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近距离保护层开采对被保护层防突效果分析

近距离保护层开采对被保护层防突效果分析

近距离保护层开采对被保护层防突效果分析
近距离保护层开采对被保护层防突效果分析

消弧线圈工作原理及应用

消弧线圈工作原理及应用 目录 摘要 (2) 一、引言 (3) 二、消弧线圈作用原理与特征 (4) 三、消弧线圈自动补偿的应用 (7) 四、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小电流接地选线 (8) 五、消弧线圈的故障处理方法与技术 (11) 六、结束语 (13) 参考文献 (14) 谢辞 (15)

摘要 本文通过对配电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和配电网中正常及发生故障时电容电流的分析,阐述了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在目前配电网系统中应用的必要性,并从消弧线圈的工作原理,使用条件,容量选择,注意事项和故障处理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同时也对目前国内消弧线圈装置进行了简单介绍。 关键词:接地;中性点;消弧线圈;电弧;补偿;

一、引言 目前,在我国目前配电网系统中,单相接地故障是出现概率最大的一种,并且大部分是可恢复性的故障,6~35 kV电力系统大多为非有效接地系统,由于非有效接地系统的中性点不接地,即使发生单相接地故障,但是三相线电压依然处于对称状态,所以仍能保持不间断供电,这是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电网的一大优点,但当供电线路较长时,单相接地电流容易超过规范规定值,造成接地故障处出现持续电弧,一旦不能及时熄灭,可能发展成相间短路;其次,当发生间歇性弧光接地时,易产生弧光接地过电压,从而波及整个电网。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选择在系统中性点装设消弧线圈接地已经被证实是一项有效的措施,对电网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二、消弧线圈作用原理与特征 2.1各类中性点接地方式及优缺点介绍 我国目前中性点的运行方式主要有两种: a)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 直接接地系统主要用在110KV及以上的供电系统和低压380V系统。直接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由于故障电流较大会使继电保护马上动做切除电源与故障点回路。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的优点是发生单相接地时,其它非故障相对地电压不升高,因此可节省一部分绝缘费用,供电方式相对安全。其缺点是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故障电流一般较大,要迅速切除故障回路,影响供电的连续性,从而供电可靠性较差。 b)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

煤炭企业安全文化的实践与探索(最新版)

煤炭企业安全文化的实践与探 索(最新版) The core of safety culture is people-oriented, which requir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safety responsibilities in the specific work of all employees. ( 安全文化)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文字可以自由修改

煤炭企业安全文化的实践与探索(最新版) 煤炭企业安全文化是指矿区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具有煤矿特色的安全思想和理念,安全作风和态度,安全管理机制和安全行为规范。它涵盖了煤炭企业的安全奋斗目标、安全进取精神、安全生产环境等种种安全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它在安全生产中发挥着导向、辐射、激励和保障作用,是着眼于实现“人的本质安全”,“打造安全本质型矿井”的根本基础。 一、煤炭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企业安全生产的客观要求 从我们煤炭企业的现状来看,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部分企业领导和职工并没有对安全工作引起高度重视。突出表现在:一是大量使用农民协议工,而且协议工流动频率较高,安全知识

和应变能力、自我保护能力缺乏;二是企业经营者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劳动保护资金投入不足,生产设备隐患未能有效治理;三是现场监督相对滞后,忽视操作规程的贯彻执行;四是基层区队习惯于经验式、粗放型管理,以包代管,以罚代教现象严重,班工长文化涵养差,班组人际关系淡漠,这些都直接影响一线安全生产。要实现煤炭企业的安全生产,规范人们的操作行为,增强安全责任感,使人与人、物与物、人与物之间处于和谐平安,最根本的就是要不断提高广大职工的安全文化素质。 二、煤炭企业安全文化应立足实际、注重内涵 要打造煤炭企业安全文化,这就要求我们在秉承了煤矿企业共性的企业安全文化特征基础上,形成底蕴深厚、富有鲜明特色的企业安全文化。要围绕提升安全理念、人员素质和安全思想境界,不断强化“人本建设”。要围绕核心理念,结合本单位安全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研究企业职工的行为规律及各类事故中的人为因素,对过去安全管理工作的经验和教训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审视和整合,提炼适应本单位的安全文化建设方案,从理论上做

近距离煤层群上保护层开采防突优化设计

近距离煤层群上保护层开采防突优化设计 发表时间:2019-07-26T15:44:04.33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作者:冯云浩 [导读] 摘要:近年来,国家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对煤矿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则这对煤矿开采工作也提出了更好的要求。 中煤昔阳能源有限责任公司黄岩汇煤矿山西晋中 045300 摘要:近年来,国家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对煤矿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则这对煤矿开采工作也提出了更好的要求。在煤矿开采中,煤矿的瓦斯灾害是比较常见的,往往会造成大量的人员安全事故,对矿产的正常顺利开采也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这就需要煤矿保护层的开采防突具有良好的效果,下面,本文就针对近距离煤层群上保护层效果进行分析,并对其开采防突进行优化设计,希望对类似开采防突具有参考作用。 关键词:近距离煤层群;保护层;开采防突;优化设计 1.开采保护层防突概述 在煤矿区域的防突措施中,主要是对保护层开采以及煤层的瓦斯预抽来实现的。如果煤层具有的透气性比较低,对其煤层实施常规性的抽采,其效果往往是不理想的,且钻孔瓦斯的浓度表现出下降十分快、瓦斯的流量也出现迅速的衰减,同时预抽的周期也是比较长的。在本案例突出煤层中其一般松软性煤层类型,其煤坚固性的系数在0.2-0.4的范围内,在实施封孔处理后,其孔壁的周围煤体具有的应力会重新进行分布,此过程往往会导致塌孔现象的发生,且这也是导致钻孔瓦斯的流量出现急剧下降主要的原因。借助水力冲孔的试验进行研究得知,钻孔的周围煤体出现充分垮塌且其应力的释放范围比较大的化,瓦斯抽采的流量和常规的钻孔相比是提高了3-5倍的。其保护层开采防突原理和水力的冲孔原理是比较相似的,均为借助一定范围煤体卸压对煤层的透气条件进行改善,来实现对瓦斯的流量增加,则在具有良好保护层的开采条件情况下,要先选择保护层开采来对区域实施防突[1]。 2.近距离煤层群上保护层开采防突优化设计 2.1矿井煤层其开采的保护层条件分析 本文中对一平硐煤进行分析,在其矿井的范围内,其可采的煤层是2、3和5 煤,且3和5煤是主要的采煤层,而2煤是能够对其局部实施可采的,且2、3和5煤它们具有平均的厚度是0.83、1.62、2.40 m。此矿井整体的构造呈现出不对称性向斜的状态,且其东南翼部分煤层具有倾角是比较缓的,于10°-25°的范围内,而西北翼的煤层倾角是比较陡的,于25°-70°的范围内。此煤矿地质的构造也呈现出复杂性特点,其中5 煤是分支发育状态,且其3和5 煤层具有普遍合槽情况,自建矿开始,在5煤中一共出现有36次突出情况,且其分支的突出情况有30次,而合槽的突出有5次发生。矿井2 煤与3 煤中是没有突出危险的,而5 煤存在突出的危险。和地勘钻孔的资料以及生产过程揭露情况进行结合分析,在25采区中2煤是不可采的,且3 煤和 5煤的平均有17 m间距,其层间距具体等值线情况如下图1表示。本文中保护层实施开采进行防突优化的试验,都于25采区内实施开展。 图1 矿井25采区内3和5煤其层间距的等值线情况(单位m) 2.2保护效果考察 和矿井的实际情况进行结合,选择于2551的工作面底板其抽放巷的中部位置、2553的工作面底板其抽放巷的中部位置施工测压的钻孔以及抽采的钻孔等,并对抽采的浓度、抽采流量和影响半径变化的情况进行考察。在抽采中,煤层的透气性相关条件对抽采的效果有着很大的影响,若煤层的地质构造比较复杂,其煤体的应力状态没有改变,则透气性往往是比较差的,而通过对保护层开采能够有效的对此情况进行改善,特别是对近距离的保护层进行开采中,效果更好[2]。 本文中对比2组的钻孔情况,这2组存在5压力的测试孔以及1抽采孔情况,其钻孔全部都是通过平行实施布置的,且其间距为1 m,在对其测压结果呈现出良好稳定性后,对其施工抽采的孔借助并联网实施抽放,同时还要对其压力以及抽采孔具有浓度与流量实际变化的情况实施准确的观测。按其照测试结果得出,在其2551的工作面其底板位置,其抽放巷位置钻孔内具有瓦斯的实际浓度呈现出较快衰减情况,进行30天的抽采工作后其衰减到了33%,且其下降幅度已经超过了60%。由于其2553的工作面其底板位置,抽放巷部位钻孔受到了其上部采空的区域影响,其煤岩具有的应力存在变化,进而造成其裂隙呈现扩张现象,而其瓦斯具有的浓度以及流量呈现变缓衰减的情况,其具有总流量值同2551的钻孔相比较,已经提升至2.1倍,按照最终的考察结果得知,在对保护层实施开采后,其抽采对半径影响由原来3m而增加到了5.2 m。 2.3矿井防突措施优化设计 在对其保护层的开采效果进行考察后,其矿井把3煤当作5煤保护层的开采是具有不错保护的效果的,而此前矿井主要以底板的穿层钻孔来对5煤瓦斯进行预抽当作区域防突的措施。则在3煤的厚度对开采条件满足下,要先把其当作5煤保护层实施开采,且还要对5煤内瓦斯实施预抽处理。在对其近距离的煤层群实施保护层的开采中,其保护层的工作面具有瓦斯的涌出量主要是来自本煤层内以及被保护层内,在完成其被保护层的卸压处理后,则瓦斯就会朝其保护层的工作面实际涌出的量通过其排放率来表示,此值和煤层的间距以及倾角等存在密切关联。当其层间距为10-15 m范围内时,其下部的被保护层能够解吸瓦斯自然情况下的排放率超过了80%,若没有对瓦斯进行钻孔来抽采处理,则很容易就可能导致其上部的保护层于开采中其工作面出现瓦斯的超限情况[3]。 通过穿层钻孔来对煤层瓦斯进行抽采,要保证其孔间距具有良好合理性,对间距进行缩小尽管可降低瓦斯沿着其顺层裂隙而进入到钻孔沿程的阻力值,但是却对工程量造成了加大,而如果其孔间距过大存在的话,就会对其抽采的效果造成影响,并不能实现消突效果。在通过对保护层实施开采后,进而来对抽采的影响半径实施测定,为了避免产生抽采的盲区,要按照下图 2所示的原理进行钻孔的布置,也就

保护层开采技术规范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保护层开采技术规范 篇一:11312保护层开采情况说明 水城县比德丰源煤矿 11312保护层开采情况说明 矿长:技术负责人:编制人: 编制日期:20xx年12月30日 11312保护层开采情况说明 一、11312工作面基本概况 11312工作面位于副斜井井筒北翼,距地表35~73m,地面无大型建筑物,地面地形为较缓坡地。 31号煤层:位于龙潭组下部,为黑色,块状、粒状,半亮型煤。煤层厚度为0~0.85m,平均为0.83m,结构较简单,局部含1层泥岩夹矸,夹矸厚约0.10m,顶板为粉砂岩,底板为泥岩。 31号、32号煤层综合柱状图 区内地质构造复杂程度类型属中等,掘进范围内无大型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简单,掘进期间有顶板砂岩裂隙水。 根据20xx年11月26日中国矿业大学矿山开采与安全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对我矿32、33号煤层的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结果及黔能源发[20xx]802号《关于六盘水市煤矿20xx年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的批复》,丰源煤矿相对瓦斯涌出量为5.23m3/t,绝对瓦斯涌出量为0.61m3/min,属高瓦斯矿井,鉴定结果为突出矿井。因此,矿井在安全生产过程中按突出矿井管理。 二、11312工作面掘进、回采期间对被保护区域采取的相关措施 1、11312首采工作面在联合试运转及矿井验收期间已回采完毕,截止目前回采结束时间已7个月,11312首采工作面采空区覆盖整个11322回风巷后段368m,因此11322回风巷后段368m均采用上保护层开采释放被保护层瓦斯的区域防突措施。 11312工作面做为11322综采工作面上保护层开采,回采期间无瓦斯动力现象发生。11312工作面煤层厚度0.83m,倾角12°,回采期间相对瓦斯涌出量为1.7m3/t,绝对瓦斯涌出量为0.51m3/min;32号煤层顶板为泥质粉砂岩,较利用瓦斯释放;11312工作面采空区范围为:始采线坐标 x1=6517.91y1=9116.14,x2=6710.91y2=9068.75;采止线坐标x1=6352.64y1=8796.77,x2=6497.36y2=8668.58。11322回风巷后段368m掘进全部在保护范围内。 2、保护层保护范围的确定(1)沿倾斜方向的保护层范

消弧线圈工作原理分析

、消弧线圈的工作原理 配电系统是直接为用户生产生活提供电能支持的系统,其功能是把变电站或小型发电厂的电力输送给每一个用户,并在必要的地方转换成为适当的电压等级。国内外对于提高以可靠性和经济性为主要内容的配电网运行水平非常重视。影响配电系统运行水平的因素主要有网架结构、设备、控制策略和线路等,选择适当的中性点接地方式是最重要和最灵活的提高配电网可靠性和经济性的方法之一,因此进一步研究中性点运行方式对于提高配电系统运行水平有重要意义,中性点运行方式选择是一个重要且涉及面很广的综合技术经济问题,其方式对配电系统过电压、 可靠性、继电保护整定、电磁干扰、人身和设备安全等影响很大。 电力系统中中性点是指Y型连接的三相电,中间三相相连的一端。而电力系统中中性点接地方式主要分为中性点直接接地和中性点不直接接地或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两种接地方式各自优缺点: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时,由于没有形成短路回路,流入接地点的电流是非故障相的电容电流之和,该值不大,且三相线电压不变且对称,不必切除接地相,允许继续运行,因此供电可靠性高,但其它两条完好相对地电压升到线电压,是正常时的V 3倍,因此绝缘水平要求高,增加绝缘费用,对无线通讯有一定影响。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时,除有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优点外,还可以减少接地电流,通过消弧线圈的感性补偿,熄灭接地电弧,但接地点的接地相容性电流为 3 倍的未接地相电容电流,随着网络的延伸,接地电流增大以致使接地电弧不能自行熄灭而引起弧光接地过电压,甚至发展成系统性事故,对无线通讯影响较大。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时,发生单相接地时,其它两完好相对地电压不升高,因此绝缘水平要求低,可降低绝缘费用,但短路电流大,要迅速切除故障部分,对继电保护的要求高,从而供电可靠性差,对无线通讯影响不大。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电力系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因而近几年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倍受关注。在电力系统中发生几率最大的故障类型为单相接地故障。而在发生故障后及时确定及切断线路故障则显得尤为重要 配电网中主要采用第二种中性点接地方式。但是以前以架空线路为主的配电网采

2021年浅谈安全文化在班组生产中的实践与探索

( 安全文化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2021年浅谈安全文化在班组生 产中的实践与探索 Safety culture is the product of human civilization, and corporate safety culture is to provide a guarantee for safe production in production, life and survival activities of enterprises.

2021年浅谈安全文化在班组生产中的实践 与探索 一、安全文化的基本概念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产物,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因此,广义的安全文化可定义为:人类在从事社会实践中,为保证人身安全、健康而创造的安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一个单位的安全文化是个人和集体的价值观、态度、能力和行为方式的综合产物,它决定于健康安全管理上的承诺、工作作风和精通程度。 如果将广义安全文化这一概念应用于企业安全生产实践或人们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必然会推论出安全文化无所不包、无所不能的结论,并由此产生出安全科学技术、安全法规制度、安全设施设备、安全宣传教育、安全管理体系、安全理论知识等统统都是安全文化

的范畴的观点。 安全文化是人类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他既融于企业文化,又左右着企业文化的发展。因此要创建企业文化,就必须创建企业安全文化。 二、安全文化在电力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中的作用 电力生产特点决定了其安全文化在企业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安全文化建设是在长期的生产和经营活动中逐步形成,是具有企业特色的安全理念、安全作风、安全管理机制及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一项宣传科学的安全生产知识、增强干部职工的安全防范能力、提高全体职工的安全素质、防止各类安全事故发生的系统工程,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巨大的积极作用。 (1)提高电力安全管理水平 长期以来电力企业安全管理力度不断加强,措施不断完善,员工安全意识不断增强,安全水平不断提高,安全形势向好的方向发展;但电力企业的习惯性违章还有屡禁不止的现象,生产和人身事故时有发生。如果说安全制度的约束对安全工作的影响是外在的、

消弧线圈原理及 (2)

自动控制消弧线圈 继电保护所保护四班 范永德

消弧线圈的作用 消弧线圈的作用主要是将系统的电容电流加以补偿,使接地点电 流补偿到较小的数值,防止弧光短路,保证安全供电。降低弧隙电压恢复速度,提高弧隙绝缘强度,防止电弧重燃,造成间歇性接地过电压。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特点 选择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是一个要考虑许多因素的问题,它与电压等级、单相接地短路电流数值、过电压水平、保护配置等有关。并直接影响电网的绝缘水平、系统供电的可靠性和连续性、主变压器和发电机的安全运行以及对通信线路的干扰。10kV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小电流接地系统)具有如下特点:当一相发生金属性接地故障时,接地相对地电位为零,其它两相对地电位比接地前升高√3倍,一般情况下,当发生单相金属性接地故障时,流过故障点的短路电流仅为全部线路接地电容电流之和其值并不大,发出接地信号,值班人员一般在2小时内选择和排除接地故障,保证连续不间断供电。 3、系统对地电容电流超标的危害 实践表明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小电流接地系统)也存在许多问题,随着电缆出线增多,10kV配电网络中单相接地电容电流将急剧增加,当系统电容电流大于10A后,将带来一系列危害,具体表现如下: (1)当发生间歇弧光接地时,可能引起高达3.5倍相电压(见参考文献1)的弧光过电压,引起多处绝缘薄弱的地方放电击穿和设备瞬间损坏,使小电流供电系统的可靠性这一优点大受影响。

消弧线圈的作用

消弧线圈的作用 一个电网的存在必然存在着漏电.从那里漏的电呢? 电缆对地的电 容!我们知道,我们采用的是50Hz的频率.而且在传输的过程中是没有零线的,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节约成本!代替零线的自然就是大地. 三相点他们对大地的距离不一样也就是对大地的电容也不一样! 既然电容不一样,那么漏电流也不一样.漏掉的电流跑到那里去了呢? 这要取决于那条线路距离大地最近.因为漏掉的电流要跑到另外的 线路中!假如A失去电流,那么B或者C就得到电流!容性电流=A- B|A-C 线路越长容性电流就越大!容性电流越大,当发生接地的时候弧光 就不容易熄灭!通过引入消弧线圈来保证整个变电站的接地时候的电流<5A就可以消灭接地弧光!当然:引入消弧线圈后,变电站的系 统有可能是过补(电感电流大于电容电流)或者是欠补(电感电流小于电容电流)但绝对不能相同(电感电流等于电容电流)!

加强青年安全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最新版)

加强青年安全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最新版) Safety culture is to establish a safe, reliable, harmonious and coordinated environment and a safety system for matching opera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243

加强青年安全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最 新版) 安全生产是企业的永恒主题。青年安全文化是平禹煤电公司学习型企业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是共青团组织服务企业安全生产和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载体。近年来,平禹煤电公司团委紧紧围绕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中心,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普及安全知识,强化青年职工安全意识,构建青年安全文化建设体系,打造团的安全工作品牌,促进了企业安全工作稳定健康发展。 一、新形势下加强青年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青年职工是企业生产、建设的生力军。近年来,随着青年职工的比例逐步增大,青年职工在企业安全管理和安全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如何加强青年安全文化建设,做好青年职工的安全工作,对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共青团工作,更好的服务企业安全生产和

青年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加强青年安全文化建设是共青团工作服务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载体。青年是企业改革发展的主力军,富有青春朝气和引领时尚的激情。教育、团结、凝聚青年是共青团组织的首要任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党的基本路线,顺利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促进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是企业团组织的根本任务。共青团工作如何在实践中得到加强并渗透到企业生产实践活动的各个环节,加强青年安全文化建设则是一个新的重要载体。安全是煤矿企业的天字号工程,是生产建设各项工作的中心和前提。为适应企业生产建设的要求,共青团的工作重点必须紧紧围绕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中心,着力提高广大青年职工的安全技能水平和安全防范能力,并把他们的意志、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转化为企业安全稳定健康发展的巨大力量。特别是随着企业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安全管理难度的不断增加,对共青团组织如何更加有效地参与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政治工作的领先属性,要求共青团组织必须走在前面;思想意识的多变性,要求青年思想教育工作必须贯穿于安全生产活

23号煤层保护层开采保护效果论证报告

目录 前言 (1) 1. 矿井概况 (4) 1.1 地理位置及矿区范围 (4) 1.1.1 地理位置 (4) 1.1.2 井田境界 (5) 1.2 矿井地质概况 (6) 1.2.1 地层 (6) 1.2.2 地质构造 (8) 1.2.3 煤层 (10) 1.2.4 煤质特征 (11) 1.2.5 其他开采技术条件 (13) 1.3 矿井开拓与开采 (14) 1.3.1 开拓 (14) 1.3.2 23煤系统的开采 (15) 1.4 矿井通风系统 (15) 1.5 瓦斯抽放系统 (16) 1.6 矿井监测监控系统 (16) 2. 区域防突措施及执行情况 (17) 2.1 开采保护层防治煤与瓦斯突出作用机理 (17) 2.2 保护层开采情况 (20) 2.3 执行区域防突措施后瓦斯情况 (20) 3. 区域防突措施效果理论分析 (21) 3.1 M16煤层开采范围调查 (21) 3.2 保护范围 (21) 3.2.1 沿倾斜方向的保护范围 (23) 3.2.2 沿走向方向的保护范围 (23) 4.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 (25) 4.1 区域措施效果检验指标与方法 (25) 4.2 测试方案及实施过程 (26) 4.2.1 测试方案 (26) 4.2.2 实施过程 (27) 4.3 煤层残余瓦斯含量测定 (28) 4.4 煤层残余瓦斯压力测定 (30) 4.4.1 测压钻孔的施工 (30) 4.4.2 封孔方法及工艺 (31) 4.4.3 压力的观测及读数 (32) 4.4.4 采用间接法测定的煤层残余瓦斯压力 (34) 4.5 瓦斯放散初速度指标测定 (34) 4.6 煤的坚固性系数测定 (36) 4.7 煤的破坏类型的判定 (37) 5.效果检验指标测试结果及保护范围 (37) 5.1 效果检验指标测试结果 (37) 5.2 保护效果及保护范围 (38) 6.论证结论及建议 (38) 6.1 结论 (38) 6.2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39)

煤矿开采保护层效果考察

煤矿开采保护层效果考察 摘要:兴安煤矿采取了开采保护层区域防突措施,通过对开采保护层工作面三水平北21层三区四段的开采前后,三水平北18层三区五段、四水平北22层二三区一段煤层瓦斯基本参数的变化对比,论证了21号煤层对18号煤层和22号煤层的保护效果。关键词:保护层参数指标效果考察 一、概况 1、矿井概况 兴安矿位于鹤岗煤田南部,在小鹤立河下游河床、河谷及东岸的丘陵地带。距鹤岗市区约12公里,北部与富力矿交界;南部以峻德矿交界;西部以煤质地层基盘为界,东部以3号煤层-700m底板等高线在地表水平投影为界,兴安井田走向长4.6公里,倾斜宽4.6公里,面积21平方公里。由于开拓和生产水平加深,瓦斯涌出量随之增大,地质构造越来越复杂,从2002年7月至2004年11月共发生五起煤与瓦斯动力现象,兴安煤矿2005年3月10日经煤科总院抚顺分院鉴定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17、18和22煤层为突出煤层,在-290m标高以下的采掘作业活动中必须采取区域和局部综合防突措施。 2、采区概况 本工作面走向270米,倾斜长平均69米,总煤厚为6.5米左右,于2014年10月20日开采一分层,采高2.8米,可采储量7.3万吨,现已采出165米,剩余走向105米。本层距上覆18层层间距在25米左右,距下伏22层煤层间距在20米左右。本区上覆18层未采完,

下伏22层未开采。 二、煤层瓦斯参数及突出危险性 兴安煤矿18#煤层、22 #煤层为煤与瓦斯突出煤层。18#突出煤层始突标高为-290m,2002年7月 22日4时10分,兴安矿在施工三水平南四五层一区探断层巷,发生突出。涌出瓦斯量600m3,突出煤量35t,经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瓦斯实验室鉴定,18号煤层原始瓦斯压力P=0.84Mpa,原始瓦斯含量W=8.2040 m3/t, 透气性系数λ=1.056m2/MPa2.d,瓦斯放散初速度△P=18.47mmHg,煤的坚固性系数f=0.82,相关参数指标超过临界值,具有突出危险性,因此,兴安矿18煤层在采掘作业过程中必须采取综合防突措施。 22 #突出煤层始突标高为-384m,2002年11月25日9时50分,在兴安矿四水平一分段-385m标高机道石门发生突出,涌出瓦斯量1835m3,突出煤和岩石15t,经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瓦斯实验室鉴定,22号煤层原始瓦斯压力P=2.18Mpa,原始瓦斯含量W=8.452 m3/t, 透气性系数λ=0.131m2/MPa2.d,瓦斯放散初速度△P=4.68mmHg,煤的坚固性系数f=0.61,相关参数指标超过临界值,具有突出危险性,因此,兴安矿22煤层在采掘作业过程中必须采取综合防突措施。 三、保护层开采设计 21煤层平均煤层厚度为6.5m,本层距下覆煤层22层其层间距南薄北厚,在20米左右,属于近距离上保护层开采类型,上伏18#煤层,其层间距南薄北厚,在25米左右,属于近距离

2021新版煤矿安全文化的探索与实践

Advocating a safety culture is to make human life and work safer and healthier under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condition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2021新版煤矿安全文化的探索与 实践

2021新版煤矿安全文化的探索与实践导语:倡导安全文化的目的是在现有的技术和管理条件下,使人类生活、工作地更加安全和健康。而安全和健康的实现离不开人们对安全健康的珍惜与重视,并使自己的一举一动,符合安全健康的行为规范要求。 自2001年起,xx煤矿在企业安全文化创建方面,坚持走结合矿井实际、立足本质安全、构建特色体系的文化保安、兴安道路,在充分研究人的不安全行为产生原因、个体行为与组织行为关系、安全行为激励理论和效能理论的基础上,运用人性假设、事故致因和学习型组织等理论,将安全管理、理念和取向渗透到企业生产发展的各个环节,以职工为本、以发展为基、以安全为重,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煤矿自主安全文化,推动了矿井安全生产和体制创新。 一、安全意识自我增强——提炼安全愿景,整合文化理念 牢固树立四个安全信念,开展安全意识再认识活动。积极教育引导职工树立“安全第一”、“事故的对立面是隐患”、“生命至高无上”、“一切事故皆可预防”的信念,打破职工对安全生产工作的传统认识,突出安全工作之于诸多方面的极端重要性。广泛开展对“安全-隐患-事故”、“本质安全”、“预防为主”、“安全责任”的再认识活动,推广应用全新安全操作方法,规范职工上岗行为,做到“我

高应力远距离下保护层开采瓦斯治理效果

收稿日期:2012-03-28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64) 作者简介:李朝(1980—),男,江苏铜山人,工程师, 2006年毕业于河南理工大学,现从事瓦斯现场研究管理工作。 高应力远距离下保护层开采瓦斯治理效果分析 李朝1,董武1,2 (1.淮南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安徽淮南232001;2.安徽理工大学,安徽淮南232001) 摘要:为实现高应力、突出煤层安全开采,采取远距离下保护层开采技术,利用底板巷抽层钻孔抽采被保护层 卸压瓦斯。考察表明,在远距离下保护层开采期间,采动影响能够有效卸压,提高被保护层的透气性、增大相 对变形量和降低瓦斯压力。被保护层掘进过程中未出现瓦斯超标现象,实现了安全快速掘进,充分说明远距 离下保护层开采措施,在解决瓦斯问题的同时,消除了地应力问题。 关键词:高应力;远距离下保护层;瓦斯治理 中图分类号:TD713.31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3-0506(2012)07-0116-02 丁集煤矿发生过3次以地应力为主的煤与瓦斯 突出(压出)事故[1],其中,“2009·4·19”事故系由冲 击地压引起的压出事故,瓦斯涌出量仅80m 3。结 合矿井实际条件,采取开采远距离下保护层措施,即开采11-2煤层、保护上部13-1煤层,一方面解决工 作面瓦斯问题,同时解决地应力问题。 1工作面概况 1321⑴工作面走向长1160m ,面长205m ,平 均煤厚2.2m ,倾角3?,对应被保护层1311⑶工作 面,层间距70m 。1321⑴工作面开采采取1311⑶底 抽巷抽采卸压瓦斯。 1311⑶胶带运输巷底抽巷标高-780m ,巷道底 板距上部被保护的13-1煤层顶板法距28m ,巷道顶 板距12煤底板法距20.0 21.5m 。利用1311⑶底 抽巷施工抽采钻孔,保护1311⑶胶带运输巷宽度为 60m ,卸压长度100m ,采用直径不小于108mm 的 钻头施工钻孔,用水泥砂浆封孔10m ,共计35组, 每10m 一组,每组8个钻孔,钻孔孔深以穿透13- 1煤层顶板不小于0.5m 为准(图1)。 2被保护层效果考察措施 针对远距离下保护层1321⑴工作面进行回采 时的实际情况,在1311⑶胶带运输巷底抽巷和1321 ⑴工作面回风巷设计5个考察孔,在正迎头布置1#、2#、3#共3个考察钻孔。在1321⑴回风巷补4#、5#钻孔,考察孔布置如图2所示 。 ·611·2012年第7期中州煤炭总第199期

海洋石油工程项目安全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海洋石油工程项目安全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0引言 工程项目是我国国民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安全管理是项目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但由于长期以来,项目管理重点偏向于项目进度,投资和质量的关注,对项 . 机构价值,, 和; 和;是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标准的总和;是保护人的身心健康,尊重人的生命,实现人的价值的文化".安全文化是人类生产活动与生存过程中的安全价值观,安全方式,安全行为准则以及安全规范,安全环境的总和.一个企业的安全文化是个人和集体的价值观,态度,能力和行为方式的综合产物,它决定于安全管理上的承诺,工作作风和精通程度."以人为本"是安全文化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人的人本观念是安全文化建

设的基本准则.传统的安全管理是一种被动型,经验型的作业驱动型管理,而纳入经营战略的安全文化建设是一种创新的效益型,系统型的项目驱动型管理,通过教育,宣传,奖惩,创建群体氛围等手段,安全文化能弥补传统安全管理的不足. 项目安全文化的内容包括安全理念文化,安全制度文化,安全行为文化和安全物质文化.项目[2][1]安全文化建设的实质是以人为本,以文化为手段,以激发项目员 0.2 的就是: 念, 中,,同 项目安 0.3 核心问题是调动项目员工的安全工作主动性,实现职工安全与健康.项目安全文化可以激发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以为项目建设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其结果是减少设备,设施的损失,减少原材料的损失,减少和防治职业病的发生,保护员工安全和健康,由此充分表明了项目安全文化能够创造生产力,可以促进项目建设活动的开展,也说明了项目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1如何开展项目安全文化 1.1项目安全管理与项目安全文化的关系

保护层开采的保护范围和效果的研究

保护层开采的保护范围和效果的研究 高 祥 (淮南矿业集团公司鑫山公司,安徽淮南232052) 摘 要:通过对保护层开采的保护范围和效果的考察和分析,确定保护层开采的意义,以指导安全生产。关键词:煤层;保护层;考察;范围;效果 中图分类号:TD8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725(2004)09-0062-02 0 前言 急倾斜煤层保护层的顶板垮落有特殊性,因而考察其保护范围及其效果有重要意义。通过对保护层开采的科学研究,可以更好地指导安全生产。 1 保护层工作面概况 谢李二井62采区的保护层开采方式是以上保护层开采方式为主。作为突出煤层B8的上保护层的6222B9工作面,煤层倾角为64~89 ,平均73 ,属于急倾斜煤层。根据地质构造确定该保护层的开采范围为倾斜上方以东二石门相接的-489m巷道为界,倾斜下方以东二石门相接的-559m巷道为界,东边以断层为界,西边以东二石门的岩石下山的煤柱线为界。工作面参数为工作面走向长190m,倾斜长71m,煤层厚度为1 4~2 2m,倾角64~89 ,平均73 。 开采范围内,工作面煤层赋存相对稳定,地质构造简单,但由于煤层倾角太大,采用伪斜30 放炮落煤回采工艺, 型柔性掩护支架支护。 2 被保护层工作面概况 62采区的被保护层煤层B8煤层工作面,根据原煤炭工业部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和62采区的保护层与被保护层工作面的巷道布置关系,在倾斜方向上,62采区的B9煤层开采后,经计算得出,对B8煤层的上部卸压角为96 ,下部卸压角为80 ,卸压范围覆盖62采区的整个B8煤层部分。因此B8煤层的开采范围在倾斜方向上定为-489~-559m之间。在走向方向上,按上保护层考虑,其卸压角为45 ,故在被保护的B8煤层中,西部的保护边界要比B9煤层的开切眼向东缩进12m左右,东部的保护边界要比B9煤层的停采线向西缩进12m左右。根据B9煤层的保护范围,被保护的B8煤层工作面参数确定为:工作面走向长165m,倾斜长71m,煤层厚度为8 0~10 0m,倾角64~89 ,平均73 。其回采工艺和支护方式与B9煤层相同。 3 保护层开采保护效果及范围考察依据 根据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的规定?矿井首次开采保护层时,必须进行保护效果及范围的实际考察,并不断积累、补充和完善资料,以尽快得出确定本矿保护层有效作用范围的参数#。 尽管谢李二井以往已经进行过保护层开采试验,但对于保护层的保护范围考察尚未进行过。按上述规定,决定对62采区的保护效果及范围进行实际考察,考察结果对淮南矿区急倾斜煤层保护层开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4 考察内容及考察技术方案 4 1 考察内容 (1)6222B9煤层工作面始采线煤柱对保护层(B8煤层)沿走向的保护范围(保护角)。 (2)6222B9煤层工作面下侧煤柱对保护层(B8煤层)沿倾斜方向的保护范围(保护角)。 (3)6222B8煤层工作面开采及卸压瓦斯抽放,引起保护层(B8煤层)瓦斯压力、煤层瓦斯含量、钻孔瓦斯流量、煤层变形和透气性等参数的变化。 (4)6222B9煤层工作面开采对保护层(B8煤层)卸压瓦斯的影响。 4 2 考察技术方案 4 2 1 考察巷道的布置 要对B9煤层开采后B8煤层内发生的变化进行考察,必须向B8煤层打钻,布置相应的仪器和设备,定期进行观测。这些工作不能与考察期间的生产相冲突。根据62采区目前的巷道布置情况,必须掘进一条专门的考察巷道。这条巷道设计布置在位于B8煤层下的B6煤层内。这种布置的优点 将量化后的指标输入计算机进行正规化处理和相似系数计算后,再经过平方法求传递闭包,最后得到一个148?148模糊矩阵。采用不同的显著水平 ,可得到不同的分类结果。通过 不同的取值,最终选择 =0 9885时的分类结果。 =0 9885时,分为5类:%类,包括114个单元,&类包括11个单元,?类包括3个单元,(类包括19个单元,)类只有1个单元。 从聚类结果看,有以下特点:%类单元,隔水层较薄,水压较高,地质构造复杂;&类单元,隔水层较厚,水压较低,地质构造简单;?类单元,隔水层很薄,水压较低,地质构造简单;(类单元,隔水层较厚,水压较高,地质构造简单:)类单元特点类似于&类,归并于&类。 3 结论 运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将矿区10煤底板突水危险性作如下分区:突水危险性最大区域,含114个单元,占矿区面积的77%;突水危险性中等区域,含22个单元,占矿区面积的14 9%;安全区,含12个单元,占矿区面积的8 1%。这一分类结果较好地反映了影响底板突水的因素,对10煤开采和防治水措施的制定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Estimating outbursting water of coal floor10by misty-clustering analysis method YU Yong-yang,LI Zhong-kai (Haizi Coal M i ne,Huaibei M ining lndustry Group Comp,235147,China)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eology and hydrology geology of Linhuan mine field,using mi sty mathematics method to study the relation of variable,and selecting three factors,as clustering quota,such as pressure of aquifer,thickness of block layer and geological structure ard to establish mis ty alike relation etc,and compartmen talizing area accordi ng to the risk of coal floor10,which has a guide significance for mine mining and preventing water dizaster Key words:misty-clustering;variable;puring water 收稿日期:2004-06-09;修订日期:2004-07-05 作者简介:高祥(1965-),男,助理工程师,1987年毕业于抚顺煤校通风与安全专业,现任淮南矿业集团鑫山公司三号井井长。

关于远距离上保护层开采卸压保护角的确定_黄旭超

收稿日期:2009-06-02 作者简介:黄旭超(1981-),男,四川德阳人, 2005年毕业于安徽理工大学,现在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研究院从 事煤矿瓦斯灾害防治技术研究工作。 关于远距离上保护层开采卸压保护角的确定 黄旭超1 ,林 青2 ,程 丽1 ,陈宴勤 1 (1.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研究院,重庆 400037;2.皖北煤电集团祁东煤矿,安徽宿州 234000) 摘 要:为了优化采区采掘部署,实现安全高效开采,基于保护层开采区域性防突措施的重要性,即保护层的开采,论文就祁东矿上保护层开采过程中,对下部被保护煤层卸压保护角的理论分析和煤岩及瓦斯动力参数现场考察,得到了矿井一定瓦斯地质单元条件的卸压保护角,该参数能为类似条件下上保护层开采确定卸压保护角提供参考。 关键词:远距离;上保护层;开采;卸压角 中图分类号:TD71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0959(2010)04-0045-03 国内外瓦斯治理经验表明,在防治煤与瓦斯突出以及其他瓦斯灾害的措施中,开采保护层并结合瓦斯抽放是最有效和最经济的措施。保护层开采体系中,开采保护层技术效果的关键是考察保护层开采后被保护层的有效卸压保护范围,而被保护层的有效卸压范围需要通过考察其卸压保护角来确定,因此,卸压保护角的合理确定是一个重要研究内容。 1 试验区域概况 祁东煤矿二采区71煤层,平均厚度1.75m,其下部22m、33m、46m左右是煤层平均厚度分别为1.7m、2.2m、5.2m的81、82、9煤层,其中9煤层为高瓦斯低透气性严重突出危险煤层。矿井煤层赋存具备开采上保护层条件,并将上覆71煤层作为保护层开采。 二采区71煤7122工作面为保护层首采工作面,其位于一水平井田西翼,东(工作面切眼)靠近F25断层,南(工作面风巷)接近-460m,西至二采区运输上山,靠近F1支断层,北靠近7123工作面。工作面起止标高-460~-500m,平均倾向宽164m,走向长1090m。 2 卸压保护角的理论分析 开采保护层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的具体作用在于:①保护层开采后围岩(煤、岩体)卸压发生膨胀变形,增大了围岩透气性,有利于被保护煤层瓦斯解吸和自然排放,并为瓦斯抽放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从而降低突出煤层瓦斯含量与压力,使突出煤层瓦斯潜能降低;②围岩卸压及膨胀变形,体积变形能降低,即使围岩弹性潜能降低;③远离保护层采空区上下方的突出煤层瓦斯含量与压力降低后,煤体强度增高,抵抗突出的能力增强,而近距离保护层采空 区上下方的突出煤层由采动裂隙贯通,提供了解吸瓦斯涌向采空区的通道。因此,保护层开采后围岩应力重新分布和煤岩变形是被保护层瓦斯动力参数变化的根源,被保护层瓦斯动力参数的分布是开采保护层的结果。 突出煤层的地应力与瓦斯动力参数两者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是相互联系的,但两者的分布趋势却不相同,被保护煤层得到有效保护的标志是煤岩瓦斯动力参数的变化。依据上述理论分析可知,保护层开采后确定被保护煤层的卸压保护角是一项综合技术难度大的工作,被保护煤层卸压范围的划分需要重点考察被保护煤层变形、瓦斯动力参数及其动态变化规律,并进行综合分析确定。 3 卸压保护角考察3.1 考察钻孔设计 煤与瓦斯突出是井下一种复杂的动力现象,它是工作面煤岩层瓦斯潜能和弹性能急剧释放的结果;当煤岩层瓦斯潜能和弹性能之和降低到引起突出的临界能量以下,才能避免突出的发生。根据采场上覆岩层“O”型卸压圈理论,保护层工作面进风巷或回风巷在切眼或停采线附近隅角处应力梯度最大,其对应上、下岩层卸压范围相对较小,因此,保护层工作面在切眼或停采线附近隅角处沿倾斜上、下山方向的卸压角一般比采空区中部倾斜上、下山方向卸压角略小。而生产实际中被保护层工作面进、回风巷必需直线布置,因此,被保护层卸压角的确定应以保护层工作面在切眼或停采线附近隅角处的最小卸压角为基准。 根据上述原则,在二采区被保护9煤层底板92采区底抽巷和92采区集中回风巷东段布置倾斜方向卸压保护角考察钻孔;在92采区集中回风巷西段布置走向方向卸压保护角考察钻孔。考察钻孔设计见图1、图2所示。 45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