果(H)。多室(M)、不抗病(r)纯种杂交,欲想在F3得到红果多室抗病4个纯株系,那么F2至少应选多少株?(三对基因为独立遗传)

40.设T表示高茎,t表示矮茎;G表示绿色豆英,g表示黄色豆荚。杂种豌豆TtGg 与TtGg杂交,后代各种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概率是多少?

41.某基因型为AaBbccDdEe的个体自交后代中出现基因型为AAbbCcDDee的个体的概率是多少?

42.已知下列5个香豌豆的不同杂交结果,求出各个亲本的一种基因型。

a.白花×白花——十35紫花,36白花

b.白花×白花—十35紫花,105白花

c.紫花×白花—十35紫花,36白花

43.芥菜的果实是典型的三角形,但偶尔也见到卵形果的个体。纯系三角形x卵形得到的Fl代全是三角形。Fl代自交得F2代,其中有6%的个体的果形为卵形。用字母表示出a.卵形果,b.Fl代的三角形果,c.—F2代中的三角形果的基因型。

44.在玉米的橙色苗非糯质胚乳(ggwxWx)和绿苗糯质胚乳(GGwxwx)的两个品系中杂

交,产生的Fl代是绿苗非糯质的。让Fl代自交得到F2代,再让F2代中某些个体自交得F3代;如下例:

F2 F3

1)绿、非糯插→ 42绿、非糯;14绿、糯

2)绿、糯→ 76绿、糯

3)橙、非糯→ 58橙、非糯;19橙、糯

4)橙、非糯→ 85橙、非糯

5)绿、非糯→ 102绿、非糯

6)绿、非糯→ 79绿、非糯;21橙、非糯

7)绿、糯→ 47绿、糯;16橙、糯

8)绿、非糯→ 63绿、非糯;19橙、非糯

22绿、糯;7橙、糯。

a.指出上例自交的F2代植株的基因型。.

b.指出F2中植株3)产生的花粉种类及其比例.。

c.指出F2中植株8)产生的卵细胞种类及其比例。

45.用紫花矮茎豌豆和白花矮茎豌豆杂交,产生紫花矮茎后代。用白花高茎豌豆和白花矮茎豌豆杂交产生的后代为白花高茎。a.如果亲本的这两对基因都是纯合的,每一对性状中哪种性状是显性的?b.将上述两组杂交组合的后代再相互杂交,第—三代有哪几种类型,比例如何?(P为紫花,p为白花,T为高茎,t为矮茎)

46.在某一咖啡植物中,连续开花(f)对季节性开花(F)为隐性,非皱叶(c)对皱叶(C)为隐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让连续开花的正常叶植株同季节性开花的皱叶品种杂交,产生的Fl代全是季节性开花的皱叶植株。在Fl代植株间进行相互授扮,产生下列后代:连续开花、皱叶;连续开花、非皱叶;季节性开花、皱叶;季节性开花、非皱叶。

a.指出亲本和F1个体的基因型。

b.若F:代共有96株,那F2代各表现型预期植株数是多少?

c.F2中两个性状均是杂合植株的预期数是多少?

d.F2中连续开花是纯合的,而皱叶是杂合的植株是多少?

e.F2中季节性开花和正常叶是纯合的植株预期数是多少?

47.在家狗中,基因型A—B—为黑色,aaB—赤褐色,A—bb红色,aabb柠檬色。一个黑狗与柠檬色狗交配生一只黑色小狗。如果这只黑狗与另一只基因型相同的狗交配,预期子代的比例如何?

48.经辐射诱变处理的一个紫花香豌豆品秧的后代里出现了几株白花个体。如与紫花的亲本杂交,出现了紫花,而在白花与白花杂交后代里出现了紫花植株。请解释和分析该试验的原因。

49.在果蝇中,让卷翅纯合长刚毛的雌果蝇同一个短粗刚毛、纯合正常翅的雄果蝇交配,其子代组成是:15只卷翅长刚毛,14只卷翅短刚毛,16只正常翅长刚毛,13只正常翅短刚毛。

a.与卷翅、短刚毛有关的基因是显性还是隐性?

b.亲本的基因型是什么?

c.子代的基因型是什么?

50.基因型为Aa肋CcDd的Fl植株自交,各对基因是独立的完全显性遗传,试述在其自交群体内每一类表现型可能出现的频率;

51.如果F2的比值为:a.13:3;b.15:1;c.9:3:4;d.12:3:1;e.1:2:1:2:4:2:1:2:1。试问如果它们的F1与全隐性个体测交,那么预期的表现型比值应是什么? :

二、判断对错

1.减数分裂的后期I各对同源染色体彼此互不干扰地分离,而非同源染色体则自由组合,从而引起非等位基因重组。

2.不同的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在遗传过程中,这一对因子与另一对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各自独立地分配到配子中去的。

3.由两对或两对以上的基因同时决定一个单位性状的遗传,这是互作遗传,其细胞学实质同孟德尔的独立遗传。

三、选择正确答案

1.某杂交组合的F2群体呈现9l 7的分离比例。请问该遗传的性质①p1和P2的基因型②F1的基因型③;涉及几个连锁群④;Fl产生配子种类及比例⑤。

① a. 独立遗传 b. 互补遗传

c. 抑制作用

d. 连锁遗传

②a.AAb6×aaBB b.AABB×aabb

c. Aabb×aaBb d. AaBb×AaBb

③a. AABB b. AaBD c. AaBb d. AABb

④a. 4 b. 3 c.2 d. 1

⑤a. 2; 1:1 b. 2;≠1 :1 c. 4; ≠(1:1)2 d. 4; (1:1)2

2.三对独立基因杂种(AaBbDd)形成的不同配子的种类是:

a. 2

b. 4

c. 8

d. 16

四、填空

1.许多基因影响同一性状表现的现象称为。

2.三对独立基因杂种F1产生的不同配子种类共种,F2基因型种类为种,其中纯合基因型的种类为种。

3.基因内互作是指。

4.两对基因互作的主要方式有,,,,,。

5.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有两对是独立遗传的(Aa和Bb),有三对是完全连锁的(EFG /efg)。现有五对基因全是杂合的植物体自交,子代中显性纯合体的比例是

6.对等位基因间为完全显隐性关系的n对独立基因杂合体,经自交,在自交群体内,能够分离出比例为的种不同表现型的后代个体;如果用隐性品种与该杂合体测交会分离出比例的种不同表现型的后代个体。

7.基因互作可以分为互作和互作。

8.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每对同源染色体上的每一对等位基因发生,而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之间可以

五、名词解释

基因互作互补作用互补基因积加作用..重叠作用重叠基因上位性下位性显性上位作用隐性上位作用抑制作用基因内互作基因间互作多因一效一因多效返祖现象

医学遗传学试题A答案

滨州医学院 《医学遗传学》试题(A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80分) 选择题(每题 1 分共20 分) 请将答案填到后面对应的表格中,未填入者不得分 1、下列哪些疾病不属于染色体不稳定综合征:( D ) A Bloom综合征 B Fanconi贫血症 C 着色性干皮病 D 先天性巨结肠病 2、下列哪个基因属于肿瘤抑制基因,并在人类恶性肿瘤中存在的变异占据第一位。( A ) A P53基因 B Rb基因 C WT1基因 D MTS1基因 3、下列核型是先天愚型患者核型的是( C )。 A 47,XX(XY),+13 B 47,XX(XY),+18 C 47, XX(XY), +21 D 46,XX(XY),del(5)(p15) 4、下列核型是猫叫综合征患者核型的是( D )。 A 47,XX(XY),+13 B 47,XX(XY),+18 C 47, XX(XY), +21 D 46,XX(XY),del(5)(p15) 5、下列属于Klinefelter综合征患者核型的是( D )。 A 47,XYY B 47,XXX C 45,X D 47,XXY 6、一个947人的群体,M血型348人,N血型103人,MN血型496人,则 A 。 A.M血型者占36.7% B.M基因的频率为0.66 C.N基因的频率为0.63 D.MN血型者占55.4% 7、( B )不是影响遗传平衡的因素。 A.群体的大小 B.群体中个体的寿命 C.群体中个体的大规模迁移 D.群体中选择性交配 8、在一个100人的群体中,AA为60%,Aa为20%,aa为20%,那么该群体中 D 。A.A基因的频率为0.3 B.a基因的频率为0.7 C.是一个遗传平衡群体 D.是一遗传不平衡群体 9、对于一种相对罕见的X连锁隐性遗传病,其男性发病率为q, A 。 A.女性发病率为q2 B.女性发病率是p2 C.男性患者是女性患者的两倍 D.女性患者是男性患者的两倍 10、下面哪种疾病属于线粒体遗传病( A )。 A、KSS B、Friedreich C、Fanconi贫血症 D、Bloom综合症 11、线粒体DNA无内含子,唯一的非编码区是约1000bp的( C )。 A 复制起始点 B 转录起始点 C D-环 D 蓬松区 12、每个二倍体细胞内α基因和β基因数量之比是( B ) 。 A 1:1 B 2:1 C 3:1 D 4: 13、α地中海贫血主要的发生机制是(A ) A 基因缺失 B 点突变 C 融合基因 D 单个碱基的置换 14、血友病A是由于血浆中缺乏( C )所致。

动物遗传学试题集

一、名词解释 二、1.核型:把动物、植物、真菌等的某一个或谋一份类群的体细胞中的全部染色体按照他 们的相对恒定性特征排列起来的图像。 三、2.遗传多样性:在广义上是指种内或种间表现在分子、细胞核、个体三个水平的遗传变 异程度,狭义上则主要指种内不同群体和个体间的遗传变异程度。 四、3.剂量效应:某一基因对表型的作用效果随基因数目的增多而呈累加的增长或减少。 五、4.DNA复性:当温度减低后,变性的DNA分子有重新恢复双螺旋结构的过程 六、5.GT-AG法则:真核生物的基因在每个外显子和内含子的接头区,有一段高度保守的共 有序列,即每个内含子的5’端起始的两个核苷酸都是GT,3’端末尾的两个核苷酸都是AG,这种RNA剪接信号的形式称为GT-AG法则。 七、6.复等位基因:在一个群体中,同源染色体上同一位点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等位基因。 八、7.基因家族:真核生物基因组中,有许多来源相同、结构相似、功能相关一组基因称为 一个基因家族。 九、8.基因:是有功能的DNA片段,它含有合成有功能的蛋白质多肽链或RNA所必需的全 部核苷酸序列。 十、9.基因组印记:是指基因组在传递遗传信息的过程中,对基因或DNA片段打下标识、 烙印的过程。 十一、10.重组率又称交换率,是指重组型配子数占总配子数的百分率:重组率=重组型配子/总配子数=重组型个体数/(重组型个体数+亲本型个体数)×100%。 十二、11.基因定位:就是把已发现的某一突变基因用各种不同方法确定在该生物体某一染色体的一定位置上。 十三、二、选择题 十四、1.在DNA复制过程中,保护单链模板免遭侵害的物质是(D) 十五、A.引发酶连接酶聚合酶 D.单链结合蛋白 十六、2.公鸡的性染色体构型是(C) 十七、3.下列群体中,处于哈代-温伯格平衡的是(B) 十八、,2Aa,48aa ,42Aa,9aa ,10a ,50aa 十九、4.数量性状的表型值可以剖分为(B) 二十、A.基因型值、环境效应和加型效应 B.加性效应和剩余值 C.加性效应、显性效应和上位效应 D.加性效应和环境效应 二十一、 5.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最适合进行染色体形态和数目考察的时期是(B)A.前期 B.

《遗传学》期末考试题(A卷)-2006无答案

华南农业大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 2006学年第一学期 考试科目:遗传学 考试类型:(闭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学号姓名年级专业 题号一二三总分 得分 评阅人 (注意事项:试题共6面。答案请写在答卷纸上,不要写在试卷上。答卷纸上要写上姓名和班级。要求保持卷面整洁。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一、选择题(共45题,每题1分,共45分;选择答案可以多个) 1 遗传学(Genetics)是研究的科学: A 生物遗传 B 变异 C 生殖发育 D 新陈代谢 2 Mendel 1866年首次提出: A 分离规律 B 独立分配规律 C 连锁遗传规律 D 获得性状遗传规律 3 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式是于1953年提出的: A Watson(美国)和Crick(英国) B Mendel C Morgan D Johannsen 4植物细胞的组成是: A 细胞壁 B 细胞膜 C 细胞质 D 细胞核 5 原核细胞(prokaryotic cell)含有: A 核物质 B 核膜 C 核糖体 C 诸如线粒体和高尔基体等细胞器 6 以下哪些生物是原核生物? A 细菌 B 蓝藻 C SAS病毒 D 禽流感病毒 7 染色质是: A 细胞处于分裂间期一种形态 B 核内由于碱性染料而染色较深的、纤细的网状物 C 细胞处于分裂时而卷缩形成具一定形态结构的物质 D 细胞内可染色的物质 8 染色体一般含有: A 一个着丝粒 B 2个被着丝粒分开的臂 C 端粒 D 核仁 9 同源染色体(homologous chromosome)是指: A 形态和结构相似的一对染色体 B 来源相同的一对染色体 C 其中之一来自父本, 之二来自母本的一对染色体 D 形态和结构不同的一对染色体

回顾医学遗传学试题.docx

绪论 1.遗传病最基本的特征是() A.先天性B.家族性C.遗传物质改变D.罕见性E.不治之症 2.下列哪种疾病不属于遗传病() A.单基因病B.多因子病C.体细胞遗传病D.传染病E.染色体病 3.医学遗传学研究的对象是______。 A.遗传病 B.基因病 C. 分子病 D. 染色体病 E.先天性代谢病 4.遗传病是指______。 A.染色体畸变引起的疾病B.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疾病C.基因缺失引起的疾病D.“三致”物质引起的疾病E.酶缺乏引起的疾病 5.多数恶性肿瘤的发生机制都是在______的基础上发生的。 A.微生物感染 B.放射线照射 C.化学物质中毒 D.遗传物质改变 E.大量吸烟 绪论1.C 2.D 3.A 4.B 5. 基因和染色体 1.科学家还发现与蛋白质合成有关的基因序列只占整个基因组序列的______。 A.10% B.2% C.1% D.5% E.3% 2.真核生物的结构基因是______,由编码的外显子和非编码的内含子组成,二者相间排列。不同基因所含内含子数目和大小也不同。 A.复等位基因 B.多基因 C.断裂基因 D.编码序列 E.单一基因 3.每一个内含子的两端具有广泛的同源性和互补性,5′端起始的两个碱基是GT,3′端最后的两个碱基是AG,通常把这种接头形式叫做______。 A.GA-TG法则 B.G-A法则 C.T-G法则 D.G-G法则 E.GT-AG法则 4.单拷贝序列又称非重复序列。在基因组中仅有单一拷贝或少数几个拷贝,单拷贝序列的长度在______之间,其中有些是编码细胞中各种蛋白质和酶的结构基因。

A.800bp~1 000bp B.400bp~600bp C.600bp~800bp D.500bp~700bp E.1000bp~1200bp 5.在基因组的间隔序列和内含子等非编码区内,广泛存在着与小卫星DNA相似的一类小重复单位,重复序列为______,称为微卫星DNA或STR,如(A)n/(T)n、(CA)n/(TG)n、(CT)n、(AG)n等。 A. lkb~5kb B.2bp~6bp C.l0bp~60bp D.l5bp~100bp E. l70bp~300bp 6.Alu家族(Alu family)是短分散元件典型的例子,是人类基因组含量最丰富的中度重复顺序,占基因组总DNA含量的3%~6%,长达______,在一个基因组中重复30万~50万次。 A.170bp B.130bp C.300bp D.500bp E.400bp 7.所谓的KpnⅠ家族,形成______的中度重复顺序,拷贝数为3000~4800个。 A.1.9kb B.1.2kb C.1.8kb D.6.5kb E.1.5kb 8.现已确定,人类有3万~4万个蛋白编码基因。在每一种细胞中,编码蛋白质序列仅有_____左右专一表达。 A.10% B.2% C.12% D.14% E.5% 9.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区别在于。 A.有丝分裂发生在体细胞,减数分裂在各种细胞中都存在 B.有丝分裂细胞中DNA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减数分裂DNA复制两次,细胞分裂两次 C.有丝分裂结束后,由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相同的细胞,减数分裂结束后,形成四个不同的子细胞。 D.两种分裂结束后,DNA含量都减半 E.两种分裂结束后,遗传物质保持不变 10.同源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换发生于。 A.细线期 B.偶线期 C.粗线期 D.双线期 E.终变期 11.下列哪一观点在Lyon假说中没有体现出来? A.失活的X染色体是随机的 B.失活的X染色体仍有部分基因表达活性

2012-2013第二学期遗传学-农学院试卷A答案

2012─ 2013学年第2学期 《普通遗传学》课程考试试卷(A卷)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 1、同源染色体:指形态、结构和功能相似的一对染色体,他们一条来自父本,一条来自母本。 2、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位点相同,控制着同一性状的基因。 3、一因多效:一个基因也可以影响许多性状的发育现象。 4、基因定位: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主要是确定基因之间的距离和顺序。 5、重组DNA技术:它是指在体外将不同来源的DNA进行剪切和重组,形成镶嵌DNA 分子,然后将之导入宿主细胞,使其扩增表达,从而使宿主细胞获得新的遗传特性,形成新的基因产物。 6.测交:将待测个体与隐性个体杂交,根据杂交后代中表现型的种类和比例推测待测个体的基因型,这种杂交方式称为测交。 7. 中性突变(nonssense mutation):是指突变基因不影响生物的生存和生长发育,如小麦粒色的变化、芒的有无。 8. 基因组:一个物种的单倍体细胞中所含有的遗传物质的总和称为该物种的基因组。 9. 广义遗传力:遗传方差占表型方差的百分比。 10细胞质遗传:由细胞质内的基因即细胞质基因所决定的遗传现象和遗传规律叫做,又称染色体外遗传、核外遗传、母体遗传等。 二、填空题 (每空 0.5分,共 10 分) 1.①20 ②10③10④30⑤20 2.①1/16 ②1/8 3.①9:7②9:6:1 ③12:3:1 4.①剂量②半不育③抑制交换 5.①单体②三体 6.①随机交配②基因③一代随机交配 7.①限制性核酸内切酶②质粒、病毒、噬菌体 三、选择题(请将答案填写在相应得表格中。每题1分,共10分) 四、判断题(正确的画“√”,错的画“×”,答案填写在相应得表格中。每题1分,

医学遗传学试题及答案90201

5.高血压就是___B_____。 A、单基因病 B、多基因病 C、染色体病 D、线粒体病 E、体细胞病 6、基因表达时,遗传信息的基本流动方向就是__C______。 A、RNA→DNA→蛋白质 B、hnRNA→mRNA→蛋白质 C、DNA→mRNA→蛋白质 D、DNA→tRNA→蛋白质 E、DNA→rRNA→蛋白质 7.断裂基因转录的过程就是_____D___。 A、基因→hnRNA→剪接、加尾→mRNA B、基因→hnRNA→剪接、戴帽→mRNA C、基因→hnRNA→戴帽、加尾→mRNA D、基因→hnRNA→剪接、戴帽、加尾→mRNA E、基因→hnRNA 8、双亲的血型分别为A型与B型,子女中可能出现的血型就是___E_____。 A型、O型B、B型、O型C、AB型、O型 D、AB型、A型 E、A型、B型、AB型、O型 9、对于X连锁隐性遗传病而言,男性发病率等于____C____。 A、致病基因频率的2倍 B、致病基因频率的平方 C、致病基因频率 D、致病基因频率的1/2 E、致病基因频率的开平方 10、从致病基因传递的角度考虑,X连锁隐性遗传病典型的传递方式为___E_____。 A、男性→男性→男性 B、男性→女性→男性 C、女性→女性→女性 D、男性→女性→女性 E、女性→男性→女性 11、遗传病中,当父亲就是某病患者时,无论母亲就是否有病,她们子女中的女孩全部患此病,这种遗传病最可能就是____C____。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C、X连锁显性遗传病 D、X连锁隐性遗传病 12、在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就是___A_____的细胞学基础。 A、分离率 B、自由组合率 C、连锁互换率 D、遗传平衡定律 13.在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可以自由组合,有均等的机会组合到一个生物细胞中, 这就是___D_____的细胞学基础。 A、互换率 B、分离率 C、连锁定律 D、自由组合率 14、当一种疾病的传递方式为男性→男性→男性时,这种疾病最有可能就是___C____。 A、从性遗传 B、限性遗传 C、Y连锁遗传病 D、X连锁显性遗传病 E、共显性遗传 15、一对糖原沉淀病Ⅰ型携带者夫妇结婚后,其子女中可能患病的几率就是___D_____。 A、1 B、1/2 C、1/3 D、1/4 E、0 D22 16、由于近亲婚配可以导致何种遗传病的发病风险增高最明显__B______。 A、AD B. AR C、XD D、XR E、以上均正确 17.父母都就是A血型,生育了一个O血型的孩子,这对夫妇再生育孩子的血型可能就是

医学遗传学试题及答案大全(一)

《医学遗传学》答案 第1章绪论 一、填空题 1、染色体病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线粒体遗传病体细胞遗传病 2、突变基因遗传素质环境因素细胞质 二、名词解释 1、遗传因素而罹患的疾病成为遗传性疾病或遗传病,遗传因素可以是生殖细胞或受精卵 内遗传物质结构和功能的改变,也可以是体细胞内遗传物质结构和功能的改变。 2、主要受一对等位基因所控制的疾病,即由于一对染色体(同源染色体)上单个基因或 一对等位基因发生突变所引起的疾病。呈孟德尔式遗传。 3、染色体数目或结构异常(畸变)所导致的疾病。 4、在体细胞中遗传物质的改变(体细胞突变)所引起的疾病。 第2章遗传的分子基础 一、填空题 1、碱基替换同义突变错义突变无义突变 2、核苷酸切除修复 二、选择题1、A 三、简答题 1、⑴分离律 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每个生殖细胞中只有亲代成对的同源染 色体中的一条;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也随之分离,生殖细胞中只含有两 个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对于亲代,其某一遗传性状在子代中有分离现象;这就是 分离律。 ⑵自由组合律 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之间是完全独立的分和随机,即自由组合 定律。 ⑶连锁和交换律 同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彼此间连锁在一起的,构成一个连锁群;同源染色体上 的基因连锁群并非固定不变,在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在配对联会 时发生交换,使基因连锁群发生重新组合;这就是连锁和交换律。 第3章单基因遗传病

一、填空题: 1、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X连锁隐性遗传、X连锁显性遗传 2、系谱分析法 3、具有某种性状、患有某种疾病、家族的正常成员 4、高 5、常染色体、无关 6、1/4、2/3、正常、1/2 7、半合子 8、Y伴性遗传9、环境因素10、基因多效性 11、发病年龄提前、病情严重程度增加12、表现型、基因型 二、选择题——A型题 1、B 2、A 3、C 4、D 5、D 6、A 7、D 8、B B型题 1、A 2、D 3、B 4、C 5、D 6、C 7、B 8、C 三、名词解释: 1、所谓系谱(或系谱图)是从先证者入手,追溯调查其所有家族成员(直系亲属和 旁系亲属)的数目、亲属关系及某种遗传病(或性状)的分布资料绘制而成的图解。 2、先证者是指某个家族中第一个被医生或遗传学研究者发现的罹患某种遗传病的患 者或具有某种性状的成员。 3、表现度是基因在个体中的表现程度,或者说具有同一基因型的不同个体或同一个体 的不同部位,由于各自遗传背景的不同,所表现的程度可有显著的差异。 4、外显率是某一显性基因(在杂合状态下)或纯合隐性基因在一个群体中得以表现的 百分率。 5、由于环境因素的作用使个体的表型恰好与某一特定基因所产生的表型相同或相似, 这种由于环境因素引起的表型称为拟表型。 6、遗传异质性指一种性状可由多个不同的基因控制。 7、一个个体的同源染色体(或相应的一对等位基因)因分别来自其父放或母方,而表 现出功能上的差异,因此所形成的表型也有不同,这种现象称为遗传印记或基因组印记、亲代印记。 8、杂合子在生命的早期,因致病基因并不表达或虽表达但尚不足以引起明显的临床症 状,只有达到一定年龄后才才表现出疾病,这一显性形式称为延迟显性。 9、也称为半显性遗传,指杂合子Dd的表现介于显性纯合子和隐性纯合子dd的表现 型之间,即在杂合子Dd中显性基因D和隐性基因d的作用均得到一定程度的表现。

动物遗传学试题

动物遗传学试题一 (一)、解释名词概念(每题 3分,共24分) 1. mRNA信使(Message) RNA简称mRNA携带从DNA编码链得到的遗传信息,在核糖体上翻译产生多肽 的RNA 2. 外显度:由于内外环境的影响,一个外显基因或基因型其表型表现岀来的程度。 3. 多倍体:凡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 4. 遗传漂变:这种由于抽样误差而引起的群体基因频率的偶然变化叫做遗传漂移,也称为遗传漂变。 5. 补体:是存在于人和脊椎动物血清与组织液中一组经活化后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 6. 转座:转座因子改变自身位置的行为,叫作转座。 7. 遗传图谱(Genetic map ):又称连锁图谱(linkage map),依据测交试验所得重组值及其他方法确定连锁基因或遗传标记在染色体上相对位置的线性图。 8. 同义突变: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碱基替换没有导致编码氨基酸的改变。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1. 基因突变具有许多特征,如具有有害性和有利性,此外,其他特征还包括多向性、可逆性、重复性、平行性。 2. 经典遗传学的三大基本定律分别为: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或独立分配)定律,以及摩尔 根的一连锁与互换_定律。 3. 动物体内的淋巴细胞有 B、T两种,其中细胞免疫依赖 T 淋巴细胞介导,而体液免疫依赖 B 淋巴 细胞发挥作用。 4. 染色体数量具有物种特异性,如人的染色体有23对,猪的染色体有19对,鸡的染色体有39对。 5. 染色体结构变异包括缺失、重复、倒位和易位四种类型。 (三)、选择题(每题 2分,共14分) 1. 形成三色猫的遗传机制为(B) A. 母体效应 B.剂量补偿效应 C.基因组印迹 D.核外遗传 2. 人的全基因组大小约为(C) 6 9 — 6 9 A. 1.0 X 10 B. 1.0 X 10 C. 3.0 X 10 D. 3.0 X 10 3. 以下有关遗传力的描叙错误的是(D) A. 广义的遗传力为遗传方差与表型方差的比例; B. 狭义的遗传力指加性方差与表型方差的比例; C. 生长性状的遗传力普遍大于繁殖性状的遗传力; D. 遗传力越大,表型选择的效果越弱。 4. 依据cDNA建立的图谱应该称为(C) A.遗传图谱 B.序列图谱 C. 转录图谱 D.物理图谱 5. 紧急状况下采集毒蛇血清用于治疗患者的机理为(D) A.细胞免役 B.体液免疫 C. 主动免疫 D. 被动免疫 6. 男人秃头的几率高于女人的原因是秃头性状表现为(C) A.伴性遗传 B.限性遗传 C. 从性遗传 D.性连锁遗传 7. 用于检测目的基因 mRNA表达的杂交技术为(A) A. Northern 杂交 B. Western 杂交 C. Southern 杂交 D. 原位杂交

大学遗传学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

考试题库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二、填空题 (7) 二、填空 (10) 三、判断 (12) 四、简答题 (14) 四、简答题 (16) 五、计算题 (20) 五、计算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名词解释 1、遗传1、亲代把成套遗传物质传给子代并致使亲子相似的过程。 2、变异2、亲代传给子代的遗传物质或遗传物质在子代发挥的作用发生变化,致使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性状相异的过程。 3、可遗传变异3、遗传物质发生变化所产生的变异。 4、不遗传变异4、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的性状变异。 5、生物进化5、某一物种或某一完整的生物类群或整个生物界的历史发展过程。 6、自然选择6、针对自然条件的变化,生物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 7、人工选择7、人类按自身的需要,利用各种自然变异或人工创造的变异,从中选择人类所需的种或品种的过程。 8、原核生物8、细胞中仅有核物质,而没有形成核结构的一类原始生物。如病毒、细菌、蓝藻等。 9、真核生物9、细胞中具备核结构的已进化的生物。 10、同源染色体10、大小、形态、结构上彼此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他们有着共同的起源。 11、非同源染色体11、在大小、形态、结构上彼此不同的染色体,他们起源也不同。 12、双受精12、种子植物胚囊中,同时发生的卵与精子结合为合子,两个极核与精子结合为胚乳细胞核的过程。 13、花粉直感13、在杂交的情况下,母株新结种子的胚或胚乳直接表现父本某些性状的现象。 14、孤雌生殖14、卵细胞未经受精而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15、孤雄生殖15、雄配子体未与卵结合而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16、单性生殖16、未经雌雄两性的结合而产生后代的生殖方式。 17、不定胚同17、珠心或珠被的双倍体细胞,不能经过配子体阶段即分化而成的胚 18、单性结实18、卵细胞没有受精不形成胚,但雌蕊受花粉的刺激而发育成果实的现象 19、无融合生殖19、生殖虽涉及性分化但却是雌雄配子不发生融合的一种生殖方式。

动物遗传学【试题+答案】

试题 21、肺炎双球菌的转化试验表明,起__转化_作用的物质是_DNA______而不是RNA。44、果蝇唾液腺含有 4 对染色体,在实验中加入1NHCl目的是对剥离出的唾液腺染色体进行解离。 47、在有DNA的生物,其遗传物质是DNA ,而在没有DNA的生物,则其遗传物质是RNA 。 48、染色体的化学组成是核酸蛋白,其中主要是DNA、非组蛋白和组蛋白,现已肯定DNA 是最主要的遗传物质。 65、据测定,一个核小体及其连接丝约含200 个碱基对的DNA,其中146 个碱基对盘绕在核小体表面 1.75 圈,其余50~60 个碱基对连接两个核小体。66、由染色质到染色体的四级结构是核小体、螺旋体、超螺旋体、___染色体___. 67、某生物有三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能形成3 个二价体和12 个染色单体。 68、减数分裂前期Ⅰ可分为细线期、偶线期、粗线期、双线期和终变期五个时期。 69、许多生物染色体的次缢痕部位一般具有组成核仁的功能,因而称为核仁组织中心。 70、染色体经碱性染料处理后,它的臂部位被染色,而着丝粒部位几乎不被染色。 71、真核生物的染色体主要是有DNA 、组蛋白、非组蛋白和少量RNA 组成的。 80、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每对同源染色体上的每一对等位基因发生分离,而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之间可以重组。

112、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是由沃森和克里克提出的。 114、DNA双螺旋的直径是20 ?,各对碱基上下之间的距离为 3.4 ?,每个螺旋距是34 ?,每个螺旋包括10 对碱基。 120、猪正常体细胞内含有19对染色体。其脑细胞中含有38 条染色体;初级精母细胞中含有38 条染色体;极体中含有19 条染色体;受精卵中含有38 条染色体;精子中含有19 条染色体。 121、电镜下观察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根据着丝点位置和形态可呈V 、L 和棒形型。 134、细胞有丝分裂的后期,每个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每个染色单体成为一个子染色体。 140、每条染色单体是由 2 条DNA分子,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的染色质线。 141、基因的侧翼序列是指每个结构基因在(第一个外显子)和(最后一个外显子)的外侧,都有一段不被转录和翻译的非编码区。 142、某DNA的核苷酸中,A的含量为30%,则G的含量为20% 。 143、在染色体上可以转移的基因,称为跳跃基因。 144、减数分裂过程中时间持续最长的时期是分裂前期I ,这个时期被细分为 5 个时期。 146、细胞有丝分裂的分裂过程,一般以前期时期的时间最长。 147、信号肽序列是指在(分泌)蛋白基因的编码序列中,在(起始密码子)之后,有一段编码富含疏水氨基酸的多肽序列。 148、开放阅读框是指结构基因中从(起始密码子)到(终止密码子)这一段核苷酸区域,可编码完整的多肽链。

生物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_

《生物化学》期末考试题 A 一、判断题(15个小题,每题1分,共15分) 同电荷 2、糖类化合物都具有还原性 ( ) 3、动物脂肪的熔点高在室温时为固体,是因为它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比植物油多。( ) 4、维持蛋白质二级结构的主要副键是二硫键。 ( ) 5、ATP含有3个高能磷酸键。 ( ) 6、非竞争性抑制作用时,抑制剂与酶结合则影响底物与酶的结合。 ( ) 7、儿童经常晒太阳可促进维生素D的吸收,预防佝偻病。 ( ) 8、氰化物对人体的毒害作用是由于它具有解偶联作用。 ( ) 9、血糖基本来源靠食物提供。 ( ) 10、脂肪酸氧化称β-氧化。 ( ) 11、肝细胞中合成尿素的部位是线粒体。 ( ) 12、构成RNA的碱基有A、U、G、T。 ( ) 13、胆红素经肝脏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后水溶性增强。 ( ) 14、胆汁酸过多可反馈抑制7α-羟化酶。 ( ) 15、脂溶性较强的一类激素是通过与胞液或胞核中受体的结合将激素信号传递发挥其生物() ( )

A、麦芽糖 B、蔗糖 C、乳糖 D、纤维素 E、香菇多糖 2、下列何物是体内贮能的主要形式 ( ) A、硬酯酸 B、胆固醇 C、胆酸 D、醛固酮 E、脂酰甘油 3、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是下列哪个: ( ) A、多肽 B、二肽 C、L-α氨基酸 D、L-β-氨基酸 E、以上都不是 4、酶与一般催化剂相比所具有的特点是 ( ) A、能加速化学反应速度 B、能缩短反应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 C、具有高度的专一性 D、反应前后质和量无改 E、对正、逆反应都有催化作用 5、通过翻译过程生成的产物是: ( ) A、tRNA B、mRNA C、rRNA D、多肽链E、DNA 6、物质脱下的氢经NADH呼吸链氧化为水时,每消耗1/2分子氧可生产ATP分子数量( ) A、1B、2 C、3 D、4. E、5 7、糖原分子中由一个葡萄糖经糖酵解氧化分解可净生成多少分子ATP? ( ) A、1 B、2 C、3 D、4 E、5 8、下列哪个过程主要在线粒体进行 ( ) A、脂肪酸合成 B、胆固醇合成 C、磷脂合成 D、甘油分解 E、脂肪酸β-氧化 9、酮体生成的限速酶是 ( ) A、HMG-CoA还原酶 B、HMG-CoA裂解酶 C、HMG-CoA合成酶 D、磷解酶 E、β-羟丁酸脱氢酶 10、有关G-蛋白的概念错误的是 ( ) A、能结合GDP和GTP B、由α、β、γ三亚基组成 C、亚基聚合时具有活性 D、可被激素受体复合物激活 E、有潜在的GTP活性 11、鸟氨酸循环中,合成尿素的第二个氮原子来自 ( ) A、氨基甲酰磷酸 B、NH3 C、天冬氨酸 D、天冬酰胺 E、谷氨酰胺 12、下列哪步反应障碍可致苯丙酮酸尿症 ( ) A、多巴→黑色素 B、苯丙氨酸→酪氨酸 C、苯丙氨酸→苯丙酮酸 D、色氨酸→5羟色胺 E、酪氨酸→尿黑酸 13、胆固醇合成限速酶是: ( ) A、HMG-CoA合成酶 B、HMG-CoA还原酶 C、HMG-CoA裂解酶

05级医学遗传学试卷及答案

新乡医学院05级临床等专业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医学遗传学考试卷(A)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30分)1.研究基因表达与蛋白质(酶)的合成,基因突变所致蛋白质(酶)合成异常与遗传病关系的医学遗传学的一个支柱学科为:A.人类细胞遗传学B .人类生化遗传学 C.医学分子生物学D.医学分子遗传学E .医学生物化学2.等位基因的分离是由于A .着丝粒的分裂B .遗传性状的分离C .同源染色体的分离D .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E .细胞分裂中染色体的分离3.常染色质是间期细胞核中:A .螺旋化程度高,有转录活性的染色质B .螺旋化程度低,有转录活性的染色质C .螺旋化程度高,无转录活性的染色质D .螺旋化程度低,无转录活性的染色质E .螺旋化程度低,很少有转录活性的染色质4.根据ISCN ,人类C 组染色体数目为:A .7对B .6对C .7对+X 染色体D .6对+X 染色体E .以上都不是5.经检测发现,某个体的细胞核中有2个X 小体,表明该个体一个体细胞中有几个X 染色体。A .1B .2C .3D .4E .56.G 显带与Q 显带所得到的带型:A.完全无关系B .完全一致 C.正好相反D .基本相同E .有时一样,有时不一样7.染色体臂上作为界标的带,在计算上属于下列哪一种叙述? A .属于后一个区(着丝粒远端的区) B .属于前一个区(着丝粒近端的区) C.分成两半,各归一个区D .不属于任何区 E.前一个区和后一个区重复计算 8.正常人次级精母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 A .23 B .44 C .46 D .48 E .92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分合计人分数 分数阅卷人

遗传学试题

《普通遗传学》课程考试试卷(A卷)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 1.杂种优势 2.核小体 3.完全显性 4.复等位基因 5.变异 6.遗传图谱 7.隐性上位作用 8.相互易位 9.整倍体 10.转导 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简述孟德尔遗传规律实现的条件 2.简述减数分裂的过程(图示)和意义 3.设计一试验方案证明控制果蝇某一性状的基因在性染色体上,而不在常染色体上。(注:试验方案一定要写出遗传分析过程) 4.小麦抽穗期的狭义遗传率h2=64%, 两亲本的平均表型方差为10.68,F2表型方差为40.35。求:环境方差(Ve ),加性效应(V A),显性效应(VD ),广义遗传率H2 综合题(1题10分,2题6分,共16分) 1、设某植物的三个基因t、h、f依次位于同一染色体上,已知t-h相距12个单位,h-f相距16个单位,现有如下杂交:+++/thf × thf/thf。 问:(1)符合系数为1时,列出后代基因型的种类和比例? (2)符合系数为0时,列出后代基因型的种类和比例? 2.用遗传学所知识,设计无籽西瓜品种培育的方案 《普通遗传学》课程考试试卷(B卷) 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 1.相对性状 2.联会复合体 3.共显性 4.非等位基因 5.孟德尔群体 6.基因 7.一因多效 8.简单易位 9.同源染色体 10.转化 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分别简述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遗传意义 2.设计一试验方案证明控制植物某一性状基因与细胞质基因有关。(注:试验方案一定要写出遗传分析过程) 3.水稻抗稻瘟病基因(Pi-zt)是显性,晚熟基因(Lm)是显性,且两性状连锁遗传,交

动物遗传学名词解释

显性性状:两亲本杂交时,能在F1代中表现出来的形状。 隐性纯合体:由纯合的隐性基因型构成的个体。 等位基因: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占据同一位点,以不同的方式影响同一形状的一对基因。 互补作用:指两对基因互相作用,共同决定一个新性状的发育。 伴行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与Z染色体非同源部分的基因。 相对性状:同一种单位性状的不同表现。 性状: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 性反转:生物个体从一种性别转变为另一种性别。 连锁遗传图:根据基因定位的方法,以及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的顺序,把一种生物的名连锁群内基因的排列顺序和基因遗传的距离给予标定,绘制出的图谱。 显性上位作用:两对基因共同影响一对相对性状,其中一对显性基因能够抑制另外一对基因的表现。从性遗传:指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它所抑制的形状的显隐关系因性别不同而异,受性激素的影响。基因突变:指在基因水平上遗传物质中任何可检测的能遗传的改变,不包括基因重组。 伴性性状:指伴性基因所控制的性状,位于性染色体非同源部分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 返祖遗传:隔若干代以后,出项与祖先相似性状的遗传现象。 等显性:双亲性状同时在后代的同一个体表现出来,即等位基因同时得到表现。 表现度:由于内外环境的影响,一个外显基因或基因型其表型表型出来的程度。 限性遗传:有些性状仅局限于某一性别的这类限性性状的遗传方式。 完全连锁:亲本的两个性状完全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传给了后代的现象。 复等位基因:指在一个群体中,同源染色体上同一位点两个以上的等位基因,但在每一个个体的同源染色体上只能是一对基因。 隐性性状:虽在F1中并不表现,但经F1自交能在F2表现出来的性状。 性染色体:在多数二倍体真核生物中,决定性别的关键基因位于的一对染色体。 修饰基因:依赖主基因的存在而起作用,本身并不发生作用,只是影响主基因的作用的程度的一类基因。主基因:对某一性状发育起决定作用的一对基因。 表现型:基因和基因型所能表现出来的生物体的各类性状, 基因型:与生物某一性状有关的基因组成。 交叉遗传:儿子得到的X染色体必定来自母方,父亲的X染色体必传给女儿,X染色体的这种遗传方式称为交叉遗传。 不完全连锁:在连锁遗传的同时还表现出性状的交换和重组。 交换值:又称重组率,是指重组型配子数占总配子数的百分率。

遗传学期末试卷四套答案全

××-××学年上学期统一考试 遗传学试卷(A) 学院专业年级级学号姓名 考试方式(闭卷)考试时量:分钟试卷编号(A.B): A 得分评卷人 一、单项选择题(请将你选中的字母填入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 1,假定A基因与 B 基因位于同一染色体上,并且已知他们之间的交换率50%,那么这样的个体可以形成四种配子,他们的比例是()。 (A)1:1:1:1 (B)5:5:0:0 (C)4:4:1:1 (D)3:3:1:1 2、莱茵哈德衣藻抗链霉素的遗传是一种遗传物质发生变异而导致的,这种 遗传物质存在于()中。 (A) mt+交配型的核中( B ) mt-交配型的叶绿体中(C) mt-交配型的核中( D ) mt+交配型的叶绿体中 3.高秆(D) 对矮秆(d) 为显性,抗锈病(R) 对感锈病 (r)为显性,现以高秆抗锈×矮秆感锈,杂交子代分离出 15 株高秆抗锈, 17 株高秆感锈, 14 株矮秆抗锈, 16 株矮秆感锈,可知其亲本基因型为() (A) Ddrr × ddRr (B) DdRR × ddrr (C) DdRr × ddrr (D) DDRr × ddrr 4、缺失杂合体在减数分裂联会时形成的缺失环是由()染色体形成的。(A)一条缺失染色体(B)两条缺失染色体 (C)一条正常染色体(D)两条正常染色体 5、生物在繁殖过程中,上下代之间传递的是()。 (A)不同频率的基因(B)不同频率的基因型 (C)具体的性状(D)各种表现型 6.果蝇的红眼(W)对白眼(w)为显性,这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红眼雌蝇杂合体和白眼雄蝇交配,子代中雄蝇的表现型是()。 (A) ? 红眼,?白眼(B) ?红眼,?白眼 (C)全为白眼(D)全为红眼 7、5-溴尿嘧啶的诱变作用主要是由于()。 (A)掺入 DNA 分子(B) DNA 分子形成二聚体(C)使 DNA 分子产生移码(D)使 DNA 分子的氢键断裂

普通遗传学试题及答案

普通遗传学试题及答案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遗传学试题库(一)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8分) 1、外显子 2、复等位基因 3、F因子 4、母性影响 5、伴性遗传 6、杂种优势 二、填空题:(每空分,共20分) 1、豌豆中,高茎(T)对矮茎(t)为显性,黄子叶(Y)对绿子叶(y)为显性,假设这两个 位点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规律,若把真实遗传的高茎黄子叶个体与矮茎绿子叶个体进行杂 交,F 2 中矮茎黄子叶的概率为。 2、人类中,苯丙酮尿症的常染色体隐性纯合体是一种严重的代谢缺馅。如果正常的双亲生了一个患病的女儿,一个正常表型的儿子。问:儿子是此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是。 3、大麦中,密穗对稀穗为显性,抗条诱对不抗条诱为显性。一个育种工作者现有一个能真实遗传的密穗染病材料和一个能真实遗传的稀穗抗病材料,他想用这两个材料杂交,以选出稳定的密穗抗病品种,所需要类型有第______代就会出现,所占比例为_______,到 第________代才能肯定获得,如果在F 3代想得到100个能稳定遗传的目标株系,F 2 代至少 需种植_________株。 4、某一植物二倍体细胞有10条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前期Ⅰ可观察到个双价体,此时共有条染色单体,到中期Ⅱ每一细胞可观察到条染色单体。 5、人类的性别决定属于型,鸡的性别决定属于型,蝗虫的性别决定属于型。 6、有一杂交:CCDD × ccdd,假设两位点是连锁的,而且相距20个图距单位。F2中基因型(ccdd)所占比率为。

7、遗传力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广义遗传力是_________方差占 ________方差的比值。遗传力越_____,说明性状传递给子代的能力就越_____,选择效果越________。 8、萝卜甘蓝是萝卜和甘蓝的杂种,若杂种体细胞染色体数为36,甘蓝亲本产生的配子染色体数为9条,萝卜单倍体数应为______条,可育的杂种是________倍体。 9、在臂间倒位情况下,如果倒位环内非姊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一次交换,则后期将形成四种形式的染色体即染色体,染色体,染色体,染色体。他们的比例为。 10、遗传病通常具有和的特点,目前已知的遗传病大体可归纳为三大类,即、、。 11、基因工程的施工程序可分为四个步骤: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在顺反子中,把两个突变点分别位于两条染色体上称为式,若有互补,表明两个突变点位于顺反子中;若没有互补,表明它们位于顺反子中。检验两个突变点是否属于一个基因即顺反子的实验叫,是由首先提出的。 三、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Aabb与AaBb杂交产生A_B_类型子代的比率为() A、 3/8 B、 5/8 C、 7/8 D、 9/16 2、亲代传给子代的是()

动物遗传学试题(A答案)

甘肃农业大学成人高等教育(函授) 动物科学专业《动物遗传学》课程试卷A答案 一、名词解释 遗传学:研究生物遗传信息传递和遗传信息如何决定生物性状发育的科学。. Variation:(变异)子代与亲代不相同的性状。 染色体组型:由体细胞中全套染色体按形态特征和大小顺序排列构成的图形。 减数分裂:在真核生物性细胞形成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进行两次分裂,使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过程。 Character:(性状)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征的总称。 完全显性:杂合子表现的形状与亲本之一完全一样的现象。 Linkage group:(连锁群)在染色体中具有不同的连锁程度并按线性顺序排列的一组基因座位。 形态标记:以生物体的形态性状为特征的遗传标记。 物理作图:把基因组分解成为许多较小的DNA片段,然后再把这些DNA片段连接起来,构建一个由DNA片段重叠组成的物理图。 染色体畸变:染色体结构和树木改变. 基因库:一个群体中全部个体所有基因的总和. 缺失:染色体出现断裂并丢失部分染色体片段的一种染色体结构变异类型。 非孟德尔遗传:由于染色体外基因并不是随同染色体的复制和分裂均等的分配给两个字细胞而是在细胞质中随机地传递给子代,因而其遗传规律不符合孟德尔独立分配和自由组合规律,及正交和反交的子代性状表现不一致,或只表现父本性状,或只表现母本性状。 母体效应:也称母性影响,是指子代某一性状的表现性不受本身基因型的支配,而由母体的核基因型决定,导致子代的表现型相关的现象。 剂量补偿:男女之间X染色体连锁基因表达水平相等的现象,人类遗传学上称为剂量补偿。 表观遗传:基因表达的改变不依赖于DNA核苷酸序列的改变,而是受DNA的甲基化、组蛋白修饰以及非编码RNA等作用,而且这种改变能通过细胞的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向后代遗传的现象。 基因组印记:后代中来自亲本的两个等位基因只有一个表达的现象。 基因频率:在一群体内,某个特定基因占该座位全部等位基因总数的比率。 二、填空题 1.染色体根据着丝粒位置分为中着丝粒染色体、近端着丝粒染色体和端着丝粒染色体 2.遗传标记有形态标记、细胞学标记、生化标记、和DNA标记四种类型 3.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标记是最早出现的DNA标记 4.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两大类型 5.细胞分裂方式包括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三种方式 6.染色体的结构变异可分为缺失、重复、倒位、异位四种类型 7.有丝分裂可分为G1、 S、 G2 、M 期四个时期 8.与性别有关的遗传包括伴性遗传、限性遗传、从性遗传三种方式。 9.基因突变的原因有自发突变、化学诱变、物理诱变三种途径 10.核外遗传包括线粒体、叶绿体、F因子、质粒四种体系 11.影响群体基因频率变化的因素有突变、迁移、选择、遗传漂变和随机交配的偏移等五种因素 12.数量遗传学中性状可根据复杂程度分为简单性状和复杂性状;根据遗传基因多少和表型连续与否可分为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 13.两对自由组合基因的互作方式主要有互补作用、加黑作用、重叠作用、上位作用、抑制作用。 14.重组率计算公式:重组率(﹪)=(重组型配子数/配子总数)×100﹪或重组率(﹪)=(重组个体数/重组子代的个体总数)×100﹪ 15.脉冲场凝胶电泳突破了琼脂糖凝胶分离大分子DNA限制。 16.最常用的人工染色体有酵母人工染色体(YAC)和细菌人工染色体(BAC)两类 17.染色体的基本结构有着丝粒、端粒和复制起点三个 18.遗传作图的主要任务是测定基因座位在染色体上的排列顺序和相互间的遗传距离19.遗传分析有两点测验和三点测验两种方式 三、选择题 1.鸡的性染色体构型是(B) A.A.XY B.ZW C.XO D.ZO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