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诗十九首生命意识浅析——汉末文人生命意识的觉醒与升华 毕业论文

古诗十九首生命意识浅析——汉末文人生命意识的觉醒与升华 毕业论文

古诗十九首生命意识浅析——汉末文人生命意识的觉醒与升华  毕业论文
古诗十九首生命意识浅析——汉末文人生命意识的觉醒与升华  毕业论文

古诗十九首生命意识浅析——汉末文人生命意识的觉醒与

升华毕业论文

《古诗十九首》生命意识初探

——汉末文人生命意识的觉醒与升华

摘要: 《古诗十九首》作为汉代文人五言诗的代表,反映了汉末文人对个体生存价值的关注和思索。诗篇中建功立业的抱负,对生命短暂、人生无常的悲叹以及自我生命意识的觉醒,使文学自觉时代的文人士子生命意识得到强化,它展示了汉末下层文人的生存状态和心灵历程,揭示了他们生命价值观形成的历史和社会原因,在中国文学史上拓宽了文学的生命主题,使个体生命的自觉成为一个时代的普遍意识,也为中国诗歌的发展做出先导式的启示。

关键词:《古诗十九首》;生命意识;生命状态;觉醒与升华

东汉末年,国势衰微,社会动荡,政治混乱。下层文士漂泊蹉跎,游宦无门。这一时期特殊历史境遇中的文人开始比前人有了更广阔的关怀和更深刻的生命体验。他们清醒地感到人生的短暂,生命的无常,开始对传统的价值观与人生观产生怀疑,在黑暗的社会中,文人转向了对人自身的思索。人生的价值,人生的出路到底在哪里?他们面临着巨大的精神痛苦和困惑,生命意识随之觉醒。《古诗十九首》就诞生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

汉末产生的《古诗十九首》,基本是游子思妇之辞。诗中体现的生命漂泊之感以及对精神家园的探寻,充满了丰富的生命内涵。无论是夫妇朋友间的离愁别绪、士人的彷徨失意,还是人生的无常之感,都体现出一种人性的复归,体现了作者对人生、生命、生活的强烈的欲求和留恋。诗中更加关注“人”这个本体,关注人的内心世界,凸显出强烈的人本精神,是文人内在人格的觉醒和追求。

一、传统价值观的衰微与文人生命意识的觉醒

在儒家思想体系中,所谓永恒的价值,便是个人的道德自修,使个人的言行举止都合于道义,并为了道的弘扬延续而建立功业,《左传》所言:“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变,此之谓不朽。”古代的文人追求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以求名垂青史,使有限的生命获得永恒。个体生命的价值完全附着于儒家体系,人生的意义就寄托在一个虚假的道德承诺里。这样的观念在《古诗十九首》里受到了质疑,在那个大汉王朝气数将尽的时代里,儒家经典已极难解释和平息各种尖锐复杂的矛盾斗争,逐渐失去了理性的光彩和正义的权威,在政治舞台上悄然后退。文人自己的生命尚且朝夕不保,何论功名事业。面对生命如寄,功名无望的残酷现实,他们

1

对人生产生忧虑并不得不重新思考人生的意义。挺进庙堂的路径一旦被隔断,文人反而会更专注于内心,将最真实的东西呈现。知识分子从儒家人生价值观念的束缚下解脱了出来,开始注意个人生存的意义和价值,自我意识开始觉醒。

在儒家传统中,人的情感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政治情感,“诗以道其志”,志是先贤明君的道德理想,倡导面向国家、社会、道德、伦理抒发大志,人本身的所有生命欲求、情感本体也同时蒙上道德的外衣,而对于另一种情感,表现人作为生命的本能的自然欲求、人性化的愉悦的世俗之情,则都是不屑、不敢,或是不能为之的。那些士大夫所不敢正视处,也正是诗的价值所在,在《古诗十九首》中,人们从关心社会政治转向了对个人自身的关注,作者通过闺人怨别、游子怀乡、游宦无成、追求享乐等内容的描写,发出了源自内心的真正自然的呼喊。它意味着人对生命感受的沉着咀嚼,而非呆板的故作清高。

清人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评价说:“《十九首》所以为千古至文者,以能言人同有之情也。人情莫不思得志,而得志者有几,虽处富贵,慊慊犹有不足,况贫贱乎,志不可得而年命如流,谁不感慨,人情于所爱,莫不欲终身相守,然谁不有

别离,以我之怀思,猜彼之见弃,亦其常也。失终身相守者,不知有愁,亦复不知其乐,咋一别离,则此愁难已。逐臣弃妻与朋友阔绝,皆同此旨。故《十九首》虽此二意,而低回反复,人人读之皆若伤我心者,此诗所以为性情之物。而同有之情,人人各具,则人人本自有诗也。但人人有情而不能言,即能言而言不能尽,故特推《十九首》以为

[1]至极。”这段话指出了《古诗十九首》所表达的情感,是人生来共有的体验和感受。如:表现思念故乡怀念亲人的《涉江采芙蓉》、《去者日以疏》;表现思妇对游子深切思念和真挚爱恋的《凛凛岁云暮》、《客从远方来》和《迢迢牵牛星》;表现游士对生存状态的感受和他们对人生的某些观念的《回车驾言迈》、《明月皎夜光》。《古诗十九首》所抒发的,是“人同有之情”,是具有普遍性的人生情绪和体验,由于作者把这种情绪和体验上升到哲理的高度加以概括,因而能引起读者对于生命意义和人生出路的理性思考。它不再是不关痛痒的畜优献物,历史选择了它来载负这个大动乱时代的知识分子的整个精神世界。也正是因此,《古诗十九首》当得起“一字千金”、“五

[2]言冠冕”。

《古诗十九首》的作者多数是宦游子弟,他们之所以离家在外,为的是能够建功立业,步入仕途。汉代的养士、选士制度,驱使文人不得不背乡离井,长期漂泊在外。

2

这些文人或在仕途作无望的追求,或在异乡逃避政治的迫害,更渴求有爱情、家庭的温馨,以慰藉孤独而屈辱的心灵。极写羁旅行役、相思怀人之苦,遂成为《古诗十九首》的一大主题。人在他乡客居总是更容易产生孤独感和漂泊感,因此游子的思乡之情更是强烈。面对世路的艰辛,人生的渺小和生命的短暂,游子内心世界更加困惑,迫切想回归乡里,见见亲人。但是关山万里,障碍重重,游人的思

乡之情难以得到排解,于孤独的情绪之中更加感概人生。这种感情在《古诗十九首》的很多篇章中都有非常充分的体现。如《涉江采美蓉》,写了一位漂泊异地的失意者怀念妻子的愁苦之情:

涉江采英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主人公采撷芳草想要赠给远方的妻子,可是,欲送却不得送,因为“所思在远道”。他只好遥望着通向恋人居所的漫漫长路而浩然兴叹,空间的辽远成为他们情感的阻隔。感伤寂寞的游子只能发出“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的慨叹。欲见而不得使游子思妇的现实生活与精神生活都产生了巨大的痛苦。《庭中有奇树》的表现方式亦如此,同样是“将以遗所思”,而“路远莫致之”。因空间的阻隔,爱情得不到表达和实现而倍感孤独。《明月何皎皎》的作者在明月高照的夜晚忧愁难眠,揽衣徘徊,深切地感到:“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天涯芳草,他乡明月,都没有给游子带来的心灵的慰藉,相反,倒是激发起难以遏制的思乡之情。

与游子相比,思妇的倾诉更为热切和哀伤。游子还可通过建功立业来填满人生,而思妇却只能在漫长的等待中消磨时光。《行行重行行》和《冉冉孤生竹》皆为女词,其中都有“思君令人老”之语,前者是思妇的叹息,后者是待嫁女子的怨艾。这两位主人公都因婚姻变故而有迟暮之感,流露出青春易逝的惋惜。她们不是随着岁月的流逝自然衰老,而是思念使得芳华早逝,这就更令人悲哀。“思君令人老” 是痛苦的人生体验,她们担心游子喜新厌旧,担心自己的真情不被对方省察,担心外力离间。独处的精神苦闷,显露于作品的字里行间。《青青河畔草》的女主人公对自己的寂寞直言不讳:“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这直白的表露不是没有原因的,“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河边的草地发芽泛青了,园中的柳树吐叶变绿了。这节候的变化猛然间提醒了站在窗前的

她对时间的记忆。节候向她们提醒着逝去的时光,时光又压迫着她们的孤独。《冉冉孤生竹》的主人公无奈地怨嗟着“过

3

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像《行行重行行》一首那样,她也耿耿于“悠悠隔山坡”,道阻且长,会面已不可知。可以说,在思妇诗中饱含的孤独之痛、寂寞之苦大体都是相同的,对时光易逝的哀叹,对游子归乡的期盼,在《古诗十九首》中都有直率而真

[3]切的流露。元人陈绎曾评为“情真景真、事真、意真、澄至清,发至情”可谓精当。情真方能动人,《古诗十九首》的真率之情中饱含着精神绝望后的哀思和无所归依时的心灵呐喊。

《古诗十九首》中游子思妇因时空阻隔而产生的痛苦相思是非常让人震撼的。游子在外,心绪不免孤寂,而且时节的变迁,生活的单调重复,时光的匆匆易逝都使眼前的一切浸染了一层轻哀,而人的生命随着时节的变迁而流逝,更是增添了苦闷的心绪。游子常年漂泊在外使他们对于对短促人生的体验更加强烈,他们不仅会思考怎样的人生有价值,还会思考怎样的人生更具有现实可能性。

《回车驾言迈》是诗人在长途跋涉中见到事物迁移,感到时光易逝,生命短促,希望早日建功立业。“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诗人看到景物更新,没有想到生命的欣欣向荣,而是生命的衰落,这不能不使人凄然。这黯淡凄凉的春景中渗透了诗人的主观心情,渲染和烘托了他在现实生活中空虚无着落的悲哀,这样的景色这般的心绪倍增伤感之情。在这样的心境支配下,诗人自然而然想起人的倏忽死亡,不觉死后茫茫,深深感喟惟有“荣名以为宝”。“奄忽随物化,荣名以为宝。”这样坦率直白的语言表达了他渴望建功立业、扬名后世的强烈愿望。

《古诗十九首》中游子热衷仕宦,要求立身扬名的愿望十分强烈。对此,诗人反复予以申诉。《今日良宵会》写道:“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无为守贫贱,轗轲常苦辛。”这是要在仕途的激烈竞争中捷足先登,占领显要的职位,摆脱无官无职的贫贱境地。《回车驾言迈》亦称:“盛衰各有时,立身苦不早。”“奄忽随物化,荣名以为宝。” 这位作者已经不仅仅满足于仕途上的飞黄腾达,而且还追求自身的不朽价值,通过扬名后世使生命具有永恒的意义。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游子对于内心的忠实,不虚伪做作,正是值得推崇的生命本真状态。

“盛衰各有时,立身苦不早”“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荣名、利禄、女色都被儒家视为道德的对立面,“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道德和利益的取舍之中,儒家教义当然是毫不犹豫地选择道德。而我们从这些率真而大胆的表述之中更听出了反叛意味,这是对儒家严格宗法制度的反动,也

4

是对温柔敦厚诗教的反动,以大胆的声音呼唤新鲜的生命,他们在追求一种更为真实的生活状态,而不再为一些外在规则与制度而活着,这是魏晋人与文的觉醒的前昭与先声。它为魏晋时期人文精神的发展和文学的自觉成熟开拓了深厚的领地,蓄积了足够的力量。

二、孤独感伤与纵情享乐中的生命状态

东汉中后期由于社会的动乱与黑暗,人们已无力于救世,无力做出反抗,也没有了为道义而临危不惧的献身精神。长期的动乱和生命的朝不保夕,使他们对生命、对社会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古诗十九首》更多地表现出对个人孤独漂泊的悲叹和对及时行乐的感伤,是人的觉醒的另外一种表现。在《古诗十九首》中,现实的成份加浓了,人格追求的成份淡化了,对于道义的追求转为强调现实人生的自我丰满,个人关怀已然前置于社会关怀。人们通过对生存困顿的认识体悟到了生命

的价值,这种对现实的感喟和对人生的态度在中国封建社会显得尤为可贵。从这一意义上来说,《古诗十九首》拉开了一个文学自觉时代的序幕。

游子为了寻求出路,不得不远离乡里,奔走权门。不断的游荡也会产生诸多的客居感,这就引发了对生命的追问。时空上,他们是远离家乡的游子;精神上,他们同样无所依附。《古诗十九首》所渲泻的情绪乃是一种沉重的孤独感,这种在时空中、人世间的孤独感萦绕在每个诗人心间,并显露于每一首作品的字里行间。古人因对自身前途的迷茫和对社会命运的迷茫而处于一种焦虑状态,他们想借爱情来排解,想借友情、亲情、乡情来排解,用及时行乐来排解,醉生梦死来排解。在人生无常的悲哀和及时行乐的惆怅背后,渗透着孤独落寞的无限感伤。

亡国之音哀以思,每逢国家丧乱,诗人们生活困顿,感时伤怀。而汉未文人从自身体会出发,诉说失意群体共同的悲伤、孤独以及对前途的迷茫,更显悲凉而深沉。《古诗十九首》中倾注了大量的孤独感,这种孤独感来自于对个体生命价值的重新审视,预示着人本价值的复苏。它的基调低沉,充满了孤独、哀伤以及前途无着的忧虑。“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青青陵上柏》)生命的漂泊无依,灵魂的无处安放都在诗中有所体现。“回车驾言迈,悠悠涉长道。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回车驾言迈》)展现了士人的困顿和漂泊无依的孤独,这些都暗含着游子遭遇的人生短暂和一事无成的感叹。文人们从现实生活的情感入手,以特有的方式倾诉着乱世时期内心的迷惘和无所寄托的精神孤独,体现了一代文人无所归

5

依的人生悲凉。

孤独并非寂寞无聊,而是精神的渴望。在《西北有高楼》一诗中将这种心灵的体验外现得相当充分:“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孤独的人都有一种倾诉的欲望,希望将全部的苦楚心境倾诉在对方身上,并与对方

达成某种心灵的共鸣,来缓解人生的孤独。然而结果是令人丧气的:“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人情淡薄,知音难觅,这更是一种旷世的孤独。《明月皎夜光》则抒写了诗人的另一种失落,那就是一些文人在为共同利益的斗争中,标榜气节和忠义,而一当他们在功名利禄的道路上展开竞争,原先的友谊就发生了变化。侥幸者和失意者的沉浮起落,使原来的友情徒具虚名,诗人一度笃信的伦理道德,也就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顿时现出虚妄。这就是诗人所说的“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这种无可奈何的处境和心态,加深了诗人的信仰危机。事功不朽的希望破灭,诗人乃转而从一个新的层面上去开掘生命的价值。他们内心包含了无限凄楚与彷徨的巨大精神力量,此时可以安顿灵魂的,也就是爱情与故园了。然而距离的阻隔造就着刻骨的哀伤:“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这最后的温情抚慰,也只是遥望而终不能实现,由此我们可以体验他们哀伤,孤独以至於绝望的凄楚心境。

处于乱离时代,无处排遣苦闷的人们深切体味到“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

客”(《青青陵上柏》)、“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驱车上东门》)、“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今日良宴会》)、“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回车驾言迈》),心灵的痛苦、生活的磨难,把他们推向了悲苦人生的忧思之谷。既然一切“都是虚假的或值得怀疑,它们并不可信或并无价值。只有人必然是死才是真的,只有短促的人生中总充满那么

[4]多的生离死别哀伤不幸才是真的”(李泽厚《美的历程》),那么怎么不抓紧生活,尽情享受呢,于是在进退不得的痛苦中,他们试图选择及时行乐,用美酒、美女、美服来麻痹自己,消解痛苦,在这些文人粗率鄙直的享乐宣言背后,是一次次对生命困惑与苦恼的突围,饱含着一股愤激的真挚情怀。对人生的迷惘与痛苦的感受,那种强烈的生命意识和个体意识,那种要紧紧抓住人生的欲望等,都真切地表现了当时文人的内心世界。

游子宦达的成功率很低,多数人无法实现自己的愿望。作为仕途上的失败者,他们要在其他方面寻找慰藉,用以保持心态的平衡。《古诗十九首》作者的人生意识是清醒的,他们不相信成仙术,头脑里没有长生不死的彼岸世界,只想在现实中过得更

6

快活、更自在。于是,他们“荡涤放情志” (《东城高且长》),去追求燕赵佳人。《驱车上东门》也写道:“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这是说要以美酒华服来消磨人生,同样表露得非常坦率。由于仕途的挫折,这些士子人生追求的层次由高向低跌落,从努力实现人生不朽到满足于耳目口腹之欲,他们是在寻求某种补偿,既然时不我待,人命奄忽,无论贤愚、贫富到头来都不过是郭北墓中的一个土馒头,现实社会的状况如此残酷,何不欢悦地渡过青春年华呢?

如《今日良宴会》中“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 《回车驾言迈》中“回车驾言迈,悠悠涉长道。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盛衰各有时,立身苦不早。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奄忽随物化,荣名以为宝。” 又如《青青陵上柏》“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 《驱车上东门》中“驱车上东门,遥望郭北墓。”“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 《生年不满百》中“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人生无常,须及时行乐,《古诗十九首》处处体现了这一思想。

这些体现及时行乐思想的作品,正是东汉末社会时代思潮所导致。正如李泽厚在《美的历程》指出的:“它实质上标志着一种人的觉醒,即在怀疑和否定旧有传统标准和信仰价值的条件下,人对自己生命、意义、命运的重新发现、思索、把握

和追求。表面看来似乎是如此颓废,悲观,消极的感叹中,深藏着的恰恰是它的反面,是对人生,生命,命运,生活的强烈欲求和留恋。表面看来似乎是无耻地在贪图享受,腐败,堕落,

[4]其实,恰恰相反,它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深刻地表现了对人生,生活的极力追求。”当人们试图确立新的意义时却发现一切都不是真的,只有人是要死的,只有人生在世有那么多的悲苦才是真的,于是他们不再乞求生命的永恒,他们觉得极时行乐,就是生命的最大的意义,快意当前是最应做的事情。“不如饮美洒,被服纨与素""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荡涤放情志,何为自结束”,“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这表面看来似乎是一种自暴自弃、玩物丧志的行为,实际在放纵的背后是对个体生命的深情和对生命价值的最大追求,他们只能以此种方式来表达对于生命的珍视,这并不是对生命的厌弃,而是深沉的挚爱,是对人生、命运、生活的强烈欲求和留恋。

在《古诗十九首》中,充满了中下层文人的追求情欲生活的气息,对于荣誉、地

7

位的庸俗渴望,把感官享受作为麻醉精神替代品的迷乱,对脆弱生命不能承担愿望之轻的无奈,甚至对放荡生活的追忆和沉醉。马茂元先生在《古诗十九首初探》一书中说:“这些思想是庸俗和粗野的,它的气质是浪漫而活泼的,但其中却蕴藏着一种现

[5]实的积极的因素。”感伤的情调和享乐主义的思潮,正反映当时文士对人生的珍惜和执着。享乐思想不过是假象的肆意畅怀,其背后真实的则是人体的自觉和觉醒之后找不到出路的苦闷。他们意识到生命有限,要求在有限的时间中珍惜自己的生命,及时行乐的种种表现中实际充满着对生命的强烈眷恋和无可奈何的的心情,这应被看作是觉醒时对人生价值追求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三、生死对照中体现生命意识的升华

《古诗十九首》,作为汉末文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它对生命的关注,对终极意义的关怀具有超越时空的感人力量。汉末文人所以把生死问题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从不同的角度,对生命,对死亡进行剖析。古人在感叹生命时看到了生命无可挽回的毁灭趋势,由人生的短暂进入到对历史命运的深刻思考,针对自己个体生命价值,坚持探寻生命意义。

在《古诗十九首》中,对生的短促是从对死的观照中发现的。因“死”意识到“生”,由死后的漫长领悟到生的短暂。这种领悟和认识,正是他们生命觉醒的确证,是他们对人的主体生活与生命追求的开始。他们希望在有限的时间里丰满人生,不虚度年华。在追求人生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障碍是“生年不满百”。正因如此,死亡就象一记记重锤击打在诗作者的心灵深处,故而在他们的诗中,不仅显现出一种深沉的人生哲理,而且也抒发出深刻的人生悲慨。在与死亡和永恒的抗衡中,诗人充满了无力感,因为清醒地看到了生的短暂和死的永恒,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今日良宴会》),“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生年不满百》),“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驱车上东门》),“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回车驾言迈》) 这是人的生命意识的觉醒,对悬在头顶的死亡的焦虑和恐惧,思考着短暂的个体生命和永恒的时间的对立。这些诗歌从自然界出发,对生死对立、瞬间与永恒的对立的思考具有深刻而感人的力量。

生离死别是人生中无法回避的主题,《古诗十九首》将这一主题挥发的淋漓尽致,可以说,它是一种真正的表现生命主题的文学。死亡是一种生命的消退,生者的缺失,它揭示着人生的虚无。正因为人类“必然要死亡”,才引发人们对长生的幻想;对死

8

亡的本能恐惧,导致了人类悲哀情绪的勃发。诗人在悲观宿命论中融合了积极入世的胸怀,强烈地关怀着现实存在和终极意义,这种对现实的清醒造就了《古诗十九首》中深刻的生命意识和情感体验,激起了跨越时空的共鸣:“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在《去者日以疏》中,面对死者和坟墓,更感觉到存者的可亲,更感觉到生命的格外可贵,在此,我们看到的不是对死亡的回避,而是直面与思考,并由此进入到对历史的追问和人生的思考。

死亡把无限变成了有限,它是生命无法逾越的大限,人生的意义也由此而生,因此人生意义的确立,往往是从思考死亡开始的,人们在思考“死”的过程中,会形成不同的价值观和人生哲学,在《古诗十九首》之前,传统的儒家对“死”是采取回避态度的。“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儒家更关注于整个人世间的社会伦理与道德,对于形而上的思考,往往是避而不谈的。儒家重视生命过程中道德价值的实现,强调道德价值要高于个体生命。东汉末文人于是便打破以往的传统,开始直接面对死亡、思索死亡。《古诗十九首》中的士人则有着直面死亡的勇气,并且思考着死亡。如“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四时更变化,岁暮一何速”,“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人生寄一生,奄忽若飙”,“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考”等等。

《古诗十九首》对死亡的思考,符合了社会心态的真实形态。如《驱车上东门》的“驱车上东门,遥望郭北墓。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下有陈死人,杳杳即长暮。潜寐黄泉下,千载永不寤。” 《去者日以疏》中“去者日以疏,生者日已亲。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反映出东汉末文人对死亡的忧虑与无奈。东汉末文人的低徊吟咏都是基于对“生命短促、人生无常”的痛切而清醒的认识,生总是与死相对存在,正因为

感受到死亡随时在窥视自己,诗人们就加倍强烈的体会到生命的可贵、生活的美好。然而生命却是短暂的,美好的东西总是转瞬即逝。正因为如此,《古诗十九首》关于死亡的咏叹才那么惊心动魄、真切感人。

《古诗十九首》中,诗人们清醒地意识到,生总有一天要让位于死,分离最终取代欢聚,曾经拥有的一切终究会在时间的流逝里全部失去。诗人们重视生命价值,积极去体现生命价值,在对生命存在的珍惜中渗透一种对生命意识的深深忧患。他们意识到了个体生命的短暂易逝和人生的坎坷乱离,从自我的角度来反求人生的价值,具

9

有生命的深刻内涵。《古诗十九首》强烈而集中地表达生存与死亡的命题,面对人生观、人生哲学、个体生命等问题作出了人生的抉择,它对个体生命之死亡大限做出清醒而痛苦的体认,在冰冷的历史中凸显了脆弱的生命的存在。《古诗十九首》在中国文学史上拓宽了文学的生命主题,使个体生命的自觉成为一个时代的普遍意识,标志着文学的觉醒和人性的觉醒。

四、小结

《古诗十九首》是文人个体意识强化的体现,是文人自我觉醒的开始。它秉承了民间文学的自由真率之传统,从下层文人的角度书写社会动荡中内心的思索与吟唱,它用真诚、大胆而深刻的语言坦露了内心情感与生命体验,使精致的人文精神代替了粗糙的神学伦理。它以“千古五言之祖”之名反映了人性的崛起,诗中文的觉醒、人

[6]的觉醒,是整个建安时期“文的自觉”、“人的自觉”的前奏,因而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作为文学自觉时代的先声,蕴藉了丰厚而深沉的哲学精神和对人生的宏深看法,生命意识随之觉醒,奠定了其在思想史上的地位。正如钟嵘的《诗品》赞颂“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一字千斤”。

参考文献:

[1],清,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 [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卷之三 ,汉

三 [2] (齐梁)钟嵘.诗品[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诗品上 ,古诗 ,第4

页 [3] (元)陈绎曾.诗谱[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杂体

[3] 李泽厚.美的历程[M]. 第2版.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第89

页 [4] 马茂元.古诗十九首初探[M].西安: 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第24页

[5] 曹旭.古诗十九首与乐府诗选评[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第3页

The Primary Investigation of Nineteen Ancient Poems

Abstract:The poems of 19,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Han dynasty literati five reflect the end of the

Han dynasty literati's concern for the individual value and thinking. Make contribution in the Psalms

establish a business ambition, Life is short and the wailing of the impermanence of life and the

awakening of self - consciousness of life, so that people in the era of literary consciousness of Life

10

Consciousness be strengthened, It shows the end of Han Dynasty and lower classes living conditions and mind of literati course, reveal

their life and values formation of the historical and social reasons, in Chinese literature widened literature theme of life, so that individual life consciousness has become a common sense of the times, but also make pilot enlightenment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poetry.

Key Words:《Nineteen Ancient Poems》; Life consciousness ; The state of life ; Awakening and

sublimation

11

_古诗十九首_中的生命意识分析

第4卷 第4期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V ol.4 N o.4  2004年12月 Journal of Shandong Institute of C ommerce and T echnology Dec.2004  《古诗十九首》中的生命意识分析 刘 涛 (苏州大学文学院,江苏苏州 215021) 摘 要: 生命意识主要是感慨人生的短促,死亡的不可避免,关于如何对待生、如何迎接死的思考。《古诗十九首》中表现出来的强烈的生命意识既是下层文人失时伤志的反映,又体现出了对于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意蕴深邃,哲理性强。 关键词: 生命意识;古诗十九首;汉末诗歌 中图分类号: I270.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4385(2004)03-0065-02 The Analysis of Life Consciousness in the Nineteen Ancient Poems LI U T ao (Shandong P olitics and Law M anagement of Cadre C ollege ,Jinan 250014,China ) Abstract : Life consciousness are mainly about sighing the shortness of life ,unav oidable death ,about how to treat the life and how to greet the death.The intense life consciousness in the nineteen ancient poems not only reflects the grief of the lower writer ,but als o embodies the profound thinking about the life value.S o the poems have a deep significance and a strong philos ophical nature. K eyw ords : Life consciousness ;The nineteen ancient poems ;The poems in the end of Han Dynasty 收稿日期: 2004-01-10 作者简介: 刘涛(1974-),男,山东平邑人,苏州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 生命主题是《古诗十九首》中的重要主题,其中所表现出的思想感情和生命主题都是在鲜明的生命意识支配下进行的。《古诗十九首》产生于东汉末年政治衰败社会黑暗之时,士大夫和下层文人的基本价值已被政治现实击得粉碎,人生的意义在他们的内心彷徨中不可能不发生动摇。时代的苦闷造成了东汉后期士人普遍的感伤,于是通过诗篇体现了他们的人生咏叹。对生命短促、人生无常的强烈感受正是生命意识觉醒的标志。生命意识体现为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对于人类生命的本体、对人生在宇宙中的位置、人生的价值、生存的意义诸问题的高度关切、思考,以及在此基础上对生命自由的追求、对生命痛苦的超越。《古诗十九首》中抒发的生命意识以及人的觉醒,在哲学层面体现为人与诗的觉醒,对生命作深层的思考;觉悟到天地的无序,社会的混 沌,人的脆弱,以及人生短促、及时行乐的思想;在世 俗的层面,则直白地反映了世态炎凉和下层知识分子不遇的种种感慨之情。表现了社会的动乱,战争的频仍,国势的衰微,文士游宦天涯,思妇不甘寂寞,由此带来以夫妻生离、兄弟死别、友朋之间契阔相思乱离为基调的咏叹。具体而言,《古诗十九首》中体现的生命意识可从以下方面加以分析: 其一,爱情意识。爱情意识是生命意识的一部分。这种意识主要体现在组诗的游子怀乡与思妇怨别类内容中。如: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行行重行行》)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涉江采芙蓉》)文采双鸳鸯,裁为合欢被。(《 客从远方来》)置书怀袖中,三岁字不灭。(《 孟冬寒气至》)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 东城高且长》)5 6

《古诗十九首》生命意识初探——汉末文人生命意识的觉醒与升华

《古诗十九首》生命意识初探 ——汉末文人生命意识的觉醒与升华 (德州学院中文系山东德州253023) 摘要:《古诗十九首》作为汉代文人五言诗的代表,反映了汉末文人对个体生存价值的关注和思索。诗篇中建功立业的抱负,对生命短暂、人生无常的悲叹以及自我生命意识的觉醒,使文学自觉时代的文人士子生命意识得到强化,它展示了汉末下层文人的生存状态和心灵历程,揭示了他们生命价值观形成的历史和社会原因,在中国文学史上拓宽了文学的生命主题,使个体生命的自觉成为一个时代的普遍意识,也为中国诗歌的发展做出先导式的启示。 关键词:《古诗十九首》;生命意识;生命状态;觉醒与升华 东汉末年,国势衰微,社会动荡,政治混乱。下层文士漂泊蹉跎,游宦无门。这一时期特殊历史境遇中的文人开始比前人有了更广阔的关怀和更深刻的生命体验。他们清醒地感到人生的短暂,生命的无常,开始对传统的价值观与人生观产生怀疑,在黑暗的社会中,文人转向了对人自身的思索。人生的价值,人生的出路到底在哪里?他们面临着巨大的精神痛苦和困惑,生命意识随之觉醒。《古诗十九首》就诞生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 汉末产生的《古诗十九首》,基本是游子思妇之辞。诗中体现的生命漂泊之感以及对精神家园的探寻,充满了丰富的生命内涵。无论是夫妇朋友间的离愁别绪、士人的彷徨失意,还是人生的无常之感,都体现出一种人性的复归,体现了作者对人生、生命、生活的强烈的欲求和留恋。诗中更加关注“人”这个本体,关注人的内心世界,凸显出强烈的人本精神,是文人内在人格的觉醒和追求。 一、传统价值观的衰微与文人生命意识的觉醒 在儒家思想体系中,所谓永恒的价值,便是个人的道德自修,使个人的言行举止都合于道义,并为了道的弘扬延续而建立功业,《左传》所言:“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变,此之谓不朽。”古代的文人追求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以求名垂青史,使有限的生命获得永恒。个体生命的价值完全附着于儒家体系,人生的意义就寄托在一个虚假的道德承诺里。这样的观念在《古诗十九首》里受到了质疑,在那个大汉王朝气数将尽的时代里,儒家经典已极难解释和平息各种尖锐复杂的矛盾斗争,逐渐失去了理性的光彩和正义的权威,在政治舞台上悄然后退。文人自己的生命尚且朝夕不保,何论功名事业。面对生命

“生命意识类”话题作文写作示例_高考作文

“生命意识类”话题作文写作示例 李华波黄晓强 【题目设计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我们所生活着的世界上,有无数的生命。有人说:“生命有权自认为辉煌壮丽,生机竟是这样地不可遏制。”还有人说:“生命就是这样地被环境规定着,又被环境改变着。”也有人认为生命是丑陋的、残暴的……其实,全在于你从什么样的观点出发去看待生命,在于你所面对的是什么样的生命。 生命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呢?请以“生命”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注意:1、立意自定。2、文体自选。3、题目自拟。4、不少于800字。 【写作导引 “生命”是一个内容十分宽泛的话题,生活中的琐事往往引发我们对生命的思考。如在“911事件”后,全球性的对恐怖主义分子漠视生命、滥伤无辜的谴责;“SARS”事件中人们对人与其他各类生命体和谐共处的呼唤;“孙志刚事件”后人们对国家法令与生命尊严认识的反省;甚至一只麻雀的拼死护雏、一只蝴蝶的艰难蜕变、一株小草的顽强生长都能引起人们的感叹唏嘘……你呢?能找到触动心灵的切入口吗? 要写好这种类型的文章,要把握如下几点:

首先,要确定文章立意的深度。这类题目往往需要作者对话题有深入的理性思考,思考的深度决定了文章的思想深度,也就基本决定了这篇文章水平的高下,在构思中“主题先行”是关键。文章可以写得大气磅礴,如民族大义与个人生命的取舍的思辨、生命价值的实现与道德良知的约束、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与生命意识的苏醒等等;也可以写得温婉妙曼,如绿叶的奉献与落红的化泥、胡杨的顽强与骆驼的坚忍等等。 其次,得确定一个合适的表达角度。涉及理性认识类的文章,议论文自然是首选文体。写议论文可从如下角度考虑:1、从生命的内涵出发,谈生命的意义、价值及如何实现;2、从对生命感受和认识出发,谈生命的本质的认识和对生命应有怎样的态度;3、从对生命的道德评价出发,谈对生命的尊严与荣辱、高贵与卑贱的看法…… 若写成记叙文,可写人生中使自己心灵震颤的一件或几件事情,然后以充满哲理性的结尾收束全文,表达出自己通过此事产生的对生命的全新认识。 第三,要尽量避免以下“硬伤”:一是“媚俗”,要尽量避免庸俗的生存哲学,如“好死不如赖活”式的所谓“忍辱负重”,腆着脸皮吹拍捧媚的“厚黑哲学”,“及时行乐”的享乐主义等等;二是“滥情”,要尽量避免因个人情感或民族情感而产生偏激的观点;三是“虚伪”,文章中要避免大话套话,避免言不由衷的假话,要有个性鲜明的独到的观点。 【佳作示例

《古诗十九首》的生命意识

《古诗十九首》的生命意识 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洪艳艳 摘要:东汉末年,社会动荡,政治黑暗,文人更多地关注自身。《古诗十九首》以其纯熟的艺术传达出人们普遍的真挚的情感,赢得了世人的赞赏,被称为“五言冠冕”。关键词:《古诗十九首》、生命意识、表现手法。 《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梁代昭明太子萧统所编的《文选》,是一组五言诗,计十九首。一般认为,它并不是一时一人之作,应产生在东汉顺帝末到献帝前,即公元140年-190年之间。《古诗十九首》以其纯熟的艺术传达最真挚的情感,别林斯基曾经指出:“活得最长久的艺术作品都是能把那个时代中最真实、最实在,最足以显出特征的东西,用最完满最有力的方式表达出来的。”[1]我想,它之所以能久传不衰,原因正在于此吧。 一、生命意识的具体体现 生命意识体现为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对于人类生命的本体,对人生在宇宙中的位置,人生的价值,生存的意义诸问题的高度关切、思考,以及在此基础上对生命自由的追求,对生命痛苦的超越。清代学者沈德潜说:“《十九首》大率逐臣弃友,朋友阔绝,死生新故之感,中间或寓意,或显言,反复低徊,抑扬不尽,使读者悲感无端,油然善入。”[2]可见,《古诗十九首》中蕴含了强烈的生命意识。 1、相思之情,震摄人心。 《古诗十九首》中一半以上的诗篇都是游子,思妇真挚的情感的抒发,深刻剖析了游子思妇因时空阻隔而产生的痛苦相思,其情感的诚挚、热切与悲凉,足以让人震撼。 古诗中的游子不管其仕途顺利与否,都同样深感于动乱之时天各一涯的沓无音讯,深感于遥遥无期的相逢苦等,深感于长期独处的凄清寂寞,深感于远离家乡的思家之愁等等。如“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这是一首漂泊异乡的游子思念家乡和妻子的诗,该诗主人公由思念而采芙蓉,由采芙蓉赠人而望故乡远

浅谈史铁生散文的生命意识

浅谈史铁生散文的生命意识 姓名:廖晨学号:12228135 班级:122281 专业:工商管理 【摘要】:“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你能创造这过程的美好与精彩,生命的价值就在于你能够镇静而激动地欣赏这过程的美丽与悲壮”,这是史铁生对生命过程的价值的总结,而这过程又必须是“残缺”的,因为苦难成为人生之必要,欲望成为人生之必需,抗争成为人生之必然。惟如此,生命才能由被动而主动,由痛苦而快乐,由磨难而幸福。史铁生的“残缺观”在对人类生命的考察和追问中凸显着生命的演变过程,生命的“残缺”正是生命过程重要性的体现。 【关键词】:史铁生;散文;生命意识; 1.引言 史铁生是当代文坛独具个性的作家之一,发表的主要散文集有《我与地坛》、《自言自语》、《史铁生作品集》等。他的散文境界博大,触及到了人本的困境和人类生存的命脉;其作品既充满着强烈的悲天悯人的苦难意识,又激荡着一股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史铁生那沉湎而又执着的生命理念和生命哲思,给无数徘徊在生死边缘的人以温馨的慰藉和积极的勉励。 2.对生命意识的思索 在文化的历史长河中,艺术与哲学的发展过程可说是同步的。法国著名文艺批评家丹纳曾说:“一个艺术家没有哲学思想,便只是一个供玩乐的艺人”。[1]史铁生以其特有的平淡质朴而意蕴深沉的文风,敏感而博大的心胸闪耀出深邃而澄明的智慧之光,以最真诚的语言逼近哲学,成为当代最有思想深度的作家之一。他这样解释自己的名字“心血倾注过的地方不容丢弃,我常常觉得这是我的姓名的昭示,让历史铁一样的生着,以便不断地去看它。不是不断去看这些文字,而是借助这些蹒跚的脚印不断看那一向都在写作着的心魂,看这心魂的可能与去向”,[2]这也是对他作品最好的注释。一、直面生与死“人生来不想死,可是人生来就是在走向死。这意味着恐惧。”[3]这是人所具有的三种根本困境之一。求生避死是所有生物共同的本能,但动物没有死亡意识,惟有人清醒地意识到死亡的意义。但当死亡离我们感觉很遥远时我们可能会淡化它,甚至漠视它。当“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突然残废了双腿,对于21岁的史铁生来说,是跌入了黑暗的地狱,生活将一个不容逃避的“生与死”的问题非常冷酷的摆在了他的面前,死亡向他展开了美丽的诱惑。那一年身体的残疾把他永远的送到了轮椅上。那时的他,正是血气方刚、生机勃勃的年龄,他对一切都充满了渴望与追求,想去创造、去追求他所喜欢的东西。可是命运却给他一个“特殊的安排与照顾”,他在延安清平湾插队的日子里,虽然感到腰腿疼,但并没有在意,仍然起早摸黑地给队里喂牛,精心照顾着老黑

解决问题的重要范式一个人生命意识的觉醒

解决问题的重要范式 ——一个人生命意识的觉醒 ■王育琨 采访手记:让意识觉醒有方法 我一直在寻找让地头力落地的途径和工具。经营之圣稻盛和夫说,要想实现公司每一个业务现场都有稻盛和夫的目标,需要教练文化。作为创始人和公司的灵魂,他就是公司的总教练。 经营之圣的总教练身份,让我对教练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好奇与期待。2010年我接触到了第三代教练。很少参加培训课程,2010年却破天荒连续在上海和北京参加了Paul Jeong博士200多个学时的课程。同时有了超过200个小时的练习。我从Paul Jeong那里得到的最重要的信息是,“当今问题解决最重要的范式是个人生命意识的觉醒。当一个人和组织,认识到自己存在价值的时候,他们将会被赋予持续的、强有力的动机,并将体验工作和生活中的巨大喜悦”。 Paul Jeong是第三代教练的代表人物 第一代教练关注的重点:事实解析。这时,主要关注行为和绩效,看那些能够带来变化的东西。第一代相当于西医,直接有效解决掉出现的问题。第二代教练关注的重点:情感处理。重点看行为背后的价值和动力。在这个阶段,着重从情感上处理内在的问题。相当于中医,强调固本培元。第三代教练关注的主题:意识

聚焦。这时关注情绪后面的根源,关注那些情绪后面的主宰意识。那里自由、创造、具足,那里是无穷创造的世界。 每个人都是整体性的,每个人都是才智具足的,每个人都是富有创造性的。只不过因为受着各种各样情绪的左右,而挡住了视野。作为教练式领导,重要的就是通过强有力的问题,使团队打开视野,不断去觉醒使命意识与责任意识,用意识去驾驭情绪,破解事实难题,激发与释放潜能。 2010年7月16-20日,Paul Jeong 博士在北京开设国际教练科学与艺术讲习班,我们就教练文化之与中国公司的关系做了访谈。我们深切的感觉是,当今问题解决的重要范式是个人生命意识和责任意识的觉醒,让意识觉醒有方法。现把采访内容呈现给读者。 提升人的品质将使公司获得成功 亚布力观点:您好,Paul博士,感谢您接受采访。许多中国一线企业家对教练 文化还比较陌生,教练文化对中国公司会有什么作用?中国公司为什么需要教练?您能将怎样的教练文化的图景展现在中国一线企业家面前? Paul Jeong:很多公司人力资源的高管总是问我,该怎么和自己的CEO谈这个问题,让他们接受教练文化。我们需要提供更多的教练文化,因为他们还不知道具体如何做。那些年轻的员工,进入到公司去。他们非常热爱工作,也非常聪明和拥有智慧,他们有一种自我激励的方式。但是如果依然延续那种老旧的领导力模式,他们将非常受苦。这些新鲜血液,刚开始的那些激情就会减弱,在这种老旧的领导力模式管理下,五年后他们就成为老旧一派了,或者就离开了。如果那些CEO有勇气去尝试,勇于去赌一把的话,面对新员工时,他就会说,如果你在 这两年内并非成倍地改变并提升自己的话,你就出局了。

《人的觉醒与魏晋风度》阅读附答案

《人的觉醒与魏晋风度》阅读附答案 人的觉醒与魏晋风度李泽厚 魏晋时期,社会变迁在意识形态和文化心理上的表现,是占据统治地位的两汉经学的崩溃。代之而兴的是门阀士族地主阶级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其基本特征,就是人的觉醒。 《古诗十九首》以及风格与之极为接近的苏李诗,在对日常人事的咏叹中,直抒胸臆,深发感喟:“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被钟嵘推为“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的这些“古诗”中,却有多少个字用于这种人生无常的慨叹! 它们与友情、离别、相思、怀乡、行役、命运、劝慰、愿望、勉励……结合糅杂在一起,愈显其沉郁和悲凉。这种感喟,从建安直到晋宋,从中下层直到皇家贵族,在相当一段时间和空间内弥漫开来,成为整个时代的典型音调。 生命无常、人生易老本是古往今来一个普遍命题,魏晋诗篇中这一命题的咏叹之所以具有如此感人的审美魅力,与其所包含的具体时代内容密不可分。从黄巾起义前后起,整个社会日渐动荡,接着便是战祸不已,疾疫流行,死亡枕藉,连大批的上层贵族也在所不免。于是,如何有意义地自觉地充分把握住这短促而多苦难的人生,便突现出来了。它实质上标志着一种人的觉醒。正因为如此,才使那些公开宣扬“人生行乐”的诗篇也抒发着一种向上的、激励人心的意绪情感:在“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底下的,是“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老骥长嘶,建安风骨的人生哀伤是与其建功立业“慷慨多气”结合交融在一起的。在“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后面的,是“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企图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去找寻人生的慰藉和哲理的安息。正由于有这种内容,便使所谓“人的觉醒”没有流于颓废消沉;正由于有人的觉醒,才使这种内容具备美学深度。 由人的觉醒意识的出现到人的存在风貌的追求,其间正以门阀士族的政治制度和取才标准为中介。自曹丕确定九品中正制度以来,对人的评议不再停留在东汉时代的道德、操守、儒学、气节的品评,人的才情、气质、格调、风貌成了重点所在。“朗朗如日月之入怀”“双眸闪闪若岩下电”“若登山临下,幽然深远”……无不要求以漂亮的外在风貌表达出高超的内在人格。 “以形写神”和“气韵生动”,在这一时期被提出,是毫不偶然了。所谓“气韵生动”就是要求绘画生动地表现出人的内在精神气质、格调风度,而不在外在环境、事件、形状、姿态的如何铺张描述。“以形写神”也是这个意思。顾恺之说,“四体妍媸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即是说,“传神”要靠人的眼睛,而并不靠人的形体或在千什么;眼睛才是灵魂的窗子。这种美学趣味和标准,与前述人物品评一致,它们共同体现了这个时代的精神——魏晋风度。 (节选自《美的历程》,有改动)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魏晋风度”出现的原因的一项是 A.魏晋时期,社会动荡,战祸不已,原本在意识形态和文化心理上占据统治地位的经学解体,门阀士族地主阶级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兴起。 B.魏晋时期,由于社会原因,人生短促而多苦难,但一些人没有随波逐流,而是努力思考把握人生的方法,这种探寻标志着一种人的觉醒。 C.当时对人的评议标准发生了重大变化,以九品中正制度为代表,门阀士

苦难中的生命意识_浅论史铁生小说中的生命意识

2009年4月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Ap r,2009  第31卷第2期Journal of Yana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Vol131No12 苦难中的生命意识 ———浅论史铁生小说中的生命意识 姬绪进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陕西西安710062) 摘 要:史铁生是一个经历了种种苦难的当代作家,他用手中的笔不断地书写着、歌唱着苦难,用苦难谱写了一首首激扬的旋律。苦难的生命体验是他生命历程中最主要的一座丰碑,他用沉重压抑的笔墨描绘了一个残疾的世界,一个个苦难的生命里程,用他对苦难的理解来解读生命的意义,最终找到人生的精神解脱:死亡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人生在于过程。 关键词:史铁生;生命意识;当代小说;生命体验 中图分类号:Ⅰ206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975(2009)02—0096—05 收稿日期:2009—01—21 作者简介:姬绪进﹙1982—﹚,男,陕西子洲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生命从苦难开始,只有在苦难中才能诞生灵魂的歌声。 ———路遥“死是一件无须乎着急去做的事,是一件无论怎样耽搁也不会错过了的事,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1]史铁生总是平静地,用近乎耳语的声音,宣布与生命相关的消息。他在残疾的打击下,在死的诱惑下,经过苦苦的挣扎,最终走了出来,并认识到人类共有的困境,透析了生命,升华了死亡。 史铁生是当代著名作家,但与别人不同的是,他多了一辆轮椅车,少了一双健康的腿。这个“特别的礼物”出现在他21岁那一年,身体的残疾把他永远送到了轮椅上。那时的他,正是血气方刚、生机勃勃的年龄,他对一切都充满了渴望与探求,想去创造、去追求他所喜欢的东西。可是命运却给他了一个“特殊的安排与照顾”,他在延安清平湾插队的日子里,虽然感到腰腿疼,但并没有在意,仍然起早摸黑地给队里喂牛,精心照料着老黑牛与红键牛。没想到,腰腿的疼痛竟成了他的克星,使“喂牛”竟成了他生命中永久的回忆。他在最爱动的时候,被困在了轮椅上,这是怎样的灾难,又是何等的残酷。在刚开始的日子里,他不相信这是真的,不相信自己将要在轮椅上度过还没有真正开始的人生。他还存着一丝希望,积极配合治疗,甘愿忍受各种各样的痛苦,“洗、敷、熏、炙”,“最后一回,我的胯部被熏成了烫伤”[1]。 然而,无论怎么努力,他都难逃厄运的魔爪,当科学的诊断最终无情地宣布他的一切努力挣扎都是徒劳的,他拼命捶打着自己失去知觉的双腿,多么希望这是一场噩梦,但现实依旧是现实,他不得不离开那个游刃有余的世界,呆在一个他原本一无所知的世界中去。在突如其来的厄运的打击之后,人就会丧失思想的能力,他对这“特殊照顾”的回报就是强烈的诅咒,他“自卑”、“感伤”,“死”的问题连想都不用想,就自动弹了出来,将他紧紧的抓住。然而,生命是一种责任,生命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目的。在短暂的生命历程中,我们必须使生命具有更高的意义,在自己有限的生命中建立起一些永恒的东西。生命中最好的景致有时并不是用浓墨重彩描绘而成的,它也许只是一个淡淡的足迹,但它深藏在我们心灵最柔软的地方,裹在层层的重负之下。史铁生用这种生命意识铸造了属于自己的世界。 一、苦难的宿命 史铁生在苦苦的挣扎中,首先便遇到了自卑的纠缠。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给自卑下过一个著名定义:“当一个人面对一个他无法适当应付的问题时,他表示他绝对无法解决这个问题,此时出现的便是自卑情绪”。[2]那么,所谓“自卑情结”实质上也就是一个人的无能为力感,即他所面临的处境及困难程度远 69

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

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 而不只在于生存 1、做事,不止是人家要我做才做,而是人家没要我做也争着去做。这样,才做得有趣味,也就会有收获。 2、生命因追求而精彩,追求因指引而成功,个体因团队而强大。失败的团队没有成功者,成功的团队成就每一个人!凝聚团队,聚焦目标,为梦想创造无限可能! 3、复杂的事情要简单做。简单的事情要认真做。认真的事情要重复做。重复的事情要创造性地做。 4、每一日你所付出的代价都比前一日高,因为你的生命又消短了一天,所以每一日你都要更积极。今天太宝贵,不应该为酸苦的忧虑和辛涩的悔恨所销蚀,抬起下巴,抓住今天,它不再回来。 5、人生如行路,一路艰辛,一路风景。你的目光所及,就是你的人生境界。总是看到比自己优秀的人,说明你正在走上坡路;总是看到不如自己的人,说明你正在走下坡路。与其埋怨,不如思变。 6、在融入社会大家庭的那一刻,我们都肩负着自己的那份责任,因为有太多的知识需要我们去吸收、去掌握。良好的心态,将会成为我们克服困难,勇往直前的有力支持。 7、虽然我们不能决定自己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拓宽它的宽度;虽然我们不能改变容貌,但可以展现笑容;虽然我们不能控制他人,但可以掌握自己;虽然我们不能预知明天,但可以把握今天。 8、无论才能、知识多么卓著,如果缺乏热情,则无异纸上画饼充饥,无补于事。 9、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 10、一个人应养成信赖自己的习惯,即使在最危急的时候,也要相信自己的勇敢与毅力。 11、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12、人的才华就如海绵的水,没有外力的挤压,它是绝对流不出来的。流出来后,海绵才能吸收新的源泉。 13、时钟转一圈虽然可以回到原点,但却已经不是刚才了;太阳还会再升起,可却已经不是昨天了。

浅谈儒家孝道思想的生命意识(一)

浅谈儒家孝道思想的生命意识(一) 论文关键词]孝道生命意识追思爱敬延续 论文摘要]在以儒家文化为主导的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和道德传统中,儒家孝道思想不仅体现出一种家庭伦理思想,同时也体现出人类对于自身生命的关怀,它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生命价值观,是人类追求生命永恒的一种体现。祭祀祖先是对生命的追思意识,孝养父母是对生命的爱敬意识,生儿育女、以期传宗接代是对生命的延伸意识,儒家孝道思想的生命意识正是通过这三个层面展示出来,这也是儒家孝道文化独特魅力所在。梁漱溟先生曾说过:“中国文化是‘孝’的文化,自是没错。”1](P307)当人们谈论儒家孝道思想的时候,往往最容易想到子女孝敬父母、关爱父母,其实,儒家孝道思想不仅局限于子女对父母的孝养,还包括其他两个层面的内容,即崇拜、祭祀祖先和生儿育女、传宗接代。对祖先的崇拜和祭祀是对过去生命的一种追思;对父母的尽孝则是对现在生命的珍视与关爱;生儿育女、传宗接代是对未来生命能够得以延续的一种期望,在以家庭为单位的古代社会,人类的生命正是通过在这三个环节中的不断流动得以传承与提升。孝道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孝是中国文化最突出的特色2](P31),生命意识则是儒家孝道思想的本质。 一、生命的追思意识 孝道思想中对祖先的祭祀是中国人祖先崇拜的一种表现,是人类亡而不死的生命意识,它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孝经·三才》)孝是人类一切社会行为的根本准则,是从事其他社会活动的起点,故曰“夫孝,三皇五帝之本务,而万事之纲也”(《吕氏春秋·孝行览》)。孝字是一个会意字,早在殷商甲骨卜辞中就有“孝”字,孝字结构具有双重特征。从象形角度看,该字上半部是“老”字,表示祖宗、先辈的意思;下半部是“子”字,表示子女、晚辈的意思。从会意角度看,孝字则是“老”字与“子”字的组合,其中蕴涵着丰富的生命意义:“老”扶“子”头,“子”承“老”身,这一结构既可理解为“子”是“老”的拐杖,有责任、义务对“老”的生命进行赡养和照顾;又可看作“老”用饱经生活沧桑的手掌抚摸着“子”的头,向晚辈托付生命传承的责任,传授做人做事的道理和方法。正是基于这样的意蕴,故《尔雅·释训》解释道:“善父母为孝”;许慎《说文解字》中解释说:“孝,善事父母者。从老、从子,子承老也。”“孝”的文字结构向我们展示了“孝”所具有的最原始、最质朴的意蕴,尽管这只是一种萌芽状态,但构成了整个孝文化的生长点。正是通过对“老”和“子”这种原发性的生命关系的延伸和提升,才形成了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的孝文化。 人类与其他一切动物最本质的区别就是能够自觉用意识的力量去维护生命,在人类早期,人就开始思考自身的存在和生命本源问题,从而产生了对生命本源重视的意识,这种观念则体现在人们对祖先崇拜以及祭祀的活动中。 西周金文中的孝观念大多数表现在对祖先的祭祀活动中,祈求祖先保佑子孙后代,其崇拜对象并非健在的父母,而是先祖。当时出现的孝字,也多与祖先祭祀活动有关,如《追簋》中有“用享孝于前文人”(《三代吉金文存》9.5),《酒诰》中有“用孝养厥父母”(《尚书·酒诰》),《文侯之命》中有“追孝于前文人”(《尚书·文侯之命》)等,句中无不包含此种意义。祖先崇拜的出现固然是由多方面心理因素造成的,但感念生命的由来、感激祖先赋予生命无疑是最重要的方面。他们知道:“先祖者,类之本也”(《荀子·礼论》),“无先祖焉出?”(《大戴札记·礼三本》),“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礼记·效特性》)。由于生命是从祖先那里传承而来的,我们先人所拥有的生命来之不易,所以人不能忘祖,“君子反古复始,不忘其所由生也”(《礼记·祭义》)。人们祭祀祖先,就是要表达对祖先赋予我们生命的崇敬、感激和追思之情。“我们从思想的观念来看,人的最高生活目标就是生命,尤其在古代社会,举凡一切人能赖以生存的都被人视为最高价值所在,而当人智对自我主体有更深刻认识时,对生命之源,生命所从出之所,必生敬慕感念之情而加以祀之。”3](P71)从这个意义上说,祖先祭祀与崇拜的行

试述魏晋士人的生命意识

桓公少与殷侯齐名,常有竞心。桓问殷:“卿何如我?”殷云:“我与我周旋久, 宁作我!” (《世说新语·品藻》) 王太尉不与庾子嵩交,庾卿之不置。 王曰:“君不得为尔。”庾曰:“卿自君我, 我自卿卿;我自用我法,卿自用卿法。” (《世说新语·方正》)这是魏晋士人的人格宣言,他们以自我的种种言行向人们展示了自我个体的高度觉醒,而这种觉醒从本质上来说又是个体生命意识的觉醒。不同于先秦、两汉,这是一个万物皆贱、惟人为贵的时代,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生命情绪空前浓厚的时代。伴随着这种个体自觉,他们的人生价值观也随着转型,形成了完全不同于先秦、两汉传统的生命价值观的人生追求。正如汤用彤先生所言: “魏晋人生观之新型,其期望在超世之理想,其向往为精神之境界,其追求为玄远之绝对,而遗资生之相对。从哲理上说,所在意欲探求玄远之世界,脱离尘世之苦海,探得生存之奥秘”。 我们知道生命问题是人类最古老的问题之一。早在先秦时期儒家的孔子对生死问题采取理性态度,曾提出:“未知生,焉知死”、“朝闻道,夕死可矣”、“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的生死观,儒家入世精神重视个人生前的社会价值,强调个体生命的生存意义,将个人价值消融在社会 历史的价值之中,对死亡采取了视而不见的态度,从而忽视了个人的生命存在。这种将个体的人湮没在“道”的纲常伦理系统中,最终束缚了人的自由发展。不同于孔子,道家的庄子则对死亡有着较为深刻的认识,“死生亦大矣”“其生若浮,其死若休”,“人生天地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意识到了死亡的恐惧和生命存在的有限性,并塑造了“至人”、“真人”、“神人”的理想人格来消弭这种人生的苦难和死亡的焦虑。而到了西汉,经过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取得了独尊的地位,这时期的文人士大夫将个体全身心地投入到等级森严的集体性社会中,他们以儒家的仁义道德为真理,以实现济苍生扶社稷作为人生价值的最高实现目标,儒家圣人的“内圣外王”的人格理想在此得到了全面的体现,因此,他们面对死亡所表现是重生轻死,即所谓“身可危也,而志不可夺也”(《礼记·儒行》)。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说,在东汉之前,死亡对中国人来说是模糊而神秘的。 迨及东汉末年,中国的历史进入了长达几百年的分裂割据、动荡不安时期,尽管期间也出现了西晋太康年间那种短暂的太平繁荣景象,但那只不过是昙花一现,很快便被爆发于统治集团内部的八王之乱所替代。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极为混乱、黑暗、痛苦的时代,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充满了奸诈、虚伪、仇恨,很多知识分子被卷入了政治斗争的漩涡,成为无谓的牺牲品。另一方面,正如宗白华所 陕艳娜 荩 试述魏晋士人的生命意识

论史铁生的生命意识

目录 1 引言 (1) 2 史铁生的生平及作品 (2) 2.1 独特的人生 (2) 2.2 独特的感受 (2) 2.3 独特的作品 (3) 3 史铁生生命意识的探析 (4) 3.1 对生命困境的追问 (4) 3.2 对生命困境的超越 (5) 4 史铁生生命意识的表现 (5) 4.1 对命运的反抗 (6) 4.2 对灵魂的拯救 (6) 4.3 对幸福的追求 (7) 5 史铁生生命意识的研究价值 (8) 5.1 人与人的关系 (8) 5.2 人与自然的关系 (9) 5.3 生命的终极认识 (10) 参考文献 (11)

论史铁生的生命意识 【摘要】史铁生,他的作品富含对生命本真的感悟及对人类的终极关怀精神。研究他独特的人生,独特的作品,独特的生命意识,以及他对生命困境的追问和超越,他对灵魂的救赎等等,都会使我们获益匪浅。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些都可以从史铁生的生命意识中得到体现,他对生命的终极认识更让我们对生命有不同以往的深刻认识。 【关键词】生命意识;灵魂救赎;终极关怀;终极认识 1、引言 史铁生,作为现当代作家,且不论他众多作品的文学价值如何,仅仅对生命本身的感悟,用文字为载体阐释的对宿命与生命意识的解读,就已无人可比拟。现当代作家,永远有他的一席之地,整个文学历史的长河中,他也是一朵不可或缺的浪花。他有着不可抗拒的力量,接受命运安排的同时,也超越了命运。他是一个作家,一个历经苦难的作家,苦难不曾打败他,是他把苦难变成自己写作的素材,正视它,俯瞰它,进而战胜它。从这个层面上来说,他即使不是一个作家,即使干着和无数普通人一样的工作,他也不是一个普通人,是因为他对生命、灵魂、生活本质的独特的意识及感悟。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有人就对史铁生作品中蕴含的生命内涵做了解读,如胡山林的《生命意义的探寻——史铁生作品的中心意蕴》,2009年,杜正华发表的《困境与超越——论史铁生的生命哲学》等等,他们都是从史铁生的作品着手,解析他对生命的意识、灵魂的救赎、人类的终极关怀。从这个曾面上来说,无论从哲学、文学、美学、宗教学那个方面对史铁生进行研究,最终都会归结到对他生生命形态和人生价值的研究,他对人的内心有不可抗拒的关于人本性的召唤。很多人需要他的生命感悟来反省自身。 本文将从史铁生的生平及作品着手,探析他的生命意识,这种生命意识体现在他的作品以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周围人和事,通过对这种表现的

汉代文人的生命意识

论《古诗十九首》中的孤独感 纳兰:论《古诗十九首》中的孤独感 【内容提要】 《古诗十九首》是汉末文人五言诗的代表作,它真实地展示了汉末下层文人的生存状态和心灵历程,抒写了他们在饱尝人间忧患之后真实的内心情感世界以及对生命意识和人生永恒价值的深邃思考,表达出了一种人物内心的深沉的孤独感。这种情绪源自于汉末社会大量出现的异乡游子这个特殊人群的特殊心态,而这种孤独感在《古诗十九首》中的任何一类乃至任何一首作品中都有不同程度和形式的表现。 【关键词】《古诗十九首》;孤独感;汉末文人 《古诗十九首》是一组不同凡响的诗歌作品,自其诞生之日起,就得到极高的评价。刘勰《文心雕龙?明诗》称其“直而不野,婉转附物,怊怅切情,实五言之冠冕也”,确非虚言。由于诸多原因,《古诗十九首》的作者虽有各种推测,诸如枚乘、傅毅或曹植、王粲所作,但均无据可考,皆属妄言虚谈。目前学术

界公论以为,《古诗十九首》出自汉代文人之手,但非一人一时一地之作。尽管这些作品并非一人一时一地之作,但它们却存在着一个很大的共性,即都拥有一个颇为一致的主题:对时光易逝的感伤和空间辽远的恐惧,这是寂寞中的无奈,亦是孤独中的伤痛。它以其摄人心魄的感伤情调引起了读者的广泛共鸣。从诗歌的内容上来讲,它触及了人生最基本的情感:离别的情感、失意的情感、忧虑人生无常的情感,而这三类情感无不同时表达了人的内心的一种真实的情绪——孤独。从诗歌创作的形式上看,诗歌在意象表达方面也体现了这一种孤独感。 1诗歌情感表达中的孤独感 离别之情多相思,相思无尽是孤独。从题材上看,《古诗十九首》中绝大多数为游子思妇诗。它们通过思妇之词、游子之歌衍生出思妇伤怀、游子思归、士子失意、友情淡薄、及时行乐、感叹人生短暂和忧虑人生无常等各种情感,其看似独立,实则是同一个问题的不同侧面。思妇、游子和失意文人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所以各种情感之间也就相互影响、相互推动,也就更加剧了其情感中的孤独和悲凉意蕴。 1.1 离别情感见孤独

生命的智慧源于自我意识的觉醒

演讲题目: 生命的智慧源于自我意识的觉醒 各位领导及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生命的智慧源于自我意识的觉醒》。 “认识你自己”,这是一条镌刻在德尔斐的智慧神庙上的箴言。也许是受到这条古老的格言的启示,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则提出了“认识你自己”、“照顾你的心灵”的观点。那么认识自己的过程,我认为也就是自我意识觉醒的过程,是在思考我们生命智慧的旅程,怎样能让这段旅程充满新奇与收获,需要我们不断的孜孜以求。 在西方的神话寓言体系里面,认识你自己被表述为著名的斯芬克斯之迷。狮身人面兽斯芬克斯每天都在问过往的行人一个问题,谁知道这种动物是什么,它在早晨的时候是四条腿,在中午的时候两条腿,在晚上的时候三条腿,那么这个腿不断在变化的动物是什么呢?过来的人答不上来就会被狮身人面兽吃掉。那么后来年轻的俄狄浦斯在路过的时候,说出了最终的答案,他说这个动物就是人。那么斯芬克斯大叫了一声,就从悬崖上跳了下去。 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呢?说明离我们最近的往往是最难认知的。我们在整个人生成长的经验过程中,可以不断地认知天地万物,但唯独难以认清我们自己。不能认清自己我们就会在彷徨中与生命的智慧失之交臂。在认识自我的过程中,只有自我意识觉醒我们才能在心中了无遗撼,充满温暖富足之感。 而作为教师自我意识的觉醒尤为重要,因为我们肩负着神圣的职

责与使命,只有胸怀阳光、梦想、勇气和信念,睁大了智慧的双眼,去追寻行走生命的意义、方向和路径,才能从师生共度的生命历程中获得一种生命的体验与满足,一种生命的创造与成长,感受与学生共同成长的快乐,得到生命的一份满足和升华。哪怕这个过程荆棘曾经刺伤过自己的双脚,也阻挠不了我们前进的步伐,哪怕暴风雨曾经袭击过稚嫩的翅膀,也扼杀不了我们飞翔的向往……因为教师,不仅要点燃学生的生命之火,也要点燃自己的生命之火。 作为一名入职两年的青年教师,我在自己的职业成长过程中,不断地思考和探索怎样才可以唤醒自我的意识,使得我在教学中可以寻找到那充满富足的教育生活,寻找到生命的智慧。为此我在教学成长过程中不断地吸收教育知识、教育思想资源,不断触动自己对教育实践的思考;不断地在向同事请教和学习;同时对自我教育生活不断在反思,在反思过程中真正把自我纳入对个体教育生涯的觉知之中,从中获得教师自主意识的提升,并辅助学生自我意识的觉醒;在不断碰撞中,获得个体教育意识的生长生成。 这个过程虽然充满挑战和艰辛,可是在这个不断的探索过程中,我收获了觉醒的快乐,收获到了学生们的爱,收获了生命的智慧。为此我会不断地开拓通向生命的智慧之路。我将与我的同事和学生们一起携手并肩,探寻生命智慧,迎接生命中最美丽的朝阳。

生命意识

近几年,见诸报端的校园自杀和伤人事件呈逐年上升趋势,成为中学生生命的最主要的杀手。为什么年轻的生命如此脆弱?为什么中学生视别人的生命如同草芥?从生命意识的角度看,这是生命意识淡薄的表现,他们不懂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极易轻易处置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他们或把它作为逃避挫折的应对方式,或把它作为报复别人的手段,解决问题的办法,等等。 造成当代中学生生命意识淡薄的主要原因,除了社会的功利主义泛滥,中国传统文化对死亡的漠视和推崇等因素外,我们的学校教育也存在着很大的误区。教育应以人为根本,应全面关注人的生命本身,这应该是教育最初和最终的意义。可是,受应试的束缚,一直以来,形成了重知识灌输轻人文培养,重素质教育轻生命教育的局面,。 其实,对这个关乎人类本身的重大话题,语文学科是最有发言权的。远在古代,生命意识普遍淡薄的时候,已有许多典范:马篷起火,孔子问人不问马;孟子认为“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这些都闪耀着人文主义思想,表现出浓厚的生命意识。到了近代,鲁迅对生命的理解就非同一般,他在许多文章中都阐明了生命是最为重要的观点,典型的“韧的战斗”就是他生命观的体现。我们要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优势,加强生命意识的渗透,使学生认识生命的价值,珍惜生命。 一、重构学生的生命意识 对生命的理解及其态度,便形成了生命意识。受包含强烈虚无主义和悲观主义的西方思潮和对生命本着轻视和漠然态度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再加上家长和老师对生命话题的神秘和回避,必然助长学生形成贬低、轻视生命的意识。 纠正这些错误的生命态度,重构学生的生命意识,是语文学科的神圣使命。语文教材上的许多课文都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生动范例。生命是脆弱的,甚至只是一场小小的灾难、一种不期而至的疾病、一件微不足道的器具,生命就会不堪一击,就像史铁生二十岁那年“从最狂妄的年龄跌入黑暗的深渊”,然而,生命又是坚韧的,残废了双腿的史铁生走出了自杀的阴影成了驰骋文艺界的巨人。学了季羡林的《清塘菏韵》,在感受生命的偶然性的同时,让人不能不为几棵莲子由弱小到茁壮的顽强的生命力产生深深的敬畏之情,莲子尚且如此,人类还有什么理由不因此而尊重、热爱、呵护和善待生命呢?让生命的唯一和神圣融入文化而铸成我们永恒的信仰吧。 二、树立生命本位的思想 当代中学生受成人世界的熏染,把追逐金钱财富、名誉地位,追求刺激和享受作为人生的幸福,这样只会离幸福越来越远。这种把生命的手段当作生命本位的本末倒置的做法,就会使人陷入深深的精神迷惘和生命危机之中,长期下去,就会怀疑生命的意义与价值,甚至轻视或放弃生命。 法国哲学家蒙田认为,我们的生命受到自然的恩赐,它是优越无比的。自然经过多少亿年的时间才哺育出生命,生命又经过多少亿年的进化才出现人类,所以,我们对生命应有一种感恩的态度,应树立生命本位的思想。离开了人的生命,什么都无从企及。从这个意义上说,是人的生命制造了一切艺术和文明。人的喜怒哀乐等情感,忠孝礼义等道德,也是生命的一部分。离开了生命谈爱国爱民,孝敬父母,只能是一句空话。史铁生残废了双腿,从生生不

史铁生的生命存在意识

比较文学作业 题目:史铁生的生命存在意识 人文学院 汉语言102班 陈岩成 10112010202

史铁生的生命存在意识 1972年,史铁生因双腿瘫痪由陕西延安插队的山村回到了北京,对于一个正值青年的人来说,瘫痪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他会怀疑生活,怀疑生命,怀疑人活着到底还有什么意义,然后就会追问到死亡,在《我与地坛》与《合欢树》中,史铁生也因此而苦恼,脾气暴躁,特别是对他母亲的态度正是他那一时期挣扎的表现。正是在这痛苦的挣扎过程中,他不断接近着哲学的三个终极命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或要到哪里去?当问到死亡的时候,也就是他在考虑人“要到哪里去”的问题。也就是在生病的这一段时间里,他广泛地涉猎各类书籍,寻找着生命的意义,追求生命存在的本身。自然而然的,他会受到十二世纪西方盛行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影响。这种哲学思想在史铁生后来的文学创作中会自觉不自觉地流露出来,从而他的作品中就会存在很强烈的生命存在意识,追求着生命的意义。 在所有的哲学中,首先都会追问到人最终要到哪里去的。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回到了死亡的问题。存在主义的哲学家们也探讨到了死亡。而死亡,在人们现有的思维中就是虚空,是一种不存在。因此,他们认为,存在的过程就是死亡的过程,从而得出了“存在”就等于“不存在”的悲观主义的结论。“存在”与“不存在”的对等,存在的不确定性,就会使人产生存在过程是荒诞的想法。这样,存在主义哲学也就陷入了自己的陷阱,对存在本身的探索也变成荒诞的。因而,存在主义就发展出了有神论的存在主义和无神论的存在主义。有神论的存在主义者提出解决荒诞问题的途径是就是宗教信仰,也就回到最初宗教的形态。无神论的存在主义者则认为应该行动起来为自己争得生命的意义,创造自己的价值。 史铁生在刚刚瘫痪的那段时间里,他也想到人最终是要走向死亡的。生命的过程也就是走向死亡的过程,但生存本身的意义在哪里?面对这些,他想去死,却又不甘心。他在《我与地坛》中和那个长跑的朋友说:先别急着死,再活下去看看。因为死亡终究是要来的。如果你今天想到了死亡,那么就从今天起你就当你已经死过了,剩下的日子的每一天都有是你赚的,那也就不用背着死亡的包袱艰难地往下走了。就像卓别林在一部喜剧中所说的:“着什么急?早晚会死的。”这样,史铁生也就不再总是考虑死亡的问题了,因为关于死亡,已经解决了,剩下的就是活着的问题,生命如何存在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史铁生对西方存在主义哲学都有涉猎和吸收。他相信有神论的方法,信仰上帝。也在行动中争取自己生命的意义,创造自己的价值。在面对他自身所遭受的苦难时,他相信上帝。在《我的丁一之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