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临床能力考核内容和要求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临床能力考核内容和要求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临床能力考核内

容和要求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是医学教育中的一种专业学位。在专业学位授权的医学院校中培养的主要人才是临床医学专业人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核心目标之一是培养医学专业人才的临床能力。在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培养过程中,临床能力的考核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将就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临床能力考核内容和要求进行详细论述。

一、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临床能力考核的内容

1.病史、体检和实验室检查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考核中必然涉及到对患者病史的了解、对患者的体检和对患者实验室检查资料的分析。因此,这三方面的技能是必不可少的。

2.临床诊断的能力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考核必要求学生具有诊断能力。在考核过程中,考生必须根据医生的指示,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诊断方案。

3.临床治疗的能力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考核还需要学生具备临床治疗的能力。在考核过程中,考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

生的指示,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并对患者进行医学治疗。

4.病情观察和病情记录

在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考核过程中,考生需要具备病情观察和病情记录的能力。考生需要记录患者的病情、病史、体检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等信息,以便医生进行进一步诊断和治疗。

5.临床判断的能力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考核还需要考生具有临床判断的能力。考生需要根据患者病情和医生的指示,分析数据、做出判断,并决定下一步的治疗方案。

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临床能力考核的要求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临床能力考核要求考生具备以下能力:

1.德才兼备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考生需要具备德才兼备的条件。考生不仅应具备医学专业知识,更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医德医风和工作态度。

2.扎实的医学知识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考生需要有扎实的医学知识。这意味着,考生需要具备良好的匹配知识结构、健全的基础学科理论,以及熟练的基本技能。

3.卓越的临床实践能力

除基础理论知识外,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考生还需要具备卓越的临床实践能力。这意味着,考生需要熟练掌握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和护理技能,能够熟练执行各项医疗措施、应对急危重症,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4.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在考核过程中,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考生需要具备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这意味着,考生需要善于利用医学学科知识和技能,通过独立思考和分析,制定合理的诊断、治疗和护理方案,并对患者进行全程跟踪和监管。

总之,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临床能力考核是非常重要的。在考核的过程中,考生既需要具备扎实的医学知识和卓越的临床实践能力,更需要具备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才能够顺利完成考核。只有具备这些能力,才能够成为真正的医学专业人才。

外科学专业临床能力考核内容和要求

口腔临床医学专业临床能力考核内容和要求 申请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 申请人应完成口腔临床医学的基础培训,掌握口腔临床医学基础知识及有关技术操作,了解现代口腔临床医学新进展、新知识、新技术。通过相关科室及实验室学习,申请人具有独立处理本专业常见病的能力,达到下述各个环节的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的要求。 一、口腔临床医学二级学科理论知识与临床技能要求 (一)理论知识 1、掌握 (1)口腔临床医学常见病的基本知识(龋病、牙体牙髓病、根尖周疾病、牙周病、口腔粘膜病、口腔颌面外科疾病、常见错颌畸形、常见义齿修复等)(2)口腔临床常见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处理。 2、了解现代口腔临床医学的新进展、新知识和新技术。 (二)临床技能 1、掌握 (1)口腔常见病的诊断、治疗操作技术,如牙体检查、牙周检查、咬合关系检查、开髓技术、缝合换药、取模等。 (2)本专业的影像诊断(能阅读本专业X线平片、B超、CT等影像所见)。 2、熟悉 (1)牙体各类洞型的制备及充填术、根管预备及根管充填、牙髓活力测定、牙周病基础治疗、常见粘膜病的检查及鉴别诊断。 (2)口腔颌面部常见阻滞麻醉的注释方法、常见牙拔除术的基本操作、脓肿切开引流术、穿吸检查等及常用药物应用。 (3)牙体预备的基础操作。X-线头影定位(正、侧位)测量方法。 (4)常见实验室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 (三)必须在口腔临床医学所含主要三级学科(不少于3个学科)中进行轮转

二、口腔临床医学各三级学科理论知识与临床技能轮 转要求 口腔颌面外科学专业 (一)理论知识 1、掌握 (1)口腔颌面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并能独立完成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 (2)口腔颌面部检查方法及X线、CT等影像学特征表现。 2、了解口腔颌面外科疑难病症。 (二)临床技能 1、掌握 (1)拔牙术的适应症及禁忌症,常见口腔颌面部阻滞麻醉的注射方法,常见牙拔除术的基本操作。 (2)常见口腔颌面部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原则。如:冠周炎、干槽症、颌下间隙、咬肌间隙、口底间隙感染等 (3)常见口腔颌面创伤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常见颌骨骨折复位固定方法,阅读骨折、脱位的X线、CT特征性表现。 (4)常见口腔颌面部肿瘤的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5)颞下颌关节强直的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2、独立完成牙拔除术、口腔颌面部活检术、口腔颌面创伤清创术、根尖刮治术、牙弓夹板栓丝固定等。 3、在上级医师指导下,能完成阻生牙拔除术、牙龈瘤切除术、口腔多间隙感染切开引流术、颌骨囊肿摘除术、颌下腺切除术、面神经解剖腮腺浅叶切除术、下颌骨体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4、要求完成的工作 (1)书写正规合格病历不少于20份。 (2)担任下列手术术者:阻生牙拔除术5-10例,口腔颌面间隙感染及脓肿切开引流术5例,口腔颌面部一般外伤清创术5例,颌骨骨折内固定术5例,颌骨囊肿摘除术5例,颌下腺切除术3例。 (3)参加大、中型手术不少于20例。 5、了解颞下颌关节紊乱的病因及诊断、口腔颌面恶性肿瘤联合根治术的围手术期处理、唇腭裂的综合序列治疗原则。 口腔内科学专业 (一)理论知识 1.掌握口腔内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口腔内科各常见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防原则。

临床技能考核标准

临床技能考核标准 临床技能考核标准是评估医学生或医务人员在临床实践中所掌握的技能水平的一种考评方式。以下是一个临床技能考核标准的示例,包括考核内容、评分标准和评分等级。 考核内容: 1. 体格检查技能:包括头部、颈部、胸部、腹部、四肢、神经系统等系统的体格检查方法。 2. 医疗操作技能:如静脉采血、动脉采血、皮下注射、肌肉注射、体温测量、心电图测量等操作。 3. 临床技巧:包括病史采集、病情评估、诊断思路、治疗方案制定等临床思维和操作技巧。 4. 急救技能:如心肺复苏、气管插管、中心静脉置管等急救技能。 5. 交流技巧:包括与患者、家属、同事等的沟通与交流技巧。 评分标准: 1. 体格检查技能:准确性、完整性、有无伤害患者的操作等 2. 医疗操作技能:操作的准确性、快速性、有无伤害患者的操作等 3. 临床技巧:病史采集的完整性、诊断思路的合理性、治疗方案的科学性等 4. 急救技能:操作的准确性、快速性、有无伤害患者的操作等 5. 交流技巧:与患者、家属、同事等的沟通效果、语言表达的清晰性等 评分等级:

1. 优秀:在所有考核内容中表现出色,操作准确、快速,有良好的沟通与交流技巧 2. 良好:在大部分考核内容中表现良好,操作准确、快速,有较好的沟通与交流技巧 3. 中等:在部分考核内容中表现一般,操作准确度一般,有一定的沟通与交流技巧 4. 不及格:在多个考核内容中表现较差,操作不准确、慢慢,沟通与交流技巧较差 以上是一个临床技能考核标准的示例,具体的考核内容、评分标准和评分等级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临床技能考核的目的是为了评估医务人员的实践能力,从而提供有效的培训和指导,以提高其在临床实践中的技能水平。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临床能力考核内容和要求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临床能力考核内 容和要求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是医学教育中的一种专业学位。在专业学位授权的医学院校中培养的主要人才是临床医学专业人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核心目标之一是培养医学专业人才的临床能力。在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培养过程中,临床能力的考核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将就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临床能力考核内容和要求进行详细论述。 一、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临床能力考核的内容 1.病史、体检和实验室检查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考核中必然涉及到对患者病史的了解、对患者的体检和对患者实验室检查资料的分析。因此,这三方面的技能是必不可少的。 2.临床诊断的能力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考核必要求学生具有诊断能力。在考核过程中,考生必须根据医生的指示,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诊断方案。 3.临床治疗的能力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考核还需要学生具备临床治疗的能力。在考核过程中,考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

生的指示,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并对患者进行医学治疗。 4.病情观察和病情记录 在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考核过程中,考生需要具备病情观察和病情记录的能力。考生需要记录患者的病情、病史、体检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等信息,以便医生进行进一步诊断和治疗。 5.临床判断的能力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考核还需要考生具有临床判断的能力。考生需要根据患者病情和医生的指示,分析数据、做出判断,并决定下一步的治疗方案。 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临床能力考核的要求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临床能力考核要求考生具备以下能力: 1.德才兼备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考生需要具备德才兼备的条件。考生不仅应具备医学专业知识,更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医德医风和工作态度。 2.扎实的医学知识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考生需要有扎实的医学知识。这意味着,考生需要具备良好的匹配知识结构、健全的基础学科理论,以及熟练的基本技能。

医学生的医疗技能考核

医学生的医疗技能考核 医学生的医疗技能考核是一项重要的评估工作,它旨在评价学生在 实际临床操作中的表现和能力。这是医学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对 于培养合格的医学专业人才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从考核的目的、 内容以及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考核目的 医学生的医疗技能考核的主要目的在于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技 术熟练程度和专业能力,以此判断其是否具备完成临床任务的能力。 通过考核,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及时进行改正和提高。同时,考核还可以为学校和教师提供参考,以便更好地进行教学和培 养工作。 二、考核内容 医学生的医疗技能考核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基本操作技能:包括洗手、穿戴手套、擦拭消毒等操作技能,以 及熟练使用各种常用的医疗器械和设备等。 2. 检查技能:包括常见的体格检查和神经系统检查等,如心脏听诊、腹部触诊、神经系统测查等。 3. 技术操作技能:包括各种手术操作、注射技术、静脉输液技术等,需要学生熟练掌握操作方法和步骤,并能够正确判断适用情况。

4. 急救技能:包括进行心肺复苏、处理各种意外情况、急救技术等,要求学生能够在紧急情况下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 5. 临床实践能力:包括在实际临床操作中的综合能力,如与患者沟通、病历写作、合理用药等。 三、考核方法 医学生的医疗技能考核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考核方法包括: 1. 观察评估:通过观察学生在临床操作中的表现,评估其技能水平 和操作能力。这种方法具有直观、客观的特点,能够较为准确地评估 学生的真实能力。 2. 模拟操作:通过设置模拟临床操作环境,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以此评估其技能熟练程度。这种方法可以在更加真实的环境下评估学 生的操作能力,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有较好的培养作用。 3. 客观评估:通过使用标准化工具和评分体系,对学生的操作进行 客观评估。这种方法可以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更加客观地评估学生 的能力,但在实际操作中可能较为繁琐。 4. 病例分析:通过对真实病例的分析和讨论,评估学生的临床实践 能力。这种方法既能够评估学生的操作能力,又能够培养学生的问题 分析和解决能力。 四、考核要求

外科学专业临床能力考核内容和要求

外科学专业临床能力考核内容和要求 申请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 一、外科学二级学科理论知识与临床技能要求 (一)理论知识 1、掌握 (1)外科总论知识(水电解质平衡紊乱、休克、创伤、外科感染、心肺复苏、外科营养等) (2)急诊外科常见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处理。 2、了解现代外科的新进展、新知识和新技术。 (二)临床技能 1、掌握 (1)外科常见诊断治疗操作技术,如缝合换药、静脉切开、中心静脉压测量、针吸活检、胸腹腔穿刺等。 (2)术前准备、术后处理、术后并发症及其处理。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开腹术、开胸术、胸腹腔引流术、气管插管术、体表良性肿瘤切除术、急诊清创术、骨折外固定术、阑尾切除术、腹股沟疝修补术。 (3)本专业的影像诊断(能阅读本专业X线平片、B超、CT、MRI的影像所见)。 2、熟悉 (1)心肺复苏技术,包括气管切开术、体内外心脏按摩术、人工呼吸、药物复苏技术。 (2)重症监测及处理技术,包括常用监测技术,如呼吸机、心电监护仪安装使用;呼吸治疗,如氧治疗、胸部物理治疗,机械通气治疗;循环支持治疗的适应症、方法及常用药物应用。 (3)外科营养疗法适应症及临床应用,TPN治疗技术、包括穿刺方法(锁骨下和中段颈内静脉穿刺技术)、营养液配制、并发症及其防治。 (4)常见实验室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 3、了解 (1)常用内镜检查法,包括胃镜、食管镜、结肠镜、膀胱镜操作方法,良性病变电灼术及各种经内镜造影检查法。 (2)常见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技术(放疗、化疗、生物疗法的种类和适应症等)。 (三)必须在外科学所含主要三级学科(不少于3个学科)中进行轮转 二、外科学各三级学科理论知识与临床技能轮转要求 外科学(普外)专业 (一)理论知识

临床实践能力考核内容

临床实践能力考核内容 临床实践能力是医学专业学生在临床实践过程中所需具备的一系列能力,包括临床诊断、治疗和护理等方面的技能。通过临床实践能力的考核,可以评估学生在实际医疗工作中的水平和能力,为其未来的临床工作奠定基础。 一、临床诊断能力 临床诊断是医生的核心能力之一,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和诊断判断等方面。学生在临床实践中需要掌握病史采集的技巧,包括主诉、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等方面的内容。同时,还需要学会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查体、听诊、触诊等技能。此外,学生还需了解各种常见疾病的辅助检查方法,并能够根据检查结果进行准确的诊断判断。 二、治疗技能 临床实践中,学生需要掌握常用疾病的治疗方法和技巧。例如,对于感染性疾病,学生需要了解常见的抗生素使用原则和疗程,能够根据患者的病情合理选择药物。对于急性疾病,学生需要学会进行急救处理,包括心肺复苏、止血等技能。此外,学生还需熟悉一些常见疾病的手术治疗方法,如拆线、缝合等。 三、护理技能 护理是临床实践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工作,学生需要掌握基本的护理

技能。例如,对于卧床患者,学生需要了解压疮预防和护理的方法;对于疼痛患者,学生需要学会评估疼痛程度和选择合适的止痛措施。此外,学生还需了解各种护理设备的使用方法,如导尿管、胃管等。 四、沟通技巧 临床实践中,良好的沟通技巧是非常重要的。学生需要与患者和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了解其病情和需求,并提供恰当的建议和支持。同时,学生还需与医疗团队进行良好的合作,协调各方面的工作,确保患者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五、团队合作能力 在临床实践中,学生需要与医疗团队进行紧密合作,共同制定治疗方案和护理计划。学生需要积极参与团队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与他人进行有效的协商和沟通。此外,学生还需具备一定的领导能力,能够组织和协调团队工作,确保患者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六、医学伦理和法律意识 临床实践中,学生需要遵守医学伦理和法律法规,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学生需要了解医学伦理和法律的相关知识,如患者知情同意、隐私保护、医疗事故处理等方面的内容。学生还需了解职业道德的要求,保持良好的职业操守。 临床实践能力的考核对于医学专业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通过对上述能力的考核,可以评估学生的临床实践水平和能力,帮助

眼科学专业临床能力考核内容和要求

眼科学专业临床能力考核内容和要求 申请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 申请人在获得医学学士学位后,在本科学科从事临床医学工作至少三年,完成眼科基础及专业理论的学习,掌握眼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一、眼科门诊 (一)理论门诊 1、掌握 (1)眼科门、急诊常见病及多发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处理原则。 (2)门、急诊危重病人的抢救处理原则。 (3)眼科常用药物药理作用与副作用及用药途径、剂量。○2、了解常用辅助检查方法如眼部B超与眼部病变相关的X线摄片、CT、MRI、眼底血管造影、视野、视觉电生理检查等的基础知识。 (二)临床技能 掌握 (1)眼科治疗操作如换药、拆线、球结膜下注射、球旁及球后注射、泪道冲洗角膜异常剔除、倒睫电解等。

(2)眼科诊断性操作如结膜囊培养、角膜溃疡灶刮片病原体培养或镜检、荧光素角膜染色、泪液分泌试验、测眼压、角膜曲率计检查等。 (3)急诊病例的正确诊断和处理,如清创缝合、角膜异物剔除、结膜囊冲洗等。 (4)常用眼部的辅助检查:B超、眼底血管造影、C和、MRI、视野、视觉电生理等各项检查方法和结果的判断。(5)门诊小手术(某些中手术)适应证、禁忌证及手术的正规操作:翼状胬肉切除、霰粒肿刮除、麦粒肿切开引流、睑内外翻及倒睫矫正、泪囊摘除、眼球摘除术、眼球内容剜出术等。 (6)病历书写要求准确、扼要、字迹清楚,初诊病历应包括主诉、现病史、既往史、眼科检查、诊断和处理方案。(7)门诊常见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处理原则。包括各种常见眼病如眼睑、结膜、泪器、角膜、巩膜及眼肌疾病、眼部肿瘤、葡萄膜炎、白内障、青光眼、玻璃体和视网膜疾病及视神经疾病、视路疾病等。 (8)正确使用裂隙灯、三面镜、房角镜、直接和间接眼底镜、掌握斜视的相关检查及屈光检查。 二、眼科病房 (一)理论知识 1、掌握

临床能力考核办法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临床能力考核办法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位(1998)6号《关于下达<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试行办法〉的通知》精神制定办法。 一、考核对象 (一)临床医学研究生 (二)经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优秀在职临床医师 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临床能力考核内容见教育部高教司(1999)25号文件. 二、考核内容与方式 (一)根据不同的培养对象与培养阶段,临床能力考核分为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临床能力考核和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临床能力考核。 (二)考核内容包括思想品德素质、理论知识水平(含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工作能力(含临床教学与组织管理能力)。 (三)临床能力考核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平时考核与阶段考核(含毕业临床能力考核)相结合;笔试、口试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以及考核小组评价与专家考核(含考核答辩委员会)相结合的方式. 理论知识和临床能力考核均采用百分制. 三、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临床能力考核 (一)转科考核: 1。考核要求:考查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申请人(以下简称申请人)是否按照培养方案完成各轮转科室的培养要求,是否掌握了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否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 2。考核方法:申请人每轮转一个科室,应对完成的工作量及工作质量做详细记录和自我小结;科室负责人召集指导教师等有关人员对申请人进行临床技能及理论知识考核,并写出对申请人在理论知识、临床技能以及服务态度、工作作风等方面的评语. 3。申请人在申请阶段考核前,应向学位授予单位研究生管理部门或相应主管部门提交本人转科的全部考核成绩表及有关材料,经审核合格后方可进行阶段考核。 (二)阶段考核:阶段考核系指临床医学研究生完成第一阶段(硕士)的培养(2~

医学博士专业学位临床能力考核方案-临床病理学

医学博士专业学位临床能力考核方案 ——临床病理学专业 一、考核内容: 1、病理诊断病例评估 申请人提交本人参与诊断的完整病例的病理检查诊断资料5份(包括取材记录及各项病理辅助检查结果),供考核委员会评估。评估项目包括取材记录书写是否规范、完整,诊断、鉴别诊断思路是否正确、辅助检查项目是否及时得当,对治疗手段及预后情况是否了解,以及是否掌握了检查诊断疑难病症的能力等。 另选出未经申请者诊断病例5例,写出其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辅助检查项目。进一步考评其实际对较疑难病例的病理诊断能力和水平。 2、病理取材技术操作的考核 病理取材技术操作着重考查申请人取材技术的规范操作、关键问题的处理以及技术的熟练程度。病例的选择标准应符合初年主治医师应掌握的病种和标本类型,可以是疑难病例。 3、病理诊断病例考核及答辩 考核委员会在三级学科范围内选择3例申请人未经诊断过的病人,由申请人对该病例做出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开出辅助检查项目(包括与治疗相关的标记物),并提出其理论依据。(要求用英语书写并陈述病理诊断、鉴别诊断及辅助检查项目)。 考核委员会就该病例进行广泛提问,申请人回答。着重考核申请人对基础及专业知识了解的广度和深度,对临床疑难病例的病理诊断能力、临床思维能力以及对学科发展动向的了解。 二、评分表:考生按以下要求自行下载评分表。 下载要求: 附表1:一式5份 附表2:手术操作/技能操作情况表:一式1份 附表3:答辩记录表:一式1份 附表4:考核专家名单:一式1份

附件1 医学博士专业学位临床能力考核成绩评定表—临床病理学专业 临床能力考核成绩评定表 姓名:学号:专业:培养单位: 考核专家签名: 日期:年月日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临床能力考核内容和要求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临床能力考核内容和要求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临床能力考核是对即将毕业的医学专业研究生进行 的一项重要评估。其目的是评价研究生在临床实践中所掌握的知识、技能 和态度,以确保其具备进一步从事独立临床工作的能力。以下是临床医学 专业学位临床能力考核的内容和要求。 一、基础医学知识考核: 研究生应掌握丰富的基础医学知识,包括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 药理学等。在考核中,将对研究生的基础医学知识进行综合评估,以确保 其具备牢固的基础医学理论知识。 二、临床诊断能力考核: 研究生应具备较强的临床诊断能力,能够准确判断疾病的病因、病理 变化及临床表现,并制定合理的诊疗方案。在考核中,将以病例分析、临 床操作等形式对研究生的临床诊断能力进行评估。 三、临床操作技能考核: 研究生应具备一定的临床操作技能,包括熟练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常用检查方法(如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等)的操作技能。在考核中,将 对研究生的临床操作技能进行评估,以确保其能够独立完成基本的临床操作。 四、临床沟通与团队合作能力考核: 研究生应具备良好的临床沟通与团队合作能力,能够与患者及其家属 进行有效的沟通,与医疗团队成员合作完成诊疗工作。在考核中,将以模 拟临床场景、讨论病例等形式评估研究生的临床沟通与团队合作能力。

五、临床实践能力考核: 研究生应具备一定的临床实践能力,能够独立处理常见病、多发病和 疑难病例,并根据病情变化调整诊疗方案。在考核中,将对研究生的临床 实践能力进行评估,以确保其能够胜任临床工作。 六、临床思维能力考核: 研究生应具备较强的临床思维能力,能够分析和解决复杂的临床问题。在考核中,将以临床思维分析、病例讨论等形式评估研究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七、临床道德伦理考核: 研究生应具备良好的临床道德伦理素养,尊重患者的权益,保护患者 的隐私,并正确处理医患关系。在考核中,将评估研究生的临床道德伦理 行为。 以上是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临床能力考核的主要内容和要求。通过对这 些内容的评估,可以很好地评价研究生在临床实践中的能力水平,帮助其 进一步提高临床能力,为临床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临床能力考核内容和要求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临床能力考核内 容和要求 申请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 申请人在获得医学学士学位后,应从事本专业(放射医学、核医学、超声医学三者之一)临床工作三年以上,完成本专业基础和专业知识的学习,了解本学科领域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和新进展。 一、影像医学 (一)理论知识 (1)影像医学的发展史及现状。 (2)影像医学诊断仪器的基本构成、部件名称、功能及成像原 理。 (3)人体各系统影像学应用解剖,各种影像学象征与病理的关系。 (4)人体各系统常见疾病的X线及CT诊断,鉴别诊断。 2、熟悉 (1)介入放射的原理,以及对常见、多发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理。 (2)造影剂副反应的处理和抢救治疗。 (3)相关临床医学的基础和专业理论知识。 1、了解 (1)放射防护知识、规则和要求。

(2)影像学新进展。 (二)临床技能 1、掌握 (1)X线造影与检査技术。 (2)检査技术。 (3)消化道检査技术。 (4)人体各系统急诊影像检查方法的选择、诊断及鉴别诊断。 (5)造影剂副反应的处理与抢救技术。 2、熟悉X线投照技术。 二、核医学 (一)理论知识 1、掌握 (1)放射性核物理知识及各项成像原理。 (2)核医学各项检査的适应证、禁忌证和注意事项的原理,以及出现反应时的处理抢救方法。 (3)心、脑、肺、肝胆、肠胃、骨骼系等脏器的解剖和病理生 理影像特征。 (4)各项核医学检查对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5)放射性核素治疗甲亢、甲癌、骨肿瘤的原理。 2、熟悉相关临床医学的基础和专业理论知识。 3、了解放射防护基本常识和防护规则与要求。

(二)临床技能 1、掌握 (1)放射性药物的标记、分装、测量、注射方法与技术。 (2)体外分析技术及质控。 (3)核医学仪器的操作,包括摆位、采集、图像处理和核素治疗的技术。 (4)核医学仪器的基本校正。 (5)独立正确分析各项核医学检查结果,书写报告。 2、熟悉放射性废物的处理原则和规定。 三、超声医学 (一)理论知识 1、掌握 (1)超声医学的发展史及现状。 (2)超声影像医学成像原理以及相关物理基础知识。 (3)超声检査的适应证,禁忌证。各种影像学方法的优选及综合使用。 (4)人体解剖,尤其要求对局部解剖、断面解剖有深入了解。对全身正常声像图、常见病理超声征象的成像理论有正确认识。 (5)全身常见疾病的灰阶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 (6)常用的临床检査方法及其临床意义。

临床医学毕业要求

临床医学毕业要求 摘要: 一、临床医学毕业要求概述 二、临床医学毕业考试内容 三、临床医学毕业论文要求 四、临床实践能力培养与考核 五、毕业生就业前景与发展方向 正文: 临床医学毕业要求是对学生在临床医学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方面的综合考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临床医学毕业要求概述 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需要具备扎实的医学理论基础、严谨的医学思维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等方面的知识,为今后从事临床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临床医学毕业考试内容 临床医学毕业考试主要包括理论考试和实践操作两部分。理论考试涵盖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等课程内容,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有系统、全面的掌握。实践操作考试主要测试学生的临床技能和急救能力,如心肺复苏、穿刺技术等。 三、临床医学毕业论文要求 临床医学毕业论文要求学生结合临床实践,进行实证研究,体现创新性和

实用性。论文选题应围绕临床医学领域的前沿问题或实际工作中的难题,通过查阅文献、设计研究方案、收集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论文撰写要求严谨、规范,体现学术性。 四、临床实践能力培养与考核 临床医学专业非常重视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培养。学校通常会安排学生在附属医院、教学医院等进行实习,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锻炼技能。实习期间,学生需要完成一定的实习课时,参加各类临床操作培训,掌握常见的临床操作技术。实习结束后,需通过临床实践能力考核,以检验实习成果。 五、毕业生就业前景与发展方向 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主要从事临床诊疗、预防保健、医学教育、科研等工作。在各级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学教育机构等领域都有较高的需求。此外,还有一部分毕业生会选择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成为临床医学领域的专业人才。 总之,临床医学毕业要求学生在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方面达到一定水平。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试行办法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试行办法 为了完善我国医学学位制度,加速培养临床医学高层次人才,提高临床医疗队伍的素质和临床医疗工作水平,促进卫生事业的发展,以适应社会对高层次临床医师的需要,特此设置临床医学专业学位。 一、授予学位的级别和名称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分为两级: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MasterofMedicine,M.M.) 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DoctorofMedicine,M.D.) 二、授予学位的对象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主要授予符合条件的临床医学研究生和在职临床医师。 同时授予临床医学七年制毕业生,其授予标准、申请资格等根据七年制的特点参照本办法另行制定。 三、授予学位的标准 (一)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团结协作,身体健康,愿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和临床医学事业而献身; 2、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能独立处理本学科(指二级学科,内科与外科分别不少于3个三级学科,以下同)领域内的常见病,能对下级医师进行业务指导,达到卫生部颁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中规定第一阶段培训结束时要求的临床工作水平; 3、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 4、能结合临床实际,学习并掌握临床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完成一篇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 5、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 (二)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团结协作,身体健康,愿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和临床医学事业而献身;

2、具有较严密的逻辑思维和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熟练地掌握本学科的临床技能,能独立处理本学科常见病及某些疑难病症,能对下级医师进行业务指导,达到卫生部颁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中规定第二阶段培训结束时要求的临床工作水平; 3、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 4、具有从事临床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能紧密结合临床实践,选定科研课题,实施科学研究,完成一篇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的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 5、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听、说和写作能力。 四、申请资格 (一)具有研究生学历者申请临床医学专业学位 1、现行的临床医学研究生采取“分段连续培养、中期考核筛选、择优进入第二阶段、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的办法培养。完成第一、第二阶段培养者,可申请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完成第一阶段培养但未升入第二阶段者,经过一年临床工作实践,可申请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 2、通过研究生培养的途径获得临床医学硕士学位者,自获得学位后在相应专业从事临床工作三年以上,经学位授予单位考核,认为其临床工作能力达到授予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要求的水平,可接受其在职申请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申请人可免于提交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证书,其它需提交的材料,同第四条款(三)中的有关规定。 (二)在职临床医师申请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 1、申请人获得医学学士学位后,在本学科从事临床医疗工作至少3年,完成二级学科临床能力训练,结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第一阶段并通过考核; 2、申请人须通过在职人员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外国语课程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待条件成熟后将逐步增加专业课统一考试; 3、申请人需提供以下材料: (1)个人简历及医学学士学位证书; (2)所在单位推荐意见(包括政治思想表现、医德医风、临床工作能力等); (3)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第一阶段考核成绩;

麻醉学专业临床能力考核内容和要求

麻醉学专业临床能力考核内容和要求 申请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 申请人在获得医学学士学位后,在本学科从事临床医疗工作至少三年,热爱麻醉事业。掌握麻醉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判断能力,能独立处理ASAI~II级病人手术麻醉,熟练掌握临床麻醉常用的操作及检测技术。 理论知识 1、掌握 (1)临床常用麻醉方法的基本理论及其并发症的防治。 (2)临床麻醉中常用操作(气管插管术、神经阻滞数、椎管内麻醉的穿刺术和动脉内置管术,中心静脉置管技术)的解剖血基础。 (3)临床麻醉中呼吸管理、循环管理、体液治疗、输血、自体输血、血液稀释、电解质平衡和酸碱平衡及其失常治疗的基本理论及处理原则。 (4)术后镇痛的方法。 (5)围术期急救复苏(CPR、CPCR)的基本知识。 (6)心血管系统常见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的相关知识。 (7)心血管系统常见急重症诊断及处理原则(包括急性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及心肌梗塞、高血压危象、急性肺水肿及循环骤停等)。 2、熟悉 (1)与临床麻醉有关的药效学、药物代谢动力学等临床药理学基本理论;全麻原理,局部麻醉药作用原理;临床麻醉常用药物(吸入麻醉药、静脉全身麻醉药、局部麻醉药、麻醉性镇痛药、镇静安定药、肌松药以及与麻醉密切相关的心血管药物、拟胆碱等药)的作用机制、体内过程、不良反应,临床应用适应症、禁忌症、剂量用法。 (2)心功能不全、休克、风湿性心瓣膜病、冠状动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疾病、心包炎、高血压等发病原因、诱因、发病机制、病理生理改变、诊断及鉴别诊断、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常见心律失常的识别及处理。 3、了解呼吸、循环、内分泌、免疾系统及肝、肾功能与麻醉的关系,各种麻醉药物、麻醉方法及管理技术对各系统生理功能的影响。 (二)临床技能 1、掌握 (1)临床麻醉工作日常内容:包括麻醉前访视与准备、病情分析与评估,麻醉方法的合理选择,准备的麻醉记录及麻醉小结,麻醉中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及时正确的诊断与处理,术后访视及总结。 (2)心电图、血压、脉搏、呼吸、体温、血氧饱和度等监测技术,动脉穿刺置管测压及中心静脉置管适应症与操作方法。 (3)外科术后病人的监测和呼吸及循环的支持疗法:循环功能支持疗法、氧疗的适应症与方法、机械通气的适应症和方法,体液、电解质、酸碱平衡的维护、抗生素合理使用,静脉高营养(全静脉营养)实施及CPCR。 2、施行临床麻醉300例次以上,包括椎管内麻醉120例,神经阻滞40例,气管内全麻140例(含双腔支气管插管麻醉15例)以上。

武汉大学第二临床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含长年制医学生

武汉大学第二临床学院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含长年制医学生)临床能力 考核试行办法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试行办法》(学位[1998]6号)和教育部颁布的《七年制高等医学教育基本培养要求及授予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试行办法》的有关文件要求,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须达到卫生部颁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中规定第一阶段培训结束时要求的临床工作水平。七年制学生临床工作能力水平达到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联合颁发的《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临床能力考核标准》的要求。结合《武汉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我院将对自2009级起的全日制专业学位型研究生(包括2009级临床型研究生)、自2005级起的七年制学生、自2005级起的八年制学生进行临床能力考核。 第一条:考核对象 全日制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毕业班研究生和临床医学专业七年制、八年制毕业班学生。 第二条:考核标准与考核方式 一、考核标准: 考核硕士学位申请人是否掌握本学科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是否具有相应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临床诊疗能力、临床技术操作能力和沟通能力,能否独立处理本学科的常见病,并对本科实习生进行业务指导,达到高年住院医师水平。考核时间2~3小时。 二、考核方式: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平时考核与阶段考核(含毕业临床能力考核)相结合,笔试、口试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以及医护老师评价、患者家属评价与专家考核(含考核答辩委员会)相结合的方式。

第三条:考核种类 根据不同培养阶段,临床能力考核分为转科考核、阶段考核和毕业考核三种,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毕业考核与阶段考核合二为一。 一、转科考核 (一)转科考核的范围、时间 按照研究生个人《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训计划》所规定的轮转学科进行考核,考核时间一般安排在研究生结束本科室轮转前一周。 (二)转科考核小组成员的组成 考核小组成员由研究生导师、所在轮转科室主任、具体指导研究生临床实践的主任(或副主任)医师或本科室2名高年资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人员组成;所在轮转科室主任指定考核小组组长,主持转科考核,1名主治医师(或如:研究生教学秘书)为记录员。 (三)转科考核的程序 1.考核小组组长按本《考核办法》规定的时间组织考核小组成员对研究生进行考核。 2.研究生向考核小组成员详细汇报在本科室的思想品德表现以及临床工作能力和临床知识的掌握情况等。 3.考核小组成员对研究生进行口试和笔试,通过检查,抽查病历,要求其对所提供的病人现场进行诊疗、模拟或真实诊疗、对所提供的病例拟出完整的诊疗方案等方法,对研究生进行考核。 4.记录员将出科考试考核的内容、过程及结果记载到《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技能培训情况记载册》。 (四)转科考核不合格的处理 1.“临床理论知识”或“临床工作能力”考核不合格,允许补考核一次,如补考后仍不合格或二项考核同时不合格,本次转科考核即为不合格;“思想

XX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考核办法

XX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考核办法 第一条根据卫生部科技教育司、国务院学位办卫科教教发[2000]75号文件《关于印发〈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临床能力考核内容和要求〉的通知》精神和《XX 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临床轮转与考核 (一)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 按培养方案要求在二级学科内不少于3个3级学科进行临床轮转,轮转时间不少于18个月,接受严格的临床基本功训练和医德教育,具体要求是: 1.参加本学科各病房和科室的临床医疗工作,掌握本学科常见病与多发病的病史收集与书写、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方法和基本操作,并结合临床工作学习有关知识。 2.在临床实践中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求实的科学态度和高尚的医疗道德,进行科研素质训练。 3.参加所在医院安排的一切学术活动,在导师指导下结合临床实践,阅读专业文献,写出一篇质量较高的文献综述报告及一篇论文。 在完成一个病房或科室的轮转后,研究生必须认真写出临床轮转小结,科室组织考核评分。轮转小结表交导师签署意见。导师应及时检查和了解学生临床轮转情况,督促研究生做好小结。

入学前有本学科五年以上临床实践经验者,可适当缩短某些科室的轮转时间,由本人提出申请,有关科室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进行考核评分,证明确已达到要求者,经科室主任同意,可予以调整。 (二)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 在二级学科培养的基础上,深入三级学科,着重于求实作风、临床诊治能力、临床及科研思维的强化训练。 1.至少应担任半年以上的总住院医师工作,培养全面管理病房、处理急诊和会诊的能力。 2.深入某一专科病房,进行三级学科专科培养,时间不少于一年,培养独立处理三级学科常见病及某些疑难病症的能力。 3.对二级学科中某些尚未掌握的临床训练内容和一些特种检查技术,需进一步选择轮转科室加以强化掌握。 4.在导师指导下结合临床选择科研课题,在临床轮转工作过程中收集病例,积累资料。 导师应为研究生制订详细的培养计划,并要安排一定的时间直接指导研究生的手术操作、查房及其他检查、操作等,言传身教,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传授自己的临床经验。 (三)平时的轮转业绩记录和考核 1.在每个科室或病房轮转期间,研究生应认真填写《攻读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考核手册》,如实作好平时工作业绩记录,包括本人的主要业务工作,如门、急诊就诊病人数、病房分管床位数、所进行的诊疗操作、手术类型、术后并发症、病例讨论及参加学术活动次数等。轮转结束时认真填写统一制订的轮转小结

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考试大纲

2017年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考试大纲 Ⅰ.考试性质 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是为医学高等院校招收临床医学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有备继续攻读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所需要的医学基础理论和临床基本技能。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校择优选拔,确保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Ⅱ.考查目标 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考试范围包括临床医学人文精神,基础医学中的生理学、生物化学和病理学,以及临床医学中的内科学(包括诊断学)、外科学。临床医学人文精神重点考查医学职业责任意识、医患沟通能力、医学伦理及法律法规等基本职业素养;医学基础理论部分重点考查基本医学理论知识,以及运用医学概念和原理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临床综合能力部分重点考查临床思维、诊断与鉴别诊断、制定和执行诊疗计划、临床操作、急诊处理等临床综合能力。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生理学约14%,生物化学约12%,病理学约12%,内科学(含诊断学)约33%,外科学(含骨科学)约23%,临床医学人文精神约6% 四、试卷题型结构 A型题第1-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第41-115题,每小题2分,共150分 B型题第116-135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X型题第136-165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Ⅳ考查内容 一、生理学 (一)绪论 1.体液及其组成,体液的分隔和相互沟通;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2.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3.体内的控制系统:负反馈、正反馈和前馈。 (二)细胞的基本功能 1.跨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和膜泡运输。 2.细胞的信号转导:离子通道型受体、G蛋白耦联受体、酶联型受体和核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3.细胞的电活动: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兴奋性及其变化,局部点位。 4.肌细胞的收缩:骨骼肌神经-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横纹肌兴奋-收缩偶联及其收缩机制,影响横纹肌收缩效能的因素。 (三)血液 1.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 2.各类血细胞的数量、生理特性和功能,红细胞的生成与破坏。 3.生理性止血:基本过程,血液凝固和抗凝,纤维蛋白溶解。 4.红细胞血型:ABO和Rh血型,血量和输血原则。 (四)血液循环 1.心脏的泵血功能:心动周期,心脏泵血的过程和机制,心音,心输出量和心脏做功,心泵功能储备,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心功能的评价。 2.各类心肌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 3.心肌的生理特性:兴奋性、自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 4.动脉血压:形成、测量、正常值和影响因素。

临床医学专业临床技能考核标准(合集)

临床基本技能考核项目及评分标准 目录 1、病史采集 1.1 病史采集评分表 (1) 2、体格检查 2.1 体温测量评分表 (2) 2.2 血压测量评分表 (3) 2.3 体重、身高、头围测量评分表 (4) 2.4 全身浅表淋巴结检查评分表 (5) 2.5 眼睑、结膜、巩膜、眼球运动检查评分表 (7) 2.6 瞳孔检查评分表 (8) 2.7 口咽部、扁桃体检查 (9) 2.8 颈部血管、气管检查评分表 (10) 2.9 甲状腺检查评分表 (12) 2.10 胸部视诊评分表 (13) 2.11 肺和胸膜触诊评分表 (15) 2.12 肺和胸膜叩诊评分表 (16) 2.13 肺和胸膜听诊评分表 (18) 2.14 乳房检查评分表 (20) 2.15 心脏视诊评分表 (21) 2.16 心脏触诊评分表 (22) 2.17 心脏叩诊评分表 (23) 2.18 心脏听诊评分表 (24) 2.19 脉搏、外周血管检查评分表 (25)

2.20 腹部的体表主要标志和分区检查评分表 (26) 2.21 腹部外形、呼吸运动、腹壁静脉、胃肠型和蠕动波检 查评分表 (28) 2.22 腹壁紧张度、压痛与反跳痛评分表 (29) 2.23 肝脾触诊及测量方法评分表 (30) 2.24 胆囊触痛、Murphy征、腹部包块检查评分表 (31) 2.25 液波震颤、振水音评分表 (32) 2.26 肝浊音界、移动性浊音检查评分表 (33) 2.27 肋脊角叩击痛、膀胱叩诊评分表 (34) 2.28 腹部听诊检查评分表 (35) 2.29 肛门和直肠视诊、指诊检查评分表 (36) 2.30 脊柱检查评分表 (37) 2.31 上下肢神经损伤判断评分表 (38) 2.32 神经反射检查评分标准 (39) 2.34 脑膜刺激征评分标准 (41) 3、常用外科操作 3.1 洗手、穿手术衣、戴手套评分表 (42) 3.2 切口消毒评分表 (43) 3.3 切口铺巾评分表 (44) 3.4 切口切开评分表 (45) 3.5 缝合评分表 (46) 3.6 外科打结评分表 (47) 3.7 拆线评分表 (48) 3.8 清洁创口换药评分表 (49)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临床能力考核内容和要求 (卫生部科技教育司 编)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临床能力考核内容和要求 (卫生部科技教育司编) 目录 第一章内科学专业临床能力考核内容和要求 第二章外科学专业临床能力考核内容和要求 第三章妇产科学专业临床能力考核内容和要求 第四章儿科学专业临床能力考核内容和要求 第五章眼科学专业临床能力考核内容和要求 第六章耳鼻咽喉科学专业临床能力考核内容和要求 第七章神经病学专业临床能力考核内容和要求 第八章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专业临床能力考核内容和要求 第九章麻醉学专业临床能力考核内容和要求 第十章皮肤病与性病学专业临床能力考核内容和要求 第十一章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临床能力考核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内科学专业临床能力考核内容和要求 第一节申请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 一、内科学二级学科理论知识与临床技能要求 (一)理论知识 1.掌握 (1)内科学的系统理论知识,力求有扎实的内科学基础。 (2)基本的药理知识及临床合理用药原则。 (3)内科各系统典型常见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处理,以及腹痛、黄疸、发热、贫血、咯血、呕血等症状的鉴别诊断。

(4)内科一般急症的诊断和急救处理原则,如休克、消化道大出血、大咯血、急性心衰、呼吸心衰、气胸、DIC等。 2.了解内科学新进展,新知识和新技术。 (二)临床技能 1.能全面、系统、准确的询问病史,体格检查规范,及时完成日常临床工作记录,病历书写应达到正规合格的要求。 2.能较熟练阅读内科常见病的X线平片、CT、MRI等 3.掌握内科常见诊断操作,如骨穿、腰穿、胸穿、腹穿、心电图操作等。 4.熟悉 (1)常用实验室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 (2)心肺复苏技术和重症监测及处理技术,包括体外心脏按摩术、心脏电复率、人工呼吸、呼吸机监测、心电监护、药物复苏技术等。 5.了解各种常用内窥镜检查技术和特殊X线造影技术,掌握其检查指征和临床意义。6.能胜任临床带教及辅导实习医师。 (三)必需在内科学所含的各主要三级学科(不少于3个学科)中进行轮转。 二、内科学各三级学科理论知识与临床技能轮转要求 内科学(心血管病)专业 (一)理论知识 1.掌握 (1)心力衰竭的病因、发病机制、分类和预后判定、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原则和方法。 (2)心律失常分类、发病机制和诊断方法,常见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3)高血压病、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分类、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4)心脏瓣膜病的分类、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5)冠心病分类,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分型、诊断和治疗以及预后判断。 (6)强心、利尿药、抗心律失常药、溶栓药、降压药以及扩血管药的分类、作用特点和临床应用。 2.熟悉 (1)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肌心包病和心血管神经官能症的分类、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2)人工心脏起搏、心脏电复律、心血管介入性诊断治疗技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二)临床技能 1.掌握 (1)心电图检查的操作,对常见疾病心电图的分析诊断以及心脏监护。 (2)急性做心衰竭、高血压危象、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包填塞、室性心动过速及心脏骤停的诊断、治疗和抢救措施。 2.熟悉 (1)心脏超声检查和结果分析。 (2)心脏电复律,电除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